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英語專四作文

英語專四作文

時間:2023-05-30 09:14:4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英語專四作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英語專四作文

第1篇

關鍵詞:基礎英語課程;英語專業四級;嵌入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1

一. 基礎英語課與英語專業四級考試的關系

英語專業四級考試(TEM-4,Test for English Majors-4),全稱為全國高校英語專業四級考試。自1991年起,國家教委委托上海外國語大學組織全國統一的英語專業四級考試,考察全國綜合性大學英語專業學生。考試內容涵蓋英語聽、讀、寫各方面。考試的范圍包括基礎階段教學大綱所規定的一至四級的全部內容。考試的目的是全面檢查已學完英語專業四級課程的學生是否達到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各項要求,考核學生運用各項基本技能的能力以及學生對語法結構和詞語用法的掌握程度,既測試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測試學生的單項技能,同時也是評估教學質量,推動校際交流的一種手段。

考試共有六個部分:聽寫、聽力理解、完型填空、語法與詞匯、閱讀理解、寫作。

基礎英語課程是英語專業學生在英語基礎階段學習的主干課程之一,旨在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知識及語言運用能力,要求學生能夠準確、自然而流暢地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并能根據不同的場合恰當地使用語言,掌握英語語音、詞匯、句法、修辭、語篇等語言知識。

分析基礎英語課教學和設置專業四級考試的目的可以清晰地獲知二者之間的密切聯系。基礎英語課是一門既發展語言能力, 又發展交際能力的實踐課,是英語本科專業學生必修的核心主干課程。從某種意義說, 基礎英語課教學的成敗極大地關系到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成敗。該課程是英語專業中最為基礎、綜合性最強的一門課程。基礎英語課教學中, 歷來以語言基礎(包括語言知識和語言應用能力)為重點, 注重聽、說、讀、寫、譯五方面語言能力的培養。而英語專業四級考試正是全面考查學生綜合運用各項基本語言技能的能力。若能以基礎英語課程為載體,將專四所測試的內容巧妙而有機的嵌入其中,則可以達到學生通過專四考試和提高語言能力的雙贏目的。

二. 基礎英語課與英語專業四級考試相結合的教學實踐方法

“專四的嵌入”要巧妙,甚至不著痕跡。 如:《綜合英語教程》第三冊第四單元Learning a Language 教學過程中可以嵌入介紹英語發展史和英國歷史講解英語中的外來語;利用多媒體課件增加材料的趣味性;通過播放電影《國王的講演》,《窈窕淑女》(My Fair Lady)來激勵學生的學習斗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通過對兩部電影的配音提高學生專四的聽力水平;通過寫影評提高學生的專四寫作水平;通過閱讀英國歷史提高學生的專四閱讀能力;通過課文詞組語法的分析提高學生專四的完形填空和詞匯語法成績;通過第二篇閱讀文章提高學生對《希臘神話》的認識并引導他們閱讀西方文學經典;對關鍵句式have trouble in doing something進行嵌入式訓練,以提高學習效率;利用課堂嵌入閱讀21世紀報等新聞,提高學生新聞聽力的準確度。充分利用課程嵌入更多的有難度的專四練習,體現“循序漸進、精講精練、注重雙基、培養能力”的教學思想。

1. 聽寫

聽寫是語言基本功之一。聽寫測試要求聽寫測試要求考生把聽到的內容準確無誤地以筆頭的形式表達出來。基礎英語課上我們可以做一些聽寫練習,這項練習包括單詞詞組聽寫、課文段落聽寫、課文大意聽寫等。聽寫的關鍵在于速度和標點符號、單詞拼寫的正確度等,所以基礎英語老師一定要強調標點的正確使用和單詞的拼寫。為了保持上課的趣味性,老師也可以讓學生聽寫一些英語歌詞,電影臺詞,甚至常速的英語新聞。英音和美音發音的區別有時候也會影響學生的理解,所以也需要老師在課堂上重點講解。

2. 聽力理解

基礎英語課上可以結合課文的主題,下載一些原版的音頻和視頻內容,要求學生聽完后回答問題或者復述大意。建議大一學生可以用VOA的SPECIAL ENGLISH難度的材料,大二學生可以用原速的材料。聽力材料的內容可以作為課文的導入部分。

3. 完形填空、語法和詞匯

這三個部分主要考察的是學生的詞匯、語法知識及學生的綜合語言知識和技能。基礎英語教師必須分析出常考的語法和詞匯項目:如連詞、關聯詞、詞義辨析、詞匯搭配等。連詞典型涉及時間、條件、讓步、對比等;關聯詞典型涉及因果、轉折、對比、結果等;詞匯搭配典型涉及介詞、副詞與其他詞如動詞、名詞、形容詞的搭配等。在分析課文的內容的時候,一定要把生詞和常考的語法現象講透講細,并舉一反三地配合相應的練習加以鞏固,并要讓學生養成查紙質字典的好習慣。

4. 閱讀理解

教師在基礎英語課上可以協助學生安排合理的閱讀計劃,要求精讀和泛讀相結合,并積極發揮英語報刊雜志的作用,要求學生在課外有一定的閱讀量。實踐證明,基礎英語課上長期、系統的閱讀訓練與后期強化訓練相結合,考試時能獲得較好的效果。

5. 寫作

每篇基礎英語課文根據文體特點讓學生歸納出全文綱要,論證觀點的策略、步驟, 描述人、物的手段和方式。每篇文章都是學生寫作的模本,從遣詞造句、布局謀篇到修辭邏輯都提供了范例。對有的篇章可更換人稱寫出故事情節或文章大意,使學生逐漸習慣從不同視角表達同一內容。命題作文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給出每段的首句,或各句的要求,或要求使用的單詞、短語等。便條寫作需要提供模板和多加練習。

三. 結束語

英語專業四級的成績與學生的就業和學校的教學質量息息相關。基礎英語課程是提高專四成績的最好的抓手和途徑。各位一線教師應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將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和英語考試能力有機結合起來,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 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英語組四級考試大綱修訂小組.高等英語專業四級考試大綱[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第2篇

從上半年開學到六級考試前夕,我每天都是等課上完了之后就在圖書館自習到閉館,然后回宿舍背單詞學習網校課件。那段日子都是天沒亮就離開宿舍,等天黑了再回去。現在想想那段日子,真的是收獲最多的一段時間。因為法語專四,很多人都放棄了英語六級,其實我覺得不必要。如果這也能算一個挑戰的話,我相信,這是我做的正確的決定之一——因為這次六級成績出來之前就宣布下次考試改革,這讓我也大大地高興了一回。

聽力:

聽力一直是我的弱項,導致我復習時每次做真題都錯一大半。但是,我認為任何考試、題型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找準這個規律,為自己所用,才是制勝的法寶。一般來說,聽短對話時,考點就出在轉折地方”but“,或者是建議語氣why not,advise,recommend、虛擬語氣中if only,you should,you have done等等。

這里有一些小小的絕招,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你聽到的個別詞(就是選項中你聽到了個別詞)千萬不能選這個選項;一般找答案同義轉換的那一項,比如重要詞組用另一詞組代替、替換的。再就是長對話了,長對話和短對話都有其破題原則:短對話不是聽到什么選什么,但是長對話是這樣;短對話的正確答案一般都出在同義轉換上,而且答案往往在第二位說話的人;而長對話則是開頭處考點,轉則出考點,問答出考點,有時還會考一些因果聯系。短文理解方面:也是聽到什么選什么,還要注意順序,比如第一句話對應第一題,人名地名容易出考點,還有就是最高級比較級情態動詞比較麻煩,容易考。

快速閱讀:

快速閱讀的話,一定不要通讀全文,很浪費時間而且讀不完。先看題目,然后直接在文章中找關鍵字:人名地名,時間,地點,機構名,數字年代,組題詞,大寫等等,根據這些指示找出正確答案。一般來說,這些題目順序是一定的,找過的地方做下一題時就不要去找前面的段落。填空一般是找到答案直接抄,有時要把動詞或者名詞改一下。這個和簡短回答類似,就不再贅述。

深度閱讀:

我的辦法是:先做一到兩份真題,了解難度,順便看一下自己的水平。做完后好好分析,看看自己到底在哪些題目上不擅長;再把題目分類,細節題、推理判斷、主旨概括……這些大致分一下,順便說一下,大部分題目都是細節題。然后每周都做一到兩套模擬閱讀來練習一下

最后快考試時,整套試卷一起做一遍。PS:每次練習都要嚴格的記時,把握好速度,不至于花費太多時間。期間要整理自己做錯的題,反思是哪些原因導致做錯,把思維和命題人保持到一致就可以啦!

第3篇

【關鍵詞】詞塊;語料庫;閱讀理解

引言

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型計算機語料庫的豐富發展給語言學家們提供了一個研究自然語言的新發展。人類語言中存在著大量的固定化和半固定化的表達結構。它們儲藏在人類大腦中供提取和運用。大約70%的口語都是由詞塊產生的。詞塊的存在加快了語言處理的速度,對語言習得和語言輸出的流利性和地道性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因此,近年來,在語言使用中對于詞塊的研究更為廣泛。許多前人的研究都主要是理論化的研究,對多詞語集合的不同視角研究進行對比,提出一些新的分析方法模式。Weinert 確定了兩種基本的研究問題:確定固定的詞語集合,分析其語篇功能。對這兩類研究問題出現了大量的實證研究。然而對如何定義這些多詞語集合,用什么樣的方法來研究它們,卻很少達到一致。

《經濟學人》中的文章常被用于編寫大學英語考試的閱讀理解部分。因此了解這其中的一些常用的詞塊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對于閱讀理解原始材料的語料庫相關的研究比較少見。論文試圖建立一個語料庫,通過Antconc軟件提取一些不同長度的詞塊,分析他們的結構和語用特征。借此希望通過提高學生對詞塊的了解來提高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

1 文獻綜述

1.1國外的研究

Becker(1975)是第一個較詳盡地研究詞塊的人,他認為那些固定的或半固定的語言表達結構的人類語言交際的最小單位。他還認為日常的語言使用應該被作為語言研究的一個主題。在以后的研究中,詞塊被冠以不同的名稱,例如:chunk,Lexical phrase,lexical bundles 等等。Lexical phrase這個詞被Nattinger和DeCarrio(1992)運用到很多研究中,他們認為語言產出的過程就是“對這些預制語塊進行選擇,然后將這些語塊串聯起來的過程。”Michael Lewis(1997)把詞塊分為四種類型:1)復合詞和集合詞2)搭配3)慣用語4)句子框架和引語。他認為語塊是可以被觀察的現象而且常常出現在自然的語篇中。

Altengberg(1993)認為詞塊是以同一種形式出現超過一次的連續的詞語。他根據詞塊的結構特點,把詞塊分為三大類:完整分句、分句成分和不完全詞組。完整分句具有相對完整的句子結構和語法意義,包括獨立分句和從屬分句兩類。獨立分句作為一個完整的句子可以單獨使用表達完整的語義,如Haste makes waste從屬分句不能單獨成句,只能插于句中,與其他分句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句子,如as far as I’m concerned.分句成分在所有詞塊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又分為多種分句成分與單一分句成分兩種。一個多種分句成分詞塊中包含兩個或多個句子成分,如I think中含有句子的主語和謂語;相反,單一分句成分僅充當句子的一個成分,如in the past作為時間狀語。

Biber(1999)把詞塊定義為“在自然語篇中有一種同現趨勢的三次或多詞序列。”根據他的理論,詞塊的語法功能和它們的許多基本結構類型有很強的聯系。Biber(2007)論述了大學英語不同口語及書面語語體中的詞塊用法。

1.2國內的研究

隨著基于語料庫的研究方法傳入中國,濮建忠(2003)基于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CLEL)和布朗語料庫,對中國學習者使用語塊進行了一個對比研究。研究結果顯示中國學習者在語言輸出中使用語塊的意識相較本族語使用者要弱。王立非(2006)基于中國學習者筆語語料庫(WECCL)對英語學生在議論文中使用詞塊進行了研究,發現中國學生使用的語塊類型很少,而且還過度的使用三次語塊。衛乃興(2007)根據Altenberg對詞塊的分類,對中國學生口語語料庫(COLSEC)中的詞塊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中國的學習者傾向于使用不同的詞塊來表達既定的意義和功能,中國學習者的中介語在既定的情境下形成了自身實現語用意義的方法。

2 研究過程

2.1數據收集

《經濟學人》《經濟學人》是一份由倫敦經濟學人報紙有限公司出版的雜志,雜志的大多數文章寫得機智,幽默,有力度,嚴肅又不失詼諧。其內容主要涉及政治,經濟,商業,文化,科技等方面。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以及英語專業專四,專八考試中的閱讀材料常常來自于一些外國期刊,涉及社會,經濟,科技等方面。

詞塊是形成語篇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詞塊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通過研究《經濟學人》中的詞塊,對于學生英語考試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建立一個語料庫,用來分析的文本主要來自《經濟學人》中的文章。為了避免主題的集中,每兩周選取一期期刊,時間從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1月3日半年的時間。總共有48篇文本,每個文本1000多個單詞。然后將這些文本儲存在語料庫中,作為一個原始語料庫來對《經濟學人》中的文本進行詞塊分析。

2.2研究問題

本研究主要為了解決以下問題:1.《經濟學人》中最常用的詞塊有哪些?2.這些詞塊的結構類型是什么?

2.3研究工具

Antconc3.2.4被用于數據的收集和分析。

3 研究結果

3.1統計數據

通過以上的統計,研究得到了不同長度的詞塊的相關數據

從表1可以看出,3詞詞塊所占的比例最大,6詞詞塊所占的比例最小。詞塊的數量與詞塊的長度成反比。詞塊出現的頻率也與詞塊的長度成反比。

研究得出最常使用的詞塊有:One of the(61次),The United States(60次),The business is(58次),The company is(58次),The world is(56次),On Wall Street(55次),The nation is(53次), In our country(49次),In recent years(48次),A lot of(46次),As well as(45次),The country is(43次),It is a(41次),The value of(40次)等等

3.2詞塊的結構類型

Altengberg(1993)認為詞塊是以同一種形式出現超過一次的連續的詞語。他根據詞塊的結根據Bengt Altenberg對詞塊進行的分類。我們把此語料庫中所有的詞塊分為三個類別:(1)完整分句;(2)分句成分;(3)不完全詞組。表3顯示了此語料庫中不同類型詞塊的數量,頻率和相應的百分比。

1.完整分句中,獨立分句的數量為18,百分比為1.37%.頻率為43,百分比為0.64%.從屬分句的數量為7,百分比為0.53%.頻率為12,百分比為0.18%。

2.分句成分中,多種分句成分的數量為506,百分比為3874%.頻率為2604,百分比為38.59%.單一分句成分的數量為479,百分比為36.68%.頻率為1465,百分比為21.71%。

3.不完整詞組的數量為296,百分比為22.67%.頻率為1465,百分比為21.71%。

在這三種結構類型中,分句成分無論是在數量還是頻率上都占據最大的比例。總頻率占了77.47%。不完整詞組占據2171%,占據第二大比例。所占比例最小的是完整分句。這個結果和Altenberg基于Native Oral Corpus 研究所得出的結果(完整分句:10%,分句成分76%,不完整詞組:14%)是大致接近的。和衛乃興(2007)基于COLEC所做的詞塊研究的結果(完整分句:460%,分句成分87.18%,不完整詞組:8.22%)也是相近的。上述結果顯示分句成分無論是在本族語語的口筆語語料庫,還是在第二語言學習者口筆語語料庫中,都占據著重要的位置。

4 結論

基于語法的方法,許多學習者抱怨即使他們學習了一系列的句法規則和大量的詞匯(主要是單個詞匯),他們也很難自由地表達他們的觀點。傳統的交際方法能夠使許多學習者說得流利,然而由于他們應用句法規則的能力較差,寫作能力并不好。最近,語言學習不再被認為是一種詞匯和語法的習得過程。一種詞匯學習方法被用于達到詞匯學習和語法學習之間的平衡。研究逐漸從詞匯和語法轉向詞塊――既有詞匯功能又有語法功能的一種成分。詞匯在第二語言習得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掌握詞塊的特點不僅對語言理解有重要的作用,對語言的輸出也產生重要的影響。本論文的研究主要是研究詞塊在《經濟學人》里面的特點。首先提出一些問題,任何通過對語料庫中詞塊的使用的分析,通過分析研究結構,給出問題的答案。

(1)就詞塊使用的頻率而言,在此語料庫中,三詞詞塊的頻率最高,六詞詞塊的頻率最低。也就是說,詞塊的長度越長,詞塊的數量越少。相應地,在此語料庫中,隨著詞塊長度的減少,詞塊出現的頻率增多。

(2)就詞塊的結構類型而言,我們遵循Altenberg對詞塊進行的分類把此語料庫中的詞塊分為三種類型:完整分句,分句成分和不完整詞組。結果顯示分句成分的使用頻率最高。這也反應了分句成分在《經濟學人》中的重要性。完整分句的使用頻率最小。所得的結果與Altenberg(1998)和衛乃興(2007)的研究結果一致。

本論文的研究還有一些局限性。首先,本研究所建的語料庫所用的文本相對小,不能代表《經濟學人》中所有的文章。其次,心理語言學家認為,只有語言使用者才能判斷一個詞語序列是否是詞塊。而本研究中的詞塊是由作者的視角來判斷。

鑒于以上的一些局限性,未來的研究應該做到:首先,需要大量的文本來建立語料庫,以保證研究的科學性。其次,應該探尋一個更加有效準確的方式來定義詞塊。

參考文獻:

[1]Altenberg.The LondonLund Corpus and Applications in Proceedings of the7th Annual Conference [R].UW Center for the New OED. OUP,1991

[2]Becker, J. The Phrasal Lexicon [M].Cambridge Mass: Bolt and Newman, 1975

[3]Lewis M. A Lexical Approach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4]Nattinger J. R.,DeCarrico J. S. 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2000

[5]Nattinger, J. Some current trends in vocabulary teaching. In R. Carter&MaCarthy (eds.), Vocabulary and Language Teaching. New York: Longman,1988

[6]Peters A. The Unit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7]賈琳琳.詞塊理論及其對第二語言能力發展的啟示[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8]濮建忠.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類連接,搭配及詞塊[J].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6

[9]濮建忠.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類聯接、搭配及詞塊[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

[10]王立非,張大鳳.國外二語預制語塊習得研究的方法進展與啟示[[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5)

[11]衛乃興.基于語料庫和語料庫驅動的詞語搭配研究[J].當代語言學.2002,(2)

[12]衛乃興.詞語搭配的界定與研究體系[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2

[13]衛乃興.中國學生英語口語的短語學特征研究[J].現代外語.2007(3)28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