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7:40:3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外甥打燈籠,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在第五組課文中,我們小組討論了有關“漢字”的知識。通過調查,我們知道了漢字是中國的獨創文字,也具有悠久的歷史。漢字的功能也數最神奇的,一個字可以代替很多種意思或動作,而一種意思或動作也可以用許多個字來表示。而為了能更方便更幽默地表達一種意思,人們通常用“諧音歇后語”。
一次過年,伯伯幫奶奶掛燈籠。我也想掛,伯伯就教我。他先做了一遍后,對我說:“你就外甥打燈籠----照舊就行,保證能掛上。”我奇怪地問:“什么是外甥打燈籠----照舊?我又不是您的外甥。”等我把燈籠掛好后,伯伯給我解釋:“外甥打燈籠,不照舅舅還能照誰呀!這是用諧音,把舅舅的‘舅’字換成了陳舊的‘舊’。”伯伯又說:“提到諧音,其實它在四字詞語上給廣告幫了很大的忙,有些廣告就用它來宣傳。如:換燃一新是燃氣公司的;默默無蚊是推銷電蚊香的;有杯無患是推銷杯子的等等……”“哦,”我說,“原來漢字真神奇,用處真多呀!”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中國漢字的用途和知識無邊無際。做為一個中國人,就應該學會并牢記它,才能很好地繼承中國文化并發揚光大。
美她媽哭半夜----美死了
歇后語,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智慧與趣味語言,也是民間愛用的一種語法。歇后語是廣大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它一般由兩個部分構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謎面,后半截是解釋、說明,象謎底,十分自然貼切。
其它歇后語:
秀才遇著兵--有理說不清(強詞奪理當然說不清了)
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黃連很苦的,啞巴啞啊,當然說不出來了)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外甥打燈籠照著舅舅唄)
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無發無天) (和尚沒頭發,和尚打傘看不著天呀)
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那么熱,能不急嗎)
芝麻開花---節節高(開花當然一節比一節高了)
狗拿耗子---多管閑事(狗沒事拿耗子干嗎)()
一瓜子刻出個臭蟲來---什么人(仁)都有(刻瓜子竟然能刻出臭蟲?這難道不是什么人(仁)都有嗎?呵呵)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它真正目的是把雞煮了!)
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直接在褲子里面放就行了,干嗎要脫褲子?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豬八戒她不是人?。?/p>
2、 盲人戴眼鏡——假聰明(假充明)。
3、空中布袋——裝瘋(裝風)。
4、老太婆上雞窩——笨蛋(奔蛋)。
5、 賣草帽的丟扁擔——留神(留繩)。
6、外甥打燈籠——照舊(照舅)。
7、 雨打黃梅頭——倒霉(倒梅)。
8、 半兩棉花——免談(免彈)。
9、禿子打傘——無法無天(無發無天)。
10、 矮子過渡——安心(淹心)。
11、馬店買豬——沒那事(沒那市)。
戲臺上的鞭子--加碼(假馬)
觀音堂里著火--妙哉(廟災)
孫猴子坐金鑾殿--不象仁(人)君
壽星打靶--老腔(槍)
壽星彈琵琶--老生常談(彈)
麥柴稈吹火--小氣(器)
弄堂里跑馬--題(蹄)難出
扯胡子過河--謙虛(牽須)過度(渡)
扯鈴扯到半空中--空想(響)
抓蜂吃蜜--恬(甜)不知恥(刺)
護國寺買駱駝--沒那個事(市)
花椒掉進大米里--麻煩(飯)了
蒼蠅飛進牛眼里--找累(淚)吃
豆渣貼門神--不沾(粘)
豆箕柴著火--著急(箕)
豆腐干煮肉--有份數(葷素)
豆腐乳做菜--哪還用言(鹽)
兩口子鋤地--不顧(雇)人
大蔥拌豆腐——一清(青)
二白咸菜煎豆腐——有言(鹽)在先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嘴上抹石灰——白說(刷)
精裝茅臺——好久(酒)()
豬八戒拍照——自找難堪(看)
懷里揣小攏子——舒(梳)
心小蘇他爹——老輸(蘇)
對歇后語,以前我并不很在意,覺得那無非是一些民間流行的俏皮話,充其量體現了生活中的小情趣、老百姓的小聰明而已。現在看來,實在是有些見識短淺,有眼不識泰山了。其實,歇后語中不僅凝結著群眾生活的經驗,哲理思考,更充滿著機智、幽默、諷刺的天才智慧,作為一種文學語言或準文學語言,集含蓄、夸張、象征、通感諸多文學藝術的表現技巧于其中,且有一種為文人話語、政治話語、新聞話語所很難企及的形象化、生動活潑、天生的樂觀主義和情趣天成的精巧練達,實在是一宗文化于精神的寶貴財富。
以一物起興,引起主題,這乃是比興手法的運用,也是以形象化取代或引出抽象“結論”的一種基本模式。我最欣賞的是那話語所傳達的特殊語境,及其隱含的人物心態、神態與復雜的可資聯想的豐富內涵,而這些,恰恰是“直白說明”所不具備的。歇后語的高品位的文學價值,恐就在此了。
“外甥打燈籠――照舊”。這是敘述性語言,卻以“諧音”為橋梁,架設于一種抽象的社會現象的概括上。對于一個長期處于封閉、保守、緩慢滯后的無變化靜態生活環境中的人們,這個歇后語的使用頻率是高的。當人們迫切期待著改革、創新的局面出現時,遇到的卻是一切如故,依然如我,“外甥打燈籠――照舊”所表達的那種失望與無可奈何的情緒,便是很沉重的了。
優秀的歇后語總在輕俏的調侃和諷喻中隱含著對丑惡的人和事的輕蔑、戲弄以及充滿信心、居高臨下的精神優越感,這是它的真正人民性之所在,也是某些文人話語中不易取得的一種“民間優勢”?!绑H屎蛋子――兩面光”,辛辣地畫出了油滑小人物兩面討好的市儈相;“繡花枕頭――一肚子草”,讓人想起胸無點墨卻故作斯文的花花公子;“聾子的耳朵――擺設”,不是對社會上頗為流行的諸多形式主義的事務有力地的一刺嗎?譬如有的“窗口”行業掛在那里的所謂“意見薄”便是一列。
“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是一種失望;“豆腐掉在灰堆上――吹不得打不得”,則準確地表達了那種尷尬的、無可奈何和進退兩難的心態與神態,實在太傳神了。勞動人民在舊社會所處的地位,經常碰到受欺凌、遭厄運的境地,但他們往往并不灰心喪氣?!膀T驢看唱本――走著瞧吧”,已經透示出不甘失敗的遠見了,但還是心平氣和的;“秋后的螞蚱――蹦不了幾天啦”,就充滿了一種勝利在望的激情和按捺不住的憤慨了。螞蚱“蹦”的這一形象,何其生動,又何其輕佻,在這種歇后語的后面,我們往往感受到正義的人民的凜然之氣與堂皇之聲。
某些歇后語用詞不免粗野或俗了一點,當然有不可取者,但也不可一概而論。比如,有這么一句:“扶著過河――小心大了”,雖說是有一點“不雅”之嫌,其夸張,其幽默,卻又實在令人忍俊不止。其實除了這一層對于過分小心者的辛辣的卻并無惡意的嘲諷之外,還有另一層更為深刻的內涵哩。一個朋友告訴我他聽到的一種有關此語由來的說法,倒也不妨“姑妄聽之”。據說,那是在舊社會某地發大水的時候,人們紛紛逃難。當官的扶著烏紗帽過河,土財主扶著一個大元寶,窮人一無所有,衣裳也沒有穿,他只能扶著唯一的“命根子”了。這幽默里既有喜劇的戲弄,又有悲劇的自嘲,便是不能以一笑了之的了。
1) 父親向兒子磕頭------豈有此理。(豈有此禮)。
2) 公共廁所仍石頭------引起公憤。(引起公糞)。
3) 反穿皮襖------------裝佯。(裝羊)。
4) 孔夫子搬家----------凈是輸。(凈是書)。
5) 孕婦走獨木橋--------鋌而走險。(挺而走險)。
6) 空棺材出葬----------目中無人。(木中無人)。
7) 王八中解元----------規矩。(龜舉)。
8) 六月裏戴手套--------保守。(保手)。
9) 生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10) 皮匠不帶錐子--------真行。(針行)。
11) 何家姑娘嫁給鄭家----正合適。(鄭何氏)。
12) 和尚的房子----------廟。(妙)。
13) 老公拍扇------------凄涼。(妻涼)。
14) 秀才的毛巾----------包輸。(包書)。
15) 烏龜爬門檻----------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16) 針尖尚挑毛巾--------不足為奇。(不足為旗)。
17) 點燃的蠟燭――長命(明)不了
18) 鈍刀破竹------------想不開。(響不開)。
19) 裁縫不帶尺――存心不量(良)
20) 不放醬油澆豬爪——白提(蹄)
21) 瞎子進煙館----------摩登。(摸燈)。
22) 空中布袋------------裝瘋。(裝風)。
23) 宋江的軍師----------無用。(吳用)。
24) 老太婆上雞窩--------笨dan。(奔蛋)。
25) 賣草帽的丟扁擔------留神。(留繩)。
26) 哥哥不在家----------少來。(嫂來)。
27) 外甥打燈籠----------照舊。(照舅)。
28) 雨打黃梅頭----------倒霉。(倒梅)。
29) 半兩棉花------------免談。(免彈)。
30) 禿子打傘------------無法無天。(無發無天)。
31) 矮子過渡------------安心。(淹心)。
32) 馬店買豬------------沒那事。(沒那市)。
33) 臘月天氣------------動手動腳。(凍手凍腳)。
34) 河邊洗黃蓮----------何苦。(河苦)。
35) 盲人戴眼鏡----------假聰明。(假充明)。
36) 做夢變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飛飛)。
37) 猴子學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38) 精裝茅臺------------好久。(好酒)。
書是一座無比高大的山峰,等待我們去攀爬;書是一片無邊無際的大海,等待著我們去遨游;書是一條無際的道路,等待我們去前進;在無邊無際的知識的海洋里,我領略到了書的樂趣,書是我的好伙伴!
書是我的最愛,我可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書呆子。有一次,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著我的寶貝—書,不知看了多久,就聽見媽媽在喊:“果凍,吃飯拉!”我理都不理睬,隨口應了一句:“馬上!”又過了許久,媽媽又沖進來叫:“吃—飯—拉!”我漫不經心地回答:“馬上?!钡任野褧赐炅?, 媽媽在客廳里風趣地對爸爸說:“瞧,咱的寶貝,都成馬了,不過這馬有點不正常,你說對吧!”媽媽又問我:“中午想吃什么甜點呀?”“外甥打燈籠—照舊(舅)”“哎,你是哪里學來的?”“嘻嘻,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喏,從歇后語大全里看到的”“呵呵,我們的果凍也挺厲害的嘛!”“我現在是芝麻開花—節節高拉!”“恩,現在是小有名氣嘍,可是不要驕傲噢!”你瞧,現在我可是書的“粉絲”嘍?。?/p>
書給我帶來了歡樂,讓我的生活更是蜜棗加白糖—甜上加甜了,書是我踏入人生的一步,在漫長的歲月中,讀書才是一件快樂的事!
我的姐姐葉雪楠,臉紅紅的,像個大蘋果,一雙水汪汪的眼睛,看起來可美了,葉雪楠姐姐不僅是我的姐姐,也是我的好朋友。在她身上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讓人忍俊不禁,現在我給大家講講姐姐三歲時香水澆花的故事。
姐姐家里放著一盆又香又漂亮的花,有五六朵金黃的花瓣可惹人愛了,姐姐很喜歡這盆花,每天早上都會給花兒澆水問好,晚上給花兒道晚安,在姐姐的悉心照顧下,花兒迎著太陽開得更燦爛了??墒怯幸惶旒依锏幕幌懔?,花兒和葉子都無精打采地耷拉著葉枝,姐姐見了很著急,忙給花兒澆水,又用小木棒支撐,可花兒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姐姐見了很著急,眼看漸漸枯萎的花,姐姐一籌莫展,突然姐姐靈光一閃有了個主意,只見姐姐飛快地跑進媽媽的房間拿了一瓶香水,還是美國味的,姐姐拿著香水噴了起來,一瓶香水很快用完了,花兒更垂下了頭,花兒枯死了,姐姐哭了,但是花盆還是發出淡淡的香水味,飄得那么遠。
這件事過去了很久了,長輩們長拿這件事來逗笑姐姐,現在想起來真有趣,現在我們長大了,我們常常提起香水澆花的故事,這件事深深地刻在了我和姐姐的心里。
童年是一幅五彩斑斕的畫,是一首美妙動聽的歌,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夢。童年,是真中的夢,夢中的真。
小時候,總是聽媽媽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蔽蚁耄喝绻野严鹌しN在土里,也許會長出橡皮樹或橡皮花來。這樣,我就不用買橡皮了。想到這里,我開始得意洋洋的笑起來。心動不如行動,我找來鏟子和橡皮,在媽媽種下的蔬菜旁邊種起橡皮來。種完橡皮,我澆了水,施了肥,才跑出去玩了。
第二天,我去澆水,看見媽媽的菜已經開始發芽了,我的橡皮還是紋絲不動。我想:再等等吧,也許它在蓄力呢。到了第三天,媽媽的菜已經有一個指頭高了,我的橡皮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舅)。我開始疑惑了,是不是種子不好呢?于是我換了另一個橡皮。一個星期過去了,媽媽的菜都快豐收了,我也換了好幾個橡皮。
我看見媽媽的菜都收獲了,而我的橡皮還是老樣子。我很沮喪,便去問媽媽緣由。媽媽說,橡皮是從工廠里加工出來的,不是從土里長出來的。
雖然我不會再做種橡皮這種傻事了,但我卻非常渴望回到那段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大槐樹上掛電燈—— 四方有名(明)
大樹做椽子—— 揭(截)短
大糞缸里練游泳—— 真是不怕死(屎)
大車后面拴小牛—— 殘毒(帶犢)
大黃牙說媒—— 滿日謊(黃)言
戴著烏紗彈棉花—— 有弓(功)之臣
刀馬旦不會刀槍—— 笨蛋(旦)
燈草拐杖—— 做不得主(柱)
音類 孔夫子搬家——盡輸(書)
大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咸菜煎豆腐——有言(鹽)在先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嘴上抹石灰——白說(刷)
精裝茅臺——好久(酒)
豬八戒拍照——自找難堪(看)
懷里揣小攏子——舒(梳)心
小蘇他爹——老輸(蘇)
四兩棉花——談(彈)不上
梁山泊軍師——無(吳)用
一二三五六——沒事(四)
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最不喜歡人只念到七?。?/p>
一丈二加八尺——仰仗(兩丈)
一個墨斗彈出兩條線——思(絲)路不對
一斤面粉攤張餅——落后(烙厚)
一頭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頂
一百斤面蒸一個壽桃——廢(費)物點心
一條腿的褲子——成了群(裙)
一根燈草點燈——無二心(芯)
二十五兩——半瘋(封)
二三四五——缺衣(一)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
二兩棉花四張弓——細談(彈)
二姑娘梳頭——不必(蓖)
十二個時辰占三個字——身(申)子虛(戌)
十八歲的宮娥——正享福(想夫)
十文錢掉了一文——久聞(九文)
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十月里的桑葉——誰來睬(采)你,(對付硝煙誘餌的最好辦法)
八十歲的老太打哈欠——一望無涯(牙)
八月的核桃——擠滿了人(仁)
八百個銅錢穿一串——不成調(吊)
九月初八問重陽——不久(九)
刀子切元宵——不愿(圓)
三九天穿單衣——威(畏)風
三個菩薩堂——妙妙妙(廟廟廟)
三尺長的梯子——搭不上言(檐),(對許多話題深有此感)
三毛加一毛——時髦(四毛)
三月的楊柳——分外青(親)
三更半夜出世——害死(亥時)人
大車拉煎餅——貪(攤)的多
大麥掉在亂麻里——忙(芒)無頭緒
土地堂里填窟窿——不妙(補廟)
土地爺坐秤盤——志誠(自稱)
土地爺坐班房——勞(牢)神了
土地爺洗臉——失(濕)面子
土地爺掉井——勞(撈)不起大駕
土地老爺的內臟——實(石)心實(石)腸
土地老爺穿素——白跑(袍)()
小胖真是胖,膘肥體壯的,吃飯時,他總挺個大肚子,搖搖擺擺的跑在前頭,唉,他從上學以來有個煩心事,從來解決不了,就為那事,他被爸爸罵了好幾次,大家想可能會說:“為啥不打呀?”
他爸媽恨不得把他放在天上,哪敢打他呀。何況他又是獨生子,要是小胖萬一想不開……
正說著呢,“瞧”又來了。發卷子了,小胖又是外甥打燈籠—照舊,兩個大鴨蛋。他又為這事犯愁了回家………
回到家,小胖見爸爸再吃肉,沒注意他,他便溜進了屋,安分的開始寫作業了。
咋回事,小胖平時一回來就是上網呀,今天咋開始寫作業了,偶——原來如此,爸爸自語道。隨后,爸爸來到小胖的屋子,看了看小胖,只見小胖那雙腿象魚尾巴一樣擺個不停。爸爸好像察覺到了,爸爸問到:“小胖,你這次考試咋樣啊,多少分呢?我不要求你考八十分以上,只要及格就行,及格我給十塊錢,咋樣?”話音剛落,小胖反說,爸爸我不要十塊錢,我還是送你兩個咸鴨蛋下酒吧!他邊說邊去出了卷子,交給了爸爸,爸爸的巴掌立刻的打了過來,只見小胖捂著兩腮哭了,這不愧胖,這哭聲如雷呀,驚動了正在睡覺的媽媽,媽媽剛出來,小胖便抱了上去,媽媽這才知道情況,媽媽二話沒說便幫小胖還了把爸爸兩耳光,唉,爸爸也有天敵呀,那就是媽媽,見了媽媽,如老鼠見了貓似的一聲不吭!
媽媽問道:你說孩子學習不好,你還不是沒管,為啥不打自己呀?
我一字不識,我咋管?
你說你一字不識哈,你還有臉說,打麻將時你咋認識“一萬,兩萬,三丙……還有喝酒時你咋認識茅臺、五糧液、古秦洋,你咋不把1059滴滴喂喝下去呢?為啥,你還有臉打孩子。
爸爸說不過只好認命,鄰居聽見,都紛紛評論,不知哪個是對,那個是錯………。
從此,小胖就這樣混大了……。
我的滑板車挺酷的,怎么說也是我精心挑選下來的。它外形有點像火箭,全身是銀灰色的,可以折疊,攜帶非常方便。滑板下是兩個靈活的輪子,讓我一眼就喜歡上它。
我在院子里找個平坦的地方,開始我的第一次試滑。我先把一只腳放上滑板,另一只腳剛要跨上去的時候,滑板突然就傾斜著向前滑了幾步,我趕緊收腳跳下來。我換了一只腳上去,外甥打燈籠——照舊!我納悶地把滑板車翻過來看了又看,為什么兩個輪子,在別人的腳下那么沉穩,到了我的腳下就如此野性難馴呢?
我請教了我班的滑板車高手,他告訴我:先要一只腳上滑板,一只腳在地上蹬著走,等熟練了以后,然后才能兩只腳都放在滑板車上。
說的容易,做得難。我一只腳放上去,另一腳蹬一下地面,滑板車就向發瘋的公牛一樣,拼命地往前沖。我急忙要“剎車”,可滑板車并沒有剎車裝置,我只得放手,讓滑板車自己去“撞墻”了。看著漂亮的滑板車在地上擦破了油漆,我那個心疼?。∈∧顺晒χ浮N野蛋档亟o自己打氣,又開始新的一輪嘗試。我控制蹬腳的力度,小心翼翼像是地上埋了地雷。經過反復的失敗和嘗試,我能夠控制滑板車慢慢地滑行了,也能成功地用雙腳來操縱滑板車不會再出丑了??晌疫€是不滿意這樣的技術,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我學會了快速前滑、倒過來滑、轉圈子滑等一般高手都會的招數。甚至還有了自己獨創的招數——跳滑,就是讓滑板車在快速滑動的時候,突然離開地面跳起來。
學滑板車多么有趣啊,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還懂得了:做什么事情都要打好扎實的基礎,好高婺遠,是會栽跟斗的。
郵:325204 浙江省瑞安市第二實驗小學(塘下鎮趙宅)五(3)班 余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