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英語短文翻譯

英語短文翻譯

時間:2023-05-29 18:22:1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英語短文翻譯,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英語短文翻譯

第1篇

一、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從現狀來看,翻譯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中較薄弱的環節。雖然從理論上講學生聽、說、讀、寫、譯五項技能的培養缺一不可,但在實際教學中翻譯部分常常不受重視。在筆者看來,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由來已久。首先,從教師角度看,不少英語教師授課時以閱讀為中心,側重重點詞匯和句式的講解,一般不涉及專門的翻譯訓練。對于課后練習中出現的句子翻譯和短文翻譯的講解也流于形式,僅僅是照本宣科,核對答案。也就是說,這些教師沒有真正重視翻譯教學,沒有系統地對學生進行翻譯的訓練。對于翻譯,他們只是“授之以魚”,而不是“授之以漁”。

其次,從學生的角度看,盡管已經是大學生,但學生的英語自學能力仍很欠缺。他們能意識到自己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但卻滿足于被動地接受課堂所學,而不是切實有效地解決自身問題或彌補不足。對于翻譯,學生的重視程度也不夠,他們只是完成課本上的翻譯作業,而且經常避重就輕,有時甚至只是抄寫句子翻譯和短文翻譯的答案,導致考試時面對短文翻譯無從下手,望文興嘆。再次,從本質上看,學生翻譯能力的不足是英語思維的缺乏。長期以來,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英語學習占據了學生不少時間和精力,但學習效果卻并不盡如人意。其根本原因就是英語學習一直停留在詞匯的積累和重復的語法訓練上,缺乏英語思維的培養。而英語思維的缺乏使學生無法從思維的高度認識到英語和漢語表達方式和習慣上的差異,漢譯英時只是翻譯漢語的字面意思,不會運用英語思維調整句子的語序并用相關的英語句式和語態、時態等去表達。

二、針對翻譯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

筆者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和經驗總結,針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三方面的解決策略。

1.重視翻譯教學。前面已經提到,在大學英語實際教學中,對于學生翻譯技能的培養不夠重視,尤其是漢譯英環節,而將漢語翻譯成英語才是翻譯能力的核心體現。大學英語四、六級改革提高漢譯英翻譯的分值和比重,更加注重具體語言的表達,明顯突出了語用的重要性,這就意味著現有的大學英語教學必須真正重視翻譯,切實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重視翻譯并不是以四、六級考試為導向,而是因為翻譯本身的重要性。翻譯能力是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體現,而語言應用能力才是學習語言的目的和價值所在。

2.加強課堂教學。從現狀來講,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已經認識到提高翻譯能力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但要切實提高翻譯能力,還必須從課堂教學做起。從教師來講,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聽、說、讀、寫之外,課堂上應有專門的時間進行翻譯訓練,尤其是漢譯英的翻譯。照本宣科,核對答案的做法都應摒棄。無論是句子翻譯還是短文翻譯,都要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漢語和英語表達的差異,從而在翻譯時能夠運用英語思維熟練地進行中英轉換,用有限的詞匯表達無限的含義。從學生來講,應在教師的指導下多進行翻譯訓練,從詞匯到短語,從句子到短文,逐步翻譯,強化英語思維,學會用簡單英語單詞的反復組合解釋復雜的英語概念,使自己的翻譯能力得到實質性提高。從筆者的翻譯教學經驗來看,翻譯之前,筆者會結合實例系統地向學生講授漢語和英語表達方式和習慣的差異,并給出典型例句讓學生強化練習。在學生對英漢兩種語言的特點有了深刻認識和了解后再進行大量漢譯英和英譯漢的轉換練習,從而熟能生巧,在反復訓練中,學生的翻譯能力就有了質的提高。此外,為了引起學生的翻譯興趣,筆者會選取大學生經常關注的時事熱點、流行話題等作為翻譯素材讓學生進行翻譯,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翻譯的動力和成就感。

3.滲透本土文化。大學英語學習不僅要讓學生用英語了解西方,還要讓其學會用英語介紹中國。因此,教師在提高學生翻譯能力的同時還要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本土文化。一方面,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另一方面,現代西方不少人士對當今中國仍缺乏真正的了解。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大學生擔負著向西方介紹中國并傳播中國文化的使命。因此,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授課內容,有意識地滲透中國歷史、文化、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情況,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用英語介紹并表達這些內容,從而不斷提高自己漢譯英的翻譯能力。以筆者為例,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筆者會結合授課內容精心加入有關我國歷史文化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內容。例如上學期第五單元(全新版大學英語第三冊)的主題是“WritingThreeThank-youLet-ters”,文章寫到了美國的感恩節,以此為契機,筆者讓學生用英語介紹我國的春節,并比較中美這兩個節日的異同。同時,以感恩為主題,讓學生用英語講述從古至今我國流傳的許多知恩圖報的故事,并布置學生在課下用英語寫感恩信,在現今通訊發達的時代用最傳統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別人的感激之情。

三、結語

第2篇

1、英語六級總分710分,大學英語六級考試是由國家統一出題的,統一收費,統一組織考試,用來評定應試人英語能力的全國性的考試,每年各舉行兩次。

2、分值占比。聽力對話(15%);聽力短文(20%);閱讀理解:仔細閱讀理解(25%)、快速閱讀理解(10%,選擇 句子填空或其他)、改錯或完形填空(10%,錯誤辨認并改正或多項選擇);寫作和翻譯:寫作(15%,短文寫作)、翻譯(5%,漢譯英)。

(來源:文章屋網 )

第3篇

聽、說、讀、寫、譯是學習英語的五大環節,而聽又位于其首,聽又成為許多中學生學好英語的一大門檻,足見聽的重要性。

聽的訓練是反映讓學生們通過耳朵聽懂教師說的每句英語和學生們所說的英語或英語錄音磁帶上的內容。這種訓練方式要求學生們必須全神貫注的聽。完全憑耳朵聽到的聲音來判斷、辨別所聽到的內容。培養學生聽音會意,把音和義直接聯系到一起的能力。單獨的耳聽練習雖然能較快的培養學生們直接聽音會意的能力,但在實際訓練中學生們還會感覺到相當困難。因為在中學生的整個思維過程中,抽象邏輯思維雖然已開始占優勢,但具體形象思維仍然起相當大的作用,所以在進行聽力訓練時,教師一定要明確自己的職責,最好少用孤立的耳聽訓練,注意恰當指導,引導和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采用綜合的訓練方式、方法。

1.聽音模仿

這種方式是讓學生們在反復聽的基礎上模仿單詞、詞組、句子、短文的朗讀方式。讓學生們初步掌握基本的語音、語調。訓練時,首先要進行大量的聽音、辨音訓練。從單個音素入手,逐步深入。在模仿過程中,教師將事先準備好的材料讓學生們聽一至兩遍后,讓學生跟著模仿幾遍,然后再讓學生們看著材料邊聽邊模仿,這種訓練方式更接近于真實交際場合針對中學英語教材每一單元都有一課側重訓練學生交際能力,可讓部分學生扮演課中角色,進行表演,其余學生注意聽,如果時間允許的話,還可采用小組比賽的形式,在班上營造一種積極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更能聽懂英語。

2.聽音口譯

此種訓練方式目的是培養學生能較快的聽懂每一個詞、詞組、句子或短文,并能口頭上迅速的翻譯成漢語,幫助學生提高口頭翻譯的能力。由淺入深,先選擇簡短的內容,如易聽、易懂的詞、詞組、句子等,然后可根據課文中的生詞、短語或句型,編寫一些短小精悍短文,再將教學過程中選擇教材中的聽力原文,讓學生逐句聽、逐句譯、逐步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3.聽音問答

聽音問答是通過句子、短文的朗讀。并弄清楚基本意思后,教師根據所聽的內容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根據所聽到的內容迅速地口頭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幫助學生逐步提高聽的能力。提問時要由易到難、要靈活多變、要有趣味、要能啟發學生們的思維,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短文的選擇要適當,主要是改寫或縮寫的文章或精編、細選的小故事等。這種訓練方式多在新課開始介紹課文內容時使用。

4.聽音默記

聽音默記是在聽完詞、詞組、句子或短文后,將其內容記住。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提高聽力,又培養學生們的記憶能力。這項訓練開始可能比較困難,教師可以借助圖片、按順序板書關鍵詞、配以動作情景等,起初可三兩個,以后逐步遞增,逐序漸進。在學生聽的同時,教師可提供標示內容的形象,讓學一看到圖片就迅速將其轉化為英語文字,而不經過心譯過程。這樣,既可降低難度,又使教學情景化趣味化 對一些比較動態的或比較復雜的內容,宜采用組畫表示每一幅圖應簡潔明了,圖與圖之間應存在較強的邏輯連貫性,讓學生看此畫,即可想到彼畫這樣,學生思維連貫,聽音默記也就一氣呵成,時間上要有限制。一般只聽一至兩遍,默記的時間也不要用太長時間,盡可能在兩三分鐘內完成,然后再聽一遍,讓學生們得到自我反饋。

5.聽音默寫

這項訓練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聽的能力,還能提高記的能力,而且還可以促進他們寫的能力。方法是要求學生們聽完之后,將聽到的內容默寫下來。聽的時候不準寫,起初可以選擇一些熟悉的句子讓學生默寫,然后再逐步聽短文之后默寫,同時還要要求學生根據朗讀的停頓和語氣,較準確的寫出句子的標點符號以及規范的書寫形式。

6.聽音復述

第4篇

一、“先學后教”教學方法的特點

1.以學生為主體

教師把以“教”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學”為重心,以“學”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學生愛學習,學會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需要教。”面對21世紀對人才的需求,“授人以漁”已成為師者的最高教育境界。

2.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調動學生的興趣是“先學后教”教學方法的目的之一。蘇霍姆林斯基說:“興趣的源泉在于運用。”“先學后教”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同時增強了學習英語的樂趣和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進而長久地保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3.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培養自信心是“先學后教”教學設計的重要環節。在英語教學中,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究、合作中發現問題,找出問題,并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從他們的自身優點出發,運用到具體教學中,使他們感到有成就感。并給予他們及時的鼓勵,如精神鼓勵、物質鼓勵,進一步增強他們對英語學習的信心。

二、“先學后教”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

“先學后教”的“先學”在英語課堂中可以理解為:單詞、句子或文章讓學生先讀,句型讓學生先練,短文讓學生先理解。

1.單詞、句子或文章讓學生先讀

在七年級剛開始的單詞教學,教師可以給學生領讀,但在教授了學生音標之后,單詞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拼讀。學生自己在拼讀中,或許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學生會把basketball[b唬skitb?蘅:l]讀成[b唬skitb?蘅l],或許會把interesting讀成[intristi]。在讀句子的時候或許會把Is it your pencil?用降調來讀,或許根本不會連讀,但這些都不要緊,我們培養的是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敢于讀,敢于出聲,在這些問題暴露之后我們再指出、再糾正,這可能比教者給學生一遍又一遍領讀的效果要好得多。在一段時間之后,學生能很好地掌握單詞的重音,句子的語氣、語調、連讀,整篇文章的閱讀,不但掌握了讀的技巧,而且大大激起了學生讀的興趣。

2.如何在口語練習中體現“先學后教”

在學習新的句型時,可讓學生先練后講,但在練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大多數英語教師的課堂一直采用單一的兩兩對話或小組內對話,很可能學生在這樣一貫的模式下,會很快厭倦自己的partner,厭倦這一項練習。學生不能在有效的時間內從不同的學習者身上學到更多更好的東西。要打破這一僵局,應該經常讓學生變換自己的合作者。教者也可以讓學生面對面坐著橫向移動,進行流水線式的練習、討論。或者直接讓學生站起來,脫離座位的束縛,告別書本,尋找自己的搭檔,自由對話。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從其他學生身上發現自己與他人的差異,比如單詞的發音,Is this your pencil?有些同學經常讀成It’s this your pencil?句型的運用,Does he ...?有些同學經常用成Do he ...?這些問題如果我們教者給學生講,不可能兼顧到每一個學生,但如果讓學生自己練,可以讓“兵教兵”,教師本人也可以隨時融入學生中,和學生做對話、討論,發現問題,然后等學生訓練之后,老師再“教”,就發現的問題重點講解,要求學生注意并及時改正。也可以鼓勵學生就剛才訓練中存在的疑惑提出來,師生共同探討解答。

3.短文讓學生先理解

第5篇

【關鍵詞】大學英語;中文翻譯; 第二語言習得

第二語言習得指的是“在自然的或有指導的情況下通過有意識學習或無意識吸收掌握母語以外的一門語言的過程”。 根據這一理論我們把外語學習過程的能力分為四個階段:即早期、提高期、增長期和高級期。每個階段特點不同,每個人的英語能力不同,因此應用的方法也不同。下面我們就簡單的分析并介紹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

在開始介紹方法之前我們需要了解語言學中的一個重要理論,它是由20 世紀末影響最具影響力的語言學家克拉申提出的監控理論。他把監控論歸結為五項基本假說:語言習得與學習假說、自然順序假說、監控假說、語言輸入假說和情感過濾假說。其中“輸入假說”是“監控理論”的核心內容。他認為學習者是通過對語言輸入的理解而逐步習得第二語言的 ,其必備條件是“可理解的語言輸入”也就是說只有當學習者接觸到的語言輸入是“可理解的” ,才能對第二語言習得產生積極作用。 打個比方如果你的現有水平為“i”,那么就要給你提供“i+1”水平的輸入。+ 1 就是在自己現有水平上加了“一點點”難度。換句話說,我們正是因為有了這一點點難度才提高的。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這里我們主要針對增長期聽力的提高介紹一些方法。增長期的關鍵是聽力水平的提高。這一階段,每個人必須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學習策略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習效率和成功與否。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研究,使語言教學者關注從以教師為中心的“如何教”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怎樣學”。在這一階段我們還是重點介紹提高聽力的方法。

1.增長期聽力特點和應對策略

句子長了,速度快了,內容多了,聽力難度明顯增大。而且開始出現一些抽象詞匯,僅通過圖像和動作已經不能完全體現這些內容的具體含義。這時解決聽力的問題必然要靠多種策略。聽力困難不能簡單用“不熟”或“單詞不會”來概括。造成聽力困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當聽力困難時,可能是下面其中一個問題,也可能是多個同時存在:

1.1辨別聲音的問題

聽到的聲音與自己頭腦中建立的詞匯庫中的“聲音”相對比,是否可以找到對應的“聲音”。如果聲音庫里沒有找到或自己的庫中聲音不準,就算認識這個單詞的拼寫,也是不可能辨別出這個聲音的。

1.2意群的解析過程

單個的單詞可以聽懂,但聽句子時需要對聽到的幾個單詞的組合的行意思的解析,解析過程出現難度。原來是主要通過視覺輔助幫助解析的,現在可能繼續需要視覺輔助,但還需要其他方式的幫助。

1.3建立文化知識庫

因使用語言的文化和知識背景不同而對理解產生的困難。這里主要是指語言表達方式的差異。比如 “You’ve lost me.” 不能用字面翻譯聽成“你丟了我。”而是“你把我搞糊涂了”,如果我們不了解這一文化常識犯錯誤是在所難免的,因此我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積累知識建立屬于自己的文化知識庫。

1.4避免采用母語翻譯

習慣性在頭腦中用中文翻譯聽到的英文字,結果必然是跟不上正常速度。而且從上一條大家已經了解兩種語言不可以逐字逐句一一對應翻譯。如果再在頭腦中轉兩次意思,就更跟不上了。

2.針對上述問題就可以制定聽力策略了

聽力訓練的原則仍然是需要遵循之前提到的“可理解性輸入i+1”的原則。因此常見的聽力策略有常見的兩種:

2.1“從上至下”的分析過程

從上至下的方式是在聽一個聽力內容前,先對整段內容的題目,大致內容做了解,甚至可能是自己以前非常熟悉的內容。這樣做有助于聽者對全文的理解而不至于“迷失”,同時可以根據聽懂的部分去“預測”其他不熟悉部分的意思。這要求聽者應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文化背景和知識參與“預測”過程。

2.2“自下而上”的處理過程

自下而上的方式主要是通過聽單個音到單個詞的聲音的辯識,再到字組的解析再到整個句子的理解。是從部分到整體的處理。聽懂單詞是這一過程最重要的部分。在初期聽力程度較低的同學,往往對“自下而上”的處理過程比較偏重,同時對語言的清晰度,背景環境噪音和語速等要求比較高。

第6篇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09―0083―01

高考英語中的書面表達題,旨在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英語進行筆頭表達的能力。就其比重而言,無疑是高考英語的重頭戲,可是一線教師卻都面臨著一個問題――學生的作文普遍難得一個可觀的分數。那么,怎樣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五方面入手,加強書面表達能力訓練。

一、強化單句訓練

在教學中,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往往會一再布置寫短文,學生寫得很累,卻難以提高,并且還有可能因為一錯再錯,無從下筆而失去信心。教師作文批改花費了大量的心血卻也難見成效。常言道:“欲速則不達。”教師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從基本功抓起,先從最簡單的句子開始,嚴格要求學生正確、熟練地書寫單詞和句子,包括字母、大小寫和標點符號。要求學生用所學的單詞、短語造一些貼近生活的句子。為了表達準確,教師應提醒學生:在使用名詞時應注意其單復數問題及是否用冠詞等;在使用動詞時應注意語法和時態,人稱和數與主語保持一致;在使用代詞時應注意主賓格及單復數的對應問題;在使用形容詞和副詞時要注意它們在句中的位置及是否該用比較級和最高級;在使用介詞時應注意前后搭配是否合理;在使用復合句時應注意采用適當的連詞,以及英語的慣用法和固定句型等。當學生的單句表述正確率達到一定水平時,書面表達能力自然而然就會提高。

二、培養學生多種翻譯的能力

有意識地做一些單句翻譯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課本上的翻譯題,要求學生不可滿足于只把句子譯過來,還要培養他們多角度思考的能力。同一句話,可以用幾種句型或幾個不同的短語來翻譯。鼓勵他們想得越多越好,這樣學生在寫作中遇到一些較難的詞語或短語時就會很自然地想到去換一種說法,從而學會了靈活變換句式。例如:我母親喜愛音樂,我父親也是。可譯為“Both my mother and my father are fond of music.”“My mother likes music and my father likes music too.”“ My mother likes music, so does my father .”教師對學生想出來的好詞、短語、句子要加以贊賞,并將學生想出的幾種譯句寫在一起讓他們自己去比較一下各自的優劣。

三、善于對范文進行分析

教師不能只局限于把范文印發給學生,而應帶領學生去分析范文的精彩之處究竟在哪里,是連詞運用巧妙呢?還是選詞精確?還是邏輯層次清楚?哪些詞句還可以改進?其次,教師所提供的范文應當包括各種文體,如日記、便條、書信、通知等并講明其要求和格式,然后讓學生把自己的作文和范文相比較,找出差距,及時改進,這樣才可以算得上有效地利用范文。

四、教給學生改錯的方法

大多數學生對于自己作文中的錯誤很難發覺,尤其是寫作時,教師指正后才后悔,這么簡單的錯誤怎么會看不出來呢?對此,可讓學生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作文,把他們存在問題的作文稍作整理當成改錯材料發給他們,讓他們自己去找出毛病,改正錯誤。這樣做與老師直接批改相比較,會讓學生印象更深刻。

五、要求學生背誦短文

第7篇

易代釗

語言最本質的特性是交際或交流思想。我們絕大多數人學習外語,并不是將它作為一門知識學科來研究的,而是作為一門基于語言知識和語言結構的實踐性學科來掌握的。即使學習必要的語言知識,也僅僅是為了更好,更正確地將這些知識轉化為語言能力或言語能力。因而,在設計試卷時,決不能過多地加大知識性的考查項目,而忽視語言應用能力項目。當然,在平時的教學中,還需要教學生自主認知諸如語音,語法,語言結構等知識項目,以掌握必要的語言規律。

高考英語題型應簡化,或更加科學化,以利中學英語教學效率提高

我曾從北京師大校史檔案中,找到一份80年前的英文試卷。試卷的主要題型有三項:翻譯(中譯英);單詞歸類;閱讀問答。當然,按當前的觀點分析,此英文試卷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言語能力:試卷無聽力,亦無語音,語法題。但它卻強調閱讀,翻譯及用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和體現,值得我們借鑒。

近年來,英語試卷發生了很大變化。我認為其特點是復雜化,難度提高,測試點全面,但實用性有所欠缺。當然,試卷具有選拔優秀學生的一定信度。但由于標準化試題的引入,在一定意義上弱化了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可喜的是,2002年,英語聽力測試成績計入總分。這將在很大程度上使教師和學生更加重視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

我認為,為了弱化高考的“指揮棒”功能,英語試題題型應該簡化。我們應該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用在掌握英語和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上。關于題型,我建議英語高考試卷中的“短文改錯”應該取消。盡管此題型有某種“信度”,但缺乏“效度”。即是說,“短文改錯”題對于學生英語學習效率的提高缺乏“有效性”。據我了解,幾年前,某些省市的高考試卷中就已取消了短文改錯題。

高考題型缺乏科學性和實效性的復雜化,給教師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可小視。首先,它加重教師負擔,要頻頻應付某種不科學題型的復習工作。再者,它加重學生負擔,不利于學生生動活潑地把英語或外語作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語言來學習和掌握。很自然,其結果是“費時較多,收效較低”。

為了發揮高考“指揮棒”正確的指導作用,以利于英語教與學的效率的提高,我對高考題型作如下的設想(全卷賦分:150分):Ⅰ.聽力測試(30分);Ⅱ.詞匯與閱讀理解,包括中譯英(60分);Ⅲ.寫作(40分);Ⅳ.口試(20分)。

聽力測試已成為高考試卷的計分題型,這是全國外語教育工作者多年努力的重要成果。對于增加口試的合理性及如何操作和評分,將會引起不小“爭論”,這是可以預見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有朝一日,這一建議和設想被采納,將會使外語教學課堂真正變成一個生動活潑的語言和思想的交流場所。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將會成為一個愉快的生活過程。不言而喻,外語學習的高效率也是可以達到的。

要提高外語教學效率,必須加強中學階段的外語閱讀教學

目前,中學生外語閱讀量嚴重不足。由于課業負擔重,考試負擔重,他們僅能應付解題,完成一定的課外作業,滿足于讀課文內容等有限的語言材料。為了追求高效率,學生必須在教師指導下,增加外語閱讀量。據《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規定,初中三年級課外閱讀量累計應達到15萬字。高中階段,學生的閱讀量更應該擴大。《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規定六級(高一年級)課外閱讀量累計要達到20萬詞以上;七級(高二年級)課外閱讀量累計要達到30萬詞以上;八級(高中畢業)時,課外閱讀量要達到36萬詞以上。課程標準所規定的閱讀量應該在規定的年級完成。

第8篇

關鍵詞: 四六級 聽力測試 英語教學 反撥作用

1.聽力測試的新要求

2015年12月,四六級考委消息稱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社會對大學生英語聽力能力需求的變化,將從2016年6月起對四六級考試聽力試題作出部分調整,從調整情況來看,將進一步加強對聽力的考查。這次調整必將對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及方式產生重要影響。新的聽力考查題型更注重語言學習的實用性,側重考查考生在工作學習中獲取信息的能力,體現出對學術英語能力的注重,進一步向影響廣泛的國外英語考試(雅思、托福)靠攏。近年來,四六級考試題型一直處于改革變動之中。翻譯、閱讀已作出過重大調整,取消完形填空、快速閱讀、單句翻譯,增加詞語填空、長篇閱讀(段落匹配)、短文翻譯。聽力題型一直較為穩定,上次調整只是將聽寫部分的詞語及句子聽寫統一改為詞語聽寫,此次變化是對聽力題型變動較大的一次。根據四六級考委官網的消息,2016年6月的四六級考試中,四六級聽力將分別作出以下調整:

CET-4取消短對話和短文聽寫,增加3篇短篇新聞,其余聽力部分不變。CET-6取消短對話和短文聽寫,聽力篇章減少到2篇,增加講座和訪談,其余聽力部分不變。

2007版《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對聽力教學的要求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一般要求:能聽懂英語授課,能聽懂日常英語談話和一般性題材的講座,能聽懂語速較慢(每分鐘130-150詞)的英語廣播和電視節目,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點,能運用基本的聽力技巧。

較高要求:能聽懂英語談話和講座,能基本聽懂題材熟悉、篇幅較長的英語廣播和電視節目,語速為每分鐘150-180詞,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點和相關細節,能基本聽懂用英語講授的專業課程。

更高要求:能基本聽懂英語國家的廣播電視節目,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點。能聽懂英語國家人士正常語速的談話,能聽懂用英語講授的專業課程和英語講座。

此次調整可以說是對2007版《課程要求》的進一步落實。

2.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現狀

然而,在目前通行的大學英語(視)聽說教材中并沒有新聞、講座、訪談等的專門訓練,聽力內容和學生專業學習無直接聯系。教材內容偏向于生活性話題,與中學英語教材雷同,沒有很強的針對性,教學目標不明確。學生對于此類內容興趣不高,教材上純應試的練習題型設計并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一些主流教材將練習題型設置為和四六級考試同樣的短對話、長對話、篇章、短文聽寫題型,形式單調,缺乏有效的聽力策略的指導。

自2003年以來,隨著新課標的實施,中學生的英語水平不斷提高。對人才的培養應該一體化,減少大學英語與中學教學內容的重復。大學應該根據實際需求對英語教學目標和內容作出調整,以便和中學英語更好地銜接,使課程內容對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和利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的能力有實質性幫助。

3.聽力內容調整的反撥作用

測試的反撥作用是指測試對教學產生的效果,分為正面效果和負面效果兩種。要想發揮正面反撥作用,需要遵循下列原則:測試想要提高的語言能力,不但要測試某種語言能力,而且與其他能力相比較,該項能力應給予相應的權重。四六級作為時間較久、實施成熟的考試,其作用是檢驗學生是否達到大學英語教學一般要求。各高校均以四六級考試成績、過關率衡量英語教學水平及學生英語掌握程度。四六級對于聽力測試內容的調整,可以引導各高校重視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使課程設置更傾向于ESP/EAP,突出對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能力的培養,引導大學英語教學定位的轉移。大學英語教學應更緊密結合專業學習,朝著有利于促進專業學習的方向發展。隨著對外交流的深入,高校為本科生開設的雙語課程及全英文課程的增加,對本科生的英語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新的形勢,大學英語教學應積極做出改變。四六級聽力考試的調整可有效地促進高校設計新的教學大綱、推動新的聽說教材的出版、實行新的聽說課程內容及模式。

蔡基剛指出:“大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不是為了給老外指路,不是為了出國旅游購物,而主要是為了在專業學習和未來的工作中能汲取專業知識和傳遞專業信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大學生需要的不僅是能用于一般社會交往的聽說能力。學生需要聽英語講座、參加國際會議、宣讀論文并和外國專家討論……”大學英語作為公共基礎課程,其定位應該為專業發展提供支持,有利于學生汲取信息,培養科學素質。因此,專業學習掛鉤的ESP/EAP是培養、提高學生科學素質的重要保障,是不可或缺的必備環節。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促進其獲取信息能力的提高,使其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得到有效發展。

為了在今后的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有效地用英語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語言的真實性很有必要。Nunan對教材真實性的定義是“不是為了教學語言而編寫”。要培養學生學習技能的獨立性,就要讓他們接觸真實的文本,培養閱讀長篇、復雜、未簡化文本的能力(Phillips & Shettleswoth,1978,轉引自蔡基剛,2012)。短對話信息量較小,現實中并不存在此類一問一答的短小會話,這嚴重影響了他們用英語交流信息和汲取信息的能力。實際學習、工作、生活中需要對大量信息的處理,如師生、同事間就某個問題進行的討論、對某些重要人士的訪談、某些學科前沿的講座等都包含了大量信息。需要培養學生處理密集信息的能力,去掉冗余抓住精華。新題型引導課堂教學內容及教學模式的變化,教師會更多地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從切實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角度出發,增強聽力訓練的真實性、有效性,使之更貼近實際。

4.結語

Hughes指出,教學和測試存在“伙伴關系”。教學合理但測試結果不好,這屬于測試產生的消極反撥作用。如果教學不合理,但測試能對其產生正面影響,就屬于測試的積極反撥作用。李紹山認為應該有意識地發揮測試的積極導向作用,使教學朝希望的方向發展。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學英語教學擺脫不了四六級考試的制約,四六級考試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測試推動教學,發揮大學英語教學“指揮棒”的作用,有助于大學英語教學的順利轉向。當前大學英語站在重要轉向的十字路口,四六級考試聽力題型變化必將進一步促進大學英語向ESP/EAP轉變。

參考文獻:

[1]Hughes,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Cambridge:CUP,1989.

[2]Nunan,D.The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Cambridge:CUP,1988.

[3]蔡基剛.中國大學英語教學路在何方.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

第9篇

關鍵詞: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 反撥效應 大學英語教學 教學模式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CET4)是由教育部主持的一項標準化的、大規模的外語考試,主要面向中國在校非英語專業的廣大學生,旨在保證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實施,考查高校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目前,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成績已成為學校及社會上用人單位衡量學生英語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對大學英語教學有著積極的、正面的反撥作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重視四級考試,調動了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激發了學習熱情,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得到了相應提高。

一、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內容改革分析

我國高等教育一直都在不斷深化改革以適應中國社會的不斷進步和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為祖國培養出更加優秀的棟梁之才。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作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一部分,也在不斷地、穩步地、日趨完善地進行考試題型的改革。早在2005年,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就已經對四級考試的內容進行了相應改革,且試卷總分由原來的100分變為710分,成績報道方式由原來的發放考試合格證書改為發放成績報告單。2013年8月,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內容又有了新的調整,涉及聽力、閱讀、翻譯和完形填空四個方面,其中完形填空徹底被廢除。

(一)聽力改革

聽力部分仍然包括短對話、長對話、短文理解和短文聽寫四個方面。內容有變動的是復合式聽寫部分,原來的復合式聽寫為十道題,七個單詞填空,三個句子聽寫。很多同學都對三個句子聽寫無計可施,只好選擇放棄,可以說,這部分是四級考試中學生的痛點所在。2013年的聽力改革中,把三個句子聽寫去掉,換作了十個題的單詞或短語填空,且考試時間縮短了五分鐘。毋庸置疑,復合式聽寫難度明顯降低,這對于廣大考生而言,無疑是一個令人信心倍增的好消息。

(二)長篇快讀

原來的長篇快速閱讀題改為長篇閱讀匹配題。篇章的長度和難度不改變。篇章后面有十個句子,出自篇章的某一個段落,有的段落可能對應兩題,或沒有題相對應,這就要求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瀏覽題干,抓住關鍵詞,找出每句話所對應的段落。

(三)翻譯改革

2013年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改革中,最大刀闊斧的調整當屬漢譯英翻譯題的變革。原來的句子翻譯變成了整個段落的翻譯。涉及的內容豐富多彩,包括中國的歷史、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等方面,長度為140~160個漢字左右。時間從原來的五分鐘增至30分鐘。例如2013年12月份四級考卷中譯英部分出現了“中國結”“與時俱進”“中餐”等中國文化氣息十分濃厚的詞匯。段落翻譯對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對大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

二、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對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學習的正面反撥作用

語言測試的反撥作用是指語言的測試對于語言教學工作和語言學習所產生的影響。“反撥效應假設”是Alderson和Wall于1993年所提出的,他們從學生、教師兩角度探討了反撥效應,提出了以下反撥假設:

(一)測試對教學的影響。影響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等。

(二)測試對學習的影響。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內容等。

(三)測試的影響大小和深度影響教學雙方對教學內容、方法的態度;有重要影響的測試具有反撥作用;無重要影響的測試無反撥作用;測試反作用于所有學生和教師[1]。

作為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非常重視考試的作用,往往將其視為公平競爭的一種重要手段,人們也將其視為自我證實、地位提高的一條捷徑。因此,各類高利害考試幾乎都對與之相關的教學有著強烈的反撥作用[2]。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作為一項標準化的全國性考試必然會對外語教學和應試者產生強烈的正面效應。

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四級考試對英語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正面反撥作用,使四級考試更好地為大學英語教學服務。

三、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初探

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探索是教與學兩者合二為一的形態變化研究。教與學的結合是人為的,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3]。教師應該順應時展的需要,改進教學模式,使其更趨科學化、合理化、人性化,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信心和熱情,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一)增設語法基礎課教學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主觀題比例的加大意在測試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要想在翻譯和寫作兩方面獲得高分,有扎實的語法功底是必不可少的。筆者所在的學校在公共外語教學這一塊實行了分級教學改革,即在入學之初對非外語專業的學生進行一次英語考試,根據考試成績把學生劃分為A、B和C三個等級,A層以21世紀大學新英語第二冊為起點,B、C層則以第一冊為起點,A、B層采用多媒體授課,C層沿襲原始的黑板授課方式。這是一個因材施教的科學合理化改革。英語基礎好的學生都在A班,教師授課過程順暢,學生領悟快,內容接收消化得也多。B班差了一些,C班就更差了,普遍說來,B、C班的學生語法基礎薄弱,特別是C班,無論是課堂上做漢譯英的練習還是英譯漢的訓練,都會出現非常大的困難,往往影響學生學習的信心和教師教學的熱情,影響教學進度。

現在大學英語一般分為“大學英語讀寫譯”和“大學英語視聽說”兩塊。筆者認為,對于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應該增設“語法基礎課”,可以從每學期的64學時中拿出一定的學時進行基礎語法講解與訓練。在講解語法時應把基本句型講解作為重點,因為基本句型是理解文章,提高聽力,搞好翻譯和寫作的基礎[4]。在語法課堂上要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練習機會,如寫作訓練、翻譯訓練,教師尋找一些有關中國文化、歷史、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熱門話題作為素材,進行段落翻譯或短文寫作,每堂課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忙碌,參與課堂,而不是像以往那樣,只有老師在不停地說,學生以事不關己的態度悠閑靜聽。教師必須及時地對學生的寫作、翻譯練習做出批改,指出不足,再加強訓練。

語法課的引入會減輕學生一直以來對寫作文、翻譯句子的恐懼心理,假以時日,學生一定會樹立信心,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力爭在各種測試中取得好成績。

(二)讀寫譯課堂教學采取情感式教學、互動式教學有效結合

情感是人類所獨特的心理現象,是影響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情感既是教學目標之一,又是教學手段之一。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程度直接影響教學成敗[5]。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成績,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更好地發揮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對英語教學的正面反撥效應,教師要充分考慮到情感因素對教學的促進作用,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參與的熱情,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1.尊重、關注、鼓勵每一位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學生如果感受到老師的重視和尊重,就會同樣重視、尊重老師,并且為了獲得更多關注,會在課堂上認真聽講,積極發言。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始于老師很快記住了自己的姓名,老師在課堂、課下喊出自己的名字,對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激勵。教師要在記住學生姓名的基礎上,要細心觀察每一位學生,發現他們的優缺點,對他們的優點適時鼓勵,對缺點也要找合適的時機指出。教師要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心理問題,特別是對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要秉承不放棄、不打擊的原則,經常關心他們,肯定他們所取得的點滴進步。這樣師生互相尊重、互相關注的關系由此建立。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教師要想提高教學成績,了解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關鍵。

2.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豐富教學方法,盡可能地創造學生課堂參與的機會。

很多學生反映上英語課比較緊張,怕自己讀課文讀不好,怕問題回答不上,等等。因此,大學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同時,一定要考慮學生的這種擔憂心理,想方設法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讓大家高高興興走進課堂,快快樂樂離開教室。

筆者結合教學經驗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課堂提問時,不需要同學站立作答,坐在座位上回答問題即可。其次,盡量少讓個別學生讀課文,讓全體學生一起朗讀,在消除學生的緊張感之時還培養了班級團體合作精神。再次,做翻譯句子或習題時,盡量大家一起回答,然后找同學復述即可。最后,教師在講課時要飽含激情,因為激情是教學的生命力,也會深深感染學生,在激情教學的同時,還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降低課堂焦慮、緊張的消極情感因素。可以在講到某個詞時,讓學生對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討論,創造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熱情。例如,在講到“ardent fans”時,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哪位韓國明星的狂熱粉絲,大家會展開熱烈討論。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游戲,減輕課堂學習的疲憊與壓力。

3、讀、寫、譯三位一體,協同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潛能。

大學英語教師在充分調動激情,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態度的同時,要把閱讀、寫作和翻譯三位一體,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潛能。首先,教師可以根據每單元的話題,給學生布置寫作任務,或者根據課文內容讓學生進行縮寫訓練,總之每單元都要進行寫作練習,同時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作業做出反饋,鼓勵學生發揮優勢,彌補缺陷。其次,在閱讀能力訓練方面,B課文就可當做長篇閱讀匹配題訓練。視學生情況給學生提供時間,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并作出課后閱讀理解題。教師讓學生給出答案并作出講解。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經常設置問題和練習,讓學生積極作答。最后,教師要收集一些貼近四級考試翻譯題型的漢語小短文,在課堂上給學生時間進行翻譯訓練,而后教師公布答案,讓學生自己修改。這樣,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讀、寫、譯的能力同時加以訓練,盡可能挖掘學生的英語學習潛能。

(三)聽力課把應試教學與趣味教學相結合

在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最新題型中,聽力分值的比重已達到35%,我們要充分利用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廣泛性和權威性對英語教學的強烈反撥效應,提高廣大師生對聽力課的重視程度。

聽力課的最終宗旨是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每堂課都應該有同四級考試相關的訓練,始終讓學生記得聽力在四級考試中的分量。同時讓學生了解自己在聽力測試的哪個方面有欠缺,課后加強練習。同時基于聽力課內容比較枯燥這一弊端,教師要采取趣味教學方式,收集一些音頻資料、視頻資料或圖片豐富課堂內容,培養學生的實際聽力能力和交際能力,有效強化教學效果。比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經典影片、名人演講、世界風景名勝介紹等英文材料,給學生播放,在播放的過程中,遇到好的語句,為學生多播放幾次,讓學生做記錄。

聽力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僅靠有限的聽力課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不時督促學生,提醒學生課后多做聽力訓練,比如可以聽一聽英語新聞,經常聽英語歌,還可以精聽四級聽力考試真題,等等。

四、結語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不斷變革與完善對大學英語教學起到了正面的反撥作用,大學英語教學應該立足于對非英語專業學生進行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教學模式和方法都要與時俱進,做出相應調整與變革,力求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創建師生和諧關系,發揮學生的課堂主動性,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為學生迎接四級考試打下堅實基礎,為祖國培養高素質的現代化人才。

參考文獻:

[1]Alderson,C.,D.Wall Does washback exist[J].Applied Linguistics,1993,14(2).

[2]劉慶思.加強測試研究,提升考試質量[J].外語測試與教學,2011(01):9-11.

[3]梁正溜.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探索[J].外語界,2004(3):8-45.

第10篇

四級425分及425分以上過。自2016年四六級改革后,四六級滿分設為710分,過線成績設為425分。四級考試內容分為4個部分:短文寫作、漢譯英翻譯、聽力理解、閱讀理解,分值比例分別為15%、15%、35%、35%。

擴展資料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是由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持的全國性英語考試。考試的'主要對象是根據教育大綱修完大學英語四級的在校專科生、本科生或研究生。大學英語四、六級標準化考試自1986年末開始籌備,1987年正式實施。

(來源:文章屋網 )

第11篇

【關鍵詞】 英語 口語

【中圖分類號】 G6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962(2012)05(b)-0091-01

1 準備階段

1.1 泛聽

泛聽就是指廣泛地聽。剛開始時你可以選一些自己喜歡的英文歌曲來聽,在享受音樂的同時也學習了英語。逐漸地可以發展到看英語的原聲電影,最好是有英漢雙語字幕的,這樣可以邊聽邊看邊理解。也可以收聽英語的廣播新聞,或收看電視的英語節目。這一階段只要求多聽不要求細聽,不要求一定要聽懂多少,主要是聽別人的發音,注意別人說話時的語音語調,以形成語感。剛開始聽不懂時千萬不要著急,還是要堅持多聽,就好像還不會說話的嬰兒只能聽別人說一樣,當聽到一定的程度時自己慢慢地可以開口說了。泛聽的主要目的是訓練正確的語音、語調,培養語感。

1.2 大量的閱讀

大量的閱讀可以幫助你積累詞匯,為今后的開口說英語做好鋪墊。中國有句俗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是說再巧的媳婦,如果沒用必需的材料,她也做不出可口的飯菜來。同樣的道理,如果你的腦袋里沒用英語詞匯,那你怎么能說出流利的英語來?開始時你可以選看一些有趣的英語故事,也可以閱讀一些外國有關風土人情之類的文章,為今后的談話內容做準備。如果只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知識面,泛讀就行了,不必精讀。大量閱讀的主要目的是掌握英語的習慣表達方式,積累詞匯、豐富知識面。

2 練習階段

2.1 精聽并模仿

精聽就是要仔細地聽,聽清楚每個單詞的發音。邊聽邊模仿,要模仿別人的語音語調,而且要模仿得字正腔圓,讓口腔的肌肉得到充分的鍛煉。你可以選擇一些發音標準的磁帶或光盤,最好是選擇由native speaker編寫、朗讀的材料進行模仿。開始時不求速度,但求質量。剛開始時可以模仿慢一點,以便把音發到位,侍把音發準了以后,再加快速度,直到能用正常語速把句子輕松的說出來,脫口而出。模仿別人的讀音一定要發音標準,要大聲模仿,這個很重要,一定要模仿到“像”的程度。因為剛開始說英語時,如果模仿的對象讀音不標準,可能會影響你今后的發音,一旦錯誤的發音形成習慣后就很難糾正了。模仿的主要目的是練習發音、鍛煉口腔肌肉。

2.2 大聲地朗讀

大聲地朗讀不僅可以形成英語的語感,還可以鍛煉發音器官。由于中文和英文的發音方法不同,嘴唇、舌位、聲帶的運用方法差異較大,要讓這些發音器官自然協調,需要的就是要多讀。可以選擇《走遍美國》、《新概念英語》等材料進行朗讀。大家所熟悉的李陽當初也是這樣練出來的,所以才有了他今天的成功。關鍵是要做到持之以恒,才會達到真正的效果。大聲朗讀的主要目的是掌握習慣用語、短語等,鍛煉發音器官,形成語感。

3 實踐階段

3.1 自言自語

自言自語說英語,出聲不出聲都可以,可以給自己找一個主題,用自言自語的方式說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也可以把自己說的話錄成錄音,然后放給自己聽,以糾正錯誤。此方法比較適合剛開始想要用英語來表達但又比較害羞的同學。自言自語之前最好先學會用英語來思維,也就是直接用英語來表達想要說的話,不用先在腦海里把要表達的中文翻譯成英文。這樣可以避免把英語說成了Chinglish(漢語式的英語), 比如:有人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翻譯為“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經常有人犯把“給你”說成是“Give you”等類似的錯誤。自言自語的目的主要是幫大家克服說英語時的害羞、缺乏自信的毛病,同時也養成用英語來表達的習慣。

3.2 復述短文、講英語故事

復述短文即要求用自己的話把短文的內容再重復一遍。復述的內容要有所選擇。一般來說,所選資料的內容要具體生動,有明確的情節,生詞量不要太大,可選那些知識性強的小短文。開始時可以練習復述小故事,有了基礎后,復述的題材可擴展開些。最好是在理解短文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來復述,不要一味的借用書上的原話,也不要單純的背誦,主要是要加入自己的思維,以加強英語思維能力和自我表達能力。講故事也是一樣,要求先要理解原始的故事,在你講故事時可以加入自己的修飾詞、語氣、語調等,給別人的感覺就好像是你自己的原創作品一樣,這樣效果更佳。復述的主要目的是訓練英語邏輯思維能力,用英語表達自我的能力。

3.3 與他人對話

這是最難做的一步,因為前面提到的自言自語和復述等,都是有準備的說話,可以事先想好要說什么,是有材料、有準備的說話,可以根據自己的思維來進行表達,想好了再說,而與他人對話或參與討論,這是無準備的說話,因為你并不知道別人每句話要說什么,要求對話者要能夠做出迅速的反應,思維的時間非常短暫。真正要做好這一步,大家可以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第一個就是前面提到的Think in English(用英語來思維)。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場合下練英語,養成可以讓英語能夠脫口而出的習慣。第二個就是Forget Grammar(忘記語法)。如果說英語的時候考慮太多的語法,則讓自己顧慮太多而根本就開不了口。中國的應試教育永遠把語法放在第一位,因此培養出很多“啞巴英語”學習者,而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有效交流才是最重要的!當大家在交流中出現語法錯誤時,也不要急于去糾正,等到談話結束后再進行總結,下次就可以避免犯同樣的錯誤了。第三是Spontaneous Speaking(即興演說)。可以讓別人幫你找一個話題,在短時間內做無準備演講練習。你的緊張會讓大腦高速運轉,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演講的內容上,而不是英語表達上,這樣可以強迫你忘掉母語對表達的干擾。與他人對話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訓練快速用英語反應的能力,增強口語的表達能力。

4 結語

其實要練好口語,別人的方法、建議也只是起個指導的作用,而自己的內因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沒有學習英語的意愿,就沒有學習的動力,別人強迫下學習就達不到良好的效果。要想學好口語,可以學會自我激勵和心理暗示,用一張紙寫出自己學習英語口語的理由,多多益善,想偷懶時就拿出來看看,讓學習成為生活得一部分,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只要能夠做到持之以恒,你的口語一定會有所提高的。

參考文獻:

第12篇

A)語法知識 從A、B、C三個選項中選擇最佳答案填空。(共10小題,計20分)

( )1. You’d better ________ the radio, because I’m listening to the English tape for self-test.

A. turn on B. turn down C. turn off

( )2. The new car is too expensive to ________. So, I must work hard to ________ money.

A. buy; make more B. afford; makes C. sell; save

( )3. It is ________ to eat cold food for the stomach every day.

A. careful B. harmful C. helpful

( )4. ―I saw some ________ fish in the river yesterday. It smelled bad.

―The river has been polluted.

A. dead B. die C. dying

( )5. ―Did you ________ by bike?

―Yes, but now I am ________ on foot.

A. use to going; used to go

B. use to go; used to going

C. use to go; used to go

( )6. ―________ are you joining the volunteers for?

―We’re ________ to save the earth!

A. Why; going B. What; trying C. How; moving

( )7. ―Justine used old clothes to make bags two years ago.

―She ________ good at ________, wasn’t she?

A. was; returning B. is; reusing C. was; recycling

( )8. ―Must I do the housework now, Mom?

―________. You can watch the cartoon first.

A. No, you needn’t B. Yes, you must C. No, you shouldn’t

( )9. ―Your sister Lisa is ________ artist, isn’t she?

―Yes, she is. She is learning art by ________.

A. a; self-reading B. the; work with friends C. an; herself

( )10. ―I am doing a survey. Can you tell me ________ in the morning?

―Sure. I usually go to school at 6:40.

A. how you go to school

B. when you go to school

C. why you go to school

B)詞語填空 閱讀短文,掌握其大意,從A、B、C三個選項中選擇最佳答案填空。(共10小題,計20分)

Farmers in Australia are tired of driving kangaroos away from their farms. There is a traditional (傳統的) method to protect their crops from being eaten by kangaroos, which is to kill them 11 government permission. Several million are shot dead every year.

But animal protectors don’t agree to kill. 12 , many kangaroos painfully die because of inexperienced or unlicensed hunters. A large number of kangaroos are killed or injured by cars and trucks on roads as well. Researchers are 13 a new way to protect farmer’s crops instead of killing kangaroos.

“We found that kangaroos are afraid of their own 14 ,” said a researcher in Melbourne. “They are 15 by loud sound of their own large feet on the ground. Ages ago we used artificial sounds to drive them away, but it 16 little. However, when kangaroos face danger they will run away and make loud noise on the ground. That is to say, it is a kind of 17 singal for fleeing (逃跑),” the researcher reported.

Researchers recorded the sound and it worked a lot. 18 kangaroos hear the noise, they flee away as soon as possible. Now, farmers are not 19 about their farm any longer because they 20 use animals’ own alarm system to protect crops successfully.

( )11. A. under B. below C. from

( )12. A. Fortunately B. Happily C. Actually

( )13. A. finding B. looking for C. looking at

( )14. A. voice B. noise C. method

( )15. A. surprised B. pleased C. terrified

( )16. A. made B. worked C. had

( )17. A. excitement B. danger C. use

( )18. A. And B. Before C. When

( )19. A. afraid of B. worried C. care

( )20. A. can B. must C. should

二、閱讀技能(共2節,每小題2分,共10小題,計20分)

A)閱讀短文,根據短文內容判斷所給句子正(T)誤(F)。

Going to work by car gets more difficult and more expensive year by year. People can do nothing about the world’s price of petrol (汽油). They have to go to work, so they have to pay. However, some people have decided to stop driving cars to work.

People are looking for a cheaper kind of transport and they have found out that it is a good choice to ride a bike to work. More and more people return to bikes.

Children often go to school by bike. Businessmen are going to their offices by bike, too. “The bicycle is easy to use,” says Kate, a teenager who likes going to school by bike. “And it is also very cheap. It is a good choice for people. You can buy one hundred bikes for the price of a small car. A bike doesn’t use expensive petrol but runs on man power. And most bikes can be used for a long time.”

“Cycling is good for you,” said Dr. Brown. Every day he cycles to his hospital. “Drivers sit in traffic jams and get angry. They can do nothing. That’s bad for their hearts. And many of them get fat. In the 21st century people don’t get enough exercise. So I tell my patients to buy bikes. If you cycle to work, you can save petrol and money, improve your health, and also save time. In big cities, it’s quicker to travel by bike than by bus or by car.”

( )21. Mr. Brown is a doctor in a hospital.

( )22. People will use solar power instead of petrol.

( )23. Petrol is more expensive than before.

( )24. Going to work on foot is a better way than going by bike.

( )25. Kate is a bike seller in a shop.

B)閱讀短文,從每題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擇最佳答案回答問題或完成句子。

Once we did not think about the protection of our environment. There weren’t many people on the earth before, but now more and more people live here and there. The world has become too crowded. Our natural resources seem to be limited. More and more resources will be used up, and more and more pollutions will make us live in danger.

Trees are cut down to make furniture. Big trees are disappearing. The forests are crying. But people are still greedy to cut trees. How long will a young tree grow up? It needs 50 years!The earth is also weeping. The area of the desertification (沙漠化) is much bigger and bigger.

Animals also fail to survive. The fish in ocean has been dead a lot because of the chemical poison. Whales and dolphins kill themselves near the beach. Is it a surprise? No, I think it is a symbol of protest (抗議). They are against human beings. It seems that they only die to awaken the human’s conscience.

We also know if the pollution continues to rise at the present rate, in a few years, there won’t be enough good food not only for beasts, but also for our human beings. What can we do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Many people have seen the problems now and they are taking actions to solve it. For example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taking in part in the“World Earth Day”. People use different ways to show that they are caring much about the earth, our big family. Yes, everyone should do something for our earth. So do something today!

( )26. What is the passage talking about?

A. A big family. B. Animals become less. C. Environment protection.

( )27. “World Earth Day” means that ________.

A. we should be kind to every one

B. we should protect our earth

C. we should love animals and trees

( )28.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conscience” mean in Chinese?

A. 良知 B. 科學 C. 知識

( )2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les kill themselves probably ________.

A. to swim to die by accident

B. to protest against human beings

C. to look for their partners

( )30. Which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People are greedy to cut trees.

B. Fish has bad water to survive.

C. Dolphins are clever to get food.

三、寫作技能(共3節,計40分)

A)完成對話 通讀對話,根據上下文補全對話內容。(每空2分,共5小題,計10分)

Kevin: Hi, Julie. 31. ____________________ last weekend?

Julie: We went the Ocean Park.

Kevin: 32. ____________________?

Julie: Yes, we saw two dolphins playing a ball in the water.

Kevin: 33. ____________________?

Julie: We went there by subway.

Kevin: 34. ____________________ for the park?

Julie: It’s $25 dollars.

Kevin: Who did you go with?

Julie: I went with my cousin Susan.

Kevin: 35. ____________________?

Julie: We went back home at 5:00 p.m.

Kevin: Did you enjoy it?

Julie: Yes, very much.

B)翻譯 閱讀短文,將文中劃線部分翻譯成漢語或英語。(每小題3分,共5小題,計15分)

There is a tree behind my house. Every day, I can hear birds sing in the tree.

One day, I was playing under the tree. (36) 突然我聽見附近有小鳥的聲音。Then I found two baby birds on the ground. I thought they must have fallen off the tree. So I decided to help them get back to their nest.

Just at that time, I saw their parents come back with some food in their mouths. To my surprise, they didn’t put the food near the babies but far away from them. (37) To get the food, the babies had to fly to it.

Then I heard the cry of another baby bird. She was still in the nest in the tree. (38) 她不敢離開鳥巢去獲得食物。Though the little bird was very hungry, her parents just stood there and did nothing. Having no choice, the baby bird went to the edge of the nest and looked down. (39) But she went back because she was too afraid.

After a while, she took all her courage and flew off from the nest. I could hear her cry as she flew. But she landed safely on the ground and got the food. What the birds did tells us (40) 如果我們想讓夢想實現, we must struggle for it.

36. 37. 38. 39. 40. C)情景作文(計15分)

假設你叫Susan,是學生會自主管理委員會的主席。請你以學生會的名義,用英語寫一份保護學校環境的倡議書。提示信息如下:

1. 保持校園干凈,不亂扔垃圾;

2. 禁止吸煙,養成好習慣;

3. 愛護花草,熱愛大自然。

要求:

1. 80詞左右,文章開頭已經給出,不計入總詞數;

2. 請不要逐字翻譯,可適當發揮;

3. 文中不得使用你的真實姓名和校名。

參考詞匯:

throw v. 扔;no smoking 禁止吸煙

Dear boys and girls,

We’re studying in our schoo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