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02 16:32:2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5G背景下來賓奇石文化傳播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廣西來賓市地處桂中,素有“中國觀賞石之城”的美稱,所轄的合山市、武宣縣也是“中國觀賞石之鄉”。來賓市是廣西出產奇石最多、影響最廣的地區之一,也是廣西城鄉奇石集散地之一。來賓市奇石馳名海內外的有合山彩陶石、北丹石、大灣石、卷紋石、摩爾石、黑珍珠、石膽石、國畫石等十幾種類型?!皝碣e奇石”是一個大類,賞石界通常把流經來賓市轄區、長達360公里的紅水河來賓河段中所產奇石稱為“來賓奇石”。廣西觀賞石協會名譽會長張士中指出,紅水河出水的奇石,“品位之高,在全國乃至世界都極為罕見”,觀賞、收藏、投資價值都很高,曾經“幾乎占據了……全國賞石界的半壁江山”。[1]來賓市因奇石享譽中外,成為全國奇石收藏家、愛好者觀賞奇石的旅游地、銷售集散地。
來賓奇石雖然在業界影響較大,但學界對來賓奇石關注較少,來賓奇石文化傳播深度和廣度還有待提升。彭家威、呂屏在《大眾媒體與紅水河奇石文化市場的發展》一文指出:“文化的力量并不僅僅取決于自身的大小,更取決于它是否被傳播,以及傳播的深度和廣度,文化的開發需要利用現代傳播方式去培育文化市場?!盵2]
當下,人類已經進入5g時代。5G時代,是一個把移動互聯、智能感應、大數據、智能學習整合起來的智能互聯網時代。在這個時代,信息及其運行和覆蓋的規模、廣度、深度、層次遠超以往的時代。5G時代,微信、微博及各類App等新媒體,慢慢變成文化傳播的主角。從文化消費角度看,受眾的文化消費已經從傳統的紙媒、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介向移動終端轉移。5G新技術正快速、大規模地改變著文化領域。來賓奇石文化傳播,也深受其影響。本研究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來賓奇石文化傳播的影響力:在傳播渠道上注重傳統媒介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利用好融媒體平臺提升傳播力,利用短視頻宣傳來賓奇石文化,利用VR/AR虛擬技術提升傳播效果,整合來賓文旅資源進行整體宣傳。
一、在傳播渠道上注重傳統媒介與現代技術相結合
傳統的文化傳播渠道有出版物發行、廣播電視節目傳輸、藝術表演、館藏展示、文化教育等。傳統的文化傳播渠道,一般由官方組織和運行,具有權威性和大眾性。在出版物發行方面,我們要重視紙媒的宣傳作用。首先,重視來賓市官方報紙的宣傳力量,比如《來賓日報》曾刊載《“石全石美”在來賓——我市舉辦建市17周年奇石文化精品展》《看奇石,“真心石意”助力脫貧攻堅》等,對奇石精品展進行了及時報道。當前,《來賓日報》已“從傳統單一的紙質媒體,發展為融合報紙(日報、晚報)、網站(來賓網)、微信公眾號(微觀來賓)、新聞客戶端(來賓壹報)、來賓日報抖音號、來賓V視視頻號等多種傳播形態的現代化全媒體矩陣”。因此,《來賓日報》對奇石文化的推介,對提高來賓奇石文化的影響力非常重要。其次,提升國家級紙媒和廣西其他紙媒對來賓奇石文化的關注度。比如《南國今報》刊載《廣西來賓市成為“中國觀賞石之城”》等。再次,重視賞石專業報紙和期刊對來賓奇石文化的推介?!秾毑亍贰妒馈贰妒选贰吨腥A奇石》《盆景賞石》《中華奇石報》等,都曾強力推介過來賓奇石。最后,重視相關書籍的推介。比如譚金生編有《來賓奇石》一書,盧運福編有《來賓名石》一書。賞石名家編撰的《柳州石玩精品》(趙有德)、《觀賞石》(俞瑩)、《柳州名石大典》(柳州園林局)、《奇石收藏》(柴寶成)、《中國賞石大典》(賈祥云)等,這些書籍都對來賓奇石文化有推介,需要挖掘整理。我們可以在得到作者版權許可的情況下,將這些書籍制作成電子版放在平臺對外開放閱讀。
在藝術表演方面,借助藝術表演或劇目演出,能很好地進行來賓奇石文化傳播。傳統劇目演出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例如,2020年7月,現代彩調劇《多情的紅河石》在南寧市上演,并在廣西新聞網壯觀客戶端、新浪微博、抖音等平臺全劇直播,而后在廣西各地巡演。《多情的紅河石》,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扶持,來賓市黨委宣傳部、來賓市文旅局聯合出品,以來賓奇石為主線,緊扣當下熱點,劇情新穎別致,人物語言詼諧,鄉土氣息濃厚,獲得廣泛的好評。《多情的紅河石》講述的“石頭扶貧”的故事,既宣傳了來賓奇石的經濟價值,也普及了來賓奇石的美學價值。該劇的成功演出,對宣傳來賓奇石文化起著很好的推動作用。
在館藏展示方面,來賓市建有來賓市博物館、合山奇石館等。來賓市博物館藏有大量的奇石精品,包含水沖石、石膽石、彩陶石等。合山奇石館主要以收藏合山彩陶石為主,展示各類奇石500多件,石種類型主要有綠彩陶石、黃彩釉石、葫蘆石、鴛鴦石、卷紋石等。根據來賓市觀賞石協會數據,截至2018年初,來賓市石友在全國開有1600多家私人石館。黃曉岑《5G東風勁吹,將為石友帶來九大好處》一文指出,借助5G技術讓石館參觀更加智能有趣。文章里提到,“5G技術為傳統參觀形式注入新的活力?!瓍⒂^者可以通過手機App或微信小程序快速定位,獲取對應的語音講解信息,體驗上將更加人性化、智能化。……以三維的方式,(將觀賞石)清楚直觀地呈現在參觀者眼前,讓參觀者能夠進一步了解其細節及其背后的故事”。[3]
在節慶活動宣傳方面,來賓市要利用好“中國觀賞石之城”這張城市名片,可以舉辦奇石節以吸引大眾的注意。來賓市舉辦過“紅水河文化藝術節”“合山市賞石文化節”“來賓市建市17周年奇石文化精品展”等節慶活動,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在舉辦奇石節方面,來賓市可以學習柳州市的成功經驗。柳州國際奇石節是柳州舉辦的大型活動之一,從1999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目前已經舉辦11屆,在奇石界影響巨大。柳州市在奇石節充分利用5G技術,借助先進的幻影成像、虛擬背投等展示技術,采用AR、VR等數字技術,促使藏品“活”起來,讓游客能夠體驗到傳統與現代的結合。
在文化教育方面,需要做好來賓奇石文化普及工作。一是來賓奇石文化走進校園。來賓市相關部門要立足本土特色,大力推廣奇石文化和科普活動,使奇石走入群眾生活,走進來賓市的中小學,在中小學建立校本課程。二是開發來賓奇石文化的在線開放課程。來賓相關部門要組織一批賞石名家、地質專家和美學學者等,精心設計并制作學術版、通俗版的來賓奇石文化在線開放課程,注重知識性與趣味性的有機結合,加入動漫、3D模擬、實景拍攝等多種表現形式,激發受眾對來賓奇石的學習興趣。三是建立網上運行的來賓奇石文化數字化資源庫。來賓市可以在政府網站或政府官方App上,建立來賓奇石文化數字化資源庫。這個資源庫包括:來賓奇石文化的淵源介紹;來賓奇石各石種的詳細介紹以及盡可能多的代表作品;來賓奇石產地介紹和實景圖片或視頻;來賓奇石玩家推介;來賓奇石賞石文章;來賓奇石研究成果匯總;來賓奇石收藏情況,等等。
二、利用好融媒體平臺提升來賓奇石文化傳播力
近年來,來賓市加強縣級媒體融合建設。2018年底,來賓6個縣(市、區)融媒體中心先后掛牌成立,在全區率先實現縣級融媒體中心全覆蓋,并全部列入中宣部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試點。2019年4月12日,來賓市融媒體中心宣告投入試運行。這是廣西首個市級融媒體中心。融媒體中心既能生產圖文、視頻、動漫、直播等形式多樣的融媒體產品,又打通了“報、臺、網、微、端、聲、屏”等全媒體平臺,逐漸形成資源集約、結構合理、差異發展、協同高效的全媒體傳播體系。例如,來賓市象州縣融媒體中心成立后,著力做強“微觀象州”公眾號,運營“象州融媒”官方抖音號,大力建設“大象州”客戶端。截至2021年3月29日,各平臺總粉絲數達40萬人,發布小視頻1004個,總播放量達5.8億次。其中播放量超百萬次的作品達105個,超千萬的作品有9個。[4]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充分利用好來賓市各大融媒體中心,提升來賓奇石文化傳播水平。例如,來賓的各大融媒體中心可以在微信公眾號、微信視頻號、微博、現場云、抖音、小紅書、快手、嗶哩嗶哩等平臺開通賬號,借助這些平臺,推送精心制作的來賓奇石文化內容,從而獲得更廣泛的受眾,提升來賓奇石文化的品牌知名度。
三、利用短視頻宣傳來賓奇石文化
近年來,短視頻蓬勃發展。其中,李子柒和她的團隊創作出的系列短視頻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截至2022年8月,李子柒微博粉絲人數為2700多萬,YouTube訂閱人數為1600多萬。李子柒的短視頻內容主要包括極具中國特色的手工和美食等。當然,李子柒短視頻的成功除了選材好,跟其短視頻制作時優秀的表現手法分不開。李子柒通過她的短視頻,實現了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的目標。李子柒短視頻的成功,為來賓奇石文化傳播工作帶來很好的啟示。來賓市有非常好的奇石素材。來賓市是奇石之鄉,來賓奇石素以形態各異、品質優良而馳名海內外,名石有十幾種類型。這些奇石被發現、被挖掘、被賞識、被傳承,本身就包含一個個很好的“故事”。這些“故事”需要被講出、講好。來賓相關部門可以組織力量,借鑒李子柒等人的短視頻成功經驗,講好來賓奇石的“故事”,有效傳播來賓奇石文化,擴大來賓奇石的知名度和傳播度。例如,當下來賓奇石中有最“紅火”的北丹石,一方精品北丹石動輒十萬、百萬元,但北丹石是如何被挖掘出來的,挖掘北丹石的石農們的生活是怎樣的,等等,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個謎。我們可以借助短視頻,精心講述北丹石及其背后的故事。我們可以通過沉浸式視覺體驗的形式吸引受眾,以個體角度為切入點,展現北丹石之美以及挖掘的不易,從而凸顯來賓人堅韌不拔的性格。在2019年來賓市建市17周年奇石文化精品展上,不少嘉賓表示就是沖著北丹石而來,特別好奇北丹石的挖掘過程。嘉賓之一的中國觀賞石產業研究專委會主任徐文強指出:來賓北丹石是近年來新出現的一種比較優秀的賞石,它集水石、山石、風凌石優勢于一身,它既有傳統石的美,又有形體的美,同時,它呈現出一種“靜”的品質,能讓我們感覺到“安靜”。他認為,如果將來賓北丹石整個打撈過程以及它的文化傳承或者它的藝術表現、人文內容呈現出來,定能給全國各地的石友帶來驚喜,石友們可能會專門沖著北丹石甚至其挖掘現場來,那將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四、利用VR/AR虛擬技術提升來賓奇石文化傳播的效果
5G時代的來臨,線上文旅成為現實,也成為非常重要的趨勢。其中VR文旅獲得快速發展。VR旅游、VR直播、VR展覽、VR參觀等新業態,為觀眾帶來沉浸式的文化體驗。VR虛擬技術具備沉浸式、交互式等特點。VR虛擬技術立足于現實場景,構建出三維立體的虛擬環境,受眾只需要通過VR設備,就能調動他們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讓他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現實場景,打破了現實生活空間、環境的限制。在奇石文化傳播工作中,利用VR/AR虛擬技術,肯定能大大提升傳播的效果。黃曉岑在《5G東風勁吹,將為石友帶來九大好處》一文中認為,5G+VR帶來全場景沉浸式體驗,5G+AR讓石頭嘗試各種配座。[2]一直以來,在傳統網絡奇石文化展示中,觀眾一般看到的是圖片或簡短的視頻,形式比較單一,無法獲得更多的審美體驗。而在VR技術應用下,觀眾能從不同視角欣賞到奇石的美好,從聽覺、視覺等方面充分體驗。例如故宮博物院推出“數字文物庫”“故宮名畫記”“數字多寶閣”等數字形式產品,給人直觀、立體的文化視覺體驗,達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我們可以借鑒故宮博物院的成功經驗,做好我們的奇石文化傳播工作,讓受眾足不出戶,就可以到奇石館或奇石文化藝術節去“身臨其境”觀看展品。這樣的便捷性勢必會擴大奇石宣傳的渠道和受眾群體,從而達到最大的宣傳效果。
五、整合來賓文旅資源進行整體宣傳
來賓市具有良好的文化旅游資源。紅水河壯族文化、大瑤山瑤族文化、土司文化、奇石文化、莊園群文化等都是來賓市的特色文化。整合來賓文旅資源進行整體宣傳,能大大提升來賓奇石文化傳播的效果。近年來,來賓市重視發揮“產業+旅游”的整合帶動功能,大力實施“N+旅游”戰略。我們應該借助來賓市的政策優勢,將奇石文化充分融入來賓市“N+旅游”戰略中,實現諸如“奇石文化產業+金秀大瑤山生態旅游”“奇石文化產業+百里瑤寨民俗旅游”“奇石文化產業+象州運江古鎮特色古鎮游”“奇石文化產業+合山工業旅游”“奇石文化產業+忻城樂灘竹海生態旅游區等特色旅游”等產業深度融合。例如,來賓市所轄的合山市,以工礦產業遺跡和良好的人文資源為依托,以合山市國家礦山公園建設為重點,將礦業文化、奇石文化、壯族文化有機結合,致力打造“奇石文化旅游商品街區”以及“奇石文化藝術節”等文化旅游品牌。
參考文獻:
[1]顏維琦.紅水河奇石:市場期待文化拓展[EB/OL].光明網,2008-08-06.
[2]彭家威,呂屏.大眾傳媒與紅水河奇石文化市場的發展[J].經濟研究導刊,2010(32):272-273.
[3]黃曉岑.5G東風勁吹,將為石友帶來九大好處[J].寶藏,2020(02):120-123.
[4]來賓市“三個一”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EB/OL].黨建網,2021-03-29.
作者:雷凱 單位:廣西科技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