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實驗室設備管理系統

實驗室設備管理系統

時間:2022-06-03 18:28:1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實驗室設備管理系統,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關鍵詞:業務層;邏輯層;控制層;設備管理

中圖分類號:TP311.52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Introduction)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和進步,實驗室成為一些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必備,實驗室設備的管理問題關系到實驗教學與科研項目是否能成功運行,傳統的紙質報表管理模式隨著時間的推移數量的龐大,不便于保存和統計,無法準確了解實驗設備運行狀態和使用情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更加青睞于將這樣復雜的工作交給計算機來進行處理,該系統的開發便是基于這樣的需求,將實驗室的管理需求進行信息化處理。通過該系統來規范的存儲和統計實驗室的設備信息。

2 系統的主要設計工作(Major design work of the

platform)

2.1 系統的主要任務

實驗室設備管理系統能夠通過系統管理員實現對設備的分類管理;可以對合法的注冊用戶發出的設備借用申請進行審批并提交審批意見和審批結果進行記錄;并在被借設備歸還時進行歸還操作;管理員還可以對設備的維修信息記錄并可以查看歷史維修記錄,通過本系統,管理員可以進行各類數據的統計、報表,方便為管理者提供有價值的信息。系統具有數據安全準確、界面友好、操作簡潔、便于維護和升級等特點。

2.2 系統開發工具簡介

該系統在Windows7操作系統上,采用SSH框架來完成整個系統的開發,用MySQL作為后臺數據庫存儲數據信息,MyEclipse作為開發工具。SSH即Struts2+Spring+Hibernate。Struts2是基于MVC模式的一種框架,對Model層、View層、Control層都提供了相應的組件;Spring是一種輕量級的控制反轉和面向切面的容器框架,解決了企業應用開發的復雜性的問題[1]。MySQL是為人們普遍應用的中型關系型數據庫,它提供的數據類型與Java中的數據類型基本相吻合,避免了不少繁瑣的類型之間的轉換問題,為本系統的數據的管理和維護提供了方便。Hibernate是對象關系映射框架,可以應用在任何能用到JDBC的場合,扮演著數據持久化的角色[2]。系統具有數據安全準確、操作簡潔、界面有好、便于維護和升級等特點。

3 系統的總體功能框架設計(The general design of

the system)

根據系統需求分析,可以將實驗室設備管理系統分為兩個主要模塊,分別介紹如下。

3.1 管理員模塊

在這個模塊中,主要實現的是管理員利用系統對普通的用戶和實驗室設備進行管理,詳細的操作有:對本用戶進行修改密碼;對注冊用戶進行停用和恢復密碼;對設備類型進行管理;對設備進行管理;對用戶發出的借用申請進行審批;設備維修管理。具體的功能框架如圖1所示。

3.2 注冊用戶模塊

在本模塊中,主要實現的是注冊用戶操作本系統借用設備,具體操作有:注冊用戶可以自行修改本用戶的密碼;注冊用戶可以對設備發出借用申請;注冊用戶可以查看申請結果;注冊用戶可以查看借用歷史。具體的功能框架如圖2所示。

4 數據庫設計(The design of database)

根據系統的設計要求,系統應該保存設備相關信息,管理員信息和使用者信息,為滿足各項功能的需要,系統數據庫設計如下。

4.1 管理員信息與學生信息設計

學生信息表即用戶表,系統的設定本為學生對實驗室設備進行借用、歸還等操作,所以用戶表即為學生表。管理員信息表是專門存放管理員登陸信息的數據表。具體數據結構如下:學生表(t_student)=。管理員表=。

說明:學生編號與學號不同,學生編號僅僅是為了作為數據表中主鍵的,區分其他字段的唯一標識的存在。表中除了學生的基本信息外還有作為用戶信息的登錄名和登錄密碼,也保存在表中。

4.2 設備類型設計

為了方便對設備進行管理,系統設計了設備類型管理功能,設備類型表用于存放各個設備的類型信息:設備類型表(t_type)=。

4.3 設備信息設計

設備信息表=。

說明:設備信息表用于保存設備信息,編號和設備編號不同,編號是邏輯上表的主鍵,唯一標識,而設備編號是對應到每一臺設備上的物理上的對設備進行區分的標號;設備類型作為外鍵,保存設備類型表中的主鍵,狀態用來保存設備當前的狀態,例如:空閑、借出、維修中等。

4.4 設備申請、借用與維修設計

設備申請表=。設備借用表=。設備維修表=。

說明:設備申請表是管理員用戶在后臺處理設備借用申請時用到的表,其中申請人和申請設備分別為學生表和設備表的主鍵,在此表中作為聯合外鍵。設備借用表中的申請人和申請設備與其同理。設備借用表中需要存放設備的狀態,即用戶歸還設備時,管理員需查看設備是否損壞,并確定相應的賠償金額。如果設備有所損壞,則在維修表中增加一條記錄,記錄設備維修的相關信息。

5 系統重要功能的具體實現(The concrete realization

of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the system)

本系統采用的SSH框架,其中Hibernate起到的作用就是數據持久化,通過在代碼中添加注解的方式實現。這種形式的Hibernate通過訪問JavaBean能自動生成較為合理,清晰的數據表。Hibernate使用的hql語言也是針對Java類而不是數據庫表的,所以使用起來也會比sql語句方便、有效。

5.1 系統的業務邏輯層實現

實驗設備管理要求:管理員可以添加設備分類并根據設備分類進行添加設備信息,管理員可以查看、修改和刪除設備信息,設備信息查詢的結果包括設備編號、設備名稱、設備類型、購買時間、設備狀態。當用戶對設備發出借用申請時,管理員可以處理該申請,或同意,或不同意,如果管理員同意用戶的借用申請,則應在系統內進行登記操作,此時該設備的狀態將變為“已外借”。當用戶歸還設備時,管理員應查看設備的損壞程度,開出相應的賠償金額并在系統內進行歸還操作。管理員可以錄入維修損壞的的設備信息和查看某個設備的歷史維修記錄。

5.2 系統的數據訪問層實現

該層主要通過Hibernate配合Dao來實現。數據庫訪問層是為業務邏輯層提供數據服務,通過訪問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加工,來實現系統各個功能模塊對數據的需求。

5.3 系統表示層實現

視圖層是通過前端web的形式實現系統和用戶之間的交互,主要表現形式為JSP頁面。以下展“管理員功能模塊”主要實現的功能和主要代碼。

“管理員功能模塊”包括用戶管理、設備類型管理、設備管理模塊、設備借用管理模塊、設備維修管理模塊五個部分。以下展示用戶管理模塊、設備類型管理模塊和設備管理模塊的功能和控制層代碼。

5.3.1 用戶管理模塊

在后臺主頁面上可以看到“用戶信息管理”標簽,點擊該標簽,列出所有用戶,包括管理員用戶和普通用戶,管理員可以通過每個用戶所在行的后面的兩個按鈕實現凍結用戶和初始化用戶密碼的功能,其中初始化用戶密碼是將該用戶的密碼初始化為“111111”,實現代碼如下:

public String pwChange(){

String sql="update TStudent set loginPw='111111'where id="+id;

TStudentDao.getHibernateTemplate().bulkUpdate(sql);

this.setMessage("密碼初始化成功");

this.setPath(studentMana.action);

return"succeed";

}

5.3.2 設備類型管理模塊

在后臺主頁面上點擊“設備類型管理”標簽則列出所有設備類型,管理員可以對設備類型進行新增、修改、刪除操作,以下代碼實現設備類型的新增功能:

public String typeAdd(){

type.setDel("no");

TTypeDao.save(type);

this.setMessage("類型添加成功");

this.setPath("typeMana.action");

return"succeed";

}

5.3.3 設備管理模塊

在后臺主頁上點擊“實驗設備管理”標簽則列出所有實驗設備,與設備類型管理模塊相似,管理員可以對設備進行新增、修改、刪除操作,以下為查看設備列表主要代碼:

Session sqlSession=TDeviceDao.getSessionFactory().openSession();

SQLQuery sqlQuery=sqlSession.createSQLQuery(sql);

List objList=sqlQuery.list();

for(Object obj:objList){

TDevice device=new TDevice();

device.setId((Integer)obj[0]);

device.setDeviceId((String)obj[1]);

device.setDescription((String)obj[2]);

device.setTime((String)obj[3]);

device.setStrType((String)obj[4]);

device.setStrState((String)obj[5]);

device.setState((Integer)obj[6]);

deviceList.add(device);

}

sqlSession.close();

request.setAttribute("deviceId",deviceId);

request.setAtrribute("deviceName",deviceName);

request.setAttribute("deviceList",deviceList);

return"deviceQuery";

6 結論(Conclusion)

本論文設計的實驗室設備管理系統,對于任何實驗室均可用。為實驗室管理員提供了高效、省時、便利的管理方式。該實驗室設備管理系統主要包括了用戶登錄、設備錄入、設備管理、設備分類管理等模塊,主要實現對設備的高效管理。系統的設計便于后期的維護與升級[3]。

參考文獻(References)

[2] BruceEckel.Java編程思想[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1] 孫衛琴,李洪成.Tomcat與Java Web開發技術詳解[M].北京:電

子工業出版社,2003.

[3] 孫涌.現代軟件工程[M].北京: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

趙相宇(1990-),男,本科生.研究領域:軟件開發.

劉 燕(1963-),女,碩士,教授.研究領域:數據挖掘,算法

第2篇

關鍵詞:臨床實驗室;醫學實驗設備;實驗室管理

隨著醫學科技的日新月異,醫學實驗成為醫學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和培養綜合性人才和實現科技創新的重要手段,其中臨床實驗室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其中新醫療設備的引入、舊設備的更替、儀器功能的增加、性能的先進化給儀器設備的管理帶來層出不窮的問題。如何能最大程度的利用實驗室的儀器,提高實驗室效能,同時又能使相應儀器得到很好的維護。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實驗室的管理者。因此將、實驗室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分析,并提出實驗室設備管理體系的升級方案。現報告如下。

1 實驗室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管理系統升級

1.1 設備管理的概念與目的

1.1.1 設備管理的概念:設備管理是對組織內儀器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以達到組織既定目標與責任的動態創造性活動[1]。

1.1.2 設備管理的目的:保證設備的申購、使用規范化,確保檢驗活動正常進行。

1.2 實驗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2.1 管理意識及力度欠缺:在臨床實驗中,管理者往往只在意實驗任務的完成,缺乏自主的器械管理意識,忽視臨床實驗室的器械的使用監督工作,沒有嚴格的安排器械使用后的檢查、維護工作。這導致使用過程中實驗人員皆不重視器械的保護,表現出責任心不強的現象,極大的降低了器械的使用壽命,變相地增加了資費投入。

1.2.2 管理理念陳舊,管理手段落后:現在電子技術在醫學中得到廣泛應用,臨床實驗器械功能增多,種樣愈加繁雜,而現在許多臨床實驗室中,在設備的具體管理手段上,仍較多采用的是實驗室定位,手工登記等陳舊的管理方式,這不僅會限制工作效率,而且易造成管理漏洞。如器械的購入、維護及維修記錄不全,甚至有時會丟失器械的說明書、配套軟件及相連硬件等。先進的計算機網絡管理方法卻并沒有得到應有的應用[2]。

1.2.3 規章制度不健全:影響臨床實驗室工作水平關鍵是實驗室自我制度管束的健全與否。管理工作不到位的重要原因是制度不完善,有些臨床實驗室由于沒有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設備的管理職責不明,從設備的計劃、采購、驗收、管理等眾多環節都存在問題,如到貨的儀器不能及時驗收;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更替,使部分儀器在購置后多年無人問津,從此閑置,甚至在儀器還沒有開箱前就已經被破壞而無法使用。此外還缺乏有效的賠償機制,很多醫學部門的儀器設備存在著毀滅性使用的現象,各種違規操作現象一直存在。同時固定資產的建賬時間跨度大,管理體制的變更,固定資產定義的改變,設備賬目不清等均造成設備管理的混亂。

1.2.4 儀器的使用者的素質較低:醫學的儀器設備越來越復雜,臨床實驗室呈現結構和功能齊全、技術含量越來越高趨勢,這種實驗室的工作及管理需要很高知識儲備及品質修養。雄厚的知識儲備是使用儀器的必需,而優良的品質是在設備的使用維護不可缺少的。而現在很多臨床實驗室呈現的現狀卻是,使用者能力參差不齊、機構不合理,很多盲目性的破壞操作,而且缺乏責任心及集體意識,使用后不加檢修維護,造成他人實驗中問題頗多、設備使用不良。

1.3 管理體系的升級方案

1.3.1 思想重視為提高管理水平的前提:臨床實驗任務的完成對醫療水平的提高至關重要,這是工作者熟識的,而正也是如此,若不能規范、科學的進行儀器管理,就不能確保這些儀器設備始終處于完好狀態,發揮其應有的效能,必能會削弱實驗效果水平。因此實驗室工作者在思想上要充分認識到愛護儀器、正確使用和管理儀器設備的重要性。可以在招收實驗室工作人員之時便對其進行儀器保護意識培養,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1.3.2 采用程序開發及計算機實行現代管理:面對現代醫療設備儀器種類、功能多樣化,操作過程及保養維護工作繁雜,要積極運用計算機的高運算能力、存儲能力,開發適合實驗室的程序軟件,建立現代高效的管理體系。應用此體系,嚴格統一各種設備的采購、驗收、使用、檢查、維修及借用等記錄信息,做到井井有條。

1.3.3 嚴格實驗室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體系,制度是關鍵。針對臨床實驗中對儀器的責任心不強、不良使用甚至是破壞使用,必須建立完善的各種管理規章制度,使實驗室的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責任到人,分工明確,并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實施獎懲。特別針對醫學中使用的大型精密儀器,其操作規程、管理辦法、有償服務標準、使用登記制度等等必須明確到位,并有專人核查管理[3]。

1.3.4 提高實驗室工作人員素質:只有擁有高質量、高素質的人才,才能有高水平的管理格局。作為設備管理員不僅應專業技術過硬,還應具備一定的管理水平和強烈的事業心。要改變實驗隊伍老齡化、知識結構落后的情況,應在引入高學歷、高職稱人才的同時加大對在職管理者的培訓,鼓勵實驗室管理人員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充分調動大家的工作主動性。另一方面,實行獎罰結合調動設備管理員的主動性和加強其責任感。

2 結果

隨著實驗室設備管理的不斷科學化正規化,提高了設備的使用效率、延長儀器設備壽命、保障實驗數據準確有效、體現質量監督第三方的公正性和科學性。

3 討論

醫療科技不斷發展、外國先進的醫療手段及管理方式流入國內,中國的醫學實驗設備管理既有自己提高也有與國際接軌的必要。在臨床實驗室管理中,首先要提高對設備管理的重視力度,然后去深入挖掘現有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已存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設性對策,以期不斷完善實驗室設備管理系統,充分提高設備的使用效能,實現設備的最大化、最有效利用,以便更好地為提高醫療水平服務。

參考文獻

[1] 王成艷,王 剛,石 楓.完善實驗室設備管理的方法與實踐[J].中國醫學裝備,2009,6(3):31.

第3篇

關鍵詞: 儀器設備;移動終端;管理系統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系統的應用也在不斷的更新。再加上近年來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普及,信息化建設也加快了步伐,原先很多服務器上的管理平臺,都在逐漸向數據中心遷移,用來適應移動終端的訪問。這個發展趨勢,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設信息化系統時,不但要考慮系統管理的方便性,而且要考慮系統操作的方便性,在傳統的計算機、服務器等windows系統上要可以操作,在現在用的比較多的安卓系統、蘋果的ISO系統上也能操作。換句話說,我們已經進入了“云計算”時代,我們的信息化建設,主要是數據中心和云端應用建設。而有些單位、部門對信息化建設卻不夠重視,到如今還使用紙質材料,筆頭統計,手工計算等方式對設備進行管理,與時代脫節,改變這種現狀是非常必要的。

一、現狀

隨著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的快速發展,學院的實驗室儀器設備越來越多,管理上越來越困難,同時,隨著高校推進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實驗室實行開放,進出實驗室的學生數量明顯增加,儀器設備的使用時間和使用頻率也相應增加,故障率和損壞率也越來越高,即使儀器設備正常使用,也存在消耗品和自身易耗件的損耗。而我們學院設備管理部門現在使用的北化設備管理系統,卻缺少對實驗室儀器設備這方面的管理內容,我們只能用紙質材料、筆頭統計、手工計算等方式對實驗室儀器設備進行管理。

二、存在的一些問題

(1)管理困難。由于設備的不斷增加,儀器設備、易耗品、低值耐用品等變動的頻繁,傳統的紙質計帳方式已經變的越來越困難,就算每次都認真的做好記錄,如果真的要去查詢某件設備使用、變更等情況時,就要翻閱大記錄,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而且結果還是一定全面、準確。

(2)統計困難。對于儀器設備、低值品、耗材等變更、維修、報廢、報失,要每條記錄去查詢、統計,查詢過程就比較困難,統計就是難上加難了。領導不認可;實驗室管理人員辛苦工作但效率太低,又沒有對應的統計圖表,做了多少工作,領導很難看,也很難計算工作量,自然沒法認可。

三、設計方案

(1)設計目標。本系統開發的總體目標是實現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的系統化、規范化和自動化,從而達到提高實驗室管理效率的目的。作為計算機應用的一部分,使用計算機對實驗室儀器設備信息進行管理,有著手工管理所無法比擬的優點。例如:檢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儲量大、保密性好、壽命長、成本低等。這些優點能夠極大地提高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的效率。

(2)功能設計。第一、本系統對儀器設備的管理包括了設備申購、設備入庫、設備變動、設備報廢等,對設備生命周期進行全過程管理;第二,系統要包括儀器設備查詢與統計管理等有關儀器管理的各個環節功能;第三,系統還要能兼容我們學院設備管理部門使用的北化管理系統,能夠為設備管理部門提供完備的數據查詢與統計服務。第四、在移動終端上也要能夠訪問、操作,方便系統管理。

(3)難點。要實現以上功能要求,遇到了很多困難、問題。通過我們不斷的努力研究、探索,最終得以解決,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怎么與原有北化設備系統兼容;我們學院設備管理部門用的是北化的設備管理系統,所有儀器設備的賬目,都是以他們的賬目為準,本系統只能是他們系統的一個補充,所以必須與他們的系統兼容。北化的設備管理系統的數據保存格式是DBF的,而本系統開發用的是SQL,兩種數據格式之間沒法直接轉化,我們試驗了很多種方式,最后得以成功,先把北化設備管理系統的DBF格式數據轉化為EXL數據表,再把EXL數據表導入到SQL數據庫中。要實現數據庫兼容,對于我們的系統數據庫設計難度也很大,原北化系統的數據字段,我們都必須保留,還要增加我們的數據字段、數據表。這個難度是比較大的。第二、移動終端上的應用;系統開發好,在計算機上通過WEB訪問成功之后,我們就要考慮使用的方便性,努力實現移動終端上的應用。一開始,我們考慮的是用移動的3G、數據流量等上網,通過網絡訪問來實現,但現在的所謂3G網絡,達不到我們的要求,訪問速度很慢,要等很久,而且我們的服務器還要聯到公網上,這對我們管理系統的安全性是很大的挑戰。然后我們想到了無線網絡,實驗室本來沒有無線網絡,但每個實驗室都是有上網接口,我們就想在每個實驗室里放置無線路由器,通過自建無線網絡來實現網絡訪問,這樣就解決了訪問速度慢的問題,同時服務器放在內網,就能避免來自公網的攻擊, 也提高了系統服務器的安全性。通過我們的不斷努力嘗試,終于實現了系統設計的要求。

本文所介紹的實驗室設備管理系統,突破了傳統的設備管理方式,可在移動終端上對實驗室設備進行管理,極大的方便了管理人員,也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時對儀器設備、低值耐用品、耗材進行全過程管理,并能快速統計,極大的推進了實驗室設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也有助于推進高校信息化建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孫紹芳.高校校園網絡環境下的儀器設備與實驗室管理系統 [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3)

[2] 梁 敏.基于Web的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系統的設計與開發 [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9)

[3] 吳文華、楊慶,沈新元等.智能實驗室管理系統下的實驗室開放管理 [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

[4] 王立輝,陳雷.高校實訓實驗室綜合管理平臺開發與實現 [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 2012(4)

[5] 倪 晟.基于WEB的實驗室教學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1)

[6] 何紅、許建梅 黃民慧.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系統的需求分析與架構設計[J].硅谷 2011(9)

[7] 王彤、朱小光.儀器設備管理系統的開發及應用 [J].河北工業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 2003,18(1)

作者簡介:

第4篇

關鍵詞:開放式實驗室;三層架構;

中圖分類號:TP311.52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Introduction)

現今,隨著高校實驗室設備資源在質與量上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問題擺在了學生、教師、管理員及各級院系領導面前。例如,各實驗室相互獨立,導致資源無法最大化的使用和很低的實驗設備使用率;實驗室功能雖多,但多而散,無法形成綜合優勢[1];各級管理員無法有效并清晰的隨時隨地對相關軟件、硬件資源信息進行統計與掌控,造成管理上的不便;除此之外,設備的購買、保修、送檢及維護也需要進行很多報表的填寫,若是需要對某一時間段或者某一類型的設備進行相關統計任務,則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及精力。

綜上,設計并實現一個開放式的實驗室管理系統具有極大的實際使用價值。在此之前,有些人對高校實驗室管理模式經過研究與實踐,提出自己的觀點,例如:論文[2]基于_Net的開放式實驗室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在新實驗課標的要求下,對于綜合性、創新性實驗無法進行有效管理,導致該實現方案過于簡單;論文[3]高校開放式實驗室設備管理系統研究,對于教師及學生的功能需求考慮較少;論文[4]開放式實驗室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未能體現開放式的真正內涵,即實驗設備信息的網上查詢、統計及預約。

本文內容組織如下:首先,設計了開放式實驗室管理系統OLMS(英文全拼)的基本體系結構,并進行了系統需求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系統設計,給出了系統功能結構圖;接著對該系統的主要實現過程進行了詳細說明;最后,給出了該系統下一步需要完善的功能及小結。

2 開放式實驗室管理系統OLMS的基本體系結

構(The basic architecture of open laboratory

management system)

2.1 OLMS系統的基本體系結構

OLMS系統的基本體系結構由五層構成,從上到下依次為網絡設施、系統服務支持環境、數據層、邏輯層和用戶操作層即顯示層。

2.2 OLMS系統需求分析

OLMS系統的主要使用者有四類人員:學生、教師、實驗室管理員、院系各級領導及教研室主任。這四類角色對于OLMS系統的主要功能期望為:課內/外實驗、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相關管理及操作;實驗設備及資源信息的管理操作;在線預約實驗設備及資源;查詢預約結果等;實驗室設備、資源的電子化管理功能;新實驗的申報及審核流程;提交、批改、指導實驗報告功能;瀏覽、查詢、編輯實驗電子課件;統計報表功能;除此之外,該OLMS還需實現部分系統或者公用功能。

3 系統設計(System design)

根據前述的基本體系結構及系統需求分析,設計OLMS系統的系統功能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OLMS系統功能結構圖

Fig.1 System function structure

4 系統實現(System implementation)

4.1 程序開發及運行環境

本系統開發中,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工具,SQL Server 2005, Framework SDK v2.0。

4.2 編碼規范

為了項目的規范,在系統實現之前,定義了相關的數據庫命名規范,包括數據庫、數據表、字段、視圖、存儲過程、觸發器等的命名規范;程序代碼命名規范,包括變量及對象名稱定義規則、數據類型簡寫規則、控件命名規則等。

4.3 編碼實現

編碼實現主要包括以下部分:數據處理層、主要功能模塊及界面層的實現。

4.3.1 數據處理層的編碼實現

為了簡化大量重復性的數據庫訪問及數據處理操作,本系統單獨做了數據處理層的編碼實現,以供功能模塊的調用。

4.3.2 主要功能模塊的實現

功能模塊主要為功能服務,實現各個單獨的邏輯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各子模塊:

(1)系統功能模塊及其編碼實現

系統功能模塊及其算法主要包括:第一,系統的初始化功能;第二,對數據信息等的管理;包括用戶信息管理[5]、平臺的管理、數據與資料的管理等;第三,用戶權限的分層設置及管理。

(2)學生功能模塊及其編碼實現

學生功能模塊主要實現的功能有:學生個人信息的瀏覽及部分修改功能;學生信用度算法模塊;本學期課內/外實驗、綜合性或創新性實驗的相關功能實現,使用在線資源例如在線答疑、在線討論區、在線題庫等功能。

(3)教師功能模塊及其編碼實現

教師功能模塊主要實現的功能有:學期初的課內/外實驗申請;綜合性、創新性實驗申請;新開設實驗項目的填報及申請;查詢本學期實驗課表及實驗安排內容;布置預習實驗要求;審核學生的課外或其它實驗申請;對個人信息的管理或依據條件查詢學生的基本信息。

(4)實驗室管理員功能模塊及其編碼實現

實驗室管理員功能模塊主要實現的功能有:第一,實驗室子系統管理;第二,審核實驗預約功能;第三,實驗室設備運行管理,即設備運行時的過程數據管理;第四,實驗室設備資源的管理;第五,設備統計分析功能等。

4.3.3 界面層的實現

該系統界面層的實現主要滿足簡潔、清晰、個性化定制的目標。為了實現簡潔、清晰,系統以藍色為主色,統一了系統的界面框架,任何用戶訪問該系統時,都能看到一個布局統一、顏色一致的界面。

5 結論(Conclusion)

系統經過一年多的運行,極大地方便了實驗課程管理、實驗預約等教學工作的開展,取得了良好效果。后續需解決的問題:如何由點及面,打破原有小而散的模式,進行校一級的實驗室管理系統設計及實現?如何與硬件控制器相結合,實現遠程控制和管理,確保實驗室的全天候開放和安全?如何為各種終端設備用戶提供友好的服務等問題。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張松,陳志剛,金亮.開放實驗室管理系統設計方案比較及實

現[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4,40(3):230-232.

[2] 焦鉻,劉輝,陳受凱.基于.Net平臺的開放式實驗室管理系統

[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31(3):88-91.

[3] 謝健,劉原奇,易先卉.高校開放式實驗室設備管理系統研究

[J].計算技術與自動化,2007(1):102-103;107.

[4] 姜浩,等.開放式實驗室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實驗室研

究與探索,2010,29(6):110-112.

[5] 尹紅,李海燕.基于C/S和B/S混合結構的高校開放式實驗室

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現[J].信息系統工程,2009(6):29-32.

作者簡介:

劉海玲(1978-),女,碩士,講師.研究領域:web應用及開發.

第5篇

關鍵詞:實驗室;創新;開放;自動化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0-0012-02

一、引言

實驗室是大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紐帶,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場所。根據本校自動化專業的實際情況,自動化創新實驗室不僅需要承擔多門實驗教學課,包括電子系統設計專題實驗、智能車專題實驗、機器人專題實驗,還要承擔競賽、培訓、創新活動等任務。傳統的封閉式實驗室管理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使用需求,必須通過開放模式進行實驗室的管理。

二、國內外大學開放管理經驗

國內有些大學在實驗室開放綜合管理機制方面做了很多改革和研究,效果顯著。黑龍江大學化學化工與材料學院在實驗室開放管理體系、開放內容、方法和手段上進行研究,逐步建立了科學合理的實驗室開放管理模式與機制。深圳大學開展創新與實踐,提出實驗室開放運行機制包括高效的工作體系、科學的管理制度、高度開放共享的實驗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和一套完整的基于網絡化的實驗室開放管理系統。日本東京、UEC與相鄰的幾所大學共享實驗室教學資源,大學內部實驗室全天開放,在課后時間實現預約開放。通過實驗室開放管理模式,能夠應對學生的不同需求,提高實驗室的資源利用率,增強了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三、自動化創新實驗室開放式管理研究

自動化創新實驗室隨著學生人數的增多,新設備的增加,開放程度的擴大,暴露出了越來越多的問題。例如實驗室設備維護、流失問題,人員財產安全問題,管理體制不規范、不健全問題。結合本專業背景,通過學習國內外實驗室開放式管理經驗,提出了三點管理方案。

四、人員管理

人員管理主要采用預約結合門禁和監控的方式進行開放式管理。如圖1所示,學生申請預約實驗室,預約成功后獲得門禁指紋。實驗室通過門禁系統實現學生身份識別、進出記錄數據采集、統計和查詢學生考勤記錄。實驗室監控設備能夠實時獲取學生進出實驗室情況,并能夠遠程查看實驗室內現場情況和人員數量,實現實驗室無人值守。

五、資產管理

建立一套規范的實驗室資產管理體系,主要包括需求分析、資產的招標采購、資產的分類管理、資產的狀態監控、資產的維護維修,如下頁圖2所示。

實驗室利用互聯網實現實驗室設備從需求、訂購到借用、維護、報廢整套管理流程。公布儀器設備名稱、性能、使用方式等信息,實現網上借用、歸還,保證實驗室設備的滿負荷運行,最大化地提高實驗室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率。

六、安全管理

無線電源控制系統能夠實現實驗室電源的智能控制,如圖3所示,不僅能夠有效保護實驗室設備的安全,同時能夠節約電能,減少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工作量。教師通過監控能夠遠程實時觀測實驗室的實時情況,并且通過主控機能夠對各個實驗臺的電源進行控制。門禁系統能夠允許只有授權的學生或者教師可以自由出入實驗室,防止其他無關人員的進入,保護實驗室人員的安全,避免實驗室財產的損失。門禁系統具有消防安全功能,如果發生火災發生斷電,門禁系統會全部自動打開,便于人員逃生。

七、結語

利用遠程監控、門禁系統結合智能電源輔助實驗室進行開放式管理,為自動化創新實驗室開展實驗教學和各類創新活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過建立實驗室資產管理系統實現了實驗室設備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開放管理模式實現了實驗室的高效管理,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霍新祿.普通高校儀器設備管理實踐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6,(12):140-141.

[2]許輝,魏瑩,侯海鴿,樂征宇.地方高校實驗室開放管理及運行機制的探索[J].實驗室科學,2011,14(2):148-151.

[3]陳翠霞.高校化工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J].教育教學論壇,2016,(12):14-15.

[4]采振祥,洪皓,張紅兵,朱艷.深圳大學實驗室開放運行機制的創新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10(26):8-14.

第6篇

關鍵詞:實驗室管理系統;SSH框架;三層架構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13-0105-02

Abstract: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laboratory manage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reduce the daily management burden of laboratory management,by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laboratory in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the analyzes the laboratory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and design, and uses the current popular three-tier architecture based on SSH (Struts, Spring, Hibernate) to build a Web laboratory management system. The system combines the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equipment management, computer room management, equipment failure management,and user management of laboratory. The system can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efficiency of laboratory.

Key words: aboratory management system ; SSH framework; three-tier architecture

目前,各高職院校的學生人數都在不斷增長,而高職院校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主,對實驗室的管理要求顯得更為重要[1]。另外,現在很多高職院校都存在多個校區,實驗室數量和實驗室內的設備數量都大幅增加,這些都給實驗室的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傳統的人工管理模式出現數據分散、管理不規范和效率低下等問題,已經難以滿足實驗室的日常管理需求,也不符合學校信息化建設的要求。為了降低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開發一個Web實驗室管理系統是很有必要的[2][3]。

本文采用當前流行的基于SSH框架[4](Struts、Spring、Hibernate)的三層架構構建Web實驗室管理系統,Struts框架作為表現層;Spring作為業務處理層;Hibernate作為數據持久層。系統中的每一層都以松耦合的方式向其他層暴露自己的功能,從而可以提高系統的可擴展性和穩定性。

1 系統架構

SSH是Struts、Spring、Hibernate三個框架的集成,按職責分為表現層,數據持久化層,業務處理層。Struts框架為系統的整體基礎架構,負責各層的分離,控制業務跳轉;Hibernate框架負責數據的持久化;Spring框架負責管理Struts和Hibernate,圖1為SSH架構圖。

在表示層利用HTML頁面或JSP頁面來實現與用戶的交互,該頁面用于接收用戶請求或顯示響應結果,在Struts框架中,Struts根據配置文件將請求轉給對應的Action進行處理。請求負責接收請求(Request)和傳送響應(Response),然后Struts根據配置文件(struts-config.xml)將ActionServlet接收到的Request委派給相應的Action處理。在業務邏輯層中,Spring通過IoC容器為Action注入相應的業務處理模型和對象數據處理(DAO)組件。在數據持久層中,DAO組件通過Hibernate的對象關系映射與數據庫進行交互,并返回處理結果。

利用SSH框架,實現了視圖、控制器與模型的分離,視圖變化時,模型不用改動或改動很少;而數據庫的變化也對視圖的影響不大,從而可以提高開發效率,提高系統的可擴展性。

2 系統功能

實驗室管理系統主要用于實驗室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實驗員、教師和學生三類角色,因此在功能設計上主要考慮實驗室介紹、設備管理、用戶管理、教學管理、信息等功能,系統總體模塊如圖2所示。

2.1 實驗員角色模塊

1)實驗室介紹:此模塊主要對實驗室進行相關的介紹,包括實驗室功能、能開展的實驗、承擔的課程、地點、能接納學生人數、實驗室管理員等信息。

2)設備管理:此模塊主要是實驗室的設備管理,包括設備相關信息、新設備購買、現有設備維修、設備報廢、設備使用等。設備信息包括設備類別、設備型號、設備單價、設備數量、購買日期、生產廠商、保修時間以及責任人等。

3)用戶管理:本模塊里,實驗員可以增加教師信息,當教師對信息進行修改時,可以對教師不正確或不全的信息進行修改。實驗員可以通過設置教師的權限來賦予教師相關的權限,不同的權限將有不同的操作權限和界面。

4)教學管理:該模塊主要對實驗室的教學安排和設備準備進行管理。主要包括實驗內容、所需設備、實驗班級、實驗教師、實驗時間等信息。

2.2 教師角色模塊

1)設備管理:本模塊主要是教師上課實驗時對實驗室的管理,包括設備故障、設備維護、設備使用、設備損耗等信息。

2)用戶管理:本模塊主要是教師對上課學生的管理,包括學生考勤、學生使用的設備、學生實驗完成情況、實驗成績、值日學生、班級等信息。

3)教學管理:該模塊主要是教師對實驗內容的管理,包括實驗目的、實驗步驟、實驗器材等信息。

4)消息:教師有時需要對學生一些消息,以便學生能看到這些公告消息。

5)用戶消息:教師可以對自己用戶的消息進行查詢和修改,實驗員可以對用戶進行角色權限設置。

2.3 學生角色模塊

學生模塊只有用戶信息功能,用于簽到和信息查詢,還可以查詢和修改自己的用戶信息。

3 系統設計

3.1 部分數據表設計

實驗室管理系統以SQL Server2005作為數據庫后臺支持,創建的部分數據表如下:

1)設備表(EquInfo),如表1:

2)實驗室信息表(LabInfo),如表2:

3)實驗室教學表(LabCourse),如表3:

3.2 設備管理模塊的實現

由于篇幅的關系,這里只給出設備管理模塊的實現,其對應的類圖如圖3所示:

設備管理類圖中,IEquInfoDao接口定義了操作設備信息的增加、刪除、修改、查詢等方法,EquInfoImpl是其實現類。EquAction繼承了Struts中的Action類,用于接收用戶輸入的設備信息,封裝為EquInfo對象,同時根據Struts的配置文件信息調用EquInfoImpl類中的對應方法實現設備信息的相關操作。Struts的配置文件信息:

type="org.springframework.web.struts.DelegatingActionProxy" name="EquInfoForm">

Spring內建有對Hibernate的支持,EquInfoImpl類通過擴展HibernateDaoSupport類,獲得HibernateTemplate的引用完成對EquInfo對象的操作。Spring通過配置文件為EquAction注入相應的業務處理模型和對象數據處理(DAO)組件,Spring配置文件信息:

EquInfo類和數據表EquInfo的對象關系映射如下:

4 結束語

本文實現了一個實驗室管理系統,該系統能夠提高實驗室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為實驗室管理提供幫助,減輕實驗室管理人員的負擔,提高工作效率。另外使用SSH框架的分層技術進行系統開發,有利于系統的后續維護和進一步完善改進。

參考文獻:

[1] 張輝芹,周驥平,何秉樺.高校實驗室建設項目管理系統設計[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34(8):249-263.

[2] 陳志云,肖聰.基于PHP的實驗室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大眾科技,2015,17(8):178-181.

第7篇

關鍵詞:實驗室管理系統 RFID LabVIEW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6)11-0166-02

當前高校越來越重視實驗室的建設,采購的設備越來越先進,價格也越來越高,目前我國高校在實驗室建設投入上不惜重本,在設備采購進來的同時,對使用者和管理者來說,如何充分挖掘設備的最大使用效益成為眾多高校的難題。減輕管理人員工作量,將靠手工登記的操作方式改成系統自動記錄,提高管理效率是開發實驗室管理系統的主要目的[1]。可靠的實驗室管理系統具備分析處理數據的能力和科學分配各類資源功能,它能提高實驗室的開放程度,為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持。

RFID技術是一種非接觸式的無線識別技術[2]。RFID技術不斷發展成熟,被廣泛應用于物流管理、門禁系統管理、圖書管理、電子錢包等用途[3,4]。

1 實驗室管理的特點

當前實驗室的設備管理需要向信息化、網絡化發展,當前很多實驗室依然使用傳統的方法管理實驗設備,例如賬本登記、卡片管理等。設備的使用與管理無法做到實時登記,后期錄入的工作量大,且數據不準確,工作效率低[5]。實驗教學管理辦法是學生課前到中心購買實驗報告,然后做好預習,完成實驗的各項工作后,提交到實驗指導老師處,由指導老師根據實驗報告情況給出成績。

根據當前實驗室管理的特點及功能需求,本文提出如圖1所示的系統設計框圖。

2 系統軟硬件選擇

射頻識別技術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據,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的一種識別技術。采用電子標簽開發系統平臺實現對實驗室設備、學生、教師的信息化管理。RFID閱讀器是讀取電子標簽的關鍵設備,選用原則是根據實驗室的使用環境,選擇通訊穩定、讀取效率高的RS232接口的通用RFID讀卡器[6],本文設計的實驗室管理系統需要不斷地更新完善,因此選擇通用的閱讀器,可保證開發系統的兼容性。

校園一卡通是當前很多高校都已經在使用的一種電子憑證,它可作為借書證、電子錢包、學生證,其運用非常廣泛,也可作為學生電子身份鑒別的一種載體,通過可以有效地讀取學生的IC卡信息,經雙向密鑰核實后進行讀寫操作,從而使整個系統具有極高的安全性[7]。

實驗室的管理涉及到固定資產的使用、工具的管理和學生考勤的管理及教學的管理。RFID技術可以將實驗設備和學生的數據信息存儲在電子標簽上,并依靠數據庫和系統平臺,可以有效地對實驗設備和教學的管理。

LabVIEW (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是基于圖形化編程語言G的開發環境,由于LabVIEW使用圖形化編輯語言,程序模塊化,簡單易懂,開發速度快,擴展性強,深受廣大程序開發人員的喜愛,因此選擇它作為系統的開發語言。

3 系統功能開發

針對當前實驗室管理的特點和需求,本文在開發實驗室管理系統時,先制定實驗室管理系統的功能,預留開發接口,以便后續的功能拓展需要。按功能分為四大塊,如圖2所示,分別為系統管理、設備管理、資源管理、教學管理。

系統用戶分為三級管理員、老師、學生。三者身份不同,其登錄系統后權限也不同,搭建系統的功能首先考慮各用戶的使用需要。根據不同學科實驗室開放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相應的模塊。

通用模塊是指系統中不同功能都會調用的程序模塊,它是通用的也是公共的,在需要時由程序進行調用。讀取卡號在是在系統中進行數據調用和存儲時需要用的到模塊,它用來識別學生的身份、設備的名稱等物理信息。在這個模塊中,使用LabVIEW的虛擬儀器體系結構庫[8]ViSA(Virtual Instrumentation Software Architecture)庫,它是標準的I/O函數庫總稱,它是調用低層驅動器的高層應用程序接口API[9],由它與硬件RFID閱讀器接口連接,可以讀取到RFID卡的信息,它的程序模塊如圖3所示。

MySQL是一個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RDBMS),MySQL是最受歡迎的RDBMS應用軟件之一[9]。LabVIEW的讀寫數據庫模塊以調用數據庫操作工具包的方式實現對數據庫的操作,實現對MySQL數據庫的讀寫功能。系統采用LabVIEW中的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數據源,由它向數據庫操作提供API接口,使用MySQL作為數據庫,可以較為方便地與LabVIEW進行連接。

第8篇

關鍵詞:;實驗室管理;設計;實現

中圖分類號:TP393.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21-0000-02

實驗室管理系統包括了實驗教學、儀器設備、項目經費、安全教育以及用戶信息的管理,通過對系統的分析可以把握實驗室管理系統的設計原則和目標。實驗室管理系統的模塊包括數據表設計、系統的體系結構以及系統開發平臺的選擇,系統的數據模型還包括數據表的設計和數據庫的構建。經過實踐和測試,基于的實驗室管理系統具有操作界面簡單、處理效率高以及安全保障的功能,可以滿足各個模塊之間的交互運行。

1 實驗室管理系統的需求分析

1.1 技術和實驗室管理

首先,的技術前身是ASP技術, 技術的運行框架包括消息的流動、消息的分派以及消息的處理,它既可以在語法方面兼容ASP,還可以提供新的編程模型和結構來生成更為可伸縮、安全和穩定的應用程序。其次,實驗室的管理主要涉及了項目管理、教學安排、設備管理、人員信息等各種數據的處理,特別是在進行年度的工作量統計和年度的實驗安排時,數據的統計量會特別巨大,會產生不同的統計報表。 實驗室管理系統根據現實需求進行劃分可以分為后臺和前臺兩部分。后臺主要是管理員進行數據的修改、刪除和添加,實現數據的合并并生成各種報表,而前臺主要是登錄系統、信息查詢以及站內鏈接。下圖是實驗室管理系統后臺運行示意圖。

1.2 實驗室管理系統的需求

基于技術的實驗室管理系統要方便管理人員對實驗室設備、基本情況、管理制度、人員和實驗教學進行方便快捷的查詢,實現對實驗室設備的管理和維護,通過添加、修改和刪除相關的維修記錄來實現對實驗室人員信息的管理和維護,并幫助實驗室管理人員進行數據的備份和恢復。實驗室管理系統要滿足管理人員登錄用戶名和密碼的設置,并幫助管理人員進行自身登錄密碼的修改,實現數據的動態修改和恢復。

3 系統和數據庫的設計

3.1 系統模塊的設計

基于的實驗室應用程序應該包括數據庫、應用服務器和Web瀏覽器。數據庫是系統最低層,具有提供操作接口和存儲數據的功能,應用服務器可以在為瀏覽器服務的同時與數據庫相關聯,實現數據的刪除、修改和添加。而Web瀏覽器是系統的最高層,用戶可以通過界面來對系統操作。實驗室管理系統在設計時要對系統開發平臺進行選擇,實現數據表和數據庫的構建。一般基于技術的開發工具是選用Visual 2005,而客戶端是采用的IE瀏覽器。系統模塊的示意圖如下圖。

3.2 系統數據模型和安全體系的設計

系統的數據模式設計包括數據表的設計、數據實體的描述以及數據庫的構建,在數據表設計中根據E-R的模型來進行構建,并根據該模型來構建主要的數據表結構。而安全保障體系的設計包括了訪問控制、用戶身份認證以及安全日志與審計。訪問控制包括數據備份和修改的權限、數據資源使用的權限以及項目經費的跟蹤權限,用戶的身份認證主要是用戶登錄系統的設計,而安全日志與設計則是對日志的數據進行監控,對時間和操作請求進行控制。

3.3 數據庫技術

在中,要利用通用語言來實現復雜邏輯代碼和計算機型任務代碼的編寫,并發揮封裝、多態和繼承等面向對象的計算機功能。管理人員通過基于的實驗室管理系統,可以將命名空間組織、代碼和類組織起來,實現工作中大量代碼的組織與維護。這種將代碼從物理上和邏輯上組織到命名空間和程序集的功能作用顯著,可以簡化數據庫的開發和管理。

3.4 數據庫設計

基于的實驗室管理系統要利用面向對象方法設計數據庫中的表結構,在對表結構操作的基礎上實現對管理系統數據的相關操作,數據庫中所包含的表種類眾多。首先,實驗室的信息表主要是保存實驗室基本信息,包括了地點、名稱和簡介,而實驗的項目信息表則主要是存放實驗項目信息。其次,管理人員的信息表主要是保存管理人員基本信息,而設備信息表則主要用來保存實驗設備基本信息。再次,實驗室的安排表和實驗課程的申請表主要是對實驗室教學信息的安排和保存,方便對教師以及學生的申請信息進行查詢。此外,數據庫中的表還包括教師信息表和設備維修表,前者作用于教師信息的保存,后者則是對設備維修、申請以及確認等維修記錄的保存。

4 基于的實驗室管理系統的實現

4.1 系統的實現

基于的實驗室管理系統的系統體系結構包括了表示層、業務邏輯層以及數據訪問層。表示層是用戶和計算機系統交互的關鍵,它主要負責接收用戶輸入并呈現傳來數據,是用戶可以看到的界面,也是用戶與應用程序交互的接口所在。數據訪問層主要是實現數據的增、改、刪以及查詢功能,為用戶提供各項數據服務。業務邏輯層是實驗室管理系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負責接收用戶請求,將這些請求傳給計算機的數據庫系統,并將處理的結果發送給頁面瀏覽器,實現數據的交互。基于的實驗室管理系統實現了數據庫的連接、操作命令的執行以及數據間一致性的保持方便了管理并便于系統功能的擴展。

4.2 實驗室管理功能的實現

首先,教學管理功能的實現。實驗室教學管理主要是實現實驗項目的管理設置和實驗課程的安排管理,實驗的項目要根據實驗教學的大綱來對學習要求和學時分配,幫助學生及時消化吸收,教師還可以根據實驗項目完成的情況來考核,實現教學計劃的管理。基于的實驗室管理系統還能以簡單的操作方式將各種復雜的條件組合,達到快速查詢的目的和直接輸出報表信息的目的。其次,儀器設備管理的實現。基于實驗室管理系統的儀器設備管理可以實現資產數據的共享,方便簡單的對共享業務進行處理。儀器和設備是實驗室的重要硬件設施,基于的實驗室管理系統能夠貫徹和落實國家要求的賬務工作,對各種數據進行快速的修改并在數據變更之后進行及時的調整,對各種數據進行分類統計。再次,項目經費管理的實現。項目經費的管理主要是協助管理人員進行信息的更新、修改和查詢,對經費的使用情況跟蹤,根據統計信息制作示意圖和報表。其中項目經費主要包括了人員表、學院表、專業表以及經費款項表,各表之間相互聯系,共同實現實驗室項目經費的管理。此外,安全教育管理的實現。實驗室管理系統的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了試卷的管理和考試的安排,其中試卷管理主要是對試卷進行修改、添加和刪除,而考試安排則是指對考試信息的修改和添加。此外,消防安全工作也是實驗室安全管理模塊的要求,管理部門和工作人員要加大安全知識的教育和宣傳,給廣大網絡用戶提供良好的交流空間。

5 結語:

綜上所述,技術是ASP技術的升級,基于的實驗室管理系統能夠適應實驗室管理的需要,實現實驗室管理部門的集中管理和分工協作,優化數據庫設計,實現數據的修改和添加。此外,基于的實驗室管理系統還實現了教學管理、儀器和設備管理以及人員信息管理的優化,提高了管理的水平,將實驗室的管理系統進行了進一步的升級。

參考文獻:

[1]張榮.基于技術的實驗中心信息化管理平臺設計[D].西南交通大學,2011.

[2]楊劍波.基于的高校學生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1.

第9篇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種自動無線識別和數據獲取技術,是集編碼、自動識別與無線通信等多種技術于一體的綜合信息技術。通常,RFID系統主要由電子標簽、讀寫器、天線等三部分組成。其中,電子標簽芯片具有數據存儲區,用于存儲待識別物品的標識信息;讀寫器具有寫入或讀出功能,即將約定格式的待識別物品的標識信息寫入電子標簽的存儲區中,或在讀寫器的閱讀范圍內以無接觸的方式將電子標簽內保存的信息讀取出來;天線則用于發射和接收射頻信號,往往內置在電子標簽或讀寫器中。

RFID技術已經在很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其中,帶有可讀和可寫并能防范非授權訪問的存儲器的智能芯片已經可以在很多集裝箱、貨盤、產品包裝、智能識別ID卡、書本或DVD中看到。本文將以RFID技術為支撐,對智能化高校實驗室管理系統進行全面地分析與闡述。

二、基于RFID技術的智能化高校實驗室管理系統的體系架構

智能化高校實驗室管理系統是一個以計算機互聯網、無線通信技術為基礎,以RFID技術為核心的物聯網應用系統。該系統主要負責各類實驗室固定資產設備借出歸還的動態管理、各類實驗室衛生清潔工作的實時管理、各類實驗室及設備的安全防范管理以及各類實驗室設備的實時維護管理等工作。其體系架構主要由RFID識別系統、中間件系統、計算機互聯網等部分構成。其中,RFID識別系統包括EPC標簽和RFID讀寫器,兩者之間通過RFID接口通信,EPC標簽被固定貼在各類實驗室的每件固定資產設備或物品上,它記錄了實訓室ID、名稱,固定資產型號、ID、名稱、數量、所屬實訓室以及所屬機柜號等信息。中間件系統包括ECP IS 、PML、OSN服務器及包含于后臺數據庫軟件系統的ERP系統。所有這些都與Internet互聯網相連,實現對各類實驗室固定資產設備、衛生清潔工作、安全防范以及維護等管理過程進行實時有效地跟蹤、查詢等控制。智能化高校實驗室管理系統體系構架如圖2-1所示.。

在圖2-1中,EPC的全稱是Electronic Product Code,即電子產品代碼,各類實驗室中每個固定資產對象都被賦予一個唯一的EPC,并由采用射頻識別技術的智能化高校實驗室管理系統進行管理,彼此之間通過EPC網絡、無線通信技術等方式相互聯系。EPC IS即EPC信息服務,它是EPC系統的軟件支持系統,用以實現最終用戶在物聯網環境下交互EPC信息。PML是物體標記語言,通常,在物聯網中相互通信的公共語言是PML,PML是用在信息發送時對信息區分的方法,實際內容可以任意格式存放在服務器中。OSN服務器是對象名解析服務,可用來存儲中間件系統來不及處理的物品電子代碼數據信息。ERP(企業資源計劃)是一種管理的思想,強調對系統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提高利用效率。負責運行本系統的主機服務器需要相當高的配置,其性能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實驗室固定資產設備的丟失與否、實驗室衛生情況是否良好、實驗室設備的安全性是否能夠保障、實驗室設備的實時維護是否能夠保障等。

三、基于RFID技術的智能化高校實驗室管理系統功能模塊分析

基于RFID技術的智能化高校實驗室管理系統主要包括智能化固定資產設備借出或管理模塊、智能化實驗室衛生清潔工作管理模塊、智能化實驗室安防管理及設備故障管理模塊等三部分組成。具體介紹如下:

1. 智能化固定資產設備借出或歸還管理模塊

交換機、路由器、標準網線、夾線器等硬件設備是高校實驗室部門特有的高價值固定資產,現有的多數高校在管理固定資產方面均采用集中式管理方式,集中式管理方式需要實驗室管理人員和借用固定資產設備人員之間進行人為地協調,即需要借用設備人員在紙質的固定表格中對借出的設備進行詳細登記,并簽字確認相應設備是否處于借出或者歸還狀態,這種管理方式十分繁瑣,查閱相關記錄也比較困難,效率太低。

使用RFID技術可以克服這些缺點。通過在固定資產設備上粘貼EPC電子標簽,設備借用人員在進行借出或者歸還設備時,管理人員利用手持式電子標簽讀寫器掃描借出或歸還設備上的電子標簽,自動與智能化高校實驗室管理系統中的控制器進行數據交換,并進行自動記錄,從而實現固定資產借出歸還智能化管理。固定資產設備管理模塊流程如圖3-1所示。

2. 智能化實驗室衛生清潔工作管理模塊

智能化實驗室衛生清潔工作管理模塊是智能化高校實驗室管理系統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實驗室中固定資產設備的壽命與實驗室衛生環境有著直接的關系,如果對實驗室地面及設備衛生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并處理,則會大大減少灰塵對固定資產設備壽命的威脅。智能化實驗室衛生清潔工作管理模塊主要負責各類實訓室地面及其設備的衛生情況的監測及處理,需要在各類實訓室中安裝衛生清潔機器人,它可以實現對各個實訓室進行全自動清掃,包括地面清潔、吸附有害物質、吸附灰塵、凈化空氣等。

在衛生清潔機器人上粘貼EPC電子標簽,管理人員可以通過手持式電子標簽讀寫器實時掃描該標簽,通過智能化高校實驗室管理系統及時了解實訓室地面衛生及其設備衛生情況。

3. 智能化實驗室安防管理及設備故障管理模塊

智能化實驗室安防管理是智能化高校實驗室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化實驗室安防管理系統由基于RFID技術的紅外線探測器實現安全防范設備被盜和發生火災,并采用終端讀寫器及時了解所有實訓室的安全信息情況。當RFID探測器檢測到盜竊和火災等情況時,盜情和火災等信息就會自動發送到管理員隨身攜帶的手持式電子標簽讀寫器上,來通知管理員發生盜竊和火災等緊急情況,以便讓他們及時的作出相應的措施。

為了保證教師及學生的上機實驗課能夠正常順利地進行,需要對各類實訓室中已壞設備進行及時維護管理,設備故障管理模塊是智能化高校實驗室管理系統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智能化設備故障管理系統對各類實訓室中所有的機器及網絡交換設備進行24小時實時監控,一旦出現有機器或網絡交換設備運行故障或性能指標達到故障閥值,故障信息就會自動發送到管理員隨身攜帶的手持式電子標簽讀寫器上,以便管理員對其能夠進行及時的跟蹤與維護。

四.結束語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RFID技術的智能化高校實驗室管理系統,介紹了RFID技術,提出了基于RFID技術的智能化高校實驗室管理系統的體系架構,描述了基于RFID技術的智能化高校實驗室管理系統各模塊的功能。將智能化高校實驗室管理系統中將固定資產設備ID、名稱、型號等信息進行編碼;將智能化實驗室安防管理及設備故障管理系統中的設備ID、名稱及型號等信息進行編碼;將智能化實驗室衛生清潔工作管理系統中的設備ID、名稱、型號等信息進行編碼,并以電子標簽形式被粘貼在需要識別的設備上。手持式閱讀器利用無線射頻識別方式與標簽進行雙向無線通信、交換數據,從而可以實現遠距離精確讀寫實驗室設備、實驗室衛生及設備安全、故障情況等信息并自動識別。本文從理論上對智能化高校實驗室管理系統進行了研究,在后續的研究中將會對各模塊的功能進行具體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余 雷. 基于RFID電子標簽的物聯網物流管理系統[J].微計算機信息.2006.

[2] 巨天強. RFID 的發展及其應用的現狀和未來[J]. 甘科技,2009-8(15).

[3] 游戰清,李蘇劍. 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 理論與應用[M] .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4.

[4] 鄭華蓉. 采用RFID技術的智能門禁系統設計,廈門大學學位論文庫,2006,10.

[5] 武岳山. RFID應用案例與應用開拓分析[A]. 2009(深圳)第八屆中國國際RFID技術及應用高級研討會暨電子標簽應用成果展覽會論文集[C], 2009 .

第10篇

關鍵詞:實驗室;儀器設備;質量管理

1前言

實驗室中的儀器設備種類繁多,在設備質量管理過程中,除了要做好儀器設備的檢測工作,還要對檢測過程進行清晰記錄,并做好狀態標記,為設備的正常使用提供參考。由于實驗室的儀器設備數量不斷增加,質量管理工作的工作量也隨之增加且復雜性更高。目前在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管理中,還存在許多問題,應從這些問題出發,對實驗室儀器設備質量管理方法進行改進。

2儀器設備管理的主要問題

2.1質量管理模式落后

許多實驗室的儀器設備質量管理模式落后,沒有建立全面性的管理體系,一些小型實驗室甚至沒有配備專門的管理人員,由使用者負責對設備進行維護管理。實驗室的儀器設備數量眾多,每次進行實現時可能使用到的設備有限,但其他設備也需要進行定期的維護管理。在缺乏全面性管理手段的情況下,許多設備的老化問題已經過于嚴重,但是仍沒有報廢并更換新的設備。在需要使用時會對實驗的正常進行產生影響[1]。

2.2管理流程缺乏規范性

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管理應建立規范的操作流程,在設備出現老化或損壞時,要按照標準程序進行上報和審批,然后按照流程進行報廢、重購或安排維修。但是由于管理流程的復雜和執行力度差,儀器報修或報廢審批需要一個較長的周期,還會產生較高的管理經費。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許多管理標準沒有得到有效落實,實驗室管理人員自身缺乏對設備進行檢測和判斷的能力,導致實驗室儀器設備質量管理不到位,許多儀器設備問題沒有得到及時處理[2]。

2.3缺乏有效的維護管理措施

維護管理是儀器設備質量管理的核心內容,應對日常維護管理工作進行細化安排,并指定長期的設備維護計劃,采取定期和不定期設備維護措施,保證實驗室儀器設備處于可正常使用狀態。但是由于部分實驗室的人員配備不足、管理體系不完善等原因,使得維護管理工作無法正常開展,再加上維護管理措施的缺失,會給儀器設備的使用壽命和實驗室的正常運行帶來嚴重影響。

2.4儀器設備歸檔混亂

對實驗室中的儀器設備進行記錄和歸檔時設備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實驗室購入設備時,需建立設備監理檔案,并做好日常使用和維護的詳細記錄,同時對設備說明書和保修卡等材料進行妥善保管,為設備的正確使用和維護檢修提供依據。但是由于儀器設備種類繁多,數量龐大,再加上缺乏有效的歸檔辦法,所以許多實驗室的設備檔案較為混亂,檔案利用率較低,在檔案管理方面投入的成本沒有取得應有的作用。

2.5缺乏使用指導

實驗室的管理人員應為儀器設備使用者提供必要的使用指導,特別是對實驗室新近采購的新型設備,使用者普遍不了解設備的正確使用方法,在缺乏指導的情況下,容易出現錯誤操作,不僅影響實驗檢測結果,還容易造成設備損壞。因此,管理人員應以設備使用說明書為依據,向使用者提供必要指導。在這方面出現管理問題也會對設備使用壽命產生影響。

3實驗室儀器設備的質量管理方法

3.1明確質量管理原則

實驗室的儀器設備質量管理工作主要應遵循以下4點原則:(1)全面性原則,質量管理對象是實驗室中的所有儀器設備,應建立完整的質量管理體系;(2)適用性原則,不同的儀器設備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維護方法,對其質量進行檢測也有所差異,因此,應采取適用的質量管理方法;(3)動態化原則,實驗室的儀器設備使用較為頻繁,常處于不同的使用狀態和檢測狀態,設備的故障維修等情況變化較多,因此應采取動態管理措施;(4)經濟性原則,儀器設備在管理過程中也會產生一定的質量管理成本,應在滿足相關標準要求的基礎上,盡可能降低成本。

3.2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和統一的管理標準

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工作應從管理原則出發,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和統一的管理標準,為質量管理效果提供保障。針對于目前管理體系和過程存在的問題,應細化管理任務,對儀器設備進行全面管理。并嚴格按照標準流程開展各項管理工作,確保管理流程的有序進行。

3.3加強設備維護管理

設備維護管理是實驗室設備管理的核心部分,應制定科學的維護管理計劃,根據各種實驗設備的特點,對其進行有效的維護管理。以實驗室中使用較為頻繁的電子天平為例,電子天平是一種精密性較高的儀器設備,首先要確保操作過程的規范性,確保稱量物體不能超過天平最大量程。在安裝時,要選擇溫度波動較小的實驗空間,做好防震、防潮措施。保證電子天平的使用環境干燥、清潔,防止灰塵進入殼體。定期檢測天平的計量性能,如果在使用中出現異常,應及時關閉天平,有專門技術人員對電源、移門、保險絲等進行檢查。

3.4利用信息化手段輔助質量管理

針對于目前實驗室設備數量越來越多的情況,應積極采用信息化技術輔助儀器的檢測分析和數據整理,建立信息化檔案,利用信息檢索技術提高檔案的調用效率,為儀器設備的檢修提供參考。建立信息管理系統,促進管理過程的規范性和有效性。

3.5加強設備檔案管理

建立信息檔案的同時,加強檔案管理力度,對設備的使用過程和檢測過程進行詳細記錄,包括設備名稱、技術指標、存放位置、使用說明、啟用日期以及故障維修記錄等。并對儀器設備的使用狀態進行標識,綠色標志代表檢驗合格可正常使用,黃色標志代表存在缺陷、受限使用,紅色標志代表不能使用,等待維修后報廢。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儀器設備的質量管理工作是實驗室能夠正常運行的重要保障,應制定完整的管理體系,采用統一的管理標準,規范管理過程,確保管理質量。特別是做好儀器設備的維護管理和檔案管理,盡可能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實驗室運行成本。本文主要分析了實驗室儀器設備的質量管理原則和現存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對管理方法提出幾點改進措施,以期促進管理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第11篇

關鍵詞:思路設計分析性;能力性;節約性;規范性

中圖分類號:TP3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8)29-0263-02

Open Laboratory Management System Project Design and Practice

LI Qin

(Experimental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enter,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Nanjing 210003,China)

Abstract: Open Lab Management System overall approach to design, the enhancement of effective teaching effect and train the students perceived ability of th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and laboratory personnel, equipment management as a norm. Reflects the importance of open laboratories, so as to achieve teaching Practice purpose of the reform.

Key words: design and analysis of ideas; capacity; conservation; normalization

1 引言

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處理實驗教學中心依托于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作為全校的公共基礎實驗教學平臺負責承擔全校的通信與信息類專業基礎實驗教學任務。中心共包括六大類實驗室:信號采集與分析實驗室、信號處理實驗室、信號傳送實驗室、通信系統原理實驗室、通信軟件實驗室及通信網絡實驗室,構成了完整的通信系統,包含了通信與信息處理專業的主要專業內容,從通信基礎課程到專業基礎課程,從專業基礎課程到專業課程,形成了一種無縫過度。串聯課程內容,體現了通信的整體性和系統性,使各課程的個性得到了發揮,使各課程的共性得到了體現。

2 開放實驗室管理系統總體思路設計

2.1 開放實驗室管理系統功能圖

圖1為開放實驗室管理系統總體功能圖。

2.2 開放實驗室管理系統總體功能圖分析

1) 實驗提交管理

實驗提交管理模塊主要解決老師網上預約實驗課。只要將要實驗的課程、班級、上課時間及一些細節要求可以通過網上提交,計算機將自動分配實驗室及實驗臺的結果,并將結果告知實驗老師。如果實驗的時間有所沖突,將由相關管理人員手工協調安排。

2) 實驗過程管理

實驗過程管理主要解決實驗的過程控制,根據實驗安排結果,要實驗的學生上課課時,自動刷卡登記,計算機將給出其實驗臺編號,并控制其開關機時間,對其實驗過程中動作監控。實驗結束時,可將實驗結果提交到指定的地點。也可網上提交實驗結果。

3) 實驗室控制臺

該實驗室控制臺的操作將由實驗室管理人員來進行,將全程實驗設置成監控環境、監控將監控到每個實驗室實驗臺狀態信息。同時我們還可以監控到學生網上游戲,我們將后臺列一個游戲黑名單只要學生一起動游戲有三次機會超過三次系統將警告她你違規了系統即將關閉,在我的監控臺我將監控到某某實驗室某某實驗臺某某人在玩游戲。下次學生要來上機必須到管理員那取消否則不能實驗。

4)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主要對本系統的的運行環境等的設置,包括操作權限、人員設置;老師、學生及課程的基本信息接口;控制參數設置;實驗室及實驗臺狀態設置;實驗提交參數設置;短信查詢平臺設置;實驗室設備統計和運行狀態記錄等。

5) 查詢統計管理

查詢統計管理提供實驗室的所有相關信息的查詢。實驗預約查詢、實驗安排查詢、實驗過程查詢、實驗室狀態查詢、實驗提交結果查詢、實驗室分類查詢、并統計實驗室的利用率、狀態信息等。

6) 新聞公告管理

新聞公告管理提供相關實驗管理信息的。

3 開放實驗室管理系統的教學效果

3.1 有效的培養學生自覺性能力性

多種面向不同目標的開放實驗室,改變了我們傳統實驗教學方式,使實踐性教學分層次,分目標,多元化教學發展,向培養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方向轉變。開放實驗室有效地培養了學生自覺型、能力性。由于開放實驗室是一個特殊的實驗方式,使基礎差的學生在這里沒有了上課時在規定的學時內完成要求的內容壓力,沒有了與基礎較好的同學同室實驗室時的自卑的壓力,可以較從容地,安心地思考,通過實驗逐步地提高這些學生的思維和動手能力,提高這些學生的自信心,使基礎較好的學生在這里按自己的想法來設計實驗方法,調整儀器,觀察實驗現象結果。[1]使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發揮學生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充分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努力培養他們創新實踐能力。

3.2 有效的提高系統資源的節約性

開設開放式實驗室主要目的是節約人力、物力資源。打破以往人工管理,通過我們這次開發的開放式管理,有效地體現了實驗室利用率節約了老師的資源。由于高校不停擴招學生,不僅給高校的老師和各個部門都帶來了不少壓力特別是給我們實驗室。為了減輕這些壓力,我們想了很多種辦法。每學期課內實驗要接納很多學生,課程品種多,造成實驗臺無法分配,實驗室壓力太大。自去年開始教務處規定課程設計不準停課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課程設計這門課。大家都很頭疼這課怎么上,實驗室沒辦法只好研制出一套符合我們實驗室管理的一套新系統“網上一條龍服務”,所有教師需在本實驗室做實驗時根據自己所需的時間在網上預約,把授課技劃、時間、課時要求公布在網上通知公告上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自己喜歡的課程、時間、網上預定。學生根據預定課的時間來刷卡計時,在規定的時間內隨到隨刷,同時只要一位老師值班就可以,使學生分散,不會在同一時間來,大大地減輕實驗室的分配。經過一年實踐,從而達到比我們想象效果還要好。現在學校所有院系都在使用這套系統。

4 開放實驗室管理系統的規范性

4.1 實驗室設備管理規范性

在實驗設備管理中,為了減少軟件的工作,防治病毒對軟件的破壞,為了保證實驗教學工作正常開放,普遍采用系統還原方法對軟件進行管理。雖然管理效率較好,但對專業實驗而言,則常常會遇到很大困難。接力性實驗中上次實驗的內容不能被保存到下一次實驗,即使開設存盤分區再多門課程的交叉實驗中,也很難有保障。因此很多專業實驗全過程要順利完成,舉步艱難。[2]為了解決這一系列問題我們想了幾種辦法:1) 實驗中心會在每學期開學第一周通過我們開放實驗室管理平臺“新聞公告欄”通知到所有在本學期要來實驗中心做實驗的老師,請他們來實驗中預約登記,實驗時間若有沖突,系統會按優先級排序先來者先做。2) 實驗的老師同時把實驗所需的軟件,硬件設備要求同時在網上登記公布,盡限兩周。我們有專門收集資料統一給系統升級,如果沒來登記的老師中途來實驗沒有新設備要求,有空機房我們管理人員會安排,若有要求,請他延期最后。如果不這樣規定我們實驗種類繁多管理人員沒法管理,每天都要作系統更新,工作量太大。通過中心規范性管理出臺給那些拖拖拉拉的老師敲了各警鐘。3) 經過一年的實踐,每次還沒等我們發通知就有好多老師提前來預約登記。效果非常明顯,不再有拖拉現象,減輕管理大量的工作,最終達到規范的效果。

4.2 實驗室管理人員的規范性

實驗室管理人員是實驗室的直接管理者,實驗人員的素質、責任心和工作態度都直接影響到一個實驗室管理水平。實驗室工作涉及到學生、實驗人員、教師、甚至輔導員等工作人員。因此,加強實驗室人員首先要提高認識,正確認識自己在實驗室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實驗室人員首先是實驗室技術人員,然后是實驗室的管理者、組織者,任課教師的好幫手,學生的良師益友,而不是簡單的教輔人員。有了這一認識,工作才會由被動變為主動。另外,學校也要確實制定和出臺有關制度和政策,既要保證實驗人員完成“坐班”日常工作量,又要鼓勵實驗人員參與教學、科研、實驗室建設與改革等較高層次的工作量,使他們在業務上和職稱上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同時,除了自生加強學習,拓展知識面,把握教學動態,要組織定期學習新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熟練操作該實驗室開放實驗室管理系統。[3]

5 結論

開放式實驗中心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意義在于:實現實驗室管理的計算機化、信息共享化、實驗過程管理自動化。提高實驗室管理的自動化水平;提高實驗室教學環節的質量;為教學一線提供更好的服務;提高實驗設備的使用效率;提升學校的整體形象和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凌亞文.開放實驗室的實踐和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25(5):673.

第12篇

【關鍵詞】民辦高校;實驗室建設;實驗室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309(2010)12-0022-1.5

三江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省屬普通本科高校,是江蘇省首家民辦本科普通高校,也是全國最早的四所民辦本科高校之一。從1993開始,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三江學院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已有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近17 000人(含成人教育),設有20個院(系),35個本科專業、29個專科專業。學校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業能力的培養,突出實踐教學,加強實驗實訓基地的建設,目前建有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80個,基礎教學實驗室8個,專業實驗室54個。加強實驗室的建設、創新實驗室管理對以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為目的民辦高校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方面,三江學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一、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特點

(一)以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

民辦高校以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加強實踐教學,在實踐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有所總結,因此實驗室建設和實踐教學改革在民辦高校有著特殊的意義和地位。實驗室是培養大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基地,在實踐教學中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實驗室的工作水平也是民辦高校教學水平、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

(二)實驗室建設時間短,管理經驗少

民辦高校的辦學模式、培養模式、管理機制還處于探索階段。由于辦學時間短,而且辦學機制新,不同于傳統的公辦學校,因而在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方面并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

(三)經費資源相對有限

由于沒有國家投資,民辦高校的辦學經費主要來源于學生的學費,實驗室建設的人力、物力、財力相對有限。因此合理進行實驗室的規劃、建設,科學地對實驗室進行管理,使其一方面滿足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產生較高的利用率,是實驗室管理部門的重要工作。

二、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的思路和實踐

(一)制定措施,保證實驗室建設

1.實驗室發展規劃

根據民辦高校學科建設的需要,在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礎上,側重重點學科的需要,把實驗室建設經費集中投放在重點學科,以點帶面,帶動相關學科的發展。

2.實驗室人員規劃

一是重視培養現有實驗人員的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加強對現有實驗室人員的培訓和深造,使其更好地適應和勝任本職工作。二是吸引高水平教師從事實驗室工作,鼓勵實驗教師進行實驗研究活動,在有條件的實驗室推行自制或改進實驗儀器。三是制訂獎勵政策,鼓勵實驗教師帶領學生參加各類教學科研競賽。四是逐步建立和健全實驗室人員編制、職稱系列以及獎懲待遇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3.實驗室建設程序

為建設高水平的實驗室,在制定實驗室建設發展規劃前,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到各院系(部、中心)做了大量的實地調研工作,了解實驗室建設需要,根據教務處制訂的教學計劃來建設相應的基礎教學實驗室和專業教學實驗室。院系提交《實驗室建設項目申報書》后,由教務處、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組織專家及相關職能部門論證、會簽,經主管校領導審批后,進行建設。《實驗室建設項目申報書》內容包括:實驗室現有面積、人員及設備情況、建設目標和任務、實驗室使用情況統計、實驗室需增設備主要情況等。堅持專家論證,堅持職能部門會簽,避免重復建設、盲目建設,有利于提高實驗室利用率,便于各相關職能部門全方位、全過程對實驗室建設及使用進行跟蹤管理。

4.實驗室教學內容整合

實驗室教學內容一般分為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創新性實驗。在這三類實驗內容的基礎上,把實驗室按照學科建設分為:基礎性綜合實驗室、專業實驗室和科研實驗室。強化整合專業實驗內容,重視基礎綜合實驗內容,鼓勵科研探索。

(二)規范實驗室管理

1.完善實驗室規章制度

實驗室管理規章制度不僅是管理好實驗室的基礎,也是保障正常的實驗教學秩序必不可少的條件。必須從本校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建立一套與實際情況相符的實驗室管理制度。三江學院已制定了《實驗室設置規定》、《實驗室工作規程》、《實驗室安全與環境保護規定》、《實驗室開放管理暫行辦法》、《實驗室專項經費管理辦法》、《儀器設備管理辦法》、《儀器設備維修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使實驗室管理科學、合理、規范、高效地運行。

2.加強實驗室資產管理

根據職責不同,各院系及部門均設有至少一名專職或兼職資產管理員,負責本單位資產的日常管理、資產賬目核對。建立了資產清查制度,每年進行一次資產清查盤點,并根據需要,不定期進行全面或局部資產清查。同時建立了資產管理系統,該系統包含資產設備申請、入庫、處理、維護等,通過該系統,學校資產設備管理實現了從采購、入庫到使用的網絡化、信息化、規范化。

3.加強實驗教學管理

一是合理安排實驗室設備的使用。根據實驗課程內容、班級人數、實驗室設備的數量和種類等條件綜合考慮,合理安排實驗時間和地點。這樣可以做到統籌規劃,充分發揮實驗室設備“臺套數少,種類多”的特點,既能保證完成實驗教學任務,又能充分提高設備的利用率。二是建立實驗運行日志。對于每天的實驗班級、內容、指導教師、設備運行狀況等及時記錄,以便于及時解決設備的突發故障。

4.建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樹立“跨學科、跨專業、綜合性、現代化”的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理念,建立學校實驗室集中管理機制。保證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能夠構建面向多學科、多專業的實驗教學平臺,能夠根據學科與專業特點、實驗教學需求和教學的輕重緩急,采用統一規劃和集中管理的模式完成實驗室的建設工作,有計劃、有步驟地分期分批進行實驗室建設。三江學院已成立的“電氣信息實驗示范中心”、“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機械綜合實驗教學中心”。以“電氣信息實驗示范中心”為例,整合了三江學院優質實驗教學資源中的“西門子自動化示范實驗室”、“飛思卡爾MCU/DSP實驗室”、“微電子實驗室”、“網絡實驗室”、“通信技術綜合實驗室”和“電子技術實驗室”等六個重點實驗室。電氣信息綜合實驗中心以電氣信息學科專業為主,同時面向全校其他各相關專業,開展實踐教學,已成為學校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掌握基本實驗技能,提高綜合設計能力,進行大學生創新訓練、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的重要基地之一。

三、總結

由于各個民辦高校的學科建設側重點不同,專業設置不同,在實驗室建設管理上也有所不同,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加強民辦高校實驗室建設,創新實驗室管理水平,提高實驗室及儀器設備的使用率和共享,提高實驗教學水平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并加以改進。

【參考文獻】

[1]于春霞,路素青.淺論民辦高校實驗室建設及管理[J].經濟研究導刊,2010(1).

[2]任乾華.獨立學院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探討[J].硅谷,2008(15).

[3]燕鳴.對獨立學院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J].辦公自動化,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