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58:3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仿寫句子大全,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習方法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要想學生能夠寫好作文。那么,必須要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能力。
一、加強基本功練習
1、加強句子訓練,由淺入深、持之以恒地進行練習
⑴句子的完整新訓練
現在的孩子生活在一個方便、快捷的社會環境中。在這種環境中大大的增強了學生的惰性,他們做事能少則少、能簡則簡、能拖則拖、能方便則要勁量方便些。久而久之,有些學生就養成了說話寫話不夠完整的話毛病。就此我常引導學生辨別句子、糾正句子的錯誤、做把句子補充完整的練習。
⑵造內容充實的句子。造句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有效的、經常的訓練方法之一。通常我采用口頭造句的形式,這樣既節省時間又能鍛煉學生的靈活敏捷的反應能力,還能照顧到大多數的同學。這對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起了直接的作用,有時也讓學生書面造句,要求把句子寫完整,寫通順,并在句末加上恰當的標點符號。在學生能寫出完整句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造出內容充實的句子,如:“老師關心我們”―“老師像媽媽一樣關心我們”第二句就顯得內容更豐富、充實。這樣才能為高年級的作文奠定更好的基礎以減緩坡度。
二、拓展閱讀范圍,奠定寫作基礎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語言素材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徑。多閱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匯和句式。而且可以促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學習、感悟作者在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等寫作方法和技巧,并內化成學生自己的認識。從而指導學生的寫作實踐。閱讀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書本上的文章,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語文基本功訓練和作文教學得好例子。二是閱讀課本以外的文章,但是要想使學生的見識更廣泛一些,就必須加大閱讀量,正所謂:“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古代教育學家朱熹的這句名言不僅道出了學習的方法,同時也說明了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獲得真知、求得發展。閱讀應養成良好的習慣。(一)要把文章讀懂乃至讀熟,要明白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切忌走馬觀花囫圇吞棗。(二)要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這樣那些生動、優美的詞語和精彩的感人的片段才能從摘抄到內化成自己的語言。最后能夠得心應手的、淋漓盡致的描寫出來。葉圣陶就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時傾吐。”傾吐能否有法度與吸收的好壞有密切的關系,正好體現了“由讀到寫”這一過程。
三、調動真情實感,明確寫作的靈魂和恒久的生命力
我們總是要求學生寫作文要表達真情實感,但真情實感從哪里來呢?從生活中來,因為生活本生就是豐富多彩的,生活就是作文的源泉。讓學生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勇敢的闡述自己的觀點、真摯的表露出自己的情感。
四、細心指導觀察,教給寫作方法
有人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有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在此前提下,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留心觀察、用心體會,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觀察方法。如:有順序的展開聯想,抓住特點,注意變化,重點部分具體寫等,寫完后在自己讀一讀,看看話說明白了沒有,語句通不通,可以邊讀邊改。總之,習作能表述出你的所看所想所感。這樣學生不僅學會如何觀察,也能自然而然的寫出真情流露、主次分明的文章來。
五、“仿寫”也是提高小學生寫作的重要手段
首先,模仿是小學生寫作的初級階段。矛盾先生曾經說過:“模仿可以說是創造的第一步,模仿是學習的最初模式。”的確,模仿是兒童的心理特點之一,任何學習都離不開模仿,特別是小學生,能夠從模仿中更快捷的學會一些基本技能,因此學生在學習作文的最初階段都要以模仿為階梯。
1、模仿優美的句子說話。人們學習語言首先是從模仿開始的。我們在教學中要抓住一些典型的、常用的句式,讓學生們模仿練習口頭或造句說話。這樣既給了學生已“拐棍”,又能根據訓練要求舉一反三,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2、片段模仿是寫好作文的起點。因為只有掌握好起跑的方式和技巧才能順利的沖向終點。這種方法操作簡單,學習容易,是學生練習入門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3、句式模仿是小學生寫好作文的橋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要注意給學生總結它們的特殊用法,學生掌握了并信手拈來記場記、狀物景都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4、模仿是創造的基礎和開端。學生在模仿范文中學習基本知識,訓練基本技能,發揮他們的創造才能,完成自己的寫作風格。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讓學生學會“怎樣寫”。
總之,要全面的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的創新意識,教師必須要在作文的教學中學會怎樣去引導學生自主的去閱讀,觀察、想象、模仿、去主動的參與。幫助學生掌握作文技巧,提高認識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才能全面的提高作文的質量以及語文素質。
參考文獻:
1、周益群《云南教育教學研究》 云南大學出版社 2008年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