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關于春游的作文

關于春游的作文

時間:2023-05-29 18:03:4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關于春游的作文,希望這些內(nèi)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于春游的作文

第1篇

一、當作文成為一種責任

兒童的世界是充滿幻想的,他們擁有童心、充滿童趣,是天生的童話作家。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第六冊《習作八》,要求用編寫童話故事的方式幫助小學生改掉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習慣。

作文前,我?guī)ьI學生到幼兒園觀察、訪問、調(diào)查,了解小朋友們在生活和學習上容易出現(xiàn)哪些不良的習慣。學生那認真勁兒,真有些像肩負神圣使命的記者:他們一會兒圍著幼兒老師不停地問長問短,一本正經(jīng)地作記錄;一會兒和一些小朋友攀談、詢問,還真有些哥哥、姐姐的架勢。

課上,學生紛紛匯報自己課前了解到的情況:孩子們有著怎樣的不良習慣,諸如不講衛(wèi)生、看電視時間太長、丟三落四、不好的寫字姿勢、愛做危險的游戲,等等。他們還“如數(shù)家珍”,細說了這些不良習慣的危害,似乎一下子長大了很多,成為懂事的小大人了。

我看“時機成熟”,告訴學生:不良習慣有那么多的危害,小朋友的老師和家長該多著急,大家快來幫幫這些小朋友。可是怎么幫呢?想想用什么辦法好?學生議論開了:談話、講道理、批評、強行命令……

這些是不是最好的辦法呢?我拿出例文一耿新華同學的《肚子再也不疼了》。小朋友們讀后知道,這是一個童話故事,故事中的小花貓因為不講究衛(wèi)生而肚子疼,后來在貓醫(yī)生的幫助下,養(yǎng)成講究衛(wèi)生的好習慣,肚子再也不疼了。

學生高興起來,都認為耿新華的這個辦法好。小朋友們都喜歡聽童話故事,這就比講道理更容易讓他們接受。我告訴他們這樣的童話故事他們也能編寫,學生有些躍躍欲試。他們興致勃勃地談論自己的編寫計劃,相互較勁,唯恐自己編寫的比別人差。

果然,學生的童話故事編得很有情趣,內(nèi)容五彩繽紛。我感到很滿意,趁勢將這些童話故事集成 《校園童話》,送給幼兒園的小朋友。幫助小朋友的責任,給了他們靈感和動力,讓他們嘗到作文的樂趣。

二、當作文成為一種體驗

我?guī)е鴾蕚浜玫慕贪缸哌M教室,準備給六年級學生上習作——《童年的快樂》。上課了,我把文題寫在黑板上,啟發(fā)學生回憶童年生活中的樂事。可是,一位學生小聲嘀咕:哪有什么快樂的事情呀?老師的作業(yè),爸爸媽媽的作業(yè),休息日還得趕著去少年宮學習,哪有時間玩,哪敢玩啊?無“樂”好寫。頓時,許多學生響應:就是,哪有多少快樂。我原來想對這些孩子進行一番教育:童年,快樂的事多了,只是你們沒有留心,又轉念一想:何不將作文題改為《請給我們童年的快樂》?

題目一改,學生頓時情緒高漲:老師,這好寫。沒等我多說什么,個個埋首伏案,奮筆疾書。不到半個小時,許多學生竟寫出了語言懇切、生動感人的好文章來。

一位同學在文章前特意畫了一幅漫畫:一只小鳥呆呆地立在籠中,翅膀無力地垂了下來,雙眼無助地看著籠子外面的世界。他在習作中這樣寫道:爸爸媽媽,你可知道,此時此刻的我就是這籠中的一只鳥兒。不知您看了這幅圖有什么想法?向往飛行的自由是鳥兒的天性。我也一樣啊!鋼琴、奧數(shù)、作文輔導班的學習把我的業(yè)余時間擠得滿滿。你們每天的安排捆住了我的手腳。你可知道,坐在書桌前的我,看著窗外的春天的風景,聽著飄在大街小巷的歌兒,我多么想“飛”啊!……

從他真摯的話語中,其他學生產(chǎn)生了共鳴,更加投入地給自己的作文“潤色”。連平時作文枯燥、平淡的學生也不乏精彩的語句:籃球,癟了;心愛的提琴,蒙上灰了;兒童樂園,找不到我的身影了……你未必相信,站在走廊上發(fā)發(fā)呆,也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啊。

課后,我悄悄地問一個學生:“這篇作文你為什么寫得好?”他回答得挺干脆:“這個題目,我們有體驗呀!”

三、當作文成為一種溝通

一年一度的春游活動寄托了學生對春天溫暖而美好的向往。看,三月春風才吹起,學生就到處打聽:什么時候春游啊?到哪里去春游啊?終于,學校正式宣布:下周四春游。一時間,學生歡呼雀躍,整天談論的話題似乎都離不開春游:這次也不知會到哪里去,你打算帶些什么東西去玩兒……問個沒完沒了。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習作二》,要學生寫一份關于春游的建議書,我告訴學生:現(xiàn)在學校還沒有確定春游的地點,想征求同學們的意見。同學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向?qū)W校推薦春游的地點,設計春游的路線,介紹各個景點的特色,安排游戲內(nèi)容等。誰設計得好,就聽誰的。

這一次,學生完全是主人,自己最關心的事情做起來能沒有熱情嗎?結果學生的作文交上來,真是各具特色,很有創(chuàng)意。

誰知,我又告訴學生:因另有特殊情況,春游活動改期,時間另行通知。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跌到了最低點,唉聲嘆氣,作文課,也全然提不起精神。

我看到這個情景,當機立斷:今天的作文,我們還寫一寫關于春游的事。你們一定很想知道,學校為什么決定暫停春游,一定很想去春游,那我們何不問問校長,何不把我們的想法跟他說說?也許還能有希望去呢?只要你們寫得有理有據(jù),校長沒準會被你們打動的。

寫這篇作文時,學生沒有一點犯難的情緒,強烈的溝通欲望,明確的目的,春游成了作文內(nèi)容的載體,成了溝通思想的話題。多數(shù)學生寫出了自己最有真情實感的作文。有一個學生竟然還附上一張上次春游的照片,深情回憶那次春游時快樂,娓娓道來,以情動人。“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沒有想到,這篇作文還可以用他這樣的方式寫。

第2篇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不經(jīng)意間,春天已經(jīng)來了,帶著她?N溫柔,帶著她?N美麗;不經(jīng)意間,春天來了,帶著她?N歡聲,帶著特?N笑語。

偶然談起春天,大家就都想到了春游。是啊,在這個充滿生機?N季節(jié)里,春游無疑?F一種極大?N享受。只是,有什么人回來組織這么一場春游呢?印象中?N春游是一種活動,就是大人們帶一幫孩子在春天?N時候出游,出游地點很多,可以是公園,可以是山上,當然溪澗之類地方也是絕好?N。春游本是件極令人愉快?N事,是很多孩子所喜歡?N,但是從什么時候起呢?春游也被禁止了。具體?N原因卻也是顯而易見?N,春游時很難保證安全。萬一出現(xiàn)意外,學校也是難以擔負這種責任,畢竟在這之前在春游時發(fā)生意外是屢見不鮮?N。但這對于我們這對終日埋頭苦讀?N學子們,外出出游?N取消,無疑是一種極大?N厄運。但這已成事實,所以我們只能自己抱怨。

不過像我這一輩?N人,大致上應該都是有過春游經(jīng)驗?N。自我認為在7.8左右?N春游是給我留下了印象,非常幸運?N第一次去卻也是最后一次。一幫孩子嘰嘰喳喳?N跟著老師,從學校到目的地,一路走一路唱,吸引了不少目光。畢竟但是年紀還小,只知道可以不用上課,就高興?N什么都不知道了,能外出游玩自然是天大?N好事。我記?N春游?N前一天晚上,我過分?N興奮導致第二天差點睡過?。因為我又是要這個,又是要那個,書包是被裝?N幾乎爆裂,。那天我玩?N很開心,直到回到家都始終是保持在那種狀態(tài)。第二天上可?N時候,還依舊陶醉在昨天?N春游中,但大家都是如此,處在那種狀態(tài)。大家都討論著明年還要再去,但接近年底?N時候,上面就發(fā)文件下來了,當時那種失落感真是難以言語?N。這對我們到真是一種巨大?N打擊。但時間久了,大多數(shù)人也就不在乎了。

春游啊,當時我們?nèi)チ?,是啊,我也去了,偶然?N話題勾起了對小時候事情?N遐想,偶然?N一次讓我們重新打開記憶?N閘門。

是啊,我們?N春游夢還會在回來嗎?

推薦閱讀:

關于春天的作文

第3篇

春天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人人都喜歡這美麗的春天。下面是語文迷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春天的英文作文,供大家參考閱讀。

關于春天的英語作文

Winter was gone,spring comes.I love spring best,because it's very beautiful.In spring,the weather is aways sunny and rainy,it's not cold and not hot,it's warmer and warmer.The flowers begin to open and the trees begin to turn green.The birds are singing in the sky,they are happy.The animals will go out to play.Many people like to go out and enjoy the sunshine.I like wearing my sweater and jeans, I like to fly kites,plant trees and see the beautiful flowers. Spring is colorful,I think it's a wonderful season.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Please tell me.

關于春天的英語作文

It's already February. Spring is coming. But where is spring? I raise my head and look at the sky. It's still gray. I come to the garden. There is no bud at all. The trees there are not coming into leaf. Then I come to the lakeside. Ice on the lake surface has been melt already. There are many ducks swimming in the distance. Branches of the willows beside the lake are turning GREen. I jumped with joy. This is spring. I found it!

已經(jīng)是二月了,春天來了。可春天在哪里呀?我抬起頭,望望天。天空依然灰蒙蒙的。我來到花園里,花兒還沒有開放,那里的植物甚至連葉子都沒長出來。于是,我來到湖邊。湖面上的冰已經(jīng)消融了,有許多鴨子在遠處戲水。湖的兩岸,柳枝兒開始吐綠。我高興地跳了起來,這不就是春天么?我找到它了!

關于春天的英語作文

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 The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I think spring is the most beautiful season. In the spring, the flowers are blossoming, the grass is green and the birds start to sing. The temperature in the spring is not too cold or too hot. We can go on an excursion during the spring. We can fly kites and enjoy the sunshine. I think spring is the best season ever!

譯文:

一年有四個季節(jié):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我認為春天是最美麗的季節(jié)。在春天,鮮花開放,草地變綠,小鳥也開始歌唱。春天的溫度不冷不熱,我們可以去春游,去放風箏,去享受陽光。我認為春天是最棒的季節(jié)!

第4篇

經(jīng)過十幾年語文教學的實踐,我本著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易于動筆、樂于表達的目標,邊學習、邊借鑒、邊摸索,漸漸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子——在積累中蘊育,在感悟中萌芽,在創(chuàng)新中成長。

一、 在積累中蘊育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小溪在兼收并蓄中匯成了洶涌的江水;在蓄積了一冬的力量后,一聲春雷,喚醒沉睡的大地,頓時草長鶯飛、春暖花開……用心記錄,留意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切,學會積累,才會有驚人的奇跡出現(xiàn)。積累是一種成功的過程,厚積才能薄發(fā)。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的流個不停”。

我認為,積累素材的來源主要是閱讀和生活實踐。

“閱讀是養(yǎng)兵千日,寫作是用在一時。”沒有千日之養(yǎng),也就沒有一朝之用。魯迅先生說過:“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非常有限,枯燥了。”我在平時教學中,很重視啟發(fā)學生廣泛閱讀搜集材料,為釀造“蜜”做準備。閱讀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有目的地指導學生讀課外讀物,提倡“雜七雜八”地看,邊讀邊做摘記……廣泛的閱讀,豐富了學生的詞匯,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也會引起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比如學生在春游活動中,發(fā)現(xiàn)溫暖和煦的春風賜予了大自然生機,他就就聯(lián)想到黨的富民政策不正像春風那樣吹來了城鄉(xiāng)經(jīng)濟的綠樹紅花嗎?這樣,不但在題材方面讓學生集腋成裘,還在意義上不斷開拓。

作品源于生活。“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葉圣陶先生的這句話十分精辟地概括了作文與生活的關系。生活實踐是學生作文的重要源泉,這比閱讀來得更為直接,也更為感性。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覺去觀察自然,從生活點滴感受入手,寫所見所聞,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如春天到了,我就組織學生到大自然去春游,在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美麗。學生身臨其境在自然的懷抱中,春天的美麗激蕩著學生幼小的心靈,他們仿佛看到春姑娘的笑臉,聽到春姑娘的腳步聲。所以,筆下春天的氣息就濃了。夏天,我引導學生觀賞細雨如絲的景色,觀賞大雨滂沱的景色。秋天,我們到田野,喜瞧麥浪滾滾,分享豐收的喜悅。冬天,欣賞白雪皚皚、粉妝玉砌的世界。每組織一次集體活動之后,都及時讓學生回憶活動的過程談自己的感受并按一定的要求記錄下來。這樣,在積累寫作素材的同時,又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有了馳騁的天地,反映的內(nèi)容比過去充實多了。寫作的根子真正扎進了生活的土壤。

二、在感悟中萌芽

主要從兩方面引導學生感悟。一是悟語言。學生在閱讀摘抄過程中感悟作品語言及語言所包含的思想意蘊和人文內(nèi)涵。為了使學生能在閱讀中產(chǎn)生與之相應的情緒體驗,我首先追求的是葉圣陶先生提供的美讀。把作者要表達的情感讀出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并鼓勵學生帶著情感美讀。二是悟生活。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教師作為主導者就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捕捉生活與學生情感的觸發(fā)點,從而幫助學生走出自我、走進生活。我曾經(jīng)搞過這樣一個活動,看誰能端著滿滿的一碗水繞凳子走一圈而滴水不灑,如灑一點就得中途退出。活動完成后寫出你的感悟和啟示。大部分學生以失敗告終,也有個別學生滿懷信心、沉著冷靜,仔細走好每一步,圓滿走完一圈臉上竟?jié)B出了汗水。面對這樣的情景,同學們紛紛寫道:“真沒想到,做一件小事都這么難,更何況一件大事。”“天下大事必做于細,天下難事必做于易。”“不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很難取得最后的成功。”

隨著學生對語言、對生活的感悟的提高,無須去做寫作技巧的指導,他們的寫作能力已經(jīng)無形中提高了。

三、在創(chuàng)新中成長

坡曾說過:“文章最忌隨人后”,陸游也說過:“文章最忌百家衣”。這些前人無不說明好的文章需要創(chuàng)新。還有我們的新課程標準在“關于寫作”的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同時指出:“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學生對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因此作文創(chuàng)新教學是我們現(xiàn)在必須提倡和實行的。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結合我的教學,談以下幾點做法:

首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語文教材中詩詞體裁的課文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形象性,開辟了廣闊的空間。詩詞體裁的課文有其特殊的特點:語言的高度凝練性,結構上的跳躍性,藝術形象的富于想象性。教學此類體裁的課文時,讓學生將其改寫成記敘文的形式,在了解詩詞大意的基礎上,結合課文插圖和生活經(jīng)驗,展開充分合理的想象和聯(lián)想,加工、改造、創(chuàng)造藝術新形象,使形象豐富、生動、鮮活;補充、完善詩詞中空缺的結構,使情節(jié)連貫、有序、具體。而這一系列的思維訓練無不浸透著學生的創(chuàng)作個性。

其次鼓勵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尊重個性,讓學生在體現(xiàn)個性的同時獲得寫作的樂趣。學生的想象一但調(diào)動起來,就如同脫韁的野馬,弛騁草原;如同翱翔的雄鷹,搏擊長空。有利于拓展寫作思路,使學生“看”得更遠、更深,使平凡的事物神采飛揚,使普通的形象富有靈氣,使文章富有感染力、表現(xiàn)力。

第三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作文創(chuàng)新思維

培養(yǎng)作文創(chuàng)新思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命題創(chuàng)新、思路求新、材料喜新、體裁出新、語言思新五個方面入手。

第5篇

一、解放心靈,在樂于表達的過程中培養(yǎng)個性作文的思想

1.消除顧忌,讓學生說出真心話

當前小學生普遍認為作文是應付的,老師要求寫什么,我就得寫什么。因此,作文是封閉的,不是開放的,這就造成學生習作的種種顧忌:怕離題,老師不高興;怕材料不新,老師不給高分;怕字數(shù)不夠,老師會批評……總之,學生是絞盡腦汁地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因此,交上來的作文真心話很少。要讓學生的作文富有個性,必須做到“我手寫我心”。

2.打開心扉,讓學生說出真感覺

小學生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敢想敢說,可在作文時,卻表現(xiàn)為思路狹窄,作“橫眉冷對方格紙,俯首咬碎鉛筆頭”狀。即使寫出來,往往也是如出一轍,千人一面,給人似曾相識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讓學生走出“與眾不同會遭人譏笑”的心理誤區(qū),要有一顆包容之心,能容納下學生的奇談怪想、異想天開,不能對他們某些超出常情、有違現(xiàn)實的前衛(wèi)想法一概否定,視為異端,從而一棒子打死,我們應積極肯定、接納并加以引導。我們要讓學生想自己所想,說自己所說,寫自己所寫,走出人為的誤區(qū),摒棄那些陳詞濫調(diào),做到思路開闊,構思新穎奇特,寫出極富個性的作文來。

二、熱愛生活,在豐富視野的過程中積累個性作文的素材

1.讓學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就是學生作文的源頭活水,要讓小學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以此豐富學生的視野,積累個性作文的素材。春天,讓學生盡情地去春游、去野餐,領略大自然的情趣。那爭奇斗艷的鮮花,那令人陶醉的芳香,那翩翩起舞的蝴蝶,那涓涓流水之中的蝌蚪……五彩繽紛,都可以變成美麗的文字。

2.讓學生參加實踐活動

“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這是葉圣陶先生說過的話,它十分明確地說明了作文和生活的關系,為豐富學生的生活,我們可以有目的地為學生設計各種生動有趣的實踐活動,讓他們投入地參加,從中積累富有個性的作文素材。

3.讓學生盡情地游戲

喜歡參加游戲是大多數(shù)學生的共性。游戲中蘊涵著豐富的作文內(nèi)容,學生在游戲中相當放松,能夠“想人之所未想,言人之所未言”,這樣積累的作文素材也就別具一格。

三、善于積累,在體驗閱讀的過程中充實個性語言的庫存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任何生動形象的語言,應該說都來源于生活。因此,讓小學生體驗生活,培養(yǎng)他們對生活的勤觀察、善觀察的好習慣,是豐富學生作文語言的基礎。現(xiàn)在有些學生由于對寫作對象不熟悉,寫作時常常無話可寫或無真話可寫,就根本談不上語言的生動豐富了。我在安排學生作文時,一定要先安排他們觀察對象,體驗生活。

第6篇

本人擔任“小學生段篇積累與語文學習能力之內(nèi)在聯(lián)系的研究與實踐”科研項目的實驗教師,實驗年級是三年級。 現(xiàn)就關于小學生語文教學過程中的“積累”與“寫作”談談我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感悟自然,觀察想象——積累生活

社會生活是學生作文的源泉,只有留心觀察社會生活,才能獲取寫作的素材。在學生課外觀察指導中,我注意引導學生觀察自然——注意日月星辰的變化,留心山川河流的形態(tài),觀察風霜雨雪的景象,了解鳥獸蟲魚的習性,注意花草樹木的生長……引導學生觀察社會生活——了解家鄉(xiāng)日新月異的變化;觀察學校生活——注意學校開展的活動,大到開學典禮、運動會,小到主題班會、同學的課堂發(fā)言;觀察家庭生活——留心家里今天來了什么客人,爸爸又買了什么牌子的新摩托,媽媽又燙了什么新發(fā)型,家里人的言談舉止……學生觀察前,要提出觀察要求,學生觀察時要進行相應指導,學生觀察后要寫觀察日記。要培養(yǎng)學生在觀察事物的同時分析事物的好習慣。

讓小學生觀察事物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須做到: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的需要選擇目標,抓住所要觀察的事物。如以到野外尋找春天的腳步為例:野外里有游人、有房屋、有花、有草、有樹、有山、有水……,根據(jù)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就要讓學生知道應該選擇哪些內(nèi)容來進行觀察,根據(jù)尋找春天的腳步這一目的來選擇的話,應該觀察的是:小草綠了嗎?花兒開了嗎?還有忙碌的人們……

其次,觀察要有順序,表達才會有條理。比如引導學生觀察一只白兔,由整體到局部。從整體的順序,先說外貌、顏色;再說局部的頭部的耳、眼、嘴的形狀和顏色;然后說它的生活習性。觀察之后,他們說出來才有說服力、有條理,寫出來的內(nèi)容才不會雜亂無章,反映出來的內(nèi)容才真實可信。再次,引導他們觀察事物要認真,抓住事物的特點。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只有掌握了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這一特點,才能真正認識事物,才能把事物的真實面貌反映出來,這樣的文章才能感動讀者。最后,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又如我布置學生早晨起床后觀察自家玻璃上結的霜花,寫一寫霜花的美。我引導學生觀察家中的小貓,睡覺的姿勢,洗臉、捉老鼠的動作等等,幫他們列出觀察項目,學生就會有目的的觀察,寫作時就不會無話可說了。

二、 指導閱讀,欣賞段篇——積累語言

我們寫好文章必須有豐富的語言積累,只有語言積累豐厚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泉、筆下生花。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我要求學生課本上的優(yōu)美詩文必須熟讀成誦。向?qū)W生推薦課外書報目錄,激勵學生大量閱讀各種題材、各種體裁的課外作品,讓學生充分感受祖國優(yōu)美語言文字的魅力,在愉悅的心境中學習豐富多彩的表達方式。課外閱讀幫助學生選擇了《積累伴我成長》這本書,根據(jù)三年級學生語文學習的需要,選擇了適合本年級學生特點的句段篇指導學生誦讀積累。對學生的閱讀范圍進行指導,鼓勵學生大量閱讀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和名家名著。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要瀏覽、精讀相接合。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摘錄好詞好句好段學寫讀后感。開展各種生動活波潑的活動,引導學生積累語言,積淀文化。

三、促進積累轉化——讓萬事萬物匯入筆尖

1.積累觀察到的景與物,達到胸中有物腦中有景。有了積累,學生寫起作文就不至于無物可寫、無言可發(fā)。生長在農(nóng)村的學生,美麗的大自然一年四季給他們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教師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周圍景物一年四季的變化,讓學生記住冰雪融化、小草青青、百花爭艷的春天,荷花飄香、樹木蔥郁、烈日炎炎的夏天,五谷芳香、碩果累累、漫山紅葉的秋天,白雪皚皚、北風蕭蕭、天寒地凍的冬天。

2.積累觀察到的人與事,寫出真情實感。寫人寫事是學生習作最基本的內(nèi)容,可往往也成為三年級最厭倦的事情。因為他們剛剛接觸作文。其實生活原本平淡,有時候一個舉手投足就已在不經(jīng)意間體現(xiàn)出人性的美與丑。例如:指導學生寫不同年齡段的人的外貌、心理、動作、性格特點;寫一件事表現(xiàn)一個人的思想性格,指導學生習作應力求完成課標中“觀察社會”的要求,留心且積累身邊的人與事。教育學生堅持求真求實的寫作態(tài)度,“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鼓勵學生說真話,訴真情,求真知,做真人。還對學生進行情感的審美指導,讓學生尊重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體驗,追求真善美,摒棄假丑惡。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人格,在文章中體現(xiàn)自尊和他尊,理解與信人,同情與人道,平等與博愛。這樣學生對生活、人生的情感態(tài)度就會自然而然地在自己的文章中表現(xiàn)出來,有了健康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學生的作文才能真正做到求真求實,寫出真情實感。

第7篇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情境教學;實際應用

初中語文是組成初中教育體系的基礎課程,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和學習。寫作教學是組成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對學生寫作能力進行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提高對文字的理解能力,而情境教學法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可使學生產(chǎn)生濃烈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進而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提高。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越來越受到教師的認可,逐漸成為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主要教學方式。

一、構建以點撥為中心的教學情境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身心成長最關鍵的時期,而這一時期中學生的主要思維模式為感性思維,因此,獨立和理性思考問題的能力略顯不足,學生在傳統(tǒng)習作教學模式下都是機械地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并非是基于自身對寫作的興趣來完成課后作業(yè),所以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情況下最易激發(fā)逆反心理。鑒于此,進行點撥式習作教學,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使其產(chǎn)生濃烈的寫作興趣,并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構建相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對教學產(chǎn)生共鳴,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激情。例如:教師在對《春》這篇文章開展教學時,可以將文章內(nèi)容作為中心點進行“春”的情境創(chuàng)設,讓學生組織關于“春”這個話題的語言,講述自身的感受,特別是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開展春游活動,并在活動結束后積極鼓勵學生表達對本次春游的感受。

二、再現(xiàn)場景

愛玩是學生的天性,初中生也不例外,他們有著強烈的游戲和活動興趣,在習作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天性,設計各式各樣富有探究性質(zhì)的活動,即創(chuàng)設活動或游戲情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但要注意活動情境創(chuàng)設要體現(xiàn)兩方面,即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和主體地位,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指導幫助。

例如:教師在對安徒生童話中節(jié)選的《皇帝的新裝》教學時,可以邀請學生扮演文中角色,加深學生對文章內(nèi)涵和主旨的了解。該文雖是童話故事,但其中不乏富有哲理的寫作素材:以皇帝而言,身為一個君主,一個國家的主人,他并未切身實際地關心過自己的國家和百姓,更多的是在個人喜好上勞民傷財,借用這個觀點引申到國家官員及公務員評價方面;以善良的大臣而言,他是皇帝工作上的好幫手,人物形象極為突顯,是社會中層階級的代表形象;而以兩個騙子來說,他們之間擁有十分默契的配合,擁有能夠蒙蔽外界的能力,但社會的縱容才是他們養(yǎng)成這種能力的關鍵因素,另外便是人性之中的偽善;卻只有小孩子,他象征著正直誠實,是社會上冒險者的代表形象。借助情境教學法,不但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文章中角色形象的體會,還能使其領會文中人物之間頗含深意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又如,在《丑小鴨》的教學中,邀請學生對文中角色進行扮演,借助分角色演示故事劇情,促進學生快速有效地融入學習中,進而深刻理解作者蘊含于文中的內(nèi)涵,另外在角色扮演活動結束后,積極鼓勵學生根據(jù)課文中心思想進行寫作,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有話可寫,最終寫出高質(zhì)量的作文來。

三、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使其直觀地對事物產(chǎn)生認識。特別是初中生好奇心強烈,容易接受新鮮事物,針對此教師更應該將寫作或閱讀的資料借助多媒體優(yōu)勢形象地展示給學生,以此集中他們的注意力。例如:寫作訓練《讓世界充滿愛》這個主題,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教師可以播放關于“愛”的短篇視頻、圖片等,比如,日常生活中人們坐公交主動讓座或拾金不昧、保護環(huán)境等,并在播放過程中配合舒緩的音樂,讓學生感受到滿滿的愛,進而深刻理解和領悟“愛”的內(nèi)涵,而這種方式不僅使得學生寫作思路豐富了,更刺激了學生強烈的寫作熱情,自然學生便能寫出高質(zhì)量的文章。又如,以長江景色為主題的作文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關于長江的視頻,讓學生在觀看期間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去直觀感知長江的雄偉波瀾,刺激學生對長江的熱愛,同時還要配合極富情感的相關朗讀,令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快速融入情境,促進學生的寫作。

綜上所述,習作教學作為組成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通過情境教學法其效果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習作教學模式,能夠提供給學生更多參與機會,增加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并實現(xiàn)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及提高,最終達成初中語文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史全紅.淺析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9(21):229.

第8篇

關鍵詞:語文教學;正確引導;看法

一、生活――創(chuàng)作的源泉

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正如葉圣陶所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就會成什么樣的文字。”也就是說,離開了日常生活的積累,那么創(chuàng)作則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古往今來的一切創(chuàng)作實踐證明:沒有一個偉大的作家的創(chuàng)作離開過生活,也沒有一部偉大的作品的產(chǎn)生離開過生活。著名的作家柳青為了完成《創(chuàng)業(yè)史》的創(chuàng)作,在長安縣黃埔村一蹲三年,一邊觀察體驗生活,一邊進行創(chuàng)作,而且他每寫一個章節(jié)就念給當?shù)氐陌傩諄砺牐髑笏麄儗ψ髌返囊庖姡瑩?jù)說他當時為了寫一個潑婦罵街的場面,苦苦思索,寫了許多次都不成功,于是他靈機一動,在本村一個有名的潑婦從門口經(jīng)過時,將一盆水迎頭潑下,惹得那潑婦心頭火起,跳起來,把他罵了個狗血噴頭,他不但不生氣,而且完整地記錄下了那個場面。試想,如果沒有那三年苦心孤詣的觀察,勤勤懇懇的創(chuàng)作,恐怕就不會有劃時代的偉大作品《創(chuàng)業(yè)史》誕生。屈原因為被昏庸無能的楚懷王流放,才會廣泛接觸下層人民,了解他們的疾苦,寫出了《離騷》那樣的憂國憂民之作。杜甫如果不飽經(jīng)戰(zhàn)亂、顛沛流離,就不會給后人留下那許多膾炙人口的不朽詩作。奧斯特洛夫斯基如果不是在革命大熔爐里千錘百煉,也不可能創(chuàng)作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樣鼓舞一代又一代青年為理想而奮斗的傳世之作。而今,許多文學藝術團體組織的各種形式的“采風”活動,其目的都是為了讓作家、藝術家深入生活,積累素材,獲得對生活的真實感受,從而創(chuàng)作出不朽的作品。因此,我們說沒有生活就沒有創(chuàng)作。

二、初中生作文現(xiàn)狀的分析

筆者從事初中語文教學28年,可以說經(jīng)歷了改革開放以來的歷次教育改革和語文教學改革,感觸頗深。20世紀80年代及90年代前期的多子家庭的孩子,父母的溺愛相對較少,孩子在家庭還幫助大人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接觸生活較多,學生積累的素材也較多。20世紀90年代當時的教育教學活動條條框框較少,教師自由支配的空間大,可以根據(jù)情況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親近自然,開闊知識視野,有些學生的作文還能貼近生活,寫出真情實感。但從20世紀90年代后期,特別是近年來,學生中獨生子女和二孩家庭子女的增多,這些學生在家庭中受到的溺愛有加,什么都不干,缺乏生活,導致動手能力很差。同時,出于安全等方面因素的考慮,教師、學校也不敢讓學生走出校園,體驗生活,學生在這方面可以說是一片空白。加之網(wǎng)絡的普及,范文的泛濫,程式化,使這些本身就缺乏生活的孩子養(yǎng)成了弄虛作假的不良之風,遇到寫作文時,不是仔細觀察生活,積累素材,提煉加工,寫成文章,而是“造文”,即:憑空想象,網(wǎng)上下載,抄襲范文,然后改頭換面,拼湊成文,這樣的文章必然缺乏真情實感。這樣的寫作練習很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寫作實踐證明,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從寫實入手

良好文風的形成,必須從小抓起。寫作能力的養(yǎng)成,必須從寫實入手。筆者在教學中有過這方面的一次經(jīng)歷,小有收獲。

當?shù)赜幸蛔迕魃剑m名不見經(jīng)傳,但在當?shù)胤綀A十里八鄉(xiāng),還是遠近聞名的。每年的除夕、元宵之夜,清明佳節(jié),游山燒香、頂禮膜拜的善男信女們頗多。前幾年,當?shù)卣疄榱藬U大影響,開發(fā)旅游資源,還舉辦了好幾屆廟會,搭臺唱戲,展銷產(chǎn)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后來,雖然這些政府組織的活動慢慢取消,但民間活動卻方興未艾,規(guī)模更大,特別是清明佳節(jié),春暖花開,正是出游的好時機,因此許多學生在這一天,想方設法,冒著曠課挨批評的風險,去逛廟會,上山游玩。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重視,清明節(jié)被列為傳統(tǒng)節(jié)日,放假一天,這一矛盾得到解決。2010年,在安排清明節(jié)放假前,我給學生安排了一次觀察寫實的作文:要求大家在游廟會、上山后,每人寫篇“清明節(jié)”為話題的活動。而且給學生列出了一些觀察題目,讓學生邊觀察邊記錄,然后整理成文。這次作文由于事先安排詳細,學生準備充分,觀察認真仔細,獲得了空前的成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位學生在《清明節(jié)見聞中》這樣寫道:“一路上車水馬龍,人如潮涌,川流不息,信步慢行,不時有汽車、摩托車、農(nóng)用車從身邊飛馳而過,自行車多如牛毛,徐徐前行,因交通緊張,行人頗多。但見紅男綠女,老叟幼童,三五成群,說說笑笑,滿面春風,喜上眉梢,一路欣賞美景,不覺已到山下。”把一路上看到的熱鬧景象寫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還有一位學生在《春游清明山》中這樣描繪山腳下的景致:“臨近山腳,游人小販云集,各自忙碌,準備登山的游人大多慷慨解囊,購買上山敬神的東西,做著到上山前的準備。賣香表、花炮、吃喝的小販們,忙著高聲吆喝,招攬生意,叫賣之聲此起彼伏,真是一派熱鬧景象。”還有一位學生在《清明節(jié)登清明山》中寫登上山頂看到的景象:“但見神堂、涼亭,雕梁畫棟,鉤心斗角,煞是好看,到處是人,善男信女們求神拜佛,個個神情莊重,燃燭,上香,燒表,放炮,磕頭,許愿,無處上香者則把大把大把的香燭扔進火中,整個山頂彌漫著濃重的火藥味,空中香煙繚繞,耳邊炮聲不絕,其態(tài)度之虔誠,場面之宏大,簡直讓人難以用語言描述,我想如果把這些花費投資教育,則會解決多少貧困孩子上學的困難。稍事休息,極目遠眺,山下嫩綠的麥田,整齊的村莊,如梭的人群,盡收眼底,使人頓生心曠神怡之感。也真正領會了老杜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含義。”不但寫了所見所聞,更有所感。如果沒有真實的經(jīng)歷,實際的觀察,學生是很難寫出這樣生動的文章。

由于指導學生接觸生活,細致的觀察,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他們的寫作熱情像火山一樣從胸中噴涌而出,寫作潛能得到了極大的挖掘,使那次作文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總之,一切寫作實踐活動都源于生活。離開了生活,寫作活動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絕對不會寫出好的文章。因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文風和寫作能力,必須從觀察寫實入手。

參考文獻:

[1]羅文平.寫作教學訓練序列的構想[J].教育藝術,2007(11).

第9篇

一、重評講,輕指導

在功利性教學思想的驅(qū)使下,閱讀教學重于寫作教學的思想仍然大有市場,寫作教學的時間和效果都大大“縮水”。寫作前的指導沒有訓練目標、重點,更沒有訓練的連續(xù)性。大部分教師更注重批改時妙語連珠,評講時機巧百出。可是事實證明,這樣的作文教學老師講得辛苦,學生學得索然無味,寫作水平原地踏步。

上課之前,教師應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調(diào)查、判斷、分類,把握學生寫作最近發(fā)展區(qū),使教學與學生原有發(fā)展水平相適應。在上作文指導課時,教師可以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寫作要求、寫作目標,訓練內(nèi)容的設定與安排也應該遵循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從低到高的原則,明確各個階段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有的放矢地進行相關指導和訓練。

二、重技巧,輕感悟

作文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教學生會寫作文,大多數(shù)教師側重于把它看做是一項“手藝”,仿佛是電腦編制程序一般,寫作成了工業(yè)流水線中的一條,學生則成了掌握熟練技能的操作工。但是,許多人忽視了一個最大的區(qū)別,流水線上的操作工靠別人提供材料,作文則靠自己提供材料。模具般寫作指導讓原來動態(tài)的寫作過程蛻變?yōu)殪o態(tài)的組裝過程,這恰恰是學生作文無話可寫、無個性的根源。

寫作學習的過程是一個習得的過程,學生通過體驗、感悟獲得寫作素養(yǎng),這個過程不是教師通過講授技巧就能達到的。因此,中學作文教學要戒除“寫作技巧至上論”的影響,構建多元化、個性化的作文教學模式,指導學生善于獲得感悟,表達感悟。

一位教師在執(zhí)教以“觀察與聯(lián)想”為主題的作前指導課時,以觀察一束鮮花為引子,讓學生明確觀察需要多角度,又聯(lián)系教材配套讀本中季羨林的《夾竹桃》一文,引導學生賞析品評文中夾竹桃靜態(tài)的色、形、香,月下動態(tài)的“迎風弄姿”,體會作者的細致觀察與生動聯(lián)想。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欣賞春游天目湖(本地著名景點)的視頻,互動交流后進行感悟?qū)懽鳌_@節(jié)寫作指導課讓學生多了靈性,多了創(chuàng)造,少了循規(guī)蹈矩,少了千部一腔,真正享受著寫作創(chuàng)造的喜悅與滿足。

三、重形式,輕實際

教學活動必須講求實效,教學設計不僅要有漂亮的形式,更要有扎實的內(nèi)容。筆者曾經(jīng)聽過這樣一節(jié)作前指導課,教者的語言精練流暢,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循序漸進,讀、議、改、寫,環(huán)環(huán)相扣,尤其突出的一點是她所選用的大量指導素材,均來自于學生的習作。

可是在修改擴寫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她選用了一則學生習作中關于釣魚的片段,雖然教師基本素質(zhì)不錯,也給了學生一定的時間,但效果不佳。有些學生苦思冥想,無從下筆,有些學生偏離重點,不著邊際,有些學生修改得當,卻又不夠生動。究其原因,并不在于教師的指導失誤,而在于這則材料中釣魚的經(jīng)歷只有少數(shù)同學有過親身體驗,而且絕大部分還是男生。這樣的修改擴寫內(nèi)容與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還是有著一定距離。若能在注重形式的同時,選擇學生十分熟悉的學習生活場景:考試之后……運動場上……被老師叫到辦公室后……效果可能會好得多。

這個課例提醒我們,寫作指導內(nèi)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要從學生的生活背景出發(fā),才能使學生體驗到寫作的價值和魅力,激發(fā)寫作的欲望。

四、重課內(nèi),輕課外

有這樣一組發(fā)人深思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在102篇學生的習作中,出場次數(shù)最多的古代人物是司馬遷、屈原(13次),蘇軾(11次)文天祥(9次),最熱門的外援――霍金、保爾出場次數(shù)平均為10次。通過以上這一組數(shù)據(jù),我們不難看出,很多學生既少讀書積累又少經(jīng)歷閱歷,寫作時只能是閉門造車。

每個教師都知道:語文是個慢工活,寫作更是如此,特別需要課外持久的學習。“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本身就包含著文章應該怎樣寫的答案”。課堂只是學習寫作的一個點,課余才是學習寫作的廣博的面。閱讀便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學生沒有課外閱讀的興趣,就不能積累語言材料,拓展寫作的思路。

平時,教師應該讓學生多角度地觀察生活,進行廣泛而自由的素材積累和語言積累,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諸如環(huán)境保護、西部開發(fā)、科技克隆、青少年犯罪以及貧困、失學、乃至國際政治風云變幻……都可以成為寫作資源。

第10篇

一、關注人性本真,讓學生寫真情實感和真實具體的作文 

我們的時代是向上的,社會是健康的,學生的生活是五彩的。我們不需要將“觀點正確,思想健康,中心明確,立意深刻”等列為小學作文教學的要求。對學生作文的思想性應當有信心,不能脫離實際地要求學生作文立意的深刻新穎,更不能只關注作文訓練的文字技巧和形式,忘記了作文教學的育人目標,為了追求作文的語言文字的表層訓練效果,放縱學生在記實作文中胡編亂造。如果小學生的作文失去了心靈的自由和本真的情思,“立意”愈高,人格將會愈低。讓學生的作文反映自己的生活是天然合理的,也是最有教育意義的,最吸引人和感動人的,從根本上來說這樣的學生作文自然是健康的;同時引導小學生在記敘文中寫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不僅最有意義,也是他們最想寫也最好寫的內(nèi)容。 

應打開心扉,讓學生說出真感覺。小學生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敢想敢說,可在作文時,卻表現(xiàn)為思路狹窄,作“橫眉冷對方格紙,俯首咬碎鉛筆頭”狀。即使寫出來,往往也是如出一轍,千人一面,給人似曾相識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讓學生走出“與眾不同會遭人譏笑”的心理誤區(qū),要有一顆包容之心,能容納下學生的奇談怪想、異想天開,不能對他們某些超出常情、有違現(xiàn)實的前衛(wèi)想法一概否定,視為異端,從而一棍子打死,我們應積極肯定、接納并加以引導。我們要讓學生想自己所想,說自己所說,寫自己所寫,走出人為的誤區(qū),摒棄那些陳詞濫調(diào),做到思路開闊,構思新穎奇特,寫出極富個性的作文來。 

作文訓練自然有寫作技巧,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的要求。但是小學作文教學語言訓練的中心任務是發(fā)展兒童的語言。因此,根據(jù)兒童語言發(fā)展的實際,不要強求兒童選材典型,結構獨特嚴謹;不要希望全體學生的作文文句生動優(yōu)美,但是必須要求學生作文文句具體、清楚、通順。具體、清楚、通順是小學生學習語言合理合適的要求,字正句順,把事情寫得比較具體清楚,學生應該也可以通過努力做到。只有做得到的要求,才有意義;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作文,是作文教學語言文字訓練的關鍵要求,也只有訓練和發(fā)展兒童自己的語言,作文教學才有價值,學生對作文產(chǎn)生興趣才有可能。用兒童語言表達兒童生活和情感是順暢的、自然的、優(yōu)美的。錯誤地硬要學生用成人的思想、思維和語言,來反映和表達成人的生活和情感,這不是小學作文教學的要求,也不是小學生語言學習的成熟,更不是教師教學的成功。 

二、熱愛生活,在豐富視野的過程中積累個性作文的素材 

1.讓學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就是學生作文的源頭活水,要讓小學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以此豐富學生的視野,積累個性作文的素材。春天,讓學生盡情去春游,去野餐,領略大自然的情趣。那爭奇斗艷的鮮花,令人陶醉的芳香,那翩翩起舞的蝴蝶,那涓涓流水之中的蝌蚪……五彩繽紛,都可以變成美麗的文字。 

2.讓學生參加實踐活動。 

“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這是葉圣陶先生說過的話,十分明確地說明了作文和生活的關系,為豐富學生的生活,我們可以有目的地為學生設計各種生動有趣的實踐活動,讓他們投入地參加,從中積累富有個性的作文素材。 

3.讓學生盡情地游戲。喜歡參加游戲是大多數(shù)學生的共性。 

游戲中蘊含著豐富的作文內(nèi)容,學生在游戲中相當放松,能夠“想人之所未想,言人之所未言”,這樣積累的作文素材也就別具一格。 

三、自由表達,在不吐不快的過程中掃除個性作文的障礙 

1.命題要自主。 

作文本無定法,應讓學生自由寫作,放任思維,天馬行空,給學生作文“松綁”,打破不必要的限制;不過分注重“細枝末葉”,給作文營造一個寬松的氛圍。改變過去命題作文的模式,代之以半命題、無命題的自由作文。命題材料要多留空白點。空白點越多,約束就越少,給學生留的自由想象的空間就越開闊。 

2.利用談話,表達真情。 

要讓學生寫出富有個性的作文,就應引導學生反映個性化的生活經(jīng)歷,暢談個性化的認識感悟,抒發(fā)個性化的審美情感。葉圣陶先生說:“小學生練習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達意。”學生在課余時間的閑聊,毫無顧忌的說笑,經(jīng)常會顯示出他們?nèi)粘I钪凶蠲舾械摹⒆钣信d趣的事。從他們的談話中,能發(fā)現(xiàn)學生生活中的新鮮事。這時,教師若能精于點撥、指導,使學生從中領悟,提高認識,獲取作文材料,往往這類作文的內(nèi)容最富有生活氣息,最具有個性特點。 

3.表達要一氣呵成。 

第11篇

一、積累生活經(jīng)驗

唐代詩人李賀的作品馳騁奇想,別具一格。他寫作時特別注重獨創(chuàng)性。他經(jīng)常早出晚歸,身背一個錦囊,騎著一頭驢子,邊走邊留心觀察周圍各種各樣的事物以捕捉靈感。一旦觸景生情,突發(fā)奇想,立即就扯一張紙條記上,然后投入背上的錦囊中。晚上回到家里,把錦囊中的紙條倒出來,分門別類地加以整理,再寫成一首首詩篇。這就是著名的《錦囊藏佳句》。

由此可知,要想寫好作文,就應該養(yǎng)成觀察的良好習慣,并帶上“錦囊”――筆記本,隨時捕捉稍縱即逝的靈感,然后加以整理、歸類。這樣,作文時就不愁沒有素材可寫了。觀察不同于簡單地看,是有目的的。那究竟該怎樣觀察周圍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呢?下面通過對課文的回顧,來弄清楚如何觀察事物,從而學會觀察。

(一)觀察要有順序。無論是觀察景物、人物還是事物,都得有一定的順序。一般包括空間順序和時間順序。從空間角度看,被觀察對象處在怎樣的空間范圍內(nèi),它的周圍又有些什么,本身又是怎樣的?一般先觀察景物或事物的全貌,在腦海里留個總印象,再觀察它們的每一部分,這便是我們常說的從整體到部分,也就是先總后分的順序。二年級上冊第2課《黃山奇石》就是按這樣的順序觀察后寫的。作者先觀察黃山的整體貌,得出“秀麗神奇,怪石有趣”的總印象,然后按順序觀察黃山的“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幾個部分來突出“秀麗神奇,怪石有趣”的總特點。

也可以按從部分到整體,即先分后總的順序來觀察事物。《我們的民族小學》就是這樣,先把民族小學的同學上學路上、上課與下課的不同情景寫得有聲有色,這是“分”,最后總結點題:“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

(二)觀察要有重點。在抓重點之前,先要對事物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只有看到了事物的整體,才能抓準重點,才有可能進行細致的觀察,以捕捉事物的特點。如《我們的民族小學》可寫的東西很多,然而作者把觀察的重點放在學生的上學路上和上課讀課文好聽上,以此來有力突出學校的民族特色,表達出生活幸福、民族團結這個中心。

(三)觀察的同時要思考。只觀察不思考是不行的。因為觀察事物只是認識事物的第一步。眼睛看到的,往往是表面而零散的,需要經(jīng)過思考,才會透徹地了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們要學會思考。目前,思考觀察所得,通常采用比較和聯(lián)想的方法。

比較往往是把一事物與另一事物比,同一事物在這個時候與另一個時候比,同一事物的這個方面與另一個方面比。二年級上冊第15課《小柳樹和小棗樹》,全篇通過柳樹與棗樹之間的對比,告訴我們要正確對待長處與短處。《我們的民族小學》,作者把同學們上課讀書時,安靜的窗外:樹枝、鳥兒、蝴蝶、猴子的不同表現(xiàn)進行比較,從側面突出民族小學學生讀書聲音好聽。《金色的草地》,作者從蒲公英早晚與中午顏色變化的比較中,找到了蒲公英變色的原因。這些都是運用比較的方法思考的結果。

用聯(lián)想的方法,可借助當時觀察的印象,回想這一事物原先是什么樣子,現(xiàn)在是什么樣子,以后還可能是什么樣子。《金色的草地》寫“兩次發(fā)現(xiàn)”時就成功運用了聯(lián)想的方法。在觀察到蒲公英的花瓣合攏后,立即就聯(lián)想到花朵張開時的情形、花朵合攏時的情形,于是蒲公英變色之謎便迎刃而解。這樣的聯(lián)想是可以加深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的。

綜上所述,留心周圍的事物,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把生活中自己見到的有意義的事記錄下來,便成了作文的材料。這也是我要求大家堅持寫日記的原因之一。

二、留心周圍人談話

《所見》:“牧童騎黃牛,歌聲震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這詩是清代袁枚寫的。可我們畢竟不可能事事親歷,所見也就顯得有限。那該怎樣彌補所見之不足呢?《“拾”話令你筆下生花》的故事會給你這方面的啟示。

清代大詩人袁枚寫過不少名篇佳句,其中有的竟是隨手“拾”來的。有一年春天,袁枚去郊外踏青(春游),來到一個梅園,當時正值梅花怒放。梅樹下一位老農(nóng)高興地對袁枚說:“您看,梅樹一身花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袁枚心里一震:這不是詩嗎?他默默地記下了這句話,后來寫出了“月映竹林千個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名句。

還有一回,袁枚要出門遠行,當時也正值梅花盛開的時節(jié),有個為他送行的朋友頗為惋惜地說:“可惜這滿園盛開的梅花不能帶走了!”袁枚聽了非常激動,把友人臨別時說的話“拾”起來,記在心中,久久地回味。后來,他寫出了“只憐香雪梅千樹,不得隨身帶上船”這句為名家贊賞不絕的優(yōu)美詩句。如果你也能時時處處做個有心人,把聽到的有意思的話記錄下來,天長日久,便又多了一手作文的材料,還愁作文沒什么可寫的嗎?

三、廣泛閱讀摘抄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話很有道理。好的書必須多讀,尤其是那些精美的典范文章,最好讀到可以背誦的程度。除了多讀,還應該多抄,即不但眼勤,還得手勤。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下面是幾則關于讀書的故事。

讀書深受他的老師徐特立的影響,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就是“不動筆墨不讀書”。他讀書時總要拿起筆來寫,不僅寫批注、摘抄,而且寫讀書心得、記筆記、作評論。早在長沙師范上學時,有一次他讀德國泡爾生的《倫理學原理》,在十萬字的原著上,寫下了一兩萬字的批語,闡明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看到了書上密如蜘蛛網(wǎng)的批語,感嘆地說:“難怪我爸爸老是夸獎您,您真是‘不動筆墨不讀書’。”說:“讀書要好好生生想一想,對的才相信,不對的就摒棄它,毫不可惜。”

讀書時,對于書中的精華部分和警句總要摘錄下來。他在學校時做了很多筆記,其中一本摘錄內(nèi)容豐富,上面全文抄錄了屈原的《離騷》和《九歌》,并在每面空白處寫了內(nèi)容提要。他把的《青春》、《今》摘錄下來,寫出了學習心得。他摘錄文章時,還分條記錄每篇的典故和精彩的詞句,寫出簡短的評論或心得。由于他學習認真而有章法,因而很有成效,能匯百家之說而自成一說。每當他離開長沙師范時,總有滿滿一籃的讀書筆記。

第12篇

小學生周記500字大全一

×月×日星期×天氣×

今天,我問老師:“日記里可以寫什么?”老師說:“在日記里什么都可以寫,你遇到的人、你身邊的事、你看到的景色、你使用的物品、你發(fā)呆的時候腦海中的那些想象……都可以在日記中寫出來。”我說:“老師,我知道了,我也可以把您教我寫日記的事情寫在日記里是嗎?”老師說:“對啊,真聰明!”

第一:制作小汽車

我最喜歡的是汽車,我真想自己有一輛汽車,于是我就開始做汽車了。

首先我用一個長方體的盒子做車身,接著拿一個正方體的盒子做車頭,再把舊玩具汽車上的車輪拆下裝在我的小汽車上,最后給小汽車涂上時尚的顏色,我還彩紙剪了幾個圓形貼上當車燈。

多帥氣的一輛小汽車!我終于用自己的勞動換來了自己的汽車。

第二:縫衣服

今天回家后,我發(fā)現(xiàn)衣服的袋子破了,就叫了一聲:“媽媽,我的衣服破了!”,媽媽說:“回家再補吧!”我想了想:要不我自己試著補補看吧!

于是,我拿來了針線盒,先針線穿了,就一針一針地認真地縫了起來。不一會兒,就縫好了,媽媽看見了,直夸我,真了不起!

第三:童年的記憶

駕著記憶的小船,我站在船頭,向記憶的彼岸駛去.我看見了一座彩虹橋,我走上橋去一看,瞧著兩邊都是我童年時的一件件傻事,逗得我哈哈直笑。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剪小貓胡子。我一不小心被鄰居的一只貓給抓傷了,手上留了一個傷疤。鄰居家的小姐姐看見我手上留了這個傷疤,便和我商量怎么剪小貓胡子。也許小貓和小姐姐太親密了,不知道小姐姐要替我報仇。我?guī)Я艘话鸭舻叮〗憬惚Ьo了小貓,我拿著剪刀出現(xiàn)在小貓面前,小貓緊張起來了,慢慢的,它變得激動了。小姐姐說:“快動手吧!”我下不了手。說時遲那時快,小姐姐搶過剪刀,把小貓的胡子剪了。后來,小姐姐和小貓都搬走了……

真高興,童年真是美好!

第四:書法比賽

昨天下午,王老師說班里要舉行書法比賽,并且挑幾幅優(yōu)秀作品放進學校外面的櫥窗里展示。要知道我們的作品能放到學校外面的櫥窗里去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來接送孩子的所有家長都能看到,有可能還會夸獎呢!我們個個摩拳擦掌,都想光榮一下。我想象自己的作品放進櫥窗后的情景:一個個大人都說我寫得很好,想著想著我都臉紅了。但是,這僅僅是我的想象而已,真正的書法比賽開始了,教室里鴉雀無聲,同學們認真地在紙上寫著,我寫完后,第一個交了上去。我感覺身上的負擔減少了許多。

今天放學后我們知道了成績,我的作品沒有被選上,但是我還覺得非常高興,并且下次我一定認真書寫,希望我的書法作品也能在櫥窗里展示。

小學生周記500字大全二

每個人都有幫助過別人,每個人都會有接受別人幫助的時候。當然,我也不例外。我接受過很多人的幫助。但是,有一個人令我永遠不會忘記,雖然那個人幫助過我不多,但我永遠都會銘記在我心中。

“叮鈴鈴叮鈴鈴……”下課鈴打響了,數(shù)學老師布置中午作業(yè)給我們中午作業(yè),我也不吃虧,連忙拿出數(shù)學本出來,抄著抄著題目,我被一道數(shù)學題難住了。我打開數(shù)學書,怎么找也找不到類似這樣的題目。我趴在桌子上,絞盡腦汁地想。突然,一句親切的話語在我耳邊回響,“你是不是不會做啊?”哦!原來是我的好朋友雪怡。我用甜言蜜語說:“雪怡姐姐,你今天好漂亮喔,這道題怎么做?”“少在這里裝了。我是你的好朋友,當然要教你啊!”于是,雪怡幫我分析這道題,但我思維不敏捷,還是聽不懂。雪怡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對我說:“你不要焦急,慢慢聽我說,一定學會的。如果我直接將答案給你,那你到考試怎么辦?跑過來問我嗎?好了好了,聽我說,這道題先求這個,再求這個……”雪怡說。“噢,我明白了,先求重量,再求面積,謝謝咯,我的好朋友。”

瞧!這就是我的好朋友江雪怡,一個樂于助人的好朋友。

每個人都有幫助過別人,每個人都會有接受別人幫助的時候。當然,我也不例外。我接受過很多人的幫助。但是,有一個人令我永遠不會忘記,雖然那個人幫助過我不多,但我永遠都會銘記在我心中。

“叮鈴鈴叮鈴鈴……”下課鈴打響了,數(shù)學老師布置中午作業(yè)給我們中午作業(yè),我也不吃虧,連忙拿出數(shù)學本出來,抄著抄著題目,我被一道數(shù)學題難住了。我打開數(shù)學書,怎么找也找不到類似這樣的題目。我趴在桌子上,絞盡腦汁地想。突然,一句親切的話語在我耳邊回響,“你是不是不會做啊?”哦!原來是我的好朋友雪怡。我用甜言蜜語說:“雪怡姐姐,你今天好漂亮喔,這道題怎么做?”“少在這里裝了。我是你的好朋友,當然要教你啊!”于是,雪怡幫我分析這道題,但我思維不敏捷,還是聽不懂。雪怡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對我說:“你不要焦急,慢慢聽我說,一定學會的。如果我直接將答案給你,那你到考試怎么辦?跑過來問我嗎?好了好了,聽我說,這道題先求這個,再求這個……”雪怡說。“噢,我明白了,先求重量,再求面積,謝謝咯,我的好朋友。”作文

瞧!這就是我的好朋友江雪怡,一個樂于助人的好朋友。

小學生周記500字大全三

每一個小朋友的難以抵擋零食的誘惑,有很多大人也是如此。她們總會在下班后去超市買上成堆的零食,回家一邊上網(wǎng)一邊吃零食。我們小孩就沒有大人們那么“自由”。自制力比我們好的大人都難以抵達零食的誘惑,更何況我我們呢?吃個零食,家長就會說:“不要去買那些垃圾食品,吃了會肚子痛。不準吃啊!”有的英明的家長卻相反,買好了零食給孩子吃。孩子吃完以后,他們就會說:“零食要少吃點,我會讓你吃,但不能多吃。不準在外面買那些小攤上的亂七八糟的的東西。你要吃什么告訴我,我去買。”

可惜我們家是第一種情況。每當快春游、秋游時,我就會跟奶奶說:“奶奶給我錢,我要去買零食。”奶奶就會板著個臉說:“買什么零食啊?家里什么都有,有蘋果。桔子、荔枝,還買什么零食啊!”我暈,居然把水果當做零食!太悲哀了!我吃零食的機會只有在春游時厚著臉皮吃同學的,和奶奶大發(fā)慈悲給的10塊錢,買來的零食。平時想吃到零食簡直比登天還難。

我個人非常支持吃零食的,吃零食有什么不好?只要我們管住自己的嘴不買外面的“垃圾食品”,超市里的零食還是可以吃的。少吃點就O了。

可是奶奶太封建了,可憐的我一年才只有三四次吃零食的機會,郁悶啊!無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