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水利水電工程勘察

水利水電工程勘察

時間:2023-07-10 17:33:0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水利水電工程勘察,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關鍵詞:水利水電;勘察設計;工程建設;測繪

自改革開放以來,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在我國社會發展中占據的地位越來越重,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做好地質勘察,水文地質勘察是最重要的環節,很多水文地質問題容易被工程人員忽視,水文地質和水利水電工程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而且相互之間會產生一定的作用和影響,尤其是對工程項目的耐久性、使用壽命等,都會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勘察設計,對各種測繪技術進行應用,從而提高水文地質勘察水平,為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提供準確、真實的數據信息。

1水利水電工程給勘察概述

水利水電工程勘察是對地質、地層、水文情況進行了解的重要過程,在地質勘察過程中,勘察人員必須要具備專業的知識技能,一方面是對地質學有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要對測繪技術有研究。在水利水電工程勘察過程中,測繪過程應該要完成對水利水電工程勘察項目中的各種地質情況的勘測,并且將測繪得到的數據反映出來,為工程項目提供相應的施工方案和信息。水利水電工程勘察項目的技術要求較高,而且在勘察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難度。當前我國經濟建設水平不斷提高,水利水電工程項目越來越多,工程項目質量受到外界地質因素的影響較大,尤其是在一些地質條件不太好的地區,水文地質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影響很大。針對水利水電工程項目而言,在進行工程勘察時,應該要重視工程周圍的水文情況,尤其是地下水的埋藏情況,在調查的過程中,應該要對調查的重點進行明確,比如要設置必要的調查指標體系,要弄清地下水的類型、補給、排泄條件、地下水位、水位的變化規律等,從而對工程選址地區的水文地質條件進行了解,為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施工提供準確的支持。對于一些涉及到基坑的工程項目,還應該要做抽水和壓水的試驗,要調查土層的滲透性情況,對地下水可能出現的突涌、流沙等潛在的威脅要進行分析,然后制定相應的施工方案,提高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施工質量。

2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2.1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存在的問題

(1)未充分勘察就進行設計。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是工程施工的前提,在當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是對工程項目的勘察力度不顧,沒有進行全面勘察就開始項目設計,導致水利水電工程項目設計與實際情況之間的差距較大,設計不合理。(2)勘察技術精確度不高。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對勘察技術有著較嚴格的要求,必須要按照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的標準和要求進行勘察、測繪,但是當前有的勘察人員的綜合能力水平不高,技術相對落后,加上有的水利水電工程比較隱蔽,勘察難度較大,因此勘察結果精度不高,有的數據不真實,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帶來影響。(3)水利水電工程總體設計有盲目性。在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有的工程項目設計人員對工程的實際情況了解不夠,在設計的時候憑借經驗進行設計,或者完全依賴于水利水電工程勘察結果,沒有對工程進行進一步分析,忽視了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最重要的“因地制宜”的因素,對水利水電工程整體質量造成影響。

2.2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策略

(1)提高水利水電工程勘察及設計能力。勘察是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是為水利水電工程提供信息、資源的基礎,在勘察過程中,要不斷強化勘察人員的技術能力,勘察人員要掌握水利水電工程勘察工作的技術標準,按照相應地要求和規范進行工程勘察,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在當前時代背景下,要加強對各種勘察儀器的充分利用,切忌墨守成規,借助各種新型儀器設備提高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質量和精度。(2)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勘察設計。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很多質量問題都是來自于設計不合理,而設計不合理又與水利水電工程勘察有關,由于勘察不準確而導致設計中的參數出現偏差、地基處理不當等。對此,在勘察設計過程中,必須要深入到水利水電工程項目選址地區進行實地考察,尤其是要針對各種細節問題進行處理,在保障安全系數符合標準的前提下實事求是地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計,提高勘察數據的準確性,為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提供充足的數據支持。(3)嚴格按照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標準進行設計。在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設計標準實行設計,首先要對水利水電工程周邊的建筑物進行等級分類,相關建筑物應根據規定采用一定的防洪標準,確保建筑物達到規范內發生自然災害時能保證其安全。同時,要對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質量標準進行設計,確保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滿足質量要求,減少安全隱患。(4)應該要加強對工程地質勘察活動的規范化管理,尤其是要加強對工程地質勘察技術的學習,要對勘察工作的目的、任務、評價等進行規定,工程勘察人員要了解工程勘察項目的具體內容,要將水文地質的勘察納入到工程地質勘察過程中,提高地質勘察水平。

3結語

綜上所述,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是工程建設的基礎,隨著水利行業的不斷發展,水利水電工程項目越來越多,在項目勘察設計過程中,要把握嚴格的勘察設計標準,對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過程中的問題進行解決,提高勘察結果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馬金蘭.試論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農家科技旬刊,2013(06).

[2]王東,林立.試論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27).

第2篇

    1遙感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勘測中的應用

    遙感技術在各個領域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在工程建設中應用遙感技術主要是為了更加準確的、更加合理、更加高效的完成勘測工作。水利水電工程是一項比較龐大的、復雜的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是合理規劃水資源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國對其建設非常重視。因此,保證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至關重要。由于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工作對于工程質量影響很大,不斷的提高工程勘察的水平,才能盡量避免水利水電工程質量受不良因素影響。為此,在水利水電工程勘測中應用遙感技術,其具體應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1勘察水利水電工程的構造穩定性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勘察地質構造穩定性尤為重要,是決定工程能否受地質環境的影響,而降低其使用壽命。某些地質的表面穩定性良好,而內部卻出現斷裂,一旦地質結構發生變化,將對水利水電工程產生嚴重的破壞。采用遙感技術進行地質結構穩定性勘察,分析和判斷地質結構,得到有價值的信息,進而確定地質構造是否穩定。應用遙感技術處理傳統勘察工作無法準確分析出斷層的近期活動性。1.2勘察水利水電工程的滲漏可能性水利水電工程中出現滲漏將嚴重影響工程的使用性,并降低工程的使用壽命。為此,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就要杜絕滲漏問題的出現。通常導致水利水電工程滲漏的通道是巖溶地區的地下暗河或溶洞、斷裂破碎帶、古河道、滲漏性較大的風化巖體帶等。在建設水利水電工程中,準確的掌握導致工程滲漏的原因,在進行具體工程施工中有效的處理,進而有效的控制水利水電工程可能出現的滲漏問題。因此,采用遙感技術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地質進行勘察,掌握地質的分布規律,進而確定地質的組成成分,掌握地質中可能出現滲漏的區域,在建設中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控制,避免水利水電工程出現滲漏。1.3勘察水利水電工程的不良地質現象水利水電工程地質的平穩性是保證工程能夠長期應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地質出現不良現象將會對水利水電工程造成破壞性的損害,如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常規的地質勘察方法無法檢測出地質中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現象的發展速度,采用遙感技術進行勘察能夠對地質進行動態觀測、分析和預報,促使工作人員掌握不良地質現象的發展速度和清楚的觀看到不良地質分布范圍,有助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防護工作進行。1.4勘察天然建筑材料所謂天然的建筑材料是指土料、石料混凝土骨料等,這些建筑材料是否存在于地質中、質量的好壞、存儲量多少、開采的難易程度等,都是進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利用天然建筑材料需要考慮的問題。以往勘察工作無法解決以上幾個問題,相應的也就無法有效的應用天然建筑材料,從而大大提高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成本。采用遙感技術進行勘察,應用紅外遙感和微波遙感,確定地質中石料、土料、混凝土骨料等各種天然建筑材料的分布范圍和地點,從而縮短繁重的野外地質調查和測繪工作進程,提高工作效率。

    2結束語

    水利水電工程具有規模大、結構復雜、牽涉范圍廣等特點,其對對國民經濟及人民生產生活影響巨大。我國非常重視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對保證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提出嚴格的要求。由于水利水電工程牽涉范圍廣、施工周期長、工程量巨大,水利水電工程勘察工作不夠詳細或分析的不到位,將會對水利水電工程有很大的影響。遙感技術是一種新型的勘察技術,能夠大大提高勘察的準確性、高效性、全面性。將其應用在水利7工程勘察中,能夠分析地質中是否存在不良地質現象、是否具有能夠應用的自然建筑材料、是否存在導致水利水電工程出現滲漏的地質,以及準確的分析出地質的構造,對于提升水利水電工程質量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第3篇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合同談判;思路;技巧:意義

中圖分類號:TV文獻標識碼:A

引言

近年來,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行業的競爭日漸激烈,為了保障水利水電工程的勘察設計質量、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勘察設計進度,我們應加強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管理過程。為了在競爭激烈的水利水電建設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在進行合同談判時,為了有效保證企業的經濟利益就必須掌握優秀的合同談判技巧,談判也是一門藝術,通過談判藝術來為企業獲取更大的利益。

一、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單位合同談判總體思路

1.1 合同談判準備工作。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單位在進行合同談判之前應做好談判工作。包括合同談判小組組建、合同談判大綱編制、調研考察。特別是調研考察工作,要深入了解行業內的現實情況,掌握類似工程以及設計方原來承擔過的項目勘察設計合同情況,了解合同談判的重點、難點。

1.2 勘察設計合同文本起草包括合同條款、考核管理辦法等。收集類似工程勘察設計合同,并結合本工程特點,起草合同條款,理清勘察設計工作范圍、內容,制定操作性強的考核辦法。

1.3 重點研究勘察設計費,關注費用計取依據、計費范圍、基數以及技術類復雜系數等。

1.4 工程勘察設計合同談判,雙方先談勘察設計工作范圍、合同條款,最后再談勘察設計費;先談簡單的問題,再溝通有爭議的問題,逐個突破,達成一致。

二、水利水電工程的合同談判技巧。

合同談判是企業追求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掌握有效的合同談判技巧能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合同談判技巧多種多樣,談判過程中應根據談判對象以及談判項目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談判技巧。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對談判過程中較為常用、效果顯著的幾種談判技巧進行簡要的介紹。

2.1 依法造勢。

由于勘察設計單位在進行談判時通常會受到業主方的限制,處于不利地位。只有采用合適的談判技巧來維護自身企業的合法利益。中標單位可以通過依法造勢的談判手段來維護企業利益。

所謂的依法造勢,就是在合同談判過程中,合同雙方依據相關的法律程序來制造合同談判時的平等地位。因為投標單位在中標之后所占有的地位是平等的,勘察設計單位不必有低于業主方的心態。比如說,談判過程中業主方談判代表的態度

傲慢,趾高氣揚時,勘察設計單位應擺正心態,強調雙方的平等地位,強調自身企業的資質一級合法性;談判時應強調合同簽訂應當遵循自愿、公平、平等、等價的原則,談判過程中雙方應站在平等的立場上來協商,以先小人后君子的方式進行談判,保證合同的順利簽訂。一旦合同無法簽訂,按照招投標法的相關規定應該由責任方來承擔違約責任。

合同談判過程中依法造勢來反駁業主方的無理要求,使其無從辯駁,并且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其理解勘察設計方,保證合同的公平、平等的簽訂,來維護雙方的合法利益。

2.2 抓大放小。

顧名思義,抓大放小也就是在談判過程中,勘察設計單位應該有大的原則,再不觸碰大原則的前提下,小的條款是可以協商的。這種談判方式,可以保證合同的簽訂結果在保證勘察設計單位經濟效益的同時,在勘察設計過程中不存在大的風險因素,不必去承擔哪些不合理的合同條款。

2.3 針鋒相對。

合同談判之前,雙方都應遵循“求大同存小異”的原則,對于大的原則性問題決不能妥協,不能因為合同的順利簽訂背棄大的原則。針對這些重要的原則問題在合同中談判過程中筆者認為采用針鋒相對的談判技巧較為合適。

所謂的針鋒相對指的是應該根據法律規定以及事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來說服對方,而不是與對方激烈的爭吵,爭吵并不能解決問題并且會影響合同的進一步談判。對于重要原則的問題談判過程中應該利用法律武器進行談判。

2.4 KA 合同談判技巧

供應商與KA 的年度合同談判是雙方進行的一場實力、策略與技巧的大比拼,當然談判離不開實力,策略與方法,實力會決定談判對方的強弱,并影響著談判者的心態,同樣,策略將決定談判的目標,并使談判工作有的放矢,但在實力與策略之外,我們也要強化我們的談判戰術。

三、合同管理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管理的重要意義。

3.1 合同管理對水利水電工程造價管理的重要意義。

水電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就需要加強對合同的管理。進行合同管理是為了有效的約束建設單位以及勘察設計單位的行為,將雙方的責任和義務進行明確地劃分。為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價需要對建設項目中對工程造價造成影響的因素進行有效的控制,在合同中做好明確地規定。由于水利水電勘察設計過程中會出現許多可預測以及不可預測的變動,所以應該在合同中對這些變動進行詳細的說明,避免之后合同雙方出現雙扯皮現象。

由于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過程中材料費以及設備費用占工程造價的很大比例,所以在合同管理階段要加強對設備、材料費用的管理。勘察設計過程中工程進度款的支付是以勘察設計合同為依據。在水利水電勘察設計過程中經常出現設計變更的現象,而合同則是控制合同變更的依據。進行設計變更之后,必須做好簽證工作,按照合同規定進行加寬的調整,有效避免竣工階段出現雙扯皮現象。

合同管理是進行工程索賠的依據。在進行過程造價管理的過程性,應該加強索賠的主動性,根據合同條款以及相關規定對費用索賠以及工期索賠進行合理的控制。在進行工期索賠時,應該認證分析是否是關鍵工序的延誤來判斷是否進行工期索賠,并分析造成工期延誤的原因,來劃分雙方的責任。竣工過程中根據承包合同、設計變更以及簽證、造價相關的會議記錄等方面的內容為依據作為竣工階段索賠的依據。

3.2 合同管理對水利水電工程進度管理的重要意義

為了保證水利水電工程在合同工期內完成,就必須加強合同管理,勘察設計單位要與業主的供貨方,勘察設計單位的分包商經常交流,通過簽訂合同來規范各方的行為,對勘察設計過程中對勘察設計進度產生影響的時間做好記錄,分清各方

責任,由于業主的責任導致的工期延誤,要及時提出索賠。當階段性工程和隱蔽工程完成時要及時通知業主和監理做好驗收工作,避免因為這些工作的不及時導致工程進度的延誤;做好經濟措施,當完成工程的某個階段時要及時向業主報告進度計劃,做好進度計劃,使得關鍵工序按時或提前完成來確保進度計劃,進而保證水利水電工程的進度管理。

四、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合同談判的意義。

工程勘察設計合同簽訂的最終目的,是讓設計方更好服務于工程建設,為此,合同談判除關注勘察設計費談判外,對設計的考核管理尤為重要,關系到是否能夠真正發揮設計的“龍頭”作用。對設計的考核辦法要寫進設計合同,包括設計成果質量和現場服務兩方面的考核,設置專項的考核基金,對設計方及設計人員實行可操作、有實際意義的獎罰制度,鼓勵設計優化,發揮設計人員的主觀能動性。

五、結束語

為了保證水利水電工程的順利開展,就必須保證合同簽訂的公平合理,由于勘察設計單位在合同簽訂過程中處于不利地位,為了保證勘察設計單位的經濟利益,在談判過程中應該采取有效的談判技巧來達到目的。文章中筆者結合多年的合同談判經驗對水利水電工程常用的談判技巧進行了探討。

參考文獻:

[1] 段曹斌;黃婧. 談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費計算過程中常見問題[J]. 中國科技信息.2007(24)

[2] 成莉. 淺談水利水電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J]. 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08(01)

第4篇

關鍵詞:水利水電建設地質

中圖分類號: TV 文獻標識碼: A

1 水利水電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的特點

在過去的水利水電工程勘察報告當中,由于對綜合基礎設計和施工的需要評價地下水對巖土工程的作用及危害的忽視,從而導致因地下水造成基礎下沉和建筑物開裂的質量事故頻繁發生,所以在水利水電工程勘察中,主要應該考慮以下內容:

(1)應該重點評價地下水對巖土體和建筑物所起的作用和影響 ,準確預測可能產生的巖土工程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2)工程勘察當中還應該密切的結合建筑物的地基基礎類型需要,查明有關水文地質問題,提供選型所需的水文地質資料。

(3)應從工程角度,按地下水對工程的作用與影響,提出不同條件下應當著重評價的地質問題:①對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礎中水對砼及砼內鋼筋的腐蝕性;②對選用軟質巖石、強風化巖、殘積土、膨脹土等巖土體作為基礎持力層的的建筑場地,應著重評價地下水活動對上述巖土體可能產生的軟化、崩解、脹縮等作用;③當基礎下部存在承壓含水層,應對基坑開挖后承壓水沖毀基坑底板的可能性進行計算和評價;④在地下水位以下開挖基坑,應進行滲透性和富水性試驗,并評價由于人工降水引起土體沉降、邊坡失穩進而影響周圍建筑物穩定性的可能性。

2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與環境問題

(1)水利水電工程與地震問題

水庫等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物蓄水后,由于地應力的調整或水體下滲等原因,觸發了地質斷層的復活而誘發地震。研究表明,要觸發一個比較大的地震需具備以下三個條件:①水庫巖石比較破碎,且處理效果不十分理想;②存在有利于應力集中的地質環境條件;③水庫水荷載所產生的超孔隙水壓力足夠大。關于水庫誘發地震的事件國內外均有報道,一般而言,水庫的壩址沒有較大的斷裂帶存在,僅僅是水荷載引起的地應力,誘發地震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如果誘發大的地震,那將是災難性的。

(2) 水利水電工程與水文問題

水利水電工程建成后改變了下游河道的流量過程或周圍環境水域的分布,從而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例如:①大壩水庫不僅存蓄了汛期洪水,而且還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會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斷流,并引起周圍地下水位下降,從而帶來一系列的環境生態問題;②下游天然湖泊或池塘因斷絕水的來源而干涸;③下游地區的地下水位下降;④入海口因河水流量減少引起河口淤積,造成海水倒灌;⑤因河流流量減少,使得河流自凈能力降低;⑥以發電為主的水庫,多在電力系統中擔任峰荷,下泄流量的日變化幅度較大,致使下游河道水位變化較大,對航運、灌溉引水和養魚等均有較大影響;⑦當水庫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以至斷流時,勢必造成水質的惡化。由此可見,水利水電工程對水文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問題。

(3)水利水電工程與氣候問題

一般情況下,區域性氣候狀況受大氣環流和水體分布所控制。如果修建大、中型水庫及灌溉工程后,當地水體的分布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如原先的陸地變成了水體或濕地。局部地表空氣變得較以前更加濕潤,形成新的小氣候,對當地氣候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降雨、氣溫、風和霧等氣象因子的影響方面。

(4)水利水電工程與魚類、生物物種問題

①對魚類的影響:切斷了洄游性魚類的洄游通道;水庫深孔下泄的水溫較低,影響下游魚類的生長和繁殖;下泄清水,影響了下游魚類的餌料,從而影響魚類的產量;高壩溢流泄洪時,高速水流造成水中氮氧含量過于飽和,致使魚類產生氣泡病。

②對植物和動物的影響:庫區淹沒和永久性的工程建筑物對植物和動物都會造成直接破壞;同時局部氣候變化、土壤沼澤化、鹽堿化等都會對動植物的種類、結構及生活環境等造成影響。

3 評價壩基經常遇到的工程地質問題

一般而言,壩工建筑物對壩基有嚴格的要求,主要表現在:首先,壩基在承受的荷載作用下具有一定的抗滑穩定性;其次,壩基在所有的荷載作用下,為了避免因局部的應力不均影響安全,每個部位的變形值及應力都應該保證在一定的范圍中;最后,為了保證壩基巖體化學性質在長期滲透水作用的穩定性,滲透壓力及滲漏都應限定在一定的范圍中。從而就可以得出,壩基經常遇到的工程地質問題有壩基的抗滑穩定性、壩基的壓縮變形、及壩基的滲透變形等。

壩基的壓縮變形問題是通過對壩基巖體的結構、強度和風化的特征等方面做出的評析。

如果在壩基的巖體中發現抗變形能力弱的傾角夾層、較陡的角斷層及風化等現象,采取一定的措施是很有必要的。而壩基的滲透變形問題要通過對壩基巖體的類型、分布特征、風化狀態等,判定巖體的透水性,同時制定出相適應的措施。

對于壩基巖體的抗滑穩定性,通常是依據巖體的結構、強度、穩定性等因素,結合軟弱結構面的性狀、分布特征及組合關系等進行的探討和分析,得出壩基巖體的結構面、斷層和軟弱層的強度,從而計算出壩基巖體的抗滑穩定性,同時也為工程處理措施的制定奠定了基礎。

4 結語

通常情況下,場地的水文地質條件和工程地質條件及場地下面的卵石層所呈現出的高強度性、低壓縮性、層位的穩定性是水閘樁端持力層較理性的選擇。然而在樁型方案的選擇上,我們怎樣依據現有場地的水文地質條件和工程地質條件、現存的建設經驗和建筑物的特征等因素的綜合考慮下,選擇出既安全又經濟合理的樁型是我們必須重視的問題,同時它也是水閘工程地質勘察工作中的重要環節。

參考文獻

[1]王連生.水利水電工程地質[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第5篇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工程物探;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TV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隨著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的快速建設,地質勘測技術也得到相應的發展。同時,工程建設項目也對工程地質勘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包括勘探深度的加大、勘探分辨率(精度)要求的提高,因此,許多傳統的地球物理方法及技術已無法滿足工程需要。為此,選擇合適的勘測方法并分析總結各種工程地質勘測方法及其最新的發展,這對工程地質勘測及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 水利水電工程物探技術發展概述

工程物探技術對水利水電勘測技術的發展有著十分重大的作用和意義,是目前在水力水電工程的勘測中最常用的一種先進技術。工程物探技術廣泛應用于水利水電工程勘測中,大大提高了水利水電工程業中的野外數據采集信息的精準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從技術方面更進一步促進了水利水電工程業的發展。目前很多先進的技術被應用到了工程物探中,使水力水電工程勘測更加的準確、高效。工程物探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球物理層析成像技術,通過發射和接受投射波的工作原理進行工作,對獲得的數據進行集中分析,對多勘測的地區進行綜合的分析與評價。地球物理層析成像技術應用于水利水電工程勘測中,不僅能夠提高勘測工作效率,還能夠提高工作質量,是一項比較實用的技術。

我國的水利水電工程物探或稱水文與工程物探始于1952年,由顧功敘老前輩主持,在北京石景山發電廠應用電法找水。1954年原燃料工業部水力發電總局北京勘測設計院成立了水利電力部門的第一支物探電法隊。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水利部所屬的七大流域委和各省、市級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有近1000多人的物探隊伍;中國水電顧問集團公司和中國電力顧問集團公司所屬水電水利勘測設計院也有1000多人的物探隊伍;加上鐵道、地礦、冶金、工民建、化工、航天、煤田、石油、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等,從事工程物探的專業人員估計約在10000人左右。在這么多從事工程物探的人員中,水利水電物探隊伍經歷60年的發展壯大,已經成為國內工程物探技術力量最強的隊伍。

近年來,遙感遙測技術、紅外探測技術、Insar(合成孔徑雷達)技術、微震監測技術、聲發射監測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給水工物探帶來全新的理念。這些技術可監測和檢測到微弱的異常信號,能夠遠距離、長周期、大面積在不接觸被觀測體的情況下,監測異常信號的演變和發展,甚至可以預警、預報工程和地質災害。

二 工程物探工作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我國現有的物探儀器設備、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而言,先進國家水利水電工程勘測物探所能解決的地質問題,達到的技術水平我們有能力做到,甚至會完成的更好。我國在各種復雜的工程地質條件下所建設的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已證明了這一點。但我們與先進國家相比,物探儀器設備仍存在差距,開展工程物探的空間、力度不夠,在能用經濟快速物探工作解決的地質問題仍用鉆探來完成。工程物探中存在問題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1)在水利水電工程勘測中,工作手段往往以地質、鉆探為主,物探作為一種勘測手段,對其重視程度不夠,其作用未能完全發揮出來,甚至被認為物探是一種可有可無的工作,一些勘察項目中,單純地為物探而布置物探,相對開展的物探工作量少之又少;其結果難以達到物探的工作目的,地質解釋難免與鉆探結果或實際地質情況出現偏差。眾多的規劃、設計、地質人員對物探知之甚少,物探技術人員的地質知識又相對貧乏,因而物探與鉆探、地質工作不能很好地結合起來。

(2)在眾多的勘察項目中,所開展的總體物探工作量較少,使用的物探手段相對單一。其地質結論缺少其他物探資料的佐證,難免出現偏差或與實際地質情況相反的結論。在水利水電勘測的歷史上,還沒有單一的物探方法解決復雜的工程地質問題的先例。這一點上受我國的物探工作起步較晚,儀器設備缺乏落后的制約。20世紀90年代之后,我國的水利水電物探工作出現了飛速發展的勢頭,改善、配備先進儀器,以多種物探手段進行水利水電的勘察工作,解決了一些復雜的工程地質問題,促進了整體勘察成果的提高。

(3)物探技術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尤其是對地質的知識提高和計算機的應用。開展綜合物探勘測并與地質、鉆探結合起來是今后水利水電工程物探發展的方向,物探人員提高物探技術水平、擴大應用范圍和提高物探成果的解釋精度,必須具備一定的地質知識和應用計算機的能力,這樣才能把間接的物探資料變成直觀的地質成果。

(4)規劃、設計人員對物探工作的條件性缺乏足夠的了解,對物探能夠解決的地質問題或不能解決的問題認識不清。這也是當前工程勘察中制約物探應用、發展中不容忽視的問題。在水利水電工程勘測中,物探是地質、鉆探工作輔助工具或手段,用來配合地質、鉆探工作查明工程地質條件。事先劃定物探實物工作量,提出物探無法解決的工程地質問題,這是一些地質人員的傳統觀念。在勘察程序上應是物探先行,為合理布置鉆探工作量提供物性依據,鉆探再驗證物探成果精度,最大限度地控制或減少勘探工作量,節省勘察、勘探總經費投資。需要人們對物探工作的再認識。

三 水利水電工程物探的應用范圍

水利水電工程物探技術的應用范圍為:覆蓋層厚度探測;地質構造、斷層破碎帶及軟弱夾層探測;地下水流速流向;水文地質參數和地層密度、孔隙率的測定;巖(土)體物理力學參數測定;地下洞室圍巖及地基巖體質量檢測;大壩混凝土澆筑質量和基礎灌漿質量的檢測;地層結構和基巖風化層探測;滑坡體探測;水庫堤壩隱患探查;地下水位和地下水資源探查;巖溶探查;樁基質量檢查和承載力測定;地基抗震設計和評價沙土液化的參數測定;地下管線探查;隧洞和地下洞室圍巖松動圈測定和開挖中的超前地質預報;水庫和主要建筑物區的環境放射性檢測等。

四 水利水電工程物探的發展

工程物探技術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成績卓著,今后光彩也一定會更加奪目,可以預測,今后水利水電工程物探將由勘測期、施工期向水利水電樞紐的運營期轉移。從建國以來,尤其是1958年的建設高峰,到最近二十多年的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高峰,修建了數目巨大的水工建筑物。目前可建的工程已越來越少,已建好的水工建筑物需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診斷和維護加固,還有不少處于病險狀態的需要檢查、診斷、治理。如水庫的瘀積、清淤,水下結構物損害的檢查和修復,壩體、壩基和帷幕的滲漏問題,大壩面板的脫空狀況,庫岸邊坡的穩定情況等等,都需要我們去查找,以輔助診斷和進行工程處理。如此,水下機器人、水下三維聲納、淺層剖面儀、多波束測深儀等技術和設備被引入到我們的工作領域。隨著海上風電、潮汐發電站的建設,以上設備和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同時海上其他物探工作也正在逐步開展,國家海洋資源的開發還將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

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工程地質勘測新方法將源源不斷的涌現出來,但目前國內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工程地質勘測還處于相對“落后”的階段,怎樣加強各種新技術方法的應用成為當前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人員所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鐘誠昌.水利水電工程物探的可持續發展[J].水力發電,2000,02

[2]杜紹敏,張鳳海.水利水電工程物探展望[J].黑龍江水專學報,2001,04

第6篇

關鍵詞:水利水電施工施工技術勘察技術灌漿技術碾壓混凝土技術

中圖分類號:TV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水利水電工程在國民生產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成為國內基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為了把我國的水利水電工程做大做強,就必須要有先進理論和可靠的實際技術作為保障。本文試從水利水電施工過程中常見的幾個技術問題入手,做逐一分析。

1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的重要性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建筑行業尤其是水利水電建筑工程越來越受到重視。而要做好水利水電施工這項艱苦而又復雜的工作,離不開先進的施工技術。近年來,我國的水利水電工程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三峽工程、葛洲壩水利工程、南水北調工程、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等等,成果豐碩,質量突出,獲得了廣泛的好評。水利水電工程規模的不斷擴大,推動了工程施工技術的長途發展。而工程技術的發展,反過來又促進了工程質量的提高。這就需要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探討和總結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以更好的服務于企業和社會。

2水利水電建筑工程主要施工技術研究

2.1勘察技術

作為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起點和基礎性工作,工程勘察技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地理位置、地質結構、土質特點等進行科學的探測和分析,再通過實地勘察,系統分析所提供的勘察數據以及資料報告對于工程基礎建設以及可行性。勘測技術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應用:

2.1.1GPS全球定位進行勘察

為高效的進行工程地質勘察,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我們引進了由衛星定位技術帶來的全球定位系統(GPS)。該技術可以有效的解決高程控制方面的問題,實現跨越湖泊河流、山區峽谷等地理位置和勘察條件較差的地區,高效進行信息傳遞和采集的功能。同時極大的提高了工程勘察的準確度。

2.1.2遙感技術進行勘察

由于遙感技術是利用人造衛星技術收集地面目標的電磁輻射信息,因此具有較好的識別性、豐富的信息性、資料獲取的及時性和成像清晰性,在水利施工中有廣泛的應用。

2.2灌漿技術

灌漿技術一般應用于水利工程中的壩體加固和水利工程的防滲處理的階段。是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重要的基礎環節。水利工程建筑施工過程中的灌漿技術有兩大類,分別為巖基灌漿技術和軟基灌漿技術,應用最廣泛的是巖基灌漿技術。巖基灌漿技術中常見的形式有帷幕灌漿.接觸灌漿和加固灌漿,其中帷幕灌漿主要應用在水壩工程建設中的地基處理階段,主要作用是可以提高水壩的防滲水能力,減少水壩基體的壓力。接觸灌漿技術主要作用于水壩工程的壩體與壩基之間的結合部位,具有穩定和加固的作用,在實施灌漿過程中一般采用鉆孔灌漿的方式進行。

工程實例:

工程概況:某水利樞紐位于河流中下游河段的山峽谷中,由大壩、表孔溢洪洞、引水發電洞、中孔泄洪洞、深孔排沙放空洞和發電廠房組成。攔河壩為粘土心墻壩,壩頂高1 000m,最大壩高105 m。水庫調節庫容12.32×108m3,調洪庫容2.57×108m3,死庫容3.2×108m3。排沙放空洞位于聯合進水口1#、2#發電洞中間,高程低于1#、2#發電洞8m多(洞底高程930m,洞頂高程936.5m),主要用于排砂放空,在汛期有泄洪功能。

灌漿施工:(1)漿液配制灌漿漿液采用425#抗硫酸鹽水泥,拌漿桶采用高速攪拌機,轉速為1 400轉/min的速度,儲漿桶采用YGJ-340型雙層立式攪拌機,高速攪拌機內水泥漿液應篩后放入低速攪拌桶內使用,漿液濃度采用重量比為3∶1、2∶1、1∶1、0.8∶1、0.6∶1、0.5∶1共6個比級, 通過計算確定各比級的漿液配合比,施工中為計量準確,同時便于施工,水泥應以整袋加入,不足整袋應以臺秤稱量。(2)灌漿材料主要采用32.5R抗硅酸鹽水泥,孔口一般采用丙乳酸砂漿。(3)設計規范范圍要求回填灌漿孔深為深入圍巖10cm;固結灌漿孔深為深入圍巖4m。施工工藝:隧洞灌漿—表孔溢洪洞灌漿工程先進行洞頂回填灌漿施工,待回填灌漿施工結束并經質量檢查驗收后,再進行該部位的固結灌漿施工。(1)回填灌漿回填灌漿采取從下游向上游逐排施工,在同排上分兩序進行,即先Ⅰ序,后Ⅱ序。在表孔溢洪洞的頂拱處加密深入基巖10cm的回填灌漿孔。孔排、距為1.5m×1.5m,矩形布置。(2)固結灌漿

在表孔溢洪洞拱形一周后布置固結灌漿孔,孔排、孔距為3.0m×3.0m;孔深深入基巖4m,矩形布置。固結灌漿施工從下游向上游隔排施工。

(3)回填灌漿孔施工工藝流程布孔—鉆孔—鉆孔沖洗—灌漿—封孔(4)固結灌漿孔施工工藝流程布孔—鉆孔—鉆孔沖洗—壓水試驗—灌漿—封孔檢驗檢測:檢查孔按灌漿孔總數5%以上布設,根據壓水試驗結束均小于設計防滲標準3Lu。灌漿效果分析:通過對回填灌漿及固結灌漿的資料綜合分析,均符合設計規范技術要求的灌漿規律。

2.3 碾壓混凝土技術

碾壓混凝土技術有施工進度快、硬度高,材料用量節省、經濟效益高、環境污染小等特點,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用料選擇、施工工藝、材料配比等技術方面得到了長足的提高。在用料方面,要選用高摻粉煤灰、砂石骨料、高質量的外加劑以及水泥粉,其中水泥的配比一般干重量在7%到14%之間;在配比方面按照科學的比例,調整好混凝土稠度VC值;在用水方面,盡量保證與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基本相同,W/C一般為0.2至0.5之間,水泥用量約在100至160 千克/噸。在加工工藝上,要做到均勻的攪拌,適當加長攪拌的時間,降低攪拌過程中落料的高度。在施工工藝上,要保證攤鋪的合理性,選擇正確的布料手段。在運輸過程中,一定要確保封閉式的遮蓋,防治出現暴曬和淋雨。

工程實例:

位于廣西天峨縣境內的龍灘水電站,最大設計壩高216.5m,是目前世界最高碾壓混凝土大壩。施工單位依托龍灘大壩工程展開科技攻關,通過仿真計算,優化溫控措施,實現了大倉面(最大面積13520m2)、高升程(最高升程6m)全年連續施工,加快了施工進度,縮短了建設工期。針對龍灘工程施工特點,研究確定了層面控制措施和層間間隔時間;采用并改進倉面噴霧設備,提高了霧化效果,擴大了噴霧范圍(噴霧距離25~30m,單臺噴霧面積650m2),倉面環境溫度降低5℃~8℃,取得了良好的降溫、保濕效果。倉面VC值按3~5s控制,突破了規范規定的VC值5 ~15s的限制,并取得了較好的壓實度和良好的層面結合質量。通過對先進技術的應用,創造了碾壓混凝土大壩主體工程日澆筑20780m3,月澆筑31.6萬m3的世界新紀錄。

龍灘碾壓混凝土大壩工程實現了6m連續升程,減少了施工層面,加快了施工進度。較原設計節約工期約7個月,節省了層面處理費用約1134萬元。采取先進的技術措施和科學管理,利用科研成果,保證了龍灘碾壓混凝土壩的安全、快速、優質建設,使整個工程提前發揮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結語

綜上所述,伴隨著我國對水電要求的進一步提高,水電工程的規模和數量也在不斷擴大。這就對水利水電施工過程中的關鍵技術環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水利水電施工技術的研究,既是能保障各項水利水電工程順利進行,也能夠使施工單位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封云亞.沈春勇,喀斯特地區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與處理新技術[J].水利水電技術,2005(9)

第7篇

Abstract: As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development steps must be followed by the pace of technology with innovation in technology. Because of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there is higher requirement on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which forces engineers to lead the direction of it into other development directions. However, in engineering design, there are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quality which leads us to explore for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and find a new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關鍵詞:水利水電;建筑設計;探討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architectural design; discussion

中圖分類號:TV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1)12-0069-01

1 水利水電現狀

我國每年都要投人很多資金大力興修各種水利水電設施,由于這些水利水電設施往往由水利水電專業設計人員擔當設計,故使用功能、耐久年限等一般不會有大的問題,但水利水電建筑本身作為一門專業的學科,當不少水利水電專業技術人員設計水利水電建筑物工程時,由于缺乏足夠的建筑學知識和藝術訓練,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藝術和美觀的需要,使得大部分水利水電建筑給人們的印象都是粗老笨重的鋼筋水泥形象,如景德鎮市城市防洪建設“一江兩岸”項目,城西區防洪墻基礎工程,采用笨重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現代水利水電建筑越來越多地開始注意視覺效果,很多水利水電建筑還與旅游景點相結合,如景德鎮市玉田水庫的園林化設計,成為旅游景觀的一部分。因此,水利水電建筑逐漸開始擺脫粗老笨重的老樣子,現代水利水電建筑設計開始要求設計人員具備一定的藝術功底和審美能力。

2 水利水電工程人工砂石加工技術的發展

人工制砂設備和工藝技術是控制人工砂質量和生產成本的關鍵因素。以棒磨機為制砂設備的工藝方法,一直在我國水利工程人工制砂領域占主導地位。棒磨機制砂,一次性投資大,設備運行成本高,且制砂過程產生大量污水需要處理,容易對環境產生污染。隨著制砂設備和工藝技術的發展,以“石打石”制砂機為代表的新一代制砂設備,使人工砂生產技術產生了質的飛躍。其產品粒形好,質量容易控制,成品砂單價低。近年來在水利工程逐漸得到了推廣和應用,并取得了顯著的工程效益。通過對國內外水利工程人工制砂技術實踐的總結與探索,指出了人工制砂生產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展望了今后人工制砂技術的發展方向。

3 水利水電工程應該向無污化、綜合化發展

水環境研究所承擔完成的“瀾滄江糯扎渡水電站水溫預測研究專題”,“怒江中下游水電規劃水溫預測專題~瀾滄江中下游梯級電站建設水環境影響研究與評價”,對瀾滄江和怒江中下游水電規劃環境影響中的水溫影響進行了分析與評價,初步揭示了梯級水庫建設對水庫下低溫水的累積影響。全面評價了流域梯級開發對水環境的累積影響。南水北調西線一期工程調水對下游河流水價做了新一期調水方案,調水水庫的水質變化趨勢,調水對下游河道流量的影響及環境容量的影響。從水環境保護角度論證了新的一期調水工程的可行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烏江流域水庫系統中汞的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及其生態環境效應”和“烏江水能開發對流域水環境影響的因素識別及其表征體系研究”。闡明水電開發中水庫一河流系統未來潛在的環境生態問題。因此,水利水電工程應向無污化發展,在施工的過程中盡量避免對當地環境的破壞,尤其是當地的水質的破壞。水利水電工程勘測中,發達國家非常重視物探技術的應用,各種物探方法綜合運用取得較好的地質效果,也展示了良好的發展空間。近年來,雖然在物探儀器設備上有所更新、在技術方法的研究上有所進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工程物探應用范圍還有待進一步拓寬,以滿足水利水電工程勘察對物探的客觀需求。隨著工程物探應用領域的擴大,電子計算機及其他學科對物探科學滲透,奠定了今后一定時期內工程物探的發展基礎。多種物探方法的綜合應用是物探發展的方向,與鉆探、地質工作緊密結合是工程物探的立足點。以不同物理場為基礎的各種物探方法都有其條件性和局限性,地層巖性的空間分布狀態是復雜的,各種物性參數是多變的,只有通過多種物探方法測量多個物性參數,去進行對比分析、綜合研究和相互印證,方可達到物探工作的目的。當前開展綜合物探的條件已完全成熟,也必將為水利水電勘察工作做出新的貢獻。

4 對水利水電建筑設計美化的初步思考

水利水電建筑一般依山傍水,直接融入大自然,許多工程甚至就建筑于自然的山水之間。有的設計者認為水工建筑物地處曠野,往來人員較少,沒有必要對水利建筑做美化設計。但正因其地處曠野,視野開闊,一座未做美化設計建筑物突兀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中,確實是大煞風景。因此,即便地處曠野,也不能忽視了水工建筑物美化設計。

設計者應該力求在滿足水利水電建筑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充分考慮人文的需求,重視環境和建筑對人的行為活動和心理產生的影響。水利水電建筑大都遠離城市,傍水而建,與城市建筑相比,它有更優越的自然環境。從工程規劃設計伊始,就應該對水利建筑的美化設計和建筑布局給予足夠的重視,在滿足水利水電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重視總平面規劃、設計,充分考慮尊重自然,增強環境意識。建一處工程,成一處花園,這應是我們共同的美好追求。水利水電行業的設計師需要立足水利水電,關注時代,面向未來,自覺思考水利水電建筑文化應扮演的角色和發展的方向。

5 總結

根據上面的探究,我們知道水利水電工程在經濟,設計以及藝術創作方面都存在著問題,根據這些問題也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在高科技環境下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要廣泛吸收各種文化的精華,不但要外觀美麗宏偉,而且要實實在在的給人民帶來福利,真正的發揮利民的作為。

參考文獻:

[1]許勇,曹先玉,趙禹然.淺談水利工程中的建筑設計[J].山東水利,2004,12.

[2]羅曉華,李超雄.淺談水利水電工程的建筑設計[J].中山大學學報,2003.

第8篇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勘測方法;技術應用

70年代以前,我國的水利水電工程發展極為緩慢,不僅缺乏必要的地質勘測設備,更是在地質勘測方法和技術上遠遠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勘測水平差,設備落后不齊全,相應的科學研究成果幾乎為零,這些明顯的不足之處限制了地質勘測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根據相關的數據資料顯示,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勘探指數在世界上同類勘測中占有極低的比例。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我國技術人才的增多,我國的水利水電地質勘測水平取得了飛速的提高,地質勘測設備得到了完善的配備, 技術水平也得到極大提升。在地質勘測技術日益成熟的過程中,我國也自發研制和總結出高效的勘測方法和技術,進一步推動我國勘測技術的提升。另外,經濟的快速發展也要求我們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勘測技術要全面研究,不僅要具有一定的深度也要具有一定的廣度,從而滿足地質勘測所需要的各種要求。面對勘探深入的研究,很多傳統的物理方法和技術已經不能充分的滿足水利水電工程的需要,因而結合水利水電工程勘測的具體情況,進一步挖掘和創新更高效的勘測方法和技術顯得尤為重要,同時對水利水電地質勘測的進一步發展具有建設性的意義。

一、水利水電工程地質測繪

工程地質測繪在勘測方法中屬于非常基礎的一種方法,它可以通過大范圍的地質調查和取樣獲取第一手材料,并在地質學和工程地質學等理論的指導下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水利勘測也是一項基礎性要求很強的工作,同時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勘測手段。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測采用大范圍的地質勘測調查取得最真實可靠的一手材料,并運用多種理論學只是進行分析判斷,得出地質情況,找出水利水電工程地質范圍內存在的問題,充分調動一切積極的手段,深化分析,綜合各種數據,以便使得地質問題得到全方位的解決。主要的水利水電工程地質測繪方法有路線測繪法、實測剖面法以及地質測點發等。

二、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探

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探是以工程地質測繪為基礎,為檢測地表下工程地質問題而獲得的地質材料進而研究的方法。主要的研究方法有地質勘探、物探和鉆探等。

1. 山地地區的勘探

山地地區的勘探是指通過機械以及人工進行開挖深坑、深井和深槽等手段探測地表表層地質情況的勘探手段。山地勘探可以直接進行試驗、取樣以及觀察地質現象。山地勘探運用的技術也比較簡單,所以在進行地標表層的勘探時經常會使用此方法。但是這正好也是山地勘探的不足之處,因為山地勘探的可勘探范圍有限無法進行豎井和大驚的勘探。在我國大型水利水電勘探的過程中,豎井與平硐的勘探量和鉆探量的比例一般大約在0. 2,如果和一些外國相比,那么這個數字的比例會相差更大,比如日本,這個比例的數字大于0. 3 的勘探工程一般大約占統計工程總數的78%。隨著勘探技術的發展,近年這個數字在我國也有相同的發展趨勢,目前這個比例已經趨向于0. 3。

2.水利水電工程物探

水利水電工程物探的方法主要包括重力場勘探、直流電場勘探和磁場磁力勘探,這些都建立在位場理論的基礎之上,除此之外,還有以波動理論為基礎的電磁波勘探和地震波勘探。現在我國也已經具備了一些重要的必備的水利水電勘測儀器,從而使得物探儀器得到了全面的更新和發展。比如巖體彈性波測試技術、

地球物理成像技術、高密度電法勘探以及鉆孔彩色電視系統等,這些先進的方法不僅創新了勘探技術而且極大的提高了數據采集的準確度,從而促進水利水電工程物探基礎的飛速發展。

3.水利水電工程鉆探

近年來,鉆探技術在水利水電勘測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發揮了重要作用,促使水利水電工程的地質勘測水平迅猛發展。鉆探技術的發展主要依賴于鉆頭和鉆機等鉆探設備以及軟弱夾層和砂卵石層技術的進步。此外,一些鉆進工藝的發展也促進了鉆探技術的發展。

首先鉆頭和鉆機等鉆探設施的迅猛發展,自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開始自主研制各種鉆探設備,尤其是轉速快、性能穩定以及扭矩大的創新型鉆機。此外,在對相對完整的硬巖石進行鉆探時,鉆頭的材料采用金剛石,這樣極大的提升了鉆探的速度和效率乃至巖心的采取率。新型技術的運用改變了鉆探設備和技術落后的現狀,使得鉆探效率成倍增長,巖心的采取率也是高達95%。再次是指軟弱夾層和砂卵石層等特殊巖石層位的鉆探技術的發展。砂卵石層和軟弱夾層等特殊的巖層鉆探難度非常大,巖心的采取率特別的低,因而對于這些特殊巖層的鉆探具有相當的困難,這些技術難題也影響了鉆探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更好的突破這些技術難關將成為水利水電鉆探技術發展的重要催化劑。

三、水利水電工程的野外試驗

水利水電工程地質野外試驗可以分為有接觸性的試驗和灌漿試驗等地基處理試驗和巖土物理力學性質試驗等。水利水電工程地質野外試驗水平的發展,主要局限在水利水電工程試驗所采用的設備上。設備和儀器的落后勢必會限制野外試驗的快速發展。目前我國也已經在這方面加大了資金投入和研究力度,水利水電工程將會從中受益匪淺。

四、水利水電工程3S 技術的應用

3S技術是指全球定位系統( GPS)、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三大技術系統的集成與總稱。近些年來我國在一些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測中運用了3S技術并進一步探索3S技術的優勢條件。

1.定位系統( GPS)的應用

定位系統GPS 廣泛應用于水利水電工程勘測以及定位的控制之中。定位系統在高程控制方面有明顯的優勢,不僅能高質量的解決跨河和跨水溝的問題而且能解決控制點少的疑難問題從而在自然環境比較惡劣的地方進行勘測,同時還可以減少大量的工作時間,提高測量的密度和精度。

2.遙感(RS)技術的應用

遙感技術的分類是依據遙感平臺的高度決定的,一般分為三大類,航天遙感、航空遙感和地面遙感。遙感技術具有豐富的優勢因素,比如視野開闊、信息豐富、獲取資料迅速、成像效果具有立體感等。這些優勢因素應用在水利水電工程等重大工程地質問題中能及時的獲取資料進行調查和進一步的研究。

遙感技術也屬于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測的重要手段,隨著我國水利水電工程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大,其用途也愈來愈明顯。主要的用途有工程地質勘測調查和研究,調查的范圍和種類也繁多,包括對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現象的調查,以及對地形地貌地質復雜地區的工程地質調查。在調查的過程減少了大量的時間提高了工程勘測的效率。

3.信息系統(GIS)的應用

GIS 技術能夠自動制作柱狀圖、平面圖和剖面圖等水利水電工程地質途徑,

除此之外還可以處理圖像、圖形和獲取的空間數據進行相應的數據庫管理和空間數據的分析。近些年來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測發展的總體趨勢就是將GIS技術運用于地質勘測中以及地質信息管理的過程中。現階段我國應用比較廣泛且技術能力比較成熟的專業軟件是由中國地質大學開發研制的MAP2GIS,這種軟件也極大的提升了水利水電勘測技術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楊連生.水利水電工程地質[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年版

[2]王妙云.勘探地球物理學[M].地震出版社,2003 年版

第9篇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測量;技術;發展

中圖分類號:TV22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038(2015)50-0244-02

作者簡介:潘康煒(1989-),男,廣東清遠人,水工建筑助理工程師,本科,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工作

水利水電工程測量技術在我國水利水電行業發展中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該技術也得到了不斷的完善與創新,尤其是控制測量技術、數字地形測繪技術、水下地形測量技術以及變形監測技術這幾種應用最廣泛的技術。其不僅擴展了水利水電行業的發展空間,同時也提升了水利水電的發展質量,但由于我國水利水電工程技術還存在一定的制約和限制,因此需要廣大技術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1控制測量技術

控制測量技術普遍應用于水利水電工程的測量工作中,隨著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不斷飛速發展,原始的控制測量技術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因此,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該技術應得到相應的創新和完善。當下“GPS等控制測量技術為主體,原始的多種控制測量技術并存”的測量模式已經成為當下水利水電行業發展的主要技術。在此種模式下,我國的水利水電控制測量工作的效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精度較以往也上升了不少[1]。

GPS控制測量技術在我國水利水電工程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尤其是在范圍比較大的測圖控制網中應用較多,能夠對原始控制測量技術進行有效的彌補,RTK測量技術作為GPS測量技術中的一種。在水利水電工程中,能夠通過衛星定位以及相關的數據傳遞,實現對工程項目相關情況的精準定位,施工人員能夠在操作便利的情形下獲得指定區域精準度高的三維坐標結果。就拿清遠市清城聯圍排澇達標工程來說,不僅需要考慮到黃坑電排站重建、副廠房建筑工程,還需要對出口堤段進行達標加固,因此整個水利水電工程的測量必須要做到精準可靠,施工企業通過GPSRTK測量技術來對施工區域進行精準的定位和數據信息傳遞,同時,利用數據處理中心和數據播發系統來對整個工程的總體需要來進行全面的分析,從而給施工作業提供精準、系統全面的數據資料,這也是該工程能夠順利竣工的一個重要基礎。

2數字地形控制測量技術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數字地形控制技術也逐漸被人所知并應用到水利水電工程中來。通過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數字地形控制測量技術不精能夠實現對工程的測繪成圖,還能夠對搜集到的資料和數據進行更新,保證相關資料和信息的前沿性。在我國水利水電行業中,數字地形控制測量技術通常有以下幾個系統:①側記法數字測圖系統,該系統能夠通過繪圖軟件和全站儀來實現對測量區域的全面控制,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制約性,比如說測量作業的結果容易出現一些小的地方的紕漏,造成測量結果的直觀性不強,此外,對于測繪工作人員繪圖方面的技術要求較高;②電子平板數字測圖系統,該系統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摸你白紙進行對測量區域的成圖,不需要其他的復雜的工序,同時,該測量系統的精準度比較高,但是由于組成電子平板數字測圖系統的電子平板的電池壽命的限制以及系統體積龐大的原因,該系統在地區平緩的水利水電工程中應用較多,就拿清城區洲心灌渠建設工程來說,由于地勢比較平緩,便于該系統的運輸和工作,因此應用數字平板數字測圖系統的時候,測量工作能夠有效的開展;③掌上數字測圖系統,這個系統與第二種系統相比,最突出的地方就是攜帶方便,克服了數字平板數字測圖系統地理位置的限制,還能夠實現測繪工作的可視化操作,因此在野外和地形比較復雜的區域作業中應用廣泛,能夠更好地實現對數據信息的采集[2]。

3水下地形測量技術

原始的通過經緯儀、測距儀和斷面法來進行水下測量的技術已經遠遠不能夠滿足當下水利水電工程水底下測量作業,由于衛星定位技術的不斷突破,差分全球定位系統和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系統在水下地形測量工作中顯得越來越重要,查分全球定位系統通過跟測探儀進行郵寄的合作,通過在水下的特定區域進行設置接收機,然后經過接收機來接受衛星發射的相關信號,從而對精準點的位置信息跟接收到的信息進行比較,這樣一來,工作人員就能夠對中間存在的誤差進行合理的精準的修正,通過修正后的信息來對GPS信號進行校正,這種技術的最關鍵之處就在于能夠實現位置信息的連續性接受和修正,從而提高了測量結果的精準度,我國的差分全球定位系統能夠達到厘米級別的定位精度,跟原始的水下測量技術相比,實現了水域面積較大情況下的測量,同時,還能夠有效的縮短測量工作的周期,減少了施工作業的成本[3]。

4變形監測技術

變形檢測技術通常是通過對檢測物體進行測量來實現對檢測物體的變化現狀的更深入了解。在包括我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水利水電工程測量工作中外觀變形檢測技術應用較為廣泛,外觀變形檢測技術主要有三種。

(1)大地測量法。該方法主要應用在基準網的測量以及物體變形情況的測量工作中。在大地測量法的應用工作中,電子水準儀以及測量機器人是必不可少的兩個重要部分,通過電子水準儀來保證測量的精準度和測量機器人的測量,測量信息比較精準,但是也需要耗費更多的人力,同時測量周期會比較長[4]。

(2)基準線測量法。基準線測量法主要應用在物體水平位移的測量工作中,由于測量物體和測量工作所處環境的不同,基準線測量法也不斷延伸和拓展,比如說在直線型大壩的測量工作中,真空激光準直法更有優勢,更能夠保證測量結果的精準性,當大壩的形狀呈現拱形的情況下,往往通過使用垂涎法來進行測量。

(3)液體靜力水準測量法。這種測量方法是以連通管原理來實現測量工作的,在液體靜力水準測量法中,通過導管將容器相連接,在保證該系統里面液體的平衡狀態下,選擇液面高度作為基準,從而實現對被測量平面之間的高度差[5]。通常在測量高程的工作中應用液體靜力水準測量方法較多,而且隨著科技的進步與完善,該技術不僅能夠保證高水準的精度,還能夠實現測量工作的自動化。

5結束語

本文主要通過對當前我國水利水電工程測量技術的發展展開了研究與探討。在當下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各種新技術和實用的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測量技術中的應用也越來越普及和廣泛,因此,水利水電工程測量技術必須要迎合時代的發展,增強對測量信息的搜集和處理的同時,還要加快實現測量技術的自動化、多媒體化,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測量結果的更精準、更高效、更方便,水利水電行業的工作人員還需要加大對測量技術的研究和探討,從而不斷完善和創新我國水利水電工程測量技術。

參考文獻

[1]唐大友.測量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的重要性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3(07):196~198.

[2]魏利軍.水利水電工程測量中GPS測量的應用解析[J].江西建材,2015(13):121.

[3]李靜云.芻議水利水電工程勘察和測量[J].江西建材,2015(13):124

[4]萬凌翔,袁金彪.淺議水利水電工程測量[J].民營科技,2012(05):224.

第10篇

GPS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測量及定位控制,它在高程控制方面能較好地解決跨河、跨溝水準難以傳遞的問題,以及在勘察區控制點較少,或在山區、林區等通視條件較差、觀測條件受限的區域進行工程地質勘察時,運用GPS可大大減少作業時間,提高測量精度。

二、遙感技術的應用

遙感技術按照遙感平臺的高度不同,一般分為航天遙感、航空遙感和地面遙感共3大類。遙感技術由于視域廣闊、信息豐富、具立體感、衛星影像成周期性重現以及獲取資料快速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水利水電工程中有關重大工程地質問題及相關的環境等問題的調查與研究。

(一)區域構造穩定性研究。由于遙感圖像能提供大量宏觀的線性構造信息,較好地反映區域地質特征、水系分布特征和地貌形態,所以對研究區域構造格架,確定斷裂體系及活動性以及評價工程及其周緣地區的構造穩定性有重大作用。因此遙感技術的應用也成為研究此問題必用的手段。

(二)水庫區塌、滑坡、泥石流調查。在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庫區岸坡的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某些松散堆積體的調查中,有一些工程應用遙感技術利用航衛片或彩紅外片進行地質解譯,結合野外現場觀察、復查和檢查查明了許多久拖不決的影響庫岸穩定性評價的大型或較大型、塌滑體的數量,分布及其穩定狀態。

(三)巖溶調查。利遙感影像,特別是彩紅外影像進行巖溶及巖溶水文地質調查有其特殊的優勢,像片解譯不僅能很好地判讀各種巖溶地貌現象,而且還可以充分利用和其它介質紅外光譜的差異,判斷地下水的分布和泉水分布等。清江招來河、高壩洲,黃河萬家寨等工程曾利用彩紅外航片解譯來研究巖溶及巖溶滲漏問題,都取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中小比例尺地質測繪填圖。推廣遙感技術,在保持必須的野外工作量和成圖現場校核工作的前提下,中小比例尺地質圖以遙感成圖取代常規地質測繪;建筑物及其它重要地區大比例尺工程地質圖優先考慮遙感成圖。這是十年前在全國水利水電勘測工作會議上由水利水電規劃總院提出的“勘測技術發展目標”文件所確定的。

(五)巖土工程開挖面地質編錄。為適應大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進行反饋設計、安全預報和存檔備查的需在人工開挖高邊坡、大型地下建筑物和大壩基坑的開挖中采用地面遙感技術,進行地質編錄,并為有關的穩定分析和現場預報提供翔實的地質資料和數據是很必要的。為此長江勘測技術研究所在“七五”、“八五”和“九五”科技攻關中開發和完善了“高邊坡快速地質編錄系統”,并成功地應用于長江三峽永久船閘、瀾滄江小灣、清江水布埡等工程的巖質高邊坡開挖中的地質編錄。該項技術采用的是數碼像機攝影,微機現場采集及預處理,自主開發的軟件處理可隨時提供巖質高邊坡的連續彩色影像圖和地質所需的將邊坡開挖面置于任意方位的線劃圖。

(六)水土保持、防洪與移民安置容量研究。如1994年,長江勘測技術研究所承擔的長江上游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區滑坡、泥石流發育程度與穩態區域研究項目,該項目在研究中利用TM衛片對隴南、金沙江下游、三峽庫區3大片進行解譯與發育程度的劃分(滑坡分四級,泥石流分五級)作出了區劃圖,提出了防治意見和預警系統建立的基本設想。1990年地礦部航空物探中心與長江委規劃處、綜勘局一道,開展長江中游干流防洪工程現狀遙感調查,用TM衛片和1∶3萬~1∶5萬彩紅外航片進行解譯和編寫報告,提交的成果獲得了較好的成效。移民安置容量研究,航衛片,尤其是彩紅外航片,以其對土地利用類型的可判讀性和現實性,為移民安置容量分析確定提供了新手段。

三、地理信息系統(GIS)

GIS技術可自動制作平面圖、柱狀圖、剖面圖和等值線圖等工程地質圖件,還能處理圖形、圖像、空間數據及相應的屬性數據的數據庫管理、空間分析等問題,將GIS技術應用于工程地質信息管理和制圖輸出是近幾年工程地質勘察行業的熱點和發展趨勢。目前,國內應用較多且比較成熟的專業軟件是由中國地質大學開發研制的MAPGIS,是一種專業的地理信息系統軟件。

四、工程物探技術

在我國工程物探雖然起步較晚,但在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設計單位從20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逐漸引進和裝備了一些必要的儀器,如信號增強式地震儀、綜合測井儀、電法儀、透視儀、聲波儀、管線儀、地質雷達和鉆孔彩色電視系統等,使物探儀器得到了全面的更新,其中有些是當時或至今都是世界水平的新儀器,大大地提高了數據采集精度和野外工作效率,促進了物探的發展。

(一)地球物理層析成像技術(CT)。CT技術是利用已有的平洞或鉆孔,通過對采用一定發射和一定接收方式產生的透射波的采集與處理,反演孔洞間巖體的波速值,并對區間巖體進行判斷、評價的一種技術方法。當前在勘探孔洞間了解巖體情況尚沒有一個經濟的、有效的技術措施做進一步工作的情況下,CT技術不失為是一個查明孔洞間巖體總體完整性程度的好方法。做得好,不僅能節約一定的勘探工作量而且還會對巖體物理力學性的整評價質量的提高有所促進。所以“七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以來,包括“八五”和“九五”攻關幾個涉及水電建設的項目,涉及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探的課題和專題中大多數都涉及CT技術攻關的內容,并獲得許多很有成效的成果。

(二)鉆孔彩色電視系統。a53mm的鉆孔彩電是為適應水利水電工程勘察的大多數鉆孔都是a56mm的金剛石鉆孔而設計制造的;50mm的鉆孔彩色電視是在電子技術發展的基礎上為適應水平風鉆孔觀察而設計制造的,并首次將CCD光電偶合器件應用于鉆孔電視。該產品的特點是電路設計合理,集成度高,性能穩定,與傳統的攝像管探頭相比,具有彩色圖像重現性好、幾何失真小、壽命長、耐沖擊、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等特點,是一個更新換代產品。當前,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鉆孔彩電又在開發的圖像處理系統基礎上研制出多功能鉆孔彩色電視系統,系統采用工控級主機,形成控制器、監視器、錄相機三合為一的一體化主機。主機可配接多種不同口徑的鉆孔電視探頭,實現圖像數字化實時采集壓縮存儲,成果可刻錄成VCD光盤,還可進行后期圖像處理及制作。

參考文獻:

[1]楊連生,水利水電工程地質[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2]王妙月,勘探地球物理學[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3.

[3]封云亞、沈春勇,喀斯特地區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與處理新技術[J].水利水電技術,2005,36(9):70~73.

第11篇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安全問題;應對方法

水利水電的安全問題以及驗證方法所涉及的問題有多方面的因素,復雜程度可想而知。對于不同的安全現狀,有的清晰可見,有的不明確,需要全方位的探測和研究,更需要縝密的方案與計劃去應對,不僅需要專業的技術支持,更需要科學的管理去完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協調與使用。水利水電工程的規模和重要性值得研究。

1 水利水電工程的安全現狀

水利水電工程的安全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在擬定合同時,合同雙方考慮的問題不夠全面,導致很多潛在因素不被察覺。(2)材料設備的選用問題。在選材方面,若是成本很低,則風險很大;若是成本很高,則方案可行性較低。(3)施工工程期間,由于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等管理因素的不妥當導致的安全隱患。(4)施工人員的個人素質方面以及技術方面的缺乏或者片面導致的安全隱患。除此之外還有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因素。

而水利水電工程的特點在增加工程難度的同時也會增加一定的隱患,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環境復雜,工藝多種多樣以及涉及面非常廣,所以使得水利水電工程具有以下的施工特點: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自然條件惡劣、施工導流、圍堰和基坑排水是影響施工進度的主要因素、交通不便,造成成本較高、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工程量大、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危險的工種較多,例如石方爆破、隧洞開挖、水上水下和高空作業等,所以必須高度重視施工安全。基于水利水電工程這些基本的特點,要求在水利工程建設施工的過程中,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切實保障施工現場所有人員的人身安全,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2 安全控制問題的方法和要求

對于以上的安全問題,應該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衡量成本與風險的關系,達到滿意的方案要求。針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的安全問題,利用空間分析技術,進行了一定的理論性探索研究,并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開發了一個相應的系統,從而彌補了傳統認識中的缺點。人:即施工人員,人是施工生產活動中最活躍的要素,也是水利工程施工系統中最基本的要素,人員作用發揮得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水利工程施工系統的正常運行。在客觀上,每個施工人員都需要一定的空間,如果空間過于狹小,不但會影響施工效率的發揮,還會造成一定的安全問題。因此,人員所需的空間是應當首先得到滿足的。機:即施工機械。各種施工機械是完成施工任務的必要手段,它包括各種門機、塔機、纜機、載重汽車、平倉機、振搗機等,按其作業特點和作業對象的移動方向進行分類如下圖3。環:即環境。環境是指影響研究系統中人的工作效率以及影響機械或某些部件正常運行和性能的所有天然的、人為的或其他環境因素的組合。對于水利工程施工系統來說,其中天然的環境因素主要是自然條件(如地形、地質等),人為的因素主要包括施工機械特定施工成果等構成的工作環境,比如大壩的已經澆筑部分,因為它們在空間資源的分配上有其客觀要求的。

圖1 各種類型的空間之間的關系

圖2 各種類型的空間范圍示意

圖3 施工機械的分類

3 安全問題的識別與驗證

對于安全問題的驗證,最首要的就是識別危險源,只有找到根源,才能采取藥到病除的對應措施。危險源是導致事故的根源,危險源辨識既要識別危險、危害因素,又要判定可能導致的事故類別,只有對危險源的準確識別才能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加以防治,危險源辨識有詢問交談、現場看查、查閱記錄、事件樹分析、故障樹分析等多種方法,危險源一旦被確定,就必須劃入安全控制范圍之內,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并告知作業區間的每一位施工人員、現場管理人員及安全人員必須十分警惕施工現場的動態,嚴格按照安全規范處理,必要時要啟用安全應急預案; 當危險源發生變化,特別是加重時,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人員和財產安全; 當確認危險已經解除時,方可撤除危險警示標志,施工現場方可正常施工。安全生產必須遵循有計劃、有布置、有檢查的工作程序,在項目立項時就要制定相應的生產措施,同時制定相應的檢查計劃。安全檢查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 常規性的安全檢查,特殊性的安全檢查,定期的安全檢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同時,要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需要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獎罰制度,對于不按規章制度操作,不執行安全命令以及違規指揮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實行嚴格的懲罰制度,情節嚴重的取消其施工資格,對于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行業標準、防范意識強的施工單位或個人要給予適當的獎勵。

在施工過程中,進行實時的風險評估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評估分析步驟為:(1)針對初步識別的風險,結合現場了解的情況,再次查詢相應的設計報告和圖紙資料;(2)針對初步識別的風險,分析產生風險的原因并進行歸納分類;(3)按照風險評估標準確定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損失后果及風險程度等級。考慮到業主、設計、監理、承包商在此前已經制定了大量相關的施工控制程序、標準、管理制度,咨詢報告有針對性的對所識別、評估的風險點提出扼要的控制措施。

4 不同地域風險評估咨詢的不同做法及規定

為了讓各方都能共同充分利用施工期風險評估咨詢這個平臺,將對施工圖有選擇地審查與施工期風險評估咨詢二者結合起來似乎是一個值得思考的方向,事實上也有許多這樣的規定和做法值得參考。(1)中國內地建筑行業的作法2009年9月20日國務院令第293號《建筑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交通、水利等有關部門應當對施工圖設計文件中涉及公共利益、公眾安全、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內容進行審查。施工圖設計文件未經審查批準的,不得使用。建筑行業普遍按這個程序執行。(2)二灘公司官地建設管理局等項目的作法建設管理局為了施工階段設計深化,實行施工設計圖預審制度。即有針對性地建立以業主為主導的施工圖(電子版)審簽機制。在設計院正式提交施工藍圖前,建設管理局相關專業人員對施工圖進行初步審查,提出書面意見反饋至設計院。設計院根據審查意見完善后,正式出版施工圖。當年小浪底水利樞紐大壩施工時曾對正式出版的施工圖進行過審查,目前某大型水電項目的前期采用了設計監理。(3)香港地區的作法因為業主的總部設在香港,這次的施工期風險咨詢具有香港的特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下的土力工程處《技術指導說明第25號(TGN25)》。隧道工程的巖土工程風險管理有如下規定: 524條雖然在項目規劃階段通過了風險評估,但前期資料的不足,施工階段的不確定性等,不斷審查是至關重要的。544條聘用專業人士進行風險識別、評估、編制并更新記錄卡和風險降低計劃。545條影響公眾安全的巖土工程風險,應在設計和施工的關鍵階段,根據降低巖土工程風險計劃采取技術審查和降低風險行動。對于復雜的設計,委托人應考慮任命單獨的合格的專業設計師對設計進行詳細審查。

5 結語

雖然安全問題復雜多樣,但是只要應用科學技術、科學的管理,規避風險、降低成本的措施還是相當有效的。

參考文獻:

[1]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四川省甘孜州九龍河江邊水電站施工期工程風評估咨詢報告(第1~4次)[R].2008(02).

[2]王繼敏.官地水電站前期工程建設投資控制實踐[J].雅礱江水電站,2008(1).

第12篇

關鍵詞:綜合物探 工程勘察 水利水電工程應用

1 綜述

物探——地球物理勘探的簡稱,它之所以能夠解決或查明有關地質和工程問題,是因為所要探測的地質對象與周圍介質間存在某種物性差異。而這種物性差異可影響被尋找地質體周圍某種天然或人工物理場的分布特征。物探技術就是利用先進的物探儀器來攝取這些物理場的分布并與均質條件下的物理場相比較,找出差異的部分來研究與勘探對象之間的關系,達到解決地質問題或工程問題之目的。

物探技術方法門類眾多,它們依據的原理和使用的儀器設備也各有不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物探技術的發展日趨成熟,而且新的方法技術不斷涌現,幾年前還認為無法解決的問題,幾年后由于某種新方法、新技術、新儀器的出現迎刃而解的實例是常見的。它是地質科學中一門新興的、十分活躍、發展很快的學科,它又是工程勘察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某種程度上講,它的應用與發展已成為衡量地質勘察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

根據水利水電系統的生產實踐經驗和技術水平,按其研究及服務對象的不同,物探技術的應用基本上可分為五個方面:

1.1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

通過物探測試,可以查明一定的地質單元的空間結構、性質和狀態。如工程區覆蓋層探測、基巖風化層探測、地質構造探測、軟弱夾層探測等。物探工作的先行,對指導合理布置勘探工程,減少勘探工作量,加速地質調查速度,降低勘探成本,提高地質勘探質量等已為很多工程實例所證實。

1.2 災害及環境地質調查

包括評價工程場區初始地震危險性的地震影響參數的測定;邊坡蠕變特性的監測;滑坡體探測以及隧道、涵洞和地下洞室開挖的超前預報和監測等。

1.3 工程質量檢測

包括查明施工基礎剝掘參數,確定開挖界線;隧道洞室高壓噴漿質量和襯砌厚度測定;檢測灌漿質量;查明混凝土澆筑和樁基質量等。

1.4 工程運行動態監測

研究建筑物和水庫在施工及運行期間巖體的動態及隱患,測定大壩自振頻率和壩體的振動、位移以及諧振的可能;進行動力機械與沖擊荷載下振動測量以監視壩體和其它水工建筑物的穩定性。另外,還可以研究堤壩、庫岸的各種隱患,如堤壩裂縫、集中滲漏、管涌通道等。

1.5 考古研究與地下管線探測

包括古文化遺址的研究與發掘,文物表面腐蝕程度評價以及古代人文活動規律的評定等;地下管線探測應包括埋藏的通訊、電力電纜,各種金屬和非金屬管道的走向、埋深、位置等參數的確定。

由于水利水電工程物探技術實際應用時是測量地質體或探測對象與周圍介質的某一物理特征參數(如電阻率、彈性波速、電磁波速、密度、放射性等),因此按其測試參數的不同,物探技術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探測方法:①電法勘探;②地震勘探;③彈性波測試;④物探測井;⑤層析成像;⑥地質雷達技術;⑦放射性勘探;⑧水聲勘探;⑨綜合測井等。

綜合物探就是以這些物探方法為基礎,把二種或二種以上的物探方法有效地組合起來,達到共同完成或解決某一地質或工程問題的目的,取得最佳的地質效果和社會、經濟效益,滿足工程建設的需要。轉貼于 2 工程效用

由于各種物探方法的應用都依據一定的物理前提,且地質、地球物理條件和邊界特征對測試成果具有較大的影響,使得這些方法技術存在著一定的條件性和局限性,加之大中型重點工程大多具有比較復雜的地質和工程問題,所以采用單一的物探方法一般難以查明或解決有關地質和工程問題,此時應考慮綜合物探進行施測,以提高物探成果的地質解釋精度和成果分析質量,滿足工程勘察之需。如在黃河大柳樹水利樞紐壩址區的物探測試中,采用了小地震法、地震CT技術、聲波測試等彈性波測試技術有效地解決了壩基巖體質量的評價問題,提供了大量的數據,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又應用高密度電法、電測深法和聯合剖面法查明了壩址南700米處的F3斷層為高傾角斷層,近乎直立,為壩基的穩定性評價提供了科學依據,發揮了物探技術的快速、經濟、便于大面積測試等優點。

又如桃花寺抽水蓄能電站輸水洞線的物探工作中采用了地震折射、淺層反射和電測深法聯合探測下伏的強風化白云巖層,查明了起伏形態和埋藏深度,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效果。

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引水線路的地球物理勘探中,也采用了多種物探技術方法聯合測試,從獲得的物探資料來看,其成果亦滿足了水工設計、地質勘察和任務書的技術要求。綜合物探的工程實例很多在此不一一列舉。

總之,隨著國民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工程建設場地(尤其是水利水電工程)的選址和開發也向縱深處發展,其場地的各種自然條件(包括地質、交通、環境等)大多較為復雜,給前期勘察工作帶來諸多困難,此時均要求采用物探技術解決或了解地質和工程中遇到的難題。而作為物探技術人員應在詳細分析已有勘察資料(區域性和地區性)的基礎上,經過實地踏勘和現場方法試驗來選擇多種物探方法投入施測,以達到最佳的測試成果,多快好省地進行工程建設,發揮物探技術的先進作用。

3 認識

隨著電子和數據處理技術的發展,水利水電工程物探技術也隨之提高和拓寬,許多新技術、新方法在生產實踐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而不斷的發展完善,應用范圍也不斷拓寬;如地質雷達技術、面波勘探技術、電阻率層析成像和地震(聲波)CT技術等都在工程實踐中取得了良好地應用效果,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同時,常規物探方法的應用范圍和數據處理技術也不斷進展,所取得的成功實例枚不勝舉,此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