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紅顏胡彥斌

紅顏胡彥斌

時間:2023-05-29 18:03:3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紅顏胡彥斌,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唱紅過《男人KTV》、《紅顏》、Life等不少好歌的胡彥斌,近期可以說給眾多樂迷帶來了極大的驚喜。在胡彥斌進入流行樂壇的十年之際,他化身成為“大一號”的搖滾狂人,透過風格多樣化的自創曲,給歌迷呈現了一個不一樣的胡彥斌,再一次展示了他身上與生俱來的音樂才華。

可以說,近年來確實有很多歌手在改變,變化可以是職業角色上的跨界,可以是在原本單一形象的突破、也可以是在音樂上重新去為自己塑造出更多的可能性。畢竟,在資訊越來越發達、人們對新鮮事物需求越來越大的當下,樂迷需求的不再是單一的定位或是載體。因此,一個歌手以及屬于他或她的作品,在當下能否被聽眾記住,更取決于歌手自身的聲音特質,以及那份從音樂中延伸出來的個性與多樣性。從這點上說,胡彥斌在自己踏入樂壇十年之際,以“大一號”的概念與形式來給自己的音樂重新洗牌,實為一次明智之舉。

至少,在這張“流行+搖滾”的雙套路專輯中,可以讓很多鐘情于胡彥斌的樂迷透過專輯的前半部分,感受和接收到昔日感動過他們的那些聲音與音樂的記號。從原創到翻唱、從情歌到舞曲、從“中國風”到復古風等不同曲式的呈現,可以理解為是胡彥斌過去音樂風格的一個縮影,也讓很多樂迷再次感受到這位才子給他們留下的最初、也最熟悉的音樂印象。尤其是《愛情是怎么了》、《我以為》、《在一起》幾首作品,其中所彌留開來的細膩與感性的情懷,以及旋律呈現出來的流轉綿延,絕對稱得上是當年胡彥斌的大熱情歌《男人KTv》的接棒作品。除此以外,在“翻唱”這個流行歌潮中,胡彥斌也順勢把譚詠麟的經典作品《卡拉永遠OK》重新演繹出屬于自己的味道,在保留經典的同時,傾注了他對于音樂獨特的詮釋和創新,透過Funk舞曲的曲式讓這首經典的《卡拉永遠OK》呈現出一份鮮活的氣息與律動感。

Interude在專輯“流行曲”的彈出后,也順勢帶出了這張專輯里面屬于胡彥斌的另一個新的音樂面目——熱血、張狂、個性……相信很多人在聽到《搖滾天生大一號》之時,都會為他的盡情、他的嚎叫、他的搖擺所震撼。尤其是《搖滾天生大一號》所宣泄出來的勇敢做自己的音樂的理想與態度,絕對會讓你聽出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胡彥斌——當他用具有侵略性的聲音去表現出一種正能量的理想與信念時,這種聲音,不是靡靡之音,不是無病,是一種力量,一種呼喊。與其說是聲音魅力,不如說是靈魂指引。他不會讓你消極頹廢,只會讓你熱血沸騰。從這點來說,也不難看出胡彥斌這一次在音樂上大蛻變的理由——當真實的自己被隱藏得太久以后,總會有他爆發的那一天,這也是身為80后的流行音樂代表人物的胡彥斌在音樂上的一次自我展示與表達,用超越自己的音樂理念來塑造出不同于以往的自己。

在這張全新專輯《大一號》中,胡彥斌除了大膽釋放自己內心潛藏著的搖滾靈魂外,為求打造出層次感豐滿與精妙的錄音,胡彥斌首度組建Band,并以樂隊的方式完成了《三十而立》外的幾首搖滾作品,讓聽眾聽到胡彥斌的音樂,作品因為搖滾而變得更加飽滿,更有沖擊力!《搖滾天生大一號》、《劫后余生》、《沉默的大多數》、《大夢想家》,一口氣在這張專輯的后半段塑造出屬于胡彥斌的搖滾架勢與個性。同時,胡彥斌透過連貫與極具霸氣的搖滾樂,再一次標注與塑造出這張專輯“大一號”的概念與造型——用最有個性與態度的音樂,高唱出作為80后音樂人的理想與態度。

第2篇

霍尊的一首《卷珠簾》,引起爭議最多的,是它的歌詞,所以,當《中國好歌曲》進入“主打之爭”階段之后,再次亮相的《卷珠簾》被動了大手術,編曲近乎重新來過,加入琵琶和蕭,歌詞也更具古意,尤其結尾那段,原本是“細雨落入初春的清晨,悄悄喚醒枝芽,聽微風,耳畔響,嘆流水兮落花傷,誰在煙云處琴聲長”,修改后成了“細雨酥潤現煙外綠楊,倦起愁對春傷,殘燭化,曉風涼,歸雁過處留聲悵,天水間誰撫琴斷腸”。改動的意向非常明確,古一些,再古一些。

為什么要有這樣的改動?因為,此時此地,“中國風”歌曲,代表了一種特別的需求:距離它所代表的那個時代越遠,在心理上和情感上靠近它的需求越強烈,和那個時代的生活情境差別越大,模擬它的時候也得越逼真,它已經成為一種特別的產品,和別的流行歌曲有著清晰的界限。

上世紀初,流行音樂草創的時代,這種需求遠沒有這么強烈,“中國風”并不是一種界限清晰的表達方式,那時候的歌,在今天看來,其實都是“中國風”的。盡管,略早一點的蕭友梅、黃自、趙元任、李叔同,大多受過西方音樂教育,稍晚一點的陳蝶衣、陳歌辛、黎錦光、姚敏、嚴華,代表的是以上海為核心的城市文化,他們的歌,是城市文化的“聲響標志”。但那個古中國,還是無處不在。熱愛三四十年代流行歌曲的吳劍女士,曾經搜集整理了幾本老歌集,從字面上看來,那些歌的詞和曲,骨肉和魂魄,都是古意盎然,盡管那魂魄,多少有點濃艷流俗。 2014央視馬年春晚上,霍尊演唱了《卷珠簾》。這首歌曲最早在《中國好歌曲》亮相,并得到劉歡的青睞。

五十年代之后,進展也沒有加速。香港是老上海的鏡像,臺灣是舊中國的鏡像,過去的時代繼續活在鏡子里。四十年代上海的老歌,在躍過將近二十年的時間后,又在六十年代的香港臺灣續上了余韻。周旋、白光、李香蘭的歌,在更加新鮮的聲音里,在更加明艷的紅唇上借尸還了魂。

即便是校園民歌時代,“燕子”、“落花”、“白云”、“春雨”、“江楓漁火”也還時常出現,但校園民歌運動落幕之后,后果出現了。羅大佑、李宗盛等曾經的校園民歌主將,開始創造更具現代流行音樂意識的作品。“中國風”開始和別的流行歌劃出了界限,它通常是晚清或民國為背景的電視劇歌曲,例如“八點檔女王”王芷蕾唱的那些歌,或者陳玉貞(娃娃)作詞的那些歌(這些歌是“中國風”迄今為止最美的收獲)。鄧麗君1983年的專輯《淡淡幽情》和相應的MTV,用唐宋詞填詞,并用統一的形象設計,來為“中國風”劃出邊界,規定出語境。而這之前一年,羅大佑剛剛了那張極具震撼性的《之乎者也》。

“中國風”也越來越像一種風格,甚至有足夠的力量吸納新的營養,新世紀之后,電子游戲昌盛,“中國風”歌曲帶上了仙俠、奇幻的味道,指向特別的情境:游戲中的那個古代世界。周杰倫、林俊杰、許嵩、胡彥斌的歌里,“紅顏”、“煙雨”、“江湖”,已經是另一個世界的事物了,盡管它以古中國為模特。

科幻小說作家夏笳曾說:“科幻小說是技術時代對史詩的模仿,它想象在支離破碎的現代生活世界之上還有一個完整而豐富的總體性世界,一個可以回返的心靈家園。”“中國風”歌曲,其實有類似的作用,是對那樣一個還沒有四分五裂世界的追懷。只不過,和科幻小說相比,一個指向未來,一個指向過去。“中國風”可以作為一個指標,來觀測我們在心理上和那個時代有多遠,當它越逼真,在形式上越具古意,那種遙遠也越徹底。

第3篇

【摘要】信息時代,互聯網的運用日趨廣泛,并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中國風音樂也隨著互聯網的日益發展,成為網絡媒介上最為熱門的話題之一。本文通過網絡上進行的調查問卷,分析中國風音樂在網絡上的受歡迎程度,由此得出中國風音樂流行的原因,以求更好地發展中國風音樂。

關鍵詞 網絡中國風音樂

一、視域與網絡視域

(一)定義

“視域”,單從字面上理解,即視覺領域,通俗的說也就是眼睛所能看得到的地方,指一個人的視力范圍。網絡視域,顧名思義就是指網絡虛擬世界。網絡是由節點和連線構成,表示諸多對象及其相互聯系。網絡會借助文字閱讀、圖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載傳輸、游戲、聊天等軟件工具從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方面給人們帶來極其豐富的生活和美好的享受。①

(二)網絡視域的產生及發展

1、互聯網

互聯網,又稱網際網絡,是網絡與網絡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絡,它是相對于報刊、廣播、電視三大傳統意義上的媒體來說的第四媒體,目前還有第五媒體即移動網絡,它和互聯網都被稱為“新媒體”。“新媒體”的傳播與更新速度快,能更高效地適應時代的變化,滿足人們的需求。而且它容納的信息量大,內容豐富,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很快地找到許多相關的信息資源。

2、網絡與生活

21 世紀初,隨著時代環境的變化,經濟水平的大幅提升,中國的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網絡改變了人們認識世界的方式,提升了生活品質。過去,青年學生都是通過學校、家庭、書籍、報紙、電視了解到世界萬物,而現在,網絡成為青年了解信息最及時、最便捷的方式。網絡上的知識儲備包羅萬象,青年學生在這里可以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青年人求知欲強、接受能力快,因而在所有使用人群中,他們的網絡使用程度是最高的。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流行音樂也借助網絡熱潮風靡一時,歐美、英法、香港、臺灣等地的流行音樂像龍卷風似的席卷到大陸地區。

二、中國風音樂

(一)中國風的定義

“中國風”就是三古三新( 古辭賦、古文化、古旋律和新唱法、新編曲、新概念) 結合的獨特樂種。它的歌詞具有中國文化內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編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圍,歌曲以懷舊的中國背景與現在節奏結合,產生含蓄、憂愁、幽雅、輕快等歌曲風格。②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現代社會,中國風這種新型音樂類型,可以說開啟了中國音樂的新大門,也在大眾傳媒的音樂導向上開創了新的方向,成為華語流行樂壇上一種可被辨識與分類的“風格”。

(二)中國風音樂流行的原因

中國風音樂屬于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傳統文化在對于青年人的吸引力上與當代流行文化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中國風音樂要想在中國流行音樂的舞臺上立足,必須要借助現代化的傳播工具。中國風音樂豐富多樣的傳播路徑,是它能流行在大眾媒體中的一個重要原因。下面我們來分類談談它的傳播路徑。

1、網絡

網絡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許多類似于百度音樂這樣的音樂門戶網站,每周都會更新時下的流行音樂,根據網友試聽量進行音樂打榜,每季度或者每年度根據排名頒發各種獎項,這種方式無疑是對許多中國風音樂創作人的一種肯定與鼓勵,激發了更多有才能的音樂人加入到中國風歌曲的創作中來,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貢獻一份力量。除此之外,QQ、微信、微博這些當下熱門傳媒工具也是中國風音樂得以迅速風靡的原因。

(1)音頻軟件。中國風這股新風潮的流行也借助了許多新的網絡媒介,像網絡上有很多的音樂播放器,比如:百度音樂、QQ 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蝦米音樂、多米音樂、天天動聽等一大批新興的軟件。這些軟件為普通聽眾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提供一個免費開放的平臺,這種方式比起過去用CD 機、用錄音機放磁帶聽歌要方便很多,每一個人都可以更輕松、更便捷地聽到自己喜愛的歌曲。當然這也為中國風迅速在大眾間風靡,流行在中國樂壇奠定了一定基石。

(2)視頻軟件。除了有音樂播放器,網絡上還有許多可以接觸到音樂的新媒體。比如:可以在線觀看演唱者的高清MV。以歌詞內容為創作藍本,追求歌詞中所提供的畫面意境以及故事情節,并且設置相應的鏡頭畫面。觀眾們可以在聆聽美妙音樂的同時,欣賞到古香古色的畫面,“長街”、“小巷”、“涼亭”、“流水”看到這些景物,我們自然而然就會覺得很真實,因為它們都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元素。

(3)社交軟件。微博每日都會更新許多有意思的話題,網友們也會就此發表自己的觀點。中國風音樂通過微博的方式,每日關于音樂中新的中國風元素的相關微博話題,進而吸引網民們關注,根據網友們的熱議程度,更加明確中國風音樂日后的發展情況。

QQ 與微信這兩個日常聊天工具是現代人們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不受距離與時間的限制,天南海北的人們都可以暢所欲言,互通友誼。音樂無國界,朋友圈經常可以看到好友們的動態,尤其是90 后的年輕人們,及時了解到最新的音樂資訊,都愛曬到空間里,感興趣的好友自然會在下面追評,朋友之間互相推薦最近常聽的歌曲,分享自己的心情。這也是中國風音樂可以流行起來的一個原因。

2、現場表演

除此以外,演唱會也是當代音樂人非常喜愛的一種現場音樂表演形式。對于音樂人來說這是一個展示自己真實水平的時機,他們可以享受萬眾矚目的愉悅,不受任何限制地、自由地將他們對音樂的喜愛淋漓盡致地詮釋。對廣大的歌迷來說他們可以更近距離的與自己喜歡的歌手互動,真實地聽到他們的聲音,感受到他們對音樂的態度。

3、電視節目

最近兩年的音樂類選秀節目也是此起彼伏、層出不窮,這令大眾歌迷也是大飽“耳福”。《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中國夢之聲》《星光大道》《中國好歌曲》這些風格類似的選秀節目在各大衛視輪番上演。雖然這么多相似類型的節目可能會令一部分觀眾產生視覺疲勞,但是絕大多數歌迷還是一如既往的支持,用心地品味。許多已經被我們遺忘了的經典歌曲或者說未曾大紅大紫的歌曲經過這些音樂人的重新編曲與演繹,將音樂進行新的加工,使觀眾們得以領略到一首首新的經典之作。

4、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從流行路徑角度談到的中國風音樂的流行原因外,我在網站上也做過問卷調查。考慮到年輕人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還是快一些,因此參與者多是大學生。我的問卷題目是關于“中國風流行歌曲受歡迎的程度”。根據問卷的回復結果,我們將著重從調查結果的三個方面來探討中國風音樂之所以盛行的原因。

(1)傳播類型。中國風音樂是以民族音樂為創作源泉,與過去的傳統音樂有著很大的差異。首先,在歌曲的形式上融入了很多新的唱法,像RAP 和R&B 的搖滾說唱、京劇與流行唱法相結合、老歌新唱等形式。例如:周杰倫的《雙節棍》《霍元甲》就融入了說唱的方式;陶喆的《SuSan說》和李玉剛的《新貴妃醉酒》插入了京劇唱法;周筆暢《瀏陽河2008》和胡彥斌的《北京的金山上》都是現代流行歌手對一些民歌經典的致敬。其次,流行歌曲種類也是花樣繁多。爵士、藍調、饒舌、搖滾、嘻哈、朋克等快節奏曲風,鄉村音樂、民謠、輕音樂、小清新等舒緩曲風,中國風歌曲以越來越多樣的姿態展現在世界舞臺。

(2)意象。在本次的網絡調查中,最后一題是問“如果請你拍一支中國風的MV,你會加入哪個中國風的元素?”答案回答的種類很多,歸結起來有這么幾類;象征性的圖騰;傳統的服飾、發型;著名的景點;戲曲武術;民間手工藝品……這些全部都是凝結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精粹。著名詞作者方文山在他的《青花瓷:隱藏在釉色里的文字秘密》一書中提到“歌詞間夾雜著古典背景元素的用語,如:拱橋、月下、唐裝、繡花鞋、燈芯、蹙眉、紅顏等。只要在詞曲中加入這些元素,不論加入的元素多寡或比重為何,均可視同為所謂的‘中國風歌曲’。”③以上說到的中國風元素可以理解為是中國風音樂的意象方面,具體的表現在它的歌詞之中。

中國風音樂的古典意象可劃分為五大類:

第一類,動物類意象(如:燕、蝶、雀、馬、狼等)。這里我們以“蝶”為例來說明。南拳媽媽的《花戀蝶》將電子、古典與中國風的唯美結合,譜成了花與蝶的美麗戀曲。《花戀蝶》這一歌曲名是南唐后主李煜和北宋李清照都曾用過的詞牌名《蝶戀花》的倒裝用法,曲中傳達出花與蝶的唯美愛情。自古“蝶”就作為愛情的象征,一首《梁祝》向我們傳達出了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凄美愛情故事,《梁祝》中將愛情的希望化成蝴蝶的模樣,以此表明作者對自由愛情的向往。黃雅莉的《蝴蝶泉邊》讓聽過的人們感到自身仿若回到了那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清澈的流水”、“淡淡的白云”“美麗的小村莊”,大自然的可愛美好讓小姑娘快樂地歌唱著童謠曲調,幸福地生活著。這里“蝶”作為美好的象征,春的象征,年輕的象征,希望的象征。

第二類,景物類意象(如:橋、亭、山、樓、城、廟等)。這里我們以“橋”為例來說明。許嵩的《斷橋殘雪》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斷橋的故事。斷橋是西湖十大美景之一,以冬雪時遠觀,橋面若隱若現于湖面而稱著。本首歌曲沒有過多的描繪西湖的美景,而是借景抒情。“斷橋是否下過雪/又想起你的臉/若是無緣再見/白堤柳簾垂淚好幾遍”。斷橋,既是“斷”就意味著緣已盡、須分別。再次登上斷橋,已物是人非,當年在這里與戀人相分離,如今的她過得還好嗎?思緒浮上腦海,“尋不到花的折翼枯葉蝶/永遠也看不見凋謝”,我們可以讀出作者寂寞和孤獨,但“白堤柳簾”是作者對戀人的愛永遠不變,他會一年又一年的等待下去。如此,“橋”變成了戀人們分離之地,也可看成相思之處。

第三類,人物類意象(如:曹操、李白、霍元甲等)。這里我們以林俊杰的《曹操》為例來賞析。曹操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三國演義》中許劭評價“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不管世人如何評價他,我們都應該客觀結合當時的時代環境。“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兒女情長被亂世左右/誰來煮酒/爾虞我詐是三國/分不清對與錯/紛紛擾擾千百年以后/一切又從頭”這寥寥幾句歌詞唱出了曹操的一生。作為一代奸雄也好,英雄也罷,都是被時代時局所迫;是是非非,孰對孰錯,一切都會隨時間流入歷史的長河中。《曹操》是一首搖滾曲風的勁歌,也是林俊杰首次嘗試的搖滾風格,音樂通過電鋼琴、電吉他、電貝斯、架子鼓的完美結合表現出曹操這位歷史人物的一種霸氣,一種舍我其誰的氣勢,也是一種知己知彼的理智和聰慧、一種灑脫從容的演繹。

第四類,自然現象意象(如:明月、白云、湖水、細雨等)。這里,我們就拿“月”這一常見意象為例來說明吧。自《詩經》以來,經過千年文化的發展與積淀,月亮的意象凝結了三層意思,而使用最多的一層即是詩人用月來表達自己對于家鄉的思念。月亮的陰晴圓缺,象征著人世間的分離與團圓,因而又有千里明月寄相思之說。張信哲的《白月光》運用了“月亮”這一意象來表達對情人的深刻思念以及思念卻不可得的感傷情懷。④“白月光/心里某個地方/那么亮/卻那么冰涼/白月光/照天涯的兩端/越圓滿/越覺得孤單”。歌詞中隱隱透露著一種每逢佳節倍思親之感,這不禁讓人想到張九齡《望月懷遠》中的名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作者在離鄉之時,抬頭望月而思念起遠方的親人,月亮是他思鄉最好的見證,也承載著他濃濃的思念之情。

第五類,時令節日類意象(如:春節、元宵、清明、中秋等)。許嵩的《清明雨上》就是一首清明節表達悼亡主題的歌。“清明時節雨紛紛”自古好像一到清明時分家鄉都會下雨,這雨好似也在哀悼那逝去的人們,一直淅淅瀝瀝的低落,煙云蒙蒙,營造一種濃濃的哀思。“窗透初曉/日照西橋/云自搖/想你當年荷風微擺的衣角/木雕流金/歲月漣漪/七年前封筆/因為我今生揮毫只為你”作者回想到舊時情景,他愛的人那時還在,但是一切都是七年前的往事了。為了心愛的人,他從此不再下筆。“遠方有琴/愀然空靈/聲聲催天雨/涓涓心事說給自己聽/月影憧憧/煙火幾重/燭花紅/紅塵舊夢/夢斷都成空”遠方空靈的琴聲將回憶拉回現實,這雨聲好像也在訴說著它的某個故事,無人能懂,作者只能和微雨互訴衷腸。“雨打濕了眼眶/年年倚井盼歸堂/最怕不覺淚已拆兩行/我在人間彷徨/尋不到你的天堂”這場雨好似將死者與生者,天堂與人間聯系到了一起,在某個平行時空,他們可以重新團聚。

三、網絡與中國風音樂

(一)網絡對中國風音樂的影響

中國風音樂受到大眾喜愛的原因與網絡傳媒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我們現在生活的時代被稱為互聯網時代,每天都會有許多新的發明出現、新的事物被發掘,無論你在世界的哪個地方,打開電腦便可一覽世界。中國風音樂借助著網絡傳媒新興的浪潮風生水起,互聯網作為中國風音樂傳播的媒介,推動了它的發展。

1、傳播方式

擺脫了傳統音樂傳播形式上的局限,提高了傳播速度,擴大了傳播范圍,更好地實現了歌者與聽眾的互動。

2、歡迎度

網絡這一平臺吸納了更多有才華的原創者加入,歌曲內容貼近人們的生活、節奏也更加多樣化。而且由于網絡音樂是低成本制作,并且可以自由免費下載,因而受到廣大聽眾們的歡迎。

3、創作人

網絡的興起,給中國風音樂注入一絲新的生機與活力,為更多的音樂創作者帶來機遇,使他們可以淋漓盡致地表達自己的心聲,留給他們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

(二)中國風音樂對網絡的影響

另一方面,中國風音樂也為網絡媒體帶來了積極的影響。網友們的點擊量和關注度是一個影響到網站發展的關鍵因素。而中國風音樂的流行熱潮大大增加了網站的訪問量和點擊量,這對網站經濟效益的影響是巨大的。所以說網絡與中國風音樂是魚和水的關系,兩者必須互相幫助、不可分離、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基金項目:宿州學院2013 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310379007)】

參考文獻

①百度百科,視域,baike.baidu.com/link.htm,2014-12-10/2015-1-31② 百度百科,中國風,baike.baidu.com/subview/531017/7036359.htm,2014-12-05/2015-1-31.

③方文山:《青花瓷:隱藏在釉色里的文字秘密》[M].作家出版社, 2012

④程引弟,《當代流行歌詞中的古典詩歌元素》[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2009(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