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8:55:5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蒼梧晚報,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在當前視覺影像大發展的背景下,攝影追蹤報道作為一種特殊的視覺表達方式,已經逐漸滲透到現代媒體的發展中,通過創新和開拓,攝影追蹤報道對新聞傳播的意義和作用越來越明顯,它不僅體現在其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受眾的關注度上,更多的是通過邏輯性影像的實證,留存歷史影像、彰顯媒體責任、引導社會輿論,全方位服務受眾,最終體現媒體的公信力、影響力、傳播力和價值觀,成為當今責任媒體的核心武器之一。鏡頭追蹤記錄生活變遷攝影追蹤報道通常反映的是一個正在進行中的新聞事件,由于視覺影像的形象性、邏輯性、瞬間紀實性等顯著特征,會對受眾產生強烈的吸引力,其無法抵擋的視覺畫面對受眾所產生的影響力和傳播效果,往往會高于線性的文字報道。攝影追蹤報道的記者除了需要具備攝影技能外,還要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永不言棄的敬業精神,否則,很難持續不斷地追蹤下去,即使能追蹤下去,也很難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和宏觀的歷史深度。
2011年6月11日,連云港《蒼梧晚報》,用一個整版刊登了筆者的攝影追蹤報道《四胞胎的幸福生活》,這組專題的拍攝,是緣于連云港港口的一對普通工人夫婦當年生了四胞胎,筆者在接到這個爆料后,考慮到連云港港口本身就是當地發展的一個縮影,而普通工人家四胞胎的成長過程,則更能代表著一個港口城市的“成長”,于是,便有了一個記錄的“由頭”。從2000年開始記錄四胞胎的出生,到如今,已經歷著12年的漫長過程,筆者通過年復一年持之以恒的攝影追蹤,真實地記錄了四胞胎日復一日的成長過程。在記錄過程中,這些影像也折射出了連云港港口普通工人家庭的生活變化和社會的發展進程。現在,當年的普通工人程康,不僅開始擁有了自己經營的企業,而且,收入也較十年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住房也從十幾年前與父母合住在連云港市連云區中山路邊的一處半山腰的偏僻舊民居,現如今已經搬到連云區中心區的新建高層樓房,前不久,他們還購買了私家車……說實話,《四胞胎的幸福生活》的拍攝過程是艱苦的,但當我把十幾年來拍攝的照片串連在一起細細品味時,它們都已經成為筆者攝影生命中一段溫暖而難忘的人生記憶。十二年的影像記錄,常常讓筆者感受到我們這個時代的發展和變遷,也讓筆者深刻地感受到自己鏡頭中的歷史價值和沉甸甸的社會責任。下一個十年,我還會用手中的鏡頭,繼續記錄四胞胎的成長,記錄我們這一個港口城市的輝煌明天。
影像留存歷史記憶當許多人對筆者十二年追蹤四胞胎贊不絕口時,筆者卻聯想到被譽為“中國追蹤攝影第一人”的浙江日報老攝影記者徐永輝,他的攝影追蹤報道,讓人們看到了中國農村幾十年的歷史變遷,他用攝影照片留存了這段珍貴的歷史記憶。徐永輝先生有一組很經典的攝影追蹤照片:《一戶農家五十年》,從1950年起,每年他都會抽時間到農村記錄下葉根土一家在不同歷史時期所經歷的事件,特別是生活中所發生的發展變化,并以點帶面,從中反映出中國農村的點滴變化。原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的老會長蔣齊生說:“1950年2月,徐永輝拍了一張普普通通的照片———葉根土一家合影,竟在1994年成了全國性的大新聞,這是什么道理呢?我讀了一些報道,感悟如下:一張普普通通的照片,如果真實地反映了現實歷史,它就會成為一種有社會歷史意義的文獻,隨著時間的推移及歷史的變化,而增進其價值。”徐永輝對葉根土一家的拍攝歷程,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新聞攝影反映現實、推動現實與保留現實的特性與功能。徐永輝先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用生動的視覺引導和獨特的報道方式,潛移默化地讓讀者感受到人們所經歷的翻天覆地變化。對于這樣看似平常,而許多新聞攝影人又無法做到的事情來說,實際上是不平常的,因為追蹤報道需要耗費巨大的精力和時間,沒有堅強的毅力,沒有記錄歷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的確是一般的攝影人或者攝影記者難以長期堅持下去的。
當然,可以作為攝影人追蹤的題材其實非常廣泛,如美國攝影師斯坦•伽茲選擇了外太空天體光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無數美麗的傷痕———隕坑,他堅持不懈地將其作為自己的追蹤拍攝對象,從2003年起,花費六年時間,拍攝下了全世界多個“天地大碰撞”的產物。伽茲兒時就對隕石著迷,小時候,作為地質學家的父親,常帶他去各地尋找各種稀奇古怪的隕石。伽茲說,在他的攝影作品中,包含了對生命、死亡和脆弱的理解。“隕坑對一些土著人來說非常神圣,或許其中隱藏著關于生命起源的秘密。”現在,伽茲對隕坑追蹤拍攝多年的影像資料,已經成為人們研究天文、地質和歷史的一筆寶貴財富。所以,從宏觀的歷史價值來說,攝影追蹤所留下來的影像資料,積累了整個一個時期的歷史變遷過程,其影像不僅僅是屬于媒體的,更應該是屬于我們這個世界的。全方位服務贏得受眾攝影追蹤報道也是實現媒體公信力,影響力和傳播力,服務受眾、贏得受眾的有力武器。2011年年底,連云港《蒼梧晚報》開展的一場以媒體為主體,幫助菜農渡難關為主題的“愛心大白菜”大型公益行動,在全社會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被普遍認為是當前媒體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的一次成功實踐。而在此次采訪報道中,筆者一直帶頭奔走在最基層,在廣大菜農最需要的地方,腳沾泥土,心系百姓,在報社領導和編委會的支持下,筆者利用攝影追蹤報道方式,緊密配合文字調查,組合形成了強大的新聞輿論傳播合力。去年,素有“大白菜之鄉”美譽的連云港市海州區新壩鎮出現了大白菜豐收后卻爛在地頭無人問津的現狀,面對數千畝大白菜爛在地里的窘境,海州區新壩鎮菜農們實在坐不住了,為了減少損失,該鎮的菜農們通過《蒼梧晚報》熱線電話發出緊急求助,希望媒體能夠幫助他們將大白菜銷售出去,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筆者接到菜農的反映后,立即趕到現場,在與菜農們促膝談心的過程中,一位菜農的妻子在田頭忍不住傷心地落下了眼淚,筆者立即抓拍下這個令人潸然淚下的瞬間。隨后,筆者又跑遍了海州區新壩鎮的多個大白菜重點生產村,開始詳細調查了解菜農們所面臨的現狀,以及產生大白菜大豐收后卻無人問津的具體原因,并請教農業專家,尋找解決的辦法。
11月30日,《蒼梧晚報》以《白菜爛在地里菜農傷心落淚大家搭把手助菜農渡難關》為題,圖文并茂地刊發了筆者拍攝的一組視覺化照片和采寫的調查報告。此后,筆者又在《蒼梧晚報》總編輯談虹和編委會的全力支持下,連續用攝影追蹤報道和文字報道交叉組合的方式,策劃報道了以“愛心菜,暖港城”為主題的“愛心大白菜”大型公益團購行動全過程,現場抓拍了菜農們從村里運來六大車大白菜到報社廣場進行愛心團購的整個系列感人場景,在當天不到2個小時的時間里,“愛心大白菜”就被愛心市民搶購一空。在報道時,《蒼梧晚報》在頭版重要位置和多個版面,以視覺化組圖形式報道了“愛心大白菜”的行動盛況,引起了市領導的高度重視,也引起了中央媒體的高度關注。在此后的十多天時間里,筆者又相繼拍攝和撰寫了《如潮愛心市民打爆晚報熱線電話》、《愛心菜,讓港城這個冬天不再冷》、《隨菜農進城送上“愛心菜”》、《新壩菜農終于露笑臉》等多篇連續攝影追蹤和文字系列報道。在那一段日子里,筆者天天奔走在鄉村第一線,始終關注和追蹤著“愛心大白菜”公益行動的每一步進展情況,用自己的鏡頭和筆,盡自己所能,實實在在地幫助了菜農,為新壩菜農們分了憂,解了難。當看到新壩鎮通向市區的公路破損嚴重,菜農運輸大白菜進城十分困難,筆者又及時用攝影的形式,對新壩的路況進行了報道,迫使有關部門及時為新壩鎮修了路,保證了菜農的大白菜順利運輸進城,送到愛心市民的手中。
在“愛心大白菜”攝影追蹤報道過程中,筆者拍攝的首尾照片,恰好是新壩菜農從開始的滿臉“愁容”,到后來臉上綻放出的“笑容”,這一直觀、生動、形象化的視覺轉變對比,給廣大受眾留下了難以忘懷的深刻印象。實踐證明,攝影追蹤報道是彰顯媒體社會責任的核心武器,也是現代媒體值得借鑒的一種突破性的視覺表達方式。
(連云港市重點文物保護研究所,江蘇 連云港 222000)
摘 要: 將軍崖巖畫是我們原始先民遺留下來的一處寶貴的原始藝術品,這些藝術品具有諸多美的因素,探討他的藝術特征將會為我們現代的藝術創作提供一個嶄新的視角。
關鍵詞: 將軍崖巖畫;原始藝術;審美
中圖分類號:J50文獻標識碼:A
On the Primitive Art of jiangiunya Cliff Painting
GAO Wei
將軍崖巖畫位于馬耳峰南麓的一個小山包上,海拔20米,東經119°08′04″,北緯34°31′57″。此山包有兩處巖畫,第一處在小山包下面,一平坦的巖石上,畫面刻于長22米,寬15米,呈饅頭狀的巖石上。共分布為四組,內容有人面、農作物(禾苗)、鳥面、星象等圖案和符號。
第一組,在整個巖畫的西側。南北全長4.2米、高2.8米,以人面頭像、農作物和星云圖案為主。人面頭像方向為88度,整體為陰線刻,磨刻線條的斷截面呈撇口“U”形。巖畫表面平整光滑。磨刻線條一般深度在1厘米左右,最深在2厘米,最淺在0.4厘米,線條的寬度一般在2―3厘米之間。星云狀石案一般直徑在2―3厘米,深度在0.5厘米。
另一處,在小山頂部距離第一處巖畫東南上方有100米左右。巖畫在長9.7米、高1.7――0.55米的一塊巖石立面上,在巖石的西側面上,內容有人面、蹄形、火焰形、星云等圖案以及符號注:(連云港市博物館《將軍崖巖畫遺跡調查》,《文物》,1981年第7期。王川、高偉、駱琳《桃花澗發現一組新巖畫》,《蒼梧晚報》,2005年3月21日、1版。王艷、高偉、雯璇《將軍崖第四組完成局部繪圖――“孫悟空頭像”實為人物面部像》,《連云港日報》,2005年3月23日B1版。王艷、高偉、駱琳《桃花澗巖畫進入整理階段――首次發現兩個牙齒狀圖案》,《連云港日報》,2005年4月13日、B1版。)。
巖畫是彩繪或刻畫在巖洞壁、石崖壁或獨立巖石上的彩畫和刻畫的統稱,繪畫藝術的一種。彩畫一般是采用礦物顏料描繪而成,其表現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使用顏色涂畫,另一種是用色線勾勒構圖。刻畫是采用雕刻工具雕刻而成,其表現手法一般為三種,即磨刻、劃刻、敲鑿,前兩者為刻劃各種物體的外形輪廓,后者是對描繪對象進行通體敲鑿。將軍崖巖畫的制作工藝就是采用了刻畫中的磨制手法。
將軍崖巖畫,經專家考證距今8000年前注:(李伯謙《連云港文化遺跡考察的觀感與聯想――在夏暨東夷文化遺跡考察座談會上的發言》,《東夷文化研究》,連云港市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連云港市東夷文化研究中心。),是我們原始先民遺留下來一處寶貴的原始藝術品。這些藝術品已具有諸多的藝術美的因素,它是現實美(社會美、自然美)的能動反映;它是當時人們審美意識的一種物態化形式;它是通過特有的、生動的、可感的、形式顯現的,因而具有藝術形式美,并構成藝術美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將軍崖巖畫自身藝術特點是什么呢?它又從哪些方面反映出他的藝術特征呢?下面我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他的藝術特征。
一、原始藝術:來源于生產和生活
馬克思說:“只是由于人的本質的客觀地展開的豐富性,如有音樂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總之,那些能成為人的享受的感覺,才一部分發展起來,一部分產生出來。” 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第126頁。)正因為如此,藝術是特定的歷史階段的產物,也是人們長期生產、生活實踐活動中,使自己具有了能感受到形式美的感官和具有了創造形式美的能力的時候產生的。同時藝術的產生也受到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所制約的,如在使用工具上,也能看出它的特征,在沒有金屬工具的情況下,我們的先民用石制工具在巖石上磨制出來,所以巖畫線條的斷截面痕跡呈圓弧狀。在藝術題材方面也有反映,生活、生產是藝術的源泉,而藝術又是生活、生產的寫照。如將軍崖巖畫發現遠古星象圖(太陽、子午線)、魚形圖案、禾苗、人面、獸面等注:(李洪甫《連云港將軍崖巖畫遺跡的初步探索》,《文物》,1981年第7期。《太陽石巖畫遺跡初證》一文,《李洪甫史志論集》,燕山出版社,1991年版。連云港市博物館《連云港將軍崖巖畫遺跡調查》一文,《文物》,1981年第7期。李洪甫《將軍崖巖畫遺跡的初步探索》一文,《文物》,1981年第7期。《將軍崖巖畫遺跡》一文,《光明日報》,1981年4月27日。同時在《史學》223期刊發。),這些作品是將軍崖原始人過著觀測天象來農業耕作,輔以漁獵定居生活畫面的真實寫照。
二、原始藝術中的審美意識
黑格爾說:宗教“往往利用藝術,來使我們更好地感受到宗教的真理,或用圖像說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在這種情況下,藝術確是在為和它不同的一個部分服務” 注:(黑格爾《美學》第一卷,第130頁。)。由此可見,原始藝術有一部分是服務于宗教。大部分是服務于人類的原始審美意識。我們就以將軍崖巖畫為例:
首先,將軍崖巖畫是一處原始的宗教祭祀場所。有一些圖像是為宗教服務所產生,如將軍崖巖畫第三組中祭祀用的動物頭像和第二組中的一些抽象的神像。這充分說明這類的圖案是專門為祭祀所創作,是為宗教所服務而產生的。
其次,從裝飾上看。我們知道裝飾最早出現,是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山頂洞人已經知道用骨、牙、貝之類的穿在一起作為項鏈裝飾自己。如將軍崖巖畫中人面像頭上網狀紋飾和面部線條裝飾,達到了造型與裝飾的和諧美,充分體現了生活在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時代居民創造美和審美的能力已經達到相當的水平。整個畫面有人面、禾苗、抽象的鳥面、圓窩等不同的紋樣組合的圖案紋,又頗具有裝飾美。這一些都是來源于生活、生產活動中觀察所創造的審美觀念,都是以生活中象生類作為創造的母體。顯示了原始社會人們的繪畫工藝技巧和藝術欣賞水平,也反映了人們的一定意識形態。
三、原始人對美的追求
人類的審美能力,在能夠欣賞美的感覺就形成,而人類的審美能力提高又是在人類社會實踐中得以不斷的提高。當社會發展到新石器時代,人們不僅已具有較高的審美能力,而且已出現對美的追求。
新石器時代先民對美的追求,在將軍崖巖畫中比較突出,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表現在人面的裝飾上。將軍崖巖畫第一組上面的13個人面像,有12個面部有裝飾線條,線條基本對稱,講究對稱的美,顯示一種古樸的原始美注:(高偉《將軍崖巖畫的第二次調查》,《中國美術研究》,2008年第4期。)。
其次,表現在制作工藝上。巖畫額線條是那么的流暢,那么的圓滑,新石器時代先民是使用石制工具,生產力極為低下,生活很艱辛。在此情況下,人們卻花費那么多的精力制作拿的精細,這些都是原始人追求美所使然。我們可以設想,我沒的原始先民不是對美的追求,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要在巖石上磨制出那么精細,其難度相當大,可想而知,原始先民為了追求完美,卻不惜工本制作。
再次,表現在與生活關系上。將軍崖巖畫人面、禾苗、漁網、魚形、鳥面等圖案裝飾,都體現原始人類對美的追求。梁啟超先生說:“我確信,‘美’是人類一要素,或者還是各種要素中之最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內容中把‘美’的成份抽去,恐怕便活的不自在,甚至活不成。” 注:(梁啟超《美與生活》,《飲冰室文集》之39,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版,第22頁。)人類曾在漫長的生活中不知道美為何物,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只有音樂才能激起人的音樂感;對沒有音樂感的耳朵來說,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一句話,人的感覺,感覺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對象的存在。” 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由此可見,人類是經過長期的社會實踐,五官感覺形成以后才具備審美能力的,此后,又在社會實踐中不斷發展和提高審美能力,直至對美的追求,使美成為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四、原始藝術中的天文知識
恩格斯說:“首先是天文學――游牧民族和農業民族為了定季節,就已經絕對需要它。” 注:(恩格斯《自然辯證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6頁。)事實上,我沒的先民掌握一些天文知識要比游牧、農業民族早的多。農業的發展是在先民掌握了一定的季節變化和植物生長的關系的情況下發明的。換句話說,農業是在先民已經掌握一定的天文知識的情況下產生的。這是因為農業生產季節性很強,需要按時的播種方能收獲。因此,我們認為先民掌握某些天文知識最晚應當出現于舊石器時代晚期。先民們為了生存,在漫長的狩獵,采集活動中,逐步熟悉自然環境,留心季節的變化,植物的生長規律,體驗四季的交替,觀測晝夜不同太陽的關系,從而逐步掌握天文知識。生活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原始人已經掌握天文知識,則已反映在原始作品中,就是觀測天象的星象圖巖畫,在連云港發現較多,有30余處。如將軍崖巖畫中天文內容的圖案,寫實的僅太陽就有七個注:(高偉《東方天書再增新謎團――將軍崖巖畫又增兩個“太陽”》,《揚子晚報》,2004年5月9日B1版。王川、高偉《東方天書再增新謎團――將軍崖巖畫又發現兩個“太陽”》,《蒼梧晚報》,2004年5月8日1版。)。
太陽巖畫,這組中一共出現七個,分為三組。
T1―T3為一組,位于第二組巖畫中間偏上的部位。三個太陽排列呈倒三角形,T1內圓直徑4厘米,外圓直徑10厘米,有20條放射線表示光芒。T2是三個太陽最大的一個,也是三個太陽中的中間一個,有一個三圈圓組成,有 23條放射線表示光芒。T3是三個最小的一個,同心圓四周有14放射形線條表示光芒。這三個是記錄太陽一天運行的軌跡,分別代表早、中、晚不同時間段的太陽。
T4、T5位于三個太陽的左下方,這兩個太陽的上面都有一個磨制的橫杠,中間圓都是用同心圓表示太陽,太陽光芒分別分T4線條18、T5線條15較粗的線條表示光芒注:(李伯謙《連云港文化遺跡考察的觀感與聯想――在夏暨東夷文化遺跡考察座談會上的發言》,《東夷文化研究》,連云港市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連云港市東夷文化研究中心。)。
T6、T7位于T4、T5的左上方,靠近星云帶的邊緣,太陽是用圓圈表示,表示太陽的光芒分別18、17線條。
T4―T7分布在巖畫的中間部位,在眾多的類似獸面的中間注:(高偉《東方天書再增新謎團――將軍崖巖畫又增兩個“太陽”》,《揚子晚報》,2004年5月9日B1版。王川、高偉《東方天書再增新謎團――將軍崖巖畫又發現兩個“太陽”》,《蒼梧晚報》,2004年5月8日1版。)。
在巖畫三個太陽的南邊有一人工磨制出
的一線條子午線,長度5.5米,其方向與現在的子午線誤差3°55′88″注:(江蘇省地礦局測繪大隊,測繪結果其方位角aN―S=176°24′52″,與實際測得子午線誤差為3°55′88″。)。在T6的左邊有一個長達6米左右的星云帶圖案,類似銀河系。星云圖案是用同心圓和單圈圓組成。在三個太陽的上面,也就是正北方有一個月牙的形狀和一個北斗星星象的圖案。
太陽、星座圖、子午線、銀河系的發現,表明當時人們已具有較為成熟的觀星象的能力,也表明人們掌握一定的天文知識并非出現于這一時期,而要比這些更早一些,甚至早的多,另外也反映陽光、植物生長關系的作品。
五、原始藝術中的原始宗教
宗教,不是從來就有,而是人類意識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原始宗教是指處于初期狀態的宗教,存在于原始社會,其思想基礎主要是相信萬物有靈,靈魂不死。原始宗教的的各種表現形式,實際上就是這種思想在社會生活中各方面的表現。以自然崇拜為例。
今天我們隆重推出“行風熱線”節目與廣大聽眾見面,既是積極推進全市軟環境集中整治公開承諾階段工作的需要,也是今后軟環境整治工作納入長效管理的需要。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對節目的順利開播表示熱烈的祝賀!市委市政府對辦好這個欄目非常重視,主要領導多次過問,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市紀委、市委宣傳部、市廣電局先后兩次赴臨沂學習考察,制定了詳細的開通計劃。從今天開始,“行風熱線”節目,將輪流組織與投資發展軟環境關系密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22個職能部門和單位的主要領導在每月固定時間走進直播間,參與節目直播。希望廣大聽眾積極踴躍地參與,共同把節目辦好。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從實踐“三個代表”的高度,充分認識辦好“行風熱線”節目的重要意義
市委市政府為全面優化投資發展軟環境,為連云港聚合發展要素,加快推進“富民強市、快速崛起”目標的實現,最近集中兩個月時間開展了軟環境整治活動,得到了全市廣大干群的普遍擁護和熱心支持,已經取得了明顯效果。尤其在公開承諾階段,適時推出“行風熱線”節目,對深入推進軟環境建設意義深遠。
“行風熱線”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行動。“行風熱線”節目的宗旨是“替百姓說話,為政府解憂,給港城添彩”,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人民服務,為人民多辦實事、辦好事,是身體力行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行風熱線”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窗口,是為人民解憂、解困,服務群眾、服務基層的有效載體,它用溫馨地對話交流思想、疏導郁結,用強有力的監督查處化解矛盾,直接拉近了部門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實現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心靈的交流與溝通,真正實現了為民辦事,平民氣、順民心,為群眾服務。同時它對推進部門機關作風的轉變,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也具有重要意義。
“行風熱線”是行政監察機關監督和傳播媒介輿論監督兩大監督形式的有機結合。“行風熱線”借助專門機關的監察監督和市人民廣播電臺的輿論監督的雙重力量而開設的,對進一步加強民主監督,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推進反腐敗進程具有積極的意義。
“行風熱線”是推動全市軟環境建設長效管理的有效方式。從3月4日全市集中整治發展軟環境萬人動員大會以來,全市的軟環境建設有了較為明顯的改善,但也應當看到,短短兩個月整治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行風熱線”節目的推出就是從長效管理的角度進一步鞏固軟環境整治成果,保證軟環境的長久性治理取得實效。
二、精心組織,齊心協力,共同把“行風熱線”辦成黨和政府滿意,群眾滿意的名牌節目
辦好“行風熱線”節目,需要全市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形成工作合力。參與節目的部門和單位要高度重視,熱情支持,主要領導要認真做好每期節目的準備工作,成立專門的工作班子,擬訂工作方案,確保實效;各新聞單位要密切配合,以《行風熱線》節目為龍頭,實行“新聞聯動”。《連云港日報》、《蒼梧晚報》、市電視臺同時開辟專欄,配合宣傳;市紀委、宣傳部等要加強組織協調,市糾風辦、廣電局做好配合工作,確保節目準時、如期、安全、高質量播出,真正把“行風熱線”辦成聯系黨、政府和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
三、希望廣大聽眾踴躍參與熱心支持,確保節目常播常新
關鍵詞:深水港口;碼頭建設;意義
Abstract: The port is the ocean and land, the sky and land attempt, the port economy on a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Modern port has channel deepwater, terminal profession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ship.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port econom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port to our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ort and 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profound significance.
Keywords: deep water port; Wharf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中圖分類號:[U65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國際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全球對能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目前主要的能源供給依然以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傳統能源為主,新型能源短期內無法取代傳統能源。目前陸地的油氣資源已經無法滿足需求,且分布極不均勻,因此各國均將目光投向了儲量豐富的海洋油氣資源。
一、港口建設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港口經濟,就是以港口為中心,港口城市為載體,綜合運輸體系為動脈,港口相關產業為支撐,海陸腹地為依托,實現產業和區域彼此間相互聯系,密切協調,有機結合,進而推動整個區域經濟發展的開放型經濟。也是在市場條件下,按經濟、合理的原則,通過港口發揮其輻射和聚集作用,使貨物、科技、加工生產等資源實現充分而便捷的交流與配置。港口經濟是陸地經濟和海洋經濟的結合,具有強烈的外向性,能產生強有力的經濟能量聚集、擴散和輻射效益,是能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發展的區位優勢型經濟。港口是海洋與陸地、天空與陸地的聯結點,港口與港口經濟的活躍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世界經濟的繁榮。
目前,全世界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區,全球財富的一半以上集中在沿海發達城市。歐洲、美國、日本、“亞洲四小龍”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大多是依托沿海貿易迅速實現工業化,進而走上發達富強之路。
中國現在已成為港口經濟繁榮的國家。2000年,全國18個沿海開放城市人口10085萬,占全國人口的8%,但GDP占全國的22.46%,外貿額占全國的44.53%,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同時,由于這些城市對周邊地區的帶動作用,整個沿海地區生產力水平和外貿數額更高。全國GDP產值的57.3%來自沿海地區沿海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港口經濟的繁榮進一步支持了沿海地區各項產業的發展。沿海城市同時也是中國現代制造業最發達的區域,并催生了一系列相關服務行業,如物流服務業、會展業、信息服務業和金融業等等。港口經濟的繁榮和發展,促進了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加速了中國改革的進程,加強了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系,提高了中國在世界經濟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二、碼頭建設發展的趨勢
(一)專業化碼頭
中國傳統各港口,大都是綜合性的接卸碼頭,沒有具體的碼頭裝卸分工。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加入WTO以后,傳統港口格局隨著國內和國際兩種資源和兩種市場的雙向選擇而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逐漸由港口的綜合運用而出現明確的分工。
20世紀50年代以前。港口的功能戰略主要是不同運輸方式的交接點,散貨、雜貨的集散中心。其組織特點是港口內獨立活動,港口與用戶之間維持非正式關系,船舶運輸方式以不定期貨輪運輸為主。
20世紀50至80年代。在維持傳統產業對大宗原材料運輸需求的基礎上,要求實現成品及半成品的雜貨運輸的標準化、信息化。
20世紀80年代以后至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背景是,計算機、通訊、網絡現代高科技產業在發達國家的國民經濟中取得了主導地位,它要求運輸體系適應運程的需要,主要貨物表現在集裝箱運輸量增長,散貨、液體貨物呈負增長。港口的功能戰略為運輸方式的交換點、散貨、雜貨的集散中心,運輸、金融、信息、工業與商業中心、現代物流的集散中心、全程運輸中心的貿易后勤基地。組織特點為港口與用戶關系密切,實現資金流、信息流與物流的同步發展。
隨著國際市場更加開放,海洋運輸體系將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跨國公司為了發揮地區優勢,降低成本,把以往的綜合生產分散到世界各地,技術的革新和生產的區域化導致了原材料運量的相對降低,而高附加值產品的運輸卻大量增加。集團公司內部貿易的目的在于實現零存貨與提高效率,這就引發了新的生產與貿易組織方式——長距離運輸與就地生產,并使集成化的生產與運輸經營更加規范化,它對全球的海洋運輸,特別是碼頭專業化提出了更加細致分工的要求。
(二)船舶大型化
由于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核心是面對兩個資源和兩個市場,資源所在地與集約生產地距離日漸擴大,所以海運成了重要運輸途徑。載量較小的船舶無力承擔遠距離運輸的成本。由于中小船舶已遠遠不適應遠洋運輸的需要,船舶大型化和載箱量擴大化成為主要發展趨勢。
1997年主要集裝箱船的載箱量約8000TEU(國際標準集裝箱單位),而在未來計劃內中的大型集裝箱載箱量高達成8154TEU,而吃水也由1997年的-4.5米擴大到-21米,所以船舶大型化與航道深水化、碼頭專業化同步發展,船舶越大,對港口的水深條件和專業水平的要求也就越高。
參考文獻:
幾乎每一種“網客”的興起,都跟互聯網的潮流分不開。最早的“博客”是外來詞。開始主要是記錄私人日記,后來演變為一種文化時尚,隨著明星博客、名人博客落戶各大門戶網站,忽如一夜春風來,千人萬人博客開,各大門戶網站的點擊率也在不斷飆升。“播客”與“博客”盡管是同義詞,但目前播客是以音頻信息為主。而拍客的優勢在于,采用了圖片+文字的形式來吸引網民們的眼球。優酷網啟動了大型視頻短片接力活動,吸引了數百萬網民的參與,誕生了數千部拍客作品,其中不乏經典之作,都在社會上引起強烈關注。 在2007年春節期間,“拼客”受到中央電視臺以及各地方電視,報紙等媒體報道后,才逐漸走上前臺,逐漸被人們認識、接受。隨著各地拼客網站的建立,已經讓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拼客”,“拼客”將會是“博客”、“播客”之后的又一群新興活躍群體。
拼客提倡的是“合作共贏”,指的是有共目的的人集中在一起共同完成同一件事,以 AA 制消費,目的是分攤成本、共享優惠、享受快樂并可以從中交友識友。拼客們倡導的就是一種“節約、時尚、快樂、共贏”的新型生活方式。目前拼客有拼房(合租)、拼飯(拼餐)、拼玩、拼卡、拼用、拼車(順風車)、拼游(拼團或自助游)等等。天津拼客網(省略)常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2008年5月10日他們策劃舉辦了首次拼客活動,主題為“踏青訪農企,網絡展商機”,他們首先找到被參觀的企業山莊,談好以網絡廣告換餐費或者包車費,由于企業有自己的旅游山莊就按兩桌全魚宴標準餐費換他們網絡一個月的宣傳。參加活動的20余名人士來自不同的行業,年齡從23歲到44歲間的跨度,每人50元就包含了車餐游的費,并參觀了農村企業,品嘗了美味鮮魚宴還游了湖。通過此次活動有效溝通了網商之間的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看到農企米業生產的綠色有機大米,拼客們紛紛購買綠色有機大米。花更少的錢,聯合更多的人,形成更大的力量,獲得更多的快樂,享受更好的生活,一次拼客活動就完成了拼游(拼團或自助游)與拼購(團購)兩項內容。
如果說最初的時髦“拼客”族只是拼湊著以“AA制”消費享受“節約、時尚、快樂、共贏”的新型生活方式,那么現如今他們開始“拼資”(合伙投資的一種)參與創造財富的過程更是一種時尚的理財方法。據武漢拼客網站省略負責人汪小飛表示,江城3000“拼客”群體正在倡導新興的理財方式。“我們5個人中間甚至還有兩個是在校大學生,如果不是‘拼資'啟動了這個項目,那真要看著財富從眼前溜走。據汪小飛介紹,他與另外4個伙伴拼湊著投資了幾萬元注冊了一家平面設計公司,目前已經具備承接百萬元工程的設計實力。
據該網站的統計顯示,在武漢各網站上注冊的3000多名“拼客”族中,每到雙休或法定節假日,總有10人以上的“拼客”群體相約某處吃飯、K歌或運動健身,“他們在休閑消費的同時,談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拼資'創造更多使財富保值、升值的機會”,汪小飛表示,很多人碰撞出投資理財的火花。
金融業內人士則認為,“拼投資”理財的方式很時尚,但是一定要注意控制風險,比如投資各方事前的法律公證,投資獲得收益后的分成約定等,一定要事前充分考慮清楚。
據拼客最大的聯盟網站“拼客中國聯盟” (省略)發起與創始人“pinkecn-陳”告訴記者,“拼客中國聯盟”現有全國加盟城市59家,總注冊會員23萬人。拼客在連云港受到的歡迎程度更是顯而易見的,光在連云港拼客網上(省略)的QQ“連云港拼客群”就已達到4個,幾乎個個爆滿。拼客活動更是層出不窮,每一個拼客信息背后都會有一大堆的“拼友”積極響應。
可拼的東西實在太多。
拼房:就是找人合租房。許多剛參加工作,收入不高的年輕人,在拼客網站上發帖子,很快就能找到“拼房”伙伴,這樣就能分攤房租,節省開支。
拼車:就是在起始地和目的地相同或相近或順路的情況下,幾個人結成伴,一起搭車上路。車費均攤或根據路程遠近,按比例分配出租車費用。
拼學:一起結伴考研、學英語、上培訓班等等,可以互相分享學習資料,交流學習心得,攻克學習難點,既省了錢也避免了一個人學習的枯燥。
拼購:就是集體采購,也就是有共同購買需求的人,大家拼到一塊兒去買,這樣既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又有一起砍價購物的樂趣。大家一起拼著買,可享受團購價。
拼餐:上班時不愛吃工作餐,找幾個人一起去飯店包餐,非常劃算。離家在外的打工者,節日很孤單,找幾個朋友大家AA制拼餐,出一份錢,能吃到各種特色菜!不少拼客朋友在拼餐后這樣說:“常嘗鮮,又解饞,還省錢,大家一起搭個伙圍個桌把想吃的菜嘗個遍!”
拼婚:婚期接近的幾對新人,通過一塊兒拍婚紗照、一塊兒買家具、一塊兒租婚車、一塊兒訂酒店等等,獲得單獨購買不可能得到的折扣。
連云港拼客發起人之一“pinkecn-陳”告訴記者,拼客主要是20幾歲的青年,在拼客族里面,大部分人都是陌生的,他們通過拼客網、QQ拼客群等途徑,獲取或發出相關“拼”的信息,等別人回應后,再進一步聯系關于“拼”的具體事項。
每一次拼客活動幾乎都是遵循“人以類聚”的理念,“拼友”們通過QQ群可以了解到“拼友”的個人信息,符合“口味”的“拼友”才會最終聚到一起。
在連云港拼客網上的拼客分類多達14大類,可拼的內容五花八門。
連云港拼客網的“pinkecn-陳”介紹說,生活中可拼的東西太多,拼客們也總是把能夠想到的都拿來拼一拼。拼客的口號是“愛拼才會贏”,不過這個贏,不僅僅是節省了開支,獲得了利益共享,更是贏得了一份分享的快樂,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其實,說來說去,拼客的特征不過就是以大家組合去做一件事,目的是共同負擔原本一個人負擔的消費。這和AA制很相似,只不過以前通常在同事或相熟的朋友間進行,而現在,在拼客的世界中,多了一些陌生的面孔。
有專家認為,拼客展示的是一種精明與節儉的生活理念,追求的是足金足量的生活品位。對于這種在年輕人當中日漸風行的“拼生活”現象,專家認為,這是人們的消費觀念和行為走向成熟的表現,也是一種節儉和環保的生活方式,值得廣泛提倡。
拼生活,更要拼愛心。“拼愛心”同樣是流行于拼客一族中間的熱門活動。
今年春節前夕,網名為“小雨霏霏”的拼客,心里惦記著福利院里孩子們的生活,心念一動,“小雨霏霏”當即在連云港拼客網里發帖,1月14日,30多位拼客們帶著買好的牛奶、玩具等到了福利院,與孩子們一起交談、玩游戲,奉獻愛心。
3月8日,連云港《蒼梧晚報》刊發了該市市民周琴在丈夫車禍去世、女兒罹患白血病的困境下,對女兒不拋棄不放棄的事跡,拼客網的網友提出捐款并呼吁社會捐款的想法,一呼百應,于3月9日在市民廣場組織了捐助活動,募集2103元,這是周琴罹患白血病的女兒黃柯冰收到的第一筆捐款,雖然錢不多,卻凝聚著一群年輕人的愛心。
在拼客一族的帶動下,連云港一些部門和人士,也紛紛加入到愛心行列,伸出援助之手,把愛心獻給這個命運多舛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