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8:22:0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有關幸福的作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幸福,就是指人們在感受外部事物時帶給自己的愉悅、安詳、平和、滿足的心理狀態,是一個人在追求目標達成的理想情境和內心喜悅的激情。幸福,是偎依在媽媽溫暖懷抱里的溫馨;幸福,是注視父母滄桑面龐的敬意。幸福是一杯多年醞釀的美酒;幸福是芬芳可口的蜂蜜;幸福是雨中送來的雨傘。幸福來自于對生活的熱愛,雖辛苦勞累,但平淡真實,溫馨和諧;幸福緣自于內心平和,雖波瀾不驚,但陽光燦爛,風和日麗。解決一道數學難題是幸福,戰勝一次暴風驟雨是幸福。窘迫時勇挑重擔是幸福,清貧時生活寧靜是幸福,生病健康出院是幸福。擁有一份屬于自己的心境是幸福,付出一份他人需要的幫助是幸福。幸福是自己的感受,不是他人的認識,但愿我們都有一顆平常心,永遠生活在幸福之中。
【寫作要旨】
“幸福”主題的作文,可寫的范圍很廣,可選的材料甚多,幸福的關鍵在于各人的心態和感受,因人而異,因情而變。寫作時,要重點從如下三個方面考慮:
一、要善于捕捉幸福的瞬間。幸福有時候是稍縱即逝的,可以隨時出現在你的眼前,但是不一會兒就消失,因為它不是定格的,不是永存的,而是隨著事情的發展和人們的心態而變化的、發展的。一旦出現了幸福的因子,就要用慧眼抓住不放,并將其詳細地記錄下來。
二、要善于描寫幸福的情境。幸福的情境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表現于外在,或載歌載舞,或歡呼雀躍,或設宴慶祝,或踏青游玩;有的表現在內心,或酣暢淋漓,或浮想聯翩,或憶苦思甜,或痛定思痛。最好通過自己的觀察,或寫眼前眾人幸福的情景,或寫“我”在群體里的幸福感受,總之應該寫出幸福的場面、氛圍。
三、要善于表達幸福的感受。這就是要運用心理描寫,最好以“我”的面貌出現,因為心理活動只有自己最清楚,別人是不知道的。“我”出現在文中,或是主人公,或是觀察者,通過外在幸福情形的展示,來側重寫“我”內心的幸福情感。例如有一位考生寫道,“我”在見到兩個年邁老人牽手前行的時候,心里涌起了一種莫名的幸福:“我靜靜地想著,周圍的一切仿佛都消融了,好像我走進了這對老人甜蜜幸福的世界,走進了一個悠閑無爭的世界,走進了一個舒暢緩慢的世界。我被幸福的情景融化了。”這就側重描寫了“我”的內心感受,運用的就是心理描寫,很有感染力。
【精彩語段】
一
我們手中握著艾蒿束,頭上戴著艾蒿環,興高采烈地下山回到學校。剛坐到位子上不久,一個熟悉的身影走了進來。我定睛一看,啊!是媽媽。媽媽看到我說:“初三了也不能不過端午節啊!想不想吃粽子啊?來,把粽子拿過去和同學們解解饞吧!”呀!不聽媽媽提及,我差點忘記吃粽子了。哇!太棒了,媽媽竟帶來這么多粽子,我們都涌上去把媽媽圍住,剝開粽子皮,鮮紅的大棗就浮現在眼前了,接著一股沁鼻的糯米香飄來,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一口下去,粽子少了半邊,媽媽看著我們狼吞虎咽的樣子,開心地笑了,呵!端午的味道,幸福加甜蜜啊!
你知道我這一生中最難忘的是什么嗎?就是2010年的端午記憶,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這一天,端午的味道——四個字“幸福多多”!
(2010年吉林省中考作文《端午的味道》;文/吉林考生)
【評點】這段文字描寫了一個生動的吃粽子的場面,關鍵是吃粽子的特殊環境:是踏青剛剛回來,在教室里,粽子是“我”的媽媽從家里送來的,是端午節,與全班同學一道品嘗,這五個要素構成了這次吃粽子的特殊意義。可見,考生幸福的感受不在于吃粽子本身,而是吃的過程、吃的樂趣、吃的意義,這樣的情境當然使“我”難以忘懷,“我”當然感到無比的幸福。
二
距派出所不遠時,小女孩突然說了一句:“叔叔,到了!”警察急忙剎住車,抬頭一看——這是一所孤兒院啊!小女孩跳下車。“叔叔,謝謝你送我回家,你是送我回家的第十九個警察。”小女孩揚了揚手中的布娃娃,“他們和你都對我很好,我很幸福。”
“那你為啥叫我送你呢?”警察追問,“我只想聽聽你們童年的故事,有關爸爸媽媽的!”說完,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走了。
警察心中泛起暖意,眼珠在眼眶中打滾,他忽然明白了幸福的滋味。他立馬拿起手機,撥通了電話:“爸……”“不是說了那錢我不借給你!”電話那頭傳來了父親的咆哮。“不是這樣的,爸……我只想問你過得好不好?”
后記:幸福的傳遞不需要感天動地的語言,也許只是一句親切的問候、一個善意的微笑。
(2011年江西省中考作文《傳遞幸福》;文/江西考生)
【評點】這段文字涉及兩個人的幸福,一是小女孩,她是孤兒,從小失去雙親,沒有父母的關愛,但是她在孤兒院里受到大家的愛護,又多次得到警察叔叔的關心,所以她說“我很幸福”。二是警察叔叔本人,他有父母,小時候受到父母的悉心照顧,現在有了誤會,當他回憶童年的時候,“心中泛起暖意”,感到無比的幸福,于是與爸爸通話。這兩個幸福的故事,一小孩,一大人;一無父母,一有父母;一是現在,一是過去,取材典型,互為作用,彼此補充,將“幸福”的內涵闡釋得很具體、很全面、很深刻。
三
因為幸福的陪伴,玫瑰的芬芳才能沁人心脾;因為寬容的陪伴,生命的沃土才能孕育奪目之花;因為挫折的陪伴,成功的小船才會攜你過千帆。是啊,生活中,只因有點點滴滴的幸福與你同在,生命之花才不會凋零。
幸福是什么?是母親充滿愛的一個眼神,是母親深切的一個吻。從小到大,母親處處呵護著我,將全部的愛給了我。母親是煩惱中的一曲古箏,當你意氣消沉時,優雅的旋律一響起,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親是挫折中的陣陣清風,當你驚惶傷心時,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凌亂的思緒;母愛是一泓清泉,讓你的情感即便蒙上歲月的風塵仍然清澈澄凈。正因為有了母親對我的關心與愛護,幸福的甜蜜才會將我整個包圍。
(2011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陪伴》;文/河北考生)
【評點】這段文字以議論感悟為主,運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句式,將幸福的內容闡釋得深入淺出。先寫因為有幸福陪伴所產生的種種作用,語言工整,富有氣勢,是從虛擬的角度談廣義幸福。然后從家庭角度,談母親帶給“我”的種種幸福,多方面地展示母親對“我”的關愛,使“我”被幸福“整個包圍”著。這是從寫實的角度來談狹義的幸福,比喻紛呈,畫面清新。
【范文回放】
幸福在其中
大千世界,渺渺紅塵,每個人都是游弋于這繁華塵世中的一條魚。我們或憂傷,或快樂,或哭泣,或微笑,我們感受生命中的每一縷陽光,我們欣賞生命中的每一片落葉,我們傾聽生命的每一段音樂……所有的一切,都這樣幸福。幸福——就在這生活中。
躺在母親的懷抱中,是幸福的。
那天,在飯桌上,母親說,我只想你以后能過得好。那時,我的心就涼了一下,那是暖后更深的涼。眼淚悄然滴入碗中。我靜靜地看著她,恍然間發現她的臉上有了些許歲月的痕跡,蒼老開始包裹她。我突然一陣心痛。母親似乎也察覺到了我的情緒,她什么也沒說,只是站起身,將我摟在她的懷里。那一刻,我是那樣幸福。我想,只要有母親在,我就可以在她的懷里哭,在她面前,我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孩子。在這個世界上,只要有母親在,你的家永遠都會有一盞燈徹夜長明,你不會擔心找不到家的方向;你哭了,永遠都有一個人比你更心痛。躺在母親懷抱中,我是那樣幸福,仿佛整個世界陷入黑暗,我依然能找到光明。
徜徉在書的世界中,是幸福的。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我是一個愛讀書的人,閑暇時刻,我總愛泡一杯香茗,捧一本好書,坐在陽光下靜靜地讀。讀《三國》,那些戰場的廝殺躍然于紙上,那厚重的氣息撲面而來,那些英雄人物的豪情壯志清晰地浮現于腦海中;誦《詩經》,那女子的溫婉秀麗讓我心動,那男子的英雄瀟灑讓我敬仰,那些凄美浪漫的愛情讓人忍不住潸然淚下;品《紅樓》,那大觀園里的繁華讓我忍不住想要進去一探究竟,那些女子的風華讓我贊嘆,那些人物的悲情結局讓我陣陣心酸……讀書,是這樣的幸福,在閱讀中感悟人生的悲歡離合,體驗生活的苦辣酸甜,這是何等美妙啊!
沉醉在大自然的恩賜中,是幸福的。
大自然是美妙的,她賦予了我們多彩的風景,讓我們留戀不已。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為我們送來大地的芬芳,于是日記的扉頁就從這里開始記起。我獨愛紅花綠草,蔚藍天空。看庭前花開花落,望空中云卷云舒,聽見遠處鳥兒鳴唱,感受嫩葉上的第一滴露珠——是幸福的。
……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生命就是這樣美麗,生活是這樣的幸福。享受生活,感悟幸福。
幸福,就在生活中 !
(2012年安徽省中考作文《幸福在其中》;文/安徽考生)
【評點】本文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形式,緊扣“幸福”主題,從三個不同方面表現了自己幸福的生活,這三個方面分別是三個角度:一是母親給“我”的幸福;二是書的世界給“我”帶來了幸福;三是大自然給了“我”無比的幸福,三個部分組成三個排比段,是文章的主體,緊扣標題,首尾兩段形成領起和總收的格局,首呼尾應,脈絡清晰,使結構顯得十分嚴密緊湊。
【關鍵詞】 高考寫作 教材資源 寫作素養
在高考寫作中,許多學生總是覺得素材太少,從而導致“言之無物”。其實,我們的課本就是一個巨大的材料寶藏,只是我們沒有有意識地去開掘罷了。
那么怎樣盤活教材資源,升格我們的考場作文呢?
一、引用法
1.引用名句
引用名句,扮靚文題。如“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對記憶移植的困惑”。
建議:對教材中的古詩詞名句可按托物抒情、思鄉念親、羈旅情懷、春思秋愁、佳節感懷、江山游蹤、田園閑適、知己友情、壯志豪情、愛情詠懷等分類歸納整理,熟讀成誦。這樣既能培養對古詩詞的語感,為做好古詩詞鑒賞題與名句默寫題奠定基礎,又能為寫作文提供充足的材料,可謂一舉多得。
2.引用事例
2007全國卷Ⅱ滿分作文《幸福之花 開在感恩枝頭》這樣寫道:“忠則《出師表》、孝則《陳情表》”,這兩表道盡了人間感恩的真諦,演繹了人世間感恩的傳奇。為報劉備三顧茅廬之恩,諸葛亮七出祁山,巧計破敵軍,為劉備打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出師末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是后人為他寫下的詩篇,為報當年的知遇之恩,他用畢身的精力向后人詮釋了感恩的真諦。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卻用自己的溫暖讓這個可憐的孩子長大成人,且名揚四方,為官作宰是多少讀書人畢生的夢想,十年寒窗不正為一朝做官?然而當這個機會真正來臨,李密卻不曾忘記自己的祖母。他放棄了這個機會。因為他知道“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在為官和報恩之間他選擇了后者,向世人彰顯了一首偉大的詩篇――感恩。這些材料哪個考生心中無,但這位考生筆下有,在考場上獲得了成功。
二、仿用法
1.仿用名句
試看下例:詩人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中說: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而面對責任,我想說:從今天起,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恪盡職守,堅守崗位\從今天起,關心環境與他人\我有一顆真誠的心,面對責任,四季如春。 ――《責任》片段
這一段圍繞“責任”這一話題,先引用課文中海子一詩,繼而仿造,文章顯得非常別致,且入情入理。
建議:課本中有很多精辟的名句,以名章佳句為楷模,或順其意或反其意仿造,自出心裁,巧著華章,大家在復習寫作時可大膽有意嘗試。
2.仿用結構
仿效課文手法,結構文章。例如:這些天,我一直為考慮自己怎樣死而焦慮不安,我的身體極度不適,但我沒上醫院,因為前幾年有位算命先生告訴過我,我命絕今年……經過深思熟慮,我還是選擇上街讓人打死。這些年,我愧對人類,把人們用血汗換來的糧食弄進我的黑洞溫柔鄉……我仰天長嘆:誰來殺死我這只老鼠?(重慶卷優秀作文《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
從篇章結構及文章立意來看,都借鑒了卡夫卡的《變形記》,但因作者運用巧妙而不顯痕跡。
三、化用法
1.添枝加葉,擴充文本
河北考生優秀作文《楚王的懺悔》,擴充的是教材《史記•屈原列傳》中有關楚懷王的一段文本。在教材中楚懷王是個次要人物,司馬遷在寫作時對其所用筆墨較少,人物形象比較單薄。在作文中,考生把楚懷王作為主要人物來塑造,為他添加了許多心理描寫:“我內心猶如大海波濤,我腦間猶如長江奔流,一邊是我嬌美的妻子,一邊是終日在我耳邊嘮叨的大夫,我心靈的天平開始了長時間的稱量。”“我真是太糊涂了。我為什么要輕信我的‘愛妻’,輕信這個蛇蝎女人;我問什么要放逐我的‘三閭’,放逐這位忠心愛國的賢士!我忘不了朝堂上他拂袖而去的身影,我忘不了他眼角珍珠懸掛處的深情……”在懷王的矛盾思想、心靈懺悔中,點明了主題,使故得更充實、更豐富、更生動。
2.劍走偏鋒,改編文本
《用愛換真情》一文如此改寫:也許在廣闊無邊的草原上,我可以不再以青燈為伴,不再與孤獨為伍,不再面對偽善,不再獨忍憂傷。在那里,遼闊的天地可以任我馳騁,淳樸的民風可以給我慰藉。我有豪爽的單于丈夫,還會有可愛的兒女,天倫之樂難道不是最大的幸福嗎?遠處,似乎傳來了牧人粗獷的牧歌。我笑了,是由心底涌出的喜悅。作者智慧地改編了原詩,化用到自己文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別有洞天,探究文本
陜西考生的《哀痛者•幸福者》,就是對魯迅先生《記念劉和珍君》一文中“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話的重新解讀。“然而,他們是‘幸福者’嗎?他們真的幸福快樂嗎?我時常在心底叩問,按庸常者的思維方式,劉和珍們被校方開除,何來快樂?被執政者鎮壓,何來幸福?于是,我不能不改換一種思維方式,以戰士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劉和珍們的確是‘幸福者’,因為他們是信仰的擁有者”。聰明的考生化用了劉和珍事跡,對“幸福者”這一概念進行了深層的探究,論述了一個極其深刻的論題,將文本原素材的意旨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可以說是別有洞天。
4.移花接木,重構文本
2004年高考甘肅省的《相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一文,就是以初中課文《愚公移山》為藍本,將故事主人公愚公和智叟的生活時代嫁接到了現代,對兩人的行為重新作了對比:愚公移山是為了“全村人世代的利益”“鄉親們未來的好日子”,他“起早貪黑,風雨無阻”苦干了十幾個春秋,最終修好了山路,實現了自己的夙愿。智叟則為了“掙好多錢,然后到城里安家”“讓自己的日子紅紅火火”,因而倒買倒賣,牟取暴利。愚公的行為受到鄉親們的支持和崇敬,而智叟最終為鄉親們所唾棄,十分形象地闡釋了“看到自己與看到別人”的關系,巧妙的點明“只看到自己的人,遺臭萬年;總想著別人的人,流芳百世”的主題,演繹生動,立意高遠。
5.一線穿珠,串聯文本
例如,2003年高考吉林省的《眼前同一水 筆下情各異》一文,就是擷取教材中有關描寫“水”的名篇和名句編織而成,頗具匠心。作者用 “水――李后主的不盡哀愁”、“水――辛棄疾忠憤的希冀”、“水――聞一多痛惡的丑惡”、“水――朱自清心儀的美神”作為小標題,寫紙醉金迷的李后主借“那奔騰不息的江水”,抒發的是“身世之愁”“亡國之愁”“懷舊傷今之愁”;愛國詩人辛棄疾借“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的江水,書寫的是“抗金救國、收復失地的理想寄托”;平平常常的一泓潭水在朱自清先生的筆下竟成了“令人心儀的美神”,表達了先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激情”。
圣誕節英語作文(一)
christmas day is important in western countries。 it comes on december 25。 people have several days off from their work。 they go back home to get together for a big dinner。 there is a christmas tree in each family。 it is decorated with small things and bright lights。 during christmas day, many shops are busy selling goods as presents。 on that day people often exchange presents。 children like the festival because they can receive many beautiful presents。
圣誕節在西方國家是很重要的節日,它是指12月25日那天。人們有幾天假期。他們回到家中舉辦一個家庭宴會。每個家庭都有一棵圣誕樹,樹上全是小的裝 飾品和亮亮的燈。圣誕節期間,許多商店忙著賣一些作禮物的商品,人們互相交換禮物。孩子們喜歡這個節日,因為他們可以收到許多美麗的禮物。
christmas day comes on december 25。 it is important in western countries。 on that day the family get together for a big family dinner。 most families buy a christina stree and decorate it with small things。 at night children go to bed early, hanging stockings beside the beds and waiting for father christmas。 they think he comes down from the chimney and puts the presents into their stockings。 how happy children are on that day!
圣誕節是12月25日,在西方國家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那天家人團聚在一起,舉行一次家庭宴會。大多數家庭會買一棵圣誕樹,在樹上裝飾些小物品。晚 上孩子們很早上床,在旁邊掛上長統襪等待圣誕老人,因為他們認為圣誕老人會從煙囪上下來,把禮物放在長統襪里。那一天孩子們是多么幸福啊!
圣誕節英語作文(二)
Christmas Day falls on the twenty—fifth of December。 It is a very happy day for many boys and girls。 Before the term ends in some schools, the children act a nativity or “birth” play, showing how Jesus was born in a stable。
On the twenty—fourth of December, all children are very excited。 Usually they are sent to bed early so that their parents can get the presents ready。 The younger children think that Father Christmas will come down the chimney or fireplace, so they hang up a sock for him to put presents in。 The greedy ones even hang up a pillow—case or a sack to try to get more presents。 Later that night, father or mother will put presents in the sock, and leave others at the side of the bed。
On Christmas morning, the children wake up very early。 Some even turn on the light at two o'clock, and most of them are awake by six o'clock, and the young ones play while the dinner is prepared。 At about one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the Christmas dinner is brought in。 The turkey or chicken is quickly eaten。 Children search in their Christmas pudding for new coins which are hidden in it。 The rest of the day is full of games and eating until the happiest of all Christmas holidays comes to an end。
12月25日是圣誕節。對許多男孩和女孩來說,這天是個非常開心的日子。在某些學校,學期結束前,孩子們會表演有關(耶穌)誕生或出生的戲劇,用來(向大家)展示耶穌是如何在馬廄里出生的。
人來到這世上仿佛一直在尋找著什么,有人追求功名,有人在尋找宇宙真理,也有的人一直在尋找那個對的人。但人的命運是不同的,有的人能遇到皆大歡喜的結局,也有人只留下“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的遺憾。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有關尋找的作文600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有關尋找的作文600字1我一直都在尋找。
夢和現實不斷交替,我終能在交替之間看到一絲不一樣的東西。
從多久以前我便把這樣東西當作我要尋找的東西,卻忘卻了它第一次出現的地方。夢在夜晚出現,敲打著已經很疲憊的大腦,在夢中笑與哭都是無聲的,憂與喜都是虛幻的。現實也永遠不會和白晝分離,它如同另一個夢一樣指引著自己,越是想要逃離這種折磨越感到一種親近的感覺,渾身發抖卻無能為力。夢和現實也有交替的一瞬間,那瞬間會產生一種讓人溫暖的讓人忘記現實與夢的東西,可那東西太短暫了我們根本觸摸不到。為了尋找它我一次有一次背叛自己,放縱自己進入虛幻的夢中,因為只有這樣我才可以在醒來的瞬間找到它。只是當時未曾發現我遺失了什么。
什么時候開始明白或者說有那么種感覺我在失去什么了。但大腦卻似乎被洗掉般,什么都不記得。努力去回想卻換來毫不感情的心痛以及來歷不明的控制不住的眼淚。遺失的東西終究不能再尋回,它們曾深深埋在我心里如今卻消散于空中。而空中那不只名的味道又真真實實的提醒我它們的的確確存在過。要尋找的卻一直沒找到,不是放棄而是真的找不到。越心急就感到它離我越遠,不要說觸摸看到都難。那么付出那么多值得嗎,如果值得我在抱怨什么,如果不值,又有誰能聽我訴說。我還能靠什么撐下去,我的未來會怎樣,我又可以做些什么呢?
黑夜中,沒有一絲燈光,大地沉默,我卻還在尋找著尋找著。哪怕我知道為此我身后已經遺失了太多太多,多得已經讓我忘記了痛。但我此時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再也不要轉過頭去了,與其看后傷心不如尋找至死,那樣沒有回憶只有尋找那不是所有人都想要的結果嗎!
有關尋找的作文600字2很多人問:“幸福到底是什么?”幸福,這個詞看起來很抽象。當你用心去體會、用心去感受時,你會發現——這就是幸福,簡單而美好!我們每個人,都能尋找到幸福。
放學了,我懷著激動的心情收拾好書包,然后向校門口走去。可是天公不作美,不一會兒就下起了雨。我在校門口躊躇著、思考著要如何回家。正當我猶豫不決時,突然聽到一聲呼喚,我抬頭一看——媽媽撐著傘向我走來,她的衣服被雨淋濕了一大半。媽媽走到我身旁,很自然地接過我的書包,對我說:“女兒,累壞了吧?回家給你做好吃的。”頓時,我心里暖暖的!這就是我要尋找的幸福……
在體育課上,我們在操場上奔跑著,揮灑著青春的汗水。突然,前面有一塊石頭映入我的眼簾,我來不及躲閃,就被它絆倒了,直直地摔向地面。一股刺痛感蔓延我的全身,我想站起來,可是痛覺不允許我這么做。這時,一只手向我伸來,溫柔地把我扶起來,并把我送到了醫務室。我感激地對她說:“謝謝你!”她帶著些許害羞道:“不用謝,應該的!”一股暖流匯入心中,這就是我要尋找的幸福……
最近不知怎么的,我發燒了。在家休息了兩天也不見好轉,媽媽便決定帶我去醫院打針。打完針后,之前沒有一點胃口的我終于感覺到餓了。回家后將近中午1點了,我走進飯廳,看到餐桌上擺著豐盛的午餐,家人們都等著我回家吃飯,外婆對我說:“餓了吧,我做了你愛吃的,趕快去洗手吃飯。”聽著外婆說的話,我紅了眼眶,這就是我要尋找的幸福……
幸福就在生活中,只要你用心尋找,一定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幸福。
有關尋找的作文600字3清新的早晨,我背起行囊,出門尋找我的好心情。
我尋向那清脆悅耳的源泉,在樹叢中涌動一股小溪,唱著歡快的歌兒,不斷前行。“為何你如此快樂?”我問。“有不斷前行,就有好心情!”小溪回答。
我攀上威嚴雄偉的山峰,滿山郁郁蔥蔥的樹木包圍著我,我開口詢問那幽深的山谷:“你因何而快樂?”山谷告訴我:“有生機,就有好心情!”
我沿著時間的小溪逆流而上,不知不覺,來到一間破陋的茅草屋前,對面一位詩人懷抱,吟誦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向我走來。面對他爽朗的笑容,我不禁開口問:“你為何心情如此之好呢?”詩人不禁笑道:“有自由有清雅,遠離喧嘩,遠離紛亂,就有好心情!”告別了詩人,我繼續我的行程。
抬頭仰望天空,小鳥們唧唧喳喳:“只要有自由就有好心情。”低頭回想,老人們常說:“兒女子孫們的陪伴讓我心情愉快幸福。”商人們毫不猶豫地呢喃道:“數錢是最讓我開心的呢!”
這么多,卻沒有我的,單單屬于我的,令我心情愉快、幸福的好心情在哪兒呢?
帶著迷茫,一路追尋,可怎么也尋不到自己的好心情,路似乎是無止境的……
唉,我漸漸放棄了追尋,回到故里。我向大家敘述了雄偉秀麗的山峰以及那滿山的綠意,小溪不知疲倦的奔忙,以及夕陽西下時,那隨意漂浮的五彩斑斕的云彩,此時眼前的一切一切……
有人輕輕拍肩,回頭一看,是久違的老朋友,“心情不錯啊!”淡淡的問候,朋友眼里難掩重逢的喜悅。
我微微一愣,最終釋然一笑。
原來我的好心情在這兒啊,我早已有了自己的好心情。近在眼前,卻讓我追尋已久。
啊!原來每個人只要有所追尋,就會有一個好心情。
有關尋找的作文600字4我悠閑的漫步于學校小路上,思索著:幸福是什么?幸福又在哪里?絞盡腦汁后,依舊沒有答案。漸漸地,我開始去尋找答案——
回到家中,疲憊的我隨意地倒在床上,凝視著天花板,感到疲憊不已。忽然,媽媽從外面遞進一杯清茶,這茶散發出無盡的芬香,彌漫了我的房間。這是讓人感到十分舒適的味道。我小心翼翼地端過這杯清爽的茶,舔了一小口,嘴里立刻彌漫出那種甘甜的味道,頓時神清氣爽。原先懵懵懂懂的我剎那間恍然大悟,原先幸福就是父母給我的一杯清茶,是甘甜的。
休息了一陣后,我又回到了學校。在課堂上,我回憶著那段甘甜,思索著:幸福就只是這樣嗎?突然,老師點名要我做題,我從回憶中醒來,邁著沉重的腳步來到講臺,我一步一步慢慢地解開這道所謂的“謎”。到老師評講的時候了,老師爽快地打了一個“勾”,朝我投來一縷贊許的目光,濕潤了我的心田,甜滋滋的。這也是幸福,甜蜜的幸福。
放學后的我,又來到了小路。小路還是小路。不同的是此時小路兩旁的樹上停棲了許許多多的小鳥,路旁不起眼的花兒在快樂地搖擺,鳥兒哼唱著七個音符,為花兒的跳舞伴奏。我聆聽著這大自然的歌唱,注視著花兒美麗的舞姿。多么的令人陶醉啊!漸漸地,仿佛我也成為它們中的一員,加入這讓人拭目以待的舞會。朋友的呼喚讓我醒來,此時此刻我又找到了一個答案:幸福就是親近大自然的經歷,是快樂的。
如今的我茅塞頓開,幸福不只是芳香的清茶、贊許的目光,還是陶醉于大自然的欣慰。但我相信,幸福不止這些,還有很多很多,它是空氣,無處不在;它是百味草,味道各異;它是變色龍,形態各異。
總之,幸福很簡單,只要你去尋找,幸福就無處不在。
有關尋找的作文600字5尋找,我一直在尋找。不停地尋找,從來沒有間斷過。可是我不知道我在尋找什么,我該尋找什么。一直在迷茫著,一直在彷徨著。也許我不應該去執著于這個,可是不由自主地,就……有人曾經告訴過我,人生啊,就像是棉花糖,掰一點,少一點,可是在品嘗的過程中,她卻一直是甜的。可是我對她說,人生就像是一杯苦茶。澀澀的,卻透露出一股清香,不禁心曠神怡。
那年,我們7歲。只是7歲的我們,簡簡單單,就描繪出我們心中的人生。現在,已經14歲的我,卻為何,已經描繪不出我的人生了呢?是,為什么呢?是因為我長大了嗎,是因為我已經喪失了擁有童真的權利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么又為什到現在,我還不知道,應該要尋找什么,但是也許我明白了一些童年明白不了的東西,也許只有長大,才會明白這些。即使是這樣,我還是一刻不停地追尋著。即使明白我長大了,我還是想去尋找。
圣誕節英語作文(一)
I like Christmas, it is just like our Spring Festival.
Maybe the Spring Festival is much more important and interesting than Christmas, but I like Christmas Day better.
Because we can spend time with our friends and classmates during Christmas.
When it is snowy, Christmas becomes much more lovely, just like in fairytales. I can imagine I am in a fairytale, the girl who sold the matches is my friend, the ugly duck becoming more and more beautiful and so on.
What a beautiful place! So we can also call Christmas “Snowy Lovely Day.”
On Christmas Day, shops are red and green. There are so many Christmas cards, Christmas hats, Christmas dolls and many colourful things. So shops look very beautiful.
We can give a card or a doll to our friends and say “Merry Christmas.” By the way, I think studying can also become much more interesting.
圣誕節英語作文(二)
Evely nation has its own folk festivals. Those festivals give people a chance to be away from their regular work and everyday worries to enjoy themselves and to develop kindship and fi'iendship. The spring festival is the chief holiday in china while christmas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dletter day in the western world.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have much in common. Both are prepared hefiorehand to create a joyous atmosphere; both offer a family reunion with a square feast: and both satisfy the children with new clothes, lovely presents and delicious food.
However, 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has no religious background while christmas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god and there is santa claus with white heard to bring children presents. The westerners send each other christmas cards for greetings while the chinese people pay a call on each other.
Nowadays, some of the chinese youth has begun to celebrate christmas, following the example of the westerners. Perhaps they do so just for fun and out of curiosity.
圣誕節英語作文(三)
Christmas Day
圣誕節
Christmas Day falls on the twenty-fifth of December. It is a very happy day for many boys and girls. Before the term ends in some schools, the children act a nativity or “birth” play, showing how Jesus was born in a stable.
12月25日是圣誕節。對許多男孩和女孩來說,這天是個非常開心的日子。在某些學校,學期結束前,孩子們會表演有關(耶穌)誕生或出生的戲劇,用來(向大家)展示耶穌是如何在馬廄里出生的。
On the twenty-fourth of December, all children are very excited. Usually they are sent to bed early so that their parents can get the presents ready. The younger children think that Father Christmas will come down the chimney or fireplace, so they hang up a sock for him to put presents in. The greedy ones even hang up a pillow-case or a sack to try to get more presents. Later that night, father or mother will put presents in the sock, and leave others at the side of the bed.
在12月24日這天,所有的小孩都很興奮。他們常常被(父母)早早地趕上床去睡覺,以便他們的父母能準備好禮物。年幼一點的小孩認為圣誕老人將從煙囪或壁爐里下來,所以他們掛起襪子,方便圣誕老人把禮物放進去。有些貪心的人,為了能得到更多的禮物,甚至把枕套或布袋掛起來。晚一些時候,爸爸或媽媽將禮物放進襪子,并把其他禮物放在(孩子們的)床邊。
有一個國家,叫“花之國”,這個國家的國王有一個女兒叫“紫晶公主”。她天生麗質,深受國王寵愛。可是,有一個巫婆,她想做王后。由于公主機智聰明,巫婆每次都沒有成功,就想害死公主。
巫婆把藥放進杯子,公主喝了以后就死了。
巫婆當了王后,把國王也毒死了,自己統治著這個國家。他讓農民們做這做那,不讓農民們過上好日子。
森林里住著幾個小矮人,他們聽說這件事后,決定幫助公主。他們知道,雪山上的雪蓮花是可以讓人心想事成的。
小矮人們收拾好行裝,就開始趕路了。無論到雪山路上有多少危險,它們都沒有半途而廢。他們到了雪山腳下,沒想到上雪山的路還有關要闖。
他們來到第一關------一個雪山洞。他們進了洞門,看到一個受傷的小姑娘。討論了一番之后,它們決定把她背著一起走。他們輪流著背,出了洞,小女孩卻不見了,不過,天空中出現了紅紅的“愛心”兩個字。
到了第二個山洞,山洞到處是火。他們一進洞,看到四面八方都飛著火花。一個同伴受傷了,他們背著他走出了山洞。這時,天空中又出現了金色的“義氣”二字。同伴的傷好了,一朵彩云帶著它們爬上了雪山頂,摘到了圣潔的雪蓮花。
小矮人用雪蓮花喚醒了沉睡的公主和國王,把巫婆關了起來。
小矮人成了救國大臣,公主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農民們也過上了好日子,只剩下巫婆在牢里唉聲嘆氣……
評語:敘事時要生動點、具體點,寫出趣味,寫出情節,寫出感情。
指導老師:新世紀作文
小學生作文貴在童真童趣,童心妙筆;實話實說,想說就說,這才是兒童作文的本色天然……與此同時。《語文課程標準》給我們帶來的新作文、新理念又強調: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地表達……凡此種種,我們不難意識到以上說的其實是一個共同的熱點話題:這就是要讓小學作文回歸兒童本位,用生活語言寫兒童作文。
一、生活是具體的。作文是真實的。為什么學生中普遍存在著寫作恐懼癥?這可能與過去的作文教學有關。以往的作文教學。在選擇表達方式、安排詳略、條理清楚等方面提出了技術性要求,在初學寫作時過多地強調這些寫作規范。使寫作人為地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再加上寫作的目標過于文學化,更使孩子們產生了畏難情緒。在初學寫作時不必強調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的差異,鼓勵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消解寫作的神秘感,讓學生處于一種放松的心態,以“我手寫我心”。生活中有著許多具體的事例,讓孩子們用自己的手書寫下具體真實的生活。不要有任何的約束與框框。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
二、生活是豐富的,作文是活動的。生活的場所。就是我們作文的天地。如果我們的作文拘泥于課堂,束縛于教材,那就走入了一條作文教學的死胡同,為了寫出有意思的作文。我們的生活必然要沖開校門,整個世界都是我們的作文天地。讓豐富有趣的生活成為作文的一部分,玩得痛快,才能寫得有味。大自然是美麗的。生活是絢麗的,學習勞動是幸福的,玩耍是快樂的。在此過程中獲得最真切痛快的感覺。留下難以忘懷的記憶。寫出有聲有色、真切感人的文章。
三、生活是實在的,作文是實用的。作文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把它當成任務。那一定寫不出好文章;如果把它當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那時不時地會寫出好文章。當我們用自己的筆記錄下生活的片段,與朋友分享。與老師同學同樂。有時會贏得最真摯的掌聲,這時你一定會感到那習作帶給你的是用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
四、生活是感性的,作文是情感的。習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對于學生來說。寫作是他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他們在作文中創造并表述真普美,鞭撻假惡丑;他們也在作文中不斷審視自己精神的航向,使自己的精神健康發展。作文是學生的精神家園。是自己的人生“史記”。
五、生活是前進的,作文是發展的。《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在寫作中注重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同步發展。對各階段的要求也不同,同一文題、同一學生,三年級與五年級寫的就不同。每個階段都是傾吐當時的生活經歷,表達當時的觀察力、想象力、判斷力。運用他當時的語言積累。作為教師就要為學生千方百計地創造趣味的、歡快的、充實的生活環境,讓生活的充實與作文的發展同步。低中年級。他們的作文剛剛起步,要有一定方向性、指導性,但到了高年級,完全可以放手讓他們自己選材,自由做主。寫自己的近來心得。我在作文命題方式上,堅持以兒童為主體,真正立足于兒童的生活。兒童生活是一個繽紛多彩的世界:與同學間的喜怒哀樂;與父母問的親密或誤解以及兒童眼里的社會、世界……所有這些都被兒童感知、體驗而貯存。因此,我在出作文題目時。力求使其能幫助兒童打開記憶的大門,撥動兒童的心弦,引發傾吐的需要,燃起作文的熱情。有的老師不僅要問:這樣隨意的習作。到了考試時候,終究要面對題目。怎么辦?其實,不用我們分析,細心的老師已經發現:以前的命題作文,早被現在的話題作文代替了,從發展趨勢來看。試題對學生的限制越來越少。能得高分的,必定是那些有真情、有見地、有文采的個性之作。我認為。學生的隨便之作。恰好能夠幫助學生接近這個目標。因為這條路是以閱讀為依托、真正面向學生、通向未來的。
當然。寫隨筆并不是不要指導兒童作文,并不是讓兒童鸚鵡學舌般地像成人那樣去寫文章,而是要引導兒童充分發揮他們的天性、靈性自由大膽地去想象、去創造,要鼓勵他們用自己最喜歡的語言和方式表達他們想表達的東西,要幫助他們把自己要說的話說得更清楚更精彩更有趣。讓生活開掘作文的源泉。引導學生走進生活,通過指導觀察,選取素材;開展活動,豐富素材;融合學科,充實素材。引導學生描繪生活,寫自己感興趣的事,寫自己親歷的事,寫自己欲罷不能的事,讓生活“解放”學生的心靈;引導學生創造生活,拓寬作文的空間,增添作文的樂趣,強化作文的功能。使學生從愛生活到愛作文,從愛作文到愛創造。
理念指導著行為。 “生活作文”在朝著理想目標邁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縱橫交錯的訓練序列。它的橫向系列是:觀察絢麗多姿的自然生活一留心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一參與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一體驗富有特色的家庭生活;縱向系列是:走進生活一感悟生活一創造生活。實踐充分表明,作文只有充滿生活的陽光。才能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只有把生活的視野融人作文教學中,才能使教師的作文指導富有生機和活力。一句話,就是用生活的觀念指導作文。
(作者單位 江蘇溧陽市實驗小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效率
閱讀一直是語文教師從事語文教學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尤其是2011版《語文課程標準》的修訂,閱讀的份量更加顯露出來。小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培養在教學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教學中應積極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使閱讀成為陪伴孩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成為其塑造人文素養的重要渠道。
一、誘導求知欲望,激發閱讀興趣
閱讀興趣是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理,加以循序漸進的誘導,調動他們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他們進行課外閱讀。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和閱讀的積極性,有利于幫助他們獲得成就感和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形成學習的良性循環。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適時激發孩子的情感,讓孩子自己有強烈地渴望閱讀好書。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引起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呢?我認為要在閱讀前、教學中和教學后三個階段下功夫。閱讀教學前,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已知對課文內容進行預測、產生猜想。最常見的方法是讓學生看著課題,想想會產生什么問題,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讀讀課題,猜一猜課文會怎么寫?當學生帶著一種強烈的疑問進入閱讀,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圍繞文本中心意圖,不斷提出疑問或話題,使學生不斷產生閱讀愿望。當學生懷著某種愿望或為達到某種愿望而進入閱讀活動時,他的整個閱讀過程會始終充滿著閱讀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終保持著閱讀興趣,閱讀成為學生輕松愉快自主建構的過程。閱讀教學結束后,教師要根據所學內容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相關內容的興趣,將學生閱讀的視野拓展到更廣闊的領域。這樣,學生就會始終保持自主探索的濃厚的閱讀興趣。這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二、充分利用教材,豐富閱讀空間
教材是學生閱讀的首選,但僅僅會讀教材是遠遠不夠的,怎樣利用教材來豐富學生的閱讀空間,讓孩子知道怎么讀書,讀什么書,逐步把語文書讀厚。當教完《觸摸春天》,孩子們在文中體會到小姑娘安靜,雖然是個盲姑娘,但她用心表達了對這個世界的熱愛。這時教師介紹《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孩子們去看,并寫出讀書心得來。這樣孩子們慢慢愛上閱讀,學會思考。通過這種合理的誘導,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求知欲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去閱讀相關的課外知識而尋找答案,獲得成就感并增強個人的自信心。同時,老師積極地運用各種方式引導學生的好奇心,以達到學生自己積極主動尋找相關書籍為導向,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和知識視角。準確地解讀文本是每一位語文教師都必須掌握的基本功,是每一位語文教師實施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準確理解文本,從而提高閱讀能力的基本要求。只有在正確深入的解讀文本的基礎上,才能有好的設計和好的教學過程,才能為學生搭建良好的支架、平臺。花費大量時間鉆研教材、多角度理解教材,才能明_教學目標、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資源,在不偏離教學的重難點的同時引導學生學習。
三、合理安排學習,保證閱讀時間
有時候孩子喜歡讀書,可是對于孩子要完成各項作業,讀書時間很難保證。教師可以有效利用學校、教室,辦起圖書角,讓每個孩子貢獻一本書,定期更換,那種相互影響是無法估量的。繁瑣作業削減了,這樣給喜歡讀書的孩子騰出了讀書時間,那些不太喜歡讀書的孩子,讓喜歡的孩子帶著讀。利用早晨、中午的時間讀,有的同學甚至下課時間都舍不得下去玩,幾個人在一起讀得不亦樂乎。來到學校,當學生擁有了探索新知識、閱讀新書籍的欲望,它就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
四、指導閱讀,授之以“漁”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強調了方法遠比學到的知識本身重要,有了正確的方法,才能不斷的獲取知識。教師要培養學生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方法等等。學生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就能自己去讀書并有所獲。要落實孩子的主體地位,關鍵是培養其獨立思考的能力,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課后,老師都應當根據學生學習的特點,鼓勵其積極獨立思考問題。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要求學生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連作去,明理演文,一舉兩得。這是傳統的三步精讀法。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如教學《觀潮》第3、4自然段時,先讓學生細讀課文,想象畫面。再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寫潮來時的聲音和形狀,并分別用波浪線和直線畫出作者描寫錢塘江涌潮聲音和形狀的語句。這樣,學生才會設身處地、入境入情地讀書。既理解了內容,體會了感情,有領悟和學習了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其次是指導速讀。在現代社會當中,對信息的篩選能力和篩選速度尤其重要。如果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則很難適應時代的要求,跟上時代的步伐。作為教師的我們應指導學生根據自身所需選擇讀物進行速讀,當然在速讀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內容的理解,這樣學生們就能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再次是注重課外延伸。為了使學生逐步學會讀書,豐富學生的生活,開拓他們的視野,幫助他們積累生活經驗,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同學們閱讀的有關報刊、書籍,經常開展閱讀課外活動,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閱讀。如我教學完《幸福是什么》后,搜集了有關幸福的名言,如:徐特立的“想不付出任何代價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話”;果戈理的“如果有一天,我能夠對我們的公共利益有所貢獻,我就會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五、開展豐富活動,提升閱讀素養
講述故事,激發閱讀意識。教師可以利用課前幾分鐘輪次孩子們講一個小故事,講故事就需要學生去閱讀才能把內容簡單的復述。推薦好書,培養閱讀動力。針對不同學生的愛好和興趣給予不同的指導,推薦一些較好的相關圖書給他們。展示成果,建立閱讀自信。個人閱讀成果展示就要設立一個平臺給學生展示自己的閱讀所得和閱讀后自己所創作的手抄報、好詞好句摘抄、自己寫作文集、繪畫作品等。以課堂詩歌、劇本、作文教學為藍本,以課外詩歌朗誦比賽、課本劇表演比賽、征文活動為載體,結合課堂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詩歌朗誦比賽。通過這一活動的開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口頭、肢體等各方面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通過詩歌,把自己獨有的理解和情感傾訴給觀眾。在舉行詩歌朗誦比賽中,學生在朗誦的形式上,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有的是一個人,有的是三四個人,有的甚至是整個小組,個別的還配有舞蹈作點綴。完全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和自發性。在組織的課本劇表演比賽中,結合“魅力溧陽”“我們心中的奧運”“我眼中的父親、母親”等主題開展手抄報比賽。此外,我們還利用家長會時間,讓學生進行適當的書信比賽和“做誠信人 辦誠信事”的讀書征文活動。
我的夢想英語作文(1)
I have a dream, that is, when a women, since the childhood I have seen many TV series about a soldier, let me by a lot of inspiration, let more determined at the same time, grow up to be a women, in fact, a soldier is not difficult, the key is to see if you can be a good soldier, to protect our country, it is the duty of each and every one of us Chinese people, I think if you want to work for the country, should start from around things, in fact, if you are careful observation will find we have a lot of studying to do in life '
As a soldier, very few people are willing to go, but I am different with others, I think a soldier time good things, while a soldier some bitter, but can really exercise yourself,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the country, the classmates all say a soldier is bad, but every time I see people who take long, envy to them, they wear uniforms look very handsome, not because I want to go to the army only pretending, because want to do more service for the people, the people need me, I can arrive in time, the people have a difficult time, to be able to support them, let them feel the army concern to them, let them feel the warmth of the society.
Into an own strength to the nation, for the people,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do the real benefit of the people,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soldiering.
我有一個夢想,就是當一名女兵,從小我就看過很多有關當兵的電視劇,讓我受道了許多啟發,同時讓更下定了決心,長大后當一名女兵,其實,當兵并不難,關鍵是看你能不能當一個好兵,保護自己的國家,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義務,我覺得要想為國家做事,就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其實你如果仔細的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學要我們做的事情‘
當兵,很少有人愿意去,可我卻和別人有所不同,我認為當兵時間很好的事,雖然當兵苦一些,但是能真正的鍛煉一下自己,能對國家盡一份自己的責任,同學們都說當兵不好,可我每次一看到那些拿著長槍的人,就對他們羨慕不已,他們穿的軍裝的樣子很帥,我想去當兵不是因為只裝裝樣子,是因為想為人民多做一些服務,在人民需要我的時候,我能夠及時趕到,在人民有困難的時候,能夠支援他們,讓他們感受到子弟兵對他們的關心,讓他們感受到這個社會的溫暖。
為國家進一份自己的力量,為百姓辦事,實事求是,做到真正的為民造福,是當兵人的職責。
我的夢想英語作文(2)
My dream is to become a doctor.
Why do I want to be a doctor? When I read the kindergarten, my nose is uncomfortable, eyes also is bad, always inclined eyes see things, so I always want to go to check the eyes and nose. In order to cure nose and eyes, mother took me to run a lot of the hospital, see a lot of doctors, but the effect is bad. We all lose heart. Just then, the mother's classmate introduced a doctor to us. He is in guangdong province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xue-lin huang of otolaryngology doctor. When I was a doctor, he saw his work very hard, very diligently, no matter what problem, the patient he patiently answer. He is for the sake of patients, can always use the cheapest drugs cure patients, patients never spend more money. He treated the patient as friends, very sincerely. Remember there is a time to see a doctor when I told the doctor huang: "I want you to be a good doctor." He didn't take my words serious, his fingers are time immediately, and then happily say: "good! I haven't retire then! What are you going to study, study hard, to medical school, and then come to our hospital practice, to be my disciple, you be my disciple is very happy, can also learn a lot skill!"
What a good doctor! In the future, so I will study hard, to sun yat-se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like xue-lin huang doctor to become a respectable patients, for the sake of patients, the medical skill, virtuous good doctor!
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醫生。
初中階段,由于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尚處于不成熟期,所以作文訓練應以記敘文為主,重在規范學生的作文寫作習慣,發展學生的寫作思維,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但在學生的寫作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致命之處———內容空洞。究其原因,和現代學生生活單調、自我意識強化,鮮少關注別人等原因不無關系。如何規避這種通病,需要教師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將學生鮮活的思想與情感引導到寫作的軌道上。綜觀古今中外,指導寫作的著作、文章不勝枚舉,甚至形成了一門專門的學科,各位大家著書立說,將寫作這件事從里到外,從上到下剖析個透徹。可對于學生來說,那比自己寫的文章長了不知多少倍的寫作指導不僅難以讓人拜讀下去,更對自己的寫作缺少立竿見影的指導效果。學生迫切需要一種指導,讓他們立馬豁然開朗,柳暗花明,一步跨進寫作的天地。這就是具體化、細節化。何為作文具體化?
簡單來說,那就是作文一定要寫具體的事。比如寫以“青春”為話題的作文,許多學生在文字里霧里看花地寫了許多青春的迷茫和感慨,看后讓人不知所云,沒留下什么印象,究其原因,就是在文章中沒寫體現青春特點的事,所以,教育學生面對任何作文題目時先別慌,不要亂了自己的陣腳,要搜索自己的人生經歷,找到與作文題目相吻合的事,我們稱之為化大為小法、由面及點法或聚焦法。可以指導學生把“青春”這個大話題聚焦到一件具體的和青春有關的事展開寫作,事件要明確。不然,學生只能毫無意義地堆砌詞藻,壓榨情感。所以,寫具體的事是寫作的第一要務。初中階段寫事和小學階段又不同,小學寫的事比較簡單,表達的情感也單一,無非是寫一件高興的事,或一件懊惱的事,或一件幸福的事,情感線條呈直線狀。一般來說,在整個事件中,高興就一直高興,傷心就一直傷心。到了初中,學生的思想情感進一步成熟,能體味到復雜細膩的情感變化,所以,初中生寫的事多體現較復雜的情感變化,情感線條呈曲線狀,從事情的發展變化中能清晰看到自己的心路歷程:高興并不是貫穿始終,而是隨著事件的發展,思想情感的累積,最終有所頓悟而產生高興的情感,甚至不能單純地理解為一種情感,只是成長的某個階段的特定情感。比如寫“青春”這一話題時,有人會寫自己考試失敗后陷入迷茫,而天上一片云的涌動帶給了自己希望,讓自己抖擻精神繼續前行。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初中生寫的事由小學的直線式發展為曲線式,更加真實動人了。
作文寫具體的事并不意味著文章成為事件的堆砌,全文成為一個個事件的累積,這樣只能造成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現象,沒有了重點,平分筆墨不僅重點不突出,而且學生情感難以抒發,會讓讀者明顯感到文字中的虛情假意。一件事是解決此問題的關鍵,也就是在作文寫作中只寫一件事,當然即使是一件事,也要有一個發展軌跡。比如寫和媽媽吵架,會經歷一個爭吵、惱怒、反思、冰釋的過程,這也體現中學生的思想日漸成熟,寫作內容愈發豐富具體,不浮躁。文章內容做到了具體化后,細節化會讓作文如同畫龍點睛,大放異彩。文章內容的細節化就是在寫事的過程中,將和中心關系密切的細節加以詳細描寫。我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細節在作文寫作中尤為重要,僅限于表面的通篇敘述和枯燥乏味的議論,不僅讓讀者讀不下去,就連學生自己也越寫越沒勁,沒了寫作的興趣。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寫作前設計出細節描寫之處,進行有意識的細節描寫。可進行細節描寫的地方有很多,如景物描寫,人物的動作、神態描寫等。對于尚且不能靈活駕馭文字的學生來說,越復雜越會讓學生有挫敗感,不如將細節描寫簡單分為描寫眼看的,比如景物、對方的動作和神態。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引導學生濃墨重彩的描寫眼神,如果覺得語言貧乏,可使用“像什么,怎么樣”的句式加以描寫。
對于這樣的句式,“像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樣”,比如說“她的眼睛像一片海”,寫到這就停止了,不向前延伸,就不算成功的細節描寫,可以接著寫下去,描寫海的特點神韻,其實就是描寫人物的眼睛。另一種細節描寫就是寫心感,即描寫自己的內心感受,也就是心理活動,也可以使用“像什么,怎么樣”的句式加以描寫。學生雖然自我意識增強,但卻在作文中很少關注內心的自我,所以許多學生的文章中缺少自我心理描寫,真情實感明顯不夠,常常會出現長篇大論的內心獨白,或者直白地表述心聲。引導學生描寫心理,最初可要求他們背誦文章中出現的心理描寫片段,也可配合相應的片段仿寫,讓學生較直觀地知道什么樣的文字是細節描寫。待他們的寫作思維成熟后,就可以靈活運用細節描寫了。作文教學錯綜復雜,千變萬化,以上兩個方面只是作文教學的冰山一角,但是既簡單又有效,能在短時間將學生領進寫作的殿堂,降低寫作的門檻,各位語文教師不妨試一試。
作者:遜克縣 單位:第二中學崔晶姜曉麗
剛過完了中秋,今年的中秋比往年的還要熱鬧。因為今年是2009年,祖國母親的60華誕,全中國人民都為之開心,為之自豪。因為祖國母親越來越強大,越來越繁榮。作為中國人的我們,無不感到欣慰與自豪。報紙上寫著,今年的中秋,月亮特別特別的圓、大、亮,還真的是天隨人意啊。
就在中秋夜,同學在網上問我:“你們家有什么節目沒有?”
我遲疑了一下有點不解。“什么節目?”
他說:“中秋節啊……”
我說:“我們家不過中秋節,和平常一樣。”
他說:“他父母正在過中秋,家里有好多人,還有抽獎活動。”
我說:“真是幸福的一家啊……”
其實,我是多么,多么的希望我們家也可以像別人的家那樣,元宵中秋能夠開開心心的一家人慶祝或者是出去玩。每次看到鄰居一家人一起出去玩,一起開開心心的講著笑話的時候,我是多么多么的羨慕。
我看到同學的全家福是那么的溫馨,可是在自己的家卻感覺不到。找不到一張全家福,記憶里沒有父母手拉著手一起出去玩的場景。一切一切是那么的古板,每當寫起有關作文時候,我卻是一片茫然,腦袋只是空白一片,連胡編亂造句子也想不出來。我羨慕別人的家庭,說不出的羨慕。
小時候,我不能像別的孩子那樣撒嬌,我不喜歡講話。我以為長大以后,會變,我以為長大以后真的會變,會跟我在夢里的場景那樣,我們的家很幸福,很溫馨。但是長大以后,我才知道,小時候的空缺,即使是長大以后也不會不足,然而我還是一樣,更不喜歡將會,我與他們有著很深,很深的隔閡,有時候甚至認為,我們無話可談。除了學習上的,也就只有學習上的……
美麗的夢,我還在編織,我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實現,或許永遠也不會實現。但是我懂得我以后也會有一個屬于我自己的家,我一定不會讓它有不足,我一定會讓它充滿的美好的回憶。
美好的家庭,我只要一個美好的家庭。
臺灣作家林清玄在《清涼菩提》中說:“人的貧窮不是來自生活的困頓,而是來自貧窮生活中失去尊嚴;人的富有也不是來自物質財富的累積,而是來自富裕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感情。人的富有實質是人心靈中某些高貴物質的展現。”研讀上面材料,請從“貧窮”、“富有”或“貧窮和富有”三個話題中任選一個話題,寫―篇文章,文體自選,文題自定,不少于800字。
學生卷一:
心貧則貧,心富則富
浙江湖州中學蓮花莊校區高三(1) 王愛琴
雄鷹是富有的,因為它擁有藍天;魚兒是富有的,因為它擁有大海;猛虎是富有的,因為它擁有森林;駿馬是富有的,因為它擁有草原。而人是否也是富有的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因為人類擁有整個世界。
從孔子的“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到菲爾丁的“把金錢當上帝,金錢會像魔鬼一樣來整治你”,從于謙的“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語長短”到叔本華的“財富就是海水,飲得越多,渴得越厲害”,每個人都會對“富有”做出不同的闡釋;而我覺得心貧則貧,心富則富。
人的富有不是來自物質財富,而是來自富裕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感情。
有位富人在沙灘上漫步,正好碰上了一位衣衫襤褸的漁夫在打魚。富人就上前問道:“你這樣打魚一天能掙幾個錢?”漁夫答道:“能夠養家糊口就不錯了,哪能掙啥錢呢?”“你真是太貧窮了,看我西裝筆挺,皮鞋锃亮,住洋房,開轎車,偶爾還可以到海邊散散步,比起你來,我真是幸福多了。”可過了沒多久,漁夫又在沙灘上碰到了這位富人,可眼前的景象讓他大吃一驚。只見他面黃肌瘦,衣不附體,一打聽才知道,原來他的幾個兒子為了分割家產,自相殘殺,鬧得家破人亡。這時,富人說道:“原來你才是真正的富有者。榮華富貴只不過是過眼煙云,只有心靈的富有才是永恒的。”
人富有的實質是人心靈中某些高貴物質的展現。
縱然饑腸轆轆,也決不吃“嗟來之食”的窮人不由得讓人肅然起敬。在如此惡劣的情況下,也決不因貧窮而失去為人的尊嚴,可謂“貧賤不能移”,試問又有幾個人能做得到呢?
曾看到過這樣一張照片:一位老乞丐顫顫微微地用手把自己碗里的錢分給另一位殘疾小乞丐。就在遞錢的一剎那,時間和空間都為它停滯,短短的瞬間化作永恒……看見這一幕,誰能不為之震撼?
雄鷹是富有的,但藍天更富有,因為它用無微不至的情關懷雄鷹;魚兒是富有的,但大海更富有,因為它用博大的胸懷擁抱魚兒;猛虎是富有的,但森林更富有,因為它用溫柔心呵護猛虎;駿馬是富有的,但草原更富有,因為它用熱烈的吻安撫駿馬。而人類是最富有的,因為她用廣博的愛接納世間的一切……
(本文原始得分:48)
學生卷二:
半邊天
浙江湖州中學蓮花莊校區高三(6) 湯晶
貧窮與富有,永遠是人靈魂與肉體的半個天空。
―― 題記
當搖滾教父崔健嘶吼著“一無所有”時,所有的人都堅信這時的他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財富。這是來自后現代對“貧窮”的膜拜,也是對“富有”的升華。
踩著巨人們的肩膀行至今日的我們,不再困頓于物質的匱乏,卻在不斷曲解著關于貧富的定義。回溯歷史,檢視當世,我們應該清醒:貧富不是物質的距離,而是無數高貴內涵的展示。
當蘇軾因“烏臺詩案”貶謫后,他才有了“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雋永飄逸;當陶潛“不為五斗米折腰”時,他才有了“采菊東籬下”的恬淡悠然。他們都因著對物質的屏棄而燦若星辰,能夠直面心靈的真實而造就了思想上的亭臺樓閣。當興衰已澄然于天地,內心便如一泓明靜的湖水,即便肉體最終泯滅精魂便攜著那些高貴的東西流芳后世。就像曾經的紈绔曹雪芹,當家族的輝煌子虛烏有后,才有了《紅樓夢》的降世,歡顏苦淚便集結在連珠妙語之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過眼云煙的繁華,而是作者窮盡一生心血的寫照。
同樣的蒼涼人世,歷經桑田修成正果的典范《簡愛》,讓人們堅信:精神的力量最終能夠抵抗命途的多舛。當簡愛前半生的坎坷幾近絕望時,她像永不低頭的野草頑強執著地與生活抗爭,這是對生命的吶喊。簡愛的貧窮與富有將繼續留待后人的評說,而我們所應汲取的是在任何時候都未曾放棄過的生活信念,是她這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身軀所展現的高貴物質。
無數的貧福辯證讓我們更明朗地獲悉生活的真諦。當我們徜徉在物質的海洋里時,請不要忘了感情的給予與收獲;當我們身陷困境時,也不應該氣餒悲觀,相信春暖花開之際,上帝總是會向你播灑福澤,充盈人生的兩個半邊天!
(本文原始得分:48分)
學生卷三:
富如朝露,愛如泉
湖州中學蓮花莊校區高三(6) 丁云峰
我們總在凡塵的旅途中奔跑,尋覓,徜徉,懷疑,感傷。淡定不驚的人世中仿佛倏然失卻了靜態的美麗和詩意。人們沿循著光陰的軌跡,乞丐,農夫,僧侶,商賈,迷惘的人們在心靈的岔口上各行其道,漸行漸遠。于是,富庶,儼然成了云端上的公主,若隱若現,若即若離……
富如朝露,充盈在心內的善,才是泛起在天角的紅霞。活著,凝結了幸福,歸去,余下了滿足。千百年的輪回,那靜默在深邃金殿里的皇袍龍椅,在歷史的囈語中悄然抹殺了多少回憶和安定?權力,地位,萬歲,無緣身居高位的生靈竊以為真實的富裕本應如此。“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看似確是擁有了無盡的財富。但是,在屋檐下沉默了幾代的人又怎么會知道,高處不勝寒?如果丟掉了寄寓在心內的富庶和滿足,又有多少幸福彌留?
不妨微笑著給生活帶去你的陽光罷,生存在寧謐的世間,以湛藍云天為友,以寥廓大地為家。當你把心傾注在善里的時候,一定會猛然頓悟生活的真義。原來,平和如水的生命,默默流逝的時光殘跡,在回憶里沉淀許久的幸福,竟會存在與屬于你的,天下最華美燦爛的花園。
是呵,一無所有的人也是幸福的,尋求財富,倒不如尋求滿足。我相信平凡的人定會擁有更高尚的一切。正如默然徘徊在月下,沉浮在星光里的詩人和歌者,被狂風吹亂的心,被波紋點化的音符――升華成睿智的旋律。世俗的繁華,只因為那凝固在琴弦筆尖的靈魂,只因為超然的平和,萬物飄游,過眼云煙。
富如朝露,任真心停泊的家,才是我們深深扎根的土地。君王的家,看似熙熙攘攘,卻總因為滴淌著鮮血的皇權利刃,而變得支離破碎,崩潰瓦解。于是,沒有財富,但知道感恩的人,家,就成了他最堅固的城堡,最透人心脾的所在了。是呀,就算擁有天下又怎樣?如果真龍找不到盤柱,眾神失去了奧林匹斯山,萬能的宙斯迷失了赫拉和他的圣子,且問,這些擁有神力的諸圣雄騰,卻怎因為家的消亡,而變得無影遁形了呢?古人說,“只羨鴛鴦不羨仙”,因為愛而富足的小家,緣于本心的安定而永久芳香。
我夢見有一天,一家人圍坐在鵝黃色的吊燈下,燦若群星的笑嫣,在妻子兒女的臉龐徐徐蕩漾……難道,我還不富有么?她們原來就是世界上我最最美麗的珍寶呀!
富如朝露降人間,但若沒有這滿身滿心的愛之綠葉,又怎能承擔起物質和精神的財富呢?莎士比亞說,愛的理由,是沒有理由。我也一直堅信,愛,是奇跡發生的本源。我堅信血緣決不是親人間的唯一憑證,我堅信自己不是個冰冷的玩偶!――有一天,“需要”將是表示幸福的詞匯。善良,關懷,家的呼喚――愛,直抵你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愛,仿佛從地心噴涌而出的溫泉,仿佛從云端微彎垂掛的彩虹,仿佛今生睜開眼的第一道光華――
心越寬廣,接受和給予的愛就會變得更加香氣襲人,醉心溫暖。沐浴在愛之溫泉,賞聽富庶的簫聲滑過凡人的耳際,我的,你的,只因為擁有愛,心――富甲天下。
(本文原始得分:49分)
(供稿老師:周學紅 沈婭)
余藎老師閱卷后認為:
這三篇作文之所以不需作逐一的點評,是因為我覺得它們的寫法屬于同一類型,寫作水平也大體相近,甚至優缺點也具有共同性,所以我在此綜合地說一點讀后的感受。
我同意原來的評分,三篇作文都可判為48分左右的良好檔次,難以進入優秀之列。
這三篇作文值得肯定之處是:準確地把握了題意,立意適題,能從所積累的書本知識中得到一些感悟,這些知識材料和感悟能夠比較集中地表達中心思想,結構具有整體感,語言具有一定的文學性色彩,文筆還都帶些蘊藉之味。這些都保證了它們得到中等線以上的成績。
但是,這三篇作文又都明顯奉行近幾年來大行其道的應試寫作套路,共同存在著具有普遍傾向性的新模式化的病癥。此類模式被越來越多的考生,甚至還包括一些寫作指導老師,視為應試得高分的不二法門,這不能不令人深感憂慮。這種新八股在應試中領了三五年,現在已經陳陳相因,令人生厭了。因此,我借這次點評,作點呼吁:呼喚生活真實,突破模式束縛。
這些新模式的表現,大體可以作如下兩個方面的概括:
1. 以兩個構成要素(故紙堆與漂亮話)為基本支撐點,從而疊架全文。這可用一個公式來表示:“書袋”+“美語”=“好文章”。
2. 顯現出兩個不良癥:缺乏現實生活的真實感,缺乏自身實踐的真切體驗。此中少見生活的源頭活水,少見親身經歷或者參與的實際活動的真跡。
不難發現,這三篇作文都遵循這種模式,患了上述兩個“缺乏”的不良癥。它們盡管
在遣詞造句、材料選擇等一些細部有些區別,但總體寫法同出一轍,其癥結也正在于生活養料的不足,在于對實際生活的吸收消化力的欠缺。
這種新模式問世以來,對考生的誘導至少已經產生了兩個方面的負面影響:
一是它在構思套路、結構框架、表達手段等方面,都在示人以寫作的僵固的死法,讓學生奔波于這條“捷徑”,掌握速成的寫作“訣竅”。它看似授人以漁,實則極大地阻礙了寫作活動中的創造性發揮,從而使文章變成了千人一面,甚至使學生失卻了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即以這次考試作文《心貧則貧,心富則富》為例,顯然它是經過某種“標準”化訓練而產生的且被視為應試寫作的流行范式。此文以書本材料(故事與古詩文)為主體內容的依據,從中作些生發,再輔以兩段互相照應,而且十分對稱的注重辭采的排偶句作為開頭和結尾,成文似駕輕就熟,但露出了囿于格套的形跡。其他兩篇也大抵借古人古事來解讀貧富之義,用空靈的美言作些點撥,并非說作文不能用這種法式,但是群起學步,就有“至今已覺不新鮮”的詬病了。
二是由于它唯以書本知識為內容之源,以華詞麗句為外飾,以逞博炫美(是刻意化妝的美,而非本色美)為能事,反而更顯出缺乏生活營養的病態。寫作中的生活、思想、感情等等根本性要素在這種模式中被沖淡了,被擠掉了,從而減弱甚至丟失了可貴的真實性與深切感,也形成了與現實脫節與時代游離的寫作導向。依這種模式復制的產品,往往如一個塑料模特,雖肢體俱備,做工精良,卻缺少血肉與精神:又如一個初生嬰兒,雖面目姣好,卻少了一點自然發出得活潑潑的啼聲,難顯真實生命的活力。
我絕對不是反對讀書,寫作與閱讀的密切關系自不待言:我也不排斥引用古詩文并加以生發的寫法,書本知識當然也是一種寫作材料。我只是覺得,作文中不見了第一性材料,以抄書背書為文,以向古人找話頭為唯一的寫作通途,而且這種現象與風氣在中學生應試作文中仍然普遍存在,就更有必要重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告誡了。如果脫離現實,不注重生活積累,缺乏真實的人生體驗,那只會使作文走入越來越狹窄的歧途。我也知道當前中學生的生活天地本不寬廣,作文內容只好多求之于書本,這也可說是反映了他們的無可奈何的生活“真實”。不過,我還是要強調:關注生活,貼近時代,留心周圍多彩的世界,作文才會反映更高更深更活的真實。作文教學指導唯以那種新模式為范本,只是孤立機械地灌注某些得分“秘法”,諸如“開頭要用排比句”,“中間要引古詩文”之類刻板的條條框框,是否都具有科學性,是否都體現寫作規律,現在似也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