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31 17:25:1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影視節目行業發展,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訊)1月15日,《第2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今日下午在北京,報告回顧了中國互聯網這一年來的發展狀況,對各種發展數據進行了權威的統計。為您帶來詳細解讀。
網絡視頻
2008-2009網絡視頻用戶對比
截止到2009年底,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到2.4億,較2008年底增長3844萬,使用率為62.6%,下降了5.1個百分點。
分析師解讀:網絡視頻作為越來越被認可的媒體表現形式,市場價值、廣告價值和受眾規模仍將持續提升。出于提升自身品牌價值、規避內容侵權風險等眾多因素的考慮,2009年視頻網站對內容體系進行了大規模調整,將內容重點更多放在了影視劇和專業機構制作的內容上。
從行業角度來看,網絡視頻媒體與傳統影視媒體之間逐漸由競爭走向合作,網絡作為實現影視節目二次傳播的新渠道,在新的媒體格局中占據重要位置。同時,傳統新聞媒體、電視臺和影視媒體紛紛拓展網絡視頻傳播渠道,直接助推和帶動了網絡視頻產業的規范化發展。國家網絡電視臺的加入,將促進網絡視頻產業進一步規范化、有序化發展。隨著國家對網絡視頻行業發展的市場規范逐步建立、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強,市場環境將得到進一步優化。(編選 )
作為互聯網行業的主流媒體,搜狐無論從視頻內容的運營還是從行業發展的規范化方面,都起到了表率作用。憑借高清版權視頻內容,搜狐不僅構建了中國互聯網最大的版權視頻播放平臺,也為廣告客戶搭建了最優質的營銷平臺。
在搜狐,聚集了一批最鮮活的用戶,他們是擁有固定職業的中國都市人群,90%以上擁有高等學歷,他們聰明,越來越懂得互聯網,每天每人可能會用30分鐘以上的時間關注互聯網的視頻內容,這些中堅力量是最具有購買力的用戶產生群。
在這樣一個融合了豐富的視頻產品和龐大用戶群的營銷平臺面前,廣告主和營銷人可以充分發揮營銷智慧,玩出許多新花樣。
聯想《司馬TA 呀》 關注白領內心價值
最近有人在討論“司馬TA一族”的概念,這個詞來自于英文單詞SMART,多用于形容時尚、漂亮、睿智的事物或行動。金融危機下,職場智慧話題正受到越來越多人關注,我們不僅需要一個職場常勝將軍來拯救,更需要一個草根職場偶像來崇拜?!癝.M.A.R.T.”隨即成為當下流行的職場生存法則,“司馬TA一族”也成為最受歡迎、老少皆宜、上下喜愛的聰明族群。
聯想揚天V450筆記本抓住這一網絡流行話題,與搜狐娛樂合作打造了10集職場網絡情景輕喜劇《司馬TA呀》,還原年輕白領在職場生活中的種種煩惱與困惑,從心理價值角度與這些目標消費群對接。
在《司馬TA呀》中,成熟老練的“司馬”與他的團隊以輕松而幽默的方式演繹著辦公室中為人所熟悉的一個個小故事,每個故事均圍繞不同的職場人生哲理――“團隊精神”、“溝通技巧”……,在劇情中將聯想揚天V450筆記本的不同產品特性轉化為職場人生中的應對技巧,使消費者在關注劇情的同時自然而然地認同了聯想筆記本產品的價值。
除了劇情推廣,搜狐還結合其王牌脫口秀節目《大鵬吧》,不僅讓主持人大鵬擔當《司馬TA呀》的主角“司馬”,還在脫口秀節目中深入解讀每集劇情和臺前幕后花絮,幫助觀眾理解職場人生法則、樹立人生價值觀,這個過程又進一步增強了消費者對于《司馬TA呀》輕喜劇本身的關注興趣和期待程度。此外,《司馬TA呀》劇組還推出網民選拔活動,聘請具有表演才能的熱心網友直接參與劇集拍攝并擔當重要角色,滿足了互聯網用戶最直接的參與熱情。
目前《司馬TA呀》已經播出4集,累計播放人數達473萬,在土豆、酷6等視頻分享網站被網民觀看近萬次,百度搜索結果超過9萬條。
案例分析
《司馬TA 呀》配合搜狐視頻脫口秀節目、博客人際傳播、草根視頻分享等多重傳播方式,
在幫助初入職場的年輕一代解決工作、生活中諸多心理問題的同時,將產品特性及品牌特征植入其中,打造與目標消費群體息息相關的“活”的品牌,在協助他們樹立職場價值觀的過程中也增強了他們對于產品的信任與信賴,實現了從“滿足消費需求”到“創造消費需求”的營銷轉變。
給暴龍眼鏡找個合適的位置
自從2008年搜狐推出高清影視劇頻道以來,便盡可能多地占有優勢資源。《走西口》、《我的團長我的團》、《我的青春誰做主》等火爆電視劇,幾乎與央視同步在搜狐高清影視劇頻道播出,時間上領先于各大衛視頻道。在電影方面,《非誠勿擾》、《瘋狂的賽車》、《赤壁》等多部高票房的院線電影,在還沒有全部退出影院之時就可以在搜狐網上播出,讓觀眾暢享高清畫質。
這些高清影視產品之所以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還因為搜狐從年初開始便通過在線資源進行多層次推廣。比如登錄搜狐網站,最醒目的通欄位置就會有相關內容推薦,全矩陣的多個頁面也有相關鏈接地址導向搜狐視頻頻道。優勢資源的集中宣傳,很快使“看視頻 上搜狐”的口號深入人心,觀眾也逐漸認可了搜狐視頻“免費不花錢,方便不需下載,高清不花屏”的產品觀念。
高清影視的高調上線吸引了眾多高收入的年輕觀眾的視線,也讓廣告主看到了營銷機會。從不在互聯網做投放的暴龍眼鏡,在搜狐推出高清影視頻道后不久就決定以冠名的形式贊助該頻道,其看重的正是頻道的品質和大量優質用戶。
為了使觀眾對暴龍廣告的接受效果明顯,搜狐為暴龍設置了不同時長、不同形式的廣告,并選擇在合適的時段推出。比如,在高清視頻框內播放的暴龍高清視頻廣告,由于是在影視節目正式播出前的緩沖期播放,此時對觀眾而言正處于等待期的無聊時段,干擾度極小,觀眾對廣告內容很容易接受。此外,廣告時長只有5秒鐘,廣告信息與觀眾的潛在需求有較高的吻合度。同時,搜狐還安插了VOD(視頻點播)暫停插片視頻廣告、角標廣告和靜態的暴龍產品圖片信息,展示產品作為“2009最時尚太陽鏡”取得了顯著效果。
案例分析
這是一個典型的以規?;Y源贏得觀眾優選、以相關度提高冠名廣告實效的案例。
對于暴龍眼鏡這類高檔消費品而言,具有較高收入的年輕群體是其最為核心的目標消費群,這與高清頻道的用戶有非常高的重合度;在各種媒介形式中,眼鏡是與視頻相關度最大的個人消費產品,因此,在收看影視節目時,位于頁面旁邊的有關暴龍眼鏡的提示性信息很容易引起觀眾的注意;由于暴龍眼鏡是長期冠名,品牌名稱與觀眾視線長期接觸,有助于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好感度。
搜狐、海爾“雙向植入”
海爾電視作為國內領先的電視機廠商,將有線電視網絡、互聯網的最尖端科技與門戶網站視頻內容進行了充分整合,研發出具有上網功能、可以觀看高清晰度網絡視頻的互聯網電視機――海爾模卡電視。用戶可以使用電視遙控器直接選擇高質量的互聯網視頻在線播放,突破了以往“電視機只是電視媒體終端”的傳統概念。
因為看重搜狐在互聯網版權視頻播出方面獨一無二的領先優勢,海爾選擇搜狐作為其獨家互聯網視頻內容供應商,為海爾??娨曈脩粝硎芨咂焚|的互聯網視頻內容提供了堅實保證。
就在海爾??娨暼嬷踩胨押咔逵耙晝热莸耐瑫r,海爾也將另一款拳頭產品――海爾寶藍觸摸屏電視引入到搜狐獨家原創明星訪談節目《明星在線》的現場。
搜狐通過對電視節目的巧妙安排,將海爾寶藍電視的使用環節植入到各期節目之中,觀看明星照片、精彩視頻片段等一系列操作通過主持人對觸摸屏的操作一一輕松實現。
案例分析
視頻大事件直播同時具備互聯網和直播的雙重屬性,它既能滿足網民對互動性以及直播內容多樣性的需求,又能滿足網民對獲取新鮮信息即時性的需求。不僅如此,視頻大事件直播還是視頻網站完全切入到內容和用戶之間的橋梁,是視頻網站具有特色和差異化,真正滿足互聯網用戶需求,實現新和開放式發展的重要手段。
對于廣告主來說,視頻大事件直播不僅僅是營銷技術,更是營銷內容和營銷平臺:它作為技術可以融入到廣告主任意的營銷環節,還能參與造獨屬于廣告主的營銷內容,更能為廣告主聚合高黏著度的忠誠用戶。
在這個過程中,視頻大事件直播要黏住用戶,就要在直播質量的提升、直播內容的選擇、直播主題的策劃、直播過程中與用戶的互動等各個方面給用戶提供良好的體驗。要保證和控制視頻大事件直播的質量,主要是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進行投入和積累:硬件主要是指直播設備、帶寬、服務器等,軟件主要是指視頻大事件直播技術和直播人才等。
從目前看,視頻網站要進行直播還要深入挖掘網民的真實需求,培養專業的視頻大事件直播人才,不斷提升直播質量,進一步在直播中和網民互動。而現在最大的困難就是直播專業人才的缺乏。目前,酷6網已經積累了很多有直播經驗的人才,但相對于需求來說還是不夠的。因為真正的視頻大事件直播人才,必須既要懂用戶需求,又要有把控直播現場的能力。這樣才能呈現給網民真正想要的、高質量的內容。
從長遠來看,視頻大事件直播是視頻網站成為一個真正的媒體,成為一個能聚合忠誠用戶的平臺的必要因素。我認為:視頻大事件直播必然會成為視頻網站的發展趨勢之一。
視頻營銷觀察
視頻直播全方位鎖定用戶
也許以下事實可以說明網絡視頻早已具有2.0時代的特性:4月29日,英國王室“威廉王子大婚”引得全球矚目。國內外視頻網站憑借便捷、快速的畫面呈現,更是贏得了網絡用戶青睞。據行業專家介紹,互聯網視頻大事件直播將在各行各業凸顯重要性。
在這次直播中,酷6網是唯一一家在婚禮現場有麥標露出的網站;也是國內唯一一家提供同聲傳譯的媒體,并制作視頻大事件直播專題頁面的視頻網站。同時擁有與直播內容匹配度較高的國際品牌映襯,充分說明在此次報道中,視頻網站已經具有更好的傳播優勢以及更好的商業價值認同。
及時介入―黏住用戶
互聯網專家表示,對重大事件進行現場直播,有利于視頻網站及早介入并在第一時間鎖定用戶。通過國內各網站直播“威廉王子大婚”的多項數據可見,酷6網在此次舉世矚目的世紀婚禮中,以穩定的BBC電視信號源及同聲傳譯直播婚禮盛況,攜手開心網、人人網等聯合搭建網絡直播互動平臺,吸引百萬網友參與,評論突破12.省略)后,又提出自制類娛樂大型選秀活動“夜唱夜開心”,通過這種電視節目化的方式并結合互聯網的特點,同時針對網友的內容,或許是視頻網站差異化的突破。
酷6網負責互動娛樂的副總裁姚建疆稱,酷6網娛樂直播臺芭樂就是要走差異化路線,通過各類合作、自制將網友喜歡的娛樂節目、影視節目、音樂節目一一呈現,讓用戶從點擊視頻到點擊頻道???網的娛樂內容就是要服務互聯網用戶,而“夜唱”活動正是這個形式的具體表現???網娛樂直播臺芭樂,其“夜唱”活動從制作到現場拍攝直播都是按照電視化運營的思路來做,導演、副導演、導播、編導、主持、錄制等都采用專業的流程與管理。
此外,酷6網與四大衛視同步播出的《愛情公寓2》以原班人馬為主力上陣,在第一季網絡上積累的人氣與良好的口碑傳播之下,其感染力會讓該劇更加火爆熱烈,為廣大網友帶來無窮歡樂,是網民關注的一個焦點。同時,酷6網推出《愛情公寓2》專題,每天都推出一段揭秘視頻,將劇集內的精彩花絮整合在一起播放,以滿足廣大網民先睹為快的心理需求???網將《愛情公寓》收入專題中,為網友提供發表個人觀點的互動平臺。廣大網民可以通過重溫精彩故事,將自己的觀點與廣大網友分享。
除此以外,酷6網在“威廉王子大婚”直播中的互動手段也非常多。比如通過“邊看邊聊”直播應用軟件、獻花、有獎參與節目、搶座等互動方式,與網易、雅虎、環球、百度搜索、百度新聞焦點、百度視頻焦點、人人網、開心網、官方微博等渠道共同搭建網絡直播互動平臺。其中,與開心網“開心城市”發起完成“看威廉婚禮”任務。其頁面數據顯示:經過預熱、直播至回顧,參與此活動的網友超過了187萬,評論數高達12.7萬條,凸顯出極強的分享與互動網絡特性。
個性化―滿足獨特的需求
2011年春節期間,酷6網聯合央視及12家中國一線衛視品牌,將13家電視臺總計20多場精彩紛呈的春晚節目呈現給網絡觀眾???網相關負責人表示,春晚專區的20多場晚會全部采用直播方式,滿足了網絡用戶與電視用戶同步觀看視頻畫面的愿望。
在這次直播過程中,央視春晚、湖南春晚、遼寧春晚、河南春晚、河北春晚、廣東春晚、天津春晚、安徽春晚、四川春晚、山東春晚等13家電視臺的20多場精彩紛呈的聯歡晚會,都在酷6網專區直播???網高管稱,連續多日不間斷播出多場春晚直播視頻,可滿足網絡用戶對不同地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春晚”依據個人喜好點播觀看的需求,這是酷6網在新年伊始為廣大網民精心準備的一場視覺盛宴。同時,在傳統春晚直播的基礎上,積極選擇有差異化、個性化的春晚主題及表現形式,為不同的人群提供有針對性的觀賞平臺。
酷6網與第一財經電視聯合直播的中國國內首檔財經春晚《財神到》,也于 2011年2月6日(農歷正月初四)在酷6網春晚專區播出。業內人士認為,酷6網2011年春晚的直播場次較2010年有大幅度提高,并在特色“春晚”的選擇上針對廣大網民的個性化需求煞費苦心,這對于提高用戶黏度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多樣性―最大化覆蓋
【關鍵詞】高等教育;影視語言文學教育;漢語言文學專業
Abstrac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film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ducation to a necessary part of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employment-oriented explore the necessity of decency curriculum. The status of the film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ducation, according to Henan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he Henan Higher film literature education specific initiatives included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Film and television language literature education; Chinese language study specialty
漢語言文學專業是高等教育的傳統專業,河南省高校開設次專業相當普遍。但目前都面臨著比較嚴重的存在招生難、就業難的困境。造成此現象的原因眾多,比如就業市場供過于求、專業培養重理論輕實踐等。而此專業未能緊跟現代語言文學發展及需求現狀,尤其是未能及時將現代社會急需的影視文學教育納入其教育體系中,應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所以本文重點將從必要性、體系建構、教學和實習實踐環節研究、現狀調研和具體舉措五個方面完成以就業為導向的河南省高等教育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影視語言文學教育體系建構。
一、河南省高等教育漢語言文學專業下構建影視語言文學教育的必要性
當今文學的生產和傳播事實上已變為以影視文學作品為主。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影、電視、網絡等新興媒介發展迅猛,影視藝術具有的生動直觀、快速便捷、淺顯易懂的優勢,使得影視語言文學成為漢語言文學的主流形式,傳統的書面語言文學已經退居次要和邊緣。在這種形勢下,傳統漢語言文學教育以書面語言文學教育至少落后于當下漢語言文學發展二三十年。這種落后的現狀就造成了該專業學生知識體系不完備,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存在明顯缺陷,使得他們對影視語言文學缺乏應有的賞析、創作和科研能力。這種局限性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
以筆者所在的鄭州財經政法大學成功學院為例,該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共畢業2007級、2008級兩屆畢業生,這些畢業生除很少一部分從事專業無關的工作外,絕大部分還在從事專業對口的本行工作。他們的工作去向主要是學校、培訓機構、企事業單位、報社、雜志社、出版社、網站、電臺、電視臺、傳媒公司等,工作崗位一般為教師、秘書、記者、編輯、編導等,根據工作內容可分為教育類、文秘類、宣傳類、編輯類、傳媒類。根據畢業生反饋的信息來看,影視語言文學相關理論和技能的缺乏相當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就業和從業,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對教育類的工作來說,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的教育類就業主要集中在擔任中小學語文教師,目前多省中小學教育的新課改都明確提出在中小學語文教育中加強對影視文學的教育,由于畢業生的知識結構缺陷,面對中小學生日常大量接觸的影視作品,在從事語文教育中基本上沒有無法給以相應的知識講授和引導。
對文秘類、宣傳類、編輯類工作來說,由于這類工作目前經常性的涉及到攝影、攝像、圖片影像類相關文字稿本的策劃撰寫與編輯,畢業生雖長于書面文字工作,但由于對影視語言的陌生而在工作中捉襟見肘。
對傳媒類工作來說,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畢業生的就業影響最嚴重的。目前傳媒行業發展迅速,人才需求量極大,在這種社會需求之下,漢語言文學的專業的相關性使得大量的該專業畢業生投身于傳媒行業。然而眾多的電視臺、電影廠、劇團、傳媒公司等要求從業者除了有較好的語言文學素養外,更要具備影視策劃、創作和制作能力,有較高的影視文學欣賞水平,對當下影視劇和各種影視節目的發現現狀和前景能夠較準確地判斷,能夠撰寫劇本、節目臺本、主持詞等,以及具備一定的影視策劃和編導能力。顯然,畢業生的由于傳統漢語言文學教育導致的影視語言文學素養的缺乏成為該行業職業發展的難以攻克的瓶頸。
所以,為了更好的結合當下語言文學發展趨勢,更好地拓寬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就業渠道,應將影視文學教育納入河南省的漢語言文學教育中。
二、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影視語言文學教育的教學內容體系建構及課程設置
根據相關行業需要,將影視語言文學教育納入到漢語言文學教育體系中,應當達到這樣的培養目標:使學生除了可獲得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傳統知識技能外,還能系統掌握影視文學的基礎知識和理論,了解影視理論和創作的發展動態,有較強的劇本創作能力、文藝編導能力及較強的影視評論能力。所以,必須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增加影視藝術概論、影視文學、影視語言、影視寫作等必要課程。
將影視文學教育納入到漢語言文學教育體系之中,應當是有機的納入,在內容和課程設置上與現有的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形成符合專業規律的嚴密體系。現有的漢語言文學專業高等教育的專業課程設置主要有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專業選修課三個層次,一般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為必修課程,專業選修課的課程由各高校根據專業方向和專業特色自由安排。
在這一課程設置體系里,我們認為,應當把影視藝術概論的地位定為專業基礎課,講授影視藝術理論知識、影視藝術特性、影視藝術發展簡史、影視藝術類型、影視藝術鑒賞與評論等關于影視藝術的基本理論,在所有的影視相關課程之前開設,打好理論基礎。這樣,影視藝術概論與美學、文藝理論等漢語言文學專業基礎課就構成了有機的理論體系。
在影視藝術概論之后,還應陸續開設視聽語言、影視文學、影視寫作等三門專業課。其中,視聽語言講授畫面造型語言、鏡頭、剪輯、蒙太奇、聲畫關系等影視視聽語言的基本理論,培養該專業學生對視聽藝術最基礎的認知、創作和制作能力,這門課可以與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形構成有機的語言體系。之后開設影視文學課程,講授影視文學的基本特征、類別、歷史、制作、評論等,與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世界文學等文學課構成有機的文學體系。之后再開設影視寫作課程,講授影視劇本寫作、影視改編、電視綜藝節目文案、專題節目文案等各類應用影視文本的寫作,與基礎寫作、應用文寫作構成有機的寫作體系。
在以上四門影視基礎課和專業課之外,還應多開影視相關選修課,如攝影、攝像、影視作品賞析、影視理論專題研究、影視制作等,拓寬學生影視視野,增加學生的影視理論素養與技能。
當然除了在課程設置上影視課程要到位外,應配備專門影視實驗室,使學生學習影視相關技能,并且按照影視方面能力培養規律在相應學期設置實踐環節和實習環節。這樣教學與實習聯動,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具備影視相應能力。
三、河南省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關于影視語言文學教育現狀的調研
通過對河南省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關于影視語言文學教育的現狀的調查,發現情況是非常不理想的。
(1)目前河南省高等教育漢語言文學專業教育體系設置情況?;旧舷嚓P高校還是沿用傳統的漢語言文學的課程設置和實踐實習安排,一二十年來如一日,說因循守舊、固步自封不為過,嚴重落后于的時代和社會。
(2)開設影視相關課程的情況。查閱了數十所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計劃,關于影視的課程基本沒有。有大概不到百分之五的高校如河南科技大學、周口師范學院等開設了影視文學、影視編輯與策劃等關于影視的課程,都只有一門或兩門。每門課時量很少,只開一學期每周二課時;地位極低,都是選修課。就作者所查到的高校沒有將影視課作為主干課、必修課的。甚至有的高校文學院同時開設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其漢語言文學專業也并無影視課程,如平頂山學院。
這說明相關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對影視語言文學的教育并不重視,甚至認為毫無必要。
(3)開設影視語言文學教育相關課程的高校的相關實驗室及實踐實習安排情況。據調查目前只有許昌學院、洛陽師范學院等幾家高校有影視實驗室,實習基地里有幾家電視臺,其他相關高校沒有影視實驗室,實習基地也以傳統的學校、企事業機關單位為主,不涉及電視臺。而這有影視實驗室的高校,也主要是因為該校文學院同時設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等傳媒專業,其實驗室事實上是為這些專業而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未必能實際使用到。所以總體情況是:影視實驗室與影視實踐實習安排俱無。
(4)目前河南省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影視語言文學課程師資情況。相關高校的師資構成幾乎還是傳統的漢語言文學各分支專業的碩士、博士、講師、副教授、教授,往往一個文學院沒有一個電影學、廣播電視學、戲劇影視文學等專業科班出身的教師。影視相關專業出身的教師更傾向于到傳媒院系任職,因為在漢語言文學專業無人重視,地位很邊緣,也無法形成像樣的教學和科研團隊。
從調查的結果匯總來看,將影視語言文學教育納入到河南省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教育體系中任重而道遠,我們亟需轉變觀念,從各個方面大力推進。
五、河南省高校將影視文學教育納入漢語言文學教育體系的具體舉措
(1)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相應的專業規劃和標準、要求,確定影視語言文學教育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必要地位。
(2)組織相關領域專家編撰適用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影視語言文學相關課程的教材。
(3)重新設置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流程,將將影視文學教育課程科學地納入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流程中。
(4)制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影視語言文學相關課程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實踐大綱、實綱等。
(5)加大河南省高校開設漢語言文學專業高校的影視教育人才引進力度,并同時加強對現有傳統漢語言文學課程教師的影視語言文學教育培訓,包括教學思想、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培訓。
項目簡介: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廳全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創業課題立項項目《以就業為導向的河南省高等教育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影視語言文學教育體系建構》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JYB2012201。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Henan provinc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ake the employment as the guidance system of the film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ducation
一、 國內網絡微喜劇的發展歷程
(一)發展初期
我國第一部網絡自制劇“Y.E.A.H”2008年9月在鳳凰網首度出現在熒屏上,在網絡自制劇發展初期,國內網絡自制劇內容管理相關法律法規仍然不夠完善,視頻網站運營趨向于無序化,在這樣的網絡環境下,網絡自制劇制作素材和故事情節都趨向于成本低與周期短的短片。[1]在網絡自制劇發展初期階段制作短片缺少完整的故事情節,并且故事情節時間低于10分鐘,極其缺少文化藝術美感,其創作情景劇情只是為了迎合廣大網民的需求。但是正是因為該類影片符合互聯網市場網民大眾的基本需求,所以在互聯網浪潮下得到了快速發展,網絡視頻制作也得到了不斷規范,具有獨特藝術特征的網絡微喜劇也因此發展起來。
(二)發展階段
我國第一步網絡微喜劇是《潘磕惺俊罰該部微喜劇主要由搜狐視頻投資制作的,其中網絡主持人大鵬擔任該片制片人和主演,在2012年10月首度搬上熒屏,自從上映后受到社會群眾的廣泛支持,成為國內網絡微喜劇獲得較大成功的經典劇作。為了推進網絡微喜劇的快速發展,2014年3月搜狐視頻和華裔美國電視媒體相互合作,成功將該部網絡微喜劇引進美國市場,在美國電視媒體上映后收視人群超過7000萬,成為網絡自制劇拓展海外影視市場的經典之作。
自從《潘磕惺俊吩謁押視頻上映后受到了社會群眾廣泛好評,類似于《潘磕惺俊返耐絡微喜劇也得到了不斷發展,譬如由搜狐視頻制作的網絡微喜劇《極品女士》與《我的極品是前任》,由優酷網自行制作的《萬萬沒想到》等,在網絡上都獲得良好反饋,網絡微喜劇市場不斷拓展,并成為推動網絡自制劇發展的重要影視題材。
二、 分析網絡微喜劇快速發展的因素
(一)社會環境影響因素
伴隨著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和信息時代不斷深入,互聯網新媒體成為網絡信息傳播的主要介質之一,并在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發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新媒體發展儼然成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衡量指標。
為了推進新媒體快速發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并在2012年7月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的通知》文件,積極鼓勵投資者投資互聯網視聽節目和服務企業,積極鼓勵互聯網視聽節目開拓創新服務業務,創作更多健康而優秀的影視節目,從而推動著網絡影視行業的發展。
(二)網絡視頻內容不斷創新
在互聯網信息時代下傳統喜劇劇情已經難以滿足社會大眾的情感需求,傳統喜劇風格受到社會群眾詬病,嚴重影響著現代喜劇的發展。[2]部分喜劇創作者輕視喜劇藝術的獨特特征,認為喜劇中有關悲、喜元素必須要分離開來,受到傳統喜劇不能混雜觀念的影響,許多經典的現代喜劇受到喜劇界部分同志指責,這對于現代喜劇發展是極其不利的。
在互聯網迅速發展浪潮下,網絡喜劇得到不斷發展。當前來說許多網絡影視劇的制作團隊大部分是年輕人,許多制片人也投身到網絡影視劇的創作中去,作為互聯網受眾他們更加了解互聯網網民特點和需求,借助于互聯網多媒體媒介來創作出具有創新性的影視作品,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將影視劇作生動形象展現在觀眾眼前。此外,網絡影視與傳統電視播放形式也有著很大差異,傳統電視需要在固定時間段里播放,而且傳統電視播放受到固定空間限制,網絡視頻和網絡影視可以根據觀眾的時間和空間進行“點播”,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對推進網絡微喜劇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三、 探討網絡微喜劇的主要特點
(一)人物形象接近現實生活
相對于傳統喜劇來說,網絡微喜劇更具有吸引力,網絡微喜劇中的各個故事情節都屬于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或者社會群眾的人物形象,網絡微喜劇就是將日常生活同平常的事情通過夸張演繹并呈現到觀眾眼前。在網絡微喜劇《潘磕惺俊分校主人公大鵬有時扮演著面臨高考的高考生,有時是肩負育人責任的教師,有時是生活在大都市的小白領,有時是不諳世事的程序員,有時是為人算命的算命先生,在該部網絡微喜劇中他的人物形象始終停留在“草根”階層;《萬萬沒想到》主演王大錘更是扮演著社會生活中的底層人物,在情境故事中他所經歷過事情和面臨生活都是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可能會遭受的挫折,這些人生挫折可能是來自于工作,也可能是來自于生活,情景劇中的困難和挫折都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情。大鵬在面臨著生活中的困難和突發狀況時顯得尤為無助和無奈,這是現代生活的真實寫照,更具有時代意義。
(二)敘事結構較為簡單
網j微喜劇與傳統影視劇有著很大差別,傳統影視劇一般情況下是使用線性敘述結構進行情節構造,將時間和空間作為故事發展線索,而網絡微喜劇在敘述結構和情節線索上不同于傳統影視劇,以小人物作為影視切入點,在很短的時間內不斷改變故事主題以及故事情結,網絡微喜劇沒有結局也沒有主題中心思想等,而是營造拼接感相對強的敘事氛圍,該種類型喜劇沒有刻意去表達影視主題,缺少確定性,敘事方式和創作內容也是非常創新,相對于傳統影視劇來說沒有受到內容限制,故事情節也相對夸張和驚奇,網絡微喜劇通常以“吐槽”“惡搞”等形式展現出故事內容。網絡微喜劇的敘述方式和敘事結構都相對簡單,使得影視導演和影視制片人在創作時能夠運用發散思維,創作出更具有創新特色的影視劇品,給導演和制片人以及演員等創造著更廣闊的發揮空間。
(三)具有創新敘事風格
隨著互聯網多媒體迅速發展,網絡微喜劇為了迎合互聯網發展和滿足網絡民眾基本需求,網絡微喜劇想要在較短時間內敘述故事,則故事情節便會顯得尤為緊湊,并且在短時間內將大量故事情節信息展現出來仍然是具有很大挑戰,受到快節奏敘事風格的影響,網絡微喜劇對劇中人物角色聲音以及語言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當前來說網絡微喜劇的主要敘事風格是“惡搞”“自嘲”,同時還是網絡微喜劇的主要藝術特征。通過“吐槽”等方式來表現人類所面臨的各種困境,通過“幽默”話語來表現出人物內心真實想法,當前來說“吐槽”儼然成為社會潮流文化。隨著社會轉型和經濟結構轉變,社會底層面臨著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吐槽”形式無疑使得草根階層獲得情感釋放。其中“吐槽”內容相對廣泛,包含有社會熱點、廣告用語、網絡熱詞等,目前許多網絡影視作品都設置有“彈幕”,讓更多觀看者吐露內心真實想法,其中“彈幕”停留時間僅為1秒,不會對觀看者觀看視頻遭稱影響,這些吐槽“彈幕”可能是表達自身對影片的感受,也可能會和劇情沒有關系的幽默言語等,對于網絡微喜劇來說“彈幕”使得影視劇更具有幽默性和創新性。
四、 網絡微喜劇所處的社會環境
(一)視覺文化發展迅速
所謂視覺文化,指的是人類“看”后的情感體驗和感悟,我國很早就已經有了視覺文化,隨著互聯網迅速發展和信息時代進程深入,信息傳播手段接連不斷出現,社會群眾對于視覺文化認識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伴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前國內視覺文化主要以電視劇、電影以及廣告等多種視覺形式呈現,并逐漸成為國內視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視覺文化主要以書記、文字等形式呈現,現如今多媒體信息媒介已經逐步取代傳統信息媒介,對人們日常生活和藝術審美體驗以及消費方式等都產生很大的影響。[3]伴隨著視覺技術快速發展,社會人群對于視覺性文化也提出了較高要求,為了滿足社會群眾文化生活需求,各種創新視覺形式也在不斷出現。視覺文化讓社會人群有了更多消費形式,而社會人群的消費又會帶動著視覺文化的快速發展,視覺消費已經成為現代社會消費的重要形式之一。
實際上,視覺消費也屬于社會群眾體驗式消費,其中視覺消費不但是指對商品與服務的視覺關注,還包括有對商品于服務本身關注。
(二)我國社會文化轉型階段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和社會不斷進步,我國在國際社會上身份和地位不斷提升。近年來我國社會文化和社會經濟都有了全新轉變,國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社會群眾對于精神文化和情感需求提出更高要求。社會階級結構也出現很大轉變,社會階層已經從傳統工人和農民轉變為更加復雜的社會階層。在我國社會階層不斷解構和重組過程中,大眾文化得到了不斷發展,正是在社會文化轉型過程中衍生了許多新興媒體介質和信息傳播形式,讓社會群眾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從而推進社會的快速發展。
在互聯網與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社會群眾對于精神文化提出更高要求,在這種趨勢下大眾文化得到了快速發展,其中大眾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于大眾與服務大眾,對于社會中的大眾來說,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都在發生很大轉變,從集體主義轉變為個人主義,從提倡節儉轉變為鼓動消費,從無私奉獻轉變為拜金主義等。在社會轉型階段過程中大眾文化充斥著社會人群的感官體驗。網絡微喜劇是大眾文化發展的階段產物,該種類型影視劇以幽默搞笑的形式出現在熒屏上,獲得了社會群眾的熱切追捧。
結語
伴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社會不斷進步,影視創作者充分借助于互聯網數字技術和信息技術來創新影視作品,并形成全新的影視形式,也就是當前引起社會潮流的網絡自制劇,是信息化時展的新興產物。雖然網絡自制劇在制作形式和傳播方式以及術特征等多方面需要加強改善,但仍然具有廣闊的發展市場,社會群眾非常喜歡網絡自制劇的創作內容,網絡自制劇將會成為推進影視行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溫冠男.利用新興媒體 展示地方歷史[J].黑龍江史志,2015(22):34-35.
關鍵詞:After Effects;動畫視頻;課程開發;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3)14-3314-02
近年來,社會動漫專業人才需求量驟增,職業院校動漫專業發展迅速。我校作為廣州市中職學校最早開設動漫專業的學校之一,把動漫專業按照市重點專業的標準來建設,以“五個對接”為指導方針,以社會需求為最終目標,以提升教學效率為途徑,整合社會優質資源,從校企合作入手,聘請相關行業專家擔任授課教師;認真規劃了專業教學內容,實施了有效的改革措施,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動畫影視制作課程是動漫專業學生的專業核心課程,而動畫影視制作課程的核心內容為After Effects(以下簡稱AE)軟件的教學,并輔加Flash和Premiere軟件。AE是IT行業認可度和知名度都較高的影視制作軟件,可以說是行內的影視制作標準軟件,具備兼容性好,外掛插件、濾鏡豐富齊全,制作效果一流[1]。但要求使用者具備較高的知識技能,并具備一定的藝術素養,在實際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往往會存在只停留在對軟件的使用和掌握上,難以站在較高的層次對軟件進行審視,或者站在行業的角度提高技能。因此在該課程的實際教學中,根據基礎模塊、特效模塊、特效素材和技能競賽四個不同的能力模塊,采取了不同的教學策略。
1 基礎模塊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在職業培訓教育領域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它擁有先進的課程體系和職業技術培訓方法,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主要功能強在于強調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信息技術教學任務中心,讓學生在教學和學習活動過程中培養興趣,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最終達到學會自我學習的目的。學生最終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對信息技術學習資源的自主探索,并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產生一種學習實踐活動。它和以往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理念,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做到大腦和動手共同參與,因此是一種提高學生行為能力的教學法[2]。在我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進行職業教育改革的現在進行時中,任務驅動教學法被不斷運用和發展,特別是在最近幾年廣州的職教改革,提得最多的也是這種改革模式。這種教學方法對于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質和綜合技能能力方面起著重要和有效的作用,因此逐漸被職業教育界和培訓行業的專家所接受。
軟件的教學具有一定的共性和通用性,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只是介紹軟件的界面功能,其結果將使得影視制作這門專業課程的教學呆板無趣,學生很快就陷入“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困境,加上軟件更新的速度非??欤磕甓加行掳姹境霈F,教師和學生都容易出現力不從心,跟不上軟件的更新速度,只懂軟件的界面功能,而不能掌握軟件在影視制作行業起的作用。針對以上出現的這些問題,基礎模塊的教學過程摒棄傳統的“界面功能”介紹模式,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分為基于任務的教學和借助任務的教學兩種形式,兩者的課程教學的目標不同,教師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在基礎模塊的教學中采用的是基于任務,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將課程任務其分為三個階段:任務前、任務中、任務后。任務前先將本次課程要制作的最終效果展示給學生觀看,盡量做到吸引學生進入課堂的角色;任務中就是分解任務和做到細化,教師可以充當指導和解決問題的角色;任務后就是學生的作業或者作品展示。在任務中的階段還可以分為基于問題解決和基于項目活動的兩種教學方式。該學法節省了本課程基礎知識能力模塊的授課時間,有效地提升了教學效率。
2 特效模塊的訓練方法采用“量變引導質變”的原理
根據哲學規律“量變到質變”,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可能違背這一規律,學生的學習更要遵循這一個規律和循序漸進,AE的學習對用戶的藝術素養有較高的要求,而作為非藝術設計特長的中職生,甚至可以這么說,連文化基礎課都相對薄弱的中職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便會存在一定的困難,特別是一些在基礎能力模塊學得較好的學生,在這個階段就遇到了學習瓶頸。因為在第一次階段,學生只要肯付出學習的時間,加上教師的指導,基礎技能是都可以彌補的。而藝術素養非“一日之寒”,連教師也可能存在這方面的缺失。因此在教學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對學生的藝術素養的訓練,教師也要在平時自我提升中,注意提升自我的藝術修養[3]。
本校提出兩種解決方法,一是聘請行業專家講課,特別是動漫公司的職員進行一些有針對性講座。二是開辦影視欣賞第二課堂,通過本專業的教師精心準備影視作品,以電影形式播放給學生觀看,在廣州現有多媒體充裕的教學條件下這是較容易做到的,筆者經常截取影視節目如《阿凡達》片段、《唐吉可德》片段、《哈利波特》片段、《電影頻道》片頭以及《天氣預報》片頭等,主要積極引導學生觀察影視片斷的特效使用,假以時日,學生在這方面的積累會達到教師預想不到的高度。
特效應用模塊為AE中軟件功能中最為重要的模塊,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把這個模塊分成“色彩調整”、“噪波”、“運動規律”三大塊,同時也可以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中的借助任務,通過大量的實例訓練使得學生形成對特效應用的慣,對色彩搭配也有一定程度的熟練,大概了解什么色彩應用于什么樣的場景,最終形成自己的創作風格,實現有跡可尋的“量變到質變”的蛻變。
3 特效素材采用“商業案例”的方法形成教學庫
困擾動畫影視制作課程的最大瓶頸就是學生得不到商業案例的訓練,只能停留在教材范圍內的案例學習,就算把教材的案例學得再好,也可能只是“紙上談兵”,筆者是這樣認為的,以學習軟件界面功能為主的教材很容易過時,學生較難與最新軟件版本同頻,也難學到現時最新和最流行的技能,從而造成真正能力的提升受阻。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通過教材的案例,可以讓學生總結和綜合運用前面基礎能力模塊和特效應用模塊所學的技能和知識。
要從根本上解決學生所學案例與時俱進的問題,需要本專業教師主動出擊,深入市場,了解行業的最新動向,主動與本地區的影視動畫公司取得聯系和合作,利用假期時間進入公司實習,有能力的教師甚至參與到公司項目中,了解項目管理和任務分工等細節,其主要目的是得到真正的商業項目訓練,再將已經沒有版權利益糾紛的商業項目帶回到學校,指導學生進行商業項目的實戰[4]。如果與公司聯系不夠順暢,教師也可以通過參加社會上影視培訓班,如影視培訓市場比較有名“水晶石教育”,廣州也有分教點??偟膩碚f,教師要保持與社會接觸,了解行業發展,而不只是停留在課本上教學生,這樣就可以達到教學相長,學生在畢業后社會認可度也會提高,教師在對本專業的專業實踐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隨著學生制作水平能力的提升,本專業教研室可以成立了動漫專業工作室,面向全校普及影視制作知識,借學校搞大型活動的東風,鍛煉學生能力,展示學生成果,也可以充分利用好中職學生好動的本性,引導學生有主題地拍攝短片,11級學生模仿網絡流行視頻的《江南Style》,拍攝和制作《中職style》,上傳到視頻網站,點擊率不斷攀升。
4 引導和激勵學生參加技能大賽
正所謂“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大賽”, 大賽指的就是職業技能大賽,從下往上,有市賽、省賽和國賽,層層選拔,這些競賽平臺都是學生施展學有所成的最佳空間,也是對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素養最好的檢驗,同時也是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標準和指揮棒。影視后期專業技能大賽要求學生不但要熟練操作行業軟件,而且要有更高層次的指標就是創造性,這是對學生的職業技能是一項巨大的考驗[5]。在教學中,AE與技能大賽的影視制作項目大賽規程基本對口,無論站在為校爭光,還是為學生的前途考慮,教師都應鼓勵有能力和有夢想的學生參加技能大賽。
筆者有五年以上指導學生參賽的經驗,前幾年廣州市賽都是Premiere和AE作為競賽主要使用軟件,2012年改用AVID軟件,2013年改用FLASH進行動畫創作,AE進行制作片頭和片尾并結合動畫制作輸出視頻,雖然競賽使用的軟件不斷變化,學生只要扎扎實實掌握本文所述前三階段知識和技能,學習新的軟件很容易上手,而且可以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在近幾年市賽中,指導學生參加的動畫視頻制作項目都取得了可喜成績,先后有學生獲得市賽的二三等獎。
5 結束語
隨著企業的需求從單一人才結構向復合型轉變,技能競賽也緊跟企業需求步伐,2012年從國賽到市賽,影視制作項目轉變成動畫影視制作項目,學校的專業建設和教學計劃都需要相應調整。無論風云變幻,踏踏實實地從AE的基礎模塊認真抓起,特效應用模塊不斷訓練,引入具有市場價值的商業案例提升技能,挑選高素質的學生參加技能競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四個環節緊密配合,培養動畫影視合成技術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鄭道娟.《After Effects影視特效》課程教學模式探討[J].電子制作,2012(12).
[2] 畢蘭蘭.《影視動畫后期特效合成》課程設計淺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6).
[3] 國曉芬.后期特效制作實踐教學中基于工作過程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6).
【關鍵詞】文化產業;文化軟實力;朝陽產業;發展
1.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及問題
1.1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我國目前還是發展中國家,文化產業在短短的十幾年間就取得了傲人的成績,發展也從探索、起步到培育的初級階段。發展情形主要得益于國家文化產業政策的積極引導和文化體制改革的大力推動。
加入WTO以后,中國文化產業收到了巨大的挑戰。我國文化產業同西方發達相比,存在著很大的差距。西方發達國家已經開始以一種嶄新的方式,以產業結構調整作為發展經濟的秘密武器――文化產業,而中國文化產業在這一時期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面臨著極大的機遇與挑戰。我國文化產業在與國際接軌的進程中,一方面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自主提高我國文化企業的競爭意識,促進文化形成集群效應,進而全面推動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在規模效應面前,以創意權提升文化實力。
2013年上半年,中國中國電影呈現出一種迥異于以往的特質,那些貼近生活的題材與所謂的傳統動作大片,正在迎來其發展的黃金時期。盡管諸如《不二神探》、《分手合約》之類在好萊塢影片中占據比重較小的影視作品,在中國內地都受到了好評。據不完全統計,從1995年內地第一部票房過億的《真實的謊言》算起(1.03億),迄今為止,我國票房過億的影片達到177部之多,僅2013年上半年,就以有22部之多。
盡管如此,我國文化產業在會展和動漫等方面,與美國、德國、日本之間,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盡管國產影片正在朝著世界方向前進,海外銷售再創歷史新高,海外佳績不斷在擴大,但是期間的差距同樣不能忽略。尤其是在國際文化市場的沖擊下,中國電影的精華正在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一些文化元素的變遷,也使得中國民族文化的元素在發生變異。如迪斯尼出品的動畫片《花木蘭》,影片雖然包涵有大量的中國元素和保留了大致類似的故事情節,但是它卻對木蘭進行了改寫,在其身上注入了美國文化的內核并使其在全球范圍內推廣。
1.2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問題
1.2.1體制改革落后,市場發展混亂
從中國社會發展的宏觀大局考慮,文化體制改革長期落后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產業的供求比例失衡,使得中國國人的精神需求趨于上升。供求不平衡的局面,對我國第三產業的影響和產業內結構的調整關系密切。沒有健全的體制做保障,文化安全問題成為一大隱患。文化經營組織的市場化、集約化、國際化程度不同使得文化的整體競爭力長期落后于世界文化強國。資源潛力無法轉變成產業優勢,產業鏈條脆弱,文化創造力匱乏。
1.2.2文化產業布局不合理
我國文化產業的邊界尚沒有明確的劃分,產業事業發展不合理,政策體系和整體面貌比較破碎。西文發達國家的現代產業更新和文化鏈條以及核心價值都比較明確,產業布局融合和經濟活動都圍繞產業“服務化”、“信息化”、“文化化”發展趨勢前進,主導優勢明顯。
1.2.3市場不成熟,經管體制落后
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只要制約點就是規模發展效應和資源優化配置效應,而從發展問題來看,市場主體不明顯,人才匱乏、資金后備不足、市場運作缺乏監管和指導等弊病長期存在,作品質量和水準長期區域落后。
1.2.4產業觀念淡薄
目前我國對文化產業的理解還停留在學術層面,將泱泱大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只停留在理論界面。文化產業的發展,過分強調宣教功能,忽略文化產品本身應有的功能,極大的削弱了我國文化本身的經濟性。在文化觀念理解中,除了“文化大國”觀念作崇外,傳統自治思想與文人心態的流弊以及匱乏的創新才能,都成為文化發展的流弊,文化軟實力意識不足。
2.發展文化產業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
文化軟實力是國民精神狀態、意志品格和內在的凝聚力的體現,也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在思想上,堅持不懈的以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催生文化事業發展,同時將弘揚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文化實力的見證。
2.1以文化體系建設提升文化資源價值
在文化發展機遇面前,明確發展意識和發展思路,充分發揮我國企業文化的骨干作用,以具有實力的文化產品和平拍,推動我國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文化體系成立的關鍵點是文化資源,也是民族驚魂,而外來文化是粘合劑和力合控制器。汲取文化精華、創造文化生產,以思想震撼力和藝術感染力表達思想,創作出生產價值的文化產品的必然要求,也是以文化產業拉動國民經濟,發展文化產業格局的必然要求。
2.2擴大文化傳播力和影響力
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局定性因素就是文化的傳播,尤其是在主流文化內容面前,文化傳播的戰略重點就是提升主流媒體影響力。加大對主流媒體的投入,是以政府扶持政策,實現核心競爭力提高的關鍵。文化傳媒的影響力宣傳,可以是報紙、書刊、影視、廣播、通訊等功能的傳播,也可以是文化企業的輿論宣傳。文化體制的改革和創新,是以發展文化體制,宏觀調控體制,循序漸進形成文化格局,有小推動中華文化發展,以市場化宏觀發展條碼,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以擴大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將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插U怪那波到世界的各個角落,以中華文化的軟實力,影響整個世界的文化進程,努力趕超西方發達國家。
2.3注重效益,滿足人民群眾需求
文化產業的發展,是為了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必須予以合適的引導建設。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著力提升文化產品內涵和質量,弘揚我故宮文化主流價值觀,努力滿足人民群眾需求。將激發全社會的文化創造力作為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系統浩大工程,是發揮人民群眾建設文化的主體作用,也是在社會領域內調動文化工作者積極性,應將和諧文化發展環境的必然要求。要彌補中國文化產業起步晚的弊端,就必須在文化經濟手段的開發上下功夫,以促進文化產品與文化發展和滿足人民實際需求相適應。將那些唯利是圖、功利化、庸俗化,損害文化價值和社會效益的行為予以摒棄,將文化產品和文化產業以經濟價值指標和社會價值指標評估體系相稱,最終會保持和促進社會精神生產能力的不斷增強,企業創造力的不斷發揮,優質的文化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結構不斷優 化,優質的文化產品將不斷涌現。
2.4制定文化發展戰略
將文化輸出戰略作為文化發展戰略的重要部分進行加強,摒棄以往中國祖先為世界文化作出的貢獻,客觀的對文化差異實施必要的管理。中國的宣教文化,是在中國社會進步和戰略國策上形成的,也是客觀反映人民生活現狀。文化企業的發展,是一項朝陽產業,建設中國美好明天,建立良好國際輿論環境的必需品。以文化軟實力,減弱中國在文化領域的積弊,是糾正偏差,克服文化價值錯誤認知的必要措施。制定文化戰略,以文化輸出實現中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諧發展,是走出民族桎梏,面向全人類的發展戰略。
2.5是注重文化創意的提升
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是文化元素與時代融合的必然結果,注重文化創意的提升,是在復雜的文化產物中,實現文化創新的必然要求。以愛國主義、時尚主義和新興主義為創意的文化節目中,包括《星光大道》和《中國好聲音》在內,都是期間比較吸引觀眾眼球的節目。從收視率,影評到觀眾呼聲,在不同的娛樂選秀節目之間,掀起了對中國文化產業投資發展的熱潮。節目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不到那從錄制上下功夫,而且在意識形態領域形成了共識。一些明星的巡回演出和港臺投資商踴躍進入中國市場的步伐,都使得中國影視節目迎來了創意的新氣象。諸如NBA、世界杯、國外頻道的入駐內地以及娛樂圈新星的不斷涌入和娛樂檔節目以及演員的卓絕演技,使得中國文化傳播的創意在與時俱進中漸漸趨于完善、成熟,更加保質保量。
2.6完備的政策體系支撐
政策體系的組織領導,可以更加完善文化企業的工作機制,對文化企業財政、金融、稅收、科技、土地、人才等綜合監管,這樣在社會范圍內,以文化跨越式發展的政策環境下,公共服務支撐獲得全面發展,比較優勢也就凸顯了,尤其是我國邊疆文化。
2.7辯證性看待國外文化
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是中國民族精魂的深刻體現,也是民族真正力量所在。民族文化的發展,是民族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產業模式里較為突出的一部分,批判性繼承國外先進經驗,是我國文化發展的正確方向。這樣的融合和創新,才能在市場中占據優勢比較地位,才會在行業發展中催生新業態。
3.結束語
加快文化產業的發展,是提高我國文化產業消費水平,拉動GDP的重要戰略決策。以文化的軟實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娛樂要求,擴大文化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以擴大內需,創新工藝,全面提升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文化企業發展,在政策帶動下,建立完善的文化產業體制,實現資源的優化和配置和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尤其要以科學謀劃,實現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積極探索西方文化產業的精華,將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統一到社會發展之中,譜寫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孫志軍.加快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N].新華時政.2011
[2]企業文化師國家職業標準,企業文化師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文化建設案例選編[M].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
[3]花建.文化產業競爭力[M].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
關鍵詞:文化產業;藝術產業;視覺藝術
中圖分類號:G1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2)05-0050-02
一、視覺藝術概述及文化產業的前景
視覺藝術(Visual Art)是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塑造可為人觀看的直觀藝術形象的造型藝術,傳統的視覺藝術包括繪畫、雕塑、建筑與產品、織物等設計。視覺造型采用手工或以手工為主、機器設備為輔的工藝手段。
20世紀初電影技術的誕生與20世紀中期電視媒體的出現,拓寬了視覺藝術的表現領域,視覺藝術從單一媒體跨越到多媒體;從二維(平面)延伸到三維(立體空間)和四維(時間、空間)。20世紀下半葉,數字軟硬件不斷發展更新,網絡技術與設備應用得到普及,數碼藝術與設計的飛速發展極大豐富視覺藝術的語匯,新的視覺藝術形態層出不窮:數字二維動畫與三維動畫、數字游戲、數字影視、虛擬現實、數字出版物、網頁程序界面、數字形象系統、數字廣告、數字效果圖、數碼畫、彩信……視覺藝術由傳統形態上的實體化、靜態化、單向化,開始逐漸向虛擬化、動態化、交互化方向轉變。
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呈現良好勢頭,文化產業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有前景的產業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文化產業(Culture Industry)的定義如下:文化產業就是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盡管各國依據不同的視角對于文化產業的定義和文化產業政策不盡相同,但是,其作用得到國際間的普遍重視和認可。近年來,在新的國際、國內形勢下,文化由傳統的意識形態領域擴大為經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還對一國在國際間的競爭力產生重大影響,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日益彰顯。在此背景下,我國陸續出臺《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等一系列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性文件,旨在將文化產業提升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文化和經濟的全面振興。這些政策的出臺標志著文化產業已經上升為我國戰略性產業,在未來經濟社會生活中擔任重要角色。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我國第一部文化產業專項規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中將“文化創意、影視制作、出版發行、印刷復制、廣告、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數字內容和動漫等” 列為重點推進的文化產業,從政策上界定了發展重心。視覺藝術的觸角涉及到文化產業的各個方面,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內容參與到產品的設計、生產、銷售等等環節,視覺藝術產業已經成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要素。“十二五”規劃將文化產業確定為戰略先導型國家支柱產業后,全國各地都加大了對文化產業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建設產業基地、創意產業園等項目,培養文化產業上市企業,培育骨干文化企業,扶持中小文化創意企業,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知名文化品牌。文化消費市場空間巨大,視覺藝術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二、視覺藝術產業的定義及其發展
視覺藝術產業是以視知覺為主要滿足對象,在唯美主義的意識支配下,使作品呈現表層上的、完全以娛樂視覺為目的繼而產生心理和生理上滿足以致產生商業行為的一切精神和物質的產業。視覺藝術產業是文化產業中演藝、娛樂、動漫、游戲、文化旅游、藝術品、工藝美術、文化會展、創意設計、網絡文化、數字文化服務業等行業的主要組成部分。
視覺藝術產業是融合了視覺藝術、數字技術、創意設計、工業生產和商品營銷等的新型文化產業;也是信息化社會新型產業化道路的典型代表。視覺藝術產業是市場經濟運行的結果,其市場運作必須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生產、銷售等環節必須有可操作性。
視覺藝術產品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成為特殊的商品,具有三重屬性:一方面視覺藝術產品是以藝術手段創作出的視覺形式,無論視覺藝術產品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的、交互的,都具有視覺美學價值,能夠帶給人們審美體驗;另一方面,它必須遵循商品經濟規則,以市場動態為導向,按照現代市場經濟規律進行生產和銷售;再一方面,視覺藝術產品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形象、生動的形式,承擔著“提供優質豐富的文化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努力形成知榮辱、講正氣、守誠信、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的重要任務。視覺藝術產品的設計生產需要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導向指導。
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視覺藝術產品得以大批量生產和復制,并通過現代傳播技術在全世界迅速傳播。個人手持移動終端的普及與4G網絡覆蓋,中國手機用戶與網民人數躍居世界首位;3D電視頻道開通與3D電視機、3D攝像機等硬件設備投入市場,使人們選擇更多地在家中欣賞影視節目;數字辦公、電子商務、虛擬社交、沉浸式娛樂、碎片化閱讀等體現了數字化工作、生活、學習、娛樂方式,視覺藝術產品的存在越來越具有廣泛性,消費成本越來越低廉、消費方式越來越便捷,視覺藝術產業消費主體呈全民性、大眾化趨勢,設計范疇涉及數字時代的每一個比特。視覺藝術的影響和作用無處不在。
與發展速度和廣度不相吻合的是視覺藝術產業化整體停留在摸索階段,配套管理滯后,視覺藝術產業企業起步較晚,基礎較差,普遍存在總量偏少、規模偏小、結構不合理、資金匱乏等問題;視覺藝術產業缺乏管理運營經驗,項目往往缺乏前瞻性的策劃與有效的營銷,以及貫穿始終的良好管理與資本運作。造成一些項目因資金斷鏈而夭折或銷路不暢,造成“有行業無產業”的情況;視覺藝術產品的知識產權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產權交易信息不對稱,造成資源浪費。視覺藝術產業在數字技術與手繪能力上已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但在腳本、情節設計與視覺形象等內容上缺乏原創,一些中小企業淪為為國外公司做“代工”,靠密集勞動賺取低廉的報酬。視覺藝術產業各行業專業人員匱乏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特別是缺少管理、策劃、創意、營銷的高端專業人才。而每年藝術設計類高校的大量畢業生面臨就業壓力,供與求發展不平衡。
三、視覺藝術發展中存在問題之解決路徑
視覺藝術的發展不僅僅事關經濟生活,還需要從國家文化安全與文化發展的戰略高度來予以重視。在現代社會中,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完善文化產業發展、推動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加速產業結構調整都離不開視覺藝術產業。健康良性的視覺藝術產業具有經濟和文化的雙重影響力,其文化力甚至超過經濟效益,對提升國民素質、增強國家影響力均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文化產業的視域下,思考當前視覺藝術發展中存在問題,主要解決路徑包括:
第一、建立產業集群,形成產業規模,完善產業運營的各個環節。提升視覺藝術產業的市場化程度,采取合理的市場化戰略,引進競爭機制,適應市場化發展的需要。建設產業基地、產業園,在修造建筑與設施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構建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融資貸款、產權交易、創業孵化等提供大力支持與有效指導,為優秀視覺藝術產品提供暢通的銷售、傳播渠道。統籌政府資金支持文化創新和重大文化項目,支持社會資本進入文化創意產業,幫助視覺藝術產業發展走出困境。
第二、培養行業人才。培訓經營管理人才的綜合素質,改變依靠經驗、盲目摸索的現象,提升視覺藝術產業化各個領域的管理水平。培養文化素養、專業業務和市場實踐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引入藝術經紀人機制,以經紀人為中間機構構建文化市場和視覺藝術創作、生產的橋梁,整合設計、創意、生產、銷售、推廣等各個要素,實現視覺藝術產品的經濟價值并提升視覺藝術的文化價值和其它附加價值。
第三、進一步完善文化產業的政策法規,創造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求的文化產業的經營體制和經營組織。提高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提升文化創意和商業模式創新的積極性。鼓勵民間資本投資產業發展,發展具有民族區域特色的產業和品牌,鼓勵視覺文化產品和服務體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精髓和優越性。加大文化執法力度,取締網絡和手機等傳播渠道上的文化垃圾,創建綠色清新的行業環境。
第四、以文化為本,創造高品質視覺藝術產品和品牌。中國有著歷史悠久而豐富絢爛的文化與藝術,為視覺藝術產品內容設計提供取之不盡的寶貴資源,視覺藝術產業的策劃、設計人員應立足本土,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發揮中國傳統視覺藝術的表現優勢,以中國傳統藝術元素為基礎突破創新,創造出具有中國藝術特色與文化意蘊、具有時代精神與新鮮面貌的視覺藝術產品。
第五、產學研結合,將藝術設計類高校學生的暑期實踐、畢業實習與視覺藝術企業的項目相結合, 教師與企業策劃師、設計師、技術人員、營銷人員共同指導學生完成項目設計,使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知識,實現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的無縫接軌,培養建設視覺藝術產業的創新人才,實現中國視覺藝術產業的騰飛。
四、結 語
一、__市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一)20__年文化產業發展情況
20__年,在__市國民經濟保持持續快速增長大環境下,__市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對國民經濟的影響逐年增大,20__年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62.6億元,同比增長45.37%,增速遠遠高于同期gdp的增長速度,是__市gdp增速的三倍多,是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速度的三倍多。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7.2%,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的促進作用日益明顯。到20__年底,全市文化產業從業人員為88351人,占全市全部從業人員的比重為3.1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個百分點;文化產業從業人員人均創造增加值7.08萬元,同比增加2.31萬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33萬元,是全市第三產業從業人員人均創造增加值2.78萬元的2.55倍,文化產業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
(二)文化產業結構情況
1.文化產業分層發展情況
核心文化產業和文化產業平穩增長,相關文化產業大幅增長。核心文化產業包括新聞服務、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廣播電影電視服務以及文化藝術服務等類別。20__年,核心文化產業吸納從業人員19805人,占全市文化產業從業人員的22.42%,實現增加值7056萬元,占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的1.13%,與上年相比,從業人員下降7.81%,增加值增長19.8%;文化產業包括以互聯網信息為主的網絡文化服務,以旅游、娛樂為主的文化休閑娛樂服務和以廣告、會展、文化商務為主要內容的其他文化服務等類別,20__年,文化產業共吸納從業人員6972人,占全市文化產業從業人員的7.89%,實現增加值25428萬元,占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的4.06%,與上年相比,從業人員下降13.16%,但全年實現增加值增長34.9%。
20__年,核心文化產業、文化產業和相關文化產業吸納的從業人員之比為22.4:7.9:69.7,增加值之比為1.1:4.1:94.8。與上年相比,文化產業從業人員和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別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和下降0.3個百分點。相關文化產業在吸納從業人員和實現增加值兩個指標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和下降1.1個百分點。核心文化產業分別比上年下降5.7個百分點和提高1.4個百分點。以上表明__市文化產業中,文化產業具有較強的生命力,而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活動在__市國民經濟運行的貢獻中占有優勢份額。
2.文化產業的分行業發展情況
從具體行業看,在核心文化產業、文化產業中,規模最大的是其他文化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7270萬元,增長65%,占全部產業增加值的2.76%,從業人員為3590人,占文化產業從業人員的4.06%,是核心文化產業、文化產業中的支柱產業;其次是文化娛樂休閑服務業,實現增加值5231萬元,增長24.8%,占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0.8%,從業人員為1463人,占文化產業從業人員的1.7%;其余依次為文化藝術服務,實現增加值4905萬元,從業人員5289人,;網絡文化服務,實現增加值2927萬元,從業人員1919人;廣播電影電視服務,實現增加值1279萬元,從業人員1675人;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實現增加值872萬元,從業人員12841人。
在相關文化產業中,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業的生產在文化產業國民經濟運行中的貢獻超過一半,實現增加值528931萬元,比上年增長48.5%。所占文化產業增加值比重高達80.7%,從業人員53504人,占全部文化產業從業人員的60.56%;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業的銷售行業實現增加值64245萬元,增長30.1%,占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10.27%,從業人員8070人,占全部文化產業的9.1%。
(三)__市文化產業在全省處于領先水平
從全省各地區文化產業發展的情況看,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超過30億元以上的省轄市共有4個,分別是鄭州、南陽、__和新鄉;文化產業增加值占本地區gdp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是南陽、__、鄭州和新鄉。文化產業的發展與各地經濟的發展水平,當地的文化底蘊和發展理念等方面存在著非常強的相互依存關系。
(四)重點文化行業的實力不斷增強
1、文化藝術繁榮發展
全市文化事業的繁榮進步為文化產業的興起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一是基層文化事業穩步發展?;鶎游幕ㄔO力度不斷加大,陣地建設得到加強,隊伍素質逐漸提高,農村文化生活日趨豐富,從城市到鄉鎮、從社區到農村,形式活躍的基層文化活動,多姿多彩的群眾文化生活,讓廣大群眾真正成為先進文化的受益者。20__年全市文化機構1201個,其中群眾藝術館、文化館8個,文化藝術表演團體9個,藝術表演場館8個,圖書館6個。20__年全市文化系統藝術表演團體國內演出2140場,觀眾404萬人次,總收入729.8萬元。全市6個公共圖書館,館藏量58.16萬冊(件),全市以公共圖書館、文化(群藝)館以及文化站等“二館一站”為主體的社會文化網絡基本成形。二是戲劇事業帶來新機遇。戲劇藝術在__歷史悠久,古戲樓早在元代就已出現,__“大油梆”早在清同治年間,就已聞名省內外?,F在__留存的戲曲有三種,分別是:豫劇、曲劇和越調。國家一級演員1人,國家二級演員19人,國家三級演員51人。到20__年底,全市有專業劇團9個。眾多戲劇類項目極大地推動我市戲劇事業的發展步伐。三是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得到有效應用。全市啟動了面向廣大城鄉的“__文化信息網”工程建設,以市圖書館網絡資源服務平臺為基礎建立全市文化信息網站,通過整合全市豐富的文化資源,利用寬帶網和衛星通訊傳送技術,將文字、圖像、影視等多媒體信息傳輸到城市社區和農村鄉鎮的基層文化站點,向廣大城鄉群眾提供文化、
教育、科技、娛樂等各方面的信息服務。2、新聞出版整體實力明顯增強。
近年來,__新聞出版業發展正在逐漸趕上周邊先進地市,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新聞出版工作躍上了一個新臺階。報紙出版增長較快,__市目前有新聞出版機構404個,從業人員1050人,有印刷企業231家,國有新華書店6個;隨著家用視聽設備的普及和升級換代,音像制品種類豐富。20__年出版音像及電子出版物銷售數量1830萬冊(張、份、盒),銷售金額達到2998萬元。
2、廣播電視持續發展。
到20__年底,全市廣播電視系統共有從業人員1675人,比上年增加97人;資產總額達到12240萬元,比上年增加720萬元;全市廣播電視總收入5704萬元,比上年增長15.2%;實際創收收入為4123萬元,比上年增長2.4%,其中廣告收入為2451萬元,網絡收入1396萬元。形成了集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播出、無線、有線和衛星等多種傳輸覆蓋的格局。
目前,__市的廣播電視已經初步形成了事業與產業發展同步進行,廣播與電視互為補充,有線與無線緊密結合的全方位多層次的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網。一是“村村通”工程取得新成效,網絡覆蓋面繼續擴大。截止20__年底,全市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達到100%,分別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06和3.13個百分點,在全省處于領先地位。二是節目套數日益多元化。20__年全市現有無線廣播電臺6座,無線電視轉播發射臺6座,廣播節目有7套,電視節目有7套,與上年基本持平。20__年全年廣播節目播出時間31484小時,比上年增長0.4%。全年電視節目播出時間37206小時,比上年下降7.5%;制作電視節目時間2912小時,比上年增長8.7%。三是有線電視聯網取得新突破,截止20__年底,全市有線廣播電視傳輸干線網絡總長超過2900公里,全市有線電視用戶數量達到19萬戶,有線電視入戶率為15.11%,比上年增長1個百分點。市、縣、鄉三級有線廣播電視傳輸網絡已基本形成,并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4、旅游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__是文化底蘊、文化傳統和文化創新資源豐富的文化大市,發展文化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__市作為中原腹地,是中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華文化重要發源地之一,擁有文峰塔、春秋樓、霸陵橋等眾多人文景觀,聞名遐邇。__這片歷經戰亂飽經風霜的原野孕育了以夏禹傳說為主的“上古文化”、以三國典故為主的“曹魏文化”、以神后鈞瓷為代表的“鈞瓷文化”和以花都鄢陵為主的“生態文化”,并以此為依托,形成了四大產業旅游項目。
20__年全市共接待海內外游客25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0.3%,其中入境游客5308人次,全年旅游總收入為13.2億元,比上年增長29.4%。20__年底全市共有森林公園4個,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省級森林公園3個,星級酒店17個,旅行社45家。20__年被國家評為“國家優秀旅游城市”。
(五)文化消費日益活躍
隨著__市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水平顯著提高,生活質量進一步改善,新型文化消費觀念逐漸興起。20__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704元,比上年增長10.1%;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046元,比上年增長18.2%,我市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4.4%,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3.7%,分別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2和4.3個百分點,說明我市人民的需求結構正在發生變化,對精神文化有了更高的需求。20__年我市城鎮居民人均文化娛樂用品及服務支出為536.9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5.6元,比上年增長19%,農村居民人均文化娛樂用品及服務支出為80.2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0.8元,比上年增長14.2%。顯示出我市人民生活消費方式的轉變,人民的物質需求所占比中下降,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加強。
三、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__市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成效顯著,但從總體上看仍需加大力度,文化產業結構有待改善,加快文化產業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文化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
文化服務業是文化產業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新聞服務、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廣播電視電影服務、文化藝術服務、網絡文化服務和文化娛樂休閑服務等行業。既包括傳統文化產業,也包括新興文化產業。其發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地區文化產業發達與否的主要標志之一。近幾年來,__市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一直位居全省前列,文化產品制造業20__年增加值增速高達48.5%。但相比之下,__市的文化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20__年__市文化服務業實現增加值增速為31.3%,比文化產業制造業增速低17.2個百分點。20__年__市文化服務業的增加值占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只有5.2%,遠遠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6%,從業人員占30.3%,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8.8%。面對當前群眾文化消費大幅度增長,文化需求多樣性、多層性、個性化的趨勢,缺少高質量、高品位,切合文化市場需求的文化產品和服務。
(二)文化產業的結構性問題仍然突出
產業結構、地區結構、產能結構、市場結構、人才結構仍然不夠合理,文化資源未能有效地得到挖掘利用。文化單位規模小、實力弱成為通病,低水平重復建設,低水平無序競爭現象仍然在相當程度上存在。從文化產業結構看,文化產業相關層所占比重及增速大大高于文化產業核心層和層。20__年__市文化產業相關層的增加值占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94.8%,增速高達46.2%,而文化產業核心層和層所占比重分別只有1.1%和4.1%,其增速分別比相關層低26.4個百分點和11.3個百分點;從文化產業集約化程度看,20__年全市文化產業單位7112家,平均每個單位僅12.4人;從文化產業從業人員素質看,尖子人才匱乏,文化產業經營管理和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亟待提高。
(三)居民的文化消費較弱
20__年全市城鄉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娛樂消費支出分別僅占消費性支出的7.1%和2.8%。文化娛樂消費缺乏剛性,仍處于彈性系數較大的次要位置。人們沒有主動花錢消費文化的觀念,潛在的精神文化需求亟待喚醒后轉化為現實購買力。根據國際經驗,當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40%左右時,人們對文化消費的需求會迅速增長。20__年__市人均gdp超過2萬元人民幣,折合美元已超過2850美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22.4%。文化消費潛力很大。但文化市場還存在供需缺口,多元文化消費需求沒有得到全面關照,文化產品、文化服務定位及功能單一,與居民的多維文化消費預期產生較大落差。
(四)投入不足,機制落后
近年來,__市各級政府在文化建設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但總的來說還有很大缺口和歷史欠賬,20__年,文化產業投資額為1.94億元,同比增長56.3%。但占全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0.6%,低于全省的0.89%和全國的0.96%平均水平;政府財政對文化事業的支出為1.12億元,同比下降35.7%。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主要表現為:公益性的文化基礎設施薄弱,特別是縣及鄉鎮的三館一站建設還有不少歷史積欠;維持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的基本運行經費不足;為城鄉群眾提供免費服務的一些重點文化工程缺乏相應的資金保障。從文化系統自身的因素來看,則是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與事業發展的要
求尚不協調,不少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運行機制落后,一些藝術生產和公共文化服務游離于社會、經濟的實際發展與需求之外,因而長期缺乏活力。(五)企業集約化和產業集中程度偏低
__文化產業經營部門規模小,集約化程度低,大多數為中小經營戶,缺乏龍頭企業;經營運行機制僵化,冗員多,經費短缺,設備陳舊,經營活力不足,雖然也組建了一些企業集團,除個別有點起色外,多數經營情況一般,效益不理想,產品檔次不高,企業自我發展能力還普遍比較薄弱。同時文化產業在自主創新方面顯的有些不足,未能有效地培育新興文化產業,應用現代科技改造搶救傳統的民族文化資源很不充分,致使有些優秀的民間文化瀕臨消亡。受產業規模和集約化小的限制,對豐富內涵的文化資源缺乏深入的挖掘和創新,尚無法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品牌產品和品牌企業,導致發展后勁不足,使得文化資源和高新技術結合的高附加值和高回報的文化產品難于大量涌現,真正具有核心版權和自主創新的文化產品和服務還比較缺乏。
四、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當前,__市文化產業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近年來全市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和繁榮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人民群眾對文化產品的熱切期望,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社會需求;我市得天獨厚的文化底蘊,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資源優勢。我們要緊緊抓住機遇,努力把發展潛力變為產業優勢,以創新理念、超常發展為導向,以體制改革、結構調整為契機,以市場配置、投資多元化為保障,以科技進步、人才支撐為動力,加快實現__文化產業資源的優勢化重組和跨越式發展。
(一)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做大做強主體產業
在國家文化產業標準中,按照文化活動的重要程度和對社會的影響,把文化產業核心層和層定位為文化產業的主體,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__市文化產業核心層、層比較薄弱,直接影響了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和整體實力的提升。所以我們應進一步優化文化產業結構,增強文化產業的主體產業,做大做強新聞出版、傳媒、文藝演出等主導產業,加快文化旅游、網絡文化服務、休閑娛樂服務、廣告會展服務等新興文化產業的發展,充分發揮其龍頭作用,要相應調整文化產業投資結構,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在資金和項目等方面給予有力支持,增強核心競爭力。提升文化產業層次,重點、優先發展成長性好、附加值高、相關性大、競爭力強,具有一定優勢的產業,形成一批強勢文化產業,發展一批骨干龍頭企業,培育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形成科學合理的文化產業結構和區域發展格局,提升文化產業整體實力,實現文化產業的全面繁榮。
(二)進一步拓展文化產業發展領域
一是加強__市特色文化建設,弘揚傳統文化。加強文物保護工程和歷史文化設施建設,建設一批歷史文化名城(鎮、村)。二是著力建設一批公共文化重點工程,優先安排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設項目,加強社區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室)建設,基本實現全市鄉鎮都建有綜合文化站;大力推進以農村為重點的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基本實現鄉鎮及大部分建制村有共享網點;加強全市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本實現文化遺產保護責任制落實到位。三是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充分發揮__市民營經濟,鼓勵和支持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特別是在政策允許進入的出版物分銷、有線電視接入網、影視節目制作和銷售、電影放映、文藝表演團體和演出場所等領域,吸引非公有資本或參加國有文化企業的股份制改造、或興辦文化企業,加快__市文化產業發展。
(三)進一步統籌區域發展
要堅持“以工哺農、以城帶鄉”,在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和新增文化資源配置上重點向農村傾斜,使城鄉之間和區域之間文化領域方面的差距逐漸縮小。一要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步伐,逐步扭轉城鄉差距過大并不斷擴大的局面,提高農民收入,逐步改變目前城鄉居民平均收入和消費差距大的狀況。二要加大農村文化建設,提升農民素質。強化鄉鎮文化站建設,扶持鄉鎮的無房文化站和面積不達標文化站建設,力爭實現100%鄉鎮擁有一座具備展覽展示、科技培訓、書刊閱覽、農村信息共享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文化站。加快“村村通”工程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廣播電視網。
(四)進一步加大文化體制改革力度
加快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突出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激發發展活力。加快文化資源整合和結構調整,著力文化產業發展。要對現有的文化事業單位按其性質及其職能進行科學定位,以增加投入、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改善服務為重點,著眼于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充滿活力的運行機制。要實行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法人代表負責制,使其面向社會,面向群眾,自主開展服務活動。
(五)加大文化產業投入,努力拓寬文化產業發展的資金渠道
推進投資體制改革,創新文化產業投融資體制模式。要進一步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益性文化事業建設,放寬市場準入,積極培育多元化投資主體,鼓勵民間團體、企業和私人等投資文化事業項目。引入社會資本,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步伐。鼓勵民營、外資企業通過收購、兼并、參股等形式參與國有文化及旅游企業改制,培育跨地區、跨行業的產業集團。
覃輝的資本之旅肇始于長豐通信,之后其頻頻進行運作:多次通過隱性關聯交易高溢價收購覃輝私人資產以向覃輸血、不斷更換主業以迎合市場炒作潮流、虛構收入粉飾財報,并且存在對外巨額擔保等問題。與此同時,覃輝在國內斥巨資收購的大量傳媒業資產卻鮮有盈利,而于媒體投資在港遭遇“冰河時期”之時,他還依然赴港收購多個傳媒業爛攤子:在股價被炒高后從香港殼王陳國強手中接棒東方魅力,同時笑納流動廣告,并熔斷股權試圖力保內地傳媒資產出海;而從吳征手中接盤的陽光衛視與現代旌旗出版使得覃輝深陷泥淖。另一方面,覃輝重新將目光轉向國內資本市場,抽血尚未完成股權轉讓的湘計算機,終被揭發。
隨后,由于長豐通信互保事件曝光和個人被刑拘,覃輝陷入資金鏈泥潭,一手打造的“卓京系”轟然倒塌。其資產出海計劃不得不擱淺,陽光衛視被吳征曲線收回,現代旌旗出版無奈拱手讓人,流動廣告在2006年退市,長豐通信也被新世界主席鄭裕彤女婿杜惠愷控制的上海鑫以實業有限公司接盤。
不過,覃輝此前在股權結構上設置的“防火墻”,在“卓京系”坍塌之時,緩沖了對其旗下傳媒資產的影響,影院等資產得以保全并繼續發展,為其日后的東山再起埋下了伏筆。
時隔四年,覃輝轉換資本市場,幾乎完全復制了當年在A股市場的操作手法,通過殘留的殼資源―星美國際,利用影業這一優質資產作為籌碼,故技頻施:不斷制造概念與預期,左右手互搏,低買高賣注入資產,并趁其股價高漲之際頻頻實施巨額融資計劃。另一方面,覃輝再次與“殼王”牽手,入主香港上市公司漢傳媒,彌補影視制作環節短板的同時進行財技融資。2010年6月,星美國際再度拋出赴美上市的融資計劃,覃輝的資本故事仍在繼續。
盡管覃輝復出激活了資本平臺的融資功能,但是僅依靠概念炒作拉動的股價無疑難以持續,其結果很有可能只是“卓京系”歷史的翻版。當前如何有效提升影業產業鏈上制作等環節的投資回報,化“虛”為“實”,最終實現橫向整合和縱深發展,也許才是覃輝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
2010年5月11日,京城著名夜店“天上人間”被勒令停業整頓6個月,作為天上人間曾經的大老板,覃輝再一次進入公眾輿論的視野,這距離他2005年4月11日晚被北京市公安人員帶走整整五年零一個月。
覃輝當年因“天上人間”而成名。公眾輿論將覃輝與“天上人間”視為一體并非空穴來風。覃輝自稱,當年他通過香港卓京運通公司從臺灣人楊某手中買下“天上人間”75%的股權,成為大股東,其余25%股權由長城飯店持有。
公開資料顯示,“天上人間”商標申請于1995年11月29日。1997年5月14日,北京長泰歌舞廳有限公司經國家商標局核準取得“PASSION”與“天上人間”中英文組合注冊商標。而北京長泰歌舞廳有限公司則由北京長城飯店公司和香港廣泰國際有限公司以中外合資企業形式于1993年3月在京注冊成立,注冊資金200萬美元。其中,香港廣泰國際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便是覃輝。后來,覃輝雖將“天上人間”股權轉讓給他人,但公眾輿論已習慣將“天上人間”與覃輝視為一體。
可以說,“天上人間”是在覃輝手中一夜躥紅,成為奢靡的代名詞,風行全國。據傳,天上人間消費水平在當年絕對遠超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最貴的洋酒高達12萬美元/瓶,客人吃的水果都是從國外進口,給服務生的小費都是以500元為起點。覃輝復出后在接受采訪時稱媒體將“天上人間”進行了妖魔化,并一再聲稱政府部門管得很嚴,包括包房的墻壁上都安裝著玻璃,管理很透明,也很規范,而且“天上人間”的高消費合法,不知此言能否令公眾信服?
我們雖無從考證覃輝的第一桶金是不是從“天上人間”獲得,但“天上人間”當時生意火爆是不爭的事實。業內人士認為,“天上人間”每年所奉獻的利潤至少在2000萬元以上,是絕對意義上的“自動提款機”,出人意料的是,“天上人間”在稅務部門留下的卻是累計虧損的記錄。
“天上人間”在覃輝手中被玩得風生水起,一舉成為業界響當當的品牌,全國100 多家夜總會使用“天上人間”字號。作為北京“天上人間”前大老板,覃輝曾被冠以“民營傳媒富豪第一人”的稱號。其神秘身份,公眾與輿論對覃輝的關注超越很多一線明星,一時風光無限。
之后,腰包越來越鼓的覃輝已不滿足于“天上人間”這臺自動提款機,開始將目光轉向了不斷演繹造富神話的資本市場。與在“天上人間”的游刃有余相比,覃輝昔日在資本市場上動作頻頻卻少有勝算,繳納了昂貴的學費,最后不得不黯然收場。
第一筆學費:折戟長豐通信
覃輝究竟是何時何刻進入資本市場,我們已無從考證。但有一點非常明確,覃輝資本之旅始于三愛海陵(000892,后更名為“長豐通信”,現為“ST 星美”)。
隱性關聯交易獲取巨額利潤
1999年,覃輝將“天上人間”75%的股份置于自己新注冊的北京中外合資長青泰餐飲娛樂公司時,有報道稱,同一年,當三愛海陵股價低位徘徊時,覃輝先期秘密潛入三愛海陵。在股價達到頂峰時,三愛海陵忽然宣布于2000年5月和6月分兩次收購重慶連豐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連豐通信”)81.1%股權,而重慶連豐通信正是覃輝旗下企業,這也是覃輝首次公開染指三愛海陵。
三愛海陵收購重慶連豐通信花費了約5.4億元現金,而這部分股權賬面價值僅1.2億元,溢價高達4.2億元,收購價格依據深圳維明資產評估事務所的評估報告,評估報告中反映的增值部分主要為800MHZ無線蜂窩移動通信網經營權增值50919.91萬元。顯然,高溢價的理由是重慶連豐通信擁有當時號稱壟斷技術的800MHZ無線蜂窩移動通信網經營權。通過這種左右手互換,覃輝獲取了豐厚的回報。
作為上市公司,三愛海陵為何會如此心甘情愿讓覃輝獲取豐厚回報呢?這得益于覃輝先期潛入并擁有對三愛海陵的話語權。
有媒體稱,時任三愛海陵大股東重慶涪陵國有資產經營公司(以下簡稱“涪陵國資”)總經理的石建新證實,涪陵國資和覃輝之間關于轉讓長豐通信26.61%股權的交易,是以分期付款的方式進行的,截至2000年年底,覃輝控制的卓京投資就已向涪陵國資支付了超過70%的購股款項,當時協議轉讓總價約為1.76億元,這就說明覃輝在三愛海陵收購連豐通信之前就已經潛入三愛海陵并掌握話語權。問題的關鍵在于,覃輝與涪陵國資的這筆股權交易直到2003年11月8日才正式公告股權轉讓完成。這也就意味著,在此之前,涪陵國資雖然名列長豐通信的大股東,但長豐通信的實際決策權掌握在覃輝手中,覃輝完全可以以非常隱蔽的身份對三愛海陵發號施令。
收購完成后不久,2001年1月4日,三愛海陵正式更名為長豐通信。
長豐通信黯然出手
2002年,北京朝陽區稅務局發現聲名顯赫的“天上人間”夜總會累計虧損幾百萬元,開始對其進行稅務抽查,查出 “天上人間”的實際掌控人并非外資法人林美鳳,而是近在眼前的覃輝。于是覃輝開始 “協助調查”,這次“協助調查”雖不了了之,但覃輝已開始慢慢浮出水面。
2003 年6 月,隨著覃輝將北京國際車展上唯一一輛標價888 萬元的賓利加長728 買走,其財富進一步外露。與此同時,覃輝也逐漸浮出長豐通信。
2003年11月8日,長豐通信一則股權轉讓公告又將覃輝托出資本運作的水面。公告稱,2003年9月29日,覃輝旗下卓京投資受讓涪陵國資所持26.61%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如前所述,事實上這筆交易早在2000年就已開始進行。
從公告中可以看出,2002年11月13日,長豐通信第一大股東涪陵國資與卓京投資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書,將其持有的長豐通信全部國家股權轉讓給卓京投資,轉讓價每股1.64元。這是一個明顯的國有股折價轉讓方案,財政部明令禁止,方案被駁回。隨后,股權轉讓方案被修訂為按1.8元/股轉讓,較凈資產溢價4分錢,最終獲批。
被卓京投資控股后,不僅主業頻繁更迭,從早先從事汽車、摩托車、內燃機的關鍵零部件到通訊,皆與資本市場流行的概念密切相關,無不為股價的上升而服務,而且,重慶證監局兩次巡檢都查出一堆問題,包括采用花樣繁多的手法粉飾報表:通過對2001年、2002年部分流動資金借款的利息費用資本化來虛增凈利潤,虛增手機銷售收入、提前確認子公司收入、減少壞賬準備計提、隱藏應收票據7000多萬元;變更新股發行時的募集資金投向,多數用作股權投資,等等。此外,2004年1-6月,長豐通信累計向大股東提供資金17265萬元,占公司2004年6月30日經審計凈資產的21.52%,而且,長豐通信對此關聯交易未及時履行審批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遭到深圳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2003年底,長豐通信“陷入”重慶擔保圈,截至2004年10月30日,其對外擔??傤~占2003年末凈資產比例高達70.66%,而按照規定,公司的對外擔保額不得超過凈資產的50%。
問題暴露后,覃輝在長豐通信上演了大反轉戲法,“將吃進去的又吐了出來”:2005年初,長豐通信稱,2004年下半年,長豐通信實際占用卓京投資7046.69萬元;通過將中華通信系統有限責任公司19.95%股權溢價6%出售給卓京投資,長豐通信套現1.8525億元。顯然,由于證監會調查長豐通信并勒令其整改,大股東卓京投資在向長豐通信輸血填補之前掏空長豐通信所留下的窟窿。
2005年8月30日,長豐通信公告稱,因資產重組與業務轉型需要,更名為星美聯合股份。更名并未給星美聯合帶來任何起色,不斷有債權人向法院申請將S*ST星美破產重整,甚至有債權人放出狠話:“如果不還錢,我們要一直告到星美破產?!睘榱藨獙揞~債務,卓京投資不停地向星美聯合輸血,躍居債權人首位。2005年報顯示,第一大股東卓京投資2005年向長豐通信提供資金的發生額高達25827.23萬元,2005年底向長豐通信提供資金的余額高達29364.6萬元。
另一方面,卓京投資在長豐通信中的股權因擔保責任、訴訟等被陸續拍賣完畢:2005年11月,因承擔貸款擔保的連帶責任,卓京投資擁有的約4500萬星美聯合法人股被拍賣,失去第一大股東地位;2006年5月,因涉及三宗擔保訴訟,卓京投資持有的8512.64萬股星美聯合法人股再次被拍賣;2007年7月2日,S*ST星美公告,根據法院判決,卓京投資僅有的2500萬股被拍賣給張懷斌、曹雅群、張壽清三位自然人,這意味著卓京投資徹底出局S*ST星美股東名單,僅存于債權人名單首位。以至于覃輝接受采訪時稱:“我們除了是星美聯合的最大債權人以外,其他沒有什么關系了?!钡鲂敲缆摵瞎蓶|名單的覃輝不忘給星美聯合留下一個禮包:為了推進債務重組,引進有實力的投資者,2007年12月底,卓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宣布豁免S*ST星美所欠的6999.16萬元債務。
從在長豐通信的運作看,覃輝具有一種利用概念炒作賺快錢的心態。在當時不規范的中國資本市場上,這一心態頗具代表性。不過,相比之下,德隆系的唐萬里兄弟尚以實業為基礎制造概念、拉抬股價,而長豐通信的主業轉換頻仍,顯示覃輝快錢心理更為突出,其資本運作過于“務虛”。
第二筆學費:貿然接盤東方魅力與流動廣告
2004年4月,北京社交圈突然爆出新聞,覃輝在2003年初與香港名媛李嘉欣開始拍拖,已相戀一年,更有爆料稱,覃輝與李嘉欣曾舉行訂婚派對,而派對地點就在“天上人間”,派對還廣邀了不少名人出席。這則新聞迅速被李嘉欣予以否認。
不過,覃輝與香港資本市場結下不解之緣倒是始于2003年。為了配合其在香港進行資本運作,2003年2月28日,覃輝全資的BVI公司Strategic Media International Limited(以下簡稱“SMI”)注冊成立。也許是對國內星美系的傳媒業務信心十足,覃輝介入香港資本市場之時盡管是媒體投資在港遭遇“冰河時期”,但他仍毅然在這一時機赴港收集傳媒資產,而且遭遇了陳國強與吳征這兩個資本玩家,這段青澀的收購最終以為他人做嫁衣裳尷尬收場。
傾力打造傳媒產業鏈,資產卻鮮有盈利
在覃輝A股的資本平臺―長豐通信不斷向大股東輸血的同時,在他的資本體系―卓京系內逐漸衍生出一塊龐大的傳媒資產―星美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美傳媒”)。星美傳媒成立于2001年9月,由長豐通信與卓京投資分別出資3850萬元、7150萬元,分別持股35%和65%。自成立起,星美傳媒便大舉介入傳媒及娛樂業,連續并購了多家公司,包括華夏文化傳播、臺灣飛騰制作公司及飛騰影視基地、上海中錄音像及北京、廣州中路音像公司、鯤鵬網城等。此外,星美傳媒還設立多家公司,比如北京英斯泰克、友通數字、星美影院、星美電影院線、上海星美正大影城和北京影城等眾多公司。
截至覃輝被拘前,星美傳媒注冊資本已經達到3.2億元。短短幾年時間,星美傳媒聚攏了數十家公司,橫跨電影、電視、音像、報紙等業務板塊,成為擁有影視節目和數字節目制作與發行、電影院線、影視基地、演藝經紀等全產業鏈業務的大型跨媒體公司(圖1)。不過,當時有媒體透露,除了星美院線和中影星美院線等少數影業資產外,其余資產鮮有盈利,如鯤鵬網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華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2003年略有虧損,而飛騰制作有限公司2003年公司負債已經高達11482萬元,虧損達1024萬元。
收購“殼王”旗下資產,股價被炒高后接棒
帶著自己的傳媒夢想,覃輝選擇出海,接盤陳國強的東方魅力可看成是覃輝在香港市場的“初戀”。在收購東方魅力之前,市場還一度傳言覃輝試圖收購電影大亨鄒文懷旗下的嘉禾娛樂,最終不了了之。陳國強在香港素有“殼王”之稱,港媒稱其一貫風格是先將股價炒高,然后抽水而退,因此,他在業內亦有“榨汁機”之稱。因旗下成報傳媒(08010.HK,現名為“星美出版集團”)、流動廣告(08036.HK)等傳媒上市公司不斷虧損,2002年底,陳國強意欲出售旗下上市傳媒公司。覃輝從陳國強手中接盤的首家上市公司便是曾一度大熱的東方魅力(00198.HK)。不過,覃輝收購之時,東方魅力雖為香港著名娛樂公司,但已名不副實,覃輝收購當年,在東方魅力約6億港元的營業收入中,餐飲業務的收入超過50%,而影視制作發行的收入僅占7%,音樂制作收入僅占6%。
然而,就在覃輝意欲入主東方魅力前,東方魅力的股價“詭異地”突突直上。2003年1月22日,東方魅力的股價從0.018港元開始啟動,當日大漲27.8%,2月20日漲21%,2月26日漲25%,2月27日再漲28%,2月28日更是大漲82.6%。最終,至公告停牌前一天,其股價已經升至0.042港元。2003年4月2日,東方魅力公告,以0.04港元的發行價發行19億股新股。
面對直線飆升的股價,覃輝如初生牛犢,仍然選擇借此在香港資本市場完成自己的初次亮相。他通過全資擁有的SMI獲配11億股東方魅力新股,涉資4400萬港元,從而以25.28%的持股比例成為東方魅力的第二大股東,和陳國強的德祥企業26.1%的持股比例差距僅為0.82%。2003年11月,東方魅力以0.04港元/股的價格再次向SMI配售15.75億股,集資6100萬港元,覃氏的持股達到45.41%。另一方面,覃輝對東方魅力的全購要約獲得5.1%股東接納,2004年初,星美傳媒收購的東魅股權達到50.24%,完全控制東方魅力,并將其改名為“星美國際”。
星美國際并未因為覃輝的到來而出現奇跡。截至2004年9月30日的半年報顯示,星美國際虧損4348萬元。在各項業務中,除物業收入和提供融資利息有所盈利之外,其他包括主題餐飲(含上海東魅酒吧)、制作影視均呈現不同程度虧損。
由于東方魅力是另一港股上市公司流動廣告的第一大股東,擁有流動廣告2.855億股,占26.91%權益,完成控股東方魅力之后,覃輝當仁不讓地將其笑納。2003年11月7日,覃輝旗下SMI向流動廣告發出了全面收購要約,不久,星美提出的全購建議獲26%的股東接納,連同東方魅力原來所持股權,覃輝取得流動廣告52.91%的控股權。覃輝并未成為流動廣告的救世主,在覃輝控股后,流動廣告沒有逃出虧損詛咒,截至2004年12月31日的9個月內,營業收入僅258萬港元,虧損卻高達1833萬港元。
股權熔斷設置防火墻,護駕資產出海
接盤東方魅力與流動廣告后,覃輝開始實施其傳媒業務出海計劃。覃輝旗下傳媒業務主要由星美傳媒運營,星美傳媒同時也是卓京系典型的骨干企業。而在卓京系坍塌前夕,覃輝不斷對星美傳媒實施股權切割術,一方面撇清這塊資產與其以及長豐通信之間的關聯,另一方面為打通境內外資本運作的通道,2002年9月,覃輝將在卓京投資80%的股權轉讓給自然人曲繼發。隨后,長豐通信的股份開始逐步退出,長豐通信2002年度報告顯示,長豐通信持有星美傳媒的股權降至16.74%。隨后,長豐通信在星美傳媒中的股權比例進一步被稀釋,降至約12%;另一方面,卓京投資的持股比例逐步提高至88%。同時,覃輝于2003年12月辭去星美董事長一職,2004年4月辭去星美董事。2004年9月,覃輝將星美傳媒更名,重新注冊,卓京投資的股權從88%一下稀釋至10%,上海久盛持有星美傳媒53%股權。經過幾番股權變更與轉讓,卓京系逐步淡出了星美傳媒(圖2)。覃輝本人從法律意義上抹掉自己在卓京投資以及星美傳媒的股東和法人身份。
接下來事情的發展很快顯露了覃輝這一安排的意圖,2004年2月,東方魅力以3860萬港元之代價收購了境內公司卓京投資及星美傳媒分別持有的星美影院投資有限公司25%股份和成都星美數碼信息產業有限公司50%股份,前者作價2360萬港元,后者是1500萬港元,都分別較其資產凈值有10%左右的溢價。因為覃輝不再是卓京的股東,因而此項收購不視為關聯交易,即刻成行。
這種提前布局的股權熔斷與轉讓,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覃輝的傳媒資產在此后的風波中少受牽連,同時又與海外覃輝所控制的星美系上市公司遙相呼應,成為其東山再起的主要籌碼。
第三筆學費:費盡心機卻難收陽光殘局
覃輝不僅從陳國強這個資本玩家手中收購了兩項資產,也與吳征有過交手―覃輝從吳征手中接盤的陽光衛視、現代旌旗出版等公司,不但未撈到實惠,反而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收購燙手山芋,陷入燒錢“漩渦”
覃輝從吳征手中接下的資產之一就是陽光衛視與陽光文化網絡。2003年5月,陽光衛視難以為繼。2003年6月,覃輝通過SMI購得陽光文化(00307.HK)旗下陽光衛視及陽光文化網絡70%權益,代價分別是1870萬港元及930萬港元,陽光文化同意在未來3年內,為星美制作電視節目,星美由此要支付5000萬港元。星美還向陽光提出溢利保證,3年內陽光衛視及陽光文化的純利將不少于3000萬港元,否則將以差額的10%予陽光文化以賠償。
在這筆買賣中,吳征旗下陽光文化賣殼所得凈額約為2800萬港元,覃輝在付出了8000萬港元之后,在自己的傳媒版圖里添加了一個電視頻道的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一個燙手的山芋。陽光衛視的虧損是人所共知,截至2003年3月31日的2002財年,其收入僅為1.84億港元;而虧損額擴大4倍至3.65億港元,營業額亦急跌26%。2003年6月,覃輝控制陽光衛視后,當月即全面改組了董事會。此后至2004年9月,陽光衛視廣告收入只有約300萬港元,累計虧損已逾3000多萬港元。由此覃輝大量裁員,拒付營運款項,致使陽光衛視長期欠付員工工資及各項運營費用,員工大量流失、缺乏節目制作能力。到2005年4月,由于上市公司一直拖欠衛視租用費,亞洲衛星公司把停播通知的最后通牒發到了陽光衛視二股東泰德陽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陳平手上,陽光衛視即將從熒屏上消失。
2005年4月,吳征、陳平等人控股的陽光衛視二股東泰德陽光以違約(約定8000萬港元轉讓款,覃輝僅支付了5100萬港元)為由正式將覃輝旗下SMI公司訴諸法庭,要求拿回陽光衛視。很快,SMI對泰德陽光提出反訴,覃輝的弟弟覃宏認為,吳征所提供的專題節目根本不值那么多錢。之后市場傳聞,為了解決資金困難,覃輝擬將持有的陽光衛視股權出售給一家名叫泛太平洋的媒體公司。
2005年5月底,與吳征交好的陳平聯合投資伙伴組成了一家名為“彩龍”的買家公司,從星美國際手中收購了陽光衛視70%的股權,并承擔了陽光衛視所有的債務。對于收購價格,陳平稱:“只能說比當初覃輝從吳征那里付出的要多。”2006年5月底,新的陽光衛視改版亮相,陽光衛視的新東家泰德集團正式浮出水面,泰德集團實際控制人正是陳平。至此,覃輝徹底作別陽光衛視,而在吳征控制的現代旌旗出版上,覃輝更是學費不菲。
在將東方魅力轉讓給覃輝之前,為卸包袱,陳國強把旗下成報傳媒賣給了吳征的陽光文化。接盤成報傳媒后,吳征將其更名為“現代旌旗出版”。2003年9月底,為了將虧損的現代旌旗出版從陽光文化中剝離出去,減輕陽光文化的虧損,吳征宣布把現代旌旗64%股份以特別中期股息形式派發予陽光文化股東,每1萬股送255股。通過這一奇招,陽光文化在現代旌旗出版的持股量降至零,公眾持股量則由36.3%大幅增至60.6%。2004年1月,3.51億股派送完畢后,陽光文化控股不再控股現代旌旗出版,新浪以9.39%成為第一大股東,陳國強旗下中策持股3.3%,吳征和SUN MEDIA持股3.01%。
利用吳征稀釋旗下陽光文化控股在現代旌旗出版中股權至3.01%的機會,覃輝開始盯上旗下擁有70年歷史《成報》的現代旌旗出版。面對覃輝的挑戰,吳征發話不會放棄,雙方開始在二級市場搶籌碼,以至于2004年初現代旌旗出版每天都有數百萬股成交,一度升幅達92%。2004年1月9日,現代旌旗出版拋出一項配股計劃,每4股配1股,共配1.3778億股,同時還附帶一份包銷協議:如果沒有股東接納供股股份暫定配額,將由包銷商吳征和楊瀾共同擁有的Sun Media Investment Holding全額接納。如果供股完成,吳征將持有現代旌旗的22.36%的股權。為了對陣吳征,在買賣的最后日期2004年2月9日之前,覃輝通過東方魅力悄悄在市場上增持現代旌旗出版股份至18.36%。這樣一來,在最后期限,如果吳征也選擇增持,那么吳征此時所買的股票沒有配股權;如果配股實施,覃輝將參加配股計劃,覃輝的股份數也和吳征的相差無幾,這樣雙方進行下一輪爭奪。如果新浪持有的9.39%股份可以幫吳征,陳國強的近7% 股份可能幫覃輝,雙方堅持供股較勁。最終,覃輝支配的股數以微弱的優勢領先吳征而順利入主現代旌旗出版。2004年2月20日,現代旌旗聲明稱,集團主席及行政總裁吳征辭職。
然而,覃輝可能做夢也沒想到,奮力搶下的現代旌旗出版猶如一張血盆大口,毫不留情地吞噬著覃輝所砸入的現金流。
現代旌旗出版雖擁有《成報》,卻是香港報界人所共知的虧損企業,吳征從陳國強處接盤后,其虧損的經營狀況并未改變?,F代旌旗出版2003年年報顯示,截至2003年3月31日,其虧損凈額由2002年度的1.48億港元擴大1.3倍至3.44億港元,其中,報紙與雜志業務的虧損更是擴大了約6.71倍,資產負債比率由2002年度的56.73%增加至90.48%。接手不久,覃輝便卷入《成報》65年來的首次發薪危機。根據香港勞工法例,雇主若拖薪超過7天便屬違法,到3月5日最后期限,覃輝只得以借款形式,出資發薪水。這一招雖暫時穩住《成報》,但還是陷入一個花錢如流水的媒體漩渦。為避免《成報》停頓,SMI再次向其借出1300萬港元,又向星美國際借入500萬港元,現代旌旗出版又發行新股集資850萬港元應急。2004年7月24日,現代旌旗出版再次計劃2供1供股集資逾5000萬港元,為《成報》的營運資金緊急補血。2004年10月21日,現代旌旗出版改名星美出版集團。
更讓覃輝意想不到的是,自己折騰了幾年的星美出版集團最終還是拱手讓人。2008年,為了籌集資金重組,覃輝將持有的2.61億星美出版集團股權進行抵押,從伯明翰環球(02309.HK)主席楊家誠手中獲得6000萬港元貸款。2009年底公告稱,覃輝讓出2.61億股給楊家誠。之后不久,便上演了戲劇性一幕,覃輝以被人冒名簽名、該貸款及抵押協議并不具備法律效力為由,不愿意交出股份。2010年5月4日,香港高等法院高院裁定覃輝證據不足,判處楊家誠勝訴,覃輝不得不黯然離開他當年高價買下的星美出版集團,楊家誠取代覃輝成為星美出版集團新近公布的主要持股人,這已是后話。
一般來說,對處于嚴重虧損階段而且資不抵債的企業,完全可以以零代價或者約定補償的方式取得控制權,這在國際投行業務中并不鮮見。而且從收購的時機來看,此時已經處于香港媒體投資的“冰河”時期,覃輝完全可以較低代價拿下這些虧損公司,當時甚至有香港業內人士認為覃輝在香港買下這些資產只值1000萬港元,他的一行為足見其對國際資本市場是個門外漢。
但無論如何,通過這些并購,覃輝在香港終歸擁有了囊括電影、報紙和電視等領域的“業績不良公司”組合出來的資本運作平臺(圖3)。至少可以為旗下傳媒資產登陸海外資本市場埋下伏筆,可惜遺憾的是代價未免過于高昂。
第四筆學費:鎩羽湘計算機倉皇之下抽水湘計算機,
覃輝在香港市場上收購的這些虧損企業不僅融資困難,而且需要持續不斷地輸血。巨額的收購費用加上維持經營所需的費用,覃輝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
與此同時,德隆危機爆發前夕,各大金融機構已經對民營企業貸款收縮。擁有大量銀行貸款的卓京系資金周轉困難,以銀行貸款輸血方式顯然行不通。覃輝將目光轉向了另一個上市公司―湘計算機(000748,現為“長城信息”)。2003年12月31日,湘計算機第一大股東長城集團與卓京投資簽署《股權轉讓協議》,以每股4.6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6909.37萬股國有法人股轉讓給卓京投資;同時,將其持有的湖南計算機廠65%的股權轉讓給卓京投資。轉讓完成后,卓京投資成為湘計算機的第一大股東,直接持有25%的股權,間接持有3.24%的股權。同時,卓京投資向長城集團支付約1.6億元預付款。
2004年8月26日,湘計算機的原大股東長城集團一個耐人尋味的公告,公告稱,2004年2月18日至4月1日,湘計算機及子公司長沙長遠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泰富投資有限公司分別與重慶涪陵區嘉順電信設備配件公司、重慶互聯科技發展公司、北京宇泰信科技公司等公司發生了3000萬元、2000萬元、2000萬元的資金往來。詳細資料顯示,重慶涪陵區嘉順電信設備配件有限公司向湘計算機借款3000萬元。重慶互聯科技發展公司是長豐通信控股88%的子公司,其向湘計算機及子公司長沙長遠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借款2000萬元。北京宇泰信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東為兩位自然人。2004年5月16日,湘計算機全資子公司深圳市泰富投資有限公司發現其在山西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太平莊證券營業部開設的證券賬戶上的2000萬元資金,由于個別負責人隨意更改授權導致被授權人在2004年3月被分三次,先后將1500萬元、300萬元、200萬元轉給華民貿易有限公司。華民貿易有限公司90%股權的正是北京宇泰信科技公司,北京連豐通信有限責任公司持有另10%的股權。以上資金合計9000萬元整。
重慶涪陵區嘉順電信設備配件公司、重慶互聯科技發展公司、北京宇泰信科技公司、深圳市泰富投資有限公司、華民貿易有限公司等公司都是卓京系的子公司及關聯公司。也就是說,股權轉讓款尚未付清,卓京投資就通過各種渠道共從湘計算機“借”走了9000萬元。
事情被揭發后,“借”出的9000萬元還回湘計算機;另一方面,2004年7月23日,長城集團終止《股權轉讓協議》,將1.639億元預付款退還卓京,并向國資委申請終止本次股權轉讓的審批,覃輝不得不依依惜別湘計算機。
覃輝被拘引發卓京系坍塌,旗下資產星云流散
就在此時,2005年4月11日,覃輝因事件在北京被警方帶走。頗具戲劇性的是,覃輝出事后不久,2005年11月13日,曾有“天上人間”第一花魁之稱的梁海玲慘死在北京四環四惠地鐵車站附近的遠洋天地自己的房產內,警方在清理梁海玲的遺產時竟然有千萬之多。2005年也是“天上人間”最巔峰時期,梁海玲或許意味著覃輝“天上人間”時代的終結。
覃輝出事后,曾在資本市場叱咤風云的卓京系瞬間陷入困境。2005年4月15日,長豐通信開盤后一度跌停,收盤時股價總共下跌8.85%。隨后,覃輝一手打造的長豐通信因連年虧損被特別處理,開始了長達數年的債務重組,如今由新世界(00017.HK)主席鄭裕彤女婿杜惠愷控制的上海鑫以實業有限公司接盤。
與此同時,星美傳媒旗下的友通數字、飛騰制作、鯤鵬網城、華夏文化等公司,或更名重組、或轉讓股權用于還貸,“天上人間”的股份也轉讓給深圳某實業公司。隨后,“天上人間”的商標先后出現多次轉讓:首次轉讓于2005年11月8日完成;第二次轉讓申請完成于2007年5月;第三次轉讓完成于2008年7月;第四次轉讓完成于2009年11月,目前商標申請人是一家名為“石本”的北京投資公司。
另一方面,覃輝控制的星美國際、星美出版集團、流動廣告等香港上市公司也因此事件開始長時間停牌,原本星美國際醞釀多時的以現金8億港元收購星美系旗下院線和網吧等資產的方案只能擱置,覃輝剛有所進展的資產出海計劃被迫暫停,而流動廣告的上市地位在2006年8月11日被取消。
轉換資本市場打造星美國際,“卓京”模式升級
一番喧囂之后的覃輝沉寂低調了許多,在之后的4年多時間里,覃輝開始與資本市場絕緣,媒體也鮮有報道。2009年,覃輝突然高調復出,在香港資本市場頻頻復制“卓京”模式,而此次區別于之前在A股市場純粹的玩“虛”概念,由于有了影院等“實資產”作為基礎,覃輝“虛”“實”結合展開財技,儼然是“卓京”模式的升級版,大有咸魚翻生之勢。
隱退四年欲“翻身”,影業資產成首發“子彈”
覃輝被拘后,其旗下的大量傳媒及娛樂業資產當中,僅有影業資產嶄露頭角。經過近年的發展,星美傳媒已經構建了包括電影制作、發行和影院等完整的價值產業鏈,公開數據顯示,2008年星美院線以5.3492億左右票房蟬聯“院線王”;2009年又以近8億元的全國票房繼續坐穩院線三甲交椅;在影視制作方面,2009年,星美傳媒拍攝的電影《南京!南京!》等獲得好評;已投入了數億資金進行改建的懷柔影視基地也已初具雛形。影院、院線、影視基地等影業資產的日益成熟為覃輝在資本市場的復出奠定了基礎。而外部環境也朝著利于覃輝復出的方向變化。2009年9月26日出臺的《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細則首次將文化體制改革和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傳媒行業發展的外部環境逐漸轉好。
與此同時,由于國家對文化產業的支持,一大批競爭對手迅速崛起。在院線方面,上海聯合、北京新影聯、萬達、珠江等國內眾多知名電影院線也迅速崛起,中影星美在2009年讓出了“院線王”寶座;在影視劇制作方面,新上市的創業板明星公司華誼兄弟也在IPO之后將目光轉向全產業鏈建設。
尤為關鍵的是,覃輝當年的個人問題即將得到徹底解決。2010年5月31日,覃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從法律上講(他個人的問題)都已經解決了,但實質上仍有10-15%的問題,在未來一個月可以解決。”
在個人問題與宏觀環境日益明朗的背景下,與資本市場隔絕已久的覃輝選擇復出,不過與上次以A股市場作主場不同的是,覃輝將資本運作的重心選在了其早已布子的香港資本市場。
籌碼有限,星美國際成唯一平臺
經過2005年的變故,覃輝在香港的資本運作平臺雖得以保全,但大多債務纏身、問題重重,流動廣告的上市地位已被取消,星美出版集團控股權因為債務問題易手。這一狀況說明覃輝手中可打的牌并不多,相對來說,唯有星美國際可成為資本運作平臺。
星美國際前身為“DC財務”,1999年9月,陳國強、譚詠麟、曾志偉與陳百祥斥資1億港元收購,將“東方魅力”借殼上市,并更名為“東方魅力”。2003年,覃輝通過全資擁有的BVI公司SMI收購東方魅力50.24%的股權,成為東方魅力的第一大股東,并將其更名為“星美國際”。
作為資本運作平臺,星美國際有股本較小且業務相對簡單的優勢。2008年年報顯示,星美國際已發行普通股約3.14億股,屬于典型的小盤股,便于資產注入、配股融資等系列資本運作。并且,覃輝通過全資子公司SMI以51.98%的持股比例絕對控股星美國際。從主營業務來看,星美國際業務較為簡單,符合傳媒資產整體注入目的。截至2008年3月31日,星美國際全部營業收入均來自旗下日本“繽紛荷里活主題餐廳”。然而,由于主題餐廳近年持續出現虧損,此時還準備于2009年4月13日結業。星美國際將成為典型的空殼。
另一方面,星美國際已經有了影院業務,2004年就已經收購星美影院25%的股權,星美國際還于2005年通過全資附屬公司Sino Logic Limited與星美傳媒就收購所持有的另外35%的股權簽署了協議,并預付了首期款,但這項收購由于覃輝事件被暫時擱置。
從財務上來看,在覃輝所擁有的香港上市公司中,星美國際的資產、負債、現金流等財務狀況相對來說較為優良。2008財年報顯示,星美國際的銀行與其他借款總額合共約為3128.4萬港元,其中約1720.3萬港元為一項無抵押貸款、約1100萬港元及308.1萬港元分別為有抵押其他貸款及一項無抵押其他貸款,此外,星美國際再無其他發行定息或股票掛鉤債券與票據。最后,從所牽涉的法律訴訟與債務糾紛來看,與其他上市公司官司纏身不同,星美國際相對來說比較清白一點,所涉及的官司不多。
因此,從各方面來看,星美國際都是一個不錯的殼資源。2008年2月14日, Sino Logic Limited與星美傳媒訂立諒解備忘錄,以恢復磋商以繼續完成星美影院另外35%股權的收購。覃輝將之作為影業資產的資本運作平臺的計劃已經十分明顯。
籌錢重組、了斷債務、擴大注冊資本為資產注入開路
即便是具備以上優勢,“劫后余生”的星美國際仍面臨諸如重組資金與運營資金不足、訴訟與債務糾紛未了等問題,且一直處于停牌狀態。對此,覃輝開始操刀對其進行一番改造,以掃清資產注入障礙。
第一步,向星美國際輸血,啟動重組。2008年年報顯示,覃輝全資公司SMI與一家叫作Cenith Capital Limited的BVI公司向星美國際提供了一筆重組資金―截至2008年3月31日,星美國際的銀行及現金結余主要為由其控股股東SMI與第三方提供的尚未動用的融資,以供償付星美國際于結算日后將要產生的重組開支。
第二步,將星美國際遺留下來的債務糾紛與訴訟通過償還、和解等方式予以解決,至2009年1月7日,此項工作基本完成。
第三步,大幅增加注冊資本,為未來資產注入、融資等做準備。將星美國際的注冊資本由1億港元增至5億港元。
高溢價資產換取高折價股票,覃輝雙向獲利
在做好這些前期的鋪墊工作之后,星美國際開始收購覃輝旗下的影業資產之一―匯彩亞太有限公司(簡稱“匯彩”),匯彩是一家覃輝在香港注冊成立的公司,間接擁有北京名翔國際影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名翔”)72.86%實際股權及北京望京星美國際影城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望京”)60%的股權。北京名翔的主要業務是位于北京海淀區金源時代購物中心的北京星美影城;北京望京核心業務包括全資擁有的北京望京影城以及管理的上海正大影城(圖4)。從財務指標來看,這兩塊資產較為優良,公告顯示,2008年度北京名翔與北京望京營業收入分別達到49621758元與31061653元,實現凈利潤13460145元與14167588元。
具體操作方案是:覃輝先以股東貸款方式提供給匯彩870萬元(約等于967萬港元)貸款,作為重組成本。星美國際收購匯彩時不僅收購匯彩的股份,而且收購覃輝提供給匯彩的貸款。銷售股份與轉讓貸款的總代價以估值報告所載的估值金額與8435萬港元兩者中較低者為基準,因估值金額為9798萬元,收購匯彩總代價最終定為8435萬港元,星美國際則按照每股0.1港元的價格向覃輝發行8.435億股新股進行償還。
與此同時,趁注入資產利好,星美國際推出了配股方案集資,按照1:3配股籌資。每持有1股股份可獲配3股,配股價為每股0.1港元。公開發售所得款項凈額約為9216萬港元,主要用于償還星美國際的負債、償付重組開支以及用作一般營運資金。按照該配售計劃,控股股東SMI將認購489719943 股發售股份。
從星美國際的角度來看,通過這次重組,獲得了營運資金,而且有了能夠帶來穩定利潤的業務資產,按公告中提供的數據來看,收購匯彩的市盈率不高,按匯彩2007年約986萬港元的純利計算,收購的市盈率只有8.55倍。這有利于星美國際股價的企穩和融資能力的加強。
對于覃輝來說,通過高溢價的資產換取高折價股份,獲得的回報更是豐厚:一方面,公告顯示,覃輝收購目標集團(匯彩連同其在資源國際100%股權、北京望京60%股權和北京名翔72.86%實際股權)的原成本僅為人民幣870萬元(約等于970萬港元),而星美國際收購匯彩的代價達8435萬港元,溢價率高達770%;另一方面,覃輝獲取的股份每股僅為0.1港元,較2005年4月28日暫停買賣時股份之收市價0.355港元,折讓約71.83%;較2007年3月31日經審核綜合每股資產凈值約0.115 港元折讓約13.04%。這一收購和當年三愛海陵收購重慶連豐通信不無相似之處,只不過收購代價由現金變成了股票。
經過改造后的星美國際開始輕裝上陣。2008年3月11日,星美國際向香港聯交所提交了復牌申請;2009年2月6日,上市委員會致函允許星美國際復牌上市;2009年7月31日,星美國際在港復牌上市,掀開了覃輝復出的序幕。當日其股價收盤于0.26港元;第二天一路走高,大漲30.76%至0.34港元;第三天,由0.365港元回落,但之后一直穩定在0.3港元一線,覃輝以0.1港元/股獲得的13.3億股巨量代價及配發股份獲利超過200%。
趁股價上漲高位融資
伴隨注入資產、融資功能的激活,復牌上市后的星美國際迅速拉開了融資造血的序幕。隨著股價的拉升與企穩,星美國際第二輪大規模融資計劃出爐。2009年10月12日,星美國際公布,先舊后新配售2.69億股,占擴大后股本約11.36%,每股作價0.265港元,較停牌前折讓約7.02%,所得凈額約6956萬港元,將用作一般營運資金。另外,公司配售3975萬港元兩年期票息1%可換股票據,行使價0.265港元,悉數轉換公司將發行最多1.5億股新股,占擴大后股本5.96%,所得凈額最高約3896萬港元,同作一般營運資金。至2009年11月27日,星美國際配股及可轉債成功發行,共籌集資金約1.085億港元。
隨著配售與可換股債券發行完畢,覃輝及旗下的SMI持有的星美國際股權有所下降,由71.27%下降至59.41%(圖5),2010年1月4日,星美國際向大股東覃輝發行可換股票據的公告。公告稱,向主要股東覃輝發行本金額1億港元可換股票據,為期2年及年息1%,所得款項凈額約9900萬港元。以該票據轉換價0.295港元計算,如該筆可換股票據全部行使轉換權,覃輝最多將獲得3.4億股轉換股份,這相當于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已發行股本約13.46%及星美國際經配發及發行轉換股份擴大后的已發行股本約11.86%。
可換股票據對于已持有星美國際59.41%的大股東覃輝來說非常有利,如果將來大規模融資影響到覃輝的大股東地位,覃輝可以通過行使換股期權,較易鎖定控股地位。向覃輝發行可換股票據,對于星美國際來說,相當于大股東間接增持公司股票利好,對刺激股價上升有利,為后續融資奠定基礎,而0.295港元的轉股價,也可以看出覃輝對未來股價的信心,顯然覃輝手中還有刺激股價的籌碼。
注入“現金奶牛”資產, 打造3D電影概念輪番刺激股價助融資
雖已進行兩輪大規模的籌資,但這相對覃輝在娛樂、傳媒產業的凌云壯志只是杯水車薪。在牢牢鎖定控股權的條件下,星美國際籌劃更大規模進行融資造血。復牌上市后的星美國際的股價大漲了一把,但較覃輝出事前的股價,仍處于低位,此時馬上進行大規模融資顯然不利(圖6)。為了拉升股價,更大規模地融資,星美國際輪番制造利好,利用分批注入優質資產、3D電影概念在短期內不斷制造利好,將股價在短時間內抬到理想高位,然后再適時拋出籌資方案,最大限度獲取資金。
低買高賣注入“現金奶?!?/p>
覃輝下的第一注興奮劑便是大規模注入影院資產。2010年3月26日,星美國際公布了大規模收購影院的公告。公告稱,星美國際將以代價12億港元收購覃輝旗下Admiral Team股權及股東貸款,不過收購的前提是Admiral Team獲得兩家香港公司GDL及SMIIC之全部股權,而GDL及SMIIC擁有位于中國12家多影廳電影院相關股權,包括在北京有2家、上海2家、成都2家、廣州、重慶、沈陽及天津等各1家等。而GDL及SMIIC的最終權益持有人為新加坡的林氏家族。
如收購完成,星美國際合計將共擁有15家電影院,當中包含95個電影屏幕及超過14000個座位,分布于內地一線城市及大部分主要二線城市,將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上市電影院營運商(圖7)。
針對12億港元的收購代價,星美國際分為兩部分支付―向覃輝發行為數7.44億港元的收購可換股票據及1545762712股代價股份。
為了進一步打消投資者的顧慮,覃輝還向星美國際提供溢利保證:截至2010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Admiral Team股東應占經審核凈利潤應不少于8000萬港元。如果少于這一數額,星美國際將注銷部分收購可換股票據,如果注銷全部可換股票據后出現任何其他短缺數額,覃輝將以現金補足。
不僅如此,覃輝還極大限度地吊起投資者胃口,稱另外還有約13家影院資產也將可能在今年內擇期注入到上市公司中。第二批約13家影院資產不僅分布在國內一線城市,而且覆蓋諸如青島、常熟等國內經濟發達的二、三線城市。
影院這一“現金奶牛”將注入對星美國際的股價作用非常直接。2010年3月26日,星美國際復牌當天,股價便以0.355港元開盤,漲幅高達5.97%,最高達到0.37港元,最高漲幅達到10.4%,收于0.35港元,之后便一直站穩在0.33港元之上。
2010年5月26日,星美國際就這一收購事項再度公告稱,在維持12億港元的收購價不變的前提下,將代價股份之數目及收購可換股票據之本金額(兩者均將作為收購事項之代價發行)分別調整為2440677966股新股份及4.8億港元,并稱此舉將有利于星美國際降低財務費用。公告中還透露,覃輝與新加坡林氏家族于當天已經訂立了以現金總代價2億港元收購持有12家主體影院權益的GDL及SMIIC之協議。值得注意的是,覃輝將這塊2億港元獲取的影業資產賣給上市公司的代價高達12億港元,溢價率達500%。
收購3D概念資產成為新的股價發動機
如果說注入影院資產讓投資者看到了星美國際眼下的業績,那么下一步就是讓投資者看到星美國際未來的前景,最終,3D電影的興起讓星美國際有了第二個股價發動機―收購Photon。
2009年底上映的《阿凡達》,導演卡梅隆將3D電影發揮到極致,極大地推動了3D影院建設。2009年夏天時,美國只有800張3D銀幕。然而,自《阿凡達》上映前夜,這個數字迅速飆升至3500家;中國3D影院的發展速度也十分驚人,2009年初,中國內地只有80多塊3D電影屏幕,2009年8月,該數字增加到330多塊,而為了迎接《阿凡達》等大制作3D電影,短短數月后,內地的3D電影屏幕數量急速增長到730塊以上,比一年前增加8倍。媒體對《阿凡達》連篇累牘的報道也讓3D概念一夜風靡,深入人心。
星美國際因時制宜地將風靡的3D電影這一熱點話題轉換成另一個股價發動機。在并購12家內地影院時,星美國際就宣稱,為了配合現時三維(3D)電影的趨勢,新收購的12家電影院均具備3D投影功能(成都沙河星美國際影城除外)。
收購影院資產后不久,星美國際更是直接將3D電影的概念植入公司。2010年4月26日,星美國際宣布,將以總計約454萬美元收購主要從事影視后期制作業務的Photon 80%的股權,雙方將在2010年7月簽訂正式協議,并于2010年第三季度內完成交易。
公開資料顯示,Photon是一家總部設于澳大利亞昆士蘭的特效和動畫電影公司,是全球視覺特效、動畫及后期制作工業其中領軍者之一,其創始人達爾-多蓋德(DaleDuguid)為澳洲視覺特產業之主要推動者,曾參與《納尼亞傳奇:黎明破浪號》與《超人歸來》的電影制作,榮獲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頒發百年紀念勛章,曾以對澳大利亞電影業的卓越貢獻在2001年獲得了昆士蘭世紀獎章。Photon已為華納兄弟公司、哥倫比亞電影公司、迪斯尼及派拉蒙電影公司提供視覺特效服務。
公告稱,已經與達爾?多蓋德就建議收購他創辦的Photon公司訂立不具法律約束力的意向書。根據意向書,待簽訂最終及具約束力之協議后,首先,星美將收購一間新澳洲私人公司(星美Photon新公司)之80%股權,而該公司將持有現有Photon業務,代價約454萬美元,而Duguid將持有星美Photon新公司之余下20%權益;其次,星美亦將與Duguid組成一間在中國注冊成立的新公司(星美Photon中國公司)以將Photon之業務擴展至中國;其三,Duguid將獲委聘為星美Photon新公司及星美Photon中國公司之行政總裁。星美Photon中國公司將由星美國際及Duguid分別實益擁有80%及20%股權。
星美國際給投資者描繪了一幅美好的電影特效與動畫業務愿景。公告中稱,星美國際通過并購這家全球領先的電影特效與動畫業務的領軍者,不僅躋身于全球范圍內蒸蒸日上的電影特效和動畫業務中來,而且將在中國成立一家新公司―星美Photon中國公司,將業務擴展到中國,在中國從事電影后期制作、視覺特效及動畫,以及教育業務包括舉辦有關視覺特效及動畫之研討會及講座。
這一消息足以令投資者瘋狂,遠比注入資產對股價的刺激見效,自2010年4月26日公告之日至2010年4月30日,星美國際累計上升17.4%,最高達到0.67港元(圖8),覃輝手中的股權和可轉債再度大幅升值。
3D概念成就逆市巨額融資
擬收購Photon公司公告后不到4天,2010年4月30日,星美國際便公布了2010年年報。除了向投資者描述改善的財務狀況外,年報還向投資者描繪出星美國際未來的發展藍圖―打造影視行業全產業鏈(圖9)。
年報公布后僅隔1天,自稱“現金儲備充足”的星美國際適時拋出了第三輪配股融資計劃。2010年5月2日,其公告稱,將向不少于6名承配人配售最多5.035億股配售股份,配售價定為0.435港元,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0.54港元折讓19.44%,較最后5個連續交易日平均收盤價0.52港元折讓16.35%。顯然,這一配售價較具有吸引力,這主要歸功于之前不斷制造的利好對股價的拉升作用。公告同時披露,除去相應配售成本,最高募資凈額高達2.12港元,配股集資所得將主要用作3D業務,包括收購及投資如收購Photon以及在澳大利亞建立星美Photon與在華建立新星美Photon及其后資本支出與營運所需等。
雖然星美國際的這一輪配股正趕上歐洲債務危機的爆發,受歐美股市的拖累,香港股市也呈現跌跌不休、成交低迷的狀態,但星美國際的配股籌資工作仍然顯得格外順利。2010年5月12日,星美國際宣布,此前以每股0.435港元的價格最多配售5.04億股股份的計劃已完成。此次所配售的股份占星美國際經擴大后股本的約16.67%,此輪配售共集資2.19億港元。這也是覃輝復出之后星美國際最大手筆的向其他投資者融資。配售完成后,公司大股東覃輝的個人直接持股由此前的50.79%下降至43.18%,同時,覃輝通過SMI對于星美國際的持股則由13.44%下降至11.42%(圖10)。
高比例配股漢傳媒與殼王再度合作
復出后的覃輝經過幾年的總結與潛心修煉,在資本運作方面有些許進步,在漢傳媒一役上也可得到驗證。
2009年12月11日,香港上市公司漢傳媒(00491.HK)一則并購公告稱,漢傳媒主要股東錦興集團與德祥企業(透過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已于2010年12月10日向翔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翔成”)分別出售3.48億股與1025萬股漢傳媒股份,每股作價0.134港元,較停牌前0.049港元/股溢價1.73倍;收購完成后,翔成累計擁有5.25億股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占其公告之日已發行股本約22.6%。這筆交易的買方翔成正是覃輝全資擁有的子公司,賣方錦興集團與德祥企業正是香港殼王陳國強旗下的企業。繼東方魅力之后,覃輝與陳國強若干年后再度合作。
公開資料顯示,漢傳媒業務與星美國際頗為相近,旗下擁有漢星藝人事務所有限公司、漢音樂有限公司、漢文化電影有限公司、漢文化娛樂有限公司、無線收費電視、潮藝娛樂有限公司等九家企業,主要業務包括電影及電視節目制作、音樂制作、表演項目制作、藝人及模特兒管理、收費電視業務及證券投資。
覃輝以1.73倍的溢價接盤漢傳媒所費依然不菲。漢傳媒2009年年報顯示,營業利潤由2008年的1230萬港元變為約-2.64億港元,轉盈為虧;凈利潤則由2008年的-720萬港元大幅下降至-2.845億港元,相應地,每股收益也由2008年的-0.01港元增加至-0.15港元。
雖然漢傳媒財務狀況不佳,但其以電影及電視節目制作見長,一定程度上從產業鏈上可以彌補星美系傳媒業務板塊中的短板。2009年度,漢傳媒發行了6部電影及一部電視劇集,其中,《天水圍的日與夜》取得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六項提名,最后摘取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及最佳編劇四項大獎項;此外,漢傳媒在2009年還制作了《大內密探靈靈狗》與《未來警察》,已在制作有望于2010年發行的《黑白戰警》、《硬漢》、《十大奇冤》、《龍門驛站》等等。
截至2009年6月30日的財政年度,漢傳媒來自電影及電視節目制作業務的營業收入為4440萬港元,比上年增加80%。更為重要的是,漢傳媒以中國內地為重點市場,2009年來自內地的收入達到3000萬港元,占總營業收入的54%。此外,漢傳媒還持有無線收費電視18%的股權。
投資者也對覃輝入主漢傳媒報以極大的支持與憧憬,漢傳媒復牌后,最高漲至0.094港元,漲幅高達91.8%,收于0.074港元,漲幅高達51.02%。
在完成股權收購后不久,來自星美的高管便入駐漢傳媒。2009年12月21日漢傳媒宣布,原星美國際的主席兼執行董事王巨成轉任漢傳媒董事總經理兼執行董事。
“數字游戲”高折讓配股,融資目的實現
收獲漢傳媒后,覃輝便迫不及待地準備配股融資。
覃輝收購漢傳媒后,漢傳媒的股價雖有所上漲,但一直在0.05-0.07港元之間徘徊,如此低的股價顯然不利于配股融資。在配股融資計劃出爐前夕,覃輝策劃對漢傳媒股票進行并股。2010年1月5日,漢傳媒拋出了20股并為1股的并股措施。以漢傳媒2010年1月6日停牌前0.06港元的收盤價計算,并股后每股股價達到1.2港元。2010年1月21日,并股后的漢傳媒開始復牌上市買賣。
并股完成后不久,覃輝融資目的盡現。2010年1月12日,覃輝便拋出高比例配股、高折價的配股方案。公告稱,漢傳媒將按1供8每股0.2港元方式,發行9.28億股,集資1.9億港元,集資凈額約為1.81億港元,供股所得款項擬用作一般營運資金,而供股價較股份1月11日收市價1.07港元折讓81.31%。
與此同時,一則似是而非的利好消息在配股工作進行中出現。2010年1月20日,《蘋果日報》稱,王巨成表示,考慮重整漢傳媒及星美架構,計劃將漢傳媒轉型發展新能源項目,不排除將漢傳媒持有的無線收費電視18%股權注入星美。消息出來后不久,漢傳媒與星美國際又發出通告進行澄清,稱所言不實。顯然,雖然這則似是而非的利好消息被澄清,但給投資者留下了無限的遐想,助力配股工作的順利完成。2010年3月,漢傳媒配股正式完成。
化“虛”為“實”,仍是未來挑戰
復出后的覃輝給投資者描繪出一幅美好的愿景:在影視基地、影院、院線資源基礎上,資本吸納、院線建設、影視投資層面三管齊下,打造影視業務全產業鏈模式,將星美傳媒整體上市,實現“星美系”傳媒業務的國際化,打造中國民企電影產業第一品牌。
在這一大旗下,覃輝一年來在漢傳媒與星美國際這兩個舞臺上動作頻頻,我們似乎又依稀看到覃輝當年在A股進行資本運作的痕跡。目前星美國際已四度融資,股本已有當初的3億股左右暴增9倍,達到30多億股。
不可否認,為了恢復融資功能,覃輝初期注入星美國際的資產都是位于傳媒業務產業鏈上優質資產。但也正如星美國際管理層所稱,星美國際早期大力注入影院資產,并不是意味著未來發展方向上對該部分業務有所偏重―未來電影院所占上市公司的業務比重大概將維持在30%左右的比例。
目前星美國際業務體系當中,除現在已注入到上市公司的影院終端資產外,影視劇制作基地及影視劇的制作發行兩項業務也將占據很大的比重。然而,在影視業務的產業鏈上,像影視制作等面臨諸如政策風險、市場風險等諸多風險因素,回報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而且在產業鏈上所獲收益比例最低,然而,這恰恰是星美系的短板。覃輝似乎已經意識到問題的所在,對漢傳媒的并購或許正是這一意圖的貫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