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8 03:34:1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微積分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在議論性文體中,論點、論據、論證是必不可少的三個要素。論證是運用論據對論點進行證明的過程,也是不少中學生議論性文體寫作的一個難點。
且看下面這段議論:
一個人想成就大事,就不應滿足于已經取得的成績,而要懷著執著的信念,去攀登一個又一個高峰,不斷超越自己。
世界球王貝利一生共踢進2000多個球,其中不乏精彩絕倫的射門。然而當人們問他所進的球哪一個最漂亮時,他卻說:“下一個。”
我國著名電影導演謝晉,他所導演的影片多次獲金雞獎、百花獎,有的還得了國際獎。而當人們問他對那一部最滿意時,他的回答卻是:“下一部。”
顯然,由于缺乏必要的論證,這個議論片段的論點和論據未能構成有機的整體,因而極大地影響了文章的邏輯性和說服力。這也是許多人初學議論性文體寫作的通病。
其實,論證一點也不玄。本文推出的論點論據扣合十法,將使論證變得簡捷而又易于操作,使文章的論點和論據絲絲入扣、天衣無縫。
一曰“歸納扣合法”。即由論據中的個別具體事實延及現實生活中的普遍現象,使論點和論據融為一體。試以此法將上面那段議論的論點與論據1、論據2扣合如下(以下二至八法均以此段議論為例,論點、論據省略):
其實,只要我們稍加考察,就不難發現古今中外像貝利和謝晉這樣的成大事者,可謂不勝枚舉,比比皆是。曹雪芹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皆是血”,乃成世界不朽文學巨著《紅樓夢》;齊白石從成名及至80歲以后,五易畫風,成為一代國畫宗師;比爾?蓋茨的微軟公司繼1995年推出世界軟件史上最為引人矚目的“視窗95”后,從“視窗98”到“視窗XP”乃至即將上市的“視窗VISTA”,年年都有升級產品問世;愛迪生自16歲發明電話自動撥號機開始,平均每三天就有一項新發明;吳文俊繼“拓撲學大地震”之后再創“機械化數學”;張健挑戰極限;劉翔超越夢想……所有這些成功的秘訣,就在于不斷地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二曰“類比扣合法”。即由論據中的個別具體事實推及具有某種相似特征的同類事物,使論點和論據融為一體。例如:
像世界球王貝利和著名導演謝晉這樣在事業上堪稱登峰造極的大師級人物尚且時刻不忘挑戰自己,超越自己;而我們作為本當“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的青年一代,又豈能滿足于剛剛取得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停滯不前?
三曰“比喻扣合法”。即由論據中的個別具體事實推及非同類事物,借助比喻使論點和論據融為一體。例如:
由此,我不禁想起傳說中的鳳凰,亦古阿拉伯神鳥及西方之長壽鳥。其鳥滿500歲乃集香木浴火更生,華美而不復死。然而,其后每500年,鳳凰復又浴火一次;每一次心甘情愿、充滿痛楚的浴火都是為了新的更為華美的更生。
朋友們,讓我們都成為新時代的鳳凰,不斷浴火更生,不斷超越自己!
四曰“對比扣合法”。即引出與論據中的事實相反或相對的事物,借助其與論據的對比使論點和論據融為一體。例如:
與貝利和謝晉恰恰相反,南北朝時的江淹,少時篤志好學,其詩賦幽深奇麗,尤以《恨賦》《別賦》最為膾炙人口,到晚年卻沉湎安逸而不思進取,以致“江郎才盡”,再也寫不出好作品。又據《青年博覽》載,人稱神童的少年大學生錢某,12歲就會微積分,進了安徽科技大學,除了只身到圖書館看他的微積分,就是在校園里閑逛,不思進取,成績一落千丈,結果被學校退學后當上一名油漆工。諸如此類的例子,難道還不足以發人深省,引以為戒嗎?
五曰“正面推論扣合法”。即順著論據中的事實,從正面推出其所必將導致的結果,使論點和論據融為一體。例如:
假設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更多的人像貝利、謝晉那樣,永不滿足,永遠不斷地挑戰自己,超越自己,那么,我們就將擁有全世界最多最優秀的人才。而誰贏得人才,誰就將贏得未來,我們還有什么大業不能成就,什么目標不能實現!
六曰“反面推論扣合法”。即順著論據中的事實,從反面推出其所必將導致的結果,使論點和論據融為一體。例如:
試想,假如缺乏這種執著的信念和不斷挑戰自己、超越自己的精神,貝利絕對不可能成為世界頭號球星,謝晉也成不了中國最著名的電影導演之一。那是多么令人遺憾!
七曰“轉折扣合法”。即對論據中的事實作更進一層的轉折式推想,使論點和論據融為一體。例如:
然而,風不是總朝著海員希望的方向吹,很多事情想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難了。要真正挑戰自己,超越自己,還必須具備堅忍不拔的毅力和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恒心;否則即使目標再宏大,也將一事無成。
八曰“收束扣合法”。即對所列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論據加以收束,使論點和論據融為一體。例如:
一個是世界球王,一個是著名導演,正因為他們具有執著的信念和不斷挑戰自己、超越自己的精神,才能達到事業的頂峰。他們不愧是真正的強者!
九曰“評析扣合法”。即對論據中的事實作適當評論或分析,使論點和論據融為一體。例如(見筆者雜文《千里馬擇主而事可也!》):
〔論點〕于是乎便有一想:與其寄希望于伯樂,讓千里馬一味巴望伯樂來發現,何如讓千里馬主動去尋找伯樂?哪個部門、哪個單位的領導是真伯樂,千里馬則可從之;反之,則可棄之。如此,則伯樂常有,千里馬亦常有也。
〔論據〕遙想春秋戰國,其時諸侯割據,群雄蜂起。天下英明的君主莫不眼觀六路,千方百計地招攬天下的賢人才士,以便壯肱股之勢而圖千古之霸業;天下的賢人才士更是耳聽八方,費盡心機地打聽天下英明的君主,以便展平生之志而建蓋世之殊勛。一時間,演出了一幕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后的千里馬擇主而事的活劇,令人嘆為觀止。蘇秦離秦投趙,終掛六國相印而為縱約之長,宏圖大展,威震天下;樂毅聞燕昭王筑黃金臺以厚待賢士,毅然棄魏從燕,乃率五國兵馬叩關齊國,連下80余城,戰功赫赫,名揚四海;寧戚拜見齊桓公,非但不出示齊相管仲的引薦信,反而當面奚落齊桓公,不惜以腦袋一賭國君的度量……史書中諸如此類的記載可謂不勝枚舉,俯拾即是。
〔扣合〕試想彼時的千里馬,想離開誰就離開誰,想投奔誰就投奔誰,不為山川阻隔,不受地域限制,誰也阻攔不了,誰也奈何不得,何等痛快!這樣的千里馬,被埋沒的恐怕就很少了吧!
十曰“解決問題扣合法”。即通過對論點和論據中的事實所提出的問題的解決,使論點和論據融為一體。例如(見陳菲菲隨筆《中國人為什么拿不到諾貝爾獎?》):
〔論點〕……幼兒早期的道德教育至關重要。
〔論據1〕然而,目前中國幼兒的道德教育卻實在令人擔憂。在京城某幼兒園,教育家做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卷調查。孩子們被問:“當你看到一只小貓躺在路旁,快要死了,你會怎么辦?”45%孩子的回答是:“踢死它!”“弄死它!”15%孩子的回答是:“不理它!”很難想象一個沒有受過優良道德教育的缺乏同情心的幼兒,長大后會有什么不俗的表現。
〔論據2〕報載,某中國留學生竟因沒能通過博士論文答辯而槍殺了五位主考官!受審時居然振振有詞:“沒有任何人能阻止我獲取高分!沒有任何人能阻擋我獲取博士學位!”據調查該生從小被灌輸以強烈的競爭意識,篤奉“以考分論英雄”為信條,以至因早期道德教育的缺失而釀成大禍。
〔扣合〕看來,幼兒教育的當務之急不是所謂發展特長、張揚個性,也不是所謂開發智力、提前讀寫,而是要補補道德教育這一課,而且非得“惡補”才行!果能如此,我就敢斗膽把“中國人為什么拿不到諾貝爾獎?”這個困惑了我們整整一個世紀的疑問句改為反問句了――
中國人為什么拿不到諾貝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