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放射科醫學論文

放射科醫學論文

時間:2022-07-08 21:08:5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放射科醫學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盧振和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中華疼痛學會第一臨床中心、國家臨床重點疼痛專科主任。她被推選為中國女醫師協會疼痛分會主任委員、廣東省疼痛康復專委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疼痛分會常委、中國疼痛學科建設聯盟副主席、中國軟組織學會副主委、中國癌痛介入治療委員會常委、中國脊柱內鏡學會委員等。主攻方向“慢性疼痛對因診療”。成功探索和推廣了“非神經毀損射頻鎮痛”、“射頻鎮痛,保護神經”、“不動中央髓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疼痛定義新見解”和“窺鏡松解治療神經痛”等疼痛診療新理念和技術系列。發表醫學論文100多篇,獲市級科技成果獎2項,國家新型專利6項,主編“射頻鎮痛治療學”,“神經病理性疼痛學”等著作。

疼痛,重則發生心肌梗死或腦梗死,輕則出現血糖增加、血壓升高,還有不能走動、干擾睡眠或使人工作注意力不能集中等。對于很多人來說,疼痛是一種很可怕的體驗,人們總是無比痛恨卻又束手無策。隨著社會科技文明的發展,中國古時的“忍痛”是美德是堅強的觀念受到很大的挑戰。

中國疼痛科是世界醫學創舉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疼痛科主任盧振和教授告訴記者,全球逐漸進入了老年社會,幾十年的勞累傷殘疼痛,慢性疼痛真的是一常見疾病了。

2007年衛生部宣布成立“疼痛科”,指定診療范圍是“慢性疼痛”。鼓勵醫師們脫離原專科,用全部的時間、精力去專門診療、研究、攻克慢性疼痛疾病。疼痛科這支隊伍以病人為中心,能吸收并綜合各傳統專科診療疼痛的知識,引進先進科技,總結并創新著診療疼痛的理論和業務,突破了許多慢性疼痛的療效。給飽受疼痛困擾的人群帶來了福音。

廣二疼痛科擁有全國最先進的門診,配備了最好的專科設備,同時,也得到全院包括放射科、檢驗科、骨科、神經內外科、風濕科等多個強大學科的支持。科室規模在廣州市內領先,技術能力和臨床學科質量管理能力多方面在全國領先并得大家認可。成為了臨床醫學眾多專科群之一,是疼痛醫學的骨干學科。

廣二疼痛科團隊蠻拼的

這是一支教育程度高、年齡結構合理、可滿足疼痛科持續發展需要的老中青相結合技術團隊,整體實力較強。目前,疼痛科有14位專科醫師和18位護士,聘請了美國克利夫蘭著名疼痛中心Pro.CHAN為客座教授。每年以不同形式提高年輕醫師和業務骨干的知識面和實踐能力。科室每年培養規范化疼痛科住院醫師2-3位,正培養著疼痛科碩士研究生6位。科室結合衛生部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要求,制定了詳細的《疼痛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方案》。近3年,科室業務骨干確定研究方向后,每年均積極撰寫標書,經科室討論后上報申請。目前,副高以上人員每人至少有1項省級以上在研課題。廣二疼痛科現有三個亞學科組和一個疼痛實驗室組與門診組,各有獨擋一面的高級醫師帶領,發展勢頭良好。

2012年,疼痛科與腫瘤科聯合積極申報并被批準為廣東省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病房。癌痛亞學科組現在能獨立診治的主要病種有各種原發癌痛、轉移癌痛、癌癥治療相關痛和癌癥伴發的其他疼痛。對難治性癌痛如癌犯神經痛、癌性椎體壓縮骨折痛等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并取得了良好效果。2014年改進了口服滴定嗎啡鎮痛藥為靜脈病人自控鎮痛泵注技術進行靜脈PCA滴定,提高了鎮痛速度和滿意度。在癌痛治療中,盧振和教授說發現了不少患者是癌腫治療過程中如手術后、放療后的自身疤痕粘連等卡壓神經所致的疼痛,還有些是患者的關節痛、椎間盤突出癥痛等。所以癌痛患者來了疼痛科,他們還是堅持認真診斷評估疼痛的原因,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慢性疼痛療效有大突破

在慢性疼痛診療理論方面,盧振和首先提出神經破壞不應該是首選技術。廣醫二院在全國最早引進了專門精確熱消融神經的射頻鎮痛技術,她將其改革為精確松解調控神經的“射頻非神經毀損”理論。我們在眾多疼痛治療實踐方法中,首選能松解神經卡壓恢復神經血流為主的,能去除神經損傷原因的技術,破壞神經鎮痛雖然效果最快但屬于最后的最無奈的治療。廣醫二院堅持在全國舉辦“射頻鎮痛,保護神經”技術培訓班,今年已辦到第23期。“緩解疼痛保護神經”,是疼痛科的診療宗旨。

腰椎間盤突出癥很影響勞動力,90%以上的患者不愿開刀手術,因而也成為疼痛科的重要病種之一。1997年開始,盧振和就到各地學習,在廣州市首次引進了膠原酶溶盤技術,以后不斷地實踐了許多微創技術,包括等離子射頻、激光汽化、臭氧消融、旋切等等。盧教授在大量的實踐中反思著,為什么專門破壞椎間盤中央髓核的技術療效有限,因為椎間盤中央并無神經。2008年提出了腰椎間盤微創治療,需針對纖維環病變刺激卡壓神經而引發腰腿疼痛的原因,需注意“保護中間髓核”從而保護脊柱力學。這個團隊放棄了所有破壞椎間盤中央髓核的老技術,創新了椎間盤突出物鉗夾技術和工具,并聯合纖維環射頻熱凝、周圍軟組織的松解治療,大大提高了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即使在近2年來引進了脊柱內鏡技術,術中能清楚看到并徹底去除突出物了,也很強調對椎間盤后縱韌帶的保護。

2012年盧振和大膽提出把原來的疼痛定義完善為“疼痛是感覺神經的損傷或異常刺激導致大腦不愉快的情緒反應”。新定義能很好引導醫師對疼痛的診療思路和制定治療方案,放在全國討論得到熱烈反應,將會形成專家共識。盧教授說科學總在不斷地進步,任何理論或技術都將在不斷地完善與發展。廣二疼痛科主編出版《神經病理痛診療學》《射頻鎮痛治療學》《神經病理痛學》等書籍。正進行的科研基金項目有6項,資助125萬元。在每年的國家繼續教育項目“慢性疼痛診療新進展”高級研討會上都會提出新理念,得到患者和醫師的歡迎。2013年提倡“舒適微創治療”理念,指出微創治療也是新的創傷,疼痛科醫師在去痛過程中需重視并盡量不增加患者新的痛苦體驗。2015年來了,疼痛科診療要重視回到臨床醫療的原點,極力推廣“慢性疼痛對因診療”,重視疼痛原因的診斷和科學制定治療方案。每個專科都有許多未能治愈的疾病。在慢性疼痛患者尤其是同時有著十幾種疾病的老年人中,廣二疼痛科制定了一條行之有效的疼痛治療規則為:抓住主訴、保證睡眠、針對病因、緩解疼痛。

廣二疼痛科的四大核心疾病

核心疾病與核心技術是專科的內涵表現,盧振和教授帶領的廣二疼痛科認真地總結了20年的工作,初步列出了他們現在的四大核心技術。

第一核心技術是“鎮痛藥物類使用系列”。來到疼痛科的患者都是因疼痛難忍而來,醫師要很“專科性”地熟悉“甾體、非甾體、阿片、神經、精神五大類鎮痛藥物”的性能和對痛因使用原則。廣二疼痛科醫師都知道,來到疼痛科的患者一定要很快鎮痛,保證晚上睡眠是底線。要盡力保證患者在診斷和治療過程的不痛和安寧。針對疼痛原因和患者的具體情況,疼痛科除了口服鎮痛藥之外還有多種用藥途徑,包括多種泵注技術如皮下、靜脈、椎管內注藥以及病人參與自己控制給藥的鎮痛系統等等。早在2003年廣二疼痛科就開始用世界上最先進的脊髓微電腦泵注嗎啡技術幫助癌痛病人,達到藥物快速起效和精細化用量,極大地減少了胃腸脹氣、大便秘結、小便無力等副作用。現代醫學為我們提供了幾十種鎮痛藥。疼痛科能向社會擔當:一定鎮痛!

第二核心技術“感覺神經系統損傷原因診斷技術系列”是疼痛科的重要生命線。在科室的日常工作中盧主任反復強調疼痛科醫師須努力學習、鉆研感覺神經系統的解剖、病生理,培養出自己判斷和尋找感覺神經損傷部位和原因的專業敏感性和本事。為此,廣二疼痛科根治了許多慕名而來的全國各地疼痛病人。我們有著很強的動手能力,加上很專業的診斷本領,中國疼痛科醫師將是全世界最杰出的專科醫師。

第三核心技術“穿刺性松解神經卡壓技術系列”最能代表疼痛科特色。現在疼痛科治療疼痛的方法、技術、業務都非常多,除了藥物還有無創、微創等等十幾種技術和業務。比如松解肌筋膜粘連能即刻消除晚上痛、起動痛,方法可選用無創的理療、針灸、能松解粘連的沖擊波、可帶回家的經皮脈沖發生器、能立即起效的電熱針、能靠近神經消融的射頻等等。針對手麻腿痛的患者,疼痛科有能凝固纖維環裂口的射頻,能消除終板炎的臭氧、能清楚看見并清除椎間盤突出物或腰椎管內粘連的脊柱內鏡等等,治療后97%的患者立即見效,可免除開刀打釘之苦。群眾都知道有癌痛去疼痛科治療一定能消痛,包括給予壓縮骨折患者椎體成形治療,打針后能使臥床翻身都劇痛的患者馬上坐起來。廣二疼痛科還對椎體轉移癌病灶采用聯合脈沖射頻、氬氦氣冷凍和骨水泥注射技術,達到破壞腫瘤細胞而不破壞脊髓神經的目的,十幾年來未發生過截癱等并發癥。

第四核心技術“神經阻滯技術系列”是疼痛科的基本鎮痛工具。盧振和對記者說,疼痛科醫師來自多個學科,但其中的麻醉科神經阻滯技術是起效最快,效果最好的鎮痛技術。所以廣二疼痛科也規定所有醫師一定要到麻醉科培訓至少3個月時間。神經阻滯在疼痛科被改革和發揮為五種模式:一是治療性靶點阻滯。病變神經上準確用藥是疼痛科最廣泛使用的鎮痛技術。二是診斷性阻滯。用于確定責任神經或評估神經破壞效果時候。三是鎮痛性阻滯。在急性疼痛發生情況下能有效緩解劇烈疼痛,幫助患者渡過難關。四是調控性神經阻滯。在疼痛科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廣二疼痛科用神經調控技術治療帶狀皰疹神經痛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五是破壞性神經阻滯。是疼痛科最后的殺手锏。三叉神經痛號稱天下第一痛,廣二疼痛科從2002年開始探索、完善和創新了三叉節射頻技術系列,突破了一些禁忌癥,十幾年來無發生嚴重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