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描寫初秋的詩句

描寫初秋的詩句

時間:2023-05-29 18:00:1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描寫初秋的詩句,希望這些內(nèi)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描寫初秋的詩句

第1篇

春夏秋冬,四季輪回,佇立于茫茫天地之間,感受著匆匆歲月無情,如果說春天帶來的是生機,夏季帶來的是躁動,冬季帶來的是蕭索,那么秋天帶來的則是無奈了。喜歡一個人徜徉在落葉曼舞的小徑,或者是鋪滿青苔的空巷,任思緒被秋風漸吹漸遠,直到被若即若離的惆悵占個上峰,也只好隨宋玉同嘆一聲“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了。

秋天里秋風瑟瑟,落葉紛紛。每次讀起古人的詩句,總是會被濃濃的悲秋情緒緊緊包裹,卻又不欲掙脫,獨自啜飲慢慢膨脹的憂郁與失落,

也不知這到底是“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呢,還是“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反正悲秋之情古已有之,也不多我一個,且看看有多少敏感而又多情的詩人曾留下過懷秋舒懷的詩句吧。

《詩經(jīng)》中的“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桑之落矣,其黃而隕”都是對秋發(fā)出的唏噓。范仲淹的“碧云天, 黃葉地, 秋色連波, 波上寒煙翠”,所繪景色清微淡遠之致,情與景交融,引人深傷。到后來王實甫在《西廂記》“長亭送別”一折中將此詞稍加引發(fā),改為“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更是令人迷離惝恍、悵然若失。“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jié)”是柳永的嘆息,凄凄柳下,再會無期,能帶走的似乎只有滿懷的秋風。周邦彥的“秋陰時晴漸向暝,變一庭凄冷,佇聽寒聲”,寫的是凄清旅途的寂寥無助。韋應物的《聞雁》:“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寫的則是懷人思鄉(xiāng)的落寞情懷。相比以上對秋的無奈,李白在感慨之余也盡顯了豪放詩人的本色:“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總之秋天的景色大都凄涼,凄風苦雨,枯草落花,雨打殘荷,雁鳴長空……然而換了不同的心境,詩句也會大不相同。劉禹錫就在秋風中找到了寄托,從感時傷懷中解脫了出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杜牧也在《長安秋望》中望出了秋日的風清云淡,別有洞天:“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描寫秋天的詩歌名句

秋雨——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秋夜——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

秋聲——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秋葉——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秋色——雨侵壞甕新苔綠,秋入橫林數(shù)葉紅。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蕩。

秋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秋思——故人萬里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

秋愁——莫道身閑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秋興——西風吹葉滿湖邊,初換秋衣獨慨然。

秋懷——出門未免流年嘆,又見湖邊木葉飛。

秋夢——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一燈殘。

秋憶——砧杵敲殘深巷月,梧桐搖落故園秋。

秋悟——人人解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

秋味——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希望我能有古人的曠達,到了下一個秋天,可以多去感受喧囂夏日后的清新寧靜,漫漫寒冬前的短暫芳香,多去體會“秋風之性勁且剛”的豪邁,少去喟嘆“秋風秋雨愁煞人”的無奈。也會被秋而“感”,卻不再為秋而“悲”了。

月光如水水如天

初秋的燥熱將盡未盡的日子,我是極為思念那一輪屬于中秋的明月的,只有那時候才能讓人感覺到一陣真正的清涼與寧靜。而明月很多時候都被我們忽略在了日常生活之外,只有快到這么一個特殊日子的時候,才讓人想起關(guān)于明月的一些東西。

夜是如此的寂靜,寂靜中又帶了點兒熱烈,使秋聲的喧囂在樹梢達到了。月的光茫迷離閃爍而無依無附,營造出一種氤氳的氣息,不期然地便想起了秦觀的那一首《踏莎行》里的詞句:霧失樓臺,月迷津渡。一個“迷”字便函攝住了月光的那種朦朧與迷離的氣息,在這樣的時候許多模模糊糊的往事便在朦朦朧朧之中,走進了你的心間。

其實有許多事是你不用去想它,它永遠在那里的,好似多少年前的一輪明月,它總是在你的心里懸掛著。月的光茫遮遮掩掩,影影綽綽,寧靜而悠遠。進入月光便仿佛進入一種朦朧的夢境,而且你縱然知道它只是一個夢境,也讓你就那樣的想投入而不愿醒來。

在我們閩南話里頭,月亮有個很女性化的昵稱叫“月娘”,一直很喜歡這樣的稱呼,好像沒有太多的緣故,只是因為“月娘”裝飾了我們兒時的多少夢境。那時候一到夏天或者初秋的晚上,我們一般都睡在屋頂上,看著寧靜的夜空,伴著那樣的月光或者星光,在大人們一個個迷人的故事中睡去,在睡中難免還會做上一個坐著月亮的小船去采摘星星的美夢。

那時候老人們常常對小孩子說,不要用食指指著“月娘”,不然,晚上“月娘”會化作一把鐮刀來割去你的耳朵的。于是,孩子們便只好把自己的食指緊緊地握在自己的拳頭里,生怕一個不小心便會惹來被割去耳朵的禍端。好像也有那樣的小伙伴,竟還是把食指指向了月亮,最后只被嚇得一晚上都不敢睡覺,只怕一旦睡去,自己的耳朵就要被“月娘”偷偷的來割了去。秋季是由夏季到冬季的過度季節(jié)。陰歷為7至9月立秋到立冬,陽歷為9至11月,天文為秋分到冬至這一段時間。

第2篇

1、岸邊的小草不知什么時候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在春風的吹拂下輕盈地舞動。

2、含羞草那密生的小葉片,怯生生的,靦腆得很,它不禁羞見暮色,就是在白天觸動它,也會馬上自動合攏,對葉相閉,因此得名含羞草。

3、一陣風吹來,小草們在風中擺動著,好似正在翩翩起舞,慶祝它們快要結(jié)束的一生。 告別了 秋天,它們來到了沉默的冬天。詩人白居易曾經(jīng)描寫過草,那首詩的第二句:“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這正是描寫草的詩句。

4、小草也在微風的吹拂下晃動著,好像隨著晨風在輕輕的唱歌起舞。

5、小草發(fā)芽要從巖石縫里鉆出來的時候,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拼命向上長。它雖然落到了巖石縫里,卻沒有傷心,而是暗下決心:“我一定要長成最好的小草!” 小草不向困難低頭,真頑強呀

6、我贊美草,我更要高聲贊美那些具有堅強意志的人

7、春天的陽光格外明媚,春姑娘展開了笑臉,太陽那紅紅的光束射過來,溫柔地撫摸你,像年輕的母親的手。隨著春姑娘輕快的步伐,青青的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在公園里,到處都可以看見這一些生命力頑強的小草。

8、雨落在小草上,看,草兒輕輕的在微風中擺動,雨珠順著他那翠綠流下來,有一滴一下子鉆到土里,有一滴鉆到了另一棵小草的嘴里,找不著了。

9、草葉碧綠 ,帶著一顆顆露珠 。陽光一照射 ,露珠似珍珠, 晶瑩發(fā)亮。 青草在微風中翩翩起舞 ,姿態(tài)十分優(yōu)美。

10、小草沒有樹木那樣高大挺拔,也沒有花朵那樣鮮艷多姿。可是,沒有小草襯托,大樹不會引人注目,沒有小草點綴,花朵也不會光彩奪目。

12、一棵棵小草種被風帶離母體,不論這些小生命來到何方,只要有水,有泥土,有陽光,它們就立即扎下根來,迅速成長,把那可愛的綠色帶到每個地方。不論在高山上,荒灘中,還是村莊小溪邊,到處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蹤影。

13、小草在絢麗的鮮花面前顯得很單調(diào),在參天的大樹腳下又顯得很弱小。然而,颶風雖能把大樹連根拔起,將鮮花刮得粉碎,卻奈何不了扎根大地的小草。

14、那小草的顏色豐富多彩,一片片連起來,賽過巧手編織的花毯,活生生,自然而又和諧。

15、一到夏天,蒿草長沒大人的腰了,長沒了我的頭頂了,黃狗進去,連個影也看不見了。

16、夏天,百花爭奇斗艷,道路兩旁古木參天,小草把它那一點綠色奉獻給了人們、它不求回報,這種高尚的品格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17、茸茸的綠草,隨著地形的連綿起伏,直達天際,像是給大地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絨毯。起風時,它們跳著輕松快活的舞曲,風止時,它們肩并肩,搖擺出草原柔柔的綠意,令人忍不住駐足在它們的舞步中,掏一把欣然的綠意在身上。

18、凜冽的寒風把可怕的冬天請來了,小草的身軀被寒風吹萎縮了,但是,它的根部卻像一條條蚯蚓似的,深深地鉆進泥土里。

19、青草從根的地方起都是發(fā)了黑的濃綠顏色,草尖在太陽底下閃著金屬一樣的光亮。到處長滿了亂蓮蓬的,還沒有成熟的羽茅草;蔓生的常春藤盤旋著,從茅草的頂上爬過;速生草的結(jié)了籽的小腦袋,拼命地往有太陽的地方伸出去。有些地方生著矮小的馬鞭草。中間稀疏地夾著些馬尾草;再走過去又是一大片羽茅草,像湖潮一樣鋪展開去,當中夾雜著各種野花,燕麥、黃山芥、大戟和陳葛——這是一種喜歡孤獨的草,在它生長的地方一定要把其余的草都給驅(qū)逐掉。

20、是誰最早把春天到來的喜訊報給人們,是楊柳、迎春花,還是布谷鳥 不,首先報告我的,卻是那些平凡的小草

21、無需肥沃的土壤,無需園丁的細心呵護,哪怕是在貧瘠的巖石縫里,給點陽光,給點春風,它就能成長,它的生命力真頑強啊

22、春天,小草從那枯黃、死去的母體旁站了出來,嫩綠嫩綠的,又短又細,像是幾根很短的綠絲線簇成,仿佛那么弱不禁風,一口氣都會吹倒一樣。

23、沙崗上長滿了茂密的茅草,已是初秋時節(jié),草勢少了鋒芒,開始枯衰冷黃,在風中更顯得柔軟無力。

24、那一簇簇的小草頂破了地面,悄悄地探出了嫩綠的腦袋,神氣地立在地面上。

25、看溪水中,那一簇簇嫩綠的小草,向柔軟的綢帶,像堅強的輕葉,一會兒在水面上輕盈的卷曲浮動,一會兒又舒展開來,比畫的還要美。

26、最會跳舞的是小草,起風時,它們跳著輕松快活動舞曲,風止時,它們肩并肩,搖擺出草原柔柔的綠意,令人忍不住駐足在它們的舞步中,掏一把欣然的綠意在身上。

28、你是那樣的渺小,令人瞧不上眼。可每當看見你從墻縫、瓦礫、屋脊,甚至堅硬的石縫里鉆出來的時候,就不能不為你那頑強的生命力所折眼,發(fā)出由衷的贊嘆。

第3篇

關(guān)鍵詞: 顏色詞 巧解 詩歌題

色彩是神奇的自然現(xiàn)象,依附在各種物質(zhì)的軀體上,裝點大千世界,使這個世界變得絢麗多姿。在大自然中,人們能感知和分辨的色彩種類很多,最常見的色彩有紅黃藍綠灰白黑等。它們當中的每一種又可分為若干種具有細微差別的不同顏色。古詩詞中,詩人詞人們借助豐富多彩的色彩詞匯描繪了畫面,營造了不同的意境氛圍,寄托著人們的各種情感。阿?巴巴耶娃說:所有顏色你是數(shù)不過來的,但是應該會分辨它們。在高考詩歌鑒賞解題過程中,如果我們能抓住詩句顏色詞理解分析,就能正確解答問題。

一、巧用顏色詞繪畫面

詩歌鑒賞題中,畫面題的最常見提問方式是:這首詩歌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答這類題離不開的是詩歌中的意象,而意象往往離不開色彩,因此,抓住詩句中的顏色詞,畫面就出來了。

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作者描寫了剛抽新芽的柳枝,成雙成對的黃鸝,黃色在綠色的襯托下顯得格外亮麗,自由自在的白鷺在一碧如洗的青天上飛翔,白色在藍色的映襯下特別賞心悅目,綠、黃、白、藍四種鮮明的顏色構(gòu)成了絢麗的畫面。白居易《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通過藍綠的江水映襯出紅日下的江花的描寫,顯得鮮明亮麗、明艷迷人,色彩對比極為強烈,勾畫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江南美景。

高考實例:(09年全國卷Ⅰ)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次石湖書扇韻

姜 夔

橋西一曲水通村,岸閣浮萍綠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處別開門。

(1)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是由哪些景物構(gòu)成的?請簡要敘述。

答案:(1)描繪了一幅山環(huán)水繞、村閣隱然、浮萍泛綠、藕花飄香的恬靜優(yōu)雅的隱居風光圖。分別寫了溪橋橫躍、曲水彎流、樓閣隱約、浮萍漂碧和藕花飄香。從視覺與嗅覺等角度渲染出閑適雅寂的石湖風景。

解題指導:這二十八個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僅描繪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圖卷,而且傳出了畫筆難于表現(xiàn)的情韻。可以想象姜夔當年是坐船造訪石湖的。“橋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鄉(xiāng)特有的景色,同時自遠漸近,顯現(xiàn)出范氏別墅的方位。湖上煙波浩渺,湖岸林蔭繁茂,憑什么認得“水通村”呢?“岸閣浮萍綠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邊滯留著綠色的痕跡,便是村中平靜的池塘里飄流出的浮萍。正像武陵漁人發(fā)現(xiàn)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尋到桃花源一樣。“別有天地非人間”,這是個多么深邃的所在。

二、巧用顏色詞明意境(氛圍)

意境是作者描繪自然景物而表現(xiàn)出來的境界和情調(diào),目的是讓讀者“臨其境”或“入其境”,感知境界之妙及作者的情感。概括意境的詞語往往是四個字兩個詞,如恬淡閑適,華美壯麗,清新自然,安謐閑靜,雄偉壯闊,明快高曠,慷慨激昂,寂靜肅穆,清遠含蓄,寧靜幽深,雄渾開闊,雄奇瑰麗,恢弘高遠,浩瀚遼闊,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朧渺遠,空靈高遠,空蒙迷茫,蒼涼悲壯;優(yōu)美迷人,清新明麗,清凈幽遠,寧靜恬淡,清凈悠閑;冷森幽僻,凄清冷落等。這些往往和色彩有關(guān),因此,詩句中的顏色詞顯得特別重要。

如杜甫的《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白色的鳥在碧波上顯得更白,紅花在含黛的青山中更顯火紅。作者以濃彩重墨渲染出一派怡人風光,景象清新,賞心悅目,卻為下文漂泊的傷感做鋪墊。李清照的《如夢令》“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與陸游的詩有異曲同工之妙。紅綠相間,肥瘦相映。大片綠襯托少量紅給我們描繪出一幅美麗的景色。只不過這里的紅瘦卻指嬌弱的紅花經(jīng)不起暴風雨的襲擊,大部分零落了,使人傷感。

高考實例:(2014大綱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一路經(jīng)行處,莓苔見履痕。白云依靜渚,春草閉閑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1)詩人眼中常山道人隱居地周圍環(huán)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請簡要說明。

答案:幽靜。沿途是莓苔,遠望白云繚繞,近看芳草當門。白云、靜渚、春草、閑門都營造出靜謐的氣氛。

解題指導:此題考查的是詩歌的意境。我們在概括意境特點的時候,首先,要抓住詩中的主要意象。其次,從品味關(guān)鍵字詞入手把每個意象綜合起來提煉意境的特點。再次,進行必要的聯(lián)想、想象,體會詩中這些意象構(gòu)成的意境給我們的感受。最后,選擇準確的詞語概括。再來看這首詩,“莓苔”給人幽靜的印象,“白云”、“芳草”、“靜渚”、“閑門”則充滿靜穆淡逸的氛圍,一切都顯得恬靜自然、和諧默契,不受絲毫紛擾。抓住這些內(nèi)容就把握住了這道題的命脈。

三、巧用顏色詞探情感

客觀的自然色彩在詩詞中一定會滲入作者的主觀情感。聞一多先生的《色彩》一詩寫道:生命是張沒價值的白紙/自從綠給了我發(fā)展/紅給了我熱情/黃教我以忠義/藍教我以高潔/粉紅賜我以希望/灰白贈我以悲哀/黑還要加我以死亡/從此以后/我便溺愛于我的生命/因為我愛他的色彩/美國學者阿恩海姆在《色彩論》中說:“色彩能有力地表達情感……綠色喚起對自然的爽快想法,而藍色則像水那樣清涼。”既然如此,詩詞鑒賞中,抓住顏色詞,就可能準確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讀一首詩,首先看它描寫了什么景象,呈現(xiàn)了一種怎樣的色調(diào),并由此推及內(nèi)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描繪的外在形象畫面具有鮮活、明麗和昂揚向上的色調(diào),其內(nèi)在形象情感則是高昂樂觀的;反之,外在形象畫面具有陰暗、凄冷和低沉的色調(diào),其內(nèi)在形象情感則是低沉傷感的。有時可能相反。這色調(diào)往往是用顏色詞體現(xiàn)的,因此,在詩詞鑒賞中,抓住顏色詞,就可能準確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如謝I《登山曲》:天明開秀,瀾光媚碧堤。一個“碧”字寫出了晴朗的一天到來了,山崖就像美麗的畫卷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一泓清水,波光蕩漾,水邊長堤含青滴翠,惹人喜愛,游人到此定會流連忘返,表達了喜悅之情。蔣捷《一剪梅》中“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一“紅”一“綠”,將春光漸漸消逝與初夏來臨這個過程充分表現(xiàn)出來。這是時序的暗示。但細加品味,芭蕉葉綠,櫻桃果紅,花落花開,回黃轉(zhuǎn)綠,大自然一切可以年年如此,衰而盛,盛而衰,可是人呢?綠肥紅瘦對人來說意味著青春不再、盛世難逢,淡淡的哀愁油然而生。

高考實例:(09年重慶卷)閱讀下面的曲詞,回答問題。

【折桂令】問秦淮

孔尚任

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壞檻當潮,目斷魂消。當年粉黛,何處笙簫?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

(2)“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新紅葉無個人瞧”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色?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案】通過“白鳥”、“綠水”、“嫩黃花”、“新紅葉”等描繪了初秋景色。又通過“飄飄”、“滔滔”、“有些蝶飛”、“無個人瞧”等表達了因昔盛今衰引發(fā)的冷寂落寞之情。

四、巧用顏色詞辨技巧

古詩詞的鑒賞,不外乎兩大方面,一是詩詞的情感,二是詩詞的表達技巧。詩詞中顏色詞的運用體現(xiàn)了詩人的別具匠心。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詩人岑參用南方的春景在春風的吹拂下,千萬樹梨花競相開放比喻北國的雪景,這一貼切和新穎的比喻既描繪了白雪銀裝素裹的嬌態(tài),又突出了北國雪景的壯觀;“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詩人把江花的“紅”用“火”來比喻,使人馬上感到紅色的暖與熱,而這種暖與熱的襯托使江花更紅。“春來江水綠如藍”寫的是對初春江水的視覺感受,詩人用“藍”強化對“綠”的感受,從而構(gòu)成一幅色彩鮮明的春景圖;“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運用夸張手法,青絲變白發(fā),悲嘆人生短促;“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運用通感,青松的顏色是濃綠,于是詩人感到“靜”和“冷”,色覺具有了膚覺與聽覺效果;“春風又綠江南岸”,形容詞“綠”活用為動詞,寫出了春天生機蓬勃的景象……

高考實例:(2008遼寧卷)閱讀下面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問題。

〔正宮〕塞鴻秋?潯陽即景

周德清①

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shù)點青如淀②。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晚云都變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字來如線。

(1)請各舉一例說明這首散曲運用的三種修辭方法。

答案:①比喻,如將長江比做白練,將江帆比做疾箭,將下泄的山泉比做閃電,將天上一字排開的飛鴻比做一條線等。②對偶,如一、二兩句對偶,三、四兩句對偶,五、六兩句對偶等。③比擬,如說新月“學”扇。

第4篇

琺瑯彩詩詞應用的發(fā)展與背景

從明清官窯器繪畫發(fā)展看,器身最早出現(xiàn)文字書寫(落款除外)的制品應是明初永宣年間御廠燒制的梵文器。雖然不同于漢字,但該類制品無意中促進了文字在官窯器上的應用。明代中期,除梵文外,官窯器上書寫“福壽”、“伍谷豐登”等短語現(xiàn)象也逐漸增多,明末清初景德鎮(zhèn)民窯中文字書寫尤其盛行,并影響了清初官窯制作風格。康熙時期景德鎮(zhèn)御廠制作了一些書寫《赤壁賦》、《圣主得賢臣頌》等歷史名篇的筆筒,還成功燒制了十二花神杯等繪畫、詩詞、印章于一身,文人氣濃厚的官窯精品。可惜康熙后期琺瑯彩瓷制作工藝并不完善,色地彩釉上難以書寫詩文,局限了詩印在琺瑯彩瓷中的應用。否則,該類裝飾風格琺瑯彩瓷的制作出現(xiàn)就不會推遲到雍正中期。

隨著雍正七年二月十九日,御廠督陶官年希堯開始大量進貢“有釉水磁器”,表明造辦處已經(jīng)能夠熟練燒制白地有釉琺瑯彩瓷。同時,雍正帝又是文雅之人,他的積極參與與配合無疑加速了詩詞、繪畫、工藝等各項指標的提升,極大程度影響了當時瓷胎畫琺瑯的制作。

雍乾琺瑯彩詩詞的分類與出處

雍正中期至乾隆朝,題詩琺瑯彩瓷涉及的五言、七言律詩很多,所屬年代久遠,進一步研究它們對解析當時琺瑯彩瓷設(shè)計關(guān)系很深。通過對所用詩詞的整理,筆者把“已查明出處的”細分為“完全引用”與“部分引用”兩種。

1.完全引用

“完全引用”類詩詞在歷代文獻中可以找到確鑿出處,除某字、詞可能略有變化外,基本引用原句原意,與器物上的繪畫題材相互襯托、搭配。這些詩詞以唐詩最多,西漢、隋、宋、元、明時期的相對較少,這與唐詩久負盛名關(guān)系極深。

1)西漢詩詞:

“芳蕊經(jīng)時雪里開”出自《爾雅》的《芳蕊經(jīng)時雪里開》,原詩為:“羞梅入夜風中寐,芳蕊經(jīng)時雪里開。俏傲枝頭香四海,冰清玉潔待春來。”

“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來。”出自西漢詩人蘇武的《梅花落》,原詩為:“中庭一樹梅,寒多葉未開。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來。上郡春恒晚,高樓年易催。織書偏有意,教逐錦文回。”

2)隋代詩詞:

“新枝含淺綠,晚萼散輕紅。”出自隋代詩人魏澹的《詠石榴詩》,原詩為:“分根金谷里,移植廣庭中。新枝含淺綠,晚萼散輕紅。影入環(huán)階水,香隨度隙風。路遠無由寄,徒念春閨空。”

3)唐代詩詞:

“嫩蕊包金粉”與“嫩蕊包金粉,重葩結(jié)繡云。”均出自唐代詩人韓琮的《牡丹》,原詩為:“殘花何處藏,盡在牡丹房。嫩蕊包金粉,重葩結(jié)繡囊。云凝巫峽夢,簾閉景陽妝。應恨年華促,遲遲待日長。”(原詩中“囊”被后人改為“云”)

“香傳少女風”與“色湛仙人露,香傳少女風。”均出自唐代詩人李嶠的《萱》,原詩為:“徒步尋芳草,忘憂自結(jié)叢。黃英開養(yǎng)性,綠葉正依籠。色湛仙人露,香傳少女風。還依北堂下,曹植動文雄。”

“妝面回青鏡,歌塵起畫梁。”出自唐代詩人李嶠的《梅》,原詩為:“大庾斂寒光,南枝獨早芳。雪含朝暝色,風引去來香。妝面回青鏡,歌塵起畫梁。若能遙止渴,何暇泛瓊漿。”

“樹接南山近,煙含北渚遙。”出自唐代詩人李嶠的《侍宴長寧公主東莊應制》,原詩為:“別業(yè)臨青甸,鳴鑾降紫霄。長筵g鷺集,仙管鳳凰調(diào)。樹接南山近,煙含北渚遙。承恩咸已醉,戀賞未還鑣。”

“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出自唐代詩人李嶠的《桂》,原詩為:“未殖銀宮里,寧移玉殿幽。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俠客條為馬,仙人葉作舟。愿君期道術(shù),攀折可淹留。”

“粉著蜂須膩,光凝蝶翅明。”出自唐代詩人朱慶馀的《題薔薇花》,原詩為:“四面垂條密,浮陰入夏清。綠攢傷手刺,紅墮斷腸英。粉著蜂須膩,光凝蝶翅明。雨中看亦好,況復值初晴。”

“云霞交瑞色,草樹喜春容。”出自唐代詩人張說的《侍宴核賦得濃字》,原詩為:“千行發(fā)御柳,一葉下仙筇。青浦宸游至,朱城佳氣濃。云霞交暮色,草樹喜春容。藹藹天旗轉(zhuǎn),清笳入九重。”(原詩中“暮”被后人改為“瑞”)

“蠟珠攢作蒂”與“蠟珠攢作蒂,緗彩剪成叢。”均出自唐代詩人溫庭筠的《海榴》,原詩為:“海榴開似火,先解報春風。葉亂裁箋綠,花宜插鬢紅。蠟珠攢作蒂,緗彩剪成叢。鄭驛多歸思,相期一笑同。”

“分黃俱笑日,含翠共e風。”出自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菊》,原詩為:“擢秀三秋晚,開芳十步中。分黃俱笑日,含翠共搖風。碎影涵流動,浮香隔岸通。金翹徒可泛,玉芯顧同。”

“色連雞樹近,影落鳳池深。”出自唐代詩人盧象的《和徐侍郎叢筱詠(一作蔣渙詩)》,原詩為:“中禁夕沉沉,幽篁別作林。色連雞樹近,影落鳳池深。為重凌霜節(jié),能虛應物心。年年承雨露,長對紫庭陰。”

“野含時雨潤,山雜夏云多。”出自唐代詩人宋之問的《夏日仙萼亭應制》,原詩為:“高嶺逼星河,乘輿此日過。野含時雨潤,山雜夏云多。睿藻光巖穴,宸襟洽薜蘿。悠然小天下,歸路滿笙歌。”

“動e金翠尾,飛舞玉池陰。”出自唐代詩人武元衡的《四川使宅有韋令公時孔雀…妓興嗟久之因賦此詩用廣其意》,原詩為:“荀令昔居此,故巢留越禽。動搖金翠尾,飛舞碧梧陰。上客徹瑤瑟,美人傷蕙心。會因南國使,得放海云深。”(原詩中“碧梧”被改為“玉池”。)

“細枝清玉潤,繁蕊碎金香。”出自唐代詩人廣宣的《九月詠應制(一作清江詩)》,原詩為:“可訝東籬菊,能知節(jié)候芳。細枝青玉潤,繁蕊碎金香。爽氣浮朝露,濃姿帶夜霜。泛杯傳壽酒,應共樂時康。”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嚴鄭公宅同詠竹(得香字)》,原詩為:“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

“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梅》,原詩為:“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臺。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來。偶同佳客見,似為凍醪開。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山情因月甚,詩語入秋高。”出自唐代詩人張籍的《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錄三》,原詩為:“自知清靜好,不要問時豪。就石安琴枕,松枯壓酒槽。山晴因月甚,詩語入秋高。身外無余事,唯應筆硯勞。閑堂新埽灑,稱是早秋天。書客多呈帖,琴僧與合弦。莎臺乘晚上,竹院就涼眠。終日無忙事,還應似得仙。林下無拘束,閑行放性靈。好時開藥灶,高處置琴亭。更撰居山記,唯尋相鶴經(jīng)。初當授衣假,無吏挽門鈴。”

“睡輕旋覺松花落,舞罷閑聽澗水流。”出自唐代詩人鄭谷的《鶴》,原詩為:“一自王喬放自由,俗人行處懶回頭。睡輕旋覺松花墮,舞罷閑聽澗水流。羽翼光明欺積雪,風神灑落占高秋。應嫌白鷺無仙骨,長伴漁翁宿葦洲。”(原詩中“墮”被改為“落”。)

“細枝涼葉動,極浦早鴻聲。”出自唐代詩人郎士元的《酬蕭二十七侍御初秋言懷》,原詩為:“楚客秋多興,江林月漸生。細枝涼葉動,極浦早鴻聲。勝賞睽前夕,新詩報遠情。曲高慚和者,惆悵閉寒城。”

“浦酚嬤墼叮花飛樵路香。”出自唐代詩人韋述的《春日山莊》,原詩為:“初歲開韶月,田家喜載陽。晚晴搖水態(tài),遲景蕩山光。浦凈漁舟遠,花飛樵路香。自然成野趣,都使俗情忘。”

“一叢嬋娟色,四面清冷風。”出自唐代詩人楊巨源的《池上竹》,原詩為:“一叢嬋娟色,四面清冷波。氣潤晚煙重,光閑秋露多。翠筠入疏柳,清影拂圓荷。歲晏瑯\實,心期有鳳過。”(原詩中“波”被改為“風”)

“風光新社燕,時節(jié)舊春濃。”出自唐代詩人薛能的《桃花》,原詩為:“香色自天種,千年豈易逢。開齊全未落,繁極欲相重。冷濕朝如淡,晴干午更濃。風光新社燕,時節(jié)舊春農(nóng)。籬落欹臨竹,亭臺盛間松。亂緣堪羨蟻,深入不如蜂。有影宜暄煦,無言自冶容。洞連非俗世,溪靜接仙蹤。子熟河應變,根盤土已封。西王潛愛惜,東朔盜過從。醉席眠英好,題詩戀景慵。芳菲聊一望,何必在臨邛。”(原詩中“農(nóng)”被后人寫做“濃”。)

“一枝艷留教住,幾處春風借與飛。”出自唐代詩人徐夤的《蝴蝶二首》,原詩為:“縹緲青蟲脫殼微,不堪煙重雨霏霏。一枝艷留教住,幾處春風借與飛。防患每憂雞雀口,憐香偏繞綺羅衣。無情豈解關(guān)魂夢,莫信莊周說是非。拂綠穿紅麗日長,一生心事住春光。最嫌神女來行雨,愛伴西施去采香。風定只應攢蕊粉,夜寒長是宿花房。鳴蟬性分殊迂闊,空解三秋噪夕陽。”

4)宋代詩詞:

“連村多綠樹,長日囀黃鸝。”出自宋代詩人戴m的《初夏郊行》,原詩為:“晴雨天難測,寒t氣未齊。連村多綠樹,終日囀黃鸝。田水沖塍斷,山云著地低。偶隨農(nóng)叟語,不覺過橋西。”(原詩中“終”被作改為“長”)

“數(shù)枝橫翠竹,一夜v朱闌。”出自宋代詩人楊萬里的《和羅巨濟山居十詠》,原詩為:“園花皆手植,梅葉獨禁寒。色與香無價,飛和雪作團。數(shù)枝橫翠竹,一夜v朱闌。不惜吟邊苦,收將句里看。”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出自宋代詩人楊萬里的《曉出凈慈送林子方》,原詩為:“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夕吹撩寒馥,晨曦透暖光。”也是出自楊萬里的《臘梅》,原詩為:“栗玉圓雕蕾,金鍾細著行。來從真蠟國,自號小黃香。夕吹撩寒馥,晨曦透暖光。南枝本同姓,喚我作它揚。”

“一派聲和鼓吹,六街燈火樂升平。” 出自宋代詩人朱淑貞的《元夜詩》,原詩為:“月滿今宵霄色澄,深沉簾幕管弦清。夸毫斗彩連仙館,隨翠遺珠滿帝城。一派聲和鼓吹,六街燈火樂升平。歸禁漏余三四聲,窗上梅花瘦影橫。”

5)元代詩詞:

“非煙非霧一林碧,似雨似晴三徑?jīng)觥!背鲎栽娙税譋的《竹陰》,原詩為:“占斷人間瀟灑地,全身水墨畫oY。非煙非霧一林碧,似雨似晴三徑?jīng)觥4湫浼讶索隹展龋醉毜朗侩[南塘。數(shù)竿醉日君須記,移向西軒補夕陽。”

“峰晴露巔”出自元代詩人高克恭的《種筆亭題畫》,原詩為:“積雨暗林屋,峰晴露巔。扁舟入蘋渚,浮動一溪煙。”

6)明代詩詞:

“秀擢三秋干,奇分五色葩。”出自明代詩人申時行的《菊》,原詩為:“誅茅疏野徑,種菊擬山家。秀擢三秋干,奇分五色葩。凌霜留晚節(jié),殿歲奪春華,為道餐英好,東籬興獨賒。”

“妝凝朝日麗,香逐風多。”出自明代詩人申時行的《蓮花》,原詩為:“碧沼停寒玉,紅蕖映綠波。妝凝朝日麗,香逐晚風多。游戲金鱗出,飛揚翠羽過。納涼依水榭,還續(xù)采蓮歌。”

“影轉(zhuǎn)團團月,香含細細風。”出自明代詩人薛蕙的《海棠畫扇》,原詩為:“西蜀繁花樹,春深亂G紅。還憐彩扇上,宛似錦城中。影轉(zhuǎn)團團月,香含細細風。江淹才力減,賦爾若為工。”

“迎風似逐歌聲起”與“宿雨那經(jīng)舞袖垂”均出自明代詩人徐茂吳的《詠虞美人》,原詩為:“紅顏一日盡江湄,芳草能傳易代姿。尚想施朱留片萼,翻疑化碧有單枝。迎風似逐歌聲起,宿雨那經(jīng)舞袖垂。微艷莫教輕委地,徘徊猶似美人胎。”

7)其他詩詞:

“蹊上紅泉分徑路,山中香雨有神仙。”出自錢謙益編選《列朝詩集》中的《題武夷》,原詩為:“初聞雞犬異人間,漸入青霞細可憐。蹊上紅泉分徑路,山中香雨有神仙。每逢水盡奇峰出,若為天回曲道前。一鑒澄潭思千古,誰當先掃石爐煙。”

“青扶承露蕊,紅妥出欄枝。”也出自該詩集中的《蘇子川宅觀芍藥》,原詩為:“為掩群芳色,開花獨后時。青扶承露蕊,紅妥出闌枝。綽約東憐子,風流鄭國詩。合歡還有恨,名字是將離。”

2.部分引用

“部分引用”是設(shè)計者對原詩句進行添加、修改得來,目的使所題寫的詩詞與器物中的繪畫圖案相互吻合。例如:

“幾度送風臨玉戶,逐時傳喜上瑤墀。”是根據(jù)唐代詩人韓溉的《鵲》修改而來,原詩為:“才見離巢羽翼開,盡能輕r出塵埃。人間樹好紛紛占,天上橋成草草回。幾度送風臨玉戶,一時傳喜到妝臺。若教顏色如霜雪,應與清平作瑞來。”

“數(shù)枝榮艷足,長占四時春。”與“勁節(jié)亭亭千尺v,芳枝長占四時春。”都是根據(jù)唐代詩人沈傳師的《贈毛仙翁》修改而來,原詩為:“安期何事出云煙,為把仙方與世傳。只向人間稱百歲,誰知洞里過千年。青牛到日迎方朔,丹灶開時共稚川。更說桃源更深處,異花長占四時天。”據(jù)說北京故宮延春閣有副對聯(lián)為:“奇石盡含千古秀,好花長占四時春。”估計也與該詩有些關(guān)聯(lián)。

“數(shù)竿風葉影,低Pê臁!筆歉據(jù)唐代詩人李咸用的《庭竹》修改而來,原詩為:“嫩綠與老碧,森然庭砌中。坐銷三伏景,吟起數(shù)竿風。葉影重還密,梢聲遠或通。更期春共看,桃Pê臁!

“青青自∩街猩,藹藹長含洞里春。”是根據(jù)唐代詩人李正封的《貢院樓北新栽小松》修改而來,原詩為:“青蒼初得地,華省植來新。尚帶山中色,猶含洞里春。近樓依北戶,隱砌凈游塵。鶴壽應成蓋,龍形未有鱗。為梁資大廈,封爵恥嬴秦。幸此觀光日,清風屢得親。”

“鵲鳴傳喜氣”與“鵲鳴傳喜氣,Y語報秋光。”應是出自宋代許所著《彥周詩話》中的“天上飛來兩烏鵲,為傳喜色到人間。”

“玉剪穿花過,霓裳鹿欏!背鱟悅鞔詩人申使行的《應制題扇》,原詩為:“群芳爛熳吐春輝,雙燕差池雪羽飛。玳瑁梁間寒色瑩,水晶簾外曙光微。輕翻玉剪穿花過,試舞霓裳鹿欏R蛔韻味鶻鷂堇錚年年送喜傍慈幃。”可以看出后人對原詩做了刪改。

“露嘔蘋ǖ靡庀恪背鱟悅鞔詩人陸深的《陸深題畫詩》,原詩為:“誰傳徐趙手,寫此秋一幅。黃花得意香,芙蓉映江綠。”后人在原詩上略微做了添加處理。

“春暖芝蘭花自香”與“云深瓊島開仙徑,春暖芝蘭花自香。”均出自明代詩人葉子奇的《塘上聞蘭香》,原詩為:“大谷空無人,芝蘭花自香。尋根竟不見,茅草如人長。”

“百囀千聲隨意好,琪花瓊草逐時新。”可能是根據(jù)北宋詩人歐陽修的《畫眉鳥》修改而來,原詩為:“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仔細觀察這些詩詞出處,就會發(fā)現(xiàn)繪畫內(nèi)容必然與原詩一致,即畫梅引用梅詩、畫竹引用竹詩、畫蓮引用蓮詩,決不會出現(xiàn)錯亂情況。

3.其他

詩詞中還也有一些暫未查明出處的,隨著日后手邊文獻資料不斷增多,相信都應該找到來由。這些詩詞主要有:

晴日舞翔鶯

歲歲占長春

碧樹俯清流

翠蕊開長夏,佳音報好秋。

介如君子德,韻似美人妝。

月幌見E影,墨池聞暗香。

微風舒露臉,小雨濕煙鬢。

拂羽瓊花麗,穿林寶樹垂。

蔥翠知何似,朝陽見鳳毛。

風天吟彩鳳,晴日舞翔鸞。

朝朝籠麗月,歲歲占長春。

鵲鳴傳喜氣,Y語報秋光。

鮮鮮叢葉茂,燦燦瑞英芳。

丹寶瑤光接,仙根玉露滋。

吳天楓葉落,六出舞霏霏。獨有江湖客,飄然風雪磯。披蓑不知冷,把釣欲忘歸。仿佛富春畔,伊人是也非。

露香秋色淺深中

仙樓綺閣環(huán)瀛漢

也教蘆蓼遠依行

淡妝\影兩依依

日麗芳聚呈瑞色

風喧蘆葦自飛鳴

上林苑里春長在

長日香風細細吹

艷陽輕雨濕芳菲

一江v水浮嵐影,兩墀青山夾翠濤。

翠繞南山同一色,綠圍滄海綠無邊。

永奠金甌開壽域,升平同樂萬年春。

素萼枝枝封蜜蠟,明珠顆顆迸珊瑚。

K卻疑\浪暖,緣酃適且性圃浴

塔光倒G人石,寺影遙連萬井煙。

翠葉才分清露潤,鳳雛時送好音多。

盛世鳳凰應紀歷,羽儀四佐協(xié)綱常。

歲歲彩筵雕幾上,歡聞百勝報雙鵪。

靈禽送喜梅花上,一個依時報一聲。

斜依風葦聚聚裊,遠揚煙波渺渺平。

萬物光輝占大有,九衢樂升平。

上林苑里春長在,三友連枝作壽懟

可人Y鵒知春色,長占東風第一枝。

仙樓綺閣環(huán)瀛漢,鳳龍舸v翠流。

雍乾琺瑯彩瓷的印章

題寫詩詞的琺瑯彩瓷中,印章也必不可少,兩者基本形影不離。從這點看,已經(jīng)與古代書畫的裝飾方式非常接近了。

1.印章與圖案題材的搭配

與詩詞相比,印章方面顯得簡單很多。大多情況下句首一印與句末兩印共三印組成。句首為陽文,句末或皆為陽文,或一陰一陽,三章都與所引詩詞、繪畫相互聯(lián)系。少數(shù)情況下僅用一印或兩印。為簡潔說明前后印章與圖案繪畫間關(guān)系,特整理列表如下:

句首

印章

句末印章

繪畫主圖案

佳麗

金成、旭映;四時、長春;壽古、香清;碧霞、旭映;翠鋪、霞映;旭、映;香清、君子

石榴、牡丹、萱草、薔薇、柳燕、菊、蓮、海棠、梅竹、虞美人、芝蘭、臘梅、月季等

先春

壽古、君子;壽古、香清

梅、臘梅等

壽如

山高、水長;山、高;水、長;四時、長春;水長

山水、樓閣等

高致

碧露、秋水;秋水

秋菊、秋景、桂、鶴等

翔采

彬然、君子;翠鋪、霞映;壽古、香清;君子

竹鳥、孔雀、鵲等

郁心

壽奇、香逸;壽、奇

芝蘭等

仁化

山高、水長

山水、桃、雁等

三秀

四時、長春

松、竹、梅等

春和

翠鋪、旭映;旭映

萱、芍藥等

太平

盛、世

人物等

仁和

四方、清

雁、鵪鶉等

2.印章解釋

琺瑯彩瓷中使用最多的是“佳麗”句首印,有美好之意;與之搭配的主要有“金成”、“旭映”等。“金”為“秋天”,“成”為“茂盛”,“金成”即指秋天植物茂盛的樣子。“彬然”為“文質(zhì)兼?zhèn)涿病!惫糯小拔馁|(zhì)彬彬,然后君子”之說,應用在竹紋題材中比較多。“仁政”為“善政的標準”,“四方”為“天下各所”。“三秀”是“芝蘭的總稱”,“香清”有“香味之意”,也是古代女子物品及女子的代稱,二者在繪畫芝蘭時經(jīng)常使用。“清宴”為“單純、清靜的宴席”。“郁心”為“溫暖的心”。“四時”為“四季;君子的四時,朝,聽政;晝,訪問;夕,修令;夜,安身”。總體看,印章各有深意,用詞不俗。

圖案題材與詩詞、印章間的聯(lián)系

優(yōu)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