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4-22 09:22:3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制藥設備微課翻轉課堂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在“互聯網+教育”時代,隨著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改革傳統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迎接教育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迫在眉睫。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近年來教育研究的熱點,并取得了較好教學效果。翻轉課堂又稱“顛倒課堂”,是傳統教學流程的重構,即重新調整課內外時間,要求學生課前完成知識的學習,課中通過師生互動完成知識的內化,顛覆了傳統課中教師傳授知識、課下學生內化知識的教學模式[1]。隨著微時代的到來,微課應運而生,其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具有“小、微、精”的特點,適合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個性化自主學習[2]。
1.1教學內容與要求
制藥設備是高職高專藥品生產類相關專業的專業優秀課程,也是職業資格考試的主要課程,以學生掌握各種典型藥品生產設備的使用、維護技能為培養目標,課程涵蓋常用制劑生產設備、制劑包裝設備以及公用設備的使用與維護方面的知識。主要內容包括制劑中主要劑型的典型生產設備和包裝設備的種類、結構、工作原理、適用范圍、操作方法、保養維護方法,以及《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對制劑生產廠房、設施等硬件的要求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掌握了常用制劑設備的操作與維護技能,為提升學生職業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對職業素養培養起到促進作用。
1.2存在的問題
以藥物制劑實訓車間為硬件基礎,結合制藥設備多年教學經驗,該課程逐漸形成輕理論、重實踐、強能力的教學宗旨,教學效果受到學生廣泛好評。但是通過連續3個學期對督導聽課和學生座談反饋信息進行分析發現,制藥設備課程在教學中依然存在以下問題。(1)課時不足,不利于學生優秀職業能力培養。制藥設備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操作設備生產出合格產品,并對設備進行日常維護保養和常見故障排除。由于教學條件有限,該課程課時相對較少,在有限的時間內難以實現“輕理論、重實踐、強能力”的教學宗旨。(2)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學習主動性較差。制藥設備課程教材的編排通常以設備結構、原理為基礎介紹設備操作與維護,較為抽象難懂。雖然教師積累了豐富的設備工作動畫、錄像、案例資源,課堂互動性較強,但教學模式仍以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導致學生學習主動性差,自主探索、獨立獲取知識的意識和能力不強。(3)學情復雜,現有教學模式忽視學生個體差異。由于生源不同(有高考生、有“3+2”考生),因此學生在基礎知識、理解能力、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上有很大差異,學習效果容易出現兩極分化,學有余力的學生急需拓寬知識面,而有的學生對基本內容的學習都存在困難。在有限的課時內,當前教學模式不能兼顧所有學生,難以解決學生個體差異的問題。
2007年,美國林地公園高中的兩位科學課教師首次嘗試翻轉課堂,他們使用錄屏軟件錄制PPT,并將視頻到網絡以便缺課學生學習。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翻轉課堂已成為全球教育界最受關注的教學模式,被稱為影響課堂教學的重大技術變革[3]。翻轉課堂對傳統教學流程進行重構,把知識傳遞過程放在課前,在教師提供的信息化資源環境中完成,把知識內化過程放在課內,通過教師指導和學生協作完成[1]。翻轉課堂上,教師從學習的主導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協助者;而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個性化學習,控制學習進程,成為學習的主體。由此可見,翻轉課堂將知識傳遞放在課外,有效拓展了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自主學習避免了傳統教學模式下有人“吃不飽”,有人“吃不完”的現象,學生自己掌握學習節奏,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此外,翻轉課堂提倡的知識內化拓展過程,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還可以促進教師與學生互動,改善教學效果。翻轉課堂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以大量信息資源、靈活的學習地點與時間以及豐富的實際操作解決了當前制藥設備課時不足、被動學習、生源復雜等難題,對增強學生學習體驗、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高教學質量有積極作用,為制藥設備課程教學改革帶來希望。
3基于微課的制藥設備課程翻轉課堂的設計在進行翻轉課堂設計時,我們應堅持以下原則。
3.1微課資源的合理、實用原則
微課資源是翻轉課堂開展的基礎,微課質量決定著翻轉課堂教學效果。制藥設備課程微課資源主要由任課教師自主開發。教師對學生學習興趣、期望進行分析,發現學生普遍反映設備的原理、結構較難理解,對設備的操作興趣較濃,希望學習該課程后能夠獨立操作設備生產出合格藥品。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們,獨立操作可以促進學生對設備結構、原理的理解,且比通過教師講解理解得更深刻。因此,本課程資源以演示型微課為主,視頻內容包括設備的安裝、操作、維護等,分為知識導入、標準操作(知識講解)、練習鞏固3部分,時長5~10min。微課的設計應兼顧質量與效率,在保證內容完整和正確的前提下,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聲音、動畫、圖片,避免華而不實、分散學生注意力[4]。
3.2網絡學習平臺的多元化、易操作原則
翻轉課堂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交流的場所,應具備學習資源、在線學習與測評、學習結果反饋與統計、師生互動交流等功能[5]。制藥設備網絡學習平臺是以制藥設備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網站為基礎,以微信群、QQ群等為輔,通過教學文件模塊、微課資源模塊、學習評價模塊、師生互動模塊等組成的混合式、多元化網絡學習平臺。教師將制作好的教學文件、微課資源包、配套試題庫、拓展資源等上傳至學習平臺,學生通過電腦或移動智能終端設備自主學習。針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可通過平臺的師生交流模塊、微信群、QQ群與教師或同學討論,實現師生、生生互動,不僅有利于培養融洽的師生關系,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
3.3知識內化過程以學生為主體原則
課內知識構建與內化是翻轉課堂成功的關鍵。翻轉課堂的課內環節讓學生在主動探究、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實現知識內化、能力提升。將任務驅動教學法貫穿制藥設備課程教學全程。先由教師項目任務、明確教學目標,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分組討論。之后各小組在實訓車間獨立操作設備并對實踐結果進行總結。整個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的作用是對活動進程進行適當引導,并針對重點內容和易錯操作進行講解與演示。
3.4課程評價的全過程、多角度原則
教學評價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按照科學的標準,運用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測量,并給予價值判斷的過程[6]。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習過程,重視非預期結果,將視野投向整個學習領域,認為凡是有價值的學習結果都應當得到肯定的評價,而不管這些學習結果是否在預定目標范圍內。制藥設備翻轉課堂的課程評價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各占50%),過程性評價由課前學習階段的任務完成情況、組內評價、組間評價、教師對學生課堂參與度的評價、實踐結果評價以及課后作業評價組成。全過程、多角度的評價成為學生學習的驅動力,有利于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方便教師動態監控學習過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4教學實踐
片劑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固體制劑,臨床應用非常廣泛。壓片機是片劑生產的優秀設備,下面以壓片機的教學為例介紹翻轉課堂的實施過程。
4.1任務驅動,課前自學
教師在教學平臺項目任務:利用ZP-8型壓片機壓制片重0.4g,硬度35N的空白片劑。學生根據項目任務選擇微課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可以是獨立學習,也可以是小組互助學習。相關微課資源有:壓片機的結構組成、壓片機的工作原理、壓片機沖模的安裝、壓片機的調節、壓片機的安全操作等。學生自主學習后完成相關任務,并把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平臺發給教師,教師及時解答。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統計,作為課程考核成績的一部分。
4.2疑難解答,小組討論,確定工作方案
課上,教師根據學生反饋對重難點進行講解。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進行小組討論,確定各自工作方案,并就方案的優缺點進行討論,確定最終方案。討論結束后進行小組內“學霸”和小組間“最佳團隊”評選。整個過程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教師以引導者和考評員身份參與,既要對教學活動的開展進行有效引導,又要對每個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
4.3操作練習
進入藥物制劑綜合實訓車間進行操作練習。各小組根據最終工作方案依次進行壓片操作,每組兩次操作機會。操作時要合理分工、全員參與,對產品進行外觀、質量和硬度檢測,判斷質量是否合格。學生通過操作練習與設備零距離接觸,在獨立探究、獨立解決問題中實現知識內化,提升動手能力。4.4總結評價操作結束后,各小組對自己是如果進行操作的,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沒有解決的問題有哪些,產品質量如何,產品是否合格,不合格產品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教師對共性問題進行分析,對各組操作過程進行評價。通過總結交流,學生系統地分析了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產品情況,對其他小組遇到的問題也進行了深入思考和討論,實現了由知識到能力的轉化。
4.5課后鞏固拓展
課后鞏固可以提升知識應用能力,撰寫操作報告是課后鞏固的主要方式。壓片機的操作報告要求學生總結壓片機的結構、工作原理并對工作流程、產品等進行分析,強調規范性和技術性。此外,學有余力的學生也可以通過教師提供的拓展資源深入學習。教師根據學生任務完成情況和操作報告進行評分,并將結果反饋給學生。
5教學反思
利用微課翻轉課堂優化的制藥設備課堂,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成就感,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了較好教學效果。但在實踐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5.1微課的數量和質量有待提高
制藥設備課程的微課以課程組教師自制為主,內容多為設備原理、操作等,數量不足,不能滿足教學需要。由于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有限,在視頻錄制、后期處理等方面還存在不足,視頻質量不高,用戶體驗感還需進一步提升。
5.2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還需優化
教學設計是翻轉課堂的優秀,完整的教學設計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后,3個部分要充分銜接,避免斷裂和碎片化[7]。教學中我們發現,由于基礎不同,部分學生在課前階段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識點,使得教師在課上需花費較多時間講解基礎知識,對小組討論、探究活動的深入開展造成一定影響。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應進一步優化教學設計,豐富微課資源,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將學生自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在課前階段解決,確保課中活動深入、高效地開展。
5.3教師信息化技術水平還需提升
翻轉課堂的“以學為主”并不意味著教師作用的弱化。在翻轉課堂教學中,微課資源需要教師設計和制作,教學需要教師組織,教學氛圍需要教師營造,信息技術的缺陷需要教師彌補[4]。因此,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還要有深厚的信息化素養。目前,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不強,學校應重視信息化教學,加大投入力度,為教師提供更多學習機會,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為信息時代的教學改革提供技術支持。
6結語
制藥設備是藥品生產技術相關專業的優秀專業課程,利用微課翻轉課堂優化制藥設備教學,使學生成為主角,在探究式學習中獲得持續的成就感,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意識,有利于學生職業能力培養。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4(1):16.
[2]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3-14.
[3]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4]秦志永,盧文青.微課時代信息技術與翻轉課堂深度融合的實踐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23):17-19.
[5]甘萍,洪旺元.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職教論壇,2017(11):71-75.
[6]程書肖.教育評價方法技術[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7]徐春岳,張燕,李勝琴.案例微課引導下的翻轉課堂的實踐與思考[J].職教論壇,2018(8):59-63.
作者:劉亞娟 丁豐 單位: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