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釵頭鳳唐婉

釵頭鳳唐婉

時間:2023-05-29 17:44:5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釵頭鳳唐婉,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沈園,現已被冠之為“愛情之園”的園林,因800年前陸游與唐婉曾經發生的一則凄美哀怨的愛情故事而聞名,更是因陸游的這首《釵頭鳳》,已成為千古絕唱。游客進入園林主要是為了緬懷這段故事為主線展開。

沈園始建于北宋年間,初為沈氏人家的私家園林,亦稱“沈氏園”。整座園林雖歷經興廢,不斷修繕擴大,仍不失具有宋代園林的特色風格,其布局疏密有致,建筑沿坡錯落有序,樹木扶疏成趣,小徑蜿蜒曲折,亭臺古樸典雅,橋下流水潺潺,假山更有曲徑通幽之境,忽上忽下,忽明忽暗,極盡巧妙,荷花池蓮花半妍,相映成趣,每處景點都有江南園林的建筑風情。

“詩境園”是為了紀念陸游所建,奇石上的“詩境”則取自陸游的手跡?!皢柮窓憽碑斎环N植以梅花為止了,皆因陸游生平最喜愛梅花之故,他的詩作多以頌梅居多。而其中的一首《卜算子-詠梅》則頌揚了梅花的高潔不群的品質,“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則是反映了陸游晚年的人生態度。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這座古樸的小石橋即因此而名“傷心橋”。陸游于75歲時重游舊地,觸景生情,追憶起當年與唐婉的生活情景,潸然淚下,作此緬懷之詩。

陸游是南宋時期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不久,北宋便亡了,金兵南侵,隨家人經歷了逃難的生涯,所以從小立下愛國志,“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壯志。由于權奸當道,備受排擠打擊,命運極為坎坷,力主抗戰的愛國理想無法實現。從他的諸多詩篇中反映出的郁憤之態,至死也不忘北定中原,還我河山的報國信念。“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莫忘告乃翁?!边@是他留下的最后一首詩。后人為了紀念陸游在園林建了“務觀堂”和“陸游紀念館”,務觀堂內陳列著陸游的手跡復制品和碑刻及拓片,還有歷代名人的題頌的詩詞手跡。紀念館內即記述了陸游的生平事跡,大致可知曉在那個時代的事件以及陸游一生的歷程。

陸游一生仕途坎坷,顛簸流離,空懷一腔報國志,無以述懷,曾在詩中自喻“孤鶴”,并取號“放翁”,晚年定居在了紹興,園內“孤鶴軒”亭即以此為名。亭柱一幅嵌字楹聯“宮墻柳一片柔情付與東風飛白絮,六曲闌幾多倚思頻拋細雨送黃昏”。其中“宮墻柳”、“雨送黃昏”分別取自陸游與唐婉的《釵頭鳳》中的詞句。此亭立于園中,北靠荷花池,南即《釵頭鳳》詞碑,西邊一口六朝古井,東為雙桂堂。小憩于亭內,微風拂面,倍覺絲絲清涼,不然思量起陸游當年舊地重游的凄涼愁緒,曾經的一段難忘之情不為時間而消逝。

游園的必到之處即是《釵頭鳳》碑。人的成就是由其一生的經歷所造就的,陸游與唐婉的愛情悲劇毫無疑問是造就了陸游詩詞的成就,寫下了眾多不朽的名篇。陸游20歲時娶表妹唐婉為妻,陸游少年英俊,才華過人,唐婉即才貌俱全,通曉詩詞韻律,倆人情趣相投,常以此談論詩詞。陸母認為這樣會誤了陸游的前程,且唐婉婚后未育,常有不悅之色,逼迫陸游休妻,母命難違,兩人只得忍淚吞聲,依依惜別,各自嫁娶。10年后,陸游在園中偶遇唐婉與夫婿趙士程,兩人相見一股酸醋襲上心頭,無以言表,唐婉征得夫婿同意,送了一酒菜給陸游。陸游和淚飲酒,回憶往事感慨萬千,即興在墻壁上題寫了《釵頭鳳》詞,借以寄托對曾經的那段愛情的難忘思戀之情。山盟雖在,錦書難托,當年共論詩詞的的歡愉重現眼前,只是再也無法表白。此后唐婉看到了這首詞,十分傷感,同樣的心情面對不同的人,一腔愁緒無以釋懷,回家后和了一首《釵頭鳳》,“世情薄, 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千秋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自此,唐婉一直沉湎在對往事的追敘中,難以自拔,積郁成疾,無法承受這樣的精神壓抑,不久便抑郁而死。

陸游同樣也是一直在追述著往事,真摯的愛情被毀于封建的禮教,那種情愫無以言表,只能以詩詞來抒發對前事的懷戀,及至在晚年退隱居住在紹興,過著簡樸寧靜的生活,每當進入園中,必定懷念起與唐婉的美好時光,只能以詩篇來表達無限的思念。67歲時,看到當年題寫《釵頭鳳》的半壁殘墻,觸景生情,寫詩感懷: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闕壁間。偶復一到,而園已三易主,讀之悵然。終有“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睍r隔多年竟然物是人非,只能感嘆系之矣。75歲時,唐婉離世已四十年,又入舊地: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勝情?!皦魯嘞阆氖辏驁@柳老不飛綿?!薄皞臉蛳麓翰ňG,曾是驚鴻照影來?!闭驹谛∈瘶蛏?,看清水悠悠,當年的一幕依稀還在眼前。

舊情難忘,陸游此后就居住在了沈園附近,每年春上必往沈園憑吊唐婉,以詩詞寄托對唐婉的深切懷念。81歲時,曾夢游沈園,及醒,感慨萬千:“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里更傷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池橋春水生。”“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庇窆且殉赏?,舊情仍難忘。墨跡雖蒙塵,猶留當年情。

第2篇

而得知陸游和唐婉之間凄美的愛情,又是好些年后的事情了。陸游和唐婉算是少年夫妻,青梅竹馬,又恩愛甚篤。年少的我很不明白,唐婉到底為何獲罪于唐母,讓她竟不顧親戚顏面一定要拆散這一對有情人?

年歲漸長,才明白,所謂“情深不壽”,即是如此了。

愛情是把雙刃劍,有時候能夠激勵人的意志,有時候卻能夠消磨人的志氣。古時君王寵愛一個女子,寵得太過,使得“從此君王不早朝”,都是要稱為紅顏禍水的。在陸母眼里,唐婉就是一個這樣的禍水,阻礙了陸游的大好前程。情投意合又怎樣?“溫柔鄉是英雄冢”,這大概是陸母篤定的。因此她寧愿選溫順本分的王氏,來敦促陸游勤習詩書,而不是過多關注于風花雪月。

唐婉也被逼改嫁給了同郡士人趙士程。趙士程是個好丈夫。可惜,在唐婉眼里,已經是曾經滄海了。縱使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偏偏在沈園兩人重見,陸游心中千般思念,萬般情思噴涌而出,讓他感慨萬端地在沈園的墻壁上題下了一首《釵頭風》: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澠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我一直認為,就是這一首《釵頭鳳》,成就了他和唐婉的千古愛情絕唱。因為據考證,唐婉讀到這首詞后,勾起了她對往昔的回憶,曾經的熾熱情感讓她徘徊神傷。她和了一首《釵頭鳳》后,不久就郁郁而終了。這等深情,令我等為之唏噓感嘆。

對于唐婉的死,我認為陸游是要負一定責任的。他有三個錯處:

一錯:唐婉的被休。大約古代,很少有男子為了愛情抗爭的。至少在我的認知里,除了《孔雀東南飛》和《梁山伯與祝英臺》里,男子深情到為了女子放棄生命,其他古典愛情里,絕少見到男子的抗爭。陸游為了唐婉抗爭過嗎?應該也是有的,只是太微弱了。敵不過嚴母的威逼,敵不過他心中的孝義。因此,他一步步地屈服了,看著自己所愛的女子,投入了別人的懷抱。他心中嫉妒,愁苦,不甘,只能夠用詩詞來遣懷。

二錯:唐婉的再嫁。深愛的女子要嫁給別人了,他竟然還能夠坐視。他肯定有過輾轉反側,夜不能寐的,可是,他還是無法也無力去保護她。他的傲然風骨,并不曾為她爭取半分憐惜。她是他結發的妻啊!即便是金屋藏嬌,或者是淪為妾室,也好過嫁給不愛的人。她的心中一直牽掛的只有他。女子一旦愛上,便無法再放下。一旦她再嫁,他們就再也沒有在一起的機會了。唐婉心中的凄苦怕是甚于陸游無數倍。畢竟在古代,一女不事二夫,唐婉要經歷多少輾轉思慮才嫁給了別人?想必是肝腸寸斷,心如死灰了。早知如此,莫如當時不相識啊!

三錯:《釵頭鳳》不應題在沈園的墻壁上。你思念她也罷,放不下她也好,你可以在夢里與她相會,卻絕不能夠在現實里和她鴛夢重溫了。既然兩人各有嫁娶,萬般深情也只有在夢里訴說,而絕不應該表露出來。愛一個人就應該讓她幸福。既然兩人已不能夠復合,他這樣牽牽念念的,讓趙士程和陸游的妻子王氏情何以堪?

何況這首詞寫便寫了,就不應該題在沈園,讓唐婉看見。他這樣做,究竟是希望唐婉紅杏出墻來和他再續舊情,還是希望唐婉只戀著他,不要和趙士程琴瑟和鳴?他明知道,這樣的一首詞,唐婉見了,肯定會回起舊日的美好和心碎。這好比在唐婉剛有點結痂的傷口上又劃上一道。由此可見,陸游算不得真正的情深。真正的深情,是希望對方活得比自己好。唐婉要活得好,就應該忘記他,用時間撫平她心中的傷口。而不是寫“山盟雖在,錦書難托。”這樣的話語來質問她。我甚至猜測,如果他沒有寫出這樣一首詞,唐婉說不定不會因此而悒郁而終。這樣深情的女子,斷送一生憔悴,只銷幾個黃昏。一縷香魂,竟這樣悠悠遠去了。

第3篇

沈園在宋朝面積有70多畝,園內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園林。因為主人家姓沈,而據今也不知道名什么,所以稱為“沈氏園”。 沈園距今有800多年的歷史了?為什么沈園歷經800年而不衰呢?下面請各位游客帶著這個問題,跟我一起參觀這個越中的仿宋園林,整個景區由三大部分組成:沈園古跡區、東苑、南苑。

下面首先請大家隨我參觀古跡區。現在大家所看到的這個園子,叫“詩境園”,是為了紀念詩人陸游所建,其中在這個園子里有一塊形狀奇怪的石頭,取名為“詩境石”。上面的“詩境”兩字便取自陸游的手跡。這塊石頭是一塊太湖石,它具有五個特點:瘦、透、漏、皺、丑。“瘦”,是因為它看上去上大下小,給人一種高高瘦瘦的感覺;“透”,是因為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點一只煙,對準其中的一個孔,那么煙霧就會從各個孔中冒出來;“漏”也是這個原因,一到下雨天雨水就會從上面的孔滲以下面的孔,而且各小孔都是不相連的。"皺”,是因為這塊石頭摸上去就好像是人額上的皺紋,人信大家可以上前去摸一下。這第五個特點“丑”,也是這五個特點中最重要的,人是以美自稱的,而石頭卻是以丑為美的,越丑就越加顯示出它的欣賞價值。下面請隨我往這邊走。

現在我們所站的是一個仿宋建筑,形狀古樸,取名“問梅檻”,這三個字是由紹興書法協會會長沈定庵老先生所寫的。“問”是詢問探求的意思;“梅”是指陸游生平最喜愛的梅花,而我們沈園內種植最多的植物也是梅花,冬天的沈園梅香滿園,尤其是到了下雪天更是沈園最美麗的時候。據說,陸游是中國歷史上留下詩文最多的作家之一,至今保存下來的只有9300多首。其中描寫梅花的就有200多首,可見陸游對梅花的情有獨鐘了。“檻”是像這種建筑在水上的一種建筑名稱。所以“問梅檻”三個字便由此而來。下面我們往這邊走。

我們紹興有“石鄉”的美稱,那么我們現在所走的這痤古樸的小石橋叫做“傷心橋”。為什么取這名字呢?因為陸游曾在老年重游沈園時,觸景生情,在沈園<<二絕>>中有這樣一句話“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走過傷心橋我們現在來到的是六朝井亭,那么亭中的這口井是在1985年考古發掘時所發現的,井身是用繩紋平磚錯縫砌成的,從井內出土的漢至六朝的陶瓷器殘片可以確定它屬于六朝的遺物。這六朝分別為:三國的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所以這個亭稱為“六朝井亭”。但是由于取土困難,為防止井身坍塌,整個發掘深度僅只有1米。緦的游客可能會發現這個亭子的頂有一個六角形的缺口,這個缺口一共有三個作用,有哪三個作用,大家不防猜一下:這第一個作用就是方便取水,因為在古代的時候,人產提水都用竹竿,大家都知道竹竿比較的長,所以開了一個孔后竹不可以從上面伸出去而方便取水;第二個作用是利用太陽光的紫外線可以殺菌而防止水的腐朽;第三是賞朋和集水,在每朋的農歷十五晚上,到沈園散散步,看看月亮,會讓你的心情更加舒暢。 現在我們來到的便是千古絕唱的<<釵頭鳳>>碑,在欣賞這兩首詞前,先聽我講一下陸游和唐婉那凄美的愛情故事吧。據史書記載,陸游在20歲左右的時候 表妹唐婉為妻,陸游英俊豪爽,才華過人,唐婉才貌雙全,通曉詩詞,和陸游可謂是情趣相投。但兩年后陸母竟逼迫陸游休妻。為什么她要這么做呢?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在當時的社會中,他們結婚兩年了,卻一直沒有生育子女,而古代人們非常看重這一點, 為認女子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由于唐婉與陸游的情趣相投,兩人整天在閨房內飲酒作詩,在陸母眼里就是不誤正業,所以作為媳婦的唐婉一直沒有得到婆婆的歡心。在封建社會中,母命難違,陸唐兩人只得忍淚吞聲,依依分別,各自娶嫁。在紹興二十五年的春天,沈園按例對外開放,當時的小說筆記<<東京夢華錄>>記載,宋朝慣例,每年的農歷三用初一至四月初七,私家花園都要對外開放,包括皇帝的御花園。每到此時,也是游人最多的時候,因此作為越中名園的沈園,每年到此時當然會吸引很多游客來此游玩。陸游與唐婉在這里不期而遇了,唐婉對陸游非常殷勤,派家人給陸游送去了酒菜。陸游回憶起往事,感慨成千,即興在沈園的園壁上題寫了<<釵頭鳳>>詞:“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綿書難托,莫、莫、莫。”當時,陸游已經另娶了四川王氏為妻,而唐婉也改嫁了紹興名士趙士程。所以,當年的山盟海誓好像還在耳邊回響,但兩人之間已經不能夠再通書信了,此時的陸游不管有多少悔恨多少遺憾,卻只能無奈地說一聲“莫、莫、莫”了。相傳,唐婉看了這首詞之后十分傷感,回到家里也和了一首<<釵頭鳳>>“世情薄,人情,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追認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嬙,咽淚妝歡,瞞、瞞、瞞。”從沈園回家后,唐婉一夜沒睡,獨自依闌垂淚。但是,這種刻古銘心的思念卻是無法向人訴說的。所以,她只能“咽淚妝歡”,這種過分壓抑使她不久便而死,大約是30歲左右。這是封建禮教所造成的愛情悲劇,唐婉的死給陸游造成了很大的創作,使他終身難以釋情。在他晚年每當重游沈園,都會作詩來表達他對前妻唐婉的思念。正因為如此,800多年來,人們總是將沈園與陸游聯系在一起,使它成為人們追思這份至死不渝的真摯愛情的千古名園??墒墙涍^了那么多年,宋代沉默的地表建筑已經都不存在了,陸游當年題寫<<釵頭鳳>的墻也已經無法找到?,F在這堵<<釵頭鳳>>碑是我們用陸游的手跡,重新組合而成的。

第4篇

春雨方歇,陽光穿透紹興城早晨的薄霧灑在了肩頭。

沿魯迅中路向西,經咸亨酒店,過三味書屋,在路邊小河中木舟上頭戴瓜皮帽、酷似阿Q的船夫指引下,粉墻黛瓦的沈園很快就到了。

如果要評中國哪里出的名人最多的話,答案絕對只有一個:紹興。

從上古的大禹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漫漫時光長河中,帝王將相、名士俠客,任何一個階層內、任何一個朝代中都不乏紹興籍的名人。

在紹興城里信馬由韁地隨意行走,不幾步就能見到一處又一處的名人故居或是歷史遺跡,然而在這所有古跡中,甚至在整個中國的古跡中,沈園都顯得那么地與眾不同。

沈園不關家國,只關風月。

850年前園中的那段重逢被歲月釀成了永恒的經典,催落一代代多情人的行行清淚。

走過郭沫若題寫的“沈氏園”牌坊,才入沈園,原本晴朗的心空突然就蒙上了淡淡的愁霧。

一塊被生生劈開的大石刺痛著人的眼睛。

大石從中裂為兩截,卻又緊緊相依,上書“斷云”二字,想是取自陸游描寫沈園的詩句“斷云幽夢事茫?!保B興方言中“斷云”又與“斷緣”諧音。

斷石無語,卻日夜在此默默地昭示著遙遠時空下這里曾經演繹的那場如泣如訴、憂傷凄美的愛情故事。

時當仲春,雨后陽光下的沈園一片姹紫嫣紅,亭橋池榭間綠意盈盈,讓人賞心悅目。然而美景當前,心緒卻越來越低落,因為人已站在了那面青磚墻前,刻著陸游和唐婉《釵頭鳳》詞的墻前。

墻腳青苔蔓爬,而墻上的詞句隔了千年仍似帶著斑斑淚痕,讓人不忍卒睹。

右手邊是陸游的詞: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左側是唐婉和的詞: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憑闌。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

陸游自小與表妹唐婉青梅竹馬,二十歲時陸唐結婚。

婚后兩人兩情相悅、琴瑟和諧,但婚后不久,因唐婉與陸母間婆媳不和,在母命催逼之下陸游雖有萬般不舍,也只能寫下了休書。

婆媳不和的原因找不到任何史料記載,一般認為陸母不愿見兒子流連閨閣、纏綿于兒女私情而無所作為,更可能的是見兩人一直沒有子嗣而對唐婉心生嫌惡。

在“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封建社會,婚后不能懷孕無異于犯了彌天大罪。

在對陸母的一片千古罵聲中,陸游也頗受微辭,人們對他在母威之下的懦弱不能釋懷。

其實我們不能要求在一個將“忠孝”高置于萬事萬物之上,一個對君王和父母要求絕對服從的時代,去強求年僅弱冠的陸游孤標于世,沖破當時的現實和倫理,不顧一切地作出反抗;我們甚至不能對陸母強橫地拆散兩人作過多的指責。

陸唐間的婚姻悲劇,更多地是時代造成的,那個時代象陸唐這樣的愛情悲劇每天都在不斷上演。

離婚后,陸游在母命下娶了王氏為妻,唐婉也再嫁給了紹興城中的名士趙士誠。

故事如果到此結束,也許是最好的結局。

陸游與王氏婚后相當和睦,趙士誠也是個知書識禮之人,隨著歲月的流逝兩人心靈的傷口或許會消彌得越來越淺。

然而在陸游二十七歲那年的春天,兩人外出踏春,相逢在了紹興一沈姓大戶人家的花園里。

隔著千絲煙柳,隔著脈脈春波,二人四目對視。

一別經年,千言萬語,瞬間涌上心頭,卻又不能訴說。

沈園的時空在兩人盈盈一水間的凝望中,永遠定格,兩人的命運也從此徹底改變。

幸虧趙士誠乃豁達灑脫之輩,當即命人給陸游送去精美的酒菜。

陸游心潮起伏,悲從中來,抓起酒壺仰頸痛喝,然后提起筆來,和著血淚在粉墻上揮毫題寫了千古愛情悲歌《釵頭鳳》。

從沈園回到家中,唐婉終日郁郁寡歡,茶飯不思,終于一病不起,臨終前以淚研墨和了一首《釵頭鳳》。

陸游聞此噩耗,痛不欲生,離開了紹興這個傷心地,到京城臨安欲求報效國家,驅除外辱。

他應進士試,取為第一,卻因在榜上名列奸臣秦檜孫秦堝之前,又“喜論恢復”,致觸怒秦檜,竟遭黜落。

秦檜死后陸游雖被起用,但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不思進取,陸游一直得不到重用。

但陸游“位卑不敢忘憂國”,一生都想著驅除外夷,修復山河,甚至一度去到了戰火紛飛的抗金前線。

只不知,在他鐵馬冰河的夢中,又曾幾度回到了故鄉的沈園?

“國仇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

縱有一身的文韜武略,陸游也最終被主倡投降的朝廷罷了官。

回到老家紹興的陸游已經66歲了,前塵舊事又再一一浮現。

才知道,時光可以改變一切,唯獨不能沖淡刻心蝕骨的相思。

每次經過沈園,陸游定會登臨旁邊的禹跡寺眺望。

在七十五歲高齡時陸游又來到沈園,寫下了兩首《沈園》。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p>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沈園期間已三易其主,連園中的柳樹都老得不飄絮了。

樹尤如此,人何以堪。

然我們白發蒼蒼的老詩人只要一到沈園,四十多年前與唐婉相遇的一幕又浮現眼前,恍如昨日,悔恨和思念又再讓他痛徹心肺。

垂垂老矣的陸游在臨終前一年仍撐持著去到沈園,緬懷唐婉。

“沈家園里花似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故事已遠,經典的愛情卻已永存。

我踽踽獨行在仲春的園中,走過楊柳依依的小徑,徘徊在傷心橋頭,橋下的春波輕輕漾動,好象還映著昔日的驚鴻倩影。

后世的人們早已不知道沈園的主人是誰,一曲《釵頭鳳》讓陸游和唐婉成了沈園真正的、永恒的主人。

他們生存的年代容不下他們的愛情,卻由沈園作為載體,將這段凄絕的愛情保留了下來,并在千百年的傳說中,蘊成了讓后人沉醉的佳釀。

在一代代人的傳唱中,伴陸游度過了大半生的王氏已經沒有人提起,好象這樣才能更顯陸游愛情的專一。

其實陸游與王氏一生融洽,王氏還為陸游生育了五個兒子。

直到七十一歲,也就是陸游七十三歲時,王氏才逝去。

在王氏生前,也許陸游的愛情已隨唐婉的早逝而滅。但他盡到了一個做丈夫的責任,對王氏無愧于心,陸游絕大部分紀念唐婉的詩都寫于王氏故去后。

我們可以想見,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依然心中裝滿了對自己最初那份感情的懷戀,至死不忘,這是怎樣的一種純真。

薄霧漸被春日的陽光驅盡,古老的沈園中梅影點點,垂柳依依。

斯人已去,年少時恩愛卻短暫的婚姻,多年后沈園讓人心碎的驚鴻一瞥,這一切都如午后一場幽幽的,來去匆匆,已了無痕跡。

第5篇

被梁啟超贊為“恒古男兒一放翁”的陸游,是南宋最為杰出的詩人。其詞作遠遜于詩,但詞多飄逸清麗,感人至深。有些詞激越悲壯,沉郁蒼涼,抒寫了英雄不遇之慨。這樣一位詩人在愛情上卻滿懷悲涼。陸游原配是表妹唐婉,夫妻情深意切。可是婆婆卻容不下這個媳婦,陸游無奈只好與唐婉分離。后來,陸游另娶,唐婉也改嫁趙士誠。數年之后,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里,陸游去紹興禹跡寺南的沈園游春,意想不到,在這里與唐婉夫婦相遇。唐婉以酒肴殷勤款待。酒入愁腸,陸游不禁悲從心來,今朝往事一齊涌上心頭。告別后,他在園壁上寫了一首《釵頭鳳》:“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詞中記下了與唐婉邂逅的悲傷心情,有綿綿情意,有苦苦相思;有悔恨,有絕望;也有對恩愛夫妻被活活拆散的怨憤,把愛情悲劇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后來,唐婉看見后,和了一首:“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依斜欄。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向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不久,唐婉就抑郁而死。

四十年后,陸游舊地重游,往事歷歷,不勝悲傷,又寫了兩首著名的《沈園》詩:“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薄皦魯嘞阆氖辏驁@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p>

陸游雖然在愛情上遭受創傷,卻很能調節心態,善于養生。晚年在家鄉的住宅坐北朝南,寬敞明亮,冬避寒氣,夏納涼風。多吃素食,略飽即止。午間小寐,時不過長。注意氣溫,加減衣服。飯后百步,稍倦即停。常品清茶,怡情養性。與人敘酒,適可而止。胸襟開闊,閑言無擾。日常事務,不用代勞。栽花種樹,賞心悅目。靜坐如松,閉目養神。小恙之疾,帶病延年。所以他綿延八旬而終。

第6篇

挽袖扶清風,婀娜宮墻柳。

君心共我心,相敬一如賓。

大人耿懷介,逐妾出府門。

日日常悲戚,夜夜不得語。

閣樓聞角聲,淚痕鮫綃透。

從此天涯各一方,且向何人訴衷腸。

病渾纏身人空瘦,欲寄彩箋知何處。

獨倚斜欄望江月,江月無言江水寒。

看花應是滿眼淚,咽淚吞聲強裝歡。

作者:張桂正

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2011級交通規劃設計與管理專業

郵箱:

寫作背景:

陸游與唐婉,恍如隔世的夫妻,一唱一和,寥寥百余字,竟成千古絕唱。

一曲釵頭鳳,道盡了人間多少別離苦,為何有情人終不能成眷屬?

這也許是陸游一生的遺憾,每當夜深人靜之時回想起就會潸然淚下。

第7篇

我站在碧海藍天之間,歷史的芬芳夾雜些六月的清涼向我襲面而來,那被塵封進汗青的,可叫記憶?

-------題記

總喜歡告別塵世的喧囂,沿著歷史的腳步,溯洄而上,去探尋汗青中那些美麗的回憶,痛與笑。

一:邊塞,豪情

戈壁,千里的孤寂與冷漠,卻又那樣的蘊籍深沉,那樣豪情萬丈,辛稼軒是個清亮的詩人,在他的身上,找不到頹靡,找不到脆弱,他輕輕地擦拭著身邊飽飲兇奴血的軍刀,唱道: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王國維贊:東坡詞曠,稼軒詞豪。而相對于把酒言歡的東坡,他又該有著怎樣的痛?東坡固然大起大落,但他總還生活得太平,總還有個不離不棄的朝云,而稼軒呢?沙場上的策馬揚鞭是要以生命為賭注的,他無暇于兒女情長,因為他是個軍人,他要打仗。如此一比,稼軒詞中洋溢的豪情又是怎樣的放開,放開生命,放開感情。在他眼里,只有國。若真有來世,不知你是會選擇纏綿細膩,還是金戈鐵馬?

二:江南,柔情

每每魂至沈園,便再也不忍離去,沈園的柳依舊,沈園的水依舊,只是伊人何在?遠處定格在冰冷石碑上的一曲《釵頭鳳》,字字化做千年的情殤,直逼人內心最柔軟的那根神經。既已人各東西,又何必再重逢?而你陸游又何必再題什么《釵頭鳳》?你可知,當你筆尖顫動時,刺痛的不只是你自己,還有唐婉。她郁郁而終,用死亡劃下一道不可彌補的傷痕,此時,那支釵頭鳳何在?那雙小小的鳳嘴是否已經松開本以為能銜緊一生一世的愛情。這一切,錯,錯,錯。

“穿越千年的傷痛,只為求一個結果”,歌這樣唱著,而現實中,劇痛的愛,能有怎樣的結果?沈園的一磚一瓦都在訴說著這一絲江南暮春悠悠的柔情與隱痛,若有來世,只愿一生一世一雙人。

這些汗青中的記憶,仰天大笑也好,倚門而泣也罷,都是我想得到的最美!

第8篇

淅瀝的雨被灰暗的天空遺忘,所以他掙脫了天空的束縛,跑了出來。

自此,連綿不斷,紛揚不絕。

站在樓臺上眺望,一片煙雨迷蒙。遠處的樹與樓,已模糊了他原本的色彩,頗有點“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意蘊。一切的一切,都籠罩在凄婉迷離的濃霧中。透過層層雨簾,我仿佛看到了那個失意的尋夢人——陸游。

作為一個文人,最大的理想是作出錦繡文章;基于一個武者,最大的抱負是收復河山。可是,古往今來,又有幾人能實現這其中之一。一襲白衣,一身才華,一副盔甲,一段豪氣??墒?,再文韜武略的人,也受不住君王的猜忌,佞臣的打壓。當他為夢想撒完青春的熱血,他已一無所有,自然,他已失去了他的人生價值,落魄與貧苦,將構成他人生的兩大主系。

若說上帝是仁慈的,那樣,在不濟的時人也會有幸福的時刻。那麼,陸游的得意時刻,就是在家鄉的那段時光。因為,那里有他的紅粉知己——唐婉。少年挑燈夜讀之時,有美人為他紅袖添香。而且唐婉也是色藝雙佳,夫妻自然甜蜜和美。可惜,陸母可不喜歡著位媳婦,在孝道的枷鎖下,陸游絕望了,唯一的美好也在自己的手中支離破碎。

多年后的一個深秋,他與她在紹興的橋頭偶然相遇。抬頭的剎那,芬芳四溢。望時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都在彼此的心頭交織撕裂,一切一切,都化做沈園墻頭的那首無奈的釵頭鳳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悒絞綃透。山盟隨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斯人矣去,只留生人空悵惘。

穿過千年的煙雨,留下的只是寥寥未散的哀愁。

第9篇

有時看宋詞看的多了,雖然不太理解,但也是懂那幾分意思的。很奇怪,我會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首宋詞,生命的骨子里透露的是那些許的豪放,但作為一名女子,注定了我一定是婉約的。但,老天沒算好的是—我竟然也是多情的。我的生命是由一顆多情的種子萌發而來的,朦朦朧朧的歲月里一個個的男子走進我視線,又走出我的生活,他們注定只是過客,縱使我的心里在流淚,縱使我有不舍,但他們也造就了我生命里的美麗。

我像很多女孩一樣一直期待一份真摯而浪漫的愛情,只是我自己就不能保證自己是否能夠執著,自己是否配擁有那樣一份愛情??墒窍胂胧棺约河洃浻壬畹牟贿€是那些凄美的愛情??唐婉和陸游的《釵頭鳳》,那“難,難,難”,那“瞞,瞞,瞞”。凄涼而美麗,再見時你已為人妻,我已為人夫,我們還能說什么??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有的感情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濃,滲到人的骨子里,血液里,隨著思想而循環;有的感情卻會越來越淡,淡的像那云朵,風一吹即散。那我,我們,你,你們的又屬于哪一種???

原以為相遇只是一場游戲,卻不想彼此播下了種,在漫漫時間的灌溉中發了芽,再回頭,已是花開,開的那般含蓄,它不敢綻放,害怕一旦綻放,引來的便只是夭折;不敢愛,卻遇到了愛;傷了的心,分不清真假。若人生只是一場折子戲多好,我們只是戲中的兩個主角,幕落人散,沒有遺憾。若愛真的只是擦肩而過該多好。。。這樣就不必要想跨過千年追尋那該死的愛。。

陸游釵頭鳳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唐琬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第10篇

我曾聽說這樣一句賞荷的話:真正懂得欣賞荷的人,才真正懂得愛,偉大的愛應該連對方的缺點也愛,完整的愛包括失戀在內,愛荷的人不但愛它花的嬌美,葉的清香,執的挺秀,也愛它夏天的喧嘩,愛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覺得連喂養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

花凋了呢?愛它的翠葉田田。

葉殘了呢?那就聽打在上面的雨聲。

《白蛇傳》中許仙這般對白娘子道:人生不過七十,除去十年懵懂,十年老弱,就只剩下五十,這五十又要除去一半的黑暗,便只留二十五,再想吃飯飲茶,沐浴更衣,做工生病,東奔西跑,又耗費了不少時日,而真正留下來能跟心愛的人在一起的日子,掐指一算,其實少得可憐。

問世間情為何物?一籠煙雨,一盞愁。

《詩經》有云: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真正的情是一份追求,一份執著,一份始至不渝,亙古不變。

當初軟弱迷途的陸游留不住表妹唐婉風中的那一雙紅酥手,只留得沈園墻壁上兩首催人淚下的《釵頭鳳》。很多年后,徐志摩重步后塵,奮筆疾書“離婚通告”,結束了他與妻子張幼怡未了的夫妻情緣。他癡狂道:“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我不知道這般的情算作什么,或是高尚,或是卑微,但我以為世上的人皆為情醉,卻縱不知珍惜才最為可貴?。?/p>

第11篇

那么,應該怎么教才能激發起學生的興趣,拉近他們與古典詩詞的距離呢?

一、每日一詩,見多不陌生

古典詩詞的教學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讓學生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才能對詩詞有那么一點點的感覺。

比如,我在課堂上堅持每節課介紹一首古詩詞,可從名句名篇開始,“寂寞沙洲冷”“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讓學生去找出這些篇章,自己去理解詩詞的意思,并制作成幻燈片,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分享。也可以讓學生來介紹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詩,或者一句詩,講清楚詩歌的意思即可,以此增加學生對詩詞的了解,讓學生對古典詩詞不再陌生,也讓學生覺得古典詩詞不一定都是那么晦澀難懂,并逐步產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比如,有學生制作了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一詞的PPT來和大家一起分享,配上背景音樂安文演唱的《月滿西樓》,古香古色,在講解完詩詞之后,學生又重點講解了對最喜歡的“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句的理解。又比如,有學生制作了關于陸游的《釵頭鳳》一詞,并順便介紹了背景——陸游與唐婉的愛情故事,還介紹了另一首唐婉的《釵頭鳳》,還有學生介紹唐寅的《桃花庵歌》,重點向大家介紹歷史上真實的唐寅,與大家通過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所認識的唐寅是完全不同的。還有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元好問的《雁丘詞》,杜甫的“三吏”“三別”等等,只有廣泛地涉獵,增加對古典詩詞的了解,才能激起學生學習古典詩詞的興趣。

第二學期,我增加了難度,學生幻燈片的內容只能顯示他要講解的詩歌,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來為大家解讀這首詩,按照題目—作者—背景—詩歌大意—情感—表現手法的順序來為大家解讀。增加了對學生自我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等的訓練。在學生解讀完之后,教師再適當點撥、提醒,或者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來思考、回答。

通過這樣的每課一首詩,學生見識了許多古典詩詞,并且也在古典詩詞的解讀過程中,慢慢了解了詩歌的許多特征,比如,理解詩歌大意時要注意語序的調整,詩歌中運用了多種多樣的表現手法,如借代、比喻、用典、借景抒情等等,中國古典詩歌中常見意象的含義等等,長期的耳濡目染之后,在高三的詩歌專題復習中學生或許就不會對古典詩詞的鑒賞感到陌生了。

二、增加積累,厚積才能薄發

除了廣泛地涉獵,增加了解之外,應該讓學生有適當的積累,這要通過背誦。除了課本上要求背誦的詩詞,課外的一些學生喜歡的、覺得好的詩詞,也應該背下來,或者單純背名句,意思不了解也沒關系,先背,古語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且詩歌本來就是情感性的東西,靠的更多的是心靈的意會,特別講究“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當然,積累得多了,接觸多了,學生就會經常運用到古典詩詞,并不自覺地運用到作文中去。

三、詩詞歌曲,交相輝映

可通過研究性學習或者選修課等活動讓學生自行探討中國古典詩詞在現代流行歌曲中的運用。在現代流行歌曲特別是中國風的歌曲中經常會出現許多古典詩詞,比如,周傳雄的《寂寞沙洲冷》一句,運用了蘇軾的《卜算子·缺月掛疏桐》,比如,王菲演唱的《明月幾時有》出自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許嵩的《如果當時》“與你若只如初見,何須感傷離別”化用了納蘭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四、學以致用,厚積才能薄發

現在,很多高考優秀作文中常有古典詩詞的影子,可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運用一點,當然,前提是對詩歌本意的透徹了解,運用得恰到好處,而不是亂用、濫用。

作文中如果能運用上一兩句恰到好處的詩詞是可以加分不少的。比如,“范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是何等無私的情懷,是何等純潔的品質,有如此胸懷的人,能不走向生命之滿的那一刻嗎?魯迅說‘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這是何等分明的愛憎觀,是何等偉大崇高的人格?有如此胸懷的人,能不走向生命之滿的那一刻嗎?生命之滿,在于你人格的偉大,在于你執著的追求,在于你艱苦的奮斗,在于你無私的奉獻?!蹦茉谖恼轮星‘斶\用一兩句詩詞,不僅增加了文章的詩意,也增加了文章的深度。

第12篇

關鍵詞:兄妹畸戀 陸游 海涅 《鳳頭釵》 《羅累萊》

兄妹畸戀這一主題往往是一大禁忌,相較于俄狄浦斯情節和埃勒克特拉情結,兄妹戀往往受關注的程度較小,在文學心理學層面也較少有學者進行過研究。

從比較文學層面出發,來探討一下中德文學家是如何處理兄妹畸戀以及這一無法企及的愛情對其一生創作的影響。

德國詩人海涅和中國詩人陸游都有過兄妹戀,都以無疾而終收場。他們倆位雖彼此跨越幾個世紀,然而其對自身情殤的感悟卻大同小異,值得玩味。因此我特地研究這倆位中外詩人,淺析一下他們的情殤在他們詩歌的反映,以及對他們之后文學創作的影響。可以說,他們雖然國籍不同,時代不同,但彼此這一畸戀的殤對他們卻有異曲同工之處。

陸游(1125-1209)一生重情,并不濫觴,從十幾歲到八十多歲獨戀終年才只有二十出頭的唐婉。陸游與陸游無奈與心愛之妻--表妹唐琬分離,心中有說不出的怨恨與痛苦。唐婉改嫁,陸游另娶。十年后,即紹興二十五年春,陸游偶與唐琬夫婦相遇于沈園。陸悵然良久,賦下千古絕唱《釵頭鳳》: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釵頭鳳》記述了陸游與唐琬的這次相遇,表達了他們眷戀和相思深切,也抒發了詞人怨恨愁苦而又難以言狀的凄楚心情。全詞始終圍繞著沈園這一特定的空間來安排自己的筆墨,上片由追昔到撫今,而以“東風惡”轉捩;過片回到現實,以“春如舊”與上片“滿城春色”句相呼應,以“桃花落,閑池閣”與上片“東風惡”句相照應,把同一空間不同時間的情事和場景歷歷如繪地疊映出來。全詞多用對比的手法,如上片,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時的美好情景寫得逼切如現,就越使得他們被迫離異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越顯出“東風”的無情和可憎,從而形成感情的強烈對比。如上片寫“紅酥手”,下片寫“人空瘦”,在形象、鮮明的對比中,充分地表現出“幾年離索”給唐帶來的巨大精神折磨和痛苦。全詞節奏急促,聲情凄緊,再加上“錯,錯,錯”和“莫,莫,莫”,蕩氣回腸,大有慟不忍言、慟不能言的情致。

總而言之,這首詞達到了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是一首別開生面、催人淚下的作品。唐琬終后,陸游一生多次重游沈園多次留詩,數量不多,但創作跨度大,持續時間長。字里行間流露酸楚、摯愛、自傷和愧疚,一切的率真坦誠,都在詩人深情的傾吐之中。

陸游的愛情歷程是不幸和酸楚的,這種不幸和酸楚給他的人生留下了綿綿不盡的傷痛,但這一情殤也造就了陸游多方面的才情。一生創作豐厚,“六十年間萬首詩”,天風海雨般展示了“亙古男兒”的壯氣。

海因里希?海涅(1797-1856)的文學生涯是從用詩歌對愛情的謳歌開始的。而海涅第一次動情的對象是堂妹阿瑪麗亞,可阿瑪麗亞不愛海涅,而鐘情于另一名男子。初戀的逝去總是帶不走心底的受傷,海涅也不例外,甚至這樣的心痛在海涅的身上刻得更深更遠。海涅寫過很多的愛情詩,這些愛情詩使他名滿天下,其《羅累萊》是最有名的詩作之一,成為一首傳世的德國民歌:

不知道什么緣故,

我是這樣的悲哀;

一個古代的童話,

我總是不能忘懷。

天色晚,空氣清冷,

萊茵河靜靜地流;

落日的光輝

照耀著山頭。

那最美麗的少女

坐在上邊,神采煥發,

金黃的首飾閃爍,

她梳理金黃的頭發

她用金黃的梳子梳,

還唱著一支歌曲;

這歌曲的聲調,

有迷人的魔力。

小船里的船夫

感到狂想的痛苦:

他不看水里的暗礁,

卻只是仰望高處。

我知道,最后波浪

吞沒了船夫和小船;

羅累萊用她的歌唱

造下了這場災難。

(馮至譯)

詩人利用流行于萊茵河兩岸關于美艷女妖的傳說,以象征的手法描寫了自己沒有實現的愛情經歷。首先從主觀自白“我不知道,這是為了什么,我是這樣的悲傷”開始,逐漸引出一幅令人沉醉的風景畫“空氣清冷,暮色蒼茫,萊茵河靜靜地流”,最后又是主觀自白,和中間關于羅累萊巖的傳說聯系起來,給人以前后呼應、渾然一體的感覺。在這里,德國風景的詩意化可謂取得了空前絕后的成功。全詩以隱藏在內心的失戀之疼開始,以萊茵河風景過度,最后以懸念結尾,留給后世對詩中結局無盡的遐想。

也許世間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本就少,對于追求愛情完美的海涅來說更是不可得。海涅對堂妹阿瑪麗無望的愛情無果而終,卻開出絢麗的花朵,那些花朵就是愛情詩歌,這些詩歌伴以失戀痛苦的副音,不斷變奏出新的曲調。他的愛情詩歌獲得了最廣大的讀者,這是因為海涅將個人戀愛中的苦惱與歡樂表現得真切完整,淋漓盡致,恰如其分地說出了熱愛生活的人物經常感受到的、卻往往表達不出的真情實感。

在海涅和陸游的詩作中,也可以窺出那潛藏的傷感:用樸素的語言把個人的感情普遍化。陸游與唐婉緣淺的終生隱痛,使得陸游動情地訴說他對唐琬至死不渝的情愛,字里行間流露酸楚、摯愛、自傷和愧疚,影響著后來的操作。而海涅筆下的描寫不是真實的經歷,而是虛構的戀愛,是幻想與渴望。海涅所熱衷描繪的則是不合適的,得不到滿足的愛情,對阿瑪麗的單相思一定程度影響了海涅的詩歌創作。

陸游與海涅,二者都因愛而傷,彼此卻為此并未沉淪。相反,他們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依舊煥發出耀眼的光芒。愈是愛的深沉,愈發激感,這樣才是使得他們散發出無數的才情,留下無數閃光傳世的作品。

參考文獻:

[1]張玉書:《海涅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 年版。

[2]楊武能:《海涅抒情詩選集》,馮至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劉敏:《海涅詩歌與浪漫主義民歌風格》,國外文學,2005年第2期。

[4]高利華:《亙古男兒--陸游傳》,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