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3 17:29:1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在現代化的施工技術基礎中不斷地的引入各種先進的園林施工工藝。各個城市的特點和當地的地域風情都得到極大的重視。盡管我國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取得了較為矚目的成績,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第一,園林景觀設計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特別是和西方先進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園林景觀設計人員無論是在設計理念上,還是在設計水平和整體規劃布局上,都存在巨大的差距。第二,在園林景觀建設方面,其相關建筑技術比較落后,施工工藝有待創新。特別是園林設計是近年來最新的設計產業方向,其建筑施工的技術、工藝技術等手段還沒有形成獨特的體系,大多沿用舊式的城市建筑設計方法,細化設計有待進一步的加強。第三,我國的園林景觀設計和建設理念沒有將生態環境和設計有效的統一,往往會存在顧此失彼的現象發生。第四,城市景觀設計中人文元素突出不夠。第五,園林景觀設計中使用的植物往往沒有完全考慮其自身的生長特點,后續養護能力不足,導致相應的景觀使用壽命不長。
2現代城市園林景觀中的人文傾向性分析
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要與整個城市的發展以及人們日常的生活緊密聯系。任何城市的人文特點,地域風情都可以從城市園林景觀中透射出來。特別是現階段各個城市都樂于將整個城市的人文理念作為一個城市特色品牌呈現出來,因此,越來越多的城市景觀設計都融進了城市的人文特色。如江南許多城市在進行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時注重突出江南水鄉的人文特色。園林景觀中搭配小橋流水,曲徑通幽的小路搭配綠色的植被,釋放著整個江南水鄉的人文主義情懷。而北方許多城市的景觀設計搭配宏大的建筑人文特色。四合院配合著大花園,無不展示出北方城市的雄峻。如何能將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把人文傾向完美的融入進去,這也是值得深入探討的一個問題。首先,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明史造就了多少文化底蘊和內涵。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任何城市都不缺自己獨有的文化特色。這種獨特的優勢是世界任何國家都無法比擬的。因此,要求園林景觀設計者需要善于查找、分析、總結各個城市的人文主義特色,將歷史的瑰寶挖掘出來,讓其再次發光閃亮。其次,我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理念和技術較為落后,不能完全適應現階段整個園林設計的發展要求。因此,轉變設計理念和技術不斷創新也是有效促進人文傾向很好融入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一個重要的舉措。設計者們要在內容上、技術上不斷的創新,不斷的融入新的設計元素,把人文風貌能更有新意的融入到城市景觀設計中。最后,我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在建筑技術和材料使用上無法和西方的先進國家的城市景觀設計相媲美,特別是材料方面制約著許多新的思路和理念與技術的融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整個園林景觀設計人文理念的提升。
3結論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逐漸加快,城市對園林景觀設計的需求越來越多。園林景觀設計不僅能使城市變得更加漂亮,也能為整個城市帶來獨特的韻味。因此,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要在不斷提升的基礎上越來越多的注入新鮮的人文主義情懷。這不僅是城市獨特內涵的一個重要的體現,也是城市未來建設發展的方向。
作者:全曉東 唐師 單位:河南機電職業學院
關鍵詞: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存在問題;改進對策
中圖分類號: K928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我國城市園林景觀事業的飛速發展,園林景觀已經成為當代社會生活與城市建設過程中的重要文化現象。盡管我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已經在滿足現代人休閑活動需求、視覺享受和提升所在城市環境質量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突破,然而依然具有各種不足之處,由此而造成了城市空間環境的建設顯得相當滯后。為此,筆者將結合我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現狀提出相應問題,并對如何破解問題進行對策思考,從而進一步地提升我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質量,積極打造一流精品工程和優美的城市環境。
一、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原則
1、科學性
適地適樹和選用鄉土植物是科學性的基礎。植物個體的生態習性非常不同,對溫度、濕度、光照、土壤、空氣等都有不同的要求,群體生態中還涉及各種植物相互關系,所以,要營造多種植物生長所需的生態環境。依照植物之間的微觀群落的互惠共生關系,搭配植物。
2、文化性
中國園林藝術源遠流長,承載了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孕育出內涵豐富的植物文化,植物成為為人們賦予文化信息的載體。眾所周知,梅蘭竹菊、玉堂富貴都有其代表性的樹種。此外,本土樹種也可以代表當地文化。例如,哈爾濱就有“榆都丁香城”的美譽,榆樹和丁香是我國旱地地區的本土植物,更代表了城市的文化特色。
3、藝術性
一般的藝術規律同樣可以用在植物景觀設計中。對比與協調、節奏與韻律、均衡與穩定、比例與尺度等形式美規律可以在植物景觀設計中靈活運用,創造出極富藝術性的植物景觀。
4、生態性原則
從生態學上說,生態位是指處于群落中的物種,在時間、空間和營養方面所占的地位。植物空間的生態位,從宏觀層面上來講,是指植物空間提供給人們的或者可以被人們利用的各種生態因子(如土地、氣候、休憩空間、交通等)的集合,反映植物空間的現狀對于人們各種活動的適宜程度及吸引力大小,良好的生態位比較適宜人們的各種活動,對人的吸引力比較大;從微觀層面上講,良好的生態位是指構成植物景觀的每一種植物處于合理的空間分布,在它所處的生態空間都能比較健康的生長,正常地進行光合作用。
二、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問題
1、植物景觀的生態效益低下
近年來,很多城市的公共綠地采用西方古典園林中常用的大面積草坪和灌木林修剪成模紋圖案的綠化方式,或者在草坪上種植花卉組成色塊圖案。這種植物景觀形式雖然具有草優美、整齊的景觀效果,但從生態學上看,此種綠化模式發揮的生態效益遠不如中國傳統的喬灌草復合群落,而且養護費用相當高。這種“事倍功半”的做法是不可去的,也是不應提倡的。
2、植物景觀“千城一面”
對植物景觀設計的理解缺少深度和內涵,設計作品僅僅停留在概念、形式提出的水平上:有的將植物景觀設計簡單地理解為栽花種草,植物景觀處于噴泉、雕塑、小品等人工景物的附屬地位;有的偏愛以植物材料構成圖案效果,熱衷把植物修剪形成整齊劃一的色帶或幾何形體——如此種種的做法,使得國內一些城市因缺乏城市特色而導致“千城一面”,未能形成特色的城市地域性景觀。
3、植物微觀群落不穩定
植物微觀群落是植物與植物之間建立的互惠的、共生的關系。特定的“喬灌草“組合的搭配是物種億萬年進化的結果:符合自然規律,并且能夠使群落中的各種生物生長良好、使其發揮最大的生態效益。但是,從植物景觀設計的植物配置來看,設計者主觀性的把一些不具備共生關系、甚至不能共同生長的植物種植在一起,使植物微觀群落變得非常不穩定。
三、改進我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工作的幾點對策
1、精心實施城市街道的綠化設計
對城市街道實施綠化設計,這是城市街道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內容,良好的綠化設計能夠構造出簡潔、大方而又開放的良好景觀。一直以來,城市道路的綠化設計都受到了充分的重視。鑒于近年來我國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城市道路設計的要求越來越多,功能也變得復雜起來,其中就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綠帶,其中也有把行道樹和林蔭道、防護林帶共同加以聯系,從而成為綠色的走廊。城市街道的綠化設計與其它綠地的設計一樣,應當遵循統一、均衡、節奏、尺度以及比例等原則。因為城市街道的綠化形式非常多,所以,在街道形式的選擇上應當依據街道的環境特色加以決定。比如,街道兩邊的建筑景觀均富有特色,如果在設計中要重要表現建筑,那就應當選用較為低矮的植物。街道的綠化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植物的安排是其中最為重要的選擇,而道路綠化過程中的植物配備則應展現出多樣化以及個性化相結合之美學思路。在立地條件許可的狀況下,可運用隔離帶來配置中小喬木以及花灌木,以求真正實現各類喬木與花灌木之結合,讓街道景觀更具層次化。在城市街道的綠化過程中,還應當注重于行道樹之選擇,切實改變當前行道樹的樹種過于單一,地被的色塊太過重復等現象。要采取同一道路的行道樹配置方式相對較為統一的形式,選取數種行道樹來作為基調類樹種以保障城市的道路綠化能夠展現出和諧一致之風貌,而在中、下層則應當盡可能地做到豐富多彩。要堅持以鄉土樹種種植為主體,在此基礎上積極推廣適合于本地自然條件的樹種。同時,在選擇行道樹的過程時,不能為了美觀而忽視行道樹所具有的遮陰方面的功能。
2、大力培養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人才
鑒于當前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人才緊缺的現狀,應當從歷史悠久的園林企業或者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中聘請骨干專業人才為我所用,或者從高等院校中招聘應屆畢業生,通過以老帶新等形式建立起技術團隊。但是,無論是用高薪聘請的專業技術人才,還是剛畢業的高校畢業學生,重點是必須給予其提供施展自身才華之舞臺,讓其充分地展示出聰明和智慧,同時還應當在薪酬待遇上盡可能地滿足每一位設計人員的要求,激勵其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力投入到工作之中,而不是成天琢磨著怎樣跳槽。
3、精心開展城市園林景觀的施工組織設計
在城市園林景觀施工中,必須要開展較為完善的施工組織設計。一是要具有針對性,應當針對園林景觀設計工程之條件、植物種類及種植時間等進行編制,從而進行積極有效的指導和監督,以確保園林景觀工程的質量以及進度。二是要在設計過程中全面覆蓋到工程的全部范圍,以確保內容具有完整性。三是設計應當具備足夠的可操作性,努力追求量化,避免出現模糊標準,以免讓施工人員無所適從。
4、注重城市景觀多樣性
在城市園林景觀綠色設計當中注重各類景觀的多樣性,通過將各種類型的自然生態系統構建合理的景觀,使得其能夠在空間結構以及時間動態等各個不同的方面能夠具備相同之處。在城市園林景觀綠色設計中注重城市景觀多樣性能夠有效的保護大自然中各類生物的生長和繁衍,能夠實現大自然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在自然環境人工化不斷提高的前提之下,能夠充分的合理利用水體、樹木以及池塘等各種自然環境保護維持物種的多樣性。通過以上方式還能夠為各類動植物提供適于其生長的自然環境,所以說通過這種保留原有生態群落的方式是對堅持以生態為主這一理念的重要體現。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正在愈來愈多地受到現代人的重視。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者應當對街道景觀實施多個方面的考慮,但同時也需要得到所在城市相關部門以及廣大市民的鼎立支持,這是因為對一座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具有主導作用并非是設計者,還需要得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這樣才能讓我們生活的城市更加美好、宜居。
參考文獻
[1]黃少輝.論城市園林建設的問題及對策.[M].林業建設.2009(5).
關鍵詞:城市園林;景觀設計
Abstract: the city landscape design, to improve the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city residents edifysentiment. The landscape has a very important function in the city, has a long history. The Chinese garden has formed its own unique style, in the history of the glorious and resplendent, add radiance and beauty to each other andother art garden world.
Keywords: city landscape; landscape design
中圖分類號:K928.7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一、園林景觀設計的作用
景觀園林設計是根據生態學與美學的原理,對局地的景觀結構和形態進行具體配置與布局的過程,它包括對視覺景觀的塑造。景觀園林設計又叫做景觀建筑學,在建筑設計或規劃設計的過程中,通過對周圍環境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的整體考慮和設計,讓建筑與自然環境產生遙呼相應的關系,達到整體和諧,提高其整體的藝術價值景觀園林設計的最終目的是要創造出景色如畫 .環境舒適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
二、園林景觀的歷史
園林景觀的概念很大,但目的就是通過人為的安排自然,營造某種環境,達到美化實用的效果。通過不同的區分,能有不同的說法。現在只取其中的一種,園林景觀主要有兩種屬性:一是自然屬性,作為一個有光、形、色、體的可感因素,一定的空間形態,較為獨立的并易從區域形態背景中分離出來的客體。二是社會屬性,具有一定的社會文化內涵,有觀賞功能,改善環境及使用功能,可以通過其內涵,引發人的情感、意趣、聯想、移情等心理反映,即所謂景觀效應。
中國在秦朝的時候,修阿房宮,就在宮里種各種花草樹木,修石橋,立回廊,苑區蘭池水占地百余畝,水清波翠,樓閣倒映,龍舟漫游。就已經非常懂得園林景觀了。而后經過千年發展,到達清朝時,就已經非常成熟,有各種理念了。并且其中包含著八卦,易經,以及風水五行等講究,真是玄之又玄,妙之又妙了,代表作如皇家園林,蘇州園林等。
與中國園林相對的,主要是西方的園林。喜歡采用各種建筑,雕塑,樹木等一般很整齊, 有莊嚴感。
總結起來,中國自古就有園林藝術,并且具有極高的成就。
近年來,無論是建筑,規劃,園林景觀,越來越注重本地化這一理念。因地制宜,是未來的趨勢跟方向。
三、園林景觀布置的一般性要求
1、一般的要求:
1.1、設計:首先是必須做好設計。提高設計水平應在尊重傳統、尊重科學基礎上擯棄原有落后的環境,著重注意生態及景觀設計,一般在設計中考慮的方面有:
1.1.1.生態設計
生態設計,必須以城市生態系統為基礎,注重生態效益,以提高居民小區的環境質量, 維護和保持城市的生態平衡。每個地方的氣候,土壤條件,蟲害等等都不一樣,切記生搬硬套,不能以個人好惡隨意設計。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營造一個符合當地生態,又能達到景觀設計初衷的小型生態壞境。
1.1.2.理念設計
一個地方的特征,除了生態,還有一個就是當地的歷史,文化等等,要符合。簡單的來說,園林景觀就是人的衣服,人的身體結構是當地的生態環境,那么人的氣質就是它的文化傳統。人的衣服好壞,除了看合身與否,更重要是合適與否,這點在景觀設計的時候,尤其是加以注意。那么,就要特別注意意境創造。其中,園林植物是意境創作的主要素材:園林中的意境可以借助于山水、建筑、植物、山石、道路等來體現。但園林植物產生的意境有其獨特的優勢,這不僅因為園林植物有優美的姿態、豐富的色彩、沁人的芳香、美麗的芳名。而且園林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活機體,是人們感情的寄托。
2、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所用的植物的講究
用園林植物創造意境,可以利用各種植物來進行。在中國,自詩經開始,很多植物就被人們根據各自的形態,賦予了很多象征的含義,并廣為人知,傳承下來,略為歸納為幾個方面:
2.1、姿態:松象征堅強不屈萬古長青的英雄氣概;竹象征“虛心有節”;梅象征不屈不撓,英勇堅貞的品質;柳象征強健靈活,適應環境的優點。
2.2、色彩:色葉木:秋的聯想;白花:寧靜、 柔和;黃花:樸素;紅花:歡快、熱烈; 楓象征不怕艱難困苦,晚秋更紅。
2.3 花香 桂花:甜香;蘭花:幽香;含笑:濃香;梅花:暗香;荷花:清香。
2.4、花名 合歡:合家歡樂;桃花、李花:桃李滿天下;桂花、杏花:富貴、幸福;迎春: 象征欣欣向榮,大地回春。
3、植物配置基本原則
園林景觀中的植物,不僅起到保持、改善環境、等要求而且還起到化環境、滿足人們游憩的要求。首先要考慮是否符合植物生態要求及功能要求和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景觀效果,以生態園林的理論為依據,模擬自然生態環境,利用植物生理、生態指標及園林美學原理,進行植物配置,創造復層結構,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間、時間上的穩定與持久。此外還應考慮到落果少、無飛絮、無刺、無毒、無刺激性的植物。
3.1 高度搭配要適
上層喬、灌木分枝點較高,種類較少時,下層地被植物可適當高些,種植區面積較小時,要選擇較為低矮的種類, 花壇邊緣選擇一些更為低矮或蔓生種類, 會更加襯托出花的艷麗。
適合于作上層栽植的植物:落葉喬木:銀杏、櫻花、玉蘭、桂花、欒樹、杜仲、泡桐、刺槐、懸鈴木、楊樹、椿樹。常綠喬木:雪松、華山松、側柏、樟樹。
適合于作中層栽植的植物:適合于林下遮蔭條件下的植物:紫薇、龍爪槐、金銀木、垂絲海棠。適合于林下半蔭或全光照條件下的植物:紫荊、紅葉小檗、紅葉李、金葉黃楊、紫薇、小葉女貞、紅花櫸木。適合于林緣或疏林空地栽植的植物:海棠、紫葉李、紫薇、月季、迎春、牡丹。
適合于作下層栽植的植物:金銀花、草坪草、常春藤。
攀緣植物:在居住環境中是很有發展前途的一種植物,如常春藤、凌霄、爬山虎、 藤本月季。
3.2 植物的線形變化
在統一基調的基礎上,樹種力求有變化,創造出優美的林冠線和林緣線,打破建筑群落的單調和呆板感。突出林緣曲線變化的手法有:
3.2.1 在灌木邊緣栽植,利用花灌木矮小、枝密葉茂如小葉黃楊、金鐘花、火棘、迎春、 海棠、貼梗海棠等植物密栽,使之形成一條曲折變化的曲線。
3.2.2 孤植球類栽植,在綠地邊緣挑出幾個孤植球,增加邊緣線曲折變化。突出林冠線起伏變化的手法,利用尖塔形植物如:水杉、灑金柏、側柏、龍柏等柏類植物,此類植物構成林冠線起伏變化較強烈、節奏感較強;利用地形變化,使高低差不多的植物也有相應林冠線起伏變化,這種變化較柔和,節奏感較慢;利用不同高度,植物不同樹冠構成的林冠線起伏變化,一般節奏感適中。
3.3 植物的季節
園林設計時,應該注意一年四季季相變化,使之產生春則繁花似錦,夏則綠蔭暗香,秋則霜葉似火,冬則翠綠常延。
3.4 注意植物的實用性
根據環境,因地制宜地選用具有防風、防曬、防噪聲、調節小氣候,以及能監測和吸付大氣污染的植物。有條件的庭院,可選用在短期內具有經濟收益的品種,特別要選用不需施大肥、管理簡便的果、蔬、藥材等經濟植物,如核桃、葡萄、棗等,既好看又實惠的品種。
在栽植上,除了需要行列式栽植外,一般都避免等距、等高的栽植,可采用孤植、對植、叢植等,適當運用對景、框景等造園手法,裝飾性綠地和開放性綠地相結合創造出千變萬化的景觀。
4、植物之外的配置
要注意風格的統一,不能混搭配。如果以歐洲古典風格設計,那么要求一草一木,一個石頭都應該按照這個風格進行。如果是中國園林風格,就不要出現類如長翅膀的天使之類的雷人雕塑,繪畫等。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雕塑,噴泉等,要謹慎使用。
一是現在這類藝術品水平不高,起不到點綴的作用,往往反而會畫蛇添足。另外,要考慮景觀維護的經濟性,可持續性,如果一個園林景觀設計出來,做出來非常漂亮,但是維護起來昂貴無比,也是失敗的。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城市建設已逐漸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而城市景觀園林設計,改善了城市生態環境,陶冶了城市居民情操,并對當今社會.經濟環境的可持續協調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作為園林設計者應明確努力的方向,以不斷改善提高城市環境質量為目標,不斷加強城市園林景觀綠化和生態建設,這不僅是園林工作者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同時也是廣大城市居民的責任意識。
參考文獻:
[1]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理念;景觀設計;園林景觀;自然環境
中圖分類號:TU986.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ki.kjycx.2016.03.041
園林景觀是城市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城市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也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水平和應用價值也在不斷提高。多年來的實踐經驗表明,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充分運用可持續發展理念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1現狀分析
目前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許多問題,而這些是影響其最終效果和美觀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須要引起相關人員的重視。具體來說,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3方面:①沒有認識到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性,不清楚設計和構建城市園林景觀的目的,所以,也就無法在設計中體現出相應的設計目標,進而影響城市園林景觀的價值。這是當前很多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人員很容易忽視的問題。如果不能很好地分析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意圖,必然會影響其設計的可行性。②城市園林景觀的生態價值不夠。城市園林景觀承擔著改善整個城市生態環境的任務,因此,必須要切實加強對城市園林景觀的生態設計。當前,很多城市的園林景觀設計存在明顯的“重外觀、輕生態”的問題。很多設計人員認為,只要把園林設計好看即可,只要它能夠滿足人們對美觀性的要求就達到了設計目的。其實,這種設計是不合理的。這樣的設計不僅會影響城市園林的景觀應用價值,還會縮短園林景觀的使用壽命。③不重視地域文化同樣也是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如果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沒有融入地域文化,就會影響城市園林景觀與周圍環境的協調統一,進而降低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價值。
2設計重點
2.1注重整體的協調性
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工作的基本前提是將城市園林景觀作為城市的一部分,讓它更好地融入到整個城市中。這也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基本要求之一。具體來說,要想完成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就必須做到以下3點:①園林景觀設計人員必須足夠了解整個城市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這樣才能為后續的設計工作奠定基礎;②在開展具體的設計工作之前,應該調查周圍群眾對城市園林景觀的需求和期許,給予設計人員一些參考意見,讓他們能夠更好地把握設計的協調性;③在具體工作中,要合理把控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具體表現手法,用最準確的表現手法設計城市園林景觀。
2.2注重自然規律
為了更好地提升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應用效果,應高度關注自然發展規律。在設計過程中,如果能夠科學地利用自然規律,就能夠較好地提高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應用價值。這對于整個城市的環境發展和優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從對自然規律的重視度來說,主要是要考慮整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生態價值的實現。只有其生態價值符合城市發展規律,才能為城市建設貢獻一份力量。這也是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對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提出的要求。
2.3充分運用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手段
對于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工作,在設計過程中,要使用一些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手段。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可持續技術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對于各種可再生資源,當前可供選擇的技術手段越來越多,并在相關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和極高的價值,值得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推廣。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城市園林景觀在城市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且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對于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必須要從設計環節入手,采用各種有助于展現園林景觀價值的方式,高度關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落實。
參考文獻
[1]寧維晶.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問題探究[J].北京農業,2015(03):30.
[2]趙興明.生態理念下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性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5(06):163-164.
[3]袁紀富.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J].吉林農業,2015(12):125.
[關鍵詞]鄉土植物;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配置;地域特色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環境綠化的要求也隨之提高。所以,要用喬木、草本等綠色植物來營造園林景觀。其中,用具有地域特色的鄉土植物作為主角,其他植物作為陪襯,既能使園林景觀美觀大方,又能體現園林景觀的實用價值[1]。
1特色鄉土植物應用于城市綠地園林景觀設計中作用
1.1生態作用
鄉土植物有利于維護園林景觀的生態平衡,不僅能增加園林的美觀性,而且可以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凈化空氣,改善空氣質量,調整氣溫,降低噪音等。還可以為人類提供良好的休息娛樂場所,改善自然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園林綠化植物多方位綜合地展現了其生態作用。
1.2植物的觀賞作用
鄉土植物各具形態,形態不同的植物能夠給人們不一樣的感覺。隨著地形、土壤、建筑的變化,與其相配置的植物也姿態萬千,能夠形成獨特的景觀特色。各區域的鄉土植物都會隨季節變化而呈現出不同的形態,春夏秋冬各有不同。所以,可以根據植物的這種特性把花期不同的植物配置在一起,使得在同一區域的不同時間欣賞不同的景觀,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感受。在進行風景區園林設計時,可以根據植物的不同而設置各個不同的景區,如季節園、常青園、色彩園等。此外,鄉土植物的果實有的奇形怪狀,有的色彩鮮艷,也非常富有觀賞性。園林景觀還有許多香氣迷人的花,如茉莉花、桂花、梅花、荷花等。所以,要根據植物不同的特性進行植物配置,以便提高園林景觀的觀賞性。
1.3聯想作用
人類所感受到的園林美主要來自于自然、生活、藝術中所體現的美。在城市園林景觀中設計出的優美的環境、干凈的活動場所,體現出的就是生活美。園林中設計出的山明水秀、萬紫千紅、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等充滿生機的景象,體現出的就是自然美。其次,園林景觀還有一種意境美。意境美就是一種被賦予了思想感情的美,是人們在觀賞植物的同時將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將植物人格化,并賦予植物一些高貴的品質。
1.4造景作用
在現代園林景觀的構圖中,鄉土植物多以造景為主,以顯示城市的地區特色,鄉土植物景觀作為最直接的景象,既能使人們感受其形態各異的自然景象,又能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陶冶情操。鄉土植物景觀既可作為主景對園林進行單獨造景,又可作為其他景觀的背景起到襯托作用,增強人們其他景觀的印象。還可以通過園林植物進行分割,分離空間來達到構架空間的作用,獲得“步移景異”的效果。總之,鄉土植物多種多樣,可以普遍應用,體現其優勢。
2特色鄉土植物應用的科學性
在進行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時,大體會采用兩類植物:觀賞性植物和綠化性植物。所以,要對植物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2],具體如下:一是適地適樹、因地制宜,要科學合理選擇植物,避免存在各種致使植物難以生存的因素。二是要根據四季的變化來選擇園林植物,尊重植物的生長規律,根據植物的變化來營造園林景觀的季相變化。所以,在對植物進行配置時,一定要合情合理,才能設計出具有四季特色的城市園林景觀。三是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來選擇各具特色的觀賞型鄉土植物,合理配置,以達到不同的觀賞需求。四是增加鄉土樹種的種植數量,體現所在城市的地方特色。五是注意選擇具有傳統觀賞性的植物。在對植物進行配置時,可以根據古詩來造景,營造出詩情畫意的景觀效果。對于植物的選擇,既要色彩豐富,又應引入珍惜的野生植物,這樣既保護了稀有植物又豐富了園林景觀。
3植物配置
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最主要的就是對綠化樹種的選擇,然后才是植物配置。鄉土植物的配置效果對城市園林景觀的質量及功能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在實際設計時,要根據植物的特色進行造景建設[3]:利用各種顏色的樹葉進行葉色造景,配置出不同的圖案,豐富園林景觀;利用姿態各異的樹形造景,使人產生不同的美感;利用能夠開花的樹種進行造景,營造出花開四季、色彩繽紛的效果。
4結語
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更注重的是對景象幽、深、奧的追求,所以鄉土植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應根據這種獨有的特色進行造景,充分展現植物所擁有的各種美,并要結合傳統藝術手法,創造出既滿足植物生長要求,又景色優美、健康的園林景觀,滿足眾人的觀賞需求。
參考文獻
[1]武勤.地域鄉土植物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2):2916.
[2]汪錫超.地域鄉土植物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應用分析[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11):00137.
關鍵詞: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現狀;方法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現在園林設計中,要注重從人和環境的需求出發,在不斷的實踐中找到景觀園林多元化和個性化的差異,然后組合,創新。
一、景觀生態設計的方式
(一)保留原有植被
盡可能保留當地的原有植被,這是綠地建設中建設者和施工者很容易忽略的一個問題,保留原有植物,并不是不加選擇地將當地的所有植物都保留下來,而是要根據植物的生長狀況和特點、對景觀的效果加以評價,如果能夠做到美化景觀還能保護環境,那么可以保留下來。
(二)合理選擇樹種,協調植物間的關系
生態規劃的要旨就是要實現生物與環境的協調統一。有的植物本身雖然很不錯,但如果不適應規劃區的生態條件也不行,所以,要想使所設計景觀達到最佳效果,實現最大生態效益,除了跟系統環境有關外,還要合理選擇樹種,協調植物間的關系,遵循“互惠共生”的原理,使它們都能得到良好的生長。
(三)保持生物多樣性生態設計
在園林生態建設上我們要做到盡可能地保持生物多樣性,這是生態設計中必須要重視的問題,不然會導致植物單一化,越復雜的植物群落系統,具有更好的穩定性。生物多樣性具體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等生態系統和景觀多樣性。在植物配置中,多運用不同葉色以及不同的花色來進行配置,豐富景觀,營造多種豐富的景觀和生態環境,盡力避免單一的植物生態系統。
(四)將文化融入設計,體現景觀內涵
做景觀時,首先要了解城市的文化主體和歷史,重視景觀資源的繼承、保護和利用,以自然生態條件作為基礎,充分體現地方特色和歷史文脈,使景觀造景蘊涵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這樣的景觀作品不僅僅給城市增添美麗,還能體現它真正的靈魂,才能與周圍的環境或其它方面相融合,符合使用者的審美及心理需求。
(五)循環利用,減少資源消耗、增加資源的重復使用
資源的循環再生是進行園林景觀生態設計重要的方法。綠色生態化設計提倡最大化利用資源和最小化排廢,提倡重復使用,回收利用。
二、城市園林綠化景觀設計的方法
(1) 利用地勢條件科學搭配園林植物。城市景觀設計中要首先考察下當地的地形,地勢,以及土壤性質等自然條件,景觀設計時要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資源,這樣不僅可以節約建筑成本,還可利用自然條件創造出更為真切,自然的景觀。利用自然起伏的多變的地形可創造出輪廓清晰,有起伏的構建物等; 根據土壤的性質,可適當的選擇配置具有觀賞性,又適應性的植物進行多樣化的結構配置栽植,科學合理的搭配,可實現四季觀景的需要,使景觀四季呈現出不同的變化。
(2) 從立體角度打造設計城市園林景觀。園林景觀工程不是簡單的平面栽植綠化,涉及到的元素有很多,如,墻體,燈柱,高架綠棚,亭臺樓閣,假山疊石,樹木,花卉,草坪,柵欄等等。景觀設計過程中,要遵循多年植物的運用原則以及植物生長習性,根據地勢,以及各個元素之間的合理搭配,立體化的構思進行設計,打造持續性的綠化立體景觀。立體景觀設計是進行空間上的劃分,可給人視覺上的空間擴大,同時也利用立體綠化景觀達到吸附浮塵凈化城市空氣的目的,為提高城市環境奠定基礎。
(3) 開闊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近年來,城市園林小區景觀綠化設計中大多采用假山,亭臺,綠化草坪等打造的景觀也都大多相似,多數已出現審美疲勞,越來越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心理需求。這就要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人員能夠不斷的開闊設計思路,開闊視野,以多種形式,多樣元素的構思結合設計提高園林景觀的綠化面積,打造有創新性的園林景觀。例如,泥地零散鋪石的方式為增加園林內的綠化面積提供便捷條件,在路的兩旁,石子間縫隙種植綠化模擬郊外自然景觀等。
(4) 園林綠化設計從人性化角度出發。城市園林景觀完工后,是要給人們提供一個進行休閑,運動和交流的充滿生活氣息的氛圍,所以,設計時要從人性化的角度出發,使人們盡可能多的接觸到綠色,能夠使人們在休閑時盡情的呼吸新鮮空氣,享受陽光雨露,從而構建和諧美好的人際關系。
三、傳統美學觀念對中國園林的影響
(一)傳統美學的空間意識對園林造景的影響
西方的園林多是由建筑師設計規劃,以建筑的眼光來觀察運用自然環境,講究科學的透視方法,用建筑設計的手法打造環境空間。中國古典園林的規劃師多是文人與畫家,他們是用詩人的心理,畫家的眼光來觀察自然,將建筑引入自然環境,他們重視的是,房子和人以及整個環境的和諧關系。眾所周知,中國人的空間意識異于西方,宗白華先生是這樣表述的:用心靈的俯仰的眼睛來看空間萬象,我們的詩和畫中所表現的空間意識,不是像那代表希臘空間感覺的有輪廓的立體雕像,不是像那表現埃及空間感的墓中的直線甬道,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歐洲精神的倫勃朗的油畫中渺茫無際追尋無著的深空,而是‘俯仰自得’的節奏化的音樂化了的中國人的宇宙感。
(二)傳統美學的意境對園林造景的影響
中國園林獨特的意境美是我們區別于其它園林風格的重要標志,意境也是中國藝術最富民族意味的語言。我們要凸顯現代園林的民族語言,就必須彰顯園林的中國意境。園林與詩畫的不同之處在于:園林是在一個固定空間環境中營造意境,只有客觀事物與人的主觀情意相通時,才產生意境。同時,它的意境隨著日升月落,四季更替而變化,有些景致只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氣候出現,不是所有園林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時候都產生意境,因為難得,所以可貴。
(三)傳統美學的音律對園林造景的影響
就是說只有合乎規律的聲音才能組織起來成為樂音,構成樂曲,其中包括了節奏、和聲、旋律構成的音樂形象,表達各種情感的起伏,是一種微妙的創造性形式,啟示著最深刻的內容。中國古代很早就把律、度、量、衡結合起來,從音律時間性、規律性來規定空間性的度量。中國園林造景參照了音樂的嚴整形式,依照節奏旋律的張馳疾緩,運用門、亭、臺、廊、橋、水面、假山、植物、觀賞石等等,造成園內的各種曲折變化,空間上的層層深入與高低起伏,像音樂中不同的音符一樣,使置身園中的人產生不同的情調感受,使園林建筑成為凝固的音樂。
四、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策略
(一)應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夠方便人的使用,所以在設計時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確保在設計時能夠確保園林景觀更好地滿足使用功能要求,為人們日常生活需要提供方便,不僅要有一定的空間形態,而且還要確保物質環境的舒適性,所以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充分注重人性的需求,這是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時不能忽視的重要因素。
(二)重視水景設置,實現動靜合一
對于園林來說,擁有山、水,才能有靈氣,自古以來城鎮都是依水而建,因此,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應注意水景的設計。園林在進行水景設計時,首先應考慮到其水質,其次是水形成的景色。同時還應注意水的補充、排泄、凈化等一系列的問題,真正做到生態園林。以瀑布、涌泉作為動力,創造水位高差,讓水體自然的循環流動,進而產生溢水、涓流等動態水景觀,增加水體與大氣、沙石的接觸,進而提高其含氧量。最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城市居住區的美好意境。
(三)體現地方特色及歷史文化特色
每個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地域特征與地方歷史文化特色,因此,應充分的挖掘城市植被特色、主題文化以及環境等重要的潛質,進而營造城市獨特的歷史文化、藝術氛圍以及綠色環境背景。園林景觀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風情、文脈以及特色的重要方面。園林的景觀設計首先應理清城市歷史文脈的主流,重視景觀資源的繼承、保護與利用,以自然生態條件與地帶性植被為基礎,將民俗風情、傳統文化、宗教以及歷史文物等融合在園林景觀之中,因而增加園林景觀的地域性以及文化性,使其具有獨特的個性與吸引力。
(四)園林景觀設計應充分考慮其生態理論
第一,應注意優化園林的布局結構。在城市園林的規劃與設計中,應以生態平衡為主導,協調好城市綠地與自然生態系統以及城市功能分區間的關系,著眼于整體的城市生態環境之中,將自然引入城市。因而可以提高綠地的空間利用率,充分發揮城市的生態效益與景觀效益。第二,選擇本地帶野生或者栽培的建群種。追求城市綠化的個性與特色是城市園林建設的重要目標,地區之間因氣候、土壤條件的差異造成植物種類的不同,鄉土樹種是表現城市園林特色的重要載體。使用鄉土樹種使其更可靠、廉價、安全,充分發揮城市園林建設的作用。第三,應注意保持生物的多樣性。每種植物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植物本身并沒有低劣好壞之分,關鍵是如何利用這些植物才能充分發揮其功效。因此,在植物配置中,應盡量挖掘植物的各種特點,考慮不同植物的搭配,切實增添園林的色彩及其個性特色。
(五)對水體景觀的合理利用
在園林設計中,如果能夠合理運用水,能夠為園林設計增添不少魅力,會使園林景觀生動活潑,富有詩意。對水體的正確合理運用也是眾多園林設計者不斷追求的設計手段之一。在具體的設計中,在確保養護成本盡量較低的情況下,需要根據實際的水體特點和地形特點進行合理的規劃,實現對水體的充分利用,使園林更添情趣。
結語:
綜上所述,景觀園林工程已經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園林工程設計時,要堅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的設計觀念,將園林工程的施工和養護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有效地提高景觀園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陳丹.三、四線城市景觀的設計――以湛江市景觀設計為例[J].綠色科技,2014,10:145-146.
關鍵詞:城市園林;景觀設計;雨水收集
水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各項經濟發展的基礎,自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水資源污染和緊缺問題日益嚴重,這也使得國內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進程被拖慢,也為城市建設發展帶來了困難。
1當前我國城市園林景觀水資源存在的問題
1.1當前園林景觀水資源緊缺的表現
①很多城市園林景觀當中的噴泉、魚池等小面積用水景觀經常處于停水狀態,使得該處景觀僅淪為靜態的“裝飾品”。②很多園林當中的綠化帶由于缺少水資源灌溉,導致植被生長緩慢或抑制。③為了避免地下水資源對園林景觀內的水體產生污染,很多景觀內的蓄水池底部均進行了硬化處理,使得該處水體呈死水狀態,導致水質不斷惡化,也對周圍的植物生長造成影響,降低了城市園林景觀的生態防護價值。
1.2園林景觀水資源緊缺的原因
①城市本身擁有的水體資源量有限,這主要是城市土地開發需求量大,很多小型河流在早期城市規劃當中均采用填補的方式,導致部分城市內水體資源量明顯減少。加之城市對于地下水開采過度,導致如今開采難度升高,并且水源的污染問題處理不夠及時,使得地表水質惡化,形成了惡性循環的情況。②很多園林景觀在設計之初就顯露出對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大多數的設計師更加青睞于城市自來水,但很多的景觀內可采用水質相對較低的水體,使得優質的自來水源被大量浪費,進一步加劇了城市園林景觀水資源緊缺的問題。③我國現在的城市園林景觀當中對于天然雨水資源的利用度不足,使得廉價的水資源被白白浪費。同時伴隨著現代居民住宅區內的“水景”浪潮,使得園林景觀內的水資源再次被分流,無法提供充足的供給。
2現代園林景觀雨水資源利用的可行性
①園林景觀內的綠地面積一般較大,這就使得其需水量較高,傳統的灌溉方式主要以道路噴灑、直接噴灑等,所采用的也是自來水或地下水,導致綠地維護成本增加,也大量浪費了優質的自來水資源。②園林景觀對于水體質量的要求并不高,因為大多數植物均可以借助自然雨水進行生長,加之雨水中攜帶的很多微量元素,還會促進植被的生長。③自然雨水是當前人類能夠利用的最廉價的水資源,并且我國除西北地區外的其他地區雨水儲備量足夠供給城市園林景觀使用[1]。④城市園林景觀本身屬于露天景觀,這為雨水收集工作帶來了便捷性的優勢,因此構建園林景觀內雨水收集系統十分必要。
3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當中雨水收集利用的方法
3.1構建蓄水系統
在城市園林景觀區域內通常情況下會設計各種人工河道、湖水等水體景觀,這些水體景觀不僅可以作為觀看的景致,也可以在經過改造后稱為雨水的引流渠道。例如我國北京地區的植物園當中就建立了三個人工湖,并且通過園區內的人工河道將西山、櫻桃溝等地區的自然雨水資源收集在園區內部。這種人工湖為其周圍的植被提供了豐富的灌溉水源,在種植各類植物時可直接從湖內抽提湖水進行灌溉。而當城市內的土地面積有限時,則還可以在地下構建雨水池,并通過管道引流到地面進行灌溉。
3.2增加土壤蓄水量
土壤是保持水分不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具有綠化帶種植的土壤對于雨水的蓄水能力非常強,其中雨水下滲后可以通過地下雨水池進行收集。通常情況下城市內各房屋的頂部均裝有倒水截流的管道,但大多數管道均是將雨水引入樓頂后白白流失,在設計園林景觀時應該利用這些引流管道,將雨水導入樓前的綠化帶當中,這樣就可以增加土壤的蓄水量,同時綠化帶當中植被的根莖還能夠對雨水當中多余的雜志進行濾過處理,使得蓄水池當中的雨水得到凈化。另外,增加人工河道或明溝的彎曲度,這樣可以達到緩解雨水沖刷速度的目的,極大程度上降低了雨水流失量。還可以在綠化帶上增加臨時蓄水池、透水槽等。
3.3構建漏水型園林景觀
在我國南方或沿海雨水量充沛的地區可以構建漏水型的園林景觀,建立樓水槽等,使雨水能夠與地下河水匯流。同時還可以見樓水槽的水道與園林內的蓄水池相連通,這樣就能夠保證部分水進入地下水當中,而另外部分則進入到園林雨水池當中。但是這種直接漏水的方式較土壤滲水更難控制,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降水量、蓄水池儲水功能以及凈化功能等進行核算,然后利用相應的技術對水體的質量進行控制[2]。
3.4園林景觀道路和廣場雨水利用方法
在園林景觀當中道路和廣場所占的面積較大,并且這部分的結構不能栽種綠化植被,也就不能利用土壤對雨水進行收集。其中道路本身的寬度較小,但是其長度較大,因此不能使用滲漏管道對雨水進行收集,這樣會導致利用成本增加,而是應該在道路兩側建立排水斜坡,將甬道上的雨水均排入兩側的綠化帶當中。園林景觀當中的廣場本身覆蓋面積較大,而且在廣場上活動的人較多,因此不能在廣場下直接建造地下蓄水池,而是應該在其周圍的綠化帶下建立蓄水池,在廣場四周建立雨水滲漏管道,將雨水匯集到蓄水池當中。
4城市園林景觀雨水收集凈化系統的應用
以北京朝陽區內某公園威力,該公園在2010年時開展了園內雨水收集系統改造工作,并且在2012年時正式投入使用。在系統的建造方面,利用滲漏管道將雨水匯入到蓄水池當中,其中滲漏管道鋪設位置包括綠化帶、假山四周、主體道路等,蓄水池則位于公園的中央位置,略偏西方向建設了一片面積較大的綠地,蓄水池即在綠地之下。該公園設計師為了有效控制成本,將綠地直接設計為土壤濾過系統,并配備有濾池。根據系統運行后的計算顯示,該園區內每年的年雨水儲蓄量為1.2×104m3,而園區內總用水量為1.6×104m3,也就使得自來水的消耗量降低到3.5×102m3,為園區大大節約了自來水資源。同時園區內還建立了水資源循環系統,其主要以土壤濾池作為主要的凈化設備,雨水可以在滲漏和運輸的過程中得到凈化,減少了運營成本。當雨水降下后可直接流入到蓄水池當中,然后經由水泵將其提升到土壤濾池,進過凈化后就可以被運送到凈水池當中,而凈水池內也設有相應的水泵和管道,其中一份用于綠地的灌溉,另外一部分則直接被運輸到人工湖內,將人工湖內水質變差的水體更換排入到蓄水池當中,再次進行循環利用[3]。該園區不僅對雨水進行收集利用,同時對山體和市政雨水收集管道也進行利用,從而增加了雨水收集量,提升了園林景觀區內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度。
5結語
城市園林景觀的作用是保持城市內的生態平衡,因此其水資源的供應非常重要,應該深化雨水收集改造工程,利用雨水循環凈化系統提升園區內對雨水的利用效率,同時將市政管道也接入園林當中,提升雨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參考文獻
[1]李.淺析城市園林景觀工程設計與施工中實現雨水的回收利用[J].中華民居(旬刊),2012(05):102~103.
[2]付堯涵.雨水收集利用方法在公園設計中的應用——以北京大興生藥基地公園景觀規劃設計為例[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3(01):108~112.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理念;景觀設計;園林景觀;自然環境
園林景觀是城市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城市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也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水平和應用價值也在不斷提高。多年來的實踐經驗表明,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充分運用可持續發展理念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1現狀分析
目前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許多問題,而這些是影響其最終效果和美觀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須要引起相關人員的重視。具體來說,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3方面:①沒有認識到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性,不清楚設計和構建城市園林景觀的目的,所以,也就無法在設計中體現出相應的設計目標,進而影響城市園林景觀的價值。這是當前很多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人員很容易忽視的問題。如果不能很好地分析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意圖,必然會影響其設計的可行性。②城市園林景觀的生態價值不夠。城市園林景觀承擔著改善整個城市生態環境的任務,因此,必須要切實加強對城市園林景觀的生態設計。當前,很多城市的園林景觀設計存在明顯的“重外觀、輕生態”的問題。很多設計人員認為,只要把園林設計好看即可,只要它能夠滿足人們對美觀性的要求就達到了設計目的。其實,這種設計是不合理的。這樣的設計不僅會影響城市園林的景觀應用價值,還會縮短園林景觀的使用壽命。③不重視地域文化同樣也是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如果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沒有融入地域文化,就會影響城市園林景觀與周圍環境的協調統一,進而降低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價值。
2設計重點
2.1注重整體的協調性
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工作的基本前提是將城市園林景觀作為城市的一部分,讓它更好地融入到整個城市中。這也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基本要求之一。具體來說,要想完成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就必須做到以下3點:①園林景觀設計人員必須足夠了解整個城市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這樣才能為后續的設計工作奠定基礎;②在開展具體的設計工作之前,應該調查周圍群眾對城市園林景觀的需求和期許,給予設計人員一些參考意見,讓他們能夠更好地把握設計的協調性;③在具體工作中,要合理把控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具體表現手法,用最準確的表現手法設計城市園林景觀。
2.2注重自然規律
為了更好地提升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應用效果,應高度關注自然發展規律。在設計過程中,如果能夠科學地利用自然規律,就能夠較好地提高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應用價值。這對于整個城市的環境發展和優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從對自然規律的重視度來說,主要是要考慮整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生態價值的實現。只有其生態價值符合城市發展規律,才能為城市建設貢獻一份力量。這也是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對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提出的要求。
2.3充分運用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手段
對于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工作,在設計過程中,要使用一些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手段。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可持續技術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對于各種可再生資源,當前可供選擇的技術手段越來越多,并在相關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和極高的價值,值得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推廣。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城市園林景觀在城市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且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對于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必須要從設計環節入手,采用各種有助于展現園林景觀價值的方式,高度關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落實。
參考文獻
[1]寧維晶.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問題探究[J].北京農業,2015(03):30.
[2]趙興明.生態理念下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性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5(06):163-164.
[3]袁紀富.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J].吉林農業,2015(12):125.
關鍵詞: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現狀;發展趨勢
Abstract: urban greening and landscape design, to accelerate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dify sentiment pace city residents but also to achieve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duce and have played an indispensable ro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odern city landscape desig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Key words: the city; Landscape; Design; The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trend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現代城市園林立足點不僅僅局限于花草樹木所創造出來的視覺美感,隨著我國城市的發展,園林設計的建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但要創造出視覺得美感同時也要創造合理的生態環境,為實現城市建設及環境建設加快前進步伐。
一、景觀園林設計的作用
景觀園林設計是根據生態學與美學的原理,對局地的景觀結構和形態進行具體配置與布局的過程,它包括對視覺景觀的塑造。 景觀園林設計又叫做景觀建筑學,在建筑設計或規劃設計的過程中,通過對周圍環境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的整體考慮和設計,讓建筑與自然環境產生遙呼相應的關系,達到整體和諧,提高其整體的藝術價值景觀園林設計的最終目的是要創造出景色如畫 、環境舒適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
1、從人們的精神生活需求上來說,景觀園林是一種反映社會意識形態的空間藝術,它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角色。
2、從人們的物質生活需求上來說,景觀園林也是一種社會的、 反應現實生活實景的福利事業,對滿足人們休息 、娛樂等物質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3、在城市景觀園林設計中,強調景觀園林的設計與服務意識之間的互動關系,注重對被設計地域的人文及自然特征的研究,使其成為景觀園林形式、 內容及語言特征的源泉;同時,在現代化的園林設計中,還要從人和環境的需求出發,找到景觀園林多元化和個性化的差異,在不斷的實踐經驗中提高園林設計的創造性和藝術性。
二、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要求
1、保護多樣性原則。 保護本地區的生物多樣性, 包括原有生物生息環境的保護和新的生物生息環境的創新, 保護城市中具有地帶性特征的植物群落, 包括有豐富鄉土植物和野生動植物棲息的荒廢地 、濕地 、自然河川 、低洼地、 鹽堿地、 沙地等生態脆弱地帶, 保護鄉土樹種及穩定區域性植物群落組成,有節制地引種,在發展人工草地的同時, 保護野生草花與雜草, 保護濕地生態系統等。
2、應用生態學原理的原則 。只有應用生態平衡原則創建的生態系統才可能穩定, 要著眼于整個城市的生態環境, 協調綠地系統與自然地形地貌的關系, 應用生態位原則, 充分考慮物種的生態位特征,合理配置植物種類, 避免種間直接競爭, 形成了結構合理, 功能健全, 種群穩定的復層群落結構, 應用互惠共生原則, 盡可能將共生植物栽植在一起, 而將生化相克的樹種分開種植。
三、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發展現狀
目前, 我國城市化進程在不斷推進, 環境也跟著日益惡化, 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逐漸增強, 越來越擔心居住環境的質量 。城市景觀設計師們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 把追求崇尚自然 、力求人與自然的高度融合作為園林景觀設計的基本思路, 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的城市發展之路。
近年來, 在國內現代城市的規劃與建設中, 城市規劃部門及社會各界已經認識到園林景觀建設的重要性, 建設園林景觀, 展現園林的生機和活力成為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理念之一。 相關部門不斷加大園林景觀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 逐步將園林規劃放在城市生態建設的高度上去思考, 并根據氣候特點、 自然風貌以及地域文化特征等差異, 營造出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環境。 當前, 園林景觀在規劃 、設計、 建設等方面體現出如下特點:
1、 把園林規劃設計與生態環境結合起來 。一些城市十分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堅持生態優先, 科學地布局園林景觀, 使城市的經濟效益 、社會效益、 生態效益等得到了均衡發展。
2、完善了城市園林景觀的規劃理念 。一些城市在園林景觀建設中堅持創新發展與科學管理相結合, 依據本市的發展現狀 、景觀風貌、 歷史文化等實際狀況, 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學、 獨特, 切實可行性的園林景觀規劃理念。
3、創造了一批具有個性化特點的園林景觀設計作品。 一些城市從實際出發, 為滿足城市規劃的整體需求, 通過有效的景觀設計突出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歷史內涵, 完善了園林綠地系統, 創造出了指標先進、 質量良好、 環境改善、 有利于城市生態系統平衡運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園林綠化作品、標志性園林景觀雕塑和游樂設施, 在園林系統綠地的布局上形成了包括塊狀綠地 、帶狀綠地、 楔狀綠地和混合式綠地 4種空間布局和模式, 達到了全面展現城市鄉土風情, 提升城市品位的長遠目標。
4、引進了先進園林景觀建設的施工工藝。 許多城市在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注重行業創新, 不斷學習既有的先進工藝, 以多種手段并用, 在園林建設中引進并綜合應用電子產品、 霓虹燈、 仿生學 、音樂噴泉等新工藝和新產品, 增加了園林規劃和城市建設的現代氣息。
5、開始了節約園林的探索與推廣 。許多城市在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自覺與不自覺地探索出了節約園林的理念, 在園林建設中推廣運用鄉土樹種、 天然雨水及生產生活污水回收凈化利用、 生活垃圾分類循環利用 、RED 及太陽能照明等。
四、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中國正經歷著迄今為止世界規模最大的快速城市化過程 高速發展的城市化必然給中國的景觀園林設計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在這一環境下,抓住機遇,把握未來,中國的景觀園林設計將走出一條新的發展道路。
1、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原則
在中國景觀園林未來的發展趨勢中,園林設計者們將把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建設納入考慮的因素 。在中國的文化當中,講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哲學文化自古以來就有所體現 前些年,很多景觀園林的設計者誤認為,在設計中增加自然的元素。 結合自然就是尊重自然 與自然和諧相處事實上,注重生態和可持續發展,更重要的還是要尊重景觀園林的地域性,在當地、 當時尋求出適合當地的自然靈感和自然元素;同時還要尊重當地場地的特征,尊重它的歷史和文化,在設計中保留 、利用這些文化元素,增加景觀園林的功能性和審美性。
重視結合自然的設計,倡導全新的設計理念,形成生態設計理念;必須按照生態原則對城市進行規劃和設計,更多的運用本土材料將整個被設計體形成一個有機體,最大化的減少人工成本,增加自然的做工,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因此,未來的景觀設計,將不再單純的停留在表面的美麗上,而是將更加注重園林設計的內在美,將生態價值和生態美從形式走向功能與內涵的統一。
2、 更加復雜化、 高科技化
多元化是現代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特色 伴隨著人們審美需求和生活需求個性化要求的日益增多,景觀園林設計也面臨著更高的要求 (1)景觀園林設計必須不斷的追求產品的個性化設計和精細化發展,滿足人們日益繁多的要求;(2)隨著現代化城市結構的日益復雜,景觀園林設計作為一項大型的綜合項目,在錯綜復雜的城市結構中,也面臨著較大困難和挑戰,擴寬園林設計的思路,尋求到創新設計的靈感,是未來景觀園林設計者們必須解決的問題。當今社會已經走向高度工業化的時代,計算機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的日益輝煌,使得景觀園林設計也將朝著高科技化發展,運用高端科學技術,采用更加精細的測算儀器,利用計算機繪畫技術實現優化的繪圖設計,構建模擬城市景觀園林,對景觀園林設計而言,將是未來城市景觀園林的必然發展方向。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城市建設已逐漸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而城市綠化、景觀園林設計,加快了對改善生態環境,陶冶城市居民情操步伐同時也實現了當今社會、經濟、環境的可持續協調發展,產生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作為園林設計者及專業技術人才應明確努力的方向,以不斷改善、提高城市環境質量為目標不斷加強城市園林景觀綠化和生態建設,這不僅是園林工作者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同時也是廣大城市居民的責任意識。
參考文獻:
[1] 蘇俏云. 以“人”為本規劃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論中國城市園林綠地建設[J].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4) .
[2] 鄧華,杜威. 關于城市景觀園林設計的現狀與改進對策[J]. 民營科技, 2011,(03) .
[3] 劉洋. 淺談園林設計中傳統與現代的契合[J]. 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 2010,(05) .
[4] 金新瓊. 淺談城市園林設計存在的問題及設計原則[J]. 安徽農學通報(下半月刊), 2010,(10) .
關鍵詞:園林景觀;設計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y fast development, the modern city landscape design is changing dramatically, therefore,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should be more new social development reality, widen train of thought, the formation of the design more personality and artistic and creative ideas, to meet with the same personalized and artistic aesthetic demand.
Keywords: landscape; design
中途分類號:S731.2
1明確園林景觀設計主題,突出設計特色
有人認為園林景觀設計等同于種花種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客觀上造成了千城一面的結果,多同而少異,缺乏內涵和特色。對此,明確園林景觀設計的主題,突出園林的特色極其重要。每一個園林都應該具有自己的特色,只有與眾不同,才能被眾人記住。具體而言,園林景觀設計的主題主要分為自然生態美和文化生態美兩個方面。自然生態美是指自然生態系統所表現出來的美,它是自然界長期演化的結果,是一種原初的美和直接性的美。將自然生態美作為主題的園林,一定要注意尊重自然,順應自然,遵循自然規律。文化生態美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文化能夠融合共生,為園林景觀設計帶來獨特的美感。此外,要立足現代城市整體發展要求規劃長期目標,做到生物多樣性、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結合,兼顧經濟、生態與社會效益,講求多學科的高度綜合應用。
2 重視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整體性
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是在有限的空間內創造最優化的和提供滿足人們生活活動的空間景觀環境,這種景觀源于景觀的整體效果的體現。因此,整體性是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靈魂”,設計過程中不能把各個組成空間割裂成片段,而要通過整體設計,構造整體景觀形象,保證彼此間的協調,形成自然、優雅、有序的景觀環境。園林景觀設計除了應綜合考慮建筑功能、環境條件外,還應遵循一定的藝術規律,在設計中,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布局構景手法和相關的設計法則后,才能對設計要素進行合理的布局與整合,進一步增強園林景觀的表現力,從而創造出優美合理、新穎獨特的園林景觀。同時,設計過程中還應將局部的景觀設計置于較大的城市區域節點來考慮,這有利于城市特定場所環境的創建和園林景觀總體格局的完善。
3 倡導基于生態理念的園林景觀設計
生態設計應是所有的景觀設計中的一個普遍原則,即遵循生命的規律,強調人為過程與生態過程相協調。生態理念已成為園林景觀設計師內在和本質的設計理念,因為它符合人們企盼親近自然和返回自然的愿望。這就告訴我們:以可持續發展為準則的生態園林設計將成為未來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因此,在景觀設計中,景觀設計師應注重將生態科學技術和景觀美學原則相結合,創造出在尊重自然基礎之上的完美景觀作品。在進行生態景觀設計時,我們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加強對不可再生資源的保護,尤其是對特殊自然景觀元素或生態系統的保護。第二,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對自然資源的使用。第三,廢物利用。我們可對廢棄物進行利用,大大節約成本,降低自然資源消耗,從而來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第四,盡量多使用新技術和新材料來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
4注重園林景觀設計中民族文化的表現
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我們要重視民族文化的滲透工作,加強文化內涵的應用,使園林發展同民族文化緊密結合。(1)要了解民族歷史文化。所謂了解民族文化,是指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首先要確定園林景觀所希望表達的民族文化內容,在確定內容之后,要認真對相關歷史文化內容進行挖掘,從而篩選最能作以表達的文化精髓;(2)要了解民族傳統文化。民族傳統文化是指隨著我國歷史發展而不斷改進和發展,最終得以傳流下來的文化藝術形式,它沒有歷史時期的限制,也沒有歷史階段的不適應性;(3)重視自然文化的利用。我國園林景觀建設和發展時間較長,古代園林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因此,現代園林景觀建設過程中,也應該重視對自然文化的引用,促進我國園林景觀的發展。
5重視現代技術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一些新興技術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日益廣泛,通過采用一些新技術應用在園林景觀設計中,不僅可以讓園林景觀表現的比較自然,而且可以創造出很多美麗的景觀,使得園林景觀的設計風格和表現手法呈現多元化。同時,通過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加入新技術,可以大大改善造景的素材和方法,與此同時,新技術的產生為園林景觀設計帶來了新的生命,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啟示,我們可以把一些嶄新的設計素材帶進到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當中去,從而更新了傳統的設計觀念,給園林景觀設計注入了新的活力,從而促進我國園林景觀事業的發展。
6 針對城市生態環境進行園林景觀的設計
現代城市園林景觀的規劃與設計關系到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與保護,其規劃設計必須針對城市生態環境進行。在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常會見到由于過于注重景觀規劃與建設,沒有認識到植物引入對城市生態環境的影響而破壞城市環境的現象。因此,在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中,設計人員不僅要注重景觀的美觀與實用,還要注重景觀所采用植物對城市生態環境的影響,以此保護城市所在地的生態環境。
在進行城市生態環境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中盡量選用城市所在地特有的或原生植物進行景觀的規劃與設計,避免由于外來引入植物對本地植物的影響,保護城市生態環境。同時通過積極選用本地植物,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恢復與發展,保護當地生態平衡。積極選用本地植物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打造城市特有景觀或植物景觀奠定基礎,促進城市綜合文化氛圍的建設。
7 結合園林文化主題進行景觀的規劃與設計
現代城市園林規劃常以多種表現方式突出園林的一個主題,以此為園林進行命名。由于城市發展規劃的原因,現在城市園林建設主要由原有場地改建以及新建兩種方式。對于城市原有園林場地的規劃設計中,城市園林由于原有基礎建筑的風格決定了園林設計的整體風格,這也使得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必須以原有建筑風格為基礎進行景觀的規劃與沒計。在進行景觀的規劃與設計前,設計人員應進行現場的實地考察,對園林原有建筑風格進行分析,同時了解原有建筑、歷史故事等,為園林景觀的規劃與設計奠定基礎。對于新建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可以根據園林主題結合場地地形城市所在地氣候條件以及城市本土植物形態特點、生長特點等進行綜合分析后,確定景觀設計的主題思想,以此開展城市園林的景觀規劃與設計工作。
8 以互動性城市園林景觀為設計方向進行景觀的規劃與設計
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應以互動式景觀為基礎開展景觀的規劃與設計工作,利用互動性的景觀為居民生活與休閑提供更加豐寓的娛樂活動。在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越來越多的景觀規劃與設計是以“景”觀為目的進行,注重“景”的設計而忽略了人們的與景觀的互動性。例如:在城市園林景觀的規劃與設計中,越來越多的采用立體景觀雕塑、植物雕塑等形式突出單一景觀或局部景觀的中心思想,人們在園林中的休閑活動也以“觀”為主。根據現代心理研究與園林設計理念,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應更多的注重景觀與游人的互動,以互動的方式為人們休閑娛樂提供更多的樂趣雖。然在現代園林景觀中,越來越多的使用水景來提升整體景觀的效果,但是卻不能很好的利用水景來達到互動的效果。雖然也有將水景噴泉設計成為互動的形式,但是其并不能很好的達到人們與經管的互動。現代城市園林景觀的規劃與設計因以互動為方向進行景觀的設計。例如:通過依山而建的半空吊橋或在水流上建設秋千式吊橋等方式使人們在進行景觀觀賞的。同時也能夠進行娛樂活動,促進城市園林氛圍的建設,在注重景觀觀賞價值的同時提高城市園林景觀的娛樂性。
9結語
總而言之,園林景觀設計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運用園林藝術和工程技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種植植物、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造美的自然環境的過程。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人類文明的發展程度和價值取向以及設計者個人的審美觀念。因此,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更應從全新的社會發展實際出發,拓寬思路,形成更具個性和藝術性的設計和創造理念。
參考文獻
[1] 趙一凡. 淺談對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研究[J].現代園藝.2013(01).
關鍵詞:城市園林景觀;生態環境;生態設計;環境藝術設計
引言
城市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中心,在人類生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義。城市不僅應向人類提供物質資源,也應向人類提供優良的生活環境等更多層面的其他形式的資源。雖然由于經濟形式的改變,決定了城市擴張和相關設施的大規模建設已是必然趨勢,但對自然系統系統的破壞是十分巨大的,直接影響了我國新時期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因此,如何正確解決環境問題,營造人與自然相互協調的城市生態環境已經成為被社會廣泛關注和重視的問題。而生態設計作為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還并未被準確的把握和認識,作者針對對我國目前的景觀生態設計進行了探討,對相關的環境藝術設計進行了介紹。
1 我國城市園林景觀的現狀及出現的問題
目前,在城市園林的景觀設計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具體說來,就是生態功能性和效益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對此,植物生態學應在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主要可以針對以下幾方面:
1.1 花壇草坪等綠化部件的頻繁設置和過度使用
現階段,經常出現的園林景觀設計出現的問題就是花壇草坪等綠化部件的頻繁設置和過度使用,要維護這些綠化功能部件的正常運作,不僅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資源,侵占人居環境,壓縮正常的休閑生活空間,還要在養護期間噴撒化學藥劑,造成環境產生污染。反觀產生的生態效果,花壇草坪的涵保土地和制造氧氣的能力卻大大樹木;從環境藝術設計角度來看,這樣的頻繁設計不符合環境美觀的原則,對環境的藝術設計造成了很壞的影響,具有華而不實的特點。
1.2 盲目引進外來物種,片面夸大藝術效果
由于園林景觀設計的傳統觀念,片面追求環境的藝術效果成為園林景觀設計的弊病。很多的園林景觀設計人員不熟悉植物特性,片面夸大環境藝術效果,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很少采用本地植物,大局采用外來花草,這樣,不僅加重了園林景觀后期管理中防范外來物種入侵的任務量,同時也很難彰顯地方特色,破壞了環境藝術設計的初衷,園林景觀設計的效果也十分遭到破壞。
2 在城市景觀設計中運用生態設計理念
生態設計應作為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最為重要的設計理念,切實的貫徹到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不僅滿足城市園林景觀的功能性,同時也應體現城市園林景觀的環境藝術效果。
2.1 生態設計的主要內容
首先,應滿足生態的補償與適應的要求:由于在現代的園林景觀建造中非可再生資源的消耗是十分巨大的,相關的園林景觀設計人員應將工作內容于生態環境系統相聯系,積極采用既適宜園林景觀應用,又很少影響環境的設計內容和景觀元素,應采用可再生的能源維護園林景觀的能源消耗,滿足現代城市園林景觀的生態環境需要,兼顧城市園林景觀的生態設計和環境藝術效果,達到生態和藝術的完美和諧。
其次,應滿足生態的修復與加強的要求:當今的自然環境,除了受到自然因素的干擾,人為因素的干擾也日趨強烈。但由于生態系統具有強大的逆向演替機制和自我恢復能力,因此,城市園林景觀具有自然環境反演的機制。參與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人員,應充分利用園林景觀的生態特征,對場地肌膚晶型有效的修復,促進城市園林場地的生態系統進行節能有效的良性循環,也滿足環境藝術設計的初衷。
2.2 生態設計的注意問題
首先,應注意植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相關的研究,在生長過程中會產生有毒物質或其他分泌物,可能出現抑制周圍其它植物的生長,或對鄰近的植物生長起到積極作用。總的說來,就是植物在生命活動中,不僅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影響,也會對周圍的其他植物產生各種不同的影響。積極掌握相關的植物知識,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人員不僅規避植物物種間混交造成的不良影響,還可以利用植物的互促作用,進行景觀植物的合理配植,這不僅可以滿足城市園林的功能化,同時也為城市園林的環境藝術化做出貢獻。
其次,應注意環境對植物因子的影響:植物受環境的生態影響是多方面的,換而言之,植物的生長處于綜合的環境因子中。環境中任一因子的缺失,都會對植物的正常生長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城市園林景觀的相關設計者應準確掌握環境中各因子對景觀植物的影響,這也直接關系到了景觀的環境藝術設計的相關效果。
3 生態設計的常用方法
3.1 體現地域特點,節約環境資源的設計
此類設計方法主要特點,就是要保留當地的環境特點和文化特點,盡可能采用可循環資源進行設計,對場地中需要的材料進行循環利用,減少生產加工,運輸施工中的材料消耗和廢棄物的產生,達到結緣環境資源的目的。
3.2 保護生物多樣性,模擬植物自然配置
作為反映環境中物種的穩定性、豐富度和均勻度的重要表現,物種多樣性反映了植物群落與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由此,在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中,合理的增加多物種組成的植物群落設計,可以使植物景觀具有更大的穩定性,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資源,對保持物種資源多樣性,文化特質多樣性和環境藝術多樣性具有極為重要的環境意義。
4 結語
城市園林景觀的生態規劃設計,作為協調人類發展和自然演化的重要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城市園林的生態規劃設計,不僅要滿足環境藝術設計的要求,也應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廣大的園林景觀設計人員要十分明確自己所擔負的重任,為我國城市綠化事業做出英勇的貢獻。
參考文獻
關鍵詞:園林景觀;設計;理念;注意問題
中圖分類號: S611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隨著當前城市建設的腳步不斷的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地提高,人們對藝術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景觀設計作為一個園林的靈魂,對城市建設品味的提升和對城市文化的傳承和詮釋都有著重要的影響。西方文化對我國園林景觀的設計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何對傳統的園林景觀設計進行傳承和對西方文化的吸收是我們當前園林景觀設計需要重點討論的問題。
一、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性
1、園林景觀設計有利于改善城市人們的生活環境
現代生活在大都市的人們,對于城市的園林景觀設計是非常之重視的。因為一座城市的園林景觀設計是否合理,不僅代表著一個城市的發展水平,更代表著該城市的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一座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合理有內涵,不僅可以讓人賞心悅目、身心愉悅,更重要的是園林景觀對于防風沙、涵養水泥、殺菌滅菌、降低噪音、吸附有害氣體、調節氣候和保護生態平衡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2、園林景觀設計可以使城市生態景觀更加豐富多彩
園林景觀通過精心設計可以為生活在大都市的我們營造出優美、舒適的環境,同時也可以使城市的生態景觀更加豐富多彩。單一的景觀元素是不可能營造出和諧、優美、舒適的環境的,需要借助于對園林景觀的設計,讓每個單一的景觀元素結合在一起,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的特點,讓園林景觀更加富于變化。如在營造過程中經常涉及到綠地生態景觀、山體景觀、水體景觀、濕地景觀、道路廊道斑塊等景觀,我們在設計的時候就要思考,如何將這些元素很好的糅合在一起,使自然生態景觀完美的再現于城市景觀當中,讓生活在大都市的人在工作之余能夠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所以說,園林景觀設計可以使城市的生態景觀更加豐富多彩,是建設生態園林城市的必經之路。
二、現代園林景觀發展設計理念
1、注重場地的設計理念
注重場地是對當地環境和園林景觀設計進行全面考慮和聯系,形成一個相對比較完整的設計理念,因地制宜是園林設計的基本準則,作為園林景觀的設計師創新的手法是必要的,在創新的同時要用專業的眼光對周圍的環境進行仔細地觀察,最大效果的發揮原有場地的特性,保持原有的地質風貌,這就要求我們園林景觀的設計者具有良好的認識和創新的過程。
2、注重空間的設計理念
空間也是園林設計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良好的空間能給人們一種美的享受。一般情況下,園林景觀是由景觀元素構成的實體和實體構成的空間兩部分組成,在實體受到重點關注的同時,空間往往容易被忽略。在當前的景觀設計過程當中往往實體景物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對實體景物存在的空間未進行詳細的考慮,不能產生整體的效果,因此,我們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要對空間結構和景觀格局的塑造進行重點的關注,強調空間勝于實體的設計理念,針對視覺空間領域進行整體設計的方法,可以滿足人們不同的需要,以完善身心上的缺乏,從而達到修復身心,保護健康的理想作用。
3、注重時效的設計理念
3.1作為一名園林景觀的設計者必須應該具有良好的文化修養和專業的知識學習,要注重園林景觀的本質和深層次內涵之間的聯系和研究,用開放和務實的思想對待園林設計中出現的各種實際問題,不斷研究和解決,不斷開拓,以達到追求獨具特色的園林風格的目的。
3.2園林景觀的設計要注重于時間和季節的變化對景觀產生的效果,根據不同的季節產生不同的景觀特點,以滿足人們對園林景觀的視覺變化要求,一個好的景觀設計也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斷的成長和變換,作為景觀設計者我們對所設計的景觀進行長時間的關注和改進,以達到完美的設計。
3.3注重地域景觀的再現。地域性景觀是對當地的人文和歷史文化的詮釋,他和當地人的審美觀點和民族文化有著重要的聯系,對于一個景觀的設計一定要使其融入到整個園林中,園林景觀設計應針對大到一個區域、小到場地周圍的景觀類型和人文條件,巧妙地把當地具有鮮明特色的地形、建筑和自然因素加入到園林設計當中去,營建具有當地特色的園林景觀類型和滿足當地人們活動需求的空間場所。
3.4注重園林景觀的傳統設計思想的繼承與發揚。我們的園林設計師在尋求中國園林文化現代形態過程中,應很好地繼承本土優秀文化傳統,積極挖掘古典園林藝術中契合現代園林精神的“基因”,從中提煉精華。吸收歐美園林設計上的精華,并結合當地獨有文化,開發出具有創造性的作品。因此,我們的設計既要繼成古代文人、畫家的造園思想,又要考慮現代人的生活行為方式,運用現代造園素材。形成鮮明的時代感,如果我們一味的推崇古代園林,就沒有進步。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借鑒古典園林設計思想應采取的有效措施,以期通過本文的闡述能創造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自然環境和生活空間。
3.5注重生態規劃是園林景觀設計的核心內容。生態規劃已經成為園林景觀設計的一個重要的部分,良好的生態景觀設計能增加園林的整體美感。增加人們對園林景觀的喜愛,增加景觀的視覺多樣性和生物多樣性,對城市的生態環境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將生態園林的建設做成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一項重要內容進行整體的規劃和布局,推進生態綠色空間體系建設,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必將成為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最終目標。
三、現代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園林景觀設計要以自然為主體
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所追求的是減少、甚至沒有人類參與自然形成的真正的自然場所,所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因此,我們在設計園林景觀的過程中要尊重自然,崇尚自然,不要過分刻意的改變大自然原有的風貌。
2、園林景觀設計要以生態為核心
當前,國家正在大力提倡生態文明建設,我們在園林景觀設計中也要充分考慮生態的要素,不要人為地去隔斷園林景觀的生態系統,這樣做不但會破壞設計者的設計意圖,還會影響景觀的整體效果。
3、園林景觀設計要以地域文化為載體
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設計者一定要對當地的文化有詳細的了解,了解該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發展歷程,掌握該城市的文化精髓,這樣所設計出的園林景觀才會有自己的靈魂,才能為該城市的各個群體所接受,這樣做也更能彰顯該城市的魅力之所在。
4、園林景觀設計要以營造自然和諧為根本
隨著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力推進,設計者在設計園林景觀的過程中,也要與時俱進,充分考慮在設計過程中的和諧要素。一般情況下,園林景觀設計是否和諧主要體現在:一是景觀的配置要和諧,如植物樹種的選擇、植物布局的選擇等;二是不同元素間的搭配要和諧。
5、園林景觀設計中要體現以人文本
設計園林景觀就是為了讓人生活的更加舒適、愉快。因此,在園林景觀設計上一定要注意“人”的因素。應考慮人性化空間,以人為本,多注重“宜人、親人”,尊重自然,尊重歷史,尊重文化,文脈。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正在愈來愈多地受到現代人的重視。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者應當對街道景觀實施多個方面的考慮,但同時也需要得到所在城市相關部門以及廣大市民的鼎立支持,這是因為對一座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具有主導作用并非是設計者,還需要得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這樣才能讓我們生活的城市更加美好、宜居。
參考文獻
[1]莽虹,莽昆侖.城市園林植物配置景觀設計的美學原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2)