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十二時辰養生法

十二時辰養生法

時間:2023-05-30 10:19:2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十二時辰養生法,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十二時辰養生法

第1篇

丑時:(01:00~03:00)

時辰特點:氣血運行到肝。肝經旺,肝血推陳出新。

養生方法:此時肝臟為排除毒素而活動旺盛,應讓身體進入睡眠狀態,讓肝臟得以完成廢物代謝。

寅時:(03:00~05:00)

時辰特點:氣血運行到肺。肺經旺,將肝貯藏的新鮮血液輸送百脈,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

養生方法:重癥病人最易發病的時刻,常有患病者在此時死亡,熬夜最好勿超過這個時間。

卯時(05:00~07:00)

時辰特點:氣血運行到大腸。大腸經旺,有利于排泄。

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里”,寅時肺氣實了,卯時應有正常的大便。卯時在天地之象代表天門開,代表二月,萬物因陽氣的生發冒地而出。

養生方法:是起床的時候了,最好先空腹喝上一杯涼開水,以刺激大腸,有利于晨便,排除體內垃圾。

辰時(07:00~09:00)

時辰特點:氣血運行到胃。胃經旺,有利于消化。

這時候人吃早餐,就如同冒地而出的小草被三月的和風細雨潤澤一樣必須和重要,這就好像陽氣的生發要靠陰氣來養,大地需要雷電的鼓蕩和春雨的潤澤。

養生方法:此時進食早餐,最好攝入一天營養的30%~50%,以保有一天的活力。

巳時(09:00~11:00)

時辰特點:氣血運行到脾。脾經旺,有利于吸收營養、生血。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這也是吃早餐不會令人發胖的原因。如果人體脾的運化功能好的話,就可以順利地消化和吸收。“巳”代表四月,陽氣已出,陰氣已藏,山川萬物一片蔥蘢。

養生方法:此時或讀書、或理家、或種菜養花。疲倦時即閉目靜坐養神,或叩齒咽津數十口。不宜高聲與人長談,因為說話耗氣,老年人本來氣弱,所以須“寡言語以養氣”。

午時(11:00~13:00)

時辰特點:氣血運行到心。心經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環,有利于消化。

養生方法:最好靜坐或閉目休息一下再進餐。午餐應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食物暖軟,不要吃生冷堅硬的食物。只吃八分飽。食后用茶漱口,滌去油膩,然后午休。

未時(13:00~15:00)

時辰特點:氣血運行到小腸。小腸經旺,有利于吸收營養。

小腸分清濁,把水液歸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腸,精華上輸送于脾。小腸經在未時對人一天的營養進行調整。

養生方法:此時或午眠或練氣功,或邀友弈棋,或瀏覽時事,或做家務。

申時(15:00~17:00)

時辰特點:氣血運行到膀胱。膀胱經旺,有利于瀉掉小腸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氣”。

膀胱經為足太陽之脈,上額頭而至巔頂,氣虛、氣實都容易引起頭痛或兩目外鼓等癥。這時是健康的人學習和讀書的好時光,所以古人主張“朝而受業,夕而習復”。這時由于氣血容易上輸于腦部,學習效率就會很高。又,太陽主管氣化,這時應該多喝水和吃些水果,對養生很好。

養生方法:此時或讀名人詩文,或練書法,或去田園綠地,或觀落霞。

酉時(17:00~19:00)

時辰特點:氣血運行到腎。腎經旺,有利于貯藏一日的臟腑之精華。

養生方法:晚餐宜早,宜少,可飲酒一小杯,不可至醉。用熱水洗腳,有降火、活血、除濕之功效。晚漱口,滌去飲食之毒氣殘物,以利口齒。

戌時(19:00~21:00)

時辰特點:氣血運行到心包。心包經旺,再一次增強心的力量,有利于消化。

中醫認為這時人體的陽氣應該進入了陰的接口,這時陰氣正盛,陽氣將盡,而心包經之“膻中”又主喜樂,通常人們會在這時進行晚間的娛樂活動。

養生方法:輕微活動后安眠。睡時宜右側,“睡如弓”。

亥時(21:00~23:00)

時辰特點:氣血運行到三焦。三焦通百脈,人進入睡眠狀態,百脈修養生息。

養生方法:這個時刻人們應該安眠,讓整個身體(三焦)都得到休息和休整,并從這種徹底的休整中孕育新的生機。

子時(23:00~01:00)

時辰特點:氣血運行到膽,膽經旺,膽汁推陳出新。

養生方法:安睡以養元氣,環境宜靜,排除干擾。經過整日忙碌,此時應該放松心情進入夢鄉,千萬別讓身體過度負荷。

第2篇

《易經》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叫做“天人合一”,就是說人與天地是相應的。那么“天人合一”的理論對養生又有什么指導意義呢?《黃帝內經》說:“天地合氣,命曰人。”意思是,人是天地的氣組成的,人體的物質基礎都來自天地,所以人的一切都離不開天地。既然如此,人的養生當然也不能離開天地了。

養生要順應天地,就是說人必須要順應天時地利的變化,順著這個變化,養生就能成功,違背這一規律,健康就要受到影響。那么,怎么樣來順應天地呢?

第一就是要遵循陰陽運行的規律。在一天、一年中,陰陽的運行都遵循著一個規律——“陽長陰消,陰長陽消”,也就是陰陽不停地在變化的規律。

第二個就是氣機升降的規律,子時則氣升,午時氣就開始降了,夏天是氣機升得最高的時候,冬天是氣機降得最低的時候。

第三個規律就是天地氣化是有開有合的。春分時節,陽氣開始生,天氣漸暖,晝漸長,這叫“開天門”;到了夏天,大自然處在生發的時候,人也一樣,是身體活動最旺盛的時節;到了秋分的時候,大自然的氣機開始收斂了,就要“入地戶”了;而到了冬天,經過了大半年的活動,就要開始保養了,為來年的春天做準備。

日養生——十二時辰

養生法

現在我們把一天分為24個小時,而在古代人們則把一天分為12個時辰,所以日養生也叫十二時辰養生。十二時辰和我們的五臟六腑以及經絡密切相關,在這十二時辰當中,每一個時辰都有一個經、一個臟腑值班,所以,我們要針對每一個不同的時辰來保養其相對的臟腑。

下面,就來了解一下依照怎樣的次序鍛煉經絡才能符合氣血盛衰和經絡運行的規律。

子時——睡覺保護陽氣

半夜23點到1點的時候叫子時,這個時候是一天中太極生命鐘的陰極的時候,按照陰陽消長的規律,這個時候陰氣是最重的,而陰是主睡眠的,在這個時候我們要處于熟睡的狀態。注意,不是這個時候才上床,而是應該已經處在熟睡狀態了。

丑時——肝經造血時間

丑時是凌晨1點到3點,屬于肝經值班。肝經是主生發的,肝臟要解毒、要造血,就是在這個時候進行。這時人體應充分休息。

寅時——號脈的最好時機

凌晨3點到5點叫做平旦。因為此時陰陽開始平衡了,屬于肺經值班。此時,天剛剛亮,是中醫號脈最準的時候。

卯時——空腹喝水,排出毒素

卯時是早上5到7點鐘的時候,由大腸值班。卯時起床后要空腹喝一杯水,因為大腸在此時精氣開始旺盛,大腸一鼓動,再加上水的幫助,利于的大便的排出。

辰時——早餐營養藥均衡

辰時是7到9點的時候,是胃值班了。7點鐘我們要吃早飯了,這個時候胃是最容易接納食物的。

巳時——工作學習的第一個黃金時間

上午9到11點是巳時,是脾經值班的時候。脾經是主消化的,巳時人體要吸收營養,也大腦是最具活力的時候,是一天當中的第一黃金時間,也是老人鍛煉身體的最好時段。

午時——睡好午覺養陽氣

午時 是11點到13點,由心經值班。按照太極陰陽氣化,這個時候陽氣最旺。此時應午睡以養陽氣。午時只需休息半小時到一小時,養養心經。

未時——保護血管多喝水

午時過了以后,13點到15點,就到了未時,這時由小腸經值班。小腸經把食物里的營養都吸收得差不多了,這個時候要空腹喝一杯水,用來稀釋血液。

申時——工作學習的第二個黃金時間

未時過了就到申時了。下午的15點到17點之間,這是我們的第二個黃金時間。這個時候精力旺盛,要抓緊工作,提高效率。

酉時——預防腎病的最佳時期

到了酉時,也就是傍晚的17點到19點,這時候是腎經值班,要再喝一杯水,可以幫清洗腎和膀胱。

戌時——工作學習的第三個黃金時間

戊時是19點到21點,此時是心包經值班。這個時候是一天中的第三個黃金段,可以學習,也可以散步來鍛煉身體。

亥時——準備休息

然后就到了亥時,亥時是21點到23點,這時應該休息,準備睡覺。

年養生——順應四季的三個規律

一年四季的養生也同樣要要掌握三個規律:陰陽消長運行的規律、氣機升降的規律、天氣地氣開合的規律。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黃帝內經》里關于四季養生最出名的兩句。下面,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四季養生的方法。

春夏養陽

春天主生發,氣生發而陽光開始明媚,萬物復蘇。這個時候要夜臥早起,多曬太陽,抒發肝氣,讓人體的生機和氣機隨著春氣運轉,這就叫做四氣調神。春季養生以升發疏暢為特點,春天的氣候促使人血液循環加快,與肝臟的生理機能相關,若肝臟失常,就會出現一系列病癥,因而春天宜養肝的道理就在于此。

夏天,萬物茂盛,陽氣旺盛,這個時候就要充分的利用生機來保養身體。夏天重在養心,要多一吃點苦的東西,因為苦入心,對清心火、清熱都很有好處。夏天還要多吃一點清暑利濕的東西,比如西瓜、綠豆湯等;多吃一點性寒性涼的肉類,比如鴨子肉,少吃一點雞肉等性溫的肉類。夏天的最后三十天,是養脾的好時候,脾主運化,這個時候要把東西煮熟了再吃。

夏季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之氣相交,人們的情緒應該保持愉快,使氣機宣暢,精神外向。如果違背了這個道理,就會損心傷氣。

秋冬養陰

秋天的時候是“入地戶”的時候,萬物開始收藏,人體也要養收。天地經過了春夏以后,似乎也累了。萬物該長的已經熟了,果子、莊稼都收藏了,這個時候人也應該轉為休息了。

秋天主要要養肺。肺經過了夏熱的燥,加上秋季濕度下降,“燥”易傷肺,使氣宣發的功能受影響,從而引起干咳少痰等癥。這時就要多吃潤的東西,如梨、藕、杏仁、貝母、百合等,可以養肺氣。

第3篇

走出海口美蘭機場,迎接我的是一股撲面而來的清新空氣,而汽車駛離機場20分鐘后就抵達了被全球人居住環境論壇評為“全球低碳生態景區”的觀瀾湖度假區。海南島本身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使這里擁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大約一萬三千年前,海南的火山最后一次噴發,而現在海口大片土地已被火山巖覆蓋,有心人士通過再造土地和生態規劃,建成了觀瀾湖度假區。

相信你也有這樣的感受:身體健康和平靜的心態,是多么令人向往。如今在國內,買幾件奢侈品不是件難事,但充足的陽光、新鮮的空氣、原始純粹的美食、植根于當地文化的養生療法……這些東西卻是上稅也買不到的。海口觀瀾湖所在的海口羊山地區,因為土壤、水質、空氣等因素,擁有不少遠近聞名的長壽村。在這里我不僅可以享受有關上面的一切,還可體驗三日低碳養生旅程。

進入景區,首先吸引我的就是建造成福建土樓樣式的水療中心,客家圍屋為設計靈感的迎賓大堂,以手工搭建的翠竹為穹頂,處處運用了火山石這個天然資源,黑色的巖石間點綴著淺綠蒼翠的竹枝,讓人一下子仿佛走進了一個充滿禪意的花園。這里整體以圓形為基礎,大概是取中國傳統文化天圓地方之說,方圓相濟,體現和諧、共融的理念。

我的養生之旅第一步就是在這里和中醫大夫面對面交流,被一番“望聞問切”之后,中醫大夫給我制定了針對我個人的調理方法。接下來就是根據中醫的指點來開始養生水療了,從蒸浴、沐足、浸浴到身體磨砂、身體按摩,以及水療間歇的茶飲,都是根據我的體質安排的。水療使用的都是由地下800米抽取的純凈礦溫泉,以中藥的藥包配合西式的磨砂,再加上中西結合的身體按摩,同時通過食療的概念進行內在的調理,水療中心準備適合不同體質的茶飲,并每天提供養生湯水,內養外調,以達到身心平衡的效果。我的理療房彌漫著淡淡的香熏味道,向窗外看去,不僅有海南獨有的花草,還隨時可以看到火山巖的真面目。

從水療中心出來,穿過綠樹環繞的小道,我就走到了五大洲設計風格的火山巖礦物溫泉區,這里有160多個冷熱礦溫泉及多個流水景觀。五大區域分別采用了不同的浴場風格建筑,在這里既可以看到羅馬風格的浴場,也可以在土耳其蒸汽浴室里享受一番真正的土耳其浴。而仿造吳哥窟、瑪雅金字塔建筑的游玩區域則混合了熱帶雨林及異域風情,讓人仿佛走進了《古墓麗影》的電影畫面。這里的天然泉水取自海南島下800米深處,水溫恒溫在15℃至43℃之間,蘊含多種天然礦物成分,頗受女士喜愛。

而在離開度假區時,我收到一本度身定制的養生生活指南, 其中不僅有依據我身體狀況來設計的浸浴貼士和養生餐單,還有十二時辰養生法等日常養身小秘方,讓我回歸到都市生活中時也可注重養生。林語堂先生于1937年在美國出版的《生活的藝術》書中講述中國人如何品茗、觀山、玩水、聽雨、吟風、弄月……娓娓道出一個可供現代人效仿的“完美生活范本”。我想在在世衛調查中空氣質量全中國第一、全年PM2.5均值低于20的海口,還是可以體會一番“生活的藝術”的。

第4篇

你想擁有烏黑亮麗的頭發嗎?偶爾冒出來的“銀絲”是否讓你愁眉不展。中醫認為,少年白頭多是膽經氣血不足所致,所以,對于深受白發困擾的青少年而言,先要疏通“管道”。膽經氣血充足,“華發早生”的煩惱也就沒有了!

打破時間規律而過早出現的白發不僅讓自己的形象嚴重“受損”,還會給自己一種心理上的壓力。于是許多人一見白發就毫不手軟的把它拔掉。白發少時這種辦法還可以對付,如果白發多,恐怕你就一籌莫展了,總不能把所有的頭發都拔光吧!于是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使用染發劑,但這往往只起一時之效,過不久白頭發又會卷土重來,而且長期使用染發劑不僅會傷害到發質,也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很大的損害。少白頭,成為讓許多年輕人頭疼的問題。

少白頭的形成原因

那么對于這種疾病,有沒有一種好的解決辦法呢?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少白頭的形成原因。

按照人體的生理規律,女子每隔七年,男子每隔八年生理上會發生一次明顯的變化。《黃帝內經》認為,女子“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始白”。男子“六八,陽氣衰竭于上,面容憔悴,發鬢斑白”。也就是說,女子42歲,男子48歲,體內陽氣開始衰竭,頭上就會慢慢出現白發。而最易出現白發的地方就是兩鬢了,所以后人才有了“鄉音未改鬢毛衰”的感嘆。

為什么兩鬢會出現白發呢?我們知道,頭發在中醫中還有一個別稱――“血余”。按照中醫的理論,頭發的兩大能源物質為精和血。頭發健康,則說明你的精血充足;而“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為之化”,當陽氣衰弱后,氣血也會不足,“能源危機”就迫在眉睫了。頭發得不到足夠的養料,就會干枯變白。兩鬢白,說明是少陽脈膽經出了問題。因為膽經是從人的外眼角開始,沿著人的頭部兩側,順著人體的側面走下來的。這個地方瘀堵,氣血過不來,白發自然就生出來了。而少年兩鬢斑白也和膽經有關系,所以想治療少白頭,就得從根源入手,調理膽經的氣血,氣血足了,頭發就會健康。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講,生活中我們發現有些人兩鬢的胡須長的特別多,這樣的人一般都不會出現少白頭,就是因為這種人的膽經氣血特別充足,毛發得到的“營養”多,所以才會又長又密,不易花白。因此,防止兩鬢出現白發的最好辦法就是疏通膽經。

干梳頭通膽經

如何來疏通膽經呢?有一個很好的辦法,那就是敲膽經。通過對膽經上重點穴位的敲打,從而起到舒經活血的效果。這個辦法已為大家所熟知,我們就不再多言。在這里再給大家推薦一個辦法,那就是干梳頭。將五指張開,像梳子一樣由前發際梳到后發際,先中間后兩邊,適度用力,對頭皮輕輕按壓,如此反復梳上100次,至頭皮微微發熱為止。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分布著許多經絡,除了膽經外,還分布有胃經、膀胱經,經常梳頭不僅可以刺激膽經,對其他經絡也有很好的刺激效果,從而使這些經絡通暢,生發陽氣。陽氣足,氣血也會足,頭發得到氣血的供養,就會烏黑濃密。正如俗語所言:“發梳千遍,其色自黯。”而且這種方法比較簡便,且不拘時,只要你一有空便可梳理,不但對防治白發有效,還可防治脫發、禿頂,使頭發更加秀美健康。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坡的這首詞千百年來讓多少英雄豪杰感慨萬千?其實,很多時候,華發早生只是身體向我們發出來的一個警示,只要我們轉變心態,好好調理,身體會給予我們足夠的時間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君不見,渭水河畔,姜太公八十始遇周文王。華發早生,我們又何妨將它示作一個信號,一個提醒我們愛護身體,珍惜時光的信號呢!

(來源《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

第5篇

南通一市六縣(市),如皋以長壽聞名,據最新統計,如皋142萬人中百歲老人高達268位,總數位居全國縣(市)之首。尤其令人稱奇的是,世界上聞名的長壽之鄉不是在高寒地帶,就是在偏僻山區,而地處江海平原的如皋,不僅是我國沿海地帶唯一的長壽之鄉,也是處于工業相對發達地區的長壽之鄉。如皋,何以壽高者眾?吃的都是家常便飯,喝的都是一樣的水,呼吸的都是同樣的空氣,為什么他們就能活到百歲以上?讓我們一同——

據權威部門統計:

2002年,如皋有百歲老人172人,占總人口的萬分之1.19。

2003年,如皋有百歲老人195,人,占總人口的萬分之1.34。

2004年,如皋有百歲老人209人,占總人口的萬分之1.44人。

2005年,如皋有百歲老人235,人,占總人口的萬分之1.62。

2006年,如皋有百歲老人242人,占總人口的萬分之1.67。

2007年,如皋有百歲老人248人,占總人口的萬分之1.71。

2008年,如皋有百歲老人251人,占總人口的萬分之1.73。

2011年,如皋有百歲老人268人,占總人口的萬分之1.89。

如皋人長壽得益于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得益于健康平和的良好心態,得益于優美怡人的人居環境,更得益于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豐富的美食文化。

早晚食粥,熨帖平安

據如皋長壽研究所調查,如皋百歲老人中有74%的人每天吃兩頓稀飯、一頓干飯。而早晚所食的粥,主要是粳米、玉米糝、大麥糝等熬制的。如皋“兩粥一飯”的傳統飲食模式一直延續至今,世世代代滋養著如皋人。

為什么老年人食粥可以延年呢?中醫認為“年過半百而陰氣自半”,一般人的年齡超過50歲,體內陽氣漸漸下降,陰氣漸漸上升,新陳代謝逐漸緩慢下來。而年齡達到70歲,人的生理功能會有所衰退,對許多食物的消化能力大為減弱。“十二時辰養生法”告訴人們,辰時(7:00-9:00)胃經當令,宜養胃;酉時(17:00-19:00)腎經當令,宜補腎。老年人早晚喝粥,最大的好處恰恰是能養胃補腎,即暢胃氣、補腎精,使人延年益壽。

粥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其原料以糧食為主,還可以輔以各種配料。如在大米中加具有藥用價值的蓮子、薏米、百合、枸杞子、紅棗、桂圓、山藥、核桃等,熬成藥粥。實踐證明,藥粥具有很好的食療作用。如百合蓮子粥能健脾養胃、養心安神、益氣補血,薏米燕麥赤豆粥能健脾益氣、消腫止瀉、清熱去濕、降脂降壓,山藥粥能益氣養陰、健脾固腎,芹菜粥能清熱止咳、健胃利濕、降壓消炎,山芋粥能生津潤燥、強腎益陰,薺菜粥能補虛健脾、涼肝止血、清熱通淋。

蕎麥食品,“三高”克星

蕎麥餅、玉米餅、山芋餅、南瓜餅、藕餅、蘿卜絲餅……在現在看來,都屬于健康益壽食品。

百歲老人仇全貴住在如皋桃園鎮。他一日三餐從不偏食,以粗糧為主。除了玉米和山芋外,蕎麥也是他鐘愛的糧食。

蕎麥含有70%以上的淀粉,10.8%~11.5%的蛋白質,2.5%~3%的脂肪,1.3%的維生素,還含有豐富的蘆丁、煙酸、亞油酸,以及鈣、磷、鐵、鉀、鉻、硒等10余種礦物質,其營養價值超過大米、白面。

專家認為,蕎麥食品有下氣利腸、清熱解毒的功效,并能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三高”患者多吃蕎麥大有益處。

蕎麥富含膳食纖維,多食蕎麥既能預防便秘,又能預防大腸癌的發生。養麥中含有的蘆丁有保護視力的功效,經常進食蕎麥有助于使受損的視力逐步得到恢復。蕎麥中含有的植物蛋白質,在體內不易轉化成脂肪,多食蕎麥不易患肥胖癥。

自然飲食,吃時令蔬菜

在幾千年前,孔子就說過“不時,不食”,意思是不吃不符合節氣的蔬菜。飲食與節氣的關系密切,這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精髓所在。在長壽之鄉如皋,長壽老人基本上只吃應時、應地、應季的新鮮蔬菜。

久食山芋,長壽少疾

如皋人所稱的山芋,有些地區又叫紅薯、白薯、甘薯、番薯、地瓜、紅苕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山芋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的功效。山芋“蒸、切、曬、收,充作糧食,稱作薯糧,使人長壽少疾”。

山芋中含膠原和黏液多糖類物質,為一種多糖蛋白質的混合物,能保持人體動脈血管的彈性,防止心血管系統脂肪沉積和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山芋中含有大量不易被消化酶破壞的纖維素和果膠,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及胃腸蠕動,從而起到通便作用,可有效防治便秘,減少腸癌的發生。山芋具有抗癌作用。據報道,美國費城醫院的科學家從山芋中提取出一種活性物質(DHEA),發現它可以用來預防乳腺癌和結腸癌。

偏愛生姜,勝過丹方

喝姜湯、含姜片、用姜水泡腳是如皋人常用的養生方法。平時遇到頭疼腦熱,就含姜片,效果較佳。在燒水時放點拍裂的生姜,臨睡時用熱姜水泡腳,可以緩解疲勞。

孔子認為:姜能“通神明,去穢惡”“不撤姜食,不多食”(意思是飯菜中不能沒有姜,但從不多食姜)。據傳,孔子每天飯后都要口含三片姜,一直活到73歲才無疾而終。這與如皋民間流傳的“每天三片姜,不勞醫生開處方”的諺語不謀而合。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生姜有以下功效:散風寒作用;健胃、增進食欲作用;防止暈車、暈船作用;防治腦血栓作用;抗衰老作用。

生姜是辛辣溫熱之物,同樣只能常食而不能多食。有眼病者、喉痛者、腎病者及有痔瘡者,宜少量服食,切不可多食,最好不食。爛姜則絕對不能吃,因為姜腐爛后會產生一種叫黃樟素的毒性很強的物質,可對肝細胞造成很大的破壞。

睡眠香甜。緩衰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