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云計算技術核心特點

云計算技術核心特點

時間:2023-07-13 17:23:4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云計算技術核心特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云計算技術核心特點

第1篇

【關鍵詞】機場 信息化建設 云計算技術 應用措施

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云計算技術的產生與發展,對我國IT技術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對資源利用問題的合理優化,是云計算技術在實際應用中所表現出來的一大作用。在將這一技術應用在信息系統以后,故障自動檢測機制的構建,可以讓集成化信息系統在實際應用中的穩定性得到有效提升。對于我國民航事業而言,信息化裝備的更新換代問題是云計算技術在應用過程中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1 云計算技術的自身特點

對數據中心的資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提升,是云計算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主要特點。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這一模式已經成為了一種新型的計算存儲模式,動態資源性和高度的可用性也是云計算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主要特點。通過對這一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可用性特點進行探究,我們可以發現,在基于云計算技術的信息化系統模式下,應用程序對某一操作系統的依賴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除此以外,云計算應用,對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便利化的維護機制對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的提升也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從用戶層面來看,云計算是降低能源資源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

2 機場信息化建設現狀

大量的資金支持是機場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所不可缺少的關鍵要素,在機場項目建成投產以后,信息化設備的維護費用和保養費用也可以被看作是一大重要的支出項目。在機場運行時間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信息化設備的老化,往往會讓設備的使用費用表現出一種逐年增加的趨勢,資金問題的出現,就為云計算技術在機場領域的應用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條件。

從機場的信息化建設情況來看,與機場管理工作有關的運行系統和航班離港系統等系y往往對軟硬件設施有著不同的要求。對于民航機場而言,生產運營系統和航班顯示信息系統是兩大較為重要的信息系統,在信息化管理機制的應用過程中,與這兩大信息系統有關的系統冗余問題和系統的備份問題也需要引起相關管理部門的關注。

3 云計算技術在民航機場的應用措施

通過對云計算產品的自身特點進行探究以后,我們可以發現,在信息化的機場數據中心的建設過程中,云計算技術與Oracle RAC技術之間的綜合應用,是讓云計算技術對機場所面臨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滿足的一種有效措施。

3.1 云計算虛擬技術在機場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

在云計算技術的應用過程中,通過以服務形式為核心的應用體系的構建為對池化資源進行發揮,對系統的技術設施架構的完善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從云計算技術所涉及到的核心要素來看,我們可以把虛擬機技術看作是其核心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的虛擬機技術主要指的是在這一技術的應用過程中,設計人員在某一臺物理主機中構建多種與實物具有一致性的操作系統,繼而讓用戶借助不同虛擬機系統來對不同的操作系統進行有效管理的應用形式。在對虛擬技術進行應用的過程中,用戶也需要對與之有關的虛擬機監視器進行安裝應用。從虛擬機監視器的作用機理來看,在對實際物理資源進行訪問的基礎上,對主機中同時工作的多種不同虛擬機進行監管,是其自身的工作機制的一種表現形式。由于虛擬機監視器可以位主機中的所有虛擬機提供安全獨立的運營環境。對計算機系統程序的可伸縮性的發揮,就成為了云技術環境下降低信息化系統空間管理成本的一種有效方式。

為了讓云計算技術在民用機場領域發揮自身的優勢,虛擬機遷移功能的發揮也可以被看作是為這一技術在機場領域的應用所提供的保障。在這種遷移功能得到應用以后,在信息化設備的維護過程中,機場方面可以在對自身的服務情況進行充分保障的情況下,將正在運行的虛擬機轉移到其他的虛擬機之中,這就為用戶使用系統的不間斷服務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通過對虛擬機遷移功能的作用形式進行探究,我們可以發現,這一機制對系統的可維護性的提升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操作系統出現故障的情況下,基于云計算技術的虛擬機管理系統可以在幾分鐘以內對虛擬機和主機所涉及到的應用程序進行重新啟動。在對產生故障的虛擬機進行識別以后,系統可以在第一時間保障其他虛擬機的正常運轉,這就對系統故障問題給用戶的影響進行了有效地降低。

3.2 集群技術在機場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

集群系統也是云計算技術應用過程中所經常應用的一種系統,它是由一個服務器或多個服務器相互協作的作用下所構建的一種信息化系統,可調整性是這一系統的自身特性的一種表現。在傳統的信息化設備架構下,服務器與操作系統之間存在的是一一對應的關系,也就是說,任意一臺應用服務器在傳統模式的架構下都只能對應某一個操作系統,受到二者之間的對應性的影響,在設計應用程序的過程中,工作人員也只能讓某一個工作系統與某一種應用程序相照應。但是在將云計算技術應用在機場信息化系統的設計工作以后,我們可以在同一臺服務器主機之中對不同的虛擬機進行應用,這樣,在信息化系統的實際應用過程中,同一臺的服務器可以保障多個不同操作系統正常運行需求。在多種不同符合程序在同一臺主機中同時運行的情況下,機場方面只需要應用少量的服務器主機,就可以對機場的信息化運用問題進行解決,這就可以讓機場的信息化建設成本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

4 結論

集群技術和云計算虛擬技術在機場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應用,是將云計算技術應用于機場信息化建設的一種有效方式,在云計算模式可以讓系統的運營速度不斷提升的情況下,私有云集群的構建,可以讓民航機場的信息規劃架構得到進一步的完善。

參考文獻

[1]蘇其麟.機場信息化管理中云計算技術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16):139-140.

[2]孫麗娜.云計算在機場信息系統中的典型設計及應用[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4(08):67.

[3]潘國華.云計算技術在機場信息系統中的應用[J].電子制作,2014(21):125.

第2篇

在計算機的使用過程中應用云計算技術可有效打破這種局限。目前,我國高校實驗室資源還普遍存在較多問題。常見問題主要為資源匱乏、分布不均、資源利用率低等。合理地將云計算技術應用于高校實驗室資源管理中,可促進實驗室資源得到優化配置,進而促進資源的價值得到充分發揮[1]。

2云計算技術的基本內涵(Cloudcomputingbasicconnotationtechnology)

2.1云計算技術的含義

云計算技術的意義表現為以具有公開性的相關服務和標準作為主要基礎,以互聯網作為中心部位,為計算機使用用戶提供具有更高安全性和更好快捷性的數據存儲相關服務,使得計算機使用用戶可通過互聯網更加高效地進行相關數據的儲存、分析和處理[2]。云計算技術憑借其科學性、易用性、可移植性優勢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于各個領域中,其已成為未來網絡虛擬化存儲的一個必然發展趨勢。

2.2云計算體系的構架

云計算可根據用戶的實際需要,提供具有云計算體系的彈性的相關資源。云計算的表現形式實質上表現為一系列服務的集合。結合目前關于云計算的實際應用和研究結果,可將云計算體系的構架分為核心服務層、服務管理層、用戶訪問接口三大部分。核心服務層是將相關軟件的硬件基礎設施、運行環境、應用程序抽象成為一種服務。抽象出來的這一系列服務均具有較高的可用性和較強的可靠性,且服務規模具有可伸縮性。因此,這些服務能夠更好地滿足用戶在使用互聯網過程中的各種需求。服務管理層為核心服務層提供服務質量、安全管理等保障,保證核心服務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用戶訪問接口通常包含命令行、Web門戶等諸多形式,其實現了端到云的訪問。2.3云計算平臺的介紹云計算平臺也可稱為云平臺,其可劃分為三大類,分別為存儲型云平臺、計算型云平臺、綜合云計算平臺。存儲型云平臺的主要作用為存儲數據,綜合云計算平臺則兼顧數據存儲和數據處理。云計算平臺在架構主要分為硬件層、虛擬層、軟件平臺層、能力層、應用平臺、軟件服務層,每個層次間均表現為松耦合關系。云計算平臺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如下幾點:首先,各用戶在應用該種技術的過程中不用理會云平臺底層的實現情況。各用戶在應用云計算平臺,或者應用云平臺來云平臺用戶、服務提供商等第三方應用開發者時,均無需詳細了解云內部的相關細節,其僅僅需要充分利用平臺中所提供的相關接口便可直接通過該平臺來進行相關工作。其次,云平臺具有突出的靈活性,其在應用過程中的規模可根據用戶的實際需要來進行相應的調節。在調節的過程中,通過虛擬化技術,該平臺的提供商便可按照各用戶的實際需要向其提供相應的服務。由此可見,應用云計算平臺時,云的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同時還可更好地滿足各個用戶的不同需求。最后,云平臺是在大規模網格或數據中心基礎之上形成的,其可為各用戶提供具有更高性能的計算服務。同時,對于云平臺使用者來講,云的資源更加豐富。

3云計算技術的應用與發展歷程(Cloudcomputingtechnologyapplicationanddevelopmentprocess)

云計算技術的具體發展和應用歷程表現如下:第一,2007年10月,IBM與Google、聯合美國馬里蘭大學、加州大學等諸多高校開始研發云計算技術,并將該種技術應用于高校實驗室。第二,第二年10月份,IBM與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合作,充分應用云計算技術為整個州使用網絡的用戶提供云計算技術服務,且提供的相關服務均是免費的,云計算技術逐漸被廣泛應用于互聯網中。也是在這一年,EMC與清華、復旦幾所重點大學相互合作,加強對云計算技術群的相關系統軟件進行研究和開發,并將相關的系統軟件逐步應用于對互聯網上存在的龐大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同時積極地將這些系統軟件向更多的領域進行推廣,使這些系統軟件在全社會逐漸得到應用。以此同時,該階段通過研究和開發,還積極的在高校實驗室資源管理中應用云計算技術,促進中國高校的實驗室資源得到有效優化。第三,2009年4月份,“雅虎”與加州大學、馬薩諸塞大學等高校合作,研發云計算技術群的系統軟件,將該種技術應用于規模巨大的信息數據處理,同時也將該技術應用于高校驗室資源優化中。2010年,“云安全”在諸多所高校中得到應用,為校園網絡的安全提供有效保障。同時,在高校實驗室資源優化中也較為廣泛地應用到了該種技術。

4云計算技術對高校實驗室資源的優化價值(Cloudcomputingtechnologytooptimizethevalueofuniversitylaboratoryresources)

4.1有助于構建資源共享空間

通過云計算技術可構建起一個資源共享空間,并將該空間延伸各個家庭,乃至延伸至社會。因此,各高校在不用對本校實驗室硬件設備進行更新的基礎上便可分享到由一個龐大的系統相互連接而形成的一個基礎設施,促進高校實驗室運行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同時,通過這個基礎設施,各個高校均可實現對其他高校的資源進行實時共享。高校中的學生、教師在家中、社會中均可共享相關資源,提高了資源的利用價值。

4.2有助于減少軟件使用成本

應用云計算技術所提供的相關服務,僅需要將存在于高校實驗室中的硬件設備接入到互聯網中,然后開啟客戶端。這樣便可將硬件維護工作、各軟件帶來的大量負荷直接交由云計算技術服務的供應商去實施[3]。將云計算技術服務接入到高校實驗室中后,學校就不用再花錢購買商業軟件授權,進而降低軟件使用成本。通過運行瀏覽器,各個用戶便可享受到由云計算技術所提供的相關服務,而不再需要再花錢去進行軟件升級。

4.3有助于保證資源數據安全

當高校的教師或者學生將實驗室資源數據保持到其自己平時所使用的電腦上時,一旦計算機出現故障或者丟失會直接導致相關數據遭受破壞或者丟失。而在實驗室資源管理過程中應用云計算技術時,可充分利用云計算技術提供的豐富服務,將管理過程中所涉及的相關數據均直接存儲到云端。將數據存儲于云端可促進數據存儲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大大提升,有效避免數據資料的損壞和丟失。此外,使用云計算技術服務之后,高校無需再重新花錢購買更多的數據庫服務器來對龐大的數據進行儲存和管理。在管理過程中應用虛擬化管理模式之后,管理過程中的諸多事物均可交由云計算技術服務供應商來實施,促進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4.4有助于促進行業教育發展

近年來,我國網絡用戶數量不斷增加,據互聯網信息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8月,我國網絡用戶已達5.3億之多,且還表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隨著云計算技術的不斷優化,每個用戶均可在校內建立個人學習網絡環境,在學習過程中依然可以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得到更加充分的體現,學生的自學意識及自學能力可得到有效提升,促進國民綜合素質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5我院實驗室云計算技術的具體應用效果(Ourhospitallaboratorycloudcomputingtechnologyapplicationeffect)

目前,我校已加強對校內實驗室進行合理規劃,標準化定義了校內所有相同設備儀器,將存在差異性的設備進行單獨規劃。將所有設備均置于云計算技術平臺中,然后將各個學科專業作為主要依據,將與之相適應的數據信息和資源放入具體的區域中。用戶可根據實際需要對所需資源進行檢索。為了保證數據在格式上具有統一性,我校對相關資源數據實施標準化處理,使其具有統一性。同時,對形式上具有差異性的所有數據實施相應的轉化以及認證,使全部數據均具有統一性和可用性。在使用過程中,按照各個操作者進行各個使用權限以及使用類別設置。在云計算技術的實際應用過程中,將所有的資源數據均集中到數據中心,或者集中到計算云中。在應用云計算技術過程中為了保證高校實驗室資源數據的安全,需健全并完善保密體系和認證體系。

6云計算技術資源優化的未來發展趨勢(Cloudcomputingtechnicalresourcestooptimizefuturedevelopmenttrend)

首先,云計算技術應用的不斷推廣急需相應的科研人才。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校在發展過程中應積極對教學大綱進行科學調整,更加學校實際發展狀況和人才市場需求適當增設一些與計算技術相關的課程,及其對專業技術人才進行培養。其次,在應用云計算技術的過程中,龐大的數據資源會被全部集中于數據中心或者計算云中。所以,在加強技術建設的同時也需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只有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才能為計算技術應用過程中的安全問題提供可靠法律依據,保證數據資料的安全性。同時,完善的法律法規可促進服務供應商的運作不斷向規范化發展。再次,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已經應用到網絡服務系統,但是各校在應用過程中還存在較大差異性。所以須積極制定一個統一的接口標準,使云計算技術接入能夠具有統一性,進而促進云計算技術才能更好地應用于高校實驗室資源優化中。

7結論(Conclusion)

第3篇

關鍵詞 云計算;云測試;軟件測試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09-0058-01

近年來,云計算(Cloud Computing)異軍突起,已經發展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的基礎產業。尤其在軟件應用領域,無論是軟件工具開發,還是開發環境和工作模式,可以說云計算深刻影響了傳統軟件產品的供應和消費模式,這些也勢必將改變軟件測試的技術,方法和工具。在云計算環境下,軟件的測試活動被拓展到云環境條件下進行,充分調用了云環境條件下提供的各種計算和資源平臺。

1 云計算體系的結構組成

云計算是計算機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基于軟件和硬件互動而產生的創新模式:一方面需要它借助互連網絡獲得服務支持,因而具有鮮明的互連網特征;另一方面云計算搭建基于眾多主機或服務器構成的資源集群,其需要對這些集群進行協同化的統一管理。

從其系統構成來看,云計算主要包括物理基礎設施、云計算服務以及云計算運營等三個組成部分。物理基礎設施是承載云計算的物質基礎,包括服務器,存儲,網絡及其相關的管理技術;云計算服務是云計算的核心和中樞神經,包括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以及軟件即服務(SaaS)三個層次;而云計算運營則是提供云計算服務運營的各項關鍵技術的總括,包含認證,監控,計費等各個環節。

2 云計算技術在軟件測試中的應用

伴隨著云計算技術的蓬勃發展,尤其是基于互聯網分布式和協同計算技術的不斷成熟,軟件測試也發生了深刻變革,一種基于云計算環境下的軟件測試技術,即云測試也應運而生。云測試的誕生離不開云計算技術的發展與創新,離不開云計算技術在軟件測試領域滲透和應用。在云測試中應用的主要云計算核心技術包括如下幾點。

1)分布式存儲技術。云計算的海量數據運用分布式存儲技術存儲在多個設備上,借助互聯網絡可以方便地實現系統的拓展,顯著提供云計算系統的利用效率和可靠性能,為云測試提供強大的物理基礎設施。

2)數據管理技術。 在云計算中,涉及到大量的復雜的海量數據,這些天文量級的海量數據對傳統數據管理提出了挑戰。如何有效管理這些海量數據并應用于分布式存儲設備,是云計算發展的核心技術。

3)平臺管理技術。 云計算的數據存儲在多個設備上且這些設備分布各處,因而如果保證這些設備能夠統一步伐,實現云計算或者云測試結果的有效輸出就顯得尤為關鍵。對于云計算而言,高效的平臺管理技術是其核心保證,也是目前云計算領域的重點研究課題。

3 基于云計算環境下的軟件測試特征及優點

依托于云計算的軟件測試與傳統的基于本地環境的軟件測試有諸多不同。筆者認為可以從性價比這個角度切入,將基于云計算環境下的云測試簡要歸結為技術、服務質量以及價格三個方面的特征進行闡述。

1)測試技術平臺化。基于云計算環境的軟件測試可以由云測試平臺提供測試的基礎設施和各方面的資源支持,無需本地化的軟硬件投資,并通過眾包模式獲取專業測試領域專家型人才。從本質說,由于云計算實現了平臺化,將眾多的測試技術要求從本地移植到云計算平臺,讓測試更容易實現,因而降低了測試的門檻以及資源需求。

2)統一可控的質量保證。相比傳統軟件測試模式的分散式管理容易導致參差不齊的軟件質量,基于云計算環境的軟件測試借助強大的云平臺,實現了統一管理,可有效實現軟件測試的標準化和規范化,保障軟件質量的完整性與統一性。

3)有效降低測試成本。傳統的軟件測試模式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資以及人力投資,尤其是對一些特殊性的項目,可能造成脈沖性浪費。云計算測試通過云平臺的協同效應,可有效降低測試的基礎設施以及人力資源投資,降低測試的復雜度,有效降低測試成本。

4 基于云計算環境的軟件測試應用現狀及平臺研究進展

云測試平臺綜合了復雜的軟硬件和服務,是云測試領域的核心技術,因而也備受學界和工業界的高度重視。日本筑波大學,瑞士洛桑理工大學,英國約克大學等諸多知名學府的專家和學者或搭建自己的云測試平臺模型,或是對云測試核心技術進行闡述研究。筑波大學開發了一款基于云計算的可靠并行分布式測試平臺,支持虛擬故障插入技術。而洛桑理工大學則通過研究云測試和預期軟件質量直接的關系,提出測試即服務,試圖降低軟件測試成本。

與此同時,在工業界多家知名計算機服務商業提供了商業化的云測試平臺服務,有力地推動云測試從理論研究到商業化轉變進程。從平臺類型上,這些眾多商業化的云測試平臺主要分為私有云、公共云以及混合云三種平臺類型;在業務模式上,各家既有提供測試外包服務,也有專注于客戶自行測試。IBM推出了一款名叫Smart Business Test Cloud的私有云,提供自行測試和測試外包兩種模式的服務,幫助企業建立虛擬,安全,動態可拓展的測試環境,因而其測試環境位于公司防火墻之后,所以其是公司私有云的一部分。專業云測試公司CloudTesting推出的cloud testing平臺,提供多種瀏覽器平臺。用戶只需要編寫測試腳本并上傳到其網站,就可以借助cloud testing平臺運行測試腳本,在商業模式上,cloud testing 平臺也進行了探索,提出按需付款的商業模式。另一件專業化公司UTest推出的Utest測試平臺,通過云計算,眾包等方式幫助開發者進行軟件測試,查找錯誤和解決問題,提供測試外包服務,Utest還針對不同的軟件測試特點和需求將測試分為五種方式:功能測試,負載測試,安全測試,本地化測試以及可用測試。

參考文獻

[1]李喬,鄭嘯.云計算研究現狀綜述[J].計算機科學,2011,38(4).

[2]李喬,柯棟梁,王小林.云測試研究綜述[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2,29(12).

第4篇

【關鍵詞】云計算;醫院;信息化建設;云存儲

1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之間的競爭越來越集中于技術和人才。在這樣的背景下,科學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發展。計算機技術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同時,由于醫院的發展使得醫院的規模在不斷擴大,醫院日常運作中遇到的問題也變得更加復雜,醫療體系的改革和升級是一個必然趨勢。此外,國家鼓勵醫院積極改進自身管理體系,加強先進技術在醫院管理中的應用,以達到降低運營成本,提供優質服務,實現資源配置的高效率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云計算技術被應用于醫院的信息化建設之中,最突出的表現是醫院信息系統與云計算的結合。但是,云計算技術在醫院中的應用并不是十分成熟,如何在醫院信息管理系統中合理應用云存儲等技術,實現智能的醫院管理,成為目前專家學者們關注的熱點之一。云計算技術在不斷的發展成熟之中,云計算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也在不斷創新。本文以醫院信息化建設為主要研究對象,研究了云計算技術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發展情況,可以為現階段的云計算應用實踐提供指導,為解決實際操作中的問題提供思路,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此外,以往研究大多針對系統和平臺設計,本文以研究云計算技術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最新應用發展情況為主要目標,可以補充現有的醫院信息化建設理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2云計算技術與醫院信息化結合的應用研究述評

20世紀80年代,JohnMocarthy提出云計算的思想。他認為,計算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變成一種能夠公用的基礎設施。這樣的表述也意味著計算會成為一種能夠流通的商品[1]。2006年,亞馬遜最早提出了彈性計算云的服務。到了2006年8月份,谷歌正式提出了云計算的概念。云計算迅速發展起來,成為學界和產業界的研究熱點。微軟、IBM、亞馬遜、云計英特爾等國際知名大型公司紛紛推出云計算產品、技術和服務。國外對于云計算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研究可以分為三個主要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行政管理功能的開發,第二階段是醫療信息處理領域的技術開發,第三個階段是各種云計算技術的整合、系統的智能化(CruzA.M.,DenisE.R.,2000)[2]。我國的云計算研究起步較晚,經歷了獨立單機的應用研究階段,以及模塊式階段,如今已經進入到了系統發展的階段(劉英,2009)[3]。

2.1云計算技術推進醫院信息化的可行性研究綜述

通過云計算技術來幫助實現醫院信息化是有一定的可行性基礎的,學者在這方面的研究通常包括兩個方面,分別是外部架構層面以及相對應的內部層次結構(許敏,2014;馬錫坤、韓雄,2014;姚琴,2015)[4]。在醫院的信息化建設中應用云計算技術是十分必要的,因為醫院與公眾的日常生活是緊密相關的。醫院不僅要對患者進行治療,還要對醫院職工進行管理和協調。這樣的背景下,將云計算技術應用到醫院管理之中,可以降低醫院的運營和維護成本,還能夠通過虛擬化的手段來實現服務于溝通(張力,2015;高天,2013)[5]。從外部架構上來說,提供云計算技術的廠商實質上是為醫院提供了一套系統的虛擬化服務設施,而醫院根據自身需求的特點在這個云平臺上實現資源和信息的整合以及整體的動態管理。而內部構架層面,云計算技術的應用就是將服務模式進行一個重新構造,進而保證該平臺上億元信息的安全與可靠。總之,研究表明,云計算的發展為醫院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虛擬化技術的應用能夠高效整合醫院的信息資源和基礎架構,能夠通過云數據處理中心和各種具體應用來加快醫院的信息化建設進程,最終推動醫療服務的發展。

2.2服務器和存儲設備中心的應用研究綜述

依托于云計算技術的服務器和存儲設備中心的研究也是學者們關注的研究方向之一。在該領域,學者們的思路和想法集中在對原有設備和服務器進行必要的虛擬化,進而搭建起一個一體化的云計算平臺[6]。在構建云計算服務器和存儲設備平臺的過程中,需要遵循兩個基本途徑。第一個是將原有的高配置服務器,通過分割虛擬化來切成小型的服務器,這些小型的服務器具備各自特定獨立的功能。另一個途徑是指把醫院之前擁有的低配的獨立服務器整合起來,通過虛擬聯合成一個統一的大型服務器群,這樣可以幫助實現比以前更為強大的功能。在這方面的研究中,學者們關注的核心技術就是各種利用虛擬化的應用技術,如果從服務器的技術層面上去理解這個核心,其意義在于IAAS基礎設施的應用。顯然,在這個過程中,虛擬化的具體操作對象就是CPU以及IO、內存[7]。在實際操作中,多個服務器之間的資源在云端進行整合,然后由統一的軟件對數據進行統一管理。后端通過虛擬存儲設備保證云端數據的調取和分配。一般采用SNA結構來構建數據的存儲端,以此來保證該架構的功能穩定。

2.3桌面云終端技術的相關研究綜述

因為醫院在信息維護方面的工作需要以及管理人員對數據獲取便利度的要求,桌面云終端技術得到了長足發展。該技術是目前云計算技術中發展最為成熟的技術,充滿發展活力。桌面云終端技術很容易被醫院接受和吸收[8]。該技術主要是通過后臺硬件的“云”化搭建醫院基礎設施平臺。在PC移動端可以進行各項登錄和使用操作。這個技術的關鍵在于要對后臺的云存儲進行可靠的加密處理,保證信息安全。該技術使用最廣泛的模式是VDI虛擬桌面模式,該技術采用的手段是對多臺服務器進行并行處理,或者做冗余配置。桌面云終端技術的創新和發展為云計算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帶來了許多優勢,不僅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安全性,還可以提高資源信息的利用效率,減少發生故障的可能性。并且,桌面云終端所要求的技術門檻實際上是比較低的,這十分有利于醫院工作的信息化改革。

2.4區域醫療云服務平臺建設研究綜述

目前,云計算在醫院中的應用已經不僅僅局限于上述幾點。在服務器和存儲設備等方面的進步支撐下,云平臺的虛擬化搭建以及桌面終端都取得了實質性突破。在這樣的背景下,基于云計算的區域醫療平臺逐步形成。許多專家學者研究了如何利用云計算建設區域醫療云服務平臺,并且探索了這個服務平臺的實施方案(姚青嶺,2011;石曉靜,2013;孫中海,2014)[9]。以區域為核心,依靠云計算技術搭建云服務平臺數據中心,可以豐富醫院獲取資源和信息的渠道,有利于患者進行跨省治療。并且,在這樣的云服務平臺支撐之下,患者及其家屬可以共享查詢相關健康信息,并且可以提高醫院醫療服務的水平和質量。云計算應用在區域范圍內,最大的效果就是提高了區域整體聯動性。在云計算的運作機制下構建IAAS數據中心,把各種相關信息、資源統一收集存儲在一個大的資源池中,然后在這個數據中心之上建成SAAS云軟件,最后構建PAAS云計算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實現區域間的資源聯動(侯佳音,2016)[10]。對于醫院而言,利用云計算技術加強信息化建設,構建區域云計算平臺,其實就是在醫院之間建設共享平臺。這樣有利于患者資料和就診歷史的獲取,能夠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有利于醫院服務水平的提升。

2.5技術手段與研究成果評價

通過對現有研究成果的歸納發現,學者在進行相關研究時,普遍采用文獻研究法、理論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具體的技術手段,但是這些手段和方式基本上都屬于定性的研究方法。此外,還有小部分學者研究了具體云計算平臺的搭建,在此研究中使用了定量的方法。但是從學界研究的整體上來看,使用定性方法多于定量研究方法,這是目前成果的一個不足之處。因為只有從技術的角度以及定量的角度來分析問題,才能夠為醫院工作中云計算技術的應用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目前,云計算技術在醫院的應用存在其他一些問題,比如沒有統一的規劃,沒有公認的標準、缺乏整體管理等,這些都是學者正在研究和希望解決的方面。云計算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發展顯現出擴大集群規模的趨勢,并且將來會趨向于更加完善的虛擬化服務器集群的構建。云計算技術發展的下一個目標是要逐步提高依托云計算技術的醫院信息平臺的整體系統性能,提升平臺數據的安全性。同時,解決云計算的標準問題也是將來研究的一個主要發展方向。云計算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逐漸顯示出與物聯網的發展相結合的傾向,未來或實現一個全面新型的醫療服務模式。

3結語

第5篇

隨著云計算技術的不斷完善,為了促進大數據處理系統的功能多樣化,云計算技術在大數據處理系統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重點研究了在多元因素的影響下的數據模型對大數據處理的影響,并據此提出了一種基于融合思想,采用了混合架構以及分散處理的云計算環境下的大數據處理系統的整體部署策略。

【關鍵詞】云計算 大數據處理 融合處理

1 引言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以及智能設備的普及,當前的數據增長速度已經呈現爆炸式增長,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目前專家對大數據處理系統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云環境下的分布式部署以及網絡架構的融合和動態實時數據處理這三個方面。同時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對于當前的云計算環境下的大數據處理系統的發展提供了很多理論和實踐基礎。

2 基于融合思想的大數據處理方案分析

云計算技術模式下,人機交互和數據處理以及網絡邏輯處理技術等都相對交融,處于深度融合狀態。因此基于融合思想的大數據處理方案就是以融合思想為核心,將云計算技術模式下的各種分散的網絡資源進行協同組織,然后再進行融合,從而充分發揮分散狀態下的資源優勢,形成一種整體性的比較優勢,因此這種融合式的大數據處理方案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在云計算技術模式下,大數據處理研究更多的著力點放在了大數據處理系統的構建、分散資源的協同以及相關的輔助技術等。從宏觀角度來看,可以氛圍內混合處理和混合管理兩個方面。其中混合管理的核心就是研究各種無線以及有線的處理機制和數據共享、資源共享機制的管理,同時還包括了分散數據管理機制和協同機制管理等。而混合處理的研究核心則是著力于系統運行模型和相關輔助技術上。

3 大數據處理系統的應用和處理系統分析

3.1 大數據處理系統的應用

大數據處理系統的應用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基于融合式架構的應用。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客戶機/服務器架構模式,其中服務器主要負責應用系統的管理和控制以及相關應用的邏輯處理和數據調度等。而客戶端則是專門進行人機交互,當用戶想要執行數據處理分析人物時,通過客戶機向服務器發送請求,然后有服務器完成并返回給客戶端。這個融合式架構相對簡單,且容易維護,但是服務器功能有著極高的依賴,這也往往成為數據處理系統應用的瓶頸。

(2)分散式架構。這種架構的特點就是協同控制的節點都是平等地位,并且和處理系統有關的控制和管理模塊都是分散在各個客戶端上。客戶端擁有一定的自治屬性,因此具有通用性和靈活性和可擴展性等諸多優勢。但是由于數據采用分布存儲和分布操作,這樣在維護方面就變得較為困難,而且節點之間的實時同步和用戶動態注冊的應用也難以實現。

(3)混合式結構。這種結構擁有前兩兩種結構有點,通過服務器實現數據信息的統一維護,而客戶端一方面實現信息傳輸功能,同時也能夠和用戶在某些應用方面進行充分的交互,因此能夠有效減輕服務器端的壓力,這樣也能夠消除服務器端的瓶頸。提升系統的魯棒性和靈活性。

3.2 云計算技術下的大數據處理系統具體分析

3.2.1 系統架構

云計算技術環境下的大數據處理平臺的節點主要體現下面幾個特點:其一是節點分散性;其二是數據處理動態性;其三是數據來源混構性。

這個處理平臺架構采用了融合式的調度執行層和任務融合調度管理,并根據處理規則和不同的參數來調整處理引擎的數據和算法組合以及計算資源。對大數據資源的數據交互和任務分工工作進行了有效融合。同時在管理層,也對業務數據進行分布式存儲,提升了容錯處理能力。

3.2.2 系統處理流程

系統處理流程主要是對分散狀態數據進行處理,其關鍵就是對分散的數據進行提取,因此首先給其他應用提供數據接口。然后數據管理部分要融合數據資源,并在一定容忍度的基礎下,對不同的數據處理機制進行比較,進而優勢融合。最后數據處理中心則是對數據進行集中處理,然后統一分配數據資源,從而在數據中心實現數據處理的融合。

3.2.3 處理系統的部署

某信息產業園的大數據處理系統的部署是根據信息企業集群的需求,然后對現有分散數據資源進行挖掘,比如企業內部的ERP和SCM系統中的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從而為該企業提供戰略發展資源。圖1就顯示了這個部署圖。

從部署圖可以看出,在這家企業中,ERP和SCM和CRM是其數據源,然后經過服務器處理之后,分布到n個數據庫,然后進行合并進入到大數據管理模塊,最終能夠實現數據查詢和數據決策服務。

4 結語

總而言之,目前采用融合式思想,在云計算技術條件下,對大數據處理系統進行部署的研究相對較少,特別是當前的信息產業,由于其自身的解決方案并不能夠實現大數據條件的比較優勢,所以本文提出的融合式的大數據處理技術,有效的提升了數據利用深度,拓展了大數據處理系統的應用范圍。

參考文獻

[1]于戈,谷峪,鮑玉斌,王志剛.云計算環境下的大規模圖數據處理技術[J].計算機學報,2011(10).

[2]程苗基于云計算的Web數據挖掘[J].計算機科學,2011(S1).

第6篇

【關鍵詞】云計算;企業網絡;安全管理;構建

近幾年來,伴隨著科學技術及其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云計算在各個領域中均得到實施。信息網絡技術已為人們的生產及生活帶來較大便利,同時也帶來了信息安全問題。企業網絡安全問題日益凸顯,云計算作為一種新型的核心技術,在各行各業中均得到廣泛應用。

1云計算概述

云計算是2007年出現的新名詞,只帶現在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總的來說,云計算指的是把分布式計算,虛擬化等技術結合起來的一種計算方式,基于互聯網為媒介,向用戶提供各種技術說明、數據說明及應用,以方便用戶使用起來更方便快捷。對于云計算而言,它是分布式處理、網絡計算的發展,對分布式計算機中的數據、資源進行整合,實現協同工作。用戶連上網絡,運用云計算技術使標準化的訊息和數據更加的有效、精確、快速及多量化。云計算主要由計算與編程技術、數據存儲技術、虛擬機技術、數據處理技術等技術構成。云計算技術不同于其他技術,它具有自身獨特的特征,其中包括:超大規模、高真實性、高安全性、擴張性、按需求提供等。云計算技術具有獨特的特征,即使用成本低,適應范圍廣泛、高效的運行速度,被各大企業廣泛運用。云計算通過電腦進行數據,至電腦的算術功能更加強大,使那些繁瑣的、量大的計算得到了提高。并且,啟用云計算模式,使數據的儲存更加的統一化,有利于數據在監管測試中更加的安全。在云計算模式的數據中心中,其對數據的統一化、資源配置的有效化、系統的優化、安全的監測環境和鋪排軟件,有效的提高了數據的完整性。并且,在云計算平臺加入硬件、軟件及技術資源,從而促進集中管理的實行,同時,增加動態的虛構化層次,促進了資源、硬軟件的全面發展。云計算技術具有可持續性、虛擬化的特點,可持續性的特點,使系統的總體消耗費用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云計算的種類可分為公共云、社區云、混合云及私有云。其中公共云主要用于公共服務的云平臺,進而為公眾提證供云存儲及云計算的服務;社區云則是在某一區域內使用的云服務,進而為多家關聯機構所提供的云服務;混合云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云所組成的;私有云是指企業內部所使用的云服務,適宜專網向結構采用。

2云計算在企業網絡安全管理系統中的應用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網絡的普及,企業管理所形成的運用系統平臺都向著規模化、多效用化、高效能、高機能的方向發展。以保障企業網絡管理系統安全的正常運行、對其進行定時調度和維護,完善企業內部網絡的建設發展,云計算技術在企業網絡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必不可少。基于云計算技術的應用將整合數據信息資源,可以確保企業安全管理系統數據的安全。

2.1云計算系統實現

作為多層服務的集合體系,電力云主要由物理存儲層、基礎管理層、高級訪問層、應用接口層四個主要層次構成。云計算系統是在企業網絡安全管理中,網絡存儲與設備是以物理存儲層為基礎的,其所分布的地理位置不同導致其云物理設備也不同,這些差異的地理位置及云物理設備之間的連接主要是通過內部網來實現的。基礎管理層是采用集群式和分布式系統,促使云中的儲存設備進行協同工作,在基礎管理層中,還包括機密、數據備份內容。高級訪問層主要包括管理系統的基礎與高級應用,通過軟件平臺來實現安全管理軟件快速有效的運行。云計算系統是在企業網絡安全管理中,應用接口層是其最最活躍的部分,其系統中的運行管理機構信息及數據獲取必需通過應用接口層完成。

2.2云計算的信息整合

云計算的信息整合很多都是通過云計算技術來實現的,如企業網絡安全管理系統中的信息同享,利用公有信息模型,標準組件接口,讓多個企業網絡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交流、同享。同時,可利用自動分析與拆分技術,對系統中繁瑣的資源進行統一,使其任務變成較小任務。經過企業網絡安全管理系統中某個信息點將請求發云體系實現資源的統一,在請求接到后,將數據請求要求發送給企業網絡安全管理中的公用信息平臺,依照請求,對系統中的資源進行儲蓄整理、推算。

2.3資源管理與調度

為了完成云計算技術在工作中的的有效使用,應該鞏固對資源的處理、調度。其詳細運行表現為:起初,為了保證企業網絡安全管理系統的安定、穩固進行,應該對每一臺使用云計算技術的計算機設施進行整合,對使用者權利、使用者因特網地址、用戶終端級別進行整合。另外,描繪計算機資源近狀,對Cache、MFLOPS等數據結構進行概述。最后,實現云內部任意終端的探問,運用云調度技能,有效處理云資源,完成對系統資源的靈驗、科學整理,便于資源的詢問、使用。企業網絡安全管理系統與云計算的應用具有計算速度快、安全可靠性高、應用范圍廣的特點。為了使企業網絡安全管理系統有效快速的運行,云計算技術還對技術標準合理的進行規范,利用數據模型,完成數據的平穩執行。

2.4云計算的關鍵技術

數據安全技術。在企業網絡管理系統中采用云計算技術,數據的散落式儲存保證了數據的安全問題、系統內的安全問題。在系統進行運行的過程中中,保障數據完好,應該對數據處理、用戶約束、資源證實、權利管理等各技術的認真分析,保障應用數據的穩定性、整體性。因此,在系統運行過程中,云計算技術還要加強對數據的隱秘功能,從而保證數據的穩定性、整體性,可以通過數據加密技術進行維護。就像采用華為技術公司利用IaaS層資源管理軟件,有用地解決了數據存在的安全問題。與此之外,數據的安全技術強化系統中的用戶數據安全,保障用戶數據的安全共享,保障了數據的交迭。動態任務調度技術。其于企業網絡管理系統,其計算方式有暫態、靜態等多樣性,因為計算時間具有不穩定性因素,且計算之間是具有相互依靠關系,從而便增加了計算任務的調度的難度。因此,為了保證企業網絡管理系統的高速運行,在系統的云計算中心,使用任務預分配與動態分配相配合,分布式文件與本地文件相配合的形式,從而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促使數據運送、調整管理的時間損失降低了一定的程度。一體化數據管理技術。在系統的多種整理中,通過采用一體化數據管理技術與模型的方法來實現數據模型的統一化,以此減少不同模型轉化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數據丟失與失誤,利用合并的計算數據準則。在當前的的數據模型中,大部分采取EICCIM國際標準,同時使用國網E格式標準數據替換,而關于計算輸入數據而言,可使用BPA和PSASP兼并的方法。

3企業網絡安全管理系統中云計算技術的應用

云計算在企業網絡安全管理系統中的應用可分為三大層次,即:基礎設施層、平臺服務層及軟件服務層。其中基礎設施層是面向應用對象,平臺服務層面向服務、軟件服務層面向用戶。在每一個層次中都能夠根據功能需求加以細化。并且根據邏輯的順序,在基礎設施層上能夠分為數據采集及其轉化,并且根據硬件的不同,將其分為用戶設備終端、存儲設備及其服務器等。此外,在云計算的信息管理中,大多是通過虛擬化的技術來實現資源的形象化轉變,并將數據傳遞到服務平臺。同時根據設計及開發的相關流程,平臺服務層可分為開發、測試及其運行。每一層都應根據相關設計來進行開發。如:在建立某企業的網絡安全管理系統時,首先,應對該企業的業務類型進行全面調查分析,并給予分類,查看適合采用哪一種云計算分類。若企業的網絡安全管理系統適宜采用私有云計算類型,則可采用私有云的管理系統。然后,企業應根據實際應用需求,需要配備足夠的服務器設備等。再次,對企業內部IT資源、數據中心等加以整合,并選擇較為合適的虛擬化方法,對存儲設備及服務器給予虛擬化整合,將已虛擬化的集成管理器給予管理,并將其上傳到云計算的平臺之中。最后,在軟件的服務層,應根據實際的應用對象及其需求進而用戶終端提供不同的軟件,并設置相應的操作系統。當企業采用云計算的技術后,應配置基礎設施或功能軟件等,最終向服務提供者提供費用,可有效降低計算成本。對于云計算的信息管理系統,其中影響較大的缺陷即所擁有的隱私保護力不夠,且公享資源的較大則是服務提供者所擁有的任意數據,如何在確保資源共享的優點下,達到保護用戶隱私的目的,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4結語

第7篇

關鍵詞: 移動云計算; 微課; 教學資源平臺; 建設

中圖分類號:TP31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5)10-75-03

Abstract: Mobile cloud computing is a kind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service delivery and usage mode, in which the mobile terminals gain the required infrastructure, platform, software or application through mobile network in an on-demand, scalable way. With efficient data storage and computing power, it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icro-lecture teaching resources platform. In the background of current micro-lecture teaching resour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bile cloud computing and micro-lec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teaching resource platform and makes it constructed.

Key words: mobile cloud computing; micro-lecture; teaching resour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0 引言

21世紀是智慧經濟時代,其重要特征逐漸趨于全民教育、優質教育、個性化學習和終身學習。隨著移動云計算技術、網絡技術和無線傳感技術的發展,微課快速成為社會的熱點,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組合[1]。但移動終端本身的不足限制了微課的順利進展,如設備存儲容量小、計算處理能力低、屏幕分辨率低、很多軟件不能運行在移動終端等。而移動云計算的出現,可以幫助解決移動終端自身的不足,為微課教學資源平臺的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

1 微課教學資源平臺建設背景

在“微”時代,隨著教學資源的多元化、主題化、微型化等趨勢的發展,以及移動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個性化學習盛行。“微課”是區別于傳統教學資源而逐步發展起來的新型教學資源應用模式,其特點主要有六點。①資源容量小。容量僅幾十M,便于存儲攜帶,便于實現“微學習”,有利于知識的分享及傳播。②資源多樣。包括了多種資源,如教學素材和課件、教學設計、學生反饋意見、教師教學反思及教師之間的評價等。③教學時間短。教學視頻或其他媒體的形式,時間較短,一般在5-10分鐘。④便捷傳播和學習。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移動終端進行學習。⑤相對獨立性。視頻格式一般為支持網絡傳輸的流媒體格式(如rm、wmv、flv等)。⑥半結構化,易于擴展。微課是將教學主題或某個教學知識點相關的教學資源以網頁的形式作半結構化的組合[2],伴隨著資源應用領域的不同和學習者需求的變化而不斷地延伸和充實,動態更新。根據數字技術的普適性和現代學習的泛在性,學習者可以通過手機、iPad等智能設備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微課”的上述特征正適應了當前移動云計算的發展。

移動云計算是移動互聯網、移動計算與云計算技術的融合,它通過手機、計算機等智能終端來共享數據、信息等資源,云計算以公開的標準和服務為基礎,基于網絡組織管理廣域分散的資源,提供快速、便捷的海量數據計算和信息處理等服務[3]。在移動云計算環境下,通過移動無線網絡,網絡學習者不再受時空限制,而是可以隨時隨地根據不同的需求訪問云端微課教學資源或服務。為了降低對移動終端性能的要求,我們通過移動云計算技術,實現在云端計算、存儲和處理各種來自于移動終端上的數據;同時,為了提高移動終端設備的各個性能,把大量的微課教學資源、高計算能力和強大的處理能力以及多形式的教學服務轉移到了云端。

移動云計算與微課教學資源的無縫連接,使得移動云計算技術在微課教學資源平臺建設過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微課教學資源平臺建設思想

在進行微課教學資源平臺建設時,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為目標”的原則,突出開放式的學習理念,結合微課“短小精悍、交互性好、應用面廣”等特點,在開放式可移動的視頻中實現復雜的課堂教學內容,根據不同的需求,運用移動云計算技術,提供了各種如移動學習、移動引擎等各種服務給學習者。根據移動云計算的服務模型,我們提出了基于移動云計算的微課教學資源平臺模型架構,如圖1所示。

3 基于移動云計算的微課教學資源平臺總體結構設計

以微課教學資源存儲和不同的應用服務為中心,此微課教學資源平臺的構建采用了移動云計算技術,在云端放置微課平臺的應用模塊、維護模塊和數據庫服務器等,通過無線網絡,學習者利用移動終端設備訪問各種微課教學資源服務。該平臺主要有微課學習層、事件處理核心層、基礎設施架構層三個部分組成,平臺架構如圖2所示。

4 基于移動云計算的微課教學資源平臺實現

為了保證平臺的安全性、穩定性和靈活性,我們采用了基于移動云計算技術的三層體系結構B/S/S(Browser/Webserver/CloudServer)來開發微課教學資源平臺設計模型。即在前臺客戶端直接采用移動設備,中間服務器端運用中間傳輸設備,后臺為云服務器,如圖3所示。采用這種結構,實現了平臺良好的兼容性、可擴展性和可移植性,有效地對海量微課教學資源和分布式資源進行了整合。

5 基于移動云計算的微課教學資源平臺關鍵技術分析

移動云計算是基于手機、ipad等移動終端的云計算服務而產生的。它是虛擬化技術、并行計算技術、存儲技術、安全技術、分布式處理等計算機和移動網絡技術相融合的產物。

5.1 虛擬化技術

云計算的核心是虛擬化技術。為了解決遠程服務器閑置和超載問題,并考慮學習者需求不斷改變的現狀,我們在建設微課教學資源平臺過程中,采用了資源虛擬化技術,學習者不必關心后臺硬件的實現,只需在虛擬層運行自己的軟件,實現了軟硬件的分離。同時可以根據用戶需求,動態地分配資源,實現負載均衡。當一臺服務器處于忙碌狀態時,任務會自動尋找其他空閑的服務器,使其繼續運行,進一步提高了微課教學資源的利用率。

5.2 并行計算技術

移動設備的耗電量比較多,使用時間短,為了提高學習者使用平臺的持久性,以及維持移動設備的電源持續能力,我們采用了并行計算技術解決這一問題。并行計算技術是相對于串行計算而言的,為了提高系統的計算速度和處理能力,在并行計算過程中,在不同的節點上分配相對獨立的進程,由各自獨立的OS調度這些進程,對于同一個問題由多個處理器進行協同求解[4]。系統將計算復雜度較高的運算交給云計算平臺,以此來提高移動設備的電源持續能力。

5.3 存儲技術

根據微課資源類型多樣、存儲容量大、動態更新快、異構性等特點。此平臺的建設實現了資源的有效存儲、管理以及共享。但平臺仍然存在著較低的數據擴展性,較差的異構性和兼容性,大并發訪問量、大數據量與高效的數據存儲速率不相匹配等問題。在移動云計算環境下,為了解決移動存儲問題,我們采用了云存儲技術,有效的提高了各類資源的存儲效率。

同時,利用各高校具有存儲服務的硬件服務器或磁盤陣列等設備,結合云存儲的特點,融合虛擬化等技術,把空間劃分為一定大小的可伸縮的彈性云,按需分配大量的各種類型的微課教學資源,并將其存放在這些可擴展的云上,從而形成獨立于內部架構的微課存儲云。學習者可通過我們提供的接口,利用移動終端獲取放置于存儲云上的微課教學資源,實現與平臺進行交互,提高了數據存儲訪問的可靠性。

5.4 安全技術

在微課教學資源庫建設中,我們不需要再花費大量的時間來管理數據,只需把精力投入到資源庫的建設中。因為在云端,有先進的數據中心來保證資源的安全性,同時也有一支強大的技術管理團隊來管理這個平臺。任何資源的丟失對資源庫的建設都會造成一定的破壞,因此保證這些微課教學資源庫的安全性至關重要。我們采用了云備份策略,合理選擇有效的安全策略和安全保護機制,解決數據的安全備份問題。云備份是針對云存儲數據的破壞、丟失等現象[5]而提出的一個新安全防范技術,保證了相關的微課教學資源的安全性。

6 結束語

本文結合微課的特點,采用移動云計算技術與理念建設微課教學資源平臺,有效地解決了使用移動終端在線微課教學資源時的帶寬和延時問題,提高了移動終端電源持續能力,實現了軟硬件資源、微課教學資源的共享,實現了學習者移動學習、個性化學習,資源不斷更新的微課教學資源平臺建設目的。

參考文獻:

[1] 溫川雪,周洪建.面向智能手機與Web平臺的微課移動教學系統的設計[J].中國遠程教育,2014.12:60-66

[2] 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3] 王素貞,杜治娟.基于移動Agent的移動云計算系統構建方法[J].計算機應用,2013.33(5):1276-1280

第8篇

關鍵詞:云計算;智慧校園;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8.077

0.引言

云計算技術作為新興的計算機技術,已成為信息化技術研究熱點之一。云計算技術應用廣泛,能實現遠程數據資源的共享,并提供云服務。智慧校園現在產生的數據資源量越來越大,存在數據資源分散,難以集中,未能實現互通共享等問題,由于高職院校智慧校園建設資金缺乏、建設進度緩慢等原因,能實現數據共享互通的學校很少,通過對云計算技術在高職院校智慧校園中的應用現狀、問題進行研究分析,給出有關建議措施,在高職院校智慧校園中合理運用云計算技術,實現高職院校智慧校園海量數據智能分享與互通。

1.智慧校園云計算技術應用現狀分析

1.1缺乏規劃建設內容

經調查,很多高職院校在數字化校園、智慧校園建設中缺少云計算技術應用有關方案內容,有些學校即使有,也不是必建項目,從而導致云計算技術在校園信息化基礎設施搭建、平臺建設等一系列信息化工作中被忽略,進而造成云計算技術在高職院校智慧校園中應用缺乏邏輯性、前后工作脫節等問題。

1.2缺乏基礎設施平臺

云計算技術要在智慧校園中全面使用,除了需要配套的基礎網絡設施設備、感知設備等以外,還需要有數據庫服務器、虛擬服務器等云設施設備,而且搭配必須符合有關技術性能要求,方能實施運行,而在目前高職院校中,數字化校園建設普遍較慢,資金短缺,無力購買設備,導致大部分學校都缺乏這類設施設備,有個別學校甚至連最基本的網絡設施都沒有保障,根本無法滿足云計算技術使用的設施需要。

1.3缺乏技術人員和資金

云計算技術屬于高端前沿技術,所使用的軟、硬件設施設備相對較為昂貴,在智慧校園中應用該技術投入比較大,而高職院校本身資金就很緊張,學校首要任務在于保正常運行,因此在智慧校園建設特別是云計算技術應用投入方面即使有也不會很多;另外,高職院校對云計算方面的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也不是很重視,學校缺乏這類專業人才,這也是影響云計算技術有效應用的重要因素。

2.云計算技術在智慧校園中全面應用的建議措施

2.1合理規劃

高職院校在數字化校園及智慧校園建設規劃方案中要合理規劃云計算技術的應用,在硬件建設、軟件安裝、平臺建設、應用服務等階段要科學考慮云計算技術應用基礎設施、云平臺、云服務的搭建,確保云計算技術在智慧校園各階段建設具有連貫性和邏輯性,防止技術方案的脫節。

2.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云計算技術應用基礎設施的科學搭建是云平臺、云服務的基礎,必須作為重點內容建設,要本著節省資金、功能保障、維護方便的原則開展云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強技術咨詢工作,解決有關技術難題,防止硬件設施重復投入,缺乏邏輯性,影響云平臺、云服務的功能實現。

2.3增加建設資金投入

云計算技術的應用能實現高職院校智慧校園中的海量數據互通共享,并根據用戶使用需要,提供個性化的云服務,從而提高學校管理人員工作效率,為師生帶來便捷服務,促進學校創新發展。因此,學校在信息化建設中,要重視智慧校園云平臺技術的應用,增加建設資金投入,保證基本云基礎設施、云平臺、云服務建設資金。

2.4加強技術人才隊伍建設

云計算技術屬于前沿技術,技術復雜,專業性很強。要成功應用云計算技術和構建云技術平臺服務,必須有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保障。因此,高職院校必須重視這方面的技術人員隊伍建設,采用公司專題培訓、學校內部培養或者專門人才引進的辦法解決技術人才短缺問題。

2.5加強云技術應用研究

云計算技術應用范圍廣泛、前景光明,但目前還沒有固定的技術應用模式,高職院校有自身的特殊情況,比如資金短缺、人才缺乏、用戶相對偏少等,在智慧校園建設及云平臺技術使用過程中,一定要考慮這些特殊情況來選擇合適的云計算應用技術及云設備,比如服務器的規模等。高職院校要加強本校實際情況分析及云計算技術應用研究,以選擇合適的云平臺技術應用到本校智慧校園中,防止不接地氣,重復建設,功能無法保障,云平臺服務無法提供等問題的出現。

2.6構建高職院校智慧校園云計算技術使用架構模型

高職院校要通過數字化校園建設現狀及客觀條件分析,并對云平臺技術進行分析研究,構建符合高職院校實際情況的智慧校園云計算技術使用架構模型,為云計算技術在高職院校智慧校園中的正確應用提供技術參考和指導,防止云計算技術使用雜糅、技術標準不搭配、功能無法實現等技術問題出現。

第9篇

關鍵詞:云計算; Map-Reduce算法

中圖分類號:F470.6 文獻標識碼:A

云計算基于互聯網的關聯服務的頻繁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過互聯網來提供海量的動態易擴展且多為虛擬化的資源。作為智能電網的中心,調度系統的運行方式計算朝著多區域聯合協同計算模式的方向發展。由于電力調度時需要對實時變更的海量數據作出反應且分析后進行快速響應來保證電力調度和電力供應的時間段的安全運行。云計算在電力調度系統中可以解決電力調度系統對電力監控和事故響應問題,實現電力的智能化調度。

云計算模式構建電力調度信息平臺

基于云平臺下的Map-Reduce算法具有擴展性佳,容錯性優良,同時可大規模并行處理海量數據,常常將該項算法的云計算技術運用在電力調度系統中,構建信息平臺,對于云計算在系統中的妥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要想更好的將與計算應用與電力系統中就必須有一個良好有效的信息平臺。而構建信息平臺的過程中云計算也是主要元素之一。下圖就是在與計算的基礎上建立的電力調度的信息平臺層次結構圖:

利用云計算,能夠將系統中的計算資源以及業務數據等進行有效的整合,建立一個能夠互相協作的信息平臺滿足電力調度對資源以及信息高度集成以及共享的需要。云計算運用多種虛擬化技術將系統軟件、操作系統以及基礎設施存在的差異屏蔽掉。把各種資源都抽象成了服務形式。

二、云計算模式在電力調度系統中的應用

根據電力調度系統的特點與現狀,對云計算模式的應用進行設計,包括IT架構與調度多業務云設計。

IT架構分為四個層次,包括基礎設施層、資源管理層、調度云服務層以及調度應用層,除此之外也包括貫穿各層的安全及運維方面的服務。

云計算在調度系統中的可行性的核心技術包括虛擬化技術和分布式技術。

虛擬化技術包括存儲虛擬化、主機虛擬化、桌面虛擬化、網絡虛擬化。存儲虛擬化有利于實現調度系統中各種異構數據的存儲和管理分析,保證調度系統的高度可用性。主機虛擬化有利于調度計算資源合理分配與集成管理的實現,但目前逐級虛擬化的技術還不成熟,不能充分滿足安全性以及對多類型CPU支持方面要求。桌面虛擬化可以用于規模化的軟件開發以及辦公自動化。分布式技術包括并行計算、并行編程框架、分布式數據庫。并行計算通過研究與探索,使得它在電力調度系統中的應用已經成為可能。它主要用于數據采集與監控、公式計算,動態安全評估系統在線潮流數據分析以及國網和省三級調度的分析和計算。

在相同的IT構架的基礎上,根據不同業務的特點,對多重業務云架構設計了兩級部署,分為一級調度和二級調度。一級調度一級分調度對下接口基于“調度云”的遠程服務調用。二級調度對上端口和直調廠站與基于“調度云”的遠程服務調用相接。一級調度與二級調度都包含搜索云、模型云、數據云、計劃云、計算云。

云計算對海量數據的并行處理框架圖如下:

其中,模型云結合了云計算的虛擬技術,形成并管理一個包含調度各業務的電網模型信息的一體化的云服務。數據云將實時數據庫以及關系數據庫和時序數據庫等調度系統要用的各種類型的數據庫進行整合,統一管理,從而形成的數據服務。搜索云指的是基于數據云、模型云、文檔、下級搜索引擎等數據源,從而全面覆蓋調度領域數據的息搜索服務。計算云指為小干擾計算、短路計算、暫態穩定計算、潮流計算等提供高效智能的電力系統協同計算服務。計劃云指為調度計劃提供狀態通知、參數準備、數據準備、統一會商、統一計算和安全校核等服務。桌面云指的是基于桌面虛擬技術實現的云終端,通過網絡與專業接口對調度系統內的各種“云”訪問提供服務。調度云指的是各種云的集合,它的實質就是通過調度數據網絡把分布在各個調度中心里的應用以及數據和IT資源整合構成的一個抽象虛擬以及可動態擴展的調度資源地,通過“需則用”的方式為調度管理、調度計劃、方式計算以及模型管理等業務的應用以最快的熟讀提供所要的計算和存儲業務。

三、云計算在調度中的可用性和實現方式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海量信息都需要被保存和處理,其中有的存在關系,有的是非關系數據,云計算的出現就成為了必然,它極大的提高了運算性能和可靠度。電力調度的數據繁雜且為連續不間斷的搜集模式,以下是電力調度系統結構圖:

實現云計算的算法很多,但近40年內正在逐漸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Map-Reduce算法是較為普及的一種,雖然該技術存在些許不足,但它具有高精度可模擬仿真,對于海量的非關系數據群進行精細管理等優點無疑讓它必將走向主流,并且逐步吸取新技術加以完善。其架構簡圖如下:

基于云平臺下的Map-Reduce算法具有擴展性佳,容錯性優良,可大規模并行處理海量數據,常常將該項算法的云計算技術運用在節能環保以及調度性能優化方面工程中。Map-Reduce云計算技術針對電力調度信息平臺的特點與云計算在電力系統中應用的可行性,提出電力調度信息平臺的技術架構借助Hadoop開源框架下云計算技術實現資源的虛擬化 。

云計算技術可采用廉價的服務器集群,對服務器類型不加限制,從而可以充分利用各級調度部門閑置的服務器資源,大大降低建設成本,避免重復投資。

四、結語

云計算的發展已然成為IT界的巨大變革,而IT技術又是智能電網的關鍵環節。我們可以肯定的就是,未來10年之內的云計算必定會給智能電網的建設帶去諸多影響。在此種狀況下,就要求我們做好相關可行性的論證以及總體設計,根據不同的需要進行云計算模式的應用研究與設計,尤其是在實際應用當中,更加需要實行穩扎穩打的方式。Map-Reduce云計算的實現優化了我們的生活和生產,但是云計算依然還存在不斷優化改善的必要,需要引進和借鑒高新尖技術,提高對海量數據的存儲調用優化和處理能力。

參考文獻

[1] 曹陽等.云計算模式在電力調度系統中的應用[J].中國電力,2012,45(6):14-17.

[2] 馮登國等.云計算安全研究[J].軟件學報,2011,22(1):71-83.

[3] 覃雄派,王會舉,杜小勇等.大數據分析RDBMS與MAPREDUCE的競爭與共存[J].軟件學報,2012,23(1):32-45.

第10篇

關鍵詞:云計算;高中教育;信息化平臺

2012年,教育部印發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要求各級各類學校要把教育信息化擺在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的戰略地位。尤其在近幾年,全國各地高中學校在提升辦學水平、提高教育質量上進行了多項改革。其中將數字化資源建設列為重點建設項目。

經過幾年的發展,諸多高中學校都建設大量的信息資源,如網絡公開課等。這些舉措,是現代的高中教育適應新技術、新媒體條件下的改革之路。但是,當前的信息資源建設中,仍然存在教育資源發展不平衡、信息和資源缺乏共享等問題,制約了高中教育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引進云計算技術,探討基于教育云的信息服務平臺的建設顯得尤為緊要。

一、云計算技術的背景

當前,云計算技術已經成為最高效的計算資源調度方法之一。云計算以并行計算、分布式存儲和虛擬化技術為技術核心,將網絡資源整合成一個龐大的信息處理和數據存儲“資源池”。通過對于資源和服務的集中調度和管理,云計算平臺能夠按需地為用戶提供服務,包括共享的硬件、軟件、數據信息等。基于云計算模式,服務供應商能夠將計算能力作為資源按需地提供給所有用戶。隨著云計算技術的日趨完善,亞馬遜、Google等大型企業將云計算的應用再次推上了新的高度。越來越多的行業和公司也在應用云計算技術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云計算具有超大規模、高擴展性、虛擬化、高可靠性、通用性、廉價等優點。采用云計算構建國家教育信息公共服務平臺,能夠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公共服務的集約化、效益化、優質化發展,形成穩定可靠、低成本的運營體系。

二、高中教育信息化中面臨的挑戰

基于現有的高中教育行業的特點,可以看到,在未來信息化系統設計過程中需要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大量用戶的分時段訪問

由于中小學教育市場潛力巨大,所以系統需要能夠應對大量用戶訪問的壓力,要具有較高的性能;與此同時,由于教育行業的特點,用戶的訪問可能是比較集中的、分時段的,在很多時間系統資源可能處于閑置狀態。所以大量用戶分時段訪問的問題是首先要解決的。

(二)大量的數據冗余

由于教育行業中資源可廣泛的重復利用,所以使用計算機網絡建立的應用程序可以很好地解決資源浪費的問題。但與此同時,也很容易使得網絡存儲的數據發生大量冗余,造成網絡存儲資源的浪費。如何更好地進行系統設計,將冗余程度減到最低是應該考慮的問題。

(三)嚴密的權限管理

教育系統對權限管理的要求十分嚴格,不同等級的用戶需要有不同等級的權限,整個權限管理系統呈樹狀結構。維護好嚴密的權限管理系統,將是維持良好的教學過程的前提條件。

(四)個性化的私人信息存儲

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有個性化發展的舞臺,需要為每個同學開辟個性化的私人信息存儲的空間。同學們可以將自己的筆記、個人文件存儲其中。為實現此功能,應用系統需要能夠存儲海量的數據。

應對于教育行業的幾個突出特點,針對以上幾個方面需要解決的問題,在設計該垂直云計算平臺時將采用幾個方面的核心技術。第一,應用云計算虛擬化技術,進行計算資源靈活調度。將網絡服務器搭建在虛擬機上,通過對虛擬機的操作達到能夠應對大量用戶訪問的壓力、同時資源盡可能減少浪費的目的。第二,應用Web Service技術,實現網絡服務器功能模塊之間的松耦合,使系統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并可使學校間跨平臺地進行功能互相調用。相同數據不必每個學校都存放一份,解決數據冗余嚴重的問題。第三,應用分布式數據存儲技術,可以為每個用戶開辟個人文件存儲空間,解決大量數據存儲的問題。第四,學校網絡服務器需要維護和管理用戶權限數據庫。將用戶個人信息和文件信息存儲在數據庫當中,保證嚴明的權限管理系統和文件管理系統。

三、高中教育信息服務平臺綜合設計

基于以上的系統框架和各層的功能配合,設計了一套信息服務平臺,實現該系統的以下幾個部分功能,服務于高中教學的全部過程。

用戶權限和信息的管理:用戶可以使用自己的用戶名密碼登陸并進行權限驗證、完善用戶個人信息。管理員用戶可以有更高權限的操作。學生查詢和下載教材:學生可以查詢適合自己本學期學習的教材,并從云平臺數據存儲系統中下載。老師布置作業和共享文件:老師可以向自己教授班級的同學布置作業,或共享一些輔助教學的參考文件。學生上交作業:學生在終端上可下載對應老師上傳的作業,完成后可上傳到相應位置,老師之后可以進行審閱批改。私人文件上傳下載:老師和學生都可以申請私人空間,用于存儲私人文件,如課堂筆記等。私人空間只有自己有權限查看和管理。在具體實現中,可以按圖1所示的功能邏輯進行組合,服務于高中教學的全過程各個階段的學習。

第11篇

關鍵詞:電信運營商;云計算技術;分析

當前信息通信界的熱點話題是云計算技術,它代表了信息時代的未來。云計算的核心理念是實現高效的計算和海量的數據存儲能力,使得個人和企業可以直接在云計算平臺上享受各種信息的綜合服務。將云服務理念付諸于實踐的是電信運營商,電信運營商有效結合自身的運營優勢和網絡優勢,將技術上的優勢充分轉化成為市場規模效應。

1關于云計算和電信運營商發展戰略。

1.1云計算的概念。所謂的“云”指的是由存儲服務器和計算服務器組成的資源池,由其中的服務器虛擬化軟件和分布式的大規模集群搭建其計算能力。云計算指的是利用互聯網的高速傳輸能力,在“云”中實現企業服務器和個人計算機的數據處理過程,個人和企業由此不需要再購置硬件,只需要購買或是租賃這個集群服務計算能力即可。云計算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數據中心是它的核心部分,由數量龐大的工業標準服務器組成了它的硬件設備,這些硬件設備主要由硬件廠商的產品和英特爾等公司生產的處理器組成。個人用戶或是企業用戶可以直接通過高速互聯網獲得相應的計算能力,不需要對硬件進行大量投資。云計算改變了未來的互聯網,它使得互聯網成為了進行超級計算的重要陣地。這在互聯網的發展中,是一次革命性的創新,計算能力從此以后可以像水電等一樣能進行流通,且使用便捷,價格便宜,不同點是它的傳輸需要通過互聯網。

1.2電信運營商的計算發展戰略。電信運營商進行轉型的一個重要戰略就是應用云計算,云計算的三層業務服務模式如下圖1所示:

圖中的云應用服務提供商是提供應用層服務的云計算提供商,云平臺服務提供商是提供平臺層服務的云計算服務提供商,云資源服務提供商是提供基礎資源層服務的云計算服務提供商。[1]

2電信運營商的云計算運營架構。

電信運營商的云計算架構包括四個層次,分別是物理層、管理層、虛擬層和業務層,這四個層次中的核心是管理層,如下圖2所示:

物理層指的是電信運營商具備的設施和機房及相應的寬帶環境,它要具備充足的進行開發和運營的潛力。虛擬層是把物理層的存儲設備、網絡設備和服務器等進行全面化的虛擬,從而建立起能夠隨時可以按需分享的資源設施,從而可以將資源進行隨時的按需分配。建立起分布式的進行數據存儲的系統,便于存儲和訪問海量式的數據。管理層能夠對資源進行動態的管理并對業務進行支撐,它可以從而總體上將計算式的資源和分布式的數據進行規劃,將相應的分布式數據存儲系統設計出來,并將資源的生命周期和單元定義出來。還能將虛擬化資源進行動態分配,減少電源消耗并達到負載的平衡。將標準化的資源模板提供給用戶,方便用戶的計算、存儲和應用功能。將費用清單根據資源使用情況和服務類型結算清楚。對各種資源的工作狀態進行實時監測,一旦發現非正常狀態及時報警并自動分配調整資源。業務層,電信運營商能提供三種類型的服務:SaaS、PaaS、IaaS,這三大類服務能夠滿足不同層次的客戶需求,有助于電信運營能力的發掘。[2]

3電信運營商應用云計算的分析。

電信運營商的布局是在互聯網領域應用云計算的最大動力,在云計算的概念出現后,它獨有的低成本、節能減耗、按需付費的優點就到了國內外眾多IT企業的追捧。云計算作為新一代信息革命的核心,能夠改變存儲、CPU和應用軟件等一系列的產業鏈,創造出一個新型的產業。能夠相互融合和滲透運營商、制造商、信息資源提供商和信息消費者等,給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云計算獨有的互操作性也使得云計算的安全性問題成為了其發展過程中的最大障礙。中國的電信運營商正積極將云計算技術應用其中,云計算技術指的是一個概念的融合,需要進行不斷的推動和發展。

4電信運營商應用云計算發展的思路分析。

4.1積極拓展業務內容,豐富自身能力。對于電信運營商來說,其傳統業務是為信息用戶提供通信能力,業務的種類較為單一,涉及到很少的通信業務以外的領域。電信運營商因為云計算技術而得到的重要啟示就是要廣泛應用包括互聯網在內的各種服務和數據源,將自身的運營范圍擴展到個人信息管理、娛樂、信息和娛樂等各個領域,將業務范圍擴大到綜合信息服務領域。在云模式下的很多業務內容是其他的傳統業務無法取代的,這就需要電信運營商首先將新的業務能力引擎打造出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進步,用戶需求在不斷發展,傳統的電信業務能力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用戶需求,需要電信運營商不斷根據用戶需求,打造出適應互聯網發展的全方位的業務能力引擎。其次,要加強對用戶信息的挖掘,用戶信息包括對用戶群體的統計信息和用戶的位置及狀態等信息。然后,將基礎設施的能力加強,電信運營商之所以能成為云服務的提供者,最大的原因就是掌握了基礎設施,IT技術的重點客戶就是電信行業,電信運營商應努力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有效將IDC進行整合和加強,從而實現自身的成功轉型。最后,將互聯網的整合能力提高,互聯網是人們進行信息的交流、溝通和共享的平臺,是全球性的開放性網絡,在互聯網上人們可以很方便地進行資源共享。當前,互聯網也是云服務的依托平臺,電信運營商的云產品需要將互聯網的一些內容和服務引入,以此來拓展其服務的應用范圍。電信運營商依托移動網絡比依托互聯網具有更大的優勢,它能提供更加豐富的服務方式。[3]

4.2打造平臺,將網絡和終端的邊界牢牢掌控。在傳統的電信業務中,電信運營商幾乎掌握整個的網絡到用戶的領域,互聯網業務的發展打破了這個格局。隨著3G時代的到來,移動互聯網成為了移動網的發展主流。移動3G打破了傳統的封閉體系,打破了電信運營商的專網壟斷模式。移動互聯網要求對不同的用戶群進行服務,還要求能在不同的核心網上進行運營,其業務的發展需要考慮到網絡的傳輸和接入技術。對于移動互聯網來說,其終端的種類繁多,差別也比較大,各移動終端的操作系統和硬件系統等也具有不同的特性。這種差異化和多樣化的終端特點也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和發展方向。通過應用云計算技術,電信運營商能利用“云+端”模式,打造出面向用戶的業務云平臺,從而有效整合業務和匯集資源,成為云應用的平臺。

4.3將運營模式進行改善,將觀念進行創新。電信運營商需要改善和創新現有的運營模式,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站在用戶的角度考慮,用戶需要各種的信息服務,這些服務不是單單依靠電信運營商一方面,電信運營商可能只是服務的參與者。所以,電信運營商要積極改變傳統的業務運營模式,積極通過聚合和開放實現服務的整合與被整合。

5小結

云計算技術的發展為電信運營商的業務模式和產品開放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只有緊緊抓住機遇,將云計算的核心理念融入到產品的運營和開發中,不斷進行網絡資源建設,才能為新時期運營模式的轉變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徐雷,張云勇,房秉毅,程瑩.電信運營商的云計算發展研究[J].電信科學. 2012,(SI).

第12篇

關鍵詞:廣東省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云計算;云檔案

在信息時代,高校檔案管理部門致力于檔案信息化建設,我國高校檔案數字化建設中,通過信息錄入、圖像掃描和數據庫轉變等方式,把各類檔案資料轉變成計算機數字識別形式,最終形成和紙質檔案信息一致的數字化檔案信息,基于云計算技術的特點和眾多優勢,可以將其引入到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之中,不斷提高高校檔案服務和管理工作。

一、云計算和云檔案

1.云計算。云計算(CloudComputing)是把負載均衡、并行計算、分布式計算、網絡存儲、虛擬化和效用計算等傳統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進行融合發展的產物。通過云計算技術的應用,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隨時隨地獲取自己想要的各類服務,而且云中資源用戶也可以隨時隨地獲取相關數據,隨時擴展和按需使用,并且為此而付出相應的費用。云計算的核心內容就是把計算機網絡中的各類資源能夠進行統一管理和統一調度,從而將其構成一個統一的計算資源池,用戶為此而付出相應的費用。云計算包含了軟件即服務、平臺即服務和基礎設施即服務三個部分。第一,軟件即服務是指各個服務廠商把用戶所需要的各種軟件統一安裝在自己的服務器上,用戶則根據自己所定制和使用的各類軟件類型數量及使用時間的長短來付費,而且還可以通過各類瀏覽器向客戶提供軟件維護管理、軟件運行環境和軟件等,用戶則可以通過自己終端連入網絡,隨時隨地調取和使用自己定制的軟件,節約了大量為配置軟件和軟件系統維護的費用[1]23-24;第二,平臺即服務是指軟件開發平臺作為一種服務,以SaaS模式提供給客戶使用,PaaS廠商則為客戶提供各類應用程序開發環境和各類相關軟件和硬件資源,用戶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開發自己需要的各類應用程序,也可以通過網絡和服務器為其他客戶提供服務;第三,基礎設施即服務則是指用戶通過網絡從廠商提供的計算機基礎設施獲得各類服務,為了更好地實現IaaS服務,廠商則可以把網絡中多臺服務器所組建的“云端”基礎設施,把存儲和計算能力、內存和輸入輸出設備等各類資源整合成為一個資源池,從而為客戶提供更好的虛擬化服務器和存儲資源器,用戶則根據自己的需求租用各類硬件設施。

2.云檔案。毋庸置疑,云計算可以為客戶提供相應的數據存儲和計算中心。云計算所提供的這些數據存儲中心具有很強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正因為如此,云計算用戶也不用擔心數據因為病毒入侵或者數據丟失而煩惱。從目前來看,很多用戶認為存儲在電腦里面的數據和信息才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安全性,但是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存儲在電腦里面的信息和數據同樣不安全和不可靠,存儲在電腦上的一些數據和信息仍然會出現丟失和難以恢復的問題,主要是由于人為操作不當或者是病毒入侵,甚至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電腦病毒,處心積慮惡意偷竊數據信息等。一般而言,高校云檔案主要是由各個高校的檔案管理部門所提供,把這部分信息存儲在云檔案平臺之上,可以強化對這些檔案信息的保管和管理,最大限度確保檔案資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并且,為了確保這部分檔案信息的安全,必須要采取嚴格的權限管理要求。而且,在云檔案管理中,只需要一臺可以上網的電腦,不用安裝相關軟件,就可以真正實現檔案資源的共享利用,避免資源浪費。

二、云計算在廣東省高校檔案信息化管理中應用的優勢

檔案信息化管理是指在檔案管理活動中,全面使用現代信息管理技術,對于檔案資源進行全面管理和利用。當前,在廣東省各個高校檔案管理中,檔案信息化建設已經開展,而云計算技術在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則可以有效解決人員、技術和財力不均衡問題

。1.云計算技術可以有效降低廣東省高校檔案管理的成本。當前,廣東省各個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差距還非常明顯,信息化還沒有完成形成規模化,各個高校之間對于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和基礎設施投入不均是導致差距的主要原因。在廣東省各個高校檔案管理中引入云計算技術,則可以有效彌補那些經濟實力較差高校檔案管理部門實施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不足,借助于云計算技術建立云檔案平臺,減少服務器維護和購置成本,降低檔案管理人員對于檔案管理軟件和硬件的操作難度。

2.云計算技術可以實現廣東省高校數字檔案的存儲和共享。當前,隨著廣東省高校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檔案資料也開始由傳統的紙質檔案向音頻、圖像、視頻、文字等多媒體進行擴展[2]43-45,而且在實際檔案管理過程中,可以通過云檔案平臺,提供超大容量的檔案存儲空間,廣東省各個高校檔案館之間還可以共建信息資料共享平臺,每個相關成員可以通過這個共享平臺瀏覽在云檔案平臺上的電子檔案,大大提高了檔案信息的利用率。

3.云檔案技術可以提高廣東省高校檔案信息資源的安全性。云計算是一種IT資源集成,是一種管理模式,而不是一種具體的技術或產品。為了更好保障云檔案平臺數據信息的安全,云檔案平臺采取了多種安全技術控制書庫的存儲、訪問、傳輸和利用,確保這些檔案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甚至對這些檔案信息進行兩套平臺的存儲和備份,一套數據存儲于資源庫中,而另一套系統則應用于應用庫中,兩套系統同步備份和更新,確保檔案信息的安全。

4.云計算技術可以有效擴大廣東省高校檔案信息資源的使用對象。高校檔案信息資源的利用價值體現在各個方面,要不斷擴大廣東省高校檔案信息的使用對象,確保大部分檔案信息可以被使用者所查詢和使用,這是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的主要目標。通過高校云檔案平臺的建設,利用先用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可以給各類移動信息平臺、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發送相關信息,并且把這些信息及時存儲在云檔案平臺之中,建設本單位檔案管理服務器,而且還可以便捷檔案信息使用操作,使這些檔案信息可以隨時隨地為人們所使用。

三、云計算在廣東省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中應用所面臨的問題

盡管云計算技術具有諸多優勢,但是在廣東省檔案信息化建設中,還存在著一些弊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數據還存在一些安全性問題。雖然通過云檔案平臺的建設,可以有效確保檔案信息資料的安全性,但是在這個云檔案平臺中存儲著海量檔案信息,這些信息甚至可能涉及一些科研機密信息,關系到各個高校的生存和發展[3]14-17。為了確保云檔案平臺的共享性和服務性,高校云檔案平臺需要開放相應的訪問接口和權限,給存儲在這些云檔案平臺上的信息帶來很大的安全威脅。安全性是影響到高校云檔案平臺建設的關鍵問題,如何確保這些檔案信息的安全性,是廣東省云檔案平臺建設的核心問題。

2.數據還存在標準不統一的問題。當前,云計算技術雖然十分火熱,但是在此背后,還存在著標準不統一的問題,每個檔案管理單位和組織可能站在本部門本單位利益的基礎上,對云檔案平臺技術進行解讀,便于獲取相應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缺乏統一的標準已經成為制約廣東省高校云檔案平臺建設的重要問題。當前,云計算在國際上已經成為標準化工作的熱點,但這項標準化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體系,國內同樣如此,在廣東省高校的云檔案平臺建設中體現得十分明顯。

3.存在操作規范不完善的問題。廣東省高校云檔案平臺建設過程中,將會涉及大量檔案信息資料的集中存儲和管理,將會涉及各個高校的切身利益,涉及信息可持續性、服務可用性和信息安全性的問題,需要國家檔案管理部門出臺相關操作規范加以解決。但是,目前我國檔案管理在云檔案平臺建設中,還存在個人信息和隱私保護空白,在信用水平監管方面較為滯后,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廣東省云檔案平臺建設。

4.存在用戶認知度不高的問題。當前,云檔案平臺建設在全國各個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中還沒有得到普及應用,而且云計算產品豐富,云計算開發商提供了大量的解決方案,面對著如此海量的云計算技術和產品,用戶面臨著選擇難題,對于云計算產品的認可度較低,提升的空間和難度也較大。

四、云計算在廣東省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策略

1.要積極構建基于云計算的檔案信息化管理實現機制。第一,要科學設計廣東省高校檔案信息化管理系統云架構。基于云計算的廣東省高校檔案信息化管理系統主要是由檔案管理云應用系統、云平臺管理系統和基礎設施三個部分支撐的,其中基礎性的硬件設施包括計算性節點,如用于網絡交換的相關設備、刀片或機架形式的服務器、網絡安全性能保護設備等,而云檔案平臺管理系統的主要作用是對這些基礎設施管理中各項功能進行整合。第二,要建立數字化檔案下的云檔案平臺。在云計算技術下,廣東省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整體系統在建立過程中,必須要注重用戶的便捷性,通過相關應用接口做開放處理,進行統一化的認證操作。要根據廣東省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特點進行分析,對各個用戶的業務活動進行分析,采取C/C模式,主要是把云端和客戶端有效結合起來的建設模式,用戶通過客戶端,依靠計算機網絡進行云端接入,在完成相關身份認證以后,即可開展相關信息的查詢和利用。

2.要依托云計算技術提高廣東省高校檔案服務能力。第一,廣東省目前許多高校已經在推動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基于云計算技術的云檔案平臺,可以面向多元化的客戶需求,突破傳統檔案管理系統建設和應用模式[4]22-25,可以對高校大檔案建設進行推進和實現,避免出現重復開發現象,對于各項應用進行科學規范操作,從而為廣東省高校檔案中的用戶提供科學有效的檔案信息平臺服務。第二,要對廣東省高校檔案數據資源和檢索服務進行統一整理。目前,廣東省高校檔案管理部門都對自身范圍內的檔案信息數據進行了充分利用,在云檔案平臺建設和應用過程中,把這些檔案信息資源進行集中管理,并且參照不同的標準和要求,對這些檔案信息進行存儲和檢索使用,通過調配存儲在云檔案平臺中的檔案資源,更好地對這些檢索結果進行使用,提高了廣東省高校檔案信息資源查準率。第三,要對廣東省高校檔案信息數據進行整合。在廣東省部分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中,已經配備了相應的存儲設備和縮微設備,但是在這些檔案信息設備使用過程中,還存在資源設備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的狀態,云檔案平臺的建設,可以對這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把這些統一化的檔案信息平臺作為自身配置前提,將各類檔案信息資源進行功能虛擬化處理,推動廣東省高校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

3.要不斷提高廣東省高校檔案數據安全性問題。云計算技術的使用和云檔案平臺的建設,給高校檔案管理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高校檔案資源的隱私性和安全性帶來一定的威脅。在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這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對存儲于云檔案平臺中的信息資源進行安全存儲,避免檔案信息資源的非法利用,顯得尤為重要。在云檔案平臺建設過程中,要把相關隱私增強技術引入其中,對自身檔案管理平臺的在線訪問機制進行限制,把不法用戶進行隔絕處理。而且還可以運用數據挖掘和信息數據恢復技術,把云計算技術和可信計算技術相互結合起來,積極建立起一個具有較高安全可靠性的云檔案平臺。

參考文獻

[1]趙海峰.檔案館應用云計算技術的可行性分析[J].蘭臺世界,2012(7).

[2]黃正鴻.云計算在檔案信息化領域的應用啟示[J].中國檔案,2011(5).

[3]蔡學美.檔案云技術應用于檔案信息化建設[J].辦公自動化,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