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1 09:30:4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班干部培訓心得,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ⅰ.班級概況
班級簡介:高三(2)現有生數41人,原來44人,3人未報到,2個考美術,一個考體育。班級以“天道酬勤 有恒乃成”為學習指導宗旨;以“臥薪嘗膽歷破繭之觸痛 破釜沉舟圓六月之金夢”為班級奮斗格言;堅持引導高三學生的成人思維及養成習慣,貫徹高三的成人德育與智育教育方針。班級目標是在來年的高考上能有所突破,為2011年校慶獻上一分賀禮。
班干部陣容:(見晉江市內坑中學高三(2)班班干部陣容安排公示表)。班干部要求做到如下:(1)以身作則,學習工作兩不誤;(2)切實完成本職工作,戒浮躁;(3)有高度集體榮譽感與責任心。
ⅱ.班級工作思想
班級的管理工作,堅持計劃性,規劃性,加強落實班級的日常德育教育工作,將主要工作放置于學習促進上。班級的工作及學生學習盡量做到:學期有目標、月月有主題、周周有計劃、天天有作為;在這些方面上,做到預測性遠點、落實性強點、時效性高點、促進性大點。以下從幾方面進行簡單計劃:
抓常規,促學習
常規是學習的前提與基本保證,沒有常規,什么都無從談起。只有樹立從常規著手,樹立班級正氣,才能在學習上統一思想同意行動的促學習,這是一條普遍認為的規律。
學生做到遵守中學生的日常規范制度、內坑中學的相關德育制度及高三年段情條例,揚班級之正氣。
充分調動班干部及學習委員的模范作用,通過對他們的培訓引導他們去為整個班級的常規進行引導(附:高三(2)班干部培訓會議記錄),加強對班干部的思想上的培訓提高,做到班級干部對班級事務,“統一思想齊抓共管”。
德育養成,學習為主
成立學習養成指導中心,引導優秀的學生,在學習方法上不斷的完善,促進中等學生的學法及成績的提高,組織分管學習副班長、學習委員、課代表、優秀學生、學生干部組成了學習養成指導中心。
共同營造班級學習氛圍,讓他們為班級解決一些學習上的問題。計劃如下:
1.努力開展好貫徹好年段制定的導師制(見:年段導師制度方案),加強與各科老師的交流,調動各個科任老師的力量,促進班級前25名學習提高,主要是從學習方法上的引導及心理輔導上去幫助這些學生;
2.配合年段開展的中等及偏科學生的輔導工作,加強對數學、物理、英語、化學等的輔導,提高中等生成績;(見:年段輔導班學習方案),并做好學習效果的評價;
3.提高班主任的工作促進作用。以班主任為主的班級導師制,自己確定幾名未被確定導師的學生,班主任親自作為導師,加強學習引導,促進學習的提高;
創設環境 增強動力
進入高三,班級的布置相當重要,一個環境的氛圍營造及布置都會潛移默化的去影響或者鼓勵學生不斷進步的,對學習的促進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班級布置和要求上,除了要求學生做好常規衛生工作外,加強環境對學生影響,注重班級布置的效果的提高和影響力的改變。對班級環境的布置,班主任做到為班級樹目標、樹宗旨、樹格言等在言語上的促進。(見:高三(2)班級布置圖片)
干部培養 班級希望
班干部是領導一個班級的主干力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班干部的素質要進行更多的培養。
1.一支精干的班干部隊伍,盡快地讓他們擔任起班級的工作,使班級的工作盡快走上正軌,保證教學的正常秩序。「 1
2.班級干部例會時間及主持,適時開班干部召會議,討論一下這一階段工作的呈要心得。并做好記錄,計劃下一階段工作,針對班級中出現的某些情況有計劃的工作。
計劃前瞻 落實第一
制定班級的學期總目標,總主題,有計劃的開展班級一系列工作。為此,將在以后做每個月的和每周的周計劃,乃至每天的計劃,計劃是相對穩定的,隨著學校的活動及班級的班情進行調整。(見:每周的計劃安排和主題設置表)(計劃詳見高三(2)班班級工作計劃表)
計劃制定了,加強計劃的實施和落實成為班級的重要工作,做到不紙上談兵,而是有針對性,有規律的去完成相關的規劃,為班級的工作實效逐步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關鍵詞:高校;醫學生;主題班會;思想道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5-0183-02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是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開班會是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之一,班主任老師通過制定班會主題,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運用各種教育方法,為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從而使學生能夠自我評價,自我反省,自我約束行為,達到培育優秀學生、培養優良醫德護風的目的。主題班會是班級教育活動的形式之一,是班主任根據教育、教學要求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主題、圍繞主題開展的一種班會活動。通過主題班會來澄清是非、提高認識、開展教育,對促進學生的成長和樹立人生觀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學生的必修課。
一、主題班會的特點
主題班會具有主題鮮明,針對性強;知行結合,實踐性強;形式豐富,趣味性強;提高素質,內涵性強;有的放矢,目的性強的特點。它的開展有助于學生提高思想認識水平,促進班級凝聚力,起到促進班級學生團結的作用。同時,主題班會的開展是形成師生間不斷建立信任親密關系的一種橋梁。
二、班會主題的確定
主題是班會的靈魂,它能促進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推動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在學生中實現更廣泛的思想交流,而且有利于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思辨能力、創新能力的發展。班會主題的一般可以依據以下幾種方法來確定。
1.根據來不同時間段的特定事件確定班會主題。每個時期,每個時間段,學生的生活學習中都會發生一些不同的事件,這些事情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學生的情緒,所以班主任可以在獎學金、助學金發放前期、期末考試前后、實習前、就業前等時間段,針對這些事件,來確定班會主題。如在考試前宜選擇關于學法探討的主題來討論,考試后則宜選擇關于常規紀律教育和挫折教育方面的主題來開展,從而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2.根據學生最近的思想、學習、生活或者學校的具體要求來確定班會主題。和學生談心、每個星期進宿舍關心學生生活是班主任必不可少的工作,在和學生交流中,班主任可以根據了解的情況來確定班會主題。如:根據學生的情感問題可以召開“在大學‘情’為何物?”的主題班會來解決學生的情感問題。或者針對“校慶”周年紀念,激發學生熱愛學校的思想感情,開展以“今天我以學校為榮,明天學校以我為榮”為主題的班會。
3.根據特定紀念日、節日來確定班會主題。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如國慶節、“5.12”護士節、“12.1”世界艾滋病日等,都可以開展相應主題的班會,來為學生開展愛國和醫德護風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4.根據突發事件,時事熱點確定主題班會。大學生是年輕愛國的群體,也是容易魯莽沖動的年齡,在發生一些社會突發事件時,他們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這時候班主任就要針對這些事件做好思想教育,以免學生做出沖動行為。如:發生國際爭端時,很多地方都發生了不理智愛國的行為,為了防止學生盲從,可以召開“怎樣正確愛國”的主題班會,指導學生正確理智的愛國。
5.為了班級更好的發展所開展得主題班會。為了班級更好的發展,要召開有關班級事務的主題班會,通過學生共同出謀劃策,來共同制定出對班級有利的措施。比如班干部的選舉、培養;共同制定班級獎懲措施、班級德育評分標準等,這些主題班會的召開都可以很好的幫助班級更快更好的發展。
6.由學生自行選題。首先由班主任擬定一個大致范圍,然后通過個別征詢,或動員每位同學出主題;或由班干部在廣泛聽取同學意見的基礎上選定,所選主題都要代表學生的想法,感興趣的,普遍存在的,關心的問題,這樣才能使大多數同學從活動受到啟發和教育。
三、整體設計
主題班會的設計和活動過程,必須根據實際情況有意識、有目的、有層次、有深度、有廣度的構思,使其工作有一定的計劃性和針對性,可以實際解決一些現在存的問題。在設計主題班會時,應該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班會召開的時間、地點、人物。在召開主題班會前,要確定班會召開的時間和人物,同時,要根據班會主題確定適宜召開的班會的地點,以便于及時通知相關學生參加。如班干部培訓會議,就只需要召集全部班干部即可,不用全員參加。班會召開的地點也不要只拘泥與教室,可以在校園、公園、社區等地方舉行。
2.班會在召開的形式。班會召開的形式多種多樣,形式的選擇要能引起學生愛好、激發學生共鳴為原則。形式可以多樣化。如:座談、講座、電影教育、集體討論、心理輔導、角色扮演、文藝活動、才藝表演方式等都可使用。在召開的過程中要避免空洞式說教,要用翔實的資料觸動學生的神經,要以誠來打動學生,使學生自覺的約束自己行為,主動調整自己行為,以達到德育目的。如有需要可制作主題班會PPT課件,給學生以視覺上的沖擊,增強主題班會的臨場效果。
3.選擇合適的主持人。主題班會的主角應是學生,老師僅是配角。讓學生自主確立主題,參與主題半會的設計、籌備和組織,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要把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在工作中充分發揚民主、自主、平等精神,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到班會的各個環節,力求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所以班會的主持人,不一定要班主任全部包攬,可以根據班會主題選擇合適的主持人,既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得到鍛煉,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融入到班會中。
4.評價預期效果。主題班會要真正收到效果,還必須通過自我監督、自我評價、反饋鞏固。每堂主題班會課后,班主任都要組織學生做好心得總結,引導學生分析優缺點、成功點和失敗點。以便今后自我約束,避免類似不足,對于班會當中學生流露出的思想偏差,班主任應該提出自己的看法,及時糾正,對于學生的優點,要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鼓勵學生繼續保持。
總之,主題班會是學校德育的重要途徑之一,是班主任必備的專業技能,是班主任組織、管理、教育學生的有效形式,是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徑。一堂精彩、成功的主題班會,會直抵學生心靈深處,能引起班集體成員的觸動或共鳴,為他們的成長注入營養。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直接組織者、領導者、教育者,在班級德育教育過程中承擔著首要的任務,這就要求班主任要抓住每一個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契機,讓學生在不可避免地接受各種沖擊和考驗時,能夠采取正確的方法去處理問題,能夠公正客觀的去分析問題;在面臨抉擇時,能夠學會正確的取舍,能夠辨別真善美和丑惡,從而真正的達到德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紅燕.“主題班會”之我見[J].教育,2010,(11).
[2]張明.羅杰斯“人本主義”理論在大學生主題班會中的應用研究[J].科教文匯,2009,(12).
[3]曾筱紅.談談如何進行主題班會的策劃與組織[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1).
[4]張文海,盧家楣.高校互動式心理主題班會理論探討[J].教育與職業,2009,(33).
[5]謝長旺,安揚.高校主題班會建設探討[J].教育與職業(理論版),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