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高血壓治療有效方法

高血壓治療有效方法

時間:2023-06-01 09:09:0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血壓治療有效方法,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高血壓治療有效方法

第1篇

基于我國民眾在現階段飲食及生活方式等方面所存在的不合理不科學現狀,我國高血壓患病者比例之高和患病者群體數量之多均令人擔憂,做為嚴重威脅我國民眾整體健康水準的重大公共衛生難題,有必要探索針對該病種行之有效的科學護理干預方式[1]。循證護理是建立于可信的具實踐應用價值的科學研究結果基礎之上的先進護理模式,該模式通過確定護理問題、尋找和運用研究實證為護理對象提供最優質護理產品的實踐模式,已在多個病種的護理實踐中均獲得了良好效果。我們嘗試性地對高血壓病例施以循證護理干預,效果較為理想,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于我院的高血壓病例154例做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試驗組(77例)和對照組(77例),試驗組中男女高血壓病例數分別為40例和37例,平均年齡為39.48±19.42歲;對照組中男女高血壓病例數分別為41例和36例,平均年齡為40.33±18.26歲。兩組高血壓研究對象在臨床治療方案、年齡、男女數量比例、病程、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病例接受一般高血壓護理常規內容。試驗組高血壓研究對象接受循證護理服務。

具體實施步驟為:①成立高血壓循證護理小組,組長為科室護士長,副組長為科室資深護士,組長和副組長負責完成對全體護理工作者的循證護理相關知識的培訓。②確定需解決的高血壓循證護理問題為:飲食干預方式、情緒干預方式、運動干預方式、合理用藥干預方式、正確實施血壓和并發癥監測干預方式等。③通過兩種循證查詢方式(閱讀紙質文獻和查詢網絡資源),廣泛尋找并科學評價上述循證護理問題的實證解決方式,并進一步確定出適用于高血壓護理對象的最佳護理方案。④按照既定的護理方案,結合高血壓護理對象實時現狀,對患者全面展開包括飲食與情緒、運動與合理用藥、血壓與并發癥監測等方面的健康指導和護理服務,并于循證實踐過程中,隨時依據護理對象動態情況做出靈活調整。

1.3評價指標

選擇對高血壓治療方案依從性和血壓控制達標率兩個指標做為干預后效果的評價指標。依從性=(完全依從+部分依從)病例數/全部入選高血壓病例數,血壓控制達標率=血壓控制達標病例數/全部入選高血壓病例數。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所獲得的數據采用 S P S S 1 7.0 統計分析軟件處理。兩組高血壓研究對象干預后各項指標的比較均采用X2檢驗,以 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試驗組高血壓研究對象干預的對高血壓治療方案依從性和血壓控制達標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入選高血壓病例, ( P< 0.05) ,見表1 。

第2篇

關鍵詞:原發性高血壓;氨氯地平;纈沙坦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口結構老齡化"加速,中老年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加[1],原發性高血壓作為一種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基于此,筆者采用氨氯地平聯合纈沙坦藥物治療法進行了原發性高血壓臨床治療的相關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3月~2012年5月來我院接受原發性高血壓治療的患者100例,年齡35~66歲,平均年齡(42.6±10.9)歲,隨機平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聯合纈沙坦進行藥物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聯合氫氯噻嗪進行藥物治療,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42.1±10.2)歲,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病程(2.1±0.7)年,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43.2±11.1)歲,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病程(2.2±0.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臨床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低鹽、低脂飲食及適量的體育鍛煉,觀察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聯合纈沙坦治療法進行治療,即纈沙坦膠囊(賽科藥業,H109502224),口服,80mg/次,1次/d,早晨一次性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輝瑞制藥有限公司,H10950224),口服,5mg/次,1次/d,早晨起床后服用;對照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聯合氫氯噻嗪藥物治療法進行治療,即氫氯噻嗪(常州制藥有限公司,H32026540),25~50mg/d,2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w。

1.2.2臨床觀察指標 分別以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和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作為觀察指標,臨床療效評價[2],顯效:治療后患者的SeDBP下降10mmHg恢復至正常水平或下降值≥20mmHg;有效:治療后患者的SeDBP下降值

1.2.3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3.0軟件包對兩組患者的各項觀察指標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非等級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等級計數資料進行ridit分析,α=0.05。

2 結果

2.1臨床治療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發現,觀察組患者的總體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比較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發現,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無顯著性差異,見表2。

3 討論

氨氯地平為鈣通道抑制劑[3],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降壓藥,其主要通過抑制鈣離子內流,從而達到降壓效果,但是氨氯地平在降壓的同時還會產生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如周圍水腫等[4];纈沙坦為血管緊張素受體抑制劑,其在發揮降壓作用的同時,還可以抑制因氨氯地平直接擴血管作用而引起的反饋性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激活[5],并且通過擴張患者的動脈和外周靜脈有效的減輕了氨氯地平造成的組織水腫癥狀,再者纈沙坦也可減少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尿蛋白,緩解患者腎臟的病變進展。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在協同發揮降壓作用的同時,也降低了單獨藥物使用造成的不良反應,提高了整體的治療效果[6]。本次臨床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患者,說明了氨氯地平聯合纈沙坦藥物治療法在原發性高血壓治療中的有效性;同時研究還發現,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無顯著性差別,進一步說明了氨氯地平聯合纈沙坦藥物治療的安全性。

總之,氨氯地平聯合纈沙坦治療法可有效提高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效果,且治療過程中患者無明顯不良反應,療效安全、可靠,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華琦.老年高血壓合并多重危險因素患者降壓藥物的選擇[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6):7-8.

[2]吳澤兵,張穎,余其貴,等.纈沙坦聯合氨氯地平或氫氯噻嗪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的影響[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2,40(1):8-13.

[3]中國老年高血壓治療共識專家委員會.中國老年高血壓治療專家共識[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0(9):641.

[4]王秀英.長效鈣拮抗劑治療高血壓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20):136-137.

第3篇

摘 要 目的:研究低鹽飲食對高血壓患者高血壓臨床治療效果的影響。方法:選取接受高血壓治療的患者120名,對這些患者使用依那普利進行高血壓的治療,在這些患者服藥期間,分別將患者隨機平分為高鹽組、中鹽組、低鹽組,連續進食30天后,對每組的血壓進行測量并統計,統計結果使用SPSS統計學軟件進行X2檢驗,α=0.05。結果:高鹽組收縮壓150mmHg,舒張壓100mmHg;中鹽組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5mmHg;低鹽組收縮壓125mmHg,舒張壓85mmHg。結論:高血壓患者在進行高血壓治療的過程中應控制鈉鹽的攝入量,低鹽飲食可以有效的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

關鍵詞 低鹽飲食 高血壓 依那普利

關鍵詞 低鹽飲食 高血壓 依那普利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65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65

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是人類健康的“三大殺手”,隨著人類醫學的發展,人們現在可以對高血壓進行有效的治療,但是在治療過程中,每一位患者的病情的康復情況卻不一樣,本人就患者日常飲食中鈉鹽的攝入量對高血壓治療的影響做了相關的臨床分析,現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是人類健康的“三大殺手”,隨著人類醫學的發展,人們現在可以對高血壓進行有效的治療,但是在治療過程中,每一位患者的病情的康復情況卻不一樣,本人就患者日常飲食中鈉鹽的攝入量對高血壓治療的影響做了相關的臨床分析,現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資料與方法

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高血壓患者120名,男66名,年齡23~68歲,平均56~57歲;女54名,年齡28~70歲,平均58~59歲;病程8~40年,平均26~27年。這些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病情的嚴重程度等方面差異均沒有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高血壓患者120名,男66名,年齡23~68歲,平均56~57歲;女54名,年齡28~70歲,平均58~59歲;病程8~40年,平均26~27年。這些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病情的嚴重程度等方面差異均沒有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高血壓治療方法:對這120名患者使用依那普利片進行高血壓治療,具體如下:患者早晚各服藥1次,10mg/次,連續服藥30天。

高血壓治療方法:對這120名患者使用依那普利片進行高血壓治療,具體如下:患者早晚各服藥1次,10mg/次,連續服藥30天。

研究方法:接受治療前對每一位患者的血壓進行測量,在這些患者服藥期間,分別將患者隨機平分為高鹽組、中鹽組、低鹽組,其中高鹽組每天進食9g鈉鹽,中鹽組每天進食6g鈉鹽,低鹽組每天進食3g鈉鹽,連續進食30天后,對每組的血壓進行測量,并對結果進行統計。

研究方法:接受治療前對每一位患者的血壓進行測量,在這些患者服藥期間,分別將患者隨機平分為高鹽組、中鹽組、低鹽組,其中高鹽組每天進食9g鈉鹽,中鹽組每天進食6g鈉鹽,低鹽組每天進食3g鈉鹽,連續進食30天后,對每組的血壓進行測量,并對結果進行統計。

統計學處理:將3組收縮壓和舒張壓值使用SPSS統計學軟件進行X2檢驗,以P<0.05作為據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

統計學處理:將3組收縮壓和舒張壓值使用SPSS統計學軟件進行X2檢驗,以P<0.05作為據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

結 果

結 果

臨床研究結果:各組在接受30天的降壓治療后,每組的高血壓狀況均有所好轉,具體結果,見表1。

臨床研究結果:各組在接受30天的降壓治療后,每組的高血壓狀況均有所好轉,具體結果,見表1。

統計學結果:統計結果使用SPSS統計學軟件進行X2檢驗得出,P<0.05,說明3組數據之間具有統計學意義。

統計學結果:統計結果使用SPSS統計學軟件進行X2檢驗得出,P<0.05,說明3組數據之間具有統計學意義。

討 論

討 論

盡管高血壓的發生和遺傳有關,但有關資料報道,肥胖鈉鹽攝入過多的人群中高血壓的比率已超過50%,高血壓患者常常提到低鹽飲食。那么到底低鹽飲食對于高血壓有怎樣的影響呢。實際上,低鹽飲食,最主要是指的低鈉飲食。鈉是血漿晶體滲透壓的主要影響因素,過多的鈉離子可以導致滲透壓的升高,這會導致機體內環境的改變。為了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勢必要用水來稀釋,但那會導致過多的水分流存體內,機體也會水腫。因此機體是通過腎臟把多余的鈉和水分排出體外。這在年輕人是比較容易的,因為他們有良好的腎功能,問題不大。但是對于老年人來說,隨著年齡的增加,尤其中年以后,腎單位大量減少,那么過多的鈉的攝入,勢必增加腎臟負擔,最后腎臟往往不堪重負。此時,機體被迫采用另外一種手段,提高腎動脈的壓力,利用這個壓力,幫助過多的鈉和水分排出,但這是以腎動脈壓力的升高作為代價的,總的循環血壓也因此有所升高。這也就是我們為什么提倡低鹽飲食的原因。當然,應該從年輕時候就開始做起,給腎臟減輕負擔,不要竭澤而漁。

盡管高血壓的發生和遺傳有關,但有關資料報道,肥胖鈉鹽攝入過多的人群中高血壓的比率已超過50%,高血壓患者常常提到低鹽飲食。那么到底低鹽飲食對于高血壓有怎樣的影響呢。實際上,低鹽飲食,最主要是指的低鈉飲食。鈉是血漿晶體滲透壓的主要影響因素,過多的鈉離子可以導致滲透壓的升高,這會導致機體內環境的改變。為了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勢必要用水來稀釋,但那會導致過多的水分流存體內,機體也會水腫。因此機體是通過腎臟把多余的鈉和水分排出體外。這在年輕人是比較容易的,因為他們有良好的腎功能,問題不大。但是對于老年人來說,隨著年齡的增加,尤其中年以后,腎單位大量減少,那么過多的鈉的攝入,勢必增加腎臟負擔,最后腎臟往往不堪重負。此時,機體被迫采用另外一種手段,提高腎動脈的壓力,利用這個壓力,幫助過多的鈉和水分排出,但這是以腎動脈壓力的升高作為代價的,總的循環血壓也因此有所升高。這也就是我們為什么提倡低鹽飲食的原因。當然,應該從年輕時候就開始做起,給腎臟減輕負擔,不要竭澤而漁。

醫學上的“低鹽飲食”是指在人們的生活中對鈉鹽的攝入較低,世界衛生組織規定:一個正常成年人的每天鈉鹽的攝入量應該控制在6g左右,然而我國人民的日常飲食過程中所添加的醬油、生抽等佐料中均含有鈉鹽,導致我國每天人均鈉鹽的攝入量超過世衛組織標準,過量的攝入鈉鹽不但可以導致人體的淀粉酶的活性增加,而且還會使人的血壓升高[3],尤其是對一些鹽敏感的人群,過度的攝入食鹽將會導致這類患者的血壓明顯的升高,通常認為鹽敏感人群的Na+-Ca2+交換體在攝鹽過多時處于病理狀態,即Na+離開細胞,Ca2+進入細胞,大量的Ca2+內流會導致血管平滑肌細胞內的Ca2+含量增高,從而使血管平滑肌收縮,血管收縮,進而造成人體的血壓升高;此外大量的攝入鹽,還會造成鹽敏感人群出現水鈉潴留,水鈉潴留的出現會要求人體提供較高的灌流壓以達到正常的排水、排尿的作用,這樣就會導致人體的血壓維持在高水平以實現對水鈉潴留的代償性修復,進而導致高血壓的出現。

醫學上的“低鹽飲食”是指在人們的生活中對鈉鹽的攝入較低,世界衛生組織規定:一個正常成年人的每天鈉鹽的攝入量應該控制在6g左右,然而我國人民的日常飲食過程中所添加的醬油、生抽等佐料中均含有鈉鹽,導致我國每天人均鈉鹽的攝入量超過世衛組織標準,過量的攝入鈉鹽不但可以導致人體的淀粉酶的活性增加,而且還會使人的血壓升高[3],尤其是對一些鹽敏感的人群,過度的攝入食鹽將會導致這類患者的血壓明顯的升高,通常認為鹽敏感人群的Na+-Ca2+交換體在攝鹽過多時處于病理狀態,即Na+離開細胞,Ca2+進入細胞,大量的Ca2+內流會導致血管平滑肌細胞內的Ca2+含量增高,從而使血管平滑肌收縮,血管收縮,進而造成人體的血壓升高;此外大量的攝入鹽,還會造成鹽敏感人群出現水鈉潴留,水鈉潴留的出現會要求人體提供較高的灌流壓以達到正常的排水、排尿的作用,這樣就會導致人體的血壓維持在高水平以實現對水鈉潴留的代償性修復,進而導致高血壓的出現。

此次臨床研究結果顯示,低鹽組在接受治療后,舒張壓和收縮壓水平明顯低于中鹽組和高鹽組(P<0.05),說明高血壓患者在接受高血壓的治療過程中應控制鈉鹽的攝入量,以輔助提高患者的降壓的效果。本結論對于臨床上高血壓的輔助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值得進行臨床推廣研究。

此次臨床研究結果顯示,低鹽組在接受治療后,舒張壓和收縮壓水平明顯低于中鹽組和高鹽組(P<0.05),說明高血壓患者在接受高血壓的治療過程中應控制鈉鹽的攝入量,以輔助提高患者的降壓的效果。本結論對于臨床上高血壓的輔助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值得進行臨床推廣研究。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郭永華,楊瑋珍,郭吉慶.淺談低鹽飲食和體育鍛煉對高血壓病人的治療體會[J].蛇志,2009,21(4):260-261.

1 郭永華,楊瑋珍,郭吉慶.淺談低鹽飲食和體育鍛煉對高血壓病人的治療體會[J].蛇志,2009,21(4):260-261.

2 崔笛,陳剛,王亮.基于《內經》“鹽勝血”理論探討低鹽飲食和活血化瘀法預防高血壓病的實驗研究[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34(2):54-57.

2 崔笛,陳剛,王亮.基于《內經》“鹽勝血”理論探討低鹽飲食和活血化瘀法預防高血壓病的實驗研究[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34(2):54-57.

3 邱肅,劉鳳云.低鹽飲食對高血壓患者血中內皮素濃度的影響[J].臨床內科雜志,2000,17(4):212-213.

第4篇

關鍵詞:高血壓病;鈣拮抗劑;有效性;經濟實用性

高血壓是現代生活中一種十分常見的慢性疾病,全球每年都有近百萬的新發病群體,我國就有至少2億的高血壓人群,占到全球高血壓人群的20%,高血壓病的患病率在逐年上升,到現在每10個人之中就有2個高血壓病的患者,鈣拮抗劑在1962年即已被證實具有負性肌力\舒張心血管平滑肌以及對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到了20世紀80年代的后期才被廣泛在臨床上應用,鈣拮抗劑是一種長效的降壓藥,對于原發性高血壓的降壓治療有明顯的療效,由于在鈣拮抗劑在胃腸道中比較容易被吸收、而且吸收完全,對循環系統產生的影響小,不良反應也比較少,服藥后24h內基本經尿排除,避免了在體內蓄積的現象,所以是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理想藥物,2000年以來,對于高血壓患者的治療,鈣拮抗劑的使用率一直都是排名榜首,中國2010年的高血壓防治指南也將鈣拮抗劑作為臨床治療高血壓的一線用藥[1],現就鈣拮抗劑治療高血壓的有效性和經濟實用性進行回顧性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了我院自2010年2~2012年2月接收診治的59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占到25例,女性患者34例,患者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54.2±2.9)歲,高血壓病史1~7年.,平均(2.5±3.3)年。所選取的患者均符合,中國醫學會指南高血壓診斷標準,其中2級高血壓34例,3級高血壓14例,將兩組患者平均分成兩組,對比兩組的性別、年齡、病程、血壓值的統計學差異性(P>0.05),進行對比研究。

1.2方法 研究組患者口服鈣拮抗劑尼群地平治療,藥品選用浙江南洋藥業公司生產的國藥準字為H20044350的藥物,劑量為10mg/d,服用1次/d,以30d為1療程,每療程服用2盒,每盒7.8元;對照組患者給予ACEI類藥物卡托普利口服治療,選用浙江南洋藥業公司生產的國藥準字為H20064340的藥物,每盒24片,5mg/片,患者劑量為5mg/d,以30d為1療程,每療程1.5盒,每盒27元.

1.3觀察項目 記錄統計患者治療前后舒張壓值(mmHg)與收縮壓值(mmHg),計算患者治療1個月的總費用,治療內為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以及心電圖變化。

1.4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P

2結果

2.1血壓水平對比 通過對比治療組及對照組治療前的血壓水平并無差異,但是經過1個月治療兩組患者血壓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

2.2治療花費對比 研究組患者在治療期間每人需要服用2盒氨氯地平,每盒7.8元,每人共花費15.6元;對照組患者在治療期間每人服用1.5盒卡托普利片,每盒27元,每人共花費40.5元,研究組治療花費較對照組顯著減少(P

3結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總體的不斷高速發展,以及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的不斷加快,現在中老年人的血壓也是在不斷上升,高血壓的患者也在不斷增多[2],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要取得好的治療效果需要選用藥效好的藥物、而且藥物的經濟實用性要強,這樣才能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尤其是對農村及偏遠地區的患者,高血壓患者更是需要有效性與經濟實用性具佳的藥物[3]。

高血壓是現在臨床上引起中國居民死亡的十分重要的危險因素,是導致臨床腦卒中、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但是同時也是可以改變的最主要危險因素,只要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控制血壓水平其實并不困難。由于降壓藥種類繁多,各有特點,對不同人群、不同情況下的使用有所區別。常用的降壓藥有5大類,如何合理的選擇治療藥物不僅有一定的臨床意義,還具有重要的經濟學價值。

鈣拮抗劑在臨床上屬于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4],主要的機制是通過阻滯鈣離子通道從而降低血壓,是臨床常用藥,卡托普利屬于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同樣具有一定的降壓作用。經本研究證明兩組患者治療后血壓值對比無顯著性差異,但兩種藥物的價格差異卻很明顯。在本研究中非洛地平片每盒只需27元,每位患者1個療程連續服藥需要40.5元,而鈣拮抗劑需要15.6元,兩者對比氨氯地平的治療花費顯著低于卡托普利片,綜合臨床療效考慮,鈣拮抗劑在原發性高血壓治療中有效性與經濟實用性均較好,值得臨床上廣泛推廣,推薦使用。

綜上所述,鈣拮抗劑對高血壓的治療有顯著的療效,月平均花費較低,經濟實用性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值得廣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彭夏.鈣拮抗劑對高血壓治療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11):92-93.

[2]Chaumais MC, Macari EA, Sitbon O. Calcium-channel blockers in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J].Handb Exp Pharmacol.2013(218)161-175.

第5篇

關鍵字:高血壓治療藥物;藥物處方;相互作用;分析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不再是吃不飽的時代,幾乎是想吃什么就可以吃到什么,這樣就會對一些疾病種下危險種子,像高血壓這種病,在當今社會很常見。20世紀以來,我國腦血管病成為城市居民死亡原因之一。全國每年因為腦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超過100萬,而存活的患者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殘疾,給個人、家庭和社會造成了沉重的負擔。高血壓是造成腦血管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而且高血壓還是多種疾病的導火索,會加速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腎臟疾等疾病的發病風險。由于大部分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癥狀不明顯,所以高血壓被稱為人類健康的“無形殺手”。因此提高對高血壓病的認識,對早期預防、及時治療有極其重要的意義[1]。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從我院門診藥物中抽取2013年4-6月份每月隨機一天的藥方,關于高血壓治療藥物的處方600份進行統計分析。

1.2 方法

從抽檢的600份高血壓藥方中抽出聯合用藥的頻次分別分為二聯、三聯和四聯用藥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用藥的一般情況

使用一種高血壓藥物的處方有400份,占總處方藥物的66.7%,使用兩種藥物處方的有150份,占總處方藥物的25.0%,使用三種藥物的有40份,占總處方藥物的6.7%,使用四種藥物的有10份,占總處方藥物的1.7%。這樣可以發現使用單一藥物治療高血壓的情況占的比例相對多些。

2.2 使用藥物的種類

醫院內使用的治療高血壓的藥物通常是使用4類藥物:ACEI類,即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常見的藥品為洛汀新、蒙諾、壓氏達等;β受體阻滯劑,如倍他樂克、卡維地洛等;利尿劑,如雙氫克尿噻、吲噠帕胺等;鈣離子拮抗劑,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絡活喜等。

我院的高血壓藥物的處方出現頻率較高的是CCB、ARB、ACEI 和β-RB,CCB 是最常用的藥物處方,而且使用的頻率很高,可見此藥物處方在治療高血壓方面的效果很好,此類藥物可迅速而有效地降低舒張壓和收縮壓,還能改善冠脈血流,進行預防腦卒,不僅品種多,還具有治療效果顯著、適應證多、不良反應小等特點,所以在醫院的臨床上使用很頻繁。

2.3 聯合用藥情況

聯合用藥處方使用最多的是兩種治療高血壓的藥物進行配合,如CCB 和 ARB 的配合,CCB 和β-RB的配合,CCB 和ACEI的配合,ACEI 和 β-RB的配合,ARB 和β-RB的配合等。這5種藥物的配合的處方使用是最多的,占高血壓治療藥物總處方的24.0%,其他兩種藥物的配合占的比例只有1.0%。三聯用藥即三種藥物的使用,使用最多的是ACEI+β-受體阻斷藥+利尿藥的聯合方式,占高血壓治療藥物總處方的6.7%;四聯用藥即四種藥物的配合使用,主要的聯用方式是ACEI+β-受體阻斷藥+保鉀利尿藥+排鉀利尿藥、ACEI+鈣拮抗藥+保鉀利尿藥+排鉀利尿藥、ACEI+鈣拮抗藥+β-受體阻斷藥+利尿藥、ACEI+鈣拮抗藥+β-受體阻斷藥+α-受體阻斷藥[2],占高血壓治療藥物總處方的1.7%。其中兩聯藥物使用最多的是CCB + ARB 和CCB + β-RB的配合,這些都是高血壓治療藥物處方中使用效果最好的配合。就CCB一種藥物的使用來說,會引起足踝部水腫的不良反應,但是和ARB配合使用,這種現象就會被抵消,CCB還會使心率增快,和β-RB配合使用就可以抑制這種心率加快的影響。所以對于那些使用單一藥物效果不好的患者,可以考慮聯合用藥,兩種或兩種以上作用機制不同的藥物合用,其降壓作用可能疊加或協同,而不良反應減少。

3 結論

3.1 在我院CCB使用的最多,本類藥物有拉西地平、尼莫地平、氟桂利嗪及普通硝苯地平片等在醫院使用的頻率較高。由于CCB 降壓作用緩和,副作用輕微,長期服用無耐藥性,更適用于并發冠心病及冠狀動脈痙攣的老年高血壓患者[3]。ARB是一種抗高血壓新藥,不僅有良好的降壓效應,還有抑制和逆轉高血壓引起的靶器官損害的作用,在治療與高血壓相關的疾病,如腦卒中、心肌梗死、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等都具有很大的益處。我院所用此類藥品有厄貝沙坦、替米沙坦、氯沙坦鉀及纈沙坦等,使用頻率比較均衡,使用較多的是厄貝沙坦。

3.2 聯合用藥

聯合用藥是治療高血壓的重要治療方法,調查結果顯示,使用最多的是CCB 與ARB、CCB 與ACEI、CCB 與β-RB 的聯合用藥,這些聯合用藥對治療高血壓都有很好的效果。研究這方面的專家們也認為,硝苯地平控釋制劑及雙氫吡啶類鈣拮抗劑與ARB 或與ACEI 是治療高血壓并發冠心病的最佳組合。同類藥物和作用機制相同的藥物的使用達不到治療高血壓的效果,而且也會增加不良反應的比率。所以正確選擇藥物的配合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是需要長期的治療,不僅需要藥物的治療,還要在自身方面進行努力,如加強鍛煉身體、注意飲食、不吸煙不喝酒、保持正常體重等,這都是需要每個患者應該注意,不要因為得了高血壓就一味的使用藥物治療,要時刻警惕因為自己的習慣而引起的疾病。

參考文獻

[1]陳新謙,金有豫,湯光. 新編藥物學. 第17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1: 399

[2]王瑾,茍靜玲,劉吉吉.1101份抗高血壓藥處方相互作用調查與評價[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04,13(4):192-195.

[3]崔鴻梅,田書霞.我院門診抗高血壓藥處方用藥分析[J].天津藥學,2012,24(3):4043.

第6篇

【摘要】 目的: 探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與福辛普利聯合治療原發性高血壓(EH)療效與安全性。方法 :80例EH患者隨機分為治療和對照組,治療組口服福辛普利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對照組單獨口服福辛普利治療,隨訪觀察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結果:兩組治療后血壓均明顯降低,但治療組在降收縮壓方面療效明顯。(p

【關鍵詞】 高血壓;福辛普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聯合治療;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住院和門診診治的輕中度原發性高血壓患者8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齡37-72歲,平均(56.5±9.81)歲;均符合WHO高血壓診斷標準,經臨床和實驗室檢查排除繼發性高血壓,無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患者年齡、體重、血壓等指標差異無顯著性。

1.2 方法: 將80例患者隨機分成2組,治療組40例,口服福辛普利5 mg/d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d,對照組40例, 口服福辛普利10 mg/d。治療期間不用其他影響血壓藥物。

1.3 觀察指標及方法

1.3.1 治療前后: 2、4、6周分別檢測血壓、心率,每次復診重復測三次,計算平均值。同時記錄藥物副作用。副作用定為:用藥后出現,停藥后消失;用藥前已存在,用藥后較前加重,停藥后減輕或消失。

1.3.2 療效評價: 顯效:DBP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

1.4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用SPSS17.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χ±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比較 :兩組用藥前后血壓比較:治療前兩組收縮壓、舒張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收縮壓、舒張壓均有明顯下降,治療組用藥后收縮壓下降比對照組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

2.2 不良反應比較 :在治療6周中,兩組都出現咳嗽的不良反應,治療組5例,對照組14例,其發生率分別為12%和35%,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特征的進行性“心血管綜合征”,常伴有其它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或臨床疾患,需要進行綜合干預1。基礎研究、臨床研究和迄今為止的大量抗高血壓治療臨床試驗結果已經證明,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并長期維持,可以減少靶器官損害和心腦血管事件及其相關死亡。高血壓循證醫學的大量證據表明:更有效地控制血壓并使血壓達標,對減少心血管病事件十分重要。資料顯示,約70%患者需聯合用藥控制血壓,歐洲指南和我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認為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和鈣離子拮抗劑合用是有效合理組合。

福辛普利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其降壓作用主要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阻止血液及組織中血管緊張素Ⅱ的形成而實現。血管緊張素Ⅱ是體內最強的縮血管物質,且能促進醛固酮分泌,導致水鈉潴留及促進細胞肥大、增生,與高血壓及心肌肥厚等疾病的形成具有密切關系。降壓作用尚與下列因素有關:(1)抑制激肽酶Ⅱ,延長緩激肽的擴血管作用;(2)激活COX-2表達和活性,增加前列腺素釋放;(3)直接抑制血管緊張素Ⅱ增加血管對神經興奮所致收縮反應的作用;(4)大劑量時可抑制突觸前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在心力衰竭者苯品能明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肺毛細血管楔壓及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輸出量及運動耐受時間。近年來,大量基礎醫學及臨床研究證明,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在動脈硬化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ACEI在心血管疾病治療中的地位不斷得到延伸和強化,大量的大規模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此類藥物對于高血壓患者具有良好的靶器官保護和心血管終點事件預防作用,肯定了其在高血壓治療中的一線用藥地位,強調了其降壓和心腦腎器官的保護及改善糖代謝的多重作用2。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為二氫吡啶類鈣拮抗藥。該類藥物主要抑制心肌及血管平滑肌細胞膜鈣貯存部位的貯鈣能力或與鈣結合的能力,使細胞膜動作電位2相時鈣離子經慢通道內流進入肌細胞的量減少,因而導致心肌及血管平滑肌細胞內缺鈣,不能有效收縮,表現為心肌收縮力減弱、耗氧量減少、心率減慢、血管平滑肌松弛、外周小動脈擴張、周圍阻力降低、血壓下降及冠狀動脈擴張,緩解冠狀動脈痙攣,增加冠脈流量及心肌供氧量。本品對血管平滑肌具一定選擇性,對心臟的直接負性變時性作用較弱,故全身給藥時不引起心率減慢,而表現為心率反射性增加。在降壓作用方面有如下獨特的優點:(1)降壓療效和降壓幅度相對較強,而療效的個體差異較小,以及只有相對禁忌證,沒有絕對禁忌證,這就有助于提高高血壓的治療率和控制率。例如由中國高血壓聯盟啟動的HOT-CHINA研究,在隨防10周后完成方案人群的血壓達標率為86.97%,而治療期間按醫囑服藥者占95.6%。在HOT的國際試驗中,亞洲人群的降壓幅度也大于整體人群。(2)對老年患者有較好降壓療效,收縮壓下降較明顯。將有關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SHEP、Syst-Eur和Syst-China這3項臨床試驗進行薈萃分析3,還發現二氫吡啶類使總死亡下降了32%、卒中發生下降了37%、心梗發生下降了25%。(3)幾乎可以與每類抗高血壓藥聯合使用而增強降壓療效。

新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認為:“不同類別降壓藥除降低血壓外,有不同的其他作用。正是藥物的不同作用為針對不同患者的臨床選用提供了選擇依據”。有關高血壓的研究文章認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合并其他藥物治療高血壓是安全的5。資料顯示,約70%患者需聯合用藥高血壓控制血壓,有學者指出將低劑量的兩種不同種類的降壓藥合用可以增加降壓效果,并可縮小劑量依賴性的副作用6。已知鈣拮抗劑加ACEI是常見的聯合用藥之一,鈣拮抗劑有直接擴張動脈作用,而ACEI通過阻斷RAS降低交感活性,能擴張動、靜脈,因此有協同作用。由于ACEI有擴靜脈作用,因此可抵消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常見的踝部水腫作用7。本研究的結果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與福辛普利聯合用藥不僅可增加降壓效果,而且可減少藥物常見的水腫作用。另外,ACEI所導致的咳嗽副作用已成為高血壓治療中的一大缺點。從目前的基礎研究看,ACEI通過抑制激肽酶Ⅱ活性,增加支氣管上皮內的激肽、P物質、前列腺素的生成,從而加強了咳嗽的反射,使藥物所致的咳嗽增加,但聯合用藥亦可使咳嗽發生率降低。其可能與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有關,同時提示長效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與ACEI所致的副作用是劑量依賴性的。本試驗中聯合用藥患者血壓控制理想,且出現咳嗽不良反應的少,因此,筆者認為福辛普利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聯合用藥降壓效果確切,不良反應小,值得臨床推薦。

參考文獻

[1] 劉力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 2011年第3卷 第5期:42-93

[2] 尹雪艷,侯紅艷.ACEI在心血管疾病領域的應用.醫學綜述,2003,9(7):413. 

[3] 陳魯原.對鈣拮抗劑在高血壓治療中地位的再認識.中國醫學論壇報,2005,31(21):16. 

[4] 孫寧玲.從中國高血壓治療指南看CCB的定位.中國醫學論壇報,2005,31(16):21. 

[5] 高淑華,羅晉武,趙一錦.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療原發性高血壓40例[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1(04) 

第7篇

1 老年高血壓特點

老年高血壓有其特點,如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病率高,舒張壓水平偏低,脈壓增大,波動性大,晨峰高血壓現象顯著,合并癥多等。因此,老年高血壓治療較青年高血壓更復雜,也更困難。近年來,隨著醫學迅速發展,老年高血壓基礎研究和臨床實踐不斷深入,診斷和治療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藥物不斷涌現,大量循證醫學證據及資深專家臨床經驗的指導,使老年高血壓患者得到了良好的醫治,達標率升高,合并癥的發生率下降,降低了反復住院率和病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使老年高血壓患者受益匪淺,獲得良好轉歸,充分反映出我國老年高血壓診斷與治療的發展現狀。但在臨床實踐過程中,由于地域、經濟、臨床資歷、臨床經驗等差異,醫學界對老年高血壓治療問題仍存在分歧。為進一步提高老年高血壓的診治水平,目前的形勢發展需要就治療上的有關問題的難點,提出切實可行的共識性治療新策略。

2 老年高血壓的治療

2.1 老年高血壓治療原則和目標 老年高血壓的治療應考慮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合并心血管或非心血管疾病等綜合因素,積極而平穩地進行降壓治療,通過降壓控制危險因素及逆轉靶器官損害,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和死亡的總危險。老年高血壓的目標值,JNC7和ESC/ESH 2007指南指出,所有年齡患者的血壓目標值都

老年人降壓治療應當遵循個體化原則,平穩、緩慢,藥物的起始劑量要小,逐漸增加劑量,需考慮到老年人易出現的不良反應,特別是性低血壓,故需監測不同血壓,尤其是立位血壓,同時需觀察有無其他的不良反應。

2.2 老年高血壓治療的選擇及流程 在藥物治療前或藥物治療同時均需進行非藥物治療,包括戒煙、限制飲酒(酒精

降壓治療獲益主要來自血壓的控制,因此選擇合適的降壓藥物是非常重要的。老年高血壓的治療原則應當遵循高血壓防治指南,但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藥物的選擇應該考慮到老年患者的特點、高血壓分級和有無并發癥,以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并需了解既往用藥有利和不利的反應、心血管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糖尿病或其他共存的疾病對降壓藥物療效和耐受性的影響。藥物應當選擇作用持續24 h的長效制劑,每日一次服藥,依從性較好。

已有大量臨床試驗顯示利尿劑、CCB、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β受體阻滯劑降壓治療的效果和益處。利尿劑可與CCB、ACEI、ARB聯合應用以增強效果,但利尿劑要從小劑量開始,并且需考慮到對血鉀、鈉等電解質的影響,以及對糖代謝、高尿酸血癥、高脂血癥的不利影響。噻嗪類利尿劑可用于老年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

α受體阻滯劑易引起性低血壓,特別是老年患者發生率更高。故不宜作為老年高血壓治療的一線用藥。但老年高血壓合并前列腺肥大者仍可考慮應用,如特拉唑嗪等。

為使血壓達標,尤其控制老年收縮期高血壓,單藥治療的效果有限,常需≥2種藥物聯合應用。聯合治療可以從不同的機制來進行藥物干預,降低每種藥物的劑量,減少副反應,增加療效,改善依從性。對2、3級高血壓或高危/極高危的患者,應選擇聯合治療,不能達標者可以增加劑量或聯合應用≥3種的藥物。

目前推薦的藥物聯合治療是利尿劑與CCB、ACEI、ARB的聯合;CCB與ACEI、ARB及β受體阻滯劑的聯合。也可以選擇含有利尿劑的固定復方制劑,但需監測血鉀。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應遵循個體化原則,需考慮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藥物的耐受性、不良反應等諸多因素,進行合理有效地治療。

3 討論

高血壓病是原因不明的疾病,但人們的血壓又是經常波動的,可因某些暫時性因素的影響而升高,當影響血壓的因素去除之后,血壓可恢復正常。在高血壓病的人群防治中,對輕中型高血壓病要首先采用非藥物治療和一些危險因素的干預治療十分重要。以免有些患者長期用藥之苦。對臨界高血壓者,可告知他們提高信心,指導他們采用非藥物治療,控制到正常水平是可能的。

參 考 文 獻

[1] 中國高血壓防止指南起草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止指南.高血壓雜志,2000,8(2):109.

[2] 姚泰,喬健天.生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120-121.

第8篇

【關鍵詞】 高血壓; 尼群地平; 卡托普利; 聯合用藥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我國老年人高血壓患者數量呈逐年上漲的趨勢,老年人發生心腦血管并發癥的危險性極高,同時也是致殘、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1]。目前在高血壓治療的理念中,普遍提倡積極、有效的血壓控制達標治療,聯合藥物治療方案是控制高血壓的首選。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是影響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降壓藥物的價格是影響服藥依從性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本院采用尼群地平聯合卡托普利治療原發性高血壓,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年2月~2010年2月本院200例高血壓患者,入選病例診斷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版(2005年)關于原發性高血壓的診斷和分級標準[2],90 mm Hg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n=46)給予卡托普利治療,25 mg/次,2次/d。觀察組(n=60)給予尼群地平聯合卡托普利治療,給予口服尼群地平10 mg/次,2次/d,加服卡托普利12.5mg/次,2次/d;治療1周后血壓未達標者,劑量加倍,即口服尼群地平20 mg/次,2次/d,加服卡托普利25 mg/次,2次/d;根據患者的血壓情況,每周遞增25 mg/d,控制血壓穩定在小于140/90 mm Hg的范圍內,出現血壓

1.3 觀測指標 服藥期間每天9:00、15:00各測一次血壓,用臺式泵柱血壓計測量右臂坐位血壓,測量前靜坐15 min,連續測量3次取平均值作為本次血壓測量值;服藥期間常規監測肝腎功能、血常規、血糖血脂等。觀察并記錄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皮疹、咳嗽、血管性水腫、頭痛、頭暈、血肌苷增高、低鉀血癥)發生情況。

1.4 療效評價標準 治療前3 d血壓平均值、服藥第4周的血壓平均值、服藥第8周的血壓平均值作為療效判斷的數據。按照我國衛生部制定的《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將治療后血壓療效分為以下3個級別,顯效:治療后舒張壓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或者下降>20 mm Hg但未降至正常者;有效:舒張壓下降30 mm Hg者;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者。以顯效率加上有效率為總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12.0軟件進行分析,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療效比較 治療后第4周、第8周復查,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控制總有效率分別為80.00%、93.33%,對照組分別為56.52%、63.04%,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不良反應 對照組:刺激性干咳3例,頭痛1例,下肢水腫1例,總共5例(10.87%);觀察組:頭痛3例,踝部水腫2例,干咳1例,總共6例(10.0%)。所有不良反應均能耐受,癥狀持續3~8 d自行消失,對比兩組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治療高血壓的最終目的是減少靶器官損害,不僅是為了降低血壓,同時要盡可能降低長期心血管發生率,降低致殘、致死率。各種降壓藥的臨床試驗結果表明,高血壓治療期間血壓下降幅度與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的降低具有很好的相關性,而與具體選用的降壓藥物類型無關[4]。在我國,高血壓患病率高而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普遍較低,特別在農村地區,由于長期服藥所帶來的經濟負擔導致大部分患者服藥依從性差。長效鈣拮抗劑、ARB等控制血壓效果雖好,但是由于價格昂貴,難以在貧困的農村地區得到推廣使用,而尼群地平與卡托普利聯合方案價格低廉,較易為患者接受,有利于提高服藥依從性,提高血壓控制率。

尼群地平是一種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抑制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細胞的跨膜Ca2+內流,血管選擇性強,能夠引起全身血管擴張,有效降低舒張壓、心肌耗氧量,適合作為一線降壓藥用于各型高血壓治療中,單藥或聯用均有效;卡托普利屬于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作用機制是競爭性抑制ACE,進而減少血管緊張素II生成,抑制血管收縮和醛固酮分泌,促進血管擴張,達到降壓的目的[5]。本研究結果顯示,尼群地平聯合卡托普利治療原發性高血壓效果確切,能夠短期內控制血壓,且副作用發生率與單用卡托普利相比無顯著性差異,聯合方案的價格低廉,適合在農村地區、基層醫院推廣使用。

參 考 文 獻

[1] 方寧遠,龔瑋倚.老年人高血壓治療進展.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2,24(2):154.

[2]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3] 羅文浩,丁宇棟,鮑逸民.氨氯地平與氫氯噻嗪聯用治療老年高血壓療效觀察.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05,15(4):606-607.

[4]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第1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92.

第9篇

【關鍵詞】 高血壓;動態血壓;高血壓晨峰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2-0358-02

正常人和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均有不同的晝夜節律,但有關高血壓患者血壓變化規律及其治療等問題,國內尚缺乏大樣本的資料報道。現分析1000例本院門診或住院的高血壓患者的24h動態血壓資料,并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所有病例為2008年6月10日至 2011年12月31日在本院門診就醫或住院的高血壓患者,其中男550例,女450例,年齡18-99歲,平均 (63.2±13.5)歲。高血壓診斷按《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其中高血壓1級621例、2級188例、3級191例。

1.2 方法 動態血壓檢測及記錄分析:采用美國 Datex2Ohmeda ( SpaceLabsMedical I nc, Issaquah,WA USA)無創性便攜式動態血壓監測儀,做動態血壓測量時,袖帶一般固定于受試者左上臂,記錄期間受檢者日常活動不受限制,僅囑在自動測試時左上肢保持相對穩定狀態,以保證數據的有效性。設置為每半小時測量1次 ,每次記錄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平均動脈壓和心率(HR)4個數據。測試數據做以下有效性處理:SBP34.6kPa(260mmHg),DBP20kPa(150mmHg),脈壓20kPa(150mmHg),HR200次/min為無效記錄,如果有效血壓監測的次數少于應獲得次數80%,則剔除該例資料。按文獻[1]報道方法,規定于當日22:00至晨6:00間的血壓為睡眠血壓,其余時間段的血壓為清醒血壓。取當日7:00后4次測量的收縮壓的均值為晨間血壓,夜間最低收縮壓及其前后各1次的收縮壓值的均值為最低血壓,二者差值>55mmHg即認為具有晨間血壓峰。

2 結果

統計高血壓分級與晝夜血壓變化情況,晨起后高血壓患者血壓增高率較高,顯著高于夜間血壓增高者。本組具有高血壓晨峰的患者例863,發生率86.3%。

3 討論

生理狀態下,人體血壓多表現為夜低晝高型,即夜間血壓水平較低,于凌晨3:00-5:00時達到其谷值,自清晨覺醒前后人體血壓迅速增高,于10:00-12: 00時達到峰值,此后血壓便逐漸降低,但日間一直維持較高水平。在夜間睡眠過程中人體收縮壓一般下降10%-12%,舒張壓下降14%-17%。

國內有關高血壓患者動態血壓的晝夜血壓變化的文獻報道雖已不少,但缺乏大樣本的觀察資料[2]。本組病例動態血壓資料顯示:收縮壓出現明顯晨峰現的86.3%(863/1000),舒張壓出現明顯晨峰者占66% (660/1000),無論治療與否,也不論診斷血壓的分級如何,本組病例絕大多數均出現明顯晨峰現象。有資料表明,無論是高血壓患者還是血壓正常者,晨起血壓水平較日間血壓更能準確反應血壓水平,更好的預測心臟結構和功能損害及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并且晨間/夜間血壓比值越高,血壓波動性越大,發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險性越大。本組資料顯示高血壓患者絕大多數均出現明顯晨間血壓增高,這是高血壓診治過程中不能忽視的現象,如何使用有效藥物降低晨間血壓來恢復血壓變化的晝夜節律,是高血壓治療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本組病例中,無論是收縮壓還是舒張壓,預防晨峰現象其結局均顯著優于其它治療。眾所周知,高血壓治療的目標之一是使患者過高的血壓下降至140/90mmHg以下且恢復為正常的情況。本組資料顯示控制晨間血壓獲理想控制肯定對病人有益。本研究結果反映的是高血壓治療中值得注意的問題,我們應努力探討如何合理用藥來控制24h血壓并減低晨峰現象,預防血壓波動。

參考文獻:

第10篇

關鍵詞:高血壓;苯磺酸氨氯地平;依那普利

我國早在1998年就重新定制了高血壓的判定標準:血壓值高于18.7/12.0 kPa(140/90 mm Hg)即被視為高血壓[1]。目前,我國高血壓患者已高達11%。高血壓的發病原因與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有關,常伴有心、腦、腎、視網膜等臟器病變,嚴重威脅患者及家屬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有效治療高血壓、做好高血壓疾病的防范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社會意義和醫學價值[2]。本文將探討苯磺酸氨氯地平聯合依那普利在高血壓患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為觀察對象,按照入院時間先后順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齡42~75歲,平均(51.39±3.53)歲;病程1.2~14.8年,平均(8.27±3.45)年;其中Ⅰ期高血壓17例,Ⅱ期高血壓31例,Ⅲ期高血壓12例。對照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齡43~72歲,平均(46.54±2.71)歲;病程1.6~11.8年,平均(7.61±3.24)年;其中Ⅰ期高血壓16例,Ⅱ期高血壓33例,Ⅲ期高血壓11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構成分布、病程、高血壓分級等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均為初次治療或停用其他降壓藥2w以上,在進行治療觀察前7d服用安慰劑,測血壓2次/d,將14次血壓的平均值作為患者治療前的基礎血壓。

觀察組每天早晨服用一次苯磺酸氨氯地平5mg聯合依那普利10mg晨服;對照組則每天早晨只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一次。在治療期間,所有病例每周至少量2次血壓,在治療結束前1w每天測血壓2次,取平均值作為治療后血壓,兩組患者治療周期均為24w。

1.3評價標準[3] 本次臨床研究的評價標準有顯效、有效和無效三種,顯效的標準為:舒張壓平穩下降至正常范圍內(≥10mmHg),且波動幅度較小;有效的標準為:舒張壓雖然尚有下降以達10mmHg,但下降幅度≥10mmHg(1 mmHg=0.133 kPa),并且波動幅度較小;無效的標準為:血壓降低幅度較小或沒有下降,波動幅度較大。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中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針對所得資料進行系統的統計學分析,其中的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方法進行檢驗。當P

2結果

見表1。

3討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物質生活水平逐漸升高和社會老齡化突顯,高血壓發病率在臨床心血管疾病中也逐年攀升。高血壓的主要臨床表現是血壓升高為伴或不伴有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綜合征,如果不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會嚴重影響到患者身心健康。

苯磺酸氨氯地平是外周動脈擴張劑,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以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長期使用不會引起患者心率或血漿兒茶酚胺水平發生明顯變化,降壓效果平穩,降壓效果與使用劑量有關,降壓幅度與治療前血壓有關。依那普利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具有抑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的作用,作用時間持久。在降壓的同時還能保持心肌收縮力,減輕心臟前、后負荷,改善心臟功能。

通過本次臨床研究我們發現,在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治療中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聯合依那普利,可以減少了兩種藥物單獨使用劑量,而且降壓總有效率達到98%,在治療效果和減少不良反應方面都明顯優于單獨用藥[4],具有非常好的臨床表現。因此,苯磺酸氨氯地平聯合依那普利在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中療效確切,安全性高,可以作為原發性高血壓治療的首選治療方案,值得在臨床中推應用。

參考文獻:

[1]吳盛標,吳勝楠.林鐘文,等.老年高血壓患者動態脈壓與左心室肥厚及主動脈根部擴張的相關研究明[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3,23(5):407-408.

[2]European Society of Hyertermion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Guidelines Committee.2003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of arterialhypertension[J].Hypertens,2003,21(6):1011.

第11篇

關鍵詞:難治性高血壓;導管射頻消融術;去腎交感神經術;臨床研究

高血壓的發病率不斷增高,且發病人群的平均年齡在不斷的減小。多年來使用各種減壓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但效果仍不理想,目前有采用去腎臟交感神經射頻消融術治療難治性高血壓的案例,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且治療操作簡單、有效、安全,為有效治療高血壓病提供了新的方法[1]。下文是根據我院對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72例難治性高血壓患者,進行導管射頻消融去腎交感神經術治療得出的結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172例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難治性高血壓患者,男性98例,女性74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54.5歲,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86例,實驗組有男性45例,女性41例,年齡在46~78歲,平均年齡57.8歲;對照組有男性53例,女性33例,年齡46~77歲,平均年齡52.6歲。本次研究涉及的患者均符合衛生部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和世界衛生組織對高血合并冠心病的診斷標準;座位舒張壓大于90mmHg,收縮壓大于140mmHg,(1mmHg=0.1333kPa);病程都在3~7年,平均病程(5±0.7)年;所有服用降血壓、抗冠心病藥物的患者都停藥1w;患者都自愿參加這次研究[2]。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全面,且各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手術前對實驗組組和對照組均采用無創動態血壓檢測儀監測血壓24h。實驗組患者置于平臥位,從右股溝動脈進行穿刺建立手術通路,進行腎動脈造影,連接射頻消融儀,將消融導管置入腎動脈主干,沿一側腎動脈主干取4~6個靶點以螺旋形由遠至近消融,以同樣方法消融對側腎動脈,最后腎動脈造影觀察有無腎動脈夾層,手術后患者繼續使用原來的降壓藥,對患者手術前后對2組血尿常規、血糖、血脂等進行檢查,并隨訪半年,檢測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3]。

1.3觀察指標和療效判定 治療后,觀察兩組患者的血壓變化,可采用多次測量收縮壓和舒張壓,取平均值來減小誤差,除此之外,還要檢測治療前后血脂變化,分析儀檢測患者空腹靜脈血,離心分離血清中的高濃度脂蛋白、低濃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總膽固醇含量來檢測。療效判定:根據衛生部規定的《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草案》中相關判定標準可將高血壓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等級;顯效:座位舒張壓降低幅度大于20 mm Hg,或是大于10 mm Hg,但降至正常標準;有效:座位舒張壓降低幅度小于10 mm Hg,但指標恢復至正常標準;無效:舒張壓降低指標未達以上判定標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以(x±s)表示,結果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

2結果

2.1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治療效果很好,顯效57例,有效23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93.02%;對照組治療效果一般,顯效25例,有效32例,無效29例,總有效率為66.28%,且兩組比較有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血壓、血脂變化情況的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血脂變化情況,見表1。

3討論

高血壓還是心臟疾病發生的重要影響因素(如高血壓是我國人群腦卒中(即中風)及冠心病發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高血壓判定標準,舒張壓大于90mmHg,收縮壓大于140mmHg,一般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為140/90mmHg以下;高危患者血壓目標更宜個體化,一般可為130/80mmHg以下。腎交感神經激活在高血壓發病機制中占有重要地位,理論上,只要將腎交感神經阻斷就可有效的控制血壓水平,經皮經導管射頻消融去腎交感神經術治療頑固性高血壓是目前高血壓治療領域最熱門的一項技術,治療有效率高,可明顯降低血壓,減少降壓類藥物的使用,減少并發癥的出現 [4]。

參考文獻:

[1]何勤.經導管射頻消融去腎交感神經術治療頑固性高血壓研究進展[J].實用醫藥雜志,2013,30(8):750-752.

[2]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01-743.

第12篇

【關鍵詞】 老年性高血壓;西醫用藥;中醫用藥;顯效率;控制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所抽選的研究對象為本院2012年07月份~2013年07月份期間, 在院就診治療的老年性高血壓患者共計160例。這160例患者中, 男性87例, 女性73例。

1. 2 方法 按照患者性別、年齡以及高血壓病癥程度的不同, 以自愿選擇治療方法為原則, 隨機將患者分為兩個用藥護理小組, 分別為, 治療組:采用西藥治療護理的基礎上, 加以中藥辨證治療護理。對照組:僅采用西藥進行治療護理。

1. 2. 1 西藥治療與護理 對兩個用藥組分別進行西藥治療:對于輕度高血壓患者可以采用利尿藥物, 例如氫氯噻嗪, 使用方式口服, 劑量為每次12.5~25 mg, 每日服用3次。對于中度和重度高血壓患者可以聯合用藥。β-受體阻滯藥也是降壓的特效藥物之一, 例如阿替洛爾, 比索洛爾藥物。

西藥護理:由于老年高血壓患者, 年齡均在60周歲以上, 降壓藥物多以口服藥物為主, 西藥品種較多, 為了防止誤服、漏服以及缺服藥物, 應制定一個服藥期限表, 嚴格根據用藥時間和方式進行服藥。西藥均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 因此要注意服用的方式和劑量, 對于部分病情好轉的患者, 按實際情況逐漸降低藥量[1]。

1. 2. 2 中藥治療與護理 對于治療組患者, 在西藥的基礎上, 加用了中醫辨證療法, 對于高血壓反復性較強, 尤其是老年性高血壓患者, 可以采用平肝潛陽, 清火熄風的療法, 方劑一般采用天麻鉤藤藥物飲服, 具體為:天麻10 g、鉤藤12 g、川牛膝12 g、梔子12 g、夜交藤14 g、益母草12 g等, 對精氣不足、肝陽偏亢, 髓海失養的患者效果更加。針對老年性高血壓偏陰虛的患者, 可以選用左歸丸加減治療, 方劑為:熟地黃10 g、淮山藥12 g、山萸肉12 g、枸杞8 g、懷牛膝10 g、菟絲子14 g、鹿角膠14 g、龜板膠15 g等[2]。以上藥物均采用水煎服, 每日一劑, 分早晚服用, 周期為30日。

中醫護理:老年高血壓患者因為肝陽上亢容易引發頭暈頭疼, 腎虛等等問題。因此在護理中要注意環境對人體的影響。第一:要確保室內空氣的清晰, 環境的安靜性, 保證患者個人衛生以及床鋪的干燥潔凈。室溫保持在20℃內, 濕度在60%左右。第二, 加強患者休息睡眠的質量, 并進行適當的肢體運動。第三, 中藥劑量配比要嚴格按醫囑劑量抓藥, 保證藥量的準確性。第四, 煎服時, 要確保火候的平穩, 保證治療的質量。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

2 結果

經過周期性治療, 對兩個用藥組患者血壓控制情況進行了觀察:治療組:80例, 顯效54例, 有效21例, 無效5例, 顯效率67.5%, 總有效率93.5%;對照組:80例, 顯效42例, 有效26例, 無效12例, 顯效率52.5%, 總有效率85%。兩組患者P

3 討論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 高血壓病癥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 現在高血壓已經被認為是人類最為高發的病癥, 在高血壓人群中, 老年人是占比例最高的群體, 一方面是原發性高血壓, 例如遺傳等原因所致, 一方面是由于老年人身體各項機能的下降, 引發各種疾病, 造成高血壓并發癥的出現目前高血壓成為影響老年人身體健康的主要病癥之一。主要臨床表現有頭暈頭疼, 失眠, 頸部疼痛, 四肢麻木, 健忘, 多尿, 耳鳴, 心律不齊等等;高血壓容易引發老年冠心病, 腎功能疾病, 糖尿病, 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高血壓危象等并發癥, 嚴重時直接危及老年人的生命, 因此高血壓治療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在用藥治療中, 分為西醫用藥和中醫用藥, 西醫用藥的優點在于降壓效果快, 對于高血壓急重癥患者較為實用, 缺點在于副作用大, 血壓波動性大, 易反復等。中醫治療的優點在于循序漸進, 治療根本, 缺點在于見效較為緩慢[3]。在上述醫學用藥治療中, 可以看到采用中西醫聯合用藥的方式, 能夠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 起到了互補的作用, 顯效率和有效率與西藥組相比分別提升了15%和7.5%, 因此, 建議在今后治療中得以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坤申.高血壓病治療的進展.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11, 19(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