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有關中秋節的詩

有關中秋節的詩

時間:2023-05-31 09:46:1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有關中秋節的詩,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1、又到一年中秋時,星星明亮月亮圓,我托月光送祝福,問候跟隨悄悄至,愿我們在合作的道路上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中秋節快樂!

2、有一個美女,你隨意親吻,她不會緊張;你隨意撫摸,她不會蕩漾;你隨意戲弄,她不會抵抗;你隨意蹂躪,她不會叫嚷;美女牌月餅,愿你中秋快樂吉祥!

3、友情如山,把關懷送給你;歲月如風,把快樂送給你;花落如雨,把馨香送給你;月明如雪,把真情送給你。中秋將至,提前將祝福送給你,祝中秋快樂。

4、用我的真心做陷,用我的祝福做面,裹住美滿與甜蜜,在這美麗的中秋佳節,送上我為您特制的月餅,愿您品出我的真情意。

5、以真誠為圓心,心意為半徑,畫出友情的圓;以緣份為圓心,浪漫為半徑,畫出愛情的圓;以關懷為圓心,惦掛為半徑,畫出團圓的圓;中秋節至,愿你快樂!

6、一心二意,那是不可能地。三心四意,那是做不到地,五言六語,那全都是想念你地。七嘴八舌全都是祝福你地。祝你中秋節快樂,時時想著我。

7、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當短信傳到,我的祝福也隨之即到,祝福遠方的你,活在天堂般的幸福世界里,健康平安,中秋快樂!

8、一輪圓月掛空中,二分明月照大地, 三節兩壽送賀禮,四海一家齊歡樂,五彩斑斕賞月景,六合之內普同慶,七步成詩頌中秋,八月十五吃月餅!

9、一輪明月掛天邊,兩地相隔情相牽,三不五時常思念,四面八方心祝愿,五光十色生活甜,六六大順事如愿,七彩好運伴身邊,八月中秋喜團圓。

10、一個祝福,藏納多少感恩和心愿;一聲問候,代表多少惦念和關心;中秋之際,我的思念更深。愿爸爸媽媽開心平安健康!

第2篇

一、實施背景:通過本次活動策劃讓學生充分了解我國各地各民族在中秋節里各種各樣的風俗習慣,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了解節日的淵源、形成,民間各種不同的慶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載的中國所獨有的文化內涵,以此來體驗中秋節吃月餅慶豐收、慶團圓、送祝福、送親情的意義;

體會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是班級大家庭的成員,應該相互關心,相互愛護;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同時通過這次活動,使學生真正了解節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二、活動時間:

中秋節前兩天

三、活動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節的名稱、起源及節日風俗習慣。

2、通過了解家鄉過中秋的風俗習慣,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體會家庭歡樂、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過對節日的了解使學生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特點。

4、培養學生搜集,整理,比較,分析和運用資料的能力以及語言概括和表達能力。

四、活動準備:

將學生分為六組分課題收集各地中秋節的節日和風俗習慣,以及中秋的相關資料。

五、中秋節活動方案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

一、搜集有關中秋節的名稱、由來、中秋燈謎和中秋節的傳說故事等等。

二、調查訪問身邊的長輩,了解家鄉過中秋節的風俗習慣。

第二階段:以班會形式進入活動

一、情境導入

二、進入活動主題,交流感悟

第一主題:話說中秋

1、中秋節的由來

2、中秋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

3、中秋詩詞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題:中秋實踐活動

1、設計別致、精美的月餅圖案

2、舉辦月餅宴

三、討論中秋節活動方案

1、中秋節就要到了,你們有什么想法嗎?談談今年打算怎么過中秋節。

2、同學們之間交流。

四、小結

同學們了解了那么多關于中秋節的知識,又為過今年的中秋節出了那么多好主意,雖然大家采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慶祝這個傳統佳節,但每個人心中有個共同的最美好、最傳統的愿望,那就是:花常開!月常圓!人常在!老師感到好開心!看來,我們班是一個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節的月亮一樣圓圓整整!

第三階段:拓展,延伸。

中秋節是歡慶豐收的節日,是團圓的節日。中秋的月餅象征著人們渴望家人團圓、生活甜蜜的美好愿望。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們初步了解中秋節的名稱、起源及節日風俗習慣,欣賞吟誦了月亮的詩詞。今后我們還要進一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么?

1、中秋的風俗習慣。

2、中秋的傳說和故事。

3、月亮的傳說與故事。

4、關于月球的小知識。

5、關于中秋的詩詞。

6、關于中秋的食品。

第3篇

我站在露臺,一陣冷風輕撫我的臉頰,萬籟俱寂,孤單冷清中昆蟲開始伴奏起來,交響樂曲中帶有點安慰的感覺,我仰望遠在天邊的皎潔明月,不禁令我想起公公常經常吟的那首詩:

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魔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我出生于一個傳統的家庭,所以慶祝中秋節的方式也是比較傳統的。每年的中秋節,我和哥哥都會把附近的院子布置得美輪美奐,像個主題樂園一樣,而所有的材料都是從一家便利店獲取,因為那里的燈籠的圖案逼真極了,有的是卡通圖案,有的是嫦娥奔月的,有的是玉兔搗藥的,簡直是包羅萬象啊!進行工作時,鄰舍左右都來幫忙。所謂:“人多好辦事。”所用的時間出乎我意料之外,僅僅用了兩個小時。院子里的環境可媲美一些旅游景點,一塵不染。

熾熱的“咸蛋黃”下班了,吱吱不休的小鳥也各自歸巢休息了,回到家時,一陣陣的香味兒頓時令我們精神爽朗,垂涎三尺,肚子也打鼓了。我和哥哥飛速沖進廚房,想趁機偷吃。傍晚七時準,一家人便到齊團聚了,可以開飯了。桌上全是象征著團圓的美味佳肴,還有我的最愛――芋頭扣肉。根據公公的解說,芋頭可以辟邪消災,希望可以平平安安的度過一整年。另外,桌上還有豆豉魚、炒田螺和菱角粥等等。據說,菱角的“菱”字是“伶”的諧音,吃了后會分外伶俐。媽媽的烹飪手藝就如一名五星級酒店的大廚,豆豉魚口感極佳,入口即化,而田螺辣度適中。我和哥哥狼吞虎咽,生怕食物被搶光了。

一家人享用了團圓飯后,便到院子里賞月品茗。媽媽和哥哥則端著飯后甜點――柚子、月餅和西瓜。在中秋節的傳統里,柚子是不可或缺的,有著團圓的寓意,因為擁有渾圓的外形,“柚”也是“佑”的諧音,代表祈求月亮保佑的美好意愿。至于月餅和西瓜也是中秋節中十分重要的食物。游戲時間到了,鄰居都拿著各自的燈籠比較一番。創意性十足的我也在當場制作了一個既省錢又環保的柚子皮燈籠,在鄰居中出類拔萃,被選為最別出心裁的手工燈籠。院子里張燈結彩,我們開心極了。

接著,我們開始猜燈謎和吟詩比賽。邊吃邊玩,我也享用著我最愛的豆沙月餅。豆沙月餅口感出色,充滿濃郁的豆香味,咬下去時松酥,咽下時不黏喉,且甜而不膩。在猜燈謎比賽里,美麗與智慧并重的媽媽把我們拋在后頭,遙遙領先。至于吟詩比賽,我們個個都實力相當,鹿死誰手還未知。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哥哥說。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公公說的頭頭是道。

媽媽也不遜色地說:“明月松間胸間照,清泉石上流。”

一切有關明月或中秋節的詩詞在大家耳邊蕩漾,結果被飽讀詩書的公公勝出。過程中,我們有說有笑,盡享天倫之樂,誰勝誰負都不重要了。

一如往年,我們接下來便是和其他鄰居坐在一個角落聆聽公公講故事。記得在我九歲那年,向來會說相聲的我總是向公公詢問有關中秋節的來歷。根據他所說,中秋節有一段悠久的歷史。早在《周禮》書中,就已有“中秋”一詞記載。接著許多文學人士也流行在中秋節時,對著天上的皓月觀賞祭拜,用詩詞寄托情懷,后來這種習俗傳到了民間,成為了一個傳統活動。在唐朝,不論貧富人人都會在中秋節當天穿上美麗的衣裳,對月神說出心愿,并祈求保佑。直到明清時,中秋節便與其他重要節日齊名。

對歷史充滿好奇和疑問的我誓要打破砂鍋問到底,究竟中秋節的名稱是從哪里來的呢?公公的回答令我感到十分滿意。原來,在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而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部分,而八月十五是秋季,即為“仲秋”,所以人們取其諧音為“中秋”。另外,中秋節被稱為“八夕”和“團圓節”,也是因為當天的月亮特別圓。是人圓月圓的象征。每年的當天,節目肯定少不了一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如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雖然這些故事我們每每都重復聽,還是聽得津津有味,完全沒有厭煩感。小時候的我,天真活潑,經常傻乎乎地望著月亮。嫦娥是否住在月亮上呢?我到現在還沒有個答案。

我們慶祝中秋節的方式雖然很老套,但很溫馨,每個人都享受的很。一陣冷風突然把我從回憶拉回現實。正所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轉眼間,三年過了,自我背井離鄉到外求學以來,對家人的思念與日俱增,尤其是今天,未能與家人共慶中秋節。此時此刻,令我想起李白那首《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第4篇

1、中秋節的由來

(1)出示月相圖(初一到十五的月相變化)。 (2)、出示圓形月餅,讓學生比較。

(3)說中秋由來。師:誰知道中秋節的來歷?

(4)、小結:隊員們都說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時候月亮圓滿,象征團圓,所以也叫團圓節。它起源于魏晉時期,在唐朝初年成為我們國家固定的節日,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傳統節日。中秋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剛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收的遺俗。 2、中秋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

(1)輔導員引:中秋節在我們中國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節。“月圓人團圓”,那是一個溫馨和諧、及富詩情畫意的節日。中秋節最有名的傳說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現在就讓老師來給你們介紹一下:《嫦娥奔月》

師:有誰能來講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中秋節的起源及一些民間故事?

師(小結):看來中秋節是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

(2)隊員介紹其他中秋節的習俗 (3)繼續介紹關于中秋節的神話故事

聽了同學們的介紹,我們覺得中秋節真是個非常有意義的傳統節日啊。它還有許多傳說故事呢。《月中玉兔》、《吳剛伐掛樹》 (4)獎勵。(對課前收集資料的隊員進行表揚和獎勵<獎卡>)。

3、中秋詩詞佳句知多少

師: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團圓節這份思念當然會更密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期,詩人就會用詩詞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1)、出示圖片1

師問:我們來看這幅畫,隊員們腦中有沒有最佳的詩句來配這幅畫中的情景。——(李白的《靜夜思》) 隊員齊背《靜夜思》。

(2)、你們知道“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話出自誰人之口嗎?幾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個夜晚,正是大文豪東坡先生寫下了著名的中秋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就出自這首詞。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首絕妙好詞。 第二主題:中秋實踐活動 1、設計別致、精美的月餅圖案

是:隊員們每年是怎樣過中秋的呢?(隊員講出各種賀中秋的民俗活動)

①引出——吃月餅、送月餅

月餅的外形——圓,象征團圓,表達合家團圓。

餅中有餡,表面有花紋,花紋主要有月亮、桂樹、玉兔等在圓中表達美好的愿望。現代的花紋設計更是各異,別致。(欣賞月餅圖片若干張)

②動動手,設計一個別致、精美的月餅圖案。(背景播放輕快的音樂)

③隊員作品欣賞。由隊員自己講解自己的設計意圖。 2、舉辦月餅宴

師:中秋節,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餅?往年你和誰一起吃月餅?(吃月餅表示團圓;和家里人一起吃。)

師:為什么要送月餅?(過團圓節,送月餅表示和家人團圓。) 師:咱們505中隊也是一個大家庭,我們都是這個家庭的成員,你們愿不愿意和全體隊員一起過這個中秋節?(板書課題)

①送月餅:

A、師給隊員送月餅并送上祝福的話; B、隊員相互送月餅;

②吃月餅(大家一起吃月餅,體驗班級大家庭的溫暖和團圓。) 第三主題:研究與討論

師:中秋節在我們中國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節。“月圓

人團圓”,可是有些親人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回家和親人團聚。咱們班有哪些同學的親人沒有回來過節?( …) 師:你還知道有哪些人不能回家過中秋節? 生:叔叔,臺灣的親人。

師:他為什么不能回家呢? 生:叔叔為了保衛祖國,過節還不能回家。 生:臺灣很遠…… 生:祖國還沒有統一。

師:是呀,就因為祖國還沒有統一,海峽兩岸的同胞們至今還不能和親人團聚。同學們,讓我們在此默默祝愿臺灣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

師:同學們,如果他們是你的親人,你準備用什么方式表達對他們的思念和祝福呀? 生:可以寫賀卡、寫信、寄月餅、打電話、發短信……

第5篇

幼兒園中秋節主持詞尊敬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們:

金秋送爽,月圓人更圓。歡迎大家來到幼兒園,和我們的寶寶共同度過中秋佳節。我首先祝大家身體健康,合家幸福,團團圓圓。也希望你和包包通過這次活動,更深的體會濃濃的親情。我們這次活動的主題是“花好月圓”,這里再一次祝福大家生活美滿,全家幸福團圓!此次活動我們設計了四個環節:1)親情問答,答對的家庭有獎哦。 2)手工制作---中秋團圓燈。 3)品嘗月餅,體驗親情。 4)摘燈,帶著幸福和希望歸去。

環節一

好,我們現在進入第一個環節。請家長積極準備回答問題,小朋友也可以回答哦!

(1)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民間多在此夜合家團聚,又稱團圓節。八月中秋節起源已久,其中,有許多美麗的神話故事和傳說,哪位家長能舉出幾個例子?【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

(2)請一位家長講一講嫦娥奔月的故事。

(3)嫦娥飛天的故事給了我們很深的啟示:美好的生活不再與地位的高低,也不再與金錢的多少;我們的寶寶從小就應該懂得這個道理:親情才是最重要的,團圓才是最幸福的。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古往今來,有多少引用中秋團圓的詩句!其中,有一句,可以說是中秋節永遠的主題: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請問,這句是出自哪位大詩人的哪首詩詞?誰可以背誦一下?【如果沒有,老師可帶幼兒背誦】

(4)好,但愿我們和我們遠方的親人,共同擁有一個月亮。現在,我請一位老人說說您小時候的中秋是怎么過的,您現在又怎樣過中秋?

(5)下面,我問一個問題,什么地方的月亮最亮?為什么?【月是故鄉明】

6)月是故鄉明。唐朝偉大的詩人李白有一首著名的思鄉古詩,這首詩也一直是家長朋友啟蒙幼兒時必教的一首古詩,請問,這首詩的名字是什么,請您背誦一下。【靜夜思】

(7)剛才那位老人說了,我們要在中秋節祭拜月神,品嘗月餅。現在市場上月餅種類繁多,琳瑯滿目。下面我請一位老人說出幾種不同種類的月餅。

(8)吟唱團圓的現代歌曲數不勝數。近幾年流行著陳紅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團圓歌,請問,歌名是什么,誰會唱?我這里有音樂。【常回家看看】。

環節二

有關中秋的知識太多了,由于時間有限,我們把活動轉入第二個環節:親自手工---中秋團圓燈。請梁老師示范講解手工的程序和要求。【略】(中間做手工過程)

【手工完畢,將燈籠掛起來】五彩的燈籠掛起來了,他照亮了我們的心,溫暖了我們的濃濃親情。下面,我們的活動將進入倒下一個環節:品嘗月餅。

環節三

這里有幼兒園發給小朋友的月餅,也有我們家長朋友自帶來的水果,月餅。下面,請梁老師將幼兒園的月餅發到孩子們手中,而我們自帶的月餅則放到一塊,請大家分享(用托盤端水果月餅請家長,小朋友隨便拿自己喜歡的,要求每人一份)

好,請大家開始品嘗月餅。【大家邊吃老師邊解說】在這美好的團圓之日,我們相聚在一起。此時我們的心是相連的。濃濃的親情在流淌,流淌。。。。。。這甜美的月餅,這鮮美的水果。。。。。。,請小朋友們用雙手捧著月餅,獻給你親愛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讓他們吃一口。我們的爺爺奶奶姥姥老爺們,他們這么大的歲數了,仍舊肩負著接送孩子,縫衣做飯的重任。今天為了參加孫子的活動,他們邁著蹣跚的步子冒雨來到了幼兒園。我們的心應該多么感動!我們的爸爸媽媽,一天天忙碌,奔波,為了生活,為了孩子。。。。。。寶貝們,請讓他們吃一口你的月餅,請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說一聲,謝謝,我愛你!

此時,我們的心融化在著濃濃的親情里,我們在這里,品味著團圓,我們擁有同一個月亮,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花好月圓。再一次祝愿大家幸福健康,團團圓圓。今天,通過這次活動,我們讓孩子懂得了珍惜,理解了親情,學會了分享,讓我們共同祝愿我們的孩子,快快樂樂,健康成長。孩子們,家長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大聲喊出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但愿月圓人更圓!我們的活動馬上進入第四個環節。請家長帶著您的寶寶,到家前摘一個燈籠。有一個條件:每個家庭摘得燈籠都不能是自己做的那個,然后請您仔細看看您所摘得燈籠上貼的名字,那個名字就是您的天使,它會給您帶來好運,帶來幸福。請您,在心里默默的感謝他,祝福他。

第6篇

所謂的主持詞的寫作特點就是自由隨性。不同主持詞內容適應不同的節目,一個好的活動開展,不可或缺的是主持人富有魅力的主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中秋節文藝晚會開場主持詞2021最新范本,歡迎參閱。

中秋節文藝晚會開場主持詞一男:敬愛的老師

女: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好!

男:金秋十月,舉國歡騰

女:金秋十月,萬家團圓

男:走進十月,我們用一樣的眼神凝望金秋

女:凝望金秋,我們用一樣的心情渴望收獲

男:歡度中秋,我們用嘹亮的聲音歌唱祖國

女:歌唱祖國,我們用深情的語言詮釋情懷

男: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共慶祖國母親_華誕

女:今天我們載歌載舞,共迎中秋佳節

男:讓我們唱起美妙的歌曲,跳起歡快的舞蹈,一起融合進這歡樂的海洋中;

女:讓我們歌唱偉大的祖國,歌唱美麗的希望,歌唱我們共同擁有的歲月

男:在這歡樂的日子里,讓我們互道一聲,中秋節快樂!

女:在這舉國歡慶的日子里,讓我們向祖國母親獻上最真摯的祝福,祝祖國母親生日快樂!

合:漯河小學四八班迎中秋聯歡會現在開始!

中秋節文藝晚會開場主持詞二女: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晚上好!

男:大家晚上好!

女:又是一年金秋好時節,繁花似錦,歡歌如潮,

男:又是一年人間團圓日,美景良辰,月光如水。

女:秋風送爽,歲月如詩,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

男:華燈綻放,金秋如錦。我們_班這個大家庭又歡聚在一起。

女:今夜,明月攬中秋,溫暖在情融。在這秋月朗照,丹桂飄香的夜晚,我們團圓在這里。

男:今夜,我們共同分享秋之美色、秋之溫情、秋之收獲。共同將中秋之夜點綴的更加浪漫迷人。

女:在明月初升的美妙時刻,無論天南與海北,不論相聚與離別,不論新朋老友。

男:在中秋佳節這個美妙時刻,我們共同舉杯,把酒話佳節,舉杯邀明月。

女:千里試問平安否?且把思念遙相寄。

男:把綿綿愛意與關懷,濃濃情意與祝福。凝結在這中秋共圓的時刻,傳遞到遙遠的你。

女:月色如水,流淌著我們不盡的思念。

男:月光如織,扯不斷我們永遠的掛牽。

女:月華如歌,鳴奏出我們心中的絕響。

男:明媚的月光映出中秋的喜慶。

女:好看的舞蹈跳出中秋的歡騰。

中秋節文藝晚會開場主持詞三甲:時光的車輪展過一道深深的痕跡,留下金秋的收獲。

乙:皎潔的月亮傳達一種深深的思念,思念中秋的團聚。

丙:收獲是我們成功的希望,希望的種子播灑在新聚焦的校園。

丁:團聚是我們醞釀著友情,團聚的親情充滿著新聚焦的校園。

甲:今天,花好月圓,我們師生濟濟一堂,共敘思念之情。

乙:今天,中秋佳節,我們一起歡度時光,同抒“走進新聚焦,就業無煩惱”的激情。

丙:今天,菁菁校園,我們在嘹亮歌聲中把希望起航。

丁:今天,月夜良辰,我們在溫馨笑語中讓理想飛翔。

甲:中秋節的思念,在新聚焦學校里放飛遠方的眷戀。

乙:中秋節的團圓,在新聚焦學校里把濃濃情意展現。

丙:新聚焦的希望,在我們的心房。

丁:新聚焦的掘起,是我們的理想。

甲:在這里,讓我們激情歌唱,歌唱我們美好的未來。

乙:在這里,讓我們盡情歡呼,歡呼我們在新聚焦學習的愉快。

丙:在這里,讓我們誠摯祝福,祝福新聚焦學子中秋佳節快樂。

丁:在這里,讓我們真心祈禱,祈禱新聚焦計算機學校明天會更好。

甲:中秋佳節,溫馨校園濃濃情。

乙:中秋佳節,我們同唱《_____》。

丙:中秋佳節,我們相互祝福

丁:中秋佳節,我們高歌一曲——放飛心中的歌

合:放飛心中的歌,讓我們心中的歌在新聚焦校園里放飛,____年中秋晚會,現在開始。

中秋節文藝晚會開場主持詞四主持1: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晚上好!

主持1:時光的車輪碾過一道深深的痕跡,留下金秋的收獲。在這一個收獲的季節里,我們所有的老師和同學都參加學校組織的勤工儉學活動,學校不會忘記你們的辛勤付出,在這里,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向各位老師,同學說一聲:你們辛苦了。

主持2:今夜,伴隨皎潔的月光,我們全校師生歡聚在思源廣場,同抒金秋的喜悅,一起歡度這月色溶溶的美好時光。今夜,雖然我們沒有和家人在一起,但在我們今天團聚在學校這個大家庭里,將共享一道有關月亮的豐盛晚餐。我們將對月抒懷,望月高歌,體驗月下的溫馨,共敘月夜的思念。

主持1:俗話說:十五的月兒十六圓,今夜的月亮更圓也更亮,現在我宣布:金塔縣第二中學“說月、賞月、詠月、唱月、思月”“今宵月更圓”中秋晚會現在開始。

主持2:在今晚這個人月兩團圓的日子里,我們祝福所有的師生月圓人圓夢圓。首先有請我們學校的張艷芳和馬麗峰老師為大家帶來第一個節目———歌曲《但愿人長久》,有請_老師。

主持1: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既是美好的愿望,也是美好的祝福。其實這首歌的歌詞來源于一位大文豪之手,他就是蘇軾。現在讓我們通過欣賞八(1)班_為我們帶來的詩朗誦《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來體驗蘇軾的樂觀豁達胸襟。

主持2: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在今天的“今宵月更圓”中秋晚會上,除了朗誦和演唱有關月亮詩詞和歌曲,我們還將講解有關中秋節相關的知識和傳說,使大家對中秋節這一傳統節日有一個更為深入的認識。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歷八月十五,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中秋節”;這一天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在國人心目中,中秋節是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古往今來有很多歌頌中秋節的作品,下面有請七(6)班的_為我們帶來詩歌朗誦《中秋賦》。

主持1:秋空明月懸,此刻月圓滿。而人間的思鄉之情,卻在此時溢滿心頭。離開家鄉的人,無論走多遠,都難忘故鄉的那一輪明月,無論在何方,都會懷念故鄉的親人,我們只有把思念托付給那一脈幽幽的月光,給夢中久違的故鄉。請欣賞由王老師帶來的歌曲《月至故鄉》。有請王老師。

主持2:聽完了王成老師對月亮的傾訴,現在再讓我們聽一個有關月亮的古老傳說。說到有關月亮的傳說,最出名的要算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了,相傳嫦娥的丈夫后羿從西王母處求來不死之藥,被人加害,嫦娥吞下不死藥飛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離開丈夫后羿,嫦娥滯留在月亮廣寒宮。廣寒宮里寂寥難耐,于是就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藥,想配成飛升之藥,好早日回到人間與后羿團聚。古有嫦娥奔月的傳說,現在讓七(1)班的_同學為大家帶來詩朗誦《彩云追月》。

主持1:今夜花好,太多美麗的情感將從我們的`心中似清泉般流過,今夜月圓,太多的相思與感念將插上翅膀飛舞在明凈的天空。下面請欣賞由杜主任給大家帶來的一首《花好月圓》。有請杜主任。

主持2:一曲《花好月圓》和今天的良辰美景相得益彰,接下來的我們再了解一個有關月亮的傳說,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吳剛伐桂。傳說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但吳剛每砍一斧,樹的創傷就馬上愈合,就這樣日復一日,吳剛始終砍不倒這棵桂樹,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見到吳剛在月中無休無止砍伐月桂的形象。或許你曾依偎在媽媽的懷里,聽媽媽講述吳剛伐桂的故事,童年的記憶溫馨而又甜蜜,童年相約在媽媽的懷抱里,童年相約在媽媽的故事里,現在,讓_同學為我們帶來一首經典老歌———《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主持1:今夜,皓月當空,銀輝千里,朗月的光華直瀉大地,四野的景物如若鍍上了一層銀環,登高遠望,世間萬物顯得安謐而又神秘,面對此景,不知觸動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綿綿心緒,接下來請欣賞馬老師為大家帶來的《月滿西樓》,有請馬老師。

主持2:“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代的張若虛就是以這樣的起筆將我們引進了一個唯美的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每個字都蘊含著美的遐思,詩人用唯美的文字,描繪了一幅唯美的畫卷。這一美景,不僅成為詩人記憶中難以磨滅的印記,也感動了千白年間的一代代人,沉淀在中華文明的血液里,成為永恒的經典。請欣賞由_兩位同學為我們帶來的詩朗誦《春江花月夜》。

主持1:讓我們再來聽一個傳說故事,嫦娥身邊有一只可愛的玉兔,這是民間公認的。據說這只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據說嫦娥奔月時,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養的白兔。白兔兒當然無法留住嫦娥,隨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宮有一只搗藥杵,夜晚在藥臼中搗制長生不老的靈藥。這就是玉兔搗藥的傳說。我們現在抬頭望月,也許能從月亮上找到那只可愛的兔子。

中秋節文藝晚會開場主持詞五(劉)尊敬的各位領導:

(張)親愛的同事們:

(4人合)大家晚上好!

(楊)一年一度秋風勁,又是月圓柳梢頭;

(金)在這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的豐收時節;

(張)在這皓月當空,華燈齊上的美好時刻;

(合)我們歡聚一堂,共慶中秋佳節;

(劉)為建設_企業文化;

(楊)為豐富員工業余文化生活;

(金)為展示涮坊店員工的嶄新精神面貌;

(張)為營造涮坊店團結拼搏的和諧氛圍;

(劉)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

(4人合)“月圓人和”中秋聯歡晚會;

(金)望星空,浩瀚廣宇云追月;

(楊)看涮坊,群英爭先風逐浪;

(劉)中秋月明,惠風和暢;

(張)同仁風采,盡情張揚;

(金)讓激情在今晚澎湃;

(楊)讓才情在今晚展現;

(劉)讓我們縱情放歌;

(張)讓我們歡快舞蹈;

(金)讓歌聲與歡笑匯成一個難忘的今宵;

(楊)_20_年“月圓人和”中秋聯歡晚會;

第7篇

在全球化背景下,外來文化的輸入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吃慣了肯德基、麥當勞的青少年對“洋節日”的熱情甚至大大超過了中國傳統節日。當然,我們不能一味埋怨,而要從自身查找原因。學校作為青少年接受傳統教育的主要基地,應擔負起在青少年中傳播傳統節日文化的職責。在學校的諸多課程中,語文因其與文化、人文的密切關系而成了傳承傳統文化的主要科目。

一、結合教材內容,激發學生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興趣

我國一直有著悠久而豐富的節日文化資源,除了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外,二十四節氣也是節日文化的組成部分。除夕吃年夜飯體現了家庭和睦的精神,清明節的禁火寒食體現了尊老敬祖的精神,端午節相傳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重陽賞菊據說是由晉代陶淵明而起……但很多學生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認知基本停留在“元宵吃湯圓,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上,未能體會到傳統節日更深層次的意味。而現行語文教材中,以傳統節日為題材的課文也為數不多。在人教版七年級至九年級的六冊語文課本中,只有《過故人莊》《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社戲》《端午的鴨蛋》《春酒》《游山西村》《阿長與山海經》共七篇(首),但涉及的傳統節日較多,有重陽、中秋、社日、端午、春節。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課文,激發學生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興趣。比如教學汪曾祺《端午的鴨蛋》,適逢端午,家家戶戶吃粽子。我從這一點導入,引出汪曾祺在文中談到的江蘇高郵地區的端午習俗。在體會了作者借端午習俗抒發濃濃思鄉情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談談自己家鄉潮汕地區的端午習俗。由此引發學生探究各地端午習俗的興趣,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了端午節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

二、廣泛挖掘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資源,提高學生對傳統節日文化的關注度

為了彌補教材中傳統節日題材較少的缺陷,語文教師還應廣泛挖掘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資源,來提高學生對傳統節日文化的關注度。教師首先應廣泛搜集以傳統節日為題材的名篇佳作、優秀書籍,推薦給學生閱讀。如豐子愷的《過年》、錢鐘書的《辛巳除夕》、哈爾濱出版社的《中國傳統節日民俗》、知識出版社的《清明節·中華傳統節日詩歌選》……其次,在課后閱讀訓練中增加有關傳統節日的內容,多設計與節日內涵有關的練習題。比如教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后,要求學生收集、誦讀有關中秋賞月的詩文,在同步訓練中選擇《中秋詠月詩三首》作為拓展閱讀的材料,設計與中秋節“月圓人圓事圓”的精神內涵相適應的題目。除了挖掘閱讀資源,有意地引導學生關注傳統節日文化外,還可以把傳統節日文化作為寫作教學的資源,在節日到來之際,指導學生認真觀察生活,搜集作文素材,將自己對這些傳統節日文化的感悟真切地表達出來。我在初一學生的課外寫作訓練中,就設計了《清明情思》《端午粽香》《中秋月色美》《登高說重陽》一系列題目,既訓練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又將傳統節日文化教育滲透其中,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對傳統節日文化的關注度。

三、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點燃學生對傳統節日文化的熱情

除了課堂教學,綜合性學習活動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多種多樣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學生進一步領略傳統節日文化魅力、開展文化實踐的重要載體。當前,許多學生對傳統節日比較淡漠,喜歡過“洋節日”,這是由于“洋節日”相對新穎,娛樂味比較濃,迎合了青少年愛新鮮、好動的特點。進行傳統節日文化教育也要注意這一點。我們可以以傳統節日為契機,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開展生動活潑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例如2009—2012年這一輪教學中,我組織學生開展了三次有關傳統節日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初一時,在清明節到來之際,讓學生分組收集有關清明節的文學、音樂、繪畫作品,各地的清明風俗等,并在班里匯報各小組的活動成果。初二時,舉辦了《中秋·月圓》詩歌朗誦競賽,學生不但收集了大量中秋詠月的詩歌,而且還自行創作詩歌,在朗誦會上大膽展示。初三時,我們又進行了“賽春聯”的主題活動,布置學生摘抄春聯、撰寫春聯、互贈春聯,從中體會春節辭舊、迎新、吉瑞、健康、團結、和諧、辟邪、順利、圓滿等豐富的意味。在這些活動中,學生積極參與,既動口又動手,充分體驗了傳統節日的魅力,不僅點燃了對傳統節日文化的熱情,而且豐富了生活體驗,培養了綜合素質。

第8篇

早期閱讀非常重要,它不僅僅體現在增大小學生的識字量,更體現在對小學生做人做事的影響上。繪本讀寫繪教育,應該讓學生們多讀些真正的中國繪本,讓學生們從小認同中國的文化,中國的傳讓;讓學生們從小回歸傳統,了解中國的傳統知識。基于以上原因,今年,我校開設了“傳統節日繪本閱讀”作為學校的校本課程,讓學生看看有關中國傳統節日的中國繪本,從小對本民族、本國的文化有強烈的認同感。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我們以中國的六個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為突破口,選擇了三套圖書,鄭勤硯主編的的?繪本中華故事:傳統節日篇?、風笛美術著的?中國結 中國節?、毛毛蟲童書館的?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作為學生必讀書目,?龍年的故事?、?團圓?、《元宵燈》、《荷燈照夜人》、《小莉的中秋節》等中國原創圖書為選讀書目,老師結合節日古詩詞、節日傳說及習俗等,讓學生們了解相關節日的知識;學生們提前搜集相關的節日知識,并在組內交流;在最后的拓展階段,學生可用繪畫、剪紙等形式呈現相關節日的傳說、故事、童謠、故事等。

一、繪本閱讀與傳統文化相結合

春節是最“中國”的節日,我們把這個節日的閱讀定位在“知民俗”上。通過閱讀,學生們知道了正月初七是人勝日,是孩子日,是小孩的節日!知道了初一拜年的時候,要左手握右手作揖拜年。初五,吃水餃的時候,要咬破水餃,這樣才能破五,把不好的事都破壞掉。而初八呢,是谷日,也就是谷子的生日,這天如果天氣晴朗的話,稻谷就會豐收。甚至學生們還背過了一個順口溜,正月初一,雞日;初二,狗日;初三,豬日;初四,羊日;初五,牛日;初六,馬日;初七,人日。這些關于春節的民俗,很多都在歲月中被遺忘,而今讓學生們重新了解,他們對春節的認識也會更加深刻。

二、繪本閱讀與寫繪活動相結合

讀,然后寫繪是小學生喜愛的活動方式。節日主題的讀寫繪,開啟了學生們兒童思維想象的空間,將繪畫語言與口頭語言結合,豐富發展了學生們的想象與表達能力。在讀完有關元宵節的繪本后,學生們用圖文結合、連環畫、圖配文、文配圖等形式,展開想像,用一幅幅充滿趣味的圖畫和生動的語言,講述了自己對于元宵節的理解。有的學生還進行了“詩情畫意”的詩配畫活動,用七彩畫筆描繪出了古詩的意境。“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倒流梢頭,人約黃昏后。”、“院校正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歸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眾里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有的學生還畫出了元宵節看燈會、猜燈謎、踩高蹺、舞獅子的情景。讀寫繪將學生的閱讀、情感、思維、表達整合為一體。

三、繪本閱讀與習俗活動相結合

清明節時,正是通過閱讀,我們才知道蹴鞠活動是清明節的一項重要民俗活動。這讓學生們的家鄉自豪感油然而出。因為我們臨淄正是蹴鞠的起源地,“臨淄重蹴鞠,曲城好擊刺”,蹴鞠是古代清明節人們喜愛的一項傳統游戲,它起源于臨淄,從唐代開始,臨淄就盛行在清明時節外出踢蹴鞠。在繪本閱讀的拓展階段,老師為學生們講解了蹴鞠的溯源、歷史軼事和傳承意義,以此讓學生了解清明節的中國傳統習俗,感受蹴鞠文化、領略足球魅力。同時學校還將這一清明節的傳統風俗與學校的陽光體育結合起來,創編了仿古蹴鞠韻律操,學生在大課間跳起蹴鞠操,以“鞠”為樂,既鍛煉了身體又學習了本土的傳統體育項目,達到了育心、育體、育智的目的。

四、繪本閱讀與實踐活動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