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31 17:26:3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水利工程消防驗收規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控制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對工程建設質量控制也逐漸重視起來。尤其對于水利水電工程等基礎工程的建設工作,其施工質量關系到國民經濟的命脈,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因此其質量監測措施更應當貫穿準備階段、施工階段到竣工驗收階段,實現對工程的全方位、全過程質量控制與檢查評定。
1水利施工質量監測概述
1.1水利工程質量管理的要素及特征
水利工程質量管理的基本要素,包含了水利工程實體以及用于工程建設的材料、機電設備等,是工程質量監測工作的重點對象。監理機構要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進行質量管理,并確認工程質量合格。水利工程質量管理工作十分具體化,要求監理機構對涉及工程質量的每一項要素都要進行嚴格監測,對建設原材料和半成品進行質量抽查,對工程實體進行質量檢測,以及對工程設備進行性能檢測等。對于不合規范的情況要及時做出處理并提出改進意見。
1.2水利工程質量監測與分析的主要方法
工程質量監測是否合法合規,是由質量控制的可靠性決定的。首先,工程質量控制要有科學的依據,質量監測的依據主要是經過批準的設計文件和施工圖紙等。對于建設使用原材料和設備產品等,其技術標準、驗收標準應當在合同中有明確描述,便于進行質量控制工作。進行質量監測,還要掌握合理的方法。首先需要進行充分的現場記錄,監理機構需要認真完整地記錄每日現場施工人員、設備物料、施工環境狀況,以及施工中出現的突發狀況;而對施工過程進行控制管理時,需要采用通知、批復、簽字確認等文件形式下達。旁站監理和巡視檢驗是監理機構常用的質量監測方法,旁站監理,顧名思義就是要求監理機構按照合同約定,在施工現場對工程的重點工序和部位進行連續性監督,以最可靠地保證工程質量。巡視檢驗則是指監理機構對工程項目制定定期巡檢和不定期抽檢方案。另外,監理機構還可以采用跟蹤監測和平行監測的方法對已有的檢驗結果進行復檢。
2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監測
在工程施工的準備階段,監理部門首先要熟悉施工的相關技術文件與標準規范,以此為依據對進場分包單位的技術資質進行審核。開工前需要掌握的技術依據主要包括:工程的設計圖紙及設計說明書;技術交底以及會審圖紙;水利工程的施工驗收標準以及有關質量控制的合同文件等。在施工方案和組織計劃的討論過程中,也應當有監理機構的人員在場,確保技術方案符合規范。除了對技術方案的監測外,還應當對施工現場的定位基準、軸線、施工空間等進行復核,對工程施工的原材料和機電設備進行清點,核查其合格證和質量證明,對于特別重要的設備,應在出廠前進行專業檢驗并要求承包單位提供檢驗合格報告。對于施工構件的生產廠家,還必須檢查其是否具有生產資質。
3施工階段的質量監測
3.1項目劃分的原則和依據
項目建設的施工階段是工程建設質量監測的關鍵期。在開工初期,監理部門應當將項目的劃分方案向質量監督部門報備,確保其符合水利水電施工質量評定相P規程。對于樞紐工程,應當以每座獨立建筑物、或每座建筑物具有獨立施工條件的一部分作為一個單元工程,按照設計的主要組成劃分分布工程;對于渠道工程,以一條干、支渠作為一個單位工程;對于堤防工程,一般以堤身、堤岸防護、交叉聯結建筑物作為單位工程。
3.2施工質量檢驗的重要措施
工程質量檢驗是指對工程實體的一個或多個特性進行檢查、試驗或測量工作,通過與規定標準進行對照,以確保工程施工特性符合要求而進行的活動。質量檢驗工作是決定工程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是對施工檢驗技術力量、管理制度、評價標準的綜合考驗。施工質量檢驗主要通過抽樣檢驗的方式進行,抽樣檢驗是從工程產品的一個批次中抽取一定數量的產品進行檢驗,以對整個批次的質量進行判斷。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進行施工質量檢驗時,如果某項材料或設備指標在檢驗合同中未做規定,而監理單位認為確有必要進行檢驗的,可以指示承包方增加額外檢驗,但額外檢驗所產生的費用和工期延誤責任應當由發包方承擔;如果監理單位對某項檢驗結果有疑問,也可以強制要求承包方重新檢驗,如果重新檢驗的結果符合合同要求,則重新檢驗的費用和責任由發包方承擔,否則由承包方承擔。
3.3施工質量施工的處理與分析要求
施工質量控制的另一項重點工作就是處理與分析施工質量事故。施工質量事故按等級劃分為一般事故、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四類。對于一般事故,應當由項目主管部門下達工程施工暫停令,由項目法人發起事故調查,由項目法人出具事故報告后報請上級主管部門備案;對于較大質量事故,應當由省級水利行政主管部門或流域機構下達施工暫停令,并由項目主管部門發起事故調查,報請省級主管備案;對于重大事故,除了由省級主管發起調查和備案以外,還應當將事故報告抄送水利部;對于特大質量事故,則應當由水利部直接負責事故調查。
4施工驗收階段的質量控制
工程項目的監理機構應當按照國家現行標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進行竣工驗收質量控制。竣工驗收一般在建設單位取得政府主管部門的質量、消防、規劃、環保等驗收和許可文件以后,滿足工程運行條件的一年內進行,包含了分部工程驗收、單位工程驗收和合同完工驗收等。竣工驗收一般應具備以下條件:工程應當按照設計要求全部完成;各部分單位工程能夠正常運行;工程投資已全部到位;重大設計變更、歷次驗收所發現的問題均已處理完畢;質量安全監督報告已經提交,竣工驗收全部資料已經準備完畢。當工程具備驗收條件以后,項目法人可向竣工驗收主管單位提交驗收申請報告。大型水利工程在竣工技術預驗收前,還要進行竣工驗收技術鑒定。竣工驗收流程一般規定如下:首先由項目法人組織進行驗收自查,再提交竣工驗收申請報告;竣工驗收主持單位批復報告以后,進行竣工技術預驗收;其后召開竣工驗收會議并印發竣工驗收鑒定書。
關鍵詞:白溝河左堤 治理工程 施工管理 研究
中圖分類號:TL372+.2文獻標識碼:A
1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于廊坊市白固安縣境內,距固安縣15Km,有柏油公路通達左堤,交通便利。白溝河堤身灌漿位于5+200~6+400、7+200~8+600、10+500~13+200,堤身總長度5300m;呈梅花狀布置2排灌漿孔,排距3.0米,孔距3.0m。
2施工總布置、施工總進度和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2.1施工總布置
2.1.1施工現場布置
將整個的灌漿壩段按一、二排同時推進施工,3臺套鉆機造孔,兩臺套攪漿設備灌漿,灌漿攪漿平臺安置在施工軸線另一側壩肩上,合理布置施工作業區;施工布置本著有利于生產、便于管理、盡量避免各項目之間的施工干擾;由于工期較短,盡量簡化臨時設施。施工總布置詳見附件1.
2.1.2場內道路交通布置
場內道路使用原有壩上道路。
2.1.3施工用水、用電布置
施工用水取自附近的井水,配備儲水箱;
施工用電設備均采用柴油動力。
2.1.4施工臨時設施布置
由于工期較短,本工程施工人員住宿采用租住附近民房的方式。
2.2施工總進度
本工程計劃工期29天。
接到業主方通知后,我單位立即組織人員、設備進場,2013年4月28日,管理人員和施工部分人員進駐現場,與業主方人員溝通協調,同時進行施工準備工作;2013年5月3日施工設備到達現場,5月17日正式開工,竣工日期2013年6月24日,比計劃工期延期9天。
3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3.1施工方法
灌漿施工依據“壩體分段、雙排布孔、分序鉆灌、孔底注漿、全孔灌注、綜合控制、少灌多復”的原則。
3.1.1鉆孔施工
1.鉆孔采用洛陽鏟,沖擊造孔,孔徑75mm,孔深入地基層1m,;
2.鉆孔開孔位置偏差不得大于10cm;
3.鉆孔孔斜率不大于0.5%;
4.孔口管埋設:注漿鉆孔時埋設孔口管,以防止孔口塌落及孔口返漿。
3.1.2制漿
采用攪拌機濕法制漿,隨時測定泥漿密度,控制達到設計要求,漿液開灌比重為1.3t/m3。
3.1.3灌漿
施灌原則是稀漿開始,濃漿灌注,少灌多復,控制漿量,施工時射漿管下到離鉆孔底部0.5~1.0m處。
(1)灌漿施工:劈裂灌漿采用孔底灌注的施工方法,可使孔內漿液由孔底反向全孔,處于半循環狀態。
(2)泥漿比重控制在1.3t/m3;孔口壓力下降后,壩體被劈開,此次灌漿結束。
(3)時間間隔:每孔復灌3次,每次灌漿時間間隔1天;
(4)位移觀測:灌漿期間兩壩肩水平位移不大于1cm。
(5)灌漿壓力的控制在0.2Mpa。
(6)封孔:灌漿結束后,采用1.6t/m3濃漿封孔。
3.1.4灌漿期變型觀測
按設計要求沿壩軸線方向每隔20 m設一觀測標點,每級分別在壩頂上、下游壩肩各設一個觀測點,灌漿施工前對布設的各樁垂直位移觀測2次,灌漿期每班觀測1次。壩頂上下游壩肩處橫向位移每次大于1cm。
3.2施工特殊情況處理措施
(1)冒將:對孔口冒漿可采用緊栓塞,對孔口以外部分的冒漿,可采用限流、限壓及嵌縫堵塞的方法處理,如該法處理無效,則應停注待漿液凝結后再進行復灌。
(2)串漿:在注漿過程中,若出現相鄰兩孔或隔孔冒漿,處理這種現象,一是將冒漿孔用止漿塞堵上,然后在注漿孔再繼續注漿,別一種將注漿孔與冒漿孔并聯,同時進行灌注。
(3)隆起:注漿期地層隆起,一是由于注漿時產生水平劈裂,在注漿壓力作用下,對地層產生的抬動。應采取限壓方法或保持注漿壓力的前提下,控制注入量。二是由于在注漿壓力作用下,對濕陷性大的土體產生擠壓變形,而造成局部隆起,這時,降低注漿的壓力或調整施工方案。
(4)吸漿量過大:一種情況是注漿土體過于疏松,在注漿壓力作用下,伴隨著出現較大的壓縮變形,使裂縫加寬,吸漿量增大,這時,伴隨注漿量的增加,壓力將逐步上升,應持續灌注到壓力上升至設計壓力或反復灌注到地層不吸漿為止。另一種情況是地層存在掏刷形成的空洞,這時應一直注到空洞填滿為止。
4施工質量檢測
4.1原材料的質量檢測
(1)施工中使用的土料,送至有資質的檢測單位進行檢測,檢測單位出具土料檢測報告;經比較數據,各項數據滿足設計要求的數據后,方能投入使用。
(2)施工使用的土料,均過篩,保證無大顆粒堵出塞設備,影響灌漿效果。
4.2灌漿封孔檢測
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在現場值班,確保每道工序均按照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進行,灌漿結束后,按要求進行封孔,直至達到要求。
5施工質量管理
(1)加強質量體系的建設,使之能有效地正常運轉。項目經理指派專人負責項目的質量管理工作;施工隊設兼職質檢員負責全隊的質量檢測工作,從上到下形成了一個質量管理體系。施工隊長是隊組里質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者,對施工隊組質量負有全部責任,必須經常會同隊組質檢員,帶班負責人,組成檢查小組對全隊施工的工程質量進行全過程的和全數的、反復的檢測及進行技術指導,做到從嚴要求,以確保工程質量標準。
(2)在材料采購上,我處實行處與項目經理部的雙重把關制度,工程上的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構配件及設備,必須要求供方提品樣本及出廠合格證,對特殊材料必須送到有資質的檢測部門進行試驗,通過試驗數據及上述提供的資料,選擇最佳的供貨單位。 進入現場的材料,項目部人員必須查驗材料的合格證等證明材料,加強材料進場驗收工作,凡進場的產品質量不符合者一概拒絕驗收。
(3)項目開工前,由技術負責人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及各種資料收集交底,使每個工長對自己的責任、任務有清晰的認識。
(4)貫徹執行國家頒布的現行施工及驗收規范,操作規程,以科學指導施工。
6環境/安全控制措施
按照我處“QES”要求,經過對現場的環境因素、危險源識別、評估后,采取了如下環境、安全控制措施:
6.1環境控制措施
(1)制定完善的棄漿處理措施,按監理單位批準的棄漿規劃有序地堆放棄漿,做好棄漿處理工作。
(2)嚴格遵守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保護工地及其附近的環境,避免因施工引起的污染、噪聲和其它因素所造成的環境破壞和人員傷害及財產損失。
(3)認真做好施工現場和生活區的規劃,現場材料、工具擺放整齊有序,電纜、水管分別架設。不亂扔垃圾和廢棄材料,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生活區定期進行衛生清潔、和消毒殺菌,進行必要的文明宣傳和文明共建活動,創建一流的衛生文明生活環境和施工環境。
(4)開展文明工地、文明班組建設活動,按照施工范圍進行分區衛生包干,將責任落實到人。
(5)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工地清理并按期撤施工人員、施工設備和剩余材料。
6.2職業健康/安全控制措施
(1)掛牌作業,落實安全責任制,嚴格遵守安全防護規程。
(2)操作設備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合格者方可上機操作。
(3)上班時,制漿工應穿防護服,戴防護鏡,做到穿戴整齊。
(4)施工現場,屬水、漿潮濕區,人員多且集中,施工用電配電箱必須配有漏電保護器,因此電器線路要整齊有序,漿管、水管要擺放整齊。
(5)在施工交接班、檢修設備或處理事故時,要切斷電源。
(6)施工現場要有消防保護裝置,注意防火。
(7)必須戴安全帽,嚴禁酒后作業,不準在基坑內吸煙。
(8)挖出的土方應及時運離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m范圍內。
(9)嚴禁閑雜人員進入周邊區域,設置警示標志,防止人員掉入。
(10)建立項目安全管理機構。制定并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創造人人懂安全、講安全、保安全的施工環境。
(11)執行項目經理全權負責制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經理部設專職安全負責人,全面負責現場施工安全的管理、檢查和控制,加強對施工作業安全的管理。
(12)本工程建立了安全施工管理體系。
6.3 安全生產組織機構
7施工成本管理
本工程施工過程中通過對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的合理控制,對施工資源合理配置,有效的控制了施工成本,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8經驗與建議
本工程最大的難點在于施工場地狹小,工期緊,我方采用雙排同時推進不分序的施工方法,進行鉆孔灌漿施工。一部灌漿機在前面進行初灌及復灌1施工,另一部在后面進行復灌2、及3施工。
土壩灌漿施工原則少灌多復,通過現場試驗,根據地層實際情況,確定正確準確的施工參數;施工占線比較長,合理安排施工次序相當重要,合理安排鉆機匹配灌漿機施工,這樣加快施工進度、保證質量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