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_999成人精品视频线3_成人羞羞网站_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0
首頁 精品范文 防治空氣污染的建議

防治空氣污染的建議

時間:2023-07-24 17:06:4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防治空氣污染的建議,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防治空氣污染的建議

第1篇

關鍵詞:室內空氣污染;來源;防治;危害

收稿日期:20120401

作者簡介:婁云(1988—),女,遼寧沈陽人,吉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碩士研究生。中圖分類號:X7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2)05020103

1引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于室內裝修、裝飾的要求也日趨精致,致使大量新型建筑、裝飾材料、家用電器、日用化學品等進入生活和辦公場所,增加了室內空氣污染物的來源和種類,導致室內環境質量日益惡劣。資料顯示,人一生中約有70%~90%的時間在室內度過[1],室內環境污染將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和人們的工作、生活質量。資料記載,當前人們68%的疾病都與室內空氣污染有關[2],病態建筑綜合癥(SBS)、多種化學污染物過敏癥(MCS)及與建筑有關的疾病(BRI)[3]都與室內空氣污染有直接關系。因此,室內空氣污染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本文通過分析城市室內空氣污染的來源及其危害,并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以改善室內環境質量,保護人體健康,提高人們的工作、生活的舒適度。

2室內空氣污染的來源

室內空氣污染是指有害的物理、化學、生物性因子污染物進入室內空氣中并達到對人體健康產生直接或間接、近期或遠期,或者潛在有害影響程度的現象[4]。室內空氣污染主要來裝修和裝飾材料、電器污染、人為活動、人體自身的新陳代謝等。室內空氣污染主要包括灰土、可吸入顆粒物、總懸浮顆粒物、煙霧等懸浮固體污染物和甲醛、苯系物、揮發性有機物、氨、氮氧化物、臭氧、氡氣等氣體污染物[2]。

2.1裝修和裝飾材料

室內裝修、裝飾過程中,常會使用一些價格低廉、性能優越的合成材料及各種涂料、墻布、油漆、膠粘劑、新購家具等,這些材料會散發多種室內空氣污染物,是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這些污染物常會導致頭疼、失眠、過敏、免疫力下降等癥狀。如人造板材中會釋放出甲醛,內墻涂料中含有揮發性有機物、甲醛、微量重金屬等污染物,油漆會揮發出苯、揮發性有機物,膠粘劑中易釋放出揮發性有機物、甲醛、苯系物等,木家具中含有甲醛、微量重金屬等污染物。

2.2電器污染

目前,越來越多的電器產品進入辦公室和家庭,如復印機、計算機、打印機等,但這些電器的使用會散發出臭氧、有機揮發物等有害氣體,降低室內空氣品質。臭氧濃度過高時,臭氧氧化就會產生氮氧化物,刺激呼吸道,還會出現頭暈、咽喉干燥、咳嗽、視力減退等癥狀,甚至會導致中毒水腫、神經系統方面的病變。

2.3人為活動

人們日常生活常會使用煤氣、液化氣等燃料烹飪、供能。這些燃料在燃燒時會產生一些固態懸浮物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氣態污染物,會影響人體健康。此外,吸煙亦是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吸煙不僅不利于自身健康,也會危害他人健康。吸煙者產生的煙霧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含氟烴、芳烴、烷烴、烯烴、硫化氫、氨、亞硝胺等污染物[3],這些污染物能損害肺及支氣管粘膜的纖毛上皮細胞,對人的健康造成嚴重的損害。

2.4人體新陳代謝

人體每天都要進行新陳代謝,通過呼吸作用、汗腺、皮膚及排泄等向外界排出大量污染物,如一氧化碳、氨類化合物、硫化氫等,咳嗽、打噴嚏亦會噴出一些致病微生物,另外人體皮膚脫落的細胞也是空氣塵埃主要來源[5]。如果室內通風不良,污染物的濃度就會累積,降低室內空氣質量,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3室內空氣污染物及其危害

3.1甲醛

甲醛作為室內空氣的首要污染物,主要來自膠合板、人造地板及清潔劑、油墨、紡織品等日常生活用品。甲醛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能刺激眼睛、皮膚和黏膜,還會導致呼吸道強烈刺激、呼吸困難、咳嗽、咽喉燒灼痛、眼睛刺激、發冷等癥狀的出現,降低人體的免疫力,對肝、肺、神經中樞系統有損害作用。由于甲醛的釋放期達3~15年[2],裝修后的房屋中甲醛不會短期內完全揮發,因而導致室內有害氣體濃度較高。

3.2苯系物

苯、甲苯和二甲苯是室內空氣的主要污染物,油漆、膠黏劑、涂料、墻紙、合成纖維等是其主要來源。苯及其衍生物是強致癌物質。苯和甲苯能刺激眼睛、上呼吸道、皮膚,短期內吸入高濃度的苯、甲苯、二甲苯會引起中樞神經系統麻醉,長期接觸低濃度苯系物可能慢性中毒,導致頭痛、失眠、精神萎靡、記憶力減退等癥狀的出現,苯還會對生殖系統造成一定的傷害。

3.3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

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是指沸點范圍在50~100℃到240~260℃之間的化合物,主要包括鹵化烴、芳香烴、脂肪烴、氧烴、氮烴等[4],部分物質有致癌性,主要來源于建筑材料、室內裝飾材料、生活和辦公用品,家用燃氣、煙霧等。TVOC能造成機體免疫失調,對中樞神經系統有一定的影響,引發頭痛、頭暈、胸悶、無力等癥狀,還對上呼吸道及皮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亦會影響消化系統,出現食欲不振、惡心等癥狀。

3.4氨

氨主要來自混凝土外加劑,由于含尿素的混凝土防凍劑、高堿混凝土膨脹劑的大量使用,當溫濕度等環境因素發生變化時,氨氣就會從墻體中緩慢釋放出來,導致室內空氣中氨的濃度增高。氨能與血紅蛋白結合,破壞其運氧功能。短期內吸入大量氨氣后會引發流淚、咽痛、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者會造成肺水腫、并可能發生呼吸道刺激癥狀[6]。

3.5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通常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常見的空氣污染物。室內空氣中的氮氧化物主要來自于烹飪、吸煙。氮氧化物易對肺部造成損害,對兒童肺功能和呼吸系統的危害更大。

3.6臭氧

臭氧具有強氧化性,主要來自復印機、全自動洗腳盆等電器及用臭氧消毒的自來水[2]。臭氧能刺激眼睛結膜和整個呼吸道,吸入后會導致咳嗽、咯痰、胸部緊束感等癥狀的出現,高濃度吸入則會引起肺水腫,長期接觸出現起支氣管炎,肺硬化的病癥。

3.7氡

氡是天然放射性惰性氣體,主要存在于水泥、礦渣磚、裝飾石材中。氡是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2],能通過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系統疾病。氡有致癌性,能誘發基因和染色體畸變,對生殖系統有一定的危害作用。另外,氡還影響神經系統,使人精不振,損害人體的免疫系統,誘發慢性放射病。

4室內空氣污染的防治

目前,國內外對于室內空氣污染問題給予了較多的關注,國外已有許多機構研究防治室內空氣污染的辦法與措施[7~9],國內學者也提出了許多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辦法[10]。

4.1提高公眾的室內環境意識

政府及有關部門應加大宣傳力度,使公眾了解室內空氣污染的來源及危害,提高公眾的室內環境意識,引導人們按綠色建材的概念去裝修室內,科學、合理地設計裝修、裝飾方案。提倡簡潔、大方、實用的裝修格調,避免過度裝飾,以減少污染源。

4.2注重裝飾材料的選用

由于裝修過程中使用的板材、涂料、膠粘劑等裝修材料是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因此選用環保材料替代高污染材料是避免和減少室內空氣污染的有效辦法。我國已經針對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提出了相應的標準及要求[11],建議消費者選用獲得國家環境標志的裝飾、裝修材料,摒棄含有大量污染物的裝飾、裝修材料,減少污染物的來源。

4.3科學選擇入住時間

裝修后的房屋,不宜立即入住,應根據裝修程度、家具的材料和總量,及通風透氣情況,選擇適當的入住時間。一般來說,要等到裝修后3~6個月再入住[4],并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暢。

4.4室內空氣污染的凈化

4.4.1通風換氣

保證室內通風是緩解和控制室內空氣污染最經濟、最簡捷、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裝修后的房屋通過開窗通風能有效地降低室內污染物的濃度。調查顯示,改善通風過濾系統、調控室內空氣溫度及濕度可有效地控制真菌、塵埃、細菌等污染物[12]。研究表明,室內換氣可將室內空氣中60%的有害氣體除去[3]。因此,建議住戶經常保持室內通風,在室外的新鮮空氣進入室內的同時,將有害物質排到室外。

4.4.2植物凈化

由于植物具有分解有毒物質的能力,因此在室內養植花卉植物可以消除或減輕室內空氣污染對人體的危害。研究表明,吊蘭、蘆薈、長青藤等能有效地降低甲醛含量;月季可有效地吸收硫化氫、苯、乙醛等;一葉蘭、龜背竹等可清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萬年青、龍舌蘭、雛菊等可吸收三氯乙烯;扶郎花、等可消除苯、甲苯的污染[13];桂花、蘭花、薄荷、石竹等可集塵、殺菌;臘梅、米蘭等對空氣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的清除效果較好。

4.4.3凈化器凈化

利用凈化器對室內空氣進行凈化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產品,如對于顆粒狀污染物可選用靜電除塵、篩分除塵等,對于細菌、病毒等一般采用低溫等離子體凈化技術,對于異味、臭氣的清除可選用多功能高效微粒濾芯[5]。使用凈化器應注意化學置換劑的使用,避免產生二次污染。

5結語

由于室內空氣污染與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應該了解室內空氣污染的產生及其防治措施,減少室內空氣污染,提高室內空氣品質,創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從源頭抓起,采用環保材料,綠色裝修,同時也要提高室內各種空氣污染物的檢測技術、手段,確定主要污染物及其污染程度,依據具體污染情況,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減少、消除有害氣體。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法,防治城市室內空氣污染。

參考文獻:

[1] 方正,余海洋,孫登蜂,等,室內空氣污染治理材料與技術[J].中國測試技術,2007,33(6):114~117.

[2] 銀愛君,鄧起發.室內空氣污染的來源及控制措施[J].北方環境,2010,22(3):102~104.

[3] 陳其針,牛潤萍,王強,等.室內空氣污染及防治措施[J].建筑熱能通風空調,2007,26(3):25~36.

[4] 孫加奇.室內空氣污染的危害及防治對策[J].綠色科技,2011,(1):91~92.

[5] 馬慧敏.室內空氣污染現狀分析與對策[J].科技信息,2009,(3):776.

[6] 潘福明.室內空氣污染的影響及預防[J].職業時空,2008,(6):182~183.

[7] Dunford R E.Your Health and the Indoor Environment:A Complete Guild to Better Health through Control of the Indoor AtmospHere [M].New York:Nu Dawn Publishing,1995.

[8] Dingle P,Murray F.Control and regulation of indoor air: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 [J].Indoor Envron,1993(2):217~219.

[9] Osborne M.An overview of indoor radon risk red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J].Journal of Radio Analytical and Nuclear Chemistry Articles,1992,161(1):265~272.

[10] 袁中山,張金昌,吳迪鏞,等,室內環境污染研究進展[J].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1,2(1):9~16.

[11] 賈祥焱,顧永松,張慶松.室內空氣污染主要來源與防治對策分析[J].江蘇建材,2010(1):34~36.

第2篇

大家是否覺察到我們周圍的環境正在日益被嚴重破壞?亂砍樹木,污染水源與空氣,破壞生態環境等等。無數的事實已經告訴我們,環境保護刻不容緩,保護環境不僅是國家和政府部門的責任,也是我們拱中公民的責任。

這幾天,我圍繞我們周圍的空氣受污染的程度以及空氣污染對人類身體健康的危害 等方面問題進行了調查。我根據珠海周圍的環境特點和所發現的問題,上網進行了調查。從調查情況來分析,我們周圍的空氣是受到了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工廠煙囪 排放的黑煙,機動車輛排出的尾汽。這些污染源排放出來的什么污染物呢?對人們的健康有什么危害呢?我查閱了有關資料,懂得了許多有關空氣污染的知識。

大氣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顆粒物。它 們在空氣中的含量若是超過一定的標準,就會危害人們的健康。空氣污染指數小于50,說明空氣良好,污染物濃度小于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的一級標準限值,為一 級優,符合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一些需要特殊保護地區的空氣質量要求空氣污染指數大于50,小于100,表明空氣質量一般污染物濃度小于環境空氣質量 標準中的二級標準限值,為二級良好,符合城鎮居住區、商業交通居民混合區、文化區、一般工業區和農村地區的空氣質量要求。

防治大氣污染,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氣質量的根本措施,其主要途徑有:工業合 理布局,搞好環境規劃改變能源結構、推廣清潔燃料、使用清潔生產工藝,減少污染物排放強化節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區域集中供暖供熱強化環境監督管理和老污 染源的治理,實施總量控制和達標排放嚴格控制機動車尾氣排放等。

珠海是我們的家,應該把她建設得更美好。但空氣污染問題十分嚴重,應該怎么辦呢?我建議:

(1)搞立體綠化,擴大綠化面積,可以搞無土栽培。植物有過濾各種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和凈化空氣的功能,樹林尤為顯著,所以綠化造林是防治大氣污染的比較經濟有效的措施。

(2)解決燃料問題,盡量使用太陽能等無污染或污染小的能源。

(3)多組織宣傳活動,咨詢活動,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

(4)組織同學利用雙休日到街道、市場、廣場撿垃圾,保持環境整潔。

今天的我們是明天社會的主人,保護和改善周圍的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要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環保的有心人,注意節約資源,回收廢品,多參加環保活動,多植樹,多種花,做一個名符其實的環保小衛士吧!

第3篇

關鍵詞:衡陽市;空氣質量;變化趨勢;對策

收稿日期:2011-11-06

作者簡介:張藝(1964―),女,云南大姚人,工程師,主要從事環境監測技術、環境影響評價技術以及環境工程治理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工作。

中圖分類號:X8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1)11-0128-03

1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相應提高,但人民的生活環境卻每況愈下。環境空氣質量的好壞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對于人口密集的城市,空氣污染物不易稀釋和分散,局部空氣污染物濃度不斷提高,對人身心健康有很大影響。衡陽市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湘江中游,面積15 310km2。據2011年調查,衡陽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128km2,2010年第6次中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1]衡陽市常住人口714.146 2萬人,其中中心城區戶籍人口138萬人,占全省總人口比重為10.87%。步入了中國特大城市行列,因此對衡陽市區的空氣質量的監測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重大意義[2]。

2監測方法

2.1監測點的布設

按照人口和功能區的劃分原則[3],2010年度衡陽市城區設4個常規空氣監測點,分別為衡陽市儀表廠(手工測點)、珠暉區環保局(自動站)、市環境監測站(自動站)、衡陽化工總廠(手工測點)。

2.2監測項目及分析方法

主要監測項目及其分析方法分別為SO2(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15262-94)、NO2(Saltzman法,GB/T15435-95)、PM10(大氣飄塵濃度測定方法,GB6921-86),根據《環境監測技術規范》(空氣部分)關于數據統計有效性的規定,SO2、NO2日均濃度每日連續采樣至少18h;PM10日均濃度每日連續采樣至少12h,每月至少有均勻分布的12個有效日均值。總計全年獲SO2有效日均濃度值1 113個,NO2有效日均濃度值數據1 114個,PM10獲有效日均濃度值數據1 110個(以上均未包括對照點和新增點)。

2.3空氣質量的評價

采用空氣綜合污染指數對衡陽市區空氣質量進行評價,以2010年為例,選擇SO2、NO2和PM103種污染物計算綜合污染指數。以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4]的二級標準為評價標準,即年均值SO2為0.06mg•m-3,NO2為0.08mg•m-3,PM10為0.10mg•m-3。空氣綜合污染指數的數學表達式如下:

P=∑ni=1Pi,Pi=Ci/Si。

式中,P為空氣綜合污染指數;Pi為污染物i的分指數;Ci為污染物i的年平均值;Si為污染物i的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濃度;n為大氣污染物項目數。

3結果與討論

3.1大氣環境質量現狀及變化趨勢

3.1.1SO2污染現狀

“十一五”期間,衡陽市SO2的年均值在0.041~0.058 mg/m3,5年年均值均達到環境空氣質量國家二級標準。年均值最小的一年出現在2009年,5年間的全市日均值超標率在1.6%~11.4%之間。“十一五”期間,衡陽市SO2濃度總體呈逐漸下降趨勢,見圖1。

圖1“十一五”期間衡陽市年均SO2濃度變化趨勢

由圖1可以看出,全市的SO2的濃度在“十一五”期間波動較大,在0.019~0.103mg/m3范圍內,市環境監測站在2007年SO2濃度達到最大值0.103mg/m3,出現超標。除珠暉區環保局在2007年度SO2濃度有所減少外,其它測點都較上年度或多或少有所增加。整體來說,所有監測點在2009年度的SO2濃度都達到最小值,而在2010年有所升高,特別是衡陽市儀表廠升高到0.054mg/m3,這與2010年城市建設發展迅速,而忽視環境的保護有非常緊密的聯系。

3.1.2NO2污染現狀

“十一五”期間,衡陽市城區二氧化氮的年均值在0.036~0.046mg/m3之間,全部達到環境空氣質量國家二級標準。年均值最大的一年出現在2007年,而2008年為這5年間最低。5年中全市二氧化氮日均值超標率在0.5%~2.3%之間,其中2009年、2010年連續兩年均無超標情況出現。“十一五”期間,二氧化氮除在2007年有一個反常的升高外,整體呈逐漸下降趨勢,見圖2。

圖2“十一五”期間衡陽市年均NO2濃度變化趨勢

由圖2可知,全市的NO2的濃度在“十一五”期間波動不大,集中在0.025~0.056mg/m3濃度范圍內,除市環境監測站濃度在2006~2009年逐年增加,其它監測站都有所降低,但在2010年各監測站都達到0.037mg/m3左右的濃度。衡陽市儀表廠在2007年度NO2濃度達到最大值0.056 mg/m3。

3.1.3PM10污染現狀

“十一五”期間,衡陽市城區空氣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年均值在0.069~0.094mg/m3之間,全部達到環境空氣質量國家二級標準。年均值最大的一年出現在2007年,而2009年為這5年間最低。5年中全市日均值超標率在2.8%~9.8%之間。“十一五”期間,可吸入顆粒物年均值在0.080mg/m3上下窄幅波動,在2007年年均值達到最大,2008年、2009年呈下降趨勢,但2010年呈上升趨勢,見圖3。

由圖3可知,全市的PM10濃度在“十一五”期間波動較大,在0.035~0.133mg/m3濃度范圍內,衡陽化工總廠和衡陽市儀表廠的PM10整體濃度較高,變化較大,均有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分析應該與其2007年擴大工業化生產,向大氣環境排放的污染物迅速增加,隨后又控制排放,從而PM10濃度有所減低有密切關系。市環境監測站與珠暉區環保局的整體濃度較低,呈減低趨勢,這與該監測站嚴格控制排放物有關。

圖3“十一五”期間衡陽市年均PM10濃度變化趨勢

3.1.4綜合污染指數評價

2010年衡陽市城區各測點空氣綜合污染指數評價結果見表1。空氣污染綜合指數說明,城區污染最嚴重的測點是衡陽市儀表廠,其次是珠暉區環保局。城區最主要的大氣污染物為PM10,其次是SO2,最后是NO2。

3.2全市空氣污染物分布特征及變化趨勢

“十一五”期間衡陽市城區主要空氣污染物年均值分布特征見表2。衡陽市城區空氣環境中SO2、NO2、PM10的年平均值自“十一五”期間的年際變化趨勢經Spearmun秩相關系數檢驗(顯著性水平為0.05),計算得出rs值在-0.60~-0.50之間,計算結果表明,SO2、NO2、PM10均呈下降趨勢,但無顯著意義,見表2。

3.3影響衡陽市區空氣質量原因分析

(1)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一五”期間,衡陽市的經濟、人口、交通迅猛增長,城市面貌發生巨大變化的同時,伴隨著向大氣環境排放的污染物也迅速增加。

(2)較特殊的地理氣象條件增加了空氣飄塵和降塵的污染幾率。衡陽冬春時季干燥少雨,常有暖冬,干燥的空氣加重了TSP、PM10的污染。冬天晝夜溫差大,低空常出現逆溫層,空氣污染物擴散困難,因而冬季出現大氣污染的概率較大。

表2“十一五”衡陽市城區各污染物年均值趨勢判斷

項目20062007200820092010rswp比較趨勢判斷

SO2(mg/m3)0.047 0.058 0.056 0.041 0.043 -0.600.9│rs│

NO2(mg/m3)0.040 0.046 0.036 0.037 0.037 -0.500.9│rs│

PM10(mg/m3)0.080 0.094 0.080 0.069 0.079 -0.600.9│rs│

圖4“十一五”衡陽市城區主要空氣污染物年均值年際變化圖

(3)工業和能源結構的不盡合理導致大氣污染加重。衡陽火電、冶金、水泥、陶瓷等高耗能的氣型污染企業比重較大,能源消耗又以煤炭為主,許多能耗大戶至今脫硫除塵措施不能正常運行,有些企業連消煙除塵設施都嚴重不足,很難甚至不可能做到國家要求的達標排放。

(4)以汽油(柴油)為動力的機動車快速增長,構成了城市空氣污染的另一個重要來源。“十一五”期間,汽車工業發展較快,機動車的社會擁有量大幅增加,城市又是機動車的集散地,汽車尾氣污染日益嚴重。因此富含大量CO、NOX、碳氫化合物等有害成份的機動車尾氣是導致城市街區空氣污染的重要原因。

(5)城市空氣中顆粒物成分復雜,來源眾多,多年來對煤煙的治理,使得揚塵污染對造成城市空氣中顆粒物污染的影響突現出來。

4污染防治對策與建議

(1)深入持久地開展資源(能源)節約活動,加快城市能源結構調整,推廣電、天然氣、液化氣等清潔能源的使用,切實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總量,從源頭上控制污染。

(2)推行清潔生產,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加快以節能降耗、綜合利用和污染治理為主要內容的技術改造,加大環保投入,對重點行業和能耗大戶強制燃煤脫硫與煙氣治理,控制工業污染。

(3)采取包括技術在內的各種措施,控制汽車尾氣污染和生活面源污染。植樹造林、栽花種草、綠化城鄉、凈化空氣。

(4)加強環境空氣監測能力建設,努力強化現場應急監測能力和環境質量監測能力,用更先進的手段開展環境監測工作,提高對空氣污染的監控能力和水平,為空氣污染防治提供有效、及時的技術支持和服務。

5結語

通過對衡陽市“十一五”期間SO2、NO2和PM103種污染物的變化趨勢分析,得出各污染物均有下降趨勢,但有個別測點有較大波動。2010年的空氣綜合污染指數顯示PM10是衡陽市區的主要空氣污染物,其次是SO2,最后是NO2,衡陽市儀表廠是污染最嚴重的測點。通過對全市污染物分布特征分析可知,全市SO2、NO2 、PM10濃度基本保持穩定,并呈下降趨勢。由此分析了影響衡陽市區空氣質量的原因,并做出了對應的防治對策和建議。

參考文獻:

[1] 衡陽市統計局.衡陽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R].衡陽:衡陽市統計局,2010.

[2] 王亞非,姚建.灰色系統 GM (1,1)與多元回歸分析耦合用于拉薩市大氣 NO2的預測[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6(7):186~188.

第4篇

關鍵詞: 室內污染;健康;污染防治

0引言

現代人平均有90%的時間生活和工作在室內,60%以上的時間在家里。室內空氣污染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與室內空氣污染有直接關系的疾病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認識和分析常見的室內污染物,將其危害防患于未然,這對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1室內主要污染物

在我國《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中將室內空氣主要污染物質按其性質區分為化學性、物理性、生物性和放射性四大類[1]。其中化學性污染尤為突出,其污染物主要應有以下幾類:

1.1 甲醛因為甲醛具有較強的粘合性,還具有加強板材硬度及防蟲、防腐功能,被大量用作人造板材中的膠粘劑,還可應用于涂刷墻面涂料和家具油漆等。

甲醛是一種無色、易溶、帶刺激性的有毒氣體,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內,長期接觸甲醛,可引起呼吸道疾病,甚至可以致癌,也可能導致胎兒畸形。

1.2 苯主要是苯系物,例如苯乙烯,它存在于油漆、膠、涂料中,由于苯屬于芳香類,一時不易覺察其毒性,但如果在散發著苯氣味的密封房間里,可能在短時間內就會出現頭暈、胸悶、惡心、嘔吐等癥狀,若不及時脫離現場,便會導致死亡。此外,苯也可致癌,引發血液疾病等。

1.3 氨氣主要來源于建筑材料,如有大量氨氣泄漏,對人體呼吸道、眼黏膜及皮膚會造成損害,出現流淚、頭疼、頭暈等癥狀,甚至死亡等。長期吸入低濃度氨,會使人體血液中的尿素含量明顯上升。

1.4 氡氣氡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放射性氣體。是自然界中鈾、釷等放射性元素的衰變產物,遍布于地殼中,是導致肺癌的第二大因素, 即使在氡濃度很高的環境里,人們對它也毫無感覺。室內的氡主要來源于磚、混凝土、石塊等建筑材料以及土壤和供水系統。室內氡氣的濃度較室外要高出2~10倍。通常,地下室和建筑物第一層的濃度總是高于地面上其他房間的濃度[1]。據有關專家介紹在氡氣超標的居室呆一天,無異于一天多抽了100多包煙。

1.5 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TVOC是由復雜的混合物(主要是苯系物、醛、酮以及不飽和烴類等),另外家用化學品(如清潔劑、殺蟲劑等)、燃氣、吸煙等都可造成VOC污染,其對人體神經系統危害極大。輕者引起煩躁不安,重者引起頭痛及神經病變。

2污染源控制

對室內環境污染的控制,我們須知道我國對室內化學污染物濃度限量標準是: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01)2006版中規定,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限量不得超過表1的規定[2]。

2.1 慎重選用裝修材料對每一類污染物的控制,建議如下:

2.1.1 甲醛甲醛是工業生產樹脂的重要原料,這些樹脂主要用于生產各種人造纖維板的粘合劑,也是生產化纖地毯等多種輕化產品的原料,用途廣,也更易造成室內空氣污染。所以改革生產工藝流程,減少甲醛的使用量,使建材產品中的甲醛含量降低。

2.1.2 氡氣用氡氣檢測儀對建筑工程地土壤進行監測,工程應避開氡氣異常或過高的地質環境。

2.1.3 氨在建筑工程中,嚴禁使用含有氨水,尿素,硝銨等可揮發氨氣的成分的材料。

2.1.4 苯和TVOC室內用涂料及膠粘劑不使用苯作溶劑;科學施工工藝,如對木制板材表面及端面采取有效覆蓋處理措施,對斷面進行密封等。

2.2 加強通風,延期進住據監測,一般新裝修的居室,室內污染物的濃度高出室外10倍左右,有的甚至高達幾十至上百倍。即使安全性達標的材料仍含有微量對人體有害物質。在室內裝修施工期間,要及時打開門窗通風換氣,以降低有害和有毒物質的濃度。在通風不良的條件下,房間空氣污染約在新裝修10~15d內達到高峰。在自然通風條件下,要排除由裝修材料產生的40%~50%有害氣體,時間至少需30d以上。因此,在房屋裝修完成后一個月時間,再遷入新居。同時盡量不要在冬季進行室內裝修。

2.3 養花可減輕室內污染在室內養花可消除或減輕室內空氣污染給人們身體帶來的危害。仙人掌、吊蘭、蘆薈、龍舌蘭、虎尾蘭可吸收甲醛;、長青藤、鐵樹可吸收苯;去除氨氣,現最出色的是黃金葛;有吸收二氧化硫作用的植物:如月季、玫瑰等;杜鵑花可吸收放射性物質;天竺葵、檸檬有顯著的殺菌作用。

第5篇

關鍵詞:居民 室內空氣環境 質量 研究 分析

人們的日常生活80%都是在室內完成的,室內環境作為人們工作、生活、社交的主要場所,其空氣質量的好壞與每個人息息相關。高質量的室內空氣質量不僅可以給人們帶來健康的身體,同時還能為人們創造一種良好的氛圍。相反地,則會嚴重危害人們的生存。本文對某市居民室內環境質量進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一些提高室內空氣環境的措施。

一、室內環境概述

人的一生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室內度過,據資料統計表明,現代人呆在室內的時間已占據全天85%左右,因此室內環境的好壞對人們的身體有重要的影響。隨著現代化科技的發展,各種污染如光化學污染、煤煙污染層出不窮,人們現在正在經歷著嚴重的室內環境污染。目前,我國室內環境污染物高達數千種,室內空氣、碳塵、水、輻射以及各種有毒物質時時刻刻在損害者我們的健康,正因為此,室內環境污染成為當前城市的一大災害。在室內環境污染中,裝飾材料是為主要的污染因素,裝飾材料中揮發的苯、甲醛、二甲苯以及三氯乙烯等會引發人們產生各種疾病,另外空調也成為空氣污染的一個因素,其的大量普及和應用直接造成空調、人體在室內構成封閉的系統,這很容易滋生霉菌、病毒以及細菌等大量微生物的繁殖。

為了給人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居住生活環境,20世界70年代西方國家就提出了室內空氣質量的概念,到20世紀9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已有了一系列的室內環境質量標準。我國于2002年也了有關室內空氣質量的一些標準。

二、某市居民室內空氣環境現狀

1.研究對象

選取我國內陸某市300戶典型性居民住戶為研究對象。監測采樣點選擇居民室內客廳、書房、臥室、廚房以及衛生間。

2.監測使用的儀器及檢測方法

監測儀器:英國PPM公司生產的甲醛檢測儀、美國Agilent氣相色譜儀、瑞典Gamadata公司生產的ATMOS-12型環境測氡儀器以及美國RAE公司生產的總揮發性有機物檢測儀器。

運用電化學方法檢測甲醛,運用PID方法檢測總揮發性有機物,運用氣相色譜法檢測甲苯、苯以及二甲苯,運用α能譜法檢測氡。

3.室內各物質含量的評價標準

主要檢測室內空氣中甲醛、總揮發性有機物、甲苯、苯、二甲苯以及氡。檢測標準GB/T 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其中,Ⅱ類居民建筑標準為:甲醛0.10mg/m3、總揮發性有機物0.600mg/m3、甲苯0.20mg/m3、苯0.11mg/m3、二甲苯0.20mg/m3、氡400Bq/m3。任何超出標準的被認定為超標。

4.監測結果及分析

300戶居民室內空氣環境接側結果如表1。

由上表可以看出,室內空氣污染物中甲醛的超標率最高,300戶居民室內甲醛超標率48.3%,總揮發性有機物超標率43.4%、甲苯6.3%、苯8.3%、二甲苯7%,氡沒有超標。從現場檢測中可以得出,居民室內不同房間的甲醛超標情況不盡相同,由表2可以看出,書房甲醛超標情況最嚴重,其次是廚房,接下來是客廳、臥室,餐廳最低。書房甲醛超標比較嚴重時因為書房內板材用量比較大,可見板材是室內甲醛污染的主要因素。

5.各類污染物的來源分析

根據300戶居民室內污染物超標量來分析,居民室內甲醛主要來自沙發、復合地板、地毯以及櫥柜等,其中,復合地板使用面積最大,是甲醛的主要來源。總揮發性有機物多數是裝修過程中使用的膠黏劑和各種涂料,以及復合地板和櫥柜表面的漆。

三、針對居民室內空氣環境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1.加強宣傳和管理

1.1倡導綠色裝修

要加強綠色裝修理念的宣傳,提倡居民用房的綠色裝修,在進行家庭裝修設計、使用裝修材料以及裝修施工過程中,要避免因盲目地追求豪華而忽視室內空氣污染的問題,要最大可能進行環保設計、實施環保施工、使用環保材料。同時,國家要制定綠色裝修的相關政策,比如提高精裝修房比率,盡量減少因二次裝修造成的室內污染。

1.2加強裝修材料的管理

室內空氣環境是一項重要的工程,要時刻注意防治污染,質檢和工商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市場建筑材料的管理,定期地進行材料有毒物質的檢測,同時要完善建筑材料市場準入機制,從源頭上杜絕有害有毒的不合格產品進入市場。

2.加強室內空氣環境質量的檢測監督管理

目前,我國常用的室內空氣標準有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和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物控制規范》。從人們健康方面考慮,常常采用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這個標準更加符合實際情況,更有助于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對于一些敏感區域或者公共場合來說,比如學校、療養院、醫院以及賓館等,這些公共場合在投入使用前要根據GB/T18883-2002規定的標準進行驗收,這樣可以最大可能地保障室內空氣質量,保障人們身體健康。

3.削減污染源

樹立綠色環保理念,在進行家具購置、室內裝修、建筑選址的時候要考慮綠色環保,比如,在建筑工程選址的時候要盡量避開具有放射性物質的環境,或者采取措施降低周圍環境中的放射性物質。在建筑施工或室內裝修的時候要盡量避免使用一些對人體有害的材料,盡量使用一些環保材料,尤其是在板材方面,要注意少用五夾板、三夾板,多使用一些無機材料;石材避免選用顏色較深的花崗巖,而要使用放射性較低的大理石;墻面涂料建議選用水性漆,另外在購置家具的時候要盡量選用品牌成品家具,避免購買帶有強烈刺激氣味的家具。

新房裝修完畢之后,要有1至2兩個月的通風,不要著急入住,應當感覺室內沒有異味之后再入住,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委托相關的機構進行污染物檢測,檢測結果符合標準時再行入住。入住之后也要時刻注意室內外空氣流通,避免有害物質在室內的長期存留。

4.治理室內污染

檢測室內空氣環境質量,如果有含量超標的情況,建議采用如下幾種方法進行治理。

4.1生物凈化 室內放置一些凈化空氣、抗污染的植物,如仙人球、常青藤、蘆薈、天南星以及吊蘭等,這些植物都具有較強的抗污染、凈化空氣的作用。

4.2化學凈化 化學凈化對于室內空氣污染來說,具有見效快的特點,較常使用的化學凈化方法是光觸媒技術,其具有極強的超強氧化能力,能夠分解很多空氣里面的有害物質,比如甲醛、二甲苯等揮發性有機物,光觸媒技術可以治理因室內裝修引起的大夏綜合癥,然而,該技術也具有一些缺點:光觸媒技術主要適用于墻面,對抽屜、柜子等家具的治理效果不明顯;需要專業的人員進行操作施工,個人不能自行完成;價格較為昂貴。另一種常見的化學凈化方法是使用一定濃度臭氧殺死室內空氣及水中細菌,同時會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氧氣,空氣中沒有殘留物質,也避免了二次污染。

4.3物理凈化 物理凈化是一種很簡單的凈化方法,比如開窗通氣。一般來說,如果空氣中的有害物質超標不是特別嚴重,1、2個月通風就能消除的話,此時常采用開窗通風這種簡單有效的治理方法。另外,也可以利用活性炭和竹炭等碳類物質來吸附有害氣體、吸收異味,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有效治理室內的空氣污染,而且其無毒副作用、成本低,但是見效較慢,因此這種治理方法常用語微量超標的房間,或者是一些密閉的抽屜、衣柜或櫥柜等。

處理室內空氣污染的方法多種多種,具體方法要根據室內空氣污染情況來確定,總的來說,要以適用、高效、經濟為原則,盡快地消除室內空氣污染。

四、結語

隨著建筑、室內裝修的不斷發展,室內空氣環境質量問題逐漸凸顯,為了人們健康著想,要不斷深化對室內空氣污染的認識,國家要在家具生產、室內裝修材料、設計以及建材等各個方面制定嚴格的環保標準,確保室內空氣環境質量的提升。同時也要不斷完善室內空氣的污染檢測標準、方法以及治理技術等,只有這樣室內空氣質量才會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參考文獻

[1]呂品.室內空氣質量控制中關鍵檢測技術的研究[M].大連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2]俞杰.寧波市居民室內空氣質量狀況及對策措施研究[J].環境科技.2011,24(Z1):53-55.

[3]孫喆,劉志斌,楊榮斌.室內空氣質量監測的實驗研究[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8(Z1):196-198.

[4]高紅武.室內空氣質量評價及研究[J].環境工程.2008,26(4):57-61.

第6篇

關鍵詞:室內;裝修;污染;

1 室內環境主要污染物的來源

室內空氣污染物可分為可吸入顆粒物、生物活性粒子污染物和氣態化學污染物3類。

1.1可吸入顆粒物

可吸入顆粒也稱“飄塵”,較大的懸浮顆粒物如塵土、棉絮等,可以被鼻子、喉嚨過濾掉,至于肉眼無法看見的細小懸浮顆粒物,如粉塵、纖維、細菌和病毒等能長時間懸浮且易被人體呼吸系統吸入。[2]

1.2生物活性粒子污染物

生物活性粒子有細菌、病毒、花粉等,空氣中細菌、病毒是大多數呼吸道傳染病和過敏性疾病的元兇。

1.3氣態化學污染物

1.3.1甲醛

據有關報道顯示,城市空氣中甲醛的年平均濃度大約0.005~0.01mg/m3。一般不超過0.03mg/m3,這一部分氣體在一些時候可進入室內,是構成室內甲醛污染的一個重要來源。

另一方面是來自室內本身的污染:主要以建筑材料、裝修物品及生活用品等化工產品在室內的使用為主,同時也包括燃料及煙葉的不完全燃燒等一些次要因素。

目前市場上,凡是有用到黏合劑的地方總會有甲醛氣體的釋放,對室內環境造成傷害。由于由脲醛樹脂制成的脲――甲醛泡沫樹脂隔熱材料有很好的隔熱作用,因此常被制作成建筑的維護結構使室內溫度不受室外影響。此外甲醛還可以來自化妝品、清潔劑、殺蟲劑、消毒劑、防腐劑、印刷油墨、紙張等。[1]

1.3.2苯系物

1.3.2.1苯

有機化合物,無色氣體,有特殊氣味。由于含有苯的有機溶劑價格低,揮發快,施工性好,所以在室內環境中苯的來源主要是燃燒煙草的煙霧、溶劑、油漆、染色劑、圖文傳真機、電腦終端機和打印機、粘合劑、墻紙、地毯、合成纖維和清潔劑等,造成空氣污染,苯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確認為有毒致癌物質。

1.3.2.2甲苯

主要來源于一些溶劑、香水、洗滌劑、墻紙、粘合劑、油漆等,在室內環境中吸煙產生的甲苯量也是十分可觀的。

1.3.2.3二甲苯

來源于溶劑、殺蟲劑、聚酯纖維、膠帶、粘合劑、墻紙、油漆、濕處理影印機、壓板制成品和地毯等。

因為國家對苯含量控制比較嚴格,所以很多材料以甲苯、二甲苯替代苯,苯對人體的危害性大于甲苯和二甲苯。

1.3.3氯乙烯和苯乙烯

氯乙烯通常殘留于以聚氯乙烯為基質的聚合物材料,如地板涂層、聚氯乙烯(PVC)板、保溫材料、塑料地板革等塑膠裝飾材料中,通常在常溫18 C~22℃ 時有揮發性成分排出;而苯乙烯則可能在某些含增塑劑的塑料制品中殘留,部分油漆或涂料中也含有少量的苯乙烯溶劑。[3]

1.3.4氨

氨是一種無色而具有強烈刺激性臭味的氣體,比空氣輕(比重為0.5),可感覺最低濃度為5.3ppm。氨是一種堿性物質,常人為地在混凝土里添加高堿混凝土膨脹劑和含尿素的混凝土防凍劑等外加劑,以防止混凝土在冬季施工時被凍裂,大大提高了施工進度。這些含有大量氨類物質的外加劑在墻體中隨著濕度、溫度等環境因素的變化而還原成氨氣從墻體中緩慢釋放出來,造成室內空氣中氨濃度的大量增加。同時室內空氣中的氨也可來自室內裝飾材料,比如家具涂飾時使用添加劑和增白劑大部分都用氨水。[4]

1.3.5氡

氡是一種夭然產生的放射性氣體,無色、無味。在民用建筑工程中,氮進入住宅的路徑是:暴露的有污染的土壤、水泥地板和混凝土墻板的裂縫、地板和墻的聯接處,混凝土空心磚墻的縫隙、排水孔管、洞,埋設件周圍的空隙以及裝修好的石材、建筑衛生陶瓷、石裔板、吊頂材料等。[5]

1.3.6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

TVOC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化學結構可進一步分為8類:烷烴、芳烴、烯烴、鹵代烴、酯、醛、酮和其他化合物,它們中有些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毒性,其中主要氣體成分有烷、芳烴、烯、鹵、酯、醛等。室內揮發性有機物的來源主要有:其一,室外的工業廢氣、汽車尾氣、光化學污染物等。其二,室內建筑裝飾的材料和生活及辦公用品,如地毯和家具會緩慢釋放VOC,自來水中有鹵代烴揮發出來,殺蟲劑含有VOC等。其三,家用燃料和煙葉的不完全燃燒、人體的排泄物等。[6]

2 室內主要污染物的危害

2.1可吸入顆粒物

通常把粒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稱為PM10,又稱為可吸入顆粒物或飄塵。這些只有人頭發絲平均直徑1/10大小的可吸入顆粒物進入人體肺部后,隨血液循環,會引起呼吸道感染,進而引起并發癥。顆粒物的直徑越小,進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微米直徑的顆粒物通常沉積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徑的可進入呼吸道深部,2微米以下的可100%深入到細支氣管和肺泡。

可吸入顆粒物被人吸入后,會累積在呼吸系統中,引發許多疾病。粗顆粒物可侵害人體呼吸系統,誘發哮喘病。細顆粒物可能引發心臟病、肺病、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等。因此,對于老人、兒童和已患心肺病者等敏感人群,風險是較大的。[7]

2.2生物活性粒子污染物

細菌、病毒、花粉等,空氣中細菌、病毒是大多數呼吸道傳染病和過敏性疾病的元兇。

2.3氣態化學污染物

2.3.1甲醛

甲醛對皮膚和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可使細胞中的蛋白質凝固變性,抑制一些細胞機能,由于甲醛在體內生成甲醇而對視丘及視網膜有較強的損害作用。甲醛對人眼的刺激闞可低至0.6―1.2mg/m3 ,嗅覺閾0.03―0.6mg/m3 。根據大量文獻記載,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嗅覺異常、刺激、過敏、肺功能異常、肝功能異常及免役功能異常等方面,而個體差異很大。大多數報道其作用含量均在0.12mg/m3以上,個別報道其作用含量在0.06―0.07 mg/m3時,兒童發生氣喘。[8]

2.3.2苯系物

2.3.2.1苯

苯毒性的產生一般是通過代謝產物所致,苯可以在肝臟和骨髓中進行代謝,而骨髓是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形成部位,故苯進入體內可在造血組織本身形成具有血液毒性的代謝產物。長期接觸苯可引起骨髓與遺傳損害,血象檢查可發現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全血細胞減少與再生障礙性貧血,甚至發生白血病。吸入l4000ppm以上的苯會立即死亡。

2.3.2.2甲苯

甲苯進人體內以后約有48%在體內被代謝,經月十臟、腦、肺和腎最后排出體外,在這個過程中會對神經系統產生危害,自愿者實驗證明當血液中甲苯濃度達到l 250 mg/m3時,接觸者的短期記憶能力、注意力持久性以及感覺運動速度均顯著降低。[9]

2.3.2.3二甲苯

二甲苯可經呼吸道、皮膚及消化道吸收,其蒸氣經呼吸道進入人體,有部分經呼吸道排出,吸收的二甲苯在體內分布以脂肪組織和’ 腺中最多,后依次為骨髓、腦、血液、腎和肝。工業用二甲苯三種異構體的毒性略有差異,均屬低毒類。據報告,3名工人吸入濃度為43.1 g/m3 的二甲苯,18.5h后1名死亡,尸檢可見肺淤血和腦出血,另兩名工人喪失知覺達19~24h,伴有記憶喪失和腎功能改變。此外,吸入高濃度的二甲苯可使食欲喪失、惡心、嘔吐和腹痛,有時可引起肝。腎可逆性損傷。同時二甲苯也是一種麻醉劑,長期接觸可使神經系統功能紊亂。[9]

2.3.3氨

氨氣對人體的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和腐蝕怍用,減弱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還可通過三叉神經末稍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臟停搏和呼吸停止;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過肺泡進入血液,與血紅蛋白結合,破壞運氧功能。短期內吸人大量氨氣后可出現流淚、咽痛、聲音嘶啞、咳嗽、痰帶血絲、胸悶、呼吸困難可伴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乏力等嚴重者可發生肺水腫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同時可能發生呼吸道刺激癥狀。[10]

2.3.4氡

氡能使人胸悶惡心、頭暈目眩、咳嗽和皮膚瘙癢等。由于其在脂肪中的溶解度遠高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導致氡久而積淀于肺而破壞肺泡組織,誘發各種呼吸道感染,甚至導致細胞癌變。是國際癌癥機構確認的人類致癌物,1988年在第七屆致癌物年報告中首次被列入A類致癌物(確定性致癌物)。[11]

2.3.5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

TVOC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是感官刺激,刺激眼黏膜、鼻黏膜、呼吸道和皮膚等, 并且很容易通過血液引起大腦的障礙,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功能,使人產生頭痛、乏力、昏昏欲睡、胸悶等癥狀,還可能影響消化系統, 出現食欲不振、惡心等癥狀,并可損傷肝臟和造血系統。[11]

3 建議

3.1 通風

通風是降低室內空氣污染的有效措施。苯系物為揮發性有機物,通風可以使室內處于苯系物不飽和狀態,有利于污染物的揮發。要使人體免受甲醛的污染,就必須經常保持室內通風換氣;盡量采用低甲醛含量和不含甲醛的室內裝飾和裝修材料;裝修后的居室不宜立即遷入,而應當有一定的時間讓材料中的甲醛以較高的力度散發;合理控制調節室內溫度和相對濕度。 [12]

3. 2 裝修材料的選擇,推廣綠色建材

目前居室內苯系物的主要污染源來源于油漆、溶劑等,建議選用水溶性的色料或免漆材料等。 推廣使用對人體和周邊環境無害的健康型、環保型、安全型綠色建筑材料。選購環保型裝飾材料進行房屋裝修。

3.3 炭等應用吸附設備

竹炭、活性炭等都是利用炭的吸收異味、吸附有害氣體的原理,來治理室內空氣污染。成本低廉,無毒無副作用,但是見效較慢。建議這種辦法可以作為室內空氣輕微超標的房間長期治理采用。

3.4 抗污染的花草

室內可以養植一些綠色植物,既美化環境又吸收污染物,一些抗污染的花草,能起到“空氣凈化器”的作用。如:常青藤能讓90%的苯消失;吊蘭能“吞食”室內96%的一氧化碳、86%的甲醛和過氧化氮等;天南星的苞葉能吸收80%的苯、50%的三氯乙烯,仙人球、蘆薈等都具有空氣凈化功能。

4 結束語

室內環境質量好壞直接影響人們的健康,要從根本上營造一個良好的室內環境,就要從污染源著手。只有控制污染源,才能徹底消除室內空氣污染。防治室內環境污染要從每一個環節抓起,要有合理的設計,環保的材料,嚴謹的施工過程,竣工后合理的通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除了做好源頭的控制,將裝修引起的污染降到最小程度外,也應該積極地研究和發展室內空氣凈化技術,將研究方向轉到結合現有的各種技術,揚長避短,提高室內空氣的凈化效率,從而改善室內空氣的品質。

同時,提高室內環保意識。多了解室內環保的基本知識,要有健康第一的意識,用綠色家裝、綠色消費、原生態的理念進行設計。

參考文獻:

[1]陳玲,趙建夫等.環境監測[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193-194

[2] 劉子杰,李中秋.室內環境污染及防治對策.[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3):41

[3] 陳小紅.裝修后居室內空氣污染的危害及防治[J]. 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0(19):63-64

[4] 劉雙,程米春.淺談室內環境污染及防治對策[J].四川建材,2010(5):51

[5] 張慧敏.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的來源及控制[J].廣東建材,2002(5):6

[6] 銀愛君,鄧起發.室內空氣污染的來源及控制措施[J].北方環境,2010(3):104

[7] 郭紅霞,郭玉宇.可吸入顆粒物危害人體[EB/OL].省略/news/todaynews/sccmw/jmwb/201005/t1187820.shtml

[8] 王繼峰.室內空氣中甲醛污染現狀及其防治對策[J].甘肅科技,2002(19):90

[9] 郭曉君.室內環境空氣污染的危害與防治[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9):65

[10] 孫箭林,潘云瑞,趙隆凱.淺談室內裝修污染與防治[J].科技創新,2010(09):56

[11] 崔金華,郭中寶,白永智.木質家具引入的室內環境污染及防治[J].檢驗與認證,2010(04):07

第7篇

關鍵詞:室內污染;健康;污染防治

1室內主要污染物

在我國《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中將室內空氣主要污染物質按其性質區分為化學性、物理性、生物性和放射性四大類[1]。其中化學性污染尤為突出,其污染物主要應有以下幾類:

1.1甲醛因為甲醛具有較強的粘合性,還具有加強板材硬度及防蟲、防腐功能,被大量用作人造板材中的膠粘劑,還可應用于涂刷墻面涂料和家具油漆等。

甲醛是一種無色、易溶、帶刺激性的有毒氣體,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內,長期接觸甲醛,可引起呼吸道疾病,甚至可以致癌,也可能導致胎兒畸形。

1.2苯主要是苯系物,例如苯乙烯,它存在于油漆、膠、涂料中,由于苯屬于芳香類,一時不易覺察其毒性,但如果在散發著苯氣味的密封房間里,可能在短時間內就會出現頭暈、胸悶、惡心、嘔吐等癥狀,若不及時脫離現場,便會導致死亡。此外,苯也可致癌,引發血液疾病等。

1.3氨氣主要來源于建筑材料,如有大量氨氣泄漏,對人體呼吸道、眼黏膜及皮膚會造成損害,出現流淚、頭疼、頭暈等癥狀,甚至死亡等。長期吸入低濃度氨,會使人體血液中的尿素含量明顯上升。

1.4氡氣氡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放射性氣體。是自然界中鈾、釷等放射性元素的衰變產物,遍布于地殼中,是導致肺癌的第二整理大因素,即使在氡濃度很高的環境里,人們對它也毫無感覺。室內的氡主要來源于磚、混凝土、石塊等建筑材料以及土壤和供水系統。室內氡氣的濃度較室外要高出2~10倍。通常,地下室和建筑物第一層的濃度總是高于地面上其他房間的濃度[1]。據有關專家介紹在氡氣超標的居室呆一天,無異于一天多抽了100多包煙。

1.5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TVOC是由復雜的混合物(主要是苯系物、醛、酮以及不飽和烴類等),另外家用化學品(如清潔劑、殺蟲劑等)、燃氣、吸煙等都可造成VOC污染,其對人體神經系統危害極大。輕者引起煩躁不安,重者引起頭痛及神經病變

2污染源控制

對室內環境污染的控制,我們須知道我國對室內化學污染物濃度限量標準是: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01)2006版中規定,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限量不得超過表1的規定[2]。

2.1慎重選用裝修材料對每一類污染物的控制,建議如下:

2.1.1甲醛甲醛是工業生產樹脂的重要原料,這些樹脂主要用于生產各種人造纖維板的粘合劑,也是生產化纖地毯等多種輕化產品的原料,用途廣,也更易造成室內空氣污染。所以改革生產工藝流程,減少甲醛的使用量,使建材產品中的甲醛含量降低。

2.1.2氡氣用氡氣檢測儀對建筑工程地土壤進行監測,工程應避開氡氣異常或過高的地質環境。

2.1.3氨在建筑工程中,嚴禁使用含有氨水,尿素,硝銨等可揮發氨氣的成分的材料。

2.1.4苯和TVOC室內用涂料及膠粘劑不使用苯作溶劑;科學施工工藝,如對木制板材表面及端面采取有效覆蓋處理措施,對斷面進行密封等。

2.2加強通風,延期進住據監測,一般新裝修的居室,室內污染物的濃度高出室外10倍左右,有的甚至高達幾十至上百倍。即使安全性達標的材料仍含有微量對人體有害物質。在室內裝修施工期間,要及時打開門窗通風換氣,以降低有害和有毒物質的濃度。在通風不良的條件下,房間空氣污染約在新裝修10~15d內達到高峰。在自然通風條件下,要排除由裝修材料產生的40%~50%有害氣體,時間至少需30d以上。因此,在房屋裝修完成后一個月時間,再遷入新居。同時盡量不要在冬季進行室內裝修。

2.3養花可減輕室內污染在室內養花可消除或減輕室內空氣污染給人們身體帶來的危害。仙人掌、吊蘭、蘆薈、龍舌蘭、虎尾蘭可吸收甲醛;、長青藤、鐵樹可吸收苯;去除氨氣,現最出色的是黃金葛;有吸收二氧化硫作用的植物:如月季、玫瑰等;杜鵑花可吸收放射性物質;天竺葵、檸檬有顯著的殺菌作用。

第8篇

10月21日,哈爾濱市城區煙霧彌漫,一些市民感覺氣味嗆人、眼睛不適。黑龍江省氣象臺21日了一氧化碳擴散條件氣象等級預警信號。據黑龍江省氣象臺專家介紹,這種天氣狀況與哈爾濱于20日全面開栓供暖有直接關系,加之氣壓低、風力小,一氧化碳不易擴散,造成這種天氣現象

10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癌癥的專門機構,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宣布,將室外空氣污染列為對人類致癌(一級),這是空氣污染首次被列入與吸煙、汽車尾氣、石棉同級別的一類致癌因素。同時,該報告還指出,空氣污染不僅會誘發肺癌,還會引發膀胱癌。

污染的大氣與煙草處同一致癌等級

這份報告是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在組織專家小組,綜合研究了國內外最新的1000余篇科學論文后,得出的結論,即認定在戶外呼吸臟空氣可誘發癌癥。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致癌評估報告被視作“致癌物百科全書”,是致癌性物質的權威科學參考資料。該機構對物質致癌性的評估分為4大類,由輕到重依次為第四類“不大可能對人類致癌”、第三類“無法界定是否對人類致癌”、第二類“可能或很可能對人類致癌”以及第一類的“對人類有明確致癌”。也就是說,大氣污染在致癌方面的危險程度已經與煙草、紫外線和石棉等已知致癌物處于同一等級。

該報告顯示,最近幾年,全球部分地區的空氣污染程度大幅增加,尤其是那些正在經歷快速工業化的人口大國,例如中國。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援引數據稱,在2010年,全球因空氣污染引發肺癌的死亡人數達到22.3萬。

報告明確指出,接觸顆粒物和大氣污染的程度越深,罹患肺癌的風險越大,還會增加呼吸系統和心臟病、膀胱癌等一系列疾病的風險。盡管大氣污染物成分以及人們與污染的接觸程度因地點不同而差異明顯,但這一結論仍適用于全球所有地區。

此前,該機構已經評估了許多存在于在室外大氣污染中的化學品和具體的混合物,包括柴油發動機的排氣、溶劑、金屬和粉塵等。但是,這是第一次專家們把室外大氣污染列為第一類致癌物。

“我們呼吸的空氣已經被一些致癌物質所污染。”這一報告的專題部門負責人克里斯托弗·懷爾德博士表示,此次將空氣污染歸為人類致癌物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這份報告向全世界發出了強烈的信號,由于空氣污染影響范圍甚廣,采取行動降低空氣污染刻不容緩。

癌癥并非單一因素造成

其實,在此之前,空氣污染已被證實會導致多種健康問題,但正式公布其會導致癌癥尚屬首次。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就曾在本刊參與主辦的“科學傳播沙龍——空氣和健康”主題活動中明確表示,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非常嚴重。

“空氣污染的加重增加了心肺疾病患病率及發病率,污染程度與肺癌發生率密切相關。”在談到PM2.5對人體的危害時,鐘南山更是強調其對神經系統、泌尿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等方面的影響非常嚴重。

“PM值在5以上的話,就可以到達氣管、支氣管,到1-3微米時,就會進入肺泡,被巨噬細胞吞噬,就永遠停留在肺泡里,對心血管、對神經系統、對其他都會有影響。不單純是對呼吸系統。”

此次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可以說驗證了鐘院士的觀點。但是,需要明確的是,癌癥的發病原理是十分復雜的,并非某單一因素導致。

總體來說,癌癥主要是外因(環境)與內因(遺傳基因)作用形成的。根據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流行病學研究室主任喬友林等人在國際學術期刊《腫瘤學年鑒》上發表的論文指出,中國居民的總體癌癥死亡中,57.4%可

避免。也就是說,相當一部分的癌癥是由于后天的環境原因所致,但這個“環境”是十分復雜的。

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北京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告訴記者,比如肺癌就是一種“氣”出來的病,不僅包括大氣,還包括煙草煙霧、由于房屋裝修或裝修材料導致的室內空氣污染、廚房油煙等,還有就是癌癥性格生“悶氣”。

支修益認為,世衛組織將大氣污染列入一類致癌物,有著深刻的警示意義,對于政府、醫療研究機構、臨床從業人員以及民眾都能帶來觸動。但我們也應當科學看待這一結論,報告中所說的致癌原因并不是絕對地說某一種因素一定能夠致癌,而只是一種間接的誘發因素。“比如,PM2.5的顆粒非常小,當它搭載著含有致癌化學成分的附著物進入人體,沉積在肺部的深處,或者隨血液等在其他器官上產生影響,再綜合其他因素,就可能引發這些器官發生癌變。”

大氣污染致癌也要“量化分級”

在提到某一疾病時,我們往往會說某一類人是患這一疾病的高危人群,但其實高危人群這個概念并不可怕,因為它并不意味著絕對化,但這一概念的提出對我們具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比如我們現在有一個‘吸煙指數’,如果每天吸煙20支超過20年,患肺癌指數達到400,即每天吸煙的支數20乘以吸煙年限20的所得數,我們就定義這些人是肺癌的高危人群。最終是否會患癌,還跟遺傳、基因等其他因素有關,但這一可量化指數的提出,會讓一些抽煙的人意識到這種危害程度。”

支修益認為,同樣,對于大氣污染的危害,我們可能也需要這樣一個分級量化的指數,去界定這個高危人群,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第一個是PM2.5的濃度或者說是空氣質量指數,也就是污染的程度。第二就是人接觸這種空氣污染的時間有多長,比如在北京,每年在中重度污染,也就是PM2.5大于100的環境下待多少天。第三是大氣污染的地區,“顆粒物能否致癌與顆粒物上搭載的附著物有關。如果是工地揚塵污染,這個顆粒一般是PM10,這里面一般不會有致癌物質,而是一些不干凈的顆粒物吸到肺里。但如果在汽車尾氣、工業廢氣集中,或者石化、石油、煤礦等地區,本身顆粒物上就有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和致癌物質,吸到肺內,進入身體,患病的幾率就要高一些。”支修益說。

也許由于大氣污染成分的復雜性,世衛組織的報告中并沒有界定這一點。事實上,目前我國也還沒有開展相關空氣污染與癌癥關聯性的研究。主要原因就是沒有一個確定的評估指標,此外,還缺乏對固定觀察人員的跟蹤監測,甚至對其進行醫學機理研究,以確定大氣污染與癌癥的關聯程度。

在北京地區,也沒有大規模空氣污染致癌方面的研究,只是做過霧霾天氣對于呼吸道疾病產生的影響的統計。但由于近年來污染變得嚴重了,包括醫學界在內的各界對于這種致癌因素的關注度也就提高了。而對于北京這種大城市,這種環境因素對于癌癥的發生有著更多的影響。

健康是治污的最大動力

在報告時,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研究院達納·盧米斯博士通過媒體向大眾呼吁:“空氣污染是真正具有典型性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空氣屬于每一個人,沒有任何一個人擁有私人空氣,我們共同為它負責。因此,采取集體公共衛生行動來解決這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約2萬多次,吸入空氣達15~20立方米,相比其他污染和致癌因素,空氣污染顯得更具有不可回避性。“你可以不抽煙,不吃受污染食物,不喝被污染的水,但是卻無法不吸被污染的空氣。無論是相關機構還是個人,世衛組織的這份報告給每一個人都敲響了警鐘,我們應該感覺到壓力。”支修益說。而在國外,比如霧都倫敦的空氣治理,其成功的最大動力,也在于全民性的健康需要。

盡管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負責致癌評估工作的負責人強調,就個人而言,大氣污染構成的致癌風險較“低”。但每個人都生活在這樣的大氣中,生命健康面臨的危險系數就會在無形中增加。

9月,國務院正式公布了被認為是史上最嚴格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計劃要求2017年全國PM10濃度普降10%,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的PM2.5濃度分別下降25%、20%和15%左右,要求經過五年努力,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

北京市委常委會本月16日也討論通過了《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預案規定根據空氣質量預報結果對應的預警級別,北京市將分級采取健康防護、建議性污染減排和強制性污染減排等相應的重污染應急措施。當啟動預警一級時,將實施“停產、停工、停放、停燒、停車、停課和沖洗道路”等“六停一沖”措施。

除了相關機構在空氣治理議題中加碼,對于每個人來說,生活方式的轉變也有更多的空間。少開一天車,多采用綠色方式出行;少燃放煙花爆竹,做到垃圾分類;少開空調,養成節約節能的習慣。同呼吸,共責任,治理污染,還我們所在的城市一片潔凈的藍天,在于每個人的配合,在于每個人的點滴行動。

如何在重污染天氣保護自己?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廣大公眾,在霧霾嚴重的極端天氣里,要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均衡飲食、飲食要清淡、多喝水,注意增減衣物、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2.減少外出,縮短室外活動時間,年老體弱者和孩子、特別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居民更應注意保護自己,外出時注意增減衣物,注意保暖、要盡量戴口罩。

3.老年人在霧霾天氣時不要在室外晨練,建議只在室內做些簡單活動,并減少活動量。

第9篇

關鍵詞空氣污染;健康損失;修正人力資本法;北京

中圖分類號X24;X821;{X82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04(2014)03-0169-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03.024

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伴隨著環境高成本性[1]。2013年1月中國30多個城市連續多日遭遇嚴重霧霾天氣,PM2.5檢測值不斷突破新高;同月,北京霧霾天氣更是多達25天,是1954年以來同期霧霾天數最多的一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天[2]。隨著空氣污染程度的加深,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備受人們關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每年因為空氣污染而導致人類過早死亡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占全球GDP總值的1.2%-2%左右[3]。從20世紀50年代,國外開始對空氣污染物對人體造成的損害進行研究。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才逐漸開展有關領域的研究。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兩個領域:第一,側重于病理學的研究,主要從生理角度分析空氣污染物對人體的致病情況[4-5]。第二,側重于空氣污染物致病的經濟損失研究 [6]。環境污染物含量的變化通過人的身體健康對經濟產生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人的健康狀況下降、疲勞、疾病和死亡等,導致人的勞動能力下降或喪失,從而導致收入下降,即人力資本貶值;二是與環境變化相關的疾病增加,導致醫療和預防費用增加。本文對現有研究的貢獻主要體現在:第一,在劑量-反應模型建立上,新加入了溫度與濕度兩種自變量,并且采用樣條平滑函數對變量數值進行前期處理,因而提高了模型的準確度;第二,在最終經濟價值分類評價上,將北京市空氣污染導致的過早死亡經濟損失分別進行地區與年齡的劃分,使對相關問題的分析更加詳盡。

1北京市污染物排放及居民健康情況分析

由空氣污染致使居民罹患相關疾病進而導致過早死亡,是多種空氣污染物(SO2、NO2、可吸入顆粒物,下同)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污染物主要對人體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產生不利影響。

本文將近十五年北京市污染排放情況主要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94至1998年。該階段,北京市污染排放呈現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北京市呼吸系統死亡率也呈現相類似趨勢,并在1998年達到近18年峰值――每10萬人85.9的死亡率。第二階段,1998至2008年,北京市城市空氣污染呈下降趨勢。這一階段,以北京市成功申辦第29屆夏季奧運會為契機,北京市在煤煙型污染治理、機動車污染控制、工業污染防治和揚塵控制等方面,實施了160多項空氣污染控制措施。中心城區1.6萬臺20萬t以下燃煤鍋爐全部完成清潔能源改造,調整搬遷市區140多家污染企業,關停了郊區所有水泥立窯、沙石料廠和粘土磚廠。2008年北京市政府采取單雙號限行、重點污染企業暫停營業等措施,使得當年三種主要空氣污染物濃度降幅達到50%。本階段全市呼吸疾病死亡率呈現先急速下降后小幅上升的趨勢,其中在2004年達到近18年低谷值――每10萬人43.07的死亡率。第三階段,2008年至今,此階段北京市空氣污染呈現出平穩趨勢,北京市空氣污染治理手段趨于成熟。此階段呼吸疾病死亡率變動幅度同樣不大。

趙曉麗等:基于修正人力資本法的北京市空氣污染物健康損失評價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年第3期為分析影響北京市空氣污染情況降低原因,這里采用國內反映和評價最惡劣空氣污染程度的方法――空氣污染指數(API)。選用北京市1994-2011年空氣污染物年均指數、這主要由以下兩個原因所導致:第一,政策因素。 2000年4月新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空氣污染防治法》,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空氣污染防治法〉辦法》,同年還頒布了《火電廠二氧化硫排放標準》、《柴油車自由加速煙度排放標準》等6項地方標準。2003年,國家頒布了《排污費征收標準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同時北京市頒布了《北京市排污費資金收繳使用管理辦法》,并開展了“綠色奧運”為口號的環保運動。2008年北京市政府頒布了《關于加強對燃煤爐窯二氧化硫排放情況管理的通知第二,環保投資因素。1994-2011年北京市環保投資整體呈現上升趨勢,這對北京市年均污染指數的降低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北京年均污染指數有兩個高峰點,分別出現在1999年和2006年,與這兩個高峰點相對應的是這兩年的環保投資大幅增長,其同比增長速度分別達到100%和51%,這也是接下來幾年的年均污染指數持續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2空氣污染物健康損失評價研究方法及數據來源2.1空氣污染物對人體健康損失評價方法回顧

在評估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危害的經濟損失時,在非完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家,研究方法通常采用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資本法。疾病成本法對空氣污染造成的人體過早死亡健康損失分析有如下不足:第一,疾病成本法是以單位人作為研究對象,需要大量數據,容易造成在調查期間數據不完整,進而影響到最終結果的準確性。第二,疾病成本法是一種“事后”計量方法。該方法只是對已經發生的收入損失、醫療費用進行計算,缺乏對未來趨勢的有效估計與預測,并且此法忽略了受到影響的個體對于健康的偏好[7]。第三,疾病成本法只能適用于小范圍、高污染地區的計算,而對較大地域、污染情況較復雜的地區與城市,則缺乏準確率。

人力資本法包括傳統的人力資本法和修正后的人力資本法。傳統的人力資本法在計算方法方面是一種“事前”計量方法,它強調的是空氣污染物對體現在勞動者身上的資本所造成的損失,該方法暗示富人生命比窮人生命對社會更有價值,失業者、待工者、退休老年人價值很低[8],幾乎為零,而且過早死亡的年輕人由于未到工作年齡,死亡時沒有收入來源,因此其價值也很低。針對傳統的人力資本法的存在的倫理道德缺陷,在估算污染引起過早死亡的經濟損失時,往往應用人均GDP作為一個統計生命年對社會的貢獻,即一個統計生命年的價值,這是從社會角度來評估人的生命價值,這種方法被稱之為修正的人力資本法[9] 。該方法不需要考慮個體價值的差異,修正的人力資本損失相當于損失的生命年中的人均GDP之和。因此,本文采用修正后的人力資本法進行評估。

修正后人力資本法包括三個步驟:第一,建立劑量-反應模型,確定污染物濃度變化對城市居民死亡率變化的影響(2.2)。第二,計算污染物導致的居民過早死亡人數,并進一步計算分年齡階段的過早死亡人數(2.3)。第三,將各年齡階段過早死亡的人數進行經濟損失分析(2.4)。

2.2北京市空氣污染劑量-反應關系模型

建立空氣污染物劑量-反應模型的關鍵是計算出特定污染物的相關系數。由于建立地區劑量-反應模型與當地人口特征、生活習慣及醫療服務狀況密切相關,而相近情況地區之間存在數據可替代性[10],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得性,中國香港與北京市人口特征相近,兩者具有一定可替代性,因此本文空氣污染物的劑量-反應模型建立的數據主要采用中國香港的數據。

劑量-反應模型的建立采用時間序列的廣義相加泊松回歸分析方法(GAM),模型中除擬合普通的線性項(如空氣污染物濃度)外,還可將一些與因變量之間存在復雜非線性關系的變量(如時間序列資料中的長期趨勢、季節和其它一些與時間長期變異有關的混雜因子)以不同函數加和的形式建立模型[11]。

2.5數據來源及說明

每日居民分病因死亡人數數據來自衛生防護中心監測數據(香港衛生署2011);空氣污染物濃度數據來自空氣質素監測數據(香港環保局2011);空氣濕度數據來自天氣資料室(香港天文臺2011);食品價格數據來自消費物價指數月報(香港政府統計處2011)。由于無法取得北京的相關數據,所以上述數據以香港數據替代。北京市人均GDP增長率數據來自2012年北京市統計年鑒;北京市年均通貨膨脹率數據來源自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s.(IMF, 2012);2011年北京城市人均 GDP 數據來自于《2011年北京市統計年鑒》,數值為80 394元。

同時,由于北京市分年齡段死亡人數數據難以取得,本文采用《2011年中國衛生統計提要》中大城市分病因死亡人口統計的相關數據進行同比例縮減,以0歲代表嬰兒出生開始計算,以80歲作為大城市居民正常死亡年齡終止計算,規定中間每5年為一個區間。由空氣污染導致過早死亡的經濟損失總體呈現遞增趨勢,但嬰幼兒(0-4歲)的健康經濟損失要遠高于青少年(5-14歲)與青壯年(15-29歲)的經濟損失;而且由可吸入顆粒物引起的呼吸系統疾病造成的經濟損失,嬰幼兒階段也是最高的。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按照修正的人力資本法原理,嬰幼兒過早死亡導致的生命年損失要比其他年齡階段的人更多,因此當一名嬰幼兒與

3.2.2分地區過早死亡人數及經濟損失結果分析

通過計算在執行WHO標準的情況下,2011年全北京市由于SO2污染導致心血管疾病與呼吸道疾病發生,進而致死的人數(8人),遠遠小于NO2與可吸入顆粒致死的人數(NO2276人、可吸入顆粒552人)。可吸入顆粒污染致死人數約占全病因死亡人數的60%,對城鎮居民健康構成極大威脅。等人進行了分析,認為城市中可吸入顆粒物主要來源于道路揚塵、機動車尾氣、煤煙塵三方面。而氮氧化物方面,城市氮氧化物污染物則主要來源于機動車尾氣、燃煤排放。因此在北京市道路揚塵嚴重、機動車尾氣排放量多的地方,往往就會產生大量的空氣污染物,進而危害到人體健康。根據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的交通路況分析表明,朝陽區東二環、東三環,海淀區與西城區交界處的西二環附近經常發成道路擁堵現象,機動車尾氣造成的污染在擁堵時會大大增強,這點對地區污染物含量有著很大的影響。第三,地區產業結構。如圖6所示,北京市朝陽、海淀、豐臺、通州、大興五區2011年工業產值占全北京市30%,建筑業產值達到57%,而工業與建筑業又是容易造成空氣污染的產業,這使得這五個區的空氣污染也相對較大,潛在壽命損失值對比其他地區要高。第四,地區綠化率。城市突出的綠化能夠有效增加可吸入顆粒物的沉降,降低溫室氣體的空氣含量,有些綠色植物還能夠過濾對人體有害的氣體,可以說較高的城市綠化率對減少空氣污染物對人體健康損害能夠起到較為重要的作用。

從地區類別角度分析,地區全病因過早死亡總潛在壽命經濟損失值前五名分別為: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通州區、大興區;延慶、懷柔、密云地區受污染情況則相對較小,是北京地區因空氣污染受到的經濟損失最低的三個地區。其中,地區人口,污染物排放,地區產業結構,地區綠化率等是造成北京不同區空氣污染物排放及其產生的經濟損害的主要影響因素。

由于本文所估計的空氣污染物造成的經濟損失沒有加入前期治療費用及由患者死亡導致幸福感下降、精神損失等負外部性經濟價值,因此,實際所避免的經濟損失應遠大于本文所估計的數值。針對上述研究結論,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第一,加大對可吸入顆粒物排放的控制。可吸入顆粒物是造成北京市污染損失的主要因素,對人體健康構成重大威脅,因此,應采取多種措施加大對可吸入顆粒物排放的控制及其治理。

第二,注重植樹造林和環境綠化建設。由于地區綠化率所產生的自然沉淀,對降低空氣污染物排放的經濟損失具有比較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應進一步加大植樹造林或種草等環境綠化建設工作,提高城市綠化率。

第三,加強對老年人和兒童的健康保護。老年人是造成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損失的主要因素,兒童則是造成呼吸系統疾病的早逝健康損失的主要因素。老年人和兒童在抵御污染物造成的損害方面屬于弱勢群體。在空氣污染排放短期內難以有效減少的情形,如何加強對老年人和兒童的保護,不僅可以有效降低經濟損失,也體現了公共道德價值取向。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陳妙紅, 鄒欣慶, 劉安麟. 連云港市大氣、水環境污染經濟損失初步估算[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04, 14(2):88-93.[Chen Miaohong, Zou Xinqing, Lin Anlin.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of the Economic Losses of Atmosphere and Water Pollution and Adjustment of GDP in Lianyungang Area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4, 14(2):88-93.]

[2]劉毅. 今年北京只有5天無霾[N/OL]. 人民日報, (2013-01-29) [2013-04-10].http:///2803301701/zgKrkg1kY. [Liu Yi. There Are Only 5 Days without Haze in Beijing This Year [N/OL]. The People's Daily, (2013-01-29)[2013-04-10].http:///2803301701/zgKrkg1kY.]

[3]Air Quality Guidelines Global Update 2005 [R]. Denmark: WHO, 2005.

[4]金銀龍, 何公理, 劉凡, 等.中國煤煙型大氣污染對人群健康危害的定量研究[J]. 衛生研究, 2002, 31(5): 342-348.[Jin Yinlong, He Gongli, Liu Fan, et al. Quantified Study on Human Health Impact Caused by Coalburning Air Pollution in China [J]. Journal of Hygiene Research,2002, 31(5): 342-348.]

[5]Yang M J, Pan X C. Timeseries Analysis of Air Pollution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Beijing, China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Health, 2008, 25(4):294- 297.

[6]Zhang M, Song Y, Cai X. A Healthbased Assessment of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in Urban Areas of Beijing in 2000-2004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7, 376(1-3):100-108.

[7]Holland M, Watkiss P, Pye S, et al.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Policy Option Scenarios for the Clean Air for Europe Programme [R]. AEA Technology Environment, 2005.

[8]Pope C A, Burnett R T, Thurston G D, et al.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and LongTerm Exposure to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J]. Circulation, 2005, 109(1):71-77.

[9]Yezer M J, Thurston L. Migration Patterns and Income Change: Implications for the Human Capital Approach to Migration [J].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1976, 42(4):693-702.

[10]Johansson P. On the Definition and Agedependency of the Value of a Statistical Life [J].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2002, 25(3):251-263.

[11]Dominici F, McDermott A, Zeger S L, et al. On the Use of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 in Timeseries Studies of Air Pollution and Health [J].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02, 156(3):193-203.

[12]Kalibatas D, Turskis Z. Multicriteria Evaluation of Inner Climate by Using Moora Method [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ntrol, 2008, 37(1):72-76.

[13]Kwiterovich P. The Effect of Dietary Fat, Antioxidants, and Prooxidants on Blood Lipids, Lipoproteins, and Atherosclerosis [J]. Am Diet Assoc, 1997, 97:S31-41.

[14]Brajer V, Robert W M, Xiao F. Valuing the Health Impacts of Air Pollution in Hong Kong [J].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2006, 17(1):85-102.

[15]Venners S A, Wang B, Xu Z, et al. Particulate Matter, Sulfur Dioxide, and Daily Mortality in Chongqing, China [J].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03, 111(4):562-567.

[16]Zhang G Z, Chu R, Nan Z R. Influence of Air Pollution on the Health and Economic Loss in Lanzhou [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 22(8):42-48.

第10篇

[關鍵詞] 甲醛 室內空氣 污染 防治措施 泉州市

現代社會中,人的一生平均有超過60%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這個比例在城市里高達80%。因此,室內空氣質量與人體健康的關系十分密切。隨著消費者衛生環保意識的提高,人們已逐漸認識到甲醛、苯對人體的危害。據報道,經過裝修后室內空氣中能檢出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已達300余種。其中,苯、甲醛已被國際癌癥研究中心確認為致癌物質。室內空氣的質量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提高人們的身體健康水平。

1 泉州市室內空氣中甲醛的污染狀況

泉州市區近年來室內空氣監測值統計結果見表1。

監測值來源于泉州市環境監測站,被測戶數中72.4%為居民住宅。對以上統計結果分析可以看出,2005年-2007年被測戶數中,泉州市區室內空氣環境中有毒有害物質中以甲醛污染最為突出,最大超標率達73.2%,最大值為1.10mg/m3,超過國家標準值10倍。

2 甲醛的性質及用途

甲醛(化學分子式HCHO,分子量:30.03)是一種無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溶于水、醇和醚。甲醛在常溫下是氣態,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現。其40%的水溶液稱為福爾馬林,此溶液沸點為19℃,故在室溫時極易揮發,隨著溫度的上升揮發速度加快。

甲醛廣泛用于工業生產中,是制造合成樹脂、油漆、塑料以及人造纖維的原料,是人造板工業制造脲醛樹脂膠、二聚氰氨樹脂膠和酚醛樹脂膠的重要原料。目前,世界各國生產人造板(包括膠合板、大芯板、中密度纖維板和刨花板等)主要使用脲醛樹脂膠(UF)為膠粘劑,脲醛樹脂膠是以甲醛和尿素為原料,在一定條件下進行加成反應和縮聚反應而制成的膠粘劑[1-2]。

3 甲醛的危害

甲醛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是潛在的強致突變物之一。研究表明:甲醛具有強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大量文獻記載,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嗅覺異常、刺激、過敏、肺功能異常、肝功能異常和免疫功能異常等方面。甲醛對人眼的刺激閾可低至0.6~1.2mg/ m3,嗅覺閾為0.03~0.6mg/m3。大多數資料表明甲醛引起人體機能異常的作用含量均在0.12 mg/m3以上(見表2)。

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結腸癌、腦瘤、月經紊亂、細胞核的基因突變,DNA單鏈內交連和DNA與蛋白質交連及抑制DNA損傷的修復、妊娠綜合癥、引起新生兒染色體異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記憶力和智力下降。在所有接觸者中,兒童和孕婦對甲醛尤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 [3]。

4 甲醛的來源

室內空氣甲醛污染主要來源有:家具和織物、木制品填料、建筑來源、清潔劑、化妝品和個人用品等。其中主要是人造板材,因人造板材在生產過程中要用到脲醛樹脂膠或酚醛樹脂膠,此類膠水在板材內時間長了就會游離出甲醛,造成空氣污染,而且揮發周期很長。室內裝飾使用的膠合板、細木工板、中密度纖維板和刨花板材再生產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粘合劑。這些粘合劑均以甲醛作為主要生產原料。板材中殘留的和未參與反應的甲醛會逐漸向周圍環境釋放,是形成室內空氣中甲醛的主體。目前生產人造板常用的膠粘劑就是以甲醛為主要成分的脲醛樹脂(UF)。用脲―醛泡沫樹脂(uFFI)做隔熱材料的預制板、貼墻布、貼墻紙、化纖地毯、泡沫塑料、油漆和涂料等也向外界散發甲醛,釋放量一般為3.35 mg/ m3,有時可高達13.4mg/m3。因此在室內裝修后,板材中殘留的以及膠黏劑中未參與反應的游離狀甲會逐漸向周圍環境釋放,形成室內空氣中甲醛的主體,是造成甲醛長期污染的重要來源。此外,來自室外的大氣污染、工業廢氣、汽車廢氣和光化學煙霧也是室內甲醛污染的重要來源。

5 防治措施和建議

5.1 從污染源頭控制

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加強對裝飾裝修材料的管理,對進入我市的裝飾裝修材料和各類家具嚴格把關,杜絕不合格的材料和家具進入我市,同時,倡導廣大市民用無污染或低污染的材料取代高污染材料,推廣使用綠色建材,包括無毒性的油漆及低揮發性有機物的油漆等等各種裝修材料。

5.2 增強通風效果

清除室內空氣污染的最有效方式是通風換氣,在室外空氣好的時候打開窗戶通風,有利于室內有害氣體的散發和排出。自然通風對去除甲醛效果明顯,但需注意對新風量的要求。對裝修好的新房,至少應通風15d以上,最好3個月以后再入住。

5.3 做好室內綠化建設

某些植物對甲醛氣體有吸收―代謝作用,空氣污染除了要經常開啟門窗加強通風外,在室內栽種綠色植物是去除化學污染簡便而有效的途徑。吊蘭、龜背竹、虎尾蘭、一葉蘭等葉片碩大的觀葉植物,都對甲醛有一定的吸收和累積能力。

5.4 加強衛生監督與監測

由于室內甲醛大部分來源是室內建筑裝飾材料釋放出來的,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內裝修又必不可少。因此必須加強室內裝飾裝修材料的管理,認真貫徹執行國家質檢總局頒布的《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10項強制性標準。采取改進技術降低材料中甲醛的含量,減少甲醛的釋放量,選用甲醛的替代品等一系列措施來控制污染源。

5.5 加強對特殊空氣環境監管

環保部門應加強對建材、家具市場和大型商場、賓館、酒店、學校、幼兒園、網吧、車站等人口密集的場所的室內空氣環境的監督管理,定期監測其空氣環境質量。對超標的公共場所限期整改,確保廣大民眾的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 孫宗光,齊文啟,孫立巖.化學物質對室內空氣的污染[M].環境檢測管理與技術, 2000.

[2] 楊秀蓮.室內空氣中甲醛的鑒定[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第11篇

關鍵詞:PM2.5;聯防聯控;綜合治理;機制研究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6.067

近年來,我國各地區尤其是中心城市PM2.5濃度頻頻超標,引發了公眾對“生態危機”史無前例的擔憂和對“大氣污染防治”空前熱切的關注,加強資源環境管理,齊心協力治理PM2.5已成為了刻不容緩、任重道遠的重大現實問題。

1 PM2.5劃區域聯合治理的重要性

目前,我國大氣污染類型已由燃煤型污染轉變為燃煤一機動車一工業排放多類型污染、高負荷共存的重度復合大氣污染類型。大氣污染逐漸轉化為區域性復合型污染,波及范圍擴大,頻率逐漸增多,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也成為關系民生的突出環境問題。由此,對PM2.5問題的研究與治理刻不容緩,PM2.5資源環境管理問題亟待解決。

1.1 PM2.5治理具有緊迫性

PM2.5影響范圍廣,情況較嚴重,具有緊迫性。近年來,我國許多省份霧霾天氣頻發,區域性的大氣污染愈演愈烈。整個2015年,北京有179個污染天,而全年的最后46天,北京的PM2.5濃度比起去年同期要高出75.9%以上,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已成為PM2.5重災區,每平方公里的污染物排放量是國內其他地區的3倍之多。

1.2 PM2.5治理具有長期性

PM2.5治理是一項任重道遠、需大量投入的項目,具有長期性。我國霧霾的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呈現出成因復雜、排放源分散、區域互相輸送等特點。這意味著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責任重大、任務艱巨,需要各主體在未來較長時間內共同參與各區域的聯動治理。

1.3國際經驗:國際間跨區域合作見效快速并且成果明確

針對大氣污染防治的各類國際合作日益增多。其中,由政府主導的氣候與清潔空氣聯盟(縮寫:CCAC)通過搭建開放式國際自愿合作伙伴平臺,倡導并支持見效快速且成果明確的區域合作,取得顯著進展。借鑒CCAC的先行實踐,結合我國各個區域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推進跨區域合作的PM2.5聯防聯控,是一條治理PM2.5高效可行的道路。

2 PM2.5聯防聯控對經濟社會影響效應分析

2.1有利于開展區域合作,加強聯防聯控,快速啟動防治行動

PM2.5治理刻不容緩,開展區域合作,有利于每個區域立足本地防治大氣污染的同時,積極主動地聯合兄弟省市,推進區域聯防聯控,盡快開展能快速見效的節能減排行動。

2.2有利于理順合作機制,調動各方力量,協同開展大氣污染防治

協同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有利于各個區域在兄弟省市加快建立健全貫穿區域合作各環節的長效機制,促進政府調控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從而確保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合作的有序、持續、高效開展。

2.3有利于明確防治重點,理清任務優先級,規模化開展聯合行動

開展聯合行動,有利于各個區域在加強本地治理的同時,進一步積極地與兄弟省市開展緊密型合作,抓緊明確亟待治理的重點污染物、重點領域以及防治工作的優先級,協力推動量大面廣的減排控污項目。

2.4有利于分解目標任務,制定區域行動計劃,配套監管評估

國家首次明確地方政府責任,有利于各地方政府出臺配套細則,提出目標以及具體行動計劃。有利于各個區域建立區域協作機制,統籌區域環境治理,并加大工業企業、移動源的污染防治,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提升節能環保準入門檻,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制,建立健全區域、省、市級聯動的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應急體系。

然而,一系列復雜性公共問題的起因和解決方案是多元的,需要不同組織協力應對。所以,發展積極的相互依賴關系,已經成為橫向地方政府間關系的重要趨勢。對于目前我國的環境狀況,只有通過各種強有力的措施大量削減各種類型污染物排放量,加強PM2.5區域治理。

3國外先進的治理措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今國外一些空氣質量較好的城市,也曾經歷過嚴重的空氣污染時期,其資源環境管理經驗對區域聯防聯控的PM2.5治理值得借鑒。

3.1完善立法,轉型能源

各國政府頒布相關法律,依法治理污染。如,英國于1956年頒布了世界首部《清潔空氣法》,其立足點在于減少煤炭用量。美國在1955年通過了《空氣污染控制法》,環保機構有權立法、執法、處罰,并通過強制執行手段開展工作。

3.2區域聯動,雙管齊下

美國政府打破州的界限,依據全國地理和社會經濟的差異,將國家劃分為十個地理區域,并設立區域辦公室進行統一管理。實現對大氣污染的應急處理和長期雙管齊下。

3.3監控嚴密,信息公開

英國政府官方網絡及時倫敦地區每天實時空氣質量數據和一周趨勢圖。美國環保署從2006年開始就對全國環境空氣質量實行24小時的監測,并及時在公布當天PM2.5監控數據和次日的預報數據。

3.4依靠“從量”,控制污染物

在美國,企業每生產一個單位的產品都有與之對應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如果違背標準,將接受環境監管部門的處罰或者從其他企業購買污染物的排放指標予以抵消。另外,在限制排放總量的前提下,可開展排污權交易。

4總結

加大PM2.5的聯防聯控,首先應繼續加大行政力量震懾空氣污染行為,并建立區域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和應急聯動機制,搭建協作的團隊共享信息平臺;采取企業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實現“委托治理”與“托管運營”,并依合同約定支付污染治理或托管運營的費用。

第12篇

關鍵詞:甲醛 檢測 污染分析

隨著社會的進步,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居室裝修也成為一種潮流。隨之而來的空氣問題,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2002年世界衛生報告》將室內污染列為人類健康的十大威脅之一。本文主要介紹了室內甲醛污染的來源與危害,并提出了甲醛污染控制的幾條建議。同時還以新裝的辦公室為樣本,進行了檢測分析。

1.、甲醛污染的主要來源與危害

甲醛是一種強烈刺激性、易揮發的有機化合物,是細胞原生物毒質。主要來自于新房裝修材料如膠粘劑、刨花板、復合地板等就會緩慢釋放出來,污染室內空氣,進而危害人類健康。它在氨基,羥基作用下直接生成甲基衍生物,繼而破壞機體蛋白質和酶,使組織細胞發生不可逆性凝固壞死。室內甲醛含量超標會損害人類健康如:眼睛刺痛,頭痛,支氣管哮喘;皮膚直接接觸甲醛還能引發皮炎,色斑等。

2. 、甲醛污染的控制

2.1 吸附凈化法

顆粒活性炭和活性炭纖維是目前吸附吸附凈化法所采用的主要吸附劑。該法能有效降低甲醛濃度且凈化效率高,設備簡便,但是需要定期及時的更好或處理吸附劑,不然會產生二次污染。

2.2 植物凈化法

植物凈化法是去除甲醛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研究表明:室內觀葉植物能有效降解甲醛,主要有蘆薈、銀苞芋、吊蘭、鐵樹、等,24h光照下可消除空氣中大約90%的甲醛,而龍舌蘭可降解50%的甲醛,垂掛蘭則可降解80%的甲醛。

2.3 光催化凈化空氣技術

這個方法是通過空氣存在氧氣和水的前提下能將甲醛氧化成H2O和CO2,研究表明光催化凈化空氣技術可降解99%的甲醛,耗氧率高,時間長且對高濃度甲醛效果不明顯。

2.4 通風換氣法

控制甲醛污染最有效、最安全、最經濟的途徑之一就是自然通風換氣法。室內的溫度、濕度、風速、家用物品所含的甲醛量都與甲醛釋放率有關。甲醛的釋放速度隨著溫度升高而加快。在控制室內溫度和相對濕度的前提下,機械通風可以降低40%-60%的甲醛濃度。

室內裝修時盡量采用天然木料或不含甲醛的符合國家標準的室內裝修材料,這是降低室內甲醛污染的根本準則。同時要科學對待污染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3.、室內甲醛污染的檢測與分析

3.1 實驗目的

為了了解甲醛釋放的特性及其周期等,特地對本單位一新裝修辦公室進行甲醛含量的監測。

3.2 實驗對象

本次實驗的辦公室內主要污染源為辦公桌、柜子沙發、新刷乳膠漆。

3.3 實驗方法與數據分析

本實驗采用《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10中規定的方法進行采樣,并用《公共場所空氣中甲醛測定方法》GB/T18204.26-2000中規定的酚試劑分光光度法進行檢測,實驗結果詳見如下表:

通過以上數據,我們可以分析得出,空氣中甲醛污染物的濃度,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在七天內釋放出的濃度最高,以后依次降低。在六個月以后,才能降到比較理想的狀態。

4.、結束語

室內裝修造成的空氣污染特別是甲醛污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本文從甲醛污染的來源及危害;以及污染物的控制措施和具體的監測分析等方面進行了討論分析。有利于提高人們對室內空氣污染的認識,促進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

同時,我們也可從以上實驗的方法可看出,甲醛的檢測需要比較專業的知識和儀器設備,成本也比較高。目前市場上海沒有一種較為理想的甲醛現場快速檢測方法,做到既方便數據又準確。希望在不久以后,能有更好的技術方法被發明,為甲醛現場能快速準確檢測變為可能。讓人民群眾自己也能在家方便的檢測污染物,給自己的居住環境打分。

參考文獻

[1]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10

[2]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輔導教材

[3]朱春紅.淺談甲醛檢測的常用方法及影響因素[J].黑龍江科技論壇

[4]張秀珍,李延平,徐強等.活性炭纖維的吸附效果研究及空氣凈化方便的應用[J].江蘇預防醫學,199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