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25:5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關于蓮花,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作者:洪應明)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作者:周敦頤)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作者:李白)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作者:楊萬里)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者:陸游)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作者:蘇軾)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作者:辛棄疾)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作者:楊萬里)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作者:蘇軾)
(來源:文章屋網 )
小時候在母親刺繡的時光里,那些枝枝蔓蔓清而不妖,或盛開、或含苞、或頹去的蓮,在母親的手里變得鮮活。家里的沙發罩、桌布、枕套、被罩,都繡有姿態各異、搖曳芳香的蓮。她們都夸母親手巧心善,母親也是一株千絲百孔的蓮呢。也許,那時蓮就成為我的情人,時常在我的夢里蓮葉翩浮。
雖然后來母親突然病逝,我枕著繡有蓮花圖案的枕套,時常被夢里的清淚浸濕。
自此,我就愛上蓮了吧?;孟朐诮纤l,漁舟唱晚,采蓮徐徐歸?;孟胧恰读凝S志異》里的書生,被荷花三娘子深情相看?;孟胧潜彼螌懗觥稅凵徴f》的周敦頤,駐足蓮塘月色,低吟淺唱?;孟胱约菏且欢渖?,被母親繡在了心上。
低眉時光,與蓮為伴。我獨愛畫蓮、頌蓮、夢蓮。那些尺幅不同、色彩各異的蓮,在畫紙上描眉畫目,淺吟低唱,吟詠關于愛、關于品格的故事。我喜歡過度的夸張,把蓮花的花瓣畫得肥厚、碩大,鏡頭拉近,淹沒蓮葉,遮住了天空的月亮。盡管美術老師一再強調,我畫的蓮過于藝術、過于想象,我卻仍愛那我心目中的那朵蓮花。
為何蓮花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為何蓮花只存在于圖畫和故事的想象里?為何蓮花的純凈不屬于塵世?為何獨蓮花出現于慈悲的佛祖身邊?為何蓮花得到那么多世人的歌頌?為何蓮花只生長在潔凈的水中?
有太多贊美、吟誦蓮花的文字和古詩,但我不敢僭越,因為我怕自己膚淺的語言說不出蓮的萬分之一美、萬分之一品格。古人語,蓮是花中君子,也是花之仙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我說蓮,不僅是花,也是潔凈的愛。
塵世已久不見蓮花,始覺牡丹美。紅塵滾滾,物欲橫流。工作太累,感情太累,攀比太累,地位太累,心靈太累……想起早年臨摹《紅樓夢詩詞字帖》時,就很喜歡那首描寫妙玉的詩:“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蓱z金玉質,終陷泥淖中?!泵總€人初生時,都是一朵潔凈的蓮花,充滿喜悅;只是后來的遭遇,后來的習氣,后來的恚恨,后來的魔障,生生把我們的心拉入塵世的泥淖,想長成一株牡丹。
牡丹何其難養。而保持那一份蓮的心境,更是不易。
混在都市多年,終于有了自己的蝸居,可以盛放自己的愛。千辛萬苦地裝修,把家里的沙發背景墻、洗手間整面墻磚、家具細小處、就連廚房的灶具,都裝成了蓮的造型和風格。心愛的她也是愛蓮的人。也許,這也是蓮給我們的緣分。
我爸爸喜歡種花草,他買了許多盆化草放在花臺上,花草的種類很多:綠邊、吊蘭、白邊吊蘭、蓮花瓣、蘆薈、云竹、銀杏、太陽花等,這些花草都很好看。
我喜歡云竹,云竹的莖很細,仔細一看,跟竹子一樣是一節一節的,正是這樣才歸于竹子類。云竹的葉子非常小,已經變成絲狀,很像一根根絨毛,密密麻麻的聚在一起,連成一片,從遠處看,一片片綠色,多么像一朵朵綠色的云啊!怪不得人們叫它云竹。走近一看,又像綠色的毛毯。用手摸摸,跟絨毛做的毯子沒兩樣。我想要是用云竹的葉子來做毛毯,用起來肯定很舒服。
我還喜歡蓮花瓣和銀杏,因為它們的生命力特別強,有著堅強不屈的精神。我從報紙上看到,被原子彈轟炸的廣島,最先長出來的樹就是銀杏。關于蓮花瓣,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四歲那年,有一次刮大風,把我家的蓮花瓣從五樓吹了下去。花盆被摔得粉碎,蓮花瓣的葉子也就是瓣也被人踩壞了,婆婆只撿回一個小枝,就把它土里,不久,它就奇跡般的活了?,F在,六年過去了,蓮花瓣長得枝繁葉茂,比我家的任何一盆花草都茂盛。它那厚厚的橢圓的綠葉充滿了生氣。它那種頑強、不向困難屈服的精神,值得我學習。
其它花草也很漂亮,它們裝飾了花臺,也新鮮了空氣。我喜歡觀察它們,也喜歡它們。
7月3日,國家環??偩中迹瑢﹂L江、黃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的6市2縣5個工業園區實行“流域限批”,河南省周口市“榜上有名”。為應對此次“流域限批”,周口市表示將全力以赴整治污染,爭取在此次“流域限批”的名單中第一個得到解限。為此,將強制治理了一批頗有影響力的企業,蓮花味精被列入了周口市此次的“黑名單”。有關人員稱,將依法對蓮花味精廠等違法排污企業實施關停督辦或相關的治理。
據媒體報道,因環境污染問題蓮花味精曾多次被曝光:1994年,蓮花味精因污染嚴重而被媒體曝光;1995年9月,“排污大戶”蓮花味精再次被列入重點污染企業的“黑名單”;1997年,蓮花公司終于摘掉了“污染大戶”的帽子??呻S后兩年,當地群眾對蓮花味精偷排污水的舉報一直沒有斷過;2003年,國家環??偩汁h境監察辦對蓮花集團做了8天暗訪后,下發了《關于河南省蓮花味精集團有限公司故意偷排廢水查處情況的通報》,蓮花味精因偷排污被罰款1200多萬元;2004年6月6日,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欄目對蓮花味精仍然偷排不斷的情況進行了報道。
雖然在污染治理方面,蓮花味精做了種種努力,但這次再上環?!昂诿麊巍?,并有可能會出現被強行關停整改的嚴重后果,蓮花味精的處境顯然是不利的。環境污染對很多國內企業來說,可謂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由于近兩年來國內多次出現了沱江特大污染斷水事件、松花江水污染、太湖藍藻事件等多起影響百姓正常生活的嚴重污染事件以及全國越來越不容樂觀的環境現狀,國務院、國家環保總局加大了對環境污染事件的懲處力度。在此嚴峻形勢下,蓮花味精的上榜顯然是個危險信號。
在舉國上下全力建設和諧社會的時代強音之下,蓮花味精這種不能完全承擔環境責任的作法,是明顯不利于其長遠發展的,而眼下如果真的要“關停治理”,那么其損失是難以估量的。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蓮花味精此次應該怎樣平安跨過“環保之坎”呢。
第一、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盡快拿出整改方案
上了周口市的黑名單,再加上一時內多家媒體對蓮花味精數次環保事件的“大揭底”,蓮花味精無疑已經處在了槍口上。如果此時蓮花味精不能主動的配合有關部門,進行積極的整改,那么出現任何后果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主動配合有關部門的調查,進行積極的整改是蓮花味精的當務之急。
在這次黑名單上榜之后,蓮花味精也表明了企業擔責的態度,公司高層表示,將在9月底完成全面整改,爭取成為治理污染的先鋒。在第一時間內對事件做出積極的反應,這是值得肯定的,但這微不足道的聲明與表態顯然是無力的。眼下,蓮花應該積極行動起來,與有關部門積極配合,拿出詳細的環保整改方案是必要的。
通過上文周口市爭取在此次“流域限批”的名單中第一個得到解限的積極反應,我們可以預見接下來周口市肯定要有“狠招兒”。雖然這次上了黑名單,但作為當地的納稅大戶與財政支柱,只要蓮花味精能夠真正積極配合,進行有力的整改,當地政府自然會有所通融的,到時候蓮花味精自然就會度過這次難關!
第二、高調應對媒體,把握輿論主導權
此次蓮花上榜“黑名單”事件,雖然源于環保部門的有關調查,但更多的是因為各大媒體對事件的關注與報道,才使得蓮花味精一時有口難言。這在另一個角度,也可以看出媒體報道對意外事件的放大傳播效果。
在目前的媒體報道中,蓮花味精方面僅僅表現將在9月底完成全面整改,這是明顯不夠的。因為這僅有的聲明,明顯不能滿足眾多媒體對蓮花味精這次意外事件的報道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揭出當年蓮花的“老底兒”也是很正常的。所以,此時蓮花味精方面應該將自己與環保部門的有關配合、具體的整改方案與必要的補救措施等全部有利于事件進展的信息,在第一時間內通過媒體聲明、官方聲明、新聞發言等形式提供給各大權威媒體是必要的,因為這樣以來就可以把握今后的輿論主導權,使得媒體報道向著有利于事件解決的方向轉變。
1、《白石園里有座白石塔》
白石園里有座白石塔,
白石塔旁開朵白蓮花,
白蓮花映著白石塔,
白石塔襯著白蓮花。
白石塔,白蓮花,
人人都說美極啦!
2、《白貓與白兔》
白貓手里有一頂白帽,
白兔手中有一把白毛。
白貓想拿手里的白帽去換白兔手中的白毛,
白兔不想用手中的白毛去換白貓手里的白帽。
也不知白貓換去了白兔的白毛,
還是白兔換去了白貓的白帽?
3、《白免和花鹿去買布》
白免和花鹿,
商店去買布。
白免買白布,
花鹿買花布,
白兔穿白布做的白褲,
花鹿穿花布做的花褲。
伯伯擺白布姑姑補白布
伯伯擺白布,
姑姑補白布。
伯伯會擺白布不會補白布,
姑姑會補白布不會擺白布。
伯伯擺白布白布白,
姑姑補白布白布補。
4、《板邊兒鞭桿兒》
板邊兒綁鞭桿兒,
鞭桿兒綁板邊兒。
板邊兒綁鞭桿兒,
鞭桿兒細板邊兒窄,
鞭桿兒綁板邊兒,
板邊兒窄鞭桿兒細。
5、《扁擔和板凳》
扁擔是扁的,
板凳是板的。
扁擔不是板凳,
板凳不是扁擔。
別把扁擔說成板凳,
別把板凳說成扁擔。
扁擔和板凳打架
路上走著個扛短扁擔的,
對面來了個搬短板凳的。
是扛短扁擔的打搬短板凳的,
還是搬短板凳的打扛短扁擔的?
6、《扁擔不是板凳》
扁擔是扁的,
板凳有板的。
扁擔扁,
扁的不都是扁擔,
板凳板,
有板的不都是板凳。
扁擔不是板凳,
板凳不是扁擔,()
[關鍵詞]《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本喻關系;奇特經歷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1年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社會科學研究課題“英語電影賞析課的選材與教法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301 號)部分研究成果。
美國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派的男孩,因為一次偶然的沉船事故,竟然與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奇特經歷。導演李安憑借著《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獎、最佳視覺效果獎和最佳配樂獎4項獎項。通常,導演李安擅長在影片里采用各種精彩的比喻,這種比喻不僅增加了影片的哲學意味和文化意味,更提升了影片的人文價值。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片中,李安又借助于大量的比喻和精湛的電影特技手段完成了從文字到影像的符號的挑戰,使整部影片充滿了一種夢幻般的意味。
影片里的男主角派是一個生于印度并且同時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少年,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經歷過一些小磨難(比如關于他的名字和愛情),同時派也是一個勇于挑戰生活和驚險的少年(比如他喂食老虎和冒險學游泳),因此在派的身上,具有英雄氣質和冒險精神,更有著某種哲學意義上的求索精神。因此,具有這種性格的少年就成了導演李安影片里的本體而承載許多人生的哲學命題,使《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故事涵蓋了宗教、人與動物、善惡等倫理學范疇的思考,也使李安的電影變成一股哲理的溫泉,不斷地噴涌出哲學智慧。正如成年派的演員伊爾凡可汗在接受采訪時說過:“這部電影表面上看是一個少年的冒險的故事,其實是一個關于人生的大話題。”本文僅就影片里多處出現的比喻進行分析,以期分析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所包含的哲學內涵。
一、少年派和老虎是影片里最醒目的一對比喻
影片中派的父親開著一家動物園,當全家遷往加拿大的途中,他們所乘坐的輪船在海上沉沒,派的家人全部遇難,而派僥幸落在救生艇的艙蓋布上得以生存,與他同處一艇的還有一條鬣狗、一只斷了腿的斑馬、一只母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在漂流的最初3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馬,老虎又殺死了鬣狗,只剩下派和老虎相處一船之中。這就是導演給少年派所安排的特殊的生存環境,一種極其惡劣而又奇幻的生存狀態。在這一人一獸的狹小空間里,派代表著人性與文明,老虎代表著獸性與野蠻。派所代表的人性里既有勇敢智慧的一面,也有軟弱丑惡的一面。所以少年派才會在這布滿危機的空間里,想盡各種辦法來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并使用一些不人道的伎倆想把老虎驅趕到大海里,好讓自己獨占這條船。但在種種嘗試都無效之后,文明并沒有戰勝野蠻,人類還得在野蠻的威力之下求得一席之地,派最終只能接受與老虎一起面對漂流生活的現實。于是派作為文明人類的代表,主動地結束了人性與獸性之間的交戰,由最初的與理查德·帕克相互提防、想要殺死對方的心理逐漸變為相互依賴,相互溫暖。派想辦法收集淡水、捕魚捉蝦,使用一切海上生存技能喂飽老虎和自己,最后派甚至感覺到,這只老虎是他在海上漂流下去的惟一的動力。為了表現人與虎的和解狀態,片中有近兩分鐘的飛魚跳躍的畫面,又出現了一個大約七八秒鐘的俯視畫面,用來表現人與獸達成和解狀態時的模樣,于是人性里善的光芒迸發出來,一人一獸在海上結成了生命的群體,最終他們一起在墨西哥的海灘上獲救。
片中老虎的名字叫“理查德·帕克”。“理查德·帕克”原是一名死于海難中的船員的名字,1884年5月19日,“木犀草”號游船從南安普敦啟程,船上載有達德利船長、史蒂芬斯、布魯克斯以及年僅17歲的男孩帕克。7月5日,在行駛到好望角西北約2 600公里處時,“木犀草”號遭遇海浪后很快沉沒,船員逃上了惟一的一艘救生艇。7月23日,帕克昏迷。在死亡的威脅下,達德利船長決定以抽簽的方式決定用某個人的死換取其他人的生存。7月25日,在仍看不到獲救的機會的情況下,船員史蒂芬斯按住帕克雙腿,船長達德利在禱告后用折刀殺死了帕克。剩下的三個人以帕克的尸體為食,7月29日幸存者獲救。此事件是英國的一起影響深遠的海上刑事案件,它涉及在一場海難后為求生而食人的行為,能否依據海事慣例進行辯護,因此在英語里,“理查德·帕克”意味著漂流和自相殘殺。作者將老虎起名為“理查德·帕克”,是要說明人性之惡。但盡管猛虎于心,人性惡的一面終究還是可以馴化的,現實的苦難中讓派認識到“惡”也是一種適應極端惡劣條件下的生存法則,派心底的善良戰勝了“惡”。 所以在這一組人與獸比喻里,導演有意地把人置于空前極端的境遇里,其實是一場對人類心靈的歷練,也是對人性的拷問。
二、母親與蓮花的比喻
影片中蓮花與母親之間的比喻出現了兩次,明顯地包含著暗喻的意味。一次是在故事的開頭,母親在地板上用粉筆畫蓮花,又在蓮花里擺放上白色的小石子給派看。一次是在電影中段,派在海上漂流時俯瞰海底,先是看到了魚形成蓮花的圖案,然后蓮花又變成母親的容貌。所以可以粗淺地說,影片中的蓮花代表的是母親對兒子的愛和兒子對母親的思念。
長期以來,蓮花作為具有宗教和哲學意義的植物,一直代表著神圣及女性的美麗純潔與高雅,因為蓮花并蒂而開,蓮子又諧音“連子”,所以蓮花又與愛情、生育有關。佛祖釋迦牟尼的家鄉盛產荷花,因此佛教常以蓮花自喻,蓮花圖案也成為佛教的標志。古代的埃及和印度都把蓮花視為神圣的象征,被看成具有火的紅色、生命體液、黃昏暮光、夏季等意義。佛教中的蓮花被描述為四瓣、八瓣、十六瓣、二十四瓣、三十二瓣、六十四瓣、百瓣、千瓣,有一位印度古代詩人用古梵文描寫他的愛人道:“卿眼如蓮苞,手如蓮花,譬如蓮藕?!彼栽凇渡倌昱傻钠婊闷鳌芬黄?,母親的形象就自然地與蓮花聯系起來,當派小的時候,他眼中的母親美麗如蓮,高雅如蓮,他稱贊自己的母親為“美麗聰慧”,他在母親的疼愛中幸福地成長。因此在派的心中,蓮花代表著他對母親的依戀與愛意。而在派最孤獨的時刻,在他深深地思念母親的時候,心底又浮出蓮花的樣子,母親的臉龐也伴隨著蓮花而來,這說明母愛的圣潔與完美。
三、生命與死亡的比喻
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最大一對本體與喻體是對于生命和死亡的比喻,這種哲學式思考在影片里大于李安導演所設下的所有的比喻體,或者說將所有的本喻體包含在這個大型的哲學命題之中。少年派的生命狀態一直是堅硬而嚴厲的,自他出生以來,就不斷地面對著各種各樣的煩惱。如他對名字的煩惱就是派小學時期最大的苦惱,為了改變同學們對他名字的嘲諷,派給自己起“派”這個名字,并用強悍的神童般的記憶把這個名字植入到同學們的心中,擠掉那個不體面的“小便”的綽號。又如在學習游泳的過程中,他的教練一次次把派硬丟進水池,讓他在對水的恐懼里習慣了游泳和自救。少年的派就養成了素食習慣,他到處學習宗教,同時篤信三種宗教,同時做三種宗教功課,而且說過:“我只想熱愛上帝?!边@是派童年時就有的信念,而且這是一種獨特的超越各種具體宗教的愛與信任。所以有專家評論此片云:“這也是李安電影里第一次這么毅然決然出現了關于純獨立的個人的苦難征程。憑著對生的渴望和對過去的留戀,在向死而生的心態里,派第一次真正利用自己曾經篤信的若干,通過各種可能的方式求生,求希望。”
在一種歷練生命的主張之下,派被導演放置于一個奇特而嚴苛的生存環境里,開始體驗人類那刻骨銘心的迷惘與孤獨。從表象上看,派的生命是苦難而沉重的,他所要面對的是真正的生存絕境。派所面對的生存環境的險惡,不僅僅指海上的風暴、老虎的兇惡、食物與淡水的缺少,派還必須面對信仰的迷失。派本來是一個有著心靈深度的少年,他在年幼時已打破宗教之間的藩籬,深入地領會到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是為了達成內在與精神層面的終極追求,讓人完成精神上的本質上的高尚之目標的宗教精神,所以宗教就不應該有差別。在一種“我只想熱愛上帝”的信念之下,派選擇了多種以完善其內心的建設,這一情節也是導演李安對于人性人情、社會文化、宗教哲理的思考。所以當派失去了全部的親人,失去了希望,失去了安全,甚至連一個可以安身的船板也失去時,派內心對于信仰的迷惘大于對于物質的渴求。于是派要大聲地對上帝喊出“我已完全臣服,你還要拿去什么”心聲。
但從生命的角度來看,派又是上帝慈悲關懷下的奇跡。突然到來的沉船事故奪去了所有人(還有動物)的生命,僥幸落入救生艇里的動物們也一個接一個地倒下,在這種悲壯的對比之中,誰能不認為這是因為派內心堅挺的信仰而產生的奇跡?面對早已沉入海底的親人,誰能不稱贊上帝對派的獨有關照?盡管上帝留給派的生存空間是如此的窄逼,生存的希望是如此的微小,但上帝畢竟在生與死之間嵌開了一條縫隙,讓派如一面旗幟般飄揚于上帝這嚴厲的慈悲里。特別是導演為影片安排了一個這樣的結局:作家被派留下吃晚飯,成年派的家庭成員出現了,妻子燒得一手好菜,兩個孩子幸福而完美。至此,死亡的陰影徹底退卻,生命的歡樂大放異彩,整部影片的人文關懷呈現出來。所以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有最厚重的人生體驗,有最深邃的哲學含義,影片里那句經典的臺詞“我們一直在放下,只是在放下之前,始終都來不及告別”也隨著影片的播放而廣泛傳播。
綜上所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李安電影中最微妙最難解的一部,因為導演在影片里運用了太多的哲學意義的細節,比如媽媽在給“童年派”講述印度宗教故事時,提到“毗濕奴躺在宇宙之海上漂浮,人只是毗濕奴在睡夢中的幻想”,而影片里就出現了一座形狀像一個躺著的人的浮島;又如影片開頭時“中年派”和作家吃飯時,“中年派”做禱告而作家不禱告,而影片結束時,兩人都做了禱告,這表明作家的信仰正在轉變。而在這種細節里,包含著的是科學與宗教兩種世界觀以及個人與社會、家庭與倫理等“二元對立的沖突與融合”的思量??傊?,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導演用優秀的3D語言描述了成長與信仰的主題,讓這部片子充滿了勵志感,而純美的畫面和奇幻的比喻正是這些主題的含有商業意味的高成本的表述,也是派的故事可以深入現代人心中的一種介質。精美的電影畫面和人物的精神氣質給予這個故事以強大的內在張力,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擁有可以贏得更多掌聲的理由。
[參考文獻]
[1][美]倫納德·夸特.當代美國電影[M].杜淑英,譯.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
[2]王恩銘.美國文化與社會[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課文導引:
我站在天都峰腳下抬頭望: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爬天都峰》
“云彩上面”“筆陡”“從天上掛下來”,作者用寥寥數筆就描繪出了天都峰卓立地表、險峭雄奇的氣勢。你一定想了解更多吧,請跟我來。
景點介紹:
天都峰與蓮花峰、光明頂并稱為黃山三大主峰,海拔1830米,是三峰中最險峻的一座?!疤於肌惫欧Q“群仙所都”意為“天上都會”。
天都峰是鳥瞰黃山壯麗全景的理想之處,因此人們說,不登天都峰,等于一場空。天都峰雖高不及黃山的主峰蓮花峰,但其險峻程度則絕非蓮花峰可比,百丈云梯幾乎直上直下。峰頂的鯽魚背,更是黃山第一奇險。
古時候,天都峰無路可登,能夠登上天都峰者寥寥無幾。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建登峰梯道,長3里,有1564級臺階,194根石欄桿和600米鐵索,保障了游人安全攀登絕頂。
在天都峰可以看到松鼠跳天都、天上玉屏、童子拜觀音、金雞叫天門、二僧朝佛等景點。
特別提示:
1.蓮花峰和天都峰為育林維護而輪換開放。蓮花峰開放時間:2010年-2015年內每年的4月1日-11月30日;天都峰自2010年4月1日起關閉育林維護,預計在2015年開放。
2.登天都峰頂有新老兩條道路。老路又稱天都磴道,坡度50~60度,最大有80~90度,直線長度650米,高差310米,石階1644級,其中鯽魚背一段最奇最險。鯽魚背長10余米,但僅寬0.6米,兩邊是不見深底的懸崖,自古唯膽大者敢行。新路過半山寺后右轉,直線長度1000米,高差450米,許多地方的坡度幾近90度,但穿壁而過,有驚無險。
(據“攜程旅行網”匯編)
驢友點評:
藍香:
黃山兩大名峰之一,和蓮花峰每隔三年替換開放。相比之下還是天都峰的景色好很多。途經一線天奇景,練膽的好去處。
【關鍵詞】佛教 蓮花 詩歌 六朝
蓮花在詩詞中比較常見,常用的稱謂就有十多個:荷花、荷華、芙蓉、水芙蓉、芙蕖、澤芝、水芝、六月春、中國蓮等。東漢鄭玄的《毛詩箋注》:“荷,芙蕖之莖也?!贝恕扒o”指支撐荷葉的梗柄,細長的梗挺立著,撐著闊大的荷葉,表現出極大的負荷能力,故得名荷。蓮花不但名字多,它的每一個部位,古人都為之取名?!对娊?陳風》中也有“彼澤之陂,有蒲與荷”“彼澤之陂,有蒲菡萏”的句子。
蓮花同時也是佛教的重要意象。很多佛與菩薩都以端坐于蓮臺上的形象示人,觀音菩薩也常常手執蓮花,這顯示出佛教的莊嚴,也體現出蓮花與佛教的密切關系。六朝時期不僅是詩歌的興盛期,也是佛教與中原文化進一步融合的時期。六朝時期文人隱居者多,大多醉心于山水詩歌,遠離政治中心,這也給佛教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在六朝文人的詩文中,佛教不再是空洞的說理,而是夾雜了許多哲學范疇的“意象”來對佛法進行深刻地闡釋。而蓮花作為佛教重要的象征之一,也頻繁出現在六朝詩作中,顯示出六朝文人對佛法的理解與對蓮花本身高潔特性的欣賞。
一、佛教中的蓮花意象
凈潔的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恰好喻指著佛教對出世的理解,透露出濃厚的出世思想。蓮花在佛教中更多的是意指西方美好的極樂世界。《阿彌陀經》中對西方凈土的描述有這樣一段:“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笨梢娚徎ㄊ俏鞣綐O樂世界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蓮花的微妙香潔,也正寓意著佛法的高深與玄妙。另外,蓮花在佛教中也常常用來喻指修行過程,突出表現了佛教的教義教理。佛教認為人生的過程是苦的,歷來有“八苦”之說: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這些都是人生的苦。而造成苦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各種欲望,正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要想達到彼岸,就必須通過修行來消除這些無妄的欲望,并最終到達西方極樂世界。而蓮花恰恰是佛教中代表“修行”這一過程的意象,蓮花從淤泥中生長出來,但是卻又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這也正是人修行的意義。人從苦中來,但又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修行來擺脫各種苦痛。佛教素來有小乘、大乘之分,小乘主張用佛法度己,像蓮花一樣遠離塵世的淤泥,做到真正的高潔素凈, “不著世間如蓮花,常善入于空寂行”;大乘則主張度人,而度人就不能離開世間,修行時也要保持與世間的聯系, 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花;卑濕淤泥,乃生此花”,強調蓮花本就是生長在淤泥之中,寓意修行之人也本是世間之人。盡管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在對待修行的問題上提出了截然不同的方法,但都以蓮花素潔的品質比喻佛法修行、脫離苦海的精神境界。
二、蓮花意象與六朝詩歌
早在六朝之前,蓮花作為一個文學意象已在詩歌中出現?!对娊?鄭風?山有扶蘇》: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边@里的景色描寫中不著一字,而水邊美景、蓮花嬌艷、蓮花與扶蘇的相映成趣,如在眼前。再如《詩經?國風?澤陂》: “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為,涕泗滂沱?!薄对娊?簡兮》曰:“山有榛,隰有苓。云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可見,早在《詩經》中,就已經有了很多用蓮花比喻心上人的類比手法的運用。以上三首詩雖沒有對蓮花的形體、顏色、姿態進行過多地著墨,只是一種寫意的白描,但也營造出一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獨特美感。
到了魏晉時期,蓮花作為一種意象在詩作中開始常常出現。如曹丕《雜詩》中的“蘭芷生兮芙蓉披”、《秋胡行二首》中“芙蓉含芳,菡萏垂榮”的句子,都是對蓮花從審美方面的描寫,也都主要表現了蓮花靈動的特征,讀來感覺形象親切。與曹丕同一時期的詩人曹植、劉禎、王粲等人,也寫了大量關于“蓮花”的作品。如曹植的《公宴詩》中“秋蘭被長坂,朱華冒綠池”的描寫,《芙蓉池詩》中 “逍遙芙蓉池,翩翩戲輕舟”寫出了文人們泛舟蓮池中的形態;劉禎的《公宴詩》:“芙蓉散其華,菡萏滿金堂”; 王粲的《詩》中對蓮花“幽蘭吐芳烈,芙蓉發紅暉”的描寫也都體現出蓮花靈動的特征。不過這時的詩人們還只是停留在對“蓮花”這一意象表面上的描寫,只是單純地把它同桂花、蘭花等植物一同來寫,并沒有發掘出蓮花更深層的特性與意義。除了詩歌作品,曹植還專門寫過《芙蓉賦》,開頭四句“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結修根于重壤,泛清流而擢莖”道出了蓮花生于淤泥,卻不與淤泥同流合污的美好精神,也提到了蓮花“靈”的特征。此外,傅亮、閔鴻、潘越等也都做過《芙蓉賦》,如 “乃有芙蓉靈草,載育中川,竦修干以凌波,建綠葉之規圓”(傅亮《芙蓉賦》),“有自然之麗草,育靈沼之清瀨,結根系于重壤,森蔓延以騰邁”( 閔鴻《芙蓉賦》),“偉玄澤之普衍,嘉植物之并敷,游莫美于春臺,華莫盛于芙蕖”(潘越《芙蓉賦》)。從這些對蓮花的描寫中,都可以看出六朝文人對蓮花獨特的認識,也都反映出蓮花“靈動”的特點。
孫昌武在《禪思與詩情》中提出了六朝時期佛教對文人思想和詩歌創作的影響:“從歷史上看,自東晉普遍習染佛說之后,佛教即開始影響于詩歌創作,禪思想和習禪生活早已進入詩的內容。”這就說明,佛教中的“蓮花”意象與六朝文人詩作中的蓮花“意象”確實有一定的共通之處。如對蓮花“靈動”這一特點的感知上,便體現出佛教對六朝詩歌的影響。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經歷了一個由上到下的過程,東漢時在皇帝的倡導下傳入中國,在六朝時期成為文人士大夫間的一種風尚,并逐步擴大影響力,直到滲透到普通老百姓之中。佛教在六朝時期的發展是飛速的,并受到了崇尚“魏晉風度”的文人士大夫們的歡迎與推崇,這更多的是來自于佛教講究的“出世思想”契合了當時文人士大夫們的心理,讓他們在個體與社會的對抗中找到了心靈寄托的場所,而這種心靈寄托,也同時表現在這些人創作的詩文中。在六朝之前,蓮花的意象尚且停留在“比興”之中,沒有成為獨立的審美意象,而在六朝之后,蓮花便逐漸從“比興”中脫離出來,真正成為帶有一定思想意義的文學意象。
這種對蓮花審美意象的改變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對蓮花的描寫更具體豐富,不再停留在單純地與其他植物并舉的階段,而是更細致地描摹蓮花的形態特征。如潘越在《芙蓉賦》中“舒綠葉,挺纖柯,結綠房,列紅葩,仰含清液,俯濯素波,修柯婀娜,柔莖苒弱”的描寫,已經具體到蓮花葉子的顏色、花朵的形態、整體的樣子這些細微之處。再如夏侯湛的《芙蓉賦》中,不僅提到了蓮花“紫飾紅敷,黃螺圓出,垂蕤散舒,纓以金牙”的外形之美,還有著“味甘滋而清美,同嘉異乎橙橘”對蓮子味道的具體描寫。另一方面表現在描寫荷花的手法更加巧妙,不僅有傳統的比喻手法,更有著白描、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如梁文帝在《采蓮賦》中對蓮花的描寫,“紫荊兮文波,紅蓮兮芰荷;綠房兮翠蓋,素實兮黃螺”,充分運用了比喻的手法,不僅描繪了荷花的樣子,還特別把蓮葉比作翠蓋,把蓮子比作黃螺,都顯得生動形象,充滿美感。再如陸云《芙蓉詩》中的“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并沒有直接描寫荷花,而是通過荷葉上的露珠,讓人對荷花產生無限的遐想,這也是荷花描寫中的創新之舉。
總之,六朝文人詩作中的蓮花意象不僅體現了蓮花這一意象不斷發展的過程,也體現了佛教中蓮花意象對文人創作的積極影響。蓮花在六朝的詩文中,變得更加靈動可感,對蓮花的描寫也更細致入微,這都使蓮花作為一種固有意象體現出了別樣的審美價值。
【參考文獻】
[1]駱繼光.《佛教十三經》上卷[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343.
愛玫瑰說
我是一個喜歡浪漫的人,對于浪漫,其代表就屬玫瑰。由此,玫瑰也就是我長久以來心目中最美的花。
玫瑰讓人覺得高貴,典雅。她不像牡丹那么花枝招展,那么憔悴,也不像蓮花那么孤傲,更不像那么孤癖。她做什么動作都剛剛好,不管是在連人都睜不開眼的烈日下,還是在大風里;不管是被擠在很多名花中,變得不起眼,還是在草叢中,都那么具有魅力,讓我情不自禁的把正在觀賞其他花的眼睛轉移到她身上,不舍得離開。
周敦頤曾說蓮花好,我本人并不否認這一觀點,但卻認為,如果在現在社會上再用那種君子的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是無法生存的。并不是說這些是不好的,就不要這些品德。而是說,別人的好我們可以借鑒一些,但并不能走火入魔。玫瑰就做到了這一點。她招展嗎?的確,從某種角度來說,她確實有些攀附權貴,有一點花枝招展。但這也是迫不得已,如果你是一個隱君子,那不就像一樣“陶后鮮有聞”了嗎?想要在社會上立足,就必須世俗一點。但玫瑰卻做到了“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作法,大家都知道,玫瑰的根上長滿了刺,知趣者一般都只“遠觀”,但世界上總有不知趣者,他們不僅想遠觀,還想“褻玩”一下,而他們這一玩,玫瑰可不會放過,讓他們嘗嘗“血”的代價!由此看來,玫瑰那氣質和周敦頤筆下的蓮花值得一比!
玫瑰是幸運的,她是愛情、和平、友誼、勇氣和獻身精神的化身。在希臘神話中,她又被給予了美麗和幸福,所以,到了現實生活,她已經是美和愛的象征。看得出,幸運之神非常眷顧她。而玫瑰,這位幸運兒,也不辜負大家的希望,在世間也博得了很多人的喜愛,但她并不滿足,她要讓自己開得更美,更誘人,讓喜歡她的人群越來越龐大。這一精神讓我看到了玫瑰的“野心”。也許我只是個預初學生,并不懂太多關于人生,關于社會的事情,但我感到,想要在這個社會上過得更好,就必須有“野心”這樣東西。查查字典,想要捕捉到更多關于“野心”的理解,對領土、權力、名利的大而非份的欲望,這些詞挺深奧的!名利、財富、地位,這對于一個人來說很重要,大家都在爭奪它們,在每一次戰斗中,總有弱者會被淘汰,而強者則與更強的人競爭,最后又有一批人被視為弱者而被社會淘汰,可能,玫瑰就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就不斷的努力,不讓自己被別人淘汰。
我愛玫瑰,并不是因為她美麗,而是一些我們看不到的氣質、品格,可能,花也有我們人類所要學習的東西吧!
本文作者:王曉珍作者單位:西安美術學院
蓮花紋特點
蓮花紋在整面墻上占主置,起到“面”的統領作用?;^方向變化自由(圖1),正側翻轉,大小有別,樣式不同。花頭糅合了牡丹、蓮花、大理花的特點,既有蓮花的佛教意義,又有牡丹的雍容大度、大理花的舒展大方。花頭整體舒展,從內向外看,先是花心,卷曲做海石榴或寶牙花狀,施以藍、綠色?;ò甑膬葘訛榘税昴档せò辏┮苑秩具^的紅色或白色。外層有用卷云紋的,也有用大理花瓣紋,染以綠色或間和一點藍色以豐富層次。有些花瓣出現第三層,狀似蓮花瓣,施以藍色,線條簡潔率直。卷草紋和蓮花紋雖然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就存在,但是它們的大量運用是隨著佛教的傳入和興盛而發展起來的,并且隨時展進行著變化。隋、唐以后出現了蓮花與牡丹花、石榴相結合的新的寶相花紋。這種紋樣已經綜合了蓮花、牡丹花等的基本的共同特點和生長規律進行概括加工。它象征著富貴榮華,多子多孫。④寶相花圖案起源于東漢,盛行于明清。⑤從此處“蓮花紋”的各種特點可以看出它就是“寶相花”的實例。
卷草紋特點
卷草紋和枝蔓用大開大合的曲線表現出風卷云舒的氣勢,與花頭的氣度相配合。枝蔓在此做“線”的作用,兩根并行著,互相纏繞,連接著花頭與葉子。葉子起到了“點”的作用,但是這個點是那么自由。葉子在枝蔓兩側并非完全對稱,最小單位為三葉,大部分為多葉形,數目不一,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組葉子,絕無重復。有些在葉子上還加有卷云形,像未開的花苞,在枝頭形成朵狀。也有些在花頭外邊做襯托,用色與花頭一樣。每組葉子互相避讓又相互牽制,在花頭周圍協調并存。雖然在佛教石窟藝術中把葉紋普遍稱為“忍冬紋”,但是這里的卷草紋已經不是當初的忍冬紋形象了。根據關友惠先生關于忍冬紋的分析⑥,李格爾對莨苕葉紋的演變發展分析⑦,最初的忍冬紋經過了不同地域、不同時期的演變發展,融合了其他紋樣——與葡萄葉、棕櫚葉、云氣紋進行融合,脫離了某種植物自然的面貌,形成一種更符合當時當地人審美取向的綜合性裝飾紋樣。“中國的卷草紋則表現出流動的、無法以規律化數字進行計算的非實指性的意象性特征。對忍冬紋所進行的中國化改造正是這種審美趣味的體現?!雹喽撎幍木聿菁y就是這種改造的最好例證。
賦色特點
這壁墻面整體的色彩感覺是“西夏綠”的冷色調,主要用色為藍、綠、白三色,紅色只是作為底色出現。紋樣邊緣以墨線勾勒,內層有白線相襯復勾,白、黑兩色隱約有重疊之處,線條婉轉有力。賦色不是簡涂,而采用了多樣豐富的技法,才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協調多變的色彩形態。藍色中隱約可見黑褐色,石綠色有些地方加了白色,有些地方能夠清晰地看到棕褐色的暖色浮現,使石綠色偏暖。在白色花瓣分染過的地方現出黑色,時間使得當時的色彩對比弱化。藍色是石青顏料。綠色顏料層是氯銅礦和鉛丹調配在一起使用的,可調出漿綠色,這在西北石窟中是比較少見的調配使用方式。白色顏料使用了白堊、石膏、石英、滑石、鉛白和硫酸鉛。而鉛是使白色變化的主要原因,這在敦煌石窟早期洞窟中已有很多例證。⑨紅色在石窟中多使用土紅,因為它色相穩定,不易變色。而此處的紅色主要使用了朱砂和鉛丹,為什么沒有采用便利的土紅,而用較貴的朱砂色呢?這應該與藏傳佛教進入該地,藏人喜好艷麗暖色的審美取向有關聯。
審美風格
此處的卷草蓮花紋具有雍容大度的形制和清冷色調完美結合的審美風格,而大團花、滿裝飾的方式是西夏民族的審美風格特點。鲆雖然沒有裝飾圖案中的嚴格結構規律,但是它又非常符合藝術審美規律:1.滿壁沒有相同的兩組葉子,但具有平衡感?;^與枝葉之間有主有次,層次分明。2.具有節奏感,枝蔓的伸展與扭轉是節奏感最明顯的體現,花頭的大小、花瓣的組合都符合整體的節奏感。3.從局部到整體的自由感。從整體的布局,花頭與枝葉的大小、穿插關系,到個體花頭的構成,都體現出讓人欽羨的自由之感。
關鍵詞:金蓮花;黃酮;分光光度法;蘆丁
中圖分類號:R28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7717(2012)01-2719-03
Determina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in Trollius Chinensis Bunge by Spectrophotometry
BAI Jianhua,ZHAO Erlao,WANG Ailing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Xinzhou 034000,Shan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spectrophotometry to determine total flavonoids in Trollius chinensis Bunge. Methods: With Rutin being taken as reference substance, Total flavonids in Trollius chinensis Bunge were determined by spectrophotometry, through AlCl3 Colorimetry at 420 nm. Results: The content of flavonoids was 93.34 mg/g in Trollius chinensis Bunge, the RSD was 0.55 % (n=6), and recoveries ranged from 95.91% to 101.42 %. Conclusion: To determine content of total flavonoids in Trollius chinensis Bunge with spectrophotometry through AlCl3 Colorimetry by standard Rutin is a simple method with higher accuracy.省略。金蓮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又名金芙蓉、旱金蓮等,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國主要分布于河北、遼寧、吉林和山西等地,資源廣泛。金蓮花以花入藥,收載于本草,以清趙學敏所著《本草綱目拾遺》為最早,此外《廣群方譜》、《植物名實圖考》等書中都有記載\[1\]。藥理研究證明,金蓮花具有抗癌、抗腫瘤、抗心血管疾病、抗炎抗菌、抗突變、抗輻射等作用和增強免疫力等廣譜生理活性\[2\]。黃酮類成分是金蓮花主要活性成分\[3-4\],因此測定金蓮花中的黃酮類成分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目前天然產物中黃酮的測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譜法\[5\]、紅外光譜法\[6\]、熒光法\[7\]和分光光度法\[8\],分光光度法因簡便、快速,使用儀器簡單、便于推廣,故應用較多。而分光光度法測定天然產物中黃酮,主要有NaNO2-Al(NO3)3-NaOH顯色法和AlCl3-(HAc-NaAc)顯色法\[8-10\]。郭亞健等\[11-13\]的研究證明,采用NaNO2-Al(NO3)3-NaOH顯色法,以蘆丁作為對照,測定天然產物中總黃酮含量,不能排除非黃酮類物質的干擾。如天然產物中若含有鄰二酚羥基的非黃酮類物質綠原酸等,則其在蘆丁顯色的最大波長處(510nm左右)也有較強吸收,因此這種方法測定黃酮含量的專屬性不強。而馬陶陶等\[14-15\]的研究說明,采用AlCl3顯色法測定天然產物中總黃酮含量具有合理性。因此本文研究了AlCl3-(HAc-NaAc)顯色分光光度測定金蓮花中總黃酮的方法,以期為評價金蓮花的內在質量和金蓮花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儀器與試劑 UV-2550紫外可見分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723型光柵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分析儀器總廠);AL104電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LWMC-201型微電腦微波化學反應器(南京陵江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藥材粉碎機(浙江武義屹立工具有限公司)。
0.106 mg/mL的蘆丁標準溶液:精密稱取10.6 mg 在120℃下干燥至恒重的蘆丁標準品(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無水乙醇溶解,定容于100 mL的容量瓶中。無水三氯化鋁、醋酸鈉、冰醋酸、無水乙醇等試劑均為分析純,實驗用水為二次蒸餾水。
金蓮花,購于忻州市土特產商店,藥材粉碎機粉碎,過60目篩,裝瓶備用。
1.2 金蓮花供試溶液的提取 精密稱取金蓮花2.0g,按料液比1∶ 20 (g∶ mL)加入50%(v/v)的乙醇溶液,充分浸潤5min后,于微波反應器中,微波功率325W提取2min后,冷卻過濾,收集濾液。濾渣按上述操作多次提取,直到濾液中檢測不到黃酮類成分為止,收集合并提取液,適當濃縮,測定其總體積,即為待測液。
1.3 實驗方法 精密吸取蘆丁標準溶液0.0、0.5、1.0、15、2.0、2.5、3.0 mL,分別置于10 mL比色管中,加50%乙醇稀釋至約為5.0 mL,都加入pH為5.8的HAc-NaAc緩沖溶液1.0 mL,混合均勻后,加1%的AlCl3溶液1.0mL,以50%乙醇定容至刻度,放置反應10min后,以第一份溶液為試劑空白,在最大吸收波長420 nm處測定吸光度,以吸光度對相應的濃度作圖,繪制標準曲線,然后在相同的條件下測定樣品中黃酮的吸光度,由回歸方程計算金蓮花中黃酮含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吸收光譜 吸取1.0 mL金蓮花待測液于10 mL比色管中,按照1.3節的實驗方法操作,在UV-2550紫外可見分光度計上,于350~500 nm波長范圍內進行掃描,可知,金蓮花黃酮的最大吸收波長為420nm,與蘆丁標準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長相同,故選用420nm為最佳測量波長。
圖1 蘆丁標準曲線
2.2 蘆丁標準曲線、線性方程 按1.3節的方法試驗,以蘆丁標準溶液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度值為縱坐標,制作標準曲線,結果如圖1其回歸方程為A = 26.818c-0.0333,(c為蘆丁質量濃度,單位mg/mL),相關系數r= 0.9993,線性范圍0.005~0.032mg/mL。
2.3 精密度考察 吸取蘆丁標準溶液0.5 mL,按1.3的操作,平行實驗6次,計算得相對標準偏差RSD為0.35%,表明本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2.4 穩定性試驗 精密吸取1.0mL金蓮花待測液6份,按1.3節方法操作,在420波長處,每0.5 h測一次吸光度值,結果在4 h內,金蓮花提取液質量濃度的RSD為012%,表明金蓮花供試液較穩定。
2.5 樣品含量測定 精密量取1.0mL的金蓮花待測液6份,按1.3節中的方法操作,測定吸光度,計算金蓮花中總黃酮含量,結果如表1。由表可知,金蓮花中總黃酮含量為93.34 mg/g,說明金蓮花中含有較高的黃酮類成分。另外,由RSD為0.55%,說明方法的重現性較好。
2.6 樣品回收率實驗 為了驗證實驗的準確性,精密量取金蓮花樣品待測液6份,分別加入不同量的蘆丁標準液,按1.3節中的方法試驗,測定吸光度,計算回收率,結果如表2。由表2可知AlCl3顯色分光光度法測定金蓮花黃酮含量的回收率在95.91%~101.42%之間。說明本法可用于天然產物中黃酮的準確測定。
2.7 金蓮花中黃酮類化合物定性鑒定 參考文獻\[16\]的方法,利用黃酮類化合物的常規顯色反應,對金蓮花中黃酮類成分進行初步鑒別,結果表明金蓮花中可能含有黃酮、黃酮醇、二氫黃酮和異黃酮等類化合物。
3 討 論
本實驗研究了以蘆丁為對照品,AlCl3顯色分光光度法,定量測定金蓮花中總黃酮的方法,通過對方法的精密度、穩定性和回收率的考察,說明該方法簡單,準確度較高,可用于金蓮花中總黃酮的定量測定。實驗的測定結果表明,金蓮花中黃酮類化合物的含量較高。本實驗的方法學研究和測定結果為金蓮花的進一步開發研究提供了依據。
參考文獻
\[1\] 楊宜婷,李藥蘭,芩穎洲,等. 金蓮花的研究進展\[J\]. 中藥材, 2000, 23(9): 585-587.
\[2\] 趙二勞,趙小花,范建鳳. 金蓮花黃酮微波輔助提取及其抗氧化性\[J\]. 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 2009,28(1): 81-85.
\[3\] 羅麗榮,蔣柏泉,白蘭莉. 金蓮花有效藥用成分提取研究\[J\]. 江西化工, 2006,6(3): 96-98.
\[4\] 范新田,傅強,李鳳麗,等. 金蓮花研究現狀與展望\[J\]. 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 7(2): 131-134.
\[5\] 彭永芳,馬銀海,郭亞東,等. 高效液相色譜法快速測定三白草中總黃酮類物質\[J\]. 理化檢驗-化學分冊, 2007,43(6):463-464,467.
\[6\] 何書美,喬蘭俠,劉敬蘭. 紅外光譜法測定芹菜葉提取物中總黃酮含量\[J\]. 分析科學學報, 2008,24(2): 201-204.
\[7\] 張敏,曹庸,唐純翼,等. Al3+-蘆丁二元絡合物熒光光度法測定銀杏葉中總黃酮的含量\[J\]. 分析科學學報, 2005,21(2): 188-190.
\[8\] 張穎心,何潮洪. 從毛竹葉中提取總黃酮的工藝研究\[J\]. 高等化學工程學報, 2006, 20(5): 691-695.
\[9\] 邵峰,劉榮華,馬志林,等. 山楂葉總黃酮提取純化工藝研究\[J\].中成藥, 2008,30(9): 1397-139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1-07-17
基金項目:廣西科技能力建設項目(桂科能07109004-01Z)
作者簡介:陳勇(1961-),男,江西南昌人,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藥物分析、中藥及其制劑質量分析教學與科研工作。\[10\] 畢和平,韓長日,陳明松. 光度法測定杜仲藤中總黃酮\[J\]. 理化檢驗-化學分冊, 2008,44(5): 453-454,457.
\[11\] 郭亞健. 對《中國藥典》2005年版槐花總黃酮含量測定的修訂建議\[J\]. 中國藥品標準, 2008, 9(5): 327-328.
\[12\] 郭亞健,范莉,王曉強. 關于NaNO2-Al(NO3)3-NaOH比色法測定總黃酮方法的探討\[J\]. 藥物分析雜志, 2002, 22(2): 97-99.
\[13\] 郭亞健,張蘭珍. 對《中國藥典》2005年版中山楂葉、沙棘總黃酮含量測定的商榷\[J\]. 中國藥品標準, 2010, 11(4): 246-247.
\[14\] 馬陶陶,張群林,李俊,等. 三氯化鋁比色法測定中藥總黃酮方法的探討\[J\]. 時珍國醫國藥, 2008,19(1): 54-56.
勝景藏古寺
寶臺山是滇西著名的佛教名山,山中的金光寺始建于明公元1628年,創建者為明建文皇帝。建文皇帝名朱鑄成,為躲避皇室刀光劍影,便慈悲為懷,以佛為念,南下找尋幽境時,在湖廣路上經一僧人介紹,來到寶臺山安身參佛。
傳說,金光寺寺址是神靈點化的。
寶臺山立佛門的“開山祖”建文帝號稱“立禪大師”,入山后先建寺于大頂山腹中,但建寺后卻并不安寧,白天,鳥獸成群圍著寺院狂鳴怒吼,夜晚,狂風呼嘯,地動山搖。道行高深的立禪大師悟出此處不宜作為佛址,便上奏文書,請佛祖指點迷津。
一天深夜,寶臺山上空萬道金光,燦爛的光輝照亮了山山嶺嶺,數不清的金雞從西面的群山飛往金雞河東邊的山上。后來,天空中的萬道金光慢慢收斂成一個碩大的火球,又悠悠飄落,鉆入金雞河東面的叢林之中。
第二天清早,立禪大師率眾弟子尋找到夜晚火球鉆地的四方臺,果見此處氣勢不凡,形如臥虎雄獅,又似蛟龍騰躍,四面千山擁賀,遠眺蓮花山峰巒,綿亙中擁戴著昂然而立的大頂山,再細細看時,大頂之貌,原來是佛家至尊笑彌勒。
立禪大師選定了四方臺建寺址,幾年后形成了規模,因金光指引,故名“金光寺”。寺院建成后,再無地動山搖的震撼,也無禽獸的侵擾。
明清年間,金光寺已發展到9庵18寺,僧房50余間,僧人200多人,香火盛極一時,被譽為滇西地區的“大清蓮花古彌勒道場”,佛門眾僧稱之為“清凈寶臺”,香客如云的金光寺為此招引了不少名士高僧。崇禎12年(即公元1639年),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曾慕名游覽了寶臺山金光寺,并在他的《徐霞客游記》中這樣寫道:“寺創于崇禎初元,其先亦叢蔽之區,立禪師尋山見之,為焚兩指,募開叢林,規模宏敞,正殿亦南向,八角層甍,高十余丈,址盤數畝。其脈自東北圓穹之頂,層跌而下,狀若連珠,而殿緊倚之……”此外,楊升庵、擔當、李元陽等也曾多次登臨,并留下了許多墨寶。金光寺地處寶臺山腹地的四方臺上,寺外眾山擁賀、林海蒼莽,氣象非凡。寺門上的“金光寺”匾額是曾任云貴監察使的民國元老李根源先生題贈。寺中收藏有完整的藏經全套,解放后清點,尚存3616部,8641卷?,F僅存42部,520卷。寺內還完整地保存有明代轉軸浮雕鏤空雕花格子門28扇,每扇一丈多高,厚6寸,全部選用優質木材鏤空雕花,上面雕有各種珍禽異獸,奇花異卉,以及許多眾口相傳的佛經故事。這些門雕工精細,刀法圓熟,畫面構思奇巧,栩栩傳神,曾有“一兩刨花一兩銀”的稱譽,是極為難得的藝術珍品。
此外,寺內還有鎮寺玉佛,《佛經》極樂世界圖,明代雕版“無量壽佛圖”,“達摩講經圖”,清代壁畫及清代齋碗等。
深山出奇花
寶臺山氣候溫和,林密山深,山中奇花異卉四時花開不斷。立禪大師在其《語錄》中曾有“春暖樹吐蓮花,夏薰竹交玉筍,秋冬二季桂梅斑竹芳菲,野櫻山茶馥郁”的記載。在寶臺山眾多的花卉中,被世人稱之為“第三冰期活化石”的木蓮花,是我國境內目前發現的最為珍貴的冰期花卉之一,為世之罕見。
美麗圣潔的木蓮花生長在寶臺山主峰大頂(又名木蓮花山)的密林之中,分為杜氏木蓮和闕氏木蓮兩大種類,屬木蘭科落葉喬木。它的花色也各不相同,有粉色,也有朱紅。木蓮花樹大多高達30多米,枝干挺拔粗壯,形如木棉,每年農歷的二月中旬到三月底,是木蓮花競相開放的時期。特別是杜氏木蓮,其花瓣花色,均與蓮花極其相似,莽莽林海中,大片大片的木蓮花如霞似火地競相開放在老樹高枝上,剛直高雅中不失圣潔芳華,實在是奇絕!
我國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曾在《滇游日記》中記載道:“南山如屏,高穹如面墻。其上多木蓮,樹極高大,花開如蓮。有黃白藍紫諸色,瓣凡二十片,每二月則末葉而花,三月則花落而葉生矣?!?/p>
婀娜娉婷的蓮花大都生長在鄉野間的江河水澤之中,并以葉綠花紅而博得世人的喜愛。奇怪的是,寶臺山的木蓮卻開在深山密林之中,且沒有綠葉相襯。關于木蓮花,世人還賦予了她神奇的故事:木蓮和水蓮是一對親胞姐妹花仙子,木蓮是姐姐,水蓮是妹妹,木蓮性格含蓄內向,水蓮性格活潑開朗。有一次,天下佛眾受天帝旨意,要在姐妹中選定一位為佛家圣花,在眾人面前,木蓮怕羞,遲遲疑疑不愿脫去裹住芳容仙姿的絨毛大衣。水蓮則不同,在鳥語蛙歌聲中翩翩起舞,引來蜻蜓親睞,蝴蝶添彩,于激情中脫去了碧綠裙裳,露出自己的五彩天姿,落落大方的水蓮得到眾人的贊美,一舉成了佛家圣花。而當躲躲閃閃的木蓮慢慢脫去身上厚厚的裙衣時,質本高潔的天姿更讓世人驚嘆,但圣花早已屬于仙妹水蓮了。
從此,成為圣花的水蓮住進了仙境瑤池,遍開于平原湖泊,享受佛家的賜愛。木蓮卻躲進了寶臺山的原始森林,接受著天地日月的孕育與厚愛。木蓮雖然隱居深山密林之中,但并不孤單,身邊有萬木相伴,百花相映,始終保持著那份雅致高貴的情愫,她那不愿隨波逐流的稟性令人嘆服。因此,每年花開時,許多遠方的客人常不辭辛勞遠道而來,一睹她的芳容。
除了木蓮花外,寶臺山還有絨葉含笑、原始山茶、細葉杜鵑、映山紅等,一年四季,寶臺山都是芳香的世界,花卉的海洋。
幽林棲珍禽
寶臺山群峰連綿,林海浩瀚,青苔披復、老藤懸樹的原始森林中蘊藏著極其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一個天然的植物園和動物園。
林海中擁有各類植物一千多種,第四冰期遺留下來的蘭科、樟科等古老植物隨處可見。特別是堪稱國寶的桫欏樹、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水青樹、馬邊槭、云南樟、西南樺、云南楓楊、元江栲、藏川楊、厚樸等國家級重點保護珍稀樹種也時有所見。密林中還有樹齡達千年以上的古樟樹、古柏樹,有樹齡達400多年的古桂、銀杏,有樹高8.2米,周徑4.09米的我國第二大古茶樹等。
寶臺山植被密集,物種豐富,蒼茫的林海又是野生動物生息繁衍的樂園。
在浩瀚的原始森林中,有金絲猴、金錢豹、黑熊、水鹿、獼猴以及白鷴雞、孔雀等國家一、二類保護范圍的珍禽異獸30多種。
有趣的是,寶臺山金光寺附近的密林中,有一種美麗的燒香鳥,每當春暖花開時節,林海中不時傳來燒香鳥“洗洗手燒燒香”的鳴叫聲,聲音清脆悅耳,極富韻味。但奇怪的是,一到秋冬時節,卻又聽不到燒香鳥的叫聲。原來,關于燒香鳥在當地還有一個說法:傳說,燒香鳥是一只心地純潔的神靈小鳥,有一次老鷹追捕時被觀音救了放飛到佛山勝境,專門呼喚進山者朝佛進香,摒棄邪欲。據說,燒香鳥一呼喚,連林中兇猛的野獸也躲起來懺悔呢。
燒香鳥飛到寶臺山中后,每天盡職盡責地呼喚朝佛者“洗洗手,燒燒香”。仙鳥殷勤的呼喚使金光寺香火旺盛,經聲不斷??墒巧钋锶攵?進山朝佛者突然驟減,寺僧覺得奇怪,就到民間查訪緣由。原來,秋冬時正是打剝核桃季節,山民們因勞動而雙手發黑,又一時難以洗凈,虔誠的山民怕烏黑的雙手褻瀆佛門,便暫停入山進香。觀音菩薩得知情況后,便吩咐燒香鳥體諒民情,秋冬時停止呼喚,并告諭佛門弟子,勞動所致的黑手是最干凈的,只要“心誠則靈”,所以,每年一到收核桃季節,山中就難以聽到燒香鳥婉轉動聽的叫聲了。
高僧占金屏
距金光寺東南500米處,有個金屏室,史載為寶臺山開山之祖立禪大師的長眠之地。
傳說:建文帝經僧人指點來到金光寺下的小河邊時,一只老虎長吼一聲,猛然站立在路中間。建文帝看著擋道的老虎,連忙虔誠地跪倒在地,對老虎說:“我為皇上,權力無邊,卻沒佛法宏大,愿效佛祖,以身飼虎?!崩匣⒄A藥紫卵?坐立路中看著建文帝沒有讓路。建文帝掏出隨身帶的三件國寶順手一扔就飛向了金光寺,一件是皇宮夜明珠,一件是鑲鉆石神龍的寶硯臺,另一件是皇帝金印。建文帝對老虎說:“我為至尊時橫傲天下,必定有傷害無辜黎民之事,今朝一心向佛,萬念俱空,能否讓我通過此道。話音剛落,老虎的尾巴在地上掃了幾下坐立在路的一旁。建文帝正想繞道通過時,密林中又躥出一只老虎擋在路中間,建文帝嚇得冷汗直冒。突然,天空飄來一朵蓮云,蓮云中端坐著慈祥的觀音菩薩,她手持甘露瓶,輕輕一灑便淋出一條流淌著清粼粼水的小河。
此刻,嚇昏了頭的建文帝想到當天子時的荒無度,對兩只老虎說:“我身體不凈,等我洗凈后又入佛門,如仍不讓道,就把我給吃了吧”。說完后,建文帝脫去龍袍,跳入小河清洗身體,兩只老虎眨眨眼,抖抖身子,搖搖尾巴讓開了路,走進了密林深處。由于建文帝在小河中凈洗過,往來金光寺的人都要在河中洗一洗手,以此表示對皇帝出家修行的緬懷之情,小河也就叫做洗身河。蓮云降落之處,人們修建了一個蓮池,雕塑了站在蓮花座上手持甘露瓶的觀音像,感念慈悲為懷的觀音菩薩救了危難之中的建文帝,蓮池又叫“洗身池”。
建文皇帝被觀音菩薩解救后,更是傾心佛門,不辭辛勞,四處募化功德,建成金光寺。
金光寺建成后,中外信徒朝佛者與日俱增,面對往來不絕的客人,立禪師為保持空靈的心境,就到環境清幽的金屏室靜思悟道,欲得到真諦教誨于徒。立禪師靜坐的日子一久,便常被夕陽射來的五彩光環籠照,每當日落西天時,晚霞燦爛,寶臺山林海灑上了一層金光。立禪師置身此景,認為是極樂世界的佛光圣禮,便靈性大增,詮釋佛經要義精辟獨到,留下不少書稿。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在游記中也贊嘆:“立禪學識非淺,道行高深”。
常靜坐金屏室的立禪師,活到九十歲仍能行走自如,耳聰目明。后來,斬斷塵緣的立禪師決意自行圓寂西歸,端坐于一個泰緬玉蓮花盆中,不吃不喝一個月后安然坐化。
金屏室地處金雞閣下半山腰,后倚十六堆子山,前臨大頂諸峰,四圍古木參天,風景優美?!敖鹌潦摇比譃槊鞒呱畵斔鶗?室前臺柱上懸掛著立禪大師自己撰寫的對聯:“此山在猛虎穴中誰人敢伽斧鑿;老僧是神龍嫡嗣領眾呼遺人天。”擔當也深為金屏室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壯觀的自然景觀所驚嘆,曾題下:“青黃紫白之間此屏忽然金色,東西南北之上古剎獨占中峰”的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