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給排水工程概論論文

給排水工程概論論文

時間:2023-05-19 17:50:3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給排水工程概論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給排水工程概論論文

第1篇

關鍵詞:專業能力定位;核心能力體現;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成果及評價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3)11-0054-03

作者簡介:張玲,女,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水處理工程技術。

水處理技術課程是給排水與環境工程技術專業領域主干技能課程之一,主要講述給水處理的常用方法及主要處理構筑物的基本構造、工作原理、設計方法。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具有給水處理系統運行操作、維護、管理及施工的能力,具有解決一般技術問題的初步能力和繼續鉆研水處理技術的理論基礎。

本文從說課內容入手,從包括課程設置及定位、課程整體設計、課程教學組織、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教學成果及評價、課程特色等6個方面,對水處理技術課程教學進行探討。

一、課程設置及定位

1.課程體系

水處理技術課程綜合性、專業性較強,涉及的專業基礎課程主要是《環境工程概論》、《水微生物》、《水質分析技術》,等等。

2.專業崗位分析

通過對給排水與環境工程技術相關企業的走訪和調研,確定出與本課程相關的崗位,包括制水員、水質化驗員、水暖施工員、水廠管理員、設備銷售安裝與維護員。

3.專業能力定位

水處理技術課程專業的能力定位是:具有設備銷售與設備選擇、施工管理、工程監理、資料管理、運行管理、設備維護、水環境監測能力。核心能力體現在能夠繪制給水處理工藝流程圖、給水處理設備的比較與選擇、識讀圖紙、設備故障處理、能夠查閱相關規范、跟蹤行業動態等方面。

二、課程整體設計

水處理技術課程專業的教學模式,是圍繞工程實際開展項目教學。

1.課程標準

課程標準包括知識、能力、素質目標三個方面。

(1)知識目標是:是學生能掌握各種水處理方法的作用機理與工藝流程,掌握處理構筑物的種類、構造特點、工作原理及主要設備的特點,熟悉水處理廠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案,完備知識體系。

(2)能力目標是:能用圖紙、框圖及必要文字表達工藝設計方案,識讀圖紙、設備選型、運行管理,能夠查閱設計資料;了解行業動態。

(3)素質目標指:培養學生勤奮、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培養吃苦耐勞和團隊協作精神,使他們增強環保意識,學會合理利用水資源。

2.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包括十個任務:水質與水處理基本概念、凝聚和絮凝、沉淀、過濾、吸附、氧化還原與水的消毒、水的循環冷卻幾種特殊處理方法、特殊水源水和特殊要求水處理、地表水給水處理系統。

3.實訓安排

三、課程教學組織

1.教學設計

(1)注重自主探索式學習,預習、查閱相關資料如飲用水水質標準等。

(2)突出學生應用能力,注重水處理構筑物的構造、維護。

(3)綜合考核學生能力,理論與實驗考查結合。

(4)擴展教學時間和空間,在學生中建立qq群,及時答疑,將專業前沿技術工藝及相關高質量論文發到群里。

2.教學方法設計

(1)任務驅動法,明確每一任務模塊的能力要求,強調學生核心職業能力的培養。

(2)啟發教學法,提高學生的主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

(3)案例教學法,工程實例教學,理論與實踐結合。

(4)形象展示法,展現給水處理中難以理解的原理,使各構筑物的構造更加形象化。

3.教學手段

本課程作為專業領域課程,理論性很強,重點難點章節較多。所以,教學中應注意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將一些較新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實例作為教材內容的補充。

針對高職學生特點,可采用現場教學、課堂+實驗、教師+水廠工程師、工藝流程演示、等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實訓設備模擬演示、工程案例分析等多種教學手段,并將水處理的教學分別結合一次給水、污水廠的參觀實習,以求實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取得較好的效果。

四、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

采用現代教育技術,注重演示模型、投影儀、視聽光盤、多媒體、仿真素材等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在實驗室、施工現場,努力培養學生動手、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參與社會實踐的創新精神;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培養他們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和嚴謹的工作態度。

在對給水廠、污水廠資料實例教學的同時,可請水廠技術管理人員參與教學工作,以配合實踐教學的完成。

1.多媒體教學

本課程應具有完善的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演示系統能使教學圖、文、聲并茂,并通過動畫為學生演示處理工藝過程,增強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東方仿真多媒體素材庫的內容緊扣當前教材,內容以三維動畫居多,以講解主要工藝流程、設備結構,工作原理為主,間或工藝現象的錄象及一定比例的實物圖片,豐富詳實。

2.雙師型教師團隊

應建立雙師型教學團隊。團隊內,教師應具有教學職稱和相應的工程技術職稱,鼓勵教師考取注冊證書。教學團隊應共同研討教學內容、方法、手段,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實踐指導教師應由指導實踐教學的“雙師型”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組成,形成校企合作的合理師資結構。

五、教學成果及評價

1.教學成果及評價

根據學習內容需要,可以調整評價手段和方法,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在實踐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注重學生的職業能力考核。

2.教學效果評價

邀請行業協會專家,通過聽評課進行教師評價。同時通過走訪學生頂崗實習的企業,了解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情況,確定他們是否具備崗位職業能力要求。

六、課程特色

1.注重教學手段方法

靈活運用形象展示、任務驅動、啟發引導、課堂討論等方法與現場教學、課堂+實驗、教師+水廠工程師等教學模式,有針對性地組合實現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果。

2.注重現代教育技術

理論教學全部采用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內容形聲化、表現手法多樣化,引進仿真素材、多媒體課件教學,可望克服傳統教學的局限性,增加信息傳遞量,顯著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