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8:24:4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聞道龍標過五溪,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2、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之時,我聽說您被貶為龍標尉,龍標地方偏遠要經過五溪。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隨著風一直陪著您到夜郎以西。
(來源:文章屋網 )
聞道龍標過五溪③。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風直到夜郎西④。
【注釋】
①龍標:唐朝縣名(現在湖南黔陽)。王昌齡這次是被貶為龍標尉。 左遷:古人尊右卑左,左遷即貶官。②楊花:柳絮。子規:即杜鵑鳥,啼聲哀婉凄切。③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今湖南西部和貴州東部。④夜郎:唐代在今貴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設過夜郎縣。這里指湖南的夜郎。李白當時在東南,所以說“隨風直到夜郎西”。
【品賞】
這是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的抒發感憤、寄以慰藉的名詩。
詩歌一開頭便擇取兩種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繪出南國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種哀傷愁惻的氣氛。楊花即柳絮,子規是杜鵑鳥的別名,相傳這種鳥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鳴聲異常凄切動人。龍標在這里指王昌齡,以官名作為稱呼是唐以來文人中的一種風氣。在唐代,五溪一帶還被看作荒僻邊遠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齡要去的貶所。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實際卻包含著比較豐富的內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寫了時令,也寫了氣氛,既點明題目,又為下二句抒情張本。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二句緊承上文,集中抒寫了詩人此時此地的情懷。“風”字亦作“君”。這里的“夜郎”并不是指漢代的夜郎國,而是指唐代的夜郎縣,其地當在今湖南辰溪一帶;而龍標恰恰在辰溪以西,所以才有“直到夜郎西”的說法。句中“愁心”二字也蘊藏著豐富的內容,值得細細玩味。詩人為什么滿懷愁思呢?不妨說,這里既有對老友遭遇的深刻憂慮,也有對當時現實的憤慨不平;既有懇切的思念,也有熱誠的關懷。
總之,本詩以馳騁的想象和別致的構思在同類詩篇中獨具一格。詩人匠心獨運和技巧之嫻熟,于此窺見一斑。
【考點預測】
1.理解詩歌內容。作者為什么要把“愁心”寄予“明月”? 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出龍標這一被貶之地的偏遠?
2.賞析重點句子。請對“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作簡要賞析。
3.品味修辭手法?!拔壹某钚呐c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這一名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
4.把握思想感情。全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真題鏈接】
例1.(2012廣東湛江卷)
(1)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請寫出來。
(2)詩中“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例2.(2010江蘇連云港卷)
閱讀“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說出作者借“月亮”表達的思想感情。
例3.(2008江蘇揚州卷)
(1)“楊花”與楊柳有關,“楊花”能喚起讀者對王昌齡
還是在接風的酒宴上,懷化的朋友問起行程,我們只說是要到夜郎國。朋友即席吟起: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并問:“不想去芙蓉樓嗎?王昌齡就是在此寫下《芙蓉樓送辛漸》呢?”
我頓然失語,盛唐詩家夫子王昌齡真的來過這里嗎?又是緣何寫下了婦孺皆知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自懷化向南驅車四十多公里至沅水與舞水交匯處,來到一個舊名黔城今叫洪江新城的地方,人道是王昌齡在唐天寶七年(公元748年)謫貶龍標尉時的治所。拾級而上,面前是一八字形粉壁園門,上方“龍標勝跡”尚可辨識,壁畫卻早已斑斑駁駁,在滄桑中透出舊時的繁華。入園,芙蓉樓即映入眼簾。那是一座全木重檐歇山頂結構古樓,外檐16根立柱、內檐8根立柱支撐,分上下兩層,地面為青磚拼花,窗門俱鏤空雕花,花則為芙蓉戲鳳。樓下聯為:“龍標古名城千秋芙蓉在,賢宦留勝跡萬世仰儒風”;樓上聯為:“樓上題詩石壁尚留名士跡,江頭送客冰壺如見故人心”。相傳此處曾有芙蓉仙子月夜吟詩弄鳳簫,王昌齡則在此掘池、筑樓,皆以芙蓉名之,或宴賓會客、把酒賦詩,或問政撫民、苗漢同樂。夫子在《龍標野宴》中寫道:
沅溪夏晚足涼風,
春酒相攜就竹叢,
莫道弦歌愁遠謫,
青山明月不曾空。
這哪里有一絲遷客的愁緒?怪不得這里留傳的都是“苗女聽歌”、“佳句退兵”、“遮道求詩”等有關詩人瀟灑風流的典故!
夫子在此不以己悲,悠哉游哉,倒是給朋友太白詩仙無限的牽掛,千里遙寄:
揚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風直到夜郎西。
“既寄情山水,又渴望忠君報國。達則為帝王之師,窘則以明月為伴?!笨磥硎鞘⑻茣r期精英階層共同的人生理想!我想這就是王昌齡送別辛漸時特別寫下“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的緣故了。
自古地以人名,名以文傳。其實夫子當年的芙蓉樓早已湮沒在歷史塵埃之中了。今天的芙蓉樓建于清嘉慶20年(1825年)、于道光19年(1839年)重修,是后人不忍“朱欄蘚沒,錦字煙銷”,依舊制而筑,用以紀念王昌齡并集文化精萃之大成者。在碑廊里,刊有顏真卿、米芾、坡、黃庭堅、岳飛、趙孟、熊希齡等歷代名人碑刻鐫石八十余塊,另有一尊石刻吳道子所繪《孔子行教圖》,據說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孔子標準像”。
位于園東北角小山上的玉壺亭自是點睛之作了。該亭置于園中最高處,竹林環伺,或隱或現,飛檐翹角、翼然若飛。亭柱以秦篆書沈從文先生所撰的聯語:“風動鈴聲穿樓去,月移塔影過江來”,亭內立一石碑,名曰“三絕碑”。清代狀元、書法家龍啟瑞以篆書行筆將“一片冰心在玉壺”七字書成一個壺,著名石刻家陳玉生鐫刻,詩書刻合為“三絕”,碑、亭均由此得名。顯然,“一片冰心在玉壺”已不僅僅只是王昌齡一個人的心跡表露了,它已是千百年來中國文人共同的精神寄托。
聽導游說,這里有“楚南上游第一勝跡”的雅稱。我突然有一種酸楚。不知是為自己偏塞鄙陋而羞愧,還是為中國文人命運多舛而神傷。我到過所謂江南三大名樓,那都是以文傳名的地方,我都沒有看到這么多的文化遺存,沒有感到這么強的精神力量。
其實,無所謂第一,也不要排江南第四。你就是你,芙蓉樓:一片冰心在玉壺,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礎題
(共13題;共68分)
1.
(3分)讀下面段落。
我會變。太陽一曬,我就變成汽。升到天空,我又變成無數極小極小的點兒,連成一片,在空中漂浮。有時候我穿著白衣服,有時候我穿著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紅袍披在身上。人們叫我“云”。
本段圍繞________?來寫的。本段中的反義詞有:________?________
2.
(5分)讀下面一段話,在括號里填入由“靜”字組成的詞
夜深了,周圍________了下來,在縣中醫院的病房里,明明________地坐在李老師的身邊。他看著李老師________的臉,想起李老師以前傾注給他無限的愛,心情久久不能________,眼淚暗暗流了下來。羅醫生撫摩著他的頭,輕輕地說:“遇事要________,不要激動和慌亂,李老師吃了藥,慢慢就會好的?!?/p>
3.
(5分)閱讀課文《將相和》選段,回答
秦王雙手捧住璧,一邊看一邊稱贊,絕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藺相如看這情形,知道秦王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就上前一步,說∶“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鼻赝趼犓@么一說,就把和氏璧交給了藺相如。藺相如捧著璧,往后退了幾步,靠著柱子站定。他理直氣壯地說∶“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現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說著,他舉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連忙說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圖,把允諾劃歸趙國的十五座城指給他看。藺相如說和氏璧是無價之寶,要舉行個隆重的典禮,他才肯交出來。秦王只好跟他約定了舉行典禮的日期。
這段話中從哪里能看出藺相如的勇敢?
4.
(5分)根據語境填寫詩句、諺語、名言警句。
文文的表妹美美從小在美國長大。去年,美美回到中國,文文帶她到各地游覽。她們來到杭州,站在美麗的西湖邊,美美不禁贊嘆道:“________,淡妝濃抹總相宜?!苯又齻冏ヌ扉T山,看著波濤滾滾的長江,美美不由吟誦道:“________,碧水東流至此回?!被氐缴钲诤?,文文教美美讀《三字經》:“________,________,性相近,習相遠?!鞭D眼間,大年初一即將到來,文文告訴美美:“農歷2017年是雞年,農歷2018年就是________年啦!”
5.
(4分)帶著問題來讀書
?
(1)這兩首詩描寫的都是________季的景色,抒發了詩人對________的熱愛。
(2)《村居》這首詩的題目的意思是(
)
A
.
鄉村里的房屋
B
.
居住在鄉村
6.
(5分)讀古詩兩首《小兒垂釣》,文中“莓苔”是什么意思?
7.
(4分)讀課文《奇妙的國際互聯網》,寫出下面加引號的字詞含義。
①包住地球的“大網”指的是:________
②無數條“線”指的是:
________
③“網上商場”指的是:
________
④“電子錢包”指的是:
________
8.
(5分)閱讀課文《走進麗江》,圍繞著神奇而美麗,作者重點帶我們游覽了哪兩個景點?
9.
(7分)根據課文《一分鐘》內容填空。
①他很快地________了臉,________了早點,就________著書包________去了。
②元元________臉,________頭,________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10.
(2分)根據課文《難忘的一課》的內容填空
“還有什么別的話比這句最簡單的話更足以表達我此時的全部感情呢?”這是一句________句,意思是說:________。
11.
(4分)按照課文看拼音寫詞語。
méi
mao?
xiá
gǔ
jūn
zhǔ
xī
li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2.
(8分)形近字組詞。
鏡________?峽________?眉________?螺________
境________?夾________?媚________?累________
13.
(11分)填空:
《峨眉山月歌》的作者是________朝詩人________,全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詩中包含了五處地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詩歌鑒賞
(共2題;共28分)
14.
(18分)賞析感悟。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1)這首詞的作者是________代詩人________。
(2)同“路轉溪橋忽見”中“見”用法不同的是__________。(
)
A
.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B
.
風吹草低見牛羊。
C
.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3)用自己的話解釋詞句的意思。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4)根據理解完成填空。
①“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采用的是以動寫靜的寫法,和我們學過的王維的《鳥鳴澗》中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有異曲同工之妙。
②“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泵鑼懙囊饩澈完懹蔚摹队紊轿鞔濉分械摹癬_______,________”極為相似。
(5)從詞句中你能夠感受到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5.
(10分)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峨眉山月歌》
李白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1)“月”是李白詩中常見的意象,借以抒情達意。結合這兩首詩賞析這一特色。
(2)請描繪“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表現的畫面。
參考答案
一、基礎題
(共13題;共68分)
1-1、
2-1、
3-1、
4-1、
5-1、
5-2、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二、詩歌鑒賞
(共2題;共28分)
14-1、
14-2、
14-3、
14-4、
14-5、
一、杜鵑
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于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了。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弊右庿B即杜鵑鳥。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豐富想象,表達對友人的無限懷念與深切同情。宋人賀鑄《憶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比鹿庹赵谕ピ豪镅┌椎睦婊ㄉ?,杜鵑鳥在凄厲地鳴叫著,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親人,傷心欲絕。詞人通過描寫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鄉思。
二、燕子
燕子屬候鳥,隨季節變化而遷徙,喜歡成雙成對,出入在人家屋內或屋檐下。因此為古人所青睞,經常出現在古詩詞中,或惜春傷秋,或渲染離愁,或寄托相思,或感傷時事,意象之盛,寓情之豐富,非其他物類所能及。
1、表現春光的美好,傳達惜春之情,如歐陽修《采桑子》:“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晏殊《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表f應物《長安遇馮著》:“冥冥花正開,燕新乳。”
2、表現愛情的美好,傳達思念情人之切,如《詩經?燕燕》:“燕燕,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保處椎馈杜R江仙》:“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标淌狻镀脐囎印罚骸傲_幔輕寒,燕子雙飛去”等。
3、表現時遷,抒發昔盛今衰、人事代謝、亡國破家的感慨和悲憤,如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标淌狻朵较场罚骸盁o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睆堁住陡哧柵_》:“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
4、代人傳書,幽訴離情之苦,如唐代郭紹蘭《寄夫》:“我婿去重湖,臨窗泣血書,殷勤憑燕翼,寄于薄情夫?!瘪T延巳?《蝶戀花》:“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 張可久?《塞鴻秋?春情》:“傷心燕足留紅線,惱人鸞影閑團扇。”曹雪芹《紅樓夢》:“我婿去重湖,臨窗泣血書,殷勤憑燕翼,寄于薄情夫?!钡龋浔橹?,思情之切,讓人為之動容。
三、鷓鴣
鷓鴣的鳴聲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
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詩中的鷓鴣都不是純客觀意義上的一種鳥。
四、寒蟬
寒蟬(秋蟬)是悲涼的同義詞。
唐人駱賓王《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币院s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
宋人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边€未直接描寫別離,“凄凄慘慘戚戚”之感已充塞讀者心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昂s鳴我側”(三國人曹植《贈白馬王彪》)等詩句也表達這樣的情思。
五、鴻雁
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歸》:“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痹缭诨ㄩ_之前,就起了歸家的念頭;但等到雁已北歸,人還沒有歸家。詩人在北朝做官時,出使南朝陳,寫下這思歸的詩句,含蓄而又婉轉。以雁寫思的還有“夜聞歸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稹》)、“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唐人趙嘏《長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鴻雁悲鳴紅蓼風”(宋人戴復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鴻雁傳書的典故大家比較熟悉,鴻雁作為傳送書信的使者在詩歌中的運用也就普遍了。如“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李商隱《離思》)等。
六、夢蝶
《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蝴)蝶與?胡(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子以此說明物我為一、萬物齊等的思想。后來文人用來借指迷惑的夢幻和變化無常的事物。如陸游《冬夜》詩云:一杯罌粟蠻奴供,莊周蝴蝶兩俱空?!?/p>
七、雙鯉
代指書信。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詩云:“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后來即以雙鯉借代遠方來信。《敦煌曲子詞?魚游春水》:“鳳簫聲絕沆孤雁,望斷清波無雙鯉。云山萬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無雙鯉跳躍,其實是指千里之外,煙波浩淼,音信全無。清人宋琬《喜周華岑見過》:“不見伊人久,曾貽雙鯉魚。”寫的也是睹物(雙鯉魚)思人。
八、莼羹鱸膾
指家鄉風味。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張翰)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歸?!陛?gū)菜羹:菰菜、莼(chún)羹。后來文人以“莼羹鱸膾”、“莼鱸秋思”借指思鄉之情。例如:辛棄疾《泌園春?帶湖新居將成》:“意倦須還,身閑貴早,豈為莼羹鱸膾哉?”徐自華《慧僧先生解職歸見》:“轉瞬西風又起,忽搖動莼鱸鄉思。”
1、瘦雪一痕墻角,青子已妝殘萼?!稹ね跬ン蕖吨]金門》
2、春天的太陽甚至能給最普通的花帶來新生——司徒特
3、冬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嗎——美國
4、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5、愛情是春天的花朵,夏夜的明月,也還會有秋天的泥濘、冬天的冰雪。只有用純潔的品德作橋牛以崇高的理想為紐帶連結起來的愛情,才是真正的愛情?!聜骷?/p>
6、一春常是雨和風,風雨晴時春已空。——陸游《豆葉黃》
7、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8、春天不播種,夏天就不會生長,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5?/p>
9、春天的特色只有在冬天才能認清,在火爐背后,才能吟出最好的五月詩篇。——海涅
10、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11、羌笛何必怨楊柳,東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12、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
13、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畎住堵淙諔浬街小?/p>
14、春天的意志和暖流正在逐漸地驅走寒冬?!o德
15、春天之所以充滿活力,是因為飲到了雪花的乳汁?!?/p>
16、綠窗春睡覺來遲,誰喚起,窗外曉鶯啼?!粂《陽春曲·春景》
17、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8、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19、一庭春色惱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撼邪唷队駱谴骸?/p>
20、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
21、小溪,從不自卑自己的淺薄,時刻堅信,只要前進,終會發現大海。小草,即使不能獻給春天一縷芳香,也要把一片新綠獻給大地?!?/p>
22、不知細葉誰裁出,仲春東風似剪刀?!R知章《詠柳》
23、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鸥Α兜菢恰?/p>
2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鸥?/p>
25、春天的子雞要到秋后去數——維吾爾族
26、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獜埣洞簞e曲》
27、年輕時,我的生命有如一朵花----當春天的輕風來到她的門前乞求時,從她的豐盛中飄落一兩片花瓣,她你從未感到這是損失?,F在,韶華已逝,我的生命有如一個果子,已經沒什么東西可以分讓,只等待著將她和豐滿甜美的全部負擔一起奉獻出發?!└隊?/p>
28、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29、不珍視秋天的人,不會真正愛春天;不珍惜果實的人,不會真正愛花朵。——諺語
30、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鸥Α哆h懷舍弟穎觀等》
31、春天沒有花,人生沒有愛,那還成個什么世界?!?/p>
32、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紹翁
33、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張頡讀⒋號汲傘
34、春天不收獲,炎天就不生長,秋日就不克不及收割,冬天就不克不及品味?!D?/p>
35、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36、東風雙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醢彩恫创现邸?/p>
37、冬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
38、春天是自然界一年中的新生季節,而人生的新生季節,就是終身中只要一度的青春?!魅_
39、迫不得已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40、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蘇軾《定風波》
41、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4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鸥?/p>
43、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畎住端兔虾迫恢畯V陵》
44、東風知我欲山,吹斷檐間積雨聲。
45、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46、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钊A《春行即興》
47、春天百花盛開,夏天收割大忙,秋天果實累累,冬天舒適地坐在火爐旁——奧維德
48、紅柳,盡管沙漠如此荒涼,卻是你親愛的家鄉;為了給春天尋了個落腳點,你艱難地跋涉在起伏的沙派稀!—佚名
49、時間,不會像大自然的春天那樣年復一年的出現,卻像滔滔江水,晝夜不停地向前流逝?!鹧?/p>
50、春天最難過的是沒有收獲的耕耘;人生最難過的是失去信念的寂寞——佚名
51、一個真有愛情的女人猜疑起來,比尋歡作樂,更換口味還要心思靈巧。一朝到了被遺棄的關頭,她對于一個姿勢的意義,能夠一猜就中,連馬在春天的空氣中嗅到刺激愛情的氣息,也沒有那么快。——巴爾扎克
52、春天的太陽甚至給那最卑微的小花也注入了新的生命。——司各特
53、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54、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55、一只燕子捎不來春天,一個晴日帶——唐·白居易
56、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57、小草也有點綴春天的價值。——佚名
58、寒隨一夜去,春還五更來。——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59、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王維
60、年輕時,我的生命有如一朵花——當春天的輕風來到她的門前乞求時,從她的豐盛中飄落一兩片花瓣,她你從未感到這是損失?,F在,韶華已逝,我的生命有如一個果子,已經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分讓,只等待著將她和豐滿甜美的全部負擔一起奉獻出發?!└隊?/p>
61、母愛之愛,春天常在——法國
62、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对娊洝ば⊙拧こ鲕嚒?/p>
63、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64、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畎住对绱杭耐蹶枴?/p>
65、可愛的春天帶著花和曲的潮水滾滾而來,讓大地騰起花的浪濤,空中響徹著春的樂曲?!溃坷寿M羅
66、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67、忠誠是愛情的橋牛欺詐是友誼的敵人。只有真心愛人的人,才能獲得得別人的愛。愛,不會在負心者的樓臺前留步,卻能夠在真情人的茅舍中永駐。愛情不中人是春天的花朵,夏夜的明月,也還會有秋天的泥濘、冬天的冰雪。只有用純潔的品德作橋牛以崇高的理想為紐帶連結起來的愛情,才是真正的愛情。愛戀著的雙方,應該:政治上互相幫助,品行上互相砥礪,工作上互相促進,學習上互相切磋,生活上互相關心。愛情才能得到鞏固,愛情之花方能越開越艷。趁著年輕,應該讓生命象鼓滿春風的帆,乘風破浪、奮勇前進,而不要老是在個人私利的愛情港灣遮風避雨,——章傳家
68、弱柳千條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絲。——溫庭范《題望苑驛》
69、你埋怨解凍后的泥濘,你就不懂得春天。——佚名
70、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祆洹洞喝铡?/p>
71、知識不像春天的花和秋天的果,舉手就可以摘下來。獲得知識的鑰匙只有一個,那就是勤奮?!?/p>
72、晚秋季節還能找到春天和夏天錯過的鮮花嗎?——巴爾扎克
73、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穲虺肌短K幕遮》
74、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謝靈運《登池上樓》
75、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劉Y虛《積雪為小山》
76、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獜埲籼摗洞航ㄔ乱埂?/p>
論文關鍵詞:古典詩詞 青少年 道德情感
論文摘要: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古典詩詞中蘊含的豐富的人丈精神對培養青少年的道德情感有著重要的意義。當前,我國正處于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階段,加強對古典詩詞的教學,可以凈化心靈,培養青少年良好學風和道德品質。
我國學者魚霞在《情感教育》一書中說:“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通過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和培養學生的社會性情感品質,發展他們的自我情感、調控能力,促使他們對學習、生活和周圍的一切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形成獨立健的個性與人格特征,真正成為品德、智力、美感及勞動態度和習慣都得到全面發展的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敝袊鴰浊甑乃枷搿⑶楦泻椭腔壑饕e淀在古詩文中。優秀的古詩文,不僅讓學生積累了國粹語言,又使學生受到教育與啟迪,從而獲得情感的熏陶和教育。中國傳統文學中的古典詩詞是一種充滿靈性的藝術,包涵著豐富的情感。選入教材的詩歌,大多屬于優秀的文學作品,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文學作品,它所具有的情感性和審美性,適合培養豐富細膩的感情和健康美好的人性。
因此,加強詩詞教學中的情感培養與態度體驗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典詩詞借助凝練的語言描寫來表現詩人的感情,抒寫詩人的思想,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們可以依托的思想和情感的教育。閱讀中國古典詩歌史上留傳下來的那些洋溢著真情的偉大詩篇時,真摯的情感會給我們帶來審美的愉悅和震憾人心的力量。它能以其優美凝練的詩句帶給讀者強烈的情感體驗,在潛移默化中將真、善、美的種子播撒在學生的心靈之中。
一、樹立堅定的民族責任感
中華民族是一個堅強而偉大的民族,為了祖國的統一、民族的獨立,在中華文明幾千年的發展史上,孕育了一大批“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仁人志士,他們詩中所表現出來的深沉的民族責任感,是華夏歷史上動人心魄的精神文明之花。他們留下來的無數詩篇,形成了我國古典詩歌源遠流長的民族精神傳統。也是古往今來中華兒女的精神支柱和堅定的信仰,這個信仰是范仲淹“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歟?!钡膽n國憂民、是屈原身懷才能,卻一生遭遇憂患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堅貞不屈、是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蔑視權貴、也是杜甫在年邁貧困處境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博懷。吟誦古典詩詞,那字里行間挺立著一個個不屈的民族靈魂,他們都是中國的脊梁,鑄造了華夏文明的輝煌,他們忘我追求的豪情壯志,在朗朗書聲中能使學生激情彭湃,增強民族正義感和責任心。
二、培養深沉的愛國情懷
著名學者楊叔子先生曾指出:“我們對青少年、大學生加強人文教育,最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愛國精神,要有中華魂,要有民族根,而中華詩歌的主旋律和最強音就是愛國主義?!痹谥袑W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愛國的詩詞,這些詩詞充分展現了詩人們熾熱的愛國情懷?!霸娛ァ蹈Π焉鐣F實與個人生活緊密結合,很多詩篇都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亂前后的社會全貌和為國而憂、為民而憤的愛國思想。《春望》中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由作者目睹到的一片衰敗景象,到為戰亂未平、國勢危急的憂慮,把個人的命運與國家安危緊緊聯系在一起,充分表現他憂國憂民的赤子情懷?!熬瞎M瘁,死而后已”,是諸葛亮的肺腑忠言和人格寫照。他鞠躬盡瘁的行為,死而后已的決心,聰明睿智的謀略使昭昭愛國之心千古長存。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應該把詩歌教學同愛國情懷融合起來,將愛國精神通過詩歌傳遞給學生,感染熏陶培養生的愛國激情。
三、培育一顆感恩之心
“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笔侵袊鴤鹘y的道德準則,在中國文學史上歌頌濃濃的親情和真摯友誼的詩歌不勝枚舉,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將慈母深厚細致的愛心與兒子的一片孝心交融在~起,歌頌了偉大無私的母愛,也寫出了兒子對母愛的感恩之心;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黽李白聽到王昌齡遭貶時所作的一首抒發真摯友誼的詩歌,詩中表現了對王昌齡深切的同情和牽掛。詩的前兩句點明了季節、環境及事件:暮春時節,眼前是飄飄揚揚的楊花,耳邊是杜鵑啼血般的悲鳴在這種凄涼的氛圍里,聽說王昌齡被貶到龍標,且己過五溪,豈不更令人憂傷?后兩句里詩人把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伴著落寞的友人直到夜郎西,人隔兩地,難以相伴,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這份患難與共的牽掛正是緣于對友情的珍惜?,F在的中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他們對父母長輩的寵愛呵護習以為常,認為別人對他們的關愛都是理所當然的事。因此,詩詞教學要聯系實際生活,引導學生理解詩歌中濃烈的至愛親情和真摯的友情,用詩詞獨特的藝術魅力去感染他們,使他們懂得感恩從而關愛家人、孝敬父母、珍視友情。朱光潛先生曾說:“自從有了詩歌,人生就不是一件枯燥的東西”,因此,繼承和發揚古典詩歌中所蘊含的情感美,使學生感受到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堅貞不屈的浩然正氣,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對理想和未來的追求,使他們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使命感和有高尚情趣的人。
一、借“落花”寫友愛之情
唐代詩人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借漂泊無定的楊花,抒發因朋友左遷而生離別之愁的感慨,融情入景,感人心魄?!罢墙虾蔑L景,落花時節又逢君?!保ǘ鸥Α督戏昀铨斈辍罚┕视阎胤?,但飄零的落花象征美好的東西一去不復返,又象征著多年的流離輾轉,友誼更應珍惜。與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有異曲同工之妙。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暮春時節,東風無力,百花紛謝,美好的春光即將逝去,像這隨著春天的流逝而凋殘的花朵一樣,因為美的事物受到摧殘,有情人無奈告別,豈不令人興起無窮的悵惘與惋惜!
二、借“落花”寫閑愁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保ɡ钋逭铡兑患裘贰罚┻@道詞展示了花落水流之無限美景,其所喻的美好人生給人以“無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詞人面對落花唏噓感嘆,嘆的是年華易逝,容顏不再。構思別出心裁,以無窮的相思之苦,無盡的閑愁之深,推己及人,以見兩心之相印,另一方面訴說郁悶之情,相思之苦,閑愁難以排遣,語意超逸,令人醒目。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保ɡ铎稀独颂陨场罚┚拖袼蚤L流、花自飄落,春天自要歸去,人生的春天亦如此花此水,多少留戀、惋惜、哀痛和滄桑蘊含其中。流水落花的意象增加了詩詞的表意容量,昔日君王今日階下囚,恰如一個天上一個人間般遙不可及。傷春、惜春的情緒尤為沉重,使得詩詞蘊味深厚,情思邈遠。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歐陽修《蝶戀花》)詩人傷心帶淚地向花兒問詢,但花兒卻默默無語,亂紛紛飛掠秋千而去。詩人很傷心,也無可奈何。人愈傷心,花愈惱人,語愈淺而意愈深,渾然天成?;▋簼M天飛過,紛紛揚揚,更顯示出一種略帶悲涼的閑愁。愁至深處,以落花之悲亦不能解。風卷殘紅飛過秋千的場景背后襯托出的是一種更為濃郁的悲涼。
三、借“落花”抒寫生活的美好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保ㄌK軾《惠崇春江晚景》)春暖花開,江暖鴨嬉,寥寥幾筆,就勾勒出早春江景如詩如畫的美麗境界。尤其令人叫絕的是“春江水暖鴨先知”, 詩人將鴨子人格化,像人一樣知寒知暖,喜愛春天,熱愛生活,富有情趣、美妙傳神!讓人感嘆生活多么美好,語言平淡而意境醇美。一片祥和安寧,且意趣盎然的面畫,流露出詩人熱愛生活的情懷。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恰如一幅山水畫,西塞山前白鷺展翅飛翔,魚米之鄉顯得生趣洋溢。二三月間,桃花盛開,天氣暖和,幾場春雨,河水上漲,魚群肥美,勾起讀者的想象,似乎看見兩岸盛開的桃花,陡漲的河水,躍出水面的鱖魚。讀者可以感受到漁夫在春汛中捕魚時的愉快心情。全詩寄托了詩人熱愛自然、熱愛美好生活的情懷。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落花、鳥鳴、春山、幽澗等意象構成恬淡寧靜的景致。詩人大概也將落花賦以生命,因此寫出了富有生機的落花情境。
四、借“落花”表現高潔的情操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保懹巍恫匪阕?詠梅》)春天百花怒放,爭麗斗妍,而梅花卻“無意苦爭春”,凌寒先發,一片迎春赤誠。草木無情,花開花落,是自然現象。但讀者通過這首詞能感受到詞人陸游性格孤高,決不與爭寵邀媚、阿諛逢迎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貞自守的高潔的情操。
1. 正確誦讀詩歌,讀出詩句的節奏和停頓。
2. 了解詩歌主要的藝術特色和表達技巧。
3. 體會詩歌意境,提高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試一試:我已經掌握得怎樣了?
1. (2011?四川省成都市)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目。
菊
鄭 谷
王孫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
由來不羨瓦松①高。
【注】①瓦松:一種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處的植物,能開花吐葉,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沒有什么用處。
(1) 這首詩用“露濕秋香滿池岸”來描寫在秋天早晨開放的景象,給人以無窮的美感和趣味。請發揮想象,把該詩句所呈現的景象描繪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結合全詩,對“由來不羨瓦松高”一句進行簡要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11?四川省德州市)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目。
旅夜書懷
杜 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1) 分析頷聯中“垂”“涌”二字的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詩的尾聯在寫法上有什么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這首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11?江西省南昌市)閱讀李清照的兩首詞,完成題目。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1) 找出《武陵春》中詞人化虛為實、描摹愁思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說說《如夢令》“驚起一灘鷗鷺”一句中“驚”字的妙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這兩首詞分別是詞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們在情感上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聽一聽:我一定會深受啟發!
本課時側重于理解詩歌的藝術特色和表達技巧方面的訓練。一般來說,從表現形式上來看,詩歌具有想象豐富、語言精練、講究押韻與節奏等方面的特點。具體考試題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 從關鍵詞語上著手,把握動詞、色彩詞語的含義與作用,品味詞語的妙處。
2. 從關鍵詩句上著手,展開合理的想象,用形象的語言描寫詩歌展現的畫面。
3. 從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等)著手,分析其含義,探究其作用。
4. 從表現手法(對比、襯托等)著手,分析其作用。
5. 從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著手,分析其作用。
6. 從作者的風格(浪漫與現實、婉約與豪放)和語言特征(簡潔、含蓄、凝練)著手,領悟詩句的含義和表達的情感。
7. 從詩歌的結構和韻律著手,體會詩歌的節奏美與音韻美。
本課時的知能點屬于詩詞鑒賞的難點,考試中普遍失分較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源于古詩詞常識欠缺,特別是涉及古詩詞手法分析、語言特點、語言風格、文章結構等方面的專用名詞術語,知之甚少,無法準確地使用詩歌鑒賞的術語來提煉概說其精妙;另一方面源于鑒賞能力不強,想象力不夠豐富,對于要求創造性地描寫畫面類的題型,答題時往往缺乏形象的勾勒,流于干癟的字詞翻譯,缺少美感。
要想掌握解答古詩詞鑒賞題的表達技巧,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準確把握古詩詞的抒情方式。
詩歌往往都要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在情感的處理上,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間接抒情,而間接抒情又常表現為借景抒情與借事抒情。借景抒情是抒情詩中最常見的一種,我們要準確判斷景與情之間的關系:是觸景生情呢,還是情景交融、以景結情?借事抒情,則主要表現為運用典故,抒發作者的情感。比如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運用“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這兩個典故,說明自己遭貶時間之久,抒發了回歸后對世遷的悵惘心情。
準確把握古詩詞的描寫方法。
古詩詞往往借助形象來表達感情,而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過描寫的方式加以展現的,所以作為古詩詞運用的最主要的表達方式――描寫,將是考試的重點所在。
我們要理清幾種關系: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關系;虛與實之間的關系;動與靜之間的關系;點與面之間的關系;概括描寫與具體描寫之間的關系;等等。比如江西省南昌市的詩歌鑒賞第(1)題,考查的就是虛實之間的關系,詩歌尾句化虛為實,描摹鄉愁的濃重。再比如,常建的“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以及王籍的“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均使用以動襯靜的手法,突出環境的幽靜。
準確把握古詩詞中常用的修辭手法。
在古典詩詞中,修辭手法的運用是相當普遍的。一般而言,比喻、夸張、擬人、設問、反問、排比等修辭手法比較常見。這些修辭手法的運用,既增添了詩歌語言的生動性與形象性,又為古詩詞平添了一份深遠的意境,積蓄了厚重的文化底蘊。
比如李煜的《相見歡》中“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詞人以絲的千頭萬緒來比喻離愁的紛繁難解,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寄托了作者的亡國哀思。又如李白《秋浦歌》中的“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詩人用夸張的手法寫白發竟有“三千丈”,白發如此之長,可見愁思的深重。再如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詩人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用幾組能代表蕭條秋色的景物勾勒出一幅暮色蒼茫的秋野圖畫,這一系列景物的鋪排,渲染了悲涼凄冷的氛圍,為“斷腸人”作鋪墊,烘托出游子思鄉的愁苦心情。
準確把握古詩詞的基本表現手法。
古詩詞的表現手法是很多的,最常見的表現手法有想象、象征、對比、襯托、渲染鋪墊、伏筆照應等等。正因為這些表現手法的靈活運用,詩歌凝練的語言才綻放出特有的光輝。
豐富的想象既是詩歌的一大特點,也是詩歌最重要的表現手法。詩歌的言簡與意豐之間得以聯系起來的橋梁就是想象。比如李商隱的《夜雨寄北》,詩中兩次出現“巴山夜雨”,一次實寫,寫出今夜的愁;一次虛寫,想象夫妻二人團聚在一起,秉燭夜話,進行心靈的交流。詩人想象的未來之樂,自然反襯出今夜之苦;而今夜之苦又成了未來剪燭夜話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時的樂?,F實與想象的交融中,我們領悟出詩人對妻子熱切的思念。
象征是中國詩歌的生命線,“猶如心臟之于軀體”,“沒有象征,詩歌就失去力量”。運用象征,可以把抽象的事理表現為具體可感的形象;可以運用眼前之物,寄托深遠之意,使詩歌更含蓄,意境更深遠。比如陸游的《卜算子?詠梅》,詩人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與勁節,表現自己不與爭寵獻媚、阿諛奉承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貞自守的錚錚傲骨。
此外,對比襯托的運用可以凸顯詩歌的主體對象;渲染鋪墊中可以創設詩歌的情境;重章復唱中可以增添詩歌的節奏韻律……這些手法的運用無不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抒發出詩人強烈的感情。
練一練:只要努力就會成功!
1. 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 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1) “楊花”這一意象在舊體詩中常象征__________。本詩首句通過各種意象,渲染出在________季節的一種__________的氣氛。
(2) 作者為什么要把“愁心”寄與“明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黃鶴樓
崔 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1) 用生動的語言描述頸聯所展示的畫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詩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個字?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上,請簡要分析詩人在尾聯中是如何表達這種感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寫出與尾聯表達的情感相似的一組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游從之,宛在水中。
(1) 這首詩各小節開頭的環境描寫表現出一種怎樣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3.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赤壁》)
(二)夏
1.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2.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三)秋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
2.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4.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賀《雁門太守行》)
5.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傲》)
(四)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杜甫《兵車行》)
2.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五)山
1.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2.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3.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4.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荊門送別》)
5.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6.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7.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8.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王灣《次北固山下》)
9.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王安石《登飛來峰》)
(六)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
3.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4.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
5.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王灣《次北固山下》)
6.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7.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8.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9.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10.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11.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七)日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觀滄海》)
2.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4.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李白《行路難》)
5.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6.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王安石《登飛來峰》)
7.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龔自珍《己亥雜詩》)
8.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范仲淹《漁家傲》)
9.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李清照《如夢令》)
(八)月
1.晨興理荒穢,帶月何鋤歸。(陶淵明《歸園田居》)
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3.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4.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5.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6.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李商隱《無題》)
7.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陸游《游山西村》)
8.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李煜《相見歡》)
9.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
10.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九)風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
2.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王維《漢江臨眺》)
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4.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李白《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云》)
5.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6.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7.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赤壁》)
8.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十)花
(1):
1.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2.待到重陽日,還來就。(孟浩然《過故人莊》)
3.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2)荷花: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3.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李清照《如夢令》)
(3)其他:
1.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3.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5.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6.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
(十一)雨
1.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夜雨寄北》)
3.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4.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零丁洋》)
5.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6.瀟瀟暮雨子規啼。(蘇軾《浣溪沙》)
(十二)雪
1.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2.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3.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5.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十三)草
1.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5.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十四)樹
1.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曹操《觀滄?!?
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4.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5.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十五)鳥
1.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2.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
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4.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5.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無題》)
(十六)河
1.關關睢鳩,在河之舟。(《詩經?關睢》)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4.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5.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零丁洋》)
6.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夏完淳《別云間》)
(十七)樓
1.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2.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李白《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云》)
3.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崔顥《黃鶴樓》)
4.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李煜《相見歡》)
5.梳洗罷,獨倚望江樓。(溫庭筠《夢江南》)。
(十八)舟
1.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2.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
3.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王灣《次北固山下》)
4.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李白《行路難》)
6.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李清照《如夢令》)
(十九)酒
1.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孟浩然《過故人莊》)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李白《行路難》)
3.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4.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范仲淹《漁家傲》)
5.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晏殊《浣溪沙》)
6.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辛棄疾《破陣子》)
(二十)愁
1.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云》)
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3.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4.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李商隱《無題》)
5.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6.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龔自珍《己亥雜詩》)
7.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
(二十一)別
1.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3.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夏完淳《別云間》)
(二十二)鄉情
1.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3.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4.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5.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夏完淳《別云間》)
(二十三)暮
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杜甫《石壕吏》)
2.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3.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李清照《如夢令》)
5.瀟瀟暮雨子規啼。(蘇軾《浣溪沙》)
(二十四)晨
1.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陶淵明《歸園田居》)
2.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3.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二十五)重陽
【關 鍵 詞】 古代詩歌;初中;教學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在漫長的歲月中,詩歌一直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緊密相關。中國詩壇涌現出了眾多杰出的詩人和優美感人的作品,成為我們今天引以為豪的精神財富。如何引導學生從文本出發探究隱藏在文本背后的詩意,通過自己的鑒賞,感受作品的思想、藝術魅力,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提高對古代詩歌語言的感受力,這些一直是縈繞在我的心頭并努力探索的問題。
我認為,學習古代詩歌,大體可經過“讀―賞―得―背”四個環節。其中,讀和賞兩個環節尤為重要。
一、讀
(一)讀基本知識
如詩歌某一作品的體裁、出處、題目里的重要信息作者所處的朝代及背景。這些要素中,我認為作品的體裁等相關內容可由老師簡單介紹,應重點引導學生細讀古代詩歌的作品產生的大背景和小背景。所謂大背景就是詩歌所透出的特定歷史時期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所謂小背景指的是作家生活的具體年代以及具體的生活經歷和思想變換。這可以在學生自查資料的預習和教師的介紹中完成。
我會告知學生,對于詩人生平了解的程度越深越細,對于作品的理解就越深刻。孟子云:“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指的就是這個道理。
如我在教學杜甫的《蜀相》詩時,我不僅要求學生對作品中諸葛亮的生平和功績有所了解,還要求學生對杜甫一生的際遇、政治理想以及杜甫寫這首詩的心境作全面深入的探究,這樣才能充分理解杜甫寫作此詩的用意。
(二)讀感情基調
正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笨梢娬b讀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學習古代詩詞,尤其要重視誦讀,養成誦讀的習慣。因為中國的古典詩詞最初都是配樂歌唱的,流傳至今,雖然樂曲失傳,不能再演唱了,但是詩詞的韻律和節奏還在。而韻律和節奏又不單純是語言技巧的問題,它和詩歌所表達的情感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初讀古詩時,教師示范后再讓學生嘗試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充分體會詩作的節奏和音律,直至能自如地做到能抑揚頓挫地讀出詩歌的情感基調。如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朗讀時語速要平緩、語調要略微低沉,要讀出思鄉的情感;曹操的《觀滄海》《早發白帝城》,要讀出其豪邁喜悅的感情基調;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要以喜悅、自由的語氣指導;陸游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要讀出詩人的悲痛與傷感之情。這樣,學生在主題基調下通過反復的朗讀,能逐步融入詩歌,為進一步的欣賞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賞
(一)賞表達
眾所周知,表達方式主要是記敘、描寫、議論、抒情 、說明。古代詩歌,其議論或抒情絕非空中樓閣,基本上建立在記敘、描寫或二者并存的基礎上。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一詩:“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贝嗽妼⒚鑼懞陀洈⒔Y合在一起,借美好的想象抒情,千古傳唱。
(二)賞意象
古代詩歌中的意象是詩作者所寫之景、所示之物,這客觀的“象”與作者借景所抒之“情”、詠物所言之“志”的完美結合就是詩歌的意象。古詩詞中的意象往往是約定俗成,有規律可循的。如“梅花”是高潔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鄉之情;“鴻雁”是傳書的信使等等。有時詩人還會創造一群意象,如馬致遠的《秋思》就創造了十一個意象,用“斷腸人”這一中心意象來表達思歸懷遠的秋思。
(三)賞詩眼
詩眼,往往是古代詩歌中某一句中最引人、最能引起共鳴的文字,也是準確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關鍵之處。因此,能讓學生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快速精準地找出“詩眼”,有助于詩歌鑒賞能力的提高。如曹操《觀滄?!芬辉?,詩的“詩眼”就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抓住這句作具體分析、理解,深入體會,就不難理解詩人博大的胸懷和宏偉的抱負了。
(四)賞意境
古代詩歌中寫景抒情的佳作頗多,這些佳作所營造的種種意境往往令人神醉其中。王國維說:“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比缤蹙S《使至塞上》之中的千古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營造了雄渾壯闊之意境;如陶淵明《飲酒》之中的千古名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營造了閑適自在之意境;范仲淹《漁家傲?秋思》之中的千古名句“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營造了一種蒼茫悲壯之意境……
(五)賞情理
古代詩歌中,抒情詩較多,說理詩也不少。有直接抒情的,也有間接抒情的,有直接說理的,也有后人給詩句賦予了新的內涵的。這些名句,往往能引起學生的共鳴,老師稍加點撥,便會收到很好的效果。比方說,白居易《錢塘湖春行》里的詩句“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比方說,李清照《武陵春》里的名句“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比方說,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
(六)賞技巧
古代詩歌中,寫景抒情詩使用技巧較多,如對某個景物的形、聲、色的具體描繪。或想象,或夸張,或對比,或比喻,或動靜結合,或借景抒情,或借物喻人,實為后人學習之榜樣。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如“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如“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古代詩歌,可賞析、深挖的太多太多。也許一個字,就可引發一千字的文藝評論;也許某一句,就可達到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境界。我在這里,只是在眾人的基礎上粗淺的總結一些罷了。
三、得
所謂得,不難。一是得作者之心,二是得自己所思。品讀古代詩歌的某一佳作,能否真正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成為他后世的知己,全在于全身心的研究。而在此基礎上,能辯證地看待詩作,從中產生自己獨特的見解,那更是一種超越。
比方說在教授李清照《武陵春》一詞時,同學們都為國破家亡,痛失愛侶,孤苦無依的李清照掬一把同情之淚。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再深挖幾個問題了:每個人應如何面對如此鮮明的生活反差?聯系實際,是不是應該珍惜所擁有的幸福,而不是在失去后徒增感慨。從女性視角反映動蕩的社會變遷又有哪些獨特之處……
也許上述所寫,有些牽強。但我真心希望,我的學生,能有所學,有所思,有所得。
四、背
優秀的古詩文總是能夠激起學生強烈的背誦欲望,它也許會成為精神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十分重視背誦,古代的啟蒙讀物《千字文》《三字經》都要求學生能熟練背誦。宋濂在《侯鈞傳》中寫到:“侯鈞積學四十年,每讀書,必熟育乃已。嘗言人讀書不至十遍,終于己無益?!敝袑W生背誦一定數量的古詩文是完全應該的。它可以使學生通過量的積累,達到質的轉化,不知不覺中形成對古詩文特有的敏銳甚至是直覺的判斷。事實證明,語文成績好的學生都能背誦相當數量的古詩文,特別是詩歌。背誦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能力,背得多了,學生新學一首詩,也就知道該不該背,新學一彷文,也知道哪些句子段落該背。至此,可以說學生基本掌握了背誦的要領。
總之,四環節詩歌教學法的核心是使學生能夠利用詩歌表達情感,其目的是使學生具有審美詩歌的能力,多年的教學實踐,多年的探索實踐,一批批學生在此方面的成功,印證著這種教學模式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方浣仙. 中學詩歌教學[M].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2.
所以,對詩歌的閱讀鑒賞,必須以解讀詩歌意象為突破口,以熟知詩歌意象為突破點。下面我們來歸納一些常見的意象,它們往往能表達相近的情感。
樹木類
柳樹
以折柳表惜別。
《送別:》詩:“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由:廠“柳”“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這一習俗始于漢而盛于唐。漢代還有《折楊柳》的曲子,以音樂的形式表達惜別之情。
松柏
堅挺、傲岸、堅強、有生命力是松柏的特點。松樹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眾人謳歌的對象。
《論語?子罕》中說:“歲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詩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劉禹錫:“后來富貴已凋落,歲寒松柏猶依然?!崩钌狡郑骸肮聵税俪哐┲鞋F,長嘯一聲風里聞。桃李謗她真是佞,藤蘿攀爾亦非群。”李白《贈書侍御黃裳》:“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表f黃裳一向諂媚權貴,李白寫詩規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直的人。三國人劉楨《噌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痹娙艘源司涿銊钐玫芤袼退砂啬菢訄载懀谌魏吻闆r下保持高潔的品質。
芭蕉
常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系。
南方有絲竹樂《雨打芭蕉》,曲調有凄涼之音。孿清照曾寫過:“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舍情?!蓖ㄟ^芭蕉把傷心、愁悶的感情一古腦兒傾吐出來。葛勝沖《點降唇》:“悶愁幾許,夢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來就夠凄愴的,夢魂逐著芭蕉葉上的雨聲追尋,更令人覺得凄側。
芳草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多比喻離愁別恨。
《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親人未歸,不免讓人登樓佇望。樂府《相和歌辭?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币浴扒嗲嗪舆叢荨逼鹋d,表達對遠方親人的思念。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币赃h接天涯、綿綿不盡、無處不生的春草,來比喻離別的愁緒。
梧桐
象征凄涼、愁苦、悲傷的情感。
白居易《長恨歌》:“春風桃李花開日,秋葉梧桐葉落時?!鼻飼r冰冷的雨打在梧桐葉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見歡》:“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子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崩钋逭铡堵暵暵肺嗤└婕氂辏近S昏,點點滴滴?!笨梢娗镉甏蛭嗤瑒e有一分秋滋味。
花草類
梅
象征著堅強和面對逆境的不屈不撓。
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因此梅花與一樣,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耙曰ㄙF,自戰國始”,到梁、陳時期,出現了大量的詠梅詩。這一時期的梅花詩大都是對花本身的描寫或用于贈別,尚無明顯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時期,梅花已成為一種高潔人格的象征。張耒:“何以伴高潔,清曉頌《黃庭》?!睆垵擅瘢骸耙话籽┫嗨?,獨清春不知。”蘇軾:“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标懹危骸傲懵涑赡嗄胱鲏m,只有香如故?!彼麄兌荚趯γ坊ǖ拿鑼懼屑耐辛艘环N高潔的品格。
菊
表示隱逸、高潔、脫俗。
雖不能與國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與身價百倍于它的蘭花并論,但作為傲霜之花,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
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人以飲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唐人元稹《》:“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宋人鄭思肖《寒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中?!彼稳朔冻纱蟆吨仃柡蠖住都拍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苯鑱砑脑⒃娙说木衿焚|,這里的無疑成為詩人一種人格的寫照。
蓮
由于“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
南朝樂府《西州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蓮子”即“憐子”,“青”即“情”。這里采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
紅豆
常用以象征愛情或相思之情。
紅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的愛情信物,《南州記》中稱其為海紅豆,史載:“出南海人家園圃中”。《本草》稱其為“相思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痹娙私枭谀蠂募t豆,抒發了對友人的眷念之情。
丁香
指愁思或情結。
唐人牛嶠《感恩多》:“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
動物類
蟬
蟬比喻人品行的高潔。
古人以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征,所以常以蟬的高潔表現自己品行的高潔。駱賓王《在獄詠蟬》:“無人信高潔。”李商隱《蟬》:“本以高難飽”“我亦舉家清”。虞世南《蟬》:“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他們都是用蟬喻指高潔的人品。
秋后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的哀鳴,命在旦夕。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唐人駱賓王《詠蟬》起首兩句:“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币院s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鈴》開篇:“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边€未直接描寫別離,“凄凄慘慘戚戚”之感已充滿讀者心中。
杜鵑
常與悲苦之事聯系在一起。
杜鵑俗稱布谷,又名子規、杜宇、子鵑。春夏季節,杜鵑徹夜不停啼鳴,啼聲清脆而短促,喚起人們多種情思。如果仔細端詳,杜鵑口腔上皮和舌部都為紅色,古人誤以為它蹄得滿嘴流血。湊巧杜鵑高歌之時,正是杜鵑花盛開之際,人們見杜鵑花那么鮮幻,便把這種顏色說成是杜鵑啼的血。
李白詩云:“楊花飄落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庇秩纭妒竦离y》:“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鵑啼血猿哀鳴。”秦觀《踏莎行》:“可堪孤館閉
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蔽奶煜椤督鹆牦A二首》:“從今別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杜鵑的啼叫又好像是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這種聲音很容易觸動人們的鄉愁鄉思,宋代范仲淹詩云:“夜人翠煙啼,晝尋芳樹飛。春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p>
鴻雁
表示孤獨和思念之情,也有音信和消息之意。
鴻雁,即書信,表示對親人的思念?!稘h書?蘇武傳》載:匈奴單于欺騙漢使,稱蘇武已死,而漢使者故意說天子打獵時射下一只北方飛來的鴻燕,腳上拴著帛書,是蘇武寫的。單于只好放了蘇武。后來就用“鴻燕”“雁書”“雁足”“魚雁”等指書信、訊息。如晏殊《清平樂》:“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崩钋逭赵~云:“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一剪梅》)另一首詞云:“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蝶戀花》)大雁在這里是傳書的信使。
鴻雁也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之情。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歸》:“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痹缭诨ㄩ_之前,就起了歸家的念頭;但等到雁已歸北,人還沒有歸家。詩人在北朝做官,出使南朝陳時,寫下這思歸的詩句,含蓄而又婉轉。
燕子
燕屬候鳥,隨季節變化而遷徙,喜歡成雙成對,寄居在人家屋內或屋檐下,因此為古人所青睞,經常出現在古詩詞中?;蛳Т簜?,或渲染離愁,或寄托相思,或感傷時事,意象之盛、表情之豐,非其它物類所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