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語音視頻

語音視頻

時間:2023-05-30 09:27:2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語音視頻,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語音視頻

第1篇

【關鍵詞】語音 視頻 編碼 遙測

1 引言

在飛行試驗中,為了掌握試驗機的人機工作狀態,飛行員與地面指揮員通過無線電臺進行語音交流傳遞信息,這種半雙工的“問、答”式工作方式易分散飛行員注意力,不利于試驗任務的執行。如果將飛行員“全部語音”傳輸到地面,結合“問、答”方式,試飛工程師和地面指揮員就更容易全面的掌握試驗機的工作狀態。

同樣機載測試的模擬視頻遙測是將攝像頭輸出的視頻信號直接調制發射傳輸到地面,一路視頻信號占用一套遙測設備,非常占用資源。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首次將語音視頻信號同時采集,采用基于ADPCM和MPEG-4的數字編碼方式[1],通過IRIG-106標準的PCM數據幀將數據流實時遙測到地面站,地面站接收信號后通過軟件解碼實時還原出語音視頻信號。

2 語音編碼方案

2.1語音編碼的概述

語音編碼的方法有三種:波形編碼、參數編碼和混合編碼。

波形編碼能使重建語音波形保持原語音信號的波形形狀,它具有適應能力強、語音質量好的優點,但所需的編碼速率高,如脈沖編碼(PCM)、自適應差分脈沖編碼調制(ADPCM)等;參數編碼通過對語音信號特征參數的提取及編碼,保持了語音的語意,所需的編碼速率比較低,但合成語音質量較差,如LPC-10、MPE-LPC;混合編碼采用了合成-分析的方法,克服了參數編碼的缺點,在中低速率上獲得了高質量的語音編碼,大大節省了傳輸信道容量及存儲量,為不斷擁擠的通信頻帶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法,混合編碼有CELP、LD-CELP、ASCELP 等編碼方式。

另外,語音算法的選擇除了壓縮率外, 更應該側重低延時、低復雜度和語音的傳輸質量。

2.2基于ADPCM原理的語音編碼原理

之所以要對語音進行壓縮,因為語音信號本身的A/D轉換會導致存儲容量需求的增加及傳送信道帶寬的增加。如一段44.1KHz,量化精度為16bit的立體聲語音信號,其一分鐘占約10M的存儲容量。如果直接用PCM碼對之進行編碼并存儲和傳輸則存在非常大的冗余度,可對其進行4:1或16:1的壓縮。

脈沖編碼調制(簡稱:PCM)是使用最為廣泛的調制方法。在PCM的調制過程中,將輸入的模擬信號進行取樣,量化和編碼。這種方法通過用脈沖編碼來代表取樣后的模擬信號的幅度。語音信號通過PCM編碼后得到的信號,最能夠保持其真實度,但是其需要的存儲空間及傳輸帶寬也很大,所以就有了ADPCM語音編碼技術,要了解ADPCM語音編碼下面先介紹其他幾種語音編碼原理。(1)差分PCM編碼原理。差分PCM(即DPCM)記錄的不是信號的絕對大小而是相對大小,因為信號的相對大小變化比信號本身要小,碼位用的也比較少。差分系統就是利用這種信息的冗余,不記錄信號的絕對大小,而是記錄相鄰之間差值的大小。差分編碼采用預測編碼技術,從輸入中減去預測值,然后對預測誤差進行量化,最終的編碼就是預測值與實際值之間的差值。解碼器用以前的數據對當前樣值進行預測。這種方法使用的比特數較少,但它的性能決定于預測編碼方法以及它對信號的變化的適應能力。(2)增量調制(DM)編碼原理。增量調制(DM)是一種特殊簡化的DPCM,其只用1bit量化器,因為只用一個量化級來代表樣值的變化,為了跟蹤信號的變化,必須使用高的采樣頻率。在DM中,存在兩類誤差,一種是斜率過載誤差,其產生原因是語音波形幅度發生急劇變化時,譯碼波形不能充分跟蹤這種急劇的變化而產生的失真;另一種是顆粒噪聲,因為在無聲狀態或信號幅值固定式,量化輸出都呈0,1交替序列而產生的。(3)自適應增量調制(ADM)編碼原理。一般情況下,顆粒噪聲對音質的影響比較大,所以要對增量調制的的幅值取得足夠小,但是取得足夠小斜率過載失真就會比較大,為了減少失真就需要提高采樣率,這樣就會影響信息壓縮的效果。所以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就出現了自適應增量調制(ADM),其原理為:在語音信號的幅值變化不太大的區間內,取小的值來抑制顆粒噪音;在幅值變化大的地方,取大的值來減小過載噪音。其具體實現方法為:在顆粒噪音不產生大的影響的前提下,確定最小的幅值。在同樣的符號持續產生的情況下,將幅值增加到原來的2倍。即當+ 、+ 這樣持續增加時,如果下一個殘差信號還是相同的符號,那么再將幅值增加一倍,如此下去,并且確定好某一個最大的幅值上限,只要在這個最大的幅值以內同樣的符號持續產生,就將幅值繼續增加下去。如果相反,殘差信號值為異號時,就將前面的幅值設為原來的1/2,重新以/2為幅值。

2.3 基于ADPCM原理的語音編碼原理

自適應差分脈沖編碼調制(簡稱為:ADPCM)用預測編碼來壓縮數據量。它結合了ADM 的差分信號與PCM的二進制碼的方法,是一種性能比較好的波形編碼。其根據語音信號具有短時平穩性的非平穩隨機過程及相鄰樣點間有著很強相關性的特點,采用自適應量化和自適應預測技術對語音信號進行編碼。它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可以在較低的數據率的情況下,獲得較高質量的重構語音。

其核心思想為:(1)利用自適應的思想改變量化階的大小,即使用小的量化階去編碼大的差值;(2)使用過去的樣本值去估算下一個輸入樣本的預測值, 使實際樣本值和預測值之間的差值總是最小。編碼器和譯碼器都是根據前面出現的PCM 抽樣值對下一個PCM抽樣進行預測,然后在接受端再恢復成先前的PCM信號。所以,發送端只需要向接受端發送預測值與實際值的誤差。由于正常情況下,這些誤差的幅度要比原始信號的幅度小很多,所以,對此誤差進行編碼所需代碼的位數要比對原始信號系統編碼所需要的位數少很多,從而達到壓縮的目的。

ADPCM編碼方法之所以是一種比較好的編碼,因為其雖然有著較好壓縮率,但其音質也比較好(MOS值達到4.1,最好標準為5)。另外其算法延遲較小,實現簡單,成本較低。

3 視頻編碼方案

視頻編碼技術是基于MPEG標準,MPEG標準的視頻壓縮編碼技術主要利用了具有運動補償的幀間壓縮編碼技術以減小時間冗余度,利用DCT技術以減小圖像的空間冗余度,利用熵編碼以減小信息表示方面的統計冗余度。這幾種技術的綜合運用,大大增強了壓縮性能。

MPEG標準主要有以下五個:MPEG-1, MPEG-2, MPEG-4, MPEG-7和MPEG-21等。這些編碼技術都是很成熟的技術,在我們的方案中,對具體原理部分我們就不加以敘述,我們會比較下各種編碼的優缺點,然后選擇一種編碼方案作為我們系統的編碼方案。

3.1 基于MPEG-4視頻壓縮

在本系統中,我們選擇MPEG-4編碼技術作為我們的視頻編碼方案,因為在之前的MPEG-1,MPEG-2等都是采用第一代壓縮編碼技術,著眼于圖像信號的統計特性來設計編碼器,第一代壓縮編碼方案把視頻序列按時間先后分為一系列幀,每一幀圖像又分成宏塊以進行運動補償和編碼,這種編碼方案存在以下缺陷:(1)將圖像固定地分成相同大小的塊,在高壓縮比情況下會出現嚴重塊效應,即馬賽克效應;(2)不能對圖像內容進行訪問,編輯和回放等操作;(3)未充分利用人類視覺系統特性。

MPEG-4采用了新一代視頻編碼技術,它在視頻編碼發展史上第一次把編碼對象從圖像幀拓展到具有實際意義的任意形狀視頻對象,從而實現了從基于像素的傳統編碼向基于對象和內容的現代編碼的轉變,其核心編碼技術是基于AV對象(AVO,Audio visual object)的編碼、存儲、傳輸和組合。

3.2 MPEG-4視頻壓縮關鍵技術

MPEG-4除采用第一代視頻編碼的核心技術外,還提出了一些新的有創建性的關鍵技術,并在第一代視頻編碼技術基礎上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完善和改進,其關鍵技術有:(1)視頻對象提取技術:MPEG-4實現基于內容交互的首要任務就是把視頻/圖像分割成不同對象或者把運動對象從背景中分離出來,然后針對不同對象采用相應編碼方法,以實現高效壓縮,因此視頻對象提取即視頻對象分割,是MPEG-4視頻編碼關鍵技術,也是新一代視頻編碼的研究熱點和難點。(2)VOP視頻編碼技術:VOP(視頻對象平面)是MPEG-4編碼的核心概念,其在編碼過程中,針對不同VO采用不同的編碼策略,即對前景VO的壓縮盡可能保留細節和平滑,對背景VO采用高壓縮率的策略。這種方法不但克服第一代視頻壓縮中的方塊效應,也提高了壓縮比。(3)運動估計與運動補償技術:MPEG-4采用I-VOP,P-VOP,B-VOP三種幀格式來表征不同的運動補償類型。它采用了H.263中的半像素搜索技術和重疊運動補償技術,同時又引入重復填充技術和修改塊(多邊形)匹配技術以支持任意形狀的VOP區域。

4 語音視頻實時遙測系統的實現

通過上面的敘述,我們知道原始語音信號和視頻信號的實時遙測非常占用資源,所以我們需要對其進行編碼并壓縮。在本方案中,視頻壓縮支持三路復合視頻中的一路或者一路S-端子視頻輸入信號進行采樣編碼成數字信號,然后利用MPEG-4編碼模塊進行視頻信號的壓縮。同時可以接受另外一路通過ADPCM編碼原理進行壓縮的語音信號,以實現語音視頻編碼的混合。

MPEG-4視頻信號和ADPCM語音信號同時進入到MPEG-2模塊形成一個MPEG-2傳輸流,一個MPEG-2傳輸流是某些固定長度(188字節)的數據包。將這些數據包按照數據采集單元的底板接口通信協議分解成16位字,以參數形式插入到標準的IRIG-106 PCM數據幀中并進行遙測。

地面接收站接收到遙測信號后,通過地面解調設備和軟件將語音信號和視頻信號從PCM流中實時解調還原出來供地面人員監控。其系統框圖如圖1所示。

5 結語

通過對語音視頻信號進行數字編碼,經機載測試系統的遙測發射機進行遙測發射,這樣既減小了帶寬,又能使多路視頻信號通過一條PCM流遙測下來;且語音信號的ADPCM碼可以加入到視頻信號的MPEG-2流中,進行混合編碼,這樣大大提高了效率,也節省了硬件資源。

按現有飛機的實施方案,1路語音加視頻信號進過PCM編碼后的位速率1.5Mb/s左右,而現有的機載測試系統PCM遙測發射機的遙測帶寬有10Mb/s,這樣1路遙測系統可以遙測6路視頻加語音信號,如果用傳統模擬視頻發射機就需要6路遙測系統,且飛行員語音還要單獨外通過無線電臺方式與地面交流。

該方案經過系統調試和飛行試驗,能夠實現語音和視頻信號的同步。采用該方案,使用一套PCM遙測系統可以遙測多路語音視頻,大大節約了硬件資源和成本。

參考文獻:

[1]廖廣銳,劉萍.基于ADPCM語音壓縮算法研究[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07,第7期.

[2]林志鋒,黃華燦,李學等.ADPCM語音壓縮編解碼器的FPGA實現[J].數字信號處理,2009,第33卷第5期.

第2篇

本文主要介紹頭盔式音視頻協同裝置的技術優勢及功能特點,通過實際案例分析頭盔式音視頻協同裝置在配電搶修業務中采集搶修現場的畫面、語音信息,并通過無線傳輸方式將信息傳遞給中心人員等方面發揮的作用,為實現應急搶修的“遠程化、可視化、實時化”管理提供技術支持。

【關鍵詞】音視頻協同 配電網 搶修

1 引言

近幾年電網災害的各類風險因素不斷增加,帶來的損失和影響日益嚴重。各地供電公司紛紛成立配電搶修研判指揮中心來提高應急指揮效率,但對于應急現場的管理,還存在著信息接收延遲,現場情況“看不到、聽不清”的問題。盡管電力應急指揮中已逐步采用衛星傳輸技術進行視頻傳輸,但費用較高,便攜性也不足。為此有必要研究一種便攜式應急搶修裝置,實現調控人員對應急搶修現場情況的全面掌握,為應急搶修情況提供決策支持,有效防止事故擴大,保證現場作業的安全性。

2 國內外發展現狀

音視頻協同裝置采集搶修現場的畫面、語音信息,并通過無線傳輸方式將信息傳遞給指揮中心人員。此類裝置最早應用在軍事領域,能夠迅速、準確地向指揮官傳遞圖文并茂的信息,為迅速正確實施、調整或制定應急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隨著微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移動裝置朝著小型化、微型化、可視化以及節能化的方向發展,為現場作業音視頻協同裝置的開發奠定了技術基礎。無線傳輸網絡帶寬的增大,拓展了制約無線圖像傳輸數據量大、帶寬過窄的瓶頸,為無線圖像傳輸創造了有利條件。

目前,在電力應急指揮業務中,使用便攜式音視頻協同裝置還處于試點階段,缺乏面向行業特點的成熟裝置和配套的防護平臺。

本文研究的頭盔式音視頻協同裝置,吸收了前期音視頻協同技術的發展優勢,同時結合配電搶修業務的實際需求進行設計。通過實踐應用,實現了電力現場作業的“遠程化、可視化、實時化、智能化”管理,對提升配電搶修中心的指揮和決策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3 頭盔式音視頻協同裝置的功能設計

根據電力行業的作業特點及音視頻協同技術在電力搶修業務中的需求,本文設計的頭盔式音視頻協同裝置,需要具有實時采集搶修現場音視頻信息,并對信息進行編碼、雙向傳輸和本地保存的功能。另外,裝置在保證設備實現雙向數據傳輸,音頻清晰,圖像清晰,速度流暢等質量要求基礎上,還要滿足作業環境和作業操作條件的便攜性要求,方便作業人員在特殊環境下進行操作。

基于上述需求,本文研制的頭盔式音視頻協同裝置采用高清數字攝像,LED強光照明的一體化專用頭盔式攝像機,通過螺旋伸縮線纜連接腰掛3G/4G音視頻收發器,完成音視頻信號的采集和傳輸。通過連接應急指揮中心防護平臺PC端或者移動手機終端,實時監控本設備傳輸的視頻畫面,同時實現與現場搶修人員進行雙向的語音對講,及對事故現場進行GPS定位。

本文設計的頭盔式音視頻協同裝置在滿足電力應急指揮中心對音視頻協同裝置的基本要求外,還具有如下功能特性:

(1)頭盔一體化結構,集成高清攝像機和夜視搶光LED燈,防水防撞。

(2)腰掛式無線收發器、嵌入式設計,內置3G/4G無線模塊。

(3)應用現場視頻實時遠程傳輸,雙向語音對講,GPS跟蹤定位。

(4)接收軟件支持網絡客戶端共享瀏覽和手機移動監控。

4 頭盔式音視頻協同裝置的應用案例

在配電搶修業務中,某供電公司的應急指揮中心引入了該頭盔式音視頻協同裝置。該裝置與應急指揮中心的防護平臺相結合,為及時響應應急預案,指導現場作業人員排除故障,恢復正常作業提供支持。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作業人員接收到事故通知之后,攜帶頭盔式音視頻協同裝置到達現場采集搶修現場的畫面、語音信息,并通過無線傳輸方式將信息傳遞給中心人員。

(2)中心人員創建現場作業交互工作流,啟動作業指導專家模塊,同時運行風險辨識、危險點提示和風險預控程序,遠程指導現場作業人員按步驟開展工作,同時提醒危險點和預控措施,保障現場作業的正確性和安全性。網絡架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

實踐表明,本文研發設計的頭盔式音視頻協同裝置該裝置的應用,為應急指揮中心提供搶修現場實時畫面和語音,實現了應急搶修的“遠程化、可視化、實時化”管理,通過與防護平臺前后互聯、協同作業,實現了應急指令的快速下達和現場情況的及時匯報,為快速、正確的應急決策提供依據,極大提高該供電公司的應急搶修工作效率。

5 總結

本文研究的頭盔式音視頻協同裝置的應用完善解決了電力現場作業人員和中心管理人員以往“看不到、聽不清”的問題,同時通過主站防護平臺的支撐,解決了遠程決策支持方面的不足,提高了作業指揮和決策能力。另外,通過頭盔式視音頻協同裝置采集的應急現場的視頻及圖片信息,是進行風險知識培訓和應急預案制定的良好素材,對提升應急中心的現場作業水平具有顯著的積極作用和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張呈飛.下一代移動通信的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4.

[2]王華安.4G時代高清無線視頻監控的變革[J].中國公共安全(綜合版),2014(14).

作者簡介

田哈雷(1985-),碩士學位。現為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十堰供電公司工程師。研究方向為電力調度自動化及通信技術、電力系統分析與控制。

程龍(1983-),碩士學位。現為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十堰供電公司工程師。研究方向為電力調度自動化及通信技術、電力系統保護及安全控制技術。

林江(1980-),碩士學位。現為南京德軟信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電力運行與管理。

蔡會會(1987-),碩士研究生學歷。現為現為南京德軟信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工程師。研究方向為能源經濟與管理,電力運行與管理。

作者單位

第3篇

【關鍵詞】 SIP 融合通信客戶端 軟件體系架構

一、引言

目前,現代電力企業員工日常辦公活動中,溝通交流越來越重要。而隨著技術的發展,利用先進的技術打破當前通信手段(如電話、短信、電子郵件和多媒體會議等)中以設備和網絡為中心的限制,實現只要通過最常使用的通信工具和應用,就可以便捷高效地與上級、同事、客戶及合作伙伴保持聯系,這是人們一直以來期望的目標,而移動性和統一通信的結合可以達成這個目標。本文將結合移動設備自有的特性,討論統一通信移動終端的融合技術。

二、融合通信移動終端設計架構

2.1 融合通信移動終端概述

融合通信通常是指把計算機技術與傳統通信技術融合一體的新通信模式,融合計算機網絡與傳統通信網絡在一個網絡平臺上,實現電話、傳真、數據傳輸、音視頻會議、呼叫中心、即時通信等眾多應用服務。隨著移動互聯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是近幾年iPhone、Android等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越來越多的移動設備開始進入企業IT環境當中。

2.2 融合通信移動終端面臨的問題

融合通信移動終端設計的目標是要實現在任何地方、利用任何設備,與任何通信實體進行跨平臺、跨地域、跨設備的透明通信,且能夠保證網絡安全通暢,這使得客戶端設計面臨以下的主要問題:(1)統一通信平臺的多樣化,如市場上擁有成熟統一通信產品的就有思科、華為、中興、西門子、微軟、IBM等等,如何保證客戶端都能夠和這些廠商產品兼容;(2)終端系統種類和運行環境多樣化,如市面常見的就有iOS、Android和Windows Phone等;(3)移動網絡多樣性和復雜性,而企業出于安全性考慮,使得移動客戶端接入需要考慮的問題變得復雜化;(4)業務功能的可靠性。如語音、視頻等實時性業務對IP承載網的網絡質量要求很高,而移動設備的網絡一般都沒有達到這么高的帶寬,如何保證音頻/視頻業務質量。

2.3 融合通信移動終端總體架構

2.3.1 功能架構

結合融合通信的功能要求和所面臨的問題,我們設計的功能框架圖如圖1所示:

移動終端:融合通信平臺的用戶側最終呈現的應用。該客戶端安裝在企業工作人員或者顧客的手機上。

管道側:用來為平臺側與終端側傳輸數據。

服務端:平臺側依據SOA框架搭建,包括框架管理界面、邏輯處理層、接口層和數據層。平臺側為終端上的服務能力提供支持,其服務能力能夠利用接口進行添加和擴展。

2.3.2 設計體系架構

為了解決移動終端開發所面臨的問題,我們提出了基于中間件的開發模式,即把所有除實時音視頻業務外的所有其他業務統一封裝整合(如基于SOAP協議的Webservice),而對于實時性的音視頻業務,采用通用的SIP協議和RTP/RTSP協議結合的方式處理。結構圖如圖 2所示:

實現原理:(1)所有非實時音視頻業務全部通過中間件適配形成統一的WebService接口提供給客戶端;這樣可解決多種統一通信平臺接入、多種業務系統接入的問題;所有協議使用Https協議進行傳輸,內容通過3DES加密和GZIP壓縮,保證傳輸的安全性;(2)而所有實時音視頻業務則通過SIP會話進行控制,具體協商通過SDP實現,所有業務添加對Qos質量控制支持,確保業務功能的可靠性;(3)實時音視頻業務會話協商完成后,音視頻數據流通過RTP/SRTP協議直接與統一通信對應的音視頻服務器進行對接,確保通用性。

三、移動終端統一通信融合的關鍵技術

3.1 SIP協議

SIP由IETF RFC定義,用于多方多媒體通信。按照IETFRFC2543的定義,SIP是一個基于文本的應用層控制協議,獨立于底層傳輸協議TCP/UDP/SCTP,用于建立、修改和終止IP網上的雙方或多方多媒體會話。SIP協議借鑒了HTTP、SMTP等協議,支持、重定向及登記定位用戶等功能,支持用戶移動。通過與RTP/RTCP、SDP、RTSP等協議及DNS配合,SIP支持語音、視頻、數據、E-mail、狀態、IM、聊天、游戲等。SIP協議可在TCP或UDP之上傳送,由于SIP本身具有握手機制,可首選UDP。

3.2 視頻編解碼

因為視頻內容傳輸需要消耗大量的網絡帶寬資源,采用合適的視頻編碼技術也是系統的關鍵。根據已有的編碼標準來看,能夠適合碼流在1M到2M,同時又能保證高清的圖像質量,比較好的標準有MPEG-4、 H.264、VC-1和AVS幾種。H.264屬于下一代編碼技術標準,是所有壓縮技術里面壓縮率最高的,在支持實時標清電視節目時只需要1.5Mbit/s帶寬、點播電視只需要1.2Mbit/s帶寬,其畫質就可以達到DVD效果,這顯然有利于未來通信與娛樂、有線與無線的業務開展。因此,從技術的演進來看, H.264視頻編碼標準被認為是下一階段的必然選擇。因此,本系統優先實現編碼H.264。

3.3 業務質量控制

語音、視頻等實時性業務對IP承載網的網絡質量要求很高,為了保障語音、視頻業務QoS質量,在局域網中將語音、視頻業務與OA等信息數據業務采取不同的VLAN進行隔離,要求在交換機上作配置相應QoS策略,實現對語音、視頻等實時業務媒體流優先轉發。

四、結果展示

通過以上的技術研究,搭建起一臺中間件服務器,作為與即時消息服務器、UC服務器和信息系統服務器進行數據傳輸的中間平臺,使用這些服務器提供的開發開發接口開發所需要的功能。

同時,在蘋果iOS系統上開發完成了“融合通信移動客戶端”,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功能:(1)移動應用門戶:融合門戶、OA等信息系統,形成統一的移動應用門戶;(2)SSO單點登錄:為所有移動化信息系統提供統一的認證功能;(3)通訊功能:個人通訊錄、企業通訊錄、群組、短信群發、智能搜索、快速定位、點擊撥號、一號通、語音會議等業務功能;(4)即時消息:融合騰訊通即時消息功能,可與騰訊通PC版進行互通。

第4篇

【關鍵詞】 消化內鏡 ; 現場演示; 會議轉播

近幾年來,隨著內鏡技術的發展及各種設備的更新,許多膽胰疾病、消化道早癌病人可以通過內鏡技術(ERCP、ESD、EMR)解決問題[1],愈來愈多的醫院也開始重視內鏡技術。除了派人到大醫院進修內鏡技術,內鏡現場手術演示也是一種很好傳授和學習的好方法[2]。我院消化醫學中心是衛生部內鏡培訓基地及南京醫科大學內鏡研究所,每年承擔大量培訓任務,開展各種類型內鏡現場演示會議,均取得很好效果。現將我院自2005.01-2011.11在我院舉辦的共十場大型國內國際消化內鏡會議的轉播情況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1.1 會議類型:1)2005消化內鏡外科診療及護理進展學習班 2)2006消化內鏡消化內鏡微創治療新進展 3)2007消化內鏡診斷與治療新進展 4)2007消化內鏡外科診療及護理學習班5)2008消化系統疾病微創外科新進展學習班6)2008消化內鏡診斷與治療新進展7)2009消化系統疾病微創外科新進展學習班8)2010富士能內鏡沙龍9)2011第一屆國際3E高峰論壇 10)2011消化系統疾病微創外科新進展學習班

1.2 會議轉播系統組成:

1.2.1 影像采集系統:實時采集各種醫療設備的影像信號。(X光、超聲、內鏡)

1.2.2 醫療影像轉換系統:將不同標準的醫療影像(非標準信號),轉換成標準的影像信號。

1.2.3 音視頻控制系統:手術室內的音視頻信號傳輸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據手術內容及大會要求,快速準確地將音視頻信號傳輸到中心會場。

1.2.4 音視頻監控系統:控制中心對傳輸到中心會場的音視頻信號實時監控,隨時調整傳輸到中心會場的音視頻信號。

1.2.5 音視頻傳輸系統:音視頻信號從手術室到控制中心,從控制中心到中心會場均采用有線連接。確保音視頻信號實時、無損的傳輸到中心會場。

1.2.6 影像顯示系統:在中心會場利用一個或多個顯示設備,將手術室內的圖像顯示出來。同時,在手術室,也可利用顯示設備將會場的圖像顯示出來。這樣,不僅能實現語音雙向交互,同時也能實現影像的雙向交互,使系統更具人性化。

1.2.7 影像存儲及編輯系統:大型國際、國內會議,演示手術代表了很高的水平,具很高保存及借鑒意義,會議期間所有音視頻刻錄并保存下來,將手術錄像后期合理編輯。將重復無意義的影像及聲音處理掉,根據醫院及醫學會要求,做上片頭片尾等其他編輯。

1.2.8 監測保障系統:醫療行業會議轉播系統由1影像采集系統、2醫療影像轉化系統、3音視頻控制系統、4音視頻監控系統、5音視頻傳輸系統、6影像顯示系統、7影像存儲系統、8音頻保真系統、9電源保障系統組成。九大系統正常運轉,才能圓滿完成高質量,高可靠性的醫學手術演示。檢測保障系統在會議轉播過程中,不斷實時檢測,收集各系統的數據,從而將故障提前預警發現,并能精確故障點,使故障在最短時間內排除,確保會議轉播的正常進行。

2 結果

在我院轉播的消化內鏡醫學會議均成功進行,轉播圖像清晰,分辨率均達到1024*768;語音通過分別調節無線接收機、無線耳麥、調音臺、功放,清晰流暢。其中一場在轉播過程中出現了短暫圖像中斷的情況,經調查發現原因出在音視頻傳輸系統,經音視頻監控系統檢測出局部線路連接處松動,經協調,在中斷約10min后恢復了圖像。在會議轉播的手術資料均進行了完好的錄制和保存。

3 討論

3.1 內鏡手術的特殊性:由于內鏡手術涉及醫療儀器的多,信號源復雜,涉及內鏡視頻信號、超聲視頻信號、X光視頻信號,攝像機信號,各種高頻電刀、各種醫療設備輸出的圖像信號也有不同的視頻標準和格式。為了取得醫療設備的良好影像信號,需要進行視頻源轉換。往往各廠家之間的設備之間不兼容,信號相互干擾,需要處理調整出統一制式。普通設備和復雜設備選用電源各不相同,有的110伏、220伏、380伏、有的使用兩相電源;有的必須使用三相電源,接地要求高。顯示設備復雜,需要投影儀、平板電視、監視器。由于攝像機與監視器的行頻不一致,會產生圖像滾動。

3.2 醫學會議轉播的特點:1).一次成功,不能失敗。2).在會議轉播的過程中,不能有任何瞬間的音視頻中斷。3).能清晰的采集各種醫療器械的圖像,實時動態無損的傳輸視頻信號。4).醫療設備影像格式多樣化,沒有統一的影像格式標準。5).往往要求二幅或二幅以上復合圖像,根據手術內容及大會要求,隨時快速準確地進行聲音及圖像的切換。6).聲音清晰,實現會場和手術室雙向多點聲音交互。7).將手術過程作為珍貴資料完整保存下來。

高級別內鏡手術會議,手術演示是會議成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場手術演示中代表和學員可以通過清晰手術視頻及良好講解收獲頗豐,現在內鏡會議手術現場演示成了亮點。通過我們的實踐,我們認為內鏡現場手術演示是一種很好學習和傳授消化內鏡技術的好方法,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第5篇

應急指揮車實現地震現場指揮部現場信息匯集與共享、地震災情的動態評估和修正、輔助決策建議的及時生成、現場資源的調度和管理。在地震現場網絡基礎平臺的支撐下,通過現場系統終端和指揮平臺中的終端接口,實現現場隊伍信息的及時匯集、分析與調度指揮,并通過地震現場通信系統實現前方指揮部與現場工作人員、國家指揮部、區域指揮部的不同應用系統之間的數據信息的共享和流轉[2]。移動應急系統設計兼容性好,安全保護措施齊全,可靠性高,環境適應能力強,有較強的擴容能力。

1.1設計原則應急性:地震發生后,車輛可搭載應急人員在第一時間內趕赴地震現場,迅速建立起現場與指揮中心的通信鏈路;可靠性:以衛星通信和3G網絡為主,輔以其它通信方式,確保在任何情況下地震現場都能與江蘇指揮大廳通信順暢;實時性:除衛星通信傳輸時間稍長外,3G網絡和單兵視頻系統延時小,可實時地將地震現場的災情情況、圖像、語音傳回到江蘇指揮大廳;靈活性:因地震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不可預測,故若江蘇發生破壞性地震時,指揮車可不受地震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限制,隨時可以在地震現場建立與江蘇指揮大廳間的通信;可擴展性: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通信方式和種類也愈加豐富,指揮車預留了一些接口,在不影響整體結構的前提下,可進行指揮車系統功能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提升指揮車綜合性能。

1.2系統結構根據上述原則,設計的系統連接框圖如圖2所示。

2系統功能設計

2.1通信網絡為了確保地震現場的圖像和災害信息快速穩定地傳輸到江蘇局指揮大廳,應急指揮車通信系統采用3G網絡和無線局域網相結合方式,輔以應急通信車的衛星通信系統。地震應急通信網絡主要包括:利用亞洲四號衛星或者聯通3G網絡,實現應急指揮車與中國地震局以及江蘇省地震局的音視頻、地震現場數據快速傳輸,打破了原有只能通過衛星傳輸單一局限,豐富了地震應急通信方式。同時,在指揮車內配有建伍牌車載對講機,現場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建伍牌無線對講機與車內人員聯系。另外,指揮車與通訊車采用雙絞線相連,可使指揮車通過衛星通信系統與外界聯系。在指揮車不能到達的地震災害現場,可以通過救援人員帶上背負式單兵系統,把實時災害圖像傳回到指揮車內供專家分析和研判[3]。應急通信系統采用3G網絡和無線局域網相結合方式,輔以應急通信車的衛星通信系統。在真實地震現場、大型綜合地震應急演練需要傳輸大流量業務數據時,指揮車和通訊車相連啟用衛星通信系統,而在其它不需要傳輸大流量業務時,數據通信采用3G網絡,做到通信方式選擇的多樣化,如圖3所示。

2.2視頻會議與會商系統視頻會議系統是地震現場與江蘇指揮中心之間進行遠程視頻會商、處置決策的重要橋梁。江蘇指揮車配備上海靈銀電子有限公司生產的麗視LifeSizeExpress220視頻會議系統,可以通過3G網絡或者衛星通信系統與指揮大廳進行音視頻實時互連。在指揮車內安裝兩臺上海仙視GoodViewM32S132寸液晶電視,實現地震現場、指揮中心專家會商視頻等信息的大屏幕顯示。該系統采用專業音視頻終端對視音頻信息進行編解碼,實現地震現場指揮部與指揮中心進行音視頻互連。指揮車上配有四個視頻輸入源,分別為:一個車外升降桿云臺攝像機、一個視頻會議自帶攝像頭、一個車外移動有線遠端攝像機以及一套單兵背負視頻接入系統。在車內的兩臺液晶電視上可顯示地震現場視頻、車載工作站信號、指揮大廳視頻、指揮大廳雙流、單兵視頻等信號。視頻會商系統包括音視頻切換部分,主要用于完成音視頻信號的監視、收看和切換。由大連捷成UNTAV8*8-FL音視頻矩陣、UNTVGA8*8-MVRVGA切換器、郎強LKV363AV轉HD-MI轉換器、LKV-385HDMI轉VGA轉換器等組成[4],如圖4所示。

2.3語音通信系統語音通信系統主要由世紀網通CNG3000VOIP語音電話、TK-3000無線對講機、TK-868G車載對講機、寶麗2050短波電臺、百靈達ULTRAZONEZMX8210CROWNXLS402調音臺、阿爾派PMX-F640功放以及LH-GB150廣播喇叭組成。在地震現場,指揮人員以及現場人員只需帶上自己的通信終端即可與指揮車進行語音通信。

3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

指揮車自2013年12月投入使用以來,除完成每月的月演練之外,還參加了5月由宿遷市人民政府主辦、宿遷市地震局承辦的“2014年宿遷地震應急綜合演練”和2014年9月高郵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地震應急綜合演練,在圓滿完成任務的同時,演練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并提出了改進方法。

3.1單兵無線圖像傳輸方面江蘇指揮車配備的單兵圖像傳輸系統,是將視頻信號通過無線或者有線兩種方式傳送至指揮車,根據實際使用的情況,研究發現最大有效距離為1km,在1km范圍內有線和無線傳輸的畫面質量相差無幾,超出有效距離時,無線傳輸畫面質量下降得很厲害,當應急隊員攜帶單兵設備進入建筑物內或有遮擋時會出現馬賽克等情況。解決措施:在使用過程中,盡量在有效距離內使用單兵設備,如果超出有效距離時,可以選擇有線方式傳輸從而保證畫面質量[5]。

3.2車載平臺的改裝方面江蘇指揮車車頂分布了4根天線:分別是:一份用于擴展無線AP范圍的2.4G天線,一根寶麗2050車載短波電臺天線,一根探險者727海事衛星天線,一個車外攝像機+云臺+燈光,這些都固定在車頂上,平時以及在車輛趕赴地震現場過程中均暴露在外,不僅在行駛過程中降低了機動性能,而且會縮短其使用壽命。解決措施:平時把指揮車停在車棚里,車頂的天線套上外衣,在行駛過程中,將2.4G天線和短波電臺天線手動卸下放在車內,攝像與照明云臺通過搖桿控制放到最低狀態,僅保留海事衛星天線從而可以在行駛過程中不依賴外網而與江蘇指揮大廳保持語音通信,在行駛過程中盡量控制車速,減小對車頂部分設備的震動與風阻。

4結束語

第6篇

【關鍵詞】 VoLTE QoS PCC

一、引言

隨著OTT業務的沖擊和移動數據業務的發展,運營商的語音收入將逐年減少,但是,語音業務仍然是運營商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對于用戶而言,語音業務仍然是基本的通信需求。目前國內已開始大規模部署LTE網絡,VoLTE(Voice Over 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上的語音)為移動運營商提供了對抗OTT業務的武器。VoLTE的呼叫接續時長大幅縮短;引入高清語音和視頻編解碼顯著提高了通信質量;可以提升無線頻譜利用率、降低網絡成本;無縫集成RCS,業務體驗極致豐富。根據GSA最新報告,全球目前已有28個國家的40個運營商提供VoLTE業務。

二、LTE語音解決方案分析

目前主流的LTE語音解決方案有三類,即:CSFB方案、雙待機解決方案和VoLTE/SRVCC方案。

CSFB(電路域回落)方案用戶同時附著在LTE與2G/3G網絡之上,用戶主叫時自動選擇2G/3G網絡,用戶被叫時從LTE網絡切換到2G/3G網絡完成呼叫。

SVLTE解決方案要求終端同時駐留在2G/3G和LTE網絡中,對于數據業務優先使用LTE網絡,對于語音和消息業務使用傳統電路域網絡,該方案可實現數據和話音同時并發。

VoLTE解決方案在運營商LTE網絡覆蓋達到一定連續性甚至全覆蓋時將成為終極解決方案。其核心業務控制網絡為IMS網絡,配合LTE網絡實現端到端的基于分組域的語音、視頻業務。為保證語音業務的連續性,運營商在無法保證LTE的全覆蓋時只能選擇部署SRVCC方案使通話可以平滑切換到2G/3G網絡。

三、VoLTE部署部分要點分析

作為LTE網絡語音實現的終極解決方案,VoLTE的部署從核心網建設改造、無線網升級優化以及業務支撐系統建設等方面有很多需要研究探討的問題,筆者就核心網絡相關的三點技術方案做一些初步分析。

3.1 QoS保障

VoLTE借助PCC架構為語音、視頻等業務按需建立專用承載通道,提供高優先級和帶寬保障,確保無線和網絡側都能按照VoLTE質量要求進行資源分配和調度。其業務流程如圖1。UE附著在默認承載,用于SIP信令傳遞;UE發起音視頻業務時,通過默認承載請求網絡分配資源; VoLTE SBC向核心網申請VoLTE音視頻資源,攜帶用戶的流描述、媒體類型(音、視頻)、最大最小請求帶寬; PCRF依據配置的VoLTE策略,映射生成滿足音視頻業務需求的動態規則,由無線核心網執行規則為業務預留資源;用戶在預留的專用承載上發起音視頻業務。

3.2 Diameter信令網建設

VoLTE對信令網的建設需求包含滿足VoLTE會話管理及語音漫游需求和滿足PCC會話綁定及動態數據同步需求兩個方面。其中Diameter信令轉接需求主要包括:LTE移動性管理信令S6a接口; VoLTE IMS信令Cx、Sh、Zh接口;VoLTE PCC信令Gx、Rx接口等。

VoLTE使用PCC策略控制,要求同一用戶的Gx與Rx接口會話在同一PCRF上綁定,部署多個PCRF時,需要DRA實現Gx與Rx接口尋址到同個PCRF。

目前的主要實現方案為通過用戶IP地址尋址,要求DRA支持會話綁定功能,根據Gx接口會話動態存儲會話綁定信息(用戶碼號/IP地址/PCRF地址的綁定關系),通過查詢綁定信息找到同一PCRF。

3.3 VoLTE漫游方案

VoLTE漫游方案主要分RAVEL和S8HR兩種,其中RAVEL架構傾向于CS模式,由漫游地提供提供數據通道后通過漫游地P-CSCF與歸屬地IMS核心網互通;而S8HR采用EPC數據業務漫游方式,漫游地提供數據通道功能與歸屬地數據網關互通后訪問歸屬地IMS核心網。

第7篇

關鍵詞 普光氣田;視頻會議系統;高清技術;兼容性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92-0216-02

普光氣田地處川東北山區中,地域范圍較廣,由于普光氣田高酸高壓、地質構造復雜、周邊環境脆弱、施工條件惡劣、應急救援困難、安全風險高等特點。為提高會議效率,降低會議組織成本,消除安全隱患,一套完善的集音視頻、圖形、圖像、文字、數據共享、公文流轉等為一體的視頻會議系統成為有效解決辦法之一。

1 系統介紹

采用1臺視頻會議多點控制單元(MCU)作為視頻會議系統的核心控制設備,其他各視頻會議室通過局網和專線相結合的方式實現聯網。其中3個采氣區由于無法直接連入企業局網,采用2M專線方式連接到達州基地通信機房,并通過安裝在達州基地通信機房內的1臺機架式集中協議轉換器連入企業局網。其他會場均就近連入企業局網。視頻會議設備采用專用IP地址段,不與其他用戶混用,有效消除IP地址沖突等帶來的影響。

2 普光氣田高清視頻會議系統設備組成

2.1多點控制單元(MCU)

普光氣田視頻會議系統使用的MCU部署在達州基地通信機房中,配置局網IP地址,直接與局網互通,方便通過局網與中原本部、中石化總部互聯及分公司其他視頻會議室的接入。

2.2寶利通高清視頻會議終端

考慮普光氣田實際需求,普光氣田視頻會議系統建設除105前指視頻會議室以外,其他視頻會議室均采用寶利通高清視頻會議終端。

達州基地視頻會議室和生產管理中心604視頻會議室均部署了兩臺攝像頭,能夠全方位反應會場情況,其他會議室部署1臺攝像頭。

所有會議室均配備360度全向麥克風,并與外接普通會議話筒相配合使用。

2.3中興標清視頻會議終端

105前指視頻會議室建于2006年,視頻標準較低,只支持標清格式,不支持高清,提供的接口也相對單一。為節省投資,繼續發揮設備作用,該會議室中興標清視頻會議終端繼續保留,不再進行更換。

2.4視頻顯示設備

1)所有會議室均配備1臺高清晰度投影儀,用于視頻會議的視頻顯示及其他會議文檔演示;

2)除應急救援中心視頻會議室,其他會議室均配備2臺高清液晶電視配合會議畫面顯示,在啟用雙流時則可以顯示共享內容。

3)根據生產管理中心604視頻會議室主要作為主會場的實際情況,生產管理中心604視頻會議室配備2臺可移動液晶電視放置于主席臺前方,領導能夠在第一時間掌握各會場情況。

2.5音頻輸入輸出設備

1)各個會議室根據會議室實際情況配備調音臺、功率放大器、音箱、數字話筒、無線話筒等音頻輸入輸出設備,方便各種會議組織方式靈活使用。

2)配備了均衡器、移頻器、數字音頻處理器等音頻處理設備,對音頻信號進行調制,使會場音頻效果更清晰。

2.6音視頻中控設備

音視頻中控設備主要采用可編程控制主機,集中控制各種音視頻設備,使用一個無線觸摸屏可控制音視頻矩陣信號輸入輸出,電視和投影儀開關,電視和投影機信號源選擇,總音量大小,投影幕布的升降等功能。

3 系統應用特點

3.1兼容性實現

3.1.1實現與中原MCU對接

普光氣田共有視頻會議室9間,在與中石化總部和中原本部開視頻會議時,存在多會場參會的可能性,尤其是達州基地啟用以后,多會場參會更能滿足普光氣田的實際需求。

普光氣田到中原本部會議專線帶寬為2M,中原本部無法與普光多個會議室實現直連。為實現普光多會場參與中石化總部和中原本部視頻會議,必須經過MCU進行轉發和控制,前提是必須實現普光MCU與中原MCU的對接。

1)定義會議模板,由于視頻會議會產生部分網絡開銷,所以定義會議連接速度為1.5M,滿足高清會議的要求;

2)會議模式改為演講模式,演講者定為中原本部,這樣所有會場均能收到中原本部轉發的視頻畫面和語音。自定義分屏設置為普光主會場,這樣中原本部和中石化總部就能夠收到普光主會場的視頻畫面和語音;

3)開會時,會議ID必須與中原保證一致才能正常連入會議。

經過多次測試和實際應用,與中原MCU對接成功,視頻會議畫面語音穩定清晰,實現了普光多會場參與中石化總部和中原本部會議的要求。

3.1.2實現與105前指視頻會議室標清視頻會議終端對接

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1)中興標清會議終端與MCU為不同廠家產品,對接存在問題。

2)中興標清會議終端僅能達到標清顯示效果,不支持高清。完成對接是否會影響到所有會場的視頻顯示效果。

為了解決設備對接問題,我們進行MCU設備參數調測和實際效果測試。

1)由于中興標清會議終端不支持高清,不支持H.264協議,針對MCU中105前指視頻會議終端參數進行特殊設置,定義其連接速度為512Kb/s,定義視頻協議為H.263;

2)其他視頻會議終端連接速度和視頻協議均設置為自動。

組會時其他會場均自動啟用高清模式,105前指會議室則啟用標清模式。經過實際測試和應用,各會場不會互相影響,均能夠達到運行穩定。

3.2系統組會模式與控制方式

3.2.1會議組織模式多樣化

視頻會議系統具有靈活的組會模式,適應不同會議對組織方式的要求。

1)點對點視頻會議模式

由其中一臺視頻會議終端,直接呼叫系統中的另一臺終端,建立音視頻的雙向連接,完成點對點視頻會議。

2)多點視頻會議模式

這是是視頻會議系統的最經常使用的一種形式,需要使用MCU(多點控制單元)建立會議,并呼叫各會場的終端,或者由分會場終端呼入完成。這種會議參與會場較多,應用途徑較廣。

3)多組多點視頻會議

MCU(多點控制單元)建立會議可以同時召開多個會議,每個會議分別由不同的分會場參與,這樣可以同時滿足系統內同時產生的多個的遠程視頻會議的要求。

4)混合視頻會議

支持高清會議終端與標清會議終端混合開會,具備多網絡接入能力,具備語音與視頻的混合能力,具備多種協議、多種速率、多種編碼的混合兼容。

這些混合能力即可以在同一會議中實現也可以在多個并發的會議中實現。

5)雙流數據協作會議

支持ITU的H.239雙流協議。同時傳送人物、內容兩路視頻圖像,實現數據會議功能。非常適合遠程教育、技術方案討論等需求。

3.2.2靈活的會議控制方式

普光氣田視頻會議系統具備多種的會議控制手段,可以根據現場的不同需要,選擇最合適的控制方式。

1)管理員控制方式

管理員在現場進行會場組織控制。控制各會場顯示圖像,可以使各會場均觀看相同畫面,也可以定義某個會場觀看特定畫面。可以進行分屏設置,使各會場均能以分屏方式觀看所有會場畫面。可以控制各個終端的聲音、視頻圖像的開啟和關閉。

2)輪巡方式

MCU可以自動輪流切換各個會場的圖像,輪詢會場的時間可以按照實際需要進行靈活設定。

3)演講者控制方式

采用演講者模式時可以指定所有分會場觀看主會場的視頻畫面,可指定主會場觀看任何分會場畫面,或自動輪循觀看各分會場畫面,或以分屏模式觀察觀看多個分會場的分屏畫面。

第8篇

計算機、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了解事物、交換信息的要求已經從紙、筆、書本、話音等發展到通過聲光電信號等各種方式更準確、更快捷、更豐富地表達出來。企業要求能進行遠程會議,開展商務交流;同時,在滿足傳統視頻會議音/視頻通信的基本要求同時,現代企業經營會議更希望能夠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會議討論形式和功能,比如:企業遠程開展季度/年度預算及工作計劃的討論,需要遠程共享PPT等演示文檔和EXCEL等表格,需要共同就某一網上信息開展討論,需要彼此間如同身臨其境地探討問題。

許多大型企業為了滿足自身的遠程通信需求,采購了一些硬件遠程會議系統,滿足了部分需求,使遠程會議得以成為現實。但是這些大型硬件設備造價昂貴,使用條件苛刻,網絡要求高,無法滿足用戶的。而且很難提供音/視頻之外的數據討論功能和會議管理功能,使許多現代企業的遠程會議無法就某項具體的方案和計劃進行演示,討論和匯報。

許多企業希望能夠得到一種更為便宜和便捷的視頻會議產品或服務,能夠提供多種功能,使他們的遠程辦公和遠程全功能會議得以實現。而網動視頻會議系統正是這樣的一個專業系統。

二、系統需求分析

視頻會議系統主要滿足客戶遠距離的相互交流的需要,來達到以下幾個目的:

1.節省大量的差旅費用,降低企業成本;

2.減少在旅途中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3.提高與客戶、供應商之間的溝通和協作;

4.提高企業對市場的響應效率;

5.縮短上層領導的決策周期;

6.隨時可以召集和舉行會議和培訓;

7.可以遠程交換數據,核對帳目、協同審批文件

8.外地人員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參與公司的會議

為了達到以上幾個目的,對于視頻會議系統的功能、性能就必須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能夠實現音視頻交互。

2.有良好的帶寬處理機制、有強大網速的適應能力。

3.支持多種網絡環境,并且跨越各種不同的網絡環境。

4.支持文檔共享、電子白板、網頁同步等多種文本交互手段。

5.支持屏幕廣播、程序共享等多種協同辦公的功能。

6.針對不同的用戶群體、數量有相對應的會議機制。

7.能同時支持多個會議通道,保障各會議通道的相對獨立和信息安全性。

8.能進行遠程的web方式管理,組織會議和會議授權簡單、方便。

9.有較強的控制功能,能夠把不遵守紀律的會議成員請出會議室。

10.要有豐富的輔助功能,保證在突況的視頻會議無干擾的正常進行。

11.能實現無延遲的音視頻傳輸、保證音視頻的同步性。

12.能進行會議錄制,把會議信息完全記錄下來

13.有良好的擴展功能,支持服務器集群、分發式服務器和二級服務器

三、系統特點

Activemeeting視頻會議系統與同類視頻會議相比較,優勢突出,特點鮮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先進性

Activemeeting視頻會議系統采用UDP協議,結合先進的MPG-4流媒體壓縮技術,解決了互聯網絡音視頻傳輸的同步性問題和延遲問題。Activemeeting視頻會議系統的同步性和傳輸延遲均控制在1秒以內。另外,Activemeeting視頻會議系統是唯一支持主控模式和非主控模式兩種會議狀態可相互切換的系統,在主控模式下,我們利用了UDP的廣播特性,允許同時廣播8路視頻、8路語音,為超大用戶群體同時進行網上會議提供技術保障。

多功能

Activemeeting視頻會議系統不僅考慮到人們對音視頻交互的要求,同時提供16塊白板、屏幕廣播、程序共享、會議投票、會議錄制、文件同步瀏覽、同步上網等功能

第9篇

論文關鍵詞:視頻會議系統;教學應用

視頻會議系統是人們的交流方式與科技相融合的產物,并伴隨著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而逐步得到廣泛的應用。它借助于專用的物理設備,通過傳輸信道如局域網,Internet,Intranet,無線網或者衛星,在兩點或者多點間建立可視通信,實現圖像、語音及數據交流,完全突破了傳統現場會議在地域方面的限制,是CSCW即計算機支持的協同工作的一種典型的也是最基本的應用系統。它可使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戶共聚一處,通過圖像、聲音、文本等多種方式交流信息,支持人們遠距離進行實時信息交流與共享、開展協同學習與工作,極大地方便了協作成員之間真實、直觀的交流。

一、視頻會議系統的定義及組成

視頻會議系統(VideoConferencingSystem)就是一個不受地域限制,建立在寬帶網絡基礎上的雙向、多點、實時的視音頻交互系統。視頻會議系統主要由終端設備、傳輸通道(通信網絡)以及多點控制單元組成。

1.終端設備

終端設備是視頻會議系統的輸入和輸出設備。主要包括音頻/視頻輸入/輸出設備、音頻/視頻編/解碼設備、信息處理設備和多路復用/分解設備等,通過這些設備,可實現各會場的與會者能夠清晰地看到其它會場的場景,并能相互討論問題和共享數據信息。它的作用是將音頻、視頻、數據以及信令等各種數字信號分別進行處理后,合成為一路或多路數字碼流,再將其轉換成適合于網絡傳輸的數據格式,并發送到信道中進行傳輸。

2.通信網絡

通信網絡是指連接終端設備,使之能夠傳輸音頻、視頻和數據的各種傳輸介質的總稱,包括電纜、光纖、微波以及衛星等,在傳輸方式上,可以基于現有的各種網絡技術,如LAN,ISDN,Internet,FDDI/ATM等等。利用它來傳送活動或靜態圖像信號、語音信號、數據信號以及系統控制信號。

但由于不同的通信網絡原理及結構差異很大,導致了視頻會議系統微觀部署結構(包括終端系統的連接結構,MCU的配置方案結構等)的差異性。

3.多點控制單元(MCU)

多點控制單元(MCU)是一個數字處理單元,通常設置在網絡中心節點處,可供多個地點的會議同時進行相互間的通信,其作用相當于交換機。其主要功能是在數字域中實現同時對多路音頻、視頻、數據信令等數字信號的混合和切換。它將來自各終端設備的會議數據匯總在一起,并同步分離出圖像、語音、數據、信令等信號,再對各會場同一類型的信息進行混合、切換等處理,最后重新組合成數據流送往對應的會場。它就像電視節目的導演一樣,可以根據場景變化的需要來切換不同的畫面。

二、視頻會議系統的類型及其應用

一般來說,視頻會議系統從各種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類。根據會議節點數目不同,可以分為點對點視頻會議系統和多點視頻會議系統;按其運行的通信網絡來分,又分為數字數據網(DDN)或其他專用網型、局域網/廣域網(LAN/WAN)型和公用交換電話網(PSTN)型三種。從視頻會議所選的終端類型上分,大體上可以分為桌面型和會議室型兩大類。會議室視頻會議系統適用于規模較大的會議,在帶有環境控制設備的專用會議房間裝置一個或多個大屏幕,系統由屏幕、攝像機、麥克風和輔助設備等組成,這些配置是固定的,可以提供高質量的視頻和同步音頻,但是費用較高。而桌面視頻會議系統則是在通用個人計算機上增加一些附加設備,綜合運用音視頻和網絡通訊技術,使用計算機軟件來實現不同地點的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通訊,因此其使用費用要低很多,是視頻會議系統發展的方向。

視頻會議系統體現的是無障礙信息交流和協作,可以實現高效率、高質量的內外溝通與協作:所以,只要是需要多點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的行業,該系統都有用武之地,它把產品、信息、知識、歡樂和友情散布到世界每一個角落。譬如,在下面的行業和場景中,該系統都是可以勝任的:

三、視頻會議系統的實現方式

當前,視頻會議的實現方式有3種:

1.廣電系統(電視臺)常用的電視直播式視頻會議系統

需要租用專用的衛星通道,傳輸方式為單向傳輸,若要雙向則必須租用兩個信道。租用衛星的費用非常昂貴,時間越長,費用越高。還需要專業技術人員及審批手續,因此只能供一些特種行業單位如電視臺使用。

2.MPEG1,MPEG2壓縮格式VOD視頻傳輸式視頻會議系統

由于MPEG1的傳輸需要1.5M的帶寬,MPEG2需要3M的帶寬,且圖像質量將隨網絡傳輸距離急劇下降,通常只能用于本地的高速網段上,且占用帶寬,只有具有自己網絡資源的職能部門如電信局才能建立這種基于高帶寬的專用的視頻會議系統。

3.ITU(國際電信聯盟)提出的基于H.261/H.263視頻壓縮格式的H.320/H.323規范的視頻會議系統

現階段市場上技術成熟并占真正主導地位的是基于H.320/H.323標準的視頻會議系統。H.323是指基于工P方式進行傳輸的視頻會議;H.320是以IP以外的其它網絡方式進行傳輸的視頻會議,通常有工SDN,DDN,幀中繼,ATM等等。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視頻會議系統呢?首先是價格適度,能為大多數行業用戶承受及使用的視頻會議系統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視頻會議系統。其次是技術上的指標,實現高質量圖像/聲音傳輸但帶寬越低越好;雙向交互、需要支持長時間開機工作(低功耗);操作簡單,無需專業知識,操作失誤也無損壞;應無操作系統,不怕病毒攻擊、不怕突發性斷電、應具備多種網絡接口(ISDN,工P,V.35,E1/T1等)、具有自適應功能,完全智能化、穩定可靠,返修率低等。

四、視頻會議系統的教育應用

充分利用網絡視頻會議系統,將信息傳遞生動化,建立基于視音頻多媒體技術的、互動的對話渠道,是對現有的網絡平臺價值的一種升值。視頻會議系統在教育領域主要應用在遠程教育、各地教育分支機構會議、遠程師資培訓、遠程分校教育等方面。各級的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通過視頻會議系統,可以定期或者隨機性地召開各種工作會議,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和教學,遠程教學還可以節省大量的資源和費用,因為一個老師可以同時給上千人授課,而一個好的課程可以在長達數周、數月內,在不同的地區使用。由于專家和資深教師人數有限,這種教學技術可以使他們發揮更大的作用,解決了學校分部學員能夠接受最優秀的教師授課的問題。遠程教學可以使教學跨越很大的地理區域,這對于我國邊遠地區的教育會有很大的價值。

視頻會議系統不僅提供流暢的語音,清晰的視頻圖像,同時提供文檔共享、WEB共享、協同瀏覽、電子白板、桌面共享與遠程遙控協作等數據處理功能,利用網絡讓不同地方的師生通過音視頻實時交互溝通,如置身于同一教室之中。

1.視頻廣播

可以廣播視頻給學生,讓學生上課時既能聞其聲,也可見其面。

2.多人混音

采用目前業界最領先的多路混音技術,支持4~16路混音,實現音視頻交互。能實現無延遲的音視頻傳輸、保證音視頻的同步性。

3.桌面共享和遠程遙控

利用桌面共享功能,可以將自己的計算機屏幕實時顯示給遠程用戶,讓他們看到自己的一舉一動。利用遠程遙控功能,則可以讓自己對遠程的機器進行直接的操作,就像操作本地機器一樣方便。

4.電子白板

學生可以在白板上自由地繪制、書寫任意可視化信息,方便所有的成員進行交流。

5.文檔共享、Web共享和協同瀏覽

通過文檔共享和Web共享,所有的成員可以共同討論Office,PDF,AutoCAD,PowerPoint等各種形式的文檔;協同瀏覽讓所有的成員可以同步地瀏覽網頁,實現更為直接的交流。

6.文字交流和文字私聊

所有成員能利用一個公共的文字平臺進行有效的文字交流和溝通;文字私聊功能為成員間提供了一個點對點的私人空間,兩個成員間可通過文字私聊功能進行二者之間的溝通。

7.文件傳輸

與會者可在開會的同時傳輸文件給某個會議成員或者傳輸文件給所有的會議成員,即異地文件的在線實時收發。

8.音視頻的錄制功能

可以實時錄制自己的本地音視頻或遠程的用戶音視頻。可以使用常見的視頻播放器,如MediaPlayer等進行播放;利用常見的視頻編輯軟件,如MovieMaker進行編輯。能進行會議錄制,把會議信息完全記錄下來,任意客戶端對多個或某一個分會場的同步同時錄像,錄像包括會議中展示的講義文檔、圖表及標注等交流內容。

五、視頻會議系統對遠程教育的影響

1.有利于培養和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

在遠程學習中,學習者能否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動機,能否積極而有準備地主動調整自己的學習步調,能否對自己的學習進行監控、測試、修正和評價,是網絡化學習的保證。通過視頻會議系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遠程教育師生、生生分離導致的教師角色淡化和教學管理弱化現象,并克服學習者在訪問網上資源時產生的“信息迷航”和“信息超載”現象。

2.有利于引導和加強學習者的自我監控

傳統教育中,學習者習慣在教師的監控下學習,導致了學習者缺乏自主性、獨立性,缺乏自我監控的學習能力,而在網絡這樣一個開放性、自主性的學習環境中對學習者的自我監控要求則大大加強,需要學習者逐步地從外部控制的學習過程向自我控制的學習過程轉變,這個轉變完全依靠學生“自然”形成是不現實的,而視頻會議系統為這一轉變提供了一個中間環節,使得學習者經歷教師完全監控—部分監控—自我監控的轉變歷程,逐步地適應遠程學習。

3.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遠程教育發展到現在的基于互聯網的學習模式的時代,由于其師生準分離的狀態,主要局限于以言語溝通為基礎的知識交流層面,情感的溝通相對比較缺乏。而具有真實、高效、實時特點的視頻會議系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實時交互的信息包括文本、聲音、圖像等,達到了類似于面對面交流的效果。這樣,學習者在遠程學習中可以即時獲得幫助,即時地觀測到自己的進步與不足,及時地按要求調整學習,大大增強了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傳統課堂[那種能夠引導教師知識點撥欲望的活生生的學習者文化群體形象,和能觸發學習者群體進行知識感悟的教師文化個體形象,在遠程教育中通過視頻會議系統得以實現。

第10篇

魔獸世界,群雄逐鹿,戰斗膠著。

“牧師Sun,我身后有個魚人魔法兵在打我,你快來支援我。”隊長通過麥克風喊道。牧師Sun接到指令趕緊飛奔過去,一道圣潔的光茫閃起,隊長感覺到身體一下涼快了許多,原來牧師Sun救援已到,并迅速施展了治療魔法。在團隊的有效配合之下,魚人怪很快被收拾掉了。這是驚險的一幕,但在魔獸世界里面卻司空見慣。

玩過魔獸世界的朋友都知道,組隊戰斗狀態下,團隊之間的溝通交流非常重要,通常都沒法騰出手打字溝通,這個時候游戲外接語音系統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而隊長Wolf與團隊溝通就是通過游戲外接語音系統實現的,它就是日前263通信網絡推出的E話通――I空間,給網絡玩家一個獨享的網絡空間。

網游通信伴侶E話通的I空間除了讓人中體驗真正語音交流的,還有許多的功能:

組隊練級――打造網上朋友家園

“沒有垃圾的職業,只有垃圾的玩家”,組隊戰斗中常常因為單個隊員的自私或不聽指揮造成任務失敗,使用263通信網絡推出的E話通-I空間之后,這個問題迎刃而解,一方面I空間是一個獨享的網絡交流空間,可以訊息實時溝通;另一方面,玩家們需要一個網絡聚集地,就像游戲中需要一個大家歇歇腳的地兒一樣。

戰斗指揮――讓朋友感受你的呼叫

對于魔獸這樣的RPG游戲而言,沒有什么比組隊探險更有趣味了。團隊戰斗中這樣大家一邊玩游戲,而一邊應用I空間的外接語音系統來作為“指揮協作中心”,其樂無窮。E話通-I空間實現了防火墻穿透技術,使得多媒體視音頻較之QQ、MSN更為流暢、清晰。同步的語音傳達,不僅讓人感受魔獸世界中怪物的怒吼、武器的擊打聲,更能聽得見到對面朋友的呼吸及尖叫,真正讓心跳隨著游戲節奏。

經驗交流――面對面的喜怒哀樂

游戲結束之后,朋友之間坐在一起聊聊天,更是一種享受。在I空間上應用這個通話功能也非常簡單,點擊好友頭像,選擇多人語音視頻聊天,成功建立后,在“多人語音視頻聊天”窗口里有邀請按鈕,你可以邀請其他的好友一起進來。

I空間”還支持播放avi,mpg,wmf等格式的視頻文件和bmp,gif,jpg等格式的圖片文件,以及mp3,wav格式等音樂文件,魔獸世界玩家可以利用I空間看視頻,分享圖片和動畫,有說有笑,其樂融融。心動了吧,下載地址:

第11篇

關鍵詞:流媒體;IPv6;數字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TP3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9)24-6972-01

The Application of Streaming Media Technology and IPv6 in Library

GONG Li-ning

(Network Management Center,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Qingdao 266109, China)

Abstract: Streaming Media is a new technology rapidly growing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he application of Streaming Media in the library was introduced,and the advantages of IPv6 applied to the streaming media technology of digital library was analyzed.

Key words: streaming media; IPv6; digital library

隨著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不斷發展,文獻資源已不再局限于文本、圖像等傳統方式,圖書館擁有了大量的音視頻資源等多媒體資源,如何更好地使用音視頻等多媒體資源,是數字圖書館面臨的一個新的問題。

1 數字圖書館的發展現狀

數字圖書館是以數字形式存儲和處理信息的圖書館,即對有高度價值的圖像、文本、語言、音響、影像、影視、軟件和科學數據等多媒體信息進行收集,組織規范性加工,進行高質量保存和管理,并向所有連接網絡的用戶提供,是為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服務的文化教育機構以及這種機構的組合。數字圖書館是采用現代高新技術所支持的數字信息資源系統,通俗地說,數字圖書館將是一個不受時空限制、多功能、便于利用、超大規模的信息資源中心。

在目前傳統圖書館逐漸向多功能數字圖書館的演變過程中面臨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信息資源的數字化問題。數字圖書館所涉及的數據類型有文本、圖像、語音、視頻等,其中文本數據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很大,真正大的是在圖書館館藏文獻中占相當比例的多媒體信息資源,但目前多數傳統圖書館的音視頻等多媒體信息資源主要保存在錄像帶、磁帶、光盤等載體上,這些載體不僅難以長期保存,而且不便于查詢和使用,更不用說能夠在網絡上傳輸了。

2 流媒體技術在圖書館服務中的應用

在網絡上傳輸音視頻等多媒體信息,目前主要有下載和流式傳輸兩種方案。音視頻文件一般都較大,所以需要的存儲容量也較大;同時由于網絡帶寬的限制,下載常常要花數分鐘甚至數小時,所以這種處理方法延遲也很大。流式傳輸方式則是將整個音視頻等多媒體文件經過特殊的壓縮方式分成一個個壓縮包,由視頻服務器向用戶計算機連續、實時傳送。在采用流式傳輸方式的系統中,用戶不必像采用下載方式那樣等到整個文件全部下載完畢,而是只需經過幾秒或幾十秒的啟動延時即可在用戶的計算機上利用解壓設備(硬件或軟件)對壓縮的音視頻等多媒體文件解壓后進行播放和觀看,此時多媒體文件的剩余部分將在后臺的服務器內繼續下載。與單純的下載方式相比,這種對多媒體文件邊下載邊播放的流式傳輸方式,不僅使啟動延時大幅度地縮短,而且對系統緩存容量的需求也大大降低。

因此,流媒體技術的產生和發展將為數字圖書館解決音視頻等多媒體信息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流媒體技術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印刷型的館藏形式,提供了具有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的多媒體信息服務,具有成本低、易于復制、占用空間小、便于保存的優點,解除了圖書館對提供聲像信息服務的時間限制,并且解決了多用戶不能共用一個聲像信息資源的問題。同時流媒體技術的應用使得圖書館可以將課件或多媒體資料錄像以直播或點播的形式提供給用戶,為圖書館開展網絡教學提供了一個平臺。

3 IPv6在圖書館流媒體技術中的優勢分析

但是,在Internet上傳輸流媒體存在著許多困難,其根本原因在于Internet的轉發機制不適合傳輸連續媒體流,而且當前的互聯網是基于IPv4協議,隨著Internet信息和應用的不斷增加,IPv4已漸漸暴露出地址空間嚴重不足、數據傳輸缺乏質量保證、數據安全性難以保證和對組播功能支持有限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音視頻等流媒體應用的進一步發展。傳統的IPv4網絡已經無法滿足高質量流媒體通信的要求,而IPv6在流媒體傳輸應用方面的意義主要有:

1) 解決了地址容量問題,優化了地址結構以提高選路效率,提高了數據吞吐量,以適應流媒體通信大信息量傳輸的需要;

2) IPv6對IPv4的最大革新之處在于對QoS的考慮,為更好地支持網絡QoS,IPv6中定義了流標記和優先級兩個字段,對各種多媒體信息根據緊急程度和服務類別確定數據包的優先級,以此提供通信服務質量保證,使吞吐量、延時和抖動保持在一定限度內。與IPv4的QoS控制相比,IPv6新增了流標記功能,并擴大了優先級的范圍,應該說在下一代Internet上提供了更強的QoS功能,更適合于多媒體和實時通信的需要。

3) IPv6還加強了組播功能,使用組播功能可以同時傳遞數據給大量的用戶,傳遞過程只會占有一些公共或專用帶寬開銷而不會浪費帶寬在整個網絡里廣播。組播的意義在于只有用戶加入相應的組播組才能收到發給該組的信息,這對于視頻節目的發送來說意義尤其重大,而且組播組的范圍可以包括同一本地網、同一機構網、甚至IPv6全球地址空間中的任何位置的節點,這就為網絡多媒體信息服務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

4) IPv6將IPSec(IPSecurity)集成到協議內部,作為IPv6協議固有的一部分貫穿于IPv6的各個部分。IPSec是IPv4的一個可選擴展協議,而在IPv6則是一個必備組成部分。IPSec協議可以“無縫”地為IP提供安全特性,如提供訪問控制、數據源的身份驗證、數據完整性檢查、機密性保證,以及抗重播(Replay)攻擊等。在使用IPv6網絡中用戶可以對網絡層的數據進行加密并對IP報文進行校驗,極大的增強了網絡的安全性。

可以看出,IPv6比IPv4在服務質量、傳輸安全、數據組播等方面都有了改進。

4 結束語

隨著高速網絡的飛速發展,傳統的IPv4網絡協議已經不能適應新的傳輸需求,網絡必將向著IPv6的方向發展,現有網絡服務也必將會轉移到IPv6上運行。基于IPv6的流媒體技術將為圖書館數字資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新的發展方向,圖書館也將借助流媒體技術和更好的網絡服務技術方便地為讀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數字資源服務。

參考文獻:

[1] 田陽.流媒體技術及其在圖書館中的應用[J].圖書館,2008(1):90-92.

[2] 張彥.流媒體技術在高校圖書館中的應用研究[J].數字圖書館論壇,2006(8):39-42.

[3] 楊飛飛.流媒體技術在圖書館多媒體資源數字化中的應用[J].圖書館,2007(6): 78-80.

第12篇

1、打開QQ客戶端主界面。打開客戶端底部【查找】界面。輸入需要查詢的QQ號碼,如果是對方是在線,則頭像是點亮狀態。輸入需要查詢的QQ號碼,如果是對方不在線,則頭像是熄滅狀態。

2、雙擊要驗證不在線好友的QQ---出現聊天框,這時消息框上便顯示了對方隱身或離線。點左上邊的 “語音視頻聊天”,發送視頻聊天信息。出現“您已經請求與xxxx進行視頻和語音對話。請等待回應或取消該未決的邀請?:“對方不在線或隱身,可能無法你的視頻請求.”這樣的信息。馬上點擊“取消”如果對方的QQ是隱身的,他的QQ頭像馬上就會亮起來,如果確實不在線那自然就是黑的。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