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2 17:16:0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國內環境污染現狀,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論文關鍵詞: 住宅裝修 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設計方案
Abstract: Residential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human health are closely related,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decoration engineering, analyzes the causes of indo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ut forward in the decoration desig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residential ventilation design reasonable, choose green decoration materials, and control the material usage, thus to control and reduce indoor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Key words: residential indo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design
中圖分類號:X5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1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條件特別是居住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促進了我國住宅裝修市場的飛速發展。與此同時,由裝修帶來的室內環境污染問題也相伴而生,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198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報告指出:在新建和改建住宅中,約有30%的人患有由室內環境污染造成的“病態建筑綜合癥”,出現頭痛、干咳、惡心和對氣味敏感等癥狀。目前國際上一些環保專家已把室內環境污染列為繼煤煙型污染和石油型污染之后的第三代污染問題。
2住宅室內環境污染現狀
室內環境污染是指室內各種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有害物質和放射性因素的存在及其擴散而對人類身心健康和生產過程造成危害的現象。
在我國,近年來室內環境污染引起的民事糾紛日益增多,引起了國家及有關部委的高度重視。2001年12月,我國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以下簡稱規范),這是我國建筑和裝修工程首次涉及室內污染控制的規范,《規范》明確將氛、甲醛、氨、苯及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TVOC)作為室內環境污染的控制對象。隨后,國家還先后制定了《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標準》、《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和《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等。這些規范和標準,對從源頭上控制室內環境污染起到了較大的作用。但是受制于規范、標準推廣運用的范圍,以及經濟水平等因素,當前由裝修造成的室內環境污染問題在我國,特別是中西部地區仍然十分嚴重。
3住宅室內環境污染原因分析
裝修造成的室內環境污染原因很多,包括不合理的設計、不合格的裝修材料、不當的施工方法以及人們檢測室內環境質量的意識尚未形成等。因此,住宅裝修工程環境污染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應從裝修設計、施工和竣工檢測等方面進行全過程污染控制。其中裝修設計是住宅裝修工程的基礎,也是對裝修所造成的環境污染進行控制的源頭。
4控制室內環境污染的設計方案
裝修設計是指消費者或裝飾公司對住宅整體的結構、布局和材料的設計。為控制和降低室內環境污染,裝修設計中應著重從室內通風設計和選用材料設計兩方面采取措施。
4.1室內通風設計
設計合理的住宅通風,加強通風換氣,用室外新鮮空氣稀釋室內環境污染物,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是降低室內環境污染最方便有效的途徑之一。一般而言,新風量越多,對人們的健康越有利。國內外許多研究表明,產生“病態建筑綜合癥”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新風量不足。新風量是指室內補給的新鮮空氣量。新風量根據的濃度來確定是大多數國家使用的基本方法。與人體的新陳代謝有關,人呼出的氣體中占4%一5 %,而新風量標準根據人體的生理需要,要使室內的濃度限制在0.1%,則必須保證每人每小時新風量為30m.。
為了保證室內足夠的新風量,在裝修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建筑物通風。通風包括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兩種形式,其中自然通風不僅成本低廉,而且通風效果明顯好于機械通風。因此,在裝修設計中應盡可能設計保留建筑物自然通風,對于隔墻和門窗設置上,應充分考慮自然通風效果,最好能在設計中形成“穿堂風”,保持室內空氣貫通,加快空氣流動帶走污染空氣;對于一些私密性要求不高的房間,可將隔墻改作活動折疊門或設計成通透型置物架;此外,最好不要人為地阻擋室內的通風,如封閉陽臺,增加房屋隔斷等。
對于廚房、衛生間、儲藏室等功能性房間,由于往往沒有較好的自然通風,可采取機械通風方式,如設置排氣裝置。排氣應當直接排出室外,不能再進人室內循環。
4.2選用材料設計
裝修材料是室內環境的主要污染源,不合格的裝修材料更是造成室內空氣質量不達標的罪魁禍首。綜合全國各地對裝修材料的檢測通報,污染物含量超標和物理性能不達標是當前不合格裝修材料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面對良芳不齊的建材市場,如何在裝修設計中合理選擇裝修材料,對于控制室內環境污染就顯得尤為重要。
4.2.1拉制材料用量原則
提倡簡潔設計,減少各種裝修材料的用量,降低污染物的累加效應,是裝修設計中控制室內環境污染源的一項重要措施。簡潔設計就是按照簡潔、實用的原則進行設計,不設計一些華而不實,既浪費資源,又影響日常生活舒適程度的裝飾項目。
裝修設計中,還應注意搭配各種裝修材料的使用量,比如地面和墻面的材料最好不要使用單一種類的材料,因為使用面積較大,如果選擇單一材料會造成室內某種有害物質超標。
4.2.2選用材料原則
裝修設計所選用的材料合理與否,是控制室內環境污染源的另一項重要措施。在設計過程中,對于材料的選用要考慮兩點:盡量減少使用可產生嚴重化學性污染的材料,如溶劑型油漆、化纖地毯、膠水、密度板等;多使用無機材料,無機材料大部分都是無害、安全的,如各種工藝玻璃、金屬、鑄鐵等。
在選用無機非金屬裝修材料、人造板材、涂料以及膠粘劑等常用材料時,要按照國家有關規范、標準對住宅裝修的要求,設計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綠色裝修材料。
(1)無機非金屬裝修材料如石材、陶瓷、石膏板等,必須符合《規范》要求的放射性限量指標。住宅工程作為1類民用建筑,必須采用放射性指標限量為A類的裝修材料。有些天然石材的設計選擇要尤其注意,一般來講,巖漿巖中的酸人巖,如花崗巖,放射性含量較高;沉積巖中的碎屑沉積巖,如頁巖,放射性含量也比其他石材高?;◢弾r和頁巖都不適宜選做住宅的裝修材料。
(2)人造板材包括膠合板、細木工板(俗稱大芯板)、纖維板、復合木地板等,是造成裝修工程甲醛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在設計選用板材時,一定要選用游離甲醛含量和釋放量為E1類的板材;同時,房屋內門等最好不要選用復合材料大芯板或者九厘板來制作,盡量選擇工廠加工好的成品門。
(3)涂料主要由膠結基料、顏料、填料、溶劑(或水)及各種助劑組成,一般用于內墻、頂棚、門窗、家具等物體的表面,是裝修中使用面積較大的材料。按是否使用有機溶劑分為溶劑型涂料和水性涂料。溶劑型涂料多用于木器、金屬表面的涂飾,含有大量揮發性有機溶劑,對室內環境污染較大,最好不要選用。水性涂料因其以水為稀釋劑,所以揮發性有害物質含量較少。用量較大的內墻涂料,可以采用乳膠漆這類水性涂料,而木器涂飾也建議選用水性木器漆。
(4)膠粘劑和涂料一樣,主要由膠結基料、填料、溶劑(或水)及各種助劑組成,膠粘劑由于粘接后被材料覆蓋,有害氣體遲遲散發不盡,所以對室內環境的危害比涂料還大,必須嚴格選用。在保證正常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盡量選用低毒性、低有害氣體揮發量的溶劑型膠粘劑和水性膠粘劑。住宅裝修不宜選用聚乙烯醇縮甲醛膠粘劑(107膠)。
4.3設計方案實施效果
將控制室內環境污染的設計方案原理運用于某裝飾公司的住宅裝修設計中,在該公司2011年2-5月所承接的10項住宅裝修項目中,遵循以上設計方案原理,有意識地在設計中采取了控制室內環境污染的措施。10戶業主對于該裝飾公司環境污染控制的設計方案均表示贊同,并有8戶業主在工程竣工后,按照裝飾公司的建議,聘請了專業的室內環境質量檢測機構對室內甲醛、苯及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污染物含量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顯示,除了1戶住宅室內甲醛和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輕微超標外,其余7戶住宅室內甲醛、苯及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均未超標。這一檢測結果充分說明,只要運用合理的裝修設計方案,完全有可能控制室內環境污染物限量達到國家有關標準。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925X(2012)07-0146-01
摘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健康環保意識逐步增強,對于室內環境的污染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民用建筑的室內環境污染以及控制意義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室內環境污染物的主要種類,進而提出了合理的控制措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建筑裝修;室內環境;污染;控制措施
引言
由于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民用建筑室內裝潢朝著精致化的方向發展。但是建筑裝飾裝修材料造成室內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的事件時有發生。隨著人們對于環境以及健康要求的不斷提高,民用建筑室內環境污染已經成為建筑工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這對于改善居住環境,提高人們生活水平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1民用建筑室內環境污染物的主要來源
1.1甲醛。甲醛主要是在民用建筑室內裝飾裝修過程中,由于涂料、纖維板、化纖地毯以及各種人造板材的質量不合格,導致室內甲醛含量超標。甲醛是一種無色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而且易溶于水。甲醛的危害主要是對鼻腔粘膜以及呼吸道具有強烈的刺激作用,濃度過高會引發急性中毒,造成呼吸困難皮膚過敏等。甲醛還會導致頭痛、頭暈、乏力、免疫力降低等慢性病,致癌致畸的概率也較高,
1.2氡。對于民用建筑工程來說,氡主要來源于建筑裝飾材料例如石材、高氡發泡混凝土以及廚房天然氣等,氡是一種具有放射性的無色無味惰性氣體。相關研究資料表明,長期生活在含氡量過高的室內環境里,會對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造成傷害,造成白細胞以及血小板的減少,嚴重的還會導致白血病,誘發肺癌和支氣管癌的幾率也較高,氡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是十分嚴重的。
1.3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的成分相當復雜,包括甲醛、苯、乙苯、三氯乙烯、四氯化碳、氯仿等一系列的有機化合物在內,主要是由室內建筑以及裝飾材料、涂料、吸煙以及烹飪等過程中產生的。研究資料表明TVOC具有相當的毒性與刺激性,會導致人體機體免疫水平的下降,影響人體中樞神經系統,TVOC含量過高會造成頭痛頭暈、無力嗜睡、以及胸悶胸痛等癥狀,影響人體正常的消化系統與造血系統,危害嚴重。
1.4苯。苯是一種無色具有特殊的芳香氣味的芳香烴類化物。苯主要存在于建筑裝飾材料的有機溶劑,墻體涂料、粘合劑、墻紙、地毯以及合成纖維之中。長期接觸會造成慢性中毒,引發精神不振、頭昏萎靡以及記憶力下降等癥狀,而且苯對胎兒發育影響較為嚴重,有可能可造成胎兒畸型,苯還會抑制人體造血功能,造成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1.5氨。氨是一種無色而有強烈刺激氣味的氣體,主要存在于水泥混凝土的防凍劑等外加劑以及防火材料中的阻燃劑,其中大量的氨類物質會隨著民用建筑室內環境的改變逐步還原為氨氣。氨對人體的眼睛以及呼吸道具有強烈的刺激腐蝕作用,進入肺部后極易與血紅蛋白結合,破壞人體正常的運氧功能,出現咳嗽、頭暈惡心等癥狀甚至造成肺水腫。
1.6生物污染。生物污染主要是指建筑物內的微生物或者微生物的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污染,例如各種致病性的病菌以及病毒,生物污染對于人體的健康也會造成較大的傷害,相關研究表明,室內環境污染超過20%是由于生物污染所導致的,因此必須予以重視。
2民用建筑室內環境污染物控制措施
2.1提高民用建筑室內環保意識,倡導綠色裝修理念。在民用建筑進行建設或者裝修過程中,應當具有健康安全環保的意識,在建筑裝修材料的選擇上,盡可能的選擇經過國家相關部門權威認證的健康環保的裝修材料,避免使用劣質不達標的材料。在進行民用建筑工程室內裝修過程中,不斷提高裝修施工的工藝水平,以盡可能地降低污染物的產生。在民用建筑室內裝修施工過程中,提高施工技術水平可以有效的緩解污染物的產生,例如對于人工板材或者其他容易產生污染物的材料采取覆蓋等有效的處理;利用濕式作業代替干式作業,以減少粉塵的產生;在施工過程中采用無氰無汞施工工藝,將裝修材料施工使用前進行烘烤或者晾曬等相關工藝性處理均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裝修過程中對人體有害的污染物的釋放水平。
2.2民用建筑室內裝修綠色技術的應用。綠色技術主要是指能夠避免環境污染,而且還可以有效降低能源及資源浪費的施工工藝或者產品的應用。具體到民用建筑室內裝修過程中,主要是指對于天然綠色能源及材料的應用,例如,在室內裝修設計過程中,盡可能地利用自然光源以及通風,從而確保室內濕度與溫度的適宜,降低室內空氣以及生物污染物的濃度,在建筑裝修裝飾材料的選擇上,采用生物或者回收技術制作的符合人體標準的材料等,以保障居住者的健康安全。
2.3加強室內空氣的凈化處理。室內空氣的凈化處理主要分為通風換氣、空氣凈化器以及植物凈化三種方式。通風換氣,主要是通過室內空氣與外界的互換,從而實現降低室內污染物的濃度,采用自然通風的方式,不需要任何的投入,經濟節能,但是對天氣以來相對較高;空氣凈化器由于采用了膜分離法、化學吸附或者光化學催化等新技術,可以將室內的揮發性有機物以及甲醛很好的吸附或者轉化分解;植物凈化主要是通過植物對空氣中的有害化學物質加以吸收分解,常用的室內植物凈化主要有吊蘭、蘆薈、龍舌草等植物,根據研究資料表明,處理空氣中甲醛以及TVOC等污染物的效果十分明顯。
2.4加強室內環境污染的監測。相關管理部門應該針對建筑工程裝修階段以及裝修結束后,組織專業的監測人員對室內環境污染做出科學的評價分析,民用建筑室內污染物的含量應該嚴格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規定的標準,如果監測結果超出了規定要求,必須對于室內環境污染的來源以及污染情況加以分析了解,以便制定合理地解決措施。同時,相關的技術監督等相關部門還應該加強對于國內外建筑裝修以及建材的監督管理,從源頭確保室內環境安全。
3結語
民用建筑室內環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是比較嚴重的,因此,必須采取合理的措施,控制室內環境污染,以確保人們居住安全。不斷提高對室內環境污染危害的認識,在民用建筑建設裝修階段提高施工水平,選用綠色環保的建筑材料,加強室內污染的處理,是提高室內環境質量的有效途徑,對于解決室內環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高艷玲, 戴自祝,邵強.高檔辦公室內空氣質量問題探討[J] . 中國衛生工程學, 2009,9(2):56 -58.
關鍵詞:環境監測;環保工作;作用意義
1環境監測的概念和意義
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工作開展的其中部分,對環境保護工作順利與否起到決定性作用。環境監測含義是借助特定的監測設備和手段明確測量出規定范疇內環境的污染物程度。有助于專人掌握該范疇內特定環境污染物的分布程度、變化規律以及污染濃度等。根據上述監測得來的數據能夠判定區域的污染情況和未來發展形勢。現如今,人類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逐漸有了新的認識,環境保護工作應運而生。環境監測首先對地域的環境污染狀況進行全方位評估,掌握當地污染情況,根據監測結果劃分為不同污染等級,以便為后續的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支持。環境監測的主體則是環境污染的標志性污染要素,環境監測可以劃分為水環境監測、土質環境監測以及大氣環境監測等。在進行環境監測時,通過采樣環境中的大氣、土壤和水,對樣本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進行分析,同時通過儀器測定樣本所含成分和濃度,使污染物的種類和數量測定出來,從而使環境污染的真實狀況能夠得到直觀體現,給環境保護工作奠定基礎。
2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的作用
2.1環境監測為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依據
環境保護工作宗旨是利用環境管理、保護手段,恢復原生態系統的自身凈化能力以及避免人類生產、生活對環境污染。開展環境污染整改工作,首先要明確地域的污染物濃度的現狀,全方位認知環境污物情況,對污染物的規律變化進行探討研究,為后續環保方案的設計提供數據參考,最終實現生態環境的逐層復原,杜絕環境污染的再度發生。
2.2環境監測是環境影響評價重要的信息來源
國家出臺的環境保護有關政策包括環境影響評估機制的出臺。該制度明確了社會工程建設的投資項目的施工,首先要求該項目的坐落不會大幅度造成當地環境污染,且根據當下環境狀況開展環境影響評估。
2.3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手段
近幾年,國家針對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出了不少完善該工作的條例政策,環境保護機制。代表的機制包括:環境影響評價、排污許可等級機制以及排污收費、污染治理整改機制等。從健全環境保護機制做起,借助各方力量下完成環境監測的功能,從而為實現環境保護奠定重要的基礎,促進國內環保事業的發展。
2.4環境監測是解決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方法
最近兩三年來,國內工業污染事件頻發,造成人心惶惶。作為環境保衛機關,對于突發性的大型環境污染事件應該及時發現,并追究責任人或責任主體,處理污染物,阻止污染物的進一步擴散。環保部門通過環境監測可以在出現污染情況時對污染范圍與遷移情況及時了解,確保所制定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方案具有合理性和科學性,進一步促進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
2.5環境監測為環境保護工作指明方
環境監測工作順利開展后,得到的地域水污染、大氣污染以及土質污染實際數據,能夠為后續環境整改工作提供數據支撐,讓環境保護部門了解環境污染濃度和發展趨勢,有效對環境污染物進行方向性的污染整治方案,督促環境保護業務的下步開展。
3提高環境監測質量的有效措施
3.1在進行環境監測時提高隊伍業務素質
要求環境監測站的專業人員緊密了解保護地區的環境實情,提升對環境保護、污染物的認識,對于監測結果有直接的鑒定素養,避免人為業務素質造成的污染數據的錯誤判斷。對環境監測人員設立專門培訓認知,嚴格按照規范的程序、操作方式開展監測工作。所以,相關單位要對環境監測人員加大培訓力度,使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不斷更新,使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有效提高,促進工作人員對新型設備的熟練掌握,提高環境監測的整體水平。
3.2在進行環境監測時增加資金投入
為了擴大環境監測范疇,提升監測結果精準程度,則要求環境監測儀器具備先進性、精準性,加大資金成本,采購現金環境監測儀器,引入國際上主流的環境監測手段,結合國內環境實情開展科學、合理的監測工作,加強國內環境監測水平以及專業監測人員的業務素養,發揮環境監測于環境保護管理工作應有的價值,為社會提供環保型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條件。
3.3在進行環境監測工作時加強管理力度
優化升級環境管理部門的環境監測手段,引入國際先進的環境監測技術和方式。提升監測員工的業務水平,增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將監測人員業績和機關部門的政績掛鉤,間接督促環境保護部門注重對員工的環境監測的監管,利用獎懲機制強化員工實地工作職責感,迸發工作上進心,從員工監測操作等基礎行為做到高效的環境監測水平。
4結束語
監測部門面向當下的環境監測狀況后,主動調整環境監測技術、升級專業人員素養、環境保護部門從組織到個人樹立環境管理服務意識,深刻該意識并反映到行為中去,夯實人才技術優勢,擴展深入化的服務領域,從而讓環境監測為環境保護工作提供重要奠定作用。
參考文獻
【關鍵詞】室內空氣 污染 治理
1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收入水平不斷增長,提高自身生活水準和生活質量和改善居住環境的欲求和期望越來越強,每個人都盼望擁有一個舒適、潔凈、時尚的工作、生活空間,導致現在房屋裝飾裝修的標準、檔次不斷提高,樣式層出不窮。但是建筑裝飾裝修和各種新型建筑裝修材料帶來的不僅是華麗、舒適的裝修風格,同樣帶來了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對人體帶來不同程度的危害。隨著大眾的環境意識、環保意識和健康意識的迅速提高[1],身體健康與室內環境的關系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室內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
2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低劣的空氣會使人注意力分散,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更甚者會出現頭疼、惡心、疲勞、皮膚紅腫等癥狀,統稱為“病態建筑綜合征”在北京兒童醫院的調查顯示,該院接診的白血病患兒中有九成患兒家庭在半年內曾經裝修過,有專家據此推測,室內裝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質可能是小兒白血病的一個重要誘因[2]。國內外環保專家做了大量研究,室內可測得的有毒有害物質達到數百種之多,最常見也是危害最大的主要的,也是我們經常監測最多的是甲醛、苯及苯系物、TVOC。
2.1甲醛
甲醛又稱蟻醛。無色氣體,有特殊的刺激氣味,對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易溶于水和乙醇。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現為對皮膚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在室內達到一定濃度時,人就有不適感。大于0.08m³的甲醛濃度可引起眼紅、眼癢、咽喉不適或疼痛、聲音嘶啞、噴嚏、胸悶、氣喘、皮炎等。新裝修的房間甲醛含量較高,是眾多疾病的主要誘因。甲醛低濃度即可嗅到,人對甲醛的嗅覺閾通常是0.06-0.07mg/m3。但有較大的個體差異性,有人可達2.66mg/m3。長期、低濃度接觸甲醛會引起頭痛、頭暈、乏力、感覺障礙、免疫力降低,并可出現瞌睡、記憶力減退或神經衰弱、精神抑郁。
2.2苯及苯系物
苯系物,即芳香族有機化合物為苯及衍生物的總稱,是人類活動排放的常見污染物,完全意義上的苯系物絕對數量可高達千萬種以上,但一般意義上的苯系物主要包括苯、甲苯、乙苯、二甲苯、三甲苯、苯乙烯、苯酚、苯胺、氯苯、硝基苯等。許多苯系物對生物體具有毒性,對人類健康能夠產生直接危害。長期接觸可以導致人體患上貧血癥和白血病,會使人昏迷,甚至死亡。
2.3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
VOC在室內空氣中是異類污染物,由于它們單獨的濃度低,但是種類多,一般不予逐個分別表示,以TVOC表示去總量[3]。TVOC可有嗅味,有刺激性,能引起機體免疫水平失調,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出現頭暈、頭痛、嗜睡、無力、胸悶等自覺癥狀;還可能影響消化系統,出現食欲不振、惡心等,嚴重時可損傷肝臟和造血系統,出現變態反應等。
3室內空氣污染來源
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包括:建筑材料、室內裝修材料、家具辦公用品等三大塊。其中建筑材料自身釋放的有害物質是氡和氨,氨產生于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劑,氡產生于建筑石材、磚、泥沙等等。我們日常裝修過程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包膠合板、復合板等人造材料,以及使用的油料、涂料、稀釋劑、膠粘劑、防水劑等等物質中都含有苯、二甲苯和甲醛[4]。室內家具釋放的游離甲醛,主要來源于人造板的膠黏劑。在家具制造過程中使用的膠、漆、涂料含有大量的苯、甲苯、二甲苯,會在室內緩慢釋放。
4室內空氣污染的預防治理措施
4.1正確認識室內空氣污染的危害,選擇環保材料
人們要正確認識到裝修所帶來室內空氣污染的原因和程度,不要過于緊張和掉以輕心,任何裝修都會造成室內污染,所以真正絕對的“綠色家裝”是不存在的,只有超出了國家標準的范圍,才會造成傷害,因此我們在裝修的選材上要盡量減少污染,選擇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環保材料,裝修適度,做到美觀、大方即可,現在都提倡簡約美。
4.2物理化學法
這種方法治理室內空氣不會帶來二次污染,而且效果尚佳。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開窗通風,有條件的新房裝修完畢后每天都開窗3-4個小時,最好經過一個夏天和一個采暖期后再入住?;蛘呤褂没钚蕴康冗M行吸附,需要注意的是活性炭在吸附一段時間后會出現一個吸附平衡狀態,需要我們拿到太陽底下晾曬后,才可繼續循環使用,也可以直接更換新的活性炭?;瘜W法即使用化學試劑與有害氣體進行反應,這種方式成本較高,同時也容易產生二次污染。
4.3植物治理法
采用植物來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根據中國室內環境監測工作委員會的推薦,一葉蘭、龜背竹可以清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虎吊蘭和吊蘭、蘆薈可以吸收室內大量的甲醛氣體;米蘭、臘梅等能有效地清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另外,蘭花、桂花、臘梅等植物的纖毛能截留并吸滯空氣中的飄浮微粒及煙塵。同時植物也可以美化居住環境,形成一種天然和諧美。
5結語
室內空氣質量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要正確看待室內空氣污染這個問題,不要夸大也不要不在乎,加深對空氣污染的成因了解和認識,積極采取措施去預防和治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保護我們的健康,才能創造一個良好的室內環境。
參考文獻:
[1]梁欣.淺談室內裝修污染及其防治[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19(03):158~160.
[2]徐曉琴,劉文君.淺議室內環境空氣污染現狀及防治對策[J].甘肅科技,2014,30(07):48~49.
[3]茹慶霞.淺析室內環境污染的來源危害及防治對策[J].科技致富向導,2012(26):365~365.
關鍵詞:室內空氣污染;來源;防治;危害
收稿日期:20120401
作者簡介:婁云(1988—),女,遼寧沈陽人,吉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碩士研究生。中圖分類號:X7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2)05020103
1引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于室內裝修、裝飾的要求也日趨精致,致使大量新型建筑、裝飾材料、家用電器、日用化學品等進入生活和辦公場所,增加了室內空氣污染物的來源和種類,導致室內環境質量日益惡劣。資料顯示,人一生中約有70%~90%的時間在室內度過[1],室內環境污染將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和人們的工作、生活質量。資料記載,當前人們68%的疾病都與室內空氣污染有關[2],病態建筑綜合癥(SBS)、多種化學污染物過敏癥(MCS)及與建筑有關的疾病(BRI)[3]都與室內空氣污染有直接關系。因此,室內空氣污染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本文通過分析城市室內空氣污染的來源及其危害,并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以改善室內環境質量,保護人體健康,提高人們的工作、生活的舒適度。
2室內空氣污染的來源
室內空氣污染是指有害的物理、化學、生物性因子污染物進入室內空氣中并達到對人體健康產生直接或間接、近期或遠期,或者潛在有害影響程度的現象[4]。室內空氣污染主要來裝修和裝飾材料、電器污染、人為活動、人體自身的新陳代謝等。室內空氣污染主要包括灰土、可吸入顆粒物、總懸浮顆粒物、煙霧等懸浮固體污染物和甲醛、苯系物、揮發性有機物、氨、氮氧化物、臭氧、氡氣等氣體污染物[2]。
2.1裝修和裝飾材料
室內裝修、裝飾過程中,常會使用一些價格低廉、性能優越的合成材料及各種涂料、墻布、油漆、膠粘劑、新購家具等,這些材料會散發多種室內空氣污染物,是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這些污染物常會導致頭疼、失眠、過敏、免疫力下降等癥狀。如人造板材中會釋放出甲醛,內墻涂料中含有揮發性有機物、甲醛、微量重金屬等污染物,油漆會揮發出苯、揮發性有機物,膠粘劑中易釋放出揮發性有機物、甲醛、苯系物等,木家具中含有甲醛、微量重金屬等污染物。
2.2電器污染
目前,越來越多的電器產品進入辦公室和家庭,如復印機、計算機、打印機等,但這些電器的使用會散發出臭氧、有機揮發物等有害氣體,降低室內空氣品質。臭氧濃度過高時,臭氧氧化就會產生氮氧化物,刺激呼吸道,還會出現頭暈、咽喉干燥、咳嗽、視力減退等癥狀,甚至會導致中毒水腫、神經系統方面的病變。
2.3人為活動
人們日常生活常會使用煤氣、液化氣等燃料烹飪、供能。這些燃料在燃燒時會產生一些固態懸浮物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氣態污染物,會影響人體健康。此外,吸煙亦是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吸煙不僅不利于自身健康,也會危害他人健康。吸煙者產生的煙霧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含氟烴、芳烴、烷烴、烯烴、硫化氫、氨、亞硝胺等污染物[3],這些污染物能損害肺及支氣管粘膜的纖毛上皮細胞,對人的健康造成嚴重的損害。
2.4人體新陳代謝
人體每天都要進行新陳代謝,通過呼吸作用、汗腺、皮膚及排泄等向外界排出大量污染物,如一氧化碳、氨類化合物、硫化氫等,咳嗽、打噴嚏亦會噴出一些致病微生物,另外人體皮膚脫落的細胞也是空氣塵埃主要來源[5]。如果室內通風不良,污染物的濃度就會累積,降低室內空氣質量,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3室內空氣污染物及其危害
3.1甲醛
甲醛作為室內空氣的首要污染物,主要來自膠合板、人造地板及清潔劑、油墨、紡織品等日常生活用品。甲醛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能刺激眼睛、皮膚和黏膜,還會導致呼吸道強烈刺激、呼吸困難、咳嗽、咽喉燒灼痛、眼睛刺激、發冷等癥狀的出現,降低人體的免疫力,對肝、肺、神經中樞系統有損害作用。由于甲醛的釋放期達3~15年[2],裝修后的房屋中甲醛不會短期內完全揮發,因而導致室內有害氣體濃度較高。
3.2苯系物
苯、甲苯和二甲苯是室內空氣的主要污染物,油漆、膠黏劑、涂料、墻紙、合成纖維等是其主要來源。苯及其衍生物是強致癌物質。苯和甲苯能刺激眼睛、上呼吸道、皮膚,短期內吸入高濃度的苯、甲苯、二甲苯會引起中樞神經系統麻醉,長期接觸低濃度苯系物可能慢性中毒,導致頭痛、失眠、精神萎靡、記憶力減退等癥狀的出現,苯還會對生殖系統造成一定的傷害。
3.3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
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是指沸點范圍在50~100℃到240~260℃之間的化合物,主要包括鹵化烴、芳香烴、脂肪烴、氧烴、氮烴等[4],部分物質有致癌性,主要來源于建筑材料、室內裝飾材料、生活和辦公用品,家用燃氣、煙霧等。TVOC能造成機體免疫失調,對中樞神經系統有一定的影響,引發頭痛、頭暈、胸悶、無力等癥狀,還對上呼吸道及皮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亦會影響消化系統,出現食欲不振、惡心等癥狀。
3.4氨
氨主要來自混凝土外加劑,由于含尿素的混凝土防凍劑、高堿混凝土膨脹劑的大量使用,當溫濕度等環境因素發生變化時,氨氣就會從墻體中緩慢釋放出來,導致室內空氣中氨的濃度增高。氨能與血紅蛋白結合,破壞其運氧功能。短期內吸入大量氨氣后會引發流淚、咽痛、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者會造成肺水腫、并可能發生呼吸道刺激癥狀[6]。
3.5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通常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常見的空氣污染物。室內空氣中的氮氧化物主要來自于烹飪、吸煙。氮氧化物易對肺部造成損害,對兒童肺功能和呼吸系統的危害更大。
3.6臭氧
臭氧具有強氧化性,主要來自復印機、全自動洗腳盆等電器及用臭氧消毒的自來水[2]。臭氧能刺激眼睛結膜和整個呼吸道,吸入后會導致咳嗽、咯痰、胸部緊束感等癥狀的出現,高濃度吸入則會引起肺水腫,長期接觸出現起支氣管炎,肺硬化的病癥。
3.7氡
氡是天然放射性惰性氣體,主要存在于水泥、礦渣磚、裝飾石材中。氡是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2],能通過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系統疾病。氡有致癌性,能誘發基因和染色體畸變,對生殖系統有一定的危害作用。另外,氡還影響神經系統,使人精不振,損害人體的免疫系統,誘發慢性放射病。
4室內空氣污染的防治
目前,國內外對于室內空氣污染問題給予了較多的關注,國外已有許多機構研究防治室內空氣污染的辦法與措施[7~9],國內學者也提出了許多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辦法[10]。
4.1提高公眾的室內環境意識
政府及有關部門應加大宣傳力度,使公眾了解室內空氣污染的來源及危害,提高公眾的室內環境意識,引導人們按綠色建材的概念去裝修室內,科學、合理地設計裝修、裝飾方案。提倡簡潔、大方、實用的裝修格調,避免過度裝飾,以減少污染源。
4.2注重裝飾材料的選用
由于裝修過程中使用的板材、涂料、膠粘劑等裝修材料是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因此選用環保材料替代高污染材料是避免和減少室內空氣污染的有效辦法。我國已經針對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提出了相應的標準及要求[11],建議消費者選用獲得國家環境標志的裝飾、裝修材料,摒棄含有大量污染物的裝飾、裝修材料,減少污染物的來源。
4.3科學選擇入住時間
裝修后的房屋,不宜立即入住,應根據裝修程度、家具的材料和總量,及通風透氣情況,選擇適當的入住時間。一般來說,要等到裝修后3~6個月再入?。?],并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暢。
4.4室內空氣污染的凈化
4.4.1通風換氣
保證室內通風是緩解和控制室內空氣污染最經濟、最簡捷、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裝修后的房屋通過開窗通風能有效地降低室內污染物的濃度。調查顯示,改善通風過濾系統、調控室內空氣溫度及濕度可有效地控制真菌、塵埃、細菌等污染物[12]。研究表明,室內換氣可將室內空氣中60%的有害氣體除去[3]。因此,建議住戶經常保持室內通風,在室外的新鮮空氣進入室內的同時,將有害物質排到室外。
4.4.2植物凈化
由于植物具有分解有毒物質的能力,因此在室內養植花卉植物可以消除或減輕室內空氣污染對人體的危害。研究表明,吊蘭、蘆薈、長青藤等能有效地降低甲醛含量;月季可有效地吸收硫化氫、苯、乙醛等;一葉蘭、龜背竹等可清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萬年青、龍舌蘭、雛菊等可吸收三氯乙烯;扶郎花、等可消除苯、甲苯的污染[13];桂花、蘭花、薄荷、石竹等可集塵、殺菌;臘梅、米蘭等對空氣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的清除效果較好。
4.4.3凈化器凈化
利用凈化器對室內空氣進行凈化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產品,如對于顆粒狀污染物可選用靜電除塵、篩分除塵等,對于細菌、病毒等一般采用低溫等離子體凈化技術,對于異味、臭氣的清除可選用多功能高效微粒濾芯[5]。使用凈化器應注意化學置換劑的使用,避免產生二次污染。
5結語
由于室內空氣污染與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應該了解室內空氣污染的產生及其防治措施,減少室內空氣污染,提高室內空氣品質,創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從源頭抓起,采用環保材料,綠色裝修,同時也要提高室內各種空氣污染物的檢測技術、手段,確定主要污染物及其污染程度,依據具體污染情況,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減少、消除有害氣體。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法,防治城市室內空氣污染。
參考文獻:
[1] 方正,余海洋,孫登蜂,等,室內空氣污染治理材料與技術[J].中國測試技術,2007,33(6):114~117.
[2] 銀愛君,鄧起發.室內空氣污染的來源及控制措施[J].北方環境,2010,22(3):102~104.
[3] 陳其針,牛潤萍,王強,等.室內空氣污染及防治措施[J].建筑熱能通風空調,2007,26(3):25~36.
[4] 孫加奇.室內空氣污染的危害及防治對策[J].綠色科技,2011,(1):91~92.
[5] 馬慧敏.室內空氣污染現狀分析與對策[J].科技信息,2009,(3):776.
[6] 潘福明.室內空氣污染的影響及預防[J].職業時空,2008,(6):182~183.
[7] Dunford R E.Your Health and the Indoor Environment:A Complete Guild to Better Health through Control of the Indoor AtmospHere [M].New York:Nu Dawn Publishing,1995.
[8] Dingle P,Murray F.Control and regulation of indoor air: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 [J].Indoor Envron,1993(2):217~219.
[9] Osborne M.An overview of indoor radon risk red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J].Journal of Radio Analytical and Nuclear Chemistry Articles,1992,161(1):265~272.
[10] 袁中山,張金昌,吳迪鏞,等,室內環境污染研究進展[J].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1,2(1):9~16.
[11] 賈祥焱,顧永松,張慶松.室內空氣污染主要來源與防治對策分析[J].江蘇建材,2010(1):34~36.
摘 要:氨氣污染是常見的室內空氣污染之一。引起室內氨污染的主要原因:室內裝修材料家具涂飾中添加劑和增白劑及建筑材料中外加劑的使用。主要控制方法:最大限度的選用含氨水量小的建筑添加劑材料,房屋裝修時應盡量減少人工合成板材的使用,保持室內通風。
關鍵詞:室內;空氣污染;氨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3.002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人們對周圍環境越來越崇尚舒適化和高檔化,對室內裝飾裝修的美觀度要求也越來越高[1]。 但在人們對視覺效果的過度追求時,建筑材料及裝修材料中的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卻往往被忽視,造成室內空氣質量下降,嚴重影響了身心健康[2]。本論文從室內環境污染的現狀及國內外研究進展入手,分析建筑裝修或建筑材料使用不當引起的室內氨氣污染問題,并提出了預防和控制措施。
1 氨污染的危害及其來源
1.1 氨的性質及污染危害
氨是一種無色且具有強烈刺激性臭味的氣體,分子式為 NH3,分子量為17.03;沸點-33.5℃;熔點-77.8℃;對空氣的相對密度0.5962(空氣=1);1 L氣體在標況下,質量為0.7708 g,極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當0 ℃時每1 L水中能溶解1176 L,即907g氨[3]?;瘜W性質:氨的水溶液由于形成氫氧化銨而呈堿性。人可感覺到的氨的最低濃度為 5.3ug /m3[4]。由于氨的溶解性很高,很容易被吸附在皮膚黏膜和眼結膜上,加上它對接觸的組織有腐蝕和刺激作用,皮膚和眼結膜便會感覺到刺激和炎癥。而且氨能吸收組織中的水分,使組織蛋白變性,并使組織脂肪皂化,從而破壞細胞膜結構,減弱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當氨的濃度過高時,除對接觸組織有腐蝕作用外,還可通過三叉神經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臟停搏和呼吸停止[5]。
1.2 氨污染的來源
對于室內氨污染的來源,國內外很多學者已做了研究,一般建筑室內氨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有以下三種:
(1)室內排水管彎管處深度不夠,造成蓄水不足,不能對排水管上下形成封閉,而排水系統底部污水匯集了各類污染氣體(包括氨氣),這樣污染氣體就會經該下水通道逸散到室內,造成空氣污染??刂拼胧号潘芟滤畯澨帒WC有足夠深的蓄水段,保證下水管內有足夠的水壓能夠把污染氣體封閉,從而達到分離污染氣體的目的。
(2)裝修材料中的添加劑和增白劑也是氨氣污染的主要來源[6]。但由于氨這這些材料中只存在表面,當材料表面有空氣流動時便可以很快釋放,一般在1~3個月內就可以全部釋放,因此對人體危害較小。另外,裝飾材料中經常會用到粘合劑,例如人造板材壓制成型等,這些粘合劑主要是由甲醛和尿素加工聚合而成,因此,室溫下粘合劑除釋放出甲醛外,還同時釋放出氨氣[7]??刂拼胧罕M量選用含添加劑和粘合劑少的裝飾材料,并保持室內通風。
(3)建筑材料混凝土外加劑的使用是室內氨氣污染的又一重要來源,防凍劑、高堿混凝土膨脹劑和早強劑等是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劑,這些外加劑都含氨類物質,當建筑結構或墻體混凝土的溫度、濕度因素變化時,氨類物質就會被還原成氨氣從混凝土中釋放出來,導致室內氨濃度不斷增高[8]。
2 室內環境中氨污染的控制
2.1 室內氨污染控制的主要措施
根據室內氨污染的來源分析,控制室內氨污染就應從以下三方面這手[9]。
(1)防止室內氨污染,關鍵就是把好建筑材料與施工這道關口[10]。冬季施工時,應嚴格限制使用含尿素的防凍劑。即使要用,也應合理選用混凝土防凍劑,建筑方與房地產開發商應積極采用先進技術,以最大限度的選用含尿素氨水量小的防凍材料,把排放造成的污染消除在建筑施工或裝飾階段。(2)加強對建筑設計人員、施工人員、管理人員的環保培養也是重要環節。設計、管理與施工人員往往注重建筑質量和工程投入,而大部分人員環保意識淡薄,對科學、環保設計與施工沒有積極性,很多先進的新型材料不被采用。因此政府職能部門、行業協會應加大對建筑環保宣傳和培訓工作的力度,通過采用先進設備、科學合理的設計與施工辦法、選用符合國家環保標準的材料方式,推動建筑業、裝飾裝修業的科學、環保設計與施工工作的實施。
(3)裝飾房間時應盡量減少使用含有粘合劑的板材,如膠合板、纖維板等,涂料應選擇低毒性材料。使用裝飾材料時應盡量少用或不用含添加劑或增白劑的材料,因為這兩者中含有大量的氨水。
另外,制定全面科學的室內空氣質量標準、改進污染物的監測方法、改進空氣凈化技術研究對控制室內氨氣的污染也很重要[11]。
2.2 降低室內氨污染的其它措施
降低室內氨氣污染是最重要的是預防,含氨物質的建筑材料應盡量減少使用或者不用,應盡量減少使用或者不用。裝修時應減少合成板材的使用,含添加劑和增白劑的涂料也應盡量少用或不用,將污染來源減少到最低[12]。若污染源已經存在,降低污染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幾種:
①換氣法。消除室內空氣污染,最有效的方式是通風換氣。當室外空氣質量高于室內時,通過打開門窗通風,可將室內有害氣體排出室外。②污染源封閉法。為防止建筑物內氨氣污染物外泄,可采取在房間的墻面和樓面等外露的表面上涂刷氣密性涂料,使其對墻體等逸散的氨氣起隔離封閉作用而不致影響室內空氣。③利用光催化技術凈化室內空氣[13]。光催化技術,是將光化學和催化劑二者有機結合的一種先進技術。20多年前,科學家發現當二氧化鈦受到太陽光的照射時,遇到水,水就會被分解為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試驗發現其他一些物質在特定條件下,遇到二氧化鈦也會起化學反應而分解。如果將二氧化鈦附著在建筑材料表面,就可以可利用太陽光和室內照明燈照射分解有害物質,從而降低室內包括氨氣在內的多種有害氣體成分。
④吸附凈化法。從對氨氣的凈化效果及技術可行性分析,可選用以價格低廉的活性炭作原料,金屬銅鹽作浸漬物的改性活性炭通過吸附法來降低室內氨污染。普通活性炭對氨氣雖有物理吸附作用,但它對有害氣體的吸附具有選擇性,如果通過改性處理,即利用銅鹽與氨進行化學反應生成銅氨絡合物,可以加大吸附劑對氨氣的選擇性吸收,極大的提高凈化氨氣的能力。
3 結論
綜上所述可知:室內氨污染現狀依然很嚴峻??刂剖覂劝蔽廴镜闹饕椒ㄓ校鹤畲笙薅鹊倪x用含尿素氨水量小的建筑材料及添加劑,把排放造成的污染消除在建筑施工或裝飾階段。裝修房間時應盡量減少人工合成板材的使用,應選用天然無害化材料。涂料,如油漆、墻面涂料、粘合劑等應選擇低毒性材料。使用裝飾材料時應盡量少用或不用含添加劑或增白劑的材料。同時應加大室內通風量,保障室內有新鮮空氣流通。
參考文獻:
[1]陳煒.室內環境污染與綠色裝修[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1(24):56-57.
[2]陳迪云,麥宇寧.室內空氣質量與健康關系分析[J].廣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1(04):23-28.
[3]張維凡,張希賢.重要有毒物質泄漏擴散模型研究[J].化工勞動護,1996(03):1-19.
[4]張建文,安宇,魏利軍.化學危險品事故應急響應大氣擴散模型評述[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7,17(06):12-17.
[5]潘小川.室內空氣質量對人體健康的影響[J].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5,19(04):205-208.
[6]王彭.室內空氣質量及污染控制[J].環境監測監測技術,2001,24(02):13.
[7]王歌慶,熊凱.室內空氣中污染物的檢測及治理的一些問題[J].陜西建筑,2007(06):23-25.
[8]趙松枝,柳衛紅,劉靜.淺談室內裝修造成的污染及防治[J]. 民營科技,2007(09):5.
[9]王喜元等.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輔導教材[S].中國計劃出版社,2002.
[10]王歌慶,熊凱.室內空氣中污染物的檢測及治理的一些問題[J].陜西建筑,2007(06):23-25.
[11]崔九思.室內空氣污染監測[J].中國環境衛生,2003(03):3-11.
[12]沈國芳.室內空氣污染控制[J].水利電力勞動保護,1994(01):47.
【關鍵詞】建筑裝飾;節能;環保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住房條件也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居民對住宅紛紛進行裝修改造,在這種改造工程首先考慮的是房屋的美觀舒適,同時還考慮到設計的個性化,在設計施工中更是兼顧以人為本環保和節能理念的設計與運用。
一、建筑裝飾概述
新世紀,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對居住環境和辦公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已經不再局限于過去那種只滿足舒適生活和工作的環境要求的階段,而是要充分張揚個性,表達出自己的個人情感和審美要求,追求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視覺、觸覺、聽覺和心理上的感受,要求在各類房間用品陳設中能夠顯示出自己的地位、個性和興趣要求。在這種社會趨勢下,建筑裝飾行業得到了迅速發展,成為建筑界的重要行業。建筑裝飾對于改善人們生活質量,提高人們工作效率和美化城市環境有著重要作用。
1、建筑裝飾中存在問題
在目前的建筑裝飾設計與施工中,也存在著較多的問題,由建筑裝飾帶來的生態破壞、環境污染、資源浪費和室內環境破壞也日趨嚴重,嚴重的影響了人類的生活和工作,損害了人體身心健康。這種問題的存在已經引起了各級政府部門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重視,人們在裝飾工作中的節能環??释妥非笠渤蔀樾率兰o裝飾行業發展的主旋律。
2、國內外建筑節能現狀
自上個世紀能源危機之后,各國在建筑節能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與可喜的成績,節能環保在建筑工程領域的應用也具有了顯著的特點和優勢。在建筑工程領域中,節能環保工作主要應用在以下幾個方面:(1)在規劃設計上有利于節能的建筑朝向和平面形狀。限制建筑物的體形系數;限制建筑物的窗墻比。(2)改善護結構的熱工性能。(3)改善窗戶設計,減少能耗。(4)利用自然條件減少能耗。
二、建筑裝飾活動的影響
一方面,由于裝飾工程的增加,社會對建筑裝飾材料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絕大多數建筑裝飾材料在生產、加工、使用過程中以及廢棄以后都要耗費一定的自然資源與能源,并對生態環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另一方面,由于不規范、不科學的裝飾、裝修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的問題日趨嚴重。近幾年,我國因建筑裝飾所帶來的室內環境污染和人身健康事故方面的投訴居高不下。裝飾材料中的有害氣體及有害成分,使得裝飾后的室內環境普遍存在著由于多種原因造成的污染的問題,造成了很多居住者出現頭暈、惡心、呼吸不暢、皮膚過敏、免疫力下降、不孕不育、胎兒畸形等各種綜合癥狀甚至死亡。
三、建筑裝飾節能措施
影響建筑裝飾節能的因素有很多,如建筑物體形系數、圍護結構和傳熱系數、窗墻面積比、換氣次數等,因此建筑節能應從這幾個因素入手。南方夏季常年出現連晴高溫天氣,夜間室外溫度也居高不下,超過舒適性溫度,需要強有力的降溫措施。冬季雖然室外氣溫較高,但日照率太低,室外綜合溫度低,仍需要供暖才能維持房間熱舒適,所以對建筑節能和環境質量的要求就會比較特殊。冬天要求保溫節能,夏天則要求隔熱節能。建筑保溫與建筑隔熱有相似之處,有的保溫措施同樣可以達到隔熱的目的,只是兩者的熱流方向相反,兩者的構造措施各有特點。
1、完善法律法規
近年來,國家頒布了多種對建筑裝飾工程的施工規范文件和標準,這些規范和標準從保護人類健康的角度出發,為控制由使用裝飾裝修材料所產生的室內環境污染,全面地規定了室內空氣的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放射性指標的限量值,對工程設計、施工、檢測、驗收等階段提出了規范性的要求,為我們在建筑裝飾裝修活動中控制室內環境污染,提高室內空氣質量提供了法律依據。
2、具體節能措施
2.1.墻體節能
墻體是建筑護結構的主體,所以墻體的節能設計直接影響到建筑的耗能。建筑保溫分為建筑內保溫和建筑外保溫兩種。建筑內保溫就是在建筑外墻的內表面上加設保溫材料,再在其上粉刷、涂料等,其優點是墻體內表面不用加強防水層,構造處理簡單,保溫材料可以免受室外雨水的影響,是一種簡單但是效果很好的建筑保溫方式。建筑外保溫是在外墻外表面上做保溫材料,覆以防水層,再設外墻裝修的構造方法。其優點有很多。首先其保溫層設在外表面,可以有效的保護外墻砌體免受太陽輻射的影響,減小墻體應力損害;其次外保溫對建筑柱、梁、墻角等敏感部位處理容易,可以減少熱橋的產生,并可避免內表面結露;再次圍護結構內側為重質砌體,有較高的熱容性,可以減少室溫的波動。
2.2.門窗節能
衡量門窗性能的指標包括四個方面:隔熱保溫性能、陽光得熱性能、采光性能和空氣滲透性能等。由于玻璃的傳熱能力比磚墻大許多,所以充分利用保溫隔熱性能好的玻璃窗能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改善門窗絕熱性能的首要措施是增加窗玻璃層數,在內外層玻璃之間形成封閉空氣層。同時可以在窗上加貼透明聚酯膜,也是個有效的方法。還可以加設門窗密封條提高門窗氣密性。
2.3.采暖節能
現在有一種性能穩定、節能、環保、經濟的系統方式—— —水源熱泵系統。水源熱泵技術是利用地球表面淺層水源中吸收的太陽能和地熱能而形成的低溫低位熱能資源,采用熱泵原理,通過少量的高位電能輸入,實現低位熱能轉移的一種技術。
2.4.通風節能
在夏季,為了滿足室內舒適條件常采取空調方式,但是高能耗、高污染,未來城市環境要求“免空調”的制涼方式,也就是建筑要回歸自然。良好的建筑通風對于建筑、人和環境都有較大的作用:熱舒適作用,空氣對流可以有效的帶走室內的熱量,并且是降低室內空氣濕度的自然方式;空氣品質的提高,由于建筑圍護結構材料、室內裝修材料其成分或溶劑中含有相當的有害物,而且人體及日常生活也會影響室內的空氣品質,所以良好的建筑通風可以更新室內空氣、帶走有害物。
【關鍵詞】裝飾工程;環保策略;綠色施工;問題;優化
裝飾裝修工程生產工序較為復雜,且在生產操作中采用多種不同建材種類,各道工序以及各式裝修繁復交叉,從而產生大量建材廢料,例如廢水、邊角料以及油漆涂料等有毒物品,同時施工過程中也產生大量揚塵以及噪音,從而引發各類環境污染問題。而在結束裝修操作后,倘若所選擇的裝修材料不夠合理,則會在使用過程中向外釋放甲醛、氨氣以及苯類物質等大量有害氣體,對居住者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危害。因此在裝飾工程中應盡量選擇符合環保需求以及設計要求的綠色建材,應從《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等相關規章制度出發,秉承綠色施工理念,在新技術以及新方法的支持下有效保障工程裝修質量,以創造出預期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一、裝飾裝修工程中的綠色材料概述
綠色裝飾與裝修材料通常使用清潔生產技術、最大化降低天然能源與資源損耗,并對城市以及工業固態廢棄物加以充分利用所合成的無污染、無毒害的一系列工程裝飾材料,此類建筑材料并非像其他一些建材在使用過程中向外釋放有害氣體或者粉末,對居住環境造成污染,從而危害居住者健康,其對于人體健康完全無害。相比于普通材料,綠色裝飾與裝修材料基本特征表現如下:(1)生產過程中不會耗費過多天然資源,主要以城市以及工業廢棄物為主,如廢渣、廢液以及固體垃圾等等;(2)其生產技術具有無環境污染的特點,同時制造工藝實現低能耗,在配置以及生產過程中不會向產品中添加芳香族碳氧化合物、甲醛以及鹵化物溶劑等;(3)綠色裝飾建材的設計目的在于改善生活質量以及生態環境,可實現回收、循環再利用,有效應對了廢棄物垃圾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綠色裝飾建材大致分為兩種,一種屬于簡單加工或者未加工的天然材料,其本身并無毒害物質,或所含有毒成分劑量低至忽略不計,此類建材以天然石材、木材以及石膏為主;另一種則是通過合成以及深加工等技術手段清除材料內部有害物質或者有毒成分,或抑制其釋放與積聚,此類材料屬于低排放型以及低毒型,不會對人類健康造成過大威脅,例如纖維板以及膠合板等等。
二、國內裝飾工程施工環境現狀與問題分析
1、國內裝修施工單位管理人員大部分都存在綠色施工認識不足的問題。在于綠色工程裝飾施工中不乏節能環保技術、裝飾裝修綠色建材和綠色施工方法的應用,此外還包括節能設備、各類先進系統研發與應用等等,這都要求企業為其提供必要的成本支出與資金支持。但國家并未針對建設項目建材裝飾裝修的應用做出綠色技術規范與規定,且此類措施并不在硬性規定指標體系內,加之大部分業主對于裝飾工程認知度不足,其對于裝飾建材對人身健康以及居住環境的影響缺乏必要認識,因此對生活環境提出的要求也存在較大差異,這就造成綠色施工效果各有不同。在工程項目裝飾裝修工作中加入綠色施工技術,則會難以避免地延長施工工期,從而增強企業成本投入。所以業主方可能單純為了削減成本支出而裁掉一部分節能工藝以及綠色施工項目,這對綠色施工在裝飾工程中的推廣無疑產生了不良影響。
2、使用過程中不重視環境保護,導致環境污染問題。裝飾裝修要想實現綠色施工,首先應科學選購裝飾材料,通過科學合理的環保家裝設計指導裝飾裝修工作,同時還應積極推廣環保施工工藝,拓寬其應用范圍,為綠色裝修材料與技術的應用創造必要前提。然而不少業主方在實際操作中,雖然較為關注綠色裝飾裝修,并且也投入了相應的資金用于購置綠色裝飾材料,但在裝修過程中不重視綠色施工工藝的應用,施工作業現場由此產生大量廢氣廢水、粉塵、垃圾,甚至還產生嚴重的噪音污染問題等,對周圍環境產生不同程度的破壞與影響。
3、施工方式較為落后。傳統裝修裝飾工程中工種較多,但大部分僅僅屬于原始分工范疇,難以凸顯出專業化優勢。其具體體現在構配件加工工作與安裝工作彼此并不獨立,而由同一組作業人員負責制作到安裝這一系列過程;而操作空間也未明確劃分,常常伴有生產加工空間即為安裝施工現場的現象,這種常規混合式施工模式無形中拖延了施工周期,同時也容易造成環境污染。
三、裝飾工程綠色施工的優化措施
1、室內裝修應遵循生態化設計原則。生態化設計既要重視為居住者創造優美的、具有較高舒適度的室內環境,又要重視環境生態平衡,盡量減少污染。其具體操作分為如下四點:(1)著眼于低能耗、低成本推動室內裝修設計工作發展,遵從并發揚舒適溫馨以及環保健康的宜居理念;(2)保持合理的室內布局,并對自然通風以及自然光予以充分利用;(3)應重視裝修材料的合理選擇,確保其具備再生性、環保性以及節能性;(4)應充分考慮應用現代科學技術,以改善室內溫濕度、采光以及通風效果。
2、合理應用環保建材。在選擇裝飾材料時應盡量選擇同價位或近似價位下的環保類材料,為環保化裝修創造基礎。選材原則應以設計便捷、嚴格控制材料用量以及污染物累加效應為主。同時應合理搭配不同類別裝飾材料的用量,切忌單獨采用同種材料進行大面積裝修。應盡量少用或者不用膠粘劑、溶劑型油漆以及化纖地毯等化學性污染較為嚴重的材料,多選用鑄鐵件、玻璃以及金屬等無污染的無機材料。
3、加大新式環保材料的開發力度。應加大力度推動節能材料、綠色施工檢測以及循環利用技術的發展;推進綠色建材的研發工作,盡量降低建材內部有害氣體或物質的釋放量;積極研發高強度以及高性能建材,以節約有限的金屬資源;在施工現場作業中應盡量選擇低噪音以及低油耗施工機械。
4、技術人員應深化施工設計,著眼于施工策劃階段實施有效的環境保護策略,統籌兼顧,充分考慮節能降耗,實現整體資源的最優化配置,盡量減少環境破壞以及能源消耗。同時還應積極轉變理念,發揚“綠色”施工原則,對施工工藝、施工組織計劃予以優化,提高作業人員專業素質,合理調配施工現場操作,科學分工并相互協作,在降本增效以及節能降耗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施工效率。
四、結語
作為一種全新的發展理念,綠色施工對于裝飾裝修工程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其實現了傳統管理模式的深化發展與創新,推動了整個建筑裝飾行業理念的革新。現階段,國內建筑裝飾行業仍未成立綠色施工相關的專業機構,尚無法為綠色施工提供組織引導。但筆者相信,隨著綠色施工理念在建筑裝飾工程行業發展中的不斷完善,綠色施工也必將建立起標準化管理體系并不斷發展完善,建筑裝飾工程綠色施工必將全面展開。
參考文獻:
[1]段新華.裝飾工程推行綠色施工的實踐與建議[J].上海建設科技,2014,(1):50-52.
[2]王勇.裝飾工程綠色施工監理的實現[J].科技與企業,2014,(7):94-94.
[3]賀雪松.淺談裝飾工程中綠色施工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33):251-251.
關鍵詞:生土;建筑材料;有色金屬;節能;環保
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壯大,可持續發展和低碳經濟成為建筑材料領域的主題,生土建筑材料是未經焙燒,僅簡單加工的原狀土質材料[1],生土建筑材料是一種綠色材料,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點[2]。
1生土建筑材料的生態性能
實用性強:利用生土建筑材料進行建筑構造時,可以根據不同的地形條件進行調整,例如:針對平坦的地形建設地上、地下建筑,針對斜坡地形開挖窯洞等。技術簡單:依靠生土建筑材料進行建筑施工時,對技術的要求很低,但是生土建筑材料所建造的建筑可以依山而建,也可以就地開挖洞穴和地坑,還可以用土坯和夯筑的建造方式。節能環保:拆除生土建筑后,可以將生土建筑材料作為肥料進行回收,同時,生土建筑材料還能作為一種新型的燃料。降低成本:生土建筑材料所建造的建筑,其建筑造價僅為地面磚房的五分之一。熱工性能好:生土建筑材料的導熱系數小,并具有優良的熱惰性,這兩個性能決定了生土材料具有較好的隔熱性。在炎熱的夏季,生土建筑材料可以吸收熱量,在寒冷的冬季,生土建筑外周也能有較好的保溫效果。隔音防火:生土建筑材料優良的熱工性能可以減輕外界氣候對室內環境的影響,例如生土建筑材料可以隔音,同時還具有較強的防火性能。
2生土建筑材料多功能化的研究現狀
2.1穩定型生土建筑材料
穩定型生土建筑材料是通過在生土材料中添加各種添加劑,以達到增加生土材料力學性和耐久性的目的。目前對于穩定型生土建筑材料的研究成果較多,根據添加劑的種類,可以分為傳統膠凝材料、工業廢料、天然纖維材料三大類。在利用傳統膠凝材料作為添加劑方面:國外學者C.Jayasinghe等[3]通過摻入不少于6.0%的水泥改性當地紅壤性土,結果表明可以顯著的提高生土建筑材料的力學性能,尤其是抗壓強度。國內學者尚建麗[4]采用水泥改性生土材料,試驗證明改性后生土建筑材料的力學、耐候性和抗震性能都有大幅度提高。在利用工業廢料作為添加劑方面:目前對于利用工業廢料改良生土建筑材料的研究備受關注,如國外學者NurhayatDegirmenci[5]利用廢料磷石膏和天然石膏改性生土磚,改性后生土磚的抗折強度、耐水性能以及干收縮性能都大幅提高。國內學者王琴[6]采用電廠廢料脫硫石膏、粉煤灰、熟石灰等改性生土建筑材料,所研制的壓制土坯磚抗壓強度提高2~4倍,耐水性和耐候性能提升,體積收縮降低。在利用天然纖維材料作為添加劑方面:國外學者Acheza等[7]利用海藻、甜菜根和番茄根部的纖維開發的天然聚合劑對生土材料進行改性,可以顯著提高生土建筑材料的強度和耐水性。國內學者[8]別利用麥秸、稻草和狗尾草作為加筋材料改性土坯,改性土坯抗壓強度、抗剪強度和抗折強度等力學性能得到提高。
2.2溫濕度響應型生土建筑材料
溫濕度響應型生土建筑材料是通過在生土材料中添加與適宜建筑溫濕度的相變材料和無機多孔材料,利用相變材料的吸放熱性能和無機多孔材料的吸放濕性能,實現調整、控制室內環境溫度和相對濕度,減小生土建筑墻體厚度,緩解房間潮濕,從而達到改善生土建筑室內舒適度,降低生土建筑能耗的目的。目前對于溫濕度響應型生土建筑材料的研究正處于起步階段,研究成果較少。在溫度響應型生土建筑材料方面,國外研究機構Concordia大學建筑研究中心用49%的丁基硬脂酸鹽和48%的丁基棕櫚酸鹽的混合物作相變材料,采用摻混法與灰泥砂漿混合,然后再按工藝要求制備出相變墻板[9]。在濕度響應型生土建筑材料方面,國內學者閆增峰通過對生土建筑材料物性參數測試,獲得生土建筑材圍護結構的等溫平衡吸性能,揭示生土建筑材圍護結構對室內濕環境的動態調節機制。建筑材料歷經原始階段,磚、石應用階段和鋼材、水泥應用階段。磚、石應用階段需要進行燒制以秦磚漢瓦為標志,其含一定數量的孔隙具有一定的吸放濕功能,但是覆蓋的表面材料限制了功能的發揮。鋼材、水泥應用階段以鋼筋混凝土為標志,其冰冷的表面使人們失去了可呼吸的生活空間。所以改性生土建筑材料,研究具有節能性能的溫濕度響應型生土建筑材料不但是人們生活需要,也是建筑材料向生態性發展的必然要求。
2.3空氣凈化型生土建筑材料
空氣凈化型生土建筑材料是通過在生土材料中添加光催化材料(如TiO2),利用光催化材料自身具有的“低溫深度氧化能力”凈化生土建筑室內空氣污染物,實現功能材料與生土材料相結合,提高建筑材料的熱導率,增加建筑系統的熱物性,去除室內空氣污染物,從而達到改善室內空氣品質,降低生土建筑能耗的目的。目前對于空氣凈化型生土建筑材料的研究尚未起步,主要是由于過去生土建筑材料多用于經濟較為落后地區的農村住宅,其室內裝飾裝修極為簡單不存在室內環境污染問題。近年來,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導下,我國農民生活水平日益得到改善,城市居民的住宅裝飾裝修熱潮也逐步波及到了農村,“把房屋裝飾一新過大年”成為農民消費的新時尚。但是,由于大多數農民文化水平偏低,建材消費經驗缺乏,室內環境污染防護意識不強,發生在城市里的建筑、裝飾裝修和家具污染問題已經在農村蔓延,給剛剛富裕的農民造成了經濟的損失和身心的傷害。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在降低建筑能耗和改善室內空氣品質方面分別取得了一系列進展,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措施,但是也出現了矛盾,具體表現為建筑節能設計往往以惡化室內空氣品質為代價,導致建筑相關疾病和病態建筑綜合癥;而在提高室內空氣品質的同時,往往造成室內能源的損失,所以迫切尋求具有節能、環保功能的建筑內表面材料。
3結語
基于對生土建筑材料的生態性能進行了綜述,提出了生土建筑材料多功能化研究思路和方向。結果表明,隨著建筑材料和農村住宅裝飾裝修熱潮的發展,對于生土建筑材料多功能化不僅僅局限于提高生土建筑材料強度和耐久性能,而且拓展到降低生土建筑建筑能耗和改善生土建筑室內空氣品質,使生土建筑/金屬材料具有節能、環保性能,實現生土建筑材料的功能化、生態化和無害化發展。
作者:陳偉 單位:中冶寶鋼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王軍,呂東軍.走向生土建筑的未來[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33(2):147-151.
[2]劉俊霞,張磊,楊久俊.生土材料國內外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2,26(12):14-17.
[4]尚建麗,劉加平,趙西平.低能耗夯實粗粒土建筑特性的試驗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5(4):325-328.
關鍵詞:綠色貿易壁壘;法律制度;環境保護
一、綠色壁壘之內涵--貿易保護中的"雙刃劍"
綠色壁壘是綠色貿易壁壘的簡稱,也叫環境壁壘。在國際貿易往來中,一些國家打著"保護生物多樣性、保障人類健康、保護環境"的幌子,設置一系列苛刻的高于國際公認或絕大多數國家不能接受的環保法規和標準,對外國商品進口采取的準入限制或禁止措施。①事實上,綠色壁壘的核心就是借保護環境、人體健康為名限制外國商品入口,以達到貿易保護的目的。雖然我們不提倡各國綠色壁壘的設置,而且綠色壁壘的設置在某種程度上也有違世界貿易組織的宗旨。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適度的綠色壁壘的設置將有利于國際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和國內經濟民生的穩定繁榮??梢哉f,"綠色壁壘"制度是一把雙刃劍,利用得當可推動各國經濟增長、提高世界范圍內的產品質量。同時,如果把握不好該項制度的使用分寸,很容易導致環境保護和進出口貿易間的國際沖突。從長遠的角度看,提高產品質量、保障人類健康、保護環境、珍惜資源的理念也必將促使各國提高對出口產品的質檢要求,這將有利于世界范圍內產品質量的提高和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
二、我國對外貿易中綠色壁壘的缺失--"勞民傷財毀環境"
我國作為世界外貿大國之一,出口量雖大而出口力較弱,進口量雖大而保護不周。放眼當下,我國的綠色貿易壁壘法律制度至今仍極不完善。本人認為其主要原因還是我國相關部門未對這一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沒有認識到我國貿易保護中這一缺口的嚴重性。同時,國內企業由于缺乏保護自身的意識,盲目的跟從也使我國的貿易保護建設處于十分被動的狀態。改革開放走到現在,我們一味地"引進"外資,一味地對外商采取優惠政策,不惜犧牲資源、污染環境,借此來發展經濟。數年來,外商來了,我們的GDP高了,人們手中的錢多了,而我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嗎?我們的環境質量比以前如何?答案不言自明,只重一時經濟發展而不重視長遠利益,終究會吃大虧。而我國綠色壁壘相關制度的缺失正是這一問題的反映。綜合來看,這對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很不利,其具體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國內環境遭破壞,人民生命健康受損害。一些發達國家將污染轉移到我國,將一些高污染、高消耗產業,例如化工、印染等在發達國家無法設立的產業轉移到我國。"洋垃圾"的引進更是對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同時也加重了我國污染治理的成本與難度。②更令人擔憂的是,由于我國質檢標準較低,監管制度不健全,相當多的有毒有害產品也進入了中國境內,對我國民眾健康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F在看來,我國正面臨一種窘境:資源不足、環境破壞、產品質量堪憂。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對外商不加限制的策略使其大量涌入中國市場給當今現狀留下了禍根,我國相關部門采取對地區經濟的保護措施、對外商的限制措施可謂迫在眉梢。
第二,國內市場受到嚴重沖擊,企業競爭壓力大。由于我國在這一制度上有所缺失,導致我國企業國內外兩方面受困。一方面,出口企業的部分合格產品由于外國質檢標準的打壓而不能進入外國市場,另一方面,由于我國質檢標準較低導致外國商品蜂擁而入,最終造成了對國內產品的傾軋。再如,歐盟實施偶氮染料禁令就使得我國119種染料被迫停產, 歐盟研制的偶氮染料的替代品出口旺盛, 增加了我國出口紡織品的成本, 使比較優勢發生逆轉, 從而有效地控制了我國紡織品出口的擴張趨勢,保護了歐盟國內的產業,為其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機會和條件。這種傾向性的保護使我國的國內企業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第三,環境污染加劇導致招商引資難度變大。良好的環境是外商來華投資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國長期采用粗放式的發展模式,國內環境污染已經嚴重,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加之綠色貿易壁壘法律制度不健全,進一步加劇了環境污染,外商因擔心我國環境影響其產品出口而不愿到我國來投資。在這里,筆者強調的主要是高新技術型外資企業,畢竟這樣的企業將有利于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三、我國綠色貿易壁壘法律制度的構建設想--順應時勢,貼合國情
我國在世界上素來有"世界工廠"的盛譽,然而正是基于這一點,我國在世界上也遭遇到越來越多有關"綠色壁壘"的困擾。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我們要順應國際潮流,在國際貿易中加強環境保護,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發展貿易??梢哉f,綠色貿易壁壘法律制度的構建迫在眉梢。然而我們不能急于求成,因為盲目地與國際標準趨同也會使我國在對外經濟中的優勢有所降低。這就需要我國相關部門從當今時勢下手,以經濟學收益的最大化為出發點制定貼合我國實際國情的綠色壁壘制度。
為了與國際接軌,得到更多國家的認可,我國的標準需要符合國際基本要求。一方面,要堅持結合中國環境保護工作實際的原則。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和國際貿易、國內經濟制度都有自己的特點,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同時,要注意分析我國的具體國情,把中國現行的環境管理制度與國際標準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法律制度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現實來看,盲目地與國際社會標準相契合也是不切實際的,我國目前畢竟是發展中國家,距離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相關經濟發展方面還有一些特殊需求,所以我們應適時調整外貿策略,把握綠色壁壘動態。另一方面,要堅持適度原則,把握好綠色壁壘制度建設的分寸。既要防止高低不齊的進出口不平衡結構,又要防止忽快忽慢的外貿發展進程。穩健地控制綠色壁壘的走向,使我們的對外貿易能夠健康、穩定的發展。另外,我國應盡快建立起嚴格、完善的綠色衛生檢疫制度。眾所周知,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很多產品難以達到出口標準,究其原因就在于各國衛生檢疫制度的不完善。我國相關實例不勝枚舉:遼寧出口歐洲的蜂產品因氯霉素超標遭禁,福建出口日本的烤鰻魚因"恩諾沙星"殘留超標被"命令檢查",山東青島市出口歐盟的凍雞產品早退貨等等,這些都表明我國的衛生檢疫制度還不夠完善。所以我們在綠色壁壘制度的構建中也一定要注重衛生檢疫制度的完善,從整體上提高產品質量。
同時,我們也需要建立環境法制專門機構,加強食品安檢和環境管理方面的組織機構建設,促進制定、修訂相關保護性法律,保障各部門統籌規劃、協調動作。只有把一切保障國內民生、經濟的工作做到實處,健全綠色貿易壁壘制度,我國的對外貿易、國民經濟的發展才會得到充分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病房環境衛生管理的重要性
1.1醫院環境衛生概述 醫院環境是患者用于治療疾病,恢復健康的重要場所,它保證了每天都要進行的醫療性活動的正常進行,如各項常規和??茩z查,手術,病情觀察,相應癥狀的治療和護理,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管道、氣道護理,傷口的護理,靜脈治療的護理等等。
醫院環境衛生包括衛生空氣環境,各場所地面及物體表面衛生,以及醫務人員及保潔人員的手及個人裝置衛生等,良好的醫院環境衛生對于患者而言既是利于康復的重要環境依托,也是預防醫院感染的重要保障。
1.2良好的醫院環境衛生是患者康復的重要保障 住院患者疾病的痊愈與健康的恢復必須在健康衛生的環境下才能獲得。舒莉[1]在《噪聲與人的身心健康》研究中認為噪聲不僅對聽力、血壓、睡眠等有不良影響,還會誘發人的煩惱、習得性無助,容易造成兒童的認知障礙等。孫發碧[2]研究表明安靜的病房環境給人舒適的感受,有利于疾病的康復,而噪音會給患者帶來不良影響。韓靜[3]研究表明污濁的空氣會干擾人的生理和心理狀態,使人出現煩躁、頭暈、倦怠、食欲減退等表現,不利于患者的康復。國外文獻顯示[4],環境污染與某些心肺疾病的入院率有關聯。
1.3良好的醫院環境衛生是預防醫院感染的重要保障 醫院感染的傳播途徑主要有接觸傳播、空氣傳播和媒介物傳播,這三者都與醫院內環境因素密不可分。Eickhoff[4]報道醫院感染約有10%是通過空氣傳播引起的。
2 醫院環境衛生管理的國內外發展現狀
病房環境是否舒適主要受國家政策制定、醫院政策制定、護士管理、后勤部門對清潔人員的培訓與督導以及由患者公共衛生意識外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制約來實現。
2.1國家公共衛生政策的宏觀調控 衛生部在總結1996年頒布的《綜合醫院建設標準》施行7年的情況和對全國28個省市206所綜合醫院的現狀進行調查的基礎上,經修訂,于2004年推出的《綜合醫院建筑標準》里對病房每床建筑面積及每床凈使用面積有著明確的標準,同時對建筑裝修和環境設計的要求也有著利于患者病情恢復的標準。
2011年衛生部應醫改要求重新制定的《2011版等級醫院評審標準》對醫院環境建設和醫院感染管理均有明確要求。對醫院病房物理環境建設和維護均起到了監督管理的作用。
全國醫院感染監控網對全國醫院進行的感染監控,對于病房環境管理提出了硬性的要求。
2.2醫院對國家衛生政策的響應落實
2.2.1醫院病房設計對溫控系統、通風系統、水暖系統等的考慮。良好的溫控系統可使患者保持穩定的基礎代謝率,保持良好的住院感受。適度的通風可改善病房空氣質量。良好的水暖系統可保證病房患者和工作人員的基本清潔工作的展開。汪強[5]在淺議醫院空調系統與病房室內環境控制中針對醫院病房室內空氣質量不佳的問題研究中指出空調系統的使用形成了對室內空氣的二次污染,要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可從污染源控制、通風和空調凈化3個方面著手,從而提出了利用獨立新風空調系統提高室內空氣質量的設計要點。
項志f[6]在SARS病房空調通風系統設計探討中認為潔凈室空調系統及SARS病房空調系統均應考慮溫濕度控制,氣流控制,氣壓控制,節能措施等方面問題。
2.2.2探視制度和家屬陪護制度的制定有利于病房物環境衛生的維護。王云波等[7]探視者對醫院病房空氣污染影響的初步研究認為探視者是探視時間內病房空氣污染的主要因素,可通過調整探視時間和控制探視人數降低病房空氣污染。
2.2.3醫院對新護士的規范化培訓內容對基礎護理措施內容的凸顯對于維護病房物理環境的意義。隨著醫院改革的不斷深入,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考慮,護士的生活護理內容不斷得到細節的填充,護士對于晨晚間護理的工作內容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和落實。
2.2.4醫院對保潔人員的管理對于維護病房物理環境的意義。
醫院保潔員是為醫院創造安全、整潔環境的主要成員之一,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缺乏基本醫學知識和自我防護意識,卻與醫護人員一樣接觸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感染物質,張紅艷[8]加強醫院保潔管理預防醫院感染認為對醫院保潔人員進行系統有效的培訓、監督、檢查、管理不僅給醫院帶來了整潔舒適的醫療環境,還為預防控制醫院交叉感染作出了相應的貢獻。然而劉喜萍[9]醫院保潔人員手衛生情況調查研究表明醫務人員手衛生已引起院方足夠重視,而保潔人員手衛生仍為薄弱環節。
2.2.5醫院院感部門對病房環境消毒效果的監測 陳祖云[10]研究結果表明對從醫療用品的消毒滅菌、醫務人員手衛生的依從性、醫院感染病例的監測上報、微生物標本的送檢以及重要部位的感染控制等質控關鍵環節進行強化管理在醫院感染管理中收到一定的成效。
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主要是針對產房、母嬰室、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手術室、重癥監護室等重點部門進行監測。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的環境分為四類:I類為層流潔凈手術室、層流潔凈病房;II類主要為產房、嬰兒室、供應室、無菌區、普通手術室、重癥監護病房等;Ⅲ類包括婦產科檢查室、注射室、換藥室、治療室、供應室潔凈區、急診室、化驗室、兒科病房及各類普通病房;IV類包括傳染病科及病房。
2.3護士對病房環境衛生的管理 吳曉敏[11]在“5s”理論在病房環境管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中認為應用5s理論,即通過整理(seiri)、存放(seiton)、清潔(seiso)、標準(seikeetsu)、修養(shitsuke)的模式對病房環境進行持續管理,可有效改善護理質量,減少因物品混放造成的醫療差錯;增加了工作環境的舒適感和美感,激發了護士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
同時,護士的三級質量控制對于病區管理的環境質量標準均有明確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情況均納入PDCA循環持續改進。
2.4患者對病房環境的評價對病房環境衛生的維護有著促進作用。韓靜[3]在對一次三級甲等醫院的患者展開的舒適度抽樣調查發現30.5%的住院患者認為病房物理環境不舒適,其中7.6%的患者認為病房的空氣質量較差,因而建議醫院管理者對病房空氣質量差等問題展開整改促進活動。
2.5患者公共衛生意識的外化對于維持病房物理環境衛生的意義重大。
2.5.1公共衛生意識的內涵 公民公共衛生意識狀態與其自身的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社會資源有限,而人口密度則空前巨大,環境污染日趨嚴重,這一切都要求我們每一個公民都具備公共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公共衛生習慣。
2.5.2公民公共衛生意識的可塑性 文清秀在[12]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對居民健康和衛生意識影響的分析的調查研究顯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開展可使居民健康和衛生意識得到顯著提高。而張雪等[13]在公共衛生與全民的健康意識探究中提出SARS、禽流感、炭疽生物恐怖事件等大型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也促進了全民公共衛生意識的提高。
2.5.3公民的公共衛生意識在醫院環境的體現 醫院環境內患者公共衛生意識的成熟則表現為:具有良好的衛生習慣,配合護士對病區環境管理進行檢查督導,保持“三短九潔”的良好衛生習慣;遵守醫院的探視和陪護制度,不喧嘩,保持病室環境的安靜,減少噪音對其他病友造成的影響;有成熟的健康責任觀,對于保潔人員和護士未對患者進行環境管理的時間段,自覺維護病室安靜、整潔,即患者公共衛生意識的外化可幫助維持病房環境的安靜、整潔。
2.5.4患者在醫院的公共衛生意識的培養 患者的公共衛生意識既沿襲于自身的衛生修養和在院外獲得的零散的公共衛生知識的塑造,同時也受到醫院內公共衛生知識健康宣教的熏陶。醫院健康教育較社會而言更為集中,專業性也更強。個人對于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不一而足,這與患者的理解認知能力、接受公共衛生教育的經歷、自身重視程度等因素均有關系,而影響患者在醫院公共衛生意識的因素和機制尚不明確,需收集基本資料進行進一步研究調查。
3 保持病房環境衛生的方法
3.1空氣消毒 空氣消毒目前比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種:臭氧、紫外線和化學藥劑。
3.2物品表面消毒 常規采用含氯消毒劑(健之素牌消毒泡騰片)含有效氯500 mg/L的抹布擦拭。
3.3醫院工作人員手消毒 消毒時機:接觸患者前,清潔無菌操作前,處理藥物或配餐前,接觸患者后,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后,血液、體液污染后,摘手套后。消毒方法:使用流動水或速干手消毒劑進行七步洗手法洗手。
4 病房環境衛生監測手段
按照衛生部《消毒技術規范》對病房的空氣、物體表面消毒后或使用中,病房工作人員手進行采樣生物監測??諝獠蓸佑闷桨灞┞斗ǎ蓸舆^程:清潔后第1、7、l4、21、28 d,啟動凈化空調,由半循環運行到全循環后15、30、45、60 min。按《醫院消毒技術規范》的規定,用直徑9 cm的普通營養瓊脂培養皿,對各級LAOR采用“5點法”取樣,上述過程重復10次。病房工作人員手和物體表面采樣用棉拭子法。
5 病房環境衛生的評價
目前醫院及國家感染監測網在病房衛生評價研究中對醫院感染的研究較多,有著較全面的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資料。醫院環境衛生的不合格必然導致院感率的上升。然而病房環境衛生的合格并不意味著院感率的下降,二者之間沒有因果聯系。
6 結論
綜上所述,病房的環境管理需要多方人員的參與,包括醫院職能部門的長期監管,也包括護士及保潔人員的長期維護,同時還離不開患者自身公共衛生意識的外化、。醫院職能部門對病房環境中容易導致醫院感染的監管力度較大,其中對醫務人員的相關院感知識的培訓和督導比較到位,而對于醫療邊緣人群如保潔人員監管和培訓力度較弱?;颊叱墒斓墓残l生意識可幫助維護病房環境的安靜、整潔,但其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成熟公共衛生意識的影響因素和具體機制仍尚待研究?;颊邔Σ》啃l生環境的評價研究較為表淺,且缺乏對其評價的影響因素的研究。
參考文獻:
[1]舒莉,吳建平.噪聲與人的身心健康[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7):664-666.
[2]孫發碧.淺談聲音在病房中的應用[J].藥物與人,2014,27(320):77-78
[3]韓靜,李新輝,楊琴.住院患者對病房物理環境舒適感的評價[J].護理雜志,2012,29(21):13-15,19.
[4]A P,Rw S,L T,et al.Associations between outdoor air pollution and hospital admissions in Brisbane,Australia[J].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health,2001,56(1):37-52.
[5]汪強.淺議醫院空調系統與病房室內環境控制[J].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2010,(3):50-52.
[6]項志f.SARS病房空調通風系統設計探討[J].醫藥工程設計,2004,25(4):35-38.
[7]王云波,潘京海,李宗麟,et al.探視者對醫院病房空氣污染影響的初步研究[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3,30(10):915-917.
[8]張紅艷,趙惠云.加強醫院保潔管理預防醫院感染[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16):96.
[9]劉喜萍,于曉芬.醫院保潔人員手衛生情況調查[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8):38-40.
[10]陳祖云.質控關鍵環節管理在醫院感染管理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學,2014,38(2):212-213.
[11]吳曉敏.“5s”理論在病房環境管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社區衛生管理,2011,10(5):316-317.
關鍵詞:綠色建筑;評價體系;國內外發展;社會效益;經濟效益
目前我國建筑行業迅速的發展,環保成為建筑行業重點關注和解決一項問題,并且在建筑技術不斷改革的過程中,綠色建筑工程逐漸成為發展中的主流。同時,綠色建筑工程不僅僅避免大量能源的消耗,也在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方面,凸顯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綠色建筑工程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對該方面有著一個詳細的認知,并且對綠色建筑工程進行相應的評價,結合國內外發展的現狀。提出在發展中需要改進的一些的措施,這樣才能有效的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模式,為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構建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1綠色建筑工程概述以及優勢分析
1.1概述分析
綠色建筑工程主要是利用可以再生的施工材料,充分利用現有的能源,盡最大可能降低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并且在采光和通風方面,盡量使用自然通風和采光的模式,將建筑工程與自然環境處于和諧、統一的發展狀態。同時,在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50378)中,對綠色建筑工程進行詳細的明確,在建筑工程使用功能,和使用期限得到保證的時候,通過利用相應的綠色施工技術,實現節地、節能、節材、節水等目,避免對環境的影響,也為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
1.2優勢分析
綠色建筑工程作為我國建筑行業發展的一種新形式,為生態環境的保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提升,都占據著非常大的優勢,具體的內容如下:(1)綠色建筑工程的構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建筑工程的使用壽命,這主要體現在施工材料選料、生產、運輸等方面,并且對施工材料的質量也有著嚴格的把關,進而提升了建筑工程的使用壽命。同時,綠色建筑工程對一些先進的施工技術、施工設備等方面,都加大了應用的力度,以此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另外,綠色建筑工程提升工程使用壽命僅僅是一個方面,還具有良好的靈活性、適應性和前瞻性,為其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方向。(2)綠色建筑工程主要是對施工技術、工程設計、思維方式、施工材料等方面,進行了相應的轉變,將現代建筑工程的高能耗模式轉向低能耗模式。同時,綠色建筑工程利用相應的節能技術,加強現有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對新能源進行合理性的開發。但是,在新能源開發的時候,一定要加強對清潔型能源的開發,例如:太陽能、風能、地熱資源等方面,避免對傳統能源的過分依賴,這樣可以起到能源環保的效果,構建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另外,綠色建筑工程在施工的過程中,通過施工材料的二次回收和利用,以及先進的施工技術,可以避免廢料和污染物的產生,并且也有效的實現了能源循環在利用的工程生產模式。(3)在綠色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對地質環境、地形地貌、氣候特點等方面,都進行了綜合性的考慮,這主要是降低對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等方面,造成嚴重的影響。同時,綠色建筑工程對人、環境等方面,都進行了有效的融合,通過不同的協調,以此實現共存的發展模式,所以不管是對社會效益的提升,還是對經濟效益的提升,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并且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2綠色建筑工程的評價體系
2.1綠色建筑工程評價對象
在綠色建筑工程評價的過程中,一定要對的評價對象進行明確,這樣才能保證綠色建筑工程評價的準確性,綠色建筑工程的評價對象主要包括新建筑工程、現有的建筑工程、以及改建的建筑工程等方面。
2.2評價內容的主要內容
(1)場地。場地是綠色建筑工程評價的一個重要內容,主要包括工程周圍環境的平衡性、交通環境以及規劃的狀態等方面。同時,在場地評價的過程中,一定要將建筑工程對植物的影響,作為重點評價的對象,這樣主要是避免建筑工程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2)能源和資源。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利用、CO2的釋放量、石油和煤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以及水、土地等方面的消耗,只要對該方面有著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為后期節能降耗決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支持。(3)資源回收。主要包括水資源回收、施工材料回收等方面,其中水資源回收主要包括有:節水措施、雨水回收、污水處理等方面。(4)環境污染。環境污染是綠色建筑工程評價體系中,一個非常中重要的內容,其中主要包括土壤污染、噪聲污染、電磁污染、空氣污染、臭氧層破壞等方面。(5)工程室內環境質量。工程室內環境質量評價所包括的內容有很多,例如:室內采光、通風、溫度控制等方面。
2.3綠色建筑工程評價過程
綠色建筑工程評價是分析該項工程建設模式的可行性,以及是否存在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是,在綠色建筑工程評價的過程中,一定要對整個評價過程進行明確,根據其評價過程,來判斷綠色建筑工程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等方面。那么具體的評價流程如下:(1)一般情況下,主要由相對專業的工程評價機構,對綠色建筑工程規劃、設計、運行、管理、施工等方面,進行詳細的研究和分析,且對其中所含有的數據,進行準確的獲取,在利用相應的軟件對這些數據,進行全面的篩選和統計,從而形成綠色建筑工程評價分析報告。另外,將綠色建筑工程評價報告作為基礎,通過實驗模擬、實測、計算、調查分析等方面,構建綠色建筑工程模型,從而判斷綠色建筑工程建設可行性。(2)根據綠色建筑工程評價標準,對各個評價內容評價的結果,進行綜合評分,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綠色建筑工程建設的效果,更好的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3)根據綜合評分的等級,以此判斷綠色建筑工程建設的等級,這樣可以根據不同的等級,制定相應的設計方案、施工方案,保證綠色建筑工程的各個方面,都處于一致的狀態。
3國內外綠色建筑工程發展戰略分析
3.1國內外綠色建筑工程發展現狀
在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實施的“綠色建筑工程挑戰”中,主要是利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實施綜合性的建筑工程設計模式,并且在建筑工程使用壽命滿足的基礎之上,降低對能源和資源的消耗。例如:法國在20世紀80年代,對一些城市建筑工程居住環境進行了有效的改善,尤其在瑞典在綠色建筑工程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實施“百萬套住宅計劃”,對建筑工程和生態環境進行了相應的協調,并且經過不斷的嘗試已經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由于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說,我國在綠色建筑工程發展方面還是相對較為緩慢的,根據我國有關部門統計分析:我國北方地區已經有15%的建筑工程達到了綠色建筑工程環保、節能的標準。但是,在我國的一些發達城市,綠色建筑工程已經達到了25%~30%,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由此看來,我國綠色建筑工程的發展還有有待提升,只要節能降耗,構建良好的生態環境,才能保證綠色建筑工程處于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3.2我國綠色建筑工程發展戰略的主要措施
(1)以環境基礎,合理利用再生資源。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實現節能降耗的重要途徑,然而綠色建筑工程主要就是以可再生能源為主,主要是避免大量能源的消耗,構建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例如:太陽能作為一個取之不盡的再生能源,并且具有良好的清潔性,不僅可有效的解決傳統建筑工程對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賴,并且對建筑工程周圍環境也不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太陽能在很多方面都有著有效的利用,像是太陽能空調、太陽能熱水器等方面。另外,除了太陽能以外,風能和地熱能都是值得利用的再生清潔型能源,并且對建筑工程室內空氣系統的調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同時,對于風能和誰能的開發和使用力度,也要不斷的增加,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保證了建筑工程周圍環境的質量。(2)以市場為導向,合理配置綠色施工材料。在綠色建筑工程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對施工材料的節能性和環保性都有著相對較高的要求,因此一定要在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的基礎之上,加強節能、環保性能相對較高的施工材料利用力度,充分展現綠色建筑工程存在價值。另外,在綠色建筑工程發展的過程中,對綠色建筑施工材料的使用量,也是非常中重要的一項內容,一定要根據施工方案,和施工規范、標準的等方面,選擇所需要的施工材料和用量。并且,在綠色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對施工中所產生的施工廢料,一定要利用相應的技術方式進行處理,例如:生物降解、回收利用等方式,這主要是避免施工材料浪費,保證施工成本的充足性。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文章對綠色建筑工程的概述和優勢,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闡述,并且在此基礎之上,對綠色建筑工程評價體系,和國內外發展戰略進行了探討,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加大綠色建筑工程建設的力度,避免大量能源和資源的消耗,構建良好的生態環境,以此實現建筑工程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劉玉波.城市綠色建筑與可持續發展探析[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3,33(6):53-55.
[2]薛明,胡望社,杜磊磊.綠色建筑發展現狀及其在我國的應用探討[J].后勤工程學院學報,2009,25(3):24-27.
[3]譚引穎.探究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現狀與趨勢[J].華東科技:學術版,2015,(4):51.
[4]王利珍,譚洪衛.上海市綠色建筑的現狀及發展研究[J].上海節能,2015,(9):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