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有關讀書的格言

有關讀書的格言

時間:2023-05-30 09:38:4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有關讀書的格言,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有關讀書的格言

第1篇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在等待的日子里,刻苦讀書,謙卑做人,養得深根,日后才能枝葉茂盛。

書籍是朋友,雖然沒有熱情,但是非常忠實。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讀書亦就是做人之一部分,因從讀書可懂得做人的道理,可使自己人格上進。

第2篇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23―0091―01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敝Z文教育家呂淑湘先生也曾講過:“課外閱讀對語文課來說,絕不是可有可無的?!睂W生課外閱讀正是課堂閱讀教學的延伸,課外閱讀能力正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語文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并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

一、關注閱讀內涵,注重方法指導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苯處熆梢愿鶕n文內容、作者、文章主人公、體裁、單元訓練點、學生的學習動態,引進大量的補充素材,讓優美的文章滋潤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精神和人格。

1.配合教材,推薦讀物,遷移閱讀。推薦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書籍,了解作品原貌,時代背景,作者生平,拓寬視野,促進對課文的理解。推薦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遷移閱讀。課堂相機介紹作者的其他文章,增加閱讀量,加深對這位作者的認識。推薦與文本相同題材和相同寫作方法的文章,遷移閱讀。以此做到課內得法,受益課外。

2.制定課內外“讀書卡”,形成積累習慣。制定課內外“讀書卡”,能夠訓練信息捕捉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閱讀素養。

3.授之于漁,指導讀書方法。一是精讀。名著的名篇、名段,自己喜歡的讀物,要細讀,反復讀,甚至熟讀成誦。引導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二是速讀。培養學生快速抓捕信息的能力,逐漸訓練學生使用“提綱契領的標題讀法”瀏覽篇幅較長的文章,把握文章大意;采用以詞句為單位的整體閱讀的“掃讀法”,了解段落大意;也可以采用直入主題的“提問法”,通過交流式把握文章重點。三是不同文體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閱讀童話故事,重在抓住情節;閱讀人物傳記,關鍵是理解人物的形象;閱讀詩詞,緊扣關鍵詞領悟意境;閱讀說明文,明確事物特點等等。教師結合教材特點,不僅引導方法,也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水平,培養自主閱讀的習慣。

4.每個學期,每個階段給學生確定課外讀物,教師定期批閱,給予評價。教師給學生推薦讀物,并且給予精心的批閱,一方面監督閱讀成果,一方面養成自主閱讀習慣,并在正面評價中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5.展示美文片段,加強積累鞏固。利用早讀課時機,展示學生課外的美文片斷積累,包括文段、文句、詩詞、格言警句、名人軼事等等。一方面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水平,另一方面加強課內外閱讀的積累,為習作積累素材,內化習作語言。

二、開展讀書活動,強化閱讀效果

學生的閱讀行為需要教師、家長、同學的認可和贊同,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筆者所在學校開展一些有趣的讀書競賽活動,激發閱讀信心和熱情,同時也檢查閱讀效果。

1.班級讀書會。每周舉行班級讀書交流會,既可確定讀書主題,也可廣泛自由交流。內容分別為:推薦讀物、推薦美文、談讀書收獲、說讀書方法、介紹新書等等。

2.評定讀書筆記,評選最佳“讀書卡”,選舉“優秀小讀者”,給予鼓勵和獎勵,完善和落實課外閱讀的全面評估。

第3篇

“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在大力倡導閱讀的今天,如何讓兒童養成終身讀習慣,積淀豐富的文化素養,近幾年來我們進行了有力地探索。

在實驗中,在探索中,我們驚喜地發現閱讀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滲透到學生生活中。孩子們誦經典詩文,讀名家名篇,吟圣賢之言,唱兒歌童謠,談讀后心得……閱讀以特有的魅力影響著孩子的心靈,改變著他們的氣質?;仡櫸覀儼嘧哌^的閱讀之路,有幾點做法值得回味。

一、營造氛圍,誘發讀書興趣

要讓學生愛上課外書,首先要營造書香校園、書香班級。為此我們把教室布置得書香四溢。黑板報、手抄報、書法、習作、名人名言,教室的每一面墻都溢出書香,尤其是前面黑板右邊的每日一格言: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顆偉大的心靈對話;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嘆息……這些格言無疑可給學生以強烈的精神暗示。更值得一提的是教室的圖書柜里擺放著由班上學生捐來的種種書籍,“好書齊共享”,每個孩子在課間、午休、放學后都能自由選擇好書,隨時拿來閱讀。其次,利用視頻,利用信息技術誘發學生讀書興趣。校園網上同學們激烈辯論的情形,同學們表演課本劇的精彩場面,同學們網上評書的鏡頭,無一不感染著學生,無一不喚起學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再次,以班級共讀、親子閱讀的方式營造濃烈的讀書氛圍。生活在這樣的書香環境中的孩子,他怎么不受感染,怎能不愛上讀書?

二、閱讀指導,提高讀書效率

讓讀書進課堂,教師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這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那么教師在閱讀課中老師如何進行指導呢?

(1)教學生選擇好書?!安缓玫臅蚕癫缓玫呐笥岩粯?,可能會把你戕害?!泵鎸α宅槤M目,成千上萬種圖書,教師如何讓學生讀到適合自己的好書呢?好書推薦是有效有手段之一。教師在進行好書推薦時,一是注意教師的介紹評價要引人入勝。介紹和評價時,語言要簡潔,不限于字多篇長,而在于點睛般的描述,激起讀者的共鳴。例如在推薦《小學生經典閱讀》時,教師就其內容引人入勝地概括性介紹:“《小學生經典閱讀》,一套為希望優秀的人量身定做的書。這套書有兩個部分,就像兄弟倆。一個叫‘經典’,一個叫‘名著’。‘經典’的肚子里既有流傳了千百年的美文化作、經典名篇,又有充滿情趣、易讀易誦的兒歌、童瑤和現代詩文。叫‘名著’的,他會告訴你《好兵帥克》的奇遇,他會帶你走進‘草房子’尋找成長的足跡……”二是注意推薦語言要有鼓動性,為了增強“好書推薦”的效果,教師可以充滿激情的語言“扇”起孩子們的閱讀欲望,以“賣關子”方式,“吊”起學生閱讀的胃口,如:“《淘氣包馬小跳》在別班紅得快爆炸了,你不讀讀真可惜哦”“親愛的同學,你感受過沒有光明的恐懼嗎?你品嘗過沒有聲音的孤獨嗎?你體驗過無法與人交流的絕望嗎?你沒有!而海倫?凱勒卻在這個無光、無聲、無語的世界里熬過了87年,并且輝煌地走完了人生??炜炫跗稹都偃缃o我三天光明》一書吧,我們一起啼聽海倫對生命的詠嘆吧!”

(2)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提高讀書效果,關鍵在于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使學生會讀。簡單的說閱讀可分為精讀與泛讀。從應用的角度看,泛讀是最常用的閱讀方法。指導學生讀書先讀前言、目錄,讀報先看標題、欄目,在瀏覽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選擇圖書、查找資料。同時,學生在課外課間閱讀時,要有重點地選擇一些與學習密切相關或學生感興趣的章節進行精讀,讀的時候邊讀邊想,在文章緊要處圈點勾畫。此外“回讀”、“引讀”我們也常用于閱讀指導?;刈x,即在學生已經瀏覽過的有價值的文學作品中優選一部分,引導學生重新讀,用文學欣賞的眼光去體會感受。如對一些名著的精彩片斷,教師領著學生進入數字圖書館“看名片、讀名著”,其回讀效果不言而喻。引讀,通過閱讀設計,把學生從關注情節的瀏覽引往深層閱讀,從思想、情感、價值、態度和修辭、文體上感受。

(3)教學生做筆記。“不動筆墨不讀書?!痹陂喿x指導中,我們非常關注學生做讀書筆記習慣的培養。孩子年齡小,老師就教孩子們用“心情符號”學做批注――讀到高興處畫張笑臉,讀到傷感處勾個苦臉,以此表達感受。步入高年級,老師教給了學生多種做筆記的方法:圈點筆記,閱讀自己的書籍時,可隨時在書的重點、難點和精彩處畫線或做多種符號;批語筆記,閱讀中,在文章的精彩處隨時寫上自己的一些看法或點評;摘錄筆記,摘抄好詞好句,科學珍聞、生活常識等以豐富、增長知識,啟迪思維、陶冶情操;學生在閱讀中把精彩優美的詞句、片斷摘錄下來,廣擷博采并內化吸收,學以致用;心得筆記,在讀完一本讀物后,結合現實和個人經歷在《讀書成長冊》中或校園網上寫出對有關問題的認識、感想和體會。

綜上所述,利用多種媒體營造讀書氛圍,培養讀書興趣,指導學生閱讀,精心打造系列活動,使得孩子們天天與好書相伴,天天浸潤于書香中。如今,閱讀已成為他們的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

第4篇

問到這,我想一定有很多同學已經慚愧地低下了頭。

從今天開始,做讀書筆記吧!不但可以有效地積累資料,還方便日后的溫故知新。

讀書筆記不限長短,內容龐雜,形式多樣。下面就為同學們介紹做讀書筆記的幾個主要方式。

摘錄。這是被廣大閱讀者,尤其是小學生最普遍使用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比較簡單,但對于積累資料卻很有效。主要工作就是摘錄書中與自己學習有關的原始材料,如警句格言、詞語典故、重要的結論與證明、獨特的技巧等。

提要。做提要式讀書筆記,需要整理、歸納的能力。讀了一本好書,將書中的觀點、情節或者是某一精彩章節,用自己的理解和語言寫出來。這不僅可以備忘、備查,而且可以訓練你的綜合、概括能力。列寧的很多筆記就采用這種形式,而且他對摘錄的內容,還寫出自己的意見、批評或注釋,以及自己獨創的符號和評注。提要應力求簡明扼要、脈絡分明。

心得。讀書心得是讀書筆記的一種高級形式,要求同學們加入更多自己的分析和思考,難度比較大。但是,這種讀書筆記有助于同學們更深刻地理解閱讀內容。其實,寫心得的過程,也是再創造的過程。寫讀書心得是一種閱讀的好習慣,長期堅持,同學們將受益終身。

索引。相信同學們的家里都有很多書,而且隨著你們的成長,你們擁有的書籍也會越來越多。在閱讀時你覺得某一內容非常有用,但是文字量太大,摘錄起來比較耗時?;蛘撸阋玫侥骋环矫娴膬热荩瑓s忘記了在哪本書中。諸如這些問題,索引式讀書筆記便能幫你解決了。索引式讀書筆記就是按照內容的性質寫下有關的題目或書名,待用時就可以信手拈(niān)來了。

以上四種做讀書筆記的方法,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條件而定。同時,也要根據閱讀內容的特點區分對待。讀書筆記的形式可以靈活一些,記在筆記本、卡片、紙條上都可以。各種方式各有所長,但從使用價值來看,采取做資料卡片的形式更好些。

關于如何做資料卡片,給同學們以下幾點建議:

一張卡一個題。每張資料卡片只寫一個問題或一個事例。這樣既靈活,又不亂??ㄆ鄷r可以分類整理裝訂成冊。

資料信息要詳盡。每張卡片須注明資料來源、書名、篇名、頁碼等,便于日后查找。

第5篇

一、保證書源,讓學生有書可讀,讀好書

由于受經濟條件的限制,農村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最大困難是書籍少。學校圖書室中的書籍大多是在兩基驗收時購置的,每年可用于補充更新圖書的資金少得可憐,很多書都已經不適應孩子們讀了;孩子們自己手中的書也不多,并且多是各種名目的作文,比較單一,可讀性不強。

對此,我們多種措施并舉保書源。一是組織教師對學校圖書塞的書籍進行挑選,把適合學生讀的書一次性全部配發到各個班級,在每個班設立圖書角,每個月學校組織班與班之間交換一次。二是學校積極爭取資金補充圖書。向附近的工廠企業“化緣”,爭取購書資金。三是引導學生購書,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不同,各年級各班互相結合,引導學生購買不同類別的書,并鼓勵學生帶書到校,建立“圖書共享角”,班級之間設立圖書“交換站”,定期進行“好書換著看”的活動,我校700多名孩子,可以共享到2000余冊圖書。四是積極和緊鄰的中學聯系,達成資源共享的協議,把他們適宜小學生讀的圖書借過來給孩子們分享。

書目單一勢必造成學生閱讀面狹窄,思想凝固,拓展不開,影響學生的發展,所以在引導學生購書時,學校推薦富有童趣、文質兼美的書刊。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開列書目,或者擴展課堂教學知識的范圍,推薦學生閱讀和教學內容相關的書。如教學《鄉下人家》這樣的美文時,教師引導學生走進自己的生活,感受家鄉的美麗,推薦諸如《農家秋色》之類優美的文章,讓學生能在饒有興趣的主題性閱讀中滋潤心田。同時,教師還根據不同的時節指導學生選擇不同的課外讀物。春天推薦有關春天的文章,秋天推薦秋天的內容,中秋節推薦與中秋相關的讀物。這樣,既能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增加學生閱讀的成就感,也能讓學生更加有興趣地開展課外閱讀,讓學生讀好書。

二、營造課外閱讀的書香氛圍

農村小學課外閱讀的基礎相對較差,學校和家庭對學生的閱讀要求都不高。要提高農村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水平,營造一個濃厚的閱讀環境是必不可少的。

1.學校閱讀環境的創設。在一個書香四溢、文化氛圍非常濃厚的學校學習,學生能從中自覺地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到校園文化的審美樂趣。我們在宣傳欄、櫥窗等顯著位置,張貼讀書格言,給孩子們推薦圖書;用好校園的每一塊墻壁,隨處可以看到勸讀格言、優美古詩詞;利用紅領巾廣播站,播放名人的讀書故事、優美的文章,誦讀古詩文;學校的閱覽室全天為孩子們開放,在樹蔭下、花草邊設立讀書椅凳,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得到熏染。教室內設立圖書角,黑板報上刊登學生推薦的優秀文章,墻壁上張貼著學生的讀書成果展示,有詩配畫,有按照主題(例如確定“忠心愛國”主題,學生按照這一主題,選擇圖書,搜集自己最喜歡的展示)搜集的資料展等,這些都激發著學生的閱讀興趣。

2.活動推動閱讀持續發展。萬事開頭難,在學校一系列措施下讀書活動開了個好頭,為了讓閱讀成為習慣,成為學校的一種文化,學校還定期組織讀書系列活動推動閱讀持續發展。如組織故事會,評選故事大王,舉行朗誦、演講比賽。召開讀書匯報會和讀書經驗交流會,讓學生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把自己近期的讀物介紹給同學,還可復述或背誦部分精彩的片斷,同時還可以邀請家長參加。舉辦讀書筆記展覽評比會,讓學生觀摩。中高年級學生自編一些閱讀小報,內容可以是好書推薦、佳作摘錄、名著簡介、作者生平簡介等。根據不同的季節,組織學生到大自然中去欣賞美景,然后閱讀相關的詩歌或文章,開展主題閱讀活動。還可以把看到的故事編成劇本,讓學生自編自演。學校還在校報“小浪花”上開辟“讀書博覽會”、“書海拾貝”、“好書推薦”等欄目,激發學生讀書熱情,扎實有效地促進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

3.家庭閱讀氛圍的創設。大部分的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起源于家庭,閱讀的地點大部分也在家中,家庭在課外閱讀中承擔了很重要的任務。為了讓家長明白,閱讀這個好習慣可以使人終身受益對成才極有好處,學校專門召開家長會,并積極開展“親子共讀”等活動,讓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讓孩子時刻享受讀書的快樂。

三、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

1.讀書方法指導

許多學生對課外閱讀都比較感興趣,但怎樣去讀才能讀出效果,并不清楚。如果缺乏閱讀方法的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也可能只是憑興趣,走馬觀花地讀,漫無目的地讀,談不上積累和吸收。因此,要進行科學的閱讀指導,使他們讀得更有效。

(1)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緊密聯系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然而,有很多學生并沒有運用所學習到的閱讀方法進行課外閱讀。他們的課外閱讀只是一種簡單的瀏覽,至于文章的內涵卻很少去思考。這樣的閱讀,導致以前看的內容又會忘得一干二凈。閱讀能力與效果也始終停留在一個較低的水平,難以提高。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將閱讀方法的指導寓于課堂閱讀教學之中,以教材為依托,向學生展示科學的閱讀方法。并將課內外閱讀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用每天學到的課文閱讀方法回家閱讀自己喜歡閱讀的課外內容,把方法轉化為能力,從而在廣泛、持久的課外閱讀中增長知識,提高閱讀水平,培養閱讀習慣。

(2)教給學生一些閱讀方法

良好的讀書方法主要是在課堂上學習掌握,在課外閱讀實踐中鞏固熟練的。此外,教師還可以教給學生常見的閱讀方法。①瀏覽。翻開一本書,瀏覽全書的前言、內容提要、目錄、標題等,大致了解全書的梗概,以便從中發現精彩的地方或自己需要的地方,從而確定是全部閱讀或是選擇章節閱讀。②精讀。對文章重點或與自己學習緊密相關或自己最感興趣的章節要邊讀邊想,在文章緊要處,感受最深處勾點、圈畫重點詞句、批注文章中心,并能立足全篇,想想作者為什么這樣寫,好在哪里,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學習借鑒。③批注。如果是自己的課外書,可以對所讀內容及時進行圈、點、批、注,把讀書心得寫在書上,理解所讀的內容,領悟其中的道理,學習體味作者的遣詞造句、布局謀篇和語言風格。

第6篇

十幾年的課程改革,我深深地感覺到“教無定法,學無定法”,需要的是適應和創新。 而小學語文教學一直沒有改變的是:讓孩子學會閱讀。的確,學會閱讀受益終生。

“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閱讀教學提出了具體要求:“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初步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3.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4.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5.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6.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7.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由此可見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應聚焦于“喜歡”和“能讀”上。因此在指導低年級閱讀時應該注意到:一方面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另一方面教師必須結合閱讀教學,有目的地教給學生有關閱讀的方法,讓學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進行自主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指導小學生學會閱讀的體會:

一、了解學生心理,激發閱讀興趣

面對剛入學的學生,首先應該要讓學生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因為他們剛入學,認識的字也不多,如果就給他們規定要讀多少書,那樣學生反而失去了興趣,這樣老師就要好好的引導他們讀一些感興趣的書籍,采取形式多樣的閱讀方式來激發孩子們的讀書興趣,同時了解學生感興趣的是哪些讀物,作到心中有數,低年級的老師此時充當的角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閱讀,不但要“引”而且要“激發”孩子內心的感受,讓他們嘗到閱讀的快樂。比如:我利用閱讀課或是每天的夕會時間,聲情并茂的講述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故事,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看到老師講得有趣,也會無形中受到感染,而且我有計劃的堅持每天講一個小故事,適當的時機,問學生:你們會講故事嗎?不會。那你們知道老師講的故事是從哪里來的嗎?我告訴你們,老師的故事是從書中學來的。這時學生覺得書是那樣的神奇,慢慢的也會覺得書里有很多故事在等著他,而且,故事又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一種課外閱讀的方法之一。再比如: 當學生閱讀一些寓言或神話故事時,我還利用班隊活動課的時間,來進行表演訓練,這樣既鍛煉了孩子們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孩子認真閱讀書中人物的動作、表情、樣子,孩子的模仿的能力很強, 《格林童話》是我給孩子們講得最多的,童話故事能給 低年級的孩子充分的幻想,讓他們在動人的故事中獲得美與丑,是與非的學習,記得我講《貓和老鼠》時,學生演三次貓偷吃豬油的情景還記憶猶新,孩子們演得惟妙惟肖,最后連好朋友老鼠也沒逃脫它的嘴,在一陣陣笑聲中孩子們快樂極了,也嘗到了書籍帶給他們的歡樂。

二、課內課外相結合,感受讀書之樂

當學生有了閱讀的能力,我就利用課堂上的有效時間滲透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樂于接受的方法。例如,當我們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課文時,就可以指導學生唱游的讀,還有一些詩詞也可以用此種方法,讓他們記得牢,當遇到值得積累的句子時,可以通過比賽的形式,來激發他們背誦,課堂上教學生讀一讀,畫一畫,還可以在書上寫一寫你喜歡哪個人物或動物,這也是新課標中明確要求的。另外,我還有計劃、有目標的配合教科書選擇一些孩子們的書籍,制定每期的讀書目標,推薦孩子們喜歡的書目,安排他們有充足的時間閱讀,利用班上的讀書角,營造讀書氛圍,讓學生從入學就感受到校園的書香氣息,還可以與同學、老師交流好的讀書方法,這樣在他們拿到書的時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學習方法來自行閱讀,讓課內的方法指導課外的閱讀,當學生找到了閱讀的鑰匙,推開閱讀這張神奇的大門時,便會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那么他就會愛上書籍的,從而就會自覺的去讀自己喜歡的書籍,感受到一種讀書的樂趣。

三、開展活動給孩子搭建閱讀的平臺

隨著孩子對閱讀的深入,老師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孩子們充分利用語文課后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這個平臺,進一步培養他們去閱讀,并且學會有選擇的讀書,查找相關資料,這樣學生的能力會得到不斷的提高,不僅僅會讀書,還懂得把讀的書為我所用。開學初就制定了讀書比賽活動計劃,學期一開始我就給孩子們專門制定了一個讀書筆記本,在每一頁上設計了幾項內容有:“好詞佳句”、“格言警句”、“我背誦的課文”、“我想說的話”、“周記”“自由空間”。形式多樣,學生很有興趣,這樣改變了以往學生不喜歡寫日記或小短文的毛病,孩子們積極參加,除此之外,在教學一些課文時,有意識的布置課外作業,讓學生回去查找相關資料,并摘抄其中好的語句等等。這樣學生不但要找書,還要讀、抄,同時還要思考,讓學生不再是被動的閱讀,而是無形中把閱讀滲透到活動中,也增強了孩子們協作交流、日積月累的習慣和能力。如果長此以往的訓練,學生會收獲很多,他們的實踐能力,閱讀能力會明顯提高。

總之,在閱讀這塊有待開發的神圣領地里,我們每一位老師都應該不斷地摸索,交給孩子們一把閱讀的鑰匙,讓他們終生受益。

第7篇

一、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閱讀興趣

面對剛入學的學生,老師首先應該讓學生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因為他們剛入學,認識的字不多,如果就給他們規定要讀多少書,他們會失去興趣,因此老師要好好地引導他們讀一些感興趣的書籍,采取形式多樣的閱讀方式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同時了解學生感興趣的是哪些讀物,做到心中有數。老師此時應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閱讀,不但要“引”,而且要“激發”孩子內心的感受,讓他們嘗到閱讀的快樂。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故事引趣,感受書的神奇。

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少,要培養他們從小就愛看書,老師首先就要利用每天的夕會或者每周的班隊活動課的時間,聲情并茂地講述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故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看到老師講得有趣,就會無形中受到感染地老師要有計劃地堅持每天講一個小故事,耳濡目染,學生就會覺得書是那樣的神奇,慢慢地會覺得書里有很多故事在等著他。

2.留疑激趣,調動讀書的欲望。

老師在講故事的時候,可以設置一些疑問,這樣,一方面可以吸引學生聽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激發他們想讀書的沖動。例如我給學生講12生肖的故事,最后問:為什么老鼠要排在第一位了,它那么小,還怕貓?學生一下子來了興趣,這時我說:想不想知道結果呢?學生紛紛要我講,我卻故作神秘地說: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這時我發給他們拼音版的故事閱讀,孩子讀得津津有味。

3.表演生趣,體會人物情感。

當學生閱讀一些寓言或神話故事時,老師可以利用班隊活動課的時間進行表演訓練,這樣,既能鍛煉學生表演的能力,又能促使學生認真體會書中人物的動作、表情、樣子?!陡窳滞挕肥俏医o孩子們講得最多的,童話故事能給低年級的孩子充分的幻想,讓他們在動人的故事中獲得美與丑、是與非的觀念。我在講《貓和老鼠》時,讓學生表演三次貓偷吃豬油的情景,孩子們演得惟妙惟肖,最后連好朋友老鼠也沒逃脫它的嘴。在一陣陣笑聲中孩子們快樂極了,也嘗到了書籍帶給他們的歡樂。

二、課內課外相結合,感受讀書之樂

當學生有了閱讀的沖動,老師可以利用課堂上的有效時間滲透一些讀書的方法。針對低年級的孩子,我們可以采用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樂于接受的方法。例如,當我們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課文時,就可以指導學生唱游地讀,還有一些詩詞也可以用此種方法,讓他們記得牢;當遇到學過的句子時,可以通過比賽的形式,來激發他們背誦,課堂上教學生讀讀畫畫,還可以在書上寫寫自己喜歡哪個人物或動物。另外,老師可以有計劃、有目標地配合教科書選擇一些適合學生的書籍,制訂每學期的讀書目標,推薦學生喜歡的書目,安排他們有充足的時間閱讀,利用周邊有利的環境,如書店、超市的書柜、網絡、學校的讀書館、班上的讀書角,營造讀書氛圍,讓學生從入學就感受到校園的書香氣息,還可以在與同學、老師交流中找到好的讀書方法,這樣在他們拿到書的時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學習方法來自行閱讀,讓課內的方法指導課外的閱讀。當學生找到了打開閱讀的鑰匙,推開閱讀這張神奇的門時,便會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就會愛上書籍,從而就會自覺地去讀自己喜歡的書籍,感受到一種讀書的樂趣。

三、讓綜合實踐活動課成為閱讀的平臺

第8篇

教師在教學中既要讓學生掌握有關的知識,又要教給學生終身受益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養成主動地尋求知識,獲取知識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1 充分自讀,自主實踐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強調的就

是要多讀、熟讀、多積累。

1.1 通讀,整體感知。例如在教學《鳥的天堂》,一提示課題后,我就讓學生輕聲朗讀課文,思考:“鳥的天堂”指的是什么鳥的天堂為什么會有那么多鳥?那里的村民不會捕殺鳥兒嗎?學生帶著問題邊讀邊思考,對課文就有了大致的了解。

1.2 精讀,品味賞析。學生掌握了課本文的內容概要之后,就要進行精讀課文。用線、點、圈等記號畫出重點詞、句、段,遇到不懂的就查閱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進行理解,并在讀的過程中欣賞語言文字的優美,獲得情感的愉悅。如在教《索溪峪的“野”》一文時,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用自己喜歡朗讀方式進行朗讀,并說出喜歡的理由。學生認為索溪峪奇峰聳峙,云霧繚繞,森林茂密,溪流清澈,自然景觀多姿多彩,奇花異草,珍禽異獸繁多,具有原始大自然的風韻。游人在山水中返樸歸真,感受到從未有個的快慰和清爽。細細讀來,有如親臨其境,親身體會到在大自然的美。

1.3 研讀,拓展質疑,研讀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讀書,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答,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匆匆》一文時,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后,我就提出問題: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作者又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來去匆匆的?學生經過自讀自悟后,很快就能在課文中找出正確答案。為了拓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從閱讀中想開去,我又提出問題:讀了文字篇課文,你想到了什么,在逝去如飛的日子做了什么?你能說出有關古人珍惜時間的事例嗎?你能背一背有關時間的格言嗎?讓學生思考探索,提出自已的解,與同學進行討論。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終于明白到:時間逝去如飛,我們要珍惜時間。

2 讀議結合,解決難點

在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索的基礎上,教師應組織學生合作學習交流討論,扣住課文的重點難點進行適當的點拔,引導學生細讀探究。例如《為人民服務》一文,課文講的是道理,教學本課時就要求教師注重聯系實際,引導學生聯系他們熟悉的事例,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學生在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個句子時,就感到有困難,教師先讓學生自主學習,讀讀句子,聯系上下文;再讓學生分組討論,聯系剛剛學過的課文里革命烈士、郝副營長等。這樣經過讀讀議議,學生就明白了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剝削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要輕。課文的難點就迎刃而解了。

3 課外閱讀,獲取知識

我要求學生在學好教材文章同時,還要進行課外閱讀,注意收集有關的資料,拓展視野,增長見識。例如,在教學《詹天佑》時,課前我要求學生收集有關詹天佑的材料,了解時代背景。學習課文以后,再收集祖國鐵路建設成就方面的資料,使學生加深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又如在教學〈景陽岡〉〈猴王出世〉時,我就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我國四大名著,把那些生動有趣的故事講給同學聽,寫一寫讀后感,以寫促讀。定期開展讀書活動,請學生從閱讀的書籍中選出自已認為最好的書,推薦給同學。學生之間互相交流、評議,教師給予肯定。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第9篇

1.營造閱讀氛圍,潤物細無聲。興趣是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項活動的心理傾向,它表現為對某種事物或從事某項活動的選擇性態度和積極的情緒反應。引導學生廣泛進行課外閱讀,關鍵在于“氛圍”的營造,良好的氛圍會讓學生積極地去感悟優美的語言文學,去享受知識、享受閱讀,在閱讀的廣闊天地里自由地翱翔,在浩瀚的書海里自在地遨游。

一個喜歡閱讀的家庭更容易培養出一個喜歡閱讀的孩子。一個喜歡閱讀的老師,更容易帶出一批喜歡閱讀的孩子。為了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我在班級墻壁、畫廊、板報欄內,設置了“成語苑、格言欄、詩歌園”等欄目,學生沉浸其中,書香四溢,一種熱愛書、尊重書、崇拜書的熱情自然而然升起。

“班級圖書角”不但培養學生讀書的興趣,而且提高了孩子們的管理能力。書是孩子們自己從家里帶來的,圖書的管理、使用也是孩子們親自動手參與的。孩子們真正成為讀書的主人。他們從書中懂得了珍惜時間、珍惜生命,感受到了與書為友的快樂。

“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我還經常組織各種讀書活動,如詩歌朗誦會,讀書征文,課本劇表演,并對獲獎者獎勵精美圖書,將優秀的讀書筆記作文在??l表,給學生以自信、成就感,激勵他們閱讀的興趣。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校園濃郁的書香環境中,孩子們視野開闊了,知識豐富了,心更美了,情更真了。

2.選擇閱讀書目,重人文素養。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信仰之一。讓學生從小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是我的出發點。為他們今后的成長及終身學習提供文化底蘊和發展后勁是我們最終的目標。那么,該選擇什么樣的書呢?

中華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傳統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它猶如一座取之不盡的寶藏,積淀著智慧的結晶,映射著理性的光輝。那些流傳了幾千年的言論著作、詩詞曲賦,如燦爛星辰,在歷史的長河里熠熠生輝。

2.1 經典詩詞。每學期精心挑選三十首必背古詩,以家長、同學、老師共同參與評析的方式,讓學生熟讀成誦,從而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2.2 中外名著。每學期我都選擇3-4本中外古典名著,如《西游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學生去讀、去感悟,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從中得到審美的啟迪、精神的潤澤、心靈的陶冶。

2.3 優美的散文。平常,在上閱讀課時,我常常把課外的相關美文和書籍介紹給學生?;蛘?,就一個主題找出同主題的大量文章與書籍來培養學生的思想情感。閱讀,改變了課堂;閱讀,改變了師生。

2.4 中外兒童名著。孩子的心理需求具有一定的年齡特征,小學階段的孩子一般都有好奇心強、好表現的特點,他們比較喜歡冒險、刺激、神秘、轟轟烈烈的故事情節,仰慕機智、勇敢的主人公等?!赌九计嬗鲇洝贰ⅰ洞蹬4笸鯕v險記》、《愛的教育》、《神筆馬良》、《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都是孩子們喜歡的讀物。

小學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面對浩瀚的書山文海,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思想狀況、年齡特點、興趣愛好,選擇貼近兒童生活實際、思想健康、語言優美的文章,讓學生去欣賞,去品讀。一般來說,只有符合兒童心理和認知發展水平的課外讀物,才能促進他們進一步完美的發展,才能純凈孩子的精神世界,才能敞亮孩子的心扉,才能成為孩子的經典。

3.教給閱讀方法,品成功之樂。閱讀是一種心智活動,它是讀者和文本進行對話的過程,它需要靜靜的思考,需要細細的體味,需要心與心的交流?!白髡咝赜芯?,入境始于親”,我努力讓學生在閱讀時進入到文本所描繪的情境,同故事中人物同呼吸共命運,隨其喜而喜,隨其悲而悲。在平常的教育教學中,常見的有這樣幾種閱讀方法:

第10篇

“物質文化”強基固本

物質文化建設是檢察文化建設的基礎。2008年,該院啟用投資500余萬元,集高標準辦公區、警務區、網控中心為一體的新技偵綜合大樓,既為開展各項檢察工作提供了完備的硬件設施保障,同時,也成為該縣縣城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為豐富干警業余文體生活,該院投資建成了“一房”(健身房)、“兩場”(籃球場、羽毛球場)、“四室”(圖書閱覽室、乒乓球室、臺球室、娛樂室),并購買了法律知識百科及文學藝術體育等方面書籍。為創造良好工作環境,該院在機關院落空地及大門外,種植了泡桐樹、龍爪槐、冬青等花草樹木;在各層大廳、會議室等公共場所進行盆景裝飾,并聘請專業人員負責清潔衛生、綠地維護等工作。經過精心布置,整個院落既干凈整潔、綠意盎然,又折射出文雅的文化品位。此外,人均擁有一臺名牌電腦、先進的打印機,暢通無阻的網絡,配置超前的裝備,為實現網上遠程教育,干警內網同步學習交流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行為文化”培形象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痹撛簣猿帧皬膰乐螜z”方針,以“干部作風建設年”和“思想紀律作風教育整頓”活動為契機,切實加強對檢察隊伍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

為加強檢察干警禮儀規范教育,該院多次聘請專業人員對全院干警從言行舉止、著裝儀表等多方面進行禮儀規范培訓。并集中全院干警智慧,編輯出版了《警鐘長鳴》文化專著發放到每個干警手中。他們還制訂了《河北省棗強縣檢察院檢察禮儀規范》,要求干警將禮儀規范落實到日常工作、生活每個細小的環節中;同時高度重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社會各界反饋的干警違法違紀信息、線索,使干警做到禮儀時時放在心中、警鐘耳邊長鳴。

“廉政文化”人人參與

該院以開展“創建文化型檢察院、爭當清廉型檢察官”活動為載體,通過實施“三大工程”,激活干警廉政“細胞”,造濃廉政文化建設氛圍。

“廉政文化走廊工程”。利用辦公大樓寬敞的走廊空間,動員所有干警集思廣益、參與設計“廉政文化展示走廊”建設,使該院角角落落彌漫著濃郁的廉政文化芬芳?!傲逃竟こ獭薄=ǔ闪幕故?定期組織干警參觀展覽、觀看錄像。在內網上開辟了“網上廉政教育課堂”專欄,將廉政格言警句、警示教育案例等到工作內網中,督促干警自覺把廉政建設作為必修課,時刻繃緊清廉防腐這根“弦”?!拔辶こ獭??!白x廉”,利用廉政文化格言警句牌匾,時刻鞭策干警要廉潔執法、克己奉公;“寫廉”,將編撰的《警言警句廉政故事》發到每位干警手中,并定期舉辦廉政書法比賽和書畫作品展等活動;“說廉”,通過召開座談會、聘請特邀廉政監督員等形式,開展“檢察人員廉不廉,服務對象說了算”面對面述廉測評活動;“唱廉”,組織全體干警學唱有關廉政歌曲,并舉辦廉政、革命歌曲演唱比賽;“促廉”,不斷加強制度和機制建設,使廉政文化建設與制度建設相呼應,相促進。

“精神文化”凝聚人心

精神文化建設是檢察文化建設的靈魂。該院通過“三個注重”,凝聚人心,增強動力,推進科學發展。

第11篇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古代知識分子一生追求的最高境界。趁著近兩個月的假期,廣大青少年朋友應該好好讀多點書了,下面說說如何讀好書:

一:濃厚的閱讀興趣??鬃釉f:“知己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就是說,讀書的時候一定要有感覺,即先有讀書的興趣,然后才去讀書。對于孩子閱讀興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為家長,可以充當孩子的“發酵粉”。比如:作為家長,首先要了解一下孩子感興趣的閱讀范圍,是科學知識,還是文學知識,這個內容家長一定要清楚,以便抽出時間陪學生到書店來選擇所需的書籍,以充實完善孩子的假期閱讀。

二:選擇性的閱讀。對于孩子感興趣的閱讀書籍,他們的閱讀會越來越廣泛,越來越充實。然而,不能說,孩子不感興趣,就完全不閱讀這方面的書籍。這是一個不對的思想。作為家長來說,協助孩子完成假期的閱讀,是一項艱巨而堅持的事情,一定要作為做實,這樣對于孩子閱讀方面的發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孩子感興趣的閱讀書籍,家長可以讓孩子自主選擇來閱讀,除此外,家長要根據學生下學期的學習內容,來選擇一些針對性強的學習類的閱讀書籍。一方面充實課外閱讀,另一方面有針對性的閱讀知識性的書籍,一舉兩得,作為家長和學生,何樂而不為?

三:長期堅持閱讀。一朝一夕,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憑一時的興趣進行的閱讀,是不能從閱讀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的。閱讀,尤其是長期的閱讀,可以得到諸多的好處:增長知識,擴大視野,豐富課外生活,尤其深遠的長久的好處,是需要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切身體驗出來的。閱讀是一扇窗,是一條路,是一種生活方式。通過長期的閱讀,你的氣質會與眾不同的。

四:正確的閱讀方法。一個正確的閱讀方法可以讓你節省很多時間,學到很多知識,一個正確的閱讀方法,可以讓你獲益匪淺,終生受益。1、選讀法。這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是根據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書報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2、精讀法。所謂精讀法,就是對書報上的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元程端禮說:“每句先逐字訓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連作去,明理演文,一舉兩得”這是傳統的三步精讀法。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語言雋永,引經據典,情節生動。教師可以利用這些作品為依據,指導學生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注,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3、速讀法。速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書報,不發音、不辨讀、不轉移視線,而是快速地觀其概貌。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的瀏覽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利用速讀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當今科學突飛猛進,生活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節奏也隨之加快,這必然要求我們的工作講質量講時效。如果我們的學生只會字斟句酌地讀書,很難適應社會的飛速發展的需求。因此教會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需要,采用速讀法不諦是一種明智的選擇。4、摘錄批注法。此閱讀法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有關的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或對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劃記號,作注釋,寫評語。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蔽恼轮懈挥薪逃饬x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后的作文準備了豐富的語言積累。同時還可以對自己訂閱的報刊雜志,將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來,粘貼到自己的讀書筆記中。讀與思共,思與讀隨。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學著用自己的閱歷和知識去審視、對比、評判書中的內容,并及時記下自己讀書的感受和疑點??傊x書要做到“手腦并用”閱讀才將會變得更精彩、更有實效。閱讀的書籍不同,而采用的閱讀方法也不一樣;閱讀的目的不同,閱讀的方法也不同。我們應該注重教會學生根據個人不同的閱讀習慣,閱讀目的、性質,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靈活使用。我相信,學生的習作水平一定會越來越高,知識一定會越來越豐富。

朱永新教授曾說過:“閱讀,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閱讀,讓博學和睿智拯救我們;閱讀,讓歷史和時間記住我們。閱讀,讓吾國之精魂永世傳承?!钡拇_,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長才。充分利用學生的假期進行有計劃的閱讀,確實是一項有收益的活動。閱讀也的確是提高孩子的人文素養,打造人生底蘊的重要手段之一。營造書香氛圍,致潤物無聲之效;選擇閱讀書目,提高孩子的人文素養;教給閱讀方法,品成功之樂;拓展閱讀空間,讓馥郁的書香聯結家庭,家校一體化,建書香社會,生命也會因閱讀而更加精彩。

第12篇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小學生語文閱讀表達能力差,習作中內容空洞的關鍵便是缺少語言、素材這“米”。因此語文教學的基礎環節便是先幫學生找“米”。這“米”在何處?在于不斷積累,積累語言,積累生活素材。

一 、刺激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

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的起步時期,如一株株剛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識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壯成長。而這“甘露”的獲得,除了靠老師課堂上有限的傳授外,更需要學生依靠課外閱讀去采集。課外閱讀在形成學生語文能力方面,起著巨大的作用。一個人的語文素養是要靠長期的大量的積累才能形成的,正如莊子所說:“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國家《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其中,小學階段閱讀總量應不少于150萬字。要讓學生有大量的積累,必須讓其廣泛地閱讀,不能只滿足于課內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閱讀內容。而要讓學生在課外能廣泛地閱讀,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加強對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引導其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的習慣,使課外閱讀成為學生內在的需求,成為兒童生活中的一種人生體驗,成為他們的一種新的自覺的生活方式 , 使他們感到課外閱讀如同吃飯、睡覺不可或缺。

語言材料的積累,光靠教材二、三十篇課文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光靠五、六篇作文的訓練也是遠遠不夠的,語文教學必須大大地向課外延伸。低年級,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推薦選擇短小精悍的、學生們喜聞樂見的讀物,讓學生立竿見影學會有針對性的閱讀例如《小布頭奇遇記 》《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笨笨豬》《狐貍列娜的故事》《米切爾·恩德童話繪本》等有趣的故事書。中高年級推薦名著中的經典場面,激發學生積累和課外閱讀的積極性。沒有積累談不上培養良好的語感,也決不可能有真正的聽說讀寫能力,更不能學好語文。而且語文的學習是很難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 ,只有“厚積”才能“薄發”。

二、教給學生積累的方法

1. 摘抄。積累語言材料的方法之一是摘記,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古人又云:“不動筆墨不看書?!闭浀囊饬x,一在過程,二在于儲存備用,因為抄摘的過程就是一個熟悉的過程、記憶的過程?!皶接脮r方恨少”,若有一個儲備倉庫可以隨時取用,也就不怕臨時不夠用。我覺得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制訂一個循序漸進的積累計劃,特別是小學生,閱讀和作文處在起步階段,各級語言材料、名言警句、格言俗語仍然是作文所欠缺的基本材料,對他們的寫作來說,積累是很重要的。低年級主要積累四字詞語和優美的句子,中年級積累古詩、成語、優美詞句,高年級積累成語、名言、警句、格言、歇后語、古詩詞、現代文中的好詞好句或優美片段,甚至逐步學會積累中外名著中的經典文段等。學生以讀書筆記的形式進行,每周利用閱讀課集中摘抄一次,主要摘錄一些名言警句以及生動優美的、富有表現力的句子和段落,讓學生積累閱讀中的鮮活素材。有關課文中涉及到的名著,如《魯賓遜漂流記》、《西游記》、《紅樓夢》等,讓學生利用假期去閱讀,同樣要求有筆記、有心得體會。

2. 背誦。誦讀文質兼美的優秀詩文,是學生汲取人類優秀營養、積累語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的重要途徑。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義教階段學生背誦古今優秀詩文240篇(段),并在附錄中推薦了古詩文120篇(段)。我根據教科書進度對優秀詩文的誦讀作系統指導,讓學生形成習慣;并定期舉行誦讀輔導講座,對學生難以把握的語調和句讀、難以理解的作品、難以領悟的藝術境界進行解答,幫助學生消化理解,不斷提高誦讀水平和藝術品味能力,最終形成積累。課文中的經典篇目,可采用每篇必背的方式,進行積累。

3. 感悟。語言是思想的載體,語言來自書本和生活,思想亦然。真正意義的積累是用生命、用心靈來完成的,所以我更注重讓學生通過感悟來沉淀語文學習的內蘊。語言積累不止是對語言博聞強識,它一般要經歷理解、感悟、鑒賞、記憶的復雜過程。理解,就是明白語言含著的意思,把握住它內在的說法。理解的任務主要是準確地“再現”,是積累的起始環節。感悟,就是通過熟讀成誦,從對象的內容信息中引發自己的感想,悟出自己的收獲。感悟是學習者語言積累的較高層次,它能夠推己及人。理解、感悟、鑒賞是積累的基本條件。沒有理解、感悟、鑒賞的記憶只能是機械記憶。機械記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語言積累。四個環節不能絕對分割。它們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積累往往需要循環往復多次,不是一次完成的。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