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0:34:2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何必奔沖山下去,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 常見詩歌語言風格
要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了解詩歌語言的風格特點。能用來形容詩歌語言風格的詞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簡練生動,婉約纏綿,委婉含蓄等。
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詩歌語言風格:
1.清新淡雅: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大部分山水田園詩人(如王維、孟浩然)的詩相對比較清新,而陶潛的詩特點不乏清新,但主體風格是平淡。如杜甫的《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四句寫了四種景色,有動景,有靜景,有近景,有遠景,有實景,有虛景,色彩絢麗,語言清新生動。
清新淡雅――像一朵別具風采的小花 。
2.沖淡質樸: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敘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沖淡不等于簡陋和寒傖,它是用語上的返璞歸真,體現詩人的真功夫,如陶淵明的詩,李煜的詞。
3.明凈絢麗:其特點是常常借用富麗的詞藻、絢爛的色彩來表現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隱的《錦瑟》: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曉夢”與“春心”,多情易感也;“蝴蝶”與“杜鵑”,引起翩飛、悲啼的聯想;“月明”與“日暖”,引人入蒼涼寥闊、溫麗凄迷的情境。詩人化實為虛,連用四個典故,以四幅清麗、靜謐、迷離而又含帶凄切的景象,寓托自己的遭遇和心情意緒,使人既難以指實言明卻又有所感知,從而吟詠于口而思索于心。
明凈絢麗――像一株靜靜開放的牡丹 。
4.明快:其特點是直接、明朗、爽快、潑辣,往往是斬釘截鐵,一語破的。明白曉暢、明快簡潔都屬此類。如白居易的《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
這首七絕猶如一幅線條明快簡潔的淡墨山水圖。詩人采取象征手法,寫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遙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懷與閑適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會風浪,言淺旨遠,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明快簡潔――像一幅線條簡潔的淡墨山水。
5.委婉含蓄: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或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如李清照的《如 夢 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綠”、“紅”借代綠葉和紅花;“肥”和“瘦”形容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詞人惜花,為花悲喜,為花醒醉,為花憎風恨雨,含蓄地表達了青春韶光短暫、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委婉含蓄――像一位懷春的名門淑女。
6.清新自然:即不加雕飾的率真樸素的語言,多用口語,較少煉字,讀來平白如話,自然生動,韻味無窮。如李白的部分詩歌,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把酒問月》)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古朗月行》)都是膾炙人口的名句。
清新自然――像一池雨后出水的芙蓉。
總之,我們要熟記一些鑒賞語言特點的常用術語:簡潔明快、平易曉暢、華麗藻飾、絢麗多彩、質樸直率、自然清新、恬淡平實、委婉含蓄、纖柔細膩、雄奇奔放、壯闊遼遠、飄逸灑脫、含蓄雋永、沉郁頓挫、慷慨悲壯等等。其他:行云流水、細膩傳神、言近旨遠、淋漓盡致、言簡意賅、濃墨重彩、爐火純青、登峰造極、出神入化、膾炙人口、有節奏感、有音樂美、含不盡之意于言外、有藝術感染力等等。
二、解答語言風格題的解答要領
1.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2.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
答題步驟:(1)敘: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2)析: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3)評: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3.分析示例:談談下面這首詩的語言藝術。 春 怨唐?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答:此詩語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敘)。“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樸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析)。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