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8:53:2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描寫噴泉的作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老師,前兩講《觀察趣談》挺有意思的。不過,觀察能力提高了,觀察到的景物豐富了,作文時怎么寫出來呢?這方面,請您給詳細講講好嗎?
是啊,從觀察到作文,還有一大步吧?
我們老師結合語文課,也講過一些描寫的方法。您能系統地給說說嗎?
班里的作文優等生,人家是既會觀察,又會描寫。我們怎么才能做到呢?
【王老師解答】
學觀察,干什么呢?要形成能力,要落實到描寫上,在運用書面語言時見功效。這一講,我想從不同側面和你們討論一番。
一、觀察得細致,才能寫得具體
還記得中年級時學的《看月食》一課吧,文中有這樣一個精彩片段:
啊,月食
她的話剛說完,只見月亮不是圓的了,好像被什么咬去了一塊似的。慢慢地,月亮成了小船一般,接著像鐮刀,像眉毛,像彎彎的細鉤,天色越來越暗。一會兒,細鉤也不見了,整個月亮被黑影吞沒了,只留下個紅銅色的圓影子,像一面鑼。
這個片段寫的是月食前一半的經過。三個句子,清楚地寫出了月食的三個步驟。作者在這三步中觀察得很細致,所以才能寫得那么具體。在討論中,我問大家:“誰能說說作者細致的觀察表現在哪里?”
同學們很會分析:
“開始一步,看到圓月像被咬去一塊;第二步,月亮像小船,像鐮刀,像眉毛,像細鉤,天越來越暗;第三步,月食到頭了,它像一面紅色的鑼。”
“如果作者沒有這種細致的觀察功夫,如果讓一個粗心的同學寫這樣的內容,會是什么樣子呢?”
“他可能寫成‘月食開始啦,看哪,月亮越變越窄,最后完全被黑影吞沒了?!?/p>
“這太像你們作文里的語言了!這樣寫,月食的每步情況都沒有具體內容,文章當然就空洞無力了。和本文作者比,你們認為自己缺少了什么呢?”
“我們缺少的是觀察中的細致?!?/p>
是的,只有觀察得細致,才能描寫得具體。這一條,是你們學習觀察最起碼的知識。
二、觀察,要有耐心
觀察一件事物,必須有始有終進行才好。這樣做,可以得到完整的印象。請看《小螞蟻》一課的精彩片段:
巧吃大青蟲
螞蟻吃大青蟲才有趣呢。一天傍晚,我看見一群螞蟻拖來一條大青蟲,到了洞口,拖不進去了。它們不咬青蟲的皮,卻專啃青蟲的嘴,有的螞蟻還從青蟲的嘴里鉆進去。第二天早晨,我們發現螞蟻洞口的大青蟲只剩下了一張皮。
在這里,作者由于對螞蟻吃青蟲進行了自始至終的觀察,才獲得令人信服的結果。原來,這群螞蟻把大青蟲拖到家門口,難辦了,蟲體太大,洞口很小,拖不進去。
“螞蟻做出什么決定呢?”
“它們決定在洞口處把青蟲吃掉?!?/p>
“怎么個吃法呢?”
“螞蟻往青蟲嘴里鉆。天黑了,一時看不出結果來?!?/p>
“是啊,這就得進行耐心觀察了。”
“第二天再去看看,這很關鍵?!?/p>
“青蟲只剩下空皮,體內的肉汁都被鉆進去的螞蟻吃光了。”
“這些螞蟻多聰明??!”
是的,作者若不是有這樣耐心的觀察,怎么能寫出這段妙文呢?
三、觀察,要抓拍關鍵鏡頭
練習觀察,會抓拍鏡頭很重要。有時等半天,眼前沒發現什么新畫面;可稍一轉眼,關鍵鏡頭便一閃而過了?!侗诨ⅰ芬徽n就有這樣鮮明的例證:
壁虎撲食
壁虎趴在墻上,靜靜地一動不動,像貼著的一塊水泥。落在墻上的飛蟲在它身邊來回爬著,它卻裝著沒看見似的。等聚集在身邊的飛蟲多起來,有的竟自己送到它的嘴邊,它才用極快的動作把脖子一伸,然后又極快地縮回去。如果這時候你眨一下眼,會覺得壁虎根本沒動,可是它嘴邊的那個飛蟲卻沒有了。
在這里,作者進行的是目的十分明確的專題觀察。他抓住了關鍵時刻,寫出了壁虎撲食這一人們很難見到的鏡頭。
從描述中我們了解到,壁虎撲食是分三步進行的:一是靜靜等待,二是迅速捕捉,三是立即復原。三步中,捕捉是目的,而捕捉的神速是成功的關鍵。
這個片段在描寫上有兩點很出色: 為突出壁虎靜等時機,用了“像貼著的一塊水泥”,這個比喻真貼切,太像了。結尾句,用“它嘴邊的那個飛蟲卻沒有了”來證實這次動作的成功。寫得自然,令人嘆服。
四、觀察,要以科學事實為依據
魯迅先生在《致顏黎民》中叮囑我們:“不要放開科學,一味地鉆在文學里?!蹦銈冊诰毩曈^察與描寫時,必須以科學事實為依據,寫出的內容要立得住。高年級教材中《鯨》一課里有個寫鯨“噴潮”的片段,就有這個特點:
海上噴泉
鯨用肺呼吸,也說明它不屬于魚類。鯨的鼻孔長在腦袋頂上,呼吸的時候浮上海面,廢氣從鼻孔噴出來,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園里的噴泉一樣。它在海面上吸足了氣,再潛入水中,隔一定的時間呼吸一次,也就是“噴潮”一次。不同種類的鯨,“噴潮”的水柱也不一樣。須鯨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細又高;齒鯨的水柱是傾斜的,又粗又矮。有經驗的漁民根據水柱就可以判斷鯨的種類和大小。
在對鯨呼吸情況的觀察中,作者始終是從科學事實出發的,因此,他得到了正確的結論。學習這個片段,我們也得到不少知識,學到不少觀察與描寫的要領:
1. 鯨,不屬于魚類。這方面的理由很多,本片段是專講它“用肺呼吸”這一條??梢姡艜r候“鯨”字從“魚”部是不科學的。
2. 鯨生活在海洋里。要用肺呼吸,鼻子的位置就得“長在腦袋頂上”。作者觀察中注意到這一點,解答了人們“它在水中是怎樣呼吸”的疑問。
3. 鯨呼氣時,“廢氣從鼻孔噴出來,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園里的噴泉一樣”。這個比喻句,作者既有逼真的觀察,又有生動的描寫,讀后令人難忘。
4.“噴潮”的情況,不同種類的鯨噴出不同的水柱?!绊汌L……齒鯨……”這個排比句,表達上是有功夫的。
總之,以科學為依據,就會觀察到“真”東西,寫出令人信服的文字。
好啦,關于觀察與描寫這個題目,就討論以上四點吧。我知道有的同學心里會想:我的觀察能力也不比別人差多少,為什么到作文時就不知道該寫什么呢?
1.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能對自己喜愛的景物進行仔細觀察,弄明白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并展開想象。
3.學會按一定的順序描寫景物,抓住景物的特點。
4.要做到語句通順,不寫錯別字。
重、難點 1.能對自己喜愛的景物進行仔細觀察,弄明白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并展開想象。
2.學會按一定的順序描寫景物,抓住景物的特點。
3.要做到語句通順,不寫錯別字。
課時安排 3 課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一、教學過程中的策略預設:(作文前)
結合口語交際進行。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開拓學生思路,寫出家鄉的景物及感受。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選擇自己喜歡的景物來寫。引導學生把自己觀察和發現《套娃廣場》的美和可愛之處表達出來。讓學生在小組交流,選出寫得好的習作,并說出習作好在哪里。最后在全班交流。選取好的以及有特點的習作做講評。在全班講評后,學生自己修改作文,也可以小組交流提出修改意見,最后謄寫清楚。在全班講評后,學生自己修改作文,也可以相互交流提出修改意見,最后謄寫清楚。
二、教學過程中
(一)話題交流,真情融匯:
1.談話引入.明確要求,小組交流。
2.準備素材
生報:(讀素材)滿洲里俄羅斯套娃廣場是全國唯一的以俄羅斯傳統工藝品――套娃為主題的旅游休閑娛樂廣場,集中體現了滿洲里中俄蒙三國交界地域特色和中俄蒙三國風情交融的特點。
生報(讀素材):主體套娃內部為俄式餐廳和演藝大廳。套娃外部彩繪由代表著中俄蒙三國的美麗女孩組成,主體套娃周圍有8個功能性套娃、200個代表全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小套娃和30個色彩繽紛的俄羅斯復活節彩蛋。在廣場音樂噴泉的周圍還有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十二生肖和西方占星文化的十二星座。夜色中,在近千盞彩燈的映射下,廣場上流光溢彩,仿佛是一個五彩繽紛的童話世界。俄羅斯套娃廣場將中俄蒙三國風情和東西方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是集旅游觀光和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的滿洲里標志性旅游景區。
(二)激趣,游戲引路:
1.猜謎語是大家喜歡的游戲。下面我們就做一個“夸家鄉,猜景物”的小游戲。(讓一個小朋友說家鄉的《套娃廣場》的特點,其他同學猜是什么地方)
2.評議誰說得好,為什么說得好。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激趣,引導學生進入寫作的氛圍,積累習作的語言,實際上也是抓住景物特點的訓練,為下面的習作指導做好了鋪墊。]
三、教學過程中的奇思妙想,開啟心路:
通過上節課的口語交際課,我們的家鄉是個非常可愛的地方。要注意把景物特點寫清楚,如能加上自己的想象或關于家鄉景物美妙的傳說,就更吸引人了!
(二)佳作引路,章法導寫:
1.按一定的順序仔細觀察景物,按一定的順序寫。
要根椐事物本身的特點和觀察的角度。觀察順序大體有三種:①按空間順序;②按時間順序;③按從整體到局部或從局部到整體。
本文可以按從整體到局部或從局部到整體來描寫。
2.抓住景物的特點寫。(大套娃,小套娃的特點)
3.帶著自己的感情寫。
4.按先總后分的順序寫。
5.描寫抒情相結合充分表達自己的感情。⑴師述:寫景往往是為了借景抒情,表達對家鄉或是對祖國、對學校的熱愛,或是贊頌大自然的宏偉、壯觀,或是寄托對美好未來的向往……,情和景交融起來,寫出來的習作才能打動人心。好的習作要有健康樂觀向上的思想感情。
[設計意圖:佳作引路,引導學生讀中學法,讀寫結合,一方面積累了習作的語言,另一方面借鑒文章的方法,快速打開習作的思路。在此前提下,學生習作也就有話可說,有法可行了。
(一)自我欣賞,同伴交流:(如果第三課時能完成習作,還有時間,也可以在第三課時進行,在小組里進行。)
1.朗讀自己的習作,把不通順的地方改通順。
2.同桌互相修改,相互啟發。
3.小組評選最佳,推薦一個參加全班交流。
(二)集體會診,創新行文:
1.挑選佳作兩三篇,集體會診,評議優點,指出不足。
2.對照評議出的毛病,修改自己的習作。注意借鑒別人的好方法好詞語。
(三)佳作展覽,評選最佳:
1.小組評選最佳:最佳開頭、結尾、句子、想象等等,越多越好。
2.班級展覽最佳。舉辦“美麗的套娃廣場”習作展覽。
(四)變格創新,自由表達。
四、課后反思:
文人墨客常常通過游記來抒發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與此同時,游記作為一種常見的寫作文體,也與課堂教學緊密相關。游記,是同學們需要掌握的文體之一,在考場作文中時常出現,值得大家關注。
素材積累?文章
游西湖(節選)
鐘敬文
到了靈隱山門,我們便下車了。一走進去,空氣怪清冷的,不但沒有游客,往時那些賣念珠、古錢、天竺筷子的小販子也不見了。石道上鋪積著頗深的雪泥。飛來峰疏疏落落地著了許多雪塊,清冷亭及其他建筑物的頂面,都密蓋著純白色的氈毯。一個拍照的,當我們剛進門時,便緊緊地跟在后面。因為老李的高興,我們便在清冷亭旁照了兩個影。
好奇心打動著我,使我感覺到眼前所看到的之不滿足,而更向處境較幽深的韜光庵去。我悄悄地盡移著步向前走,老李也不聲張地跟著我。從靈隱寺到韜光庵的這條山徑,實際上雖不見怎樣長,但頗深曲而饒于風致。這里的雪,要比城中和湖上各處的都大些。在山徑上的雪塊,大約有半尺來厚,兩旁樹上的積雪,也比來路上所見的濃重。曾來這里游玩過的人,該不會忘記的吧,這條路上兩旁是怎樣密植著高高的綠竹。這時,竹枝和竹葉上,大都著滿了雪,向下低垂著?!端臅r幽賞錄》“山窗聽雪敲竹”條云:“飛雪有聲,惟在竹間最雅。山窗寒夜,時聽雪灑竹林;淅瀝蕭蕭,連翩瑟瑟,聲韻悠然,逸我清聽。忽爾回風交急,折竹一聲,使我寒氈增冷?!边@種風味,可惜我沒有福分消受。
在冬天,本來是游客冷落的時候,何況這樣雨雪清冷的日子呢?所以當我們跑到庵里時,別的游人一個都沒有。這在我們上山時看山徑上的足跡便可以曉得的。而僧人的眼色里,并且也有一種覺得怪異的表示。我們一直跑上最后的觀海亭。那里石階上下都厚厚地堆滿了水沫似的雪,亭前的樹上,雪著得很重,在雪的下層并結了冰塊。旁邊有幾株山茶花,正在艷開著粉紅色的花朵。那花朵有些墮下來的,半掩在雪花里,紅白相映,色彩燦然,使我們感到華而不俗,清而不寒;因而聯憶起那“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美人兒來。
登上這亭,在平日是可以近瞰西湖,遠望浙江,甚而至于縹緲的滄海的,可是此刻卻不能了。離庵不遠的山嶺、僧房、竹樹,尚勉強可見,稍遠則封鎖在茫漠的煙霧里了。
空齋蹋壁臥,忽夢溪山好。朝騎禿尾驢,來尋雪中道。石壁引孤松,長空沒飛鳥。不見遠山橫,寒煙起林杪。
我倚著亭柱,默默地咀嚼著王漁洋這首《雪中登黃山》的清妙;尤其是結尾兩句,道破了雪景的三昧。但說不定沒有經驗的人,要妄笑它是無味的詩句呢。文藝的真賞鑒,本來是件不容易的事,這又何必咄咄見怪?自己解說了一番,心里也就釋然了。
本來擬在僧房里吃素面的,不知為什么,竟跑到山門前的酒樓喝酒了。老李不能多喝,我一個人也就無多興致干杯了。在那里,我把在山徑上帶下來的一團冷雪,放進酒杯里混著喝。堂倌看了說:“這是頂上的冰淇淋呢。”
【評點】
作者是一個愛雪的人,所以游西湖時對雪景十分喜愛,雪很大,壓得竹枝和竹葉都向下低垂著,詩意點點。雖然西湖的雪不如北方的雪下得急而大,也沒有把千山萬水粉妝玉砌,但西湖的雪景卻十分令人向往。本文聯想豐富,借用前人賞雪的感觸來襯托自己的不同體會,給文章增添了無窮的文化意蘊,值得稱道。
雅 敏
素材積累?片段一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線條,而北戴河的線條是舒緩的,沒有曲折多變的城際輪廓線,只見長長的海岸線、長長的綠化帶,逶迤蜿蜒;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色彩,而北戴河的色彩是單純的,沒有五光十色的建筑物,隨處可見的是碧海、藍天和綠樹掩映中別墅的紅色房頂,像是一幅單純而拙樸的畫。來到這里,腳步自然會慢下來,內心會變得沉靜。走在北戴河的土地上,人的感覺似乎變得敏銳起來,那柔柔的風里,時有咸腥味,帶著大海的潤濕;時有草木清香,帶著泥土的芬芳,心里的浮躁之氣漸漸被悠悠的風帶走了……
評點:
這段景物描寫,不僅寫出了北戴河的特征,還傳達出旅行者當時的心態,閑適、曠達、沉靜。這種情感和景物巧妙地交融在一起,使游記帶有鮮明的個性色彩,且更富有生命的活力。
素材積累?片段二
華燈初上,我來到了40里黃河風景線,漫步在寬闊的濱河大道上,就好像置身于燈的海洋,光的世界。彩色的音樂噴泉隨著樂曲聲此起彼伏,噴出的水柱徐徐上升,姿態萬千,異常美麗。蘭州“外灘”的美景也盡收眼底。一邊是皋蘭山傲然挺立,綿延天際;一邊是黃河滔滔,白塔巍巍。河面輕舟點點,空中鷗鳥展翅。美麗的濱河大道上,有很多散步的人群,老太太扭著秧歌,老大爺擺起龍門陣,年輕的戀人們則相依著竊竊私語。我不禁感嘆:“蘭州真美呀!”
關鍵詞: 小學低年級 口頭作文 說話習慣
“語言是有聲無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無聲的語言”[1],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如是說。因此,要培養學生的書面寫作能力,就必須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語言的表達是語文綜合素質諸方面的綜合反映,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對學生的閱讀、交流、寫作均起到促進作用。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口頭作文的訓練更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一、說話習慣
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尤其是剛入學的學生,對學校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鮮,教師應當抓住低年級學生的這些特點,激發他們說話的興趣,只要有了說話的興趣,學生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就會積極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開始培養良好的說話習慣時,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教給學生正確的表達方法。如我在教小學語文第三冊《語文園地八》的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植物”時,首先要求學生仔細想一想,最喜歡的動物或植物是什么?為什么喜歡?這些動物或植物有什么特點?教師引導學生按問題給出回答,先讓學生逐字逐句地說清楚,再試著將片段連接成一段完整的話,接著發動學生對這段話進行評價,對字的錯誤發音、語病、方言式的表達進行糾正,對說得不夠具體的話進行補充,使學生學會反思自己,評價他人。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積極互動,學生對開口說話的興趣更濃厚,表達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我也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了進一步了解。
除了讓學生想講、敢講之外,還要在平時教學中加強訓練學生組詞和口頭造句的能力,使學生腦袋中的詞庫豐富。只有學生的詞匯量大了,才能使他們在日后的表達的過程當中,凝練地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講課過程中,多擴充詞匯的近義詞抑或是反義詞,對于學生從未接觸過的詞匯盡可能用往日學過的詞匯和生活中的例子解釋,并讓學生用新學到的詞語造句,這樣做能夠使學生對新詞印象深刻,理解透徹,高效掌握新的詞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觀察
智者善于觀察,觀察身邊事物,從細節處探尋其中的奧秘?!凹毠澰谟谟^察,成功在于積累”[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時刻提醒學生觀察,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低年級學生天真爛漫,對于陌生的事物有極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應抓住這一特點,在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留心身邊發生的事,觀察事物的細枝末節。例如我組織剛入學的學生對校園進行觀察,然后讓他們說說學校里面有哪些花草樹木?分布在哪里?學校里面有哪些建筑?每一棟建筑物都有哪些特點?他們喜歡學校里的哪些東西?又如下雨天我讓學生觀察窗外的雨水,接連不斷的雨滴下落引發了學生豐富的聯想――雨水像斷了線的珠子,滴滴答答往下掉;雨點落在地上,濺起的水花就好像一個小小的噴泉;雨滴像頑皮的孩子在屋頂上滑滑梯……正是因為學生的細心觀察,才有了這些生動又豐富的描述。
“語言是生活的化身”。教師正確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是作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要教師不斷提醒學生注意觀察,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就能點燃學生思維的火焰,拓展口頭作文的思路。如一次教室大掃除,我事先交代學生要仔細觀察同學們是如何安排打掃順序,怎樣進行打掃,對于大掃除每個同學的反應和做法是怎樣的。事后,我讓同學們以“大掃除”為題,根據自己觀察到的進行口述,同學們都踴躍發言,將自己觀察到的真實情況表達出來。如一個同學說道:在開始大掃除之前,班長安排第一組的同學擦窗戶,第二組的同學將椅子抬到桌子上,第三組的同學掃地拖地,第四組的同學擦黑板,有些同學很認真地在打掃,一邊打掃還一邊唱歌,擦窗戶的同學把窗戶擦得發亮,但是有些同學在旁邊偷懶,這個時候班長的眼睛就像遙控器,班長看到的時候他才打掃,班長沒看到的時候他就不打掃。同學們聽了都哈哈大笑。倘若不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捕捉“大掃除”這個生活畫面,學生怎么會描述得如此細致呢?教師的引導觀察對于學生來說起著重要作用,正是因為學生的觀察,給他們提供了口頭作文的素材,讓他們有東西可說,一旦細心觀察生活的習慣養成,學生對生活細節就會有很深的了解,從而使他們在描述時更細致,在此基礎上,再運用平時積累的詞匯和語句,就能使表達錦上添花,一步一步邁向成功的口頭作文。
三、思維
法國作家福樓拜曾說:“明確的語言取決于明確的思想?!盵1]要想讓學生的語言準確、凝練,還需要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不受條條框框的束縛,才能體會口頭作文中的樂趣。低年級學生看事物時往往只停留于表面,而不能展開豐富的聯想。教師應該開拓學生的思維,有目的地提出問題激起學生的思維聯想到其他事物,形成跳躍式思維。例如:我在教學《看雪》這篇課文時,不僅讓學生從字里行間感受北國銀裝素裹的風光,還讓他們展開想象,設想自己身處萬里雪飄下的情形,他們從壯美的冰川說到積雪沒過腳踝的雪地,從一動不動的雪人講到人們嬉笑著打雪仗……又如:講完《我要的是葫蘆》的最后一段:“沒過幾天,葉子上的蚜蟲更多了。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碧釂枺悍N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都落了,會想些什么呢?之后他又會怎么做呢?這樣學生想象出不同于課本的另一個結局,重新設想出了一個新的客觀形象。這種想象大大開拓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他們想象著自己在雪地里可能發生的任何事情,并把自己的想象用語言表達出來,描述得生動又具體,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訓練其口頭表達的條理性。該項訓練非一日之功,切不可急于求成,要在平時課文的講解中,向學生講解文章按照何種順序描寫,作者采用這種順序描寫的目的,在觀察事物變化過程中引導學生注意變化前后的區別。在潛移默化中,學生自然會養成表達時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的習慣,教師在此基礎上對于錯誤的邏輯順序進行糾正,久而久之,學生的邏輯思維就會更具有條理性,說話能力得到發展,所要表達的內容簡單明了,條理清晰。
總之,口頭作文教學在作文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進行語文基本技能訓練的一種很好的途徑??陬^作文訓練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建立正確的思維模式,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為書面寫作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那束嚴厲的目光
文/李安琪
那天,陽光明媚,一朵朵潔白的云朵似甜蜜的棉花糖,天空像被擦拭過一般,明亮干凈。花兒正開得艷麗,紅的,黃的,白的,在綠葉的襯托下,顯得更加動人。
可我的心情卻沒有天氣這么明朗,因為還有一道攔路虎擺在我的眼前。舞蹈班六級的我本是什么都難不倒的,可偏偏和“橫一”對上了。那天,剛上課老師就說:“今天每個人都要把‘橫一’字壓好,等會兒,我要一個個檢查?!甭犃死蠋煹脑挘乙幌伦鱼蹲×?。老師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望著我仿佛在說:“我相信你一定行!”可我卻完全沒有信心,心中忐忑不安,我走到一個空位趴好,大腿離墻壁還有好幾厘米,這樣趴著還真舒服。
這時,老師一步步向我們走過來開始驗收作業了,在我前面的同學也都一個個過關了。我滿心歡喜地等著老師也對我說“可以,過關了”??墒?,當老師看到我壓的“橫一”時,臉色變得嚴肅了,說:“怎么才到這里,再進去點!”我心中一驚,只好乖乖地把腿又壓進去一點,只感到一陣疼痛從腳跟傳來,便不敢再往下壓了。老師見狀,叫來兩名同學用手抓住我的腿,硬生生地往下壓了進去?!鞍〃D―”一陣巨痛頓時襲來,胯被拉得生疼,只感覺到全身上下都在發抖,淚水也從眼眶中溢了出來。
“1、2、3……”老師開始數數了。當老師數到20時,我終于忍不住了,號啕大哭起來。
下課后,我坐在地上,任由淚水打濕衣襟。這時,一雙腳停在我面前,那個熟悉的聲音在我耳畔響起:“壓‘一’字是有點疼,但是想把舞跳好,就必須先過這一關。你要對自己有信心,只要多練習,就一定能行?!蔽姨痤^,看到老師親切的目光,這目光頓時照亮了我的心,激起了我的斗志。
是的,就是在老師那嚴厲的目光中,我終于跨過了“橫一”這只攔路虎,取得了成功。我要感謝老師,感謝老師那束嚴厲的目光。
(要注意把對天氣的描寫與自己的心情結合起來,第二段第一句應提到第一段。)
(此處要注意觀察老師的神態,特別是目光對“我”的鼓勵。)
(老師的臉色是如何變“嚴肅的”?可以抓住這個變化過程進行細描。)
(忍受的過程應該是很辛苦的,這里沒有體現出來。)
(對老師的目光描寫要詳細,重點突出其激勵作用。)
(結尾點明主題。)
【點評】這篇文章主要敘述了“我”在練習舞蹈時,老師對“我”嚴格要求,逼“我”跨過了“橫一”這只攔路虎的經過,雖然只是練跨“橫一”,但作者卻敘述得比較曲折,讀來很是精彩。但讀完這篇文章,總感覺與題中“嚴厲的目光”扣得不是很緊,主要原因是對老師的目光描寫不夠,缺乏細致的描寫,這與平時觀察不仔細有很大關系。在修改時,要重點補充三處對老師的目光描寫:第一,在第二自然段中老師鼓勵“我”的目光描寫;第二,在第三自然段中老師嚴格要求“我”時的嚴厲目光描寫;第三,第六自然段中老師親切鼓勵“我”時的目光描寫。
【作文升格】
那束嚴厲的目光
文\李安琪
那天,陽光明媚,天空像被擦拭過一般,明亮干凈,花兒在陽光的撫慰下開得艷麗,顯得更加動人??晌业男那閰s沒有天氣這么明朗,因為還有一只攔路虎擺在我的眼前。
已過了舞蹈六級的我本是什么都難不倒的,可偏偏對“橫一”生了敵意。每次上舞蹈課橫跨“一”字時,我就不知該怎樣熬過那段痛苦的時間了。這不,這次上舞蹈課,剛壓完胯,我就想著法子混過這個必修課??刹幌耄蠋焻s說:“今天每個人都要把‘橫一’壓好,等會兒,我要一個一個檢查?!甭犃诉@話,我一下子愣住了,整個人也沒了精神。老師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向我投來信任的目光,眉宇中含著笑,仿佛在說:“我相信你一定行!”可我卻完全沒有信心,心中忐忑不安:她該不會這么嚴厲吧。我心中暗暗安慰自己。想到這兒,我長長舒了一口氣,走到一個空位趴好,大腿離墻壁還有好幾厘米,這樣趴著還真舒服呀。旁邊一位同學可看不下去了:“你再趴進去一點,小心被老師發現。”我毫不在意,沖她笑了笑:“沒事,老師不會那么認真的。”
這時,老師一步步向我們走過來,開始驗收作業了,在我前面的同學也都一個個過關了。我滿心歡喜地等待著老師也對我說“可以,過關了”。可是,當老師看到我壓的“橫一”時,原本滿是笑容的臉立刻沉了下去。我揉了揉眼,是的,笑容正一點一點地消失,眉頭也越鎖越緊,從她的眼中射出兩道利箭般的目光,嚴厲地說:“怎么才到這里,要再進去一些!”我心中一驚,只好乖乖地把腿又壓進去了一點,只感到一陣疼痛從腳跟傳來,便不敢再往下壓。老師見狀,叫來兩名同學用手抓住我的腿,硬生生地往下壓了進去?!鞍 币魂嚲尥搭D時傳遍全身,胯被拉得生疼,只感到全身上下都在發抖,淚水也從眼眶中溢了出來。
我抬起頭可憐巴巴地望著老師,希望她能放我一馬。可我看到的只是一張面無表情的臉和兩道冷冰冰的目光。我心里頓時對老師充滿了恨意:為什么要對我這么嚴格?
“1,2,3……”老師開始數數了。我的牙齒咬得“咯吱咯吱”地響。當老師數到20時,我終于忍不住了,淚水像噴泉一般涌了出來,凄厲的哭聲回蕩在練功室上空。
下課后,我坐在地上抱著腿小聲地抽泣,任由淚水打濕了衣襟。這時,一雙腳停在我面前,那個熟悉的聲音在我耳畔響起:“壓‘一’字是有點疼,但想把舞跳好,就必須先過這一關。你要對自己有信心,只要多練習,就一定能行?!蔽揖従徧痤^,老師親切的臉龐出現在我眼前,眼中放射出明亮的光芒,那目光中包含著殷切與希望,照亮了我的心,激起了我的自信。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因為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也稱元夕,上元節。因有觀燈習俗,又稱燈節。佛教文化對于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元宵節作文300字左右五年級”,歡迎閱讀與借鑒!
元宵節作文300字左右1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為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答的節日夜晚,天上的月亮高高的,每家都掛彩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
我國民間有元宵節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蘋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痹痛汗澋哪旮?,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月圓一樣團圓,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煮,煎,炸皆可。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謎,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元宵節作文300字左右2正月十五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
今天吃完餃子,媽媽帶我下樓去看燈展。走到樓下,只看見街道上人山人海,電動車和摩托車川流不息。街道兩旁掛上了五彩繽紛的彩燈,光明照滿了整個縣城。
隨著人流,我和媽媽慢慢的向前走去,當我們走到靖宇廣場時看到了一場十分有趣的燈展—四龍游球,四龍游球顯現的是四條龍在圍繞在地球旋轉這四條龍做得惟妙惟俏,十分逼真。龍是中華民族的根!我和媽媽又往前走了走,當走到一家店門前時,我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一群人圍在店門前,我是前一看,什么都沒有,可當我抬頭一看,在看見上面掛滿了燈籠,這家的燈籠別具一格,只看見燈籠扁扁的身上寫著幾行字,燈謎:鐵嘴巴,鐵牙齒,不咬別的只咬紙。我看了一會兒不知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問媽媽:“媽媽,這是什么意思呀”?媽媽說:“傻丫頭,你動一動腦筋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想出了各種各樣的怪答案?!弊詈?,我說是:“訂書機!”媽媽笑著說:“我的好女兒,你真聰明?!?/p>
隨著月光漸漸的下沉,我和媽媽戀戀不舍的回家了。
今年的元宵節,與往年的與眾不同,就像春晚歌曲里唱的一樣,難忘今宵。
愿以后的元宵燈展越辦越好,元宵節愈來愈好。民族昌盛,國富民強!
元宵節作文300字左右3我國是歷史悠久文明古國,中華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光是傳統文化節日就有許多,有中秋節、春節、端午節……我最喜歡過元宵節。到了元宵節那天,我和媽媽去外公家包湯圓。到了外公家,外公說:“我已經準備好包湯圓原料了?!蔽蚁劝逊蹫⒃谧雷由希雅疵自诜凵蠞L一滾,再把芝麻放進糯米里面,然后把用糯米把芝麻包好,這樣,一個湯圓就做成了。我把做好湯圓放在碗里,媽媽把湯圓進鍋里,煮了一會,湯圓浮了起來,她把湯圓端了出來,湯圓甜絲絲,一聞就讓我直流口水,吃下去,心也感覺甜甜。我身為中國人,我就要把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名師點評:文章開頭以我國源遠流長歷史文化引題,自然且賦予文學情懷,為后文闡述奠定濃厚傳統文化節日氣息。本文敘述描寫精彩優美,“湯圓甜絲絲,一聞就讓我直流口水,吃下去,心也感覺甜甜”,用湯圓甜反襯心里甜,僅一個“甜”字,寓意深遠,從而也升華了文章主旨。寫得漂亮!
只是最后一句點題,給人感覺有點跳躍,怎樣從元宵節恰如其分地引申到傳統文化,中間還需要有一個小小過渡哦。
“我最喜歡過元宵節”這句話前面如果能再加入一個表示轉折關系詞語,比如“但”,表達效果會更好哦。
元宵節作文300字左右4元宵節,中國民間有“觀燈猜謎”的習俗。民俗專家介紹說,猜燈謎,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記載,猜燈謎自南宋起開始流行,至今不衰。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謎、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天津市民俗專家趙之珩介紹說,燈謎是我國獨有的富于民族風格的一種文學形式,生動活潑。燈謎的基礎是謎語,而謎語的發展是有一個過程的。早在春秋戰國時謎語就已經出現了,當時一些“政客”為了宣傳自己的主張,說動各國君主,往往在發言中采用民間故事傳說的隱喻方法,巧妙影射。當時把這種方法叫“隱語”或“瘦詞”。到漢代時,逐步演變成為破譯文字形義為主的謎語。這時的謎語還是比較粗糙的,有民間老百姓創作的,也有文人創作的。
到了三國時,謎語書面創作形式已十分盛行。宋代謎語與元宵賞燈相結合,豐富了燈節的娛樂活動,這時才是燈謎。此后,謎語有了更多的趣味性,因為在宋代,游樂場所“瓦舍”興起,給燈謎的發展創造了物質條件,這就促進了燈謎的發展。
元宵節作文300字左右5元宵節吃湯圓,意味著團團圓圓,和家安康,過了元宵節就等于過完了新年。
元宵節始于兩千多年前的漢朝,漢文帝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其實古時候的元宵節不只是是元宵,元宵節的傳統習俗,包括出門賞月、猜燈謎、吃元宵、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以后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滿清入關后,宮廷不再舉辦燈會,但民間辦燈會的習俗已成,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每逢元宵節,除了提燈籠、吃元宵外,當然各地都會辦的就是猜燈謎。在如今各地都有許多不同型態的節慶安排,想方天。放松炮炸寒單的變成每年固定舉辦的民俗慶典活動,也象征著年節即將告一段落,代表過完元宵后,又將是上學、工作的開始。!
元宵節作文300字左右6正月里,我們全家去城隍廟賞花燈。
我們檢了票,就興高采烈地走進了城隍廟。一進大門,只見熙熙攘攘的人們爭先恐后地在各種各樣的花燈前照相。一個巨大的兔子燈立刻映入我的眼簾,只見燈最上方的兔子雙手拿著一串炮竹,由于今年是兔年,凡是有兔子元素的花燈,便成為今年燈會的主角,深受人們的喜愛。我們繼續往前走,看見一個新疆姑娘燈在轉圈圈,旁邊還有一個拿著手鼓的新疆小伙子燈和兩個穿著新衣服的娃娃燈,我趕緊說:“這是民族舞蹈燈!我要和舞蹈燈合影!噢!太棒了!”“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爺爺和爸爸一連拍了好多張,還一邊看一邊說:“嗯,好看,真好看!”我們又往前走,看見一個龍船兔子燈,是由一條龍船和四只劃船的兔子組成的,我舍不得離開,爸爸靈機一動,說:“那你拍張照吧!”我想,也只能這樣了,就照一張吧。拍好照了,我心滿意足。我轉身時,看見有一個特大號的燈,足有三四層樓那么高。我走到“特大號”前,“哇!快來看!好大的孔雀燈呀!好逼真耶!五彩斑斕的,顏色還會不停變化,像孔雀開屏一樣!”我蹦了起來,大喊道。大家聞訊而來,“好漂亮的燈啊!”“快,拍照啊!好漂亮!”大家贊嘆不已。我好不容易拍了一張照片,艱難地從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擠了出來,連續喘了好幾大口氣,可真是夠嗆。
還有很多燈,有可愛的十二生肖燈,有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喜羊羊灰太狼燈……讓人看了眼花繚亂。
最后,我還是依依不舍得離開了城隍廟。明年我還會來看花燈,實在太精彩啦!
元宵節作文300字左右7元宵佳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佳節的習俗主要就以吃湯圓為主。
今年的元宵佳節我們家和以前過的不一樣。以前,我們是去超市買別人已經做好了的,回家只要放在過了煮好了就可以吃了,可是那樣過節是在是太沒意思了。所以,今年的元宵佳節,我們自己包湯圓。
我跟著姥姥一步一步地學著。先把準備好的一包糯米倒入一個較大的碗或盆里,倒入十分之七的溫水,把這個面調均勻后放好。面做好了,該弄餡了。這次是用黑芝麻餡的,買餡的時候這個是一大快,要先用刀切的一小塊一小塊的,不要太小,也不要太大。再把他一塊一塊的搓成圓形。
面和餡都做好了,就要開始包了。先從面團上掐一塊面下來,捏成扁餅形,拿一粒先放在最中間,把旁邊的面往上推,逐漸變成一個圓,再用手捏一捏不平的地方,搓成一個團,再在面上滾幾圈,一個湯圓就完成了。
就這樣,一個又一個的湯圓在我的手中誕生了。最重要的是下鍋煮。先把鍋里的水燒開,然后把湯圓扔進水里,煮到湯圓向上漂,水“咕嘟咕嘟”冒泡時,就是已經煮熟了。把火關了,把湯圓撈出來,就可以吃了。
吃著自己做的湯圓,心里也甜滋滋的。
元宵節作文300字左右8今天是元宵節,我和媽媽、婆婆一起到城隍廟看花燈。
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花燈門,花燈門上到處都是金元寶燈,還有兩只紫頭紅身子的老鼠燈站在金元寶燈上的財神爺兩旁。
很快,我們來到一個巨大的花燈塔下面,整個花燈是紅色的,有三層樓高,非常漂亮。我再仔細一看,花燈塔里還有會轉的小花燈,小花燈上還有各種各樣的圖案。
在最中心的地方,我看到了讓我最喜歡的花燈:一只巨大老鼠穿著古代的衣服拿著金元寶站在一艘金元寶船上,金元寶船下面圍著十二生肖里的動物,有的身體會動,有的會搖頭搖手。
接下來我們還看了迷語燈陣、星座燈陣、十二生肖燈陣、龍燈陣、猴子撈月燈等等各種奇怪的燈陣和燈。
這么多的好玩的燈,我看得眼花了亂,真開心呀!
元宵節作文300字左右9元宵節那天,我和媽媽一起去中山公園欣賞“紅紅火火吉祥年”大型元宵花燈展。
到了18:30,我和媽媽隨著人群進入公園,賞燈的人熙熙攘攘。公園內沿路樹上、路邊、水上,到處都是造型各異、五彩斑斕的花燈?;舻脑煨陀猩裰?號飛船、京劇臉譜等等。荷花散落在水中的花燈旁,顯得特別搶眼。真是燈如海,人如潮,到處充滿節日的氣氛。大家紛紛在漂亮的彩燈前合影留念,快門頻頻按動,拍了這個,又發現那個更好看,應接不暇。“中國龍”燈組無疑是燈會的焦點。龍身的鱗片是用一朵朵黃組成,好象披上一件金光閃閃的金縷衣,一朵朵串成一條威風凜凜的巨龍,騰空飛躍,追撲著身前的火球?!昂脷馀傻幕舭?”我對媽媽說,“去年燈會那光彩奪目的光碟龍還記憶猶心,今年獨特的鮮花龍更市新穎迷人?!闭驹凇爸袊垺鼻?,大家久久不愿離去。“舞動的旋律”與“奧運之光”前的游客也不少?;畋膩y跳的小鯉魚、頑皮機靈的福娃。據了解,今年整個燈展共設25個燈組,中山公園內布置23組,工人文化宮、鷺江道噴泉廣場各布置1組。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賞燈,我和媽媽才依依不舍地告別中山公園,我想:明年的燈展一定會比今年更上一層樓的!
元宵節作文300字左右10元宵節,爸爸帶著我和妹妹到西山公園看燈。到了西山公園,我眼前全是五顏六色、千奇百怪的花燈:有神氣活現、昂首挺胸的金牛燈;有活潑可愛的五福娃燈;有十二生肖燈,他們個個都做得非常細膩、精致,栩栩如生;啊,還有“海底世界”燈:一大群色彩斑斕的熱帶魚在水草叢里悠閑地游來游去……漂亮的燈還有很多,把西山打扮得像天仙一樣美麗。
我看到了一條巨龍,我開心地跑過去,那是我的生肖燈。這條巨龍長約9米,頭抬得高高的,嘴巴張得大大的,拳頭一樣的眼睛瞪出,看上去非常神氣,兩條長長的龍須在風中一翹一翹。四只爪子又粗又鋒利,給龍增添了威猛,長長的身體像連綿起伏的山。身上的龍鱗染上了黃、橙、紅三種顏色,使龍更加燦爛奪目。龍尾巴也高高翹起,顯得更加精神。這條龍真像隨時都會騰空而起。我怕龍飛走了,我忙叫爸爸給我和龍合影。
妹妹也找到了她的生肖燈——猴燈。這猴燈怎么那么大呀!妹妹把手伸起來才到它胸口。它把手伸得高高的還捧著一個大桃子像怕妹妹偷它的桃子吃。它的眼睛虎視眈眈地盯著妹妹好像在說:“你是誰,不許偷我的桃子。”
關鍵詞:校園環境 和諧 校園文化
北京市通州區于家務中心小學是民族小學,建校于1948年,是一所具有近60年校齡的民族小學。自2000年將原來的渠頭中心小學和于家務中心小學合并為于家務中心小學以來,于家務中心小學先后合并了果村、西馬坊、東馬各莊和北辛店四所小學,教職工增至75人,學生總數達到600人,成為通州區最大的民族小學??梢姡喜⒑蟮挠诩覄罩行男W建校時間不長,各項事務處于上升勢頭,學生人數迅速擴大,回、漢兩族的師生走到了一起,學校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現象。當時,鄉村經濟面臨發展的機遇期,在村鄉經濟實力大幅度提升,老百姓得到的實惠增多,社會保持安定團結,同時也面臨著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社會秩序、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矛盾問題比較突出,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接踵而來。因此,學校教育遇到了新的機遇,新的挑戰。為了適應民族團結的需要,為了適應新農村民族學校發展的需要,為了使學生健康發展。于家務中心小學加強了學校后勤管理,加大了民族和諧教育的力度,真正將校園環境建設成為育人的陣地。
一、搞好學校物質建設,布局和諧教育環境
為了辦回、漢兩族人民滿意的教育,推進學??沙掷m發展。于家務中心小學進行了新農村建設對民族學校影響的調查,并且進行了分析,進而更加明確學校辦學思想,適應新農村發展,創辦學校特色,構建和諧校園。2007年4月以來,學校多方籌措資金,進行校園環境建設,營造民族和諧教育的氛圍。先后共籌措資金62.6萬元,其中市級撥???6.8萬元,區級撥款17.8萬元,鄉級撥款17.8萬元,學校自籌款7.2萬元。在學校原有校容校貌的基礎上,緊密圍繞民族和諧教育的特色進行校園環境建設,遵循整體規劃,實施從整體到局部、從外部向內部的原則,因地制宜進行危舊房、墻、門、廁所改造與校園景點建設相結合。學校后勤管理者還把“合理化建議表”發到每位教職工手中,廣泛征集意見,讓全體教職工為學校的建設和發展獻計獻策。從建筑群落的合理布局到建筑物的裝飾,從校園綠化美化到每一處景觀的設置都精心設計。哪里種花草樹木;哪里設櫥窗、宣傳欄;哪里擺放警示牌;哪里建造文化墻等都經過仔細斟酌。整個校園彌漫著一種濃濃的民族和諧教育氣息,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構建了良好的育人環境。
二、加強學校精神建設,創建良好的校園環境
學校后勤管理工作,很多人總認為是以管物為主。即使對學校校園環境的整體設計,也是較多考慮如何使校園整潔、色彩絢麗。至于如何通過環境育人的問題,后勤管理工作者一般很少介入。但在于家務小學,以校長為首的領導班子成員,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整體設計方案,后勤管理人員充分討論研究,并爭得教育教學干部的意見,開展了以“育人”為目標的對學校校園環境的整體設計和管理。
在校長的領導下,在學??倓展芾砣藛T的共同努力之下,今日的于家務小學,增添了濃重的育人氛圍。漫步校園,你會時時獲得一種感官上的欣悅,但又不僅僅是視覺上的賞心悅目,更有一種民族和諧的熏陶。學校的校門是象征團結和平的大門,“一只白鴿飛向太陽”的創意時時提示著學生們要團結向上,向往和平。剛一進入大門,地面就是總面積為80平方米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圖,學生經??梢哉驹诘貓D上望一望,走在地圖上轉一轉,做個模型放在地圖上賞一賞,愛國主義教育就是這樣進入學生的童年記憶。正對著大門的花壇、假山、噴泉蘊含著深刻的意義,假山以湖南省張家界天子山中的御筆峰為模型,不但有“看到御筆峰便知祖國,山河何等壯麗”之感,而且學校的校訓:“學會認知、學會合作、學會競爭、學會生存”四個學會就寫在參差不齊的四座山峰的正面,鼓勵學生刻苦勤奮,掌握本領;背面寫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生一生”預示著教師要甘于奉獻,敬業愛生。教室墻雕刻的56個民族的圖案以及校門兩側56個民族服飾墻栩栩如生,學生觀賞著圖案,便可深知中華各民族人民的勤勞和勇敢的智慧,同時也能體會到各民族的信仰和風土人情。為了解決校園地勢西高東低不協調問題,學校特意設計建成了長城墻,在茵茵綠草的映襯下,長城墻顯得愈發雄偉,猶如一條長長的紐帶維系著學?;?、漢兩族師生和睦相處,共同進步。由“發展民族體育,增強人民體質”12個大紅字組成的百米鐵藝長籬鮮艷奪目;庭院式、石頭房子、蒙古包、大房子和竹樓等民族建筑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還有刻著“學無止境”、“有志者事竟成”、“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等傳統美德語句的大青石相互映襯。他們認為,學校的景觀就是無聲的語言,時時刻刻都在與學生的心靈對話。
于家務學校是一所民族小學,這里的景色十分美麗。校園內有神秘精美的少數民族標志,操場上有綠的迷人的綠籬。你要問我喜歡的地方是哪里,那還是教室旁邊的百米長廊。老師們在長廊兩側種下了小葫蘆。每到春天,小葫蘆上長處了嫩綠的小芽,像小月牙一樣。慢慢地、慢慢地,芽越來越大,最后變成了一個個嫩綠的小葫蘆葉,風一吹,葉子嘩嘩作響,像在演奏樂曲,呼喚小葫蘆的誕生。夏天,嫩綠嫩綠的葉子變成綠油油的,就像一把傘,為小葫蘆遮風擋雨?;鹄崩钡奶栒丈渲蟮兀『J架頂著烈日為我們準備了乘涼的好地方。同學們在走廊里跳繩、踢毽子、做游戲,陣陣涼風,感到十分涼爽。秋天,小葫蘆的葉子都落了下來,小葫蘆已經變成了大葫蘆。同學們既可以撿幾片葉子作為標本、書簽,還可以觀賞美景;葫蘆架上長著可愛的葫蘆,像葫蘆娃似的,在嬉戲玩耍,和同學們捉迷藏,同學們心里別提多高興了。冬天,雖然葫蘆架上已經沒有葫蘆了,但是每當我們從那里走過的時候。眼前都會閃現出小葫蘆為我們遮陽的情景。啊!多美的葫蘆,多美的綠色長廊。這是學生的作文《校園的一角》,小作者通過對學?!熬G色長廊”一年四季不同特點的描寫,道出了對學校教育景觀的深深情感。
校園的每一面墻,每一條走廊,每一間校舍上的校園景觀都成為了民族和諧教育的傳播地。真可謂,和諧如山景,山景充滿祥和、洋溢著寬和、流淌著親和、存在著調和、保持著謙和。身處在融現代風格和民族特色建筑為一體的精神家園,使師生與自然融為一體,與民族文化相伴,陶情養性。建筑不能行動,風景不能出聲,于家務中心小學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園環境布置,是民族文化教育、傳統文化教育和現代文明教育的結晶,充分體現了民族和諧教育的辦學特色。使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一種民族和諧教育的文化氛圍。
三、制訂相應措施,營造校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