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模具設計國家標準

模具設計國家標準

時間:2023-06-07 09:33:0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模具設計國家標準,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關鍵詞:工作過程導向 重構 Pro/E模具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3(b)-0247-03

當前我國職業教育正面臨著新的突破性發展,2006年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16號文件頒布后,全國各地各級高職院校都積極的進行教學改革,探索高職教學新模式以提高教學質量。

《Pro/E模具設計》課程是模具專業的主干專業課。在學習這門課時,傳統的教材是先講菜單和命令的使用,最后再畫整體圖形,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習效果不佳,因為教師講的多,學生練的少,結果是學生上完課了,沒能學到多少東西。為適應當前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客觀需要,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因此,筆者采用采用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方法,對《Pro/E模具設計》課程進行了重構,以先進的教學方法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 教改理念

高職教育比較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是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導向的項目式教學法。所謂工作過程是指在企業里為完成一件工作并取得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序,它是一個處于動態中的、結構相對固定的系統[1]。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法的核心是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做中學、學中做、做中通。美國學者Eric L.Wang編著的《ENGINEER ING W ITH LEGO BRICKS AND ROBOLAB》書中有一段話:“Tell m e and I forget;Show me and I remember;Involve me and I understand”基于此,本文進行課程重構的教改理念是:動腦思考,動手去做,全程參與[2]。

2 《Pro/E模具設計》課程重構

2.1 模具專業崗位分析

經過市場調研及整理分析后,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崗位群主要包括就業崗位和遷移崗位。具體的崗位群有:模具設計員、數控機床操作員、電火花機床操作員、線切割機床操作員、Pro/E制圖員、Pro/E模具設計師與產品結構設計師等,如(圖1)所示。其中加矩形框的崗位為學完《冷沖壓、塑料模具設計》課程之后可應聘的崗位。加橢圓框的為學完《Pro/E模具設計》課程和前面相關模具設計課程后可直接應聘的崗位。

2.2 課程目標設計

在模具專業崗位群里,本課程對應的崗位是Pro/E制圖員和Pro/E模具設師,具體設計課程目標如下。

2.2.1 總體目標

通過《Pro/E模具設計》的課程教學,使學生對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得到進一步的深化、理解、鞏固、提升和擴展,使學生能靈活運用PRO/E軟件,解決模具設計和制造中的具體問題,并能將其應用于企業生產實際,滿足企業與市場對專業職業能力的要求,同時為學生在未來就業的崗位上不僅能與其相適應,而且能導引企業走在行業技術發展的前列奠定扎實的基礎。

通過本課程之項目一Pro/E冷沖壓模具設計的學習,使學生能掌握基本的二維草繪命令和方法;能對零部件結構進行分析,能確定正確的建模順序,選擇合適的建模特征,掌握三維建模命令、方法和技巧;能分析零部件間的裝配約束關系和連接關系,裝配中等復雜程度的模具產品;能生成符合機械制圖國家標準的零件工程圖及模具裝配工程圖;通過本課程之項目二Pro/E塑料模設計的學習,使學生能掌握Pro/E塑料模具設計的一般步驟、EMX的安裝和配置、參照模型的加載、分型面與澆注系統的建立、模具工作零件的設計以及模架及其它模具機構設計(塑料模具總體結構設計)。通過本課程之項目三Pro/E工程圖設計的學習,能生成符合機械制圖國家標準的模具零件工程圖及模具裝配工程圖。從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用現代設計方法設計產品,同時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培養學生耐心、細心、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為以后參加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2.2.2 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

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按照職業成長規律,由易到難設計,如圖2所示。

2.3 課程項目設計

本課程分課內、課外兩條線進行能力訓練,共設計了三個必修項目和二個拓展項目。課內必修項目為冷沖模設計和塑料模設計,課外拓展項目為風扇設計和花灑逆向造型設計。為了培養學生進行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課外項目不規定產品具體尺寸和造型方法,任由學生發揮。其中冷沖模設計項目中,零件設計內容涵蓋了工程中軸類、盤蓋類、標準件、常用件等四大類零件。通過對各零件的造型和裝配,不僅強化訓練了學生進行產品平面建模的能力,也鍛煉了學生冷沖壓模具設計的能力,在建模過程中,授以設計的思想;塑料模設計項目主要強化參考件的加載、模仁分模設計、工作零件結構設計、澆注系統設計以及標準模架及其它標準結構的選用能力;工程圖項目主要強化學生的Pro/E軟件參數配置和產品零件圖及裝配圖的出圖能力;拓展項目之風扇設計主要鍛煉學生的曲面設計能力;拓展項目之花灑逆向造型設計主要鍛煉學生的逆向曲面造型設計,讓學生運用現代設計方法里的逆向工程思想和方法進行設計。具體項目設計如圖3所示。

3 結語

把《Pro/E模具設計》課程進行基于工作過程導向重構后,采用分組項目驅動,在教學過程中,不能讓一部分基礎差的學生依賴能力強的學生,要讓他們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有事可做,所以在項目分工中任務明確,并推行“一幫一”的措施,對部分學生及時幫助糾正,提高教學質量。在《Pro/E模具設計》課程進行基于工作過程導向重構后,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取得明顯的效果,在職業院校的專業課教學中,有其獨特的優勢,具有進一步大力推廣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詩文.高職教育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項目教學改革初探[J].教育與職業, 2009(35):76-78.

[2] 劉萍萍.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模具CAD》教學設計與實踐[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11(1):84-86.

[3] 胡斌杰.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發酵工藝》精品課程建設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10(8):45-47.

[4] 徐文華,葉久新主編.Pro/E4.0模具設計實用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06.

[5] 鄭克俊.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課程學習情境設計―― 以“倉儲管理”課程為例[J].職教論壇,2009(5):33-35.

第2篇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occupation post and main work task of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e specialty, the paper states its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based on work process which has a distinct occupational characteristic, serving as a reference for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關鍵詞: 職業崗位;工作任務;課程體系構建

Key words: occupational status;work tasks;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中圖分類號:G423.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8-0268-02

0 引言

目前,湖南省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有60多家,其中有半數以上職業院校都開設了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為湖南乃至全國各地培養了大批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人才。但是,從對企業調查的情況表明,普遍存在學校所學與企業需求之間還不相適應,畢業生到企業后的上崗前培訓周期過長,專業技能、綜合素質與崗位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專業建設模式有待更新、課程體系有待完善、師資隊伍建設有待加強,應用性人才培養質量急待提高。基于以上現狀,不少學校都在積極探索高技能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本文從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職業崗位與主要工作任務分析入手,介紹了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構建的過程,為模具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借鑒。

1 職業崗位與主要工作任務分析

通過市場調研、企業調研,確定本專業主要對應模具設計工程師、產品設計與開發工程師、機加工設備操作中、數控加工技術員、模具裝配鉗工、成型技術員、模具生產與管理員等7個職業崗位。最終我們根據畢業生就業情況,確定我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對應的核心職業崗位為模具設計工程師(注塑模具、冷沖模具)、產品設計與開發工程師、模具數控加工技術員、機加工設備操作員等4個職業崗位。(表1)

2 基于模具設計與制造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構建

分析模具設計與制造典型工作過程為:模具設計——工藝編制——模具制造——模具裝配調試四個過程,分析各崗位所需的能力和技能,確定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學習領域課程,構建以模具設計與制造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形成三大專業核心能力模塊體系——通用制造技術模塊、模具設計模塊、現代制造技術模塊。

①通用制造技術模塊:圖1所示為通用制造技術模塊分析圖,它是進入制造業的入門模塊,完成此模塊的學習,即可獲得模具鉗工中(高)級證、普通機床操作工證、繪圖員證。具備從事普通機床加工、模具鉗工和繪圖員的上崗能力。

考核方式:完成中等難度的鉗工單件合格零件考核;完成簡單模具配合件考核;完成模具標準件加工考核;完成合格的生產準備過程和良好的職業習慣考核。

②模具設計模塊:圖2所示為模具設計模塊分析圖,學生在完成第一模塊學習的基礎上,對機械制造工藝過程有較清晰的了解,為模具設計奠定了基礎。通過該模塊的學習,學生可獲得三維模具設計繪圖員證、模具設計師證,具備了進行成套模具設計及產品開發的基本能力。

考核方式:運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完成一套中等難度的注塑模、冷沖模和壓鑄設計,設計工程圖應符合國家標準,合格的設計過程和良好職業習慣的考核。

③現代制造技術模塊:圖3所示為現代制造技術模塊分析圖,完成該模塊的學習,學生可以獲得數控車、銑、加工中心操作工證。具備運用高精設備,高效率、高質量、低成本地完成成套模具制造工作的基本能力。

考核方式:運用掌握的各種制造技術制造一套中等難度、質量符合圖紙技術要求的注塑模模具,并生產一件塑料制品;運用掌握的各種制造技術制造一套中等難度、質量符合圖紙技術要求的冷沖模模具,并生產一件沖壓制品;合格的生產工藝過程設計與工裝準備以及良好的職業習慣考核。

3 結束語

我們通過深入企業調研、歷屆畢業生的信息反饋、模具企業高管及技術專家來學院講座及座談、用人單位來學院招聘交談、教師去企業頂崗實習、互聯網的查詢等,明確本專業各崗位工作任務,根據崗位能力要求,構建了基于模具設計與制造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在充分考慮了職業崗位的相關性和遷移性的基礎上,將專業學習領域及拓展領域課程整合為三大模塊——通用制造技術模塊、模具設計模塊及現代制造技術模塊,使學生的職業能力呈現螺旋式循序上升的趨勢,同時課程內容對接職業標準,將模具設計師、制圖員、工具鉗工等職業標準引入教學中。企業專家參與專業及課程建設。同時,我們將拿學分與考證并舉,從而保證了畢業生與所從事工作崗位的無縫對接,學生學習完各模塊后,能勝任多個就業崗位,在今后找工作時就可左右逢源,保證了學生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卞平,劉建潮,李順軍,趙明炯.高職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構建[J].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2).

[2]袁曉洲.高職模具專業“三位一體”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02).

[3]仇錦.淺談高職院校課程體系的構建[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4).

[4]盛定高,劉永利.高職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09(10).

[5]周玉蓉,徐益,趙平.基于工作過程的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J].教育與職業,2010(14).

第3篇

模具設計是一門既要有一定理論知識又具有很強實踐性的專業課程,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探索后,發現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模具設計課程實施中同樣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直接影響了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效果。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模具設計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1任務選取不合適

選取的任務難易程度不合適。選取任務太難,學生感覺吃力,容易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選取的任務太容易,使學生不易獲得應有的知識,不易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選取的任務脫離生活,使用性不強,激發不起學生的興趣。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

2任課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和經歷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在任務驅動教學法中,對任課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要求較高,不僅具備模具設計制造必須的理論知識結構,還要具備現代模具企業一線的工作經歷和豐富、熟練的實踐工作經驗,否則,容易造成選取的任務實用性不強,講授照本宣科,指導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不符合企業的生產流程、步驟、要求,學生完成任務的圖紙成果存在圖形表達不完整、尺寸漏標、尺寸標注錯誤、形位公差標注不合理、技術要求不會表達、裝配結構不嚴密、零件結構工藝性欠佳等問題時,老師也不能及時提出來進行指導,導致學生的工程實踐應用能力不能全面提高,因此就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任務驅動教學法”。

3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配套教材尚未開發

傳統的模具設計教材基本上都是一個個理論知識點的羅列,沒有涉及完整模具設計制造的真正流程、步驟等知識,更沒有按照模具企業模具設計制造的流程、步驟安排知識順序,缺乏模具設計中使用較多的模具國家標準、壓力機型號選擇及校核、文獻資料檢索查閱、模具設計成果正確表達等相關內容,因此不能滿足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要求。

4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造成原課程學時數明顯不足

按模具設計教學大綱的要求,課程學時總數為40學時,沒有實驗,只是純理論講授時間,涵蓋的內容也較多,既有沖裁、彎曲、拉深等多種沖壓工藝和模具設計知識,又有塑料成型工藝及塑料模具設計知識,還有模具制造基礎知識等內容,知識點多、雜,探索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后,要求學生邊學邊干、邊干邊學,因此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只是一部分內容,關鍵是系統應用理論知識完成給定任務的工藝分析、方案擬定、工藝計算、裝配圖及零件圖的設計繪制、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藝規程編制及加工操作、裝配等過程,使學生通過完成具體任務的鍛煉過程系統掌握模具設計制造的完整流程,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同時,每組大方案還要在課堂上討論,以提升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團結協作精神、對理論知識舉一反三的應用能力,因此造成原定學時數明顯不足。

5課程設計與理論課學習存在時間上的脫節

模具設計課程設計是學生在理論課程學完之后進行的一項實踐教學環節,主要是應用所學理論知識,對給定的具體零件進行工藝分析、工藝計算、方案擬定、模具結構確定、模具零件設計等,是承上啟下的必要教學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是綜合應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一項模擬訓練。但傳統的課程設計都是安排在學期末,與理論課學習結束至少間隔1個月時間,很多學生已將部分理論知識遺忘,使理論學習和實際應用存在斷檔、脫節,學生在做課程設計時,需要重新復習理論知識,浪費時間,影響學習效果。

6缺乏模具制造實訓環節

在實際模具企業,模具設計制造是一個完整的流程,模具制造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但在模具設計教學大綱中,分配給模具制造部分的時間只有4個學時,只能簡單講解模具制造基礎知識、典型模具零件加工工藝和模具裝配工藝等理論內容,缺乏模具制造實訓環節,學生學完之后還是不知道具體模具零件加工工藝如何編制、如何加工,模具裝配工藝如何編制、如何裝配等,缺乏模具制造能力的鍛煉和培養,造成與模具實際制造環節的嚴重脫節。

二關于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模具設計實施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選取真實的、實用的、難易程度合適的任務

根據我校應用型本科畢業生面向地方企業、面向生產第一線的目標定位,模具設計課程的任務選取既要以課程教學大綱主要知識點為依據,參照教材內容,而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同時還要與沖壓模具企業實際工作中的具體任務為參考、來源,做到緊扣實際,面向運用,使任務具有很強的實用性、真實性和可操作性。

為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興趣,任務也可由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零件中選取,但難易程度需經老師把關。

2增加教師的模具企業工作經歷和實踐工作經驗

提高教師的模具企業工作經歷和實踐工作經驗是推進“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關鍵,可以選聘有模具企業工作經歷的老師擔任該課程的主講老師,或聘任模具企業的設計人員作兼職教師,或組織專業教師到模具企業進行現場參觀、考察學習、掛職鍛煉或進行模具企業和模具任課老師的校企合作,經常性組織專業課老師和企業設計人員的經驗交流,不斷提升、增長任課老師的模具企業工作經驗,真正了解模具設計制造的流程。同時在教學中,任課老師應注重塑造以淵博的知識、豐富的經驗、高尚的師德為核心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使選取的任務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激發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和愿望,大幅提高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模具設計》課程中的實施效果。

3開發適應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配套教材

教材建設是教學改革和創建新型教學體系的關鍵之一。成立以模具設計專業課老師、大型模具企業知名專家、模具企業設計人員為成員的教材建設隊伍,依據模具設計必備的理論知識,按照模具企業模具設計、制造流程、步驟,編寫與任務驅動教學法配套的模具設計教材,并增加相關模具標準及標準件選用、壓力機型號選擇及校核、符合企業要求的實際模具設計過程及實際模具裝配圖、零件圖設計成果展示等內容,以提升教材知識的系統性、指導性、應用性,滿足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要求。

4采用一體化教學模式

一體化教學模式,就是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教中學,學中做,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具體措施為:

(1)教學內容的改進

圍繞模具設計課程實踐性強、重點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要求,根據學生完成給定任務的實際需要,結合模具企業設計、制造模具的具體步驟、流程,調整、改進理論教學內容和順序,如增加具體零件的結構工藝性分析知識,模具結構、尺寸確定后增加壓力機型號校核內容,增加現代模具設計中較為重要的標準模架及標準件選取知識,將壓力機簡介及壓力機型號選擇內容調整到沖壓工序力計算之后,增強知識學習目的性和連貫性;將沖壓工藝設計部分從最后總結講解調整穿插到前期及具體設計過程中講解,針對性強,學生便于理解和應用。

(2)教學模式的改進

為使學生邊學邊干、邊干邊學,傳統的、分散的、純理論式的課堂教學模式,顯然不能滿足要求,因此從時間安排上,一改傳統的每周4學時、需要10周才能講授完的純課堂教學模式,而采用集中4周時間上這一門課程,并將理論教學、課程設計、模具制造實訓有機融合在一起的教學模式改進。4周時間安排為:前2周,老師一邊講,學生一邊練,完成分配給的設計任務,后2周時間,學生根據老師講解的模具制造工藝知識,完成設計圖紙的工藝編制、具體加工、裝配等實際操作。這種教學模式改進,使理論講授學時與課程設計時間有機地柔和、連貫在一起,時間銜接緊湊,使學生所學理論知識能及時得到實際應用,使學生感到學有所用,增加知識連貫性,增強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果,有效解決了原來學時數不足的問題;同時學生一氣呵成、真刀真槍地完成給定任務的設計工作,親身經歷了一次企業實景訓練,增加了成就感,使任務完成具有連續性、完整性,有效克服了課程設計環節與理論教學的脫節問題;后2周時間的工藝編制、具體加工、裝配等實際操作練習,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教學直觀性,又讓學生親身體驗了結構設計過程中的工藝性優劣問題,及時驗證了自己的設計成果,增強了學生的成功感,更為重要的是學生親身經歷了一次企業實景訓練,大幅提升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這種一體化教學模式采用理論教學與實踐能力培養相互結合、相互穿插,較好解決了實踐性較強課程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脫節問題,減少理論課之間及理論與實踐課之間知識的重復,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參與作用,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應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養。

模具設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程,采用“以任務為驅動、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使學生邊學邊干,邊干邊學”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后,學生學習目標明確,主動性增強,學習興趣濃厚,工程實踐能力提高,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針對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模具設計課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任務選擇不合適、任課教師本身工程實踐能力不高、相配套的課程教材尚未開發、課程教學大綱學時數明顯不足、實踐環節與理論課學習存在時間上脫節、缺乏模具制造實訓環節等問題,直接影響了實施效果,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探索后,分析了問題產生的根源,找到了相應的解決對策:提升任課教師工程實踐能力,開發相配套的課程教材,采用一體化教學模式等,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模具設計課程中的實施效果。

參考文獻

[1]朱仁盛,申倚洪.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數控專業教學中的探索[J].裝備制造技術,2007(3):100102.

第4篇

關鍵詞: 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 校本教材 任務驅動

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是我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一門主干核心課程,其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掌握沖壓工藝編制和模具設計等相關知識。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會具有一般復雜程度的冷沖壓工藝編制與模具設計的基本能力,掌握沖壓模具設計的程序、規范、方法和技巧等。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課程的教學重點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沖壓工藝規程編制及現場工藝的施工;二是能進行一般沖模,如沖裁模、彎曲模、拉深模等的設計。因而教師要圍繞這兩個主題組織教學工作。

一、現有教材概況

現有的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教材雖然基本內容來自實踐,也符合先基礎后專業、先理論后實踐的常規教學順序,但這些教材內容基本是沿用本科的學科體系來編寫,理論偏多,案例偏少,對基礎相對較差的高職學生來說,學習上有一定難度。目前也有許多所謂項目化教材、任務引領式教材,大多數只是在學科體系的教材的基礎上改變一下章節的叫法,將章節改為項目,換湯不換藥,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任務驅動教材。課程學完后,在學生進行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時,教材不能起示范指導作用。所以校本教材、教參的開發建設是當務之急[1]。

按照專業改革試點方案[2],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課程屬于學校控制課程(校本課程)。在開發教材之前,要進行市場調研,了解社會需求,仔細記錄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崗位,每個崗位需要的知識、技術、能力與素質。在此基礎上,以學校教師為主,結合企業的工程師、技師等的意見,從而確定教學目標,圍繞這個目標編寫校本教材。教材的內容要體現沖壓件工藝性分析、冷沖模結構認識、冷沖模設計方法等內容,刪除純理論的塑性成形原理部分。在教材的最后,安排常用的一些相關的國家標準,以便學生在課程設計、畢業設計時參考。

二、校本教材內容選取

根據走訪企業情況,結合學習領域的認知規律,選擇四大模塊作為教材的主要內容。

1.成形設備

沖壓生產所使用的設備主要是各種機械壓力機,其中以曲柄壓力機為主。因而,該模塊安排曲柄壓力機為主要內容,主要包括曲柄壓力機的組成、工作原理、各組成部分的作用,曲柄壓力機類型和應用場合,曲柄壓力機的參數和選擇原則,等等。

2.沖裁模設計

沖裁是沖壓生產中應用最廣的工序,它既可以直接生產成品零件,又可以為彎曲、拉深、成形等工序提供工序件。企業中大部分零件是由沖裁加工而得,因而學習沖裁模具的設計是學習其他沖壓模具設計的前提。為了學習好沖裁模具設計,需將沖裁模設計作為幾大模塊的重點內容,安排落料、沖孔等工序為主要內容。在這些工序中還要將單工序模設計、連續模設計、復合模設計作為核心內容來安排,讓學生通過該模塊的學習,能掌握一般復雜程度沖裁模的設計方法。

3.彎曲模設計

彎曲模設計是沖壓模具設計的重要內容。許多產品中的零件,比如汽車上的各類梁都是用彎曲工序完成的。彎曲模設計不同于沖裁模設計,準確的工藝計算難,模具動作復雜、結構設計規律性不強。為了學好該模塊的知識和技能,需選用典型的彎曲件做案例來編排教學內容,這樣可使學生通過案例掌握彎曲模的設計方法。

4.拉深模設計

拉深是成形工序中的主要工序,許多開口空心件是用拉深的方法來完成的,是成形生產的基礎。該工序結合彎曲、成形等工序,可以完成極為復雜的成形件,比如汽車的覆蓋件等。拉深工序中的工藝計算比較復雜,為了讓學生學習好拉深模具的設計,必須學習好拉深工藝計算。為此,需安排典型需多次拉深才能成形的筒形件作為案例來組織課程內容,讓學生學習該模塊后能熟練計算工序件的尺寸和模具尺寸,為拉伸模具設計打下基礎。

三、教材內容組織

本教材按照模具設計的順序,用典型零件作為各模塊的媒介,以任務驅動的形式,將該典型零件模具設計貫穿每個模塊的始終。把所有模具設計涉及的理論和知識都滲透到模具的設計過程中。具體個模塊的任務為:

模塊一:選擇曲柄壓力機的型號;

模塊二:托板沖裁模設計;

模塊三:支架彎曲模設計;

模塊四:杯蓋拉深模設計。

現以模塊二為案例,介紹托板沖裁模設計。

首先介紹工作任務:針對如圖1所示托板零件,其概況為,材料:Q235;板料厚度:1.5mm;生產批量:大批量。試編制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

沖裁模設計的步驟為:

沖裁件的工藝性分析;沖裁工藝方案的確定;選擇模具的結構形式;進行必要的工藝計算;模具的主要零部件設計;校核模具閉合高度及壓力機有關參數;繪制模具總裝圖和零件圖。

教材編寫按照沖裁模設計步驟展開。為了對托板零件進行沖裁件的工藝性分析,就要安排沖壓工序的相關知識,此時需鏈接到基本知識的學習,包括沖壓的基本工序;沖裁、落料、沖孔等概念;介紹沖裁件的工藝性分析知識,根據知識分析托板的沖裁工藝性,得出結論:托板零件的沖壓工序為沖孔、落料。

沖裁工藝方案的確定,鏈接單工序、多工序(包括連續沖裁、復合沖裁)等相關知識的學習。根據所學知識對托板擬定工藝方案,并分析該方案,選擇最適合的方案,最后得出結論:采用沖孔、落料連續生產。

選擇托板模具的結構形式,就要鏈接到模具結構的學習上,安排單工序模具、連續模具和復合模具等結構的學習。根據所學知識,選擇托板需要選擇的模具結構形式為:用始用擋料銷初定位,固定擋料銷粗定位,導正銷精定位的導板式沖孔、落料連續模結構。

工藝計算包括:排樣設計與計算;沖壓力的計算;模具壓力中心的計算;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及其制造公差的計算;彈性元件計算與選用等內容;根據該內容需要鏈接以上相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完成托板沖裁工藝和模具設計的相關工作任務。

模具的主要零部件設計,需鏈接到模具零件的分類,各零件的作用和設計方法,從而安排相關內容。根據所學知識設計、計算各零件的結構和尺寸。

當模具零件設計完成后,繪制出模具的總裝配圖,校核模具閉合高度及壓力機有關參數,確認選擇的壓力機是否符合要求,最后繪制出全部非標零件圖。到此,本工作任務完成。其他幾個模塊的內容組織與此類同。

四、結語

本教材以任務驅動的方式編寫,經過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的精心審核和潤飾,已經完成了樣稿。我院本屆有模具設計專業兩個平行班級,一個班采用一般教材,另一個班使用本教材。從使用的效果和學生的反應看,使用校本教材的學生普遍反映該教材更適合他們的學習習慣,效果非常好。而另一個班在知識的學習和模具設計的技能上都不及采用前者,這一點從課程設計、期末考試的成績中得到了有力的證明。

總之,為了培養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適應各類企業對模具設計專業學生的要求,開發適合高職學生學習特點的以任務驅動式的校本教材,既很及時,又很必要。

參考文獻:

[1]朱正才.高等院校教學改革思考.教師教育研究,2008.6.

[2]王偉廉等.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的理論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3.

第5篇

關鍵詞 沖壓工藝;發展現狀;沖壓模具設計;基本思路

中圖分類號 TG38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671-(2012)052-0232-02

1 沖壓工藝發展的優勢及其種類

1.1 沖壓工藝的發展優勢

沖壓工藝是一種成形加工方法,通常依靠外在壓力和模具對相關的板料施加外力,使其板料發生分離或塑性變形,從而實現所需形狀和尺寸的沖壓件的有效獲取。與其他的機械、塑性等加工方法比較而言,沖壓加工工藝在其技術上和經濟上具備了諸多的獨特優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沖壓加工工藝的操作便利,易于實現工藝的機械自動化。由于沖壓加工工藝的實現是通過沖壓模具、沖壓設備而完成的,而普通壓力機每分鐘的行程量可達到幾十次,若是高速的壓力機每分鐘的行程量則可為上百至千次,并且壓力機的每次行程都有可能獲取一個沖件,從而使其加工工藝的生產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2)沖壓工藝的質量穩定,具有良好的互換性。這是因為在進行沖壓加工時,沖壓模具使其沖壓件的形狀尺寸的精度得到了良好的保證,沖壓件的表面質量通常都會受到較好的保護,再加之所使用的沖壓模具的使用壽命較長,從而使得同一沖壓模具制成的沖壓件具有一模一樣的特點。

3)小到秒表大到汽車覆蓋,沖壓加工工藝可加工出形狀復雜、尺寸跨度大的零件,再加上板料在沖壓加工工藝過程中的冷變形硬化效應,使其所得沖壓件的剛強度較高。

4)沖壓加工工藝是一種省料、節能的加工方法,在其沖壓加工過程中幾乎沒有碎料的產生,使得材料的利用率較高,并且在此過程中無需外來其他的加熱設備,因而所得沖壓件的成本也

較低。

由于沖壓加工工藝中所用的模具具有一定的專業性,沖壓模具是一種制造精度、技術要求都較高的技術密集型產品,而加工成形一個復雜零件時所需要的模具也較多,因此,沖壓工藝的優越性只有在沖壓件大量生產的情況下也會得到充分的體現,其所獲取的經濟效益也會隨之體現的更為突出。

1.2 沖壓工藝的種類

在實際生產中,為了滿足沖壓件在其形狀、精度、尺寸等各方面的相關要求,所采用的沖壓加工工藝也各式多樣,將其概括起來可將沖壓工藝劃分為分離工序和成形工序兩大類。

其中,分離工序也被稱為沖裁,其目的是將沖壓件沿著相應的輪廓線從板料上實現有效的分離,與此同時還需滿足其分離斷面的質量要求(如表1所示);而成型工序則是在不破壞坯的前提下,使其板料發生塑性變形,從而制成所需規格的沖壓件(如表2所示)。

2 沖壓工藝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對先進制造技術發展的重要性共識的形成,將其特征與現代化高新技術相結合,沖壓工藝在其深度和廣度上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本文以汽車車身覆蓋件的加工為對象,闡述沖壓工藝的發展現狀。

1)就產品的沖壓工藝性及經濟性而言,沖壓加工工藝的序數是用以衡量其工藝水平的重要標志,是決定沖壓件加工制造成本、投資規模的關鍵因素。

當前我國汽車沖壓件是根據其結構來確定沖壓加工工藝的序數的,在其產品的開發設計中,由于過度注重汽車的性能和效果,致使在其相關的沖壓工藝性和經濟性方面欠缺有效的考慮,從而導致其沖壓工序數較大(如表3所示)。

由上表可看出,我國的汽車制造在開發設計時,在注重其性能效果的同時,還需要考慮其沖壓工藝性和經濟性,應使得所采用的沖壓工序數盡量的減少。

2)就沖壓工藝的原材料而言,目前我國汽車沖壓件所用的原材料以牌號為08A1、10、P1等冷軋鋼板為主,其中,絕大部分的鋼板為板料,只有較少沖壓工藝產家使用卷料,而采用卷料的利用率可提高2%~6%,成本價格低,其相應的運輸、存儲也較方便。因此,對于大型汽車廠來說,可將其發展由生產批量轉換為經濟批量的發展。

當前國內大部分企業所采用沖壓工藝較為傳統,使我國沖壓工藝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需要從行業人員素質的提高和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兩方面著手,在其信息技術的應用上則應將CAD/CAM/CAE一體化技術的推廣作為發展的重點。

3 沖壓模具設計的基本思路

作為一種技術密集型產品的沖壓模具是沖壓工藝中的關鍵要素,其結構和精度直接影響著沖壓件的成形和精度,直接關系到沖壓件質量的優劣,因此對于沖壓模具的設計需要嚴格的專業控制要求。本文將沖壓模具設計的基本思路簡介如下。

1)轉換圖紙。所謂的轉換圖紙(或圖紙轉換工序)就是將任何所給定的零件圖或產品測繪出來,進而轉換成國內企業中所使用的國家標準零件圖紙。

2)繪制零件圖。對于所給定的零件圖繪制,通常運用三維軟件來實現,將所繪制的零件圖轉換為帶有展開圖的工程圖,并將其存儲為CAD制圖的dwg格式作為相關的參考圖進行調用。

3)設計工藝圖。根據工程圖中的展開圖,將其排樣圖(或單工序圖)繪制出來之后,再根據相關的展開排樣圖將其各步驟的產品零件圖即工藝圖進行有效的設計。

4)轉換工程圖。將CAD排樣圖導入三維軟件中畫出排樣圖的實體之后,再轉換成相應的工程圖并另存為CAD的dwg格式留作參考圖進行調用。

5)繪制模具圖。根據相關的參考圖/工藝圖將各零件工藝圖的模具圖進行有效的設計。

6)設計模具的零件圖。根據相關的模具圖對每個模具零件的模具零件圖進行相應的設計。

4 小結

就沖壓工藝的發展現狀而言,雖然隨著現代化技術的發展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在實際的工藝加工中還是存在不少的問題,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可從其存在的工藝性、經濟性等具體問題中著手發展;對于作為沖壓工藝關鍵設備的沖壓模具,其相關的設計在遵循相關原則的同時,還需要注重實際的設計經驗,其設計的基本思路需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參考文獻

第6篇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

營業執照證號:____________

乙方(承攬方):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

營業執照證號:____________

合同簽訂地:______________

甲乙雙方依據《合同法》規定,經充分協商,就乙方為甲方制作_______模具,甲方支付加工費事宜,達成如下協議;

一、制作項目、數量、金額

序號

產品名稱

模腔數

單價(元)

小計(元)

備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計金額:(含17%的增值稅)人民幣大寫: 元整。( 萬元)

交付首樣工作期:35天

說明:以上費用包括全部材料費、備件費、制作費、制件費、運輸費、安裝調試費、培訓費、管理費、稅費及一年的保修費用等。

二、圖紙及技術資料的提供

1)乙方按照甲方要求負責模具設計,計算模具日產能力,并需得到甲方確認方可制作。

2)模具設計所需圖紙資料由甲方提供給乙方使用的,須經甲方確認后方可使用。

三、技術要求以及質量要求

1)模具必須按甲方提供的圖紙及要求制造,保證模具啤出符合要求的制件;

2)模具必須按照制作項目列明的要求制作,且必須有合理可靠的冷卻系統;

3)更詳盡的技術要求見附表,模具也應符合甲方在向乙方提供的其他的技術資料中明示的技術要求以及質量要求;

4)乙方制作的模具應保證____萬次以上的使用壽命。

四、制造工期

1)工作期為35天(第一次交符合功能裝配的樣件),即于____年____月____日前提供全部首樣;

2)首樣交付后,甲方未提出改模,乙方于____天內(即于____年____月____日前)向甲方交付合格模具;

五、模具驗收以及交付

1)模具驗收的依據:

1.甲方確認的產品零件圖;

2.雙方商定,并經甲方確認的技術工藝方案,雙方確認的模具技術要求。

3.模具設計圖紙以及電子文檔。

2)模具驗收合格規定:

1.甲方連續試產5天或產量達到____件以上,日產能力偏差不超過設計要求的5%,模具無異常,制件合格率98%以上,甲方出具模具驗收檢驗合格報告。

2.乙方交模后,由于甲方原因____天內不投(試)產,模具視為合格處理并由甲方出具模具檢驗報告,辦理結算付款手續。

3.乙方交試模樣件后,由于甲方原因____天內不能檢驗確認的模具視為合格處理并由甲方出具模具檢驗報告,辦理結算付款手續。

4. 模具驗收后,一年內乙方對模具制造質量負責,并無條件地提供免費快速服務(8小時內要給予響應)。因甲方需要結構更改,乙方需提供快速服務,可根據產生的成本酌情收取改模費。

3)《模具驗收報告》上應有甲方技術、檢驗及使用單位簽字并經甲方生產技術部長批準方為有效。

4)交貨地點為甲方指定的加工廠家,運輸費用由乙方承擔。

六、收貨及不合格處理

乙方所交模具經甲方有關部門(技術、質檢、使用部門)驗收合格并憑《模具驗收報告》方可收貨,甲方憑《模具工裝驗收單》辦理向乙方付款結算手續。對模具驗收不合格的,由乙方修正或重作,由于乙方原因制件外觀不合格,成型后撓曲、變形而需改良制件成型狀況,以及尺寸難以控制造成的零件間配合不良狀況引起的修改、制作的一切費用由乙方承擔,交貨期不變。若乙方設計提供的圖紙有誤,乙方承擔由此帶來的全部損失,但是如果產品圖紙或模具圖紙由甲方提供的,損失由甲方承擔,交貨期順延。

七、模具制作費用的支付

1)簽訂合同七日內,甲方將模具金額的____%,即________萬元付至乙方帳戶,作為合同定金;

2)模具驗收合格后,由乙方開具增值稅票,甲方收乙方增值稅票后,一個月內將模具金額的____%,即____萬元付清;

3)模具金額的10%作為質量保證金,在模具驗收后半年內付清。

八、知識產權保護以及商業保密承諾

1) 本合同規定之模具所有權及知識產權為甲方專有。

2) 乙方承諾并保證,對為甲方開發與制作的模具(包括圖紙等技術資料,零件樣品及模具等實物)均不向任何第三方出示、泄露或提供,否則,甲方視為乙方故意侵犯甲方利益,乙方應該對該故意侵犯甲方利益的違約行為承擔一切責任;乙方每向其他任一單位或個人提供模具,應按本合同第十條6項的規定向甲方支付違約金,并賠償甲方相應經濟損失。

3) 乙方未經甲方書面許可,不得隨意復制為甲方加工的模具。更不得用該模具為除甲方之外的第三方提供制件。

4) 知識產權未盡事宜由《知識產權保護協議》規定。

九、服務

1)模具連續正常使用,乙方免費保修一年,并免費提供必要的易損易耗備件。

2)屬甲方設計或使用原因造成模具更改或損壞,乙方提供有償維修服務,費用由甲方支付。

十、違約責任

1)甲方不按合同規定付款,須向乙方支付未付款部分的同期國有商業銀行貸款利息。其他情況的違約責任按《合同法》規定執行。

2)乙方非因甲方原因所制作的模具不符合合同要求,乙方應予以修理或重作,其費用由乙方承擔,如重作或修理導致不能按期交貨的,按不能按期交貨處理。

3)乙方不能按期交貨的,每延遲一天甲方甲方可按總造價的千分之五作罰金。乙方超過交貨期____0天,按不能交貨處理。

4)乙方不能交貨的,本合同終止,乙方須向甲方雙倍返還定金。

5) 模具在使用過程中,不能達到合同規定要求的,由乙方負責修理或重作及其費用開支,經____天內維修或重作,也不能達到合同規定要求的,乙方賠償甲方損失。損失的計算標準為該模具的制造費用。

6)乙方違反第八條知識產權保護規定的,應向甲方支付違約金____萬元。

十一、其它約定

1)本合同發生糾紛,雙方協商不能解決的,提交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裁決。

2)本合同未規定事宜均按《合同法》及相關法規處理。

3)乙方在模具設計完成時,及時通知甲方進行模具確認,甲方須在3天內審核完畢并書面確認。乙方以甲方確認的結構方案制作、驗收。甲方乙方對經確認的方案負責。

十二、本合同一式三份,甲方模具制作單位和財務部門各持一份,乙方持一份,具同等法律效力。

十三、本合同有效期為一年,自雙方簽字蓋章生效。

甲方(蓋章):________乙方(蓋章):________

簽約代表:____________簽約代表:____________

簽約日期:____________簽約日期:____________

【模具加工合同樣本(三)】

購貨單位(甲方):

地 址:

法定代表人:

電 話:

供貨單位(乙方):

地 址:

法定代表人:

電 話:

為了增強甲乙雙方的責任感,加強經濟核算,提高經濟效益,確保雙方實現各自的經濟目的,經甲乙雙方充分協商,特訂立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第一條 模具的名稱、品種、規格和質量

1、模具的名稱:按照每次《模具外協加工單》標注的名稱;

2、出產單位: 商標:

3、模具的技術標準(包括質量要求),按下列第( )項執行:

(1)按國家標準執行;

(2)無國家標準而有部頒標準的,按部頒標準執行;

(3)無國家和部頒標準的,按企業標準執行;

(4)沒有上述標準的,或雖有上述標準,但需方有特殊要求的,按甲乙雙方在合同中商定的技術條件、樣品或補充的技術要求(如>)執行。

第二條 模具的包裝標準:

第三條 模具的交貨方法、運輸方式、交貨期限

1、交貨方法:乙方按照雙方約定的日期送貨到甲方工廠,費用由乙方自行負責。

2、運輸方式:__________。

3、到貨地點和接貨單位(或接貨人)________________。

4、交貨期限:XX年 月 日以前將模具交付甲方

第四條 模具的價格與貨款的結算

1、模具的價格:×××××元人民幣/套;

2、模具貨款的結算:模具交付甲方,待驗收合格后,甲方在本月月底支付已方模具費。

第五條 甲方向乙方提供模具圖紙及該圖紙的電子文檔(如附件)。

第六條 模具的工藝要求:模具圖紙、模具外協加工單如附件。

第七條 驗收方法

1、驗收時間: ;

2、驗收手段: ;

3、驗收標準: ;

4、由誰負責驗收和試驗: ;

第八條 乙方的違約責任

1、乙方到期不能交貨,應向甲方償付總貨款的30%的違約金。

2、乙方所交模具品種、型號、規格、花色、質量不符合合同規定的,如果甲方同意利用,應當按質論價;如果甲方不能利用的,應根據模具的具體情況,由乙方負責包換或包修,并承擔修理、調換或退貨而支付的實際費用。乙方不能修理或者不能調換的,按不能交貨處理。

3、乙方因模具包裝不符合合同規定,必須返修或重新包裝的,乙方應負責返修或重新包裝,并承擔支付的費用。甲方不要求返修或重新包裝而要求賠償損失的,乙方應當償付甲方該不合格包裝物低于合格包裝物的價值部分。因包裝不符合規定造成貨物損壞或滅失的,乙方應當負責賠償。

4、乙方逾期交貨的,向甲方償付逾期交貨的違約金,并承擔甲方因此所受的損失費用。

第九條 甲方的違約責任

1、甲方中途退貨,應向乙方償付退貨部分貨款30%的違約金。

2、甲方逾期付款的,應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有關延期付款的規定向乙方償付逾期付款的違約金。

3、甲方違反合同規定拒絕接貨的,應當承擔由此造成的損失。

4、甲方如錯填到貨地點或接貨人,或對乙方提出錯誤異議,應承擔乙方因此所受的損失。

第十條 不可抗力

甲乙雙方的任何一方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不能履行合同時,應及時向對方通報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的理由,在取得有關主管機關證明以后,雙方另行協商履行期限,并根據情況可部分或全部免予承擔違約責任。

第十一條 如甲方因生產需要,要求增加該模具數量,其價格另議。

第十二條 解決合同糾紛的方式:甲乙雙方如果發生爭議,應當友好協商解決。如協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權將爭議提交北京仲裁委員會。按照提交仲裁時該會現行有效的仲裁規則進行仲裁,仲裁裁決是終局的,對甲乙雙方均有約束力。

第十三條 雙方本著誠原則簽定本合同,若有未盡事宜,須雙方另行協商解決,作出補充規定,補充規定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四條 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

購貨單位(甲方):(公章) 供貨單位(乙方)(公章)

代表人:(簽字) 代表人:(簽字)

簽約地址: 簽約地址:

電話: 電話:

二0 年 月 日

【模具加工合同樣本(四)】

買方: 賣方:

地址: 地址:

電話: 電話:

傳真: 傳真:

聯系人: 聯系人:

經買賣雙方友好協商,買方委托賣方加工生產__ __模具共______套。雙方達成如下加工協議模具基本情況:

產品名稱 序 號 零件名稱穴 數(模具類型) 模具單價(RMB元) 交貨條件

總價: (含17%增值稅)

以上各套模具使用材質: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模具用料由賣方提供)。

一、雙方的權利及責任:

買方責任及權利如下:

1. 買方負責交付給賣方本項目的研發進度要求及計劃,并盡可能地提供項目的銷售預測。

2. 買方負責交付給賣方執行本合同所需的產品設計圖紙和其他相關技術資料,并且負責技術方面的支持工作。

3. 對交付給賣方的產品設計圖紙和相關技術資料,買方具有的解釋權,當發生歧義時,賣方應征詢買方意見,由買方確認。

4. 賣方完成模具的設計和制造后,由買方去賣方現場對模具進行驗證確認或由賣方提品樣品到買方進行驗證確認。本合同中所指模具包含產品本身的模具及后續生產所需的夾治具和模具。

賣方權利及責任如下:

1. 賣方負責根據買方提供的產品設計圖紙和其他相關技術資料進行模具的設計和制造,賣方 負責按照合同規定按時完成符合買方設計要求的模具。

2. 賣方負責按時按量提供認證及樣板測試、試產所需的產品。同時賣方必須提供相關產品的詳 細的檢驗測試報告供買方確認。如需修/改模, 送板時同時也要附檢驗測試報告(注明修改的地方)

3. 模具由買方認證合格后,由賣方負責模具的封存。如買方同意賣方進行產品的后續加工生產,則由賣方負責模具的修理和維護,賣方必須根據買方或買方授權的第三方的訂單進行批量生產。

4. 對給買方生產的所有模具,賣方應提供的詳細的設計圖紙給買方。所有的圖紙必須以Autocad或Pro-Eng(PRO-el2)制作,并且必須在開模之前以電子檔形式傳給買方以供批準。

二、 技術條款:

1. 模具的修理和維護:在生產過程中模具的修理和維護由賣方負責;

2. 在雙方協商無異議之后,買方提品設計圖紙及相關技術資料給賣方, 并派工程人員同賣方進行技術交流或賣方派工程人員到買方進行技術交流,產品圖紙及技術要求列表見附件1;

3. 賣方承諾使用所承制的模具生產出的產品能夠達到買方的品質要求

4. 賣方承諾使用所承制的模具生產出的產品的產能能夠達到賣方的交貨要求:

日產能:_______K 月產能:______K

5. 賣方承諾本合同中所涉及的所有模具均能達到40萬次。

6. 未經買方允許,嚴禁賣方將本合同中所涉及的任何一付模具整體或部分外包給其它公司進行加工,否則視為違約,由賣方依本合同的違約條款承擔違約責任。

三、商務條款:

1 . 模具價格:

1.1 經雙方協商后,由賣方提供買方認可的模具最終報價,并簽訂價格確認書,作為本合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2 模具合同總金額(含____%增值稅)RMB___。

1.3 模具價格總金額已包含如下費用,賣方不得以以下原因向買方要求費用:

1.3.1 賣方對產品進行成型/二次加工/組裝所需的所有夾具和治具的模具的費用;

1.3.2 賣方按合同規定進行模具設計、試模所需的材料和設備及人工等費用;

1.3.3 賣方提供給買方進行模具和產品認證的試模樣品(800套)的費用;

1.3.4 賣方為保證模具正常生產制作的模具易損備件的費用;

1.3.5 賣方為保證產品正常生產所準備的其他工序的相關工具和治具的費用。

1.4 當買方書面要求賣方根據產品設計的變更對模具進行修改時,如果模具修改較簡單, 包括從模具上減除模具材料的修改和其他簡單修改,則賣方不需向買方收費;如果模具修改較復雜,對整個模具的結構影響很大,則由賣方根據修改模具所需工時向買方報價,由買方承擔相應的模具修改費用。如果因為賣方的原因,因模具不能滿足買方的要求而進行的修模或改模,買方不承擔任何責任.

1.5 由于賣方原因導致買方需要花費正常技術支持外的人工及費用,賣方應根據買方認可的方式給予相應的補償。

2. 開模進度:

2.1 賣方在收到買方確認后的產品圖檔之后,即開始進入模具設計和制作階段,開模周期為__25__天

2.2 由于買方原因造成制模進度的延誤,不計算在內。

2.3 如果賣方模具制作出現工藝和其它的錯誤,導致模具無法驗收合格而買方又急需生產,賣方應先用現有的模具安排生產,同時再根據圖紙和樣板要求免費重新開模。

3. 付款方式:

乙方同意甲方按如下方式付款。

3.1 單獨結算的方式: 月結,開票后60天,開17%增值稅發票.

3.1.1 本合同制造整批模具的總金額(含增值稅)為人民幣_________元整(人民幣________元整),買方支付模具總金額的_____%,剩余___%模具費分攤在首50K產品內,如果訂單數量不足50K,買方需補給賣方未攤完的模具費。

3.1.2 自雙方合同簽訂后,賣方提供增值稅發票(模具總額的___0%),買方在二十個工作日內支付。

4. 產品定單:唯有產品樣品品質驗收合格且經買方書面確認后,賣方方可接受買方或買方授權的第三方的訂單。買方授權的第三方同買方賣方簽定的訂購合同服從于本合同。

四、 產品品質保證

賣方在完成模具后,賣方同意按照買方品質標準以保證產品品質(首件確認報告).

買方對品質標準的內容根據實際需要保留修改的權利。

五、模具所有權

1. 本合同所涉及的全部模具和夾治具及其組裝圖和零件圖(包括2D和3D)的所有權,均歸買方所有,賣方不得干涉買方對模具的處置權。如在賣方生產,由賣方負責保管,未經買方同意,賣方不得將此模具提供給第三者生產, 否則買方有權要求賣方退還模具費并賠償造成的損失.

2. 買方付清模具款后,要求將模具從賣方處轉出時,賣方必須配合買方或買方指定的第三方進行轉移驗收,并自行承擔費用將磨損部件更換以保證重新開始生產。賣方有義務對模具進行組裝、防銹和包裝處理,并發運至買方指定的地點。所有模具的組裝圖和零件圖(包括2D和3D)和所有夾治具必須同時轉移給買方。

3. 模具轉移過程中,如因賣方不當組裝、防銹或包裝的原因,造成模具損壞,由此產生的所有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一律由賣方承擔。

六、 模具維護

1. 賣方保證模具使用壽命50萬次,并在此期間內由賣方負責免費保養維修, 如模具在使用壽命內不能使用, 賣方應負責更換或重新開模,并承擔相應的費用.

2. 賣方應對模具的修改、維護和修理等情況及時登記造冊,無論此種修改、維護和修理是否 由 買方提出。如買方要詢問有關的技術細節或證據,買方可以隨時間登記,無需通知。賣方每三個月應將登記記錄復印一次給買方。賣方應主動定期完成此項任務,無需買方另行提出要求。

七、知識產權

1. 本合同所涉及的產品造型及買方提供的設計圖紙和其他資料中所包含的知識產權為買方所擁有,未經買方許可,賣方不得向任何公司和個人泄漏,否則由此產生的一切損失由賣方負責;買方僅同意賣方基于本合同項下的目的使用買方所提供的一切資料和信息,

2. 賣方同意其不會將買方所提供的設計圖紙和其他資料或信息用于非本合同以外的其他目的,否則買方有權追究賣方相應的責任; 未經買方書面許可,賣方不得在出版物,廣告中或以其它書面、口頭形式涉及賣方提供或已提供之任何資料和信息。

3. 未經買方許可,嚴禁賣方使用本模具向除買方或買方指定的客戶以外的其他客戶供貨,否則由此產生的一切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一律由賣方負責;

4. 其它未盡保密事項,依買方與賣方簽訂的“保密協議”執行。

八、違約責任

1. 如果賣方方未能按2.1中規定的各階段的進度完成模具制作及送樣,由賣方承擔違約責任。每延誤一天,賣方須付給買方本合同總金額的2%作為罰金,罰金累計額最多不超過本合同模具總金額。

2. 如果因為賣方的原因造成賣方提供給買方的產品的品質達不到買方的要求并且在組裝過程中導致其他物料的損失和報廢,賣方全額賠償損失和報廢的物料及因此形成的人工/停線費用。雙方可另行簽署>進行約定。

3. 如果因為賣方的原因造成賣方提供給買方的產品的品質和進度達不到買方的要求,使買方及其客戶錯過了產品上市的時機,或者買方被迫因此取消此項目,從而使買方及其客戶遭受嚴重的研發損失和備料損失,則賣方除退還所有前期買方所支付的貨款外,視實際情況賣方另外承擔買方直接及間接的經濟損失。

4. 如賣方因為不可抗拒力(包括戰爭、火災、罷工和中國法律規定的其他不可抗拒力造成的供貨延遲,買方允許買方免責。賣方應在不可抗拒力發生后24小時內以)書面形式通知買方,并且賣方仍有義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盡快交貨。若不可抗拒力持續2周以上,買方有權取消本合同。

5. 其它未盡事宜:按《經濟合同法》執行。

九、糾紛解決

對于實施本合同而發生的任何爭議,雙方首先通過友好協商解決, 如在30天內協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將爭議提交東莞市法院處理.

本合同雙方須嚴格執行,如一方因故不能履行合同,必須提前兩周征得對方同意,方可終止本合同。

買方:  賣方:

第7篇

模具加工協議書樣本一

買方: 賣方:

地址: 地址:

電話: 電話:

傳真: 傳真:

聯系人: 聯系人:

經買賣雙方友好協商,買方委托賣方加工生產__ __模具共______套。雙方達成如下加工協議模具基本情況:

產品名稱 序 號 零件名稱穴 數(模具類型) 模具單價(RMB元) 交貨條件

總價: (含17%增值稅)

以上各套模具使用材質: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模具用料由賣方提供)。

一、雙方的權利及責任:

買方責任及權利如下:

1. 買方負責交付給賣方本項目的研發進度要求及計劃,并盡可能地提供項目的銷售預測。

2. 買方負責交付給賣方執行本合同所需的產品設計圖紙和其他相關技術資料,并且負責技術方面的支持工作。

3. 對交付給賣方的產品設計圖紙和相關技術資料,買方具有唯一的解釋權,當發生歧義時,賣方應征詢買方意見,由買方確認。

4. 賣方完成模具的設計和制造后,由買方去賣方現場對模具進行驗證確認或由賣方提品樣品到買方進行驗證確認。本合同中所指模具包含產品本身的模具及后續生產所需的夾治具和模具。

賣方權利及責任如下:

1. 賣方負責根據買方提供的產品設計圖紙和其他相關技術資料進行模具的設計和制造,賣方 負責按照合同規定按時完成符合買方設計要求的模具。

2. 賣方負責按時按量提供認證及樣板測試、試產所需的產品。同時賣方必須提供相關產品的詳 細的檢驗測試報告供買方確認。如需修/改模, 送板時同時也要附檢驗測試報告(注明修改的地方)

3. 模具由買方認證合格后,由賣方負責模具的封存。如買方同意賣方進行產品的后續加工生產,則由賣方負責模具的修理和維護,賣方必須根據買方或買方授權的第三方的訂單進行批量生產。

4. 對給買方生產的所有模具,賣方應提供的詳細的設計圖紙給買方。所有的圖紙必須以Autocad或Pro-Eng(PRO-el2)制作,并且必須在開模之前以電子檔形式傳給買方以供批準。

二、 技術條款:

1. 模具的修理和維護:在生產過程中模具的修理和維護由賣方負責;

2. 在雙方協商無異議之后,買方提品設計圖紙及相關技術資料給賣方, 并派工程人員同賣方進行技術交流或賣方派工程人員到買方進行技術交流,產品圖紙及技術要求列表見附件1;

3. 賣方承諾使用所承制的模具生產出的產品能夠達到買方的品質要求

4. 賣方承諾使用所承制的模具生產出的產品的產能能夠達到賣方的交貨要求:

日產能:_______K 月產能:______K

5. 賣方承諾本合同中所涉及的所有模具均能達到40萬次。

6. 未經買方允許,嚴禁賣方將本合同中所涉及的任何一付模具整體或部分外包給其它公司進行加工,否則視為違約,由賣方依本合同的違約條款承擔違約責任。

三、商務條款:

1 . 模具價格:

1.1 經雙方協商后,由賣方提供買方認可的模具最終報價,并簽訂價格確認書,作為本合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2 模具合同總金額(含____%增值稅)RMB___。

1.3 模具價格總金額已包含如下費用,賣方不得以以下原因向買方要求費用:

1.3.1 賣方對產品進行成型/二次加工/組裝所需的所有夾具和治具的模具的費用;

1.3.2 賣方按合同規定進行模具設計、試模所需的材料和設備及人工等費用;

1.3.3 賣方提供給買方進行模具和產品認證的試模樣品(800套)的費用;

1.3.4 賣方為保證模具正常生產制作的模具易損備件的費用;

1.3.5 賣方為保證產品正常生產所準備的其他工序的相關工具和治具的費用。

1.4 當買方書面要求賣方根據產品設計的變更對模具進行修改時,如果模具修改較簡單, 包括從模具上減除模具材料的修改和其他簡單修改,則賣方不需向買方收費;如果模具修改較復雜,對整個模具的結構影響很大,則由賣方根據修改模具所需工時向買方報價,由買方承擔相應的模具修改費用。如果因為賣方的原因,因模具不能滿足買方的要求而進行的修模或改模,買方不承擔任何責任.

1.5 由于賣方原因導致買方需要花費正常技術支持外的人工及費用,賣方應根據買方認可的方式給予相應的補償。

2. 開模進度:

2.1 賣方在收到買方確認后的產品圖檔之后,即開始進入模具設計和制作階段,開模周期為__25__天

2.2 由于買方原因造成制模進度的延誤,不計算在內。

2.3 如果賣方模具制作出現工藝和其它的錯誤,導致模具無法驗收合格而買方又急需生產,賣方應先用現有的模具安排生產,同時再根據圖紙和樣板要求免費重新開模。

3. 付款方式:

乙方同意甲方按如下方式付款。

3.1 單獨結算的方式: 月結,開票后60天,開17%增值稅發票.

3.1.1 本合同制造整批模具的總金額(含增值稅)為人民幣_________元整(人民幣________元整),買方支付模具總金額的_____%,剩余___%模具費分攤在首50K產品內,如果訂單數量不足50K,買方需補給賣方未攤完的模具費。

3.1.2 自雙方合同簽訂后,賣方提供增值稅發票(模具總額的___0%),買方在二十個工作日內支付。

4. 產品定單:唯有產品樣品品質驗收合格且經買方書面確認后,賣方方可接受買方或買方授權的第三方的訂單。買方授權的第三方同買方賣方簽定的訂購合同服從于本合同。

四、 產品品質保證

賣方在完成模具后,賣方同意按照買方品質標準以保證產品品質(首件確認報告).

買方對品質標準的內容根據實際需要保留修改的權利。

五、模具所有權

1. 本合同所涉及的全部模具和夾治具及其組裝圖和零件圖(包括2D和3D)的所有權,均歸買方所有,賣方不得干涉買方對模具的處置權。如在賣方生產,由賣方負責保管,未經買方同意,賣方不得將此模具提供給第三者生產, 否則買方有權要求賣方退還模具費并賠償造成的損失.

2. 買方付清模具款后,要求將模具從賣方處轉出時,賣方必須配合買方或買方指定的第三方進行轉移驗收,并自行承擔費用將磨損部件更換以保證重新開始生產。賣方有義務對模具進行組裝、防銹和包裝處理,并發運至買方指定的地點。所有模具的組裝圖和零件圖(包括2D和3D)和所有夾治具必須同時轉移給買方。

3. 模具轉移過程中,如因賣方不當組裝、防銹或包裝的原因,造成模具損壞,由此產生的所有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一律由賣方承擔。

六、 模具維護

1. 賣方保證模具使用壽命50萬次,并在此期間內由賣方負責免費保養維修, 如模具在使用壽命內不能使用, 賣方應負責更換或重新開模,并承擔相應的費用.

2. 賣方應對模具的修改、維護和修理等情況及時登記造冊,無論此種修改、維護和修理是否 由 買方提出。如買方要詢問有關的技術細節或證據,買方可以隨時間登記,無需通知。賣方每三個月應將登記記錄復印一次給買方。賣方應主動定期完成此項任務,無需買方另行提出要求。

七、知識產權

1. 本合同所涉及的產品造型及買方提供的設計圖紙和其他資料中所包含的知識產權為買方所擁有,未經買方許可,賣方不得向任何公司和個人泄漏,否則由此產生的一切損失由賣方負責;買方僅同意賣方基于本合同項下的目的使用買方所提供的一切資料和信息,

2. 賣方同意其不會將買方所提供的設計圖紙和其他資料或信息用于非本合同以外的其他目的,否則買方有權追究賣方相應的責任; 未經買方書面許可,賣方不得在出版物,廣告中或以其它書面、口頭形式涉及賣方提供或已提供之任何資料和信息。

3. 未經買方許可,嚴禁賣方使用本模具向除買方或買方指定的客戶以外的其他客戶供貨,否則由此產生的一切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一律由賣方負責;

4. 其它未盡保密事項,依買方與賣方簽訂的保密協議執行。

八、違約責任

1. 如果賣方方未能按2.1中規定的各階段的進度完成模具制作及送樣,由賣方承擔違約責任。每延誤一天,賣方須付給買方本合同總金額的2%作為罰金,罰金累計額最多不超過本合同模具總金額。

2. 如果因為賣方的原因造成賣方提供給買方的產品的品質達不到買方的要求并且在組裝過程中導致其他物料的損失和報廢,賣方全額賠償損失和報廢的物料及因此形成的人工/停線費用。雙方可另行簽署生產用原材料/零部件采購合同進行約定。

3. 如果因為賣方的原因造成賣方提供給買方的產品的品質和進度達不到買方的要求,使買方及其客戶錯過了產品上市的最佳時機,或者買方被迫因此取消此項目,從而使買方及其客戶遭受嚴重的研發損失和備料損失,則賣方除退還所有前期買方所支付的貨款外,視實際情況賣方另外承擔買方直接及間接的經濟損失。

4. 如賣方因為不可抗拒力(包括戰爭、火災、罷工和中國法律規定的其他不可抗拒力造成的供貨延遲,買方允許買方免責。賣方應在不可抗拒力發生后24小時內以) 書面形式通知買方,并且賣方仍有義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盡快交貨。若不可抗拒力持續2周以上,買方有權取消本合同。

5. 其它未盡事宜:按《經濟合同法》執行。

九、糾紛解決

對于實施本合同而發生的任何爭議,雙方首先通過友好協商解決, 如在30天內協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將爭議提交東莞市法院處理.

本合同雙方須嚴格執行,如一方因故不能履行合同,必須提前兩周征得對方同意,方可終止本合同。

買方:  賣方:

代表:   代表:

年 月 日 年月 日

模具加工協議書樣本二

購貨單位(甲方):

地 址:

法定代表人:

電 話:

供貨單位(乙方):

地 址:

法定代表人:

電 話:

為了增強甲乙雙方的責任感,加強經濟核算,提高經濟效益,確保雙方實現各自的經濟目的,經甲乙雙方充分協商,特訂立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第一條 模具的名稱、品種、規格和質量

1、模具的名稱:按照每次《模具外協加工單》標注的名稱;

2、出產單位: 商標:

3、模具的技術標準(包括質量要求),按下列第( )項執行:

(1)按國家標準執行;

(2)無國家標準而有部頒標準的,按部頒標準執行;

(3)無國家和部頒標準的,按企業標準執行;

(4)沒有上述標準的,或雖有上述標準,但需方有特殊要求的,按甲乙雙方在合同中商定的技術條件、樣品或補充的技術要求(如模具外協加工單)執行。

第二條 模具的包裝標準:

第三條 模具的交貨方法、運輸方式、交貨期限

1、交貨方法:乙方按照雙方約定的日期送貨到甲方工廠,費用由乙方自行負責。

2、運輸方式:__________。

3、到貨地點和接貨單位(或接貨人)________________。

4、交貨期限:XX年 月 日以前將模具交付甲方

第四條 模具的價格與貨款的結算

1、模具的價格:元人民幣/套;

2、模具貨款的結算:模具交付甲方,待驗收合格后,甲方在本月月底支付已方模具費。

第五條 甲方向乙方提供模具圖紙及該圖紙的電子文檔(如附件)。

第六條 模具的工藝要求:模具圖紙、模具外協加工單如附件。

第七條 驗收方法

1、驗收時間: ;

2、驗收手段: ;

3、驗收標準: ;

4、由誰負責驗收和試驗: ;

第八條 乙方的違約責任

1、乙方到期不能交貨,應向甲方償付總貨款的30%的違約金。

2、乙方所交模具品種、型號、規格、花色、質量不符合合同規定的,如果甲方同意利用,應當按質論價;如果甲方不能利用的,應根據模具的具體情況,由乙方負責包換或包修,并承擔修理、調換或退貨而支付的實際費用。乙方不能修理或者不能調換的,按不能交貨處理。

3、乙方因模具包裝不符合合同規定,必須返修或重新包裝的,乙方應負責返修或重新包裝,并承擔支付的費用。甲方不要求返修或重新包裝而要求賠償損失的,乙方應當償付甲方該不合格包裝物低于合格包裝物的價值部分。因包裝不符合規定造成貨物損壞或滅失的,乙方應當負責賠償。

4、乙方逾期交貨的,向甲方償付逾期交貨的違約金,并承擔甲方因此所受的損失費用。

第九條 甲方的違約責任

1、甲方中途退貨,應向乙方償付退貨部分貨款30%的違約金。

2、甲方逾期付款的,應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有關延期付款的規定向乙方償付逾期付款的違約金。

3、甲方違反合同規定拒絕接貨的,應當承擔由此造成的損失。

4、甲方如錯填到貨地點或接貨人,或對乙方提出錯誤異議,應承擔乙方因此所受的損失。

第十條 不可抗力

甲乙雙方的任何一方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不能履行合同時,應及時向對方通報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的理由,在取得有關主管機關證明以后,雙方另行協商履行期限,并根據情況可部分或全部免予承擔違約責任。

第十一條 如甲方因生產需要,要求增加該模具數量,其價格另議。

第十二條 解決合同糾紛的方式:甲乙雙方如果發生爭議,應當友好協商解決。如協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權將爭議提交北京仲裁委員會。按照提交仲裁時該會現行有效的仲裁規則進行仲裁,仲裁裁決是終局的,對甲乙雙方均有約束力。

第十三條 雙方本著誠原則簽定本合同,若有未盡事宜,須雙方另行協商解決,作出補充規定,補充規定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四條 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

購貨單位(甲方):(公章) 供貨單位(乙方)(公章)

代表人:(簽字) 代表人:(簽字)

簽約地址: 簽約地址:

第8篇

關鍵詞 永磁鐵氧體磁瓦;機械強度;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O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103-0187-02

0引言

永磁鐵氧體磁瓦是一種功能性電子元器件,主要應用于直流微電機上。永磁鐵氧體磁瓦的質量不僅表現在磁性能、尺寸公差、外觀滿足國家標準及用戶的使用要求,還有一項重要的質量特性參數—機械強度。如果磁瓦的機械強度達不到要求,則在電機的安裝過程或使用過程就可能出現碎裂現象,導致電機轉子被卡住停轉,電機報廢。因此需要搞清影響磁瓦機械強度的因素,在生產過程中針對性的解決該問題。

1原材料的影響

眾所周知,選用好的原材料是生產好的產品的前提條件,永磁鐵氧體磁瓦的原材料是永磁鐵氧體預燒料,其主成份為Fe2O3和SrO,當預燒料在高溫燒結過程中主成份沒有完全反應時,預燒料中必存在非磁性相,該預燒料在二次球磨研磨過程中,多余的SrO會形成Sr(OH)2,使球磨機內料漿的PH值上升,料漿粘度增大,壓制成型后,毛坯的壓制密度不均勻,同時,由于非磁性相的存在,磁瓦在高溫燒結過程中會產生晶體不能連續生長,這樣會導致磁瓦的內部組織結構不質密或存在局部內應力,最終導致磁瓦的機械強度不好。因此,選用好的預燒料不只是其磁性能符合要求,還應選用反應充分的預燒料。預燒料的反應是否充分,可用下列方法檢驗:抽取預燒料的樣品,將其塊狀砸碎,觀察內部結晶情況,如果結晶均勻且呈同一種灰色,表明該預燒料反應充分,可作為磁瓦的原材料使用;如果結晶不均勻且局部有暗黑色,表明該預燒料反應不充分,不可使用。

2 雜質的影響

原材料在配制、球磨機研磨、料漿運輸及壓制成型過程中,都有可能進入雜質,這些雜質常見的有:預燒料的包裝用品、球磨機的密封圈、操作者的勞保用品、以及球磨機內破碎的鋼球等,尤其經球磨研磨前進入的雜質影響最為嚴重,原因是這些雜質均被研磨成細粉狀,廣泛分布在料漿內,影響面巨大。存在磁瓦中的雜質,都是非磁性物質,在高溫燒結過程中,有的在磁瓦內產品孔隙,有的被鐵氧體基相包圍,不論哪種情況,都會阻斷磁性晶體的連續生長,產生局部內應力,影響了磁瓦的質密化,進而影響磁瓦的機械強度。為防止雜質進入原料中,要采取下列必要的措施:一是在原料裝入球磨機過程中要過慮設施;二是定期將球磨機內鋼球篩選;三是球磨后出料口也要有過慮設施,四是如果料漿不是管道輸送,則需將輸送料漿的器具的進出料口封好。上述的措施只是個舉例提示,由于不同的生產廠家其生產工藝布局不同,可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好防止雜質的一切措施。

3壓制成型的影響

壓制成型是永磁鐵氧體磁瓦的關鍵工序,模具的設計加工及工藝參數的設定都對磁瓦壓制成型產生重大影響。如果模具設計不合理或者壓制工藝參數設定不正確,磁瓦成型后乃至燒結后,從外觀上看不到異常,但經表面磨加工后,有的產品表面會出現裂紋,也有產品雖然表面發現不到裂紋,沿徑向切開后,可以切口面發現細小的裂紋,不論哪種,都是影響磁瓦強度的重要因素。裂紋的成因是取向磁場的局部不均勻或毛坯密度不均勻在磁瓦的內部出現應力,在燒結過程中,因為各向異性收縮,增大了內應力,導致裂紋在磁瓦內部產生。克服上述缺陷,第一要做到模具設計及加工要合理,比如模具材質選擇、模具凹模形狀、上吸水路通暢、下沖頭的鑲嵌焊接方式等都會對取向磁場的分布產生較大影響;第二要合理設定壓制工藝參數,比如壓制壓力、快壓與慢壓的匹配、卸載壓力、壓制時間、取向磁場的電流、脫模方式等參數設定合理。總之,若要克服磁瓦中的隱蔽裂紋,需要從上述的成因中逐個精準的控制,這是提高永磁鐵氧體磁瓦機械強度的重要前提。

4 燒結的影響

永磁鐵氧體磁瓦的燒結過程,不僅對其磁性能有重大影響,也會對其機械強度及物理特征產生重大影響,因為燒結過程就是永磁鐵氧體的固相反應過程,最終會影響到產品的材料形成、密度、晶粒的大小、幾何尺寸及機械強度等。

永磁鐵氧體的燒結過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即排氣過程、燒結過程、降溫過程。

排氣過程:目的是完全排出毛坯件內的水份。在此階段,如果電窯的溫度過高或燒結速度過快,會造成毛坯內的水份蒸發過快而將毛坯件脹裂,因此,此過程即要保證毛坯內的水份均勻緩慢的排出,也要保證窯體內的空氣流通,避免水蒸氣聚集在窯體內。除此以外,毛坯件在燒結板上的擺放也是一項重要因素,單塊燒結板上的毛坯件不能碼放太高太多,以不超過20Kg為宜,可克服產品堵塞窯堂而影響空氣流通,以及因重量導致下層產品的上部與下部收縮不一致而產生的變形或斷裂現象。

燒結過程:這是形成永磁鐵氧體材料的關鍵過程,主要的工藝參數是燒結溫度及燒結時間,必須設定準確,同時還要保證窯體內的燒結氣氛正常。首先分析燒結溫度,如果燒結溫度過低,磁瓦的密度會小,其機械強度隨之會降低;如果燒結溫度過高,就會導致部分鐵氧體的基相分解,產生非磁性相及內部缺陷,不僅會使磁性能下降,磁瓦的密度也會下降,影響了機械強度。其次分析燒結時間,如果燒結時間短,會造成永磁鐵氧體的反應不完全,即影響了磁性能,又影響了磁瓦的密度,進而影響了機械強度;如果燒結時間過長,也會造成部分永磁鐵氧體的基相分解,內部產生缺陷及非磁性相,影響了磁性能及強度。最后分析燒結氣氛,如果在高溫燒結時期窯體內的氣氛不好,缺少氧氣,會造成反應不完全,乃至永磁鐵氧體內部的氧氣析出,即出現還原現象,不能完全形成鐵氧體材料,其磁性能、密度及機械強度都會受到巨大影響。

降溫過程:產品燒結后降溫,我們追求的是越快越好,但如果降溫過快,會出現磁瓦表面與內部的溫差過大,由于熱脹冷縮產生較大內應力,造成磁瓦斷裂。

5 磨加工的影響

表面磨加工是磁瓦生產的最后一道工序,該工序影響磁瓦強度的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工裝夾具設計加工合理,二是磨削量,三是冷卻水。工裝夾具不合理或磨削量過大,會使磁瓦承受的壓力加大,造成部分產品出現內傷,影響強度。充足的冷卻水是磨削磁瓦的關鍵,冷卻水不充足,在磨削時產生的熱量不能及時散去,因熱脹冷縮導致磁瓦受損,甚至碎裂。

6 結論

綜上所述,永磁鐵氧體磁瓦的機械強度是磁瓦本身的固有特性,但它與原材料的選用、生產過程控制雜質進入、壓制成型、燒結及磨加工工序均息息相關,只要能做到確定嚴謹的生產工藝及精細的生產管理,就能做到減少乃至削除影響強度的諸多因素,生產出機械強度合格的產品。

第9篇

關鍵詞:SolidWorks;VisualBasic;圓錐齒輪;實體造型

一、設計的主要內容及技術指標和技術路線

一)主要內容

基于Solidworks軟件使用VB高級語言程序,對常用件齒輪進行參數化設計,實現給定參數的圓錐齒輪的自動化生成系統。

二)技術指標

1、設計參數要符合實際生產要求;

2、生成圖形要符合國家標準規定;

3、技術路線

對基于Solidworks圓錐齒輪參數化設計的研究,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系統界面模塊

該模塊的作用是采集直齒圓錐齒輪實體造型所需的具體參數。

(2)三維CAD軟件接口模塊

該模塊提供在OLE Automation層上所有與三維CAD軟件SolidWorks通訊的函數。CAD軟件的API函數以類的形式封裝起來,在直齒圓錐齒輪造型時,通過這些函數驅動CAD軟件生成直齒圓錐實體。

(3)結構計算模塊

根據界面模塊的用戶輸入的參數,計算直齒圓錐齒輪的結構參數。

(4)齒形計算模塊

該模塊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可以完成直齒圓錐齒輪齒形計算。通過計算得到特定截面的齒廓參數,為齒形生成模塊準備所需的數據。

(5)結構實體生成模塊

該模塊應用三維CAD軟件Solidworks的基本特征,如拉伸(Extrude)、旋轉(Revolve)和圓周陣列(Circular Pattern)等操作,按照結構類型計算模塊輸出的參數,生成圓錐齒輪的結構實體部分。該操作的結果類似生成直齒圓錐齒輪的毛坯。

(6)齒形生成模塊

該模塊應用三維CAD軟件Solidworks的基本特征,如放樣切割(Template Knifing)、圓周陣列(Circular Pattern) 、拉伸(Extrude)和旋轉(Revolve)等操作,按照結構類型計算模塊輸出的參數,生成直齒圓錐齒輪的結構實體部分。然后利用圓周陣列可畫出全部齒形。

2 圓錐齒輪實體造型系統

參數化三維實體造型設計是以變量幾何和生成歷程樹為基礎,以尺寸驅動為特征的一種三維建模方法。其基本過程是:首先利用草圖功能勾畫零件基本形狀,然后根據設計要求標注必要的尺寸,最后修改尺寸值,驅動模型變化以生成需要的零件模型。參數化三維實體建模的目的是,通過修改尺寸而快速生成新的三維實體模型。

圓錐齒輪的輪齒有直齒和曲齒兩種類型。直齒圓錐齒輪易于制造,適用于低速、輕載傳動的場合,而曲齒圓錐齒輪傳動平穩,承載能力強,常用于高速、重載的場合,但其設計和制造較為復雜。本論文只討論直齒圓錐齒輪。

(3)齒形計算模塊

漸開線齒廓的數學模型。我們在直角坐標系下,用漸開線的直角坐標方程式,計算漸開線輪廓上各點坐標值,然后在用樣條曲線繪出齒輪的一個齒廓。

(4)結構實體生成模塊

該模塊應用Solidworks的拉伸、旋轉和圓周陣列等操作命令,按照結構類型計算模塊輸出的參數,生成直齒圓錐齒輪的結構實體部分。該操作的結果類似生成直齒圓錐齒輪的毛坯。

1)齒輪各基本尺寸計算

如圖4所示,以點1為坐標原點,軸線為一坐標軸建立直角坐標系,依次求出2、3、4、5、6、7的坐標,由1—2—3—4—5—1的連線構成直齒圓錐齒輪的二維結構,再用旋轉輪廓線的方法既可生成圓錐齒輪的實體。

2)圓錐齒輪的實體建模

再用旋轉輪廓線的方法生成圓錐齒輪的實體

3)結構實體生成模塊

2.2 系統運行窗體的創建和應用

1) 窗體的建立

2)程序的連接

用VB編程進行的二次開發,要將VB和SolidWorks連接來,編寫VB代碼前,創建SolidWorks和VB對象,啟動運行SolidWorks。這樣就可以在VB的環境下利用SolidWorks對象及其下級對象的屬性和方法,完成用VB語言在環境中草圖和三維模型圖的繪制。下面給出VB語言在SolidWorks環境中繪制圓錐齒輪三維圖的部分子程序代碼:

2.3 程序的調試及運行

1)運行程序過程

在SolidWorks中,單擊[工具]/[宏]/[運行],選擇*.swp出現程序運行界面。通過在VB窗口中填寫圓錐齒輪參數后,單擊‘生成’按鈕,發現錯誤代碼91(對象變量或with塊變量未設置)。

經過調試發現系統默認的part語句類型出現錯誤,原因是程序中的part為完全定義造成運行錯誤,經過重新定義Part As object ‘對象型變量’,重新逐句調試,更改變量類型,最終解決了問題。

2)運行結果

3 結束語

(1)系統完成了圓錐齒輪實體的變量化自動生成。

(2)建立了VB界面窗口連接Solidworks應用程序,進入Solidworks設計環境;從設計窗口中直接輸入參數,可直接運行參數化造型設計程序,得到所需的三維圓錐齒輪實體。

參考文獻

[1]王隆太,戴過洪.機械CAD /CAM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2]王文彬,.用VB實現SolidWorks對零件的參數化設計[J].機械報,2003,30(6)

[3]曹巖.solidworks機械設計實例精解[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第10篇

關鍵詞 孔軸用彈性擋圈;變形或斷裂;失效分析

中圖分類號TH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88-0167-02

0 引言

根據彈性擋圈變形失效的狀況,一般可分為:擋圈沒有經過熱處理;偏心尺寸c走了下極限或偏小;熱處理過程中沒有淬硬或硬度低等。下面就對一些失效原因進行簡要分析,以利于對它們的控制和改善。

1.1擋圈沒有經過熱處理

按標準制造彈性擋圈的原材料一般為65Mn彈簧鋼,該材料一般都要經過淬火、回火處理后,才會有合適的硬度和彈性指標。在熱處理過程中,如加工現場管理不善,有時會出現擋圈拋落現象。操作人員如果誤將沒有熱處理的擋圈放入已經熱處理的箱中,使僅有原材料硬度的擋圈混入,這樣就會造成使用不良。

改善對策:嚴格執行工藝規程,加強現場管理,杜絕產品落地現象。

1.2偏心尺寸c走了下極限或偏小

在設計彈性擋圈落料模時,將偏心尺寸c取了下極限或者超過了下極限,造成擋圈的偏心尺寸小,不能產生足夠的彈力,影響擋圈的彈性指標。

改善措施:對模具設計參數進行適當調整,使偏心尺寸c在合理的范圍內,保證擋圈的彈性指標。

1.3熱處理過程中沒有淬硬或硬度低

熱處理過程造成彈性擋圈變形的缺陷通常有:擋圈沒有淬硬、硬度低或沒硬度等。它們在使用中往往手感比較容易感覺到,特別是硬度低或無硬度的擋圈更是如此,這里對擋圈無硬度的情況作一下重點分析。

擋圈熱處理淬火一般都采用的是網帶式淬火爐,由于網帶長時間經過高溫加熱和運行,會造成網帶的局部破損,個別擋圈會套在破損處。在淬火爐落料口處,擋圈會慢慢隨著網帶的運行到一定角度才能掉入淬火槽,而不是按規定時間迅速掉入淬火池。這樣造成擋圈套在落料口有短暫停留,沒有及時淬火,等到掉入淬火池時,由于擋圈的溫度已經降低,已經達不到正常的淬火溫度要求,從而導致擋圈的硬度很低或沒有硬度,造成擋圈彈性不良,從而失去了擋圈彈性的緊固固定作用。

改善對策:1)對于沒有淬硬的擋圈,可以通過采用檢查韌性的方法來判斷。在檢測擋圈淬火件時,如果擋圈沒有斷裂,可以用檢測硬度或金相分析的方法來進一步判斷是否淬硬,根據檢測情況進行返工處理;2)對于硬度低的擋圈,通過檢測硬度,可以重新進行淬火、回火的熱處理加工,達到需要的硬度要求;3)對于沒有硬度的擋圈,需要對擋圈進行全數選別處理,選別方式可以通過硬度測試或手工扳扭等方法來區分。在對不良件進行分析查出原因后,可以對這批產品進行重新淬火處理。另外,恢復設備使其正常。

2斷裂失效原因分析

根據擋圈斷裂失效狀況一般是指:在裝配使用過程中,擋圈出現斷裂現象,導致裝配失效。

1)原材料不良

原材料有偏析、分層、外來夾雜物、硬度偏高等缺陷。使沖壓落料件出現裂邊、輕微撕裂等不良狀況,導致在熱處理加工中,產生熱處理淬火裂紋等不良導致使用斷裂。

改善措施:嚴把原材料采購關。選擇信譽好的鋼廠作為合格供應商,并需要鋼廠提供質量證明書。

2)熱處理加工不良

眾所周知,65Mn鋼在熱處理加工中有過熱和回火脆性傾向。如果在熱處理加工時,淬火爐爐溫因溫控器故障或其它人為因素造成跑溫,使加熱溫度沖高造成過熱加工,可能會使擋圈金相組織晶粒變粗,而回火后也不能細化晶粒,從而造成擋圈在使用時產生斷裂。另外,在擋圈回火時,可能采用了第一類回火脆性區250℃~400℃溫度范圍,使一些件產生了第一類回火脆性,從而降低了擋圈的韌性,使擋圈在使用時產生斷裂。關于淬火未回火的情況,還是一個現場管理問題。由于一些工位器具沒有清理干凈,或個別產品有落地現象,操作人員沒有完全按相關規定執行,將不良件誤放入已回火擋圈的工位器具里,這樣就有可能會產生淬火未回火的不良情況。

改善措施:(1)嚴格執行熱處理工藝規程,嚴禁在淬火時隨意拉高淬火溫度,防止擋圈過熱使金相組織晶粒變粗;(2)擋圈在回火工序中,盡量避免在回火脆性溫度區域進行回火處理,防止產生回火脆性。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考慮采用等溫淬火工藝來代替傳統的淬火回火工藝,提高擋圈的韌性,防止擋圈發生斷裂;(3)針對淬火未回火情況,應該在嚴格操作規程上下功夫,杜絕產品落地現象。如果遇到個別落地件,就一律作為報廢件處理和隔離。

3結論

孔軸用擋圈的變形、斷裂失效狀況雖然可以從表面現象來進行一定判斷,但有時還會夾雜一些其它的原因,所以有時解決起來會比較棘手。這就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揚長避短,盡量采用合理的工藝方法,避免擋圈產生這些失效現象,提高擋圈的裝配使用性能,滿足用戶需求。

參考文獻

[1]GB/T893.1-1986 孔用彈性擋圈—A型.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4.

[2]GB/T894.1-1986 軸用彈性擋圈—A型.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4.

[3]GB/T959.1-1986 擋圈技術條件 彈性擋圈.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1.

第11篇

關鍵詞:Auto CAD制圖;教學;技巧應用

中圖分類號: S771 文獻標識碼: A

AutoCAD軟件因其易于掌握、使用方便、功能強大、體系結構開放等優點在各企業中廣泛應用。從企業生產實際問題入手,大量培養應用型、實用型的勞動人才,能有效地解決沿海工業發達地區的技工短缺問題,為充分調動受教育者的學習積極性,滿足企業需要,現介紹Auto CAD制圖的幾個實用技巧。

1 基本技能操作應用技巧

隨著現代制造業的發展,計算機輔助機械設計越來越受到企業和工程技術人員的重視。目前常用的繪圖軟件有Auto CAD、CAXA電子圖板、清華同方等軟件。Auto CAD制圖軟件有易于掌握、使用方便、功能強大、體系結構開放等優點在企業中廣泛應用。任何學習都離不開基礎,軟件學習中基本技能的練習是工作中能否正確應用軟件的根本,技能鞏固除了一定數量練習外,掌握必要操作技巧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持學習興趣。

1.1 鼠標應用技巧

通常情況下左鍵代表選擇功能,右鍵代表確定“回車”功能。如果是3D鼠標,則滾動鍵起縮放作用。拖拽操作是按住鼠標左鍵不放拖動鼠標。但是在窗口選擇時從左往右拖拽和從右往左拖拽有所不同。窗選:從左往右拖拽選中實線框內的物體,框選:從右往左拖拽選中虛線框內的物體和交叉的物體,窗選和框選對象操作對選擇具體的對象有非常實際的意義,用活鼠標能有效提高繪圖速度。

1.2 簡捷命令的應用技巧

雙手操作比單手點擊鼠標要快,因此,學生訓練時可關閉一些工具條,練習使用快捷命令,繪圖速度可得到提高。快捷命令的記憶有以下技巧 :通常快捷命令是該命令英文單詞的第一個或前面兩個字母,有的是前三個字母。也常有快捷命令由“Ctrl鍵 + 一個字母”組成的,或者用功能鍵F1~F8來定義。

如果有的命令第一個字母都相同的話,那么常用的命令取第一個字母,其它命令可用前面兩個或三個字母表示。個別例外的需要我們去記憶,比如“修改文字”(DDEDIT)就不是“DD”,而是“ED”;還有“AA”表示Area,“T”表示Mtext, “X”表示 Explode。

1.3 繪圖比例的應用技巧

零件的結構形狀由圖形表達,出圖時要根據零件的真實尺寸和圖紙的幅面選擇合適的比例(GB/T14690-1993)。繪圖時先按真實尺寸繪制好圖形,再用“SCALE”命令放大或縮小圖形。這樣除可以避免計算出錯,還可以節省時間。只是標注圖樣尺寸時要修改標注格式,方法為:樣式--替代--主單位--比例因子。

2 樣板文件創建技巧

針對本行業的特點,可以在工作中建立自己的圖形樣板文件,既方便企業標準化管理,又能有效節約工作時間,可從圖層、字體、尺寸標注和技術要求等方面考慮建立樣板文件。

2.1 圖層、圖線的設置(GB/T4457.4-2002)

國標規定了八種常用線型,再加上尺寸標注和文字,可以用十種不同的顏色設置不同的圖層。其中粗實線和粗點畫線的寬度(d)優先選用0.5或0.7mm,其他線型的線寬為d/2。

2.2 字體的設置(GB/T 14691-1993)

機械圖樣中的漢字要寫成長仿宋體字,字高不小于3.5mm(數字太小會看不清楚),字寬為字高的0.7倍。在CAD中,為了顯示標注中的一些特殊的符號,可采用如下的格式設置:在CAD下拉菜單“格式——文字樣式——新建——樣式”(也可鍵入簡捷命令ST),在字體下方選擇“使用大字體”。在大字體下選擇“gbcbig”,寬度比例設置為0.7。

2.3 尺寸標注樣式(GB/T4458.4-2003)及技術要求(GB4458.5-2003) 的設置

CAD繪制機械圖樣,尺寸界線起點偏移量由原來的0.625改為0,字高設為3.5(與字體設置大小相同),文字對齊格式選擇與尺寸線對齊項。半徑、直徑、角度標注需分別新建格式,文字對齊格式分別選擇為:ISO標準、ISO標準、水平。

尺寸公差的標注樣式常有φ35 和φ48 兩種形式,標注樣式中其極限偏差的字高要比基本尺寸的字高小一號。可采用在替代樣式中設置公差的形式進行標注,但用此樣式標注的尺寸都將帶有所設置的公差文字,直至取消該樣式替代。這樣就給用戶的尺寸偏差的標注工作造成不便。利用Auto CAD的“多行文字編輯器”對話框的文字堆疊功能可更方便標注尺寸公差。當命令行顯示“指定尺寸線位置或[多行文字(M)/文字(T)/角度(A)/水平(H)/垂直(V)/旋轉(R)]:”時鍵入“M”,調出“多行文字編輯器”對話框。直接輸入上下偏差數值、并用符號“^”分隔,然后選中輸入的文字,點擊對話框工具條上的按鈕使公差文字堆疊即可。對話框中的“”符號代表該尺寸的缺省文本,可以直接刪除或修改。

3 圖面質量的有效保證技巧

3.1 創建基準及表面粗糙度代號圖塊

圖紙的整潔規范要求技術要求標注符合國標要求,基準及粗糙度代號繪制按國標GB/T1182-1996(基準)和GB/T131-93(表面粗糙度)繪制。圖中H1=1.4h,H2=2.1H1,Ra的數值是根據零件表面的加工要求不同而變化的。

為了提高繪圖效率,應將粗糙度符號定義為屬性塊,為使定義好的屬性塊具有圖層特性的繼承性,此屬性塊應在“文字”圖層定義。在圖形中需要標注的位置按要求插入屬性塊即可,如果需要多文檔調用,可存為外部塊或用CAD設計中心調用塊。

3.2 尺寸標注的一些問題

在GB/T 4458.4-2003“尺寸注法”的4.3.4款中規定:“尺寸數字不能被任何圖線通過”。Auto CAD缺省設置是尺寸數字放置于尺寸界線之間,且在平行于尺寸方向上位于中間位置,采用這樣的設置標注該直徑的話,尺寸數字必然會被中心線通過,建議采用BR命令打斷中心線。

3.3 圓中心線的特別畫法

圖線畫法規定:“繪制圓的對稱中心線時,圓心應為線段的交點”,但是,在CAD軟件繪圖時要實現此規定很困難的,解決方法可先調整線型比例,如果仍不能解決,則利用BR命令圓心點雙擊,則點劃線由一條打斷為兩條,不會出現交在點的現象,只是點劃線的劃的長短會有不一致,但CAD軟件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只能適當放寬要求。

4 軟件工具的其他實用技巧

CAD軟件除繪制圖樣外,還具有一些特殊功能,如適用于線切割打孔的中心點定位標記,繪制合適圖樣后,可自動標注出各圓心點的坐標值。沖壓零件時選壓力機噸位需明確零件邊長,軟件的LIST命令能自動給出零件邊長、面積等相關物理量。模具設計時凸凹模尺寸設計具有相關性,利用軟件的OFFSET命令可實現偏移復制。

5 結束語

適用型人才培養的重點是學以致用,練習和掌握一些必要的CAD制圖技巧,既能調動受教育者學習的積極性,又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實例練習和繪圖分析是落實技巧的關鍵。具體培訓的過程中,可將制圖標準通過具體應用得以落實。使用制圖工具為現代企業電子化管理服務,既滿足企業應用型人才需要,也為受教育者的就業及工作提升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 錢可強.機械制圖.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2] 徐建平,盛太和.精通Auto CAD 2005 中文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第12篇

信息化管理是打造品牌文化的基石

管理是企業永恒的主題。要打造企業的品牌文化,必須以先進科學的管理為基礎,要隨著形勢的發展,不斷進行管理創新和提升。信息化是未來企業文化的一大趨勢,尤其是在信息技術大行其道的環境下,要依靠高效的運營和優化的管理打造生存內核,促進企業可持續性發展。南平鋁業創新管理觀念,致力于以信息化管理夯實品牌基礎,努力提高品牌的綜合競爭力。

南平鋁業成功研發和實施了全維管理信息化集成平臺――“南鋁鋁產業鏈全維管理信息化系統集成平臺”項目。已開發實施18個管理體系、100多個子系統、800個“專業化管理系統(一級系統)”和3500個“管理職能系統(二級系統)”,該集成平臺已覆蓋企業所有管理部門和5條產品鏈14大類產品的全過程生產經營活動,創新地實現了基礎管理、過程管理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該項目于2009年10月經省科技廳組織的以國家信息化首席科學家吳澄院士為主的專家組鑒定,認定整體達到了同行業國際先進水平,對制造型企業信息化建設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具有獨創性和先進性。該項目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管理現代化成果二等獎。南平鋁業入列“福建省‘十一五’制造業信息化示范試點企業”。先進的信息化管理讓南平鋁業占盡先機,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2010年,南平鋁業產值比增61.4%、2011年產值比增25.5%;2006-2009年,南平鋁業節約48388噸標準煤,提前完成了省里下達的“十一五”節能目標,被評為福建省節能先進單位;2010年,被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列為“兩化融合促進節能減排試點示范企業”;2012年,榮獲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授予的“工業企業質量標桿”單位。

高品質是打造品牌文化的核心

品質優,就能最終獲得消費者的滿意,品牌生命力才會逐漸增強。要想構建一個經得起市場和時間考驗的品牌,必須重視品牌的核心價值——產品的品質。“閩鋁”品牌后面,凝聚著員工對品質不倦的追求。

南平鋁業認知:每一件出廠的產品,都是質量成份的一個完善表現,傾情實踐“閩鋁為本,持續創新,品質至上,服務真誠”質量方針。早在1996年,企業就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和鋁合金建筑型材產品合格雙認證,是國內最早獲得雙認證的企業;2005年建立了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2007年通過ISO10012測量管理體系認證,持續有效運行。

標準是質量的密碼,是產品和文化之間的中介,標準的內在表現是文化,外在表現為產品。南平鋁業從有形的標準入手,以標準化建設的強勢來帶動產品和文化的創新。參與國際、國家、行業相關50多項標準的制修訂,為主起草GB5237.6《鋁合金建筑型材第6部分:隔熱型材》國家標準,參與起草《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復合膜》國際標準,參與制訂的多項標準獲“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全國有色金屬“技術標準優秀獎”一等獎等、“福建省標準貢獻獎一等獎”。企業入列國家4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

自主創新是打造品牌文化的源泉

品牌的生命力在于創新。科技創新是打造品牌文化的活力源泉。南平鋁業傾力在品牌的技術含量上下夫,通過不斷創新,為品牌注入新的元素和賣點,以科技凝聚品牌實力。

南平鋁業建立健全技術委員會、專家委員會、技術中心三個層次的組織機構。成立由總經理(兼總工程師)任主任,由技術、設備、生產、銷售、質量和財務等部門組成的技術委員會;聘請中南大學、福建工程學院等科研院校有關專家組成專家委員會。公司分管技術副總經理掛帥技術中心主任,完善了由“1個中心、18個學科”組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技創新項目選題評審、項目結題驗收、科技成果評審與獎勵等企業科技創新平臺,不斷打造品牌技術中心,成為全國四家GB5237“鋁合金建筑型材”試驗研制基地之一,被評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技工作先進單位,入列“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高質量的產品,要有高質量的生產過程來保證,而高質量的生產過程源于強有力的技術支持。通過技改和管理創新保持企業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處于行業先進水平,帶動了企業品牌建設。

產品的生命力表現在其強烈的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是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南平鋁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致力新品研發,突出抓好隔音節能鋁門窗和工業型材等新產品開發,已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的發明、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專利340多項,2011年來新獲5項發明專利,是目前中國鋁型材行業擁有專利最多的企業;有4項產品被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10多項科技項目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及新產品獎。企業被列為全國企事業知識產權試點單位。

誠信營銷是打造品牌文化的橋梁

誠信是構建品牌的良好開端。在產品性能和品質越來越相似的條件下,惟一可以形成差異和不可模仿的,就是由企業文化所塑造的品牌以及誠信營銷。在把握市場脈搏的同時,南平鋁業以誠信力推進營銷文化建設,有的放矢地著力誠信品牌形象的打造,不斷延伸人性化服務,用品牌服務闡述“恪守商德,誠信共贏”的營銷理念,力求品牌的每一個系列都彰顯不同品味,每一種款式都體現不同風格,使消費者在選擇人性化產品的同時盡享豐富多彩的個性化生活。

南平鋁業打造誠信細節文化,進行營銷資源、產品、品牌、渠道、終端的多維整合,提高品牌忠誠度。優化銷售內部組織管理構架,按合同履行全過程管理為主線,管理接口更為順暢;創新客戶管理和服務模式,對型材銷售部客戶服務和業務分組進行改革,把按“地域分組”改成按“產品類別分組”,建立以產品特性為主線的業務員績效管理和考核辦法,提高專業化管理和服務水平;改革駐外辦事處銷售工作會議組織形式,到市場一線開現場辦公會,有效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采取技術服務工程師駐外新舉措,把工程信息和技術交流工作由原來在企業聯系推前到上門服務。加強產銷組織協調,采取銷售公司、生產單位領導聯合掛點負責制;實行重點客戶和大型工程項目銷售領導和生產單位領導聯合掛點負責制,創下了從商務談判到技術交流、模具設計到生產制造、上機試模到樣品試制、產品入庫到包裝運輸,單一工程項目在12天內完成整體開模到整體配套交付的最快交貨記錄。

依托品牌文化優勢,南平鋁業承接了“北京國家體育館”、“北京首都機場大通關綜合大樓”、“奧運媒體村”等一批2008奧運工程和“南京紫峰大廈”、“上海萬寶國際廣場” 、“世博中國館”等標志性工程及“美國芝加哥SONO”、“澳門南灣湖”等境外項目訂單。“閩鋁”鋁型材入選“60周年成就展”;“閩鋁” 品牌入列“福建省國際知名品牌”、榮獲福建改革開放三十年最具影響力、貢獻力品牌獎。品高行自遠。“閩鋁”牌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印度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比增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