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7:30:4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邯鄲辦證,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你結婚了嗎?你有幾個“結婚證”?
靠著替人“辦理”結婚證,米睿找到了自己的“金光大道”。她調侃說,自己的顧客里,結婚證最多的,大概有幾十張……
“丑”家伙原來是個寶
北影畢業的米睿,不像大多數人所想的,從專業院校出師后,就能擁有一份娛樂圈里的“金飯碗”。在老師的推薦下,她進入一家北京文化影視公司做起了場編,負責現場根據導演需要,修改那些知名編劇劇本里的對話和場景。
聽起來雖然拉風,可是收入卻讓米睿覺得不滿足。看著商場超市里飛漲的物價,她開玩笑地對朋友和同事說,繼續這樣下去,恐怕自己很快就只能吃白菜了。
2010年12月末,米睿趁元旦假期,回了河北老家。家里買了新房,趁元旦的時候搬家,從媽媽的箱子底里,米睿發現了爸爸和媽媽的結婚證書。米睿拿著那張獎狀大小的結婚證書,第一感覺就是,過去的結婚證書丑極了!
結婚證書用的紙還算厚實,頂上有五角星和紅旗,四周是一圈麥穗的花紋,中間寫著“某某與某某,經審查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關于結婚的規定,發給此證。邯鄲市革命委員會”。字體下方還有紅彤彤的牡丹花裝飾,只有這些牡丹花,看上去還有一些喜氣洋洋的感覺。證書的背后,印刷著極有時代的標語:抓革命,促生產等。
米睿跟媽媽開玩笑:“這么丑的家伙,您也這么嚴實地放著。我看,它要不是結婚證的話,放在家里都嫌它‘影響’美觀。”
回到北京后,米睿跟組拍攝一部偶像劇。其中有十幾個場景,是在銀淀橋附近拍攝的。劇組經常會到后海有名的煙袋斜街取景。這條一百多米長的胡同,在全國旅友那里可謂聲名赫赫,以出售一些深受年輕人歡迎的創意商品著稱。
米睿經過這些個性小店的時候,發現門口或者櫥窗里的商品,的確是千奇百怪。比如小時候用的丑丑的軍用書包,經過再加工,印刷上頭像和“為人民服務”的標語,就價格倍增,賣到一百多元。而一些過去的搪瓷大茶缸,印上標語和老派的五角星后,也能賣出幾十元的價格。
更讓米睿覺得稀罕的是,這些“過去”的東西,或者說仿制過去的東西竟然銷量不菲,幾乎每個到這里來的年輕人,都會挑選幾件帶回去。
被吸引了的米睿,在閑暇的時候,也去逛逛小店,和一些顧客攀談上幾句。她發現,不僅僅是外地游客喜歡到這里“淘寶”,北京市的一些年輕人,也把煙袋斜街視為“寶地”,會時常到這里來購物。
鬼使神差的,那張自己覺得很丑的結婚證,浮現在米睿的腦海里。她覺得,那也是很有特色的東西,起碼比這些小店里的“老公證”、“老婆證”要有意義得多。不是有句玩笑話說:“我唯一遺憾的事,就是一輩子只有一個結婚證”嗎?米睿想,如果自己能把過去一些老的結婚證“復制設計”出來,然后出售,肯定也會受到喜歡稀奇事物的年輕人的喜歡吧。
經過思考,米睿想單單只有一個結婚證的話,可能不會太吸引人,自己要想做這件“獨門生意”,要能夠尋找到更多的結婚證,才是成敗的關鍵。
周末,米睿再次回到了邯鄲。她一進門,就嚷嚷著讓父母將結婚證拿出來,讓自己帶走。父母一臉質疑地看著米睿。她樂呵呵地說:“我才發現,你們那不是結婚證,是聚寶盆啊!”
隨即,米睿拜訪了一些親戚,從他們那里,找出了幾份年代不同的結婚證來。她用數碼相機拍攝下了照片,方便回去以后設計和復制。
聽了米睿的想法,這些親戚們瞠目結舌。有人說話直接地質問米睿:“你賣結婚證,你以為你是民政局呢?”
“古董”結婚證大受歡迎
帶著“成果”滿載而歸的米睿決定“小試牛刀”。她先找了一家印刷廠,每款結婚證都設計印刷了一些,在朋友圈子里進行“試探”。
那段時間,米睿一一詢問朋友和同事:“我給您‘辦’張結婚證吧?”大家以為她在開玩笑,可是米睿追著問他們要他們和戀人的照片,然后花錢用相紙沖洗出來,粘貼在自己復制的古董結婚證上,再一一神秘地頒發給他們。
拿到這份意外的禮物,朋友和同事們驚呆了。有人欣喜地問米睿,這是從哪里找來的好東西。沒出幾天,就有朋友來找米睿,問還能不能再辦這樣的“結婚證”。因為他的“結婚證”被哥們看到,非要弄一張回去,說是給老婆一個驚喜。
看到“古董”結婚證大受歡迎,米睿才算是徹底“胸有成竹”。她馬上辭職,準備專心做自己的事業。
她在后海一帶,租賃了一個五平米的小店面,店面按照八十年代的住家戶的樣式進行了簡單的布置。隨后,米睿對那些“白拿”了結婚證的朋友和同事提出了“吃我的給我吐出來”的要求。她要用這些朋友和同事的照片,做成結婚證的樣品,放在貨架,或者粘貼在墻上讓顧客觀看。
朋友和同事們都答應了米睿的要求,還有人出謀劃策,說光一個結婚證擺在那里,容易損壞,而且看上去不算起眼,建議弄個過去的老式相框,把結婚證用玻璃卡在里面,這樣顯得更加原汁原味,也容易存放。
小店一開張,米睿馬上發現了一個“癥結”。因為房租問題,米睿租賃的店面比較偏僻,加上門臉太小,很不起眼。雖然有細心的“淘寶人”會發現這個寶地,可是每天進店的客流不過二三十個,這樣下去,米睿“當個有錢人,賺錢在北京買房子”的目標似乎有些遙遠。
想要改變這個現狀,就得想辦法“引客上門”。很快,米睿就琢磨出一個怪招來。她在比較繁華的地方,比如線桿和墻壁上,都掛上了定制的木牌。牌子上用紅漆醒目地寫著“辦理結婚證,前行多少米!”然后在下面用小字注明:不用出示身份證件及任何資料,只需你有勇氣,就給你一個驚喜。
十幾個木牌掛出去后,效果立竿見影,米睿的店忽然“變小”了,從開門營業一直到晚上九點歇業,米睿的店里客人總是滿滿的。
而且,只要是進店來的顧客,都對這些過去的結婚證書興趣盎然,愿意花錢買下,當做送給愛人的禮物,或者是作為家中的裝飾。
盡管如此,米睿卻沒被成功沖昏頭腦。她敏銳地發現,還有兩個BUG,在導致顧客的流失:一些來淘寶的顧客,不可能隨身攜帶照片,而買回去自己動手,顯得有些“變味”,沒有正規被“頒發證書”的感覺;另外就是很多顧客隨身攜帶了數碼相機,可是米睿店內沒有電腦和沖印設備,而在店周圍,也缺乏這樣的洗印店,顧客一旦離開,很可能因為懶得回來,就讓自己失去了一次生意的機會。
必須添置設備。米睿馬上在店里弄來了單反相機、電腦和相片打印機。給小店打上“補丁”后,米睿樂翻了。從升級后起,每天店里最少也要出售五六十份結婚證,多的時候可以達到三百多份。
每張結婚證書的復制印刷費用,只有五元左右,米睿的售價是一套結婚證書160元整。兩個月下來,米睿一盤點,除了租賃費外,自己的利潤竟然高達六位數,這是米睿之前做夢都想不到的事情。
避免競爭,找到“辦證”新出路
2011年春節過后,米睿遇到了一個“刁難”的顧客。這個年輕小伙和女友是從外地來旅游的,在店內幾乎轉了一下午,米睿耐心地回答著他的提問,最終卻沒有做成這筆生意。小伙挑剔的問題,讓米睿陷入了深思。
這對小情侶來自陜西,可是米睿這里的結婚證書,大多是從河北和北京尋找來的。小伙說,自己父母的結婚證書和這里的有些相仿,可是樣式卻不一樣,他想要陜西省甚至寶雞市過去結婚證書的樣式。
另外,他的不滿還有結婚證書上的照片。他說,結婚證書上的照片必須是雙人的結婚照,才顯得合理。而且,不能在這么老的證書上,張貼著穿著時尚的羽絨服或者夾克的照片,那就徹底破壞了“舊”感覺,完全變成“四不像”了。
雖然失去一個顧客,對米睿生意的影響不大,可是米睿卻想到了,自己現在生意這么好,將來一定會有人也來做這個生意,說不定要面對殘酷的競爭。怎么做到盡量完美,才能讓生意變得“獨門”和持久,她考慮這個問題也已經很久了,但一直頭疼,找不出避免競爭帶來的損失的辦法,但是小伙子的話,卻給米睿找到了出路。
米睿開始上網,在各個論壇上求購一些外地市、各個時期結婚證書的圖片,只要保證拍攝質量,米睿按照每款一百元的價格收購,她可以通過這些圖片建立一個“古董結婚證”的儲存庫,讓自己這里成為“老式結婚證”的博物館。另外,她還找到一些老裁縫店,定做了一些六七十年代的服裝,供顧客拍攝照片的時候免費使用。
有了資金支持的米睿,又重新租賃了店面,她同時開展衍生出來的“拍攝視頻”業務,雇傭了兩名員工,也穿著六七十年代的服裝為顧客辦理“結婚證”,并且有個小小的儀式,可以拍攝下來,刻錄成光盤,隨結婚證一起交給顧客留存。
這幾項服務推出后,果然有了不菲的效果,米睿店面里的顧客越來越多,生意也變得更加蒸蒸日上。
2011年3月3日,米睿接待了一對馬上要結婚的顧客,他們是聽說米睿這里的服務后特意趕來的,想讓自己的婚禮出現亮點,在婚禮現場展示從三四十年代到現在不同的結婚證書。
這筆大生意讓米睿找到了新的市場――自己以前都是坐等顧客上門,為什么不能夠主動出擊呢?
米睿開始對一些婚慶公司和影樓進行拜訪,她將自己的產品放在這些地方展示,吸引顧客前來,每筆業務,都會給婚慶公司和影樓相應的報酬。走出去,讓米睿收到了回報,通過統計,她發現,自己的成交量比過去多出了幾乎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