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4 16:19:0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關于法律的知識大全,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2、人心是桿秤,法律是準繩。
3、法律不知父母,只知真實。
4、極端的法規,就是極端的不公。
5、法律是社會習俗和思想的結晶。
6、法律的生命不是邏輯而是經驗。
7、不平何以持法,不廉何以為人。
8、好法律是由壞風俗創造出來的。
9、法律是人民道德觀念的具體化。
10、舉證職責之所在,即敗訴之所在。
11、弱者比強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護。
12、法律因罪惡而發展,并且懲辦罪惡。
13、法律不能被執行,就等于沒有法律。
14、法律和制度務必跟上人類思想進步。
15、法無授權不得為,法無禁止不得罰。
16、不貪不惰弘正氣,無私無畏護法威。
17、種德者必養其心,守法者必利自身。
18、法律的基本意圖是讓公民盡可能的幸福。
19、法者,所以禁民為非而使其遷善遠罪也。
20、公平、公正的實現要有廉潔自律來保證。
21、恪守法官職業道德,獻身司法神圣使命。
22、法律總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見的。
23、像房子一樣,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
24、身披法袍,心存道義。慎獨、慎言、慎判。
25、守義持正,巍如泰山。嚴肅執法,無愧天平。
26、法律規定得愈明確,其條文就愈容易切實行。
27、了解和掌握神圣法典的人越多,犯罪就越少。
28、法律總是把全民的安全置于個人的安全之上。
29、法律是用來保護我們的,而不是用來欺負別人的。
30、國家一旦沒有了正義,就淪落為一個巨大的匪幫。
31、心中有法,逢權勢不折腰;手中有案,遇親情不徇私。
32、慎言慎行一身正氣明是非,勤思善斷兩袖清風判糾紛。
33、一心為公,莫讓先賢專美;兩袖清風,堪當今世楷模。
34、法律一旦成為人們的需要,人們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
35、法律就是一種社會行為準則,它是公道與正義的標志。
36、普遍的道德是社會的基礎,普遍的良心是法律的基礎。
37、在由意志而不是由法律行使統治的地方沒有正義可言。
38、遵紀守法利國利民利他人,違紀違法害己害家害子女。
39、秩序、公平、個人自由,這是法律制度的三個基本價值。
40、犯罪總是以懲罰相補償;只有處罰才能使犯罪得到償還。
41、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是我愿意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42、當你用權力換取金錢的時候,同時也為自己掘好了墳墓。
43、正義是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的這種堅定而恒久的愿望。
44、刑罰的威懾力不在于刑罰的嚴酷性,而在于其不可避免性。
45、法者,天下之儀也。所以決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縣命也。
46、自由是一種必須有其自己的權威、紀律以及制約性的生活方式。
47、法律如果不講道理,即使延續時刻再長,也還是沒有制約力的。
48、任何權力都不得位于法律之上,句子大全/否則它就成為腐敗的最大的溫床。
49、民眾對權利和審判的漠不關心的態度對法律來說,是一個壞兆頭。
50、實際上,咱們想要的不是針對犯罪的法律,而是針對瘋狂的法律。
51、一項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惡行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
52、法律是明燈,指引著生活的航程;法律是標尺,刻劃出人生的去從。
53、沒有哪個社會可以制訂一部永遠適用的憲法,甚至一條永遠適用的法律。
54、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舉止,因此也要有良好的舉止才能維護法律。
55、法律之明了,不盡在其條文之詳盡,乃在其用意之明顯,而民得其喻也。
56、筷子不重打斷腰,酒盅不深淹死人。為了司法公正,請放下你手中的酒杯。
57、在個人的案件中或是他所看到的案件中不能有疏忽,因此執法從來不能疏忽。
58、假如沒有法律他們會更愉悅的話,那么法律作為一件無用之物自我就會消滅。
59、法律必須依靠某種外部手段來使其機器運轉,因為法律規則是不會自動執行的。
60、盡量大可能把關于他們的意志的知識散布在人民中間,這就是立法機關的義務。句子大全/
61、付給律師的費用不應據其在法庭上陳述時間的長短,而應據其辯護質量的優劣。
62、平等是一項神圣的法律,一項先于其他一切法律的法律,一項派生其他法律的法律。
63、不管會引起人們怎樣的誤解,法律的目的不是廢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護和擴大自由。
64、一切法律都是無用的,正因好人用不著它們,而壞人又不會正因它們而變得規矩起來。
65、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種預測,即對公共權力透過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動產生影響的預測。
66、在我看來,失手殺人其罪尚小,混淆美丑、善惡、正義與不正義,欺世惑眾,其罪大矣。
67、如果我們的法律只是自然規律的幼芽,它毫無疑問是好法律。這樣的法律可以抑惡揚善。
68、在一個法治的**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是什么?那就是“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
69、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偉的大夏,庇護著咱們大家;它的每一塊磚石都壘在另一塊磚石上。
70、法律就像一個秤,你輕還是重,你對還是錯,在它面前一目了然,所以它不會庇護任何一個人。
71、學法、普法、懂法,不但是對自身利益的一種保護,更是對大多數人和整個社會利益的一種貢獻。
72、法律決非一成不變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風浪而起變化一樣,法律也因情況和時運而變化。
73、規則和秩序是一種生產方式的社會固定的形式,是它相對地擺脫了單純偶然性和單純任意性的形式。
74、如果我們國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種神靈,而不是殫精竭慮將神靈揉進憲法,總體上來說,法律就會更好。
75、只要法律是不成文的,他就必定被戲劇化和表演、正義必須呈現出生動形象的外表,否則人們就看不見他。
76、法律規定的懲罰不是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強制,一部分靠榜樣的效力。
77、法治應包括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78、人類對于不公正的行為加以指責,并非因為他們愿意做出這種行為,而是惟恐自己會成為這種行為的犧牲者。
79、由社會公約而得出的第一條法律,也是唯一真正根本的法律,就是每個人在一切事物上都應該以全體最大幸福為依歸。
80、法的基地一般說來是精神的東西,它的確定的地位和出發點是意志、意志是自由的,所以自由就構成法的實體和規定性。
81、法律的目的是創造一個穩定的、可以理解的行動結構,在這個結構中個人能夠執行其計劃并多少意識到可能產生的結果。
82、不貪他人手中杯,不受他人囊中賄,不食他人盤中餐,不拿他人囊中禮,不近他人黃賭毒,不迷他人女色裙,不失法官廉形象。
關鍵詞:債務重組,新準則,利潤操縱
我國的債務重組準則,是一種旨在在化解債務危機,改變債權人和債務人原有的合同關系,并對雙方利益進行重新分配的技術規范。論文大全,利潤操縱。然而,債務重組準則往往演變為上市公司進行利潤調節的“利器”,通過債務重組活動達到虛增利潤、粉飾報表的目的。2007年1月1日首次在上市公司推行的新會計準則體系中,債務重組準則有了原則性變化。新準則對債務重組的定義更加準確,并且引入公允價值計量使得債權人和債務人雙方的會計信息更加客觀公允,減少了利潤操縱的空間。然而,新準則仍客觀存在利潤操縱的隱患,影響會計信息的質量。
一、新債務重組準則存在利潤操縱隱患
(一)利用重組損益的確認來操縱利潤
舊準則規定由于債權人讓步使得債務人豁免或者少償還的債務,不確認為當期損失,而計入資本公積。新準則將其改變為確認債務重組損益,并計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
首先,對于債務人來說,特別是那些無力清償債務的公司,一旦獲得債務豁免,該收益交直接反映在其當期利潤表中,使其賬面業績大幅度提升,這就為上市公司利用債務重組操縱利潤打開了方便之門。其次,對于債權人來說,雖然遭受了一定的損失,仍然有可能通過安排債務重組的期間來轉移利潤,比如在債務重組的前期可以對準備進行債務重組的應收債權多計提減準備,然后債務重組當期轉回所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從而實現將利潤由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期間轉移到債務重組的期間。論文大全,利潤操縱。值得注意的是,關聯企業之間的債務重組,如債務人與債權人合謀,將債權人利潤轉移到債務人賬面上,就可以達到粉飾財務報表的目的。
(二)利用公允價值的計量屬性來操縱利潤
新準則在非現金資產等業務中引入了“公允價值”計量屬性(舊準則主要使用賬面價值)。從理論上講,我國采用公允計算量,一是能合理、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二是體現了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的趨勢。但是,由于我國公允價值應用的市場化程度偏低,難以為公允價值計量的會計信息鑒證提供十分可靠的相關證據。大多情況下,公允價值的確定只來源于雙方的協商,使得公允價值難以“公允”。在不存在活躍市場且沒有公允價值的情況下,會計人員以職業判斷來確認公允價值,增加了主觀判斷的影響。因此,在實施中,公允價值往往成為企業控制利潤的手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企業措助關聯交易,濫用公允價值來編制利潤、粉飾財務狀況。第二,一些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受自身利益驅使濫用公允價值,調節利潤和會計造假。論文大全,利潤操縱。第三,企業人為高估或低估所持有資產的價值,以少量資產抵償大量債務,操縱企業利潤。
(三)利用債務重組其他條款來操縱利潤
比如以修改其他債務條款的方式進行的債務重組,在修改后的債務條款中如果涉及或有應付金額,并且該或有應付金額符合或有事項準則中關于預計負債的確認條件,在這種情況下,債務人須將該或有應付金額確認為預計負責金額之和的差額,應作為債務重組債務的公允價值和預計負債金額之和的差額,應作為債務重級利得計入營業外收入。論文大全,利潤操縱。此條款的規定也為企業利用債務重組進行利潤操縱留下了一定的空間。
二、針對利用新債務重組準則進行利潤操縱問題的建議
(一)建立健全債務重組法律法規
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債務重組》是專門規范債務重組的規范,對債務重組業務的處理有重要意義。然而,債務重組會計準則實質上是一種技術規范。我國目前還沒有專門對債務重組進行歸置的法律法規,對債務重組事項涉及的法律方面規定分散在《企業破產法》、《公司法》、《證券法》、《企業債務重組業務所得稅處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中。因此,迫切需要制定債務重組的專門法律,使其法律規范與技術規范相結合,“雙管齊下”,保證債務重組活動有序、有效地進行。一方面,從法的高度對債務重組進行規范,增加了威懾力,加大了監督力度,提高了處罰效率。另一方面通過立法的形式,迫使企業管理者加強對財務報告的責任制,通過完善的財務制度,強化企業控制度的管理,提高企業各種財務數據的透明度,并采取措施彌補各種缺陷,從而增加了企業的操縱成本。
(二)加大會計監督的力度
監督機構應加強對企業利潤操縱的管理和限制,不斷加大監督力度,可通過以下三個方面來改善:第一,政府及其相關職能部門要重視建立和完善會計監管體制,充分發揮國家審計部門、證監會、注冊會計師的職責,依據法律的規定和授權對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監督。論文大全,利潤操縱。特別應警惕部分和授權對方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監督。特別應警惕部分上市公司利用債務重組進行主體的經濟操縱等違法行為,保證會計準則執行到位。新準則規定債務重組收益計入非經常性損益,因此,在監管政策的實施中需全面考慮非經常性損益項目的影響。第二,注冊會計師作為會計監督的重要部分,一方面,要提高注冊會計師的風險意識,加強對企業盈余質量的審計。注冊會計師應以職業謹慎態度進行審計工作,對于瀕臨虧損、虧損的上調公司存在的異常波動的營運資金項目及異常的應計收益項目,應給予特別的關注。另一方面,提高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首先水平,增強注冊會計師實質上的獨立性,使其能客觀公正的對企業的財務報表提供鑒證服務,從而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注冊會計師應尤其關注關聯企業之間債務重組交易的公允性審查,以此規范債務重組交易的公允性。第三,從公司治理角度,加強內部控制能夠從源頭上保證會計信息披露規范,保證會計監督到位。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應該從三方面進行改進:其一,需強化監事會的監督權。擴大監事會和監事的職權,提高其地位,增強其工作的獨立性,從而保證其能真正擔負起監督職能。其二,需完善獨立董事制度。論文大全,利潤操縱。獨立董事成員可從公司內部各個部門、各個層級獲取第一手信息資料,并通過對比分析,對內部披露的會計信息的質量做出合理評價。其三,需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使得管理者與企業的目標相一致,消除激勵管理者的利益障礙。
(三)增加會計信息披露
債務重組業務的信息披露尚待完善。現行債務重組準則下,報表使用者不能單單憑借利潤表中“營業外支出”項目提供的債務重組損失,就完全確定債務重組的相關信息,而應該與資產減值損失等項目相結合,進行綜合分析。因此,從一致性原則出發,將債權人由于債務重組所承擔的損失統一反映在利潤表項目中,以便能正確分析其利潤構成,提高企業對外提供會計信息的準確性與利用價值,為報表使用者提供決策依據。此外,債務人不權要披露債務重組事項產生的利得總額,還要披露債務重組利得對所得稅的影響,披露債務重組得得產生的每股現金流量以及股東權益報酬率等重要財務指標,披露會計政策選擇對利潤的影響程度。以此,充公全面對債務重組事項進行披露,能夠提高會計信息的透明度,保證該債務重組活動健康有效地進行
(四)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
依據新準則,會計人員在實際業務操作中有很大的選擇空間,尤其是對公允價值的確認的計量,要求會計人員有很強的職業判斷能力。為此,需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第一,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要求會計人員堅持誠信原則、恪守會計職業道德準則。遵守誠信既是會計人員上崗工作的基本條件,也是防止會計虛假信息的基本前提。會計人員須本著誠信的原則,客觀公正地對待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并對其作出合法合理的判斷。第二,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會計人員除了具備基本的會計專業知識還要熟悉與會計相關的國際貿易、經濟、金融等相關知識。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蓬勃發展,會計人員還需放開視野,學習國際通行的一些會計方法與準則。第三,提高信息處理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會計人員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和廣泛的知識面。會計人員不僅要熟悉要企業的經濟運行情況,還要熟悉本行業及相關類型企業的經營狀況和市場情況。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新會計準則的有效實施。
三、結束語
新會計準則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為核心,不僅適應于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且趨同于國際會計慣例,順應了全球經濟發展的潮流。對于上市公司利用債務重組進行利潤操縱的現象,需要進一步完善監管制度,同時,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深刻理解新準則的內容,貫徹執行新準則中的規定,從而提升企業整體素質,提高企業信息的可靠性,保持企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⑴財政部會計司編寫組.企業會計準則講解[M].人民出版社,2008:193-198.
⑵劉茂盛,劉曉霞.淺談公允價值在債務重組中的應用[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8⑻:12-13.
⑶梁邵華.論企業債務重組準則的變化及啟示[J].當代經濟,2008⑵:18-19.
⑷孫敏.淺談債務重組損失信息的披露[J].財會月刊,2009⒂:66.
關鍵詞:侵權責任;歸責原則;損害賠償。
《侵權責任法》于2010年7月1日起實施,作為民法的部門法,它承擔著從否定的角度為民眾行為劃定范圍、制定規則的功能,“人生來就是自由的,卻無不處于枷鎖之中”[1],限制自由的目的在于保障權利的實現,知識產權作為民法中權利的一種,其受侵害的普遍凸顯著受保護的急迫,這種保護不僅體現在行政機關的各項具體的活動中,更深遠的源自于立法的諸項規則甚至每個概念的運用中。
關于知識產權的侵權中,甚有爭議的便是歸責原則的問題。究竟采用過錯責任還是無過錯責任,討論由來已久,甚至有對知識產權侵權之直接侵權和間接侵權分別討論,認為前者適用無過錯責任,后者適用過錯責任,針對這些爭議,筆者提出自己的觀點。
一、歸責原則的含義。
在當事人一方權利受侵的情況下能夠通過哪些方式進行救濟,從《民法通則》第134條及《侵權責任法》第15條的規定中可以看到,侵權的救濟方式上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等防衛性的請求權,也包括對損害進行賠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這兩者的內容不同,目的不同,于是構成要件也相應不同,這些區別在物權法上體現為物權請求權與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區別,而在知識產權領域則體現為對侵害人要求停止侵害,返還利益等內容的請求權(在知識產權領域沒有專有的名詞,所以有學者提出知識產權請求權[2]。與損害賠償請求權不同,這樣的區分在知識產權領域似乎尚未系統化,相比而言,在物權領域的區分由來已久,并形成更為一致的觀點,我們可以透過物權領域來看出這兩種請求權的不同。
(一)兩種請求權的差異。
在物權領域,物權請求權是以排除非法狀態以恢復受害人權利行使為目的,這一目的下,當事人權利行使受到妨害或有妨害之虞是行使的條件;與此不同,損害賠償請求權則在于對當事人所受到的損害進行賠償,在于損害的轉移,由受害人轉向侵害人的原因在于侵害人行為的可歸責性,于是,受有損害及侵害人有過錯為這一請求權行使的條件,而僅僅在法律規定的特別情況下不需要侵害人有過錯,即侵害人無論是否有過錯都需要承擔損害賠償的責任,這一原則支撐它的理念在于危險的分擔。總之,“物上請求權或準物上請求權體現的是權利(這里是廣義的權利,包括一切受法律保護的個人利益)保全規則,而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體現的是責任規則。”[3]
(二)歸責原則所指向的請求權。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在權利受到侵害時,法律會賦予兩種不同基礎上的救濟方式,這兩種是并存的,只是構成要件、歸責原則不盡相同,而我們通常所說的侵權責任,特別是在論述歸責原則時所指的責任,僅僅是指侵權損害賠償責任,不包括保全規則下的請求權。“‘侵權責任’概念的本來含義表明,該制度并不是對私權進行救濟的完整制度,它只是私權保護中的一種方式———進取性保護,而沒有涵蓋私權防衛性保護的內容。”[4]也就是說,我們討論歸責原則只是在討論是否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時才涉及,其他情況下原本就不存在所謂歸責原則的討論。這一點我們在閱讀關于歸責原則的有關法律和論著中都可以發現。
1.立法上的依據。
在民法條文中,表述多是行為人故意或過失時,負損害賠償責任。如《法國民法典》第1382條規定:“人的任何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時,因其過錯致該行為發生之人應當賠償損害。”[5]第1383條亦有在過失責任下應對損害負賠償責任,并在后面的條款中規定了特殊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責任,如動物致人損害、建筑物致人損害等,都僅描述了所有人負的是損害賠償的責任。《德國民法典》第823條第一款規定:“因故意或者過失不法侵害他人生命、身體、健康、自由、所有權或者其他權利者,對他人因此而產生的損害負賠償義務。”[6]另外在《日本民法典》第709條[7]、《意大利民法典》第2043條[8]、我國臺灣地區民法典第184條第一款都做了類似的規定,表明行為人在過錯時負的責任是損害賠償責任,也就是說,我們一直以來討論的過錯原則和非過錯原則是針對損害賠償的,學者們討論歸責原則時引用的法律條款也都是指過錯或無過錯時的賠償責任,“認為侵權行為歸責原則是侵權行為賠償責任的原則,可以從侵權法的發展歷史中找到依據。如《法國民法典》第1382條規定……此后制定的德國民法典、日本民法典等均作如此規定。所以這些國家和地區關于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均是就損害賠償請求而言的,這一點即使在英美法系國家也不例外。”[9]
2.理論上的指向。
在說明歸責原則這一問題時也是直接指的損害賠償責任,對其他侵權的責任方式并不涉及,例如王澤鑒先生在說到過失責任時指出“關于侵權行為法上的歸責原則,首先應提出的是過失責任,即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時,應就所生的損害,負賠償責任。”[10]談到歸責原則時即損害指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并在《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一》
上直接有以《損害賠償之歸責原則》為題的文章,更顯歸責原則與損害賠償的關系。所以筆者認為講到歸責原則并不是針對侵權行為的認定,而僅僅針對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我國民法中通常所認為的一般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和歸責原則實際上指的是侵權損害賠償的構成要件和歸責原則。”[11]
對這一點的明確是問題的關鍵。
二、知識產權法上兩個層面的爭執。
在知識產權領域,關于侵權責任首先討論的便是有關歸責原則的問題,作為責任承擔的基礎和前提,這一理論問題變得重要起來,于是很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論證了過錯原則或無過錯原則的觀點,并形成了知識產權侵權領域爭議十分激烈的討論,似乎各自成理,難分伯仲。
閱讀一些學者的論述,筆者認為,爭論主要體現在兩個不同的層面:一部分是認可損害賠償需要過錯的要件,但對于知識產權侵權責任歸責原則應采用何者卻有爭論,這一部分學者的爭議問題在于對侵權責任歸責原則的理解不一;另一部分則對于損害賠償請求是否需要過錯作為主觀要件進行爭論,也就是說,這一部分學者明確了歸責原則的含義,但是對采納過錯與否形成爭議。筆者將從這兩個層面進行分析。
(一)侵權歸責原則含義的確定。
在這一爭論下主要不是集中于對損害賠償請求權要件的認定上,甚至可以說很多學者在這一要件上認識是一致的,他們認同在侵害知識產權行為發生時,如同上文所述,法律賦予了兩種救濟方式,包括停止侵害、返還利益等保全性的和損害賠償請求權。前者不需考慮侵害人主觀過錯,而后者則要求只有在侵害人過錯的情況下才規定要付出賠償。
但爭論產生的原因就在于對侵權行為的認定與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上出現了混淆:認為侵權行為認定上不需要過錯要件,并舉某些防衛性的侵權救濟方式不需要過錯為例,來說明歸責原則上采用無過錯責任,是概念上的不清晰。如同前
文所述,在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上我們同意后者,即損害賠償責任的認定上才有所謂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之討論,對于前者與這一問題的討論根本無關,也就是說,我們以過錯原則為依據,去否定某個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侵權賠償責任時,并不是否定它是侵權行為,并不認為它不需要停止侵害。
明確了這一問題后,可以發現在這一層面上學者的一些爭論實質上并不矛盾,主張過錯原則的學者認為不能放棄主觀上這一要件的考慮,以免擴大侵權責任的適用,動輒涉及侵權將有礙人們行為的自由,而侵權賠償責任確定的確是以過錯為要求的,主張無過錯原則的學者認為只要有侵害事實就應當制止,以保護易受侵害的知識產權,而侵權行為的認定確實是以損害事實發生為依據的,對使用的概念理解尚不相同時,從立法目的上進行爭論,會變得各自成理且毫無頭緒,而在概念的使用取得一致的含義后,接下來的爭論才可以在同一個層面上而不顯得混亂。
(二)損害賠償要件的確定。
在這一爭論下,不是對侵權歸責原則的含義進行爭論,而是對損害賠償請求權是否需要以主觀過錯為要件產生了不同看法,從上一點可知,侵權歸責原則意指侵權損害賠償的歸責原則,所以對損害賠償請求權要件的爭論也就是對侵權責任要件的爭論,這里才涉及到侵權歸責原則的實質性爭議。
侵權歸責原則的分過錯原則與無過錯原則分轄不同領域,在這兩個領域里支撐兩種原則的理念完全不同,采用過錯原則為損害賠償的要求系以行為人之可歸責性作為承擔責任的依據,在侵權法上可謂是一般性的規定,我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一款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而對于無過錯原則的理念在于損失的分擔,這主要在于一些特殊領域,王澤鑒先生將這些領域歸為三類:“①由特定危險事物享受利益,就此危險所生損害賠償責任。②基于法律特許,利用他人物品所生損害賠償責任。③基于法定擔保義務,尤其因自己行為創造之信賴要件,而產生之損害賠償責任。”[12]特別是針對第一項,從危險的來源、危險的控制者、獲得利益者的角度,系于公平正義的考慮,法律在這些特殊情形適用無過錯原則,所以這一原則被視為特殊侵權行為下的適用原則,如《侵權責任法》第七條規定:“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所以對于損害賠償要件的討論,我們需要判斷的是在這一討論的領域,支撐起損害賠償的理念采用哪一種相對而言更為普遍合理,是行為人過錯抑或損失的分擔,而在知識產權這一領域里,我們發現它作為權利的一種而不是某個特別的行業,我們討論高空高危行業歸責原則、討論醫療糾紛領域歸責原則,但我們不去討論物權歸責原則、人身權歸責原則,是因為損失分擔的理念源自于這些行業具有危險性等特點,卻不在于它保障的客體、保障的權利有所不同,知識產權與物權、人身權一樣是法律保護的權利,“以保護被害人的利益,因既有保護他人法律的存在,行為人自有注意之義務。
由此可知保護他人法律的違反非屬無過失責任,從而依該當保護他人之法律的內容,無過失亦得違反時,僅于行為人有過失時,始生損害賠償責任。”[13]因此,筆者認為,此處自當采用過錯原則作為知識產權侵權的一般歸責原則。雖然在特殊的行業、特殊的情形下可以適用過錯推定或是無過錯原則,但是這只能是作為過錯原則這一一般原則下的,補充性的例外規定,只能是基于某些特殊行業上的特點,而不能混淆到侵權防衛性請求權。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區分清楚侵權行為的認定和侵權責任歸責原則的前提下,侵權歸責原則應適用過錯原則。
三、知識產權侵權分類討論。
除了上述爭論之外,也有學者從知識產權領域直接侵權與間接侵權兩種類別,提出適用不同的歸責原則,實質上與上述爭論的內容也相差無幾。
(一)直接侵權與間接侵權。
直接侵權是指行為人直接實施了知識產權法明確禁止的、侵害知識產權人權利的行為。對應的間接侵權則是指行為人并未直接實施侵權行為,而是參與到他人侵權的某個環節,在美國,將間接侵權行為又分為輔助侵權行為和替代侵權行為兩種。[14]在我國現行知識產權法的相關條文中并沒有體現這一劃分,而學界卻對此進行了大量討論,至《侵權責任法》實施,其中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這成為了很多學者劃分直接侵權與間接侵權的依據。
(二)侵權分類下的歸責原則。
在這一劃分中,一些學者認為直接侵權時侵害人應當適用無過錯責任,只要發生侵害事實即承擔侵權責任,在間接侵權時侵害人應當適用過錯責任,只有在侵害人明知或應當知道的情況下才承擔侵權責任,對于明知或應當知道的判斷,又提出不同的規則等,對此筆者甚有疑惑。
認為直接侵權無過錯即承擔侵權責任的學者,同時卻也補充說到這里的侵權責任不僅僅局限于損害賠償責任,而包括保全性規則下的責任,“行為人的主觀過錯并非構成‘直接侵權’的必要條件,只影響賠償責任的承擔。”[15]從這一描述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這與前文的爭議實際是一致的,對于賠償責任與侵權行為認定的混淆造成了這一不必要的爭論,文章并舉直接侵權的出版社為例,提出“但只要出版社確無主觀過錯,并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而只需承擔停止侵權(停止印刷和出售侵權小說)和返還利潤的法律責任。”[16]以停止侵權和返還利潤的要件作為歸責原則上無過錯的證明,更是我們說的將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與知識產權防衛性保護的歸責原則進行了混淆。“返還利潤與支付法定賠償額似乎并非是侵權賠償責任的內容,前者屬于返還不當得利的范疇,而后者則更多的是出于公平責任原則的考量……如果我們將之定性為無過錯責任則不甚妥當。”[17]
在我們明確了侵權歸責原則的含義后,我們發現無論直接侵權或是間接侵權,適用的歸責原則根本是一致的,都是過錯原則。都是只有在有過錯下才適用損害賠償責任,而對于侵權行為認定上,依照兩者是否有所不同則不是歸責原則下該討論的問題。
知識產權的保護不是一個部門的法律可以完善的,知識產權的侵權規則也不是一兩方面的內容可以涵蓋的,作為民法的一個特別領域,它需要更多專業的知識去理解,更多的方式去維護,路雖漫漫,立法仍應從細節出發,從每一點入手,耐心求索,概念的清晰才能維護法律的體系和邏輯的統一,我們等待到了《侵權責任法》的實施,我們仍然期待立法的完善,以使知識產權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
[參考文獻]
[1]讓·雅克·盧梭。社會契約論[m].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 2006: 1.
[2]楊明。知識產權請求權研究———兼以反不正當競爭為考察對象[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高富平。民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676
-677.
[4]楊明。知識產權請求權研究———兼以反不正當競爭為考察對象[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127.
[5]羅潔珍譯。法國民法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1073.
[6]鄭沖等譯。德國民法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 196.
[7]何佳馨點校。新編日本法規大全點校本第一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7: 357.
[8]費安玲等譯。意大利民法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4: 480.
[9]張軍。知識產權領域侵權行為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5: 58.
[10]王澤鑒。侵權責任法第一冊基本理論一般侵權行為[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1: 12.
[11]楊明。知識產權請求權研究———兼以反不正當競爭為考察對象[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128.
[12]王澤鑒。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5: 302.
[13]王澤鑒。侵權責任法第一冊基本理論一般侵權行為[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1: 304.
[14]張軍。知識產權領域侵權行為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5: 32.
員工入職保證書本人 ,于 年 月 日入職,在__________公司________________部門任職 崗位,為明確本人在工作期間之責任和職業道德,我愿向公司做出以下保證:
一、本人在入職時保證個人資料、相關證件真實有效,并已接受相關醫院體制檢查,在過往單位工作過程中無任何職業病病史,也未存在任何職業病傾向,更無職業病潛伏狀況。
二、本人已與原工作單位解除勞務關系,無勞資或經濟糾紛等相關事宜,無任何競業限制約定,若出現原單位追究我本人相關責任,均與公司無任何關系,給公司帶來的損失,將由我本人承擔。
三、公司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我已學習和明確,將嚴格遵守和履行各項制度,服從公司管理,堅守崗位,再苦再累也要克服工作中的各項困難,完成工作任務;若有違反,愿意接受公司相關處罰;觸犯法律的,愿承擔法律責任。
四、任職期間,不在外兼職,并嚴格遵守公司規定的作息時間,因工作需要將服從加班的安排和接受崗位調配。
五、自覺維護公司榮譽,不利用職務之便舞弊,不泄露和探聽薪資,不偽造或盜用公司印信文件等不正當手段來從事其他活動。
六、自覺維護公司利益,不侵占公司、同事或客人的財物、不貪占、無故損毀公司財物,對與本人發生的相關業務經費,愿意接受公司的調查和處理。
七、遵守公司保密規定,保守公司秘密,不將公司的任何材料帶離工作場所,不向他人泄露公司秘密,不散播不利于公司的言論,更不做中傷公司的事,自覺維護公司聲譽。
八、在工作時間內按公司規定穿戴公司提供的工作服等勞保用品,并保證整潔;中途辭職,所發放的勞保用品需要上交,若遺失,則按價賠償。
九、個人意見或建議,保證做到逐級反映;當反映意見或建議未獲解決或采納時,保證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反映。如確需當面反映時,保證在工作結束后進行。
十、因故申請離職時,我將提前一個月以書面形式呈報公司,并辦妥相關移交手續。如擅自離職,甘愿將本人未領的所有工資、福利等作為違約處罰。
十一、離職后,不得單獨或聯合他人實施有損公司利益和形象的行為,不得直接、間接或變相利用未經允許的公司品牌和資源的任何業務;若有違背,則愿承擔一切法律責任。
以上承諾,系本人真實意愿之反映。
保證人:
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學生保證書范文尊敬的校長:
我在之前的學校不好好認真學習,但是我還是很想好好學習的,學習對我來是最重要的,對今后的生存,就業都是很重要的,我現在才很小 ,我還有去拼搏的能力。我還想在拼一次,在去努力一次,希望老師給予我一個做好學生的一個機會,我會好好改過的,認認真真的去學習 ,那樣的生活充實,這樣在家也很耽誤課程,學校的課程本來就很緊,學起來就很費勁,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各課都努力往上趕
我犯了很多不應該犯的錯誤,對于家長對于我的期望也是一種巨大的打擊,家長辛辛苦苦掙錢,讓我們可以生活的比別人優越一些,好一些,讓我們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但是,我犯的錯誤卻違背了家長的心愿,也是對家長心血的一種否定,我對此很慚愧。
相信老師看到我這個態度也可以知道我對這次事件有很深刻的悔過態度,相信我的悔過之心,我的行為不是向老師的紀律進行挑戰,是自己的一時失足,希望老師可以原諒我的錯誤,我也會向你保證以前不該做的事不會再有第二次發生。
對于這一切我還將進一步深入總結,深刻反省,懇請老師相信我能夠記取教訓、改正錯誤,把今后的事情加倍努力干好。同時也真誠地希望老師能繼續關心和支持我,對我的問題酌情處理。
以后我決定制定以下學習方法:
1、合理安排好學習時間。
每天回家先把當天的作業完成,再利用剩下的時間預習、復習。而且,要充分利用零星時間。零星時間積少成多,集合起來,就是寶貴的整段時間。在學校,要安排好自習課時間。不能把完成作業作為自己自習課上的唯一任務。在還沒有真正弄懂所學知識時不急于做作業。
2、要注重預習和復習。
每次預習不用太多,一節內容即可。通過預習,找到暫時無法理解的問題,待老師講過后看看是否已經被解決。否則,就向老師請教。除了預習,還要做好復習。每節課后,利用一兩分鐘的時間快速回憶課堂上老師所講的主要內容;每天中午,利用半個小時的時間回憶上午所學幾門課程的主要內容;到了晚上,把一天所學知識內容都復習一遍。周末把一周所學知識復習一遍。
3、注意課堂聽講效率。
在預習的基礎上,課上專心聽講,不開小差,沿著老師的思路,認真地聽講、思考、領會,全面正確地理解和把握所學內容。并且做好筆記。尤其是老師反復強調的、相似知識的對比、課文內容與現實相聯系的知識點、分散知識的歸納綜合等等都好筆記。
無論怎樣,不能把自己所指定的目標計劃當作一句空話。我要踏踏實實,持之以恒地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希望校長可以再給我一次改正的機會,給我一次重新做人的機會。
謝謝
檢討人:
企業保證書范文本企業作如下保證:
一、本企業的設立和經營活動符合《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中關于汽車品牌經銷商的相關要求。
二、本企業經授權合法擁有前表所述的品牌汽車的銷售權,以及店鋪名稱、商標、標識的使用權,且已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三、遵守《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
四、將依法與汽車供應商/汽車總經銷商簽訂授權合同/協議,并按合同/協議的規定銷售汽車。
五、遵守與進出口、分銷相關的海關、外匯、稅務、檢驗檢疫、環保、知識產權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他法律、法規、規章。
六、遵守與本企業經營相關的其他各項法律、法規、規章。
七、按照相關規定,參加工商年檢/外商投資企業聯合年檢。
八、在本表中所填寫的信息是完整的、準確的、真實的;所提交的
所有材料是完整的、準確的、合法的。
法定代表人簽字:
公司蓋章: X年X月X日
工作保證書范文本人工作崗位: 本人所在部門:
一、本人在履行崗位職責前,向學校和所在部門鄭重保證如下:
1、本人能認真學習了國家有關安全的法律、法規,電力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工作規定》和《安全生產工作獎懲規定》。
2、本人能認真學習學校制定的《省電力技工學校安全生產工作獎懲細則》、《省電力技工學校習慣性違章處罰考核管理辦法》、《省電力技工學校安全生產工作細則》、《省電力技工學校交通運輸及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等相關安全制度并熟悉學校的安全生產目標。
3、本人能清楚并掌握本崗位職責范圍內的辦公設備、辦公室門窗、辦公區域防護設施、消防設施的安全要求,工作人員的安全要求。
4、本人原意遵守學校制定安全制度實施細則,自覺接受學校相關安全制度、實施細則的約束。
5、本人力爭做到“我不傷害自己,我不傷害他人,我不被他人傷害,我保護他人不受傷害”和“在我身邊無事故,我在崗位無差錯”。
二、如違反相關安全制度、實施細則,給學校造成經濟損失或信譽損害的,愿按學校管理制度接受處置。
三、以上保證請所在部門和學校監督。
保證人: 保證人所在部門(蓋章)
工作崗位:
(簽字): 部門領導(簽字):
x年x月x日 x年x月x日
質量保證書范文XXXXXXXXXXXXX公司向您保證我們的產品均嚴格按照
ISO9000認證管理體系進行生產,現對我公司生產的XXXX產品提供如下質量保證:
1、我公司保證產品在出廠會對產品進行各項指標的嚴格檢驗,確保產品合格率達到100%。
2、我公司保證自產品安裝調試并驗收合格后壹年內,如產品自身出現質量問題,我公司負責進行免費維修。如果產品超出了我們的保修期限,我們也會在合理的范圍內給您提供相應的有償服務。
3、屬于下列情況之一的不給予免費保修,但可以實行合理的有償服務。
*超過保修期; *不能提供購買憑證的;
*未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使用、維修而造成損壞的(特別注意發生進水、摔壞以及人為的損壞);
*客戶擅自維修、拆卸產品的或者客戶委托非本公司指定的維修人員維修,拆卸產品的;
*使用非正規的劣質通信電纜造成的損壞;
*由于水災、火災、雷擊、地震等不可抗拒災害造成產品發生故障或損壞的;
*其它非產品自身原因造成的故障或損壞。
4、產品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我公司技術人員將做到有問必答,屬于產品質量問題的,我公司保證24小時內給予明確答復或解決方案,質保期內需要現場處理,保證48小時到達現場。
XXXXXXXXX公司
企業保證書范文
本企業作如下保證:
一、本企業的設立和經營活動符合《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中關于汽車品牌經銷商的相關要求。
二、本企業經授權合法擁有前表所述的品牌汽車的銷售權,以及店鋪名稱、商標、標識的使用權,且已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三、遵守《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
四、將依法與汽車供應商/汽車總經銷商簽訂授權合同/協議,并按合同/協議的規定銷售汽車。
五、遵守與進出口、分銷相關的海關、外匯、稅務、檢驗檢疫、環保、知識產權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他法律、法規、規章。
六、遵守與本企業經營相關的其他各項法律、法規、規章。
七、按照相關規定,參加工商年檢/外商投資企業聯合年檢。
八、在本表中所填寫的信息是完整的、準確的、真實的;所提交的
所有材料是完整的、準確的、合法的。
法定代表人簽字:
公司蓋章: X年X月X日
工作保證書范文
本人工作崗位: 本人所在部門:
一、本人在履行崗位職責前,向學校和所在部門鄭重保證如下:
1、本人能認真學習了國家有關安全的法律、法規,電力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工作規定》和《安全生產工作獎懲規定》。
2、本人能認真學習學校制定的《省電力技工學校安全生產工作獎懲細則》、《省電力技工學校習慣性違章處罰考核管理辦法》、《省電力技工學校安全生產工作細則》、《省電力技工學校交通運輸及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等相關安全制度并熟悉學校的安全生產目標。
3、本人能清楚并掌握本崗位職責范圍內的辦公設備、辦公室門窗、辦公區域防護設施、消防設施的安全要求,工作人員的安全要求。
4、本人原意遵守學校制定安全制度實施細則,自覺接受學校相關安全制度、實施細則的約束。
5、本人力爭做到我不傷害自己,我不傷害他人,我不被他人傷害,我保護他人不受傷害和在我身邊無事故,我在崗位無差錯。
二、如違反相關安全制度、實施細則,給學校造成經濟損失或信譽損害的,愿按學校管理制度接受處置。
三、以上保證請所在部門和學校監督。
保證人: 保證人所在部門(蓋章)
工作崗位:
(簽字): 部門領導(簽字):
x年x月x日 x年x月x日
質量保證書范文
XXXXXXXXXXXXX公司向您保證我們的產品均嚴格按照
ISO9000認證管理體系進行生產,現對我公司生產的XXXX產品提供如下質量保證:
1、我公司保證產品在出廠會對產品進行各項指標的嚴格檢驗,確保產品合格率達到100%。
2、我公司保證自產品安裝調試并驗收合格后壹年內,如產品自身出現質量問題,我公司負責進行免費維修。如果產品超出了我們的保修期限,我們也會在合理的范圍內給您提供相應的有償服務。
3、屬于下列情況之一的不給予免費保修,但可以實行合理的有償服務。
*超過保修期; *不能提供購買憑證的;
*未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使用、維修而造成損壞的(特別注意發生進水、摔壞以及人為的損壞);
*客戶擅自維修、拆卸產品的或者客戶委托非本公司指定的維修人員維修,拆卸產品的;
*使用非正規的劣質通信電纜造成的損壞;
*由于水災、火災、雷擊、地震等不可抗拒災害造成產品發生故障或損壞的;
*其它非產品自身原因造成的故障或損壞。
民法作為一門,依傳統民法理論之闡述,其所關涉之對象或其調整對象分為人身關系與財產關系兩類,但調整對象本身并不能構成民法學之本體,就其本源意義而言,《法學階梯》視法學為關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識”。[1]故而,在羅馬法,所謂私法本體實則表現為三大關系:其一為神與人之關系;其二為人與人之關系;其三為神、人、自然三者之間之關系。自中世紀后期,隨著羅馬法復興、文藝復興以及宗教改革等運動勃興,民法科學之本體價值與范疇逐步更移,神與自然漸次消弭,人之地位日益彰顯,最終使人成為近代民法之無上主體,民法學之本體論要素一如法哲學、學等人文科學,亦無限遞進于人之各類欲望、需求之滿足以及該一過程中人與人之間所形成之各類私法關系。易言之,人一方面脫離了神祗之搖籃,成為獨立之個體(本體);另一方面,人戰勝了自然,成為天地萬物之主宰,神與自然之“位格”最終為人之“人格”所掩蔽、覆蓋。本文以近代民法為基點,參酌羅馬法之近代演化,重點探析民法學人格制度之歷史構造及其演繹歷程,進而辨明人格制度之價值基礎,闡釋人性與人格在近代民法中的相互融匯過程,最終為近代民法本體論轉型之必然性作出合于歷史理性之詮釋,并就民法學研究中相關誤區進行證偽解蔽。
一、從身份到契約:人性假設之普適性
一定程度而言,近代民法人格建構之原初宗旨是為了否定身份以及基于身份而導致的不平等。人對自身及其身外之物享有了獨立性權利,同時也承擔了獨立性義務。應該說,人格制度之構建并非僅僅解決人自身之前提,或解決人與人之平等關系問題,其更進一步之社會功能或法學價值趨向是為了解決在平等身份之后之人與物之關系。就該一意義而言,梅因爵士所謂“從身份到契約”,詹姆斯所謂“從宗族社會到公民社會”(from lineage society to civil society),兩種論斷均傳導著同一價值立場:民法中的人或私法主體擺脫了身份或宗族社會之控制而成為自身之主人。
從社會正義角度而論,近代民法之歷時性進步即表現為通過人格理論建構使人獲得平等之正義前提,而正義之價值內蘊亦從傳統之分配正義 (distributive justice)轉型為交換正義(commutative justice)。追尋西律傳統,法律與正義密不可分,但唯有近代才開始在人法領域提供一種普遍之平等人格并以此作為實現正義價值之首要前提。具體而微,查士丁尼《法學總論》開宗明義地將“法律”界定為“關于正義和非正義的科學”,而所謂“正義”則是“給予每個人其應得部分的堅定恒久的愿望”。[2] 西塞羅比較希臘、羅馬之法律概念,從中挖掘出了法律的本質內涵,他認為,希臘人所講的法律(nomos)一詞源自Veuw,意指分配,即事物的根本性質就是讓每個人各得其所(to give every man his due);拉丁文lex(法律)一詞表達的是選擇(selection)的觀念,即alegendo,根據羅馬人的觀念,法律即意味著平等的選擇。同時,羅馬法有Jus和lex之分,Jus是善與公正的,即法的精神實質是正義,因jus本來源于justitia(justice)——正義。[3]柏拉圖視法律為維護正義的手段,而其所謂“正義即助友害敵”,[4]因之作為統治者“審判的目的,就是禁止任何人侵犯別人的財產,保護每個人的財產不受侵犯”,惟其如此才能保持公道,使每一個人“享有屬于自己的東西,做自己分內的事情”。[5]亞里斯多德進而將正義分為兩種,即分配的正義 (distributive justice)和交換的正義(Commutative justice)。前者系指域邦以社會地位之高低將權利、權力、義務和責任分配給城邦成員,是分配比例上的平等,平等之人分享平等的利益,不平等的人分享不平等的利益。[6]同時,分配原則與體制是一致的,民主政體中,人們平均分享社會財富;在貴族政體,則以德才和功績分享社會財富。[7]而交換正義則是人們進行交易所應遵循的行為準則。霍布斯(Thomas Hobbes)在《利維坦》(leviathan)一書中,闡述并發揚了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二先賢的相關正義理論,認為交換的正義,亦即于買賣、雇傭、借貸、交換、物物交易以及其他契約行為中履行契約。而分配的正義即是對條件相等的人分配相等的利益,是公斷人的正義。[8]
要之,近代民法從身份到契約之進步運動,其實際前提即表現為平等人格理論之塑造,其實際內容則表現為對社會財產之分配模式從近代社會前之身份性分配或等級性分配演化為對等性或交換性分配。從該一意義出發,判定近代民法之原始基點始于人格理論建構當不為過。
以此引發另一個頗值深思的論題是:為什么唯有近代社會西方社會才開始發生從分配正義到交換正義之歷史性轉換?其深層次原因似乎表現為近代人格理論所確立之平等價值前提,但細加尋繹,不難見出,人格建構及其所確立之平等價值僅僅是其直接誘因,其本質性推進力是近代哲學、倫、學、政治學對人性之世紀性認同。換言之,近代民法之人格理論注塑并非產生于民法內部,而產生于民法之外之其他學科。哲學、倫理學領域之人性惡假設以及經濟學、政治學領域之“經濟人”、“理性人”假設直接注塑了民法之人格建構,使近代民法得以于一種倫理底線(人性惡)基礎上平等看待每一個人,從而擺脫身份、特權之歷史桎梏,賦予每一個自然人以平等的機遇。此外,平等而獨立之人格建構也使得每一個人能為自由支配自身軀體、自由表達自身思想,于公法領域而言,天賦人權理念導致了之各類社會性或公法性自由與權利,如思想自由(思想永不犯罪),言論自由,出版結社自由,遷徙自由等等。而于私法領域其成就更為彰著,人格獨立所引發之人身自由被廣泛推及于財產領域,物權被視為人格之附麗,具有了排他性質素,而債權亦成為自由意志之象征,成為平等、獨立人格之外在顯現,“財產即人格”、“財產即自由”最終成為近代民法詮釋人格具體內核之必然介質。
易言之,人性假設之普適性于近代被廣泛弘揚,漸次形成一種世紀性潮流,為近代民法之人格理論提供了強勁之動力,也為近代民法熔鑄了平等、自由等價值平臺。
二、從“人”到“物”
近代民法以來之人格理論具備混涵性、統攝性等特征,從價值與體系兩方面考察近代民法之歷程,特別是其對民法之力,不難發現人性理論與民法之同構關系。誠如上述,在剖析人與物之關系上,必須以認定人與人之間關系為前提,喪失該一立場,則會導致民法領域之“人”、“物”分裂。換言之,人與人之間法律關系之法律擬制,僅僅是為解決人與物之間關系提供理論前提與價值指向,人格理論建構除極少部分關涉自然人之軀體性或精神性權利外,絕大部分涉及到人與人之間對“身”外之“物”之權利樣態及其實現途徑與保護模型。緣乎此,近代民法在人與物之關系上,可謂實現了從“人”到“物”之歷史轉換,黑格爾所謂“人格權本質上就是物權”之論斷可謂該一歷史轉型之理性指稱,而《德國民法典》及《日本民法典》一改《法國民法典》之編撰體例,于抽象人格編之后繼以物權與債權,而將親屬、婚姻、繼承、收養等人法之具體規定置于物權與債權之后,則可謂上述歷史轉型時期之制度產物。易言之,黑格爾所謂“人格權本質上就是物權”之論斷是將物本身視為人之意志體現或理性表征;而德國、日本之民法典則從形式上完善了《法國民法典》重“人”不重“物”之立法理念,于權利擬制與體系化過程中遵循了先“物”后“人”之價值立場,應該說,近代民法在該一方面確乎實現了價值與體系、哲學與民法學之完美結合。
1.從“物化之人”向“人化之物”:近代民法人格抽象之必然
近代民法為什么要對人格進行抽象?是一種歷史必然(inexorable trend)還是學者之主觀臆造(concoction/fabrication)?就方法論而言,該一問題似乎陷入“歷史是科學還是藝術”之命題循環,但就本體論與認識論而言,民法學必須對該一問題作出回應始能解決民法價值與體系之諸多先決前提。
(一)法律上的推定
所謂法律上的推定,是指立法者根據事物間的常態聯系,以法律明文規定的推定。“即法律要求事實認定者在特定的基礎事實被證實時就必須做出推斷。”[1]具體而言,它是指法律規定如果甲事實存在就推定乙事實存在的情況。當作為其他法律條款的要件事實的乙事實需要證明時,只要甲事實替代乙事實被證明,就承認該法律條文規定的效果。在理論上甲事實稱為基礎事實或前提事實,而乙事實稱為推定事實。當某法律規定 A 的要件事實乙(推定事實)有待證明時,通常就在較該事實易于證明的另一事實甲(前提事實)獲得證明時,如無相反的證明(乙事實仍為不存在的證明),則認為甲事實已經獲證明之事,為其他法律規定 B(即推定規定)所規定者而言[33].法律推定的本質就是,通過基礎事實存在使推定事實獲得證明。
法律推定的效果不是絕對的。即使有充分證據證明甲事實的存在,對方當事人也能提出證明乙事實不存在的反對事實,仍可以妨礙其法律效果的產生,因而乙事實是可以被推翻的,即推定意味著既允許主張其法律規定效果的人選擇它作為證明的主題,又要使想推翻它的對方當事人負擔反對該事實的舉證責任[34].“法律上推定,有代替證明之效力,如對方不能提出反證,以資防御辯論,則推定即發生法律效力。”[2]
依法律推定在訴訟中所具有的不同效力,可將其分為不可反駁的推定和可反駁的推定,在大陸法系,這種分類又稱為絕對推定和相對推定。臺灣地區學者根據其效力強弱之不同分為確推定和假推定。所謂確推定,乃指訴訟當事人所提出之事物,得法律上之確認,絕不容對造有反證之余地。惟此乃法律將甲事實視為乙事實,使其生同一之法律效果,為事實上之擬制,與舉證責任無關,而為實體法上之問題。所謂假推定者,其推定之效用在將舉證責任轉換給對造;換言之,即原告主張之事實,為法律上推定之事實者,除對造能提出反證外,即認其事實為真實,無庸舉證[35].如前所述,所謂不可反駁的推定,絕對的推定,實際上是一種法律上的擬制。“這種推定所針對的是法律不允許提出證據予以反駁的事實。例如 8 歲以下的兒童不具備犯罪意圖就是一種推定。這種推定雖然在形式上與證據法相聯系,但實際上是用程序法語言表示出來的實體法規則。”[3]絕對推定不具有真正推定的性質,因此,這種絕對推定與相對推定的劃分方法在實踐中不具有太多的意義。
另一種重要的分類是根據法律推定是否具有基礎事實為標準,將其分為推論推定和直接推定。推論推定是法律推定中最典型的推定,是依據法律從已知事實推論未知事實,從前提事實推論推定事實的結果。這種推定在各個方面都符合推定的本質特征,因此大陸法系學者稱之為“真正的法律上的推定”。[4]直接推定,大陸法上又稱之為暫定真實,是指不需要任何前提事實,法律直接規定某一推定事實存在。實質上,直接推定僅僅是法律所規定的當沒有反證時必須得出的證據。換句話說,它是用推定形式表現出來的關于舉證責任的實體法規則。否定這種推定效果的當事人應首先對推定理論的反面事實負舉證責任。這種舉證責任是根據法律直接規定所產生的結果,并非由他方當事人轉換而來。因此,直接推定也不是真正的推定。典型的直接推定如刑事訴訟中的無罪推定和精神正常的推定。無罪推定(the presumption of innocence)就是關于一項刑事實體規則的簡潔的縮略用語,這項規則規定起訴方負有證明有關案件一切關鍵事實的責任。在起訴方證明被告人有罪并排除了關于有罪的一切合理懷疑之前,被告人總是被推定為無罪。與之類似,精神正常的推定(the presumption of sanity)指的就是這樣一項規則。如果被告人主張自己精神不正常,以之作為辯護理由,就負有對此進行舉證的責任[36].由于在做出這兩項推定之前,不需要首先證實任何基本事實,所以也就沒有轉移舉證責任的問題。它們只是決定了第一次的舉證責任應由哪一方承擔。
(二)事實上的推定
1.事實推定的性質
事實上的推定,是與法律上的推定相對而言的,法律依已經明確的事實,根據經驗法則,依自由心證,而推認其他的爭執的事實(應證事實),當事人即無須就應證事實直接舉證,此即所謂事實上的推定。因此,當事人證明推定基礎的事實,其“舉證的必要”即告完成,至于法院適用經驗法則妥當與否,則由對方當事人進行反證[37].所謂已經明確的事實,包括當事人之間無爭執的事實,法院職務上已知的事實,眾所周知的事實以及已經以其他證據證明為真的事實。事實上的推定,其推理是依照通常經驗或自然理性而得來的,一般具有合理性、確實性。所以事實的推定,并非依證據而進行事實的證明,而是由法院已知某事實而推定其他要證事實,與根據間接事實認定要證事實是一樣的[38].
事實上的推定以間接證據為依據,但它與間接證據存在區別。間接證據,是當事人用于證明某事實,再由此事實判斷應證之事實,其仍須以當事人舉證為前提。而事實上的推定則是法院依職權根據已明確的事實推定應證事實的真偽,并不以當事人舉證為前提。
事實推定本身與法律推定一樣,都是對事實所作的推定,但是法律并不要求陪審員們必須作出這種推定,只是提醒他們可以作出這種推定。因此,事實上的推定與法律上的推定的差別在于:法律在前一種情況下不要求法院適用推定,而在后一種情況下,法院不但可以而且必須適用推定。
對事實推定的本質可以作這樣的描繪:當甲事實得到證明時,陪審團就可以作出關于乙事實的結論——這是陪審團在每一個案件終結時都要面臨的任務[39].事實推定盡管在性質上與法律推定存在差別,但兩者仍有著緊密的聯系。當立法者以法律條文的形式將事實推定固定化后,事實推定就上升為法律推定。“從兩者的演變過程看,事實推定在先,法律推定在后。法律推定是事實推定的法律化、定型化,事實推定是法律推定的初級階段,有待于上升為法律推定。”[5]許多時候,事實上的推定是法律上的推定的來源。尤其英美法以判例作為重要的法律淵源,許多著名的法律上的推定都來自于法官在司法實踐的過程中對事實推定的運用和創設。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法官以其對案情事實的判斷,對法律的認識和理解,權衡社會政策,根據經驗法則演繹推理,依自由心證作出事實推定。這種推定體現了法官的智慧和對法律、社會政策和價值的深刻領悟,無疑對以后的司法審判活動具有指導意義,也為以后類似的情況下運用事實推定建立了指導原則。正如卡多佐法官所說,先例所涵蓋的領域是如此廣泛,以致于它們確定了法官工作開始的出發點。……正是在沒有決定性的先例時,嚴肅的法官工作才剛剛開始。他必須為眼前的訴訟人制作法律;而在為訴訟人制作法律時,他也就在為其他人制作法律。每個先例“對未來的同類或類似性質的案件都有某種指導的力量”。[6]為了能在司法裁判中合理有效地運用這些推定,并使以后的法院遵循先例所確定的推定原則,以維護訴訟程序的正當性,法律上將那些經常、反復出現的需要運用事實推定的情形,納入程序規則以強化訴訟的程序性,這就使事實推定上升為明確具體的規則,使之成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推定規則,司法者必須適用。
關于事實推定的性質仍存在一定爭議。有的學者認為事實推定是司法機關辦理案件時的一種邏輯推理,司法機關在訴訟過程中,常常要根據已經確認的事實,按照一定的邏輯規則,推斷另一些事實的存在。這種司法機關基于已知事實對應于確認的未知事實的推斷,應當直接使用“推理”或“推論”一詞,以便與推定區別開來[40].“事實上的推定在本質上屬于推論,為避免用語及觀念紊亂,可以‘推論’一詞替代之。”[7]有的學者不同意上述觀點,認為事實推定是客觀存在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它與推定盡管有區別,但是二者深層次的根據都是事實之間的常態聯系,只是法律推定是立法者認為最為重要的推定并因此在法律上作了明確規定。與事實推定相比較,法律推定是較少的,而事實推定則較多,立法上不可能將全部推定完全列舉,所以事實推定不應排除。肯定事實上的推定,實際上就等于肯定司法人員在訴訟中的主觀能動性,使司法變成一種能動的活動過程而不是簡單的適用法律[41].
如前所述,推論與推定是兩個性質相異的概念,在本質上存在區別。不應把事實推定等同于推論。承認事實推定對司法實踐有著重要的意義。事實推定是客觀存在的,它是法律推定的來源,在所有推定中占了絕大部分。比較而言,法律推定只是小部分事實推定的法律化,而司法實踐中存在的大部分推定仍是事實推定,因此,事實推定在訴訟中實際上比法律推定發揮著更為廣泛的作用。
2.事實推定的理論基礎——經驗法則
從事實推定的理論基礎看,這種證明方法是根據邏輯推理的原則和經驗法則,以已知事實為前提,以推論而得出的未知事實為結果。法律上的推定依據的是法律的明文規定,而事實上的推定依據則是經驗法則。所謂經驗法則,是指“人們在長期生產、生活以及科學實踐中通過對客觀外界普遍現象與通常規律的一種理性認識,在觀念上它屬于不證自明的公認范疇。司法審判上的經驗法則是社會日常經驗法則的一個必要而特殊的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現在法官常常根據自身的學識、親身生活體驗或被公眾所普遍認知與接受的那些公理經驗作為法律邏輯的一種推理定式”。[8]事實推定屬于一種間接的認證方式。根據這種司法經驗法則所確定的認證基礎,是根據事物之間的常態聯系,而這種常態聯系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長期、反復地實踐和運用而取得的一種因果關系經驗[42].
經驗法則依性質不同,可分為一般經驗法則與特殊經驗法則兩類。前者,是指一般人從日常生活或法律生活中所得知的事實形成的法則,它無需證明就可以直接作為推定的依據。后者,是指具有特別知識或經驗的人所得知的事實形成的法則,為了使其認識內容更為客觀,必須經過嚴格的證明程序加以證明。作為待證事實的特別經驗法則經證明后,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基礎。
經驗法則與推定密切相關,除了事實推定以外,對法律推定的運用亦無不以經驗法則作為其設置的根據。推定是基于日常生活中的常態聯系,而常理一般為法律所認知,因此,經驗法則能作為認定事實和推定的依據。“經驗法則不是具體的事實,而是誰都知道并且不覺得奇怪的常識,所以在訴訟上把它的運用應準用法律適用的見解是有力說。照此種觀點,不管怎樣專門性問題,只要法官以其個人的研究和自己的經驗所知道的,就可以直接用它來認定事實。”[9]
作為事實推定基礎的經驗法則與司法者的自由裁量權有著內在的聯系。法官在進行事實推定時,不以法律法規為依據而以經驗法則為準則,但經驗法則的運用往往取決于法官主觀上的思維模式和業務素質,有著某種隨意性和偶然性。在缺乏具體指導原則的情況下,如果僅憑經驗法則做出裁判,也即法官僅憑個人主觀的經驗法則而為裁判,就難免導致錯誤。因此,針對經驗法則的運用應規定合理必要的指導原則。“在訴訟制度,因采用自由心證主義,無論其訴訟構造之為當事人主義,抑或屬職權主義,對于證據之評價,事實之判斷,莫不賦予裁判官以自由裁量之權,法律雖不就證據之評價,加以直接形式的拘束;但為使其合理的判斷,也應基于經驗法則。且基此經驗法則而做出判斷,仍應有合理的科學根據,并非單純的主觀作用。自由心證主義雖對于法官判斷的自由,并不以法律直接加以限制,但為防止其擅斷,不僅設有證據能力、采證程序或證據價值等方法予以間接的限制,即對于經驗法則的運用,也設置客觀上的種種標準,蓋經驗法則,……既非僅憑裁判官之知識及辦案經驗,亦非違背事理,或為不合理之推斷,尤非單純為裁判官之主觀經驗作用。”[10]
事實上的推定,是事實相互間關聯關系的類型化,其證明作用以經驗法則為基礎。而經驗法則一般具有主觀性、相對性,其內容反映了事實的蓋然性。事實的蓋然性依具體事實的情形有所變化,有高有低。對于事實推定而言,其蓋然性一般較高,這就要求作為其基礎的經驗法則不能反映過多的主觀上的內容,而應使其類型化。若法官違背具體類型化的經驗法則進行所謂的事實推定,則猶如違背法律,應予撤銷糾正。
3.事實推定與表見證明
事實推定依其結果可分為行為推定、狀態推定、因果關系推定和過錯推定四種。此外,在有些大陸法國家規定了一種事實推定的特殊類型,日本學者稱之為顯而易見的推定。這種推定是指以高度蓋然性的經驗法則為基礎,從侵權行為等客觀事實的過程中,直接推定具有符合法律所規定的如過失或因果關系等過程要件,無須主張具體事實和證明的理論[43].德國學者稱這種事實推定為表見證明,其適用范圍比一般的事實推定狹窄,僅用于侵權行為要件中過失及因果關系的認定。其特點在于無須逐一詳細特定其具體內容,得推定故意過失及因果關系之存在,以減輕法官認定事實之負擔。例如醫師有無過失,發生疑問時,究其原因為“注射液不良”或注射器消毒不完全,不必勉強斷定其一。而不論為其中哪一種原因,即認定醫師有過失是[44].
從表見證明的性質和特征分析,這類推定其實類似于我國學者所稱的過錯推定。有學者將大陸法上的表見證明等同于事實推定,應有商榷之處,因為表見證明的適用范圍與證明推定的方法都與一般事實推定有相異之處,它只是事實推定的一種特殊類型。表見證明并不改變舉證責任的分配,受害人仍需對被告在主觀上存有過失負客觀上的舉證責任。只是因為有表見證明的存在,所以負擔客觀舉證責任的當事人不必立即負提供證據的責任,而可以等待對方當事人提出反證。當反證達到致使案件事實真偽不明的程度時,負擔客觀舉證責任的當事人便要提供證據,證明被告主觀上確有過失[45].
英美法中類似的推定規則稱為事實本身的證明,它適用于因疏忽而引起損害的訴訟,是指事件發生的情況本身足以證明疏忽的行為。例如航行中的船舶,撞到下錨停泊的船舶。這樣,航行中的船舶已有疏忽行為的表面證據了。法律推定這樣的疏忽行為是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46].1863 年的伯恩訴博德爾案是英國最著名的事實自證判例。該案中,原告從被告的貨棧前走過,被一個從樓上掉下的面粉桶砸傷。訴訟中被告以缺乏有關其店員過失的證據為抗辯,但法院仍判決原告勝訴,指出:若無某種過失,則面粉桶不會自樓上墜下,所謂原告必須證明它是如何發生的說法是荒謬的,事件本身就是關于過失的不證自明的證據。根據英國判例法,這種通過“事實自證”而進行的責任推定,僅僅是一種相對的事實推定。其功效只是使案件形式地成立,給予無爭執的事實有證明的效力,但一經對方提出有力的反證,其效力即行消滅。因而,加害人仍能夠以證明沒有他的過失,事故也會發生作有效抗辯[47].
五、推定的適用
推定在民事訴訟中的適用范圍大于在刑事訴訟中的適用范圍。“法律上的推定,實際上是強制裁判官認定推定事實的存在,與刑事訴訟法所采納的實體的真實發現主義和自由心證主義的精神不相符合,所以,刑事法規上很少有法律上推定的規定。”[11]在刑事訴訟中,法律上的推定主要是無罪推定。只有在個別情況下,法律允許有罪推定。例如,英國法律規定,除非提出合理解釋,否則可推定占有最近被盜竊的贓物的占有人為盜竊者。若犯罪事實發生后幾分鐘內,該贓物的占有人在距離犯罪地點不到幾百碼的地方被發現,陪審團將不可避免地推定其為盜竊者[48].此外,某些屬于精神現象的主觀事實,由于難以取得必要的證據,法律一般也允許推定,如精神正常的推定、犯罪動機的推定、能預見犯罪結果的推定、故意或過失的推定等。
從其性質來看,刑事案件中的推定不能把舉證責任和說服事實認定者的責任轉交給被告人,實際上僅僅是可采用的推斷。正如美國學者華爾茲所說,刑事案件的審判法官不能隨意要求陪審團必須認定某個“推定的”不利于被告的事實。當某個推定事實是否存在的問題提交陪審團時,法官便指示陪審員們,他們可以認為那些基礎的依據性事實足以證明該推定事實的存在,但他們并不被要求這樣作。如果該推定事實確認被告人有罪、構成所控犯罪的一個要素,或者否定了被告方的辯護,那么其存在就必須經超出合理懷疑的證明 [49].因此,刑事訴訟中的推定可以用來確定無罪,而不能單獨定罪。這也體現在我國《刑事訴訟法》中,依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定罪必須證據確實、充分,而推定只具有蓋然效力,達不到法律規定的要求。并且推定不能把舉證責任轉移給被告人,因為《刑事訴訟法》規定證明被告人有罪的責任由公訴方承擔。“收集證據,查明案件事實,是法律賦予他們的職責。刑事訴訟證明責任的特點就是具有職責性,只適用于公安司法機關而不適用于當事人。”[12]被告人不承擔證明自己有罪的責任,也不承擔證明自己無罪的責任。
推定在民事訴訟中的適用,對立法者而言,是指根據對事實之間邏輯關系的認識,將其規定于法律之中;對司法者而言,則是指法官在訴訟中對法律規定的推定條款的適用,或是對客觀存在的事物間聯系的分析判斷和對經驗法則的運用。民事訴訟中適用推定應具備一定條件,并遵循嚴格規則,試分析之:
1.推定必須具備基礎事實和推定事實,兩者缺一不可。缺少前提事實的推定屬于直接推定,缺少推定事實的推定則是法定證據法則,兩者均非真正的推定。基礎事實與推定事實之間的常態是進行邏輯推理過程的大前提,缺少其中之一,就無法進行推理過程,也就不存在推定。作為推定的起點和開始,基礎事實決定了推定的最終結果。因此,為了達到推定的客觀可靠,就必須確保基礎事實的真實性。只有基礎是真實的,據以推出的推定事實才有可能是可靠的。作為推斷根據的基礎事實,除了眾所周知的事實和法院審判上知悉的事實可由法院進行認定外,都應由主張存在事實的當事人舉證證明。在外國法上,基礎事實的確立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1)司法審判上的認知。(2)訴辯。(3)當事人的約定。(4)可指示評決之證據。(5)審理者基于充分證據所為之認定[50].
2.基礎事實與推定事實之間須有邏輯的必然的聯系,這種聯系或互為因果,或互為主從,或互相排斥,或互相包容,除此而外,均不能成為必然聯系[51].這種必然聯系還必須具有高度蓋然性,其產生符合日常生活中的通常概率。基礎事實的發生一定伴隨著推定事實的出現,如果出現例外情形,那只是一種特殊和個別的情況。
3.推定應當允許反駁,應盡量給予因推定而遭受不利的當事人以反駁的機會。無論是法律推定還是事實推定,都只是一種證明方法,并不能保證證明結果必定正確。推定所依據的雖然是基礎事實與推定事實間的常態聯系,但這種聯系不可能完全正確。為了準確地認定案件事實,就應當允許當事人提出證據加以反駁。當事人進行反駁,可以針對基礎事實,也可以針對推定事實。基礎事實未得到完全證實以前,尚處于為適用推定創造條件的階段,當事人只需提出基礎事實不存在的證據,使其存在與否處于真偽不明的狀態,就可以有效地阻礙推定的進行,這種反駁方式稱為直接反證。當事人為阻礙推定事實的被證明,還可用其他間接證據來認定其不存在。由于它不是直接對原告所證明的事實進行反駁,所以稱為間接反證。
對于反證所應達到的證明程度,存在一些爭議。大陸法一般認為,對事推定的反證程度僅需使得反證對象處于真偽不明狀態,而對法律推定的反證如果僅使推定事實處于真偽不明狀態,尚屬不足,必須達到使推定事實確實不存在的程度。英美法則沒有如此明確的區分。有學者認為,反駁推定事實所要達到的證明標準取決于有關爭議推定事實的實體法的規定。例如,婚姻存續期間出生的子女推定為婚生子女,當事人如要以丈夫無生育能力為由反駁這一推定事實,就必須達到蓋然性占優勢的普通民事證明標準。但在英美法上,這一爭議問題仍沒有定論[52].
推定是證明事實的一種特殊證明方法,也是證據法上一項重要的制度。推定建立在人類的普遍經驗和立法者所考慮的社會政策的基礎上,而并不必然遵循邏輯推理規則。通過正確合理地運用推定,可以有效地減輕證明中的困難,提高訴訟效率,實現訴訟公正。但是,我國法學界對于推定的理論問題尚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有關推定的立法仍很不完善。本文對國外法學有關推定的理論進行分析歸納,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希望能為我國推定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33]駱永家。民事舉證責任論[M]。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76 。
[34][日]兼子一,竹下守夫。民事訴訟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112.
[35]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民事訴訟法新論[M]。臺北:三民書局。1998,355 。
[36]Adrian Keane. The Modern Law of Evidence[M]。 Butter worth Co (publishers) Ltd,2000,638-639.
[37]駱永家。民事舉證責任論[M]。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113 。
[38]劉善春,畢玉謙,鄭旭。訴訟證據規則研究[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278.
[39][英]J·W·塞西爾·特納。肯尼刑法原理[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486-487 。
[40]陳一云。證據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164.
[41]劉金友。證據理論與實務[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175.
[42]何家弘。新編證據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425.
[43]葉自強。民事證據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04.
[44]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民事訴訟法新論[M]。臺北:三民書局。1998,356-357.
[45]何家弘。新編證據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77.
[46]Alan Taylor. Principles of Evidence[M]。Cavendish Publishing Limited,2000,48.
[47]丁麗瑛。侵權民事責任中推定的運用[J]。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5,(1):98-103.
[48]Adrian Kenneth Modern Law of Evidence [M]。 Butter worth Co (Publishers) Ltd,2000,637.
[49][美]喬恩·R·華爾茲。刑事證據大全[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3,316.
[50][美]摩根。證據法之基本問題[M]。臺北:世界書局。1982,59-60.
短暫的暑期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多。經過這次學習使我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下頭就談談我對暑期學習的點滴體會:
1、發展的教師教學觀
處于這種職業境界的教師認為,教師是一種發展學生、完善自我的職業,能以服務社會為自我的職業夢想,并從服務社會的高度賦予自我發展、完善的實踐意義,明確自身發展與學生發展的互動關系,在發展學生中發展自我,在發展自我中服務社會。他是以一種高度的職責感從專業角度來審視自我的教學,反思自我的情感,凈化自我的品德,完善自我的智慧。他能夠自覺地注重教育行為的科學和教育情感的理性,并不斷地追求著學生發展和自我發展的更高效益。
2、教師主角的轉變
在過去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很多教師只滿足于在其中扮演“教材的執行者”的主角,這和教師本身的教學觀有關,也和課改以前我國的大教育體制環境以及其對教師的相應要求有關。但在新的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再走老路,在教學中按照課程的嚴格規定亦步亦趨地進行操作,而很少發揮教師的自主性,那就很難再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了。那么新課程對教師新的要求是什么呢?
經過魏書生教師的講座我認為新課程要求教師努力和學生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教學過程首先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這種交往主要表現為以語言為中介進行溝通,教師與學生憑借自我已有的經驗,用各自獨特的精神表現方式,在教學過程中經過心靈的對話、意見的交換、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討,實現知識的共同擁有與個性的全面發展。它要求教師不僅僅有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的改變,并且要有主角的轉化——從傳授者、管理者變為引導者和促進者,同時還有個性的自我完善—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風、寬容的態度、真摯的愛心和悅納學生的情懷。此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會受到很多啟發,對學生有更多的了解,這些無疑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3、學生地位的轉變
變過去傳統的被動學習狀態的客體地位為主動學習的主體地位,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愛學”、“我會學”,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學生是共同管理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者,這個觀點必須牢固地札根于教師的頭腦中,切實貫徹于課堂教學的實踐中,這是培養學生主體的必然要求。因為只認識到這一點,教師傳統的一些做法才會相應地改變,才不會像以往那樣強迫
4、在學習新教師法、義務教育法的過程中,我不僅僅更新了自我對法律的認識,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我的法律地位,每個人都享有必須的權利,“平等”的口號不應是嘴上說說而已,落實到實處才擁有意義,否則有法也等于無法了。同時我也認識到作為一名教育前線的教師所應盡的職責和義務
總之,這次學習是我收益很大,我必須要加強學習,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個人總結2
Xx鎮學區組織進行了開學前的暑期學習會,經過這次學習,使我拓寬了學習的視野,更新了教育觀念。下頭談談我對本次學習的心得。
一、加強自身師德修養,展現教師人格魅力教師素有“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美譽。在對靈魂塑造的過程中,教師既要有比較淵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表率,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全社會禮貌的楷模。為此,教師要時刻謹記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展現自身的人格魅力。
二、用學習引領自身專業成長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正在進入信息社會。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學習就成了當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教師終身學習,不僅僅是時代的呼喚,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教學自我提升的需要。“嚴謹篤學,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教師要善于從教育實踐中汲取能量和資源;善于在任何時間向任何人學習,包括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分享知識;善于和同事交流,擴大
視野,促進自身專業成長。
教師終身學習已成為全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要促進自身專業化成長,教師就要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擁有自主學習、自我學習的觀點。因為終身學習已成為未來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種“一朝學成而受用終身”的觀點已經過時,人們再也不能只經過一段時間的集中學習,獲得一輩子享用的知識技能。僅有主動去掌握新概念,學習新理念,研究新問題,培養適應新環境的本事,才會使自我重視終身受益。
教育是全社會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師身上。時代在變,對人才的要求也在變,教師必須認清終身學習對自身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自覺地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以適應現代的教育需要。首先要加強政治思想方面的學習。我國素質教育堅持“五育并舉,德育為首”的原則,教師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觀點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正確的教育觀能夠造就人才,錯誤的教育思想則會摧殘人才。教師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質、教育觀、世界觀和人身觀對學生起直接影響作用。
其次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課程走向綜合化是基礎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我身為一名中青年教師,又奮斗在課程改革實驗的最前沿,更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無論是教育家,還是中外名師,他們都具備較深的文化底蘊,這與經
常學習是分不開的。隨著課改如火如荼的展開,我們教師要有一種強烈的資源意識,克服“一支粉筆教下去,一本教案講過來”的人生惰性,自覺拓展自我的思維空間和知識結構,以便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知識的更新換代讓我們的學生接觸了更多的新生事物,廣闊的課內課外學習資源為他們知識的積累供給了更多的機會。我們在學校學習的那點知識,已經遠遠不夠傳授了。要想成為研究型教師、專家型教師,不學習怎樣能夠,怎樣能勝任更多的教育教學工作?生活是一個廣闊的學習的課堂,有很多東西是我們所不了解的,為了使自我不被社會所淘汰,僅有加緊學習的步伐!一個優秀教師應當抓緊一切時間增加知識儲備,僅有這樣才能用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和學生共同發展。
隨著時代的提高,教育的改革,當今的形勢向每一位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在師一日,便不可荒廢半日。經過學習不斷獲取新知識,增長自身的才干,適應當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勢。為了無愧于教師這一職業,也為了實現自我心中的夢想信念,今后的工作中,我定會更加努力,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完善自我,書寫出燦爛完美的未來。
個人總結3
教師的職業道德,集中體此刻教育職責感,關愛學生和工作效率上。暑假學習正是教師們提升自身綜合本事的好機會。查字典范文大全特意為大家整理了關于暑假學習心得體會范文的相關材料,期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幫忙。
一、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上,教師的主導作用應當體此刻精心的準備上,體此刻簡而精、通俗易懂的語言上,體此刻將復雜問題簡單化、形象化的演示上,體此刻能夠及時發現問題的精銳的目光上,體此刻耐心的巡視指導上,體此刻及時解決問題的方法上。
二、相信每一個學生
學生在個性上存在差異,但在智商上是絕對沒有差異的,每一個學生都有很大的潛力有待于教師去挖掘。所以我們應大膽地放開手,讓所有學生去學習,去全力地發揮自我的潛能,并經過教師的培養逐漸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的本事。
三、使學生能真正地成為課堂的主人
進取地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從思維到實踐都得到很好的鍛煉與提高。當堂訓練的方法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留死角,一向處于主動狀態,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取性,真正體驗學習的樂趣。
四、因人施教,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
任何一個學生都有學習的本事,要向讓他們學好,就必須給他們供給學習的基本條件,同時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輔以適宜的指導方法。在不失大局的前提下,讓后進生學好,刺激他們的學xxx取性。當后進生的本事提上來之后,又會產生一些所謂的后進生如此循環下去,后進生在不斷提高,同時整個班級的成績就會提高,而整個學校的教學質量將會隨之不斷提高。
經過這次培訓,我感觸很深,受益匪淺,自我感覺就像和所有的教師融合在一齊,翱翔在知識海洋中,陶醉不已,流連忘返。不僅僅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了,師德師風也得了升華。為此,我代表所有的教師衷心地感這次培訓我們的“專家、教授、名師”,也期望以后類似的培訓機會延續下去。更期望我市的教育大業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引下,日新月異,與時俱進,大放光彩!
個人總結4
八月的天空,驕陽似火,期待已久的暑期培訓已悄然進行了兩天,
小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在這兩天的學習中,專家們那豐富的案例、精深的理論,讓我深深地嘆服;而他們在自我專業成長路上所付出的努力和到達的境界,更是深深地感染了我的內心。對于教育我有了新的認識與理解,對于人生我又有了新的起點與目標。
首先,xxx教師的專題講座猶如雪中送炭,及時地給正在研究自主教育的我指點了迷津。自主教育正是我最近一段時間苦苦思索而不得其果的一個問題,聽了鄭教師的講座,我茅塞頓開。他的一靠感情二靠制度三靠文化的自主教育管理理念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仔細琢磨,認真思考,經過反復摸索,不斷實踐,研究出更多的有效的能夠共享的自主教育管理模式。除此之外,鄭教師所講的“以人為本,信任學生,依靠學生,激勵學生,發展學生”也讓我感觸頗深,尤其是“信任學生,依靠學生”這兩點,很多的時候,我們教師都會自覺不自覺包辦了教[此文轉貼于育中關乎學生的一些事,對學生的本事和自覺性往往會持懷疑態度,長久以往會導致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被動性,削弱了他們的自信心,而學生的個性也會在這不自主中難以凸顯出來,
“充分給學生位置,有位才能有為;充分給學生放權,有權才能做事”,鄭教師的這一觀點和做法給喜歡一手操辦班級事務的我上了生動的一課。
其次,鄭立平教師“詩意棲居做人師”的教育夢想深深地打動了我,能把教師這一職業和詩意放在一齊,我覺得這是一種境界,這種境界既讓我佩服,也讓我向往!正如鄭教師本人詩意的人生追求一樣,他的講座亦是別開生面地詩意盎然。在教育的路上,我明白了原先我們也能夠這樣幸福。“好的教育靠欣賞,靠喚醒,靠期待。”“植物總是朝著有陽光的方向生長,孩子永遠向著贊美的方向發展。”如何看待教育如何對待工作如何看待學生等等這一系列問題,都是我們日日在做卻并不在乎實效的問題,我們的心不知何時已變得麻木,我們的身體不知何時已疲憊不堪,“愚者以為幸福在遙遠的彼岸,而聰明的人卻總能把周遭的事物營造成自我的幸福園地。”讓我做一個教育的智者,去除那些浮躁與不安,趕走那些虛華與不平,在鄭教師的感染下,愛教育,愛工作,愛家庭,愛生活,愛學生,淡定地享受育人的歡樂!
今日的學習讓我充實,明天的學習值得期待!仰望星空,名師們身上那種從不停止追求教育夢想的精神正在閃爍!俯瞰大地,我們正把初長的根須努力植進貧瘠的土地!在和名師共舞的時刻,讓我們一路歡歌!
個人總結5
時間匆匆的流逝,而我們的暑假生活也即將告一段落,回想著我已經成為過去的暑假生活,不僅僅趣味,并且讓我學會了許多的道理。
暑假生活,是伴隨著炎熱款款而來。而炎熱的夏季往往是考驗人毅力的時候,每個人的毅力不一樣,但求知的大門永遠敞開。就看遠處的你我愿不愿走進。走過了炎熱,也就代表你走上了一個新的起點。
隨著那炎熱的夏季到來,我聽說學校要辦數學奧賽班,我報名參加了。可是許多同學怕熱怕累在家避暑乘涼。也就把這大好的學習機會錯過了。俗話說:“學無先后,達者為師。”只要我努力利用這個暑假,我相信我必須比那些沒補習的同學見識廣、收獲多。
最終到了開學前幾天,天氣涼爽,我每一天早到校,認真聽教師講課,仔細記錄,把不明白,的問題畫上圈,問教師。沒過幾天,天氣逐漸增熱,坐在教室里一絲風也沒有,頭昏腦脹,心煩意亂,樹上知了不停的叫。教師講課我一點都聽不心去,我打了退堂鼓,不想了去了。
我無意中看書,看到童第周這篇課文,童第周學習十分差,但他艱苦努力,早上、晚上都合理利用學習,從最終一名成為第一名。我從中受到很大的啟發:無論做什么事要想成功,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和汗水,才能獲得豐收的喜悅。這又使我想起一句名言:“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多么好的名言,我的精神一下子提上來了,我找到了精神需要的補品。向以往那樣,我又好好學習,每一天教師帶我們去知識的海洋,攻破了一道道難關。得到了一份份完美的戰利品。我們高高興興地捧著戰利品,等待下一關的挑戰。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回到。在這短短的時間里我們得到教師的培養,知識的澆灌。并使我們堅定了信念,鍛煉了意志和不斷學習攀登的精神。
一、貫徹執行《傳染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規,完善應急體系,進一步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
《傳染病防治法》對疾控機構和醫療機構的傳染病防治職責做了明確規定,各單位要繼續組織本單位醫護人員,按照法律的有關要求,依法開展傳染病監測、預測工作,重點做好疫情報告、重點傳染病監測和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業務人員培訓、健康教育等工作。區疾控中心要加強對轄區內各級醫療機構傳染病防控工作的檢查指導,并聯合衛生監督部門加強監督檢查,將督查結果及時通報各有關單位。
認真貫徹落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體系,完善衛生應急機制,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測、預警制度,盡早識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做好衛生應急準備及現場處理。完善衛生應急隊伍建設并組織培訓和演練,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做到“人員、技術、物資”三到位。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綜合監測點的管理,充分發揮其疫情監測前哨作用。
二、加強疫情報告管理,提高疫情預警、預測、控制能力
疫情報告管理工作要繼續以貫徹落實《傳染病防治法》、《國家救災防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試行)》、《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和《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2015版)》等法律法規及有關文件的精神和要求為重點,進一步提高全區各直報單位疫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質量,加強疫情預警、預測工作,切實發揮疫情報告在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
《傳染病防治法》對各級各類責任報告單位的疫情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確、嚴格的要求,各單位要充分認識疫情報告和管理在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健全組織機構和制度,在人員、設備、經費、待遇等方面給予充分的支持,嚴格疫情報告責任追究制度和獎懲制度,堅決杜絕遲報、瞞報、漏報、謊報等現象。
各醫療衛生機構要選擇業務水平高、責任心強的人員充實疫情管理人員隊伍,不斷加強業務培訓工作,提高人員業務素質,落實加班換休、上網補助等勞務待遇,穩定疫情隊伍。各單位疫情管理人員崗位如有人員變動,應提前寫出人員調整申請報區疾控中心備案,以便區疾控中心及時掌握疫情人員調整情況,進行業務培訓,保證疫情報告管理工作的連續性,使疫情報告和管理工作能夠正常有序地開展。二級以上醫院要保證至少兩人專職從事疫情管理工作,鎮衛生院、廠企、民營醫院要配備一人專職、一人兼職的疫情工作人員,且工作要相對穩定,并要專門配備疫情上網設備。
做好疫情報告審核,加強疫情通報工作。國家實現傳染病網絡直報后,傳染病疫情報告的及時性、敏感性和準確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各單位要在規范傳染病報告信息管理的同時,特別要加強傳染病報告及時性、準確性和填報質量的分析,主動收集、分析、調查、核實、反饋疫情信息,開展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質量評價,并定期通報。做好對疫情信息的預警、預測工作,對重要疫情做出快速反應并進行追蹤調查和處理。區疾控中心疫情管理人員要經常深入基層指導疫情報告工作,并將督導、考核結果及時報告區衛計局,有效推動醫療機構傳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工作的落實,同時按照有關要求定期組織疫情漏報調查,及時發現報告中存在的問題,督促和指導各責任報告單位和報告人對轄區內的疫情進行及時、準確的報告。發現異常報告(疫情報告突然增多或減少、傳染病的暴發等)要及時處理,并在24小時內將調查結果按規定逐級上報。為及時分析研判疫情,確保疫情報告質量,為防控提供科學依據,區疾控中心繼續實行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例會制度(每月16日)。
三、加強疫情監測,落實人禽流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流感、不明原因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各項防控措施
完善各項工作預案,健全組織機構和各項工作制度。2016年要繼續加強SARS,人感染H5N1禽流感、H7N9禽流感、季節性流感、中東呼吸綜合征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防控,完善各項工作預案,健全組織機構和各項工作制度,及時調整相關領導小組、技術專家小組、疫情處理小組等。制定疫情處置工作流程,明確人員分工。做好控制各類傳染病暴發的技術、物資儲備;繼續加強轄區內公共衛生監測點的指導,完善監測網絡報告工作;加強培訓,提高業務人員診斷、處置及控制傳染病疫情的能力。
1、各級醫院要嚴格按照《全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監測、排查和管理方案》《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三版)》和《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防控方案(第二版)》的要求,繼續開展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監測,及時做好人禽流感、中東呼吸綜合征及其他嚴重呼吸道傳染病的排查和處理工作。對發現和報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人禽流感及中東呼吸綜合征疑似病例要及時進行網絡直報和核實,同時電話上報區疾控中心。對病人多批次采集呼吸道標本(重點是下呼吸道標本)和雙份血標本(血清和血塊),送市疾控流感網絡實驗室進行檢測,區疾控中心及時將調查處置情況上報區衛計局和市疾控中心,同時要加強對密切接觸者追蹤和管理。發現人感染H5N1、H7N9、H5N6以及其它型別的禽流感確診病例的地區,要立即開展流感樣病例、環境和禽類標本的應急監測工作。要高度重視中東呼吸綜合征的監測工作,完善與有關部門的聯防聯控,加強對醫療機構的培訓,提高醫務人員的診療意識和報告意識,發現曾前往中東國家或近期有疫情發生的國家的發熱或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要詳細詢問病人的流行病學史;要加強對朝覲歸國人員的健康監測,及時發現或處置疑似病例。全區每年至少報告1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調查處理率、網絡直報率、個案調查率、標本采集率、標本檢測率均達到100%。
加強感染性疾病科建設,嚴格按照衛生部制定的《關于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設的通知》、《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診流程》等文件要求,進一步做好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的建設與管理,嚴格規范各項工作流程。要加強大眾宣傳教育,增強群眾自我防護意識;抓好組織、人員、物資的落實,定期組織人禽流感、非典防治演練,提高應急反應能力和工作人員的自我防護意識,一旦出現疫情,立即通報相關部門進行聯防聯控。
2、職業暴露人群血清學和環境禽流感病原學監測:嚴格按照中疾控印發的《職業暴露人群血清學和環境高致病性禽流感監測方案(2011年版)》的要求,開展職業暴露人群血清和環境標本的采集和送檢工作。今年繼續由大橋鎮和桑梓店鎮衛生院承擔監測任務,大橋衛生院完成15份職業暴露人群血清采集及單月份15份環境標本的采集任務;桑梓店鎮衛生院要完成雙月份15份環境標本的采集任務,采集標本的同時要進行問卷調查及標本登記,并正確存儲,及時上送區疾控中心。
3、猩紅熱疫情處置:各單位應密切關注猩紅熱疫情動態,區疾控中心如發現聚集性或暴發疫情要及時進行調查處理,填寫個案調查表及密切接觸者調查登記表,對發病3天內病例及其密切接觸者采集咽拭子標本,區疾控中心檢驗科應先進行初步分離培養,疑似菌株上送市疾控中心進行復核鑒定。對每起聚集或暴發疫情,發病3天內的病例全部采集標本,密切接觸者采集10份標本。疫情處置結束后,寫出流行病學調查報告,上報市疾控中心。符合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規范的疫情要及時進行網絡直報。
(1)聚集性疫情:同一幼兒園、學校等集體單位,1周內發生5例及以上,或同一班級內發生3例及以上猩紅熱病例;
(2)暴發疫情:同一幼兒園、學校等集體單位,1周內發生10例及以上猩紅熱病例。
四、加強以霍亂為重點的腹瀉病防治工作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
各醫療機構要高度重視霍亂、腹瀉病防治工作,建立腹瀉病防治領導小組,完善有關預案和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堅持預防為主,嚴格落實《霍亂防治方案》及各項技術措施,建立健全霍亂和腹瀉病防治專業組織,按時成立霍亂防治機動隊。2016年5月1日前,區疾控中心、市立四院、省交通醫院、山大二院按要求建立腹瀉病防治機動隊,各機動隊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間實行24小時值班,要做到物資裝備齊全、整潔、實用、有效和便于攜帶,組織現場疫情處理演練,增強實戰能力。為便于霍亂流行時隔離治療病例,指定市立四院感染性疾病科作為我區臨時收治病例點。各單位要利用多種形式開展衛生防病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提高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進一步加強飲水和食品衛生的監督管理,開展以“三管一滅”為中心,以預防腸道傳染病為重點的愛國衛生運動,防止霍亂的水型和食物型暴發。
(二)切實加強腹瀉病門診管理和督導
1、腹瀉病門診設置要求:腹瀉病門診的設置要符合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的要求。市及市以上綜合性醫院,要有單獨的腹瀉病門診區,區縣級醫院開設單獨的腹瀉病門診,鄉鎮級醫院設專桌,要求功能區域設置合理。腹瀉病門診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間開診,24小時應診。
2、腹瀉病門診工作要求:各醫療機構要嚴格執行《省醫療單位腹瀉病門診工作規程》、《中國腹瀉病診斷治療方案》、《省霍亂監測方案》(2012年版)和《霍亂防治手冊》(第6版),對就診的腹瀉病病例,逐例填寫全省統一的“腹瀉病門診病例登記簿”。應登記其詳細地址、單位以及現時投宿地址、聯系方式等。要求填寫項目齊全、字跡清楚,嚴禁漏登、漏項。腹瀉病門診處方、化驗單要有“腹瀉”標記。各級醫療單位應繼續推廣口服補液療法,改善腹瀉病例處理。腹瀉病門診應制定嚴格的工作制度與隔離消毒制度。
3、加強對腹瀉病門診的檢查指導:區疾控中心對駐區醫療機構腹瀉病防治工作情況要經常進行檢查指導,腹瀉病門診開診前、后要進行專項檢查。同時接受市疾控中心檢查、督導。
(三)嚴格疫情報告和管理,科學規范進行疫情調查處理
1、霍亂:把及時發現病例、早期識別暴發、規范開展疫情調查與處置作為工作重點。發現霍亂疫情,要嚴格按照甲類傳染病的報告時限和方式報告疫情,按照《霍亂防治手冊》的具體要求迅速進行調查處理,及時收集、分析、匯總和上報個案調查表、調查報告等資料。
2、傷寒與副傷寒和細菌性痢疾:區疾控中心對發生的傷寒與副傷寒疫情要及時調查,規范進行疫源地處理。流調及疫源地處理應于接到報告3日內進行,并于次年3月份之前進行疫源地二次處理。要密切關注細菌性痢疾疫情動態,嚴格按照《細菌性和阿米巴痢疾診斷標準》(WS287-2008)規范細菌性痢疾的診斷。區疾控中心對首末例菌痢病例、重癥死亡病例和聚集性病例要及時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并將調查情況及時上報。
3、病毒性腹瀉:輪狀病毒、諾如病毒是引起感染性腹瀉的常見病原。各單位要嚴格按照國家衛計委制定的《諾如病毒感染暴發調查和預防控制技術指南(2015版)》的要求,做好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防制工作。區疾控中心應積極開展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免疫接種推廣工作,按時收集、匯總上報接種信息,每月5日前上報。
4、O157∶H7大腸桿菌感染:發現O157∶H7感染的可疑病例(如血便、血性腹瀉的病例)要登記報告,并及時采樣進行O157∶H7大腸桿菌的分離培養。O157∶H7感染按乙類傳染病的時限和方式報告疫情。發現疫情,應及時進行調查處理,采取控制措施避免疫情擴散蔓延。
(四)認真開展霍亂疫源檢索工作
區疾控中心要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疫源檢索工作,尤其是各級醫療機構門診腹瀉病例的檢索。
1、腹瀉病門診就診病例檢索:腹瀉病門診是發現霍亂病例的前哨,要重點抓好腹瀉病例監測,特別是霍亂弧菌(O1群、O139群)的檢索,所有腹瀉病門診均應具備霍亂O1群和O139群快檢條件,做到“逢瀉必登、逢疑必檢”。對就診的可疑病例應作霍亂快診篩檢,對快檢陽性標本,立即增菌和培養,分離到的疑似菌株迅速送至區疾控中心進行鑒定、復核;無培養條件的單位(鄉鎮醫院)可先進行快檢,快檢陽性的將標本接種堿性蛋白胨水增菌培養后立即送轄區疾控中心檢測。要求每單位全年腹瀉病病例快診率達60%以上,霍亂弧菌分離培養率達10%以上,推廣使用口服補液鹽。執行全省首例霍亂病例處理制度,一旦出現首例疫情或暴發疫情,迅速核實診斷,及時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疫情繼發、蔓延。實行霍亂疫情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上報疫情信息。
2、資料上報:大學第二醫院、市立四院和省交通醫院應于4月27日前將本單位腹瀉病防治機動隊名單上報至區疾控中心。5月1日至10月31日開診期間,各醫療機構應做好腸道門診旬報表,每月28日將上、中、下旬報表報至公共郵箱(),并于5月5日前上報開診情況總結,11月5日前上報腸道門診全年工作總結。區疾控中心每周一12點前將上周霍亂疫情周報告(電子版)發至市疾控中心()。每月5日前做好腸道門診月報表及霍亂疫源檢索報表的匯總和上報工作。
(五)部分腸道致病菌監測工作
區級及以上醫療單位要加強腹瀉病門診細菌病原監測,提高腹瀉病例標本采集的數量和質量,微生物實驗室除對腹瀉病例標本繼續做好痢疾菌株的培養外,還要同時開展傷寒與副傷寒及其它沙門氏菌、O157∶H7及其它致瀉性大腸桿菌和副溶血弧菌培養工作。有條件的醫療單位還可進行空腸彎曲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等病原菌的檢測。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應至少分離5株腸道致病菌,并完整填寫全市統一的菌株送檢信息表,連同分離的疑似菌株,及時上送轄區疾控中心進行初步鑒定,后報送市疾控中心做進一步鑒定。
(六)菌株管理
菌株保存、運送和管理應根據《傳染病防治法》、《中國醫學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辦法》、《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和要求執行。區疾控中心應設立菌株登記本,記錄菌株的來源與去向(包括上送和銷毀)。霍亂、布病、炭疽等菌株必須逐級送省疾控中心。
(七)手足口病防制工作
按照“抓早、抓主動”的防控策略,早部署、早行動,明確各項工作任務,在技術上認真落實國家、省、市有關手足口病防控技術方案的各項措施,規范開展手足口病流行規律、病原學及其危險因素的調查工作,加強技術培訓、疫情處理、健康教育和督導檢查,提高手足口病防控效果。
1、加強疫情監測分析、研判和管理工作。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應嚴格診斷標準,及時、規范、準確地報告疫情,對符合病例定義的手足口病病例應于24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診斷重癥死亡病例時,除進行網絡直報外,要立即向區疾控中心電話報告,同時做好病例標本的采集,配合疾控中心開展調查處理。醫療機構手足口病病例網絡直報報告率、報告及時率、準確率和疫情訂正及時率達100%。托幼機構、學校、醫療機構發現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發疫情時,應以最快的方式向區疾控中心報告。區疾控中心要建立疫情分析、預測預警及應急響應機制,適時科學研判轄區的疫情形勢,及時向區衛計局提供準確信息,提出防控措施。同時將疫情動態、病原學檢測結果反饋給轄區醫療機構、托幼機構等,指導臨床治療和防控工作。
2、規范開展重癥病例、死亡病例、聚集性和暴發疫情的調查處置工作。區疾控中心要及時、規范開展重癥病例、死亡病例、聚集性和暴發疫情的流行病學調查和疫情處置,規范標本采集和實驗室檢測,將個案調查資料分別錄入數據庫(普通病例數據庫、重癥病例數據庫、死亡病例數據庫、暴發疫情數據庫),撰寫調查報告。重癥(含外地病例)、死亡病例疫情調查處置(包括個案調查、標本采集)率應達到100%。要嚴格按照衛生部辦公廳下發的《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發疫情處置工作規范(2012版)》的要求,發生聚集性疫情,區疾控中心應當在24小時內開展調查處置。每起暴發疫情均要填寫《手足口病暴發疫情調查主要信息登記表》,上報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統。聚集性和暴發疫情的調查處理率應達到100%,所有聚集性和暴發疫情均需撰寫調查處置報告。調查報告要及時上報區衛計局及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所。按時上報手足口病病例數據庫、《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發病情況統計表》和《省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信息調度表》,郵箱:。
3、積極開展病原學監測。繼續做好每月至少5例普通首診病例標本的采集和送檢工作。為了增加病原標本在時空分布上的均衡性、代表性,標本采集應避免在個別月份突擊采集、采集地點較為固定的現象。所有重癥和死亡病例均需流調和采樣。每季度至少開展一起聚集性疫情全面調查及采樣工作,要求對所有病例均進行個案調查并采樣,調查報告要及時上報。每起暴發疫情至少采集5例病例標本進行病原學檢測。為了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標本應在病例發病后盡早采集,做到當月發病,當月采集,當月送檢(具體要求見《關于加強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濟天疾控〔2016〕3號)。此外,根據市疾控中心要求,每年應采集2例手足口病病例急性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標本逐級送檢(10月份以前完成)。所有采樣的病例均要進行個案調查,送樣同時要附個案流調表,個案調查資料要及時錄入數據庫,每月上報。
4、強化培訓,提高流行病學調查、疫情處置防制技術水平。要強化開展疫情監測、流行病學調查和醫療機構網絡直報等防控技術人員的培訓;配合教育部門做好幼托機構、小學的教師和校醫的全員培訓。特別是對重點地區、重點場所的一線崗位人員要進行強化培訓,提高早發現、早報告、早防控的能力。
5、普及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識和能力。健康教育是手足口病防控的基礎,要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加大手足口病防治的宣傳力度,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讓群眾明白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可治,引導廣大群眾提高防病意識,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6、加強督導檢查,做好重點環節的防控工作。加強對托幼機構、小學、高發地區等重點部位和重點場所的督導和檢查,指導托幼機構和學校堅持晨午檢制度、缺勤缺課登記制度,落實消毒措施;督導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基層醫療機構建立和完善嬰幼兒家長手足口病防控知識宣教制度、手足口病轉診治療登記制度。做到關口前移,重心下沉,深入轄區醫療機構、托幼機構、學校、農村、社區進行巡回指導,指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農村衛生室建立轄區內0至7歲兒童登記簿、手足口病患兒隨訪登記簿、宣傳單發放登記或記錄,指導0至7歲兒童家庭落實糞便消毒措施,指導家長一旦發現嬰幼兒出現手足口病臨床表現,立即帶患兒去二級及以上醫院、癥狀較重者去定點醫院就診,防止延誤救治時機。督導、檢查和指導要有通知、文書或記錄,做好文書資料的檔案保存。
五、落實《艾滋病防治條例》,強化艾滋病防治措施
2016年,我區艾滋病防治工作將認真貫徹落實《艾滋病防治條例》及《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動計劃》,以國家第三輪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建設為重點,全面落實五項常規“任務”(艾滋病宣傳教育、行為干預、監測檢測、隨訪管理、治療關懷),減少艾滋病新發感染,降低艾滋病病死率,進一步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艾滋病防治機制,努力向“零艾滋”邁進。
(一)加大全民宣傳及教育工作
1、繼續推進艾滋病防治知識“五進”活動(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進重點場所),擴大宣傳教育的覆蓋面,普遍提高全民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和自我防護能力。
2、廣泛開展農村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教育,按照《農民工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工程實施方案》,做好農民工輸出地、工作場所及返鄉后等環節的宣傳工作。繼續深入建筑行業開展艾滋病防控宣傳活動,提高建筑工人艾滋病防治意識。
3、不斷加大學校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工作力度,加強對青年學生防艾知識的警示性教育,繼續在大、中學增加健康教育課程,預防性病、艾滋病。
4、大力開展社區居民,特別是婦女人群的艾滋病宣傳教育工作。根據重大公共衛生服務艾滋病防治項目要求,婦聯等機構要開展婦女“面對面”宣傳教育,大橋、桑梓店兩鎮衛生院、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要開展艾滋病、性病宣傳教育。
5、堅持日常宣傳和重點宣傳相結合,在組織好世界艾滋病日宣傳活動的同時,制作針對不同人群的宣傳資料和宣傳品,開展形式多樣的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活動。
(二)著力推進重點人群行為干預
加強對男性同性人群和暗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充分發揮衛生監督、工商、文化、公安等部門和一些社會組織的優勢,使各部門間職責明確、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干預工作。借助社會組織,建立交流平臺,定期組織開展宣傳教育、外展服務、同伴教育等活動,切實提高高危人群的干預覆蓋率、艾滋病知識知曉率、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率。鼓勵賓館、飯店、招待所等服務場所的經營者,采取適宜方式,保證顧客自主選用安全套,切斷經不良傳播艾滋病的途徑。
(三)全面落實艾滋病綜合防治各項措施
1、進一步建立健全我區艾滋病性病綜合監測網絡,繼續做好暗、腎透析人群的國家級艾滋病、梅毒和丙肝哨點的監測工作。區疾控中心、濟軍總院要根據統一方案要求定期運轉,完成監測工作,動態掌握高危人群艾滋病感染率、性病患病率和危險行為發生情況,按照全國艾滋病哨點監測實施方案要求完成監測工作,上報信息要做到及時、準確、完整,無邏輯錯誤,監測血清要保存一年,以充分發揮監測作用,為制定防治對策提供真實可靠的依據。
2、各單位要繼續做好艾滋病疫情報告工作,每月5日前上報HIV檢測份數,確保網絡直報及時、規范,網絡直報率達到100%。同時,區疾控中心要加大審核力度,避免重報、誤報和漏報。各醫療單位要準確完整填寫《傳染病報告卡》,確保聯系電話、姓名及身份證號準確無誤。《艾滋病相關信息附卡》中確保戶籍地址詳細,接觸史、感染途徑及樣本來源等信息完整準確,并妥善保存報告卡(至少3年),區疾控中心每月下載歷史卡片并做好數據備份。定期對疫情數據進行分析研判,及時掌握艾滋病流行動態,為我區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據。要做好數據質量評估,定期分析數據,發現薄弱環節及時處理。
3、加強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隨訪管理,提高隨訪質量,完成國家考核指標。繼續做好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檔案管理工作。要加強對新發現和既往報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配偶、固定性伴的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每年至少檢測1次,檢測率不低于90%,對新報告和既往報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進行結核問卷調查并對結核篩查胸片進行留存,篩查率不低于90%。
4、要繼續發揮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作為整個艾滋病防治工作切入點的作用,全面做好自愿咨詢檢測工作,提高我區基層自愿咨詢檢測門診利用率。區疾控中心將逐步引導咨詢者就近接受自愿咨詢檢測門診服務,以提高各基層咨詢門診的質量和利用率。山大二院、市立四院要完成每年200人的咨詢檢測任務。區疾控中心要加強對我區自愿咨詢檢測門診的工作督導和管理,保障其工作有效運轉,確保全年各自愿咨詢檢測門診工作有效率達100%。
5、依托婚檢、孕檢,做好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項目工作。從2015年開始,艾滋病初篩納入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及婚前檢查項目,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項目亦正式在我區實施,該舉措對艾滋病感染者的早發現、早管理、早控制,提高艾滋病篩查率,遏制艾滋病疫情起到重要作用。
6、完善艾滋病篩查實驗室的管理,健全并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嚴格按照《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范》要求開展工作。
(四)認真貫徹落實“四免一關懷”政策
及時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提供醫學和心理上的幫助,掌握他們的身體狀況和CD4水平,使符合抗病毒治療條件的感染者和病人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及時轉診至市傳染病醫院,使其得到有效治療,規范填寫轉診證明材料,同時開展單陽家庭的抗病毒治療,并做好資料的收集和上報工作。
(五)全力做好第三輪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建設工作
2014年6月,國家衛計委確定我區為第三輪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城市示范區,工作周期為5年(2014年-2018年),我區積極申報的《職業中專艾滋病宣傳干預項目》獲批,今年即進入項目運轉階段,區疾控中心要嚴格按照項目方案要求按照時間節點做好項目工作,以達到項目預期目標。
六、貫徹《結核病防治規劃》,提高結核病的發現率
結核病防治要按照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以及《2015年中央補助省結核病防治項目實施方案》要求,層層落實責任,強化綜合醫院肺結核病人的登記、報告和轉診制度,規范病人的治療和管理,狠抓各項措施的落實。2016年免費實際檢查數不低于任務數的90%;實際發現和免費治療數不低于計劃的90%;涂陽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者篩查率達到90%以上,肺結核患者和疑似肺結核患者的病患者的總體到位率達到85%以上;DOTS覆蓋率達100%的水平。
七、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控制自然疫源性疾病
流行性出血熱防治:全面落實以“防鼠滅鼠、疫苗接種、健康教育、環境治理”為主的綜合性防治措施,做好疫點和暴發點的處理工作,加強疫情報告和管理,進一步控制流行性出血熱疫情。按照《省腎綜合征出血熱監測方案(2013年版)》要求,加強人間疫情和鼠間疫情監測,監測的同時完成30份(上下半年各15份)鼠肺標本采集任務,并及時收集、匯總、分析監測資料,評價防治措施效果。嚴格流行性出血熱疫情報告,對新發病人要在72小時內完成首次流行病學調查,完整個案調查率要求達到100%,要做好《個案調查表》數據庫錄入、審核和每月報送,新發病例急性期和恢復期雙份標本采集率要達到100%。認真做好疫點和暴發點的處理工作,處理率要達到100%,做好鼠情監測及鼠肺上送任務(上下半年各送15份),加強宣傳教育工作,積極做好高危人群的預防接種,提高疫苗接種率。
布病防治:繼續做好我區牛、羊養殖從業人員健康狀況監測,做好既往疫點(2013年以來)高危人群血清學監測工作。每個新發疫點高危人群監測數不得少于30人。布病病例的個案調查率要達到100%,加強與畜牧部門的溝通,落實以“畜間檢疫、淘汰病畜、免疫為主”的綜合性防治措施,遏制疫情上升勢頭。
狂犬病防治: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全面落實以“動物和暴露人群免疫為主”的綜合性防治措施,重點做好疫情處理、暴露人群規范化處置和狂犬病預防接種門診的建設工作。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防治:各單位要按照《省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防控工作方案(2015版)》要求,做好疫情監測工作,加強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對可疑病例要及時采集急性期和恢復期血清標本逐級上送,以篩查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病例,如確診應按照報告規范填寫報告卡,及時進行網絡報告。
登革熱防治:按照《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關于印發登革熱防治技術指南的通知》(中疾控傳防發〔2014〕360號),做好輸入性登革熱病例的監測,各單位醫務人員一旦發現疑似、臨床或實驗室診斷病例,應及時進行網絡直報,并采集急性期(發病5天內)和恢復期血標本各5ml或腦脊液上送。區疾控中心要在24小時之內完成初步個案調查。
埃博拉出血熱防治:按照中國疾控中心下發的埃博拉出血熱防控相關技術方案修訂版(中疾控應急發〔2014〕453號)和省衛計委技術方案要求,做好埃博拉出血熱(歸國)人員的追蹤、健康監測與管理工作,做好病例密接者的判定、隔離觀察和管理工作,一旦發現留觀病例立即按照規定程序進行運轉,并進行網絡報告,及時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標本采集和送檢工作,加強醫院感染控制,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做好風險溝通。
寨卡病毒病防治:按照國家疾控中心下發的《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第一版)》的要求,認真做好寨卡病毒病的監測工作,發現病例及時規范報告,并做好流行病學調查、疫點處理和蚊媒監測工作。
八、強化措施,落實地方病防治工作
認真執行國家《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和《省碘鹽監測方案》,加強對我區碘鹽監測工作,完成戶鹽及非碘鹽用戶尿樣采集碘含量監測任務;認真組織好“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宣傳活動,繼續落實好中小學生碘缺乏病防治常識“一堂課”。
九、多措并舉,落實寄生蟲病防治工作
積極開展瘧疾監測,加強流動人口瘧防管理和“三熱”病人(臨床初診為瘧疾、疑似瘧疾、不明原因的發熱病人)血檢,密切關注來自瘧區的流動人口和自瘧區返回的居民和出國勞務人員。二級以上醫院(山大二院、交通醫院、市立四院、黃河醫院、重汽醫院、醫科院附屬醫院、醫院)、兩鎮衛生院分別完成100份、50份的血檢任務,染色合格率達90%以上,并于每月2日之前上報上月瘧疾血檢工作月報表(郵箱:;傳真電話)。如發現陽性病人,檢驗科一定做好血片(涂制5張標準血片,上送4張,自留1張)、血膜(2份2-3滴直徑為1cm的濾紙血膜)、5ml抗凝全血(EDTA抗凝、-70℃冷凍)的保存與上送。并于每月月底,上送本單位當月血檢數10%的血片(附名單)到區疾控中心檢驗科進行復檢。2016年,繼續嚴防輸入性瘧疾病例的發生與流行,鞏固消除瘧疾成果,各單位要采取多種形式做好4.26瘧疾宣傳日宣傳工作。
十、加強隔離消毒工作,防止醫源性疾病的發生;積極開展病媒生物知識宣傳,提高病媒傳染病防控知識知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