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9 00:08:3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科協工作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經過科普宣傳教育,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科學在社區上下已蔚然成風,成為大家的共識。為了加強社區科普宣教工作的力度,提高宣傳教育的效果,進一步推進科普宣教的廣度和深度。社區成立了科普宣傳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領導小組工作會議,布置落實科普宣教工作,研討科普宣教的新思路、新方法,大大提高了科普宣教工作的實效。
為進一步有效的做好科普宣傳教育工作,社區利用這些優良的硬件設施,舉行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并開辦了社區“樹蔭課堂”、“四點半課堂”。改造了社區圖書室,為社區圖書室補充更新科普類圖書。為居民的科普知識的掌握提供了便利。
(一)成立醫療科普專家服務隊
社區重視人才的培養利用和發展,聯系轄區內紅十字醫院社區衛生服務站,充分發揮醫學專業人才的作用,組建了一支25人醫療科普專家服務隊伍,每年定期在轄區為居民舉行體檢活動和醫療科普知識講座等活動。聯合駐街單位開展了社區科普工作共建,實現了科普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和科普活動的優化整合利用。
(二)成立群眾科普志愿者隊伍
社區擁有50余人的科普志愿者隊伍,并成立了“夕陽紅”歌唱團、舞蹈隊、太極拳和太極劍班等科普健身團體。通過科普志愿者、科普文藝健身團體、科普創意家庭、科普綠色家庭等科普網絡的建立,讓科普教育融入每個家庭,對促進社區科普工作的開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組織非公黨支部召開科普學習研討交流會,書法家協會黨支部、聯成物業公司黨支部、振郡物業公司黨支部、興樂物業公司聯合黨支部通過對各自支部開展各項活動的計劃等方面進行交流互動。
二是開展“關愛母親、服務母親、感恩母親”慰問活動,社區干部和志愿者帶著鮮花、科普材料等慰問品,看望貧困母親,幫助他摘菜、淘米、做飯,陪她度過一個快樂的母親節。
三是社區帶領志愿者到轄區福利院接受__社區愛心人士為孩子們捐贈的兒童新衣服、送去科學書籍。
四是組織醫療衛生人員到社區宣講母嬰知識,開展健康知識咨詢。
五是組織黨員參觀“踐行群眾路線 謳歌時代新風”主題書畫攝影展。
六是社區聯合商業銀行__橋支行舉行“自覺抵制故意毀壞人民幣行為”的簽名宣傳活動。向群眾講解遇到印有非法宣傳文字的人民幣,及時到商業銀行免費兌換,過往群眾紛紛拿起筆參與到簽名活動當中。
一、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科協工作
我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科協法》,積極實施《科學素質綱要》,將科協工作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及精神文明建設規劃,制定科協年度計劃,并將科協工作列入本鎮黨政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定期表彰和獎勵在科協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
二、認真落實科協“一站一欄一員”工作
我鎮在開展科協“一站一欄一員”創建工作中,組建了科協宣傳活動站和科協工作活動點,確定了長羅村和中墩村科協示范村,每個示范村均成立了科協工作領導小組,落實1名科協宣傳員、2名科普帶頭人、2個科普示范戶,落實有各自的科協場所和科普專欄。鎮建立有科普宣傳欄和科普宣傳活動室,能經常性開展各種科協活動。
三、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各項科協宣傳培訓工作
我鎮為了進一步在全鎮范圍內協及科協知識,積極組織本鎮科技人員利用墻報、黑板報、大小標語、廣播、印發各種科普資料,開展科普講座活動,大力宣傳有關科普知識,在全鎮上下營造一個良好的科協氣氛,使不同層次的人從懂得科協知識到逐步掌握運用科協知識,收到了令人滿意的效果。一年來,共組織出版科協墻報、黑板報4期,張貼科協文章26篇;舉辦鎮、村干部技術講座3次,培訓325人次,組織科技下鄉6次,參加群眾4370人次,發放科協資料6100份;80%以上各類從業人員的在崗培訓、繼續教育每年不少于50學時,同時積極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勞動預備制培訓、再就業培訓、創業培訓、農民工培訓等;組織村干部科協報告會4次,參加人數391人次;不定期組織本鎮有關人員深入村組**間地頭開展各種科協宣傳活動,深受群眾好評。
四、建立科協服務體系
我鎮成立有科協工作領導小組,并設有農業科協工作組、衛生科協工作組、科協信息工作組,同時任有各級科協宣傳員。體系內各部門,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協調運作,做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引進和推廣了一批經濟效益好的科學種養項目,其中,羅村獺兔養殖專業村和長源貢菊生產科協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初見成效。
六、開展科協宣傳咨詢活動
我鎮不定期組織農業服務中心技術人員在街上開展科協宣傳咨詢活動,宣傳有關科協知識,并在活動開展過程中,以積極的態度、熱情的服務面對前來參加活動的農民群眾,給他分發各種科學種養技術資料,幫助他們解決在種養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在開展“科技活動周”和“全國科協日”工作中,認真貫徹“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的活動宗旨,在全鎮上下營造一個良好的科協氣氛,收到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總之,我鎮的科協工作,在區科委的正確領導下,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得到了有關部門和領導的充分肯定。今后,我鎮將繼續抓好各項科協工作,促進全鎮經濟建設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在“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健康教育知識競賽”上的講話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為積極響應市創衛總指揮部的號召,區創衛指揮部、區愛衛會在這里舉辦“區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健康教育知識競賽”活動。此次活動的目的就是在全區上下普及創衛及健康知識,進一步提高各級、各單位工作人員對創衛工作的認識,從而為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在此,我代表區政府對今天參賽、觀賽的同志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對積極支持和關注本次活動的各單位、各部門表示衷心的感謝!
當前,區創衛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今年1-4月,區根據“政府統一領導,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工作格局和“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的工作方針,加大了對集貿市場、建筑工地、小街巷等創衛死角的整治力度。一是投入35萬元對市場路面、排水設施進行改造,改善市場環境衛生;二是加大對施工工地車輛的監管力度,對轄區內所有施工單位下發《關于嚴厲查處無證承運建筑垃圾、車輛撒漏及車輪帶泥污染城市道路違章行為的通告》,轄區車輛撒漏及車輪帶泥污染城市道路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三是對跨店經營、亂擺亂賣、占道經營等現象予以糾正,1-4月份共出動人員6060人次,車輛670輛,糾正各種違章行為6630余起,查處違章案件161起,處理各類投訴91起;四是開展“除四害”藥品投放工作,共投放鼠藥5.27噸。通過市場改造、綜合執法整治、延長馬路保潔時間、強化并落實各種整改措施等方式,轄區市容環境得到較大改善。
在創衛硬件設施不斷提升及完善的基礎上,軟件建設也必須跟上,而創衛軟件建設的核心,就是加強創衛及健康知識宣傳,努力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爭取群眾對創衛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從而使廣大群眾參與到創衛工作中,促進創衛工作的順利實施。在此,對今后區的創衛健康教育宣傳工作,我提出兩點希望和要求:一是創衛辦、愛衛辦要進一步開拓思路,研究創衛健教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加強與市創衛總指揮部的聯系與溝通,爭取在他們的領導和幫助下,逐步建立健全持續、有效的工作機制。二是各街道辦事處要將創衛工作納入重要日程,鼓勵社區居委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經常性的創衛和健康知識宣傳工作,從而調動居民的創衛積極性,推動區創衛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
一、狠抓災后重建,全面奪取勝利
建立了領導機構,健全了一系列的責任制度對災后重建的106個項目公開公平公正招投標,落實質量監管小組,每個項目科學規劃,科學管理。在抓質量的同時抓進度,采取三天一匯報,五天一檢查,七天一通報,100%的圓滿完成任務。
二、狠抓科技適用技術的推廣運用,增加農民的收入
1、農機站狠抓科技培訓,對全鎮78座電灌站機手,進行科技培訓,科學管理,狠抓技術改造,濾布改造提灌站18座,新建14座,同時落實了安全生產,對212輛拖拉機和農用車進行安全知識的教育,對2460部脫粒機用戶進行技術培訓,早提早蓄大春生產提水580萬立方,機耕機播38000畝,脫粒收割39000畝,為農民增收和節省勞力奠定了良好基礎。
2、農技站,狠抓旱育秧新技術的培訓,節水農業是當前農業新技術。全鎮育旱秧7000畝,在縣主村作出示范樣板,對1500戶科技示范戶進行了技物配套,實行種子、肥料免費提供,一戶帶三戶,每戶示范戶均比一般農戶多增收30%。
3、畜牧站狠抓消毒防疫的工作,先后對農戶實行春秋普打畜禽預防傳染病疫苗達到300萬頭份,其中:生豬防疫6萬頭份,耕牛25000頭份,小家禽200萬只份,犬只防疫苗3萬頭份,對21000戶農戶圈舍進行了嚴格消毒兩次,有效控制各種疾病的傳播,為農民增收挑起了大梁。對耕牛交易市場嚴格管理,每場進行場前后消毒防病工作,為了發展肉牛工作,并在4月建立了肉牛協會,發展肉牛大戶3—5戶,150戶,100頭以上10戶,10頭以上25戶,養殖溫氏雞鴨大戶89戶,養豬大戶200余戶,畜牧業生產已成為農村經濟收入的重要成分,產值收入占農業的60%。
4、林業部門抓果技培訓,先后培訓12期,對中江柚、桃子、李子、梨子、枇杷等已成型大見成效的優質水果,進行修技、嫁接、防病治蟲、枝、疏花蔬果、套袋新技術又適用,深受農民歡迎,參加培訓人數達7000人次,并落實了21000戶的林權改制工作,對生態林,長江防護林進行責任落實和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工作。
5、狠抓特色農業興鎮,引進浙江、綿陽、三臺等16個老板先后在新店村、明星村、五賢村、石羊村、清福村落實大棚無公害西瓜3200畝,大棚蔬菜200畝,核桃基地200畝,壓濾機濾布西瓜畝產量達到8500—10000斤,產值每畝達到11000—12000元,除去畝成本4500元,凈收入畝產達8000元左右,比種糧畝收入高出30—40倍。農民就地務工每天收入30—40元。在青獅、長興村發展曬煙680畝,平均畝產值2800元,最高畝產值3200元,比種糧食高出10—12倍的收入。為農民增收大見成效。對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和訂單農業起到推波助瀾的巨大影響。農業的根本出路也在于土地流轉,規模經營。在清福村進行200畝坡地流轉給場鎮郭小明栽植200畝核桃,建造一個年出欄生豬2000頭的規模。
三、發揮科協科技橋梁紐帶作用,為農民實實在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