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投資測算方法

投資測算方法

時間:2023-07-06 17:14:4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投資測算方法,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投資測算方法

第1篇

關鍵詞:人力資本;人力資本測算;經濟增長

中圖分類號:F240;F2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0-0071-02

引言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人力資本同物質資本一樣,對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生產要素。計算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貢獻的前提是測算出人力資本存量。古今中外的學者對人力資本存量測算的方法很多。本文通過對現有文獻進行梳理,對三種常用的人力資本測算方法進行歸納和比較,分析各類方法的優點和不足,對選擇合適的人力資本測算方法有一定意義。

一、人力資本的概念

美國Schultz系統闡述了人力資本,并提出人力資本的概念:人力資本是體現在人身上的生產技術、健康和知識[1]。Becker將人力資本定義為才干、知識和技能,還包括時間、健康和壽命[2]。Pantzalis和Park提出,人力資本指的是知識、技能和經過教育、培訓從而使人能夠高效率完成工作的才能[3]。Wright、McMahan將企業的人力資本分為個體人力資本和群體人力資本[4]。

在我國學者中,王勇將人力資本定義為企業成員的知識和技能[5]。鄧玉林認為,人力資本是勞動者身上體現出來的能夠帶來經濟效益的能力、技能和知識;陳關聚將人力資本定義為勞動者的知識、技能、工作能力和健康的價值總和。

通過古今中外學者對人力資本概念的研究總結,本文對人力資本的概念歸納為,通過后天對教育、醫療保健、實踐經驗、培訓的投資,體現在勞動者身上的,能帶來經濟價值的知識、健康和技能的總和。

二、人力資本的分類

與人力資本的概念相比較,古今中外的學者對人力資本的分類研究有所欠缺。筆者通過對研究文獻的梳理,對人力資本的分類歸納如下。

外國學者中,Becker將人力資本分為一般人力資本和特殊人力資本,特殊人力資本又分為特定企業人力資本和特定行業人力資本;Gibbons將特殊人力資本又劃分為特定企業人力資本、特定行業人力資本和特定任務人力資本。Phan和Lee將人力資本劃分為企業特定人力資本和非企業特定人力資本;Pennings等人將人力資本劃分為企業家人力資本和雇員人力資本。

我國學者中,李紅霞、席酉民將人力資本劃分為勞動型、技能型和信息型人力資本;張志宏將人力資本劃分為技能型、管理型和簡易型三種;劉劍熊將人力資本劃分為兩種,企業家人力資本和對應的非企業家人力資本;李平認為人力資本劃分為三種,包括企業家人力資本、員工人力資本、團體人力資本。

三、人力資本的測算

(一)成本法

成本法測算人力資本建立的基礎是:知識和技能是構成人力資本的重要因素,為獲得知識和技能支出的總投資費用對人力資本進行估算。Schultz(1961)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總成本的貨幣折現值對人力資本存量進行估算。舒爾茨認為,人力資本的投資總成本包括學校教育投資、衛生保健投資、在職培訓投資、勞動遷移投資和成人教育投資。

(二)收入法

收入法測算人力資本建立的基礎是:通過計算人力資本獲得的收入價值對人力資本進行測算。收入主要來源于工資和薪酬。收入法的關鍵在于如何確定收入增長率和折現率。李海崢用勞動生產增長率代替實際收入增長率預測未來收入。另外,不同國家由于受許多因素包括政策、環境等的影響,工資水平不同,用收入法測算的人力資本就會有偏差。

(三)受教育年限法

受教育年限法的建立基礎是將人力資本的主要構成要素中的教育要素作為構成人力資本最重要的要素。這種方法的使用步驟是,首先,將研究對象的受教育程度進行劃分,基本上分為文盲和半文盲、小學、初中、高中、大專及以上學歷五類;其次,將這五類受教育程度設置相應的受教育年限,分別為16、12、9、6、3,給予受教育年限相應的權重值。 受教育年限法對人力資本存量的計算公式為:

人力資本總存量

人力資本水平=H/就業總人數

H1、H2、H3、H4、H5分別表示大專及以上學歷、高中、初中、小學、文盲和半文盲的人數。

結語

通過對人力資本的測算方法進行歸納,建立表1,對三種方法進行比較,分析各類方法的優劣,對選擇合適的人力資本測算方法有很好的指導方向。

參考文獻:

[1] Schultz,T.W.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1):1-17.

[2] 加里?貝克爾.人力資本理論[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3] Pantzalis,Park,D.Harold Doty.Adapting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to Impact Performance: some Empirical Findings from the U.S

[J].Personal Banking Sector. 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2009,21(1):36-57.

[4] Wright P M,McMahan GC.Exploring human capital: putting human back into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J].

第2篇

關鍵詞:資本存量 永續盤存法 改進

中圖分類號:F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5-073-02

關于當代中國及地區經濟的很多實證研究中都需要計算資本存量K這個指標,特別是關于經濟增長、投資效率和TFP的研究,所以確定資本存量K顯得尤為重要。

在關于中國資本存量的相關研究中。眾多學者幾乎都采取了各自不同的測算方法,而他們所得出的數據間卻又存在很大的差距。K測量的不準確必然會影響到后續研究的可靠性和準確性,所以盡量完善測算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眾多學者在對資本存量的估算過程中,應用最多的方法之一是“永續盤存法”,筆者在學習資本存量估算K的研究過程中,發現在測算時,特別是對地方經濟進行研究時,應用簡單算法還有一點可以改進的地方,在這里寫出來以便共同探討改進。

估算資本存量的方法主要有1951年戈德史密斯(Goldsmith)開創的永續盤存法和1995年喬根森(Jorgenson)提出的資本租賃價格度量法。用永續盤存法計算資本存量能夠充分利用較長時期連續的、相對可靠的投資統計資料,并可以任意選用某一存量資料較為齊全的年份作為基期往前或往后逐年遞推,因此得到廣泛的應用。目前OECD定期公布10個成員國的資本存量數據,就是利用永續盤存法得到的。

永續存盤法的具體步驟包括:通過普查或根據一定的假定,估算出某一計算基期的全社會資本存量;取得各年份產業部門的投資數字,并將按當年價格計算的各年投資額分別換算成按可比價格計算的投資額;按每年投資額中各類資產的投資構成,以專門調查測算的各類資產平均使用年限(從投入使用到完全報廢的時間)為依據,測算出每年資本報廢的價值,并予以匯總;從歷年投資額中扣除報廢總值,得出各年資本的實際增量;根據上年資本存量加本年資本增量等于本年資本存量的原理,推算出歷年資本存量的數字。

用公式簡單表示就是:

K1=K1-1+It-D1=Kt-1+I1t=Kt-1+I1-FCt-1×δ (1)

其中,Kt、Kt-1分別表示第t年和t-1年的資本存量,It、I1t、D1表示第t年投資、凈投資和折舊,FCt-1表示第t-1年的資本存量,δ表示折舊率。目前關于我國歷年資本存量估算的研究大都是在永續盤存法的基礎上,根據各自研究的需要,采取了一些替代方法和不同的指標進行的。

關于資本存量的計算,目前的焦點是中國資本存量的計算,而地方資本存量的計算研究較少。本文試圖在分析比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采用簡單計算方法,對地方資本存量的估算提出一點改進意見。

一、已有的研究成果及比較

在對我國歷年資本存量進行估算的研究中,

張軍擴(1991)、賀菊煌(1992)、Chow(1993)的工作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沈坤榮(1999)、胡鞍鋼(1999)、王小魯和樊綱(2000)、鄒至莊(2000)、王金營(2001)、張軍(2002、2003)、李治國與唐國興(2003)、何楓(2003)等也是比較有影響的。總體來看,已有研究的主要估算步驟為:估算基期年的資本存量;估算各年資本存量的凈增加額(本年資本存量增加額扣除上一年固定資本存量折舊額);在基期資本存量的數據基礎上,逐年累計各年的資本存量凈增加值,從而得到以后若干年份的資本存量。

這一過程涉及四個關鍵變量:基年資本存量K1的估計、當年投資It或凈投資It′的選取,各年資本折舊率δ的選擇、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的確定。由于各學者對資本存量的前提假設、估算方法以及選取指標不盡相同,因而所得出的結論相差較大。綜觀已有的研究,其差異也主要圍繞這三個步驟所涉及的四個重要變量展開。

(一)關于基期資本存量K1的確定

大多數學者的研究選定1952年或1978年為初始年。

張軍擴(1991)采用美國學者珀金斯(1989)的假定(我國1953年的資本存量與國民收入比為3),推斷1952年的資本存量為2000億元(1952年價)。王金營(2001)、何楓(2003)也沿用了這一假定,推算出了1952年的資本存量。

賀菊煌(1992)分別估算了生產性資本和非生產性資本存量。他假定的前提是經濟體制和經濟政策相對的穩定性,直接依據相應年份的積累數據,推算出1964年的生產性資產以及1990年住宅價值,并假定該年住宅價值占非生產性資產價值70%,估算出當年的非生產性資產價值;然后,他在這兩個數據的基礎上推算其他年份的資本存量數據。這一研究結果也被張軍(2002)所采用。

Chow(1993)對積累數據的處理則比較細致。他假定1952年農業產出340億元中,土地、資本分別貢獻40%和25%,兩者的年貢獻率均為19%,從而得到農業的初始資本存量,再加上其他部門的資本存量,得出1952年包括土地在內的資本存量為1750億元,若不包括土地則為1030億元(1952年價)。為了避免資本存量初值估算不準確影響對總量生產函數的估計,他還把資本存量初值范圍定為1550億至1950億元。此后,李治國和唐國興(2003)直接采用Chow(1993)的1978年年末資本值為初始資本量。

胡鞍鋼(1999)只估算了1978年我國固定資產存量為5500億元(1978年價)。同時如果假定1978年固定資本存量是GDP的1.5倍,也可得到相近的結果。張軍和章元(2003)則利用上海市的歷史數據、全國工業企業固定資產原值和凈值數據,并在考慮農業資本存量后,分別測算出若干個1952年我國資本存量估算值,選定800億元(1952年價,不包括土地)為1952年我國資本存量。

可以看出。這些研究中關于初始年份資本存量值的估算方法很不一致,估算的數據差異也很大,這為利用估算的數值進一步開展研究工作帶來了困難。

(二)關于當年投資lt或凈投資It′的選取

張軍擴(1991)、賀菊煌(1992)、Chow(1993)都采用積累來表示新增凈投資。但隨著我國統計體系的變更,1993年起統計資料不將公布積累數據,這給后續的研究帶來了困難。鄒至莊(2000)依據國民收入核算原理,“從1978年價的官方實際GDP數據中減去實際消費和實際凈出口,

得到實際總投資”,并將實際總投資乘以當年凈投資與總投資之比,得到實際凈投資。與此同時,張軍和章元(2003)發現“積累”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主體是一致的,他們利用生產性積累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54―1993年以來的增長率波動的相似性,并假定兩者增速基本保持一致,擬合出1993年以后各年的生產性積累。

另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王小魯,他直接使用統計年鑒中的固定資本形成,在數據銜接上就顯得比較勉強。

(三)關于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的折算

長期以來,由于缺乏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大多數學者都是用其他的指數來代替。Chow(1993)使用積累隱含價格指數。他發現1952―1983年該指數基本不變,于是從1984年起對積累進行平減。在隨后的研究中,他又利用國民收入恒等式得到實際凈投資序列,從而折算出1978年以來的投資隱含平減指數,并認為這一指數比較穩定。此外,李治國和唐國興(2003)、張軍與章元(2003)還利用上海的數據擬合出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以此取代全國指數。不過,目前學術界最為常見的做法是以GDP平減指數來代替,如王小魯(2000)即是采用此種方法。

(四)關于資本折舊

已有的研究成果對折舊的估算大致可以分為兩種方法。一種是根據官方公布的折舊率或折舊額進行估算。如鄒至莊(2000)利用國民收入恒等式算出1978~1982年的折舊額,再進行調整,然后又匯總各省折舊得到1983―1998年全國折舊額,從而得到1978―1998年的折舊。他的數據和方法基本為李治國和唐國興(2003)所采用,后者還指出利用國民收入恒等式推算折舊會產生數值高估問題。另一種是按照自己提出的折舊率進行估算,如王小魯(2000)統一使用,5%的折舊率;王金營(2001)考慮了不同時期固定資產投資領域和技術進步的影響,提出固定資產折舊率在1952―1977年、1978―1990年、1990年以后分別為3%、5%、5.5%。與此不同的是,張軍擴(1991)、賀菊煌(1992)、Chow(1993)及張軍(2003)采用積累額作為資本存量凈增加額,因而完全避開資本折舊問題。鑒于折舊核算的困難,沈坤榮(1997)、何楓等(2003)索性忽略了折舊問題。

二、對中國資本存量K的再估計

關于初始年份的選擇,在這里考慮到資本存量K對經濟研究的意義以及數據獲得的難易程度,選定1978為初始年;為了簡化,統一選取全社會固定資本投資作為當年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的折算,則采用目前學術界最為常見的做法:以GDP平減指數來代替;資本折舊采用王小魯(2000)提出的折舊率計算,統一使用5%的折舊率。

(一)已有研究成果介紹

大多數學者在估計各省資本存量K的時候,假設全社會固定資本投資時間序列可近似用式(1)表示:

I(t)=I(O)eλt (2)

那么第一期的資本存量可以用式(2)求出:

K(1)[I(t)dt=I(0)eλ/λ (3)

用δ表示折舊率,則資本存量可以用式(3)求出:

K(t)=K(t-1)(1-8)=I(t) t=2,3,4,……,23 (4)

(二)估算方法的改進

仿照大多數學者的估計方法,用每年的投資來估算固定資產存量。假設投資按指數的形式增加入,如(2)式。其中,λ是投資的增長率,I(t)是第t年的投資,運用Chou(1995)的方法,假設第一期的資本存量是過去投資的加總,選擇一個固定的折舊率5%做如下迭代:

K(1)=K(0)(1-δ)+I(1)

=K(-1)(1―δ)2+I(0)(1-δ)+I(1)

=K(-1)(1-δ)1+t+I(-t+1)(1-δ)t+I(t+2)(1-δ)t-1+…+I(0)

=K(-t)(1-δ)1+t+I(0)eλ((1-δ/eλ)t+(1-δ/eλ)t-1++1)

1-(1-δ/eλ)t-1

=K(-t)(1-δ)t-1+I(0)eλ―――――

1-l-δ/eλ

所以當t∞時,K(1)=-I(0)eλ/1-(1-δ)eλ,這就是第一年的資本存量。

其他數值的計算方法同上。那么K1計算的微小改進,對于計算的資本存量數據走勢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改進后的計算方法使得計算出來的結果是一條光滑的指數形式曲線,符合實際經濟增長的發展規律。通過圖形表現如下:

(三)關于中國資本存量K1的估計

本文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2010,使用的計算軟件是Eviews3,1,通過計算得出I(0)=874.792749,k=0.103578,應用公式計算出K(I)=6762.60,其他年份的全社會資本存量應用遞推公式K(t)=K(t-1)(1-δ)+I(t)(t=2,3,……,32)計算。

具體數值如下:

三、不同估算方法數值的比較

根據已有計算,我們將賀菊煌所測算的1990年不變價用我們上文所估算的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折算成1978年不變價為2014億元。他們的計算結果比較如下:

上面的對比說明他們估算結果之間的差距很大,這也和國家的經濟形勢比較復雜有關,因此在計算方法上進行不斷改進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在估算資本存量的過程中所考慮的因素相對簡單,避免了應用永續盤存法在后續的估算過程中出現拐折情況,同時也沒有出現極值,因此我們認為使用這一方法進行估算固定資本存量,特別是估算地方固定資本存量的時候,不僅簡單而且實用。

參考文獻:

1.張軍擴“七五”期間經濟效益的綜合分析――各要素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測算[J].經濟研究,1991(4)

2.王金營.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理論與實證[M].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2001

3.何楓等.我國資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關分析[J].經濟學家,2003(5)

4.賀菊煌.我國資產的估算[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92(8)

5.chow.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QuanerlyJoumal ofEconomics,1993(8)

6.胡鞍鋼.中國:不平衡發展的政治經濟學[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9

7.張軍,章元.對中國資本存量K的再估計[J].經濟研究,2003(7).

8.鄒至莊.2010年我國經濟增長前景[A].快速增長沒有終結――中外專家看中國經濟增長潛力[C].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

第3篇

關鍵詞:農村居民點;影響因素;潛力測算;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 F323.24 文獻標識碼:A 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3.03.015

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是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資源。如何在保證經濟建設占用耕地的同時,有效增加耕地面積是擺在當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自1998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一次將土地整理以法律形式明確提出以來,國土資源部相繼頒布十多個關于土地整理的專項政策文件,對土地整理工作的進行更科學的指導。2009年國家推出了“萬村土地整治示范工程”,至年末,我國共完成土地綜合整治項目23 523個,整治總規模874 610.30 hm2(其中,土地整理規模143 933.76 hm2,土地復墾規模699 801.48 hm2,土地開發規模30 875.05 hm2),通過土地綜合整治新增耕地面積268 966.51 hm2,土地綜合整治取得良好效果[1]。農村居民點整理作為土地綜合整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有效增加耕地面積和滿足建設用地指標需求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科學合理地進行農村居民點潛力分析是農村居民點整理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和依據,應引起廣泛關注。

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是指在現有的經濟水平下,通過對農村居民點進行整理,改變農村居民點的空間布局及土地利用結構,實行遷村并點等,可以直接或變相增加農用地和建設用地面積[2-3]。

1 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影響因素

1.1 整理項目的資金供給狀況

農村居民點整理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資金投入量大,如何保證農村居民點整理工作持續的資金供給是目前擺在農村居民點整理工作中的難題。改變以往單純依靠政府資金投入的傳統觀念,開辟多元化融資渠道,堅持政府投入體現公益性、企業和個人投資體現有償性原則,廣泛吸引企業和個人投資。張清軍等[4]對影響河北省農村居民點整理因素進行研究,并指出資金供給狀況是影響河北省農村居民點整理的重要因素。

1.2 農村居民點利用現狀

合理進行農村居民點利用現狀評價是科學進行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測算與項目方案選擇的重要前提[5-9]。農村居民點現狀情況較好則整理潛力相對較小,反之,整理潛力則較大。

1.3 國家對于農村居民點人均用地指標規定

國家對于農村居民點人均用地指標規定直接影響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的測算。指標越小,則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越大; 反之, 指標越大,則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越小[10]。

1.4 農民的意愿

農村居民點整理是一項涉及千千萬萬農民利益的系統工程,農民是否愿意并且支持農村居民點整理直接影響到該項目各項工作是否能夠順利開展,將會對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的最終實現產生影響。楊慶媛等[11]以西南丘陵地區為例,提出了農村人居環境美化意識需求以及農民意愿是農村居民點整理的現實驅動力之一。

1.5 農村居民點整理模式的影響

農村居民點不同的整理模式,其整理潛力也不同,由于農村長久以來采用庭院結構,人均居住面積較大,采用向城鎮集中的農村居民點整理模式,會使得人們的人均居住面積大大減少,因此,采用向城鎮集中的整理模式遠遠大于其他整理模式[12]。

2 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面積測算方法

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測算分兩大步驟:第一,選取適當的測算方法進行初步測算;第二,在初步測算的基礎上進行結果修正。

2.1 初步測算

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測算基本方法包括人均建設用地指標法[13-17]、戶均建設用地指標法[18-19]和農村居民點內部土地閑置率法[20]。這里主要介紹一下人均建設用地指標法。

人均建設用地指標法是計算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的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但由于該方法在進行潛力測算時現狀農村居民點的人口數量采用的是戶籍農村人口數量,缺乏對于戶籍在農村但是已經在小城鎮居住的人口數量以及常年在外務工的“兩棲人口” 數量的考慮,致使計算結果往往偏大。為使計算結果更加切合實際,在采用人均建設用地指標法進行農村居民點潛力測算時應將“兩棲人口”納入潛力測算體系。修正后的人均建設用地指標法計算公式如下:

S=S-Bt×Pt

Pt=(P0-P1)×(1+r)T-P

式中:S 為農村居民點土地整理潛力;S為農村居民點的現狀用地面積;Bt 為規劃目標年的人均建設用地指標;P0 為現狀農村居民點的戶籍人口數量;P1為現狀“兩棲人口”數量;Pt為規劃期末的農村居民點人口數量;r 為人口自然增長率;T 為規劃年期;P為規劃期內人的機械變動量。

在以上3種常用測算方法基礎上,一些學者根據其研究的具體情況提出了一些新的測算方法。主要包括:定量數學模型方法[21-22]、自然限制條件下的測算方法[23]、 三分法[24]、模式法[25]、建筑容積率法[26]、動態增減法[27]。

2.2 結果修正

初步測算的計算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其計算結果與農村居民點整理的實際潛力存在一定的差異,只能說明通過該方法得到農村居民點整理的理論潛力,因此在初步測算的基礎上,選擇適合測算區域特點的修正因素,進行初步測算潛力修正[28],才能使計算結果真實可靠。

3 農村居民點指標體系的構建及潛力分級

農村居民點潛力研究主要側重于指標體系的構建以及潛力的分級。各個地區應該根據各個區域的特點,選取不同的評價指標,建立綜合的評價指標體系,進行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分級。

曹秀玲等[29]以河北省為例,朱玉碧等[30]以重慶市為例,沈燕等[31]以西南丘陵山區為例,師學義等[32]以潞城市為例分別構建適合該區域的評價指標體系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潛力分級。石詩源等[33]選取了經濟因素、自然因素、社會因素、成本因素、效益因素等方面對江蘇省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進行了測算。陳竹安等[34]選取農村居民點聚集規模、土地利用結構以及土地利用強度3個評價因素建立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潛力測算。

4 結 論

科學合理地進行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分析不僅為農村居民點整治項目分區與重點工程確定提供了參考,而且也是農村居民點整理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和依據,是農村居民點整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農村居民點整理工作中進行潛力分析十分必要。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 中國國土資源統計年鑒2010[M]. 北京:地質出版社,2011.

[2] 曹秀玲, 張清軍, 尚國i,等. 河北省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評價分級[J].農業工程學報,2009(11):318-323.

[3] 葉艷妹,吳次芳.我國農村居民點用地整理的潛力,運作模式與政策選擇[J].中國農村經濟,1998(10):54-57.

[4] 張清軍,劉巧芹. 河北省農居點用地整理的影響因素及整理模式研究[J].鄉鎮經濟,2009 (1):4-7.

[5] 陳曦, 望勇, 陳梁擎.北京市昌平區農村宅基地整理潛力分析[J].廣東農業科學,2011(14):152-153.

[6] 李應剛. 城鄉統籌背景下的農村居民點整理研究[J].河北農業科學, 2010, 14 (4): 106-108, 124.

[7] 甄勇,李貽學,王艷艷.德州市農村居民點用地潛力分析[J].河北農業科學, 2009, 13 (1): 69-71.

[8] 宋成舜,周惠萍.鄂東南丘陵地區農村居民點整理研究――以湖北省崇陽縣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34):17146-17147,17158.

[9] 侯長莉,鄒自力. 撫州市農村居民點整理增加耕地潛力分析[J]. 安徽農學通報,2009,15(21):19-20,78.

[10] 吳小紅.農村居民點用地整理潛力分析與模式探討[D].杭州:浙江大學,2006.

[11] 楊慶媛,田永中,王朝科,等.西南丘陵山地區農村居民點土地整理模式――以重慶渝北區為例[J].地理研究,2004,23(4):469-478.

[12] 閆東浩.農村土地整理潛力測算方法與實踐[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04.

[13] 丁學智,趙亞偉.規范土地開發整理工作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1,11(1):5-6.

[14] 宋成舜,周惠萍.鄂東南丘陵地區農村居民點整理研究――以湖北省崇陽縣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34):17146-17147,7158.

[15] 侯長莉,鄒自力.撫州市農村居民點整理增加耕地潛力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 2009,5(21):19-20,78.

[16] 郭愛請,王月霞.吉林省九臺市農村居民點用地整理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3):801-803.

[17] 段寶玲,馬振興.2020年天津市農村居民點用地整理潛力研究[J].貴州農業科學,2010,38(12):213-216.

[18] 胡道儒.開展農村宅基地整理是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的有力保障[J].國土經濟,1999(4):34-35.

[19] 馬銳,韓武波,呂春娟,等.城鄉交錯帶居民點整理潛力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為例[J].農業工程學報,2005 (21):192-194.

[20] 賈玫.內涵挖潛,退宅還田――淺析吉林省農村居民點土地整理潛力[J].中國土地,1999(6):2-3.

[21] 李憲文,張軍連,鄭偉元,等.中國城鎮化過程中村莊土地整理潛力估算[J].農業工程學報,2004 (4): 276-279.

[22] Dou J L,Chen Y C,Jiang Y J, et al. A web-GIS based support system for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in China[J]. New Zealand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7(50):1195-1203.

[23] 宋偉,張鳳榮,陳曦煒.我國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測算方法研究[J].廣東土地科學,2006,5(5):43-46.

[24] 林堅,李堯.北京市農村居民點用地整理潛力研究[J].中國土地科學,2007,21(1):58-65.

[25] 閆東浩.農村土地整理潛力測算方法與實踐[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04.

[26] 李衡,劉曉光,蘇安玉.黑龍江省農村居民點用地調查與潛力測算[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7(2):47-48.

[27] 麻戰洪,文志軍,張濤.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農村居民點用地規模測算方法初探――以湖南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為例[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07(2):76-80.

[28] 張正峰,趙偉.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內涵與評價指標體系[J].經濟地理,2007 (1):137-140.

[29] 曹秀玲,張清軍,尚國i.河北省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評價分級[J].農業工程學報,2009 (11):318-323.

[30] 朱玉碧,鄭財貴,李安樂.重慶市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評價探討[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3):95-98.

[31] 沈燕,張濤,廖和平.西南丘陵山區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的評價分級――以重慶市長壽區為例[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0(6):141-147.

[32] 師學義,陳麗,杜鐵,等.潞城市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研究[J]. 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03(3): 268-272.

第4篇

關鍵詞:民族地區;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廣西

中圖分類號:F30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10-2443-05

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之一。新古典經濟學者索洛(Solow)認為,經濟增長主要來源于勞動、資本等投入要素的增加和技術進步;由于勞動、資本等要素的投入最終都會面臨著邊際收益遞減的困境,各國政府越來越重視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2012年中國“中央1號”文件將農業科技創新放在了突出位置,指出“實現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長期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根本出路在科技”。已有的文獻中關于農業技術進步對農業發展影響的研究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研究技術進步對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李靜等[1]對中國1978-2004年的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動與分解進行了實證研究,把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構成分解為技術進步、技術效率變化、規模效應和投入產出混合效應四個部分。結果表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主要是由技術進步推動的,技術效率的下降對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造成了不利影響,而規模效應和混合效應的影響較弱;鄭晶等[2]對1993-2004年廣東各地農業增長及效率進行了分解測算,結果顯示廣東省農業全要素的增長總體上主要依靠技術進步;馬彧崧等[3]運用數據包絡分析法,分析了甘肅省14個地級市農業生產經營在綜合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方面的差異,并根據農業技術效率限制因素的不同將各地區分成高純技術效率-高規模效率地區、高純技術效率-低規模效率地區、低純技術效率-高規模效率地區和低純技術效率-低規模效率地區4類。二是直接測算農業技術進步率和農業發展的貢獻率。從1982年開始,農業部便開始了研究農業的科技進步對農業發展的貢獻率的測算方法,并用不同的方法對國家“六五”、“七五”、“八五”期間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進行了測算和比較[4];顧煥章等[5]用確定性前沿生產函數對中國農業科技進步率進行了測算,結果表明,1972-1980年,農業增長中農業科技進步的貢獻率為27.00%;在1978-1984年,這一比例達到了35.00%,但在“七五”期間這一比例降到了不足28.00%;朱希剛[6]最早使用Solow余值法進行科技進步貢獻率的測算;陳凱[7]通過要素結構進化率函數和要素替代彈性函數對山西農業科技進步及其貢獻率進行了測定;蔣和平等[8]對1995-1999年中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進行了測定和分析,結果表明,在此期間全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為40.70%,并預測在“十五”期間這一比重將達50.00%以上;李林杰等[9]測算中國“十五”期間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為50.00%;趙東喜等[10]運用Solow模型對“十五”期間全國和廣西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做了測算,結果表明,廣西和全國在“十五”期間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分別在49.53%和34.34%;趙芝俊等[11]采用分省面板數據對1985-2005中國農業科技進步率與貢獻率進行了測算,結果顯示,此期間中國廣義農業技術進步率和貢獻率分別為2.90%、51.70%,狹義的分別為2.40%、41.30%;劉芳等[12]對河南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進行了測算,結果表明,1985-2008年河南省農業科技進步對農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46.47%,“十五”期間這一比例達到了55.08%;孫秋霞等[13]對中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進行了測算,結果顯示,1990-1995年、1996-2006年這兩個時間段中國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分別為37.69%、42.83%;賈鳳伶等[14]測定了天津市“十一五”期間農業科學進步貢獻率為60.40%;雷玲等[15]對2001~2007年陜西省的農業科技進步率和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進行了測算,得出此段時間陜西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為49.60%,并預測2011年陜西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為55.00%;《山東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影響因子分析及對策》課題組[16]對“十一五”期間山東省農業科技進步率和貢獻率進行了測算,結果顯示,在此期間,農業科技進步率和貢獻率分別為22.00%和58.00%。

改革開放以來,國內涌現了大量關于農業科技進步率的相關研究文獻,不過針對民族地區農業生產率的測算與分析的尚難見到。中國民族地區大多處在邊遠欠發達地區,農業在當地的國民經濟中占據較大的比重。廣西壯族自治區屬于欠發達地區之一,是典型的民族地區,聚集了壯、瑤、苗等11個少數民族。本研究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為例,研究民族地區農業科技進步對農業發展的影響,這對促進民族地區農業經濟的發展將有著重要的意義。

1 農業技術進步與農業生產

技術進步可以表現為既定的投入(資本、勞動等投入要素)比技術進步前能生產出更多的產品,或者表現為生產一定量的產出所要求的投入要素比技術進步前有所減少。

技術進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技術進步考察的是物化形態的技術,是依附型的技術進步。如引入和更新更好的生產設備、以機械生產代替人工生產、農業生產中采用新品種等。由于其可見性,又被稱為硬技術進步;廣義的技術進步除了包括狹義技術進步的內容外,還包括管理、決策、智力水平等軟技術進步。概括說來,廣義的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①新技術應用后抬高了生產函數的曲面,即新技術提高了資源的邊際產量或降低了產品的邊際成本。這是狹義技術進步的內容,也是技術進步中最重要的經濟貢獻內容。②提高技術效率,使每個生產單位都能達到或接近推廣技術應該達到的投入產出水平。③提高了資源的分配效率和產品結構效益。④獲得規模效益。可以看出,第一項是典型的硬技術進步,后三項是所謂的軟技術進步。在本研究的分析中,技術進步是指廣義的技術進步。農業產出的增長是要素投入增長和廣義技術進步共同作用的結果(圖1)。圖中反映了技術進步前后投入產出關系,技術進步表現為生產函數的向上移動。基期在原技術條件下投入為X0,產出Y0;如果沒有技術進步,投入增加為X1,產出應該為Y1,但存在技術進步時產出為Y2;產出的增加一方面是由于投入增加的結果,由投入增加而引起產出增加為(Y1-Y0),而由技術進步引起的產出增加為(Y2-Y1),技術進步貢獻率為(Y2-Y1)/(Y1-Y0)×100%。

2 農業技術進步貢獻率的測算方法

理論上說來,可以從生產函數和成本函數兩種途徑測算農業科技進步率及其貢獻率。由生產函數途徑測定農業技術進步貢獻率方法主要有生產函數法、增長速度方程法以及總要素生產率指數法[17]。中國目前由農業部科技司頒布的、供全國使用的農業科技進步測算方法就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朱希剛教授等研制的增長速度方程法(又稱余值法)。

2.1 C-D函數法

C-D(Cobb-Dauglas)函數是由美國數學家Charles Cobb和經濟學家Paul Dauglas于1928年提出,其最初的數學形式為Y=AKαLβ,其中Y、A、K、L分別為產出、效率系數(A>0)、資本和勞動,理論上可以推理出α、β分別是資本和勞動的產出彈性。

1942年Tinbergen在C-D函數中加入時間指數趨勢以測定技術進步,Solow于1957年提出如下改進型C-D函數模型:Y=A(t)KαLβ,并提出兩種關于A(t)設定:A(t)=A0(1+δ)t以及A(t)=A0eδt,前一種表達式中δ有明確的經濟含義,即表示技術的年進步速度;后一種δ經濟含義不明確。不過當技術進步速度很低時,后一種形式中δ也可以看作是技術進步速度。由于后一種方式結構簡單,易于回歸分析,在技術進步測定模型中多采用這種模型。

農業生產中一般有資本、勞動和土地3種投入要素,所以用C-D函數測定農業科技進步率一般是將資本、勞動、土地3種投入要素以及表示科技進步的時間變量t一同引入生產函數。這樣,農業生產函數為:

Y=A(t)KαLβFγ (1)

(其中F、γ是土地投入及其產出彈性,其他同前)

對(1)式做對數變換得:

lnY=lnA0+δt+αlnK+βlnL+γlnF (2)

(2)式對時間t求導得:

■=δ+α■+β■+γ■ (3)

其中■=■×■,■=■×■,■=■×■,■=■×■分別是總產出、勞動、資本和土地投入的時間變化率,即它們的增長率,可用y,k,l,f分別表示。

對(2)建立計量經濟模型,收集數據進行回歸分析可以得出各要素產出彈性α、β、γ和農業科技進步率δ,可得科技進步貢獻率為:

E=■×100% (4)

2.2 增長速度方程法

增長速度方程法又稱余值法。余值法測算科技進步率就是在總產出中扣除由于要素投入的產出增加,余下的殘值均歸于廣義技術進步,δ=y-■αixi,其中δ、y、xi、αi分別是科技進步率、總產出增長率、要素i的投入增長率和要素產出彈性。

對于農業科技進步率測算來說,根據(3)式可得:

δ=y-αk-βl-γf (5)

(5)式表示農業科技進步率等于農業總產出的增長率減去資本、勞動、土地增長率和它們產出彈性的乘積后余下的殘值。由此計算出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即:

E=■ (6)

余值法測算科技進步貢獻率有簡單、直觀等優點,難點是各投入要素產出彈性的確定,一般也用生產函數回歸得到。中國農業部科技司頒布的農業科技進步測算方法就是應用這種方法。

3 以廣西為例測算民族地區農業科技進步的貢獻率

3.1 變量的設置與數據選取

參照農業部科技司頒布的全國農業科技進步測算方法,本研究選取了廣西第一產業的總產值作為因變量,農業人口(總人口-非農業人口)、農村投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和農作物總播種面積分別代表勞動、資本和土地作為因變量,建立C-D函數模型。從廣西統計年鑒中收集了廣西2004-2010年88個縣域的農業生產數據(對于其中的少量缺失值,為保證其數據的合理性,本研究采用均值法進行了填充)。對于2007年4月才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批準設立的賀州市的平桂管理區,其大部分區域是從毗鄰的八桂區劃分而來,為了處理的方便,本研究將平桂管理區的2008年、2009年、2010年農業統計數據都加總到相應年份的八桂區內。整理廣西歷年的統計年鑒得到2003-2010年廣西的農業生產數據[18],見表1。

3.2 設立理論模型

本研究采用2004-2010年廣西88個縣域農業生產面版數據(Panel data),故設理論模型為:

Yit=A0eδtKitαLitβFitγu (7)

對(7)式對數化得:

lnYit=lnA0+δt+αlnKit+βlnLit+γlnFit+ε (7.1)

(7)式中u和(7.1)式中ε分別表示隨機誤差項。

3.3 回歸分析及各項檢驗

以廣西88個縣域2004-2010年農業生產綜列數據建立數據庫,共88×6=528個樣本觀測值,滿足大樣本要求,用Eviews5.0統計軟件分別對統計數據作回歸分析,結果見表2。

對結果進行分析發現,調整后R2值為0.85,F檢驗值為845.85,說明模型整體顯著;D.W.值為2.27,不存在自相關性。各解釋變量檢驗的P值都小于0.05,說明各變量都達到了顯著水平。

根據以上的回歸,分別可以得到以下的方程:

LNY=0.75+0.09T+0.17LNL+0.09LNK+0.82LNF

(0.28)(0.01) (0.03) (0.02) (0.03) (7.2)*

R2=0.85 F=845.85 D.W.=2.27

3.4 計算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

對于模型(7.2)*,α+β+γ=0.17+0.09+0.82=1.08>1,說明廣西農業在2004-2010年期間是規模報酬遞增的。可以用余值法公式(5)計算,將各要素增長率和回歸得到的產出彈性值代入得:

E=[8.71%-0.82×(-0.37%)-0.09×43.83%-0.17×1.00%]÷8.71%×100%=■=55.51%

可見,2004-2010年期間廣西農業科技年進步率為4.83%,對農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5.51%。

3.5 結果與分析

為了便于分析與討論,按上述分析原理計算各投入要素的平均增長率和貢獻份額,結果如表3所示。

3.5.1 農業科技進步是促進廣西乃至民族地區農業發展的主要源泉 從上述回歸結果和表3可知,廣西農業科技進步率在2004-2010年期間為4.83%左右,但是貢獻率卻達到了55.51%,對農業的貢獻率超過了農業投入要素貢獻率的總和,農業科技進步已經是促進民族地區農業發展的主要源泉。從測算的合理性角度來看,趙東喜等[10]測算“十五”期間(2000-2004年)廣西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為49.53%,與其相比增長了大約6個百分點,說明測算結果的可信度較高,測算的結果是可信的。從發展階段來看,貢獻率仍低于農業經濟增長方式分界線所對應的60.00%[19],廣西農業仍然屬于粗放型農業。同時,由于廣西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低于現代農業所要求的80.00%的標準[20],廣西農業依然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過渡階段,這是符合廣西農業乃至整個民族地區農業發展現狀的。

3.5.2 農村投資是促進廣西乃至民族地區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從表3中可以看出,在所有的農業投入要素中,農村投資對農業的貢獻率是最大的,達到了45.90%,這與近年來廣西加大對農業投資的政策是分不開的。但是也應該看到在農村投資的增長率較高,投資額度大的同時,農村的彈性比較低,只有0.09,農業對農業資本的利用效率不高,一方面是由于民族地區大多處丘陵高山地區,惡劣的自然環境制約了現代化的農業機械的應用;另一方面是民族地區人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無法充分地利用農業資本。

3.5.3 勞動力資源對廣西乃至民族地區農業發展的貢獻率不大 從回歸結果可知,廣西農業勞動力對農業的產出彈性為0.17,在投入要素中處于第二位,但從表3中農業的貢獻率只有2.00%,而且廣西是一個人口大省,農村勞動力過剩,勞動力資源對廣西農業發展的貢獻率偏小。原因可能是廣西農村勞動力素質低,制約了其對現代農業技術的掌握和需求。

3.5.4 農作物播種面積持續減少,制約了廣西乃至民族地區農業的發展 從前面回歸結果和表3可以看出,土地的農業產出彈性為0.82,在所有的投入要素中是最大的,但由于農作物播種面積年平均增長率為-0.37%,農作物播種面積在2004-2010年期間呈下降趨勢,結果導致土地在此期間對廣西農業的貢獻率為負值。

4 結論與政策建議

基于C-D生產函數,運用索洛(Solow)余值計算方法,以廣西88個縣(市)2004-2010年的面板數據,探究民族地區農業科技進步對農業發展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廣西在此期間的科技進步率為4.83%,貢獻率為55.51%。農業科技進步率低,但貢獻率大,提高科技進步率對廣西乃至全國的民族地區的農業發展有重要的作用。針對民族地區農業發展,筆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議:加大對農業科研院所和農業院校的扶持力度,保證農業對科研資金的需求,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在橫向上大力與東部省份開展合作;政府加大農業勞動力的技術培訓工作,提升農業勞動力使用先進技術的能力;提高農村投資效益,促使農村投資流向重要關鍵部門;國土部門加大耕地的保護力度,維護耕地“紅線”。

參考文獻:

[1] 李 靜,孟令杰.中國農業生產率的變動與分解分析:1978-2004年[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6(5):11-19.

[2] 鄭 晶,溫思美,孫良媛.廣東農業經濟增長效率分析:1993-2004年[J].農業技術經濟,2008(3):17-24.

[3] 馬彧崧,戴永安.甘肅省農業技術效率區域差異分析[J].技術經濟,2010(3):51-53.

[4] 秦朝鈞,張朝華.廣東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和要素貢獻率的測算與經濟增長分析[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1(5):556-559,564.

[5] 顧煥章,王培志. 農業技術進步對農業經濟增長貢獻的定量研究[J].農業技術經濟,1994(5):11-13.

[6] 朱希剛.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測定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

[7] 陳 凱.農業技術進步的測度——兼評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測算方法[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0,21(21):124-128.

[8] 蔣和平,蘇基才.1995-1999年全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的測定與分析[J].農業技術經濟,2001(5):12-17.

[9] 李林杰,王紅濤.加快農業科技進步 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基于我國“十五”時期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的實證分析[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8,29(2):163-167.

[10] 趙東喜,王力虎,黃曉昀. 廣西十五時期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測算與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3):1500-1502.

[11] 趙芝俊,袁開智.中國農業技術進步貢獻率測算及分解:1985-2005年[J].農業經濟問題,2009(3):28-36.

[12] 劉 芳,李炳軍.河南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的測算和分析[J].技術經濟,2010(12):74-76,121.

[13] 孫秋霞,楊妍妍,高齊圣.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的測算[J].統計與決策,2010(22):148-149.

[14] 賈鳳伶,孫國興,李 瑾,等.“十一五”天津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測算及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21):3186-3189.

[15] 雷 玲,張召華,王禮力.陜西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的測算與分析——基于C-D生產函數[J].技術經濟,2011,30(5):59-63.

[16]《山東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影響因子分析及對策》課題組.山東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測算報告(一)[J].山東農業科學,2012,44(3):127-132.

[17] 朱希剛.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測定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

[18] 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廣西統計年鑒(2003-2011年)[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2012.

第5篇

摘要:污水處理TOT項目中,處理費單價的確定決定了項目經濟效益的水平,本文從經濟評價角度,論述了污水處理項目處理費單價的測算方法,并輔以案例分析。

關鍵詞:TOT 處理費單價 案例 污水處理

我國污水處理廠建設投資從以政府作為單一投資主體到社會資本與國家資本同時并存,逐步實現了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并以此為契機,逐步引入了BOT、BT、TOT等多種市場化的投融資模式,本文以TOT模式下,污水處理項目處理費單價的測算方法為論述重點,并輔以實際案例分析,說明污水處理費單價的測算過程。

1.污水處理費單價的測算方法

TOT項目污水處理費單價的測算應充分考慮特許經營權在今后項目運營成本中以無形資產形式進行攤銷;在收購后充分考慮對既有項目的維修維護費用,通過新增投資方式增加項目的投資總額,并在今后的折舊過程中,對新增投資部分給與必要的資本化。

污水處理TOT項目污水處理費單價的測算,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1.1確定邊界條件。需要在測算前確定的邊界條件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商務條件。包括:項目收購預期兌價、資本結構、處理規模、特許經營期限、運營負荷、調價規定。

第二類,財務條件。包括:折舊年限、攤銷年限、殘值率、稅收種類及稅率、短期貸款利率水平、長期貸款利率水平、長期貸款期限及還款安排、虧損彌補條件、稅收優惠措施、盈余公積提取方式、股利分配政策。

第三類,生產運營條件。包括:人員定額、平均工資、社會保險繳納政策、藥劑單耗及單價、污水處理電耗及單價、污泥處理單價、燃料單耗及單價。

1.2成本計算。根據現有項目既定的處理工藝、實際負荷、物價水平,以及項目的生產運營條件,計算項目運營的經營成本和總成本。經營成本包括:電費、藥劑費、凈水費、污泥處置費、修理維護費、管理費用。在經營成本的基礎上,測算財務費用、折舊及攤銷費用,最終合并計算項目運營的總成本。

1.3項目基準投資回報標準的確定。項目基準投資回報標準分為以下三個標準:

①基準投資回報率。推薦使用動態指標內部收益率。

②動態回收期年限:銀行融資可容忍項目動態投資回收期的的最高年限作為污水處理類項目回收期標準。

③項目凈現值:項目凈現值應大于等于零。

1.4測算政府需要支付污水處理費單價。以采用動態指標內部收益率為例,通過事先預設的污水處理費單價,對現有生產條件下污水處理項目生命周期內所產生的年度現金流序列進行內部收益率測算,如內部收益率大于或等于基準投資回報率,則該污水處理費單價為可行標準。實際測算過程中將利用計算機對污水處理費單價進行步進式計算,即以單位總成本作為步進式計算的起點,逐步增加污水處理費標準,逐一進行比較,直到確定最終的最低可接受污水處理費單價標準。項目投資商可以此最低可接受污水處理費價格作為與政府進行談判協商的污水處理費底價,并在此基礎上獲得更多的邊際收益。

2.測算案例

2.1項目概況。某市擬將2008年建成的一座規模為10萬噸/日,采用百樂客工藝的城市污水處理廠進行特許經營權轉讓(TOT)。經過與有意向投資商的初步協商,擬采用轉讓兌價確定,污水處理費浮動方式進行招標,即初步確定污水處理廠轉讓兌價款總價為13,000萬元人民幣,特許經營期30年,由最終中標投資商設立項目公司,負責運營該污水處理廠,政府向該項目公司支付污水處理費。

2.2項目污水處理費單價的測算

步驟一:確定邊界條件。

①特許經營期:30年。

②設計處理規模及運營負荷:規模為10萬噸/日,可滿負荷運行。

③資本結構:可采用30%自有資金,70%貸款方式支付收購兌價款。

④項目轉讓預期兌價款:13,000萬元人民幣。為確保項目收購后的穩定運行,補充投資700萬元人民幣,用于設備設施的維修維護。

⑤調價規定:項目投資商可根據藥劑單價、電費單價、人工費單價、污泥處置費單價、通貨膨脹率等因素變動,每兩年向政府相關部門申請調整污水處理費單價。

⑥折舊年限:構筑物、建筑物折舊年限為20年;一般通用設備折舊年限為10年;電子儀器、計算機、自控設備、汽車等特種設備折舊年限為3年;上述資產殘值率均為5%。待攤資產攤銷年限為5年。

⑦稅收條件:項目享受免征營業稅、增值稅。需繳納房產稅、土地使用稅、企業所得稅。所得稅享受自盈利年度開始三年免征、三年減半征收優惠政策,所得稅稅率為25%。

⑧借款條件:流動資金采用短期借款,貸款利率為5.31%,隨借隨還;長期貸款采用10年期借款,借款利率為5.94%,到期還本,每年付息。

⑨股利分配政策:盈利年度按照10%比例提取盈余公積金,所提取盈余公積金額度達到注冊資本50%后不再提取;股利不分配,作為資本公積。

⑩人員定額為47人;平均工資為2,116.40元/人月;企業負擔社保繳費占工資總額比例為:工傷保險0.8%、養老保險20%、生育保險0.6%、醫療保險6.5%、失業保險2.0%、住房公積金12%、補充醫療保險4%、福利費14%。

生產條件:噸水電耗0.1944度/噸,電度費為0.55元/度;凈水費為0.55元/噸;噸水藥劑投放比例為3.5‰,藥劑價格為34,000元/噸;污泥運輸及填埋處置費為45元/噸。

步驟二:計算項目總成本。

①電費:項目噸水年處理347天,滿負荷運作,年基礎電費為52.8萬元,年度電費為423.95萬元。

②凈水費:項目處理噸污水耗費凈水0.01105噸,年處理347天,年凈水費為21.09萬元。

③工資福利費:按照每人年發12個月工資計發,年度項目人工福利費總額為190.86萬元。

④藥劑費:項目年耗費聚丙烯酰胺藥劑26.11噸,單價34,000元/噸;耗費次氯酸鈉173.5噸,單價4,000元/噸;年度藥劑耗費158.18萬元。

⑤污泥運輸及處置費:項目年產生污泥37,302.50噸,污泥運輸及處置年費用為89.53萬元。

⑥修理維護費:按照形成固定資產的1.5%提取,年度修理維護費為185.91萬元。

⑦管理費用:根據行業慣例,管理費用以項目運行電費、凈水費、工資福利費、藥劑費、污泥處置費、修理維護費總和為基數乘以12.5%,作為管理費用。項目年管理費用為134.27萬元。

⑧折舊及攤銷費用:本案例不采用綜合折舊及攤銷方式,這樣可以產生加速折舊的效應,從而使項目的年度凈現金流符合實際運營過程中的成本核算方式。

⑨財務費用:項目年度財務費用為562.29萬元。

步驟三:項目基準投資回報標準的確定

①基準投資回報率標準的確定:按照加權平均的方式計算項目基準投資回報率:股東期望投資回報率×自有資本金比例+長期貸款利率×長期貸款占項目投資總額的比例=12.5%×30%+5.94%×70%=7.908%,取8%作為基準投資回報率標準。

②動態回收期標準的確定:以銀行融資可容忍最高動態回收期12年作為本項目回收期標準。

③項目凈現值標準:凈現值最低應大于等于零。

以上三個標準需同時滿足,方能符合投資商股東及銀行融資的投資回報標準。

步驟四:測算污水處理費單價。以本項目總收購兌價及后續新增維修維護投資之和13,700萬元人民幣作為計算期望收益的基數,投資人擬獲得的回報=137,00×期望投資回報率,該期望投資回報率從0%開始進行步進式試算,投資回報率每增加1%,進行項目經濟評價試算一次,從0%~30%逐次試算,數據見下表所示。

在結果中選取同時符合基準投資回報三個標準的污水處理費單價作為談判的底價,結果如下:處理費單價為0.882元/噸;項目內部收益率為11.56%;全現金動態 回收期為12年;項目全現金凈現值為4,163.89萬元。

3.結語

采用TOT方式收購運營污水處理項目,在工藝、收購兌價、資本結構、特許年限等邊際因素確定的條件下,污水處理費單價的合理確定是項目成敗的關鍵,通過本文的分析,可大致了解污水處理TOT項目處理費單價的確定過程,通過確定合理的單價,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第6篇

關鍵詞:市場營銷;招商銀行;信息應用

一、提升現有客戶價值中的信息分析方法

本節介紹提升現有客戶價值營銷流程中的信息分析方法,具體包括業務案例分析模型與營銷活動ROI評估,客戶錢包份額測算方法,產品替代字段識別方法,可視化購物籃分析與網絡分析。

1.業務案例分析模型與ROI評估

業務案例分析模型能夠從客戶角度分析營銷活動的績效信息。該模型將用ROI作為績效指標量化營銷活動價值,同時又將回報率分解為成本和收益兩部分,其中成本包括前期成本和持續成本,收益主要包括消費增加和客戶生命周期增長其中(殷勤凡;鄭喜平,2010)。

業務案例分析模型和ROI評估通常有在兩種情況下使用:一是計算已經推向市場的營銷活動價值,判斷其是否該持續運行或終止,以及其對后續營銷活動策劃的指導價值;二是預估正在策劃的營銷活動價值,決定是否要執行(曲波,2012)。

2.客戶錢包份額測算方法

在客戶錢包份額的計算中,銀行需要利用外部數據來計量客戶在整個行業范圍內的全部花費。但由于單個銀行只有客戶參與本銀行業務的記錄,而并不具備客戶的全部數據,因此需要通過其它方法來估計客戶錢包份額。具體方法包括問卷調查,忠誠度計劃和過往消費測算錢包份額(周丹菁,2012)。

a.問卷調查測算

問卷調查是獲取客戶在整個行業范圍內的全部花費的方法之一。銀行邀請客戶參與問卷調查,直接了解客戶信息,如家庭總收入,計劃用于金融理財產品的投資金額等。但在實際操作中,問卷的回應率偏低,質量也無法保證。

b.忠誠度計劃測算

忠誠度計劃類似問卷調查。銀行以提供優惠為條件,吸引客戶參與忠誠度計劃,獲取客戶收入,職業,家庭等信息,用以估計客戶在整個行業范圍內的全部花費。

c.過往消費測算

用消費增減代替了全部消費的估算。在宏觀經濟形勢正常的情況下,如果客戶需求出現驟降,說明部分客戶已經轉向其它銀行的產品和服務,自身銀行占有的錢包份額降低了。如果客戶需求速增,則說明銀行占有的錢包份額增加(周丹菁,2012)。

3.產品替代字段識別方法

設計替代產品優惠促銷活動,銀行需要知道哪些客戶愿意購買新推出的代替產品。因此,銀行需要在數據庫中進行信息匹配,找出過去購買何種產品的客戶選擇了新的替代產品,以此作為目標客戶群的篩選標準之一。通常可以使用產品替代字段識別方法。用字母對新產品進行編號,用數字對舊產品進行編號,并合成字段。檢測數據庫中字段出現頻率,頻率較高的字段組合為替代產品組合。

4.購物籃分析

可視化購物籃分析是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營業柜臺的業務記錄和網絡操作痕跡,進行統計,計算出每兩種產品被一起購買的頻率,用產品與產品之間的連線表現出來(楊梅錦;呂亞杰,2012)。采用購物籃分析的方法,銀行可以很輕松地知道什么產品服務被合在一起購買了。

二、招行提升現有客戶價值中的信息應用

本章使用業務案例分析模型和ROI評估,評價招行現行的營銷活動價值,展示未來營銷活動效果的預測方法;通過研究招行錢包份額的測算方法,測算和監測招行錢包份額,識別開展客戶價值提升營銷活動的信號;針對兩類典型的提升現有客戶價值的營銷活動,使用字段識別和圖表分析方法,判斷替代產品促銷活動中的產品替代字段,使用可視化購物籃分析和網絡分析,識別可捆綁產品。

1.招行業務案例分析模型與ROI評估

使用業務案例分析模型與ROI評估,可以計算已經推向市場的營銷活動價值,也可以預估正在策劃中的營銷活動效果。

(1)現行營銷活動價值計算

使用業務案例分析模型,可以對現行營銷活動進行價值估計。本部分以招商銀行大數據時代下的三個營銷活動為例:美國運通卡,千鷹展翼和10元風暴,通過業務案例模型分析和ROI計算,判斷這三個營銷活動的價值,判斷其對后續營銷活動策劃的參考價值。

(a)美國運通卡

美國運通卡是2010年5月,招商銀行與美國運通合作推出的。招商銀行美國運通卡的主要服務內容是全球旅行及消費。美國運通卡是招商銀行借用美國運通在全球旅行服務市場的專業優勢,針對高端人群開展精細化營銷業務。

(b)千鷹展翼計劃

千鷹展翼招商銀行在2010年10月正式推出的,主要客戶群為創新型小企業客戶群,其特色在于“股權融資+債權融資”的新型模式。截至2013年12月末,千鷹展翼計劃共吸引17,344戶企業,期末貸款余額達1,305.28億元。為此,招行在全國范圍內已授牌成立100家專注服務于“千鷹展翼”企業客戶的“千鷹展翼創新支行”。

(c)十元風暴

十元風暴是針對信用卡客戶。具體內容為只要信用卡客戶使用招行卡消費一定筆數,就能以10元超低價秒殺價值數千的名牌用品。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該活動吸引230萬用戶參與搶購,派送禮品超過13萬份

三項營銷活動的利潤和成本數據對比,應用到業務案例分析模型中。可以幫助招行測算營銷預算開銷的最佳途徑。具體而言,由于“10元風暴”的ROI最低。盡管數值大于零,若是在招行營銷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叫停該營銷活動,以實現資源最有使用。

同時,通過現有活動評估,指導新營銷活動的設計,通過識別活動共性,對設計新的營銷活動有促進作用。具體而言,通過業務案例分析模型,可以發現美國運通卡,千鷹展翼和“10元風暴”三個營銷活動都取得了較高的投資回報。因此,在之后的針對創新型小企業的放貸服務,和針對零星客戶的信用卡推介的營銷活動策劃中,招行可以參照這些已有成功模式,同時參考并調整在這些活動中搜集的數據,以預測新活動效果。

(2)策劃中營銷活動價值預估

銀行在設計營銷活動時,需要對該營銷活動的效果進行估計。而用于活動價值估計的數據大部分來自銀行正在進行,或已經結束的營銷活動。舉例來說,如果銀行需要估計一個正在策劃的營銷活動的價值,那么銀行需要從數據庫中抽取已有數據的同類活動的成本收益數據,通過適當調,最后估計出策劃中的營銷活動的ROI。

計算策劃中的營銷活動的價值,只需在業務案例分析模型計算的基礎上,對前期成本、持續成本、消費增加和客戶生命周期增長數據做調整,將調整后的數據帶入公式即可。業務案例分析模型的適用范圍非常廣,不僅能預測現有客戶價值提升營銷活動的效果,還能預測客戶獲取,以及客戶保持營銷活動,的效果。

當然,由于營銷活動通常為一次性,并沒有大量的歷史數據可供參考,因此基于“保留樣本”,“平行市場”,同時綜合考慮目標群體和目標市場的差異對即將進行的市場進行預估非常重要。

2.招行錢包份額測算

截止2013年,中國已有上市銀行16家,其它非上市的大小銀行不計其數。在服務和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的情況下,招行需要較為準確地測算每個客戶的真實錢包份額,一旦發現錢包份額下降,即開展錢包份額搶奪活動。

本條基于過往消費對招行錢包份額進行測量。用消費增減代替了全部消費的估算,綜合考慮宏觀經濟形勢,如果客戶需求出現異常驟降,則說明部分客戶已經轉向其它銀行的產品和服務,自身銀行占有的錢包份額降低了。

用招行主營業務收入扣除存放中央銀行和同行拆借獲得的利潤量化客戶需求。通過研究2007年至2013年調整后的主營業務收入,可以發現,在2008年和2012年,招行的客戶需求出現兩次驟降。2008年經濟大環境發生金融危機,所有銀行客戶需求都銳減,因此忽略不計。而2012年,在經濟形式正常的情況下,發生的客戶需求減少則是一個客戶預警,暗示招行占有的客戶錢包份額極有可能減少。招行需要采取措施,從競爭對手手中搶奪客戶錢包份額。

3.招行替代產品促銷活動

替代產品優惠促銷活動的目的是為客戶提供現有產品的替代,主要為升級產品,以實現收益增加。附錄三5.2截選的是招商銀行客戶目前和過往購買的理財產品。用字母對目前理財產品進行編號,用數字對過往理財產品進行編號,并合成字段。通過柱狀圖比較,找尋頻次較高的合成字段。可以看出,目前購買外貿中寶2號優先理財計劃的客戶中,有較大的一部分曾經是睿享9號理財計劃的客戶。基于這一點,招商銀行可以在客戶數據庫中檢索識別出目前仍在參與睿享9號理財計劃的客戶,并向他們推銷外貿中寶2號優先理財計劃。

4.招行捆綁套餐推銷活動

捆綁銷售是增加客戶單位時間內消費量的有效方法,在策劃捆綁套餐營銷活動前,銀行需要了解哪些產品和服務應該合在一起推銷,一起擺放,或者捆綁并作為一個新的產品出現。具體可以用購物籃分析法設計產品捆綁。

使用可視化購物籃分析,對銀行營業柜臺的業務記錄和網絡操作痕跡進行統計,計算出每兩種產品被一起購買的頻率,用產品與產品之間的連線表現出來。通過這種的方法,招商銀行可以直觀地發現什么產品服務可以被捆綁。在購物籃分析中,服務之間的線條類型代表相同記錄的出現頻率。頻率較高的產品和服務可以捆綁銷售。

通過觀察可以得出,受托理財和賬戶管理服務通常被客戶一起購買,而養老金融和留學融資的客戶通常也會選擇賬戶管理服務。因此,賬戶管理服務可以與受托理財捆綁銷售,而招行也可以針對養老金融和留學融資的客戶有目的的推薦賬戶管理服務。

在招商銀行實際應用中,產品和服務遠遠多于10件。而大數據軟件包不僅能夠給出更多的一對一的示意圖,還能將關聯產品放在更接近的位置。

三、結論

本問研究在銀行提升現有客戶價值營銷流程中的信息應用。本文使用業務案例分析模型和ROI評估,評價招行現行的營銷活動價值,展示未來營銷活動效果的預測方法;其次,本文通過對比研究招行錢包份額的測算方法,選擇基于過往消費的測算方法,用以測算和監測招行錢包份額,以識別開展客戶價值提升營銷活動的信號;最后,本文針對兩類典型的提升現有客戶價值的營銷活動,使用字段識別和圖表分析方法,判斷替代產品促銷活動中的產品替代字段,使用可視化購物籃分析識別可捆綁產品。(作者單位:上海大學)

參考文獻:

[1] 曲波,數字化營銷想象[J].中國企業家,2012,21

[2] 楊梅錦;呂亞杰,淺析招商銀行創新營銷[J].時代金融,2012,33

第7篇

一、融資租賃的概述

融資租賃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之后迅速發展到世界各地,特別是發達國家。因為各國的會計制度和法律法規不同,其融資租賃發展過程也不一樣,所以,融資租賃在全球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

我國對于融資租賃也有很多不同的解釋,但是各種解釋的基本內涵一致,即:根據承租方對不同設備的各種要求,出租方從供貨商處購買承租方所需設備,承租方可以長期使用所需設備。本文以融資租賃基本內涵為基本進行論述,以便結合我國實際,加快發展融資租賃事業。

二、融資租賃項目中承租方財務問題分析的重要性

(一)從承租方方面分析

承租方最初發出租賃要求,是多個合同的涉及人,也是最終使用租賃物的人。

從承租方的角度,只有在是否有新設備、采用租賃還是購買方式、選擇融資還是經營租賃方式、怎樣確定租金等方面合理的進行財務分析,才能用較低的成本,結合自身條件得到使用設備的權利,利用得到的設備打開市場,得到最大的企業效益,讓企業健康的穩定發展。

由于承租方對融資租賃項目有很大影響,融資租賃項目特別重要。所以,承租方需要對融資租賃項目做出重要的財務分析。

(二)從融資租賃公司方面分析

融資租賃公司為了獲得利益,利用金融機構資金擁有租賃物的所有權,再把租賃物的使用權過渡給承租方。所以,融資租賃公司的發展和生存依賴于科學合理的財務分析。

融資租賃公司需要通過項目評估和融資方式評估的財務分析方法,做出規避風險舉措,保證融資租賃公司順利運行,確保融資租賃項目產業長期穩定發展。

(三)從金融機構方面分析

金融機構為融資租賃項目產業提供資金支持。所以,金融機構需要對租賃物、租賃項目以及融資租賃公司進行項目評估,做出合理的財務分析,以降低財務損失率,達到金融機構的贏利目的。

(四)從供貨商方面分析

供貨商是租賃項目產業中租賃物的最初制造者,供貨商必須通過正確合理評估租賃物的生產成本、贏利能力等做出科學的財務分析,以確保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通過論述不同參與者在融資租賃項目產業中的重要作用,我們知道,財務分析是整個項目產業的核心。科學合理的財務分析,對于承租方,金融機構、供貨商和融資租賃公司都有重要意義。融資租賃項目產業的正常運轉取決于合理的財務分析。

三、融資租賃項目中的承租方財務問題分析

根據以上論述,強調了承租方的財務問題在融資租賃項目中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有效把握承租方財務問題,通過財務分析的概述,具體闡述財務問題的幾種分析方法,從而提升融資租賃項目的整體競爭力,促進租賃事業長久發展。

(一)承租方財務問題的概述

承租方財務問題分析是指承租方在融資租賃項目中,以財務測算為基礎,做出的有內在聯系的一系列財務分析。這些財務分析包括確定資金方法、購買/租賃對比、融資租賃/經營租賃對比、投資評價新設備四種方法。四種財務分析互相聯系、環環相扣,為財務分析搭起框架。

(二)新設備引入的投資評價

是否要引入新設備是承租方第一個在融資租賃項目中做出的財務分析。這是租賃項目的前提條件,只有通過嚴格的財務測算,才能讓承租方投資評價是否可以引入新設備。只有引入新設備,才能讓融資租賃項目產業繼續下去。

引入新設備,我們從引入全新設備和更新原有設備兩方面進行財務測算。這都是承租方對引入新設備進行的投資評價,但兩者含有不同的測算方法。

承租方根據企業的現有資產設備和經營能力進行評估,評估企業是否需要引入新設備,需要引入什么樣的新設備。財務評價方法在企業評估中起著重要作用。投資新設備的財務評價方法包括凈現值法、現金指數發、折現回收期法以及內含報酬率法。這些評價方法都以預測項目投資的現金流量為基礎,其測算機理各不相同。

實際經營中,承租方不僅要評價是否引入新設備,還要經常評價設備的更新問題。如果使用的設備已經不適合經濟及技術的發展,那么就要更新設備,或者是利用先進的技術把原有的設備改造革新。對于生產能力相同的新舊兩種設備,承租方通常比較兩種設備各自的平均每年成本,對是否更新設備做出評價。

(三)購買/租賃的對比

承租方通過測算決定購入新設備后,下面要做的財務分析就是應該采用購買還是租賃的方式引入新設備。要想讓融資租賃項目存在,就必須通過測算對比,選出合適的租賃模式。雖然租賃/購買對比的內容分析比較豐富,但是,承租方需要對租賃和貸款兩種購買方式進行討論。承租方要根據自身條件,通過定性分析以及包含成本現值對比法、虧盈平衡點分析法、凈現金流量分析法在內的定量分析,慎重選擇租賃或購買

(四)經營租賃/融資租賃的對比

若承租方不采用購買方式,而是選取設備租賃的方式,那么接下來的財務分析就是:選擇融資還是經營租賃方式。兩者雖然都屬于租賃形式,具有共性,但兩者之間也有很多差別。

經營租賃是可撤銷并且不完全支付的一種短期的租賃形式。它不僅要出租方把租賃物使用權過渡給承租方,還要提供設備的保鮮、保養以及維修等技術服務的租賃形式。它泛指不包括融資租賃在內的所有租賃形式。

融資租賃是不可撤銷并且支付方式不同的一種長期的租賃形式,承租方不緊要承擔租賃物的租金,而且租賃物的保養、維修以及保險等都要由承租方來承擔,在租賃合同結束后,承租方可以選擇購買、續租或者是退還租賃物。

除此之外,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在成本測算以及稅負上的對比也有一定的差別,承租方通過定量與定性的對比后,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租賃方式。

(五)確定租金的方法

承租方經過分析,在融資和租賃兩種方式的對比下選擇融資租賃方式后,承租方就需要了解各種租金確定方法,再根據本企業的情況,選擇適合自身企業的租金方法,進而與融資租賃公司談判。

租金是指承租方支付給出租方的租賃物使用權轉讓的等價物。它是承租方進行的一種獲得租賃物使用權的等價交換行為。承租方要在融資租賃項目中,根據租金對出租物的生產成本進行核算,分析出租物的生產產品收入減去租金以及生產成本外,還有沒有盈利。因此,承租方在進行財務分析時,最重要的就是考慮確定資金的方法。

由于融資租賃比較靈活的還租方式,其租金的計算方法也有很多種。通常,我們在現實中支付租金時,都是結合不同的租金計算方法進行支付。目前,融資租賃項目的租金計算方法主要包括:年金法、浮動租賃利率法、損失金確定法、附加率法、等額支付本金法以及 或有租金法等六種計算方法。國際上在融資租賃項目中一般使用浮動租金利率法,而我國普遍應用租賃利率相對固定的年金法。選擇哪種租金的確定方法,是需要公司根據本企業的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而定的,不是承租方或者出租方所掌控的。

融資租賃項目中的承租方科學合理的財務分析,不僅提高融資租賃項目的成功率,也把潛在的融資租賃項目需求激發成了實際需求,促進了我國租賃事業的健康發展。

第8篇

第一部分 投資成本

    

    一.征地補償費

     (一).土地出讓金

    

1.計算方法:

    

土地出讓金基準價*容積率修正系數* 年限修正系

    

數*用地面積

    

2.上交部門: 市財政局

    

3.依據: (1)京政發[1993]34號文.

    

(2)京政發[1994]43號文.

    

4.說明:

    

(1) 各區類地價取值詳見附件;

    

(2) 城近郊區土地出讓金的60%返還區財政;

    

(3) 遠郊區縣地區土地出讓金全部由區縣留用;

    

(4) 市屬各局,總公司所屬企業和在市計劃單列的

    

企業集團,在已取得的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上或低價征

    

用的土地上進行開發,利用,經營,應補交土地出讓金, 其

    

中的60%返還企業, 由留用企業專項用于開發項目的基礎

    

設施建設.

    

(5) 在使用《基準地價表》時,由于地區分類是按

    

照區縣劃分,不同區縣的同類地區差別很大, 而且周圍環

    

境至關重要,所以把同類同種用途地類的地價區間等分為

    

十級.在實際操作中,首先判斷土地的區類,然后評定地價

    

的級別,最后選定基準地價,使地價測算更為合理,規范. 

    

同時考慮到說明(2),(3),(4), 在測算地價時加入" 操作

    

系數"概念,以準確測算必須交納的土地出讓金比例.

    

    

附件: (1) 1-10 類地區土地出讓金標準價;

    

(2) 土地出讓金修正系數表.

    

    

     (二).征地及拆遷補償費:

    

詳見附資料一:土地征用及拆遷補償費開支范圍.

    

說明:(1)測算時亦可依據《基準地價表》,計取"土

    

地開發及其它費用"的數據.

    

    

    二.前期工程費:(取值在40-120元/平米)

    

1.臨時水,電,路,場地平整費

    

依據:1992年建安工程定額;

    

標準:按實際發生工程量計算;

    

說明:施工現場千差萬別,通常按建筑面積5-15元

    

/平米,或建安工程費的1%.

    

2.規劃,測量,勘察,設計費:

    

依據:原國家建委(79)建發設字第315號文, 國家

    計委計字(1984)596號文,建設部(1991)第150,316,425號

    文;國家物價局,建設部[1992]價費字375號.

    

標準:

    

(1) 勘察費: 概算價*0.30-0.80%

    

(2) 民用建筑設計費

    

    

民用建筑工程設計費率收費標準

    

單 位: %

    ━━━━━━━━━━━━━━━━━━━━━━━━━━━━

    ┃ 工 程   │ 

工 程 概 算 投 資 (萬 元)  

 ┃

    ┃

   ├─────┬─────┬─────┬─────

    ┃ 等 級   │ 300 以下 │ 301-1000 │1001-3000 │ 3001 以上┃

    ─────┼─────┼─────┼─────┼─────

    ┃ 特 級   │   2.2  │   2.1  │

2.0  │

1.9  ┃

    ─────┼─────┼─────┼─────┼─────

    ┃ 一 級   │   2.0  │   1.9  │   1.8  │   1.7  ┃

    ─────┼─────┼─────┼─────┼─────

    ┃ 二 級   │   1.8  │   1.7  │   1.6  │   1.5  ┃

    ─────┼─────┼─────┼─────┼─────

    ┃ 三 級   │   1.6  │   1.5  │   1.4  │   1.3  ┃

    ─────┼─────┼─────┼─────┼───── 

    ┃ 四 級

│   1.4  │   1.3  │   1.2  │ 

 ┃

    ─────┼─────┼─────┼─────┼─────

    ┃ 五 級   │   1.2  │   1.1  │

│  

 ┃

    ━━━━━━━━━━━━━━━━━━━━━━━━━

    

    

    

     備注:

    

特級: 1.列為國家重點項目或以國際性活動為主的

    

特高級大型公共建筑;

    

2.有全國性歷史意義或技術要求特別復雜的

    

中小型公共建筑;

    

3.30層以上建筑;

    

4.高大空間有聲,光等特殊要求的建筑.

    

一級: 1.高級大型公共建筑;

    

2.有地區性歷史意義或技術要求復雜的中小

    

型公共建筑;

    

3.16層以上29層以下或超過50 米高的公共建

    

筑.

    

二級: 1.中高級,大中型公共建筑;

    

2.技術要求較高的中小型建筑;

    

3.16層以上29層以下住宅.

    

三級: 1.中級,中型公共建筑;

    

2.7層以上(含7層)15 層以下有電梯住宅或框

    

架結構的建筑;

    

四級: 1.一般中小型公共建筑;

    

2.7層以下無電梯的住宅,宿舍及磚混建筑.

    

五級: 一,二層單功能,一般小跨度結構建筑.

    

    

     說明: (1)民用建筑 大型 >10000 平米

    

中型 3000-10000 平米

    

小型 <3000 平米

    

(2)僅做民用建筑初步設計或施工圖分階段設計時,

    

其工作量的比例為40%和60%.

    

(3)提供文件的份數為初步設計圖紙6份,施工圖8份.

    

     3.規劃條件,可行性研究費

    

依據:建設部(1991)第425號文

    

標準: (1) 按現行規劃收費定額計算: 工日定額

    

*85元/工日

    

用地規模(公頃) 

工日定額

    

<=3

 90

    

10

 300

    

20

 500

    

30 

780

    

40

 920

    

50

 

 1000

    

>50 

面議

    

(2) 施工執照費按京政發[1988]21號文:概

    

算額*(1-3)‰

    

    

    三.基礎設施費

    

1.紅線內基礎設施費

    

依據:京政發[1993]34號文

    

標準: 1).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定.

    

管線延長米*管線單方造價.

    

2).根據經驗, 基礎設施費一般為建安工

    

程費的 2% - 10%.

    

說明: (1)一般該項費用為基礎設施各種管線工

    

程量*單方造價;

    

(2)各種管線單方造價:

    

自來水管線  

 600元/米

    

雨水管線 

  700元/米

    

污水管線  

 800元/米

    

煤氣管線 

1000元/米

    

熱力管線 

2000元/米

    

供電管線  

 700元/米

    

電信管線 

1500元/門

    

道路

 80元/平米 

    

綠化

 20元/平米

    

(3)經驗數據:

    

環衛費

 5元/平米

    

照明費

 5元/平米

    

(4)該項費用一般范圍 

150-400元/平米

    

普通住宅

 

  150元/平米

    

高檔住宅(公寓,寫字樓)

 400元/平米

    

2.紅線外基礎設施費(包括集資和自己修建)

    

依據:設計方案和集資協議;

    

標準: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定;

    

說明: (1)熱力,煤氣,自來水, 污水處理如有集

    

資,則相應的四源費中的該項不在計取.

    

(2)若自己修建, 測算依據同紅線內基礎

    

設施費.

    

    

    四.房屋建安工程費

    

1.建安工程費 

    

依據:現行建安費定額計算單方造價.

    

標準:

    

(1) 普通住宅 多層 

900-1000元/平米

    

高層 

1600-1800元/平米

    

(2) 公共建筑

    

a.公寓,寫字樓

 3000-4500元/平米

    

其中: 結構   

1000-1500元/平米

    

裝修

 800-1000元/平米

    

設備  

 1200-2000元/平米

    

b.別墅

 3000元/平米

    

說明:(1)公共建筑包括公寓,寫字樓,別墅,以及教育,

    

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服務,金融郵電,社區服務,行政

    

管理,市政公用.

    

(2)依據:京政發[1985]149號文;

    

標準:建筑面積 9678-10630平米/千戶

    

工程取費 按實際工程量.

    

①.詳見公建配套附表.

    

a.北京市新建改建居住小區公共服務

    

設施配套建設定額指標;

    

b.北京市新建改建居住區公共服務設

    

施配套建設定額指標;

    

②.通常取7-15%為公建配套面積比率.

    

    

2.招投標費

    

依據:京政辦發(1987)第152號文

    

標準:中標額*1‰

    

3.預算審查費

    

依據:(84)建京經字第439號;

    

標準:預算造價*0.5‰

    

(京計基字(1997)第0711號,住宅項目費率為0%)

    

4.工程監理費

    

依據:(1)國家物價局.建設部[1992]價費字479號;

    

(2)[93]京建法字第029號

    

標準:工程造價*適用稅率

    

適用稅率:

    

工程造價 500 萬元以下

 

 2.5%

    

  500---1000  

 2.0-2.5%

    

1000---5000    

   1.4-2.0%

    

5000--10000

   1.2-1.4%

    

10000--50000

 0.8-1.2%

    

50000-100000

 0.6-0.8%

    

>100000

0.6%

    

說明:(1) 實行監理的工程由監理單位向工程質量

    

監督部門上繳質量監督費,其費率為工程監理費中的 7%,

    

工程質量監督部門不在收取建設單位的質量管理監督費.

    

(2) 設計監理費由于金額相對較小,測算時一

    

般不予考慮.

    

5.竣工圖費

    

依據:(86)市建規字第097號;

    

標準:設計費*7%

    

6.建材發展基金

    

依據:(89)京建材字第292號;

    

標準:建安工程造價*2%

    

(京計基字(1997)第0711號,住宅項目費率為0%)

    

    

    五.公共配套設施費

     1.鍋爐房

    

標準:總建面積/鍋爐每噸供熱面積*鍋爐每噸造價

    

說明:(1)鍋爐每噸供熱面積約5000平米;

    

(2)鍋爐每噸造價約25萬元.

     2.變配電所

    

標準:每建筑平米30元.

     3.集資維護費

    

標準:每建筑平米80元.

     4.電貼費(建設部明文取消,北京仍在執行)

    

依據:原(84)華北電供用字25號文 290元/kva

    

后調整為四環路以內 1100元/kva

    

四環路以外 550元/kva;

    

現調整為單路供電 270元/kva

    

雙路供電 540元/kva;

    

說明:住宅用電量 30-60 va/平米;

    

其他用電量 50-80 va/平米.

    

    六.管理費

    

依據:(92)京價收字第124號;

    

標準:一至五項之和*2.5%.

    

    七.基礎設施增容費

     1.商品房

    

依據: 京計基字(1988)第866號文

    

標準: 自來水廠建設費 12元/平米;

    

煤氣廠建設費 29元/平米;

    

供熱廠建設費 30元/平米;

    

污水處理廠建設費 10元/平米;

    

說明: (1).用一項交一項;

    

(2).如其中之一在基礎設施中有集資,則該項

    

不再重復計取;

     2.非住宅建設項目四源費

    

依據: (1).京政發(1986)131號;

    

(2).京政發(1986)155號;

    

標準:

    

自來水廠建設費 :設計日用水量*830元/噸;

    

煤氣廠建設費 :設計日用氣量*600元/噸;

    

供熱廠建設費 :設計每小時供熱量*35萬元

    

/百萬大卡;

    

污水處理廠建設費 :設計日排污量*830元/噸;

    

說明:交納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在接用"四源" 之前

    

可以分期交納.

    

    八.項目配套設施建設費

     1.綜合開發市政費

    

依據: (1).京計基字(1988)第648號;

    

(2).市開辦(1988)經字第2號;

    

標準: (1).(商品房收入-四源費-用電權)*15%;

    

(2).建設投資*15%;

     2.分散建設市政費

    

依據:京計基字(1988)第648號;

    

標準: 多層,純住宅建筑面積*60元/平米;

    

高層,純住宅建筑面積*90元/平米;

     3.98年最新規定城近郊區商品房大市政費一律按100

    

元/平米計算。

    

    

    九.兩稅一費

     1.營業稅

    

依據:(90)財稅字第009號;

    

標準:商品房收入*5%;

     2.城市建設維護稅

    

依據:市開辦(1988)經字第2號;

    

標準:營業稅*7%;

     3.教育附加費

    

依據:市開辦(1988)經字第2號;

    

標準:營業稅*3%;

    

兩稅一費計取標準:商品房收入*5.5%;

    

    十.用電權費(取消)

    

依據:京政發[1993]17號

    

標準:(1).住宅建筑面積*40元/平米;

    

 (2).其他用電量(kva)*4000元/kva;

    

用電量:(1)住宅用電量 20-30 va/平米;

    

  (2)其他用電量 40-50 va/平米;

    

    十一.投資方向調節稅(取消)

    

依據:京稅字(1991) 805號

    

標準:(商品房銷售價格-大市政費-四源費-用電權

    

費-土地出讓金)*80%*適用稅率

    

適用稅率:

    

(1).按國家規定不納入計劃管理,投資額不滿

    

5萬元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北方節能住宅,其稅率為0%.

    

(2).一般民用住宅,包括商品房住宅, 其稅率

    

為5%;

    

(3).更新改造項目,其稅率為10%;

    

(4).京政發[1991]61號通知,稅率表未列出的

    

除更新改造投資以外的其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其稅率為

    

15%;

    

(5).公費建設超標準獨門獨院 ,別墅式住宅,

    

經有關單位批準允許建設的樓堂館所,其稅率為30%.

    

    

    十二.不可預見費

    

依據: 估

    

標準: 一至六項之和*5%.

    

    

    十三.建設周期

    

依據: 建安工程定額

    

標準: 

    

建筑面積(萬平米)

 建設周期(年)

    

<=3.0

 

 1

    

3.0 -- 6.0

 2

    

6.0 --12.0 

3

    

>=12.0

 4

    

    

    

    

第二部分 經營成本

    

    一.企劃費用

    

依據: 估

    

標準:一般為銷售收入的1-3%.

    

說明:該費用主要用于開發項目的廣告策劃,公關費用

    

,宣傳費用.

    二.出售商品房手續費

    

依據:京政發[1988]82號文

    

標準:商品房成交價或保護價*1%.

    

說明:買賣雙方各負擔0.5%.

    三.印花稅

    

標準:商品房成交價*0.5‰

    

說明:因該項費用金額較小,一般忽略計算.

    

    

    

    

第三部分 土地增值稅

    

    一.土地增值稅 

    

依據:《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

    

標準:增值額*適用增值稅率;

    

說明:1.增值額=銷售收入-投資成本-經營成本;

    

2.增值稅率采用超額累進稅率:

    

(1).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50%的部分,稅率

    

為30%;

    

(2).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50%, 未超過扣除

    

項目100%的部分,稅率為40%;

    

(3).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100%, 未超過扣除

    

項目200%的部分,稅率為50%;

    

(4).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200%的部分, 稅率

    

為60%.

    

3.為便于計算,引進速算扣除率概念.

    

土地增值稅=增值額*增值稅率-扣除項目*速

    

算扣除率

    

增值額/扣除項目 

增值稅率

 速算扣除率

    

<=50%

   30% 

     0%

    

<=100%

     40%

 

 5%

    

<=150%

 50%

 15%

    

<=200%

 60%

 35%

    

4.建設普通住宅出售,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

    

目金額的20%,免稅.

    

    

    

    

    

第四部分 所得稅,稅后利潤和利潤率

    

    一.所得稅

    

標準:所得稅=(銷售利潤-增值稅)*33%

    

說明:銷售利潤=銷售收入-投資成本-經營成本.

    

    二.稅后利潤

    

標準:稅后利潤=銷售利潤-增值稅-所得稅

    

    三.福利基金

    

標準:福利基金=稅后利潤*5%

    

    四.投資回報率

    

1. 增值比例=(銷售收入-扣除項目) / 投資成本*100%

    

2. 投資回報率=稅后利潤/投資成本*100%.

    

    

    

附件1.

    

    土地征收及拆遷補償費開支范圍

    

    一. 土地征收及拆遷補償費:

    

1. 征地補償費:

    

計算方法: 征地面積*同類土地前三年平均產值*(5

    

-6)倍

    

說明:

    

(1)無效益地或國家建設使用國有土地不發補償費

    

;

    

(2) 征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總和最高不得超過前

    

三年平均產值的20倍;

    

(3)根據京政發(1991)26號文件;

    

(4)付給鄉或村.

    

2.耕地占地稅:

    

計算方法

    

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區:9元/平米;

    

門頭溝,房山,昌平,大興,通縣,順義:8元/平米;

    

密云,懷柔,延慶,平谷:7元/平米;

    

學校,幼兒園,敬老院,醫院等建設用地免征.

    

說明:

    

(1)獲準占地之日起三十日內繳納, 過期按日加收

    

應納稅額的千分之五的滯納金.

    

(2)依據市政發(1978)93號文件.國地87年4月1

    

日27號文.

    

(3)付給區財政局.

    

3.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計算方法:

    

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區, 大興縣南郊農場菜

    

地3萬元/畝,門頭溝和遠郊區,縣菜地:1萬元/畝

    

市政基礎設施和中,小學校/ 幼兒園建設征用菜

    

地按上述標準的50%繳納.

    

說明:

    

(1)依據市政發(86)137號文件.

    

(2)由區地用科代收,交市財政.

    

4.青苗補助費

    

計算方法:

    

青苗當年計劃產量價值*生產階段補償比例( 或雙

    

方協商解決).

    

播種初期

 發育時間

 成熟期

    

為第一階段  為第二階段  為第三階段

    

蔬菜

 60%

 80% 

100%

    

大田作物 

70% 

90%

 100%

    

說明:

    

(1)依據(57)市京字第321號通知;

    

(2)付給大隊或村.

    

5.樹木補償費

    

計算方法:

    

材樹:材積*木材牌價*(1+50%);

    

鮮果樹:前三年平均產值*(5~6倍)

    

干果樹:前三年平均產值*(7~8倍)

    

說明:

    

(1)果樹有材值的加發材值補償,未結果幼樹發適

    

當補助費.

    

(2)依據市政發(84)116號文件.

    

(3)付給大隊或村.

    

6.水井,機井補償費.

    

計算方法

    

水井按原投入工料費

    

機井按7--15萬元/座

    

說明:

    

(1)枯井,廢井不予補償.

    

(2)水井依據市政發(84)116號文件規定的標準上

    

浮20%.

    

(3)依據北京市建設工程其它費用定額(1992).

    

(4)付給大隊或村.

    

7.墳墓遷移費.

    

計算方法:

    

墳墓座數*(800-2000元/座).

    

(1)依據北京市建設工程其它費用定額(1992).

    

(2)依據市政發(84)116號文件.

    

(3)依據市房第字(84)100號文件.

    

(4)付給村或所有人.

    

8.安置補助費

    

計算方法:

    

安置人口數*征地前耕地面積和農業人口的比例

    

*畝年產值*(3--10倍),安置人口數按征地前的農

    

業人口和耕地面積的比例及征地數量計算.

    

用地單位無力安置由其它單位安置的勞動力, 每

    

人付安置單位補助費及勞動力差額補貼供不應合

    

計2.5--3萬元.

    

說明:

    

(1)依據市政發(93)16號文件,京政發(91)26號.

    

(2)付給安置單位.

    

9.農轉工人員級差補貼:依據京勞辦發字(1993)

    

451號.

    

農轉工人員核定工資等級.

    

10.拆遷農轉居超轉病殘生活補助費

    

計算方法:

    

82歲以下每人應撥金額

    

(82--現有年齡)*12個月*(62--72元/人月).

    

補助月數不滿100個月的均按100個月計算.

    

無人贍養的孀寡孤獨及病殘人員,每人每月

    

250元.

    

(1) 發放對象為原有社員勞動力近三年每年勞動

    

100天以上者,因年老(男59歲,女49歲以上) 和

    

適齡不宜按排工作的病殘人員.

    

(2) 依據北京市建設征地農轉居超轉人員生活補

    

助費接收標準.

    

(3) 付給市民政局.

    

(4) 國家統規定的各項調價補貼.

    

11.超轉勞動力管理服務費

    

計算方法:

    

拆遷農轉居超轉病殘生活補助費總和*8%

    

說明:

    

(1) 依據北京市建設征地農轉居超轉人員生活補

    

助費接收標準.

    

(2) 付給市民政局.

    

12.超轉人員醫療補助費.

    

計算方法:

    

社員實行退休制的東升,海淀,四季青, 玉淵潭四

    

個公社的超轉人員加發醫療補助費15元/人月,每

    

人收取喪葬費200元.

    

說明:

    

(1)朝改辦(1990)48號.

    

(2)各區有各區的規定.

    

13.土地物補償費

    

計算方法:

    

指對屬于居民私有的樹木, 構筑物及其它的補償

    

費用私人養植花卉不予補償.

    

說明:

    

(1)依據(75)市房地字073號文件

    

依據(83)市房第字030號文件

    

依據(82)市房地字416號文件.

    

14.集體財產補償費

    

系指征地范圍內屬于集體財產的土地及地下附著

    

物的補償. 不需移地遷建面以收購的形式做一次

    

性處理,也在此例.

    

說明:

    

(1)依據京政(91)56號文件.

    

(2)付給大隊或村.

    

15.私人財產補償費

    

對農民自耕地上青苗私有家畜,圍欄等的補償.

    

說明:依據京房地字(1992)第087號文件.

    

16.附屬物補償費

    

計算方法:

    

棚子每間120--560元,門樓每個120--400元

    

豬圈每個80--320元,廁所每個4500元

    

圍墻80--120元/m,雞兔窩30--120元,

    

鍋臺每個100--300元,

    

甬路10--15元/平方米

    

說明:

    

(1)原標準依據(75)市房地字073號文件, 標準過

    

低,上此標準根據基建拆遷工作手冊.(p118頁).

    

(2)依據北京市建設工程其它費用定額(1992)

    

(3)付給村人或所有人.

    

17.私房發價費

    

指對被拆遷的居民的私有房屋進行收購或補償的

    

發價,此項費用應憑房管部門的房屋做人單計算. 

    

計算方法:

    

房價評估價格*(1+調整幅度)*(2--5倍)

    

(1)依據市房地字(74)203號文件

    

依據市房地字(82)369號文件

    

依據市房管地字(86)418號文件.

    

(2)依據京房地字(1992)第087號各項普調20%.

    

(3)付給房產主. 

    

18.拆房費: 

    

計算方法:

    

平房每間39--55元/平方米,另加棄土8元/平方米

    

(1)依據北京市建設工程其它費用定額(1992)

    

(2)付給拆房單位.

    

    

19.渣土清理費

    

指拆房后渣土清運費用, 包括清理到自然地坪及

    

運輸.其中,運出渣土費用按京政發(86)47號文件

    

規定,按每噸計算.

    

20.搬家費

    

計算方法:

    

原住房間數*(50--100)元/每間.

    

說明:

    

(1)京政發(1991)56號文件.

    

(2)付給拆遷戶.

    

21.獎勵費

    

計算方法:

    

規定日期內搬家,每戶最高獎勵200元.

    

搬家獎勵日期為7--10天.

    

說明:

    

(1)依據市房地字(91)56號文件.

    

(2)付給拆遷戶.

    

22.拆遷工作管理費

    

計算方法:

    

(1)拆遷管費:拆遷費支出總數*0.5%.

    

(2)拆遷服務費:拆遷費支出總數*1.5%(包括管理

    

費).

    

說明:

    

(1)拆遷費支出總數包括征地補償,補助費, 拆遷

    

安置房造價和地上物補償費等.

    

(2)京價字(1993)238號文件.

    

(3)付拆遷工作單位和拆遷許可證發放單位.

    

23.周轉費

    

計算方法:

    

(1)自行周轉人口每人每月50元.

    

(2)建設單位提供周轉房,無取暖設施, 取暖期每

    

月15元.

    

說明:

    

(1)依據京<<拆遷細則補充說明>>

    

 依據京房地字(92)087號文件.

    

(2)付給周轉戶.

    

24.周轉房

    

臨時安置拆遷戶所支出的所建周轉房費用及居民

    

自行周轉所需費用.

    

說明:

    

依據京政發(85)138號文件

    

依據京政發(82)144號文件.

    

25.房屋維修補貼

    

拆遷房移交房管部門管理的維修補貼

    

1元/建筑平方米,月*12月*10年*建筑面積

    

說明:

    

(1)依據88年預算第一冊(28頁).

    

(2)付房管部門.

    

26.農戶房屋原拆原建費

    

指不能轉居民條件的農戶私有房屋移地遷建, 按

    

原結構原面積所需費用.

    

說明:

    

(1)依據房地字(86)245號文件.

    

(2)依據房地字(83)102號文件.

    

27.安置用房費

    

指安置被拆遷居民用房的投資, 如使用本企業自

    

建住宅安置,其單方造價應按住宅建安工程單價

    

計算,如需外購商品房安置,可按商品房單位造價

    

計算.

    

28.臨時設施費

    

指臨時安置拆遷戶所支出的水,電,排水和零星修

    

建的費用.

    

29.鍋爐供暖費

    

指拆遷房移交房管部門管理的供暖費.

    

30.電梯高壓水泵管理費

    

指拆遷房移交房管部門管理的運行維修費.

    

31.拆遷遠郊優惠補助費

    

指被拆遷戶自愿遷往遠郊區縣的優惠待遇.

    

依據<<拆遷細則補充說明>>.

    

32.平地補助費

    

指大平大整新造耕地的平整費用; 一般在山地或

    

地形起伏很大的地區. 城區及近郊區通常不必考

    

第9篇

1輸變電工程經濟評價的相關概述

1.1輸變電工程經濟評價的發展現狀目前主要包括正算、反算兩種輸變電工程經濟評價方法,其中正算法主要是按照當前的電價政策以及相關的規定對項目財務內部收益率進行測算;而反算法主要是在準許收入、期望財務內部收益率的基礎上對輸配電價進行反算。這兩種雖然都是最基本的計算方法,但是反算計算電量加價方法比較常用。比如,電網規劃經濟評價中,主要是通過反算的方法將預測運維費用以及估算投資總額預測到整個運營期內的電量中。單項輸變電工程的可行性研究經濟評價中,主要是通過反算方法將這個工程的運維費用以及估算投資費用預測到整個運營期內相應的區域電量中。反算計算電量加價方法計算的電量加價主要是理論上在當前的電價體系上再額外增加,無法在現實中得以補償,這種并沒有實際意義。

1.2當前輸變電工程經濟評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國當前的電價體制下的輸配電價主要是由各電壓等級輸配電網一起投資構建形成的。因此,應該從整體輸配電價中將某一電壓等級輸變電工程項目的輸電價格進行合理分攤。而且,因為電力企業目前并沒有獨立核算輸變電工程費用。因此,如何歸集輸變電工程的實際運行費用也是當前經濟評價亟待解決的重點問題。關于輸變電工程的理論研究上,周冰等人基于新增網售電量以及平均輸配電價等基礎上計算某一電壓等級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但是并沒有思考把輸配電價平均分攤到這個特定的電壓層級上。當前仍然沒有研究出一種科學、合理的輸變電主網工程經濟評價方法。

2進一步改進輸變電工程經濟評價方法

2.1輸變電工程經濟評價方法的改進思路文章主要從費用歸集以及效益分攤的角度改進當前輸變電工程經濟評價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關于輸變電工程經濟評價的改進因素如下圖1。根據圖1所示,合理確定輸配電價分攤比例是效益分攤的關鍵所在,歸集電費的重點是準確的將輸變電工程的工資福利費用、維護修理費用以及材料費用等相關的經營成本歸集于被評價的輸變電工程項目中。

2.2財務效益分攤法輸變電工程通常包括110kV、220kV、500kV輸變電工程,主要是區域電力系統的轉供電環節以及輸電環節。當前的輸配電價體制并未分離,也沒有明確劃分不同電壓等級的具體輸電價格,為此,作者研究了輸變電工程的三種財務效益分攤法。

2.2.1資產比例法。通常區域內輸變電系統主要是通過500kV電壓等級電網將電力輸送到110kV電網以及220kV電網,然后再將電力利用配電網配送到用電用戶中。由此可見,輸配電價主要是由輸配電網整體相互作用形成的,每一個電壓等級輸變電工程根據工程占據總資產的資產比例計算其對于輸配電價的作用。根據資產比例計算分攤效益的方法公式。其中Ri的單位是%,主要代表資產分攤比例,而i的取值分別為1、2、3、4,主要表示500kV輸變電工程、220kV輸變電工程、110kV輸變電工程、配電網工程。而Cij的單位主要是萬元,主要表示第i類電壓等級資產中的第j項工程資產。

2.2.2容量比例法。上述介紹的資產比例法的計算基礎是假設全部電網資產對于輸配電效益的貢獻是均衡的,在實際工作中的可操作性非常好。然而區域電力系統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各電壓等級輸變電資產對于輸配電效益的貢獻是非均衡的,為了修正這個問題,于是研究出了更加科學的容量比例法,這種效益分攤方法如(2)所示。

2.2.3電量比例法上述介紹的容量比例法的計算基礎仍然是有假設條件的,那就是所有輸變電容量對于輸配電效益的貢獻都是均衡的,但是電力系統的內部容載比會有一定的固定規律,而且輕載和重載工程產生的實際效益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鑒于以上問題進一步修正、改進效益分攤方法,于是研究出電量比例法。其中Ri的單位是%,主要代表電量分攤比例,而i的含義以及取值和上述資產比例法基本一致。Qij的單位是MWh,主要代表第j項工程在第i類電壓等級資產中的實際電量。通過分析上述三種效益分攤方法可以發現每種方法都有自身的優點和缺點,而每種方法中,相同等級電壓的分攤比例基本一致,但是電壓等級不同的輸變電工程效益的分攤比例存在很大的差異。在實際工作中,如果滿意以上計算公式的條件,可以全部測算出三種分攤方法的分攤比例,然后按照輸變電工程經濟評價的基本原則以及主要目標綜合加權后確定最終的比例。

2.3歸集輸變電工程財務費用的方法輸變電工程的財務費用總投資核算方法比較簡單,而且也可以確保核算結果的準確性,同時也可以按照企業的財稅制度一一計算工程的財務費用、攤銷費用、折舊費用以及稅金,但是電網企業并沒有獨立核算輸變電工程的實際運行成本以及工程維護成本,包括工資福利費用、維護修理費用以及材料費用等,在輸變電工程經濟評價的過程中應該歸集這些相關的費用。

2.3.1輸變電工程的運行成本歸集。這部分的成本費用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1)管理費用。主要是指關于配電網運行管理的所有費用支出。具體計算方法:結合電力企業的實際運行管理水平合理測算工程運行費用和管理費用的比例系數,然后再估算輸變電工程的運行費用。(2)運行巡視人員的費用。主要包括巡視人員的補貼、工資等費用支出。具體計算方法:可以按照運行規程中制定的工作內容,運行人員的待遇以及巡視周期測算,或者也可以按照輸變電工程實際需要的機械臺班、材料以及人工等進行具體計算。(3)能耗費用。主要包括輸變電工程在實際運行需要消耗的能源以及設備,包括設備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的線損成本。具體計算方法:可以進行實際調研統計工程運行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可以根據實際調研的數據以及設備廠家提供的各項參數計算設備能耗。可以按照線損電量準確計算設備的線損成本。

2.3.2工程維護成本歸集。這部分成本主要包括設備、材料更換費用、設備檢修費用等,其中材料、設備更換費用主要是指更換的設備費用,二次保護以及監控設備費用,消耗性材料費用,備品備件更換費用等。而設備檢修費用一般是指在檢修過程中需要的機械臺班費用、材料費用、人工費用等。可以根據電網運行的相關規定規程以及電網企業制定的工程檢修費用支出規劃、已經花費的檢修費用的相關數據等合理預算維護成本。

第10篇

關鍵詞:城鎮供水資本金測算水價貸款年限

中圖分類號: TK284.7 文獻標識碼: A

根據水利部水規計[2003]163號印發的《水利建設項目貸款能力測算暫行規定》,對具有發電、供水(調水)等功能的準公益性和經營性大型水利建設項目,應在可行性研究報告階段進行貸款能力測算,并編制項目貸款能力測算專題報告。其目的是根據市場需求合理測算項目的財務收益,測算項目所能承擔的貸款額度和所需的資本金,擬定項目建設資金籌措方案,對項目進行科學合理的財務可行性評價,為國家、地方政府及有關投資者決策提供依據。現依榆林能源化工基地榆神城鎮供水工程為實例,研究影響資本金測算的主要因素—水價和貸款償還年限,這兩者受市場前景影響和用戶承受能力制約,通過分析計算項目資本金和貸款的最佳方案。

1工程概況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榆神城鎮供水工程位于榆林市北部,橫跨府谷、神木、榆陽三縣(區),是一項跨區域調水工程。工程總引水規模2.03億m3,解決了榆林市和沿線城鎮的城市供水問題。本工程包括水源工程和輸水工程兩大部分,水源工程由管井、干支管道和附屬建筑物等組成,輸水工程由隧洞、泵站、倒虹、暗涵、壓力管道及管道附屬建筑物等組成。

工程靜態總投資485873.57萬元,施工工期為45個月。

2工程投資和年費用

2.1 固定資產投資

依據榆林能源化工基地榆神城鎮供水工程投資估算書,在貸款能力測算中,暫以靜態總投資485873.57萬元作為固定資產投資。

2.2 生產流動資金

生產流動資金包括維持項目正常運行所需購買的燃料、材料、動力、備品備件和支付職工工資等的周轉資金。根據工程實際并參照已成相似工程的分析統計資料,流動資金按兩個月的財務運行費計列,約為7000萬元。流動資金全部采用自有資金,不考慮使用貸款。

2.3 總成本

2.3.1 年運行費

工程的年運行費包括職工工資及福利費、住房基金及勞保統籌費、維護修理費、材料、燃料及動力費和其他費用。

按可行性研究報告,本工程建成后的生產管理單位定員為261人,職工工資3.0萬元/人年,職工福利費按工資總額的14%考慮,勞保統籌費、住房基金、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分別按工資總額的17%、10%、3%和8%計算。

材料燃料及動力費主要為抽水電費,按陜價價發[2011]73號文《陜西電網銷售電價表》可知,大工業生產用電電價為0.5073元/kW·h,則抽水電價按0.51元/kW·h計算,相應抽水電費為22328萬元。

工程維護費(不包括占地費)包括日常修理費和大修理費,按固定資產投資的1%估算,每年費用4769萬元。

其他費用主要用于水情水質監測工程監測系統的運行維護費用等,按上述各項費用的10%計算,則每年為3071萬元。

在貸款能力測算中,暫按不計算攤銷費,即把水庫淹沒處理補償費只作為固定資產投資計算。

本工程年運行費合計為33783萬元。

2.3.2 年折舊費

折舊費采用平均年限法計算,殘值率按5%計,計算的年折舊費為16739萬元。

2.4 稅金

主要包括銷售稅金及附加和所得稅,其中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5%;教育費附加稅率3%;所得稅稅率25%;銷售稅金及附加以增值稅為計算基礎,增值稅稅率為17%。此外,盈余公積金、公益金按稅后利潤的10%計算。

3 費用分攤和成本測算

本工程主要以城鎮供水為主,任務單一,因此不需再將固定資產和年運行費進行分攤。項目實施并達到設計水平年后,年運行費33783萬元,按總水量20300萬m3計算的單位供水經營成本為1.66元/m3,單位供水總成本為2.46元/m3。

4 市場情況和用戶承受能力分析

4.1 項目區供水市場前景分析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榆神城鎮供水工程受益區主要位于榆林城市、神木縣城及沿線城鎮、榆神煤化學工業區清水溝工業園。榆林市2010年末,全市總人口33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40萬人,城鎮化率41.6%,總土地面積4.36萬km2,形成了空中網絡送電、地上公路和鐵路運煤、地下管道輸氣的多層次立體式能源產品外輸體系,榆林已成為“西煤東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的重要基地。

榆神煤化學工業區是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中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的工業區,錦界及清水溝工業園區是榆神工業區的兩個主要園區,位于禿尾河兩岸,根據水資源供需分析,禿尾河流域2015年、2020年需水量分別高達2.6億m3、4.0億m3,可供水量約為1.7億m3、1.9億m3,遠遠不能滿足用水需求,根據供需分析成果,近、中期缺口主要在工業區工業用水,其他農業等用水基本滿足,兩水平年工業需水分別為1.9億m3、3.3億m3。

綜上所述,項目區是國家及陜西省未來重點開發建設區,其工業區及城市將聚集主要的經濟總量及人口規模,需水十分迫切,當地水資源有限,未來發展用水必須依靠引調水源解決,包括引用府谷天橋巖溶水、漫灘水及黃河引水,而大泉引水工程由于引水規模大,受用水總量指標和前期工作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近期實施難度較大,無法解決榆神工業區及周邊城市發展用水的燃眉之急,因此本項目的建設將在近、中期內滿足其供水問題,供水前景廣闊。

4.2 項目區已成工程供水情況及供水成本

根據工程任務確定本工程的供水對象為榆林城市、神木縣城及沿線城鎮,工程在滿足城市用水的前提下,以供定需向榆神工業區補水,緩解其用水矛盾,。

根據陜西省物價局陜價價發[2011]176號文《關于進一步推進我省城市供水價格改革的指導意見》,調整后的縣城供水價格為(到用戶最終負擔價格):居民生活用水3.50元/m3,非居民生活用水6.43元/m3,特種行業用水10元/m3。在銷售水價中含有污水處理費0.60元/m3,公用事業附加0.10元/m3~0.20元/m3,水資源費按自來水售水量征收,標準為0.30元/m3,計入自來水供水成本中。

4.3不同用戶對水價的承受能力分析

本工程考慮到受水區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需求的增長過程,分兩期建設配水,水平年分別為2020年和2030年。根據調查資料的數據,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收入為13819元,按年增長6%的平均增長率,預計到2030年人均收入將達到24747元。

本次以水費支出指數1.0%、1.5%和2.0%測算受水區居民可承受水價,按照水費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1%計算的現狀水價為3.14元/m3,低于現狀居民生活水價3.5元/m3,按照水費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1.5%計算的現狀水價為4.71元/m3,高于現狀居民生活水價3.5元/m3的35%,按照水費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2.0%計算的現狀水價為6.28元/m3,高于現狀居民生活水價3.5元/m3的80%。以上數據說明供水區群眾對水費支出占收入2%已能接受,而按照水費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2.0%計算的現狀水價高出現狀水價幅度過高,供水水價的預測按占城鎮居民收入的1.5%~2%控制較為合適。

上述水價是用水戶承受的全口徑水價,包括水源、輸水和管網系統等組成的,考慮長距離輸水損失10%,產銷差率10%,即終端用戶所銷售1m3商品水,需要購買原水1.24 m3(1/0.9/0.9),城鎮居民的可接受水源出庫水價為(6.28/0.8-0.8-0.3)/1.24≈3.9元/m3,其中系數0.8為居民生活水價折算為綜合水價的比例系數,水資源費根據陜政發[2003]35號文為0.30元/m3,污水處理費0.80元/m3。即分析確定的居民可承受水價為5.93元/m3。

工業企業可承受水價根據工業用水成本占工業產值比重來測算。本工程供水區工業水費支出指數的取值,要根據本工程供水區水資源狀況進行確定。根據分析2020年工業萬元增加值用水量分別為17m3/萬元,按萬元工業產值的2.0%計算水費支出,則萬元增加值的水費支出為200元,則2020年單方水價承受能力為11.76元/m3。即工業供水水價在11.76元/m3內都是可行的。

5 貸款能力測算及影響因素的分析

5.1貸款能力測算的原則與基本條件

在項目貸款能力的測算中應以現行的國家和行業規程規范為依據,其計算方法和主要參數應按現行規范中財務評價的有關規定和國家現行的財稅、價格政策執行。測算中,應將項目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計算。

本項目在貸款能力的測算中,年供水量基本不變,依據不同的水價方案,在規定的水價和貸款償還期內,測算滿足還貸條件的項目最大貸款能力和相應所需的資本金額度。

國內銀行貸款年利率6.55%,建設期不還款。

5.2 測算方案擬定

根據成本測算成果、市場調查情況、用戶可承受的價格范圍、價格主管部門核定批準的價格及供、受雙方商定的價格方案分別進行測算,同時還應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分析擬定合理的貸款年限。

供水水價(原水)按三種方案考慮,即3.7元/m3、3.9元/m3、4.1元/m3、,其主要依據是:

——3.7元/m3是人均可支配收入1.0%反推的水價,屬于低限水價;

——3.9元/m3是根據本工程供水成本并考慮供水區群眾承受能力后預測的可實現的水價;

——4.1元/m3是人均可支配收入2.0%反推的水價,屬于供水水價上限。

按國家對固定資產貸款的有關規定,榆林能源化工基地榆神城鎮供水工程的國內貸款償還期應在15年~18年之間,分別按15年和18年兩個貸款償還期計算。

5.3 不同方案的貸款能力測算成果及分析

不同方案貸款能力測算結果見下表,從表中結果可以看出,對資本金和貸款影響最大的因素是水價,其次是貸款償還年限。

根據本項目的實際情況,對貸款償還期15年,由于貸款償還期較短,還款壓力加大,資本金的比重較大,當還貸期增加到18年時,同一檔次水價的貸款能力增加約20%左右。由于本項目投資較大,選用18年更為合適。

經濟分析測算成果表

5.4關鍵因素的分析

隨著貸款年限的增加,水價的增加資本金呈遞減趨勢,貸款額度呈遞增趨勢。

本次貸款能力測算方案擬定了三個水價,分別為3.7元/m3、3.9元/m3和4.1元/m3。隨著供水原水水價的提高,在還貸年限為18年時,可以增加的貸款額度約為70000萬元左右。

從供水原水水價為3.7元/m3的財務報表情況來看,在運行期的第一年都虧損額度較大,而且較低的水價也不利于項目的正常運轉,財務內部收益率只有為4.05%左右,因此該水價方案不宜采用。

對原水水價為4.1元/m3時,雖然項目的貸款能力較強,而且財務指標也優,但作為受益區群眾支付意愿的上限水價,也不宜采用。

第11篇

關鍵詞:EVA;EVA指標;公司價值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一個企業能否實現管理方面的目標取決于很多因素,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對企業自身經營業績的考核。依靠每股收益、凈利潤等傳統的財務指標來進行業績評價已經不再能適應當前企業發展的需求。這是因為這些傳統財務指標存在著一定的弊端:首先它們都是對過去的經營活動在財務方面的評價;而且這些指標都沒有將權益資本成本作為評價的一方面納入考慮。EVA就是為了克服傳統財務指標的缺陷而應運而生的,EVA考慮了權益資本成本,而且會利用一些調整項將公司經營業績的水平盡可能真實地還原出來,能夠更準確地反映公司創造價值的能力。2007年國資委允脊睦央企使用EVA指標來衡量自身的經營業績,2010年則迅速在中央企業中全面執行《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國資委令第22號)》,并且EVA指標在總體衡量經營業績時所占的比重高達40%。央企經營業績考核辦法的出臺一方面推動了EVA指標在我國企業業績評價中的應用,另一方面則引起了人們對于EVA指標的廣泛關注。2010年-2015年央企業績考核用到的EVA指標采取暫行辦法中的指標計算方法,2015年年底國資委了新的EVA指標計算方法并且在2016年開始全面實施。

新的計算公式相對于舊的計算公式主要是在平均資本成本率上做出了重大的調整,不再采用過去單一而固定的資本成本率。新的計算方法相較于舊的計算方法是否更有助于衡量企業的業績和價值是我們希望了解的。

本文采用實證研究的方法,對比了兩種核算方法哪一種更有助于企業價值衡量,以期能夠為EVA指標計算方法的不斷改進提出新的建議。

2.相關文獻回顧

國內外在EVA方面的研究都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主要分為規范研究和實證研究。規范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EVA計算公式中的調整項以及EVA有效性的價值分析。實證研究主要是通過股票市場上上市公司的數據來驗證EVA作為業績評價指標的優越性。

從目前的研究現狀來看,通常用市場增加值(MVA)作為公司價值的衡量指標,市場增加值(MVA)定義為公司總市場價值與投入總資本的差額。

MVA代表一家公司從創立至今,包括保留盈余在內,投資人投入的現金和現在股東以市價出售股份所回報的現金差異,顯然,MVA是公司管理層在其經營過程中為投資者創造的額外價值總額,它包含了經理人員有效運用企業資源的能力以及企業長期發展前景的市場評價,因此,與EVA相比MVA反映的是一種長期的,外部市場的業績評價方法。

二、研究設計

1.樣本選取及變量定義

(1)樣本選取及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了兵器工業集團、兵器裝備集團、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四大軍工央企中在我國A股上市的控股子公司作為分析樣本,并且采用了這些上市公司2013年-2015年三年的數據。本文分別在國泰安數據庫和銳思數據庫中提取了所需要的數據,根據國資委出臺的EVA的新舊計算方法,將34個樣本2013年-2015年三年間的EVA分別進行了測算,剔除了某幾個企業異常年份的數據,得出了如表1的樣本構成:

(2)變量定義

①被解釋變量。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比較不同計算方法下的EVA指標哪一個與公司價值相關性更高,因此以經濟增加值(EVA)為被解釋變量。將不同計算方法下的EVA分別帶入研究模型。

②解釋變量和控制變量。本文以市場增加值(MVA)作為衡量公司價值的解釋變量,又選取了來自經營業績考核及影響EVA的重要財務指標,包括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營業收入增長率以及資產負債率作為控制變量。

2.研究模型及研究假設

(1)研究模型

①配對樣本T檢驗

將2010年-2015年采用的方法計算得出的樣本2013年-2015年的EVA指標與2016年采用的新的方法計算得出的樣本在相同時間段的EVA指標作配對樣本T檢驗,觀察在修改了平均資本成本率的計算方法以后,EVA的數值是否得到了顯著變化。

②回歸模型

將2010年-2015年采用的方法計算得出的EVA指標與2016年采用的新的方法計算得出的EVA指標代入方程中,得到兩個模型,然后在此基礎上根據R2的大小進行判斷。由于解釋變量相同,因此R2最大的模型就是解釋變量能夠詮釋被解釋變量最好的模型。

(2)研究假設

①本文認為,采用2016年新的EVA指標計算方法計算出的EVA與之前用固定的資本成本率計算的EVA有較大的差距,因此提出如下假設:

H0:新方法計算出的EVA與舊的方法計算出的EVA具有顯著差異。

②根據目前EVA與MVA研究的結果可知,二者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因此,新舊計算方法計算出的EVA二者哪一個與MVA的相關關系更強則哪一個在評價公司價值方面具有更大的意義。據此提出兩個對立的假設:

H1:新的計算方法計算得出的EVA與MVA更相關;

H2:舊的計算方法計算得出的EVA與MVA更相關。

三、實證分析結果及解釋

本文利用SPSS Statistics20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相關性分析和回歸分析。

1.配對樣本T檢驗結果與解釋

本文將選取的樣本分別重新用新的和舊的計算方法計算得出了34個公司在2013年到2015年的EVA并且剔除了異常數據,得出可以配對的95對數據進行了配對樣本T檢驗,見表3~4:

表4是對配對樣本T檢驗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兩配對樣本在95%的置信水平下雙尾顯著相關(0.003顯著低于0.05)。這充分說明了采用新的計算方法也就是采用根據企業自身情況測算的平均資本成本率下的EVA與采用固定的資本成本率計算出的EVA相比具有顯著的差別,可以接受H0假設。

2.回歸分析結果與解釋

(1)相關性分析:本文首先對解釋變量與被解釋變量以及控制變量做了相關性分析,見表5:

95%的置信水平下不具有相關性。除此之外,還可以明顯看到調整后的EVA與MVA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493且在0.01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而調整前的EVA與MVA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490,這也充分表明調整后的EVA與市場增加值(MVA)更加相關,即調整后的EVA更能代表公司實際的價值,從而可以接受H1假設。

(2)回歸分析:

從表6~7中可以看出,將調整后的EVA代入模型方程中時,調整后的R方是0.451,將調整前的EVA代入模型方程中時,調整后的R方是0.45。由于解釋變量相同,因此R2最大的模型就是解釋變量能夠詮釋被解釋變量最好的模型,所以MVA能夠更好地詮釋調整后的EVA指標,這個和上文相關性分析得出的結果是相同的,也驗證了H1假設即調整后的EVA能更好地反映公司價值。

四、研究結論及建議

1.研究結論

本文通過對兵器工業集團、兵器裝備集團、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所屬34家A股上市公司調整前后的EVA進行實證分析,得出兩個結論。(1)調整后的EVA與調整前的EVA相比具有明顯的差異,這主要是由于調整后采用了企業個性化的資本成本率,這也說明了不同企業的平均資本成本率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因此,調整前將5.5%作為統一的資本成本率是不太合適的;(2)調整后的EVA與市場增加值(MVA)更顯著相關,故而調整后的EVA能更好地反映公司價值。因此,國資委出臺的EVA的新的核算方法是更加科學合理的,能更公平地衡量企業的經營業績。

2.建議

(1)完善股權資本成本率的計算方法

債權資本成本率以及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的計算方法的改進是對EVA指標的一個重大的完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仍然可以注意到股權資本成本率并沒有發生大的改變,依然是維持在5%這一固定的水平上。如果要使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更加合理,股權資本成本率也需要根據企業自身的具體情況進行完善。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采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具體而言,可以采用5年期憑證式國債利率為無風險利率,市場指數平均回報率為市場回報,A股行業β系數為β系數,用這些指標根據CAPM模型測算股權資本成本率。如果股權和債權的資本成本率都能夠反映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最后測算的EVA一定能更合理地反映公司的經營業績。

(2)逐步引導中央企業建立以EVA為導向的價值管理體系

EVA不僅是度量股東財富的一個指標,它也是一個管理工具,是建立財務管理體系及激勵計劃等一體化框架的重要指標。以EVA為導向,企業可以建立以價值為驅動的激勵和監督機制,并在相應的機制下將EVA的價值管理思想融入企業的所有重要流程和系統,從而使企業全面貫徹以價值管理為導向的管理體系。

本文認為,國資委應以業績考核為手段,引導并推動中央企業構建以EVA為導向的價值管理體系。在此過程中,將為股東創造財富的理念貫穿于企業各個層級,落實于企業的管理會計控制系統,統領企業的各項經營決策,最終形成以管理會計控制系統為基礎,以經營決策為載體,以股東價值為導向的價值管理體系。

第12篇

本文就電網項目從項目本身出發,綜合考慮項目投資和相關影響因素,利用并用系統動力學相關原理,研究建立電網項目經濟增加值測算模型并進行實例進行分析。

1 系統動力學

1.1 系統動力學基本原理介紹

系統動力學是一門分析研究信息反饋系統的學科,也是一門認識系統問題和解決系統問題的交叉綜合學科。系統動力學從系統的微觀結構入手建模,以系統思考的理念挖掘系統內部的問題產生機制,并借助計算機模擬技術,構造系統的基本結構,定性與定量地分析研究系統,進而模擬與分析系統的動態行為。

1.2 系統動力學模型構建

構建系統動力學模型的關鍵是確定系統的邊界、要素和功能,進而搭建起與系統功能相關的要素之間的連接。建模步驟分為系統結構分析和系統模型構建。系統模型構建就是在因果反饋回路的基礎上,將系統的各種要素、連接進行抽象化和細化,主要包括流圖的構建和連接公式的設計,流圖如圖1所示(以企業庫存管理為例)。

流圖中包含四種要件,即存量、流量、輔助變量以及箭頭連接;公式嵌套在模型內部,具體反映模型各種要素之間的因果關系。

2 基于系統動力學的電網項目經濟增加值測算模型

2.1 測算思路

從項目本身出發,考慮項目投資和相關影響因素。項目相關因素即為項目新增容量進而帶來項目所在地區供電分局售電量的增加;從經濟增加值測算公式出發,年經濟增加值測算包括四個方面的驅動因素,包括新增售電量收入、模擬購電成本、供電成本和資本成本,計算方法即為“收入-成本”。將年經濟增加值按一定利率水平和折舊年限進行折現即得到總經濟增加值折現值。

2.2測算模型

將項目對其提高經濟增加值(EVA)測算思路展現在系統動力學分析軟件中,得到如下系統流圖如圖2所示。

圖中黑色指標為基礎數據輸入,藍色指標為過程指標,紅色指標即為項目評價指標。

系統流圖中指標計算公式如下表1所示:

3算例分析

以東莞220千伏片美(連平)輸變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給出算例分析。首先搜集整理基礎數據輸入如下表2所示。

將上述數據鍵入系統動力學模型中黃色指標輸入端口,運行模擬計算結果如下:

由計算結果可知,東莞220千伏片美(連平)輸變電工程在折舊年限內能夠提高經濟增加值總量的折現值為7.39億元。

4 結語

通過基于系統動力學建立的模型測算電網項目經濟增加值,解決了電網項目投資和項目相關影響因素之間動態的、具有延遲效應的、復雜非線性系統問題,進而可以通過直觀的模型對電網項目經濟增加值進行模擬測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