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應急照明設計

應急照明設計

時間:2023-05-23 15:49:3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應急照明設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摘要]當建筑物發生火災或其它災害,伴隨著電源中斷,應急照明對人員疏散、消防救援工作,對重要的生產、工作的繼續運行或必要的操作處置,都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應急;照明;控制;設計

一、應急疏散照明的設計

由疏散照明的定義,應想到疏散照明系統應有疏散照明中的一般照明與疏散照明中指示(誘導)照明組成。疏散照明中的一般照明體現相關規范中對其照度值的約定,如:0.5Lx、5.0Lx的要求,而指示(誘導)照明則應能明確清晰地指示疏散路線及出口或應急出口的位置或使人們能容易看到設置在疏散通道上的消防設備。對疏散指示應急燈具的要求,除應滿足國標《消防安全標志》GB13495和《消防應急燈具》GB17945對其外型、電氣參數、圖標規定等要求外,其燈具表面亮度應在15cd/m2~30cd/m2之間。其詳細規定內容如下:(1)營業廳內采用懸掛設置疏散指示標志燈時,疏散指示標志燈的間距不應大于20m;當廳室面積較大,必須裝設在頂棚上時,燈具應明裝,且距地不宜大于2.5m;室內的廣告牌、裝飾物等不應遮擋疏散指示標志燈;疏散指示標志燈的指示方向應指向最近的安全出口。(2)在地面設置時,宜沿疏散通道連續設置;當間斷設置時,燈光型標志燈的間距不應大于5.0m,蓄光自發光型標志燈的間距不應大于3.0m。(3)疏散走道的疏散指示標志燈具,宜設置在走道及轉角處離地面1.0m以下墻面上、柱上或地面上,且間距不應大于20m。

二、應急備用照明的設計

應急備用照明應強化當此空間正常照明電源失去后,還應能保持此空間能持續工作下去的照明。這常有兩種情態:情態之一是當正常供電照明電源故障,備用電源的投入,比如大型醫院的急診室、手術室、大型商場、上星級以上的賓館、體育場館等,在此空間的人們存在著生命的威脅,這種備用照明的負荷容量較大,持續時間長,常采用第二電網電源或設有自備發電機組電源處理,對饋電線路的型號及敷設方式也有嚴格的要求,并且要求提供的第二電源可靠;情態之二是存放重要設備的空間,如變配電室、消防控制室等,當出現突發事件如火災,雖然此空間內停留人員,會受到生命的威脅,但為確保更多人的利益而必須繼續停留于此空間下工作而設置的照明。此備用照明容量不大,持續時間不長,除可由第二獨立的電網電源、自備發電機組提供外,也可由蓄電池組來保證。對其饋電線路型號的選用及敷設方式也有嚴格的規定要求。情態一的備用照明照度值可為正常照明空間照度值的10%~50%,重要的公共建筑,如國際會議中心、國際比賽體育場館等為100%。此正常照明空間的照度值可理解為此場所的實際存在的照度值;情態二的備用照明照度值為正常照明空間的照度值的100%,但此正常照明空間的照度值可理解為國標《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04所規定的照度值。

三、應急照明的電源

(1)作為應急照明的電源主要有以下幾類:來自電力網與正常電源分開的線路;應急發電機組;蓄電池組 包括集中設置的、分區設置的、應急燈內自帶的蓄電池組三種形式;同時具備以上三類電源中的兩種以至三種的組合。(2)應急照明持續照明時間的確定。通常規定疏散照明持續工作時間不宜小于30min,根據不同要求可分為30、60、180min三個檔次。備用照明和安全照明的持續工作時間應視使用場所的具體要求而定。對于接自電網或發電機組的應急照明系統,其持續工作時間是容易滿足要求的;對于蓄電池供電的應急照明系統,其工作時間受到容量大小的限制,對于要求持續工作時間較長的場所不宜單獨使用蓄電池組,應考慮與發電機組配合使用。(3)來自電網的備用電源特點和應用。這種形式應用普遍、轉換快、可靠、持續時間長。在大中城市、大中型工廠等,往往比較容易取得這種電源。一般說,公共建筑、廠房內,由于生產、工作需要,具有電網備用應急電源時,首先利用它作為應急照明電源。(4)應急發電機組的特點和應用。電源中斷后,應急發電機組投入運行需要較長時間。經常處于后備狀態的機組,停電時自起動時間約需15S,因此只能作為疏散照明和備用照明的應急電源。而不能單獨用于安全照明。專為應急照明設置的發電機組,通常是不經濟的,也不合理。(5)蓄電池組的特點和應用。蓄電池可靠性高,轉換迅速,能適應各類應急照明。缺點是容量小,持續時間較短,需要經常維護檢查,在重要的公共建筑、重要的地下建筑,有時和其它應急電源配合使用;在小型公共建筑,如小型旅館,取得電網備用電源較困難時,用蓄電池較為合算。不間斷電源裝置(UPS)是一種集中或分區集中設置的蓄電池供電方式,其各項性能指標都很高,但價格也高,一般應急照明不宜選用。但像計算機站等建筑內已有UPS,且容量能滿足要求時,可利用UPS供給本場所內的應急照明是適宜的。(6)組合電源的應用。同時設置有兩種以至三種應急電源,當然可靠性更高,但投資更大,一般只在重要的公共建筑、高層建筑中采用。一般說,設置幾種電源是根據該建筑的生產和消防電力設施要求確定的,專為應急照明設置并不太多。

第2篇

【關鍵詞】建筑;消防應急照明設計;思考

1 建筑火災應急照明的供電時間

JGJ16- 2008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13.8.1 中說明“火災應急照明應包括備用照明、疏散照明”,其中:供消防作業及救援人員繼續工作的場所,應設置備用照明;供人員疏散,并為消防人員撤離火災現場的場所,應設置疏散指示標志燈和疏散通道照明。由此可見,火災應急照明在從功能上可以分為疏散照明和備用照明。

有的設計中統一把火災應急照明的供電時間都定為不小于 30 min,這是不正確的,在 JGJ16- 2008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中規定了不同場所的疏散照明和備用照明所須保證的供電時間:其中要求疏散照明供電時間不小于30 min;而備用照明除了避難層和救災直升機停機坪為不小于 60 min,其余消防工作區域如消防控制室、配電室等均為不小于 180 min。這主要是由于疏散照明和備用照明在火災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同,因而所需的供電時間也是不同的。

2火災應急照明的控制

在 GB50116-98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中第 6.3.1.8 條中規定“消防控制室在確認火災后,應能切斷有關部位的非消防電源,并接通警報裝置及火災應急照明燈和疏散標志燈。”但是,在強制點亮應急照明燈具的做法上,還存在一些誤區。

誤區一:應急燈具自帶蓄電池,其充電電源接自消防電源箱,在火災確認后的狀態下,火災自動報警聯動裝置切除應急照明的市政電源,使處于浮充電狀態的應急燈具失去外電,燈具內蓄電池放電以達到自動點亮的目的。

在負荷較小或地區供電條件困難時,二級負荷可由一回路 6 kV及以上專用的架空線路或電纜供電。當采用架空線時,可為一回路架空線供電;當采用電纜線路時,應采用兩根電纜組成的線路供電,其每根電纜應能承受 100%的二級負荷”;如果消防負荷屬于一級負荷或二級負荷時,切斷市政電啟用蓄電池供電這種做法就明顯不適合了,因為在火災發生時,蓄電池供電只能算是單電源供電,可靠性根本達不到一、二級負荷的供電要求。所以,應急照明即便自帶蓄電池,也還是要保證市政電源供電,并且在照明的配電回路上配置相應的接觸器,通過火警聯動來完成消防時強制點亮的目的。

誤區二:在一些大開間的辦公區域或者商鋪中,布置了一些應急照明燈具,考慮到商鋪等以后要出租,為防止偷電,應急燈具自帶蓄電池,充電電源取自租戶自用的配電箱內。

其實這也是不滿足規范要求的,防火規范中規定:“消防用電設備應采用專用的供電回路”,而這專用供電回路在條文說明中解釋為“從低壓總配電室或分配電室至消防設備或消防設備室(如消防水泵房、消防控制室、消防電梯機房等)最末級配電箱的配電線路。”

所以,筆者認為,這些應急照明燈具電源還是要引自火災應急照明配電箱。可以采用如下做法:這些燈具不自帶蓄電池,平時無電,在火災應急照明配電箱相應的配電回路上加裝接觸器,火災確認時,再由火警系統聯動接觸器閉合以通電點亮燈具。

這樣,就可以既保證了消防照明用電,又防止了用電糾紛,但此種做法也有不足之處在于:此類應急照明燈具是否能正常工作是需要物業管理人員專門進行定期操作檢查的。

3 火災應急照明的配電

JGJ16- 2008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及 GB500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規定:當建筑物消防用電負荷為一級時應按消防分區設置末端雙電源自動切換應急照明配電箱;同時 JGJ16- 2008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中把一類高層建筑中的走道照明也劃分為一級負荷。因此在一類高層建筑走廊照明設計中對于同一層的走廊照明分為了兩類一級負荷:普通走廊燈和應急照明燈。按照規定走廊照明為一級負荷,因此不可引自本層的三級負荷普通照明箱,且普通照明不可與應急照明混用,勢必需設置專為走廊照明配電的一級負荷照明箱;而應急照明按分區設置是不容置疑的,因此造成了照明箱種類多,數量多的缺點。對此筆者了解了大致有以下幾種配電方案:

a)對于小面積走廊區域將所有走廊燈均設置為應急照明燈具,此種方案節省了一級負荷照明箱且對于配電設計者來講變得簡單,但缺點是適用范圍僅限于小面積走廊這種小型區域,比如像住宅樓類型的建筑物;

b)每層均設置應急照明箱及一級負荷照明箱,此種方案設置的配電箱數量多,較為浪費;

c) 每層按防火分區設置應急照明配電箱,隔層設置一級負荷照明箱,走廊照明所用的一級負荷照明箱在合適的地方設置雙電源互投即可,筆者認為這是比較合理的一種做法。

4 火災應急照明燈具的選擇

5 結束語

在民用建筑中,完善的消防應急照明設計對于發生火災后,保證人員的安全撤離、組織積極有效的搶險救援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應急照明設計是建筑消防電氣設計的一個重要的內容,系統的安全穩定,直接牽涉到建筑的安全性,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中嚴格執行規范,做好消防應急照明的設計。

參考文獻:

第3篇

關鍵詞:應急照明;設計標準;系統供電;應急照明配電箱設置

中圖分類號:U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筆者認為, 盡管各規范對應急照明和火災應急照明在解釋、分類及設置場所等方面存在不統一現象, 但有幾點還是基本一致的, 如: 應急照明和火災應急照明是有區別的; 火災應急照明屬于應急照明中的一個部分; 火災應急照明應納入消防用電負荷, 設計時不僅對其供電電源有特殊要求, 而且對配電箱設置、線路敷設、導線及燈具選型、照度標準、應急點亮時間及聯動控制等諸多方面均有嚴格規定, 設計人員應從嚴掌握, 就高不就低, 不要以節能及經濟性為理由而忽略了安全這一最重要的因素。以下就應急照明在以往多年設計中經常遇到的幾個方面談談筆者的觀點。

1 關于應急照明的設計標準

在設計審圖時曾遇到有些設計人員強調應急照明不等于火災應急照明, 不要求完全執行對消防用電負荷的相關規定,筆者認為這種觀點雖有一定道理, 但根據GB 50034 - 2004 《建筑照明設計標準》中關于應急照明包括備用照明、安全照明、疏散照明的定義, 除安全照明這部分內容以外, 備用照明及疏散照明均與火災有關, 故必須滿足消防要求。所以除非設計時能明確將安全照明這個部分完全獨立出來, 從使用環境、線路敷設、設備材料選型及控制方式等方面加以嚴格區分, 否則, 筆者建議在設計中將應急照明全部按消防用電來處理, 雖然有局部過度設計之嫌, 但至少不會違反規范要求。

2 關于應急照明配電箱的設置

相關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 對消防用電設備(一、二級負荷) 的供電要求一般規定為: 在其配電線路的最末一級配電箱處設置自動切換裝置, 應急照明配電箱是否必須按防火分區進行末端切換說法不一, 故參照執行對消防用電設備的供電要求應該是可行的。JGJ 16 - 2008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13. 9. 12 條中規定: 應急照明電源宜由雙電源以放射式或樹干式供電, 應按防火分區設置末端雙電源自動切換應急照明配電箱。當應急照明燈具配置備用蓄電池時, 可以按防火分區設置由雙電源中的應急電源提供專用回路采用樹干式供電的應急照明配電箱。

DG J08 - 93 - 2002 《民用建筑電線電纜防火設計規程》5. 3. 4 條第6 款規定: “特級、一級場所(住宅除外) 的消防疏散照明及應急照明的供電電源,

可采用每三層設置一臺雙電源自切箱的供電方式; 二級、三級場所(住宅除外) 的消防疏散照明及應急照明的供電電源, 可采用每五層設置一臺雙電源自切箱

的供電方式”。但此規程為上海市地方標準, 僅適用于上海項目, 不適用于外省市工程。

3 關于應急照明燈具的節能控制與火災時的強制點亮

隨著國家建筑節能法規的實施, 部分條文已作為強制性標準, 廣大設計人員的節能意識也在逐步提高, 疏散照明中普遍存在的長明燈現象正在逐步減少, 各種智能型、節電型、開關型控制器被廣泛應用于應急照明設計中。對于這部分應急照明在火災時需強制點亮的問題, 在住宅建筑的相關規范中有相應規

定, GB 50096 - 2011 《住宅設計規范》8. 7. 5 條規定: “當應急照明采用節能自熄開關時, 必須采取消防時應急點亮的措施。” JGJ 242 - 2011 《住宅建筑電氣設計規范》9. 2. 3 條規定: “當應急照明采用節能自熄開關控制時, 在應急情況下, 設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應急照明應自動點亮”。DGJ 08 - 20 - 2007 《住宅設計標準》(2011 版) 12. 5. 3A 規定: “當住宅設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時, 應急照明在火災發生時應具備自動點亮功能。” 但對于公共建筑卻在現行的多本規范中沒有明確規定或規定很模糊, 對于與消防有關的備用照明是否要在火災時強制點亮也找不到設計依據。

根據前文分析, 火災應急照明包含備用照明和疏散照明, 備用照明是供工作人員在火災發生時需繼續工作場所的照明, 對于消防水泵房、防排煙機房等部位的備用照明供電應引自應急照明電源這一點設計時一般都能滿足規范要求, 但這些場所基本都安裝了照明壁裝蹺板開關, 業主為了省電平時大多會將其關

閉, 規范中對這些場所的火災應急照明最少持續供電時間及最低照度有明確規定, 但未界定是否要在火災時強制點亮, 而對此問題, 上海地區各審圖機構最近已基本達成共識, 對上述場所可不要求強制點亮。

疏散照明包括疏散照明燈和疏散指示標志: 因疏散指示標志耗電量很小, 通常設計為常亮, 火災時無需強制點亮; 但疏散照明燈的情況就比較復雜, 建筑性質是公建還是住宅、安裝部位白天有無自然采光、末端節能控制裝置選擇何種形式等等, 設計時對是否要采取火災時強制點亮措施需進行仔細分析。對于大型公建中無自然采光的疏散內走道、疏散樓梯間內的照明是采取不帶開關常亮還是安裝照明控制裝置加消防聯動裝置以達到節能、安全目的一直存在不同觀

點, 這里有一個投入和回報是否是同一主體及投入究竟何時能回報的問題, 是安全與節能產生沖突的問題, 存在很大的隨意性, 亟需規范。

對于住宅建筑, 筆者仔細研究了目前最新的全國及上海市的相關住宅設計規范、標準后, 歸納出以下幾點做法, 供同行們在住宅設計時討論和參考:

a. 高層住宅(十層及以上) 的公共照明宜采用雙電源自切配電箱供電。

b. 高層住宅(十層及以上) 的公共部位應設置消防聯動設施。

c. 高層住宅(十層及以上) 公共部位的照明應采取節能措施, 但無論采用何種節能控制裝置和開關, 火災時均必須通過消防聯動模塊強制點亮。

d. 十層以下住宅的公共照明不要求強制執行上述規定, 但具體做法應事先征得當地消防主管部門的同意。

對于應急照明配電箱的設置位置、疏散標志燈的安裝間距及安裝高度、備用照明與疏散照明的設置部位、應急照明燈具采用蓄電池作為備用電源時的連續供電時間、應急照明燈具在消防設備機房內的強制點亮、特定建筑或場所應在其疏散路線上增設保持視覺連續的輔助疏散指示標志等問題, 呼吁有關部門重視相同內容的規范條款編制的統一性, 便于廣大設計人員與審查人員執行。

4 結語

本文并無深奧的理論, 以前很多同行也寫過類似文章, 但在應急照明設計中遇到的一些疑惑仍長年困擾著大家, 而且一直都沒有很好地解決。雖然應急照明設計在整個電氣設計中只占了極小的部分, 但關乎人員的生命安全,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發生由于設計不完善而造成人身傷害及財產重大損失將會給個人和社會帶來不可挽回的后果。筆者衷心希望同行們能對本文中提出的一些問題給出更好的解決方法, 從而進一步提高設計質量。

參考文獻

[1]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GB 50096-2011住宅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2.

第4篇

關鍵字:高層建筑 應急照明 設計

引言

在高層建筑中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作為建筑內發生火災時給現場人員提供疏散照明和指示的重要消防設施, 已經被廣泛安裝使用在各類建筑中,成為建筑消防系統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高層建筑中得應急照明性能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高層建筑中人員的生命安全,國內發生的幾起大火,造成死亡人數較多,幾乎都涉及到了消防應急照明,如洛陽的東部商廈、吉林的中百商場、上海高層住宅的大火等,在高層建筑中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在發生火災的時候都沒有起作用,使高層的人員無法以最快的速度逃離。雖然人們普遍增強了高層消防意識,同時消防應急照明也得到了較快得發展。但是當前在高層建筑電氣設計中,對高層住宅建筑公共部分應急照明的設計,尤其是走廊、公共走道、樓梯間應急照明的設計仍舊存在混亂現象,同時設計方案也是五花八門,究竟哪種方案更為合理? 筆者對此情況進行深入的思考。

一、高層建筑應急照明的設置依據

(一)根據《建筑照明設計標準》第2.0.18 條,正常照明的電源失效后啟用的照明。應急照明包括以下三種照明: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備用照明。

(二)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 2005 版)第9.2.1 條,高層建筑防煙樓梯間前室、樓梯間以及合用前室等應設置應急照明;

(三)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 2005 版)第9.1.1 條,應急照明等的用電,應按現行的國家標準《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的規定進行設計,一級負荷由兩個獨立電源供電,二級負荷由兩回路線路供電。一類高層建筑應按一級負荷要求供電, 二類高層建筑應按二級負荷要求供電。

(四)根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2008 )第6.3.1.8條,消防控制室確認火災后,必須能夠及時的切斷有關部位的相關非消防電源,并及時操作接通警報裝置以及應急照明燈和疏散標志燈。[2]

二、應急照明電源的類型

一類高層建筑的應急照明用電是一級負荷。因此一類高層建筑的應急照明必須是兩個電源供電,這樣如出現一個電源故障的時侯,另一個電源便不會在同時受到不必要的損壞。因此應急照明在正常的電源停止供電后,應及時的轉換到應急電源進行供電。應急電源供電的轉換時間不能夠大于5s,同時有規定金融商業等交易場所內的應急電源的供電轉換時間更是不能夠大于1.5s。所以消防的應急照明電源根據其不同特點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一)專用饋電線路:即供電網絡中獨立于正常電源的。

(二)柴油發電機組:即獨立于正常電源的。

(三)蓄電池組,又可以根據不同的設置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①自帶電源型的應急燈,即應急燈內自帶蓄電池;

②蓄電池組集中設置;

③蓄電池組分區集中設置。

(四)發電機組與蓄電池組相結合。由于發電機的投入時間在15s以上,不能滿足應急電源的轉換時間要求,因此將其與蓄電池(組)相結合,既可滿足轉換時間的要求,又可減少蓄電池的供電時間,在建筑中被廣泛使用。

三、備用電源的設置

目前我國高層建筑,大多是以柴油發電機組作為備用電源進行使用,因此筆者設計高層建筑應急照明時要求機組必須要配套提供應急備用電源的自動切換裝置,以保證備用電源在在市電斷后的15s內迅速的啟動并同步進行供電,同時還需要具有三次啟動功能,備用電源的蹤跡時間不能大于30s,在市電進行恢復后,需要適當的延時后再自動停機。但目前大多數的高層建筑工程在實際的運行中,為了確保高層見者的供電安全,大多將發電機的起動設定為手動位置;個別工程即便設定在自動位置,如不經常進行檢查和維護的話,也不能確保發電機自動起動成功。選用柴油發電機組時一般選用風冷方式機組。需與土建及暖通專業配合解決進出風及排煙通道。在進出風通道難于解決時,可將排風機、散熱管與機組主體分開,單獨安裝在室外,用水管將散熱管與主機相連,但對于北方工程而言,并不適用。選型時注意應選擇排煙少、耗油量小、需要通風量小的產品。

高層建筑中樓梯間內的應急照明,建議應急電源使用專用的回路,并采用樹干式供電。根據工程具體情況設置應急照明配電箱,一般來講位置最好是居于建筑物的中間位置,方便并利于配電。同時要注意的是備用照明及疏散照明,不應該使用一樣的分支回路供電,同時要嚴格要求嚴禁在應急照明的電源輸出回路中進行連接插座。

四、高層住宅公共照明設計方案

現筆者根據以上所述設計依據以及高層建筑應急電源類型、備用電源設置,同時《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2008 第10.8.1 條“住宅的公共走道、走廊、樓梯間應設人工照明,除高層住宅的電梯廳和火災應急照明外,均應安裝節能型自熄開關或帶指示燈的雙控延時開關” 。現階段的高層建筑公共應急照明的設計方案主要有以下三種(以下三種方案中使用的應急照明燈全部采用進而自帶蓄電池的應急燈具進行設計)。

(一)高層住宅公共照明設計的三種方案

方案一:

走廊、公共走道、樓梯間的正常照明與應急照明需要分別各自使用一套燈具,燈具為普通的稀土三基色節能燈,在平時正常的情況下燈具均處于外電供電同時給應急燈具處于自帶蓄電池的充電狀態,同時電源由總低壓配電室使用專用的回路從就近的雙電源切換箱進行引入,因此,使燈具的啟、滅只通過一組雙控開關進行控制,從而實現就地控制以及遠距離在消控室內進行控制,如出現火災等緊急情況時通過消控室迅速啟用應急照明。

方案二:

走廊、公共走道、樓梯間的正常照明與應急照明需要分別各自使用一套燈具,應急電源的燈具為普通的稀土三基色節能燈,電源由總低壓配電室的專用回路至就近的雙電源切換箱分回路供電。應急燈在正常情況下處于外電供電并給自帶蓄電池充電狀態,正常照明燈具的啟、滅使用節能型得自熄開關或者是帶專用指示燈類型的雙控延時開關;應急照明燈具的啟、滅則是使用單聯開關在遠距離如消控室進行專門的控制,如出現火災等緊急情況時通過消控室迅速啟用應急照明。

方案三:

走廊、公共走道、樓梯間的正常照明與應急照明需要分別各自使用一套燈具,燈具為普通的稀土三基色節能燈,電源通過就近的普通配電箱進行線路的引入,而應急燈具在日常的正常情況下將應急燈具處于外電供電的同時將自帶蓄電池處于充電狀態,在日常正常的照明時應急燈具啟、滅全部使用節能型的自熄開關或者是帶專用指示燈類型的雙控延時開關;如出現火災等緊急情況時需要迅速的切除外電,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損失,而應急照明的燈具由本身自帶的蓄電池供電進行相應的工作。

(二)三種設計方案的優缺點

方案一:節省燈具,但在正常情況下使用時不節電,尤其是在樓梯間,容易出現長明燈現象,這就要求有較好的物業管理。方案二:應急照明燈具僅為火災時準備,一次性投入的經濟性差,正常情況下使用時節約用電。方案三:節省燈具,正常情況下使用時節約用電,對蓄電池的可靠性要求較高,要定期檢查;不能實現由消控室直接啟動應急照明。

五、結論與建議

方案一、方案二更適合于集中電源型消防應急燈具,其主要由集中應急電源和消防應急燈具組成,且不自帶蓄電池,根據國家標準《消防應急燈具》(GB17945-2000),對集中電源型消防應急燈具性能有明確要求,其主要有:

(一)必須具有試驗按鈕以及試驗開關;

(二)必須具有工作狀態專用指示燈;

(三)用熒光燈作為光源時不能同時將啟輝器接進應急回路;

(四)燈泡以及燈管在出現異常情況時燈泡以及燈管的內部元件的表面溫度最高不允許超過90℃;

(五)燈具外殼必須要選用不燃或者是難燃材料進行制造,同時應急照明燈具內部的連線最好可以使用耐溫不小于105℃的專用導線,以防自身出現起火情況。

在實際的高層建筑工程中,應急照明燈多數是使用自帶蓄電池應急燈具,因此方案一與方案二就有設計過為繁復的情況出現,直接造成了不必要的材料浪費。同時自帶蓄電池應急燈具,不僅具有外部的交流供電線路外,還具有專用的內部獨立備用應急電源,因此完全可以達到一級負荷所要求的供電線路要求,正常情況下外部交流線路供電并給自帶蓄電池充電,火災時使外電,轉為自帶的蓄電池供電,連續供電時間保持不小于30 分鐘,已能充分滿足安全疏散需求。因此方案三既滿足高層建筑對于應急照明要求的同時又節能,因此建議在高層住宅建筑走廊、公共走道、樓梯間的應急照明采用方案三的設計為好。

參考文獻:

[1]GB 50045―95,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S].

[2]JGJ 16―2008,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S].

第5篇

【關鍵詞】民用建筑 應急照明 設置要求 接線方法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各種建筑特別是高層建筑越來越多。當這些建筑發生火災、電源故障斷電或其他災害的緊急情況時,為保障建筑物內人員的生命安全及消防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須設置應急照明設施。目前,在現有的設計標準中有關應急照明的條款不夠具體,其內容的全面性、具體性和操作的科學性,還需要進一步挖掘和完善,還需要有新的內容加以補充,亦需要有更多的工程設計人員參與實踐。筆者通過多年工程設計,對應急照明作了一些探索和研討,現撰寫本文供參考。

一、應急照明的設置范圍與要求

民用建筑應急照明的設計內容包括事故照明與疏散照明兩部分(不包括安全照明――下同)。

(一)事故照明

為了避免人身傷亡而設置的照明及事故發生時能繼續維持重要工作的照明稱為事故照明。民用建筑需設計事故照明以維持正常電源斷電時繼續工作。事故照明常設置于變配電所、消防控制室、發電機房、消防水泵房、通訊樞紐、現金出納臺以及貴重商品售貨區等。對于需繼續工作的場所,事故照明的照度不宜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值,而一般事故照明的照度不應低于正常照明的10%。事故照明應結合正常照明統一布置,通常利用正常照明燈的部分或全部作為事故照明,故障時進行電源轉換。事故照明應選用點燃快速可靠、光效高的光源,如采用白熾燈、直管熒光燈或啟燃快的緊湊型熒光燈,而不應采用高強度氣體放電燈,如高壓汞燈、高壓鈉燈和金屬鹵化物燈。

(二)疏散照明

當發生各種事故時用以引導人們疏散的照明稱為疏散照明。疏散照明包括標志出口位置的“出口標志燈”和引導指向出口的“指向標志燈”,以及用于滿足疏散通道照度要求的“疏散照明燈”。當正常電源斷電時,應使疏散通道上或公共場所的人員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疏散標志。出口標志燈應裝設在建筑物內通向室外的正常出口和應急出口、通向疏散樓梯間或防煙樓梯間前室的門口以及公共場所通向疏散走道的出口等處。指向標志燈應設置在走廊拐彎處或走廊直線段上相距出口標志燈不大于15m處。為了避免火災時煙霧影響,出口標志燈不宜裝得過高。出口標志燈應安裝在出口門內側的上方,當安裝在門的一邊時距地面高度宜為2.0m~2.5m。指向標志燈懸掛在頂棚下時距地面高度宜為2.2m~2.5m;在墻上安裝時距地面高度不宜大于1.0m。疏散照明在疏散通道地面中心線上的平均照度應不低于0.5 lx。設計中常采用指向標志燈和出口標志燈作為疏散照明的一部分;當達不到照度要求時應與走道的正常照明結合協調布置疏散照明燈(可采用將正常照明的一部分作為疏散照明,在樓梯間也可將樓層標志燈用作疏散照明)。為了簡化配線和控制,在檔次較高的建筑物內的走廊及樓梯間,其照明可全部按疏散照明要求設計。

疏散照明燈的布置應安裝于走道交叉口、拐彎處、疏散樓梯間、防排煙樓梯間及前室、消防梯前室、疏散走道及火災報警按鈕與消防設施附近。

二、應急照明電源

正常照明電源發生故障,事故照明和疏散照明轉換到應急電源的轉換時間不應大于15s,應急照明電源維持疏散照明工作時間不應小于30min。在實際工程設計中,應急照明電源要依據建筑物的類別和可能取得的電源情況來確定,一般采用應急電源的種類有:

(一)與正常照明電源有效分開的電力系統

當建筑物由兩個高壓電源供電,并設有兩臺或兩臺以上的變壓器時,應急照明與正常照明應分別接自不同變壓器;當建筑物只有一個高壓電源供電時,應急照明電源由附近接自另一高壓電源供電的變電所取得。

(二)具有自啟動功能的柴油發電機組

當建筑物備有這種柴油發電機組,并且啟動和轉換的全部時間不大于15s時,應急照明應與電力負荷分開,由單獨的配電回路供給。

(三)應急照明燈內或燈外自帶蓄電池組

通常這種方式用于不能由電力網取得備用電源,建筑物樓層不太高,應急燈數量不多或裝設分散的場所。

三、應急照明的控制與接線

應急燈接線方式

為了確保建筑物發生火災或其他災害時這些應急照明燈處于點燃狀態,應急照明燈的接線必須正確無誤。

應急照明的控制由其運行方式確定。賓館公寓、高層住宅樓等建筑日夜有人出入,其疏散照明應采用持續運行方式,將應急燈直接接在應急照明線路上,不再加裝控制通斷的開關,或者采用二引線的自帶蓄電池的應急照明燈接在一般正常照明線路上。

建筑物內的商場、餐廳、多功能廳、健身娛樂廳等場所,非營業時無人出入,為了節約用電,此時可關閉疏散照明,因此,可采用在消防控制室、警衛值班室及總服務臺集中控制,或者在各部門值班分區控制疏散照明的開閉。當采用帶蓄電池的應急照明燈時應采用三引線配線,使應急燈內蓄電池經常處于充電狀態。一般二引線、三引線應急照明燈具的功能與接線如上表所示。

目前有些廠家生產的四引線、五引線應急照明燈具,都是在應急燈光源與蓄電池組之間提供了可設置開關控制應急光源亮與滅的接線,筆者認為,這是不可取的,這樣容易引起操作上的失誤,如果不注意將開關斷開或斷開后沒有及時復位,這樣將使應急狀態時不能及時點燃應急燈。

四、應急照明線路的敷設

應急照明線路應做到在正常照明斷電或在火災情況下不影響應急照明的使用。因此,除應急照明配電箱宜與正常照明配電箱分開設置并布置在無火災危險的場所外,應急照明線路與正常照明線路不應共用中性線,也不應穿在同一根保護管內敷設。

應急照明的分支線路應按防火分區劃分,不宜跨越防火分區,應急照明的配電干線可跨越防火分區,跨越時應采取隔熱與防火措施。

線路宜采用阻燃型電線或電纜,也可采用普通電線或電纜,但應穿入金屬管或難燃硬質塑料電線管加以保護,暗敷時應敷設在非燃燒體內,其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30mm,如明敷應在金屬管外壁涂刷如丙烯酸乳膠一類的防火涂料。

應急照明線路在電氣豎井、電纜橋架上的敷設可明敷,不必穿管保護,但應采用絕緣和護套為非燃材料的阻燃電線、電纜。電纜在穿過墻壁、樓板時應采用金屬管保護,管與墻壁、樓板之間應封嚴,管內也應采用非燃材料填塞。

只有在特別重要的建筑物內,供給應急照明的主干線才考慮使用防火電纜。

應急照明在工程設計中是一項最普通、最常用,但又十分重要的設計內容,有待于實際工作中作進一步探索和總結。另外,由于民用建筑應急照明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有的只是擺設,一旦發生火災,難于發揮作用,因此,對應急照明產品的生產和使用應嚴格監督、管理,使其進一步完善、可靠。

五、自帶電源型應急燈的技術要求

(一)蓄電池:要求使用全封閉、免維護、尺寸小的充電型電池,一般應使用鎘鎳電池,條件較優越也可鉛酸電池,但尺寸較大,壽命較短,但不應使用汽車蓄電池,更不允許用原電池。

(二)應有逆變、控制、保護及充電等環節。一般應有過充電保護。對于鉛酸電池,還必須設過放電保護,至于鎘鎳電池,過放電影響較小。

(三)逆變電路應保證一定的流明效率。即從正常電源供電轉換到蓄電池供電后,光源輸出光通量的比例。對于非持續運行應急燈,轉換到蓄電池供電5S后的光通量要求不低于其額定光通量的80%。

(四)電池放電終了時的電壓不應低于額定電壓的80%。有些國家規定了更高的比例。放電終了,應該是指該應急燈規定的應急持續工作時間的終了。

(五)應急燈內的電池組與光源間,不應裝設手動操作開關。應急燈的正常電源側應裝設短路保護;另外還要有充電指示燈和試驗按鈕。

第6篇

關鍵詞:建筑電氣,火災,應急照明,設計

中圖分類號: S611 文獻標識碼: A

前言:當建筑物發生火災時, 為確保火災時建筑物內的人員安全撤離, 救援人員能及時有效地撲救火災而設置的火災應急照明, 在建筑火發生災時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從幾個方面分別介紹一下火災應急照明。

1.建筑電氣中的火災應急照明概述

1.1應急照明的名稱和分類

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設計標準》 中規定應急照明分為三類:(1) 備用照明。正常照明因故熄滅后, 為需確保正常工作或活動繼續進行的場所而設置的照明。(2) 安全照明。正常照明因故熄滅后, 為需確保處于潛在危險中的人員安全的場所而設置的照明。(3) 疏散照明。正常照明因故熄滅后, 為需確保人員安全疏散的出口和通道而設置的照明。

1. 2 應急照明的照度

根據 GB 50034―2004 中第 5. 4. 2 條規定:(1) 備用照明的照度值除另有規定外, 不應低于該場所一般照明照度值的 10%。(2) 安全照明的照度值不應低于該場所一般照明照度值的 5%。(3) 疏散通道的疏散照明的照度值不低于0. 5 lx。

2 火災應急照明的定義及其使用

場所備用照明是指為需要著火時消防作業的場所, 以及消防救援人員持續工作的場所提供的照明。常見的需要備用照明的場所有各類機房, 如變配電室、 柴油發電機房、 UPS 或 UCS 備用電源室、 消防控制室、 防排煙風機房、 消防水泵房及電話總機房等。疏散照明是指著火時為人員能及時快速地撤離而設置的照明, 又包括疏散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兩部分。疏散照明的具體設置應根據建筑的等級、 使用功能以及構造等具體環境而定,JGJ 16- 2008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中詳細地規定了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中應設置疏散照明的部位。一般在設計過程中對應場所按規定設置相應的應急照明。需要注意的是規范中指出二類高層居住建筑的疏散樓梯是可以不設疏散指示標志, 只在安全出口處設置安全出口標志。GB 50045- 95 高層建筑防火規范(2005 年版)以及 GB 50016- 2006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也規定了設置備用照明和疏散照明的場所及具置, 設計時應根據建筑條件具體確定。

3 火災應急照明的照度要求及安裝

各種應急照明的安裝及照度要求規范中也有詳細的規定。一般應設置備用照明的場所均要求備用照明的照度不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 所以在電氣應急照明設計時一般是將該類場所的全部照明燈具既作為平時使用, 消防時也作為消防備用照明使用。該類場所多為機房等, 其燈具宜設置在墻面或頂棚上。疏散照明的照度, 對于一般疏散區域, 像防煙樓梯間前室、 消防電梯間前室及疏散通道等, 要求其疏散照明照度不小于0.5 lx;而對于人員密集流動疏散區域、 地下疏散區域以及豎向疏散樓梯其疏散照明照度不小于 5 lx。對于要求照度不小于 0. 5 lx 的場所, 一個或少數幾個燈加上安全出口指示即疏散走道的疏散指示標志的燈具就可以滿足要求。安全出口標志燈具一般是距地不低于2 m 設置在安全出口的頂部。疏散指示標志的燈具設置在 1 m 以下的墻面上, 或者設置在 1 m 以下的柱子上或地面上, 一般為暗裝。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及燈具外型的不斷改進, 疏散標志燈具現在多為薄型, 所以多為明裝即可。對于照度不小于 5 lx 的場所, 設計中經常是將該類場所的部分燈具作為應急照明以滿足要求, 或者設置專用消防燈具。但這類場所一般都是開闊空間, 單獨設置專用消防燈具, 該空間內除了正常用燈具還有專用消防燈具, 對于對裝修風格要求不高的場所, 從性價比來說還是比較適宜的。但是, 對于對裝修規格要求較高的場所就比較不適宜, 這類場所就采用部分正常照明作為消防應急照明。

4 火災應急照明的最少持續供電時間

疏散照明中包括一般平面疏散區域、 豎向疏散區域、 各類人員密集流動的疏散區域及地下疏散區域, 其最少持續供電時間均為不少于30 min;作為航空疏散場所(如屋頂消防救護用直升機停機坪)、 避難疏散區域(如避難層)的應急照明, 其最少持續供電時間均為不少于60 min;作為著火時消防救火需要堅持工作的區域,就是前面所說的備用照明的最少持續供電時間應不少于180 min。

5 火災應急照明的供電及應急電源供電轉換時間

現有的供電電源無非是采用交流電源供電、 柴油發電機組供電以及采用集中蓄電池或燈具內自帶電池組這幾種供電電源形式。火災應急照明的供電電源與消防用電負荷的按等級供電電源要求一致, 一級負荷火災應急照明采用交流雙電源供電, 二級負荷火災應急照明采用交流雙回路供電。由交流電源供電時無論一級負荷還是二級負荷火災應急照明配電箱, 均按防火分區設置帶自動切換裝置的應急照明配電箱。一級負荷采用樹干式或放射式供電, 二級負荷采用樹干式供電。當采用蓄電池供電時, 無論是集中蓄電池還是燈具自帶蓄電池組, 無論是一級負荷還是二級負荷均按防火分區設置應急照明配電箱, 當然, 該配電箱就無雙電源自動切換裝置。不同的是該類電源供電形式, 對于一級負荷火災應急照明要求宜由雙電源的應急電源采用專用回路樹干式供電, 強調要從應急電源出回路。對于二級負荷火災應急照明就由單回路也是按樹干式供電。對于供電轉換時間, 要求當正常供電電源停電后, 點亮備用照明和疏散照明的時間均不應大于 5 s。對于一些供電連續性時間要求較高的一些場所, 例如金融商業交易場所等, 其應急照明轉換時間要求不應大于 1. 5 s。為了滿足對供電轉換時間的要求, 結合項目的供電條件, 在實際設計時采用相應經濟合理的供電電源形式。

6 火災應急照明的控制方式

根據新的 GB 50116- 2013 火災自動報警設計規范, 應急照明按控制方式分為集中控制型系統、 集中電源非集中控制系統、 自帶電源非集中控制系統。集中控制型系統與傳統的應急照明系統不同, 采用智能應急照明系統, 由應急照明集中控制器集中控制各消防燈具的具體狀態。這類系統在現代的新技術的不斷完善, 也已逐漸地應用于各類實際的工程案例中。集中電源非集中控制系統和自帶電源非集中控制系統, 就是我們傳統的應急照明系統, 綜合了以上所有非智能應急照明系統, 包含了以上的所有供電電源及配電形式。這兩種均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消防聯動控制器火災時聯動相應模塊進行火災應急照明的控制, 以滿足規范中的各項火災應急照明控制要求。新的規范中還明確提出火災時應急照明的點亮區域, 不再是著火層及其相鄰層應急照明, 而是啟動全樓所有疏散通道上的應急照明。

結束語:應急照明在實際的工程應用中越來越廣泛, 應急照明系統及產品也隨著技術的不斷提高而不斷改進。只有更好的應急照明產品、 更安全可靠的應急照明系統才能更迅速、 有效地挽救生命, 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失, 這要求我們每一個設計者不斷地為之努力。以上是我對建筑電氣火災應急照明和相關規范的一些理解以及自己在多年的實際設計中總結的一些經驗看法與大家共享。

參考文獻:

[ 1] GB 50116- 2013, 火災自動報警設計規范[ S] .

第7篇

關鍵詞:市政工程,應急照明

中圖分類號: TU99 文獻標識碼: A

應急照明在停電事故時保證工作的正常進行及火災事故時保障人員的人身安全及疏散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隨著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不斷深化,人們對應急照明的重要性越來越重視,圖紙審查中對應急照明的安裝位置、供電電源及線路敷設等也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

一、應急照明的內容

1、應急照明的種類

應急照明是指因正常照明的電源失效而啟用的照明,包括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和備用照明。《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04)第3.1.2的條文說明對應急照明的種類和設計要求有以下說明。

(1)備用照明是在當正常照明因故障熄滅后,可能會造成爆炸、火災和人身傷亡等嚴重事故的場所,或停止工作將造成很大影響或經濟損失的場所而設的繼續工作用的照明,或在發生火災時為了保證消防能正常進行而設置的照明。

(2)安全照明是在正常照明發生故障,為確保處于潛在危險狀態下的人員安全而設置的照明,如使用圓盤鋸等作業場所。

(3)疏散照明是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滅后,為了避免發生意外事故,而需要對人員進行安全疏散時,在出口和通道設置的指示出口位置及方向的疏散標志燈和照亮疏散通道而設置的照明。

《泵站設計規范》(GB 50265-2010)第10.10.1條規定,泵站應設置正常工作照明、事故照明以及必要的安全照明裝置。

根據以上規范要求,市政給排水項目中的泵站、綜合樓及配電中心等重要場所應考慮設置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及事故備用照明。

2、應急照明的照度要求

根據《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04)的要求,應急照明的照度標準值宜符合下列規定:

(1)備用照明的照度值除另有規定外,不低于該場所一般照明照度值的10%;

(2)安全照明的照度值不低于該場所一般照明照度值的5%;

(3)疏散通道的疏散照明的照度值不低于0.5lx。

表1 火災應急照明最低照度

區域類別 場所舉例 照度(Ix)

備用照明 疏散照明

一般平面疏散區域 公共建筑的疏散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前室、疏散通道、消防電梯間及其前室、合用前室等場所 ---- ≥0.5

豎向疏散區域 疏散樓梯 ---- ≥5

人員密集流動疏散區

域及地下疏散區域 高層公共建筑中的觀眾廳、展覽廳、多功能廳、餐廳、宴會廳、會議廳、候車(機)廳、營業廳、辦公大廳和避難層(間) ---- ≥5

消防工作區域 消防控制室、電話總機房 ≥正常照明照度 ----

配電室、發電站 ≥正常照明照度 ----

水泵房、風機房 ≥正常照明照度 ----

泵站各種場種的最低照度標準值,應按《泵站設計規范》(GB 50265-2010)規定執行。

二、應急照明的設置

1、綜合樓的應急照明設置

在市政給排水廠區的綜合樓及配電中心等的疏散樓梯間及疏散走廊等應設置疏散照明,對上述場所,除應設置疏散走道照明外,并應在各安全出口處和疏散走道,分別設置安全出口標志和疏散走道指示標志。

以某污水處理廠的綜合樓為例,一層應急照明燈具的設置如圖1所示。

圖1 綜合樓應急照明燈具設置圖例

根據規范,綜合樓應急照明應滿足以下要求:

(1)安全出口標志燈具宜設置在安全出口的頂部,底邊距地不宜低于2.0m。

(2)疏散走道的疏散指示標志燈具,宜設置在走道及轉角處離地面1.0 m以下墻面上、柱上或地面上,且間距不應大于20m。

(3)當廳室面積較大,必須裝設在頂棚上時,燈具應明裝,且距地不宜大于2.5m.。

(4)首層疏散樓梯的安全出口標志燈,應安裝在樓梯口的內側上方。

(5)備用照明燈具宜設置在墻面或頂棚上。

對消防要求較高的建筑物的消防控制室、自備電源室、配電室及消防水泵房等場所也應設置備用照明。

2、配電中心的應急照明設置

廠內配電中心應根據建筑形式考慮設置疏散照明,以及配電間控制室等場所的事故備用照明。

圖2 配電中心應急照明燈具設置圖例

3、泵站的應急照明設置

以可能有人員工作的干式泵房為例,應考慮設置必要的安全照明燈具。

圖3 泵房應急照明燈具設置圖例

三、應急照明的供電

《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04)中規定應急照明的電源可采用下列方式之一:

(1)接自電力網有效地獨立于正常照明電源的線路;

(2)蓄電池組,包括燈內自帶蓄電池、集中設置或分區集中設置的蓄電池裝置;

(3)應急發電機組;

(4)以上任意兩種方式的組合。

實際設計時應根據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實際電源條件選取。在具備有接自電網的第二電源時,優先采用此方式,比較經濟,且持續時間長;當為消防或生產需要設置應急發電機組時,宜采用此電源,持續時間可以較長,但轉換時間較長,不能作為安全照明電源;當不具備以上兩種電源條件時,應采用蓄電池組,其可靠性高,轉換快,但持續時間較短。疏散照明的出口標志燈和指向標志燈宜用蓄電池電源。

《泵站設計規范》(GB 50265-2010)要求事故照明電源應由蓄電池或其它固定可靠電源供電。因此對于市政行業里面的應急照明建議采用蓄電池電源。

備用照明及疏散照明的最少持續供電時間,應符合表2的規定。

表2 火災應急照明最少持續供電時間

區域類別 場所舉例 最少持續供電時間(min)

備用照明 疏散照明

一般平面疏散區域 公共建筑的疏散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前室、疏散通道、消防電梯間及其前室、合用前室等場所 ---- ≥30

豎向疏散區域 疏散樓梯 ---- ≥30

人員密集流動疏散區

域及地下疏散區域 高層公共建筑中的觀眾廳、展覽廳、多功能廳、餐廳、宴會廳、會議廳、候車(機)廳、營業廳、辦公大廳和避難層(間) ---- ≥30

消防工作區域 消防控制室、電話總機房 ≥180 ----

配電室、發電站 ≥180 ----

水泵房、風機房 ≥180 ----

綜述:根據工程實際設計出最為安全、可靠的應急照明,對幫助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最大限度的減小事故影響,及準確迅速的撤離危險場所,消除安全隱患非常重要。因此如何正確合理的設置應急照明是電氣工程師工作中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 《建筑照明設計手冊》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P360

第8篇

關鍵詞:民用建筑 應急照明 強制點亮 設計規范

隨著民用建筑工程不斷投入建設中,作為事故發生時的應急照明裝置,應急照明設施強制點亮的設計顯得相當重要。在民用建筑工程的電氣工程施工過程中,針對其設計有著嚴格的規范要求和標準,為保障應急照明的強制點亮功能及時點亮,保障人身安全,以下就基于民用建筑的應急照明強制點亮進行分析和研究。

一、應急照明的概念和分類

《建筑照明設計標準》中對于民用建筑中應急照明的概念進行了明確的規定,所謂應急照明就是指因正常照明失去照明功能后而啟動的照明。在民用建筑的電氣設計環節中,相關的規范對于應急狀態下的人身和設施安全給予了很大的保障,特別是針對人身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作為民用建筑中安全保障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遇到緊急情況下要保障人員的生命安全與救援工作順利進行,應急照明能否順利強制點亮顯得非常重要。而隨著民用建筑的功能越來越多,結構越來越多樣化,在進行應急照明強制點亮設計時還要考慮到其合理配置和可靠性。

一般來說,我們將應急照明分為備用照明、疏散照明和安全照明三種類型。所謂備用照明就是指正常照明失去作用后,為保證繼續照明而啟動的備用照明設施,通常配電室、消防控制室以及消防水泵房等場所常常都會設置有備用照明設備。安全照明就是指在正常照明突然中斷的期間,為確保處于危險中的人員安全或者設備安全使用的照明,例如手術室中的安全照明設備等。而疏散照明則是指在發生火災等特殊情況下,保證人員能夠從室內撤離到室外的疏散照明設備,我們經常見到的疏散標志、安全出口等都屬于疏散照明。

二、民用建筑應急照明強制點亮的設計內容

在實際的民用建筑電氣工程設計中,因建筑樓宇的規模與位置有所差異,所以在進行應急照明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按照相關的規定來進行。具體來說,分為以下幾種:

1、對沒有火警自動報警功能和聯動系統功能的建筑來說,電氣設計人員一般會使用攜帶有蓄電池的照明或者疏散燈具,或者集中應急電源來為應急電源的燈具提供照明,這種設備只有在主電源被切斷時才能讓蓄電池或者EPS放電以給應急照明設備供電。且這種帶有蓄電池的燈具放電時間可持續30分鐘以上。

2、對于有規范的火災自動報警或者聯動系統的樓盤來說,一定要按照規定要求來設置應急照明設施,一般來說這種樓盤都設有消防控制室。通過消防控制室強制點亮應急照明燈具,但具體的還要分為幾種情況。如果該樓盤的配電等級為三級時,一般可以采用帶蓄電池的應急燈具來進行應急照明,前面說過這種應急燈具的照明時間不會少于30分鐘,有強制點亮需求時可以通過消防控制室強制切斷主電源來實現。其次,如果樓盤的配電等級為二級及以上時,可以采用雙回路供電切換末端的方式來實現點亮設備。此時,因樓盤位置有所不同所以各地的電力供應也會有所差別。這時備用電源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供電,一種是備用電源與主電源雙重供電,互為備用,可以采用雙電源末端切換的方式供電,在消防控制室進行強制點亮。另一種則采用的是自啟動柴油發電供電的電源,采用應急放電時間不少于30分鐘的帶蓄電池燈具或者EPS應急電源燈具,通過雙電源末端切換的方式供電,同樣可由消防控制室強制點亮。

三、基于民用建筑應急照明強制點亮的幾點思考

1、有的民用建筑中涉及了消防控制室強制點亮應急照明設備,但其使用的應急燈具只是平時使用的應急公共燈具,并沒有對其進行一定的措施,很可能在使用的過程中造成一個回路上的燈具產生短接。如圖所示,因引入了應急供電相線,使得線路中各個燈具的相線短接,此時,控制燈具的開關就會失靈,而線路中任何一個開關處于開啟狀態,則會導致回路上所有的燈具都會處于開啟狀態,這也是民用建筑電氣設計環節中常常出現的問題。而我們只需要將原線路的單極開關變為單極雙控式開關(帶消防觸頭)就可以正常使用。在應急情況下,由消防控制室強制為應急供電相線帶電,此時線路中的正常供電相線與應急供電相線都帶電,控制燈具的開關位置不會影響應急燈具的強制點亮,就可以正常點亮應急燈具。

2、而當建筑中采用的是自啟動柴油發電機供電,應急燈具沒有采用帶蓄電池功能燈具。此時,因柴油發電機的發動時間還需30s左右,應急照明自身的供電切換時間至少是毫秒級的,這就要求應急燈具內的蓄電池要供應急燈具照明至少30s,還要滿足應急照明的切換時間要求。如果設計時沒有使用帶蓄電池的應急燈具,在主電源被切斷以后,就會有30s的時間內應急照明無效,作為保障人身安全的應急設施來講,非常不利于緊急情況。

3、另外,有的民用建筑中使用了帶蓄電池供電的應急燈具,但采用的不是平時充電供電,需要時放電的蓄電池,導致在緊急狀態下,蓄電池因未充電或者無法放電而失效,同樣也會危機人身安全,這種情況也是常常出現在民用建筑應急照明設計中的常見問題。

解決這種情況的方法非常簡單,只需要將未設置充電供電電路進行一定的改造即可。應急燈具在正常的情況下是處于熄滅狀態的,但要求其內部的蓄電池時刻處于充電狀態。而應急狀態下,要通過消防控制室來強制點亮應急燈具,此時,當備用電源正在為柴油機發電機供電,等到發電機啟動的30s期間,燈具的內部蓄電池就可以持續為燈具供電,保證其及時強制點亮。

4、除此之外,一些民用建筑的電氣設計文件中采用的是雙回路配電的應急照明系統,該系統中采用的是帶蓄電池的應急燈具,利用的是無消防應急點亮,事實上,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當采用的是雙回路供電的應急電源時,其供電的可靠性較高,不會出現突然斷電的現象,而在應急狀態下,帶蓄電池的應急燈具需要斷電才能使燈具內的蓄電池放電而提供照明。而應急燈具如果在正常的狀態下未亮,那么其在應急狀態下也不會被點亮,從而失效。

5、此外,有的民用建筑電氣設計采用的是EPS應急照明系統,該系統采用的是EPS供電應急照明燈具的方式,但對于EPS電源的出線未做明確的說明和要求。一般來說,我們將EPS電源的出線端分為平時帶電,斷電狀態下不帶電;平時不帶電但斷電狀態帶電;以及平時帶電,斷電狀態也保持帶電三種類型。為了更好的使用EPS供電,在實際的設計環節中應保證應急電源的正常工作,嚴格對出線端進行設計。

四、結語

總之,民用建筑中的應急照明強制點亮設計應結合建筑的實際情況,以人為本,以人民的安全為目標,按照規定和標準嚴格的設計應急照明裝置,保證應急狀態下的應急照明能夠順利點亮。

參考文獻:

[1]韓凌志. 民用建筑應急照明強制點亮探討[J]. 現代建筑電氣,2012,11:43-45.

[2]熊志輝. 民用建筑應急照明的研究與設計[D].華南理工大學,2013.

[3]范鳴. 民用建筑應急照明設計[J]. 現代建筑電氣,2010,07:47-51.

[4]錢丹鳳. 談應急照明控制系統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 科技資訊,2009,22:55.

第9篇

關鍵詞:隧道照明;燈具;調光

中圖分類號: U4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隧道照明與一般的道路照明不同,隧道白天也需要照明,而且白天的照明與洞口外亮度緊密相關,所以更復雜,照明效果的好壞與燈具、照明控制緊密相關。隧道照明應根據隧道的使用特點進行照明設計。本文以四川某高速公路隧道為例簡要介紹隧道照明設計

1)隧道照明標準確定方案

本隧道設計車速按照80km/h,洞口凈空高度7米,單向交通量近期(2020年)為511輛/小時,遠期(2034年)為1327輛/小時

由于隧道尚未建設,根據四川地區高速公路隧道設計經驗洞外亮度L20初步按照3000cd/m2考慮,隧道主體工程完成后,通過實測洞口環境亮度,優化照明亮度布置。

根據《公路隧道通風照明設計規范》JTJ026.1-1999,隧道照明設入口段加強照明、過渡段加強照明、出口段加強照明、基本照明、應急照明和洞外引路照明。

2)照明燈具選擇

光源選擇

隧道照明可采用高壓鈉燈光源、LED光源進行比較。

根據以上比較:高壓鈉燈具有價格低、穿透煙霧性能好的特點可在高速隧道多汽車尾氣煙霧環境提高照明的誘導性和照明效果,有利于交通運行。但高壓鈉燈啟動性能不好,顯色性差,不利于事物的辨認和應急啟動。LED燈具有啟動性能好,顯色性好的特點但穿霧能力差,價格較高,LED由于芯片的品質和封住散熱問題,穩定性能一般。因此,綜合考慮照明性能、使用功能和投資運行成本,本工程隧道使用混光照明,以高壓鈉燈為主,LED為輔。即加強照明、基本照明采用高壓鈉燈,應急照明、橫通道照明采用LED燈,應急停車帶照明采用高壓鈉燈和led燈混合安裝。應急照明通過EPS供電,正常狀態開啟,提高隧道高壓鈉燈照明的顯色性和舒適性,正常照明故障時,LED燈瞬時再啟動確保交通安全。應急停車帶人員操作作業可能,采用兩種光源混光照明提高作業面照度和分辨率。

3)燈具布置方案

4)隧道照明調光和控制

隧道照明調光

本工程根據洞外亮度和交通量變化采用分級調整入口段、過渡段、出口段的照明亮度及中間段的亮度。根據《公路隧道通風照明設計規范》JTJ026.1-1999白天亮度調整表:

隧道加強照明分為4級控制,根據不同的環境亮度開閉隧道燈,基本照明分類兩級根據交通量預測近期交通量較小夜晚采用減光控制。

隧道照明控制

隧道內的照明控制是根據隧道照明設計中所確定的照明區段、不同時段不同氣候條件下的照明要求,控制各個照明回路的開關,從而達到既滿足隧道的照明亮度要求,又節省能源的目的,其控制方式大致分為手動控制、分時段時序控制方式和根據洞內外的亮度值自動控制照明回路的全自動控制方式三種。

A.手動控制方式由人工根據不同的時段及天氣情況而開關不同的照明配電回路;

B.分段時序控制方式是根據一天中不同的時段而開啟(閉合)相應的照明回路;

C.隧道照明的自動控制方式則是利用光強檢測器分別采集隧道內外的亮度參數,經過對比處理后,由計算機系統自動控制各個照明回路的開關,使洞內的照明亮度與外界自然光的亮度相適應。

③橫通道照明控制

車行橫通道照明設照明控制箱,車行通道卷簾門兩側設手動開閉門開關,照明燈具可手動開啟、隧道控制器遠程開啟和與隧道門聯動開啟工作方式。人行通道照明開關設于人行通道門外側,開關具有手動開啟和紅外感應開啟功能。

④隧道照明配電

隧道照明按照晴天、云天、陰天、重陰天、夜間和深夜等不同的控制要求設置不同的供電線路,隧道加強照明和隧道基本照明均采用鏈串式配電接線方式。隧道照明電纜敷設在隧道兩側上部的電纜橋架內,除應急照明供電線纜外,其余照明回路供電線纜均采用阻燃交聯聚乙烯絕緣聚氯乙烯護套銅芯電纜。隧道應急照明由EPS電源供電,電纜采用耐火交聯聚乙烯絕緣聚氯乙烯護套銅芯電纜。隧道洞口外設有引路路燈照明。路燈供電電纜采用鎧裝電纜直埋敷設,過路穿鋼管保護。

5)照明預留預埋

a.隧道照明用配電箱洞室

配電箱上、下部側墻內分別預埋金屬軟管,電纜溝內的供電電纜從金屬軟管向上進入配電箱進行供電,配電后配電電纜從金屬軟管上橋架,對設備供電,同時一部分電纜通過隧道頂部預埋金屬軟管進入另一側向本側照明設備供電。

b.隧道橫洞照明預埋工程

由于橫洞照明電纜引自隧道應急照明配電回路,所以設置金屬軟管過拱頂金屬軟管,引至應急照明側,為方便電纜穿線,設接線盒;

引入橫洞的電纜在橫洞拱頂內預埋金屬軟管并預留接線盒,方便橫洞燈具接線;

橫洞洞口側壁預埋金屬軟管,連接電纜溝和橫洞,方便連接照明控制線。

c.在洞內變電站洞室附近的左側強電溝與右側弱電溝互聯,以及貫穿橫洞的金屬軟管。

6)小結

隧道照明是運營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隧道照明中,隧道出入口的照明更是隧道基本照明的幾十倍,能耗和運營成本相當大。隧道照明的亮度應根據洞外亮度進行調節,這樣在節約資源的同時對照明效果也不會有明顯的影響。目前,隧道照明應用處于傳統光源和LED分享照明市場的狀態,隨著LED技術的不斷發展,光效逐漸提升,價格也在明顯下降,LED隧道照明的技術、經濟、社會和環保效益將與日俱增。

隧道照明安裝時由于隧道內的電纜較多與其他供電系統的交叉如風機供電、隧道內監控設施等電纜,應統籌考慮,總體安排合理,避免出現現場施工混凝土要澆筑,而預埋的管線和設備尚未定位的情況,各個專業之間需聯系緊密,避免重復工作。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公路隧道通風照明設計規范》(JTJ026.1-1999)

《照明設計手冊》(第二版),姚佳偉主編,中國電力出版社,2006.12.

第10篇

關鍵詞:古幣展覽館;照明設計;研究

Abstract: The exhibition hall lighting design plays a vital role to the museum of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and display. The exhibition hall exhibits lighting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ght source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exhibit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principles and requirements for professional design. Museum exhibition space is the key link in the exhibition hall lighting design, lighting desig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guarantee the integral illume, highlighting local lighting is conducive to better ornamental effect. Lighting light source should have good color rendering, and avoid the interference of glare from the line of sight to the viewers. The beam size and the uv value should be controlled in a reasonable scope, including large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s and vertical plane exhibits, on the surface of the special exhibits need according to the exhibits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fic lighting design.

Keywords:Ancient gallery; Lighting design; research

中圖分類號:TU113.6+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引言

古幣展覽館的照明深化設計遵循有利于觀賞展品和保護展品的原則,達到安全可靠、經濟適用、技術先進、節約能源、維修方便的要求。展覽館的照明質量要保證照度、顯色指數、色溫與照度的搭配、均勻性、立體感、眩光、對比度的要求。按照古幣展覽館大樓建設理念,自然光采光照明與人工采光照明相結合,西門子的KNX/EIB的智能控制系統與庫柏的ZB-S智能應急照明控制系統相結合,末端高品質的鹵素燈、金鹵燈、LED等的結合使用,構建了古幣展覽館和諧、綠色、美觀、安全可靠的照明系統,尤其兩種智能照明控制方式的混合控制技術在國內展覽館工程中應用尚屬首次。

2.系統概況及工作原理

古幣展覽館項目智能應急照明系統設計采用CEAG ZB-S智能應急照明控制系統,整個系統由位于不同區域的系統主站及控制分站組成,進行分區切換和監控。系統采用主電AC220V 50Hz和備電DC220V供電線路,主電為兩路市電及一路發電機提供(其切換在控制系統主電供電進戶端前),可向應急照明回路提供AC220V交流主電,備電由集中放置在每個系統控制主站柜體內的直流電池提供,為直流220V。正常時使用主電AC220V 50Hz對應急照明回路和燈具進行供電;當主電失電后,或是應急照明系統收到消防系統強切信號(或其它緊急信號)后,系統可自動切換到直流電池DC220V供電,并強制打開連在應急照明回路上的所有類型的應急照明燈具或設備。

本次古幣展覽館項目中,CEAG智能應急照明控制系統在設計時選用了控制主站和分站兩種站點。

2.1系統主站和控制分站的作用

系統主站應包含充放電保護、電池狀況監控、輸出DC220V備電供應控制分站、通過回路切換模塊輸出分路線路至燈具監測模塊等功能。

控制分站除不包含充放電保護、電池狀況監控等功能,直接從控制系統主站處獲得DC220V備電外,其功能應與系統主站一樣,所有系統主站及分站應具有控制模塊、供電模塊、回路切換模塊等設備,所有控制模塊能通過信號總線聯網控制,并無縫顯示和控制其它分站所連接的終端燈具。所有控制模塊聯網后能通過中央圖形監控軟件顯示全系統工作狀況,并能對全系統進行操作、控制和修改設置。

CEAG ZB-S應急照明智能控制系統主站/分站除了向應急和出口照明設備提供可靠的供電源(230V AC/220V DC)外,系統還將自動測試系統并且分別監視每個所接的照明設備,所有這些功能均只需電源線就可完成。

CEAG ZB-S應急照明智能控制系統在50Hz的電網內使用CEAG智能應急照明控制系統的系統主站或控制分站對每個連接的照明設備的開關模式進行自由編程。在同一個回路中混合常明燈、開關式常明燈和備用燈模式——而無需單獨的數據線。

2.2系統主站/控制分站功能。

1)CEAG ZB-S應急照明智能控制系統的系統主站/控制分站的控制模塊均帶有非易失性程序存儲設備和大型的LCD顯示器,并且控制著中央集中電池系統。它會自動測試所接入的設備和緊急照明設備的所有功能,并報告所發生的故障。

2)具有完整的查找功能,可自動檢測所有帶地址的照明設備和模塊,地址是在安裝時被設定的而且是系統內唯一的。

3)可通過接口連接中央圖形監控工作站。

4)控制模塊上以純文本顯示每一個應急照明燈信息。

如在交流工作時出現相位接地故障,無故障的直流供電可保持其繼續工作。

利用SMC卡可以對測試記錄和系統配置進行靈活的存儲。

5)應急照明系統采用按電井所劃分的區域集中式中央電池供電系統和智能控制系統。

備電采用220伏直流輸出,應急狀況時,通過回路切換模塊將AC220V直接切換到后備電池的DC220V輸出,DC220V直接輸出到各回路各燈具地址模塊。并且應急照明備電系統應只給應急照明設備供電,而不應在應急照明備電系統中接入其它負載。

各回路切換模塊的輸出功率應小于1.2kW(功率因數為0.9情況下),每控制分站所控制的回路切換模塊不大于35個。

回路切換模塊與燈具地址模塊之間采用電力載波通訊方式,不采用弱電線纜通訊。

6)當中央監控工作站故障,或主站/分站主控模塊故障,或總線通訊故障時,回路切換模塊依然具有自動切換功能,可以在失去主電時將所有所連接回路上的燈具切換為電池DC220V供電的應急模式。

常開、常閉及各種開關控制應急燈具應能根據設計需要用同一路供電線纜連接,通過所配接的地址模塊可編程設定其工作模式。

7)主站/分站上的控制模塊應能控制并顯示與其相連的所有或部分應急燈具的工作狀態,包括亮、滅及故障。

8)主站/分站上的控制模塊均能設置操作密碼,防止非專業人員操作。

9)主站/分站上的控制模塊具有主、備用電源的工作狀態指示,系統故障顯示,并能實現主、備用電源的自動轉換。且備用電源能保證應急照明系統全負載正常工作30分鐘。

10)功能測試計劃(系統巡檢)

CEAG ZB-S應急照明智能控制系統能定期自動巡檢、測試整個應急照明系統,并且能人工設定自動巡檢事件間隔為每天,每周,每月或每年任意指定時間;中央控制設備必須具有手動啟動巡檢按鈕以便實施不定期系統巡檢;每次全系統巡檢應包含主電和備電兩種狀態,同時,全系統巡檢的完成時間小于或等于3分鐘。應急照明系統應能記錄每次巡檢所檢查出的不正常信息;應急照明系統應能保留至少2年的事件記錄信息;系統控制程序、各種信息存儲以及事件記錄須具備采用非電源依賴性存儲介質。

11)電池持續時間測試

CEAG ZB-S應急照明智能控制系統能夠設置自動測試功能,可設定時間間隔為每月或每年任意指定時間自動啟動電池持續時間測試,測試結束后可給出報告;同時每個主站或分站能以手動方式啟動電池持續時間測試使。

主站/分站上的控制模塊均能以手動、自動兩種方式使與其相連的所有應急燈具轉入應急狀態。

應急照明系統具有對3相供電線路的監控功能,當任何一相出現失電應急照明系統應能監測到并自動啟動電池供電;當某一支路的應急燈具與主站/分站上的控制模塊連接線開路、短路或接地時,不應影響其它支路的應急燈具和應急電源的工作。

12)CEAG ZB-S應急照明智能控制系統的應急轉換時間小于或等于0.25秒;當主電恢復之后應急照明系統能自動切換到主電供電,而且系統本身可通過設定在檢測主電狀態后,能設定延時切換到主電。

13)CEAG ZB-S應急照明智能控制系統由于采用了高智能STAR技術,極大地減少了傳輸回路的數量,可將常明燈、開關式常明燈和后備燈的操作整合到一條公用線路中,而無需獨立的分列線路,同時所有的操作均采用電力載波技術,無需另行鋪設其它的弱電控制線路。

參考文獻:

第11篇

關鍵詞: 建筑工程 應急照明分類設置 供電方式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進步,現代建筑的層數越來越高,占地面積越來越大,內部設施越來越完善,功能越來越齊全,所用的設備材料則越來越新,而且在使用的安全性、靈活性、舒適性等方面的水準也越來越高。應急照明是現代公共建筑及工業建筑的重要安全設施,它同人身安全和建筑物安全緊密相關。當建筑物發生火災或其它災害,伴隨著電源中斷,應急照明對人員疏散、消防救援等工作,對重要的生產、工作的繼續運行或必要的操作處置,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應急照明的分類

從五十年代始,我國一直沿用“事故照明”這個名詞。為了和CIE和英美等國通用的“Emergency Lighting”這個詞接口,并考慮到更為確切,更符合實際,九十年代初頒布的《民用建筑照明設計標準》、《工業企業照明設計標準》,都使用了“應急照明”。名詞的變化,也伴隨著內容、技術要求的某些變化。例如,過去的事故照明分為兩類,即疏散用的和繼續工作用的事故照明;而新標準規定的應急照明則分為三類,即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備用照明。這種分三類的方法是和CIE的《建筑內部應急照明指南》一致的。然而各國的分類也不統一,如荷蘭和CIE相同;美國《人身安全法規》則分為四類,將疏散照明分為兩類,因此,和CIE的分類比較接近;而前蘇聯和美國規范仍是分為兩類;

1、疏散照明

疏散照明是當正常照明因電源故障熄滅后,在事故情況下為確保人員安全地從室內撤離而設置的照明。從使用功能角度看,它可分為誘導指示標志照明和疏散一般照明。誘導指示標志燈用于辨認安全出口的方向和安全出口的位置;疏散一般照明則使人們能夠看清楚通道上的任何阻礙物,并能安全通過。使人們能容易找到沿疏散路線設置的手動報警器、呼叫通訊裝置和滅火設備等。

通常在人員眾多、密集的公共建筑;高層公共建筑、超高層建筑;人員眾多的地下建筑,特別重要的、人員眾多的大型工業廠房等場所設疏散照明。

2、安全照明

安全照明是在正常電源發生故障時,為確保處于潛在危險中人員的安全而設的應急照明部分。通常設置在醫院、電梯、工業廠房等場所。

根據應急照明的概念及應急照明應設置的場所,我們很容易發現:應急照明既要滿足作為照明的一般要求,又要滿足應急照明的特殊要求;既要在緊急狀態下照明,同時又要保證常年安裝在建筑物內安全、可靠地處于良好的備用狀態。這除了選擇合適的光源外,選擇安全可靠、經久耐用的應急照明電源是至關重要的。

3、備用照明

在正常照明電源發生故障時,為確保正常活動繼續進行而設的應急照明部分。通常設置在斷電后不進行及時操作或處置可能造成重大事故或重大經濟損失的場所。

二、應急照明的設置

1、疏散照明的設置

疏散照明應根據建筑物的層數、規模大小、復雜程度、建筑物內活動的人員多少、建筑物的功能、生產或使用特點等因素確定。筆者認為應突出考慮以下情況:第一是高層或多層的公共建筑;第二是在建筑物內活動的人員不熟悉建筑物內的情況;第三是建筑物內人員眾多。根據這些原則,應設置疏散照明的建筑主要有:人員眾多的公共建筑,如大會堂、劇場、影院、文化宮、體育場所、展覽館、博物館、旅館、候機樓、大中型候車廳、大中型商場等;地下建筑,如地鐵站、地下商場、旅館、娛樂場所等;特別重要的人員眾多的大型工業廠房。

疏散照明按功能分為兩個類別:一是指示出口方向的疏散標志燈;二是照亮疏散通道的疏散照明燈。下面分別說明其布置和安裝要求。

(1)、疏散標志燈的布置及安裝

在需要設疏散照明的建筑內,應按以下原則布置:即在建筑物內疏散走道上或公共廳堂內任何位置的人員,都能看到疏散標志,以指示疏散方向,直至到達出口。

以下分別說明出口標志和指向標志的布置要求。

①出口標志的布置及安裝

應布置在通向室外的出口和應急出口;多層建筑內各樓層通向疏散樓梯間或防煙樓梯間前室的門上;大面積廳、堂、館通向室外或疏散通道的出口處。

出口標志應安裝在出口門內側,不應裝在樓梯間側,其標志面應朝向疏散通道,并盡量與走道軸線垂直。通常安裝在門上方,也可在門側或門上方頂棚下,距地高度為2.0-2.5m為宜。過低對安全不利,也不便遠處看清;過高則在火災時煙霧可能遮避光線而看不見。可以明裝或嵌墻暗裝,按建筑裝飾要求而定。當出口門位于疏散走道的側面時,則不能嵌墻暗裝,因為標志面要與走道方向垂直,故應伸出墻面或掛在門上方的頂棚下。當出口門內兩側都有疏散走道時,應裝設雙面都有圖形或文字標志的出口標志。

②指向標志的布置和安裝

指向標志布置在:疏散走道拐彎處;疏散走道直線段離出口標志20m以上時,恐看不清出口標志,應加指向標志。也就是說,在疏散走道任何段能看到出口標志或指向標志,視線距離不超過20m。

指向標志一般裝在走道側墻上,距地面高度不宜大于1m。低位安裝主要是防止煙霧遮擋。美國有安裝在走道邊地面上。位置較低時,應考慮防機械損傷和觸電措施。從便于視看來說,又不宜嵌入墻內暗裝。一般宜采取嵌墻內但突出墻面30-40mm。突出的透光罩應使用不碎的玻璃或膠片,并不應有突出尖銳的棱角和固定件。需要裝在較高的位置時,在墻上高2m左右為宜,在頂棚下可2.0-2.2m。

指向標志通常用“箭頭”表示疏散方向,其標志面應盡量與走道方向垂直,以便疏散走道上的人們能看清標志面。

(2)、疏散照明燈的布置和安裝

疏散照明燈應沿疏散走道均勻布置,注意走道拐彎處,交叉處、地面高度變化處以及火災報警按鈕等消防設施處有必要;還有疏散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電梯候梯間等處;人員眾多的會堂、劇場、體育館、博物館、大中型商場等。

疏散照明燈通常是利用正常照明的一部分,如1/2或1/3,其間距不宜太大,并選用沿走道縱向具有寬配光的燈具,以提高均勻度。

2、安全照明的設置

安全照明是在正常照明熄滅時確保處在潛在威脅中的人安全而設,強調極快地提供照明,保證人的安全。它和疏散照明不同,后者在災害時保證人員撤離建筑物的安全之用。以下幾類場所宜設置安全照明:

(1)因正常照明熄滅,黑暗中可能導致人員創傷、灼傷等嚴重危險的生產場所,如刀具的圓盤鋸等。

(2)正常照明熄滅將延誤工作和操作時間,如醫院中危及患者生命的手術室、急救室等。

(3)人員密集又不熟悉建筑內環境,正常照明熄滅容易引起驚恐而導致傷亡的場所,和難以同外界交流的電梯內。

安全照明多數不要求照亮整個房間,或不要求規定的均勻度,可以只照亮某一個或幾個工作面。而且常常要求有一定方向性的照明。

可以裝設定向性燈具,有的可利用工藝設備的局部照明燈。

3、備用照明的設置

備用照明應根據場所的生產、工作和運行特點而定,各種行業有自己的特殊要求。以下列舉幾類需要備用照明的場所:

(1)斷電后需要有照明以進行必要的操作、處置,否則將可能造成爆炸、火災、中毒等事故的場所,或造成生產流程破壞或混亂,或加工、處理的貴重部件損害的場所。

(2)正常照明熄滅將造成系統運行、操作或工作無法繼續運行,從而導致很大的經濟損失或不良影響的場所,如通訊中心、電視臺、廣播電臺、鐵路或航空樞紐、發電站、中心變電站、重要的動力供應站、城市供水設施,還有國家大會堂、國際會議中心、國際比賽場館、高級賓館等。

(3)正常照明熄滅將妨礙消防工作的控制中心或指揮中心、消防設施間等。

(4)重要的地下建筑,如地下鐵路車站及運行室、地下旅館、商場及娛樂所等。

(5)正常照明熄滅將造成現金或貴重物品被竊的場所,如商場的貴重物品售貨區、收款臺、自選商場 。

備用照明的布置:

①備用照明應與正常照明統一布置,以求經濟、合理、整體協調。

②斷電后要求繼續堅持工作或需要進行必要的操作、處置的場所,備用照明燈要布置在需要工作、操作的主要部位。

③正常照明熄滅后整個場所都要繼續工作的,應利用正常照明燈具的一部分作為備用照明;當備用照明要求與正常照明保持相同照度的重要公共建筑,應利用正常照明全部燈,而不另裝燈具,在電源故障時轉換到應急電源供電。

三、應急照明的照度及轉換時間和持續工作時間

1、應急照明的照度

由于應急照明照度大多數比較低,均勻度一般不高,平均照度與最小照度相差甚大;另外,要求整個場所還是某些部分、區域,具有規定照度,也不大相同。照度高低,除視覺條件外,還同一個國家的經濟水平、能源條件相關。疏散照明照度,美國規定不低于10Lx(持續時間終了時可降至6Lx),日本規定不小于1Lx(用熒光燈時不小于2Lx),而CIE規定不低于0.2Lx。我國《工業企業照明設計標準》要求主要疏散通道不應低于0.5Lx。防火規范要求最低照度不應低于0.5Lx。兩者規定的照度相同,但實際相差甚大,《工業企業照明設計標準》是使用平均照度,而規定主要通道,并不要求全部。

安全照明和備用照明的照度,《工業企業照明設計標準》規定不應低于一般照明的5%和10%,這是通用原則。某些特定場所應提高照度,如手術臺,應保持和正常照明相同照度;一些重要的公共場所,如國際會議中心、國際比賽體育館等,還有消防指揮中心等場所,都應有和正常照明相同的照度。某些場所的備用和安全照明,如消防控制室、發電機房、配變電站等,主要是保證必要的工作和操作部位所需的照度,可不要求整個房間或場所達到規定的均勻度。

2、應急照明的轉換時間和持續工作時間

這兩項標準在《工業企業照明設計標準》及《民用建筑照明設計標準》中沒有規定。根據CIE規定要求說明如下。

(1)、正常電源中斷,轉換到應急電源供電的轉換時間要求:

①疏散照明,不應大于15s。這是考慮了適應應急發電機自起動條件,如使用其它應急電源,應爭取更短。

②安全照明,不宜大于0.5s。因涉及人身安全更為直接,要求較高,應急電源只能使用電網線路自動轉換或蓄電池。

③備用照明,不應大于15s。對于有爆炸危險的生產場所等,應視工藝生產特點,按需要確定更短時間;對于商場的收款臺之類場所,為防止搶竊,不宜大于1.5s。

(2)、由應急電源供電時,應急照明持續時間要求:

①疏散照明,不宜小于30min。主要應考慮發生火災或其它災害時,人員疏散、在建筑物內搜尋人員、救援等需要的時間。對于超高層建筑、規模特大的多層建筑、大型醫院等,宜考慮更長持續時間,如45、60、90min。

②安全照明和備用照明,應視生產、工藝特點及持續時間長短確定。象特別重要的公共建筑、通訊中心、廣播臺、電視臺、發電及配變電中心、交通樞紐等場所,應長時間持續工作。

四、應急照明供電方式

1、由電網獨立電源供電。要求由外部引來兩路獨立電源供電,確保一路故障時,另一路仍能繼續工作。這種電源具有轉換時間易滿足要求、持續工作時間長、供電容量不受限制的特點。但是,在目前的城市供電條件下,要得到兩路完全獨立的高壓電源的可能性比較小。在大部分情況下,供電部門不能提供完全獨立的兩路高壓電源,或者雖然能夠提供但因為投資過大而被建設方否決;

2、由柴油發電機組供電。其特點是供電容量和供電時間基本不受限制,但由于機組投入運行需要較長時間,經常處于后備狀態的機組,停電時自啟動時間規范要求小于30s,因此只能作為疏散照明和備用照明,而不能用于安全照明及某些對轉換時間要求較高的場所的備用照明。這種電源在高層建筑中常常為滿足消防用電要求而設置,專門為應急照明設置是不經濟的;

3、采用蓄電池電源。當采用燈內自帶蓄電池即自帶電源型應急燈時,其優點是供電可靠性高、轉換迅速、增減方便、線路故障無影響、電池損壞影響面小,缺點是投資大、持續照明時間受容量大小的限制、運行管理及維護要求高。這種方式適用于應急照明燈數不多,裝設較分散,規模不大的建筑物。當采用集中或分區集中設置的蓄電池組供電方式時,其優點是供電可靠性高、轉換迅速,它與燈內自帶蓄電池方式相比投資較少、管理及維護較方便,缺點是需要專門的房間、電池故障影響面大,且線路要考慮防火問題。這種方式適用于應急照明種類較多、燈具較集中、規模較大的建筑物。

在實際工程設計的過程中,由于對系統的要求和應用范圍不相同,所以僅僅選擇上述某一種電源形式有時是很難滿足要求的,也很難做到安全可靠,經濟合理。因此供電方式的確定要結合消防動力負荷綜合考慮,同時選擇兩種及兩種以上的應急照明電源。應急照明燈數不多,規模小的建筑物選用自帶蓄電池的供電方式,規模較大的高層建筑和一些特殊重要的建筑采用電網獨立電源供電,配以發電機組或蓄電池組,或者采用由發電機組與自帶蓄電池相結合用的供電方式。

五、應急照明控制方式

①、建筑發生火災后,可能會造成電氣線路短路和其它設備事故,電氣線路可能使火災蔓延擴大,還可能在救援中因觸及漏電的帶電設備或線路,造成人員傷亡,因此火災發生后,消防人員必須先切斷工作電源,然后救火 ,以策安全,所以用220V 以上的電源作應急電源是不合理的。因為:a)、與一般消防動力配電不一樣,消防應急燈布置位置多,面廣,基本上涉及整個建筑物的公共場所,管線縱橫排布,而且大部分燈具均布置于吊頂內,現實情況下,大部分應急照明管線均未作任何防火處理措施,即使管線做到防火處理措施,但對引入燈具的軟管,接線盒、接線頭,及其燈具亦應嚴格防火處理,是非常困難的。b)、在火災狀態下,吊頂極易燒毀,在此情況下,管線斷裂,燈具破碎,如此時噴淋系統及消防系統工作,大量水注入沿樓層平面流入各層豎向區域,220V 電源即可能會對后期疏散人員及消防人員生命構成嚴重威脅,并可能使火災因應急照明線路短路而蔓延至其它區域。c)、由于火災現場情況復雜,最大可能情況使該部分線路短路,著火,產生較大的故障電流,影響到其它消防用電設備的使用或可能使火災蔓延。

綜合上述分析,采用220V 城市電網電源,以及發電機組電源或采用變壓器變為36V 都是不合理的,最好采用獨立的應急電源更合適。

②、應急照明的最基本的一個原則:即在火災事故狀況下,所有的疏散標志燈,沿疏散區域途徑的疏散照明燈,在消防中心控制下,在關斷正常照明后立即啟動,并不得受附近開關的控制,保持直接點亮的狀態,以利于人員的直接疏散,如果要求緊急疏散的人員去啟動照明開關后再進行疏散是很不現實的。

六、設計中的注意事項

消防應急照明屬于重要的消防電氣設備之一,為了保證發生火災時誘導室內所有人員及時、準確、迅速地疏散至室外安全地帶,看清疏散通道所需的最低照度要求,防止人身傷亡事故,電氣設計人員必須對消防應急照明給予足夠重視。

(1)對各種接線方式、燈具的亮、滅規律要有準確理解,以免在設計中盲目設置,功能狀態不明,起不了應有作用;

(2)應急照明回路一般需加PE線,尤其是安裝在走道墻柱面距地面1m以下的燈具,其金屬外殼應可靠接地,所以配電回路應有PE線;

(3)如果應急照明作為平面照明的一部分,應采用三線式可控接法,不應采用二線式接法;

(4)對于多層公共建筑,其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和疏散走道、按規范規定需要設置消防應急照明的影劇院疏散門、會議廳、多功能廳、報告廳及醫院病房疏散走道等,在沒有設消防控制中心的工程中,可以采用加就地開關控制(單燈單控或多燈控制)或配電箱內集中控制的三線式接法;

(5)為便于平時維護與管理,消防應急照明最好按層(或區)以專用饋電回路供電;

(6)應急照明負荷時平時與火災時都必須可靠供電的保證負荷,有條件的都要由變配電的低壓應急母線段供電,即當用柴油發電機組做應急電源時,只要發電機投入使用,它就有繼續供電保證。

七、結語

第12篇

關鍵詞: 消防應急照明系統; 應急燈具; 應急電源; 疏散控制策略

中圖分類號:TU998.1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大型公共建筑越來越多,尤其是人員較為密集、疏散出口較多的大規模商業場所、交通樞紐等,由于其內部建筑結構復雜,人員集中,緊急狀況下的人員疏散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因此,消防應急照明系統是非常重要的安全設施,是保證建筑物內人員及時疏散的前提,有利于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應急照明是正常照明系統因電源發生故障,不能再提供正常照明的情況下,供人員疏散、保障安全或繼續工作的照明。本文主要介紹了消防應急照明系統,以及在實際工程中系統的設計與應用。

1 消防應急照明系統的設計

1. 1消防應急照明的現狀

大空間建筑物的多出口決定了在緊急疏散時消防應急燈具的重要性。消防應急燈具在斷電情況下可持續工作,指明疏散方向,以提供疏散人員所需的合理逃生時間。傳統的火災探測報警裝置和應急照明疏散指示設備分別獨立工作,彼此之間沒有密切聯系及火災發生時的聯動關系。固定方向疏散指示和安全出口標志存在著安全隱患,當疏散線路上或安全出口附近發生火災時,仍會將人員引向危險區域。同時,固定方向的疏散指示系統在煙霧條件下的引導效果也不理想。另外,由于大型公共建筑物規模龐大、結構復雜,燈具數量大,依靠人員管理難度很大,經常在發生火災時,燈具卻已損壞,起不到應有的疏散作用,因此設計一個安全、有效、合理的消防應急照明系統非常重要。

國際照明委員會CIE 的《建筑物內的應急照明指南》及我國的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設計標準》將應急照明按用途分為: 疏散照明燈、疏散標志燈( 出口標志燈和指向標志燈) 。設計應急照明系統時,必須將上述兩種用途的燈具結合考慮,納入同一控制系統,使之能夠在發生火災時,準確、快速地疏散人群。

1. 2 消防應急照明系統的設計

一個完善的消防應急照明系統,應在電源設置、系統組織、照明控制方式、導線選型及敷設方式、燈具選擇及安裝位置、誘導指向、安全保護措施等環節都嚴格執行相關規范,保證其在火災緊急狀態下發揮應有的作用。本文著重介紹了系統中燈具選擇、電源配置及照明控制方式的設計。

集中控制型消防應急燈具系統出口標志燈引入語音功能。該功能平時不開啟,火災時,根據出口安全與否,選擇性開啟。實踐表明,在出口標準燈中引入語音功能能顯著提高疏散時間( 提高70%) 和疏散路徑的明確性( 提高30%) 。在大空間場所集中控制型消防應急燈具系統引入光流燈具,平時光流不開啟; 火災時,根據通道、出口安全與否開啟,同時選擇光流指示方向。集中控制型消防應急燈具系統中的方向指示燈引入方向可調功能,平常就近指向安全出口; 火災時,根據火災報警信息對方向指示燈具進行指示方向的優化調整。應急照明燈具全部采用壽命更長、更加節能的LED 光源。消防應急燈具維護困難,關鍵模塊、電池、光源應急轉換等故障不易察覺,應對多種功能模塊設計故障報警、燈具自檢等功能。

應急照明電源是指當正常電源不再提供正常照明情況下所需要的最低亮度的狀態,即當正常照明電源電壓降到額定電壓60%以下時,轉換到應急照明電源供電。應急照明電源的選擇,要綜合考慮其種類、轉化時間、持續工作時間、電源自身的特點、實際應用場合的具體要求等諸多因素。

為做到安全、準確、迅速的逃生,必須單獨建立消防應急照明系統,該系統以消防火災報警系統信息為依據,根據預設的應急疏散方案,通過應急照明控制器進行局部疏散路徑優化調整,達到動態疏散。應急照明控制器應能接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火災報警信號或聯動控制信號,并控制相應的消防應急燈具轉入應急工作狀態。

由于部分應急照明在平時不開啟,通過系統編程可將該部分燈具納入夜晚巡檢照明,方便了日常管理和檢測。消防應急照明系統主機應能監測光源故障、通信故障、電池故障、欠壓故障,并定期檢測電池容量。

2 消防應急照明系統的應用

某大型商務區地上為辦公區,地下共3 層,地下1 F ~ 2 F 為商業與餐飲區域,地下3 F 為車庫,每層約40 000 m2,地下每層約20 個防火分區。由于地下1 F ~ 2 F 人員密集,出入口較多,當發生火災危險時,良好的應急照明疏散系統尤為重要。其消防應急照明系統設計如下:

( 1) 地下消防應急照明系統共設4 臺主機:1 臺中央主機( 中央消防控制中心) 和3 臺分站

主機( 區域消防控制中心,地下室每層1 臺) 。中央主機負責監控3 臺分站主機,分站主機負責監控其下每層各個防火分區的區域智能應急照明箱。中央主機和分站主機之間采用獨立局域網通信。中央主機控制系統界面上能顯示與其相連的分站主機的通信狀態( 通信故障、通信正常) ,一旦開啟系統控制平臺后,主機之間開始通信,消防報警聯動信號集中接入中央主機,通過中央主機向分站主機傳遞火災聯動信號。中央主機將集中監控各分站主機工作狀態,而分站主機消防聯動控制優先級高于中央主機。

( 2) 在每個防火分區配電間內設置1 臺區

域智能應急照明箱,其中包含通信模塊、聯動模塊、市電檢測模塊、控制模塊、智能場景模塊。電源引自本防火分區的應急照明配電總箱,當聯動模塊檢測到消防聯動信號或當市電信號監測模塊檢測到市電失電時,強制點亮所有應急燈具,并根據預設場景調節雙向指示燈。在疏散走道、合用前室及公共場所有人員流動的區域,疏散通道的照度不應小于2 lx; 疏散樓梯間的地面照度不應低于5 lx。應急疏散照明及標志指示燈均采用以LED 為光源的燈具。LED 作為新型理想光源,具有壽命長、發光效率高、功耗低、啟動時間短、顯色指數高、結構牢固、不怕震動、方向性好、工作電壓低、無紫外輻射、環保、重量輕、適應性強等優點。

( 3) 考慮到人們對現有的疏散指示的認知和依賴性不強,逃生人員容易忽視疏散指示標志,使產品的疏散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因此,在各個防火分區末端出入口設置語音出口標志燈。平時標志燈具常亮,消防聯動時,通過指令控制啟動燈具的頻閃功能和語音提示功能。由于地下商業面積較大,疏散出口較多,需根據現場消防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疏散路線,以免將人群疏散到危險區域,故而在通道內設置雙向可調墻面或地面標志燈。平時指示燈向正常的疏散方向常亮,火災聯動時,通過指令或消防控制室專業人員控制啟動燈具的頻閃功能和調向功能。當系統根據火災報警信號聯動熄滅安全出口指示標志燈具時,應在接收到安全出口處設置的感溫火災探測器的火災報警信號時,系統才能聯動熄滅指向該出口的消防應急標志燈具。消防探測器均具有地址編碼,當探測到火情時能準確地反映出具體方位,因此,在預設消防疏散場景模式時,應將雙向疏散指示的點位與探測器的點位相對應,以便準確地設計出各種疏散場景模式。

( 4) 考慮到低壓供電半徑有限,應盡量減少線路電壓降。該工程消防應急照明的應急電源

采用柴油發電機組與蓄電池組組合方式供電。按不同防火分區分散設置的蓄電池組系統,其控制裝置能手動控制各蓄電池組及轉換裝置的工作狀態。

( 5) 由于消防應急照明系統平時兼用,因此需要制定一個合適的系統控制策略,使應急照明

系統能發揮最大的功效,既滿足平時正常照明,又能滿足應急疏散的要求。本文設計的消防應急照明系統控制流程圖如圖1 所示。

消防應急照明系統開啟,接收消防報警系統發來的信號。如未檢測到火災信號,則系統進入應急照明系統自動控制模式,根據系統內部設置的各個時段對應的不同場景模式,采用方便、易操作的定時控制來調節燈具,進入相應的照明場景。當讀取現場燈具檢測數據與相應場景不符時,應急照明系統報警; 當工作正常時,該次控制完成,系統繼續檢測火災信號。如系統檢測到火災信號,則進入應急照明系統火災疏散模式,開啟全部消防應急照明,通過與消防控制系統的聯結,可讀取火災發生的具體方位,從應急疏散場景預案中選擇最為合適的方案; 當讀取現場相應火災區域信息出現不能正常讀取數據或無法找到與之相符的預設疏散場景時,則應急照明系統報警; 當工作正常時,系統動態調節疏散方向,開啟正確方位的語音疏散功能,進入相應的預設疏散場景,為疏散人員指示出準確、快速的安全通道。

3 結語

在現代公共建筑中,消防應急照明系統已成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消防應急照明系統不僅考慮應急照明的燈具選擇和電源選擇,還要在設計時仔細分析建筑物的使用特點、火災發生情況等多方面因素,通過整合建筑疏散功能,構建出一個安全、準確、迅速的智能疏散系統,并結合實際情況和專家經驗,對消防應急照明系統進行建模,使系統真正做到智能分析、動態調節、安全疏導。

[1] 于景霖. 應急照明供電及其控制的再分析[J]. 安防科技,2010( 10) : 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