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8-13 06:16:2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煤礦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均是煤礦企業的重要資產,兩者具有較多的共同特點,但也存在較多的差異,部分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由于同屬企業的勞動資料,極易混淆并發生資產管理及財務核算的混亂,煤礦企業應明確劃分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的標準,并做好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的資產管理工作。
一、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的關系
根據最新的會計準則,固定資產的定義是:因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的有形資產,與該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該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計量。固定資產根據其形態可以劃分為房屋及建筑物、機器設備、電子設備、運輸設備及其他設備五大類。低值易耗品是指企業能夠多次使用,逐漸轉移價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態不確認為固定資產的材料。具體實務中,煤礦企業低值易耗品分為一般工具(如工具、夾具、礦車及各種輔助工具)、專用工具(專用模具、專用卡具等)、管理用具(各種辦公桌、椅、櫥、柜、電風扇、化驗用品、衡量器具、計算器等)、勞動防護用品(防毒面具、防護罩等)、儀表(萬用電表、安培表等)、特殊周轉材料(如液壓支柱、絞接頂梁、15千克以上輕軌、風水管如無縫管、焊管等)及其他用品。各個企業可根據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資產劃分的標準,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編制低值易耗品目錄,詳細列明各種低值易耗品的類別、名稱、規格、編號、計算單位和計劃單價等項目,作為劃分的具體標準。固定資產與低值易耗品之間雖然存在較大差別,但其聯系非常緊密,其共同點在于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均可以多次使用,且不改變原有的實物形態。除此之外,二者均要在使用過程中進行維修,報廢時有一定的殘值收入。關于兩者之間的不同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煤礦企業固定資產價值大,是企業管理的重點,如一些綜采設備及智能開采系統金額特別巨大。低值易耗品價值低,使用量大,如使用量較大且可重復使用的液壓支柱、絞接頂梁等,企業應設定一個金額作為劃分的依據。2.固定資產使用年限長且不易損壞,技術性強。低值易耗品使用年限短,品種多,數量大,耗用量大,在日常管理中往往不被重視,人們對其只注重實用而忽視管理。3.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的會計核算不同,財務軟件一般都有專門的固定資產管理模塊,固定資產主要是以提取折舊的方式來補償其價值的。具體標準為:房屋和建筑物為20年,飛機、火車等為10年,和生產經營相關的設備為5年,飛機和火車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電子設備為3年。而對于低值易耗品的價值主要是以攤銷的方式計入費用中的,低值易耗品一般采用一次攤銷法和五五攤銷法進行攤銷。對新增固定資產從購入固定資產的次月開始計提折舊,低值易耗品入庫當月就可以進行攤銷。4.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方法不同,固定資產一般到貨后要驗收辦理入庫手續,固定資產的賬、卡、物要相符,低值易耗品管理方式靈活,一般由各部門根據自己的需求自行購置,以報列支。
二、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1.區分不清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由于資產的管理及核算涉及較多部門,各部門對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的理解不同,故常常會出現該列入固定資產的列入了低值易耗品,該列入低值易耗品的列入了固定資產的情況,有些部門甚至不知道什么叫低值易耗品。2.對低值易耗品使用和監管不到位。許多煤礦企業只注重固定資產的管理而忽視了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往往只制定了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但沒有制定與低值易耗品管理相關的制度。3.資產管理存在重采購輕管理。資產采購時一般會詢價并貨比三家,采購質優價廉的商品,但是使用時存在未設定管理責任人,造成資產使用率低下、大量閑置等現象,尤其是低值易耗品處置隨意、浪費嚴重。4.存在公物私用、產權不清的情況。固定資產產權較明晰,但是低值易耗品由于直接在費用中列支了,容易出現公物私用的現象。5.集團企業間資產的調撥沒有辦理產權轉移手續,造成資產的實物差異較大,賬實不符。6.各職能部門(如資產管理者、使用者、財務等)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協作,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手段有限。財務只負責會計核算,固定資產劃分隨意,且未及時反饋其他資產管理部門哪些資產作為固定資產核算,哪些資產作為低值易耗品核算,固定資產有專門的資產管理模塊進行核算,但低值易耗品沒有建立臺賬,或雖建立了臺賬但信息填寫不充分,存在錯填漏填情況,臺賬無法反映采購和使用情況。實物管理的各部門不了解二者的區別,也沒有建立臺賬并確認各資產的使用人,資產管理混亂造成企業領導對資產的實際數量和分布情況不了解。7.資產盤點不全面,盤點流于形式。各部門沒有定期會同財務部門進行資產盤點,企業只注重固定資產的盤點而忽視低值易耗品的盤點,財務部門未對井下固定資產及低值易耗品進行監盤,盤點過程沒有對資產的異動及使用狀態進行記錄。對于盤點過程中出現的盤盈盤虧現象未采取相應的措施及賬務處理。8.對特殊的周轉材料沒有有效的管理手段,井下回收的可周轉使用的液壓支柱、絞接頂梁、15千克以上輕軌、風水管等沒有專門的部門進行回收管理,對可以維修再利用的周轉材料也沒有進行維修管理,周轉材料的使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丟失和毀損現象嚴重。
三、管理建議
1.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不僅要制定固定資產的規范管理制度,還應制定低值易耗品的規范管理制度。制度要明確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的劃分標準,強調金額及使用年限的劃分依據。制度內容要做到精細化且具有可操作性,要對不同資產的計劃、采購、入庫信息錄入及驗收手續、領用、維修、回收、出售、異動、調撥、盤盈、盤虧、報廢的資產全周期管理制定工作審批流程,確保資產在每個環節都管控到位。2.實行資產管理責任制,煤礦企業應明確具體的資產管理部門。建議地面資產由行政部門統一管理,井下資產由生產技術部門統一管理、回收的周轉材料由倉庫直接管理,并規范具體的管理流程。根據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確定各部門管理責任人,建立責任機制,避免公物私存、產權不清的問題及單位調撥不辦理產權轉移手續問題,強化使用人的管理意識,充分發揮資產的使用效率,確保資產賬實相符。3.加強信息化建設,通過現代化的管理軟件對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進行管理,提高資產管理的水平。各項資產的采購均按在線審核通過的采購計劃進行,采購入庫時由財務部對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進行區分,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由資產管理部門建立資產卡片,錄入信息除資產性質、規格型號、數量、金額外,使用地點、部門、管理責任人都應該明確。資產全周期管理各個階段的工作流程均應通過管理軟件審批,各部門在線申請、審批、領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改變了原來部門溝通不暢、臺賬不準確的問題,也便于實時查詢資產的使用狀態及基礎信息資料。4.實行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的定期盤點制度。盤點由資產管理部門發起,財務部門應進行監盤,煤礦企業地面資產應分部門按辦公室進行盤點并讓使用人簽字確認,井下資產應分巷道和作業面進行盤點并由生產部門盤點人員簽字確認,以免漏盤,過程中應對資產的異動及使用狀態進行記錄,財務部門應根據盤點結果區分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出具盤點報告并對資產盤點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管理建議,有效指導各部門對資產的管理,對于盤盈盤虧情況報批后正確進行賬務處理。5.加強煤礦特殊周轉材料的管理。由于煤礦的特殊周轉材料在生產、流轉過程中用量大,能夠多次、長時間使用仍舊保持原來實物形態,且大多在井下使用,當一個工作面完成后需要回收用于另一個工作面,所以特殊周轉材料與其他低值易耗品不同點是需要反復進行“在用”和“在庫”的管理。建議倉庫管理員為周轉材料管理的直接責任人,對“在庫”“在用”周轉材料進行跟蹤管理,財務部門應指導和監督倉庫建立在用周轉材料管理臺賬,核算在用周轉材料的使用人、存放地點、領用、報廢、實存等情況。建議生產礦長和井下帶班長為井下在用周轉材料管理的直接責任人,配合倉庫管理員做好在用周轉材料的監管。周轉材料由井下回收至地面時,要編制回收清單重新辦理入庫手續,由“在用”轉為“在庫”。如有信息化管理系統的還應專設已使用的庫存周轉材料類別,以示與全新材料的區別。對于有維修價值的廢舊周轉材料應調入維修車間維修,無法維修或維修價值不高、需報廢的周轉材料由使用部門列出明細清單,并分析報廢原因,經生產部門領導審批后作為廢品出售。6.提高各部門資產管理人員的資產管理水平。資產管理人員應熟練操作資產管理軟件,熟悉資產管理的各項工作流程,財務部應定期對資產管理人員進行制度及業務知識的培訓,指導資產管理人員建立信息完整的臺賬,并定期與資產管理部門核對資產信息。
四、結語
通過建立健全的制度明確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的管理責任,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資產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時加強財務部門對資產管理的監督檢查職能、提高資產管理人員的資產管理水平,煤礦企業對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的資產管理水平一定可以更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陳曉梅.對低值易耗品管理存在問題的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5(07):114.
[2]李爽.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的劃分及其管理[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4(07):90-91.
[3]劉艷平.固定資產及低值易耗品的管控及措施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09):105-106.
[4]彭青.談談企業的低值易耗品管理[J].企業研究,2013(10):62.
[5]武鳳榮.企業低值易耗品管理相關問題的思考[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1):223.
[6]徐爭梅.關于企業低值易耗品相關管理的建議[J].現代商業,2015(11):192-193.
[7]葉劍新,楊建平,韓阜益.低值易耗品管理存在問題及建議[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10):477-479.
[8]朱敏.企業低值易耗品管理分析與研究[J].管理觀察,2014(31):121-122.
作者:彭霞 單位:江西眾一礦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