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1 17:24:3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養殖場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指導思想: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好、落實好中央、省、市年鄉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全市統籌城鄉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鄉村的總體要求,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全面開放、跳起摸高”的工作基調,圍繞“兩個加快、兩個翻番”的統一部署,以創建沼氣化縣(區)為目標,進一步深化鄉村沼氣發展理念,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強化發展措施,扎實推進鄉村能源建設健康發展。
2、主要目標任務:全市全力爭取省級以上項目建設資金1000萬元以上,完成鄉村戶用沼氣池1萬口以上、1座養殖場大中型沼氣工程和城鎮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1萬立方米建設任務,新建30個以上物業管理服務網點,推廣應用玻璃鋼等新型建池材料的比例達到50%以上。
二、工作重點
圍繞全市社會主義新鄉村建設,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實施好“五大工程”,努力打造鄉村能源建設的亮點。
1、鄉村生態家園富民工程。以戶用沼氣池建設帶動改廚、改廁、改圈、建園,積極推廣豬一沼一果(糧、茶、菜等)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促進農業和鄉村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2、鄉村清潔工程。配合有關部門集成組裝農業生產和鄉村能源新技術,全面推廣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處理,不斷提高廢棄物資綜合利用效率,實現田園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
3、養殖沼氣工程。配合有關部門,在集約化養殖場和養殖小區,督促業主建設與之配套的沼氣工程,積極推廣“生態養殖業一沼氣一有機肥料——高效種植業”內循環模式,治理環境污染,獲取優質能源,生產有機化肥。
4、城鎮生活污水凈化沼氣工程。在污水處理管網難以覆蓋的區域和小城鎮、中心村興建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抓好鄉村污水、垃圾處理,實現鄉村環境衛生優良化,全面推進我市鄉村能源建設。
5、沼氣建設示范村鎮工程。要充分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以及成片推進新鄉村建設,全力打造一批鄉村沼氣建設示范村鎮,年內每個縣(區)完成1個示范鄉鎮、2個示范村建設。
三、工作措施
1、切實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項目實施地方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和網絡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宣傳鄉村沼氣建設的意義和作用,廣泛宣傳沼氣建設對推進社會主義新鄉村建設、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以及改變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的重要作用。通過宣傳發動,進一步增強各級干部群眾節能、環保、生態意識,進一步提高廣大基層干部和群眾參與鄉村沼氣建設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形成領導重視、部門負責、社會支持、群眾自辦的濃厚發展氛圍。
2、積極爭取和實施好項目。
進一步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對鄉村能源建設的工作要求,緊緊圍繞全市新鄉村建設和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緊緊圍繞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開展,抓住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積極的財政政策的機遇,積極組織各縣(區)努力爭取好年國債沼氣建設項目,認真做好現有鄉村沼氣項目實施的進度、質量、資金的監督管理,進一步強化項目支撐,促進我市鄉村能源建設工作全面開展,確保“民生工程”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3、加大工作力度,扎實推進鄉村能源建設。
全面貫徹落實《省鄉村能源條例》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推動鄉村沼氣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內府辦發〔〕73號),進一步提高全社會對鄉村能源建設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爭取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對鄉村能源工作的重視。加強鄉村能源建設的教育培訓工作,提高我市鄉村能源技術隊伍和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適應國家對項目申報鄉村能源技術人員實行資格準入制的要求。進一步落實鄉村能源建設目標管理責任,加大督查督辦力度,定期不定期地對實施工作進度進行全面分析,找準工作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制定和落實工作措施,切實加大工作力度,幫助各縣(區)解決好工作經費,確保沼氣建池、管理和安全使用工作落到實處,切實加快鄉村沼氣建設進度,如期完成項目建設任務。
4、積極推廣應用鄉村建池新技術新材料,不斷提高鄉村建池工廠化水平。
今年省上已經明確要求推廣應用玻璃鋼等新材料的比例要達到50%以上,各縣(區)要盡快行動起來,選擇有條件、有基礎的村社先行搞好試點示范,在此基礎上,各縣(區)都要組織好參觀學習,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大推廣力度。確保任務的完成。
5、積極發展鄉村沼氣專業合作組織,切實抓好鄉村沼氣后期物業管理。
各縣(區)要認真實施好服務網點建設國債項目,在項目村建立以沼氣生產工為基本隊伍、沼氣設施維護維修和綜合利用技術指導為服務內容的物業管理站和沼氣協會。要充分發揮好現有服務網點的功能,為沼氣用戶提供優質、規范、高效的服務,確保項目農戶長期受益得到實惠。
6、充分發揮沼氣功能,切實抓好鄉村沼氣的綜合利用。
積極圍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跨越”的總體要求,充分發揮鄉村沼氣建設的作用,圍繞全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需要上,以全市新鄉村建設和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重點,認真做好“三改三結合”,充分發揮鄉村沼氣建設的作用,在沼液使用上做好文章,積極發展農業循環經濟,認真建好生態家園,不斷提升沼氣項目村支柱產業水平,努力實現家居溫暖清潔化、庭院經濟高效化、農業生產無害化和鄉村環境優良化,全力打造一批示范村、示范鄉鎮。
7、進一步理順城鎮沼氣管理體制。
各縣(區)要認真貫徹落實《省鄉村能源條例》和市政府三號令及《市鄉村能源管理暫行辦法》(內府發[]95號)、《貫徹落實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鄉村沼氣建設的決定〉的實施意見》(內府發[]42號)等文件規定,切實理順城鎮沼氣管理體制。各級鄉村能源管理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進一步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和配合,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維護好全市沼氣建設管理秩序。
8、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管理。
要經常性地開展安全生產宣傳和教育,進一步增強全系統職工安全生產意識。要把安全生產責任真正落實到部門、到施工單位、到具體的責任人,確保安全生產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去落實。全面啟動農戶建池和沼氣生產工的保險工作,切實降低管理風險。要定期不定期的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落實整改措施,確保全市全年沼氣建設安全。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以進一步健全質量安全監管制度為基礎,大力推進水產健康養殖,切實加強水產投入品安全管理,強化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加大市場執法監管力度,切實提高我市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確保全年無水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發生。
二、工作任務
(一)進一步完善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落實國家、省、市法律法規及文件精神,對我市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進一步強化領導,配足人員,增添設備,建立我市“分工明確、措施有力、保障有效、運轉協調”的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二)加強對水產投入品監管。建立水產投入品備案制度,強化對投入品的監督抽查,堅決杜絕違禁藥物的使用。重點查處違法使用硝基呋喃類、孔雀石綠、氯霉素、喹乙醇、環丙沙星、激素等違禁藥物的行為。對陽性樣品生產單位查處率達到100%。
(三)強化對生產環節的質量安全監督。建立水產養殖日志制度,全市主要養殖基地內養殖日志覆蓋率達到100%;強化質量安全抽檢工作,主要水產品的質量安全抽檢率達到100%。
(四)建立水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啟動水產品市場準入工作,建立檢查驗收、產地準出、市場自檢、結果公示、產品退市、安全報告等配套制度,明確工作職責,實現我市上市水產品安全標準的目標。
三、管理重點
(一)重點產品。突出對本地生產的小龍蝦、斑點叉尾鮰等主要出口品種和四大家魚、鯉魚、鯽魚、團頭魴、鱖魚、鱘魚等主要消費品種的質量安全管理。嚴查違法使用硝基呋喃類、孔雀石綠、氯霉素、喹乙醇、環丙沙星、激素等違禁藥物的行為。
(二)重點區域。突出抓好八畝、楊林湖、陶家湖、毛湖埫等四個漁業主要產區的質量安全監管,強化對水產技術推廣站、陶家湖苗種繁殖場、董市水產苗種場、遠大漁業公司、三江漁業有限公司等水產苗種場的苗種質量安全管理。
四、職責分工
(一)加強產地環境監測和投入品管理。
1、建立水產品產地環境監測管理制度。加強產地環境調查、監測和評價,建立健全監測檔案。在市內主要養殖基地設置監測點,監控產地安全變化動態,指導產地安全管理和保護工作。(責任單位:市水產技術推廣站)
2、建立水產投入品備案制度。加強對漁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水產投入品生產、銷售、使用的監督管理和指導。督促投入品經營者實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查驗供貨方的營業執照、生產經營許可證、產品檢驗合格證,并保存其復印件。建立購銷臺賬,載明投入品的名稱、進貨時間、來源、數量、生產企業、產品登記證號、銷售時間、銷售對象、銷售數量等事項。杜絕禁用投入品的銷售和使用,確保投入品的可追溯。(責任單位:市漁政船檢港監管理站)
(二)全面推進健康養殖。
1、加強對水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和技術的培訓、示范和推廣。大力推廣安全用藥技術和方法,指導水產養殖戶科學防病、合理用藥。指導、督促養殖戶建立養殖日志。(責任單位:市水產技術推廣站)
2、加快精養魚池標準化建設步伐,推進健康養殖和標準化生產。加強對水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組織實施與指導,加強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積極推進內檢員制度,完善養殖場內部質量安全管理機制。(責任單位:市水產局產業科)
3、強化水產苗種安全生產管理。嚴格苗種生產許可制度,督促苗種生產單位按要求辦理水產苗種生產許可證;督促生產條件不合格、技術不規范的苗種生產單位加強整改。堅決杜絕苗種階段使用孔雀石綠等違禁藥物的違法行為。(責任單位:市漁政船檢港監管理站)
4、積極推行無公害水產品認證制度。鼓勵水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養殖大戶大力開展健康養殖,支持其申請國家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創建我市水產名牌。(責任單位:市水產局產業科)
(三)加大水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力度。
1、建立水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根據《枝江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工作實施方案》精神,逐步建立我市水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配套完善我市水產品檢查驗收、產地準出、市場自檢、結果公示、安全報告等相關制度,聯合藥監、衛生、工商等部門,共同抓好對水產品市場準入工作的指導管理工作。(責任單位:市漁政船檢港監管理站)
2、強化對大宗水產品的質量抽檢。以主要出口品種和市場消費的大宗品種為重點,以苗種生產和成魚養殖過程中使用硝基呋喃類、孔雀石綠、氯霉素、喹乙醇、環丙沙星、激素等違禁藥物為主要監測指標,加強產地水產品及苗種質量安全監督抽檢工作。(責任單位:市水產局產業科)
3、強化水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強化養殖環節投入品監管,堅決制止使用禁用投入品的行為,禁止超范圍、超標準使用國家限制使用的農業投入品,禁止未達到休藥期的水產品上市。逐步建立漁業執業獸醫和用藥處方制度。建立健全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崗位責任制度、執法監管臺帳制度、整改復查制度和查結案件公開制度,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工作做到“程序合理、處罰公正、高效利民”。(責任單位:市漁政船檢港監管理站)
(四)完善水產品質量安全預警和事故處置機制
1、完善水產品質量安全預警機制。建立和完善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系統,堅持重點監控與系統監控結合,加大對小龍蝦、斑點叉尾鮰等主要出口品種和四大家魚、鯉魚、鯽魚、團頭魴、鱖魚、鱘魚等主要消費品種的質量安全監測,對其在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質量安全隱患或苗頭性問題進行摸查,對可能暴發風險的危害程度,對產業和社會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深入分析,提出預警和處置意見,提前作好應對準備,確保群眾消費安全。(責任單位:市水產局產業科)
2、完善水產品質量安全事故處置機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辦法》精神,對可能發生的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按照“反應及時、依法處置、科學規范、措施得力”的原則,進一步健全完善應急處置機制,最大限度降低質量安全事故危害程度,確保人民群眾身心健康。(責任單位:市漁政船檢港監管理站)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全局上下要充分認識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按照農業部、省、宜昌市、枝江市人民政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加強對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組織領導。市水產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成員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進行,共同打造安全、合格的枝江水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