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0:46:0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肉蓯蓉的功效與作用,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肉蓯蓉主要的功效是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主要用于治療陽痿、不孕、腸燥便秘。
2、肉蓯蓉是一種補陽藥,因為采摘季節不同,制作不同,又稱為淡蓯蓉和咸蓯蓉,前者春季采摘,半埋于沙土中曬干,后者秋季采摘因為水分多不易曬干,一般投入鹽湖中1~3年,取出曬干。
3、食用時一般用量是10~20毫克煎湯服用,因為溫而不燥、藥力和緩,用量小了沒有效果。
4、因為能助陽滑腸,所以腹瀉便溏者忌服,胃腸濕熱而大便干結者也不宜用。
(來源:文章屋網 )
銀杏葉提取物
銀杏堪稱植物里的活化石,從2 億年前至今,銀杏的進化改變都非常微小。人們種植銀杏樹主要是為了獲得白果和銀杏葉。時至今日,干銀杏葉已經有標準化的提取物。銀杏葉提取物中最重要的成分包括銀杏黃酮(如槲皮素)和銀杏內酯等。在動物實驗中,銀杏顯示出良好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并且能扭轉認知功能缺陷,延緩癡呆的進展。此外,銀杏葉提取物還能加快神經信號傳遞物質的流轉速率以及在大腦定區域的結合能力。在健康成人參與的學習記憶能力臨床研究中,銀杏葉提取物體現出多方面的有益作用,如完成指定測試任務的速度較快,回憶事務的準確率和次數提高等。在涉及阿爾茨海默癥患者和認知功能受損患者的研究中,高品質的銀杏葉提取物也體現出良好的作用,服用者在語言流利程度測試、注意力和記憶力測試中都有較好的功能改善,銀杏葉提取物甚至對一些抑郁癥狀也有改善作用。在美國,銀杏葉提取物制品是最廣泛使用的植物性膳食補充劑之一,在德國和法國等歐洲國家相關產品也很多。這些產品常用于改善跛行、認知功能下降、癡呆、大腦功能不足等。在中國,此類產品也很多,市場上存在一定數量的偽劣銀杏葉提取物產品,消費者要注意鑒別。
人參和人參皂苷
近幾十年,亞洲甚至西方國家的研究人員都相當關注人參。人參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抗衰老和益智作用。人參中能分離和鑒定出超過200 多種人參皂苷和非皂苷成分,其中一些人參皂苷,在動物試驗中顯示出有增強學習記憶能力的作用。有些研究顯示,食用人參也可以改善健康成人的學習記憶能力。在一項試驗中,受試者在服用400 毫克人參數周后,完成記憶力測試所需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同時其他一系列測試中的準確性也比對照組高。另一項研究將銀杏葉提取物和人參提取物聯合給健康成年受試者服用14 周,結果顯示,服用了提取物的受試者記憶質量指數比對照組提高了7.5%,并且在長期記憶、短時工作記憶等方面均得到了改善。
綠茶中的兒茶素成分
綠茶中的多酚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癌、抗糖尿病、抗高血壓、保護神經等多種功能。多酚中含量最高、最具有活性的成分是E G C G,它是兒茶素的一種,中文全稱是“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 G C G 是一種抗氧化劑,能抵抗自由基對脂質的過氧化反應。也有報道稱茶多酚可增強認知能力和減輕與衰老相關的氧化改變。綠茶也具有強有效的神經保護作用,以及對大腦定蛋白成分的加工修飾能力,這些特性都有助于增強認知功能。此外,綠茶中的兒茶素成分在改善衰老過程中認知功能受損以及神經退化性疾病方面的作用也得到了研究人員的注意,并與其他一些成分一起逐漸成為臨床輔助治療的方法。近年,綠茶被應用于一系列臨床研究中,顯示出在改善學習記憶能力方面的潛在作用。一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顯示,在服用含有綠茶提取物和其他一些營養成分的制品16 周后,受試者在認知能力測試中顯示出略好于對照組的表現,進一步分析顯示,干預組在選擇性記憶和注意力等方面都有明顯改善,同時部分受試者的文字閱讀速度也比對照組更快。在服用這一制品后的3 個小時內,在開眼、閉眼以及閱讀等一系列活動過程中的腦電圖檢查提示,干預組的認知和警覺性更好于對照組。
姜黃素
姜黃是一種多年生的姜科草本植物,姜黃素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姜黃素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多酚類物質,它在學習記憶方面的功效已經在多種研究模型中得到了證實,這些功效包括改善吸煙引起的認知功能受損,扭轉因長期壓力引起的認知障礙和神經可塑性受損等。目前,研究人員的關注重點已經轉向探討姜黃素的神經和認知功能的保護作用,已有初步的研究表明,定期攝入姜黃素的老年人有更好的認知功能。
肉蓯蓉新價值:改善記憶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肉蓯蓉的莖可以補腎陽、益精血,既能填充精髓,也能充養腦髓。現代研究也顯示,肉蓯蓉和其莖中的活性成分具有調節免疫、抗氧化、抗炎、抗疲勞以及保護神經等作用。因此,肉蓯蓉又被稱為“沙漠人參”。
肉蓯蓉是分布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區的一種植物,每年的5 ?8 月開花、結果。春天收集肉蓯蓉的,經曬干或烤干后切片做藥用,治療諸如身體虛弱、腰膝酸軟、慢性便秘等疾患。肉蓯蓉活性成分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多糖和苷類成分。[D1]
壯益腎陽 有陽瘺、、遺精的中老年男子,及有白帶過多、冷感、腰膝酸痛、困倦之力等證候的中老年婦女,可選下述補粥:
1.蓯蓉羊肉粥:肉蓯蓉15克,羊肉100克,大米150克,蔥白2根,生姜3片,鹽少許。先將肉蓯蓉、羊肉洗凈后切碎,再用砂鍋煮肉蓯蓉取汁、去渣,放入羊肉和適量水與大米同煮,待沸后加入鹽、生姜、蔥白即成。 肉蓯蓉是常用來壯腎陽的中藥。明朝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中,亦根據民間經驗,記述了這一粥食,并認為它能“補益勞傷”。
2.韭菜粥:將粳米100克、韭菜60克同煮成粥即可食用。此粥有補腎壯陽、固精止遺的效用,適用于腎陽虛的中老年男女。
3.鹿角膠粥:鹿角膠20克,粳米100克,生姜3片。先將粳米煮粥,待水沸后,再加入鹿角膠、生姜同煮,熟后即可食用。鹿角膠是鹿的頭角煎熬成的膠塊,有補血益精的功效。
上述幾種粥食,既宜于冬補,也可在春、秋兩季服食,以1周為1療程。但如有口舌干燥、尿黃便秘等陰虛火旺證候或感冒發熱時,則不宜服用。
滋陰補腎 中老年人腎陰虛,主要表現為耳鳴、眼花、低熱、盜汗、多夢、遺精、口渴、人瘦、脈沉細而數。選用某些適宜的滋陰補腎中藥,制成食粥藥膳,常可收到生精益髓、滋陰補腎的藥效。
1.滋腎雙耳粥:將銀耳10克、黑木耳10克溫水泡發,除雜質并洗凈后放入碗內,加冰糖30克,大米適量,水半碗,再隔水蒸煮成粥即成。每日2次,久服可有滋陰補腎、潤肺的功效。
2.枸杞蒸雞粥:取從未產蛋的母雞1只,殺后去毛及內臟,洗凈,放入鍋內稍煮片刻,然后撈起放入涼水內沖洗干凈并濾盡水分,再把枸杞(約15~20克)裝入雞腹內,放入砂鍋中,雞腹切口處朝上,把蔥(切段),姜(切片)放入鍋內,加清湯、食鹽、料酒、胡椒粉各適量,用武火蒸2小時后即可佐食米粥。
粥食的種類較多,凡是五谷、薯蕷之屬皆可煮粥食用。
雞為佐膳佳肴,不但味道鮮美,且是強身良藥。中醫認為,雞可全身(除毛雜及部分內臟外)入藥。雞肉有益五陰,對腎陰虛而體弱多病者更有效益。
冬季是一年中氣候最寒冷的季節。冬季時,自然界陰氣盛極,陽氣閉藏,萬物蟄伏,草木凋零,冰封大地,自然界的萬物都處在冬眠狀態,生機閉藏,養精蓄銳,為來年春天的復蘇作準備。切不能因為冬末了而忽視了冬天養生的諸多注意事項。
冰天凍地,萬物潛藏,冬季的突出特點自然在于“藏”字,而養生的重點自然在于“養藏”。順應自然界的氣候變化和人體的生理變化特點,合理安排日常生活起居,才有利于我們冬季的養生保健。
冬季起居應注意
關于冬季的特點,《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概括其為“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冬季氣候寒冷,陰氣盛極,人體精氣閉藏,陽氣內斂,因此冬季的起居以早臥晚起為宜。
冬季時入夜后至太陽出來的這一段時間是一天之中最寒冷的時候,人體于此時睡眠休息,可以避開嚴寒,有利于精氣的斂藏和能量的儲備。
冬季的起居保健應順應自然界的節令變化特點,蟄居防寒,斂藏精氣。
冬季著裝――“防寒保暖”
冬季氣候寒冷,衣物的選擇應著重防寒保暖,宜選擇保暖性好的衣物,內衣以棉質為好,既暖和又透氣;冬季衣物一般較厚重而多數影響活動,因而可以選擇稍微疏松寬大些的外衣,減少對肢體的束縛,以幫助氣血流通。
冬季進食有講究
冬季氣候寒冷,人體需要從食物中補充足夠的熱量來御寒。冬季進食宜選擇營養豐富、富含熱能的食品,攝入足夠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多食溫熱食物,少食寒冷食品。溫熱類食物具有溫經助陽、活血散寒的功效,常見適宜冬季服用的溫熱類食品有羊肉、鹿肉、蔥、姜、蒜、荔枝、桂圓、核桃、板栗等。
另外,冬季是一年中進補的好時節。冬季時,人體順應自然界的氣候變化,以收藏為主。人體此時的新陳代謝減慢,腸胃吸收功能好,攝入的營養物質很容易被吸收,且利用率高。因而此時進食補品,能收到很好的滋補功效。民間對此有言:“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冬季的進補可分為食補和藥補兩種,除此之外,冬季還需要補充足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避免過食肥甘肉類,以補充人體必需的各類礦物質、維生素、纖維素和微量元素,防止飲食偏頗。
藥補須根據體質的不同選擇適宜的藥物來進行。氣虛人群可以選擇進補人參、黃芪、黨參、白術、五爪龍、茯苓等藥物;血虛人群可以適當進補熟地、阿膠、當歸、何首烏、龍眼等藥物;陰虛人群可以適當選擇生地、枸杞、西洋參、百合、沙參、麥冬、玉竹、天冬等藥物進補;陽虛人群可以適當選擇鹿茸、杜仲、肉蓯蓉、仙茅、巴戟天、羊藿等藥物來進補。以上藥物選擇應根據體質不同,合理加以選擇。藥補時一定要慎重,藥補不當則反受其害。
適宜冬季進食的食療方或藥膳如下:
當歸生姜羊肉湯
材料:當歸15克,生姜數塊,羊肉適量,黨參20克,黃芪20克,蔥、食鹽、香菜等調味品適量。
做法:將羊肉洗凈切塊,連同生姜、當歸、黃芪、黨參一起放入鍋中,加水后用大火煮沸,再改小火慢燉,至快成時放入食鹽、蔥、香菜等調味品。
功效:當歸生姜羊肉湯源自西漢名醫張仲景的著名藥膳方劑,具有很好的溫陽補氣、祛寒保暖作用,適宜于寒冷的冬季服食,可治療氣血虛弱、營養不良、貧血及手足冰冷等癥。
雞肉蔬菜湯
材料:雞肉數塊,蘿卜、胡蘿卜、黃豆、豌豆、花生、冬瓜、白菜等新鮮品適量,香菜、蔥、姜、食鹽、胡椒粉等調味品適量。
做法:將雞肉洗凈切塊放入鍋中,加水后用大火煮開片刻,放入蘿卜、胡蘿卜、黃豆、豌豆、花生、冬瓜、生姜,改小火慢燉,至八分熟時放入白菜等莖葉類蔬菜,最后放入香菜、蔥、食鹽、胡椒粉等調味品適量。
功效:雞肉蔬菜湯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及纖維素等營養物質,冬季常服可增強體質,尤其適宜于體質較弱及年老者服食。
骨頭湯
材料:新鮮豬骨數塊,冬瓜、蘿卜、豆類適量,生姜、蔥、香菜、食鹽等調味品適量。
做法:將新鮮豬骨洗凈剁塊放入鍋中,加水后用大火煮開,然后放入冬瓜、蘿卜、豆類、生姜等,改用小火慢燉,至快成時放入蔥、食鹽、香菜等調味即可。
功效:骨頭湯中含有豐富的骨膠原、鈣、磷脂等營養成分,冬季時常服可增強體質、強壯骨骼,很適宜老年體弱者及發育中的小兒服食。
羊肉蘿卜肉蓯蓉湯
材料:羊肉適量,蘿卜500克,肉蓯蓉20克,肉桂、生姜、蔥、香菜、食鹽、胡椒粉適量。
做法:將羊肉洗凈切塊放入鍋中,加水后先用大火煮沸片刻,再放入蘿卜、生姜、肉蓯蓉,改用小火慢燉,最后快成時加入蔥、食鹽、香菜、胡椒粉等調味品適量即可。
功效:俗語有言:“冬吃蘿卜夏吃姜,不找醫生開藥方。”蘿卜是冬季一味很好的保健食品,冬季常喝蘿卜湯可強健體質,增強機體抵抗力。蘿卜配羊肉、肉蓯蓉一起煮熬成羊肉蘿卜肉蓯蓉湯,具有溫陽補氣、防寒保暖的功效,很適宜冬季服用。
洋參木瓜排骨湯
材料:花旗參15克,木瓜60克,豬排骨500克,陳皮5克,生姜、蔥、食鹽、香菜、胡椒粉等調味品適量。
做法:將豬排骨洗凈剁成段放入鍋中,加水后用大火煮沸片刻,放入花旗參、木瓜、陳皮、生姜,改用小火慢燉,至快成時放入蔥、食鹽、香菜、胡椒粉等調味即可。
功效:冬季人們一般進食較多肉類等肥甘厚味之品,一些脾胃素虛的人容易消化不良,產生食欲不振、腹脹等癥狀,因此,冬季除了注意進補之外,最好多喝一些具有清補作用的湯汁。洋參木瓜排骨湯具有很好的清潤補氣、健脾消滯的作用,適宜冬季服食。
冬季疾病預防
說到進補,一般人都會想到冬蟲夏草、人參、鹿茸、燕窩、魚翅等名貴藥材和食物。
近年來,由于一些商家的錯誤宣傳,很多消費者想當然地認為“價格越貴就越滋補”,實際上并不是這樣的。
不可否認,冬蟲夏草等名貴藥材有某方面較強的功效,但是它們高昂的價格主要是由它們的數量稀少決定的,而不是藥效。
研究證明,絕大多數名貴藥材和食物的功效并非獨一無二、不可替代,在實際應用中,很多價格便宜的藥材和食物完全可以代替它們,而且不會降低療效。下面就介紹幾種名貴藥材和食物的廉價替代品。
燕窩
燕窩確實有養顏補身的效果,不過,如果期望吃一兩次就有神奇的功效是不現實的,需要持續吃才行。一般1周吃2次,連續吃1個月左右才能有效果。其實,銀耳、豆腐和燕窩的營養成分類似,同樣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及小分子氨基酸,雖然含量比燕窩少,但也足以滿足人體的需要了。銀耳含有豐富的膠質、多種維生素、無機鹽和氨基酸;豆腐則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碳水化合物和豐富的蛋白質,素有“植物肉”之美稱。
魚翅
魚翅中主要的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脂肪、不飽和脂肪酸及膠原蛋白,還含有一定的礦物質。魚翅營養價值比較豐富,但由于魚翅中的膠原蛋白缺少一種必需的氨基酸(色氨酸),屬于不完全蛋白,因此難以被人體吸收。而且魚翅中的膠原蛋白量甚至還不如豬皮、牛皮多。另外,魚翅采自鯊魚,而鯊魚處于海洋生物食物鏈的頂端,體內往往容易因富集作用而累積較多的有害物質,如果魚翅質量不好或烹飪不當,反而對健康不利。肉皮、豬蹄及軟骨等食物中,膠原蛋白的含量不少于魚翅,蛋白質含量也很豐富。不過,這些食物中的膠原蛋白同樣屬于不完全蛋白,所以在烹調時不妨搭配禽畜肉以及魚、蝦、蟹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能幫助機體吸收膠原蛋白。
鮑魚
鮑魚屬于高蛋白質、低脂肪的食物,鮑魚中球蛋白含量較高,而球蛋白有一定的增強人體抵抗力的作用。不過最新研究成果顯示,人體會通過平衡系統自然調節球蛋白的需求比例,健康人體內的球蛋白量都是正常的,沒有必要額外補充球蛋白。另外,吃鮑魚一定要吃熟透的,不能吃半生不熟的。鮑魚適合文火慢燉,以保存其鮮美原味,夜尿頻、氣虛哮喘、血壓不穩、精神難以集中者適宜吃鮑魚。痛風病患者及尿酸高者則不宜吃鮑魚。其替身食物可選河蚌、田螺,功效不比鮑魚差。人們日常所喝的牛奶中,每100克就含有10多克的免疫球蛋白,如果只是想補充球蛋白的話,喝牛奶就足夠了。
海參
海參中含有的蛋白質(特別是白蛋白)比較高,如果想用海參補充白蛋白質,用雞蛋替代就可以。泥鰍、鯽魚也可代替海參,海參除富含維生素A、鎂外,其他營養成分與泥鰍和鯽魚差不多。
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的主要功效是滋陰潤肺補腎,提高免疫力,而價格只有幾元錢一斤的枸杞具有同樣的功效,其補腎功效甚至超過冬蟲夏草。一般而言,每天吃15克枸杞子就能達到治療效果。此外,山藥也有類似的補腎作用。
人參
人參是補氣佳品,然而除非用于危重癥的搶救,黨參完全可以取代人參。而一般即使是人工栽培的人參,價格也是黨參的4倍之多,野生老山參的價格就更貴了。對于動則出汗、語聲低微的肺脾氣虛者,用黨參15克泡水代茶飲即能收效。
鹿茸
鹿茸是補腎壯陽的良藥,適合陽虛的人食用,然而它的功效也并非無可替代。臨床上常用肉蓯蓉、韭菜子、仙茅、巴戟天等相對便宜的藥來代替鹿茸。如陽虛體質者,冬季多用鹿茸養生,但也可用蓯蓉羊肉粥來代替,做法很簡單:取肉蓯蓉30克,精羊肉和粳米各100克,精鹽少許,蔥白、姜末適量。先用砂鍋水煎肉蓯蓉,過濾取汁,去渣,加粳米及切碎的羊肉同煮至熟,再加入鹽、蔥、姜,煮沸即可服食。
當歸
當歸是補血活血的良藥,但是價格也偏貴,其實如果只是用來補血的話,首烏和龍眼肉都能起到和當歸相似的作用。血虛的女性每天吃15克龍眼肉,即可收到補血養顏的功效,而且龍眼肉的口感也比當歸好得多。
紅花
紅花是活血化瘀的常用藥,一般的紅花已經偏貴,藏紅花更是昂貴。而價格只相當于紅花1/5的益母草其實也有不錯的活血化瘀的功效,而且如果是用于女性血瘀型的痛經等癥,益母草的效果更好。
人老了,全身各個器官的生理機能肯定會下降。老年人常見的變化有滿臉皺紋、頭暈眼花、腰膝酸軟等,如果針對老年人的這些情況,在飲食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往往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抗衰第一式:防皺
人老了,須發漸白稀疏甚至禿頂,再有就是皮膚老化,滿臉皺紋像年輪一樣刻在臉上,不斷加深。青春時健康光滑的皮膚開始變得松弛,溫潤的皮膚逐漸變得干燥、粗糙,失去光澤。由于色素代謝等原因,面部暴露在外的皮膚出現了老年性色素斑。所有這些變化,都會讓人感到壯年不再來。特別是曾經膚如凝脂的女性,失落感會更明顯了。延緩衰老,不妨試試下列藥膳。
抗皺膏
材料:人參80克,桃仁200克,茯苓100克,苡仁200克,蜂蜜300克。
做法:將上四味加水500毫升,連煎3次,每次取汁200毫升,再將3次汁液合在一起,濃縮為300~400毫升,入蜂蜜煮沸,停火,冷卻裝入瓶中,蓋緊。每日早、晚各服兩匙。
功效:具有益氣活血、養顏抗皺的作用。適用于面部過早出現皺紋的人,也可以預防和治療身體早衰。
枸杞燉豬蹄
材料:金針菜30克,枸杞30克,豬蹄1只,精鹽、味精、姜片、蔥、料酒各適量。
做法:將金針菜放入清水中泡開,去老梗,并和枸杞一起洗凈。豬蹄洗凈,放入鍋中,加清水、姜片、蔥、料酒燒沸,再改用文火燉至肉熟爛,入味即可出鍋,加入精鹽、味精少許。食豬蹄,喝湯。
功效:具有滋潤皮膚、增強皮膚韌性和彈性等作用,使皮膚潔白、嫩滑,皺紋減少。但是血脂過高的人不宜多食。
首烏黃精燉豬肺
材料:何首烏15克,沙參15克,黃精15克,生苡仁30克,豬肺1副,味精、食鹽適量。
做法:將何首烏、沙參、黃精、苡仁同裝入紗布袋內,扎緊口,再將豬肺洗凈切成塊,同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去浮沫,改用文火燉至豬肺熟爛,棄藥袋,加少量食鹽、味精即成。佐餐食。
功效:具有養陰潤燥、補虛潤膚之功效。適宜體虛,顏面皮膚干燥、無華者食用。
抗衰第二式:明目
人到老年,隨著年齡的增長,眼部也發生明顯的變化——視力下降、暗適應能力低下、眼的調節機能減退等等。同時眼部的組織形態也發生明顯的改變。
人眼的老化、衰退雖然是一種自然現象,但如果掌握這一規律,注意防老保健,就可能減緩眼部的老化過程。老年人可以試試下列藥膳。
豬肝枸杞湯
材料:豬肝200克,枸杞葉50克,桑葉40克,豆粉、油、鹽適量。
做法:先將豬肝洗凈,切成薄片,并用豆粉調拌后置油鍋炒熟,鏟出備用。枸杞葉、桑葉洗凈后入鍋,再加水,旺火煮沸后將加入炒好的豬肝,改文火煨半小時,加食鹽調味后即成。
功效:有明目、清熱、止渴之功效。民間常用以治療視力減退等癥。
兔肝女貞子湯
材料:兔肝1具,女貞子、旱蓮草各9克,調味品少許。
做法:將女貞子、旱蓮草洗凈先煎藥汁,再用藥汁煮肝片,加佐料調味即可,吃肝喝湯。
功效:適用肝腎陰虛、視物模糊者。
溫馨提示
老年人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堅持眼部保健按摩,這有助于增加和改善眼部血液循環,消除眼部皺紋,解除眼部疲勞,增進視力,減少眼疾。
2.調整老花鏡的度數,一般老年人的老花鏡需要2~3年更換一次。
3.保持樂觀、穩定的情緒,因為劇烈的情緒波動容易誘發青光眼,嚴重影響視功能。
4.老年人由于淚腺分泌等原因,可出現眼睛干澀等癥狀。癥狀明顯者可用人工淚液等方法處理。
5.早期防治老年期眼病,如白內障等。
抗衰第三式:防腰膝酸軟
人老腿先衰,上了年紀,老年人常常感覺到腿腳越來越不聽使喚了。按照中醫的理論,男子過了40歲,女子過了35歲,腎中精氣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出現腎中精氣不足。“腎主骨生髓”,腎中精氣不足,就會出現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等癥狀。這其中具體的有腎陰、腎陽的不足,并會出現相應的癥狀。
腎陽不足
老年人往往表現為腰膝酸軟、肢寒怕冷,小便清長、夜尿多等癥狀,可以試試下列藥膳。
枸杞狗肉湯
材料:狗肉500克,枸杞子30克,核桃仁15克,菟絲子15克。
做法:將狗肉切絲,枸杞子、核桃仁、菟絲子洗凈,用紗布包扎,入鍋,加水適量,小火煎煮1小時,撈出藥包,加入適量鹽、姜等調料,分頓食用,吃肉喝湯。
肉蓯蓉羊肉湯
材料:羊肉250克,肉蓯蓉15克,覆盆子10克,金櫻子15克,續斷10克。
做法:取羊肉洗凈切成丁,將肉蓯蓉、覆盆子、金櫻子、續斷,用紗布包扎與羊肉入鍋,加水適量,煎煮至羊肉熟爛,撈出藥包,放入食鹽、味精等調料,出鍋冷卻,吃肉喝湯。
腎陰不足
老年人會表現為腰膝酸軟、暈眩耳鳴、潮熱盜汗等癥狀,可以食用下列方藥。
黃精枸杞生地粥
材料:黃精30克,枸杞30克,生地15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先將黃精、枸杞、生地煎煮取濃汁去渣,與粳米煮粥,粥成后加入白糖適量即可食用。
旱蓮草女貞子燜雞
羊肉是入冬后大眾化滋補強身佳品,如北京的涮羊肉、西安的羊肉泡饃、新疆的烤羊肉串和烤全羊……每到冬季不知招來多少八方賓客。羊肉不但滋味鮮美,更是一味滋補強身的良藥。
羊有山羊、綿羊、野羊等多種,入藥以雄性山羊為勝。羊肉味甘性溫,能益氣補虛、暖中焦、扶元陽、益勞損,治療虛勞不足、陽虛畏寒、身體羸瘦、腰膝酸軟、腹痛寒疝、中虛反胃、產后血虛、帶下、不孕等癥。正如李杲所說:“羊肉甘熱,能補血之虛,有形之物也,能補有形肌肉之氣。凡味與羊肉同者,皆可以補之。故曰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是也。人參補氣,羊肉補形也。”醫圣張仲景的名方“當歸生姜羊肉湯”即以羊肉為主藥,配當歸養血通經,再加生姜溫胃散寒,全方溫中補虛之效極佳,常用于治療氣血兩虧、虛寒腹痛、產后血虛等癥。
羊肉還是配制多種藥膳的重要原料,可輔助治療多種疾病。
【羊肉蓯蓉粥】羊肉100克(切碎),肉蓯蓉10 克(洗凈),與粳米100克共煮粥,粥將熟時加蔥、鹽、味精等調味品,食粥。此粥是中老年人氣血雙虧、脾腎陽虛的食補良方。
【山藥羊肉粥】羊肉250克,鮮山藥500克,共煮爛,入粳米250克,加水適量煮粥食之,每日早晚服用。此粥溫補脾腎、健脾止瀉、益腎固精,適用于體質虛衰、慢性泄瀉等癥。
【杜仲羊肉煲】凈羊肉500克,配杜仲15克、枸杞子30克、仙靈脾10克,加生姜、蔥、鹽以及少量花椒、小茴香等香料(用紗布包)共煲,熟軟之后在進食前加香菜,吃肉喝湯,適用于腎虛腰痛、陽痿、老人夜尿增多等。
【參芪羊肉羹】山羊肉500克切塊,取黃芪、黨參、當歸各25克(用紗布袋裝),生姜25克,同放沙鍋中,加水1 000毫升,用文火煨煮,至羊肉爛時再加食鹽適量,吃肉喝湯。此羹益氣養血、溫中和胃、強身健體療效極佳,常用于治療病后、產后營養不良、中氣不足、貧血、虛熱、多汗、畏寒肢冷等癥。外感實熱者忌用。
吃羊肉五宜
1.實踐表明,吃羊肉與生姜、蔥(如蔥花羊肉餃子)、香菜、陳皮等相配最佳,不但有助于去除羊肉的腥膻之氣,還可增加羊肉的清香之味。
2.因羊肉性溫熱,若在春夏季節,或體質偏于陽盛者,可配一些性味寒涼的藥食,以減輕羊肉的溫熱之性。如搭配涼性和甘平性蔬菜,可以起到清涼、解毒、祛火的作用,如冬瓜、絲瓜、油菜、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筍子、菜心等;而土豆、香菇、紅薯等則屬甘平性蔬菜。
3.宜搭配豆腐食用。豆腐不僅能補充植物蛋白和多種微量元素,與羊肉有營養互補作用,而且其中的少量石膏還能起到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等功效。
4.羊肉與蘿卜相配最佳,蘿卜性涼,不但能起到消積滯、化痰熱、除腥膻的作用,而且吃起來有特殊的清香氣味。
5.燉羊肉可放點蓮子心,蓮心有清熱祛火作用,可降低羊肉的溫燥之性。
吃羊肉五忌
1.羊肉性溫熱,凡表現有外感時邪、或患有熱性疾患、或表現為陰虛血熱(如患鼻衄等)者忌服。
2.吃羊肉時不宜吃醋,醋與寒性食物搭配最好,與溫熱的羊肉則不太適宜。
3.吃完羊肉不宜馬上喝濃茶。因羊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茶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吃了羊肉立即喝茶,會產生一種叫鞣酸蛋白的物質,容易引發便秘。
4.肝炎病人最好不吃羊肉,否則可能會促進病灶發展,加重病情。
【關鍵詞】糖尿病骨質疏松;中西醫;臨床效果;研究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659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5-2918-02糖尿病骨質疏松指的是糖尿病并發骨量減少,使得骨組織顯性結構受損,而骨脆性增加,極易發生骨折的一種代謝性全身疾病[1]。為了進一步分析中西醫結合治療本病的臨床療效,我院展開了相關研究,現將結果作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2011年4月――2013年6月接診糖尿病骨質疏松患者50例,全部經常規、臨床病理等檢查確診,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隨機均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對照組男患15例、女患10例;年齡52-78歲,均值67.3±8.5歲;病程2-22年,均值5.6±3.1年。研究組男患16例、女患9例;年齡53-80歲,均值67.8±8.2歲;病程3-20年,均值5.7±2.9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上無顯著性差異(P>0.05),可比。
1.2方法
1.2.1對照組本組患者采用西醫治療,包括飲食控制、宣教、適當運動等,之后根據患者病情采取口服降糖藥物控制血糖,也可以采取胰島素注射控制。血糖控制標準達到空腹血糖不高于7.0mmol/L,餐后2h血糖不高于10mmol/L,而糖化血紅蛋白則在6.5%以下[2]。此外,還給予患者基本骨營養補充劑與抑制骨吸收等藥物處理。
1.2.2研究組本組患者在對照組方式上聯用中醫治療,主要加用自擬中藥湯劑-補腎健骨湯處理,該方劑組成為:各自30g的熟地黃、山藥、骨碎補、威靈仙、肉蓯蓉,各自12g的茯苓、丹皮,各自10g的羊藿、鹿銜草,各自6g的澤瀉、炙乳香、炙沒藥、血竭(后三者皆研末吞服),以及20g山茱萸。本方劑采用水煎服,每天1劑,分為三次服完。
1.3觀察指標兩組患者以連續治療15天作為一個療程,治療1-2個療程,行效果評價,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情況。
1.4療效評價標準本次研究采用的療效評價標準[3]以《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為主:①顯效:患者的關節與骨骼疼痛及腰腹乏力等癥狀消失,而骨量與骨密度有所增加,骨折率則下降。②有效:前述癥狀有所緩解,骨密度增加。③無效:前述癥狀無任何改善,甚至出現加重現象,而骨密度無任何變化。總有效率=有效率+顯效率。
1.5統計學分析本次研究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行卡方檢驗,以P
2結果
研究組總有效率96.00%(24/25)明顯優于對照組80.00%(20/25),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糖尿病骨質疏松屬于糖尿病并發癥之一,發病機理在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絕對或者相對缺乏,使得成骨的作用降低,進而若出現肝腎功能損害,1-2羥化酶活性就會顯著下降,造成體內維生素D無法充分活化,腸道內缺乏生物活性維生素D,故而使得自身的鈣吸收明顯降低,而骨質缺鈣就會引發骨質疏松。祖國醫學將糖尿病骨質疏松歸為“骨瘺”、“消渴”等范疇,并認為消渴主要是因為邪熱耗傷肺、腎及胃之陰,水谷精微輸布失常所致,進而久病耗氣,造成腎精虛衰及骨失滋養等,則出現骨瘺。
本次研究針對接待的糖尿病骨質疏松患者進行對比研究,其中對照組單用西醫,研究組加用中醫,結果顯示中西醫結合治療療效更確切。本次研究中醫采用的是補腎健骨湯,該湯劑中含有很多中藥成分,比如說骨碎補、羊藿、威靈仙、乳香、沒藥、肉蓯蓉及血竭等(某幾樣屬于六味地黃丸成分),六味地黃丸有著補腎填精的功效,同時能預防與治療骨質疏松癥,對于骨密度也能起到一定的增強效果;鹿銜草、羊藿及肉蓯蓉等可以增強補腎填精,同時達到強筋健骨的功效;威靈仙、沒藥、乳香及血竭等則有活血化瘀等效果。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糖尿病骨質疏松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以取得比單用西醫治療更好的效果,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李慧華.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發病機制及治療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2,7(36):20-2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30例絕經后骨質疏松婦女,年齡43~69歲,平均63歲,自然停經1年以上,體格檢查各重要臟器無器質性病變,接受治療前6個月未曾服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
1.2 治療方法 口服抗骨增生膠囊(江蘇省連云港康緣制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0.35 g/粒),3次/d,3粒/次,連續服用6個月。
1.3 骨密度(BMD)測定 采用DCX檢查測定尺橈骨BMD。
1.4 血生化指標檢查方法 治療前后清晨抽取靜脈血5 ml,檢驗生化指標,Ca、P、BUN。
2 結果
2.1 BMD 30例患者經抗骨增生膠囊治療6個月后,治療前與治療后的BMD平均值分別為(0.715±0.039)、(0.741±0.040)g/cm2,增加了3.18%,治療前后比較有明顯統計學差異(t=10.3151,P
2.2 骨痛緩解情況 30例患者經抗骨增生膠囊治療6個月后,骨痛消失16例,占53.3.%;骨痛減輕13例,占32.5%;無效1例,占3.3%。
2.3 治療前后骨代謝生化指標的改變 Ca(mmol/L)治療前后分別為:(2.46±0.19)、(2.45±0.18),(t=0.26,P>0.01);P(mmol/L)治療前后分別為:(1.17±0.16)、(1.22±0.17),(t=0.68,P>0.01);BUN(mmol/L)治療前后分別為:(4.90±2.10)、(4.81±2.11),(t=0.32,P>0.01)。
3 討論
骨的代謝由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所控制,處在骨吸收與骨形成的動態平衡中。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癥,與內源性雌激素有關,雌激素減少時,對破骨細胞的抑制作用減弱,破骨作用相對加強,破骨與成骨明顯失衡,骨吸收增加,骨形成相對減少,導致骨量逐漸喪失。目前,治療骨質疏松癥多集中在骨代謝這兩方面,即抑制骨喪失,促進骨形成。當前,雌激素替代療法應用最廣,其療效確切,但長期應用可能導致子宮出血,使用不當會增加乳腺癌的發生率,其他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藥物也各有利弊[2]。抗骨增生膠囊是中成藥,由熟地、肉蓯蓉、狗脊、女貞子、羊藿、牛膝、雞血藤、骨碎補、萊菔子等九味藥組成,方中熟地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用于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等[3]。肉蓯蓉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的功效用于腰膝酸軟,筋骨無力腸燥便秘等[3]。狗脊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的功效,用于腰膝酸軟,下肢無力,風濕痹痛[3]。女貞子具有滋補肝腎,明目烏發的功效,用于眩暈耳鳴,腰膝酸軟等[3],近年國內研究表明女貞子中所含的女貞子多糖有顯著免疫增強作用[4]。羊藿具有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的功效[5],用于筋骨痿軟,風濕痹痛,麻木拘攣,更年期高血壓等,現在研究表明,羊藿中所含的羊藿總黃酮對骨質疏松有良好的防治作用[6]。牛膝具有補肝腎,強筋骨,逐瘀通經的功效,用于腰膝酸痛、筋骨無力等[7],現在藥學研究認為牛膝具有蛋白同化、降血糖、利尿、鎮痛、抗菌、抗衰老等多種藥理作用[8]。雞血藤具有補血,活血,通絡的功效,用于麻木癱瘓,風濕痹痛等[9],現在研究表明,雞血藤可通過多途徑激活造血系統,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等全血象減少的疾病[10]。骨碎補具有補腎強骨,續傷止痛的功效。用于腎虛腰痛,跌撲閃挫,筋骨折傷等[11]。萊菔子具有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的功效[12]。整個方劑具有補腰腎、強筋骨、活血、理氣、止痛等功效[13]。其治療骨質疏松癥的作用機理可能是通過調節內分泌系統,增加內源性雌激素有關,但沒有激素替代療法的副作用。本實驗30例患者,服藥6個月后,尺橈骨BMD明顯增加,具有顯著性統計學意義,對骨痛的治療有效率較高。其治療骨質疏松癥的療效肯定、安全、癥狀改善明顯。如果長期應用抗骨增生膠囊治療骨質疏松癥,最好加服鈣制劑,防止引起低血鈣。
參 考 文 獻
[1] 甄健存. 骨質疏松癥的藥物治療與評價. 中國新藥雜志,1997,6(1):33.
[2] 尚雪原,張世玲,斐玉玲. 骨質疏松癥的藥物治療.中國醫院藥學雜志,1998,18(7):303.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委員會. 中國藥典(一)部.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94,103,179,34.
[4] 于魯鋼,郝麗梅,楊明. 女貞子多糖的提取及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中國藥學雜志,1992,27(1):26.
[5] 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委員會. 中國藥典(一)部.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267.
[6] 葛淑蘭,田景振.羊藿及其有效成分的藥理研究進展. 中國藥師,2005,8(6):462.
[7]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委員會. 中國藥典(一)部.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54.
[8] 趙曦. 四大懷藥的研究與應用.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336-351.
[9]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委員會. 中國藥典(一)部.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151.
[關鍵詞] 習慣性便秘;便秘理腸外用貼劑;通便靈
[中圖分類號] R256.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15-005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estinal constipation topical patches for habitual constipation.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57 cases with habitual constipation were respectively analyzed. 31 cases of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by intestinal constipation topical patches,and 26 cases of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Tongbianling.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otal efficiency of study group was 90.3%,and control group was 65.4%, which of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Habitual constipation; Intestinal constipation topical patches; Tongbianling
習慣性便秘是臨床常見的腸道疾病,尤其以老年人為多。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飲食結構的改變、戶外運動的減少等,其發病率有逐漸上升并且年輕化的趨勢。便秘危害人的健康,尤其是對于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甚至可導致猝死和病情惡化[1,2]。長期習慣性便秘還有誘發癌癥的危險。因此臨床上應給予積極的治療。西藥治療主要是應用瀉藥,屬于對癥治療,容易復發。便秘理腸外用貼劑屬于外用藥,用于治療習慣性便秘屬于內病外治,具有副作用小等優點。本研究回顧性分析習慣性便秘57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便秘理腸外用貼劑與傳統西藥比較治療習慣性便秘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4年1~6月在我院治療的習慣性便秘患者57例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關于習慣性便秘的診斷標準,大便硬,量少,有排便不盡感覺,甚至需要用手協助下排便。不適用瀉藥情況下1周內自發排空糞便次數≤2次,或者長期無便意。所有納入研究的患者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由腸道器質性病變導致腸道狹窄引起的便秘、妊娠或者哺乳期者,合并其他系統嚴重疾病者、精神病者、未按要求用藥者及無法判斷療效者。其中31例采用便秘理腸外用貼劑治療為研究組,其中男13例,女18例,平均年齡(47.1±8.6)歲,平均病程(10.4±1.8)年;26例采用通便靈治療為對照組,其中男11例,女15例,平均年齡(50.3±11.9)歲,平均病程(11.2±3.1)年。兩組患者比較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
研究組采用便秘理腸外用貼劑治療,由當歸、黃芪、白芍、厚樸、肉蓯蓉、威靈仙、白術、銀花、何首烏等成份組成。藥物碾碎、過篩,每10 g裝袋備用。每次1袋,加適量蜂蜜、黃酒調制成糊狀。75%酒精臍部消毒,將藥糊敷在肚臍上,無菌紗布覆蓋固定。每天1袋。連用14 d。對照組采用通便靈膠囊(國藥準字4220Z5530,四平市吉特藥業有限公司)治療,2~4粒/次,1~2次/天。連用14 d。
1.3評價方法
(1)療效標準[3,4]:痊愈為大便恢復正常,無其他癥狀,短期內無復發;顯效:便秘情況明顯改善,便秘性質以及間隔時間接近正常,或者大便雖然稍干,但排便間隔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總有效率90.3%,對照組總有效率65.4%,研究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χ2=3.897,P
2.2兩組治療前后各臨床癥狀體征積分比較
研究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后各癥狀積分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差異(P
3 討論
習慣性便秘是指長期的、慢性便秘,多發于老年人。但亦有學者認為習慣性便秘不僅僅限于功能性便秘,又包括結腸性便秘與直腸性便秘,因此,患有習慣性便秘的人應及早去醫院查明便秘的原因對癥治療。習慣性便秘主要是生活、飲食及排便習慣的改變以及心理因素等原因導致的,治療過程中如果不糾正這些起因,治療效果往往較差。藥物治療只是臨時之舉,長期依賴瀉藥只會逐漸加重便秘程度,生活調節才是根本治療。習慣性便秘以老年人和中年女性為多見,發病率9%~20%。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作壓力的增加、室外活動的減少、飲食結構的變化等,習慣性便秘的發生率有上升趨勢,且有年輕化的趨勢。習慣性便秘,又稱功能性便秘,是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或排便經常感到困難。便秘的人,不僅會因為大便滯留而使毒素吸收過多,也因大便排出緩慢而比正常人吸收過多的膽固醇。
習慣性便秘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心理因素、胃腸道運動緩慢、腸道運動亢進、腸道受到的刺激不足、排便動力缺乏、腸壁的應激性減弱。習慣性便秘多與結腸動力有關。祖國醫學對便秘的研究歷史悠久,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大便難”的相關記載。仲景對便秘提出了不同的發病機制,并設立了不同的治療方法。總體上祖國醫學認為便秘是因大腸傳導功能失常而導致[5-7]。目前臨床上對習慣性便秘的治療主要是消除便秘癥狀,緩解患者不適,恢復正常的排便頻率,恢復正常糞便性質,維持正常排便規律,消除導致便秘的原因。主要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主要是飲食調節,培養按時排便習慣,應用緩瀉劑,手術治療方法主要是結腸切除和回腸直腸吻合術。手術治療患者痛苦大,并且存在一定缺陷,長期服用緩瀉藥,副作用大。通便靈膠囊成分為番瀉葉、當歸、肉蓯蓉,具有瀉熱導滯、滑腸通便的功效,主要用于熱結便秘、長期臥床便秘、一時性腹脹便秘、老年習慣性便秘。番瀉葉為刺激性瀉藥,通過腸黏膜和神經從刺激腸蠕動,屬于猛藥,建議盡量少用。番瀉葉作用于結腸,一般幾個小時內生效。番瀉葉致瀉作用因人而異,有人服用10 g,并無通便作用,亦無不良反應。但有人服10 g則引起消化道大出血,表現為腹痛、黑便。所以常規用量也應先以小劑量試用,逐漸加量。用量過大可致惡心、嘔吐、腹 痛、腹瀉,并可見頭暈、行走不穩、面部麻木等。番瀉葉性寒,瀉下的同時可傷正氣,所以體虛津虧而長期便秘者不宜用此峻下。臨床可見一些老年患者長期自服番瀉葉導瀉,雖一時腹氣通暢,但并非治本之法,而且會加重氣陰虛損,不利于從根本上解決便秘癥狀。
便秘理腸外用貼具有無毒副作用、簡便等優點。便秘理腸外用貼組成成份主要是當歸、黃芪、白芍、厚樸、肉蓯蓉、威靈仙、白術、銀花、何首烏等。當歸性甘、辛、溫,歸肝、心、脾經,具有治療“腸燥便難”的功效,養血活血、潤腸,白芍味酸,涼,入肝、脾經,具有養血的功效;黃芪性味:甘,微溫,歸肺、脾、肝、腎經,白術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二者均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肉蓯蓉味甘;咸;性溫,歸腎、大腸經,何首烏苦甘澀,微溫,入肝、腎經,二者均具有養血滋陰;潤腸通便的功效;厚樸具苦、辛、性溫,歸脾、胃、大腸經,有行氣、引氣下行的功效,具有治療食積氣滯、腹脹便秘的功效;威靈仙通氣,自胸腹到下腹通閉解結;銀花清臟腑熱且不傷正[8-11]。諸藥配合,達到祛邪扶正的功效,達到標本同治的目的。現代醫學研究也顯示,何首烏能夠促進腸道運動,具有通便作用,當歸有調節內分泌的功效,并促進平滑肌收縮,還可增加腸道血供,厚樸能夠調整胃腸道的運動,對腸道具有興奮的作用。本研究中,研究組采用便秘理腸外用貼治療,對照組采用通便靈治療,結果顯示研究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便秘癥狀積分改善程度也顯著優于對照組。
便秘理腸外用貼屬于外用藥,藥膏敷與臍部,屬于中醫中的內病外治。中藥敷貼臍部的方法早在《金匱要略》中就有記載。中醫認為,臍且先天之結締,后天之氣舍[12]。臍中為神闕穴,聯系十二經脈,與臟腑、全身相同,因此通調周身之經點。臍深部直接與大腸連接。現代醫學研究顯示臍部皮膚的角質層最薄,血管神經豐富,屏障功能較弱,無脂肪覆蓋,皮膚筋膜與腹膜直接相連,因此藥物容易通過臍部的皮膚進入細胞間質,并彌散入血,而迅速通達全身。臍部外敷藥膏具有吸收快的優點,并且副作用小、痛苦小、使用方便等,尤其是對幼兒以及老年人容易接受。
綜上所述,便秘理腸外用貼治療習慣性便秘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癥狀,并且使用方便、副作用小。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友,馬玉俠,馬海洋,等. 隔藥灸臍法治療功能性便秘20例[J]. 河南中醫,2014,34(7):1404.
[2] 周仲瑛. 中醫內科學[M]. 第2版.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235.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131-132.
[4] 劉新民,伍漢文,齊今吾,等. 消化系統疾病鑒別診斷與治療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458-467.
[5] 竇永起,魏正茂. 補元潤通湯治療老年便秘80例臨床總結[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07,13(9):59-60.
[6] 張小紅. 潤腸湯加減治療老年性便秘的效果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19):50-51.
[7] 蘇敏. 潤腸湯治療老年性便秘臨床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10):144.
[8] 房栩丞,王嬰. 芪術疏肝方治療氣秘型慢性便秘的臨床療效觀察[J].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4,14(6):34-35.
[9] 鞏國峰. 自擬白術通便湯治療老年性便秘25例[J].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4,35(6):55.
[10] 張小紅. 潤腸湯加減治療老年性便秘的效果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19): 50-51.
[11] 孫作剛. 養陰潤腸湯治療老年性便秘60例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09,15(34):158.
核桃仁營養豐富,據現代中藥藥理學研究發現,核桃仁含有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多種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胡蘿卜素、纖維素等人體所需的有益物質。核桃仁含脂肪油極為充足。含油量達50%以上。但它的化學結構較為特殊,易被人體吸收,其中亞油酸甘油脂,還有亞麻酸和油酸甘油脂,對保持心血管健康,防治動脈硬化,延緩衰老都有積極的意義。它含有較多的維生素E,對抗衰防老,延年益壽也有重要價值。人體內生化反應時產生的許多自由基能使細胞產生氧化脂質,從而導致細胞膜和細胞內超微結構的破壞。出現棕色的色素顆粒,形成“老年斑”,而維生素E恰恰能使細胞膜少受自由基的氧化損害,達到保護細胞、組織、機體、延緩老化作用。難怪被人譽為“長壽食品”。
祖國醫學認為。核桃甘溫。能補腎精,益命門,強腰膝,斂肺定喘,潤腸通便,又有化結石的作用。《本草綱目》說核桃“補氣養血,潤燥化痰,益命門,利三焦,溫肺潤肺。”《食療本草》亦說核桃仁能“通經脈。黑須發。常食骨肉細膩光潤。”常吃核桃不僅能滋養血脈,增進食欲,烏黑須發,而且還能醫治減退,神經衰弱,記憶衰退等,所以民間有“常吃核桃。返老還童”之說。核桃對各種年齡組的人都有營養保健,滋補養生的功能。食用者:孕婦可使胎兒骨骼發育良好;兒童、青少年有利于生長發育,增強記憶力,保護視力;青年可使身體健美,肌膚光潤;中老年人可保心養肺,益智增壽。
核桃食法多樣,除生吃外,還可制作糕點、糖果、餡心如核桃酥、琥珀核仁,亦有烹調入菜,是口味皆佳的美味菜肴。
核桃蜜膏
原料:核桃仁500g、蜂蜜500g、補骨脂200g、肉蓯蓉200g。
制法:先將核桃仁加水適量,水磨成漿;把補骨脂、肉蓯蓉用冷水浸泡1小時。入鍋煎煮2次,每次30分鐘,合并濾液,與核桃仁漿攪拌均勻,入鍋用小火煎煮濃縮成稠膏狀。兌入蜂蜜,再煮沸即停火,待冷后裝瓶備用。早晚各服1匙(約15ml)。
功效:溫腎壯陽。對抗衰老。延年潤腸,對老年人腎陽不足,精神疲憊,過早衰老,腰膝酸軟,畏寒怕冷,夜尿頻多有較好療效。
原料:胡核仁60g,黑豆90g,豬腰子2個,鹽、味精、醬油等適量。
制法:將豬腰子洗凈,剔除白筋膜,切成片。胡核仁、黑豆洗凈泥沙。將全部用料一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沸。然后改用文火煲1小時左右,調味服用。
功效:此湯性味平和,可補腎益精,強身健腦。健肌烏發,美容抗衰。
原料:填鴨1只(可食部)1500g。核桃仁100g,雞蛋清60g,蝦仁150g;味精15g,精鹽5g,料酒15g。醬油15g,五香粉1g。
制法:1、填鴨去雜洗凈后加精鹽、味精、料酒、醬油、五香粉,蒸熟后去鴨油。去骨撕成劈柴狀。2、核桃仁去皮炸熟。蝦仁砸成泥,蛋清抽打成雪狀鋪在盤底,放上鴨肉。鴨肉上涂一層蝦泥,蝦泥上放核桃仁。3、用以上主、配料搭配成型后,放入油鍋中浸炸,臨出鍋時再用武火炸一下即成。
功效:溫補肺腎。補陰助陽,潤腸通便。
原料:核桃仁200g,江米50g,紅棗100g,白糖300g,桂花鹵5g(或桂花香精2滴)。
制法:1、桃仁用開水泡后去皮。紅棗去核,與桃仁同剁成碎末。2、江米淘凈與桃仁末、紅棗末拌勻。用石磨磨成糊。鍋內加糖及適量水調勻,微火慢煮,慢慢攪動,至沸滾發粘,香氣四溢時,撒上桂花鹵即成。
功效:補肺腎。定虛喘。是小兒益智佳品。
原料:豬排骨(軟肋)1000g。核桃仁80g,粟米粒25g,枸杞(水發)10g,郫縣豆瓣15g,冰花酸梅醬15g,番茄醬10g。檸檬汁10g,白糖35g,香醋5g,大蔥20g,生姜14g,蔥花、姜末、精鹽、味精、料酒、水淀粉各適量,色拉油1500g(實耗100g)。
關鍵詞:骨刺湯;膝骨關節炎;效果
膝骨關節炎是中醫骨科中非常多見的關節病變,患者多表現為僵直、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在中醫學理論中,其認為“肝主筋,腎主骨”,故將骨關節炎納入“痹證”的范疇,并表示與機體衰老、外感風寒濕邪等直接相關。隨著年歲的增長,機體呈現為逐步衰退的現象,并表現為腎虛,腎虛則不能主骨,致使筋骨失養,加之,筋脈痹阻,引起該病[1]。鑒于此,筆者認為本病治療當以活血通經、補肝益腎為治法,選取骨刺湯行口服治療,現將相關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病例均來自富陽市中醫骨傷醫院骨科2014年1月~12月接診的膝骨關節炎患者。納入標準:符合2001年美國風濕病學會擬定的膝骨關節炎臨床診斷標準[2]。根據上述標準共納入患者54例,按照隨機數字排列法將其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27例,男15例,男12例,平均年齡(59.14±2.54)歲,平均病程(3.45±1.15)年;實驗組27例,女16例,男11例,平均年齡(59.51±2.12)歲,平均病程(3.35±1.6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逐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患者行維固力(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口服用藥,具體給藥方法: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Rottapharm Ltd.愛爾蘭,批準文號:H20090797,0.25g),溫水送服,3次/d,0.5g/次。
1.2.2實驗組 患者行骨刺湯口服用藥,方劑為:白花蛇、穿山甲各10g,羊藿、鹿銜草、南五加各15g,骨碎補、肉蓯蓉、雞血藤各20g。用水浸泡30min,以武火煮沸后,調制文火繼續煎煮30min,取藥液200ml,再次加入水進行煎煮,同取200ml,兩次藥液充分融合后,分早晚溫服,1劑/d。
1.2.3兩組患者試驗期間不得接受其他任何膝骨關節炎治療藥物或者手術治療等,同時囑咐患者防止出現關節劇烈運動和過度負重等情況,一定要保持充足的休息。若患者用藥期間發生過敏或者嚴重不良反應時,需立即停止服用藥物,并及時給予相應的處理。兩組患者均連續接受30d的治療。
1.3觀察指標 抽取患者膝關節關節液,采用雙抗體夾心ABC-ELISA法對關節炎TNF-α、IL-1β水平進行測定。根據《Lysholm膝關節評分標準》[3]對患者臨床體征、癥狀等進行評估。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膝關節關節液測定結果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TNF-α、IL-1β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兩項指標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與治療前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患者膝關節評分結果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膝關節評分結果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膝關節評分結果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與治療前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膝骨關節炎是導致中老年人殘疾的主要疾病。根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年齡超過65歲的患者中,男性發病率為58%,女性發病率為65%[4]。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日漸加劇,這使得膝骨關節炎的發病率也隨之呈現為上升的趨勢。為此,采取何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對膝骨關節炎進行控制是當前研究的重要課題。
骨刺湯是一組非常簡單的方劑,方劑中鹿銜草具有祛風除濕、強筋健骨的功效;羊藿則同樣具備祛風除濕的功效,同時具有強筋骨、補腎壯陽的效果;肉蓯蓉則是補腎陽的良藥;骨碎補取其強筋壯骨、溫補腎陽的功效;上述四藥聯用,可達到強筋壯骨、補腎壯陽的效果。雞血藤則主要發揮舒經活絡的作用;穿山甲可通利經絡、透達關節;這兩味中藥聯合使用,可發揮舒經活絡的顯著效果。白花蛇舌具有祛風通絡的效果;南五加同樣具備祛風除濕的功效;兩藥聯合使用,能夠充分發揮除弊、祛風濕的效果。上述諸藥配伍合理,共奏活血通經、補肝益腎、除痹止痛的功效。
根據本次研究結果來看,采用骨刺湯治療的實驗組,膝關節評分結果以及關節液TNF-α、IL-1β水平改善效果均優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李西海,張翼,葉蕻芝,等.獨活寄生湯治療風寒濕痹型膝骨關節炎的機制[J].中醫正骨,2012,24(1):68-71.
[2]何麗清,閆立,楊濤,等.586例膝骨關節炎中醫證型聚類分析及與中醫體質的關系[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27(7):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