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07 07:35:3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二手車實訓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 二手車鑒定與評估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5)04C-0035-02
一、二手車鑒定與評估課程進行項目教學法的必要性
二手車鑒定與評估是高職高專汽車電子技術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具有很強的綜合性與實踐性,重點加強對學生的應用能力、動手能力、崗位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是一門專業拓展課,是二手車鑒定評估師必須掌握的核心課程。目前汽車電子技術專業學生考取的職業資格證中最多的是二手車鑒定評估師。二手車鑒定與評估課程是一門綜合型課程,考取二手車鑒定與評估師涉及的內容很多,比如汽車維修知識、汽車構造、汽車營銷及資產評估,要求能準確熟練判斷二手車狀況,熟悉每種車型的技術特點,并掌握車輛識偽技能有良好的溝通能力。
二、項目教學法的實施
1.確定項目任務階段。確定項目任務是項目教學法非常關鍵的部分,由教師依據專業培養方案和本課程專業知識模塊提出一個或幾個項目任務,并與學生一起討論,最終確定項目的實現目標和具體任務。二手車鑒定與評估的教學中,把課程知識分成七個學習任務,分別為汽車基礎知識、二手車市場概述、二手車評估基礎知識、二手車技術鑒定、二手車評估基本方法、二手車交易實務及事故車定損評估。
通過典型的10個項目任務完成課程目標。
任務一 靜態檢查 任務六 清算價格法
任務二 動態檢查 任務七 撰寫二手車評估報告
任務三 現行市價法 任務八 二手車置換和拍賣
任務四 收益現值法 任務九 事故車碰撞損傷
任務五 重置成本法 任務十 撰寫車輛損傷評估報告
2.制定計劃階段。以學生為主制定項目工作計劃,確定工作步驟和流程,并注重同學之間的交流以及與指導教師之間的溝通。例如學生分組后選擇車輛靜態檢查項目時首先組織學生分組教學,可以借助學校老師的幾種車型進行靜態檢查,搜集車輛信息及證件手續的檢查。討論需要檢查部件及小組成員的分工和崗位轉換。在此階段學生通過項目互幫互助,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知識靈活運用能力、組織能力等得到了較好的鍛煉和提高。
3.計劃實施階段。學生在小組內分工后,讓他們各自完成教師提供的項目工作單的前期必備知識儲備。通過從車身外觀、發動機室、駕駛室、后備廂、底盤五個方面對車輛進行靜態檢查。學生在檢查時互相交流,結合平時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選擇正確的手段結合合適的汽車評估方法。比如使用重置成本法中的使用年限法。讓學生現場拍照、記錄和查詢做出正確的判斷,明確車輛的靜態檢查結果,做出二手車鑒定評估報告。學生根據檢查的順序由簡單到復雜,由表及內。各組交流檢查流程設計,指導教師輔助得出最優的檢查方案。在此過程中學生有可能出現判斷錯誤。比如鑒別事故車輛時,通過油漆脫落情況可以判定結果。查看排氣管、鑲條、窗戶四周和輪胎等處的多余油漆來判定。如果有多余油漆,說明該車做過翻新。可用一塊磁鐵在車身周圍移動,如遇到磁力突然減少的地方,說明該車局部補了灰,噴了油漆。用手敲擊車身時,敲擊聲發脆,說明車身沒有補灰噴漆;如敲擊聲沉悶,則說明車身補過灰,噴過漆。若學生分析不當,會得出錯誤結果。教師應及時發現問題,對學生及時指導和鼓勵引導他們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4.項目評估總結階段。對項目實施過程以及完成的成果,指導教師應進行檢查、考核和評分。師生共同討論和評判項目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其解決辦法、成績評定的原則和本項目的整體分析,對項目教學進行全面總結。例如在靜態檢查時局限在通過專用的儀器儀表去檢查,如萬用表、小磁鐵、卷尺、小型工具箱,很容易忽略簡便的診斷法即感官法。在很多情況下通過感官法就能解決問題。教師應教會學生這些方法,對解決今后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二手車鑒定與評估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單純的課堂理論教學與實踐脫離,與企業行業的需求嚴重脫節,達不到培養綜合性人才的目的。因此,二手車鑒定與評估課程應采用現場演示教學。在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上要符合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需求。
1.教師的知識面窄。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水平直接影響到對本課程項目任務的制定、實施和測評。教師必須具備完成項目涉及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因二手車鑒定與評估這門課程比較特殊,它對綜合技能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需把汽車維修知識、營銷策略及資產評估等知識精通。
2.二手車鑒定與評估師資格考試過關率低。由于此項證書一般是到省部級以上地區去考取,實踐操作非常難,高職學生對此證書的獲取率低。即使報考的學生人數逐年增加通過率依然沒上升。
針對以上情況對二手車鑒定與評估課程實施項目教學法是明智的,使學生懂得如何靈活有效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項目教學法重視學生吸收知識的情況,學生參與,相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項目教學法的學習氣氛活躍,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學習知識,不但不會感覺到無聊乏味,而且還越來越想學,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習熱情。項目教學法能促進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符合企業用人需要。
參考文獻:
[1]魏煒.二手車鑒定與評估課程教學設計研究[J].湖南農機,2012, 39(11).
一、實驗教學
1.大力建設“軟”實驗室。對于缺少一部分實驗設備和儀器,導致一些課程的實驗無法正常開課的問題,大力發展“軟”實驗室“,軟”實驗室指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料和仿真軟件補充現實實驗條件的不足。學校可適當引進一些汽車仿真的實驗教學平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大大節約成本的同時,又能達到預期效果。
2.建立開放性實驗室。針對實驗學時少,可采取開放實驗室的措施。學生能主動、自覺地進入實驗室學習,將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融入日常的學習中,激發學習興趣。開放實驗室需配備專門的實驗室人員,專人專職管理。實現傳統實驗室向開放型實驗室轉變,勢必會增加實驗室人員的工作負擔,一旦進入實驗室的人員過多,應采取分時段,分批次的進行的方式,減少混亂現象的發生。但是實驗室開放的過程中不能平推,而應有重點的開放。側重于構造實驗室開放,而檢測診斷類實驗室則重點開放“軟”實驗部分。汽車檢測和診斷實習類的課程,實驗車存在設備損耗,使得費用十分高昂,影響了實驗室的充分開放。實驗室的建設要兼顧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增大實驗室面積的同時,提供良好的環境,真正實現“站著實習,坐下理論”。
二、實訓教學
汽車專業實習教學應該是在特定的教學環境中,以真實的汽車或汽車零部件為載體,以仿真軟件為輔助手段,在具有豐富維修技術的教師指導下,使學生在規范的汽車拆裝過程中真正理解汽車的結構原理,用汽車專業理論知識及檢測設備去分析汽車故障產生的原因,正確使用維修設備及工具去排除故障,并在這一過程中進一步拓展和深化汽車專業知識的運用。然而,原有的實驗教學模式與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要求差距較大。
1.采取多樣化實習手段。對于已有的一些實習課程,進行一定改革,如汽車駕駛實習,不應只考察學生的駕駛技能,還應增加一些對于車輛日常維護知識的培訓。專業實習應分方向,例如電動汽車和汽車電器方向學生應進行汽車設計課程設計,汽車服務工程方向應主推汽車管理類調研實習。根據專業有目的地實習,學以致用。對于汽車檢測與診斷類實習教學,實行開放式教學,一個讓學生在給定的條件下自行設計學習訓練方案的內容。教師引導學生在觀察、學習的基礎上集體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和方法,學生把各自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提出來,讓學生自己進行評定、驗證方案的合理性,并作出相應的調整,歸納總結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方法,變被動灌輸為主動學習,培養求新求異的創新精神。對于實訓設備投入過大,實訓條件無法滿足教學的需要的情況,可在一定設備投入的基礎上,利用汽車仿真技術,讓學生在仿真模塊里先進行模擬實習。在發動機拆裝實習中,我們不可能給每個學生提供一臺發動機供其拆裝,但我們能夠做到給每個學生提供一臺電腦,讓他們在電腦里先進行模擬拆裝,使學生對發動機各零件之間關系和拆裝規范有一個大體地了解,然后再到發動機拆裝實驗室,在實習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際拆裝訓練。這樣的實訓教學過程,既保證了實訓教學的質量,規范實習操作流程,又能防止讓學生直接拆裝可能造成對發動機的損壞。仿真輔助教學的時間比例不可過大,避免學生過于依賴網絡教學。
對于汽車服務方向的學生實習,可送學生到簽約的實習基地實習。學校應加強與企業的合作,爭取企業的支持。除此之外可采取實物仿真和計算機與網絡仿真。實物仿真指模擬企業環境,建立新型的仿真實訓基地。如建立校內汽車服務中心,給學生提供一個近乎真實的實踐平臺。開放的汽車維護保養中心,對校內車輛、校內工作人員的用車進行維護保養。提高實驗器材的利用率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鍛煉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培養學習興趣。建立網絡交互式汽車買賣平臺,結合二手車評估等課程內容,模擬營銷環境,指導學生運用學到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規范地掌握實際操作基本技能。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獨立院校的學生對學習本身就興趣不大,再加上實訓條件不足及教師實踐能力不強,根本就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多手段、多途徑的方法,讓學生學中做、做中學、邊學邊做。眾所周知,各類學科競賽在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有著無法比擬的作用。成立汽車新技術研究所、創建由專業教師主管的汽車協會,舉辦多種多樣的體現專業素養的比賽,例如汽車拆裝技能比賽、汽車造型設計大賽、汽車知識競賽、汽車節能比賽、電動車設計大賽、飛思卡爾智能車比賽。學生通過參加各類競賽,不斷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實物,激發創新思維能力。飛思卡爾智能汽車大賽涵蓋了控制、模式識別、傳感技術、電子、電氣、計算機、機械等多個學科的比賽,加大學院各專業學生與老師之間協作,培養學生綜合創新能力,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學院應加大支持與投入力度。鼓勵學生進行創新設計,采取創新性學分制度。從專業實習中取出一定的學分,要求學生在畢業之前,通過各種方式取得該學分,如參加學科競賽,各類比賽,在公開刊物上發表學術文章,取得技術專利等等。
3.培養雙師型教師。教師的自身實踐能力不足,教師大多來自于本科非師范院校,雙師型教師比例小,大多數老師畢業后直接應聘到校工作,缺乏行業工作經驗,實踐能力不足。實習教學的師資水平,直接影響實習教學的質量。理論教師和實習教師分開教學大大增加了教育成本,這就需要具有理論教學功底高和實踐動手能力強的雙師型教師。學校在人才引進時應考慮引入一些具有汽車維修實踐經驗和能力的人才,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對已有在職教師進行技能培訓,使教師即能“教”,有會“做”,實現理論教學與技能師資隊伍的相對統一。所以應該按照雙師型教師的要求對每位教師制定一個培訓計劃,除了對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有足夠的認識外,更重要的是根據培訓計劃定期到汽車4S公司、汽車設計公司、汽車制造企業進行專業培訓,吸收新技術、新方法,熏陶企業文化,并能有效的再現,傳授給學生。
以上是從車輛工程專業實驗教學和實習教學這兩方面分析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的一些改革措施。提高汽車專業技術類人才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在好的社會大環境下不斷進取,才能保證學校的穩固發展。
作者:鄒浙湘單位: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機械與車輛學院
通過認識真實職業環境的重要性和構成要素,介紹了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真實職業環境的構建及實踐,探索了一條高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發展之路。
關鍵詞:
真實職業環境;校企合作;訂單班
高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主要培養面向汽車修理廠(含4S店),汽車保險公司等相關企業的服務及技術人員。畢業生就業的工作崗位主要有汽車銷售顧問,汽車服務顧問,汽車保險理賠及查勘定損崗,汽車維修零部件管理和二手車鑒定評估及交易崗。高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要求學生具有識別汽車零部件極其總成,描述各系統基本工作原理,解釋汽車維修的工藝流程(必要時實施汽車維修)的基本技能,并以此為基礎向顧客提供汽車銷售及售后的專業化服務及建議。這類工作既要于汽車本身打交道,又要與顧客進行必要的深入的溝通和交流。目前開展的實訓課程偏向于汽車機械及電器維修,盡管也十分必要,但在訓練學生思維,溝通,決策等方面存在十分明顯的缺陷,導致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后不能與企業進行“無縫對接”,上手較慢。
一、真實職業環境在高等職業教育里的重要性
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一定管理能力的技能型、應用型、生產型人才,重點培養以實踐能力為基礎的職業能力,以服務社會為宗旨。職業技能訓練針對特定的職業和崗位,培養的人才具有針對性與適應性,職業指向雖相對狹小但明晰。高職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其核心就是就業教育。有專家指出“消耗性實訓培養不出有過硬本領的人,過硬的本領只有在真刀真槍的生產性實習中才能培養出來。”職業教育必須有真實的職業環境,也就是要有真實的“情境”而不是模擬的“情景”,并且還要能在“情境”中實現對學生的培養,所以創造真實的職業環境就可以精確定位學生的就業崗位,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真正做到與企業的“無縫對接”。
二、真實職業環境的構成要素
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只有在真實職業環境中才能真正做到教學做一體化,真實職業環境的構建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一般來說,真實職業環境的構成要素集中體現在環境機制,教學模式兩大方面。
(一)環境機制包括建立有效的、動態的、可持續發展的校企合作機制。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企業外部環境日新月異,只有動態建立的環境機制才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才能有效做到職業教育畢業生和企業的“無縫對接”。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實施場地共建、資源共享。場地怎么實現動態建設呢?場地可以在企業的真實生產場地,也可在學校的教學實訓場地。在企業場地里,學生分批次參與實際生產實踐。在學校的教學實訓場地里,企業可以實施員工內部培訓,學校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
(二)真實職業環境的教學模式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的高度參與生產實踐,專家和教師共同評價學習成果,把學生被動接受教育變為積極主動的學習。在專家和教師構建的能力標準基礎之上,實施學生自主選修,學生自主擬定生產實踐范圍,由專家和教師確認是否屬于典型工作任務。因為企業的生產實際情況是動態的,學生擬定的生產實踐主要來源于真實的工作任務,先有任務,才有學生自主的實踐科目,再有專家和教師把握方向,最后才是對學習效果的評價。這一過程中,老師指導學生做什么,為什么做,即回答what、why的問題,專家教會學生howtodo即如何做的問題。
三、高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真實職業環境構建與實踐
根據真實職業環境集中體現的兩大方面,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和力帆汽車銷售公司、長安汽車、奧豐汽車服務公司等企業實現了場地共享,人員互派,共同研究制定了長期的發展規劃,在具體項目上建立了有效合作機制,專家到學校,教師到企業,企業員工來學校培訓,在讀學生到企業生產實踐,內外交叉辦學和實現企業生產。例如,在校內建立了力帆汽車培訓中心,眾多企業專家擔任學校的外聘教師,由學校教師參與了力帆汽車銷售顧問等行業企業的培訓,既滿足了企業的員工培訓需求,提升了學校教師的行業參與能力,根本上實現了共同開發課程,員工和學生共享培訓成果。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探索真實職業環境的道路上,提倡學生在眾多的校企合作“訂單班”中選擇一個作為其“出口”,例如“安誠保險班”、“東風南方班”、“長安福特班”、“力帆銷售班”等。這些訂單班的課程由企業專家和學校教師共同確定,師資互派,學生在實踐中遇到新的任務將報告指導老師,指導老師確定這是本專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后,鼓勵學生積極探索,認真完成,再由專家進行指導,在專家的帶領下或幫助下由學生完成工作任務,最后由學校教師在專家對學生能力的評價基礎上完成綜合評估。
四、分析與總結
高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真實職業環境的構建及實踐加強了校與企之間合作,提高了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順利畢業就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因為企業的培訓需求并不是很大,往往讓企業覺得在經濟上有所“吃虧”,目前大部分的公辦院校受制于財務機制,并不能直接給予企業大量的補貼。在經濟上如何取得企業和學校、學生的三方之間的平衡,確保真實職業環境的實踐得以可持續發展,這是下一步需要考慮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徐盈群.論基于真實職業環境的商務類專業實訓模式選擇[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2),10(4):39-43.
[2]傅濱.“教學做一體化”商務英語創新教學模式[J].教育與職業,2014(1中):115-116.
關鍵詞 汽車維修工程;教學改革;工程應用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12-0139-02
Discussion on Integration Teaching Reform of Auto Repair Engineering//LI Guohui, REN Limin, YANG Yang
Abstract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bout Auto repair engineering course, the talent needs of the market of vehicl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and as well as the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the teaching method of auto repair project is be reformed, now it is integrated teaching. Then the applied talents with high-quality, meeting the need of society, with a strong working ability and the ability to adapt can be better trained.
Key words auto repair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project applied talents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推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已成為南陽理工學院的辦學宗旨,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理論學習能力、社會實踐能力、技術應用能力,使得社會滿意、群眾滿意、學生滿意成為教學的重點。汽車維修工程是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為學生在以后的不同工作中如汽車維修、汽車銷售、機動車保險、機動車現場勘查及鑒定估損、二手車交易等崗位奠定堅強的基礎。因此,采用合理的、科學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是適應應用型大學發展的必然之路。
1 汽車維修工程課程教學現狀
汽車維修工程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多學科交叉的專業課,它包括有汽車構造、電子電器、測量檢測、加工制造等多方面的內容。該課程以可靠性理論和零件失效理論為基礎,對汽車各組成結構進行實踐維修,如發動機的維修、變速器的檢修、底盤的維修等汽車主要總成的故障診斷和修理方法,使學生能夠根據汽車故障現象,進行故障診斷及實踐維修。但是根據目前的就業調查以及畢業實踐反饋,學生存在基礎知識不牢、動手能力不強、缺乏創新等不足。
1)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不能夠融合包括汽車構造、汽車電子、檢測、汽車制造工藝等多學科的內容,而且教學中以上課程不是同時開,結合學生學習的惰性,造成知識的片段性、延遲性,不能形成一個系統,使得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牢。
2)傳統的課堂教學不能創造出實際的工作環境,即使加上多媒體也構不成真實的環境,因此培養不出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精神和創新能力。
3)傳統的課堂教學不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汽車維修工程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課堂教學一定程度上隔絕了實物,片面地介紹方法手段,而且由于前面所述知識的多面性、交叉性、復雜性,使得學生不太理解而缺乏興趣。
總之,汽車維修工程課程從應用型的特點出發,“學、做、教一體化”是該課程的教學改革方向。
2 “學、做、教一體化”的內容
教學一體化不是簡單的實訓,其精髓是把理論知識融入實踐教學工作中,學生對著汽車,邊做邊學,或帶著問題先做后學、學做結合,使得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實踐中學習知識,在此基礎上潛移默化地培養團隊的協作能力、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做好一體化教學要做好以下內容。
項目教學的運用 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知識點的接受目的不明確,學生的學習興趣低、缺乏主動性。工程項目教學使得教師任務發生轉變,從講授知識變成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學生學習有了明確的目標,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會提高。而學生在解決工程實踐問題的過程中,既學習了理論知識,又加強了實踐技能,同時在教師的引導下能更好地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
教學項目的確定 工程項目是“一體化”教學實施的載體,內容的選取要有針對性和適用性,項目的內容選擇要符合工程實際,且要包含課程相關的理論知識點,同時要注意知識點的重復問題。
由表1可知,項目1所包含的理論知識點已經有項目2的知識點,因此在設計工程項目時注意知識點的重復;而項目3就體現在沒有適用性,雖然有一定的針對性,但和課程的重點以及核心出入很大,適用性太狹窄,因此不能作為課程的工程項目。
總之,由于工程項目的完成是按照工程的實際程序操作的,相關的知識點不是單一的簡單靜態呈現,而是根據實際動態的理實一體化隱形生成和構建,因此,項目工程不合適會造成知識點的重復。
教學組織和實施 工程項目是載體,教學的組織和實施是知識轉化、能力培養的手段體現。此環節在于根據教案結合設備儀器以及學生人數,確定人員分組;其次,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介紹相關知識點,布置學生實操前預習任務;而后學生現場實操。以捷達轎車行駛中發現機油溫度高為例。
首先,課前準備。根據項目確定任務,即系統和冷卻系統的維修;準備本次課程所需的設備、工具和其他教學資料;結合學生人數、設備工具確定人員分組。
其次,布置實操前預習任務。根據項目任務制定任務書并下發任務,說明工作任務的要求以及能力目標,使學生學會思考,能根據問題查閱資料,制訂工作計劃。既使學生了解系統的結構組成以及冷卻系統的結構組成及其功能,同時掌握系統零部件的檢修方法和修理方法,并了解相互間的作用,找出解決故障“機油溫度高”的思路,制訂工作方案。
再次,實操。實操前任務書的檢查要避免流于形式;實施學生的工作計劃,教師對學生工作情況進行全程觀察,并隨時與學生交流,提醒學生做好實際流程以及相關數據的記錄。
最后,展示工作成果。同組、不同組學生進行工作總結,討論分析“機油溫度高”故障現象最優解決思路和解決流程。學生、教師共同討論故障“機油溫度高”的最優解決方案,同時總結汽車故障現象的一般解題思路和辦法,擴寬學生的學習思路。而且要各組總結在工作過程中的問題,包括人員組織安排、任務安排、流程安排等,找出問題,寫出總結,并加以改正。
考核 考核是對工作本身的一種肯定,也是促進學生進步的一個動力。在一體化教學中,要注意考核的重點在于學生對知識的靈活應用上以及崗位職業能力上。每個任務結束后可以根據工作計劃書、工作過程中任務完成狀況、工作表現,結合學生組內部的自我評價等情況綜合評定。
3 總結
隨著我國“應用型”教育改革制度的推進與發展,“一體化”式教學對實踐性很強的汽車維修工程課程而言是一種必然,只有植根實踐,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的應用者、實踐者。
參考文獻
[1]梁朝彥.汽車維修與檢測技術專業課程一體化教學探討[J].河南農業,2013(9).
[2]蔣紅楓.項目教學法在汽車維修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08(2).
[3]李英.理實一體化企業案例的開發:以理實一體化汽車維修企業案例為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3).
[4]郭軍.構建汽車維修工程精品課程的有益探索[J].科教導刊,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