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4 10:49:5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街道辦事處實習報告,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我到xx街辦事處實習的時間大概是一個月。這短短的一個月是完全不同于學校的生活,當中有辛苦的,有輕松的,有快樂的,也有不開心的……總的來說,在這一個月中,我學會了很多。
實習的日子并不比上學的時候輕松,有時甚至辛苦得多。每天早上準時起床,快手快腳地整理完,吃完早餐就出門了。有時候遇上區領導到街道突擊檢查,我們還要七點前到達辦公室,這自然要比平常又早起許多。拿起午餐,快步走向車站,又要面臨每日最痛苦的事情——擠公車。明明看到車上已經沒有空位,但是沒辦法,還是要勉強擠上去,最痛苦的時候莫過于被人擠在后門門上。因為我們實習的這個月剛好是“創文”檢查時期,所以我們經常要出去支援居委會的工作。有幾次我們就是到馬路上當“文明勸導員”,別看只是站在那里,在大雪紛飛的條件下,路上的氣溫可是很低的。我就因此感冒了,還病了一個多星期。而且要敢于向行人指出錯誤,這對于我來說是一項突破。有的時候就到街道上除牛皮癬、撿垃圾,雖然工作簡單,可以也是很累的,每次都干得氣喘吁吁。
相對來說,在辦公室的日子要舒服得多,畢竟辦公室里有暖氣。而且在辦公室里做的事情也相對輕松。文件錄入,整理文件,復印文件,偶爾還寫寫方案,我們日常的工作大致就這些。雖然有點瑣碎,但工作環境是算蠻不錯的了。再者,辦公室里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們也很關照我們這些實習的大學生。他們都盡量把輕松的
【關鍵詞】 文科高等職業教育 “北青社工”模式 實訓課程建設 實訓基地建設 實訓師資隊伍建設
【作者簡介】 袁光亮,北京青年政治學院社會工作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社會工作法律、社會工作職業研究、社會工作專業教學等。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科研基地項目“北京社區工作模式與社會工作人才培養研究”(項目編號:PXM2011014208,主持人:袁光亮)、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市級重點專業建設項目“面向首都社區的社會工作示范專業建設”(項目編號:PXM201001420,主持人:袁光亮)、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人才強教深化計劃“社會工作專業優秀教學團隊建設”(項目編號:PHR201007238,主持人:袁光亮)的研究成果。
一、文科高等職業教育的理論探索
“高等職業教育”這個概念,國際上很少使用,即使有人使用也與我們所理解的內涵不盡一致,很多國家將“職業教育”狹義地理解為培養技術工人的特定教育類型,即培養那些不需太多理論知識而主要依靠技能、經驗、技藝在生產、服務第一線工作的勞動者的教育(包括培訓),并沒將其納入高等教育范疇,所以也就不存在“高等職業教育”。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與上述理解有一定區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的規定,高職教育根據條件和需要由高等職業學?;蚱胀ǜ叩葘W校實施。因此,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與“職業教育”兩個概念的復合,是“職業教育”范疇中較高層次的那部分,與“高等教育”(主要是高等專業教育)是兩個并列的、互不重疊的范疇,既可以由高等職業學校實施,也可以由普通高等學校實施。
在2004年頒布的《全國高職高專指導性專業目錄》中,我國的高職教育按職業種類分設農林牧漁、交通、電子信息、財經、公共事業、文化教育等類,這些專業大類又下設77個二級類556個專業。這些專業的不同組合形成了不同的職業教育門類,例如農林類高等職業教育、財貿類高等職業教育、公共事業類高等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內部長期存在文科教育、理科教育、工科教育、農科教育、醫科教育等一樣,高等職業教育也可以進行類似的劃分。所謂文科高等職業教育,是以文科知識和文科類專業為基礎,以第三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要就業崗位,以培養實用技能型文科專業人才為目標,注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職業精神和實踐技能的高等職業教育模式,是文科職業教育范疇中較高層次的那部分,是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04年頒布的《全國高職高專指導性專業目錄》中,近1/3的專業屬于文科類專業,由這些文科類專業構成的高等職業教育,屬于文科高等職業教育。
文科高等職業教育是和理科高等職業教育、工科高等職業教育、農科高等職業教育、醫科高等職業教育等相對而言的,它所面向的職業崗位與其他類型的高職有很大區別,這就決定了文科高等職業教育的特有屬性:①培養目標。文科高等職業教育主要培養的是從事服務和基層管理等第三產業的各類技能型人才,是將決策付諸實施的“執行型”管理人才和“服務型”人才。②人才培養規格。文科高等職業教育不但注重與工作任務直接相關的專業能力的培養,更注重業務之外的社會能力的發展,強調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教育的出發點,把學生職業技能的訓練和個性發展與人格完善有機統一。③服務領域。文科高等職業教育所面向的職業主要涉及對人的管理和服務,即第三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④教學內容。文科高等職業教育要求學生擁有較為深厚的人文底蘊和綜合素質,講究知識的全面性,因此要求學生學習的范圍廣,設置的課程種類較多。⑤實踐教學方式。由于文科高等職業教育的工作領域主要由人構成,難以在學校模擬再現,因此其實踐教學主要以社會為課堂,專業實訓強調社會性實訓。⑥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途徑。文科高等職業教育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其教育方式強調養成教育,采用潛移默化的方式促成學生素質、品德和人格的形成。⑦考核和評價標準。文科高等職業教育的評價標準比較多元、易變、模糊,即使是同一個題目對同一個服務對象,由于時間、地點、場合、情緒的差異都可能導致不一樣的評價結果。
二、文科高等職業教育的實踐探索
在2004年頒布的《全國高職高專指導性專業目錄》中,社會工作專業屬于公共事業大類下設的公共事業類中的專業。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在實踐探索中,除了堅持高等職業教育共同的特點以外,積極踐行“北青社工”模式,即“北青社工”文科高等職業教育模式,具體是指北京青年政治學院社會工作專業立足首都街道社區,通過合作共建校外實訓基地,貫徹開放辦學理念,實現內涵式發展這種人才培養模式。
近年來,“北青社工”文科高等職業教育模式在以下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實踐:①培養目標。初步建成符合首都特色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確定社會工作專業的培養目標為遵守社會工作價值觀和倫理,基本掌握社會工作理論、知識和技能,熟練運用社會工作方法,能在街道社區、社會福利機構、社會服務組織等領域從事社會服務和社會管理的實用型專門人才,主要包括:街道、社區工作者;社會福利機構工作者;社會服務組織工作人員。②人才培養規格。確定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的專業能力、職業能力、基礎能力與社會能力。其中專業能力為:社會工作基本方法(個案、小組、社區等)的綜合應用能力;社會工作政策和法規的理解、運用及倡導能力;在街道社區、社會福利機構與社會服務組織等開展綜合服務的能力。職業能力為:職業政策法規和專業知識運用能力、專業工作能力、專業督導能力、專業拓展能力。基礎能力為:寫作能力、電腦操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社會能力為:溝通能力、協調能力、組織能力、辦事能力、活動能力。③服務領域。確定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面向的服務領域主要是首都街道社區、社會福利機構、社會服務組織等領域,從事公共服務與社會管理。④教學內容。社會工作專業以職業核心技能和職業素質為主線,以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證書考核內容為輔線,按照就業崗位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的要求,與相關街道社區、社會福利機構、社會服務組織的專家一起,對公共基礎課、專業課、實習實訓課進行了系統設計與改革,確定了符合職業、行業和就業崗位需求的專業課程體系。⑤實踐教學方式。確定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的實踐教學方式為“雙督導”(學校專業教師和校外實訓基地指導教師共同督導)、“雙證書”(專業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基地”(專業人士職業化、職業人士專業化培養基地)、面向基層、訂單培養、頂崗實訓等多種工學結合的形式以及不同年級分階段、分層次的實訓實習模式。第一學期,目標為增強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感,將一線工作者請進課堂,進行系列講座。第二學期讓學生走出去,進入專業服務機構或社區做志愿者,培養其愛心和奉獻精神。第三學期和第四學期進行“4+1”(每周四天學校教學一天單位實訓)實踐教學和小學期(將每學期中的三個教學周改為實訓周)實訓活動,使學生到社會機構和社區開展服務工作。第五學期進行8周以上的集中綜合專業實習,用所學專業知識、專業方法進行實習,通過真題真做形成畢業設計及畢業實習報告。第六學期畢業實習報告答辯,并讓學生集中精力針對就業進行畢業實習。目前各年級已進行的實訓實習模式效果良好,受到學生和實習單位的肯定與好評。⑥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途徑。社會工作專業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其教育方式強調養成,采用潛移默化的方式促成學生素質、品德和人格的形成。⑦考核和評價標準??紤]到文科高等職業教育更注重能力考查,社會工作專業一直積極推進考核方式改革,通過案例分析、實務模擬等形式,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突出對學生應用能力的考核。一般課程的考核方式由任務考核和師生共同評價組成,其中,單項技能個人成績占總成績的30%,評價由任課教師完成,綜合技能個人成績占總成績的40%,評價由學生小組完成,綜合技能小組成績占總成績的30%,評價由學生小組和任課教師完成。與職業資格鑒定相對應的課程,都已與國家職業資格考試模式接軌。另外,社會工作專業部分課程還嘗試引入多方評價標準,由實習單位工作人員及服務對象評價,由機構督導根據學生完成典型工作任務情況對學生進行評價。
作為一種教育類型,文科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規格、服務領域、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方式、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途徑、考核和評價標準等內容的改革,也必須通過積極開發和建設文科高職實訓課程、實訓基地和實訓師資隊伍來實現。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北京青年政治學院社會工作專業建成了一批北京市精品課程和精品教材,建成了北京市東城區景山街道辦事處和武警天安門警衛支隊等5家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建成了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以及一批北京市教學名師和優秀骨干教師。
三、推進文科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思考
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進程中,第三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在經濟社會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與之相適應,文科高等職業教育也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北青社工”模式的推出充分證明了高等職業教育的多樣性,豐富了高等職業教育的內涵,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和重視。為了更好地推進文科高等職業教育,須借鑒“北青社工”模式的經驗,做好實訓課程建設、實訓基地建設和實訓師資隊伍建設三方面的具體工作。
1. 文科高職實訓課程建設應更重視通識教育。第三產業的服務對象是人,而文科學生參與各種社會服務,無論是工作還是日常交往,乃至參與社會決策、履行公民職責、提高家庭生活質量與自我教育等,都需要擁有合理而底蘊豐厚的知識結構與素質結構,因此,文科高等職業教育實訓課程即文科高職實訓課程建設應該更重視通識教育,即文科高職實訓課程除了能夠讓學生掌握職業崗位所必須的職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外,更能使他們掌握較全面的文化素質和基本技能。開發文科高職實訓課程可以由院校的基層單位,例如系級單位和實訓部門來承擔,如社會工作專業實訓課程可以立足社區,集中體現職業能力訓練特點;設置工作情境,在模擬實際工作狀態下或社區工作實踐中完成具體工作任務;顯示完整的職業知識運用技能訓練體系,充分體現訓練的綜合性。
2. 加強文科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實習實訓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特征所在。在教育部批準的12個國家高職高專學生實訓基地建設項目中,文科高職實訓基地僅占總數的16%。與此相對應,文科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的畢業生在動手能力、應變能力和適應能力等方面也明顯薄弱。因此,必須大力建設文科高職實訓基地。似前所述,由于文科高等職業教育的工作領域很難在學校模擬再現,其實踐教學主要以社會為課堂,因此文科高等職業教育院校與用人單位合作建設校外實訓基地不但是對校內實訓基地的一個補充,更是學生在校期間直接接觸社會工作崗位、實現其與就業崗位“零距離”接觸的良好途徑。
3. 建設高素質的實訓“雙師型”師資隊伍。高素質的教師是搞好教學的重要保證。為建設一支起點高、發展趨勢好的文科高職實訓師資隊伍,應該注意建設高素質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必須注意選派校內教師到工作現場進行短期或長期的培訓,直接參與工作和服務過程,逐步勝任教師、專業工作人員等多重角色;從行業單位或用人單位選聘一批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師,組織他們參加學校及校外組織的繼續教育,完善他們的理論知識結構,提高教學水平;聘請校外具有豐富工作經驗和較高理論水平的兼職教師,定期到學校指導實訓基地建設工作;鼓勵教師參加相關學術會議,并引導教師主動從事實訓基地建設和教學工作。換言之,文科高職實訓教師必須既當課程主講人,又是業務工作的行家里手;既當知識的傳授人,又做專業前沿的探索人;既能教授理論知識,又可督導實習實訓;既當教學理論的實踐者,又做教研工作的領路人。
參考文獻:
[1] 梁綠琦.文科高等職業教育:一種重要的教育類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