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產品開發設計

產品開發設計

時間:2023-06-01 08:52:4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產品開發設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產品開發設計

第1篇

關鍵詞:產品設計;新產品開發;技術創新程度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設計驅動的技術創新網絡――知識流動視角的實證及應用” (11YJCZH008);江蘇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項目“設計主導的企業創新耦合模式及創新績效研究” (CXZZ11_0228);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創新與創優基金“設計驅動技術創新網絡――知識創造的視角” (BCXJ11-11)

作者簡介:陳國棟,男,博士研究生,臺州學院信息管理系講師(浙江 臨海 317000);陳圻,男,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 南京 210016)

中圖分類號:F2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169(2013)01-0108-07 收稿日期:2012-08-12

一、引 言

現代工業設計是“人類未來不可毀滅的第三智慧”[1],在我國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輕工業蓬勃發展的時期,當時我國生產的產品在西方發達國家遭遇“擺地攤”的境,這引發了國內對工業設計的思考。歷經三十余年發展,工業設計從單純的學科已經發展到企業尋求產品創新升級的必要手段。

有關工業設計經濟價值的研究,國內學者很少涉及,而這一領域的研究在國外已經非常成熟,縱觀國外的產品設計研究,可以發現三點規律:一是國外的學術研究中出現最多的術語是產品設計,工業設計較多出現在學科和專業方面;二是大多數研究中都把產品設計界定在新產品開發領域,其研究內容十分豐富[2];三是設計與新產品開發的關系探討方面,創新專家往往重視設計在新產品開發中的角色,對于產品設計影響新產品開發績效方面的研究還十分匱乏。在企業的設計實踐中,以蘋果公司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的高技術企業的產品創新都把產品設計作為主導因素,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在我國,具有創新精神的OEM企業也把產品設計作為產品創新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手段,例如寧波方太[3][4]。這些知名企業產品設計戰略的成功,也引發了創新專家以及設計實踐者對設計影響新產品績效的思考。本研究以浙江省重視產品設計的民營企業為例,通過Likert問卷收集數據,檢驗產品設計與新產品開發的關系。由于所調研的民營企業的創新程度不同,因此本文主要探討兩個問題:一是評價產品設計對產品研發時間、產品質量和財務績效的影響,二是確定技術創新程度的調節效應。

二、文獻回顧與研究假設

設計的目的是創新。早期的研究強調把設計融合到創新過程和管理過程中,后來設計在創新中起到關鍵作用,Verganti的設計驅動創新理論認為設計是創新的動力源[5],然而設計在新產品開發領域的應用以及其所綻放的光芒是產品設計研究的理性回歸,畢竟設計的本質屬性就是促進產品的創新。

(一)相關概念界定

為了使本文的研究更加清晰明了,需要對“產品設計”和“新產品開發績效”兩個概念進行界定。

產品設計是個廣義的概念,目前對于產品設計的定義都是基于產品形式、功能或者形式與功能的集合三方面。Luchs總結不同學者對產品設計的定義后,從廣義角度定義產品設計是工藝品或服務的屬性集,既包括形式與功能各自獨立的屬性,也包括形式與功能集成的屬性[6]。本文認為產品設計表達了產品的形式、功能和形式與功能的集成屬性,在編制調查問卷時,為了正確衡量產品設計,設定“好的設計”的語境,好的設計不僅表示設計出美觀的產品,也設計出功能獨特的產品,除此之外“好的設計”表達了一種設計能力,既能承擔產品項目的設計任務,又能組建優秀的設計團隊。而在新產品開發績效方面,有關新產品開發績效的衡量指標的研究較豐富,Griffin等學者認為產品績效、財務績效、客戶接受程度、項目績效和企業績效是衡量新產品開發成敗的關鍵[7],Souder從新產品開發進度方面考慮績效,加入新產品開發的時間因素[8],吳家喜和吳貴生[9],以及吳偉偉等人[10]研究中國企業新產品開發績效時,也加入時間績效因素,鑒于此,本文從績效角度把新產品開發績效拆分為產品研發時間、產品質量和財務績效三個子概念。

(二)產品設計與產品研發時間

好的產品設計需要好的產品設計團隊,好的產品設計團隊能夠設計出走在市場前端和流行前沿的新產品,因此,好的產品設計往往導致成本的節約和更快的上市時間[11]。

產品設計縮短研發時間的表現之一是產品設計能夠迅速把市場需求轉化為產品。傳統的新產品研發模式中,市場專家負責分析市場,技術工程師負責產品的技術實現,但企業依然面臨這樣的困境:即使市場分析詳實,技術設備和加工工藝先進,但仍然不能研發出挽回市場份額的產品,究其原因,企業忽略了市場與技術連接的重要環節――產品設計。設計是市場與技術的橋梁,設計需要表達市場需求,同時設計也需要指導技術選擇,好的設計實現了市場需求與產品加工制造的有效耦合,縮短了市場需求轉化為實物產品的時間。

另外,產品設計加速產品的上市時間。快速的產品研發已經成為企業新的競爭優勢,而快速研發的有效手段是市場需求信息的集成和使用,大多數企業都使用新技術讓企業更具靈活性和速度,但是新技術的引進需要以消費更高的成本為代價[12]。對比傳統的新產品開發要素,產品設計具有一些天然的優勢,企業專注于產品的功能、形式和語義的設計,不僅轉移了引進新技術帶來的高成本風險,削減了產品研發的時間,同時也贏得了市場,而贏得市場的產品會更容易縮短同類系列產品的上市時間。

假設H1:產品設計對縮短新產品研發時間具有正向影響。

(三)產品設計與產品質量

熊彼特提出創新概念的時候就把創新定義為引入新產品和提高產品質量,可見產品創新的目標之一就是提高產品質量,產品設計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手段。產品設計增強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和使用功能的印象[13],它不僅能夠提供時尚的、令消費者青睞的產品,更能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產品設計影響消費者偏愛。偏愛是消費者對產品質量信任的表現,因此消費者的偏愛側面反映了產品的高質量,Yamamoto與Lambert的研究證明消費者對高質量的產品情有獨鐘[14],Creusen與Schoormans認為使用產品設計的目的是讓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產生一定的印象[15]。究其原因,首先,產品設計決定消費者對產品的第一印象,同時也影響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推斷結果。其次,好的設計能讓產品的外觀更優美,功能更獨特,優美的外觀加強消費者的偏愛,畢竟消費者更喜歡賞心悅目的產品,獨特的功能本身就是產品質量的體現,因為獨特功能的實現需要加大技術投入,也需要好的產品設計理念的引進,實現獨特功能的過程自然也是提升產品質量的過程。

產品質量由消費者偏愛來反映,而產品設計的高附加值進一步融入到產品質量中。大多數成功的企業除了把產品設計作為差異化和低成本戰略的重要競爭工具外,更把產品設計看作是品牌戰略的重要途徑,由設計所鑄就的品牌更多表現了設計的高附加值。分析企業的設計實踐,設計附加值的實現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贏得設計大獎,企業獲得國際著名的設計大獎,如IF獎和紅點獎,不僅能增強企業的品牌形象,也反映企業的設計能力,甚至是創新能力,更深層的意義則是從概念上提升了產品質量;二是通過設計開發專利,專利是企業知識的集成,也是企業集體智慧的表現,專利數量是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指標之一,擁有大量專利的企業必定具備較強的技術創新程度,研發出較高質量的產品。

假設H2:產品設計對提高產品質量具有正向的影響。

(四)產品設計與財務績效

有關財務績效評估的研究比較豐富,針對不同的領域可以采用不同的財務績效評估指標。而產品設計作為新興的研究領域,它與財務績效的關系研究幾乎空白。從企業設計實踐和現有少量的研究成果,認為:產品設計給企業帶來較高的利潤;設計能夠給企業帶來豐厚的資產回報。

首先,產品設計給企業帶來較高的利潤。好的產品設計為企業帶來較高的利潤,而利潤的增加不僅取決于銷量也取決于產品價格和成本。產品設計帶來了產品的差異化,避免消費者對同一類產品的審美疲勞,毋庸置疑,樣式獨特、外觀優美、表現人性的產品自然會引起消費者的青睞。同時,產品設計是工業產品的藝術化表達,一件冷冰冰的機械產品經過產品設計,會成為大眾共識的藝術品,產品設計的附加值在市場中表現為產品的較高價格。除此之外,設計不僅讓產品贏得了市場,還減少了產品研發成本,Borja de Mozata的研究證明產品設計在制造成本與廣告成本減少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國外企業衡量產品設計方案,經常用到銷售量、產品成本和研發成本,Hertenstein與Platt[16]深入分析后發現產品如果超出了成本目標,企業將會組織設計師重新設計產品,甚至會取消該產品的生產。

其次,設計能夠給企業帶來豐厚的資產回報。資產回報率作為企業財務術語,有現成的計算公式可用,但是用在新產品開發領域,需要對其進行模糊評價處理。Walsh等人發現有設計意識的企業比其他企業更容易獲得有用資產,Hertenstein等[17]也證明產品設計與資產回報之間的正向關系,他同時也驗證了產品設計能夠讓企業在股票市場獲得經濟回報。Kreuzbauer[18]認為設計對企業最大的貢獻是提升了企業的品牌效應,而品牌則給企業帶來無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種無形的效益在積累到一定程度會轉化為巨大的企業資產。

假設H3:產品設計對增加財務績效具有正向的影響。

(五)技術創新程度的調節效應

任何企業都有一種強烈的意愿,希望依靠引進和開發新技術滿足或者創造市場,增加企業的競爭能力,但是受企業發展模式、經營管理能力以及創新決策能力的限制,不同企業技術創新程度不同。技術創新程度指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所具備的基礎條件,所達到的水平和能力因素,總體而言,可從技術的不確定性、技術冗余資源和創新意愿三方面來分析技術創新程度[19]。

首先,產品設計受到技術不確定性程度的影響,當新興技術出現時,技術不確定性會進一步增加。一些研究發現新產品開發的技術不確定性增加了對產品設計的需求[20],這種需求有效提升產品設計在創新中的地位。同時,產品設計對于重大的創新項目和復雜的技術發展也有重要作用,產品設計作為一種全新的產品創新方法,需要深厚的、集中的技術專長和技術知識來配合,而類似的技術專長是技術工程師對產品研發的熟練程度的體現,對于及時完成新產品研發、迅速反應市場需求起到決定性作用。其次,技術冗余資源是企業產品研發所需要的重要的技術知識資源和技術設備儲備,而技術冗余資源經常內化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21],經營不好的企業,技術冗余資源只能面向特定的產品研發,靈活性差,不利于新產品開發的戰略調整;經營較好的企業傾向于應用和改善現有的資源,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就容易縮短研發時間,保證有足夠的新工藝和生產設備完成產品的加工制造需求。最后,企業的創新意愿以及再創新的精神是企業技術創新程度的先導因素,具有創新精神的企業,營造出良好的創新文化,努力嘗試有利于新產品研發的新思路。產品設計作為產品研發的新手段,在我國一些具有創新精神的企業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企業如果具有強烈的進取心來開發具有創新性的產品,也必將不斷激勵有創新精神的設計師與工程師。這種文化導向正是提升產品績效所需要的。

假設Hna(n=1,2,3):技術創新程度在產品設計對新產品開發,包括(1)縮短產品研發時間,(2)提高產品質量,(3)增加財務績效的影響中起到調節作用。即技術創新程度加強了產品設計對新產品開發的影響。

三、研究設計

在現有研究基礎上,對變量的衡量體系進行總結歸納,編制成Likert量表,對浙江省重視設計的民營制造企業進行問卷調查,整理數據后進行問卷信度與效度檢驗。根據檢驗結果重新設計Likert問卷并進行第二次問卷調查,回收數據使用結構方程模型的路徑分析驗證設計對新產品開發績效的影響。

(一)變量測量

本研究涉及5個變量:產品設計、技術創新程度、產品研發時間、產品質量和財務績效。為了準確、有效地對變量進行測量,選用現有的、成熟的變量測量體系,其中產品設計的相關測量較多,但是考慮到本研究的特殊性,使用“好的產品設計”作為測試語境,好的產品設計的衡量指標選用Hertenstein和Platt等人的研究[22],除此之外,Swink[19]在研究產品設計集成和高層管理支持時,構建并測量了技術創新程度、基于時間的績效、設計質量和財務績效的衡量體系,因此,本研究的技術創新程度和財務績效完全引用Swink的量表,而產品研發時間和產品質量則借鑒Swink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專家訪談、頭腦風暴等形式對所有變量的衡量體系進行標準化描述,由此形成了測量體系表(如表1所示)。

(二) 樣本分析

問卷設定了三個變量(設計獎、設計師、專利)來簡單衡量企業的設計創新程度。在調研的20家企業中,大型企業11家,中型企業6家,小型企業3家,從數據統計可以看出,企業都很重視專利的開發,大中型企業每年都會申請超過20項專利,即使是小型企業,也不會忽略專利的申請工作。而獲得國家大獎的企業僅有2家,都是大型企業,規模較大的企業往往更重視產品設計,更能把握產品研發的前沿。值得一提的是,企業新產品R&D部門,設計師人數超過20人的企業所占比例較少,被調研的大中型企業中,大概有一半的企業符合條件,小型企業沒有一家。我國民營企業的產品設計有獨特的方式,產品創新仍以技術為主流,產品設計起到輔助作用,大多數企業采用與企業外部設計公司或者設計院校合作的形式進行產品設計研發,企業僅雇傭少數經驗豐富的設計師作為與外部設計組織交流的“中介”。少數企業考慮到自己的核心技術,會成立工業設計中心,專門負責產品設計研發工作。

(三) 無反應偏差和共同方法變異的測量

無反應偏差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無法從所有的樣本單位及問卷中的所有問題獲得有用的數據,是非抽樣誤差[23](P118),不重視無反應誤差會導致估計偏性,降低統計效率,影響研究結果的有效性。無反應偏差的測量可以采用平均值對比的方法,選取調查問卷的前20份與調查問卷的后20份,T檢驗結果顯示兩組數據沒有明顯的統計顯著性(P值大于0.05,t值范圍從-0.704到1.302),從而證明無反應偏差對問卷的整體性和有效性影響不大。

共同方法偏差是測量誤差的主要來源之一,屬于系統誤差,會影響到研究結論的有效性。本研究對所有指標體系進行Harman單因素檢驗,所有研究構念的全部測項利用最大變異法(Varimax Rotation)進行主成分因子旋轉,結果顯示:五因素(產品設計、技術創新程度、產品研發時間、產品質量和財務績效)結構的測量時,特征值均大于1.0,其整體解釋變異量大于65%;重做單因素抽取的主成分分析時,其整體解釋變異量只有33%。Harman單因素檢驗結果說明沒有顯著的因素能夠解釋大多數協方差,因此,共同方法變異問題在本研究中并不嚴重。

(四) 信度和效度檢驗

信度即可靠性,測量樣本的信度就是測量樣本是否穩定可靠,通過使用克隆巴赫系數α來表示,該系數愈高,信度愈高。經過測量,本研究整體樣本的克隆巴赫系數α=0.823,大于0.80,說明樣本整體信度較高。建構信度(Construct Reliability, CR)反映了每個潛變量中所有題目是否一致性地解釋該潛變量,每個變量的CR值見表1,產品設計與技術創新程度指標體系的CR值分別是0.690和0.685,未達到可接受的標準(α>0.7),但考慮到樣本數量較少,并且該系數已經十分接近0.7,認為建構信度可以接受。

效度即有效性,反應測量手段能夠準確測出所需測量的事物的程度,通過分析內容效度和收斂效度來評估數據的有效性。首先,所有變量的衡量指標均采納國外成熟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準確的語言描述,問卷的內容效度符合要求。其次,問卷的收斂效度可以觀察標準化載荷系數和“平均方差提取值”(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 AVE)來表征,使用Amos7.0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可以得到標準化載荷系數和AVE值,在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之前要檢測KMO檢驗和巴特利球體,KMO檢驗系數是0.86,大于0.5,巴特利檢驗的P值小于0.001,適合作因子分析,Amos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可以得到表1的相關數據,其中x2/df=1.968,CFI=0.905,IFI=0.911,NFI=0.902,GFI=0.867,超過或者基本達到臨界值,說明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時,構建的模型擬合度良好,同時,各衡量指標的標準化載荷系數接近或者超過0.7,各變量的AVE值也均大于0.5,所以模型中的5個變量問卷具有良好的收斂效度。

四、研究結果

本研究的自變量是產品設計,因變量是產品研發時間、產品質量和財務績效。如果只檢驗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本研究將簡單易行,但是考慮到不同企業的技術創新程度不同,而且這種創新能力對自變量與因變量的關系起到調節作用,因此,技術創新程度的調節效應將是本實證研究的重點。

如果變量Y與變量X的關系是變量M的函數,則稱M為調節變量。在進行調節變量的分析時,經常會做中心化變換,調節效應最簡單的模式是:Y=aX+bM+cXM+e,經過變換后可以表示成:Y=bM+(a+cM)X+e,對于固定的M,這是Y對X的回歸,e表示調節效應的大小。測量e值大小的方法很多,本文參考Algina-Moulder模型,在X和M測量項目上加一個(X×M)構建結構方程模型,使用Amos進行路徑分析。

本文要驗證技術創新程度的調節效應,加一個(X×M)的測量項目,變量X是產品設計,而M則是技術創新程度。因此構建產品設計,(產品設計×技術創新程度)、產品研發時間、產品質量和財務績效的結構方程模型,其中產品設計,(產品設計×技術創新程度)是自變量,產品研發時間、產品質量和財務績效是因變量。使用Amos Graphic繪制自變量對因變量的路徑圖,進行路徑分析,驗證模型的擬合優度,其路徑分析如圖1所示。

產品設計對產品研發時間的路徑系數是0.46,產品設計對產品質量的路徑系數是0.78,產品設計對財務績效的路徑系數是0.38,并且產品設計對三個變量的影響都顯著(P

五、結 論

本研究調查了浙江20家民營企業,通過Likert問卷收集數據,使用軟件SPSS和Amos對回收的數據進行分析,檢驗結果并驗證本文的假設,并得出如下結論:(1)企業產品設計能夠縮短新產品開發時間,降低新產品上市的成本,減少技術研發的風險。相對于新技術的引進,產品設計在新產品開發時間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當企業無法改進現有技術時,會采用特殊的問題解決方式為一般性技術任務選擇突破性代替方案,因此產品設計成為替代科學技術的主要創新手段,這時候的設計是早期產品引入的各種創新的創造性整合,從新產品的概念到新產品的問世,產品設計始終圍繞現有的技術條件,因此產品設計在縮短新產品研發時間方面比其他創新手段更具優勢。(2)產品設計提高產品質量,產品設計不僅能增強產品的美觀程度,而且能夠優化產品功能,外型美觀、功能獨特的產品總會讓消費者感到賞心悅目,除此之外,產品設計能夠把市場流行趨勢和社會文化要素通過產品的線條、顏色和材質等符號因素表達出來,具有語義表達的產品更具高質量。(3)產品設計增加企業的財務績效,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高質量、高品位的產品已經成為消費時尚,而產品設計在塑造產品高品位方面的優勢遠遠大于其他技術創新手段,通過產品設計能實現開發符合市場流行趨勢的或者引領市場的產品,這樣的產品能迅速占領中高端消費市場,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4)企業的技術創新程度加強了設計對新產品開發的影響作用,技術創新程度較強的企業,能迅速感知、理解和解釋市場需求,短時間內組織足夠的人力、財力完成新產品研發任務,而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的企業則不具備這種反應和組織能力,因此技術創新程度調節著產品設計對新產品研發時間的作用。另外,企業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程度也說明企業具備技術資源的冗余,這種冗余的資源可以支持和補充企業的產品設計行為,為完成高質量產品的研發提供資源保障,所以,技術創新程度也調節著產品設計對產品質量的作用。最后,技術創新較強的企業自身重視專利、品牌和R&D研發等高附加值的創新活動,產品設計作為專利、品牌和R&D研發的重要手段,自然受到重視,同時企業的專利、品牌和R&D研發行為能夠增強消費者和市場對企業的認可程度,從而消費者會愿意為其新產品支付更高的溢價,因此技術創新程度也調節著產品設計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

研究結果對于我國制造業企業產品創新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研究對我國制造業企業的啟示是:具有創新與創業精神的企業應該加大對產品設計的投入,重視新產品研發的設計要素,充分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產品設計戰略,完成產品的再創新,促進我國制造業企業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升級。鑒于我國創新管理學者在技術創新研究中也同樣存在忽視“設計”要素的現象,建議未來的技術創新研究考慮并重視設計的作用,以此推動管理學與設計藝術學的融合,豐富技術創新的理論體系。

參考文獻:

[1] 柳冠中.設計――人類未來不可毀滅的“第三智慧”[J].設計藝術研究,2011,(1).

[2] 陳國棟,陳圻.新產品開發中產品設計研究綜述――基于JPIM的分析[J].技術經濟,2012,(4).

[3] 陳國棟,陳圻.設計驅動創新的企業價值研究――基于寧波方太的案例分析[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

[4] 陳國棟,張海波,陳圻.設計驅動在企業創新行為中的地位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2,(5).

[5] Verganti,R.Design as brokering of languages:The role of designers in the innovation strategies of Italian firms[J].Design Management Journal,2003,(3).

[6] Luchs, M.,K.S.Swan.The emergency of product design as a field of marketing inquiry[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1,(3).

[7] Griffin,A.,A.L.Page.An interim report on measuring product development success and failure[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3,(10).

[8] Souder,W.E.,S.M.Song.Analyses of US and Japanese management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new product success and failure in high and low familiarity markets[J].The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8, (3).

[9] 吳家喜,吳貴生.外部組織整合與新產品開發績效關系實證研究:以產品創新程度為調節變量[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08,(12).

[10]吳偉偉,鄧強,于渤.技術能力對新產品開發績效的影響:以技術管理為調節變量[J].科學學研究,2010,(3).

[11]De Assuncao,J.B.Bridging marketing and operation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8,(5).

[12]Cooper,R.G.The dimensions of industrial new product success and failure[J].Journal of Marketing,1979, (43).

[13]Bloch,P.H.Seeking the ideal form:Product design and consumer response[J].Journal of Marketing,1995,(3).

[14]Yamamoto, M.,D.R. Lambert.The impact of product aesthetics on the evaluation of industrial products[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4,(4).

[15]Creusen,M.E.H., J.P.L.Schoormans.The different roles of product appearance in consumer choice[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5,(1).

[16]Hertenstein, J.H.,M.B. Platt.Profiles of strategic alignment:The role of cost information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Design Management Journal Academic Review,2000,(1).

[17]Hertenstein,J.H., M.B .Platt,D.R. Brown.Valuing design:Enhancing corporate performance through design effectiveness[J].Design Management Journal,2001,(3).

[18]Kreuzbauer,R.,A.J. Malter.Embodied cognition and new product design:Changing product form to influence brand categorization[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5,(2).

[19]Swink,M.Technological innovativeness as a moderator of new product design integration and top management support[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0,(3).

[20]Gupta,A.K.,et al.A model for studying R&D-marketing interface in the product innovation process[J].Journal of Marketing,1986,(50).

[21]李曉翔,劉春林.冗余資源與企業績效關系的情景研究――兼談冗余資源的數量變化[J].南開管理評論,2011,(3).

[22]Hertenstein,J.H.,M.B.Platt,R.W.Veryzer.The impact of industrial design effectiveness on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5,(1).

第2篇

1項目管理在汽車音響產品開發中的應用分析

現階段,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汽車音響產品正在演變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成為汽車關鍵設備,常見的有CD機、VCD機、DVD機、GPS等,而且越來越多的呈現出多功能、數字化、高性能、大功率的特點,未來更會向著專車專用化、娛樂多元化、信息化等方向發展。近些年來,中國汽車工業得到飛速發展,使得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這帶給汽車音響產品巨大的發展空間的同時提出了更高的科學技術要求。中國汽車音響專業化分工日趨明顯,對汽車音響的重要零部件的制作都沒有足夠的技術含量,逐漸成為汽車音響跨國公司的站牌生產基地,導致利潤的大量流失,影響中國汽車音響產業的發展步伐。中國汽車音響開發中實行的項目管理技術也存在眾多弊端。①某些汽車企業對項目管理認識不足,只是保持在低層面和局部開展。音響產品開發項目管理一般只局限于研發和制造這兩個部門,對其他部門比如采購、財務、質量、銷售等,則是安排較為模糊,而且即使是研發和制造部門也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缺乏系統程序化,所進行的開發計劃只是基于項目負責人對項目存有的整體把握及認識。這種管理模式不能使得整個項目執行團隊進行有效融合,進而影響項目的進度,導致項目目標的落空,流失了項目管理的意義。②汽車音響產品開發中結構組織零散混亂,項目推進依賴職能部門。這主要是因為音箱產品開發過程中沒有對項目管理達成共識,造成主要依靠職能部門推動的現象。項目負責人失卻了推動項目的全力,不能有效的開展項目管理。而且項目組織職能分工模糊化更是造成組織與職能部門之間工作正負相抵情況的泛濫。③汽車音響產品開發的流程不規范。這是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管理落后的一大表現,直接造成開發過程拖沓,投產時間未知,研發質量不明等問題。另外,沒有行之有效的產品開發流程指導對影響各部門工作效率,進而對整個公司的經濟效益和長遠發展造成威脅。

2提高項目管理在汽車音響產品開發設計中的應用效率的策略

2.1在整個汽車企業管理層形成項目管理理念現階段,中國汽車企業應該形成較為系統化、格局化的項目管理模式,以有效的抵制某些企業新產品開發過程中項目管理的自發形成與局部開展弊端。而且汽車企業高層應該擔負著推動項目管理發展的責任,充分認識到當今社會項目管理在汽車音響產品開發乃至整個企業生存發展上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礎上根據企業自身積極營造圍繞項目管理的企業管理文化。而且,企業管理層不僅要形成項目管理理念,更要在實踐中有效開展產品開發的項目管理,擔當重大項目的指揮者和組織者。

2.2完善汽車音響產品開發的項目管理流程就目前而言,在產品開發中使用項目管理技術,并采用集成產品開發理論相關知識,充分完善汽車音響產品開發的項目管理流程(如圖1所示)在企業產品開發中顯得至關重要。它可以將一個原本比較模糊的產品設計方案進化成一個具體的、可實現的終端產品,并通過對產品開發流程的控制實現產品的開發性價比,確保整個開發流程的有序開展。

2.3開展有效的項目管理培訓將產品開發流程的制定作為培訓重點。在培訓方式上既可以實行全員培訓,也可以單獨對項目負責人及核心成員進行重點培訓。全員培訓是指向企業全體員工普及現代企業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識,倡導全民參與,培訓后能夠基本掌握項目管理的基本理念。這種全民培訓模式無疑對在整個企業范圍內形成一種濃厚的氛圍,進而促成培訓目標的實現。對項目負責人及核心成員進行重點培訓是指為了全面提高項目領頭人的綜合素質而對負責人和核心成員進行的培訓,這種培訓模式一方面能夠使得項目負責人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還能促使他們在項目開發實踐中有效踐行項目管理理念,減少項目管理隨意性,極大的提高項目管理效率。

作者:吳延明單位:柳州航盛科技有限公司

第3篇

〔關鍵詞〕黃梅戲;文化創意產品;設計

在當今多元化的社會里,許多產品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多樣的需求,唯有將文化內涵注入產品中,才能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意愿。高速發展的全球文創產業給中國的傳統文化帶來新的機遇,黃梅戲應抓住機遇,以文化創意產品的形式,實現文化創意與高新技術的深度融合,宣傳和展現黃梅戲的藝術魅力。

一、具有黃梅戲元素的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現狀

黃梅戲是中國五大劇種之一,是安徽省的主要戲曲,集舞蹈、文學、表演、音樂、美術于一身,戲中的故事、人物扮相、道具、服飾都是很好的設計素材(見表1)黃梅戲對安徽的地方旅游、文化、經濟都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作為黃梅戲的一種載體——文化創意產品,是宣傳黃梅戲文化的有效工具。將黃梅戲元素融入文化創意產品中,不僅能增添產品的文化內涵、增強黃梅戲文化的影響力,對地方的經濟也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更重要的是可以推動、發展黃梅戲文化。通過對市場上的戲曲文創產品分析發現,具有黃梅戲元素的文創產品較少,其他戲曲的文化創意產品所表現的內容較于局限,主要把戲曲臉譜或者圖案直接拉來運用在各種媒介,大多低俗化傾向嚴重,使得受眾產生抵觸心理和視覺疲勞。產品又多材質廉價、精度差、創意不足,沒有將其文化內涵展現出來,難以滿足現代人的需求。同時往往忽略其實用性,使其無法真正地融入現代人的生活之中。

二、具有黃梅戲元素的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原則

文創產品設計講究將文化凝結和具象化在具體設計作品中。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中,如何更好地將黃梅戲文化元素融入到文創產品中,如何將黃梅戲的文化更好地通過產品展現出來?這是擺在設計師面前最嚴峻的課題。解決這一課題也是讓黃梅戲文化更好地得以傳承、發展的一個有利契機。具有黃梅戲元素的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應充分運用現代設計手法,巧妙地使黃梅戲文化融入產品設計中,使文創產品成為有效的社會傳播形式。具體在設計中要遵循四個原則:一是文化性原則。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視野逐漸由單純的滿足物質生活提升到了對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追求,單純的物質形態已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只有賦予產品以文化,產品才能更好地“活”起來。具有黃梅戲元素的文創產品的靈魂是“黃梅戲文化元素”。要對黃梅戲文化元素進行系統的梳理,總結分析其固有特點,在對文化內涵進行準確定位的基礎上,將其視覺元素進行提煉與歸納,通過產品把黃梅戲的文化、符號、故事等展現出來。產品只有具有黃梅戲的文化元素,才能使消費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二是多樣性原則。嘗試多維化、多載體、多材質、多工藝的試驗,將設計與材料、工藝進行最佳結合,產品的材料和工藝的選擇直接影響了產品的成本價值和工藝價值。在對黃梅戲文化要素的提煉中,要對產品的造型、顏色、紋理、質感等進行多方面的藝術化探索,大膽嘗試新材料、新工藝,以期在滿足現代人的審美同時,努力提高文創產品的內涵和品質,尋求最恰當的載體,賦予黃梅戲新的表現形式和視覺呈現。三是創意性原則。文創產品在開發過程中,注重把握文化的共性和特征,為文創產品加上創意,而不只是簡單地做成復制品。文化創意產品理念創新的關鍵,在于將傳統文化中的藝術內涵與生活理念巧妙地融入產品中。可從產品與用戶之間的互動入手,關注產品體驗與用戶情感,將不可觸摸的經歷用可感知的方式加以保留。例如北京故宮在售的朝珠耳機,在原有的外形基礎上,進行功能上的添加,從而產生了新的產品。這就是產品和館藏文化融合的最好體現,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和購買。在這個時代,好的創意是得到關注和支持的前提。四是功能性原則。當一件產品能夠符合和滿足該產品所預定的目的,實現規定功用的時候,我們說這件產品的設計遵守了功能原則。具有黃梅戲元素的文創產品的功能主要有紀念功能、便攜功能和實用功能。在設計產品時,產品的材料選擇、工藝處理、造型的設計都不能脫離這最基本的功能原則。紀念功能是指黃梅戲文化元素融入了產品之中,消費者通過產品可以感受黃梅戲的藝術魅力并能產生美好的回憶。便攜功能是指產品在造型上注意審美的同時要輕要巧,便于在旅游過程中攜帶。實用功能是指產品要具有一定的日常使用功能。根據用途和受眾群體的不同,產品除了收藏性、觀賞性的裝飾品、擺件外,可開發實用型的生活用具、辦公用具、服飾等文創產品。

三、具有黃梅戲元素的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思路

文創產品就是把文化創意概念具象化,將文化的內涵賦予產品之上,通過設計師的設計加工,為傳統文化尋求一個符合現代生活形態的新形式。第一,設計符合當代社會生活方式與內容的產品。好的設計是以人為本的,設計前期要研究人們生活究竟需要什么,根據市場做導向,研發實用性強的文創產品。好的文創產品應當真正走入人們的生活中,要被消費者使用才能有效傳播起來,這才是文創產品的價值所在。如北京故宮的文創設計產品,有手機殼、充電器、優盤、鼠標墊、耳機等,這些實用性很強的產品融合了故宮的特色文化,推出后受到大家的喜愛,原因正是很好地融入了人們的生活。具有黃梅戲元素的文創產品其自身蘊含著濃烈的地方特征,設計出具有濃烈生活氣息的文創產品,可以大大延長文創產品的使用期限,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感受到黃梅戲的文化氛圍,從而產生愉悅或者幸福的感覺。第二,樹立品牌意識,打造優良團隊。在經濟全球化、市場多變的環境下,品牌的樹立是極為重要的。優秀的品牌能使消費者在眾多紛雜無序的信息中準確而迅速地找到所需產品的商業信息。它是良好的品質和服務的保障,能形成一種潛在的契約功能。消費者通過對特定產品品牌的使用,形成良好的消費體驗,在物質享受得到滿足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品牌展現的精神文化品味,從而促使消費者多次關注多次消費,進而成為品牌的忠實粉絲,這種關注度和長期的追隨是對企業最好的回饋。文化創意產品需要設計師對顧客的需求開展深入的調查與研究,制定相應行銷通路,注重黃梅戲文化的品質展現、傳遞,樹立品牌,從而進一步形成產業鏈,體現黃梅戲文化的市場價值,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這樣的品牌才能夠走得長久,黃梅戲文化才能夠傳播得更長遠。第三,調動各種資源,同力打造品牌。形成品牌的前提是加強與外界交流,尤其是國際交流,相互借鑒優秀文化的應用經驗。僅靠市場機制調動文化資源,難以形成完善的文化創意產品市場結構和布局,政府應協調好市場運作。樹立黃梅戲品牌并不單單是設計師、企業的責任,這也需要高校、企業、政府的共同努力。政府、企業可以通過黃梅戲藝術節、戲曲展演等文化活動契機,與產品制造商通過定制設計、定制生產的方式開展合作。藝術節、展演的同時舉辦文化創意產品的展覽,許多觀眾慕名而來欣賞到好的戲劇作品的同時,在興奮之余肯定會把和黃梅戲文化有關的文化創意產品帶走。或通過舉行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等方式,組織社會廣大個人或者團體參與,使創意人才與制造商合作更為開放、有效。

結語

第4篇

關鍵詞:設計;設計管理;新產品開發流程;關口

隨著全球化發展、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企業要不斷研發新產品才可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因此產品生命周期在逐年縮短。客戶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苛刻,對新產品渴望度越來越高,企業必須要有一種能持續研發根據市場需求的產品機制,產品開發流程是研發管理最不可忽視的。系統的產品開發流程必然是跨職能部門的,優秀的產品不會在企業中自然產生,它需要通過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才可以完成。設計已經成為創造產品提升附加值的關鍵,加強設計與管理的結合是進一步提升新產品開發流程的有效途徑。

一、設計管理的含義及必要性

至今設計管理都未有統一的定義,原因是從設計和管理兩個不同背景學科考慮會有不同的涵義。目前被大多數學者認可的設計管理定義是指:“界定設計問題和目標,尋找合適的設計師,整合、協調或者溝通設計所需的資源,運用計劃、組織、監督及控制等管理手段,尋求最合適的解決方法,并通過對設計戰略、策略與設計活動的管理,在既定預算內及時有效的解決問題,實現預定目的”。在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企業都有一套系統的方法管理設計,保證整個產品研發過程順利進行。設計管理對企業發展有以下必要性:(1)設計是否成功受多方因素影響,不僅是依靠設計師的個人能力,更需要科學的管理設計;(2)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個人或獨立的部門根本無法承擔整個產品研發,需要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協調、溝通;(3)設計在企業中的地位有越來越重要,設計的過程和對象也越來越復雜,設計本身不僅需要被管理,而且其本身也是一種管理手段。

二、新產品開發流程分析

索馬斯•H•佩里認為:“流程是一種用來取代舊模式,指引公司保持恒久供貨的方法。他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暫時的,更不是用來應付一陣子然后就拋棄的東西。2”新產品開發是企業繁榮昌盛的關鍵,產品創新之戰將是全球公司前所未有的,很多公司因為未能創新沒有使產品順應時代潮流而失去競爭力,甚至被競爭對手淘汰,一個成功的產品創新流程是新產品開發活動的一個重要的解決辦法。研發新產品開發流程重點在于加速產品創新速度。

(一)新產品開發是企業提高競爭力的關鍵

新產品開發雖然最具風險,但是也是企業最重要的戰略要求。開發新產品需要耗盡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可它的收益是巨大的。據統計,新產品收入平均超過公司總收入的1/3,這個數據還在逐漸遞升。甚至在一些富有活力的行業里新產品收入是企業的百分之百。這個數字表明不創新就可能面臨淘汰。另一方面,新產品投資回報客觀,成功的新產品投資回報率平均高達96.9%,平均投資回收期為2.49年。產品生命周期時間在縮短,因為成功的新產品不僅能保持并提高市場競爭力,更重要的是企業的創新能力可預測長期投資價值。新產品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它的背后有著必然的創新驅動因素。第一,成幾何數發展的科學技術為產品創新創造了客觀環境,很多幻想出來的概念如今都變成現實;第二,客戶的需求,由于消費者的需求不斷變化,企業必須快速做出應對來迎合他們;第三,產品生命周期(PLM)的縮短,PLM的時間已經縮短到原來的四分之一,如果不及時研發出新產品,將被競爭對手超越;第四,全球化的趨勢,全球化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機會,因此加速新產品開發是企業戰略的核心內容。

(二)系統的新產品開發流程

很多企業的管理人員明顯感覺到,新產品推出的速度沒有原來快了,競爭對手比自己快了;客戶投訴多了,新產品的質量沒有原來穩定了;企業內部溝通越來越不順暢,如市場部抱怨研發部門并未完善產品的功能、質量等,研發部門抱怨市場部門提供的客戶需求不完整、不及時;產品開發還處于串行工程階段。解決以上問題最重要的需要有一套系統的產品開發流程。首先,要明確新產品開發流程的目標:(1)重視質量管理;(2)加快并行工程以此提高產品研發效率;(3)實施跨職能部門的方法。新產品開發流程本質上是一個監管并保證質量的流程,包括從概念到產品整個過程。與此同時,需要把可能遇到的風險考慮進去。實施并行工程平衡產品開發流程中質量和速度這個矛盾目標,各個階段和各部門同時工作,有問題及時溝通調整,即保證產品的質量又提高的研發速度,避免按先后順序來實施。傳統的串行流程如某一階段出現問題就必須重頭返工。并行工程要求產品開發流程必須是一個跨職能部門的。各職能部門不但有獨立的研發權利,更加有與其他部門溝通的義務。流程要以消費者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

三、新產品開發流程中的設計管理

(一)產品開發流程需要設計管理者

設計管理者按照管理者的作用可以分為市場管理者、財務管理者、設計項目管理者、人事管理者。市場管理者與設計市場有關,做出前期調研、分析消費者心理需求等,前期調研的重要性決定了市場管理者的重要作用。管理者對市場的正確調研評估避免了產品開發的重復性工作和減少返工的數量,從新產品中取得利潤自然更大。財務管理者負責設計項目資金的籌集、預算、成本核算、財務監控等環節。這部分管理人員保證了企業更加高效的實施設計項目,對團隊合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設計項目管理者負責制定和控制設計活動、設計規劃、設計質量監控、設計施工及其他相關布局。由于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設計項目管理者在企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管理者的決策能力和溝通能力可以及早發現失敗的項目,潛在的可能失敗的項目如果及早發現將為企業節約成本,縮短產品開發時間,提高企業競爭力。人事管理者負責對設計人力資源的管理,企業之間的競爭本質是人才競爭。產品開發流程中的每個關口都采用了跨職能部門的準則,優質的設計人才需具備跨職能部門團隊合作的能力,雖然不同的設計管理人員在產品開發中擔任不同的角色,但他們在新產品開發流程中存在共同的作用,改善團隊合作、減少返工和重復性工作、提高成功率、及早發現失敗的項目、保證新產品順利、縮短產品時間。

(二)設計管理在新產品開發流程中的職能管理

職能管理是指職責和效能管理,起到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作用。職能管理的目的是為了保證企業持續、有效、健康的發展,為目標提供有力的保證,用科學的方法監管自身和企業行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流程管理將代替傳統的以供給導向的職能管理,且成為企業管理的核心。設計管理的基本職能包括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產品開發流程中各階段由一組預先計劃的、跨職能的、同時進行的活動所組成。新產品開發流程包括發現階段、確定范圍、確立并產生項目、開發、測試、等階段。發現構思階段需要管理者具有較強的戰略意識,計劃符合市場需求且具有技術可行性的方案。如果方案被采用將進入確定范圍階段,組織各部門進行調查和分析。下階段確立商業項目并定義成功的新產品。產品開發階段需要管理人員組織并領導各部門進行并行工程,控制產品質量且縮短研發時間。最后一個階段的產品,需要實施市場營銷部門的計劃和生產部門的計劃,控制一個完整的計劃順利進行。設計管理的職能管理不僅體現在新產品開發流程中的各階段,更重要的體現在每個階段前的一個關口,關口決定開發活動能否向流程的下一個階段推進,它具備重要的質量控制作用。關口既有管理人員的參與,又有相關技術支持和市場因素。

四、結語

新產品的成功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前提,優化新產品開發流程和對每個階段關口的決策是提高成功率的保證。新產品開發流程是一個復雜、跨職能部門的過程,需要不同的人才對其重要環節作出指導。產品設計研發部門不僅貫穿整個產品開發流程,重要的是產品的創新能力是企業壯大的動力。設計管理的目的是確保組織機構有效支配設計資源,因此設計管理在新產品開發流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汗青,邵宏,彭自力.設計管理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加]羅伯特•G•庫伯.新產品開發流程管理:以市場為驅動[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3]劉和山,李普紅,范志君.設計管理在新產品開發中的應用[J].包裝工程,2005.

[4]楊響亮,崔延琳.論工業設計與設計管理[J].藝術與設計,2007(2X).

第5篇

【關鍵詞】工業旅游;開發;對策;設計

旅游業是我國的戰略性產業,資源消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大力推進我國旅游與工業等產業和行業融合發展已經成為旅游資源開發的一種趨勢。工業旅游是以工業生產過程、工廠風貌、工人工作生活場景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動,將現代工業的巨大魅力整合到旅游諸多要素中,讓游客通過零距離的參觀工業生產過程,來滿足其求知、購物和觀光的旅游目的。本文主要針對秦皇島工業旅游發展的現狀及特點,研究秦皇島工業旅游發展策略,并對秦皇島工業旅游線路產品進行全新設計和開發。

一、秦皇島工業和旅游業發展概況

秦皇島北依燕山,南臨渤海,地處華北平原與東北平原的銜接位置,是環渤海經濟圈著名的濱海旅游接待城市。2011年,秦皇島累計接待國內游客2101萬人次,同比增長12.9%,是秦皇島常住戶籍人口的7倍;接待海外游客26.44萬人次,同比增長9.1%;景點門票收入43431萬元,旅游總收入172.84億元,旅游產業占秦皇島國內生產總值的16.24%,是秦皇島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2009年11月,秦皇島市委市政府首次將“旅游立市”作為城市發展的長期基本戰略,力爭通過5至10年的時間,將秦皇島打造為“中國北方最大濱海休閑度假基地,國內最佳、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旅游目的地”。

在工業發展方面,秦皇島作為我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經過30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五大特色工業體系格局:即以玻璃、水泥、新型建筑材料為主的建材加工與生產工業體系;以鋼鐵、鋁材加工制造為主的裝備制造業工業體系;以農用復合肥生產與銷售為主的化工業體系;以汽車輪轂、鐵路道岔、鋼結構和電子機電產品為主的機電產業體系;以食品加工、啤酒、葡萄酒釀造為主的食品加工業體系。秦皇島轄區內有為數眾多知名企業集團,有被稱為“世界最大能源輸出港”的秦皇島港,被譽為“中國玻璃行業搖籃”的秦皇島耀華玻璃集團,“亞洲最大汽車輪轂生產基地”中信戴卡汽車輪轂公司,還有享譽國內外的華夏長城葡萄酒、金海糧油、秦皇正大食品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秦皇島五大工業體系的形成,為全面實施旅游立市戰略,促進工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大力開發工業旅游資源,提供了基礎性條件。

二、秦皇島工業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

秦皇島作為一個旅游城市,在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方面數量眾多,北戴河海濱和山海關古城都是聞名世界的旅游景區,但在工業旅游的發展方面依然比較薄弱,工業旅游景區的數量較少,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對工業旅游的開發重視不足

工業旅游作為旅游產業的一個新興分支,多數企業對工業旅游的認識還不到位,觀念落后,理解不深,成為影響現階段工業旅游開發的最大劣勢。工業旅游作為一項新興事物,很多的工業企業管理者都沒有接觸過,更極少有人主動去了解和思考工業旅游開發給企業帶來的益處,多數企業還停留在工業旅游投入大、回報低的認識誤區上,不愿意花精力和心思去組織旅游者進廠參觀和游覽。

(二)工業旅游景區數量較少

根據秦皇島旅游局2011年公布的數據,秦皇島共有掛牌景區46家,屬于工業旅游范疇的僅有華夏長城葡萄工業園區和朗格斯酒莊2個景區,從數量上看,僅占秦皇島所有景區比重的4%(見圖1),且行業集中度較高,都屬于葡萄酒的釀造企業。

圖1 秦皇島工業旅游景區占總數比例圖

(三)工業旅游開發水平較低

秦皇島現有2家工業旅游景區規模依然較小,經濟效益不明顯,遠不能起到示范帶頭作用,品牌效應尚不明顯。在工業旅游發展的水平上看,現有46家景區中,通過國家旅游局認定的A級景區有21家,工業旅游景區僅華夏長城葡萄工業園區1家,占A級景區數量的5%(見圖2),工業旅游景區發展水平偏低。

圖2 秦皇島A級工業旅游景區占總數比例圖

三、秦皇島工業旅游開發對策分析

針對秦皇島工業旅游發展的現狀,筆者認為應該本著資源互補、就近游覽、以線代點、點線結合的原則來整合現有工業旅游資源,充分考慮投入能力、市場容量等因素,適度開發,合理布局,避免一哄而上。

(一)科學決策,規劃先行

秦皇島工業旅游的發展目前還處于零散狀態,缺乏全市的統一協調和布局,為了更加科學的規劃和開發工業旅游資源,可以借鑒青島和煙臺的工業旅游開發策略,由秦皇島市旅游發展委員會來協調工業旅游的全面開發,定期組織相關研討會,邀請學術界、旅游行業和工業企業共同研究和制訂秦皇島工業旅游的發展規劃,協調工業企業與酒店、旅行社、工業主管部門的關系。在加大工業旅游開發力度的同時,重視對工業旅游線路產品的宣傳工作,制訂優惠政策來鼓勵工業企業開發自身資源,鼓勵旅游企業加強工業旅游產品的營銷與策劃工作,通過全市旅游產業的整體發展,帶動工業旅游產品的開發和設計;通過工業旅游產品的運作,來擴大工業企業的知名度,完善現有旅游產品結構,延長旅游旺季周期,增加旅游收入,提高工業企業和旅游產業的雙重效益。

第6篇

1知己知彼---觀察分析

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在實訓中,觀察和分析是首要步驟。沒有什么東西是憑空地,完全地創新,革新產品往往是在同類產品中誕生的,所以首先應對將要設計的產品進行同類產品的觀察。觀察同類產品的發展情況,發展瓶頸,收集相關的產品信息進行分析。觀察分析的結果幫助學生從宏觀上把握產品設計的方向,使得后續設計進程更有針對性。以“雨傘”設計為例:傳統雨傘的形象是“傘柄+傘布”,實現的功能是擋雨。通過觀察分析可以發現,擋雨仍然是雨傘的主要功能,但是隨著夏日戶外活動越來越多,雨傘的功能已不僅僅是擋雨那么簡單,還可以擋紫外線。此外,雨傘的款式也開始成為眾多愛美人士著重考慮的因素。但是傳統雨傘也存在很多問題,例如滴水,收納,雙人偏小等。這樣就引出一個問題:我們能否設計一款雨傘,除了能擋雨擋紫外線,還能解決滴水,收納的問題?這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傳統產品必然具有其優越性才得以推廣,同時又兼具一定的局限性,優越性我們可以加以利用,而這個局限性恰恰就是我們設計改良的切入點,為我們贏得了設計的廣闊空間,這樣我們接下來的調查和定位就更有針對性了。

2磨刀不誤砍柴工---實地調查

產品設計的最終流向都是市場,所以市場的需求是產品設計圍繞的中心。即使是概念性產品,也并非天馬行空,完全脫離實際,那也是基于市場發展需要提煉出來的,有著可能的潛在市場的理念產品。作為實訓的重要環節,實地調查是產品設計最有力的事實依據,注重的是“切切實實進入市場”,“認認真真著手調查”。在此要注意與觀察分析區分開來,觀察分析注重的是整體掌握產品的發展情況,而實地調查是切實地掌握產品的詳細數據,例如上文提到的雨傘,人們對其偏好的具體形態,尺寸,材料,顏色,功能等就是需要我們通過大量市場走訪和調研得出來的數據分析結果。此外,現階段的科學技術水平能否達到實現人們期望的水平,生產成本能否控制在能承受的范圍內,都會直接影響到后期產品設計的具體導向。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切不可為了完成任務而對實地調查環境縮時減料。只有準確的市場指導才能正確地引導產品設計。

3忍痛割愛---拿捏有度,優化設計

讓設計產品外形美觀,功能強大,經濟實惠是所有設計人員的美好愿望。很多設計構想若得到適當的運用,確實可以為我們的設計大大加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出現“構想過多,不愿意舍棄”的心態。以手機設計為例:同學A為了給手機實現“超體驗”游戲界面,不惜把手機按鍵區域做成模擬游戲手鍵的形式,同時植入大尺寸屏幕,這樣一來,似乎此款手機的娛樂性特點得到了很突出的表現。但是當回歸到現實問題中來,這個看似美好的愿望卻不一定受到使用者的追捧。首先,模仿游戲手鍵的按鍵區在頻繁發送信息的人群中使用并不方便。其次,大屏幕必然會帶來耗電快,便攜性差的問題。最重要的是,把游戲體驗融入手機是好的,但是說到底,手機最根本的功能仍然是通訊,過于強調游戲概念,反而喧賓奪主,混淆了手機的主要職能。當游戲機用時,沒有專業游戲機娛樂性強;當手機用時,沒有傳統手機便攜易用,導致“兩頭不著岸”的尷尬結果。這樣就使手機失去了最初的使用意義。同時,手機屬于價格不菲的高科技產品,人們選擇時傾向于貨比三家,更為慎重。在此條件下,同學A的手機方案顯然市場競爭力不強。在此情況下,我們就應該“忍痛割愛”。在我們設計一個產品時,避免因小失大,買櫝還珠。

4結語

以上討論的是進行產品設計實訓時必須建立起來的設計意識,也只有本著“知己知彼”,“磨刀不誤砍柴工”和“忍痛割愛”的“三有”設計意識,才能在設計出更迎合市場,迎合消費者口味的,可行性強的產品。

作者:廖若沙 單位:河源職業技術學院

第7篇

關鍵詞:逆向設計 快速成型技術 數據采集 數據處理 曲面重構

中圖分類號:TH1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8(a)-0045-04

產品的逆向設計與快速成型技術,是指根據產品實物樣件表面進行數字化處理,高效、準確地采集到產品表面的三維幾何坐標數據,并運用相應的軟件來處理點云數據。利用可實現逆向三維造型設計的軟件來重新構造實物的三維CAD模型,進行曲面模型重構[1-2]。產品最終三維模型,經STL數據轉換后輸入到快速成型設備系統中,完成產品的打印及后處理。

1 油箱蓋模型的數據采集與數據處理

1.1 掃描

針對油箱蓋的外形進行模型分析,確定掃描方案,然后進行油箱蓋點云數據的掃描。由于建模思想不一樣,點云數據的掃描側重點也不一樣。數據點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曲面精度。使用手持式激光掃描儀對油箱蓋進行數據采集,得到完善、精確的油箱蓋點云,如圖1所示。

1.2 點云數據的處理

油箱蓋點云的處理主要在Geomagic Studio軟件進行,其中包括清除噪點、手動注冊、全局注冊、合并、補洞、邊界優化、簡化數據及保存等步驟[3]。

(1)清除噪點。

打開Geomagic Studio軟件,運用【統一采樣】命令,右擊界面中黑色的雜亂點云,可以按下鼠標中鍵旋轉觀察,在一起的點云變成綠色。選擇除噪的工具欄,在分隔欄中選擇“低”,并根據右邊選點的多少更改數值的大小,確定后刪除噪音點,如圖2所示。

(2)精減點云。

在下拉式菜單中選擇統一采樣,在絕對距離中設置距離值為1。由于存在大量的冗余數據,會影響后期建模的光滑度,并影響加工質量。不同類型的點云可用不同的精減方式:對散亂點云可用隨機采樣法;對掃描線點云和多邊形點云可用等間距縮減、倍率縮減、等量縮減、弦偏差等方法;對網格化點云可用等分布密度和最小區域法,如圖3所示。

(3)邊界優化。

放大油箱蓋的邊界,可以看到并不光滑,因此需要對其邊界進行優化。菜單欄:邊界編輯,選擇“部分邊界“選擇邊界線上的2點,再單擊這條線,控制點應在7~8,張力應為0~1之間。可以調節數字使其邊界順滑。

(4)簡化數據及保存。

因為點云處理完后可能要被Imageware編輯和處理,所以要保存為stl格式,這種格式也可直接被快速成型機識別。

(5)數據的轉換。

使用Filesave as命令,選擇igs格式保存。igs格式是能被UG、PROE等三維軟件識別的一種文件格式。在保存時,注意刪除原有的點云,這樣才能更快地打開igs格式文件。

2 油箱蓋模型的曲面重構

打開UG軟件,打開預先保存的,在Geomagic軟件中處理好的油箱蓋點云數據,導入IGS文件,進入建模模塊。

2.1 建立坐標系

用【基本曲線】命令畫出兩條實線,再用【拉伸】命令選擇兩條直線拉伸出一個平面,并用動態原點建立好坐標系,如圖4所示。

2.2 建立基準平面及繪制草圖

運用【基準平面】命令,創建所需的各個基準平面,并根據點云創建如圖所示的草圖輪廓,如圖5所示。

2.3 構建曲面、凹槽及固定件

運用【掃掠】命令,按上一步驟繪制的草圖曲線掃掠片體。運用【修剪片體】命令,修剪多余片體。從點云繪制曲線,并用【拉伸】命令,選取曲線拉伸成片體,并選取油箱蓋頂面進行修剪。對凹槽內部邊進行邊倒圓,選擇【加厚】命令,并選擇片體加厚2.5 mm。最終得到的圖形,如圖6所示。

3 油箱蓋的快速成型設備具體步驟

3.1 導出STL格式

繪制好的圖形導出STL格式并修改三角公差為0.002 5、相鄰公差為0.12,勾選自動法相生成并讓其三角形顯示,如圖7所示。

3.2 打開Aurora快速成型系統

3.2.1 系統連接、初始化、調試

將機器與Aurora快速成型系統連接,然后進行Aurora快速成型系統初始化,最后調試儀器,檢查各噴頭的吐絲情況是否正常。

3.2.2 文件導入Aurora快速成型系統

單擊【載入模型】,將文件載入快速成型系統,如圖8所示。

3.2.3 將工件放入儀器中心并修改分層參數

將導入的文件自動對準,考慮節約支撐材料,將工件放置。把支撐間隔,輪廓線寬,工作臺高度等參數修改成自己經驗值的數據,如圖9所示。

3.3 打印實體及后處理操作

對于油箱蓋產品的快速成型,選擇3D打印成型強度較好的熔融沉積(FDM)成型方式。產品打印完成圖如圖10所示。

打印完成后處理包括設備降溫、零件保溫、去除支撐、表面處理等步驟[4]。

(1)設備降溫。

原型制作完畢后,如不繼續造型,即可將系統關閉,為使系統充分冷卻,至少于10 min后再關閉散熱按鈕和總開關按鈕。

(2)零件保溫。

零件加工完畢,下降工作臺,將原型留在成形室內,薄壁零件保溫15~20 min大型零件20~30 min,過早取出零件會出現應力變形。

(3)模型后處理。

用小鏟子小心取出原型。去除支撐,避免破壞零件。用砂紙打磨臺階效應比較明顯處,用小刀處理多余部分,用填補液處理臺階效應造成的缺陷。如需要可用少量丙酮溶液把原型表面上光。

4 結論

(1)油箱蓋產品的數據采集是使用手持式激光掃描儀對油箱蓋進行三維掃描,點云的數據處理主要在Geomagic Studio軟件進行,其中包括清除噪點、手動注冊、全局注冊、合并、補洞、邊界優化、簡化數據及保存等步驟。

(2)油箱蓋產品的曲面重構是運用UG軟件重新構造實物的三維CAD模型,其中包括導入IGS點云文件、建立坐標系、建立基準平面繪制草圖、構建曲面、構建凹槽、創建固定件、邊倒圓、得到最終模型等步驟。

(3)產品最終三維模型,經STL數據轉換后輸入到快速成型設備系統中,選擇3D打印成型強度較好的熔融沉積(FDM)成型方式,運用Aurora快速成型系統完成系統連接、初始化、調試及相關參數設置,最終完成油箱蓋產品的打印及后處理。

參考文獻

[1] 顏永年.先進制造技術[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2] 彭燕軍,王霜,彭小歐.UG、Imageware在逆向工程三維模型重構中的應用研究[J].機械設計與制造,2011(5):85-87.

第8篇

[關鍵詞] 產品開發; IT項目; 研發; 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1. 046

[中圖分類號] F270.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4)01- 0091- 01

1 產品開發過程流程

總體上說,產品開發的基本流程包括啟動、計劃、執行、監控和收尾。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始終貫穿著對產品的選取、設計和評估,只有充分了解產品開發的過程,才能將IT項目研發管理措施在產品開發過程中應用到位。

產品開發的首要過程是產品的定義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主要是根據IT產品在市場上的需求進行一個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確立產品的設計目的和市場目標,并對產品進行初步的構思。同時,要根據產品的可開發性對該產品進行評估并進行調研。

產品開發的第二個步驟是產品的計劃,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主要針對產品本身來進行,其中包括:對產品本身的定義和功能加以確定、制訂一個項目完成計劃,完成商業研究,提供預算和產品質量以及產品設計的總方案。這一步驟相對來說是比較復雜的,因此需要進行團隊合作,這一團隊也是該項目開發過程的核心成員。

產品開發的中間步驟是產品的設計與調研,這一階段的重點是按照既定的方案來進行產品的實體開發,因此可以說,此階段是將產品的理論計劃應用于實踐的過程。這一階段可以省略對于產品可行性的研究,但是需要著手對產品的開發計劃進行實際的操作,并進行生產、市場調查以及產品準備,同時需要建立一個客戶服務體系。

產品開發的下一個步驟則是產品在市場的投放,此階段的特點在于為產品的市場投放做充分的準備并加以實施,包括小批量生產產品和市場的預投放措施。在采取了前述的措施之后需要對調查和測試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出產品還需要改進的不足之處,并提出改進策略。

產品開發的最后一個步驟則是量產。在完成了產品的市場調研之后就可以對產品進行批量生產了,批量生產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產量。要通過對客戶和市場需求的調研結果確定產量。

2 產品開發過程在IT項目研發管理中的應用

2.1 過程管理和項目管理體系的構建

根據產品開發的基本流程,可以構建IT項目管理體系。總體上說,每個階段都需要有一個驗收該階段工作成果的管理體系,并制定一個相應的驗收標準,并貫穿于整個開發過程的始終。產品開發的核心團隊和擴展團隊都要對該產品的開發過程進行分析,并列出相關的審核標準與流程。另外,還需要建立風險管理體系,對產品的變更、風險因素、售后服務進行管理。產品開發公司需要設立一個專門的項目開發管理團隊,對產品開發的整個過程進行監督和審計,并對產品變更和風險進行記錄,以保證流程管理的實施。

在構建過程管理體系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開發的產品必須基于市場需求。市場需求是產品開發的唯一動力,基于市場需求和產品競爭的IT產品更加具有創新力。因此,需要強調產品開發的第一步就是要充分了解市場需求。(2)產品的開發過程需要協調其他部門或系統。產品開發與項目管理是一個跨部門的流程,必須有一個跨部門的小組對最終結果負責,協調各項活動,確保溝通、協調和決策的高效。(3)產品開發中的質量控制。質量是貫穿于整個開發過程的關鍵要素,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因此對于質量的監控管理要有一個完整的體系。(4)產品開發過程中項目管理體系的構建。在開發產品時,開發的最終產品、平臺、子系統以及技術分解可以分為不同的層次,每個層次都有各自的特點,在每次層次上都應當設定一個管理方式,有利于具有競爭力產品的推出。(5)產品的開發需要在結構化與非結構化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一個新產品的開發包括成千上萬個微小項目的開發,涉及各個方面、各個部門如何將復雜的活動進行整合的問題,因此產品的開發過程必須是一個結構合理、定義清楚的過程,并根據其特點建立完整的管理體系。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產品開發過程中的管理系統還需要跨公司進行合作,設立共同的檢查點來保證項目能夠符合研發標準和市場需求。

2.2 開發環境的構建

大型的IT項目產品開發企業往往具有多個合作伙伴,由于產品開發過程的特殊性和地域性,對于產品的開發最好建立起一個全球的統一規劃系統,以避免產品開發模式的不可控化,并且這一規劃體系應當以產業界具有帶頭作用的龍頭企業為標桿。利用企業間的合作也更加有利于對新產品開發過程的管理,在IT產品開發企業內可以建立一個統一的管理系統,制定統一的管理標準,并將每一個標準都細化到產品開發的各個步驟和過程。此外,各個企業聯合形成的管理系統也有利于各企業在產品開發過程中的互相監督,這種監督機制有利于產品質量的監控和產品開發效率的提高。還可以在行業內設立一個專門的市場調研小組,針對每年的IT產品需求量和需求方式進行調研,并形成調研報告,這種方式能夠大大提高產品的開發效率,以及IT產品的透明度,對于產品的開發具有積極作用。

第9篇

關鍵詞:產品開發 質量管理

一、產品開發階段質量管理常用的工具

產品開發階段常用的質量管理工具包括以下幾種:首先,防錯設,也叫防呆設計,即采取相應的設計手段,比如可靠的控制裝置或特征,降低錯誤發生的機率,或者消除錯誤,防止產品使用人員在人為疏忽、缺乏經驗或技能不足的情況下出錯,在產品早期定義以及可靠性設計階段需要考慮防錯設計。其次,DFX設計,也叫最優設計,其以并行思想為基礎,產品開發過程中要兼具其功能、性能的同時,還要充分考慮產品生命周期內的產品質量因素,而最優設計包括可制造性/可裝配性設計、可靠性/可維護性設計、可測試性、面向環保設計等等。最后,原型制作,產品原型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實體原型與解析原型,其中解析原型不可觸知,比如CAD模型、動態仿真模型等,通常以計算機為基礎進行分析;實體原型可觸知,主要用于檢測或實驗。常見的實體原型包括α原型、β原型、試產原型等三種。在對技術或設計方案可行性進行評價時,通常采用α原型,對一些高風險零部件、子系統的性能、可靠性進行實驗與測評;β原型即工程樣機,其主要作用是對產品系統的關鍵性能指標進行評價與測試,識別產品中系統性的缺陷;試產原型則用于系統測試,分析產品是否可以滿足生產線的工藝能力、顧客的需求等條件,還可用于最終產品的其它設計,比如圖紙或包裝等。

二、產品開發階段各個環節的質量管理

(一)概念階段

在概念階段要進行顧客需求分析、技術可行性分析及風險分析。其中顧客需求分析主要是通過問卷調查、電話訪問、往期產品的客戶投訴、相關研究報告等直接或間接的獲得顧客需求信息,并對信息進行整理、歸類,也可以利用數理統計、數學方法等做重要度排序,篩選出最有價值的質量需求信息,再將其轉換為產品的質量特性。技術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資料收集、系統架構分析、子系統與功能模塊分析、失效模型列舉、影響度分析、致命度分析及系統優化策略等內容。

(二)計劃階段

產品開發計劃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對產品的定義、競爭優勢等做進一步明確,將產品系統架構基本確定下來,做好產品開發項目計劃與資源計劃,保證在開發過程中合理控制風險。而在產品開發計劃階段主要質量管理工作包括:需求評審;將產品的定義確定下來;制定對應的產品質量計劃,并確定開發過程中所需的主要流程。產品質量計劃包括產品質量改善計劃的確定、產品質量目標的設定,并將產品質量測試驗證計劃同時確定出來。

(三)開發階段

產品正式開發階段需要參照產品開發計劃進行實際的產品開發,該階段主要包括一些具體的設計工作與開發活動。該階段是質量控制的關鍵點,因此開發小組需要進行必要的設計評審,并做早期測試與驗證,包括功能測試、系統集成測試等。而正式開發階段的質量管理工作包括:保證產品功能及性能與產品規格說明書要求相符;產品開發設計過程中恰當的應用了正確的流程、工具及方法;及時發現產品的問題及缺陷,并提出相應的識別與糾正措施,保證所制訂的產品質量目標的可行性與實用性;驗證產品設計的合理性,保證其可以滿足顧客需求。

(四)驗收階段

當產品進入驗收階段后,證明已經解決了大多數的設計問題,或者設計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小批量量產后可以對設計開發的結果進行評價,并對后續大批量生產的可行性進行驗證。驗證階段的主要質量管理內容包括:對產品的生產制造能力進行全面評估與確認,由小批量生產向大批量生產逐步過渡;對最終產品進行測評、評估,以保證產品設計與產品設計規格說明要求相符,且其質量水平與質量管理計劃目標相符。

三、產品缺陷管理

在產品開發階段產品缺陷是無可避免的,因此產品的缺陷管理也是產品開發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產品缺陷越少,證明產品的質量越高。具體而言,產品的缺陷問題不外以下幾類:首先,無法滿足功能需求,比如硬件失效、軟件缺陷等;其次,任務延期;最后,某些項目瓶頸未處于受控條件下等。針對上述問題,可以采取下列質量管理措施:發現質量問題后需要做進一步確認,對問題及時定性,比如缺陷的嚴重程度與發生頻率等,對缺陷做出全面了解;接下來要做好數據的調查與搜集,全面了解產生缺陷的過程、發生原因,查找以往研究是否存在類似問題;啟動緊急預案,先將缺陷所帶來的損失控制在最小范圍內;接下來要深入分析缺陷發生的原因,要注意不僅要分析問題“為什么會發生”,還要弄清楚“為什么未及時發現”的原因,以保證問題分析的針對性與深入性;確定問題后再制定出相應的對策,提出解決問題的計劃;確認解決問題的結果,保證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并保證同樣問題盡量不要發生。解決問題后要總結經驗,將解決問題的方法反饋給相關人員,集中管理開發的所有問題,以便跟蹤管理。

參考文獻:

[1] 徐楓. 如何管理汽車新產品開發項目的交付物質量[J]. 企業科技與發展. 2012(09): 22-24.

[2] 方水良,鄭繼旺,趙詩奎,等. 基于過程文檔的產品開發質量控制系統[J].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 2012(03): 472-478.

[3] 金青哲,王興國. 食用油產品開發與質量標準制修訂縐議[J]. 糧食與油脂. 2011(07): 1-4.

第10篇

摘要:網絡時代的一個顯著特征是技術日新月異,產品的生命周期縮短,不斷利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是企業在競爭中不敗的法寶。基于對新產品開發影響因素的研究框架,分公司戰略、新產品開發過程、市場環境和組織環境四個維度分析了因特網在企業新產品開發中的作用。

關鍵詞:因特網;新產品開發;應用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1)05-0248-02

1 引言

從麥肯錫在1960年提出經典的4Ps營銷組合,到1981年Booms和Bitner提出的7Ps組合(在4Ps基礎上,加上人員、過程、實證三個因素),直到1990年Lautenborn所提出的4Cs框架,清晰地表明在傳統營銷中,設計開發產品是以企業為起點的,顧客只是被動的接受和反應,無法直接參與產品概念形成、設計和開發環節中去。但在網絡經濟條件下,新產品開發的策略要轉為以顧客為中心,顧客提出需求,企業據以設計和開發產品,滿足顧客個性化需求,有人稱這種策略為“生產―消費的連接”(瞿彭志,2001)。

在網絡時代,由于信息和知識的共享,技術創新和擴散速度加快,企業競爭從原來簡單依靠產品的競爭轉為擁有不斷開發新產品能力的競爭。個性化消費的回歸、不斷分裂的市場、研發費用的高昂、產品生命周期的縮短、新產品開發對安全和生態的關注,使公司的新產品開發面臨嚴峻的考驗。同時,因特網便于信息和知識的共享、技術的轉移和擴散、跨職能團隊的交流和合作、高效的營銷推廣等,又為公司新產品的開發和營銷提供了機遇。

2 相關概念界定

產品作為連接企業利益和消費者利益的橋梁,是指能夠提供給市場以引起公眾注意、獲取、使用和消費,從而滿足某種欲望或需要的一切東西。根據營銷大師科特勒的分析,產品可以分為五個層次,即核心利益或服務、有形產品、期望產品、延伸產品和潛在產品。新產品的開發涵蓋產品的這五個層次,但在網絡經濟時代產品的設計和開發的主體地位從企業轉向顧客,企業在設計和開發產品進還必須滿足顧客的個性化需求,特別注重顧客期望產品層次和潛在產品層次的創新(瞿彭志,2001)。

布茨和艾倫根據產品對于公司和市場的新的程度,把新產品分為六種類型:(1)新問世產品,主要是公司開創的全新產品;(2)新產品線,指公司首次進入已建立市場的新產品;(3)現行產品線的增補品,指公司已建立的產品線上增補的新產品;(4)現產品的改進更新,指公司提供改進性能或有較大的可見價值的新產品,并替代現行產品;(5)市場再定位,指以新的市場或細分市場為目標的現行產品;(6)成本減少產品,指以較低的成本提供同樣性能的新產品。

根據查菲的研究,市場滲透和市場開發為因特網保守的應用,而產品開發和多元化是因特網創新的應用(查菲等,2003),本文所指的新產品是指因特網的創新應用,是指利用因特網開發新的產品,銷往已有市場或潛在市場,而且這種新產品是全新產品,亦即上述布茨和艾倫所指的新問世產品或新產品線。

3 公司戰略

3.1 產品戰略分析

3.1.1 產品優勢

產品優勢是指新產品相對于競爭者替代品的優勢。新產品開發最重要的成功因素之一就是它能給消費者帶來獨特的利益和價值。

開發優越的產品需要企業深刻了解市場并把公司產品與市場需要聯系進來,還需要公司很好的整合和協調其整個開發活動。因特網可以幫助企業收集高質量的市場信息和了解顧客的真實需求。而且,由于網絡的易于操作、低成本和共同標準,因特網可增強新產品開發活動的一體化和協調性,公司內不同部門人員通過網絡共享信息,暢通地交換思想并能與他們的顧客更好地交流。因此,因特網有助于公司按消費者的需求來構思新產品,增強新產品開發活動中的協調與合作,從而開發出具有競爭優勢、能給消費者帶來獨特價值的產品。

3.1.2 技術能力

技術能力因素是指新產品的技術要求與公司技術資源與能力之間的適合度。每一個新產品都需要獨特的技術來設計、開發、制造和營銷。因此公司的技術資源、技術能力是否滿足新產品的技術需要對于新產品的開發活動非常重要。

因特網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增強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的技術能力。如因特網可以幫助公司更準確地評估公司現有技術能力與新產品開發技術需要之間的匹配度,從而可以早期發現開發過程中的技術問題;因特網可以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利用大量的基于網絡的技術,如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CAD)、計算機輔助制造技術(CAM)和產品原形在網上的虛擬測試等;還可以基于因特網建立虛擬企業,通過業務外包等充分利用其它企業的技術,縮小或消除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的技術缺口。

3.1.3 公司資源

因特網的開放性可以降低公司現有資源與新產品開發所需資源之間的缺口,使公司更有效地利用內外資源。Croom在2001年得出結論因特網可以降低新產品開發成本,幫助公司更有效地利用現有資本和提高資源利用率。同時,利用因特網,可以建立虛擬企業運作機制,在網絡虛擬世界上可充分利用分布全世界的其它企業資源和專家知識,以彌補公司本身新產品開發資源的不足。

3.1.4 產品戰略

產品戰略是指公司的新產品戰略是否與整個公司戰略保持一致。新產品的目標與整個公司戰略一致與否決定公司將在多大程度上把重點放在開發這個產品上。新產品的最終目標與公司組織戰略相吻合,則公司分配更多的資源和提供更多的支持用于開發和營銷新產品。除此之外,新產品與公司戰略的相一致也有助于新產品開發團隊成員形成共同的目標。因特網溝通和合作的便利性加強了員工的信息交流和參與熱情,有利于公司所有員工理解公司戰略和新產品戰略,縮小公司高層管理者與產品創新團隊間的分歧,從而有利于新產品開發活動的開展。

3.1.5 市場整合

市場整合是指新產品的市場需要與公司營銷能力之間的適合度。因特網可以多方面幫助公司降低市場營銷能力與新產品市場需要之間的不匹配。如因特網可以進行深入的網絡調研收集和利用相關市場信息;通過網絡直銷渠道和網絡中間商間接渠道來分銷產品;通過網絡廣告、站點推廣、搜索引擎和在線客戶關系管理等進行產品促銷;通過網絡開展個性化服務和進行全球營銷等,這無疑增強了公司的營銷能力。

3.2 新產品開發過程

3.2.1技術活動效率

因特網可增強公司的技術能力,從而使新產品開發活動更有效率。如前所述,因特網可以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利用大量的基于網絡的技術,包括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CAD)、計算機輔助制造技術(CAM)和網上虛擬產品原形的試驗。同時,網絡溝通的便利性有利于不同部門甚至企業之間的技術交流和合作,從而提高公司員工的技術能力。

3.2.2 開發計劃

開發計劃的制定還需要新產品市場和技術等方面的信息,如目標市場、顧客需求、顧客偏好、產品概念和產品的詳細說明等。計劃可引導公司進行新產品的選擇、開發和投放市場。

3.2.3 高層管理的支持、控制和技能

這個因素是指公司高層管理對新產品開發支持、指導和控制的承諾。在產品創新研究中,有很多結論表明高層管理者對新產品開發的支持和承擔職責是新產品開發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其原因就在于高層管理者可以動員必須的資本、人力、政治和技術資源,能迅速同意新產品開發并對新產品開發項目實施必要的控制和引導。

3.2.4 財務和商務分析

這個因素是指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投放市場前、整體投放階段的財務和商務分析。深入的財務和商務分析能幫助公司更準確地認識到他們的財務狀況和判斷他們的新產品能否產生足夠的財務效益從而制定相應的投資決策。

3.3 市場潛力

這個因素是指新產品的市場潛力,反映新產品對于顧客的重要性。已有的研究表明,市場潛力的大小是新產品開發成功的重要因素,市場容量大、處增長階段且競爭不激烈的市場,新產品的開發越易成功。在市場容量很小、而且停滯增長的市場里,公司很難收回新產品開發的成本或獲取利潤。同樣競爭也影響到市場份額和市場收益。

因特網可以多方式幫助公司分析市場。首先,因特網通過在線和線下各種數據資源幫助公司更深刻地理解市場和進行消費者行為分析,選擇容量大的增長型的目標市場。其次,因特網使全球營銷和銷售成為現實,沒有因特網,公司很難觸及全球市場。最后,因為因特網的范圍廣泛以及為新產品進行“病毒營銷”的便利,從而增加市場對新產品的需求。

因特網能使公司競爭能力提高。首先,因特網能幫助公司方便地收集競爭情報,辨別競爭者和替代品的競爭能力,以選擇競爭相對不強的產品優先開發;其次,利用因特網可以先于競爭者把產品推向市場,因特網也可以幫助消費者以較低的搜尋成本,快捷地知曉新產品。

3.4 組織環境

3.4.1 內外部關系

因特網可以多方面為公司建立良好的內外部關系。網絡的易接入性、互聯性和信息的穩定獲取使得因特網幫助成員之間建立更強的承諾和信任,并適時滿足對方的需要。同時,遍布全球的各種企業、團體、組織以及個人通過因特網跨時空地聯結在一起,能促進公司與供應商建立良好的關系,從而促進供應商更好地履行訂單;與分銷商建立良好關系,從而促進分銷商建立高效的分銷和物流體系;與顧客建立良好的關系,從而為顧客提供更優質的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

3.4.2 組織特征

如前所述,因特網增強了不同部門成員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通過增強不同活動之間的信息交流和信息的適時交換,提高了與新產品開發活動相關的活動之間協調的效率和效果;網絡有利于增強組織的柔性,促進組織扁平化,形成跨職能部門的開發團隊,提高組織學習能力,并形成富于創新和合作的組織文化。

4 研究結論與局限

本文基于對新產品開發成功影響因素的分析框架,從四個維度全面分析了因特網在新產品開發中的作用。在戰略維度上,因特網有利于獲取新產品開發中的產品優勢和公司內外資源,有利于取得技術協同和市場協同,有利于新產品戰略與公司總體戰略的一致性;在開發過程維度上,因特網有利于提高技術活動、市場活動和開發前準備活動的效率,有利于提高計劃制定、財務商務分析的準確性,有利于高層管理者支持和控制新產品開發活動;在市場環境維度上,因特網可以幫助公司挖掘新產品的市場潛力,提高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在組織環境維度上,因特網可以幫助公司與其他企業和單位建立良好關系,獲取公司所缺乏的資源和其它支持,有利于公司內部組織之間、員工之間進行高效的協調與合作。

本文的研究有兩個局限,一是對于因特網在公司新產品開發中的作用,只是理論上的分析,缺乏經驗數據的支持;二是本文各項分析過于抽象,不同性質行業的新產品開發特點不一樣,因特網在其中的作用也不相同。比如消費類產品生產企業與工業類產品生產企業、高科技產品生產企業與傳統產品生產企業、學習能力強企業與學習能力弱的企業,它們的新產品開發過程中因特網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不在相同,而本研究未能考慮這些控制變量。

參考文獻

[1]瞿彭志.網絡營銷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06.

第11篇

關鍵詞:長白山地區;旅游養老;旅游產品;產品開發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3月6日

前言

長白山地區旅游資源豐富,隨著當地旅游開發的不斷建設和完善,形成了集休閑度假、避暑、冬景、溫泉養生以及特色農產品等于一體的旅游產品開發的綜合體系。在老年旅游逐漸興起以及旅游養老理論和旅游養老產品設計開發日益豐富和完善的背景下,加快長白山地區旅游養老目的地產品的設計和開發成為了帶動長白山旅游業發展、緩解東三省乃至全國的人口老齡化的社會壓力、豐富老年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國內旅游養老產品開發問題綜述

研究國內旅游養老產品開發上的問題能夠對長白山地區旅游養老目的地產品的設計和開發工作帶來一定的啟示和指導,通過綜合問題,借鑒經驗才能夠使產品開發更加完善。國內旅游養老產品開發上主要存在著旅游養老產品供需失衡、產品單一、設施和服務不達標、人才的缺乏和政府缺少政策的支持,究其原因,與老年旅游產品的開發理念、市場定位以及理論發展滯后于現實需求有緊密的聯系。既然長白山地區旅游養老資源豐富,急需在政策上、產品開發理念和人才建設上下足功夫,才能形成高水平和旅游特色的結合。

二、長白山地區旅游養老目的地產品設計與開發

(一)產品設計與開發原則。就長白山當地旅游養老目的地產品的開發應做到以下幾個原則:

第一,市場性質和公益性質相結合。旅游養老產品開發要充分考慮產品的成本,通過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扶助,使養老產品能夠取得一定的收益,同時養老旅游作為我國的公共服務產業,優質的服務和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引入非盈利性質的養老項目如醫院、福利養老院等綜合性質的養老機構都是提高當地養老產業發展的重要方面。

第二,靈活的經營方式。在長白山地區的旅游養老產品的設計中,要綜合考慮旅游養老產品的特殊性和專業性特征,在產品經營上實行自主經營和合作經營相結合的經營方式能夠更快地融入和形成養老的資源優勢,使經營實現共贏和深入合作的效益。

第三,人性化與可持續化。旅游養老產品的開發需要以人為本,切實關注老年的生活質量。廣義的人性化還要求旅游目的地提供更加專業的服務和設施建設。另一方面,長白山地區自然旅游資源豐富,在產品開發過程中要融入生態的理念,在以人為本的前提指導下,使當地的養老旅游產品形成可持續化發展的態勢。

(二)旅游養老產品核心層次。長白山地區旅游養老目的地產品的設計和開發要從養老的基本需求出發,依據產品開發原則,依托當地的旅游資源,針對當地旅游養老產品開發上所出現的問題,在旅游養老產品的核心層次也就是最基礎的層次進行建設與完善。綜合來說,長白山地區旅游養老目的地產品開發需要建設和完善的核心層次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養老功能。旅游養老重在一個“養”字,要充分綜合長白山各個地區的區位優勢、旅游資源優勢,以提高老年生活質量,如居住環境和旅游環境的適應能力、養老保健的能力、衛生醫療等基礎設施承載能力等為旅游產品開發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第二,醫療功能。醫療功能主要是根據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狀態方面考慮的,養老旅游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優美的自然環境和賦予休閑養性的人文氣息能夠促進人的身心健康,這對老年人來說是很有裨益的。旅游養老醫療功能需要具備對老年常見疾病的預防和簡單醫治的能力,養老目的地的醫療功能要在一定程度上略高于其他年齡階段適合的旅游地的醫療功能。

第三,休閑功能。休閑功能主要指當地的老年活動項目的豐富程度,例如體驗農場種植、采摘、騎車比賽、徒步以及一些常見的紙牌、麻將游戲,豐富多樣且適宜老年人的群體活動能夠帶動老年人的幸福感,增加老年人對于旅游目的地的滿意度。

第四,社區能力。社區能力的核心建設是讓老年旅游者能夠有家的感覺,對旅游地能夠形成一定的歸屬感和舒適感。目的地社區能力包含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社區服務的質量以及社區設施的方便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老年旅游的質量。

(三)具體的產品設計與開發。長白山地區適合老年人旅游養老的資源豐富,現在開發的旅游資源呈現出區域化、集群化、體系化的發展態勢,綜合老年人旅游欲望、旅游動機、身心健康等多個方面的狀況和特點,長白山地區的旅游養老目的地的產品設計與開發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構想和介紹:

第一,特色飲食旅游產品。特色飲食旅游產品主要包含了老年人的日常飲食、特色美食以及養生和保健功能的食品開發。在日常飲食上要注意老年人的身體素質和飲食習慣,合理安排,多聽取老年人的意見和建議;特色美食上主要包括當地特色的美食,并根據老年人的具體需要進行改進的適合多數老年人口味的特色美食;保健和養生食品的開發是養老旅游產品開發的一個重要賣點,要良心制作,確保安全和性能的_標,長白山地區物產豐富,人參、木耳、猴頭菇等天然的中藥材通過加工制作能夠形成很好的市場效應。

第二,居住類旅游產品開發。當前,居住類旅游產品開發大致分為旅游目的地養老地產開發、酒店、民居旅店以及具有地區特色的養老院和福利養老院等產品的開發。在居住類旅游產品開發的過程中,要以適合老年身心需求為出發點,以保障質量和增加舒適程度作為居住類型開發的目標,通過周密的市場考察和調研來確定種類開發的數量和開發位置。例如,依據長白山地區避暑優勢、長白山溫泉、風光優勢建設特色的養老院等類型的開發,同時還要保障養老設施的齊全和提高特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第三,交通類旅游產品開發。長白山地區交通資源豐富多樣,專門為旅游建設的長白山國際機場以及較為發達的鐵路和公路交通都能夠為老年旅游提供交通的便利。在交通類旅游產品的開發上,一要注意政策上的優惠;二要重視交通旅游的時間安排。

第四,旅游線路產品開發。長白山養老旅游線路的開發是長白山旅游養老目的地產品開發的主要工程,長白山地區旅游開發較早,開發的產品內容也很豐富,集群化、特色化是長白山旅游產品開發的一個重要特征。依托這些旅游產品,充分考慮老年人的旅游和身心方面的特點,設立夏季避暑養老旅游、秋季風光養老旅游、冬季溫泉養老旅游三大主題養老旅游,并通過開展騎車、步行等短途形式的產品開發,形成集森林洗肺、溫泉養生、探險、攝影等多種形式的旅游養老產品,形成長白山地區旅游養老的特色。另外,與南方旅游養老開展合作,形成長白山地區旅游養老的品牌印象,重視養老目的地的連鎖效應,提高長白山地區養老的知名度。

三、長白山地區旅游養老目的地產品開發建議

(一)政府方面要重視問題、強化引導、提供扶持。各級政府要重視長白山地區旅游養老目的地的開發與建設問題,尤其是老年產品的設計上,要以保證老年身心健康、享受旅游為出發點,引導長白山地區旅游養老產品項目的開發工作。同時,旅游養老在一定程度上的公益性質以及人性化特點,要求各級政府、居委會在產品經營和項目引進和投資問題上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政策的真正落實,為構建長白山地區規范化、人性化、市場化的旅游養老產業而努力。

(二)完善設施服務建設。完善設施和服務建設是提高長白山地區在旅游養老產品競爭力的主要方面,旅游資源再具有特色,沒有舒適齊全的設施和服務作保障,在老年旅游市場上也沒有優勢可言。因此,以做到全國一流的旅游養老目的地設施和服務建設作為長白山旅游養老產品開發的重要目標。

(三)旅游養老方面的人才建設。旅游養老產品設計與開發離不開優質的人才隊伍,人才隊伍的培養要包括專業護理人員、專業醫護人員、專業的旅游產品開發人員和管理人員等的知識和能力的培養。人才隊伍是長白山地區旅游養老產品設計、推廣、開發、運行等整個過程切身參與的,有什么樣的人員就有什么樣的規劃和建設包括服務。

四、結語

旅游養老作為一種新興的養老方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和接受。旅游養老相對于其他養老方式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既能夠豐富和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又能夠通過刺激消費緩解社會老齡化的趨勢現實。雖然旅游養老市場開發潛力大,前景廣闊,但是我國旅游養老還處在起步階段。加快長白山地區旅游養老目的地產品的開發工作是加快長白山地區旅游養老開發的首要因素,并在未來的開發建設中,逐漸形成長白山地區特色、綜合性、專業性相結合的旅游養老目的地產品體系、旅游養老產業體系,最終形成響譽國際的旅游養老目的地。

主要參考文獻:

[1]潘禹,劉嘯,馬嫣陽.城市老年人旅游養老目的地選擇偏好――基于北京市朝陽區中老年人市場調查[J].科技和產業,2016.6.

[2]宇軒,秦紹娟,文偉揚.云南養老旅游產業價值鏈開發與融資模式設計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5.6.

第12篇

摘 要 進行新產品的設計開發是小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對小企業非系統性的單個產品的開發過程進行研究,思考小企業因自身的各種因素,而在非系統性產品設計開發中面臨的問題,構思所面臨問題的解決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 產品設計 設計管理 小企業 非系統性

目前,小企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的生存和發展也關系到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和就業環境的變化。在政府和金融機構給予相應的政策扶持之外,通過創新開拓市場是小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核心之路,新產品設計開發則是企業創新的重要途徑。

一、小企業與非系統性產品開發

小企業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其區別于大企業,在生產資料和人員構成相對規模較小,處于創業和成長階段,具有規模小,投資少,環境適應能力強,對市場反應靈敏,有以新取勝的內在動力和積極保持市場活力的優勢特征;也有著需要較短投資見效周期,獲取資本、信息、技術等方面處于劣勢,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管理水平不高,生存壓力較大和死亡率較高的劣勢特征。

尋求新產品設計開發的小企業通常可以分成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小生產加工企業,從事某種或某類產品的加工、代工與銷售服務,在獲得了一定資本積累后,為尋求企業長期發展而進行自主產品開發設計與生產;第二種是貿易企業,在通過銷售貿易取得資本積累后,想通過自主的新產品設計、開發及生產謀求進入產業鏈的高端和拓展利潤空間,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第三種是以知識和技術創新主導型的創業型小企業,通常想通過開發新的產品將自己的技術優勢轉化為產品,參與市場競爭或填補市場空白,謀求發展。

新產品因開發模式不同而特征各異,其中具有一定繼承性和系統性,屬于長期設計開發規劃的產品,可以稱為系統性產品。而單獨、零散的,只是具有較強針對性或市場探試性,最初沒有明確長遠規劃的產品可以稱為非系統性產品。非系統性產品設計與開發是一種單品設計與開發行為。在開發原型上,非系統性產品又分為有參照模型和無參照模型兩種。它們在開發創新層次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設計開發模型上則有一定的差異性。有參照模型的非系統性產品,是小企業應用本身掌握的創新技術,對現有同類產品進行改良創新;無參照模型的非系統性產品則是小企業在沒有同類產品情況下,以自有創新技術進行的全新產品設計開發,產品取得了成功,則很有可能成為后續產品的原型和參考模型。

小企業因為其資金相對有限,抗風險能力較小,往往通過非系統性產品開發,期望在較短的時間周期內能夠獲得投資回報,使企業迅速成長起來。因而,非系統性產品設計開發是小企業產品設計開發的一種常見形態。

二、非系統性產品開發的問題與解決構想

新產品設計開發在小企業的生產和發展過程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成功與否甚至直接關系企業存亡。非系統性產品設計開發過程中涉及項目管理、產品的具體設計、成本控制,市場運作等內容,且直接關系到產品設計與開發的結果。

1.產品開發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

小企業將自己手中的技術轉化成產品的過程是一個產品設計開發過程,涉及產品開發目的設定與決策、具體的設計開發與評估和市場營銷等內容。大公司能有相對完備的部門和完善的管理體系,小企業只是一個較小的實體,只能從事某個方面或者某幾個方面的專項工作,組織體系和管理體系都相對不完備,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往往面臨著許多問題。

首先,小企業機構設置簡單,相對缺乏完善的管理機制和體系,很多決策缺少科學評估,產品設計開發的項目進度管理不嚴格。產品設計開發過程中,產品設計的開發目的與開發策略設定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直接關系到新產品設計開發的成敗。非系統性產品設計與開發過程對小企業而言通常是陌生的。同時,開發決策往往由企業所有人或者負責人設計并做出,決策者的個人能力直接影響決策的質量,具有很強的偶然性和不確定性。在實際開發過程中因缺少經驗和缺少科學評估方法,易造成開發目標不明確,設計變更反復,導致影響延誤產品的設計與開發,甚至失敗。

專業人才缺乏是小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一個新產品涉及造型設計、工程與結構設計、系統集成等諸多方面。小企業只具備某個或者某幾個方面的人員,在掌握項目核心的前提下只能完成產品開發項目的部分工作,其他工作通常采取外包和協助等方式進行。因人員和管理經驗的缺乏,會出現因本企業人員與非本企業人員配合不好、協助方工作進度緩慢等原因,造成項目整體進度緩慢,甚至延誤。

資金很大程度上約束小企業的發展,產品開發的成本控制不科學是小企業面臨的另外一個重要問題。產品開發過程中的企業自身開發、委托或協助工作,如外觀與結構設計,模具制造及產品推廣等都需要成本。這個過程中,很多小企業“重制造,輕設計”,缺乏經驗和認識不足,對成本投入與控制不科學,造成設計反復與成本增加。如現在小企業認識到了工業設計的重要性,但認識深度不夠,片面追求低成本開發,容易造成設計質量不高,反復設計等情況,增加開發成本。

2.非系統性產品開發管理構想

產品創新是將新產品的構想或生產程序首先作為商業用途[1]。非系統性產品的商業性質也決定了其需要一套科學的開發管理體系來保證設計與開發成功。針對非系統性產品的特點,在設計與開發過程中,需要從開發目的、進度管理與評估、成本管理、產品形象定位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

(1)以科學決策明確設計開發目的

非系統性產品作為企業的單獨產品,要考慮非系統性產品具體的特點,從企業本身出發,認真分析企業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合理地設定產品開發目的和整合開發策略。如產品對企業的重要性、市場定位,產品功能設定等。決策過程中,根據企業自身的人才結構對項目決策進行內部討論,以確定產品開發的內部可執行性。另外,適當引入外部智力對決策進行評估,增強決策的科學性。如在設計過程中通過與專業的設計公司或設計師合作,聽取對方的專業建議,及時調整設計定位與設計方向。

(2)制定項目進度管理和評估體系

決策初步完成后,需要制定設計開發的項目進度管理體系。非系統性產品作為一個單品性質的產品開發,需要明確其與企業發展的關系,制定詳細的項目開發進度。在整個體系中,明確項目進度的時間節點和事件節點,并嚴格地按照項目進度執行,同時要能夠針對市場的變化進行,及時可控地進行調整,爭取市場的先導性。

在項目進度管理與評估體系中,可以構建對內部評估與外部評估和事件評估等三種評估方式。內部評估包括內部開發績效評估與內部與外部配合度評估,即企業內部人員產品開發績效、企業與外部人員的配合度評估;外部評估則包括項目委托評估、外部與企業協調程度評估,即項目委托實施效果及外部與企業協作能力的評估;事件評估則是產品開發過程中的單獨事件評估,具有通用性。如產品設計創新設計中包含造型、工藝、功能等三個方面,在造型中就需要對造型中的形態、色彩、材質等進行有效的評估。建立形成良好的項目評估體系,細化評估標準,能較好地幫助企業及時糾正開發過程中的失誤,提高開發質量。

(3)用專業合作實現成本管理與控制

全面認識開發過程中的每個環節是科學合理成本控制管理的前提,也能同時避免“重制造、輕設計”的情況出現。深化環節管理,能更有效的控制成本。小企業在非系統性產品開發時通常是缺少經驗的,需要大量的外部委托開發,與專業機構合作是減少成本和有效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徑之一。專業機構和人才能夠提供在其領域的專業經驗與咨詢,幫助及時彌補開發中的不足和缺陷,避免設計變更反復,降低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

(4)適當的產品形象定位

非系統性產品設計是一種產品創新設計,適當的產品形象定位有助于小企業產品開發的成功。小企業的品牌影響力相對較小,控制設計創新度[2],與同行競爭者進行比較和類似產品進行比對,能更好地對產品形象進行定位。同時,立足于長遠發展規劃,適當將產品發規劃融入到非系統性產品中,有助于產品的后續開發和企業的長遠發展。

三、結語

非系統性產品設計開發管理研究是一種系統性研究,需要針對企業的發展不斷細化與深入。研究非系統性產品設計與開發的管理問題,探討建立和逐步完善產品設計與開發管理體系能更好地幫助小企業進行新產品的設計開發,促進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