時間:2023-05-29 17:33:5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八年級上冊英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Unit7---Unit9
一.重點短語:
1.turn on/ off /up/ down 2.cut up 3.mix up4.pour…into… 5.add… to… 6.hang out 7.watch a dolphin show 8.at the end of 9.take a class/ have a class 10.sleep late 11.go for a drive 12.on my next off 13.in my opinion 14.in the future 15.free time 16.be born 17.ice skating18.a piece of music 19.win first prize 20.major in 21.one teaspoon of 22.a slice of 23.take a photo/photos 24.get one’s autograph 25.have a yard sale26.get wet 27.have a party 28.at the age of 29.because of 30.at the same time
二.考點歸納:
考點1.finally 的同義詞組:
finally = at last = in the end
Finally he came up with an idea .=
_____ _____ he came up with an idea .=
_____ ____ _____ he came up with an idea.
考點2.turn on / open 的區別:
1.turn on :指打開水流,煤氣,電燈,電視,收音機等電器的開關。
2.open:指關著的門,窗,箱子打開。
Please _____ the door.
The boy _____ the computer to play games last night .
考點3.into/ in 的區別:
1.into表示“到……里面去”,進入到……某空間里。屬于動態介詞。
2.in表示“在……里面”,在某一空間或范圍之內。屬于靜態介詞。
There is nothing _____ the blender .
He put his books ______his backpack and left.
考點4.too…to…的同義句:
too…to…= not…enough to … = so…that…
He is so young that he can’t go to school .=
He isn’t _____ ____ to go school .=
He is _____ young _____ go to school .
The box is too heavy for us to carry .
The box isn’t _____ _____ to carry =
The box is ____ heavy ____ we ____ carryit .
考點5.called 的同義句:
called = named = with the name (of)
Do you know the girl called Kate ?=
Do you know the girl ______Kate ?=
Do you know the girl _____ _____ _____ (of)Kate ?
考點6.see sb do sth 、see sb doing sth的區別
1.see sb do sth :看見某人做了某事
2.see sb doing sth .看見某人正在做某事
The teacher saw the students _______(read) English when he came in .
Look!Can you see the girl _____(dance) under the tree ?
注:類似的動詞有:hear ,watch ,notice 等。省to的不定式變被動語態時,需帶上to
I often notice him go home alone .------
He is noticed _____ _____ home alone.
考點7.at the age of 的同義句:
at the age of = when sb was/ were ….
He began to learn English when he was four.=
He began to learn English ____ ____ ____ ______ four.考點8.take part in / join 的區別:
1.take part in 表示參加某項活動,運動,事件等。著重強調以主人翁的姿態或在活動中負有責任而參加。
2.join表示加入組織,團體,黨派而成為其中一員。
注:join sb in …. 表示“參與某人的活動之中”
He ______ the Party in 1987.
Can you come and _____us in the game ?
Twenty students from our class _________
the sports meeting last week.
考點9.句型:
Sb +be the first /last one (person) +to do sth
某人是第一個或最后一個干某事
Women and children are the first _______(take)to safety .
考點10.because / because of 的區別:
1.because 后面接從句(除what 從句之外)。
2.because of 后面接名詞、代詞、名詞性短語、what從句。
He didn’t go to the party because he was ill.
He didn’t go to the party ____ _____ his ____.
She was very angry ______what you said .
A. because B. because of C./ D. with
考點11.keep的用法:
1.keep +adj 表示保持某種狀態
Keep ______ , The baby is sleeping .
2.keep +sb/sth +adj 表示使某人保持某種狀態
We must keep our classroom ______ .
3.keep doing sth . 表示不間斷地持續做某事或一直做某事。
It kept _______(rain) all night .
4.keep on doing sth 表示反復做某事。
He kept on _______(make)the same mistakes.
5.keep +sb +doing sth 表示讓某人一直做某事。
He kept us _______ (wait )for an hour .
6.keep +sb from +doing sth 表示阻止某人干某事。= stop sb (from )doing sth = prevend sb (from )doing sth .
Because of the heavy rain , we could go to school.= The heavy rain ______ us from ____to school.
考點12.visit 的用法:
1.詞性轉換:visit -------visitor
There are many _______(visit )in the park on May’s Day .
2.詞組1).be on a visit to +某地= visit +某地
2).one’s first visit to +某地表示某人第一次參觀某地
He is visiting China .= He is _____ _____ ______ to China.
This is my first visit to Beijing .
注:travel to +某地
Have you traveled to Shanghai ?
考點13.alive / living 的區別:
1.alive指活的、現存的、有活力的。常作表語,也可放在名詞或代詞之后作后置定語。
2.living指活著的、現行的、現存的。可作表語,也可放在名詞前作定語。
Unit3基礎知識訓練答案
一、1、better
2、moreloudly
3、moreoutgoing
4、nicer
5、thinner
6、busier
7、longer
8、moreclearly
二、1、outgoing
2、quieter
3、talented
4、though
5、fact
6、loudly
7、share
8、care
9、mirrors
10、serious
語法練習
一、1、x,刪掉more
2、x,將clear改成clearly
3、√
4、x,將harder改成hard
5、x,將do改成did
6、√
7、x,將Does改成Is
8、x,將smarter玫成smart
二、1、same
2、younger
3、tall
4、more
5、better
Unit4基礎知識訓練答案
詞匯練習
一、1、worst
2、farther/further
3、mostsenous
4、worse
5、comfortably
6、talented
7、performer/performance
8、cheap
9、magic/magical
10、creative
二、1、pretty
2、close
3、chooses
4、meal
5、fresh
6、service
7、menu
8、prizes
9、creative
10、talent
語法練習
1、√
2、x,刪掉more,或將more改成much成alittle
3、x,將beautiful改成beautifully
4、x,刪掉to
5、×,將with改成to
6、x,在best前加上the
7、x,將good改成well
8、√
二、1、Thishotelismorecomfortablethanthatone.
2、TheGrandCinemahasthebestsoundofallthecinemasinmyneighborhood.
3、YoucanbuythecheapestclothesintownatFashionWorld.
4、Lilyisthemosttalentedofallthesingers.
5、Whichsupermarketsellsthefreshestfoodaroundhere?
Unit5基礎知識訓練答案
詞匯練習
一、1、educational
2、discussion
3、meaningless
4、famous
5、successful
6、rich
7、unlucky
8、lose
二、1、discussion
2、stand
3、mind
4、news
5、exciting
6、expects
7、hopes
8、only
9、follow
10、happen
語法練習
一、1、√
2、×,將watch改成towatch或watching
3、×,將learning改成tolearn
4、×,將watch改成towatch
5、×,將finding改成tofind
Unit1第一課答案
Ⅰ、2、visitedthemuseum
3、wentcamping/wenttosummercamp
4、stayedathomeandwatchedTV
5、wenttothelibrary
6、wenttothepark
Ⅱ、1、Vicky
2、Alex
3、Emily
4、Sue
Ⅲ、1、No,hedoesn't.
2、Yes.Heboughtmanythingsforhisfamily.
3、Yes,hedid.HevisitedtheGreatWallandrodeabikeinBeijinghutong.
4、TheUSA,Beijing,Guizhou,HongKong.
Unit1第二課答案
Ⅰ、Regularverbs:
study-studied,visit-visited,
seem-seemed,climb-climbed,
enjoy-enjoyed,stop-stopped,
worry-worried,taste-tasted
Irregularverbs:
meet-met,swim-swam,
buy-bought,feed-fed,
keep-kept,eat-ate,
see-saw,read-read
Ⅱ、1、fed
2、keep
3、seemed
4、visited
5、swam
Ⅲ、anyone,Everyone,something,everything,nothing
Unit1第三課答案
Ⅰ、1、relaxing
2、expensive
3、special
4、exciting
5、bored
Ⅱ、1、HowarethefruitsinHongKong?
2、Howwastheweatheryesterday?
3、WhereisCentralPark?
4、WhodidyougotoMalaysiawithlastweek?
5、WhatdidtheydoinBeijing?
Unit1第四課答案
Ⅰ、1、Didyoulikeanythingduringthetrip?
2、Didhedoanythingspecialonvacation?
3、DidKevinmeetanyoneinterestingyesterday?
4、DidMikevisitanywherequietandbeautiful?
5、Didtheyfeelreallytired?
Ⅱ、A.difference.climb,top,excited,raining,enough,photos,taste
B.Onepossibleversion:
May1st
Ihadanexcitingtripwithmyfamilytoday.WewenttotheWestLakeinHangzhou.Itwassunny,sowedecidedtoridebicyclesaroundthelakeinthemorning.TheWestLakeisquitelarge.Myparentsfelttiredafterriding,butIfeltveryrelaxedbecauseIdosportseveryday.Isawmanybeautifulflowersalongtheway.Forlunch,wehadsomethingspecial-WestLakeFishinVinegarGravyandDongpoPork.Theytastedquitedelicious.Intheafternoon,wewentboatingandtookquiteafewphotos.Ireally
enjoyedmyself.
Unit1第五課答案
Ⅰ、1、H2、B
3、C4、G
5、D6、E
7、A8、F
Ⅱ、A.
Name Whendidhelshego? Whatdidhelshedo? Howwasthetrip?
Lisa lastsummer tookmusiclessonswithaMexicanguitarist;learnedaboutMexicanartandculture wonderful
James lastmonth stayedinthehotelasmuchashecould;methisMexicancustomers boring
【珍惜/優質文檔,不負/鉆石店鋪】
(本文檔共
【
4
】頁/【
1258
】字)
單位
姓名
20XX年X月
八年級上冊英語教學工作總結
20XX——20XX(上)
本學期,在各級領導的細心關懷下,在同行的大力幫扶下,在社區家長和學生的不懈支持下,我很好地完成了八年級上冊英語教學工作。為了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及時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現就本學期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學生的基本狀況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X)班和八年級(X)班兩個班的教學,因為是初次接觸,開學初,我對班上的學生開展了全面的調查了解,一段時間之后,我逐漸發現這兩個的班大部分學生基礎既不是很好,也不是很扎實,學習不主動,對英語的興趣不濃。相對于其他班的學生,這兩個班的學生上課不太積極,但接收能力較強。優生不多,中間部分的學生還行,后面部分學生多。
二、采取的工作措施
(一)認真學習2012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教育局工作會議精神,學習體現以素質教育為目標的新課程理念及學校工作計劃,研究教材,開學初,認真制定本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加強落實、反饋、總結計劃的執行情況。
(二)緊密結合本地區學生的實際情況,通讀和節選教材,圍繞著最簡單、最基本、最常用的英語詞匯、句型、交際會話等進行教學,使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形成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
(三)教學過程中,注意抓常規教學,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組織教學,注意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充分利用早讀時間,要求學生大聲朗讀課文。
養成學生讀的習慣,以培養學生的語感。為此,常抓在學習英語方面不講究方法的學生,做他們的課外輔導,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來思考如何才能學好英語這一問題。
(四)抓詞匯和句型學習,經常進行聽說訓練,提高學生對記憶單詞和句型的能力;
課堂內堅持組織學生的結對活動,鼓勵學生多說多練。目的在于強化學生對每一單元中基本句型的掌握。注重作文教學,堅持把每個單元的寫作從簡單著手,并逐步擴展滿足不同程度學生的需要。
三、工作中的不足之處
(一)由于初次接觸初中教材,對于整本教材處理時間上沒有很好的把握,導致新課結束的十分匆忙。
學生一時還不能反應過來,跟不上教學節奏。
(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上重視程度不夠。
在教材處理時,只注意到了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的確定,卻忽略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設定和教育。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繼續加強政治學習,不斷完善政治理論水平和政治素養。
(二)繼續加強業務學習,不斷提高的業務素質和教學能力,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適應新形式下教學發展的需要。
(三)在幫助學生學好英語知識,提高英語成績的同時,要加強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
關鍵詞:復述課文;綜 合能力訓練;表達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4-355-01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 很強的學科,它需要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不斷地操練和體會,以求達到準確運用語言的目的。所以,語言的正確操練使用是建立在學生“能”用語言,“想”用語言,“會”用語言和“堅持 ”用語言的基礎上的。在語言學習活動中,課文是一切領會性學習和表達性學習的基礎,課文復述要求學生識記,掌握語言知識,靈活甚至 有時是創造性地運用所學知識,課文復述是學生語言實踐的有效形式,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和語言能力的表達。因此,重注英語課文復述,必將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整個英語教學中 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復述的定義
復述是指學生在理解和記憶的基礎 上,把閱讀的內容加以整理,用自己的話,有重點、有條理、有感情地敘述出來,一般可分為口頭和書面兩種形式的復述。它熔理解、記憶、歸納、表達于一爐,對原文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加工、整理、改進后進行復述。課文復述要求學生識記,掌握語言知識, 并使其轉化為實際運用能力。
二、復述課文的方式和方法
筆者以人教版Go for it為例,根據不同的文章體裁,歸納了幾種復述課文的方式和方法。
1、關鍵詞提示法復述
在幫助學生復述課文時,教師可以根據課文所敘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從文章中抽取與課文主要內容密切相關的重點詞匯和短語,讓學生以這些信息為線索,來復述課文的梗概。學生可邊看邊想、用詞串句、用句串段、由段及篇、層層擴展。例如八年級上冊Unit 6 2b, 筆者給出以下詞匯:a kind of promise --- makea promise ---improve one’s life --- some...others----write down---different kinds of --- physical health----have to do with ---self- improvement ----take up a hobby---better planning----have...in common--- too...to
這些詞匯既是一些重要短語或者固定搭配,又和文章的主題息息相關,因此學生復述課文時非常順暢。[來源:Z+xx+]
2、利用圖片、掛圖進行復述
Go for it 教材上就有很多圖片,如九年級Unit 10 Section A 部分,這一個關于學生睡過頭的故事,一般教師都會利用課文上的圖片要求學生復述聽力材料,效果也很不錯。教師 也可以將課文內容制成多媒體課件,通過有趣、形象的圖畫,把抽象的課文內容直觀、生動地展示給學生。比如八年級上冊Unit 5 Section B 2b 部分,文章談的是美國的文化-米老鼠這一卡通人物,文章中提到了Walt Disney,動畫短片Steamboat Willie以及好萊塢星光大道。由于這些離學生的生活較遠,對于學生來說都是陌生的,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筆者從網絡上下載了相關的視頻和圖片,并給予相關介紹、提問或者引申。
Picture 1: Where did you see these words Walt Disney Company? Walt Disney made the cartoon character Mickey and created Walt Disney Company .Because of Mickey, he became rich and successful.
Picture 2: Mickey first appeare d in this cartoon. In the cartoon, was Mickey lucky or unlucky?
Picture 3: This is the Hollywood Walk of Fame. Mickey became the fir st cartoon character to have a star on it. He is little , but he is strong.
有了這些圖畫,學生就感興趣多了,也增強了對文章的理解。通過這些圖片,學生可以喚起他們的回憶,順暢地復述課文。
3、通過啟發式問、題復述
這種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最常用且難度較小。筆者會根據課文的具體內容設計若干問題,以競賽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小組搶答,促進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競爭意識。
4、短文填詞法復述
此法類似于關鍵詞提示法,區別在于這種方法是將與課文中心內容相關的關鍵詞取出,讓學生依據課文大意或首字母提示將其填入適當的位置。這種方法重點考察學生對文章整體理解以及對文章中新詞匯和重點詞組的記憶情況,并要求學生同時注意時態和詞形變化,可謂一舉多得。中考短文填詞部分,很多學生失分率較高,因此我們也可以通過對課文的這種復述方式來加強平時的訓練。例如八年級上冊Unit 5 Section B 2b,講完課文后,筆者設計了以下一段文字:
Mickey Mouse first appeared in the cartoon Steam Willie. Walt Disney created Mickey. After that he became rich and successful.
Why did Mickey become so popular?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is that Mickey was like a common man. He was always ready to try his best. He was the first cartoon character to have a star on the Hollywood Walk of Fame. He is a symbol of American culture.
這樣的復述對于普通班的學生比較適合,因為復述的內容更加直觀,學生只需在文章中找到相對應的信息就可以了,若班級那些英語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按照這個方式復述課文,會讓他們找到成就感,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
關鍵詞:chant;學習興趣;快樂課堂;有效教學
一堂英語課成功與否,取決于學生是否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了課文的重點和難點,取決于學生是否在快樂的學習中增添對英語的興趣。結合多年的教學探索,我覺得結合教材和學生的特點,合理使用chant,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減輕學習壓力,還能提高學生積極性,增強記憶,激發潛能,增進情感體驗并接受美的熏陶。
一、課前“chant”,創設輕松教學情境
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創設教學情境,使用“Chant”導入,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增添學習樂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幾秒鈴聲,學生從課下轉換到課上,注意力分散,利用chant,不僅能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還能復習鞏固舊知,較快地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例如,我在教學八年級上冊unit2第一課時,先利用多媒體先播放了一段Chant:
Hands on
Hands on hands on.
Put your hands on your head.
Put your hands on your leg.
Put your left hand on your nose.
Put your right hand on your mouth...
看著這生動、有趣的畫面,聽著這極富動感的chant,學生興趣高漲、躍躍欲講。不僅不知不覺復習了相關知識,并且把注意力吸引到了課堂上,為新課的教學作了很大鋪墊。
二、課中“chant”,滲透重點和難點
Chant作為一種充滿童趣、節奏明快、朗朗上口、學生喜聞樂見教學形式,能使學生在課堂中始終處于求索知識的亢奮狀態,他們在低吟高唱中感知并運用語言。
1.利用“chant”,形象地進行詞匯教學
單詞的記憶是枯燥的,即使利用卡片、投影儀等,也會使學生感覺學習困難。教師可自編一些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的chant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我在教學詞匯“head,headache,tooth,toothache...”時,就創編了一個簡單的chant:
Head, head, head,
I have a headache.
Tooth, tooth, tooth,
I have a toothache.
...
在吟唱時,配以節奏,學生手腳并用。不僅情緒高漲,而且掌握詞匯非常快,記憶深刻,效果理想。
2.重點句型操練時“chant”,變單一為靈活
在操練重點句型時,有效運用chant,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還能靈活轉換學習內容,活躍學生思維。例如:在教What are you doing?I am...這個句型時,chant設計如下:
What are you doing?
We are exercising. We are exercising. We are exercising.
What are they doing?
They are watching TV. They are watching TV. They are watching TV.
What is he doing?
...
該chant能靈活轉換動詞詞組,學生在吟唱時,根據動作,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拓展創新能力。
3.在對話教學中,用“chant”激起學習新知的興趣
在八年級關于hobby 的話題時,(通過Freetalk,引出hobby)
T:What are your hobbies?
S1:I like reading.
S2:I like playing football.
T:Very good. Hello, boys and girls,Let’s say a chant:“My hobbies”.(課件展示chant)
Surf, surf ,surf the Internet.
Play, play,play basketball.
Go,go,go shopping.
...
教師通過chant 自然地從復習過渡到了新授環節。
三、課后“chant”,課堂教學回味無窮
在結束課堂的時候,我都希望能夠對本課作一個愉快輕松的總結。如在八年級上冊Unit 8 重點涉及關于對食物的多少進行提問的方式,用chant 進行歸納總結:
Bread,bread,how much bread?
Butter,butter,how much butter?
Tomato,tomato,how many tomatoes?
Sandwich,sandwich,how many sandwiches?
一、復習課教學思路:
課標對中考提出的原則:要注重考查學生綜合語言的運用能力
具體地講就是應該考查學生在英語方面的聽、說、讀、寫等四種語言技能以及靈活運用語言知識、詞匯知識和語法知識的能力。
因此,在總復習階段,通過一本書的單元整合復習的方式進行分冊復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始終堅持大量訓練學生的聽和說,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從而達到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復習教材的效率的目的。
活動設計——引導學生進行聽說練習,始終關注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
歸納總結這幾個復習單元的重點知識、內容——通過學生小組活動來閱讀這幾個單元,抓出這幾個單元的重點內容,補全在活動中呈現的單元知識內容;
課堂練習——發現學生的易錯點,形成反饋的內容
二、總復習階段遇到的困難。
1.復習時間有限。由于本學期開學時間晚,又有3個單元的新課教學,因此,進入總復習第一輪教材復習的時間就在4月上旬。
2.由于時間緊,就難以有更多時間訓練學生的聽、說技能,長期這樣,學生語感缺乏。
3.在復習過程中教師備課量特大,基礎很差的那部分學生令老師耗費大量時間卻無多大的成效。
三、教材的基本概況。
人教版英語共有五本書,七年級上冊:starter unit1-3, unit1-12.
七年級下冊:unit 1-12
八年級上冊,unit 1-12
八年級下冊: unit 1-10
九年級全冊:unit 1-15
其中,七年級上下冊和八年級上冊比較簡單,主要是詞匯量的積累,簡單的口語表達,八年級下冊,九年級著重是語法,閱讀。
指導叢書中要求,在語言知識方面,學生學會使用四會單詞和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在聽力技能方面,能聽懂有關日常生活中的熟悉的話題;在閱讀技能方面,能閱讀各種體裁和題材的簡短的書面材料;在寫作技能方面,能使用所學語言基礎知識,以語篇為單位,清楚,連貫地進行控制性和開放性寫作;在口語技能方面,能使用所學的語音,語法和詞匯等基礎知識,以口頭的形式清楚,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因此,根據考試的內容和考試的難易度比例,合理安排復習時間和復習方法很有必要的。
那么,如何有效實施初三英語的現階段教材復習教學呢?
一、緊扣教材進行知識點梳理,溫故而知新。
依綱扣本,整合課本內容,梳理知識結構,鞏固基礎知識,訓練基本技能,要求學生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搞好基礎知識的復習。因為萬變不離其中,如果沒有最基本的詞匯和語法,從何談能力。所以課堂上主要以教材為主,以《初中畢業學業考試復習指導》為輔,引導學生按教材順序復習各單元的知識點,這一輪不是炒“冷飯”,而是“溫故而知新”。
(一)勤梳理。不能像上新課一樣,逐條慢慢復習。對在教材中多次出現和輔導材料中一再提及、反復強調的部分,應視為重點。在英語語法方面,不是用語法分析英語語言,語法知識的語用目的和語境應視為重點。
(二)重引導。
1.引導學生學會課外整理、歸納知識 點。教師總結為輔,學生復習為主。
2.引導學生學會課上歸納、對比、穿 插、聯想的方法運用。
3.引導學生創設與知識點相關的問題,尋找專項練習。項目有專練,人人有所得。
但是要特別注意:對學生已掌握的內容少講或不講,對學生不夠熟練的要重點講。
(三)活方法。讓復習課“亮起來”。
方法一:小組活動,露一小手。四人小組,各有分工,強調人人必須動腦、動手、動口,復習課上得緊張活潑而不松垮。
方法二:寫常規作業,每天做一點,不急功近利。鼓勵學生做糾錯本,重點本,常看常思。備考提倡“不溫不火”。持之以恒是英語學習、中考英語復習的關鍵。
二、提升集體備課有效性
通過集體備課可以想辦法在教學的有效性、教學智慧、教師語言等進行拓寬,在教學的反思、教學的環節的更改、教材的新解讀等方面有所擴大。
三、靈活運用基礎知識和重點詞匯
早自習要求學生在教室里大聲朗讀,早讀的材料可以是課本,單詞表和課后的聽力材料,也可以是練習冊中的作文或平時閱讀時發現的寫得好的一些文章,同時注重詞匯,詞組,句型的過關,每天早自習下課前的十分鐘,對學生所復習的內容進行檢測,課后通過配套練習,鞏固所復習的內容。
四、在復習過程中強調學生的主動性
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課堂上引導學生歸納知識點,并與其它知識做橫向、縱向比較,幫助學生鞏固運用。一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及時查漏補缺,鞏固好基礎知識。加強綜合復習課、復習講評課的有效性的探討,在復習過程中強調學生的主動性,避免課堂枯燥。
五、抓好A卷,著重做好七、八年級的分冊復習
1.在復習過程中歸納整理單詞、短語、功能句型等,對學生進行分層要求,減輕學生負擔。
2.注重長篇閱讀的高頻詞匯、短語以及重要句子結構的把握。
3.對相應語法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歸納清晰、總結精當,并適當進行低難度的單項練習和綜合性較強的練習。
六、面對中考新題型,復習的方法
1.讓閱讀成為復習的一種習慣;
2.培養學生綜合語言能力成為每堂課的習慣;(聽說讀寫貫穿每堂課)
3.訓練學生解題技巧成為一種習慣。
七、抓好踩線生輔導
1.踩線生的定位:
根據學校本身的實際情況,學校通常合格率上下浮動5%——10%,劃定為踩線生的范圍。
2.踩線生的輔導方式與內容:
面對面、一對一、小組互幫的輔導,每次輔導內容都要有一定的針對性。
總結
一、創設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氛圍:
課堂教學不僅是知識傳遞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融、人際交往、思想共鳴的過程。創設一種和諧的、民主的、愉悅的課堂教學氣氛,是促進學生愉快學習英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方式。
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5單元I'm watching TV現在進行時,為了加深學生對現在進行時的認識,我采用游戲達到這一目的。課堂上先向學生問好之后,教師拿起黑板擦,一邊擦黑板,一邊問“What am I doing?”讓學生猜意思。如果學生迷惑不解,教師自己一邊回答“I'm cleaning the blackboard”,一邊用動作表示。然后教師繼續做其它有趣的猜測游戲。比如:教師把大拇指和小拇指伸出,放在耳朵旁,做出打電話的姿勢,詢問“What am I doing?”然后自己回答,并讓學生猜測句子的意思。很快就有一些學生明白了意思。在進行結對活動或小組活動時,我也讓學生做各種操練。我覺得其中很簡單也很有趣的猜測游戲就是學生拿一把掃帚,假裝彈吉他,讓其他學生猜測。這樣在整個猜測游戲中,學生積極性特別高,整個課堂氣氛其樂融融。當然,在猜測游戲結束后,我又給了那個最善于表演的男生“最佳演員獎”,在黑板上給他畫了個大大的紅花。這樣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極高,無形之中課堂效果大大提高。又比如一個學生伸出手指在耳朵周圍轉兩圈,頭一側靠在胳膊上,表示“I'm sleeping”這一現在進行時。這時,我才真正發現許多學生的表演與創造力超出我的想像。所以,課堂上真正讓學生動起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充分體現“以人為本”,才能讓學生各種潛能發揮出來,實現素質教育。
二、提倡“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結構:
課堂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就要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時間,多一些活動的余地,多一些表現自我的機會,多一份嘗試成功的愉悅,讓學生自己去嘗試、討論、合作,自己去領受,理解知識,將素質教育落實到課堂教學全過程中。
1、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時間
在進行英語課堂教學中,特別是詞匯比較少的低年級(如七八年級)教學,一些教師往往出現語速過快,學生不能準確理解老師所表達的意思,于是許多教師往往是自己說英語后,隨即很快自己用漢語把意思表達出來。我認為這樣做是不妥的,這時不利于學生英語水平特別是聽力水平提高的。在低年級特別是七年級,學生所擁有的詞匯比較少,教師可用豐富的形體語言展示出來。當然,在一定情況下,教師自己漢語意思也是必要的,但不是每次都是教師自說自譯。在英語教學進入八年級后,教師應積極使用學生已經學過的詞匯來組織課堂語言,并把語速盡量放慢些。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以學生聽懂聽清為目的,而不是為了所謂節省時間,以自說自譯為主。
2、多給學生一些活動的余地
我覺得在七年級英語教學中,由于語法相對少,詞匯簡單,讓學生進行小組活動和結對活動容易操作。但進入八年級后,由于語法內容增多。詞匯也明顯增多,對于教師來說,在每節課上往往急于把書上的知識難點、要點講清,而對于學生來說詞匯,難掌握,句子又較長,許多句子不能準確的表達出來,無形之中,許多活動都被擠掉了。或者被省略了。我認為這是不妥的。活動本身一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二是能提高學生說的能力,三是在學生活動的過程中,也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另外,過多的講解語法會讓學生覺得英語學習枯燥乏味。所以我認為多給學生活動的空間是非常必要的。
3、多給學生一些表現自我的機會,多一份嘗試成功的愉悅
我認為英語學習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喜歡說的學生英語知識的接受比較快,沉默寡言的學生則接受比較慢。以我所帶的一個學生周會麗為例子,起初,她的英語成績并不好,但她喜歡說,喜歡在課堂上發言,喜歡表現。所以我每次都盡量給她機會,并盡量多鼓勵,少批評。現在,她的英語成績迅速提高。前些日子,有老外到臨渙旅游,在茶館喝茶。這位學生竟主動和老外用英語打招呼,并交談了幾句。事后,這位老外親自跑到她家,告訴她的家長這位同學英語學得不錯。我知道這件事后,便在班級中大大表揚了她一番,并號召全班同學學習她學說英語的膽量、勇氣和自信。當然,從此以后,這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加濃厚了。
三、在實踐活動中強化英語知識的應用
英語教學強調從說入手,而說的材料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基礎出發,給學生創設進行英語實踐的機會。比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Could you please…”這一句型時,我會一連幾節課用這一句型讓學生造句,如“關燈、關窗、擦黑板”等,使學生學到用到。再如,有一次我穿著一雙剛買的白靴子去上課,學生非常感興趣。于是我適時的讓學生用how,what這兩個單詞造兩個不同結構的感嘆句,以加深學生對感嘆句的認識,并及時鞏固前幾節課所講的句型和詞組,“My shoes are out of style,What should Ido?”結果,學生的發言極為踴躍,課堂效果事半功倍。這樣,在生活實踐中學生英語學習的的交際能力。不僅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而且也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創新意識。
另外,在學習八年級上冊第七單元“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時我把做香蕉奶昔的東西都帶到課堂上,比如香蕉,蜂蜜,湯匙等,然后教學生怎樣做。首先教師展示這些東西,并讓學生跟著學習新單詞。接著教師操作做水果沙拉,每操作一個步驟,就用英語表達,反復強調。一個水果沙拉做下來,同學們已掌握得差不多。另外,再讓一個學生到講臺前做一遍,這樣兩遍下來,學生基本上能夠把怎樣制作水果沙拉用英語表達出來。而當天的家庭作業就是讓學生回家自己做水果沙拉,并把制作過程用英語寫下來。這比起枯燥乏味的背誦這篇文章要有趣得多,學生對這一課時得掌握也非常扎實。
關鍵詞:英語;表達;互動;過程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3-0084-01
表達是英語的生命力,也是其交際性的本質特征。英語課堂需要給師生更多互動交流的載體,讓教師的點撥指導和學生的各抒己見能有機融合,營造出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環境氛圍。想要走出啞巴英語的尷尬境地,教師應多給學生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在表達過程中發現問題,然后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策略,以利于其在深化理解感知的基礎上自由、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意見。
一、講故事,引導預學積累
讓學生主動講故事,幫助他們在搜集整理素材的過程中積累語言文化知識,更利于他們增強認知感悟。學生講故事的過程,其實就是他們知識積累不斷轉化生成的過程。教師可以利用預學的機會,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講出與課程教學內容相關的東西,吸引他們的學習注意力。例如,在譯林版八年級上冊Unit 3 A day out的“Reading(3)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的閱讀引導前,教師建議學生圍繞“An interesting story about Internet”搜集一則故事,讓學生從這些有趣的故事中獲得豐富的認知感悟。在此基礎上,可要求學生就“Why do we need internet”和“The importance and value of internet”講述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教師應多給學生創設相應的話題,讓學生在自我搜集和主動整理的過程中發現更多的精彩點,更利于增強他們探究運用的意識。同時,教師鼓勵學生就自己發現和積累的知識主動調整運用策略,可以幫助他們在主動改變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探知運用方式。
二、敢辯論,激活表達感思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課堂教學的核心,也是師生應該關注的重點。多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讓他們在主動辯論中取長補短,能使課堂更加富有人文性和趣味性,讓學生自然而然地交流。學生敢于辯論,能使他們在不拘一格的爭論中找到探學的焦點。引導學生多爭辯,讓他們在主動轉變思維方法的過程中深化認知,有利于激活他們的表達思維。例如,在八年級下冊的Unit 3“Integrated skills”的“Speak up:Where are we going tomorrow?”的教學中,除了要求學生掌握Shall we…和Why don’t…等句型基本運用外,不妨組織學生就“Where do you think most interesting?”進行相互爭辯,讓他們在交流過程中找到更多的切入點。通過這樣的辯論,能使學生在課堂上不再拘泥于教材文本的束縛,讓他們的認知思維更加寬廣。在學生辯論后,可組織他們就“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n your visit place”進行交流。引導學生敢于辯論,讓他們在交流過程中獲得更多的話語權和表達權,能使課堂教學更加順暢自由,幫助學生在主動調整策略方法的過程中強化理解感知。教師應給學生更多的開放性意見,引導他們根據問題進行修補完善,幫助他們強化認知。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意見,鼓勵他們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增強認知體驗。
三、常扮演,展示語用技能
運用角色扮演讓學生獲得自由發揮的機會,能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借助扮演來引導學生找出學習的問題,讓他們在主動完善學習認知體系的過程中不斷優化設置,能使他們在實踐嘗試中積累知識技能。例如,在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1 Friends“Integrated skills”的“Speak up:What’s he like”的教學中,教師可建議學生扮演Helen和Sandy,鼓勵他們就“How many qualities of your good friend do you like best”和“What are you going to learn from your good friend”進行對話交流,讓他們在相互溝通的過程中掌握humorous、tall、ponytail等詞的特征。借助角色扮演來活化課程教學,可以讓學生在主動跟進課文的過程中產生更為豐富的語言感知,使他們獲得深刻的感知印象。尊重學生的意愿,鼓勵他們自由選擇和靈活運用,讓他們在主動實踐運用中增強感知,利于提高他們的綜合運用能力水平。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動活潑的英語課堂離不開學生的多言善辯,離不開教師的適時點撥指導,離不開和諧、自由環境的創設。多從學生想說、想知的角度活化教學資源與優化教學過程,能讓學生真正站在課堂中大膽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觀點,更利于他們將認知體驗主動轉化為實踐運用,提高語用技能。
參考文獻:
[1]季奕婷.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踐行探研[J].中學教學參考,2016(01).
[2]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2011)[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一、預學任務引導交流,激活認知思維
引導學生在自我預學的過程中找到著力點,更能使得課堂教學富有鮮明的價值目標和導向性。創設預學任務,能使得學生在主動探學生成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認知,讓他們的認知思維更加豐富,更能夠使得課程教學富有活力。
導學任務創設,給學生提供了自由預學探知的機會。例如,在譯林版(下同)八年級上冊Unit1Friends的“Reading Best friends”教學中,根據“The different characters about good friend”表達主題,給學生設置了如下的預學任務:Can you write your friend’s appearance and personality? What did you learn from your good friend? How to make good friends? 要求學生在整體閱讀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找到相應的表達信息,幫助他們主動探讀和感知。通過這樣預學任務創設,能使得學生在主動交流的過程中產生探究學習的好奇心和動力,讓他們始終保持高漲的學習激情和信心。
預學任務運用,能使得學生有了更多自我修正機會,讓他們能夠帶著一定的好奇主動探知任務。創設的預學任務應該在體現課程知識要點的基礎上能引導學生超前思考,讓他們能主動發現問題,幫助他們在主動修正不足的過程中豐富認知視野思維。多給學生留下空白,讓他們能夠帶著新鮮感去主動補充完善,讓他們在自我補白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探學點,幫助他們強化理解感知。
二、探學任務鼓勵討論,深化識記體驗
引導學生在資源合作探究中找到破解問題的切入口,能使得他們更加主動識記和靈活運用。探究的過程使得學生有了相互學習交流機會,讓他們的表達更加靈活自如。
創設的探學任務,對引導學生主動研讀和識記課程知識點起到一定推動作用。如,在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2Travelling的“Reading A A trip to Hong Kong”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在整體閱讀課程的基礎上,讓他們通過觀看香港宣傳視頻,建議他們就“What can you get from the video?”進行同伴交流,讓他們有更多自由交流機會。在此基礎上,建議學生就“How are you going to introduce Hong Kong?”和“How are you going to tell your parents something about Hong Kong?”進行小組討論交流,幫助他們深化感悟體驗。通過任務鼓勵討論,使得學生在主動探究中形成豐富語言感知和真切認知體驗。
依據學生學習認知需要,多創設富有導向性話題任務,鼓勵他們在主動探知中找到答案,深化理解。學生討論形式可多樣化,像同伴對話、小組討論、組間PK等,讓學生有更多的自由施展空間,幫助他們獲得更為豐富的感思體驗。尊重學生的意愿,多給他們提供主動探究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在積極互動中強化研讀和深化表達。
三、展學任務引導創意,提高語用技能
讓學生將任務探學的成果通過多樣化展示的形式予以呈現,更能使得課堂教學變得富有生氣活力,使得任務教學更加生動活潑。通過展學來引導學生發展創新,能使得學生在發揮自身想象思維中主動表達運用課程知識,提高綜合語用技能。
創設展學任務,使得學生的創意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間。如,在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5 Birdwatchers的“Reading Birds in Zhalong”任務探究后,我建議學生根據小組討論情況和互動交流感知,圍繞“The beautiful and wonderful place――Zhalong”表達主題,建議學生搜集相應的背景資料。有的同學以手抄畫報的形式,展示了一幅幅美麗的扎龍畫面,并通過簡單的英語解說來深化感知;有的同學則是以導游的身份,圍繞“What did happen in Zhalong?”進行互動交流探知,讓他們在積淀更多的表達感思中深化理解。有的同學則是通過課件短片視頻的形式,就“Why do we need more place as Zhalong?”作了深入的解讀。這些任務展學,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表達資源,讓他們能主動配合教學。
創設多樣化的舞臺,讓學生的發展創新有富饒的土壤,讓他們在不斷探究生成中有更多驚喜的發現,定會使得課堂教學更富有吸引力與誘惑力。展學任務的形式可多樣化,像畫報搜集、成果展覽、英語沙龍等,最大限度激活學生英語學習的內驅動力與潛能,幫助他們形成主動表達的強烈愿望。
關鍵詞:聽課文;編故事;角色扮演;對話;看圖說話
任何人學習一種語言都是從聽開始的。聽得懂別人說什么,才有可能通過模仿并學會說一種語言。因此,要想學好一種語言,應先從聽說入手——即先聽說,再讀寫。聽是人們交際活動的最基本的形式,是分辨和理解話語的能力,是獲取語言信息及語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徑;說是口頭表達和傳遞信息的交際能力。許多事例表明:培養聽說能力有助于鞏固語言知識和提高讀寫的能力。就農村中學的學生來說,由于環境的限制,一切都得在課堂上進行。那么,作為教師,如何去點撥學生的思維,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把他們帶入交際活動中,從而使他們的聽說能力得到提高呢?在日常教學中我從以下幾方面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
一、充分利用課文,加強聽力訓練
課文是教材的中心,是學生掌握英語的關鍵,是學生聽、說、讀、寫的主要依據,是進行課堂實踐練習的語言材料。因此課文教學與聽力訓練緊密聯系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它能使學生從聽的過程中懂得課文意思,掌握其語法規律,為學生掌握和應用所學的語言打下良好的基礎。如果在聽的方面只局限于翻譯法,即聽一句后把它翻譯成中文,無疑這樣學生較容易理解課文意思,但會使學生聽力上的訓練受到限制。而且方法較單調,未能引起學生注意力和調動學生的興趣。因此我在課文教學中采取多種方法訓練學生的聽力,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認識、 思維,使學生能做到反應敏捷、聽覺靈敏,較準確地捕捉課文意思。如在教八年級上冊Unit 1 Section C 1a時,第一段課文我采取聽錄音填入所缺單詞形式:Ann likes_____very much. She goes_____ _____a week and often goesmountain_____on_____.第二、第三段課文我采用聽錄音判別句子正誤形式。最后我把課文句子順序倒亂板書,讓學生按錄音內容重新排列句子。如:①Shespends half an hour doing exercise in the gym every day.②She often goesmountain climbing on Sundays.③Ann likes sports very much.④She learnsbaseball on Saturdays.聽錄音按課文順序排列編號為③—②—①—④。
通過多種形式的聽力訓練,使學生對這種訓練保持新鮮感,不斷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聽力訓練也能促使學生書面語的提高。
二、編故事及復述故事
初中生好奇、好動,有愛聽故事的特點,老師可用學過的詞語,用淺顯的語言把一些人物背景、小短文等編成故事形式,講給學生聽。在給學生講故事時,可配以實物、圖片、表情、手勢等來幫助理解。如在教八年級下冊Unit 3 Section A時,我把它編成如下一個故事:
T:Today ,I’ll tell you a surprising story.Several years ago therewas a UFO in the sky.A boy named Li Ping was playing in the park when theUFO landed.(此時我邊講邊用電腦圖片慢慢呈現敘述的畫面)
T:Li Ping saw an alien get out . He was very surprised. He wantedto know what the alien was doing.So he followed it.He saw the alien gointo a shop and bought something. While it was buying the things, Li Pingcalled the police.
學生們聽得入神,我說幾遍后,學生也不知不覺地跟著說起來,慢慢地成績好的學生躍躍欲試,這時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開口復述這個故事,不管是“BrokenEnglish”還是“ChineseEnglish”。初講,難免有錯,我在指出其錯時盡量婉轉。用錯時態是學生常犯的毛病,教師可以這樣告訴學生:“你已經很好地表達清楚你所要表達的意思了,但如果能注意一下時態,那就更好了。”課文的復述也應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可先講Topic sentence,再到Mainidea,然后Retell。另外,我讓學生自編小故事,開展講故事比賽,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訓練了聽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創設情境,角色扮演
初中生好說好動,模仿能力強,善于表演,喜歡游戲。例如在教七年級上冊Unit 4topic 1 時,我通過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對話引出表演內容,然后引導學生去進行模擬表演。如:
T:It’s a nice day.I want to go shopping.
S:What do you want?
T:Do you want to know?Would you like to be a salesman?Then I wouldbe a mother.So you’ll know what I want.
S:Good!
于是,我拿出預先準備在講臺上的一些實物,如衣服、蘋果、文具等,讓學生分別扮演售貨員和顧客,先讓一兩個成績好的同學上臺表演,之后,讓其他同學模擬。表演中,我提示學生盡量用課文中對話的句型和新詞匯。通過表演,學生學會了如何運用英語購物,大幅度提高了學生接受語言知識的興趣,從而使語言教學走向良性發展。
四、對話
學好英語的首要條件是要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接觸英語和使用英語,就像學游泳一樣,必須泡在水中,潛入水里去游,而不是沾沾水就能學會。多讓學生進行對話,使學生置身于“英語的語音和語調”之水中,置身于英語氣氛的熏陶之中,讓單詞、句型、語音和語調在他們的腦海中縈繞,留存在他們的記憶之中。
對話可以是課前提問,這種提問不拘內容,如學生做值日匯報,除了說“Standup”“Sit down”外,可增加日期、星期幾、學校好人好事、家庭成員生活情況等內容;如果是在節日后,教師可用以下問候句與學生進行交際性口語對話:
Welcome to come back to school.
Nice to see you again.
Can you tell me how you spent your holiday?
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Could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holiday?
教師也可編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對話。如在教學八年級上冊Unit 2時,我讓學生以看病方式編演“醫生”“患者”對話,這樣,一部分人參與聽,一部分人參與說,既訓練了聽說,又起到導入新課的作用。對話的好處是聽說的內容簡單、明了,題材廣泛,訓練面較大,有助于學生交際應變能力的提高。
五、看圖說話
一、創設情境導入
創設適合本課的情境,可讓學生身臨其境,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以教授八年級下冊Unit 8 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 ?單元為例,本單元主要是學習如何給別人買禮物以及用各種句型建議別人買禮物。因此,筆者創設了自己要為老公買生日禮物的生活情境。
Teacher: Hey, guys. Are you happy today?
Students: …
Teacher: I’m glad to hear that. /Me, too. My husband’s birthday is coming. I want to buy him a gift. But I don’t know what to buy. Can you help me? What should I get my husband for his birthday?
然后引導學生用“How about/What about/Why don’t you/You’d better/You should…”回答,接著筆者再用“That’s too…/They’re too…/That sounds good…”對學生的建議予以評價。整個過程學生參與熱情相當高,個個獻計獻策,充滿想象力的學生總能想到讓人哭笑不得的禮物,讓人驚喜不斷。
二、英文歌曲導入
美妙、悅耳的音樂能激活全身的每一個細胞,能帶給人以無窮的感受,使人產生聯想和共鳴。以教授八年級下冊Unit 5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 ? 單元為例,本單元主要學習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等。本課筆者以歌曲If you’re happy引入,當歌曲響起時,熟悉、歡快的音律讓學生不知不覺地一起哼唱起來,課堂氣氛輕松而活潑。歌曲放完后,筆者問:“Are you happy now ? If you’re happy, what will you do? ”,引導學生回答用“If I am happy, I will…”句型,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帶出新知。
三、呈現圖片導入
呈現圖片導入,可將抽象的事物具體化,這種直觀形象的導入,更能吸引學生的眼球,也易于初中學生接受和理解。以教授八年級下冊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單元為例,本單元讓學生使用現在完成時態詢問、談論自己及他人過去的經歷。首先為學生展示了筆者去法國旅游的一些照片,然后呈現句子:“In 2008, I went to France. But now I’m in Pengjie. So I have ever been to France.”讓學生了解現在完成時的基本結構之后,提問:“Have you ever been to France?”學生自然會說“No”。然后再呈現游樂園、動物園、水族館等地的圖片,提問:“But have you ever been to a/an amusement park/zoo/aquarium…?”從而引入到本節課的新知識點中來。
四、溫故知新導入
“溫故而知新。”以舊知帶出新知,便于學生在鞏固舊知識的同時,與新知識有機地聯系起來,更有助于學生對于新舊知識的掌握。以教授八年級下冊Unit 2 What should I do?單元為例,本單元主要以“談論問題及提供建議”為話題,談論學生在學校和家庭中遇到的種種問題,提供相應的建議,并能為自己和他人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法。且由于本單元承接八年級上冊Unit 2 What’s the matter?中有關情態動詞should的用法,因此,在導入環節中,筆者首先呈現一幅Alice感冒發燒的圖片,引導學生回憶談論問題以及提建議的表達方式。
Teacher: 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What’s the trouble with her?/What’s wrong with her?
Student1: She has a fever.
Teacher: What should she do?
Student1: She should drink lots of hot water.
接著再呈現同學之間吵架、一女生感慨衣服過時的圖片。
Teacher: And what’s wrong with Bob?
Students2: He argued with his friend.
Teacher: So what should he do?
Students2: He should…
這樣一來,師生從談論“疾病提建議”轉入到了本單元的的主題“談論學生在學校和家庭中遇到的種種問題以及提建議”中來,與此同時,又學習了本課時出現的一些新詞組。
五、偶發事件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