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公文范文 公路工程施工技術分析3篇

公路工程施工技術分析3篇

發布時間:2022-12-29 09:47:2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公路工程施工技術分析3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公路工程施工技術分析3篇

公路工程施工技術分析篇1

施工技術作為影響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核心因素之一,其直接決定公路使用年限,需對其加以重視。公路項目施工過程中,施工周期長,均為自然條件施工,易受外界因素影響,技術控制要點多,增加了項目施工難度,導致施工中各類質量缺陷頻發。因此,為避免施工質量不達標,需準確把握路基路面施工技術要點,嚴控施工各環節質量,保證整個項目施工質量。特別是施工中常見的質量通病,需根據施工特征,制定完善的應對措施,為項目質量保駕護航。

1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特點及其質量通病

路基路面是公路施工核心內容之一,路基作為公路核心結構物,是嚴格依照設計路線,以及線路斷面實際需求進行填筑;路面是基于路基頂面部位,應用不同材料鋪裝形成。路面以路基為基礎,堅固且穩定性較高的路基路面,可持續性承受較大的車輛載荷;反之,造成路基路面損傷。公路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周期長,涉及人員多、范圍廣,易受外界因素干擾,施工條件具有一定復雜性,增加質量通病出現概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路面不平整。路面作為公路核心構成,若其表面出現不平整狀況,導致車輛行駛穩定性難以保證,存在一定的顛簸感,不僅對輪胎造成損傷,而且影響乘車者舒適度。路面不平整核心因素是未正確使用施工機械,或施工人員未嚴格依照相關要求操作,特別是使用壓路機壓實過程中未規范操作。(2)路基塌陷。路基塌陷是公路施工中常見質量通病,多由于路基存在不均勻沉降形成。路基具體施工過程中,需確保路基壓實度滿足標準,以及排水及時性,否則易在載荷作用下造成路基出現形變,導致路基塌陷。(3)路基完整度不足。路基完整度不足多表現在路面斷裂、下沉等,形成核心因素多為:①施工工期緊,施工質量控制缺乏嚴格性,易造成投入使用后出現斷裂。②施工材料質量不佳,未滿足施工標準。③路面后續養護工作不到位,雨雪天形成裂縫,大量雨水滲透至裂縫中,并未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影響路基使用性能,進而引發塌陷、斷裂等狀況[1]。

2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術分析

2.1施工準備工作施工準備工作是公路路基路面施工基礎保證,需加以重視,一方面做好材料來源控制。施工單位正式施工之前,需系統性做好材料來源審核,對各類材料供應商需系統性審查,選取材料質量有保障的供貨商。材料進入施工現場時,應對其數量、規格等進行檢查,并做好材料試驗工作,保證其質量達標,禁止不合格材料入場。另一方面,做好機械檢查。正常狀況下,公路路基路面施工中,需對其機械設備進行系統性檢修,針對存在安全隱患應及時維修或更換,確保其不會影響施工進度。

2.2路基開挖、填筑與壓實作業路基開挖、填筑及壓實作業階段,核心包含控制技術要點如下。(1)路基開挖施工工藝。路基開挖作為公路路基路面施工首要環節,其施工質量與整體項目質量密切相關,現階段常用開挖方式包含兩種,即縱向全寬開挖、橫向通道掘進開挖,應根據項目實際狀況合理選取,可選用單一開挖方式,若受施工環境限制,可聯合兩種開挖方式。(2)路基填筑作業。正式實施路基填筑工作時,需首先將清除工作落實,以及對路基土層進行系統性分析,合理選取填筑材料,確保填料通過試驗。通常填筑過程中,多選用分層填筑方式實施,應控制其實際厚度,滿足相關技術要求規范;若施工處于降水量豐富的夏季,需適當增加填筑層表面橫坡度,以免受積水長期浸泡影響路基施工質量。(3)路基壓實。路基壓實與填筑方式相同,均為分層實施法,填滿一層需及時壓實,壓實直至路基頂部為宜。壓實過程中,需嚴控填充層含水量,且依照土壤實際含水量,做好碾壓組合,確保路基結構穩定性及承載力。為滿足路基強度,根據以往實踐經驗,確定對路床0~0.3m范圍加入8%石灰,0.3~0.8m加入6%石灰,對其進行改性處理,且應滿足要求,見表1所示。整個路基施工過程中,填筑層填料含水量控制是難點,所以施工之前需采取標準試驗,且根據施工區域掌握氣候狀況,選用改良土質方式增強路基施工質量。明晰路基填料含水量之后,方可實施填筑層碾壓,需根據含水率調整碾壓組合,保證其整體結構壓實度[2]。

2.3路面施工技術若想保障路面施工質量達標,施工人員需做好路面施工,從底基層、基層、封層以及面層開始,嚴格把控各環節施工質量,保證路面施工滿足相關要求。(1)底基層核心作用是防水、排水,且對基層具有優化成效。因此,實際鋪設過程中,需嚴控材料顆粒大小、含砂量,保證道路鋪設質量。(2)底基層進行鋪設過程中,需嚴格依照相關施工工藝要求,重視材料配比、攤鋪、碾壓。(3)基層施工過程中,需確保混合料具有一定強度、穩定性,合理控制材料配合比,確保其材料可承載負荷。(4)道路路面。石料、瀝青以及礦粉作為路面核心施工材料,在實際鋪設過程中,應合理控制其溫度,確保材料內部具有良好的粘結性,保證路面鋪設密實度,保證路面施工質量。如圖1所示。

2.4路基排水技術路基排水也作為施工質量評價核心指標之一,需高度重視路基排水工作。為保證最終排水、透水具有良好成效,需做好多方面細節設計,綜合考量路基路面穩定性[3]。排水工程核心包含兩種類型。(1)提升路基填土高度最小值。由于公路工程施工可能對地下水造成影響,所以正式施工之前,需布設小型排水孔,并在路基底部開展穩定強。(2)利用周圍溝槽、邊溝,將路表積水及時處理,將其引導至地面之外;同時,增設相應的排水管道,確保施工中積水及時排出。

2.5路基防護技術公路實際建設過程中,會一定程度破壞地層均衡性,從而形成一定應力。為進一步解決上述問題,需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對路基進行保護。路基防護技術核心目的是避免地表水對其造成持續性沖擊,造成巖石被風化及侵蝕,不利于對周圍環境保護[4]。路基防護技術應用頻次較高的是等離子切割保護技術,通過混凝土預制模塊保護路堤邊坡;若邊坡巖石存在風化現象,應采取噴射纖維混凝土等完成邊坡保護工作,實踐表明,選用漿砌片在保護方式,不僅成本費用高,而且持續性不佳,所以實際操作過程中,需適當應用植被護坡。

3公路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3.1合理選擇施工材料施工材料直接決定公路施工質量,特別是混凝土施工,需耗損大量原材料。公路路基路面正式施工過程中,需對其材料合理選取,若材料質量不達標,難以保證整個項目質量[5]。針對施工現場所有材料需進行檢查,注重材料粒徑大小,特別是細材料選擇,均需滿足施工技術要求。瀝青與礦料是公路施工重要材料,前者是直接影響路面質量,后者是影響工程穩定性,所以需保證其質量滿足國家標準[6]。

3.2嚴控道路基層平整度路面基層平整度狀況,直接影響行車狀況,若公路出現不平整狀況,對車輛輪胎會造成磨損[7]。具體施工過程中,道路平整度與多個因素相關,如面層松厚程度、緊實程度,若施工層較為松散,造成路面出現不平整。因此,地基處理過程中,需保證其整體穩定性,特別是土層質量不佳狀況下,如軟土層需利用石灰對其土層性質進行改善,保證路基具有良好的穩固性。

3.3控制好路面施工溫度溫度對公路施工具有一定影響,特別是使用瀝青材料時,受溫度影響較大。因此,使用瀝青施工之前,需適當將混合材料進行加熱,是公路施工質量基礎保障[8]。若工程受外界因素干擾,需在中途停止,應確保下次施工之前,對混合料再此進行加熱,確保其溫度達標。若溫度過高,易造成路面變形和磨損;若溫度過低,會形成瀝青膠,影響公路施工質量。

3.4路面外觀質量控制路面外觀表現是工程質量檢測外部的直觀反映,路面缺乏良好的平整度,會影響工程外觀整體形象,而且對道路交通造成干擾[9]。因此,客觀評定路面外觀質量,對工程項目至關重要,施工完成之后,定期對道路進行保護,針對存在問題需采取針對性處理措施,保證道路質量達標。

4結束語

路基路面是公路工程施工核心內容之一,直接影響項目整體質量,以及后續使用年限。因此,需準確把握路基路面施工技術要點,嚴格依照相關要求操作,嚴控各施工環節質量,針對施工中質量通病,需做好應對措施,保證公路工程質量。

作者:趙曠 單位:長沙市公路橋梁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公路工程施工技術分析篇2

1引言

高速公路面層大多數設計為瀝青混凝土結構形式,與其他類型路面結構形式相比,瀝青路面具備平整度高、抗滑性好、使用壽命長等特點。然而,隨著外界行車荷載以及氣候環境的不斷變化,當公路運營一段時間后,瀝青路面難免會存在一定的病害問題,不僅影響公路的正常運營,還會伴隨交通行車危險,因此,需進行必要的路面養護處理。本文提出一種瀝青纖維碎石封層瀝青路面養護技術,并結合實際工程對其施工技術要點進行重點研究。

2工程概況

某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已投入運營一段時間,該公路全線長87.650km,設計行車速度為100km/h,雙向6車道設計標準,且路基寬度為27.5m。由于該高速公路交通流量較大,通過對公路全線排查,發現瀝青路面已存在多處破損現象,裂縫、車轍、坑槽等病害較為嚴重,雨季過后瀝青路面容易產生積水現象,不僅降低了公路運營安全,同時還影響公路整體美觀。基于上述問題,建設單位擬決定進行瀝青路面養護處理,為提高瀝青路面養護維修質量,選用瀝青纖維碎石封層技術進行施作。

3瀝青纖維碎石封層施工技術要點

3.1原材料設計

3.1.1乳化瀝青瀝青纖維碎石封層施工應用中,主要采用的是乳化瀝青封層內部碎石之間的黏附效果,進而確保封層整體施工質量。本項目采用SBS改性陽離子乳化瀝青,通過室內試驗確定其主要性能參數如表1所示。

3.1.2碎石瀝青纖維碎石封層中摻加碎石的主要作用為抵御行車荷載磨耗,因此,碎石材料的選取應重點考慮,盡量選擇堅硬度、紋理度較好的碎石[2]。本項目采用的碎石為玄武巖,通過室內水洗篩分后確定其規格在4~8mm,以加強排水、抗滑效果,同時碎石的覆蓋率應滿足設計要求,其撒布量選定在7~9kg/m2,通過室內試驗確定其主要技術指標如表2所示。

3.1.3纖維為提高與玄武巖碎石之間的結合效果,本項目選擇采用同等材質的纖維材料,即玄武巖纖維(見圖1),其工程特性與玻璃纖維相似,絕緣性好且耐酸堿作用,在高溫條件下穩定性高。玄武巖纖維主要技術指標如表3所示。

3.2施工準備

3.2.1路面病害處置由于原瀝青路面存在較多病害問題,在瀝青纖維碎石封層施工前,需對原路面病害進行處置,為封層施工奠定基礎。針對路面裂縫問題,可采用灌縫工藝進行處理,首先利用壓縮空氣法將裂縫內的雜物進行清除,再對裂縫進行干燥處理,然后將加熱后的混合料灌入裂縫中。針對路面沉陷問題,先對病害部分進行銑刨,清理完槽內雜物后再噴灑熱瀝青。

3.2.2材料、設備準備瀝青纖維碎石封層施工前,提前將封層設備、清掃機、壓路機、碎石撒布機等各項設備提前準備并調試安裝。將碎石、纖維、乳化瀝青等原材料提前準備,并對其技術指標進行性能檢測,待檢測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3噴灑瀝青、撒布纖維

瀝青纖維撒布前,采用清掃機將原路面上的雜物、灰塵進行清除,待清潔度達到標準后即可進行噴撒處理[3]。瀝青和纖維的噴灑(撒)應具備均勻性,同時灑(撒)布量應滿足設計要求,不得存在不足或超限現象,針對橫向搭接,應對噴灑(撒)寬度進行適當調整。控制封層灑(撒)布設備的行走速度在3.7km/h左右。

3.4撒布碎石

本項目采用撒布機進行碎石撒布,撒布過程中保持均勻連續,不得存在局部碎石集中。碎石撒布機的行走速度需與纖維封層撒布設備行進速度保持一致,針對碎石撒布不均勻或不到位之處,應進行人工補撒處理[4]。碎石的撒布需在乳化瀝青破乳前完成,并采用全幅撒布碎石,以提高封層整體施工效果。

3.5碾壓密實

采用壓路機進行碎石封層碾壓,待碎石撒布完畢后及時進行碾壓處理,需確保進行2~3遍碾壓施工。壓路機碾壓速率保持與封層設備同步,并選用分層碾壓技術進行施作,同時需針對接縫部位進行著重碾壓。碾壓施工完畢后,對碾壓質量進行檢測,觀測乳化瀝青是否完全破乳,否則不得開放交通,同時應限制重載車輛通行,其他車輛行進速度不得高于40km/h。

3.6施工注意事項

1)瀝青纖維碎石封層施工過程中常會選用大型自動化機械設備,可通過設備自帶的系統控制乳化瀝青和碎石的灑(撒)布量,因此,在施工前,需對相應指標進行調試設定,同時需重點關注材料結塊問題。2)碎石的撒布和碾壓需在乳化瀝青完全破乳后方可施作,以確保封層整體施工質量。嚴格對各項施工設備的施工溫度、速度進行嚴格控制,施工技術人員應及時進行現場觀察和數據記錄。

4瀝青纖維碎石封層施工質量檢測

瀝青纖維碎石封層為一種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技術,可有效吸收并分散應力作用,降低裂縫的產生,避免局部應力集中[5]。封層結構中摻加纖維材料能形成牢固的網狀結構,提高結構層的耐磨性和穩定性,同時防水效果良好。瀝青纖維碎石封層施工完畢后,采用相應驗收指標進行質量檢測,交工驗收檢驗要求如表4所示,并對施工前后各項指標進行對比分析,檢測結果如表5所示。檢測結果表明,采用瀝青纖維碎石封層技術施工后,瀝青路面上各種病害問題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時其抗滑性、耐久性均得到有效提升,使得路面壽命有所延長。

5結語

瀝青纖維碎石封層屬于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技術,可有效降低裂縫的產生,避免局部應力集中,結合牢固的網狀結構,可提高瀝青路面的耐磨性和穩定性。本文重點對瀝青纖維碎石封層施工技術要點進行研究,通過路面工程實際應用,證實了瀝青纖維碎石封層技術應用的可行性和實用性。

作者:王超 單位:張家口通泰交通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公路工程施工技術分析篇3

1公路路基壓實施工及其技術應用的重要性分析

路基壓實施工是公路工程施工開展的重要環節之一,在整個公路項目的施工建設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對公路路基壓實施工技術與質量的控制,有利于促進其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與標準化實現,提高公路工程建設的質量和效果。其中,對公路工程的路基壓實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的重要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簡單論述。

1.1有利于促進公路路面的強度提升公路工程的路面作為車輛行駛過程中直接接觸的最表層結構,其中,路面結構的強度與穩固性直接影響著公路車輛行駛的安全性和舒適度,而公路路基壓實施工中,通過合理的施工技術應用與施工工藝控制(如下圖1為路基填筑施工的工藝流程),能夠促進公路路面的結構穩固性及強度水平提升,滿足公路工程的承載需求,有效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有研究證實,公路的路基施工中,其壓實施工的質量效果越好,對公路路面結構的強度保障效果也越突出,同時公路結構的承載力提升也越明顯,對公路工程建設質量與使用壽命影響表現越積極[1]。

1.2能夠延長公路工程的使用年限公路路基施工中,如果對路基的壓實施工不到位,就會導致公路運營中,如果路面行駛車輛的負荷超出限定標準時,路面產生塌陷或者是裂縫等,嚴重影響公路工程的安全運營和正常使用,并且會降低公路工程的使用年限和壽命。此外,公路路基壓實施工不到位,還會導致公路路面在出現病害問題后,雨水等順著路面裂縫或者是坑槽等部位滲入路面結構的深處,引起路基裂縫或者是空隙增大,從而對公路路基結構的穩固性產生影響,導致公路工程的運營安全和結構質量降低[2]。由此可見,加強對公路路基壓實施工技術與質量的嚴格控制,在確保公路路基壓實施工的質量和效果同時,也能夠促進公路工程的使用壽命延長,提高公路工程施工建設的質量和效益。

2公路路基壓實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研究

2.1工程實例閩清縣白樟鎮保林線X125公路改造工程位于白樟鎮,項目起點位于與X012(8.5m路基寬度)段終點順接,樁號為K0+000;終點與白樟鎮保林村(路基寬度為7.5m)位置銜接,樁號為K6+111.956,路線總長6.112km,是一個雙向車道的四級I類公路項目。該公路項目改造施工采用小交通亙農村公路技術標準,設計速度為15km/h,路基寬度為6.5m,路面寬度為6.5m,公路路面設計為水泥混凝土結構,其主要施工內容為路基、路面、涵洞及安保工程等。

2.2公路路基壓實施工技術分析在進行公路路基壓實施工的技術措施選擇和應用時,需要結合公路路基的土質條件以及具體施工情況,對濕土、黃土以及不同坡度的路基壓實,采用不同的工藝技術進行施工操作,從而確保公路路基壓實施工質量和效果。(1)濕土路基的壓實施工技術分析。在進行濕土路基的壓實施工中,需要對其土層黏稠度進行合理控制,從而對路基壓實的施工質量和效果保障。通暢情況下,在進行低土層的路基壓實施工中,對其壓實度需要控制為普通土層的1.2~1.3倍,壓實密度系數則需要控制為1.1左右;此外,為便于路基壓實施工的有效開展,還需要在施工開展前對填充材料進行提前優化,在路基壓實的填充材料中增加使用生石灰以及粉煤灰等,促進其材料吸水性提升,以有效改善濕土路基的土層軟弱性,有效提升其路基壓實施工的質量和效果。(2)黃土路基的壓實施工技術分析。對黃土路基的壓實施工中,由于該土質情況主要分布在我國的中西部,需要通過對黃土土層壓實施工技術的不斷優化和增強,來促進其路基壓實施工質量和效果提升。通常情況下,對黃土路基的壓實施工中,需要先進行路基地區的土質條件勘察和分析,并根據勘察結果進行合理設計,對土質結構中含水量較高的情況,應在壓實施工前通過噴灑吸水材料等方法對其進行有效處理,促進其土層結構的有效固結以及各土層含水量的有效疏導擴散,提高黃土路基的結構強度;此外,在進行黃土路基壓實施工中,還需要確保其壓實施工的次數不低于20次,壓實施工完成后的路基緊實度符合施工要求,同時注意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加固與保護,避免路基結構滑坡等問題發生。(3)不同坡度路基的壓實施工技術分析。針對山地地區的不同坡度路基情況,進行壓實施工中也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技術措施進行施工應用。比如,在進行橫切面坡度為1∶5的路基壓實施工中,需要通過防滲土墻修筑以對公路路基進行有效防護,確保其路基壓實施工的順利開展;而對橫切面坡度達到1∶2.5的路基情況,在路基壓實施工中,則需要對公路路基的防滑性進行充分考慮,并且需要對公路路基的底層結構開展穩定性測試,在測試結果符合要求的情況下,再進行路基壓實施工操作,以確保其施工開展的順利,提高其施工質量和效果。

2.3公路路基壓實相關工藝(1)開挖工藝。路基開挖技術的選擇應該與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進行選擇。以本工程為例,本工程在開挖前,以路基基底標高為參考,以從上往下的方式開挖。開挖過程中,挖出的土都采用車輛統一運送到場外的指定地點。并且在施工地點制定了相應的排水計劃,有效地預防了極端惡劣天氣帶來的雨水無法排出現象。開挖工藝會用到挖掘機、推土機、自卸汽車等大型機械設備。在路塹開挖的過程中,會用到上述大型機械設備,進行平整路面、邊坡刷刮、路拱修筑等作業,為提升開挖工藝的應用效果,施工過程中要注重各類機械設備的配合。需要注意的是,地下水會對路基的壓實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應該在開挖過程中,及時地將水排出。如果路床下的地下水存量較多,積水無法徹底排除。這種情況下,應該選擇透水性較好的填筑材料進行填筑作業。邊坡開挖時,要做好極端惡劣天氣的預防工作,并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2)攤鋪工藝。攤鋪工藝的流程如下:首先利用大功率推土機進行推進,確保路面得到初步平整,能夠形成雙向5%的橫坡。其次,在此基礎上開展人工細化填筑工作,填筑時要確??v向水平分層、橫斷面全部攤開。最后,檢查攤鋪結束后表面是否還存在大塊孤石即可。路堤邊緣的個別死角可能存在無法壓實的問題,針對這一現象,要加強邊坡的碼砌工作,可以增加每層鋪筑的物料寬度。實際物料寬度用量為路堤設計寬度+50cm額外寬度。在開始填土前,應利用全站儀,對邊樁和中樁放線。應確保推土機初平工作與路肩初平壓實工作的同步,防止路肩壓實過程中出現滑坡。局部低坑的精平可以采用人工方式聯合平地機的方式開展。

2.4公路路基壓實施工的質量控制措施根據上述對公路路基壓實施工技術的分析,在進行路基壓實的施工質量控制中,應注意從路基壓實的施工材料配制以及壓實設備選擇、路基結構的均勻性控制、壓實標準提升等方面進行合理控制。(1)對路基壓實施工材料配制的合理控制。對路基壓實施工的材料配制進行合理控制,需要從施工材料的配合比設計以及含水量控制、施工材料拌制等環節,對其質量進行嚴格控制,從而確保路基壓實施工材料的質量符合標準下,其施工質量與效果具有較高的可靠性。比如,在對施工材料的配合比控制中,需要有關人員從施工季節以及施工現場的環境等多因素層面進行綜合考慮,并通過小劑量的配比試驗分析,對其施工材料配制中的水灰比等各原材料比例進行合理調整,從而確保其材料配合比設計的合理性,為路基壓實施工的質量和效果提供保障[3]。(2)路基壓實設備的合理選擇和應用。對路基壓實設備的合理選擇和控制,也是確保路基壓實施工質量和效果的關鍵。在進行路基壓實設備選擇中,需要從壓實設備的質量及其是否能夠滿足路基壓實施工的要求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并注意對壓實設備的性能進行檢查,避免施工中出現故障和問題,對施工開展的進度及其質量產生不利影響。常見的路基壓實機具主要由三種,分別為靜碾式、夯擊式、振動式,在應用壓實機具的過程中,應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例如:針對黏土,應該選用靜碾式機具或夯擊式機具;針對砂土,應該選用振動式機具。如果想確保工程的質量與效率,可以在施工準備階段選用其中一段路基進行壓實機具測試,選擇最合適的機具種類。(3)路基結構的均勻性控制。對路基結構的均勻性控制,是根據路基壓實效果評價是通過其結構均勻性進行有效衡量。在進行路基結構的均勻性控制中,對不同路基結構情況,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比如,在進行粉性土質,為確保其土質均勻性,就需要加強對土質結構中存在的整體板體性進行嚴格控制,以避免對路基壓實施工及其質量效果產生不利影響。(4)路基壓實標準的不斷優化和提升。公路路基壓實施工中,需要通過試壓操作對其壓實施工的方案以及工藝設置合理性進行保障。其中,為確保公路路基壓實的標準符合有關要求,需要在路基試壓分析中,先采用輕型的壓實設備進行壓實施工,在無法滿足施工要求的情況下,則需要采用重型壓實設備進行逐次碾壓施工,以不斷提升公路路基壓實的標準,確保其施工質量和效果。(5)路基壓實施工的排水控制。地下水、雨水對路基壓實的質量有著較大的影響。一旦路基壓實過程中,受到地下水、雨水的影響,就有可能發生軟化、下沉、變形等現象,嚴重影響路基的質量?;诖?,公路路基壓實施工中應該重視路基與路堤穩定性的計算,確保施工邊坡坡度與高度值的科學性與合理性。要加強施工過程中的排水工作,利用周邊排水系統加強路基排水效果,確保路基的排水系統能與工程需求相符合,保證路基的干燥狀態。

3結束語

總之,對公路路基壓實施工技術及其質量控制進行研究,有利于促進公路路基壓實施工的技術水平,從而促進公路工程施工建設的質量和效益提升,滿足公路工程的安全與正常運營使用,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和意義。其中,在進行公路路基壓實施工技術的選擇應用與質量控制中,應結合公路工程地區的不同土質特征與施工情況,選擇合適的路基壓實施工技術,并注意從路基壓實施工的材料配置以及土體含水量、壓實標準等方面,加強對公路路基壓實質量的控制,從而確保其施工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孟春紅.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施工的質量控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1(7):184-185.

[2]張軍.公路工程中路基路面壓實施工的技術要點[J].四川建材,2021,47(3):149-150.

[3]周桂蓮.高速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的施工措施研究[J].建筑與裝飾,2021(6):86.

作者:倪行干 單位:福建中冶永行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