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白襪文章

白襪文章

時間:2023-05-30 10:43:1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白襪文章,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白襪文章

第1篇

1、今天,我幫媽媽洗衣服,我先洗我的裙子,我先用肥皂涂,再用刷子使勁的刷,我刷呀刷刷出一個個小泡泡,陽光一照泡泡五顏六色的`很好看,后來又放在板子上搓。

2、我再洗爸爸的白襪子,我怎么每次洗衣服發時候媽媽刷出的泡泡最多我最少。媽媽說:“要一邊刷一邊加點水,這樣泡泡又多又干凈。”我試了一下,果然好多了,后來又往白襪子上放放漂白液,這下白襪子洗的又白又干凈,我把襪子和裙子都曬在陽臺上,風一吹,它們跳起舞來。

3、我們以后要多干點家務事哦!

(來源:文章屋網 )

第2篇

喬丹退役了3次。

1994年2月7日,喬丹和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芝加哥白襪隊簽約,正式成為一位職業棒球手。 1994年11月1日,公牛隊在新球館聯合中心球館宣布,喬丹在公牛隊所穿著的23號球衣正式退役。

1995年3月18日,喬丹第一次復出,身著45號球衣重返NBA,參加了對步行者隊的復出后第一場NBA比賽。1999年1月13日,在芝加哥正式宣布退役,帶著5個常規賽MVP、6個總冠軍MVP、10次得分王和12次入選全明星的榮譽離開NBA。

2000年1月20日,正式宣布成為華盛頓奇才隊的新老板。2001年再度復出,加入華盛頓奇才,打了兩個賽季,期間均入選了全明星陣容,2002至2003賽季結束后,第三次宣布退役。

(來源:文章屋網 )

第3篇

1、先把棉襪放清水里揉幾下,不用放任何洗刷劑;然后擰干,將牙膏涂在最臟最難洗潔凈的部位,要涂勻一點哦;然后靜置最少5分鐘,接下來你就可以用番筧垂手可得地把上邊的塵垢洗掉了。

2、白棉襪若發黃了,可用洗衣粉溶液浸泡30分鐘后再進行洗刷。

3、淘米水:淘米水是廚房內的天然清潔劑和去污劑,將穿臟的白棉襪放在淘米水里浸泡20分鐘后再清潔,就會很簡單清潔潔凈。

4、漂白粉:在洗衣粉溶液里加上漂白粉,然后將白襪子浸泡上二三十分鐘再清潔。

5、一般棉線襪:要勤洗勤換,換下即放在清水中浸泡2小時擺布,然后再擦上番筧用熱水揉洗,這樣塵垢簡單掉落。

6、襪子不要和衣服,特別是貼身衣物一起清洗,因為襪子上有很多細菌,所以要用科學的清洗方法。

(來源:文章屋網 )

第4篇

關鍵詞:形容詞;分類

中圖分類號:H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06-0109-01

熙(1982)依據形容詞的形式分類為性質形容詞和狀態形容詞,而張國憲(2006)則認為形容詞可以分為性質形容詞、狀態形容詞、變化形容詞,本文也肯定這種說法。

一、性質形容詞

性質形容詞表示事物的屬性。張國憲(2006)列出三個判定性質形容詞的句法槽:

1.{最、很、比較、稍}+________

2.NP1+比NP2+________

3.________定+NP中

將“白”和“雪白”帶入句法槽,判定其中的性質形容詞,進入第一個句法槽,我們可以說“最白”、“很白”、“比較白”、“稍白”,但不能說“最雪白”、“很雪白”、“比較雪白”、“稍雪白”。說明“雪白”不能與“最”、“很”、“比較”、“稍”等程度詞組配,因此是非性質形容詞。可以將其帶入句法槽2和句法槽3中驗證,先進入句法槽2中:

這張紙比那張紙白。

*這張紙比那張紙雪白。

小張比小王白。

*小張比小王雪白。

可見,“白”進入句法槽是可以的,而“雪白”不可以。再進入句法槽3中驗證,我們可以說“白襪子”,但不可以說“雪白襪子”,只能說“雪白的襪子”。這種驗證標準的語義依據是,屬性的語用功能主要是分類,而類書的典型句法表現是由定語來實現的。因此,我們可以說,“白”是性質形容詞,而使用“雪白”一詞,必須加“的”,這樣屬于不同的語法問題,它就是非性質形容詞。

當我們提到“短”這個詞的時候,我們腦海里會出現與之相關的圖像。根據我們所要表述的事物的語義性質,可以將性質形容詞分為兩種類型:抽象形容詞和具體形容詞。

我們說的具體形容詞可以再分類,比如:表示顏色,紅、橙、黃、綠、青、藍、紫、白等;表示距離,長、短等,像這種分類還有很多,它們可以用于形容具體的人、事、物,表示其性質。

二、狀態形容詞

狀態形容詞表示事物或動作的狀態。與性質形容詞一樣,張國憲(2006)也就狀態形容詞提出判定的句法槽:

1.*{最、很、比較、稍}+________

2.NP主+________謂

3.*{不.沒}+________

狀態形容詞本身凸顯的就是一種程度,這個詞已經具有程度上的含義,不需再加入帶程度的詞語,而“最”、“很”、“比較”、“稍”本身就是程度副詞,表示各個級別的程度,因而判定一個詞是不是狀態形容詞,帶入句法槽1可以辨別。

當然,并不是說能夠進入句法槽的就必定是狀態形容詞,只是為了剔除有相似特征的一些詞。張國憲(2006)就句法槽2舉了兩組例子,“巨大”和“巨細”,“搶手”和“搶嘴”,形容詞“巨大”、“搶手”,動詞“搶嘴”都可以進入句法槽,但是作為名詞的“巨細”不可以,說明句法槽2只阻止名詞進入。

再看句法槽3,“不”本身是否定副詞,與形容詞組合表示事物現在的程度不如先前的高,比如:“美”,在《漢語形容詞用法詞典》的解釋:①美麗;好看(跟“丑”相對),②令人滿意;好。進入句法槽3后,組成“不美”,但不意味著“丑”,只是表示“美的程度不高”。而“沒”后面常跟動詞,表示一種動態的否定,因而后面不能加入狀態形容詞表程度。

三、變化形容詞

“黑”①像煤或墨一樣的顏色,是物體完全吸收日光或與日光相似的光線時所呈現的顏色(跟“白”相對)。“非洲人皮膚很黑。”這里的“黑”是指非洲人的皮膚本身就是黑的,這里是表示顏色性質,而“他的皮膚曬黑了。”這里的“黑”有一種變化的過程,由原色變黑,就屬于變化形容詞。

變化形容詞表示的是事物性狀的變化。就像變化形容詞的“黑”,它有一種漸變的過程,而后到達一種結果,當然,這種變化也可以是一瞬間的,過程很短。

根據前面說的,變化形容詞是隱含著一種漸變的過程的,事物的性狀變化過程有瞬時發生的,也有延續時間較長的,張國憲(2006)給出的下位分類是瞬時形容詞和延續形容詞,本文用另一種說法,瞬時形容詞和長時形容詞。瞬時形容詞是指事物開始的形狀與變化后的形狀之間的過程用時很短,比如,“破”,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為:⑧受過損傷的;破爛的。“衣服破了。”作為一個瞬時形容詞,“破”這個狀態是由“完好”變化而來的,過程很短,結果很快就達到了。

對形容詞進行分類,不僅對本國學習者提供幫助,也對我們研究外國學習者的偏誤提供了有力的條件,進而探索出更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第5篇

趨勢預測機構K-Hole是一個專門做時尚潮流分析和預測的機構,這樣的機構或許對很多人是陌生的。大家都看過鋪天蓋地的時尚雜志在吹捧著某個潮流,某個風格,但殊不知,這些潮流風格在很早就已經被這樣的機構預測出了。或者這么說,他們是時尚的把脈者,是抽離在時尚之外的社會文化及經濟的觀察家。

早在數年前趨勢預測機構K-Hole就推出了至今大熱的詞Normcore。這個詞是結合Normal(平常)和Hardcore(核心)創造的詞語。Normcore的特點是簡淡、舒適實穿以及,中性。雖然時尚媒體在介紹Normcore時,都努力撇清Normcore與不拘小節的關系,強調推崇Normcore的人不是完全沒有品位、不懂穿搭。不過,我覺得Normcore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受到了一些技術大牛(宅)的影響,比如Steve Jobs和Mark Zuckerberg,否則你我一定都無法想象所謂的時尚人士為何會選擇Nike的大白襪、Adidas的丑拖鞋走上街頭。

但是大家要了解一個最新的動態:Normcore即將過時!

K-Hole創始人Emily Segal稱,“Normcore已最大化做到了個性標識的效果,我認為新概念代表的是我們思維的走向,以及我們的目的在何方?”這就是魔法。它不一定是具體的法術或巫術,它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魔力。這是一種正在進行中的魔法,它能制止人們進行過多考慮以及對事物進行過分分析。

如果說到這里大家對這個未來的大趨勢還不大清楚,可以看看下面K-Hole對Chaos Magic(混沌魔法)下的定義:“混沌魔法與未來會發生的事情有關。它是解決過慮癥的一劑良藥。如果你真的想改變一些事情,你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它。信念將成為一種創造改變的技術力量。混沌魔法能創造出臨時的主觀現實。它不是一個改變他人的工具,它是改變你自己的工具。你可以選擇任何一個信仰系統,只要能幫助你達成預期目標。”

這一切如何與品牌和時尚界聯系起來?Segal說道:“寬泛來說,它所說的是‘這是人類的經驗。最重要的是人們感受世界的方式、感受精神力量、面對焦慮的過程,所以這一動作是回歸消費者情感的行為,對品牌而言,關注的重點不再僅僅是消費者的錢包。”

確切地說,時尚將從具體的銷售物品,只關注物品本身的形態擴展到一個更加寬泛的空間范疇。在這里,時尚的產品本身和很多外延的品牌行為一起對消費者產生作用,而這個作用是作用于思維的,時尚不再是簡單的時尚,在人們消費時尚用品的時候,其實是在尋找、落實自己內在的信仰系統,在解決自己內在的很多問題,感受這個世界和改變自己。這樣的思維交錯方式,將影響到整個時尚消費界的運作,以及具體產品的形態。

石頭,一個寫與潮流有關文章的人

不斷行進中的變幻是最大的魔法

我們想要自己看起來是的模樣往往是我們內在所追求的一種狀態的縮影。這個縮影不斷在變化,就如百變的潮流一般。但當我們進入Chaos Magic時代,我們的樣子或許看起來會是千奇百怪的,因為這些是最最個人化的內在整合。

Chaos Magic

第6篇

早上我對媽媽講姐姐要走,誰送她,媽媽說她自己走。我說她找不到火車站,媽媽說她沒問題。可是我覺得媽媽應該送她,就像媽媽送姥姥一樣。

“姐姐!”每次這個聲音響起,姐姐就會應聲而來。從幼兒園到小學二年級的三年中就沒變過。盡管,有的時候,沒事時我也回在姐姐聽到聽不到的時候大叫一聲。但今后,姐姐的應答不會有了。

姐姐今天走了。想到這里,我的眼淚就不由啪嗒啪嗒掉下來。跟了我三年的姐姐今天要走了,早上坐在馬桶上我的眼睛就紅紅的,媽媽看了我一眼,沒說什么,我有坐馬桶的的習慣,每次都是姐姐催了無數次才起來。

姐姐站在洗臉池邊梳頭,想到姐姐再不能給我梳小辮了,我的心里就難受的要命。

早上姐姐仍舊忙著給我裝水,叮囑我一定喝光。我仍舊很乖的答應著,雖然不知道會不會按照她的要求喝光。因為我每次都做不到。

吃飯的時候我已經不哭了,因為姐姐答應晚上接我。我坐到餐桌上吃蛋糕,姐姐問我要,我開始不給,但想想還是給她了,姐姐放在嘴邊作吃蛋糕狀。媽媽也要來吃我的蛋糕,我更不能給,便把穿著白襪子的腳丫子放到桌子上說,吃吧,奶油蛋糕。姐姐和媽媽大笑。

昨天是新來的平平姐姐接的我,我說小娟姐姐你要走了,你送我!

姐姐答應了。

晚上回家,姐姐已走,我坐在床上大哭。像姥姥走的那天一樣。

兩天后的晚上,姐姐的電話從遙遠的我不熟悉的鄉村打來,我哽咽著說不出話:心里想說的是,姐姐你說話不算數,你說過早晨送我!

姐姐走后的一周,我早上起床很懶,有時起來了,還要去媽媽的大床了趴一會,姐姐在的時候,從來不這樣。姐姐在的時候,早晨的空氣也沒有現在這么安靜,她總是絮絮叨叨的,從起床到睡覺,從上學到放學回家,耳朵里都是她的叮囑和羅嗦。帶水拉,拿好書本拉,中午飯要多吃拉,上課回答問題要大聲拉,和小朋友好好玩,別讓人欺侮拉。媽媽都沒有這么羅嗦。其實,我學習從來沒讓媽媽和姐姐操心過。除了吃飯慢點(幼兒園留下的惡習),不愛喝水,學習或者運動,哪方面我都是很優秀的哦。說到欺侮,姐姐有時候還真有點欺侮我:比如她總能說服我在她想看電視的時候給我找點事情做。而且理由總是讓你沒法覺得過分。或者有些糖果給我,或者不知道何時買的貼畫拿出來。然后她優哉游哉地看她的電視劇。

姐姐走了,沒人在我耳朵邊嘮叨了。可是我的心里卻空落落的。平常喜歡的電視劇也沒了興趣。記得姐姐拿著我的三好兒童的獎狀看的樣子,記得姐姐和眾多家長一起講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姐姐嘴角露出的得意。

看著我的自行車,也沒心思去騎,是姐姐教我學的。我喜歡她騎著,我站在后車座上摟著她的脖子,那時候,她就咯咯地笑,說癢。

姐姐走了,沒人在我睡前講那些笑話,讀那些三國和童話故事,還有我喜歡的笑話,我最初的笑話是講給姐姐聽的,爸爸媽媽下班晚,我總是在姐姐的越來越低沉的聲音中睡去。

姐姐走已經很多天了。有時,我也和新姐姐玩,騎自行車或者玩我的福娃。騎自行車的時候,還摔過一次。但我沒哭。因為我想到了姐姐。我記得姐姐說的,這點事,真的沒什么。還有,媽媽又給我買了套奧運福娃。我仍舊最喜歡火娃,也是姐姐最喜歡的。

姐姐,明年就是奧運會了,到時候,你能來北京么,我們一起去看奧運會,好么,讓媽媽帶我們再去天安門,好么?騎著自行車。或者等我小學畢業了,象媽媽說的,能出門了,我們去你的老家,好么,看你讀書的學校,看你上學路上必經的那條河。爸爸媽媽告訴我,說你家門前的那河要修橋了,是么,姐姐?

“姐姐!”隨著我的這一聲叫,平平姐姐欣然來到面前。但我的心里沒有絲毫的快活。但這次,我沒有哭。只是心底低低地說:

姐姐,我想你。

第7篇

阿姨走時兒子4個月,但聰明的他已經能體察出變化,鄰居的婆婆要來接替阿姨,以前抱他都是樂呵呵地過去,那天他不但不干,當回到我的懷里后,大聲地對人家嚷嚷,那意思是說:“你不要冒名頂替。”于是我決定大部分時間自己來帶。

在國外帶孩子還有語言問題。英文的幼教書還算容易讀,最難的是無數的與身體有關的單詞,什么痢疾,潰瘍,中毒,電解質,脫水呀。還有以前根本沒注意的身體名稱,肚臍呀,腋下呀,筋腱呀,眼屎呀,口水,大便小便,放屁呀。食物名稱也不容易譯,什么粗拉面粉,花椰菜,小胡瓜,油桃,以前課堂都沒有學過呀,還有什么腎上腺,白血球過多癥,抽筋,脊椎指壓療法等等,學吧。澳洲的育兒觀念的確和中國有很多的不同,我們不在意的事,他們大驚小怪。我擔心要命的事,人家氣定神閑。

這里我不妨舉些例子。首先,我們孩子剛生出來,都是包得嚴嚴的,結果,孩子頭兩天夜里不斷地哭,實在沒辦法,叫護士來,人家看看,二話沒說,一層層把包布、衣服都打開了,說孩子熱的哭,我雖然表面上同意,但心里想這可是夜里呀,我都蓋著棉被呢。這里的孩子大冷天,露胳膊露腿的比比皆是,有的光著腳,和爸爸一起用水管洗車,就泡在那么冰冷的水里。等上學以后,即使是冬天,墨爾本女學生的校服也是裙子,冷風嗖嗖中,個個女孩依然只是一個長筒白襪而已。我總是想等他們老了,會得關節炎吧?可是人家告訴我從小適應,沒有問題的。我也想學習,最后總是失敗,因為自己就感覺冷,怎么也不舍得給孩子少穿。每次一抱出去,看看周圍的孩子,我們好像總是差一個節氣。

除了穿衣、吃飯也不同。有朋友寫文章,題目叫《改不了的中國胃》,內容就有我們中國人一定要吃熱菜,喝熱湯。但他們西人大部分時間直接吃生菜。剛生完孩子,就喝一扎冰水。他們給嬰兒無論喂奶還是米糊,也都調到不冷而已,他們說讓他們的胃適應室外的溫度,因為人們沒有條件總是吃到熱的食物。這個我又做不到,我總是要自己先試一下溫度,因為習慣了吃熱的食物,免不了給孩子就要燙一點。許多人警告我,這是澳洲,以后你孩子上學,肯定想和別的孩子一樣,少穿衣服,吃冷的食物,否則很另類的,不但讓人家笑話還容易感冒。我點頭,理論上我是明白的。我又搖頭,實踐中又總是做不到。

這樣的事有好多,我們都習慣把嬰兒放在安靜的地方,又怕燈光會刺激孩子,但他們卻要求,每天固定幾次敲竹板,故意刺激嬰兒的聽覺。數次故意開燈關燈等來刺激剛出生的嬰兒的視覺。

我總是在敬佩澳洲的女性一人能帶幾個孩子還要做家務的同時,又覺得他們帶孩子太粗,比如總是腳上沒有襪子了,衣服露著肚子了,我一摸往往手腳冰涼的。要知道我指的是冬天,孩子放在地上玩的。可是每當我們小區里的媽媽聚會,我又發現人家孩子動作發展的好,比如在地上爬的很快,自己玩的也好。

其實,吃冷穿少還不算什么,最“殘酷”的要算澳洲的醫生。兒子6個月后有一次拉肚子,拉的全是水,一天幾次,我們趕緊看醫生要求開止瀉的藥,可是人家只讓我們買了包非處方的防脫水的藥,我們回來給喝了兩天,還是照拉,而且兩天沒怎么給孩子吃東西了,兒子明顯瘦了,沒有精神頭,于是我們決定換個醫生。可是這個醫生表示很重視的同時,說再拉一天也算正常,還是不給開藥,說先要化驗大便,然后再決定。還真讓他說準了,結果到周末果然好了。

也就是說從嬰兒開始澳洲的觀念就要靠自身的抵抗力去對付疾病。

對付高燒也是如此,老公發燒39度四天,竟然也只是給點藥,絕不給點滴或打針。上個月我們全家包括孩子,都燒得蔫蔫的,但沒有辦法,只有死扛著,相互“■”在那里,讓它燒。這樣的情況已經不止一次了,因此也不會像第一次那樣氣憤,大罵澳洲的醫生。雖然我們總是說亞洲人體質不同,但按照醫生說的每次發燒也都這么挺過來了,也沒有出什么事。

看看人家個個健壯如牛,的確是從嬰兒開始就鍛煉出來的呀。

不過也有我們根本不在意的事,他們大驚小怪的。

比如我兒子兩個月時發現頭睡扁了,小區的護士指示一定要看專科醫生,就好像我們的專家門診,這是要自費的,所以大多數中國人一聽,都搖頭,扁頭不用治,長大自然好了。還有的說扁頭好看,扁頭有福。但結果專科醫生說扁頭一定要治,如果5歲前不治療,會影響以后孩子上學的閱讀能力。

還有我朋友的女兒,剛生出來在月子里,就要求她去校正腿形,我們仔仔細細比量后,才發現右腿有那么一點點往外撇。更有意思的是,小區護士還發現我們孩子兩個屁股蛋不均勻,我們經她引導,發現是似乎一大一小,于是抱到醫生那里,結果換個角度再看,又一樣大了,虛驚一場。你說他們是不是有點大驚小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