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8 10:58:3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水利水電工程技術術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 水利工程 質量管理 質量評定 工程驗收
水利部的規定和驗收及評定的水利規范與原來的內容雖然篇幅變化不大,但有兩個明顯變化: 一是把原來單獨的堤防工程驗收和評定規范統一到了新規范中;二是在新的驗收規范明確了法人驗收和政府驗收概念,使工程建設參與各方更好地理解了什么是履行合同職責的驗收和政府規定的驗收,把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問題與政府強制性規定問題表述得更加清楚。
1、施工質量的含義
“施工”從廣義講包括“安裝”;“施工質量”有特別的含義,是通過施工活動形成的工程實體的質量;“工程質量”含義更廣泛,除施工活動外,還包括“設計質量”等其他多種因素,SL 176規程也是針對“施工質量”,原標準中“單元工程質量”不確切。
2、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的理解
2.1 本標準強調的就是“施工質量驗收”。這里的“驗收”僅指對“施工質量”的驗收。
2.2 作為水行政主管部門(政府)應強調驗收而不是“等級評定”,等級評定達到合格并通過驗收是完成施工合同的基本要求。從國家歷來關于工程質量監管政策也強調驗收為主。“上道工序不驗收,不進行下道工序施工”是質量管理的通用原則。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具備驗收條件時,應當及時組織驗收。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或者進行后續工程施工。
2.3 合格標準是工程驗收標準,優良等級是為工程項目質量創優或執行合同約定而設置。不合格工程必須進行處理且達到合格標準后,才能進行后續工程施工或驗收。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等級評定的主要依據有: 國家及相關行業技術標準; 《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準》(以下簡稱《單元工程驗收評定標準》); 經批準的設計文件、施工圖紙、金屬結構設計圖樣與技術條件、設計修改通知書、廠家提供的設備安裝說明書及有關技術文件; 工程承發包合同中約定的技術標準; 工程施工期及試運行期的試驗和觀測分析成果。
2.4 《SL 176-2007》的規定
工程質量檢驗項目和數量應符合《單元工程驗收評定標準》規定。工程質量檢驗方法,應符合《單元工程驗收評定標準》和國家及行業現行技術標準的有關規定。工程質量檢驗數據應真實可靠,檢驗記錄及簽證應完整齊全。
2.5 質量檢驗工作歸納
質量檢驗的定義為: 通過檢查、量測、試驗等方法,對工程質量特性進行的符合性評價。檢驗包括: 施工“三檢”(施工的記錄資料);監理“巡視檢驗”。檢測有: 施工“試樣檢測”或“施工自檢”; 監理“跟蹤檢測、平行檢測”; 發包人或項目法人“第三方對比檢測”。試樣檢測、跟蹤檢測和平行檢測、第三方對比檢測工作都應由具有國家規定的資質條件的檢測機構承擔。平行檢測和第三方對比檢測的費用由發包人或項目法人承擔。對比檢測的對象包括工程原材料、中間產品、實體質量; 鋼筋、水泥、砂石骨料、粉煤灰等主要原材料和砂漿試塊、混凝土試塊、預制構件等中間產品以及實體質量中的填土、堆石,砌石、砼、地基及基樁質量;對比檢測數量應不少于施工單位按規程規范要求自檢數量的 15%;《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施工監理規范》中所規定的監理單位的平行檢測可視為對比檢測的一部分。
3、單元工程評定標準的主要變化
3.1 統一體例
標準的修訂要滿足水利部的《水利技術標準編寫規定》(SL01 - 2002)的編寫要求。修訂后的標準正文部分設置總則、術語、技術內容 3 大項內容,同時增加了條文說明。尤其是在體例格式、文本結構、用詞等方面,9 本標準盡量一致,相互之間密切聯系、銜接協調。2、加強工序控制
增加了工序劃分,主要參照現行標準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評定表填表說明與示例》以及施工的程序,對單元進行了工序劃分。通過工序的質量控制來進一步體現“過程控制”的原則。
3.2 統一施工質量檢驗項目分類
本次修訂后將質量檢驗項目統一規定為“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兩類。“主控項目”是指在保證單元工程功能或安全、衛生、環保等方面,起決定作用的檢驗項目; “一般項目”是指主控項目以外的檢驗項目,允許有少量偏差和小的缺陷。對檢查和檢測項目在給出明確質量標準的同時,并規定了該項目的抽樣頻度或樣本量,以及檢驗方法等。
3.3 標準內容的調整
根據水利建設工程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和增加標準中的單元工程,并注意修訂后的標準條款中對新的工程經驗、科技成果的體現情況等。
3.4 統一表現形式
在技術內容部分,以表格形式來表述各檢驗項目的內容、檢驗方法、檢驗數量等質量要求,條理更清晰,也便于施工人員、質量管理人員特別是終檢人和監理工程師理解和使用。
4、單元工程驗收評定標準修訂的原則
4.1 強化施工過程控制
強化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檢測,明確了驗收評定的組織、條件、方法和程序,落實質量責任。
4.1.1 強調了工序的劃分和驗收評定
在工序驗收評定的基礎上,再進行單元工程的質量評定,尤其是土建工程。
4.1.2 強調了施工過程質量檢驗記錄的真實、完整
強調了各種檢測、檢查記錄必須有相關責任人簽字。
4.1.3 強調了“三檢制”的落實
要求在驗收評定中要提供“三檢”的檢查記錄,而不是將“三檢”合并成“一檢”。
4.1.4 結合現行的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體制
增加了有關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在單元工程驗收中的工作內容,強調了監理單位的平行檢測。
4.2 現行標準選取次序
標準編制的主要依據是現行有效的水利標準和國家標準,必要時參考有關行業的相關標準。注意了與相關設計、施工標準的統一與協調。強調每個檢驗項目的質量要求有依據、有出處。對同一檢驗項目在不同的標準中有不同的質量標準現象,采取水利行業標準優先的原則。
4.3 強調對單元工程和工序的驗收
單元工程是構成工程實體的最小實體,是施工質量考核的基本單位。很多單元工程驗收后就被覆蓋,沒有再次復檢的機會,因此應嚴格進行質量控制,是實體質量控制的源頭。按現行的“驗收規程”和“評定規程”規定,自單元以上的分部工程、單位工程的驗收評定主要是以單元工程質量評定結果的統計計算,對實體工程質量涉及較少,所以強調對構成工程實體的最小單位DDD單元工程的進行驗收和評定。明確以驗收為主,評定為輔。
5、結語
一個規定、兩個規程、九項單元驗收評定標準構成的水利建設工程質量驗收評定管理體系,需要參建各方充分重視,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才能使質量管理體系符合新標準的要求。水利工程從對工程最小實體DDD單元(工序)工程施工質量進行驗收評定,實際是對參建單位質量管理工作水平的能力測試,最低標準應達到工程質量合格標準。
參考文獻:
[1]李國宏.關于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管理標準思考[J].華章,2013,(4).
1.1 土木工程設計以及與荷載的關系
水木工程中經常會提及到的名詞最常見的就是荷載與作用。對于實際的工程設計來說,荷載和作用一般來說并不影響作用效應計算和結構的本身,主要就是一個概念的問題,在我們國家,一般的情況下,荷載指的是直接的作用,而作用有的時候指的就是間接作用和直接作用,但是在國際上,還是有不少的國家對作用和荷載沒有明確嚴格的區分。
現在的水木工程的建造有幾個主要的環節,是策劃、設計、施工。最主要的環節之一有設計,設計包括有結構的設計以及功能的設計。決定采用怎么樣的形勢的骨架將其支撐起來,怎么樣來抵御和傳遞作用力,有那種材料制造,每個部分的尺寸優勢怎么樣的等等這些都是結構的設計。功能的設計主要是實現工程建造的用途以及建造的目的是什么。工程的結構設計是要再工程的結構的適用性與外形美觀、可靠性與經濟之間,選擇出一種非常合理的一種平衡。使得我們建造的結構可以讓預定的各項功能得到滿意。工程結構里面所提到的可靠性,指的就是適用性、安全性以及耐久性,這些可以統一稱之為可靠性。如果用工程的結構的可靠性用概率來度量的時候,就稱作是可靠度了。
1.2 土木工程荷載的分類
第一是按著時間的變化來分類的,一共是分了3個類別,其中有永久的作用,偶然的作用,可變的作用,永久的作用在設計的基準期之內量的值是不隨著時間的變化的,或者說與平均值相比較而言基本就是沒有什么變化,所以可以忽略不計的。因此,永久荷載的統計時間參數跟規律是沒有關系的。它的隨機性主要表現在空間位置的變異上面,比如說土壓力、水位不變的水的水壓力、預加壓力、結構自重、地基變形、鋼材的焊接變形、混凝土收縮等等都是屬于永久作用的。偶然作用是在設計的基準期之內不一定會出現的,但是,如果說出現了,它的量值是很大的,再就是持續的時間非常的短。比如說龍卷風、撞擊力、爆炸力等等都可以認為是偶然的作用。可變的作用在設計的基準期之內量的值是隨著時間在變化的,而且它的變化和平均值相比不可以忽略。與時間參數有關系的就是可變作用的統計規律。又比如說雪荷載、波浪荷載、水位的變化的水壓力、風荷載、人群荷載、房屋建造當中的樓面活荷載、路面橋梁結構上面的車輛荷載、積累的灰塵的荷載等等,這些都是屬于可變的作用的。第二是按著結構的動力反應分類的,主要是由兩大類,一個是靜態作用,另一個是動態作用,靜態作用對結構或者構件不產生加速度的,也可以說是產生的加速度基本忽略不計,比如說房屋的樓面活荷載等等。動態作用使得結構或者構件產生的加速度是不能夠忽略不計的荷載。比如說地震、設備震動、行駛通過橋梁的車輛、火車荷載等等。
2工程結構設計方法
2.1 工程結構設計方法的發展情況
在水木工程發展的蒸蒸日上中,伴隨著各種經驗的積累,各種科學的不斷深入研究,以及生產實踐所得到的經驗,水木工程結構的設計方法和理論知識也在慢慢的不斷的發展,讓設計方法也更加的完善。在設計方法上面經歷從定值法到概率法的發展,主要表現的是有這么幾個階段,第一個是容許應力的設計法;第二個是破損階段設計法;第三個是半概率、半經驗極限狀態設計法;第四個就是近似概率的極限狀態設計的方法。
2.2 工程結構設計方法簡介
近幾年來看,我們國家的工程技術部門也開始編制和頒布了第一層次的工程結構可靠度的統一標準,還有就是第二層次的鐵路工程結構、建筑工程結構、公路工程結構、港口工程結構還有水利水電工程結構的可靠度設計統一的標準。但是目前一些不同的土木工程結構設計的方法還是沒有達到完全的統一。但是工程結構的可靠度設計標準規定各種結構設計規范都必須采用國際先進的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態度設計法。這樣就可以使得土木工程的結構的構件達到一個統一的可靠水平了。
3荷載和結構、抗力的分析情況
3.1影響結構可靠性的因素以及它的隨機性
影響結構可靠性的因素是很多種的,其中主要是由兩個大的方面,一個方面就是結構本身對各種各樣的作用效應的抵抗能力,另一個方面就是結構所受到的各種各樣來自于外界的作用。施加在結構上面的各種各樣的作用將在支座處產生反力,同時使得結構產生內力、變形、傾覆和滑移。內力包括彎矩、軸力、扭轉以及剪力。影響著結構的抗力的主要因素應該是構件的幾何參數、材料的性能情況以及計算模式的精確性等等。
3.2 結構的可靠度
所謂的結構的可靠度指的是什么呢,就是一個時間的問題,比如說時間是要在一定的范圍之內的,這是有規定的,在一定范圍之內的條件之下,可以完成的所預定的功能的一個概率,這樣來看呢,結構的可靠度是結構可靠性的一個概率度量。換句話來說,也就是說對結構的可靠性有著一種定量的概述。在各種的隨即條件因素影響之下,結構完成的預定的功能的能力是不可以預先就可以確定的。只有是用概率來描述才可以。由于結構失效一般為小的概率事件,失效的概率對結構的可靠度的把握也就更加的直接,所以就習慣于采用失效的概率來度量結構的可靠性。
4結論
土木工程發展到現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的進步起來,蒸蒸日上。隨著其他各種各樣的科技的不斷的發展,以及人類活動的慢慢擴大,水木工程面對的對象也會隨著慢慢的擴大起來,而且會有很多的擴張。未來的發展有可能會將目標轉向海洋和太空的發展,我們期待著我們國家的技術發展的越來越好,創造出各種新型的材料,新型的科技等等,在這些新擦聊、新技術的支持下,將發展的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中國土木工程指南[M].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