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7:20:1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好習慣作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2009年5月6日 星期三 晴
昨天下午班會上,王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養成好習慣”幾個大字。同學們討論的可熱鬧了,我們小組決定每天早晨早起跑步。這對我來說可是個大難題。我可不習慣早起。回到家我定了鈴。
今天早上,當我還在睡夢中就被鈴聲吵醒了,真不愿醒啊,我在夢中正和“藍貓”玩打仗游戲,我們兩正打的難分難解的時候,鈴聲響了。唉。起來吧,我可不愿做個不守信用的男子漢,再說了,鍛煉身體也是我們學生最基本的。我要養成這個好習慣......于是,我一骨碌爬了起來.下樓時,我碰上同學張元良,他正用小手揉眼睛呢,看來養成個好習慣正不容易啊,可今天成功了,明天還要堅持,一直堅持下去。
著名作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思想決定行動,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
一個人要想自己長大后能被別人刮目相看,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件說難也難,說簡單也很簡單的事情。不過如果做成了這件事,對你將是益處多多。
有一個人家里很窮,但是他人窮志不窮,從小成績就好,習慣也好,終于,在長大后有所成就。還有一個人,從小目中無人,習慣差,不好好學習,長大后不但一事無成,還被送進了警察局。瞧,這就是好習慣與壞習慣的差別,好習慣與壞習慣不是一念之間就形成的,而是慢慢養成的,一個人如果從小養成了好習慣,相信他的明天,他的未來將會無比精彩,無比輝煌。而如果一個人從小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大部分人長大后會一事無成,甚至會犯罪去坐牢,我并不是危言聳聽,因為事實的確如此。
可能你現在覺得不養成好習慣沒什么大不了的,但等到你長大后后悔也來不及了,你會發現小時候自己的理解是多么的膚淺,多么的天真。
朋友們,趁著你們還年輕,要多學些好習慣,不要“老大徒傷悲”啊!
海陵中學初一:若若。。語
作文 zuowenku.net
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許多人到一家大公司應聘,其中有個年輕人在過道上,隨手將地上的一張廢紙撿起來扔進了垃圾箱。這件事,恰巧被這次應聘的主考官看到了。應聘時,這個年輕人輕而易舉被錄用了,后來還成就了一番事業。這個故事啟發我們,平時就要養成好的習慣,說不定哪一天你不經意的一個舉動會讓你一舉成名。
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意識與性情。養成好習慣,就等于培養了一個人的意識與性情。
然而,一個人品行的好壞,與他的行為有直接的關系。
當一個人故意亂扔垃圾,故意損害公共設施的時候,你能說這個人品行端正嗎?當一個人故意欺負小朋友,故意以強凌弱的時候,你能說這個人道德高尚嗎?答案是不言而喻的。相反,當一個人做了一些有利于社會,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并把這種行為養成一種習慣時,則會被傳頌贊揚,處處助人為樂的雷鋒就是最好的明證。
一個善意的微笑是一朵花,一聲熱情的問候是一朵花,一句真誠的祝福是一朵花,一個善意的舉動也是一朵花。讓我們現在就付諸行動,為別人的快樂開一次花,因為唯有行動才能開出這些美麗的花朵。
一個好的行為,一個好的習慣,都會開出燦爛無比的人生之花!我們應該擁有好行為,養成好習慣,才能做一個有道德的中學生,一個有修養的青少年。記住:“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養成好習慣,培養好行為,我們就能干出大事業,闖出好未來。
可是有一天,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啊欠!”聰聰打起了噴嚏。
“怎么又生病了!”媽媽急忙跑來。
“不知道”他又打了個噴嚏。
“可憐的孩子!”媽媽拿起衣服,準備幫聰聰穿衣服。
聰聰一看,馬上奪走衣服:“媽媽!我自己來吧!我的一生不能全靠你呀!”說完便馬上穿起衣服!媽媽大吃一驚—被子疊的整整齊齊;早餐不用父母操心!獨自上學去了。
上課都20分鐘了,聰聰一個哈欠都沒打,像平常。過2分鐘了,他便打了個哈欠,全身趴在桌子上。看看窗外的白云,有時甚至呼呼大睡!今天,他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他覺得,老師的講述像一扇大門,大門后面全是有趣的知識世界……。。
下課了!同學們都奇怪極了:平時,聰聰不是睡懶覺就是吃零食。現在,怎么看起書來了。
“我怎么變得那么勤快了?”聰聰對自己也有些疑問?難道是生病造成的嗎?不過這也挺好。
有了好習慣,聰聰的成績突飛猛進。原來,聰聰的成績總是倒數第一,現在,他的成績突然進第一名“不可能!”他的同學簡直不相信。聰聰才不理呢!他像飛機一樣飛奔回去,把這喜訊告訴他爸爸。爸爸一聽,高興地說:“乖兒子!真棒,今晚咱家下飯館!”
一天,聰聰一進班,噴嚏聲就響成一片。聰聰正打疑問,就有一位同學告訴他:“流行感冒大爆發!只要患上這種病,就可擁有好習慣!”原來如此!但是這是為什么呢?這時,科學院打來電話:“這種病毒會讓人把壞習慣輕而易舉改為好習慣!”哦!這下聰聰知道了。
不過,如果失去這種病毒。那不就失去好習慣了嗎?
其實,并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機會的。只要你有恒心、毅力,就完全可以把壞習慣改為好習慣!
讀書+讀人+好習慣=讀書高手
人讀書,讀知識;書讀人,讀死人。這句話是說:讀一本書,要用心去讀,否則不會獲得知識,只有用心體驗書中的人文彩事,才會從中吸取好的果子。
有人說,讀一本書等于讀一個人的品質,措取作者的好處。愛讀書的人,不一定會是一個讀書高手;而有好習慣讀書的人,反而成為讀書高手。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愛讀書的人,往往會看完一本書籍就以為自己了解了書中一切,而迫不及待地撲向另一本書。而有好習慣的人,往往會對書中的一詞一句進行徹底了解,甚至于一字或一個標點,最后他們還會復述整本書的故事情節,有的人還會反復的看有這里的書,想獲得自己對書本知識更多的了解。這才叫真正的讀書高手嘛!
大家一起養成好的讀書習慣吧。這樣可以提高讀書品德、作文水平,等等。既然去讀一本書,為何不好好悟出其中之道呢?
好習慣伴我成長
什么是“習慣”?字典上說,習慣就是長期重復地做,逐漸養成的不自覺的活動。那好習慣,當然是長期以來重復做的好的活動,這好習慣是我們平時每時每刻播種“好行為”結出的“果實”。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成功的保證,這是許多學習成功者的共識。人的智商其實并沒有太大的差別,導致成績出現差異的關鍵因素往往是被大家所忽略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你獲得更多樂趣,并快速提高成績。古今中外在學術上有所成就的,無一不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一位獲得全國數學競賽第一名的學生在談自己的學習經驗時說:“如果要說我學習效率高的話,那是因為我有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課堂學習的高效率是其他任何形式的學習所無法比擬的。”相反一個成績較差的學生說:“學校教的課程太枯燥,沒趣味,上課我也不注意聽講。放學回家,雖然我媽我復習,但我復習的時候總想著電視里的動畫片,什么都記不住,考試成績不好,總被我媽訓。”其實這個同學的問題不在于笨,而在于注意力不集中,沒有養成專心致志的好習慣。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培養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才能夠讓學習變得輕松,甚至學得出類拔萃。
習慣對每個人來說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任何一種習慣都不是天生的。同學們,從今天起我們就可以試著做到每天按時起床、把書本文具帶齊、做事情不拖拉、寫字姿勢端正、寫作業時專心、勤于思考……這些都是好習慣,只要我們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專注的習慣、反省自己的習慣、勤勞的習慣、珍惜時間的習慣……,進步便會常伴我們左右,甜蜜也將永駐我們心頭。
習慣葉圣陶先生特殊強調習慣的重要性,新思網,他說:“什么是教導?簡略一句話,就是要養成。”對中學生來說,擅長獨立思考,可能迷信應用時光,準確處置學習與娛樂的關聯等等,都是應該養成的良好習慣。
一、獨立思考的習慣。古代有句名言叫“學源于思”,就是說求學識要開動頭腦,思考問題。從思維角度說,獨立思考重要指思維的獨立性,包含獨立的發明和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學習中善于獨立思考,不科學威望(包括課本),不企望現成的謎底,遇事總能問個為什么,總能運用自己的腦筋去察看思考,發明性地去意識事物,摸索解決問題的門路。養成這種習慣不僅有利于搞好當初的學習,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也能為未來的學習乃至畢生的事業奠定基本。
二、當真傾聽的習慣。聽講是課堂上接收信息的第一道大門。這道大門通暢,信息輸入就順利;此門梗塞,信息輸入就碰壁。因此聽講才能強弱與否,是決議接受信息多寡的重要因素。專家們以為聽課要做到下列多少點:1.上課鈴一響就要做好聽課的籌備;2.親密注意先生,眼睛隨著老師轉;3.注意聽教師的提醒;4.細心聽其他學生的發言或答復;5.記好筆記;6.適應各個教師的教養方法;7.比教師先想出問題;8.避免注意力分散;9.聽課時要進行剖析懂得。
三、訓練反思的習慣。學習進程中總要做訓練,但做完標題并非功敗垂成,重要的在于將常識引申、擴大、深入。因而,反思是解題之后的主要環節。個別說來,習題做完后要從五個檔次反思:1.怎么做出來的?(解題采取的方法)2.為什么這樣做?(解題根據的原理)3.為什么想到這種方法?(解題的思路)4.有無其余辦法?哪種方式最好?(多種道路,培育求異思維)5.是否變通一下成為另一類習題?(一題多變增進思維發展)。
同樣,假如產生過錯,更應進行反思:錯解的本源是什么?解答同類題目應留神哪些事項?如何戰勝常犯的毛病?從而“吃一塹,長一智”,一直完美本人。
四、總結演繹的習慣。每章每節的知識是絕對獨破的,要想構成知識系統,課后必需有小結,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概括,捉住應控制的重點跟要害。每學習一個單元,要把疏散在各章中的知識點連成線、織成面、結成網,使學到的知識體系化、法則化、構造化,這樣應用起來才干聯想暢通,思維活潑。
葉圣陶先生曾苦口婆心地說:“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虧,想改也不輕易了。”愿同窗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花官初級中學初一:可愛的萱
我是個愛讀書的女孩,,自三年級以來,我還養成了勤讀報的好習慣。
每天傍晚,我做完家作,都會拿著報紙在燈光下津津有味地閱讀。我愛讀《語文報》,從中不僅享受到了無窮的樂趣,而且開闊了視野,陶冶了性情;讀《數學報》,讓我掌握了更多的解題方法,思維更靈活;讀《張家港日報》,讓我了解到家鄉的風土人情,為自己是個全國文明城市的一員而自豪……毫無疑問,報紙是我的良師益友,它讓我的心靈與大千世界息息相通,大家都夸我是個知識豐富的“小博士”。
記得有一次,我的好朋友得了腮腺炎,不能來上課了。我知道后,馬上想起了《少年科學報》上看到的一個小秘方:只需一張蛤蟆皮,將它均勻地貼附在腮幫腫脹處,待它干掉后,將它輕輕撕下即可。這樣重復使用幾天,效果一定很好。于是,我立即打電話,把這個好方法告訴她。在她爸爸的幫助下,果然,三天后她的腫脹處就完全消失了,免除了打針、吃藥的痛苦,也節省了錢財。
魯迅先生說:“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讀報讓我嘗到了甜頭,我的寫作水平也因為知識廣博而提高很快。報紙——我的良師益友,將會伴我成長的每一天,引領我走向成功的人生路!
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有時候,往往因為一件小小的事情,就可以掀起軒然大波。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顧名便可思意。可以想見,環境對一個人習慣的養成,有多大的影響。
“孟母三遷”的故事廣為流傳。起初,孟母居住的地方是片墳地,常常有埋墳、哭喪等事。而那時的孟子,就學著人們的樣子,堆起個土堆當墳頭,對著墳頭哭喪。孟母一看,這樣的環境對孩子生長不利,就換了個地方。孟母遷到了一個集市居住,集市上賣什么的都有。孟子就學著賣豬肉的商販,在家里掛起一塊布條,用竹批當刀,學著商販割豬肉的樣子劃布條。孟母看到這樣的環境對孟子的生長也沒有好處,于是又把家搬到了新的地方。新居所在地是個學宮,經常有讀書聲傳出,孟子被讀書聲吸引,經常在窗外偷偷的聽老師講課,老師見孟子十分熱愛學習,就把孟子收為自己的學生。從此,孟子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終于,他成了名垂千古的大思想家。
不僅僅是在讀書方面擁有好的習慣,在生活上、思想上等方面也需要有良好的習慣。我們是中學生,玩耍是我們的天性,任何人也不能克制玩耍的心理。可畢竟不再是幾歲的小孩子了,玩也要適度別玩過了頭,釀成了無法彌補的大禍。同學之間,和睦相處,班級才能團結起來。有些事,是需要求大同存小異的,任何事也不能皆盡人心。因此,我們要大度一些,別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弄得大家都不開心,這可并不是我們所期盼的結果。
作為一名中學生,就應該有中學生的樣子,我們個人的形象就代表了班級的形象,有好的習慣,那么人人都會喜歡你;反之,人人都會討厭你、嫌棄你。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舉止文明、談吐大方、尊師重道、禮貌待人。不說臟話、不罵人、不打架不賭博,注重個人衛生······等等行為,都是需要我們盡最大的努力去完成的。
不要說,養成良好習慣有多么難,凡是決心取得勝利的人,是從來不會說“不可能的”。有位名人曾說過過:“事情值得你做,就值得把它左好。”也許曾經的我們,因為某些壞習慣而做錯了事。客戶四,那些都是過去式了,又怎么能和現在相提并論呢?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正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做好每一件事都是我們的責任,都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堅持做,堅持把它做好,不也是一種很好的習慣么?
一切的過去都以現在為歸宿,一切的將來都以現在為起點。所以希望同學們能規范自己的行為、語言和思想。做一個讓自己得意、然后他人滿意,讓班級和學校引以為傲的學生!
好習慣伴我成長染
我心中的世園會,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給孔子的一封信小好習慣伴我成長染
夕陽的余輝染紅了在藍天里游蕩的白云,還替它們鑲上了亮晶晶的花邊,這幾塊白云一會兒就幻成了玫瑰的晚霞。好習慣伴我成長染
最早出現的啟明星,在這深藍色的天幕上閃爍起來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個廣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個在那里放射著令人注目的光輝,像一盞懸掛在高空的明燈。青蛙碧綠的身體上布滿了墨綠色的斑點,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過了氣,一鼓一鼓的。小姐上門
秋雨洗刷過的天空,像大海一樣湛藍碧透。朵朵白云猶如起航的輕舟,在水面上慢悠悠地飄浮著。看他年紀不過二十來歲,臉色蒼白,像沒有睡好覺似的皮泡臉腫。他老是皺著眉頭,不大說話。笑紋幾乎在他的臉上是絕了跡似的。他穿著一個褪了色的藍布大褂,好像永遠是穿著這么一個一樣。清瘦的下巴殼,亮聳的肩膀,顯得很沒生氣。福是什么,給校長的一封建議書
整個城市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狗趴在地上吐出鮮紅的舌頭,騾馬的鼻孔張得特別大。他年紀約摸三十五六歲了,鬢角的頭發略微禿進去一些,眉毛濃黑而整齊,一雙眼睛閃閃有神采。他看人時,十分注意;微笑時,露出一口整齊微白的牙齒;手指粗大,指甲縫里夾著黑泥巴,穿一件舊青布棉襖,腰上束條藍布圍裙。
暗藍色的高空中閃耀著一顆白亮耀眼如鉆石的星星——啟明星。
有這樣幾個故事:
一
一位沒有繼承人的富豪死后將自己的一大筆遺產贈送給遠房的一位親戚,這位親戚是一個常年靠乞討為生的乞丐。這名接受遺產的乞丐立即身價一變,成了百萬富翁。新聞記者便來采訪這名幸運的乞丐:“你繼承了遺產之后,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乞丐回答說:“我要買一只好一點的碗和一根結實的木棍,這樣我以后出去討飯時方便一些。
二
英國前首相勞合·喬治有一個習慣——隨手關上身后的門。
有一天,喬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們每經過一扇門,喬治總是隨手把門關上。“你有必要把這些門關上嗎?”朋友很是納悶。
“哦,當然有這個必要。”喬治微笑著對朋友說,“我這一生都在關我身后的門。你知道,這是必須做的事。當你關門時,也將過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還是讓人懊惱的失誤,然后,你才可以重新開始。”
可見,習慣對我們有著絕大的影響,因為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經年累月地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影響著我們的效率,左右著我們的成敗。
不管是現在,還是古代,習慣對人們都是很重要的。孔老夫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就是說小的時候養成的習慣會像人的天性一樣自然、堅固,甚至說就變成你的天性了。以至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功,創造的奇跡,很多方面都是小時候形成的習慣所支撐的。
“人的行為總是一再重復。因此,卓越不是單一的舉動,而是習慣。”所以,在實現成功的過程中,除了要不斷激發自己的成功欲望,要有信心、有熱情、有意志、有毅力等之外,還應該加上習慣這一成功的油,實現自己的目標。
我認識到吃零食的壞處,想克制自己不去吃,但是,每天經過校門口,零食都在向我招手,我口水都要流下來了,那香香脆脆的東西多么好吃,我又情不自禁地掏出錢想買,突然,想起媽媽對我說過的話,想到打針、吃藥,想起老師的教育,我的手又縮回口袋,悻悻地回到了教室。
一天, 爸爸買了一個儲蓄罐,儲蓄罐的外形是一只小豬,別提有多可愛了,爸爸教育我“雖然我們生活條件好,有錢了,但更應該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那些老板為了賺錢,不顧食品的衛生,賣給小孩,使孩子健康受損害,這多么不值得!”聽了爸爸的話,我決心不再吃零食。
這樣過了半月。有一天,我的好同學馨馨過生日,她帶我們幾個好朋友到店里每人買了一包巧克力給我們,我真心地囑咐她,但是,想到許下諾言“不吃零食”四個字,我的心一下子變得堅定,馬上把巧克力還給她,說:“吃零食對身體有害無益,我們不能吃零食!”他們感到很驚訝,想到過去我是個吃零食大王,卻養成了現在這種不吃零食的好習慣,就高興地把巧克力退了。
又一年過去了,儲蓄罐里滿了,我捧著一點一滴攢起來的錢幣去書店買書,過去是零食陪伴我,現在是書陪伴我,我養成了一種好習慣,再也不吃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